天破惊石系列之四=====晴雯为谁点?【慧娘+慧绣璎珞+】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272&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突然写的“慧娘” 有何用意?
“原来绣这璎珞的也是个姑苏女子,名唤慧娘。因他亦是书香宦门之家,他原精于书画,不过偶然绣一两件针线作耍,并非市卖之物。凡这屏上所绣之花卉,皆仿的是唐、…显示全部
关注者
12
被浏览
6,953
关注问题写回答
邀请回答
好问题
添加评论
分享
4 个回答
默认排序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4 人赞同了该回答
趣侃红楼254:喜迎元宵,贾母设宴庆团圆,陈设高雅,慧纹精美传天下
《红楼梦》里的“年”,曹雪芹认真只写了一次,却将礼仪、规矩和奢华全面展现出来。
“宁国府除夕祭宗祠”,凸显出贾家世宦之族祭祀祖先的庄重和严谨。作者详略得当,突出“年”的隆重氛围。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呈现出贾家过年的富贵繁华。家人真正团聚起来欢度新年,曹雪芹细笔写尽“朱门酒肉臭”的奢华,突出“年”的喜庆氛围。
贾母元宵节开夜宴是一个大篇目,真正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讲清楚。本文将从贾母珍藏的一件宝贝开始。用一个典故折射出浮华背后贾家的隐忧。
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红楼梦》,有太多的伏笔和典故。越是喜庆的氛围,背后越有让人不安的隐喻,值得特别注意。
(第五十三回)至十五日之夕,贾母便在大花厅上命摆几席洒,定一班小戏,满挂各色佳灯,带领荣宁二府各子侄孙男孙媳等家宴。贾敬素不茹酒,也不去请他,于后十七日祖祀已完,他便仍出城去修养。便这几日在家内,亦是静室默处,一概无听无闻,不在话下。贾赦略领了贾母之赐,也便告辞而去。贾母知他在此彼此不便,也就随他去了。贾赦自到家中与众门客赏灯吃酒,自然是笙歌聒耳,锦绣盈眸,其取便快乐另与这边不同。
贾母夜宴家中子孙晚辈,偏偏两个嫡长贾敬和贾赦都不“领”。
贾敬从来不喝酒,置身事外,贾家的事与他无关。
贾赦自有快乐,勉强参与母亲的团圆,在此双方不便。
贾政又出差不在家。
大家长一个也不在,折射出贾家这艘“夜航船”已经迷失了方向,没有了真正的掌舵人。此时航行只是惯性,日后是倾覆沉没、触礁沉毁,不可预知。
没有长辈在,众人取乐其实方便很多。就算贾敬、贾赦、贾政都在,他们也会择机出去,不会滞留太久。
但是,礼尽后心甘情愿离开,还是不情不愿地应付,甚至拒不参加是两码事。家礼不好,家事就不好,更奢谈什么国礼和国事。贾家有这样的家长,败亡是迟早。
贾母将酒席设置在正房旁边的花厅之上,摆了十来席。
花厅是指大厅以外的客厅,古人一般在跨院或者花园里,专门设置花厅,用以大型聚会的设宴之地。
贾母出身保龄侯史家,又当了几十年的荣国公诰命夫人,拥有当时贵族的最高品味。她设宴会有专门的安排,是几十年豪门生活的集大成,妙在雅致富贵而不俗气。在吃喝之外,尽显高雅的品味享受。“每一席旁边设一几,几上设炉瓶三事,焚着御赐百合宫香。又有八寸来长四五寸宽二三寸高地点着山石布满青苔的小盆景,俱是新鲜花卉。”
“炉瓶三事”是指焚香用具,一香炉,一香盒,一瓶盛放香著、香铲。专为焚香而设。
“百合宫香”是皇宫上用的香,代表顶级。贾家这等贵族人家,是有办法享用到上用的物品。加之元春在宫里,也会赏赐,并不僭越。
至于小盆景等新鲜花卉,也是尽力培养之物,在隆冬更是难得。
这些东西,有钱未必买得到,买得到也未必想得到,想得到如何“用好”更是一门学问。富贵三代才是贵族,诚不我欺。
“又有小洋漆茶盘,内放着旧窑茶杯并十锦小茶吊,里面泡着上等名茶。”
有酒无茶是烂饮,有茶的点缀,整个酒席就更加高雅起来。
但是,最高雅的品味,并不一定需要多种多样的东西来堆砌,往往一两样就足以。“一色皆是紫檀透雕,嵌着大红纱透绣花卉并草字诗词的璎珞。”这个璎珞才是贾母对美的追求极致。
关于这套璎珞的出处是重中之重,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注意!一旦曹雪芹讲故事,就一定有重要的影射伏笔。)
(第五十三回)原来绣这璎珞的也是个姑苏女子,名唤慧娘。因他亦是书香宦门之家,他原精于书画,不过偶然绣一两件针线作耍,并非市卖之物。凡这屏上所绣之花卉,皆仿的是唐、宋、元、明各名家的折枝花卉,故其格式配色皆从雅,本来非一味浓艳匠工可比。每一枝花侧皆用古人题此花之旧句,或诗词歌赋不一,皆用黑绒绣出草字来,且字迹勾踢、转折、轻重、连断皆与笔草无异,亦不比市绣字迹板强可恨。
他不仗此技获利,所以天下虽知,得者甚少,凡世宦富贵之家,无此物者甚多,当今便称为“慧绣”。竟有世俗射利者,近日仿其针迹,愚人获利。偏这慧娘命夭,十八岁便死了,如今竟不能再得一件的了。凡所有之家,纵有一两件,皆珍藏不用。有那一干翰林文魔先生们,因深惜“慧绣”之佳,便说这“绣”字不能尽其妙,这样笔迹说一“绣”字,反似乎唐突了,便大家商议了,将“绣”字便隐去,换了一个“纹”字,所以如今都称为“慧纹”。若有一件真“慧纹”之物,价则无限。”
慧娘的故事不免让人一声叹息,天妒英才,却也并不复杂。看惯了曹雪芹的那些伏笔故事,比方说“三生石畔”,“小耗子偷香芋”,“茗玉小姐”,“姽婳将军林四娘”等,很容易知道“慧娘”就是林黛玉的“影”。
一,林黛玉是姑苏人士,慧娘也是。其他如妙玉、香菱和邢岫烟都是姑苏人,也都与林黛玉的关系千丝万缕。
二,慧娘是“书香宦门之家”,与林黛玉的出身相同。
三,慧娘“精于书画”,绣品不过是兴趣。又与林黛玉不常“女红”,做出来就是精品对应。
晴为黛影,……晴雯的女红技艺从“勇补凫靥裘”就可见一二,黛玉同样出色。
四,“慧”代表聪颖。林黛玉“心似比干多一窍”,自然更“慧”。
曹雪芹通过紫鹃的聪明影射黛玉。“慧”紫鹃就是“慧”黛玉。
五,慧娘十八岁夭亡,死于“慧极必伤”。而林黛玉也是十八岁泪尽而亡,死于“情深不寿”。
“情深不寿,慧极必伤”,通过慧娘之死,点明黛玉的结局,极为巧妙。
但慧娘的故事不仅于此。曹雪芹就是用慧娘的故事给林黛玉的人生做预演。还有几点需要注意。
第一,慧娘的绣品名满天下,被人趋之若鹜。这就好比出身书香门第的林黛玉,父亲又是探花郎,金字招牌试问“好女愁嫁”么?
第二,慧娘的绣品之珍贵,人人得之无不珍藏自用,稀有之物谁不珍惜?
可笑林黛玉偏偏被王夫人“有眼无珠”,将到手的“珍品”拒之门外,令人大跌眼镜。
第三,有商人趋利,模仿慧娘的绣品获利,典型是“东施效颦”,讽刺薛家。
林黛玉有先天疾病,薛宝钗就有先天疾病。
林黛玉有癞头和尚度化,薛宝钗就有秃头和尚送药方。
林黛玉“风流婉转”,酥倒薛蟠,就有香菱学诗林黛玉。
林黛玉有木石姻缘,薛家就图谋金玉良姻……
薛家对林黛玉照方抓药,所图不过是短期利益。王夫人反对林黛玉支持薛宝钗,同样也是短期利益,注定都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慧娘的故事至此将林黛玉的人生经历一一伏笔,只差最后的结果。曹雪芹当然不可能有遗漏。
(第五十三回)贾府之荣,也只有两三件,上年将那两件已进了上,目下只剩这一副璎珞,一共十六扇,贾母爱如珍宝,不入在请客各色陈设之内,只留在自己这边,高兴摆酒时赏玩。又有各色旧窑小瓶中都点缀着“岁寒三友”“玉堂富贵”等鲜花草。
贾家有三件“慧纹”,上年将两件“进上”,送给皇帝。意思很简单:
一件是指送入皇宫的贾元春。
一件是指未来要远嫁海外异国为王妃的贾探春。
剩下一件贾母私藏“爱如珍宝”就是林黛玉。老太太“自用”,是指有意促成宝黛姻缘。用林黛玉的出身和修养,为贾家未来铺路。
可惜“事与愿违”,往往越想留就留不住。宝黛二人终究劳燕分飞。
看过前文分析的都知道。从潇湘妃子、有凤来仪,以及林黛玉的《葬花吟》《菊花诗》《秋窗风雨夕》等伏笔看,尤其是“石呆子失扇子”故事影射……林黛玉最终由于贾宝玉被人陷害逢冤,被迫与贾探春效仿潇湘妃子娥皇女英二女同嫁异国为王妃。
原文有太多细节,后文伏笔更多,这里不多赘述,我们还会讲到。林黛玉远嫁后不可能委身他人,很快于八月中秋去世,对应《牡丹亭》的杜丽娘故事。她去世的情况,《题帕三绝》交代的清楚,这里不多赘述。
慧娘的故事,主要告诉读书人三件事。
一,林黛玉情深不寿,慧极必伤。
二,薛家图谋金玉良言,破坏了宝黛姻缘。
三,林黛玉和贾探春最终也被“进上”,与贾元春一同,三件绣品被“帝王”得去。贾元春成了贤德妃,黛玉、探春则成了真正的潇湘妃子。
关于故事的伏笔就到这里。都是前文的老生常谈。而贾母的元宵节夜宴的精彩还在继续,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欢迎关注作者、点赞、收藏,《趣侃红楼》系列文章每天一篇,将为您持续更新!
文|君笺雅侃红楼
编辑于 2022-01-05 13:17
赞同 4
1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朝暮云
朝暮云
写点小东西
1 人赞同了该回答
百度了一下璎珞,好像是一种胸前的挂饰,十六扇璎珞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样的,只能说很稀有很珍贵。
我个人感觉这可能就是一个伏笔。东西那么珍贵那么难得,贾家却有三件。也不过是中等人家,居然有三件。敬上了没具体说是什么东西。有可能在后面抄家那里,会出现这个璎珞。
编辑于 2017-06-11 16:56
赞同 1
3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李一
李一
金杯同汝饮,白刃不相饶!
4 人赞同了该回答
这也是有些认为芹溪先生不是红楼原作者的人所提出的证据之一。
我大致记得其分析。
明崇祯帝之礼妃田秀英,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刺绣更是冠绝天下。
绣娘,秀娘也。
贾母摆屏风的安排,分明就是灵位的摆放。
具体的分析可以上网去搜。
发布于 2017-06-10 10:10
赞同 4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雷霆咆哮
雷霆咆哮
Awaken the beast inside
曹雪芹但凡笔下但凡有名字的人物,必是在后面有伏笔和情节的,否则不会废此笔墨,可惜了了,
就是脂砚斋的眉批亦无此注释,让人好生猴急
发布于 2018-07-01 21:12
如何解读《红楼梦》第五十三回提到的“慧娘”和她的绣品“慧纹”?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提到了姑苏女子“ 慧娘”和她的绣品“慧纹”,感觉这一笔很突兀,不明白什么意思,想听听大家的解读。这边贾母花厅之上共摆了十来席。每一…显示全部
[color=var(--GBL05A)]关注者
[color=var(--GBK02A)]27
[color=var(--GBL05A)]被浏览
[color=var(--GBK02A)]18,700
关注问题[url=]写回答[/url]
邀请回答好问题 1
添加评论
分享
[backcolor=var(--GBK99A)]
[color=var(--GBK02A)]登录后你可以
[color=var(--GBK03A)]不限量看优质回答私信答主深度交流精彩内容一键收藏
登录
[color=var(--GBK04A)]
[color=var(--GBK03A)]罗衣叠雪
[color=var(--GBK04A)]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关注
67 人赞同了该回答
我觉得慧纹也好,大观园那幅画也好,其实都是作者的一番苦心自喻。这两样都是映射《红楼梦》这本书本身,所以贾母命惜春画的那幅画,在前80回是无论如何画不完的。慧纹有三分之一是贾府自留的,未传于世。红楼梦亦有三分之一未传于世。 慧纹用的大红纱,就像红楼梦本身的颜色。上面的花卉就是书中诸位女子,黛玉是芙蓉,宝钗是牡丹,湘云是芍药,探春是杏花,元春是梅……其格式配色皆从雅,书中女子也不似庸脂俗粉……其字迹与笔草无异,红楼梦写法自是与众不同。 慧娘和宝琴(薛琴~雪芹)差不多,都有作者的影子。慧纹映射的是“回文锦”,所以脂砚斋经常会说“盘盘旋旋,奇奇怪怪”,又说书里暗藏玄机。这个就是回纹锦的特征,“回纹锦”又叫“璇玑图”,有多种解读方法。《红楼梦》也是不同的人,读来感受理解不同。 慧纹的出处应该就是前秦有位女子姓苏,名蕙,字若兰,秦州刺史窦滔之妻。大家记不记得,书中几次提到蕙香、夫妻蕙、并蒂秋蕙,都跟这位苏蕙娘名字重叠上了,而且宝玉还要故意发议论:什么蕙香兰气的……生怕大家注意不到似的。再加上卫若兰(卫可能只是宝玉分身之一),还有姑苏的林黛玉。这位苏蕙娘最有名的作品就是“回纹锦”,就是用不同颜色丝线绣制的织锦《璇玑图》。很多人都读过无名氏的《九张机》:月明人静漏声稀,千丝万缕相萦系。织成一段,回纹锦字,将去寄呈伊。 这首九张机,其实跟《红楼梦》开篇,石头上那首诗,异曲同工: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题帕三绝那段文字,很多人不明白宝玉送林黛玉几块旧手帕,什么意思。其实也是接近慧纹,所谓:横也丝(思)来竖也丝(思)。宝玉的旧帕子,黛玉题上诗,就似回纹锦了。黛玉反复烧诗稿,我觉得寓意就是作者烧掉了部分作品。这后40回怕是确实找不到了,已经被烧了。 下面是世传回纹锦的示意图:慧娘的慧纹,稀罕物,贾府将2/3进上了,自留1/3,其实《红楼梦》才是稀罕物,虽未直接进上,实际上在皇族中颇有声名,合了作者之意。毕竟慈禧太后都喜欢得很,愿意以贾母自居,还命人将《红楼梦》的画,画在自己宫里。 慧娘有部分等于作者自喻。可以一窺作者身份:出自大家,擅长书画…… 宝琴有部分在映射作者。琴,一映射“秦”(前秦,秦州刺史);二则寓意: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其实秦可卿出场,脂批也在点这个: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 第七回前诗:相逢若问名何氏,家住江南本姓秦。 这种作者的私藏夹带,往往有个特征,去掉完全不影响主干剧情,但他会一本正经的讲一段。就像宝琴的10首怀古诗,这么多首诗,写完不带给迷底的。
[color=var(--GBL05A)]编辑于 2024-01-04 17:21・IP 属地陕西
[color=var(--GBK04A)]赞同 675 条评论分享
收藏喜欢收起
更多回答
[color=var(--GBK04A)]
[color=var(--GBK03A)]Tom
[color=var(--GBK04A)]《红楼梦》叙事研究者 脑子好使,就上知乎。
关注
按照鲁迅先生的定义,《红楼梦》是人情小说,那么就在小说的细节处体现人情。小说行进到第五十三、五十四回,叙事进程已经过半,无论是以偿情,还是下凡历世,都已经进入转折关头,盛极而衰,转入败落。 “石头”落入尘世,随宝玉进入贾府,展开贾氏一门两府的家族叙事。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极尽奢华,“嚯朗朗满台子钱响”,然而家族危机已在肘腋。五十三回,透过贾珍贾蓉父子对话,透出荣国府经济危机,已经到了典当贾母私藏的地步。此处写慧纹,一方面继续透露荣国府高调奢华,人间极品,荣府尽有。另一方面,透露荣国府为攀附皇室,贴补钱财无数,三件慧纹,进上了两件,仅留一件,为贾母私藏。 按照美国学者浦安迪的说法,此时贾府已经“过岭下坡矣”。
[color=var(--GBL05A)]发布于 2023-10-27 13:07
[color=var(--GBK04A)]赞同 4添加评论分享
收藏喜欢
[color=var(--GBK04A)]
[color=var(--GBK03A)]久远的灯火
关注
这东西现在看,大概率是某个传抄者自己加了一段。 如果不再寻章摘句,去看一下古本的区别,就会发现不是什么版本里都有这段的,我印象里这段只在一个古本里有。现在版本的红楼梦也不是哪个版本里都有这段的。 所以这段话放红楼梦里讨论,首先要确定这段是红楼梦,而不是某个传抄者自己加进去的。
[color=var(--GBL05A)]发布于 2023-12-28 09:21
[color=var(--GBK04A)]赞同添加评论分享
收藏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