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四=====晴雯为谁点?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00
 楼主| 发表于 2024-5-12 18: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40.2
钟家台 2019-07-04   |  175阅读  |  15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1643年】,崇祯十六年,“正月,司天奏帝座下移。帝谕后宫同日修省。后五月,轩辕绝续不常,大小失次,至九、十月间乃复。轩辕者,后妃之舍,主内政,以弼太微。为周后同殉之象。”天象示警,周后必与崇祯同亡。

  不久,年仅三岁的七皇子又莫名其妙的夭折。

  【1644年】,崇祯十七年正月二十三,“壬子,葬皇贵妃田氏。夜,星入月中;占云:“国破君亡”。”田秀英下葬的当天晚上,又是天象示警,国破君亡。

  从1639年开始,田秀英母子基本是一年死一个,也许可以这样说,如果不是明亡的快,四皇子朱慈炤就难逃周后毒手了,明亡其实也是间接地救了朱慈炤一命。

  丙戌,诏征天下兵勤王。命府部大臣各条战守事宜,上候于文华殿,各札入。左都御史李邦华、少詹事项煜、右庶子李明睿皆言南迁及东宫监抚南京;上骤览之,怒甚,曰:『诸臣言何为』!稍间,色渐平;心念寇日剧,言或可采,竟中寝不敢发。吏科都给事中吴麟征请弃山海关外宁远、前屯二城,徙吴三桂入关屯宿近郊,以卫京师;廷臣皆以弃地非策,亦竟不行。

  壬辰,始弃宁远,征辽东总兵吴三桂、总督蓟辽王永吉率兵入卫。

  乙未,上按籍勳戚、大璫,征其助饷。遣太监徐高谕嘉定伯周奎倡之,奎谢无以应。高泣谕再三,奎犹漫词;高怫然起曰:『外戚如此,国事去矣』!奎奏捐万金,上少之,勒以二万;奎上书中宫求助,中宫勉应之五千金,奎遂先输三千金而逸其余。

  三月十八暝,都城陷,帝令后自裁。后入室阖户,宫人出奏,犹云“皇后领旨”。后遂先帝崩。帝又命袁贵妃自缢,系绝,久之苏。帝拔剑斫其肩,又斫所御妃嫔数人,袁妃卒不殊。上微服出自中南门,杂内侍数十人,皆骑而持斧,欲出东华门;内监守城,施矢石相向。时成国公朱纯臣守齐化门,趋其第,阍人辞焉;上太息去。趋安定门,门坚不可启。天且曙,仍回南宫,散遣内员;携王承恩入内苑,登万岁山之寿皇亭。俄而,上崩;太监王承恩亦自缢从死焉。御衣前书曰:『朕自登极十七年,内陆三陷,逆贼直偪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故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又书一行:『百官俱赴东宫行在』。

  三月二十一,崇祯尸体被发现,大顺军将崇祯帝与周皇后的尸棺移出宫禁,在东华门示众,也允许投降的诸臣前往送葬,只是人数不多,“诸臣哭拜者三十人,拜而不哭者六十人,馀皆睥睨过之”。

  四月初四,崇祯与周后被葬入田秀英的墓穴之中。后清朝以“帝礼改葬,令臣民为服丧三日,谥曰庄烈愍皇帝,陵曰思陵”。就这样,思陵成为了明朝唯一的一座妃子与帝后同葬的帝王陵。

  而四皇子朱慈炤在明亡后化名“王士元”,倒过来念即为“原是王”,也就是《红楼梦》中“王雪雁”和“王一帖”的名字来历。朱慈炤干过农民、讨过饭、当过和尚,然后是做了几十年的教书先生,最后在山东被捕,康熙四十七年,76岁的朱慈炤和他的儿子们被满清以假冒之名杀害。

  晴雯的“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世人总是不解:执政十八年来,一向对人刻薄寡恩的崇祯怎么就唯独对杨嗣昌一人始终信任、恩遇非常呢?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一切只有在拨开东林党制造的伪乱后,才能获得答案。

  通过我前面的细致分析还原,我们发现真实的历史是:杨嗣昌不但是明末极为难得的高明的帅才、出色的战略大师,更是忠君爱国、大局为重的忠良之臣。世人皆以成败论英雄,认为杨嗣昌的“十面张网”是“纸上谈兵”,可是事实是杨嗣昌差一点全歼了农民军!所以崇祯才会悲叹:“自杨嗣昌殁,无复能督师平贼者!”杨嗣昌制定的总体策略是正确的,具体战术也是不错的,他个人更是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的,我不得不佩服伯乐田秀英的慧眼独具,可是杨嗣昌的优秀和忠诚却还是没能挽救明朝的衰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00
 楼主| 发表于 2024-5-12 18: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50.1
钟家台 2020-05-20   |  196阅读  |  13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50.1

  王锡爵在明万历二十二年《东岳碧霞宫碑》中写道:“齐鲁道中,顶斋戒弥陀者声闻数千里,策敝足茧而犹不休,问之,曰:‘有事于碧霞。’问故,曰:‘元君能为众生造福如其愿’……世世香火东岳者,咸亦走元君,近数百里,远则数千里,每岁辦香岳顶数十万众。”每日前来泰山碧霞灵佑宫烧香的信众数以千计,而离碧霞宫不远处的东岳大帝的岳帝祠却香火寥寥!明万历四十七年的王世贞的《游泰山记》亦有记载:“自是左折而上里许,曰岳帝祠,陋不胜香火。”明末清初的张岱在《琅琊文集·岱志》中亦惊叹于泰山碧霞灵佑宫之香火鼎盛“元君像不及三尺,而香火之盛,为四大部洲所无。”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岳大帝渐被遗忘,竟至无人问津,清咸丰朝的福格在《听雨丛谈》写道:“礼岱者皆祷于泰山娘娘祠庙,而弗旅岳神久矣。” 泰山神东岳大帝的地位最终被泰山女神碧霞元君取而代之, 一直到今天,碧霞元君信仰依然在泰山信仰中占据主导地位。这就是普通民众的力量,倒逼宗教信仰不断改革。

因为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灵应泰山娘娘宝卷》中不断强调泰山娘娘护佑明朝: “一统天下,国属大明”(后清刊本将此句改为“国泰安宁”)……圣天子时有道灵神住世,保大明万万岁万万余年。圣娘娘还护着真明(命)帝王……山娘娘护佑明朝的特殊背景也是朱慈炤对天齐庙的引用缘故之一。

  自古以来人们认为泰山上通天庭,故天子封禅于泰山;下通地府,故普通人死后亡魂归于泰山之下,见《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中国人死者,魂归于岱(泰)山地也。”泰山为治鬼之府,泰山神东岳大帝则为冥界之主,北宋《云笈七签》称:“泰山君领群神五千九百人,主治死生,百鬼之主帅也,血祀庙食所宗者也。”主管阴曹地府和十殿阎罗。

  第五回里宝黛初见,宝玉先去天齐庙还愿,却只是借王夫人之口一提,含混而过;宝玉往庙里还愿回来后才见黛玉,两人初逢黛玉是惊觉宝玉“眼熟”,宝玉是笑说“见过”黛玉,这不但是暗示神瑛侍者与绛珠仙草的仙界前缘,同时也是暗示宝玉黛玉不久前刚刚才于天齐庙中见过,黛玉即是宝玉刚刚敬拜过的天齐女神!

再看结尾的第八十回,宝玉又奉贾母命去天齐庙还愿,这一回朱慈炤不再含混一笔带过,而是细细描写:“这天齐庙本系前朝所修,极其宏壮。如今年深岁久,又极其荒凉。里面泥胎塑像皆极其凶恶”。晴雯死了,黛玉死了,“保大明万万岁万万余年”的天齐娘娘已然仙去,明朝灭亡了,留下的是“前朝的极其凶恶”的掌管冥府的东岳大帝和十殿阎罗。红楼梦尽,朱明国亡,“盼明不明” 的朱慈炤唯有在天齐庙冥王殿中祭奠那无数的朱明英魂了。

  在泰山上有两位著名的“菩萨”陪祀泰山女神,分别是万历皇帝的生母“九莲菩萨”李娘娘和崇祯皇帝的生母“智上菩萨”刘娘娘。见聂鈫《泰山道里记》记载:“自正德间即其中为元君殿,尝遣中官致祭,有御祝文勒殿东壁。其后为九莲殿,万历间命中使特修,告竣,改天书观颜为天庆宫,岱顶天启五年金碑所载也。又其后为智上殿,崇祯间敕建。副使左佩弦人插云:“皇上追崇孝皇太后为西天净土极乐世界菩萨,上号曰智上,建宝刹于岱。辛巳启土鸠工,三载告成。”考神庙时尊孝定皇太后为九莲菩萨,即今智上前殿者。像设皆范铜镀金为之。”

  崇祯效仿爷爷万历皇帝尊自己母亲为“智上菩萨”送上泰山陪祀泰山女神,智上殿于崇祯十四年(1641)动工,崇祯十六年建成。

  崇祯十六年的中元节,崇祯对逝世一年田贵妃追思不已,便召人为她做法事,在玉河桥里放河灯。该年法筵比往年繁盛许多。史载“中元节例作法事,放河灯于玉河桥。桥在乾明门之西,石梁如虹、直跨金海。是年法筵倍盛于旧,盖田贵妃以是月十五薨,特追荐之也。”。

崇祯还效仿万历把母亲刘太后同田秀英的画像一起放在长椿寺供奉,见清代进士法式善《陶庐杂录·卷一》记载:“长椿寺旧藏明慈圣李后、孝纯刘后、田妃三像。兵火后,孝纯像仅存。”长椿寺,位于北京西城区长椿街。建于明代万历二十年(1592年),是万历皇帝的母亲孝定李太后下令敕建以居水斋禅师,水斋大弟子为神宗的替修。

万历赐额“长椿”,意味着祝愿他母亲健康长寿。李太后死后神宗尊她为“九莲菩萨”,所以长椿寺里一直保存着一幅九莲菩萨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00
 楼主| 发表于 2024-5-12 18: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四=====晴雯为谁点?
【智能儿+水月庵+】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272&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终极揭秘《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的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15.4
钟家台 2018-05-17   |  311阅读  |  38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终极揭秘《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的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15.4

  水月庵,名字含水藏月。

  书中写道:“馒头庵就是水月庵,因他庙里做的馒头好,就起了这个浑号,离铁槛寺不远。”【甲夹:前人诗云:“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是此意。故“不远”二字有文章。】脂批在此提醒: 馒头庵其实就是对应着“不远”千年铁门限的土馒头!原来水月庵暗指坟墓!

  铁槛寺其实就是“千年铁门限”,喻指帝王家,不远处就是土馒头坟墓相对,正是朱慈炤暗示贾家即朱明王朝行将末路即将入土,同时更进一步地感慨千年来的帝王家莫不如是,未来的满清爱新觉罗也终有一天要被埋葬!

  实为顺治的芳官独自去了水月庵,那水月庵可不就是清东陵么!

  那为何水月庵的名中又有“月”?月不是指朱明么?那么水月庵不是应该也和朱明有关系么?

  对极了,当然有关系!水月庵,即清东陵原本应是明崇祯的陵寝地!为何?此中原委听我道来。

  崇祯之所以会被葬入田妃墓是因为未修陵寝,而之所以未修陵寝是因为崇祯查得明陵已无龙气。清查继佐的《罪惟录》记载:“崇祯初年,徧(同‘遍’)求天寿,无吉壤。至崇祯十三年,始召刘诚意孔昭(即诚意伯刘孔昭)及张真人甲(即真人张甲),协视地,得蓟州凤台山(即今河北遵化清东陵所在地)。云地善而难得治陵起工之吉,吉在甲申(崇祯十七年)以后,不及事。”

  没想到这龙脉还有脾气,必须要甲申以后方能动工,天命难违,那就等吧!可惜好不容易等到甲申年,修了一年多的田妃墓终于完工,正月二十三田秀英入葬天寿山,还不到两个月,三月十九崇祯就国破身死,上天留给崇祯的时间不过是刚好能让田秀英入土为安!最终无处可去的崇祯和周后于四月四日被放入田妃墓收葬,就这样,简陋的田妃墓居然升级成了帝王陵,成了明朝唯一的妃子同帝王合葬的陵墓!这冥冥中的天意啊!


  由于与顺治一起入葬清孝陵的还有康熙生母孝康张皇后佟佳氏和孝献端敬皇后董鄂氏两位,这就是红楼梦中芳官拉了藕官和蕊官两人一起出家的缘故,影射的是三人共葬的历史。但藕官和蕊官因是亡了国的崇祯和周后,最终无缘龙脉马兰峪,进不了水月庵,只能被草草送入地藏庵——田妃墓三人合葬。而崇祯费尽十三年心血才找到的唯一龙脉马兰峪就这样完整地留给了顺治,也就是现在的清东陵。

  本是朱明崇祯辛苦觅得的龙脉宝地,到头来却成了满清顺治的龙脉陵寝,这就是红楼梦中的“水月庵”既是水又有月的秘密!朱慈炤的笔下是字字有来处啊!

  惊世揭秘:从水月庵出走的小尼姑智能儿是谁?

  智能和秦钟都出现在第七回,智能与惜春朱慈炤顽笑在第七回上半部,秦钟与宝玉朱慈炤初见在第七回下半部,需要注意的是五儿死讯、四儿被赶、晴雯之死、芳官出家都集中在第七十七回。朱慈炤对“七”情有独钟。我在解巧哥儿时说过:朱慈炤将巧哥儿的生日安排在七月初七,一是暗示崇祯共生过七个儿子;二是取自复卦之“七日来复”,寄托了四皇子希望乘时通便存亡继绝、坚韧不拔反复探索的意思。

  第十五回:“智能儿急的跺脚说:“这算什么!再这么我就叫唤。”秦钟求道:“好人,我已急死了。你今儿再不依,我就死在这里。”。。。。宝玉拉了秦钟出来道:“你可还和我强?”【蒙侧:请问此等光景,是强是顺?一片儿女之态,自与凡常不同。细极,妙极!】秦钟笑道:“好人,【庚侧:前以二字称智能,今又称玉兄,看官细思。】你只别嚷的众人知道,你要怎样我都依你。”宝玉笑道:“这会子也不用说,等一会睡下,再细细的算帐。”宝玉不知与秦钟算何帐目,未见真切,未曾记得,此系疑案,不敢纂创。”


  第十六回: “偏那秦钟的秉赋最弱,因在郊外受了些风霜,又与智能儿偷期绻缱,未免失于调养,【庚侧:勿笑。这样无能,却是写与人看。】谁知近日水月庵的智能私逃进城,【甲侧:好笔仗,好机轴。甲眉:忽然接水月庵,似大脱卸。及读至后,方知为紧收。此大段有如歌疾调迫之际,忽闻戛然檀板截断,真见其大力量处,却便于写宝玉之文。】找至秦钟家下看视秦钟,不意被秦业知觉,将智能逐出,将秦钟打了一顿,自己气的老病发作,三五日光景鸣呼死了。秦钟本自怯弱,又带病未愈,受了笞杖,今见老父气死,此时悔痛无及,更又添了许多症候。因此宝玉心中怅然如有所失。“【庚眉:凡用宝玉收拾,俱是大关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1)
来自: 钟家台 > 《《红楼》孰著》举报/认领
上一篇: 终极揭秘《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的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15.3
下一篇: 终极揭秘《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的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1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00
 楼主| 发表于 2024-5-12 19: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终极揭秘《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的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4—2
钟家台 2018-03-15   |  287阅读  |  50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再来看看黛玉。

  前面说了在第四十五回中宝钗给黛玉送有问题的洋糖燕窝,吃得黛玉小病越来越重。终于在第五十回被宝玉察觉,赶紧跟贾母开口,从而换掉了有问题的药膳。看到那里的时候,估计大家都会松一口气,以为黛玉没事了。黛玉真的没事了么?

  在第五十八回作者写道:贾府“托了薛姨媽在園內照管她姊妹丫鬟”,薛姨妈“今既巧遇这事,便挪至潇湘馆来和黛玉同房,一应药饵饮食十分经心。”


  没想到,黛玉虽然不用再吃宝钗的洋糖燕窝,可是药饵饮食样样都是薛姨妈经心过手,这不是更惨了么?怪不得“這裏晴雯吃了藥,仍不見病退”,有深谙药性的宝钗母女“精心的贴身照顾”,纵然是大罗神仙也难以施救啊!

  就这样晴雯的病总不见好,又在病中生了气伤了心,终于夭亡了。

  再来看看史书上关于黛玉和晴雯共同影射的田妃的记载。

  《明史。后妃传》记载:“岁元日,寒甚,田妃来朝,翟车止庑下。后良久方御坐,受其拜,拜已遽下,无他言。而袁贵妃之朝也,相见甚欢,语移时。”

  《彤史拾遗》记载的更详细:“会岁旦朝正妃当诣坤宁宫朝,适天寒雨雪,翟车止门外不即入,又不令传免。久之,袁淑妃车至,时淑妃亦进为贵妃,即传入相见,且故为好语谢之去。于是始传妃车入。”


  那时的明朝正在经历“小冰河期”,也就是千年一遇的严寒时期,冬天奇寒无比,史书上记载那时冻死人的事情常有发生,有时人居然会瞬息之间就被冻死,《中国气象灾害大典北京卷》就有很多这样的记载。学者们认为:极度的严寒使明朝全国各地连年遭灾,间接的促使明朝灭亡。

  正是在这样时常冻死人的千年严寒中,又正是恰逢“寒甚”“适天寒雨雪”的寒中之寒的酷寒天气里,周后故意使坏,田妃一大早恭恭敬敬地来拜见她,她既不允许田妃进屋给她见礼,也不允许田妃离开,就让田妃呆在她的宫门外久冻!那可是在能冻死人的酷寒中啊!

  高潮来了,田妃被冻了半天后,袁妃才姗姗来迟,可是周后立马把袁妃迎进屋去热情招待,却继续让田妃呆在外面冻着,而且周后故意与袁妃东拉西扯,装作忘了屋外还一直冻着的田妃,聊了大半天后,“语移时”,交谈过了时辰,那时的一个时辰可是两个小时啊!田妃居然就这样在屋外被冻了几个小时!等到袁妃也聊累了告辞离开了,周后这才装作想起了田妃,让她进来给自己行礼,自己却一言不发,摆起了脸色,等田妃给她行完了礼就挥挥手让田妃离开。


  晴雯被冻病正是影射田妃在户外等周后接见而被久冻成病。唯一不同的是晴雯是自己淘气所致,而田妃却是被周后蓄意暗算,这也是作者的不得已,不敢写得太直接。

  于是,我们终于能从四皇子的笔下获知田妃之死的真相:田妃被周后又是久冻又是凌辱,终于被周后给害病了,然后被医术不精的医生开了虎狼药,之后换了最好的太医来看。但是因为田妃的药饵饮食都是被掌管后宫的熟谙药理的周后控制着的,所以吃了药也总不见病退。田妃病卧在床,无力保护自己的娇儿,没多久,五皇子也莫名其妙的病倒了,更在病中被人暗算吓死。田妃在病中又遭受到痛失爱子的巨大打击,病情进一步加重,终于在周后坚持不懈地关怀下病死。


  宝玉作《芙蓉女儿诔》,其实也是作者悼念自己的母亲田秀英。晴雯死时十六岁,这十六岁暗指的是田妃自嫁给崇祯到病死,与崇祯一起生活了十六年。

  宝钗的大怒因何而来?

  宝玉说宝钗像杨贵妃一事作者写得十分仔细,第三十回中写“宝玉又搭讪笑道:“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宝钗听说,不由的大怒,待要怎样,又不好怎样。回思了一回,脸红起来,便冷笑了两声,说道:“我倒象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二人正说着,可巧小丫头靛儿因不见了扇子,和宝钗笑道:“必是宝姑娘藏了我的。好姑娘,赏我罢。”宝钗指他道:“你要仔细!我和你顽过,你再疑我。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跟前,你该问他们去。”说的个靛儿跑了。宝玉自知又把话说造次了,当着许多人,更比才在林黛玉跟前更不好意思,便急回身又同别人搭讪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00
 楼主| 发表于 2024-5-12 19: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造衅开端实在宁”隐藏的历史真相(1) (2016-07-22 11:27:22)
标签: 眀朝历史 崇祯 红楼梦 历史 文化        分类: 人文
那么朱慈炤的控诉是真的么?就让我们从红楼梦中来,到史料记载中去寻找真相吧!


  《明史》“后性严慎。尝以寇急,微言曰:“吾南中尚有一家居。”帝问之,遂不语,盖意在南迁也。至他政事,则未尝预。田贵妃有宠而骄,后裁之以礼。岁元日,寒甚,田妃来朝,翟车止庑下。后良久方御坐,受其拜,拜已遽下,无他言。而袁贵妃之朝也,相见甚欢,语移时。田妃大恨,向帝泣。帝尝在交泰殿与后语不合,推后仆地,后愤不食。帝悔,使中使持貂裀赐后,且问起居。妃寻以过斥居启祥宫,三月不召。一日,后侍帝于永和门看花,请召妃。帝不应。后遽令以车迎之,乃相见如初。”

  《崇祯宫词》:“时田贵妃有宠,倨见周后,后本大度,然以田贵妃固宠,欲裁之以礼。”

  《彤史拾遗》:“妃见后稍倨,后每抑之以礼。会岁旦朝正妃当诣坤宁宫朝,适天寒雨雪,翟车止门外不即入,又不令传免。久之,袁淑妃车至,即传入相见,且故为好语谢之去。于是始传妃车入,坐朝之,朝已遽下,无他言。妃大恨,面上泣诉。”

  史书一致的讲由于田贵妃“倨见周后”有错在先,所以大度的周后才会又是久冻又是羞辱地给了田贵妃一顿教训。翻遍各种史料,这可是唯一的证明田妃“倨见周后”的事实,可是从上面的详细记载,我们不但看不到田妃有任何的不当不敬之处,反倒只看到了田妃的小心和恭敬:当时是极其的严寒“寒甚”,可是周后不下令传免,故意久冻田妃,可田妃不敢离开也不敢争执,就老老实实地在酷寒中冻了两个多小时!请不要忘了当时可是千年难遇的“小冰河期”,冻死人的情况时常发生,史书上的记载比比皆是,周后的用意一目了然,她可不会学明宪宗的吴皇后对情敌万贵妃一顿棍棒落下把柄,江湖术士出身的善药阴毒的周后有的是办法能害死人还不见血不带伤!



     在被冻了很久以后,田妃才被周后允许进殿给她行礼,接着周后又是一言不发板着脸羞辱她,田贵妃依然是不敢生气争执,从头到尾何来“倨见周后”之说?田秀英是贵妃,身份高而且早到,恭敬守礼;袁妃仅是淑妃,身份低却偏又迟到很久,可是周后居然无缘无故让守礼的田贵妃在酷寒中罚站久冻,却先盛情款待应该早来却迟到很久的身份低的袁妃,何来“裁之以礼”?裁的是什么错? 凭的又是什么礼?史书荒唐之极的一句“周后大度,裁之以礼”不过就是为了遮掩周后依仗皇后正妻的身份对田秀英肆意欺凌羞辱的不堪的历史真相罢了,颠倒黑白原来如此简单!

  然后呢?

  《明史》“田妃大恨,向帝泣。帝尝在交泰殿与后语不合,推后仆地,后愤不食。帝悔,使中使持貂裀赐后,且问起居。妃寻以过斥居启祥宫,三月不召。一日,后侍帝于永和门看花,请召妃。帝不应。后遽令以车迎之,乃相见如初。”

  《三垣笔记》“田妃之宠,周后颇不能容。一日,妃疏列后过,上曰:「妃可无礼於后耶!」命罚处某宫半年。其实妃不能文,上故命为之,以讽止后,又量示罚处,以存大体耳。此亦十库内官为予言者。”



  由于当时是几千年一遇的“小冰河期”,天气异常寒冷,而周后久冻田妃的新年岁元日正是气温尤其低的“寒甚”,朱慈炤在书中指出晴雯----田秀英是被冻病。被周后又是久冻又是羞辱终至病倒的田妃又气又怕,向崇祯哭诉。于是崇祯同周后吵了一架,争执中周后被崇祯推了一下倒地,于是周后开始绝食。崇祯一见周后绝食,就送貂皮衣问起居向周后道歉。周后不依不饶,定要严肃处置田妃才能作罢。那崇祯是怎么处理的呢?

  崇祯实在太聪明了,田妃没错,可周后闹绝食,如果批评惩处周后还不得被满朝的文官口诛笔伐?自己一代明君的好名声可就没了呀!再说还要顾及懿安太后和刘昭妃这些前辈的面子吧,周后是她俩给自己选的。怎么办?崇祯于是命令田妃写了一本批评周后的奏本,然后拿着奏本妆模作样地说:“身为妃子怎能指责皇后?”处罚田妃从承乾宫搬出,迁入启祥宫思过。既婉转地劝告了周后好自为之,还给足了周后面子,一举两得!田妃被贬启祥宫思过,周后欣然停止绝食,风波似乎过去,尤其是三个月后周后主动传召田妃一起赏花,一切似乎和好如初。我估计当时的崇祯肯定是得意了很久。

  可惜崇祯息事宁人的小聪明在周后的必要置田妃母子于死地的歹毒面前根本不值一提,周后十分清楚自己有皇后的身份、有懿安太后的渊源、有朝野东林党的支持、尤其还有太子依仗,只要做得不被抓住明显的把柄,那么爱名声要面子胜过一切的崇祯根本就不会把自己怎么样,第一回合的大胜让周后更加得意妄为。为迷惑崇祯和田秀英,周后以退为进主动同田妃和好,这“相见如初”的背后酝酿的是重重的杀机。赏花后不久,崇祯“绝爱之”的虚岁五岁的五皇子莫名其妙的先是病倒,而后更被人装神弄鬼的活活吓死,而田妃的病情在善药的周后的关怀下逐渐加重,更在五皇子被害后一病不起,于是周后又适时地先是重金买来“歌舞女子数人”,在这些歌舞女子失宠后又加大成本,派自己的父亲周奎“以营葬归苏”重金买来陈圆圆献给崇祯以“分田妃之宠”。周后的心机和崇祯的天真还真是天生一对!




  很多人都说,田妃被崇祯贬入冷宫,三个月都不被召见,若不是周后贤德,田秀英就不可能有出头之日了。真是这样么?事实恰恰相反!

  周后是非常嫉恨这个寓意非凡的“承乾”宫的,前面说过,自崇祯将永宁宫更名为承乾宫后,生育力超人的年轻周后就绝了生育记录。所以深知周后心结的崇祯命令田妃迁出承乾宫前往启祥宫闭门思过,以安抚周后。  

  那么启祥宫是冷宫么?启祥宫原名未央宫,只因嘉靖皇帝的生父兴献王朱祐杬生于此,故嘉靖于嘉靖十四年(1535年)将此宫更名启祥宫,特加爱护。正是由于嘉靖这一脉发祥地的这个缘故,启祥宫颇受明朝后期帝王,也就是嘉靖及其直系子孙们的重视,是明朝皇宫中的一处重要的宫所。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乾清、坤宁两宫灾后,明神宗朱翊钧(崇祯的爷爷)还曾在此宫居住。作为崇祯祖上的发祥地,还曾是崇祯爷爷万历皇帝暂时居所的启祥宫,如何可能被作为冷宫?田妃搬入启祥宫只不过是为了暂缓冲突,解崇祯围的权宜之策罢了,谈何失宠?

  正因为田妃并未失宠,“三月不召”反而让崇祯性情大变,脾气暴躁,寝食不安。眼见苗头不对,善于查颜观色的周后这才以退为进,主动与田妃和好,让崇祯满意,再暗下杀手,斩草除根。这才有了五皇子被吓死的一系列的后续事件。 




《崇祯宫词》、《彤史拾遗》:“(周)后家本节啬,而入典宫政,务减俭,裁宫中縻费,不为外家乞恩泽。” “后性慎,每裁抑外家恩泽。”; “(田)妃最宠,未几进为皇贵妃,颇干预。每见上,輙为外家乞恩泽。”


  单就这笼统的言语描述,我们很难做出判断,还是让我们从实际的事例入手吧!

  《玉堂荟记》:“袁妃近作一紫檀纱厨,费七百金,其管事内珰奏曰:奴婢为娘娘节省三百金,如万岁临问,宜云千金,不可言少,恐照样再作,便作不来。后上见之,果问,妃对言千金,上细视良久曰:果值千金,前中宫以千金作一厨,尚不及此。” 周后的柜子差,估计连五百两也没花了,却黑了崇祯一千两银子,出身贫寒的周后的“务减俭,裁宫中縻费”令人万分钦佩。



  《崇祯宫词》、《罪惟录》等载:“陈文庄仁锡,尝舍于周皇亲家,后少时出见仁锡,奇其容貌,谓后父曰:“君女,天下贵人!使以‘通鉴’教之!”后于此书,最详贯。一日,皇后与皇帝,同看除目。后见陈文庄名,指之曰:“此吾家探花也!”上不悦。曰:“既是汝家翰林,莫想得阁老?”后因言他事,以解之。”

  《明季北略》:“郑鄤在獄,以萬金乞周奎,通皇后關說。一日,上入宮,后曰:「聞得常州鄭鄤。」語未畢,上即目視之曰:「汝在宮中,那裡曉得鄭鄤?」后懼而止。”万两银子就收买了周后,怪不得周后的太子只能被周奎卖了“银百两”!

  周后向崇祯举荐给她包装造势、帮她当上皇后的陈仁錫,结果不仅没成功,反而毁了陈仁锡的大好前途!周后拿了郑谩的万两银子,想说服崇祯给郑谩减罪,结果被崇祯斥责没成功。

     《崇祯遗录》:“周延儒与嘉定侯周奎通谱,常使客董山人怀重资,与奎子鉴博,故负之。鉴喜,时时与之饮宴,遂得探内庭消息,凡事先意逢迎,其奸狡多此类。”     周后与父兄勾结,贩卖崇祯的宫禁内廷消息给朝臣谋取巨利。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翻遍各类史书,奇怪了,就连贤良的周后都能让我翻出郑谩、陈仁錫和周延儒三个出来,可却硬是找不出田秀英有任何贪污舞弊的记载出来!好不容易让我翻到《玉堂荟记》和《崇祯朝野纪》中有一句话“杨武陵之柄用,实借径于田贵妃。”,可这能说明什么?杨嗣昌又没给田妃塞过银子,反而是精忠报国的国之栋梁,田妃这样做正是国之大幸,怪不得崇祯重用杨嗣昌,相比有家无国、只认名利的东林党真是云泥之别! 



  事实证明:周后是不断的想为自家乞恩泽,可是不怎么成功,结果想做没做到反倒成了周后高风亮节的证据,被《崇祯宫词》等夸“每裁抑外家恩泽”,没有恶行劣迹的田秀英却被说成是“每见上,輙为外家乞恩泽”,史书啊有时就是个笑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00
 楼主| 发表于 2024-5-12 21: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投翰林张侍郎
张蠙张蠙〔唐代〕

举家贫拾海边樵,来认仙宗在碧霄。丹穴虽无凡羽翼,
灵椿还向细枝条。九衢马识他门少,十载身辞故国遥。
愿与吾君作霖雨,且应平地活枯苗。
收藏下载复制完善
张蠙(生卒年不详),字象文,清河(今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人。中国唐代诗人、才子。张蠙多次参加科举而不中,至昭宗乾宁二年(895年),始登进士第,已年近五旬。官校书郎,调栎阳尉,迁犀浦令,遂居蜀。王建开国后,拜为膳部员外郎。终金堂令。张蠙与当时诗人许棠、张乔、郑谷等9人齐名诗坛,并称“咸通十哲”,亦是“九华四俊”之一。诗风多受贾岛影响,精于锤炼,注重苦吟,诗作中有同情社会底层的一面,更多地流露出对个人遭际的抱怨。入蜀后生活较为安逸,致使晚期诗风趋向纤弱。https://so.gushiwen.cn/authorv_fb9e4c964a79.aspx
张蠙
张蠙
张蠙(生卒年不详),字象文,清河(今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人。中国唐代诗人、才子。张蠙多次参加科举而不中,至昭宗乾宁二年(895年),始登进士第,已年近五旬。官校书郎,调栎阳尉,迁犀浦令,遂居蜀。王建开国后,拜为膳部员外郎。终金堂令。张蠙与当时诗人许棠、张乔、郑谷等9人齐名诗坛,并称“咸通十哲”,亦是“九华四俊”之一。诗风多受贾岛影响,精于锤炼,注重苦吟,诗作中有同情社会底层的一面,更多地流露出对个人遭际的抱怨。入蜀后生活较为安逸,致使晚期诗风趋向纤弱。► 102篇诗文 ► 10条名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00
 楼主| 发表于 2024-5-12 21:24:22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有个贾宝玉,为何再安排个甄宝玉?究竟谁是真的?
播报文章

讯美传媒佩芳
关注
2020-05-17 09:31
仙灵神域 良心爆率回馈玩家 仙灵神域今日新服>>
仙灵神域 良心爆率回馈玩家 仙灵神域今日新服>>
烈火狂刀 元宝装备全靠打 烈火狂刀 开始游戏>>
烈火狂刀 元宝装备全靠打 烈火狂刀 开始游戏>>
攻城策略无敌版所向披靡,原唐门攻城新区开服,送首冲
攻城策略无敌版所向披靡,原唐门攻城新区开服,送首冲
《红楼梦》里明明有个贾宝玉,曹雪芹为何还有安插一个甄宝玉?这一甄一贾,究竟有何意义?“假作真时真亦假”,曹公笔下真假难辨,却又难舍难分。甄宝玉和贾宝玉,既像是在照镜子一般,犹如雾里看花一般,真真假假,似是而非。

广告
[正版] 攻城<新>掠地_劲爆开启_全新体验
×

甄宝玉并非是完美的贾宝玉,甄宝玉也不是功成名就的贾宝玉,甄宝玉其实就像另一个贾宝玉一样的存在。而且很多人认为,甄家大概就是真正的曹家,毕竟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很多东西都是不能明着讲的,甄家就是那不能明着讲的曹家,贾家不过就是石头记的虚拟设定,而曹家又是甄家最好映照。

广告
38岁女领导的生活日记曝光,解密职场有多内涵,令人头皮发麻
×

贾宝玉是不是曹公本人呢?从书中可知,甄宝玉和贾宝玉简直就像是镜子里的你我一样,甄宝玉无论是家世背景,还是秉性特征,都和贾宝玉如出一辙,不同的是甄宝玉后来一改从前,发奋读书,走上了仕途之路,脚踏实地的回到了现实世界。
所以甄宝玉应该是世人眼中的宝玉,从冥顽不明到迷途知返,终究是陷入世事的泥潭,走上了“光明正大”的仕途之路,这也像是家族败落后,曹公幻想的迷途知返、幡然醒悟的理想状态。但是终究都是幻想,贾宝玉就是贾宝玉,不会迷途知返,也不会幡然醒悟,贾宝玉的醒悟乃是走出红尘,遁入空门。

广告
什么人适合吃破壁灵芝孢子粉?
×

甄宝玉的模样性格与贾宝玉如出一辙,也爱整天混迹于闺阁之中,姐姐妹妹的叫个不停,尊重女性,怜香惜玉,丝毫没有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而且这几个姐妹,也”都是少有的”。所以,甄宝玉存在的意义,就是贾宝玉的的“遥照“与”传影”。
原文:众媳妇听了,忙去了,半刻围了(甄)宝玉进来。四人一见,忙起身笑道:\"唬了我们一跳。若是我们不进府来,倘若别处遇见,还只道是我们的宝玉后赶着也进了京了呢。”...李纨等笑道:“四位妈妈才-说,可知是模样相仿了。”贾母笑道:“那有这样巧事 ?大家子孩子们再养的娇嫩,除了脸上有残疾十分黑丑的,大概看去都是一样的齐整 。这也没有什么怪处。”四人笑道:“如今看来,模样是一样。据老太太说,淘气也一样.我们看来,这位哥儿性情却比我们的好些。”贾母忙问:“怎见得 ?\"四人笑道: \"方才我们拉哥儿的手说话便知。我们那一个只说我们糊涂,慢说拉手,他的东西我们略动一动也不依。所使唤的人都是女孩子们。”四人未说完,李纨姊妹等禁不住都失声笑出来。

广告
小姨以身设局陷害,致使外甥女婿净身出户
×

《红楼梦》开篇就是亦真亦假,既有甄士隐(真事隐)又有贾雨村(假语存),这一真一假又亦真亦假,假语存下来是为了隐真事的。书中也曾介绍甄家曾接驾四次,在甄宝玉十四岁时候却被抄家,甄家的背景与曹雪芹本人的经历极为相似。
贾宝玉和甄宝玉,是曹雪芹把虚构和现实糅合。《红楼梦》第一回就曾提到“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所以这《红楼梦》既是记录实事,却又为避讳而隐去真事,故这甄宝玉和贾宝玉,就成了现实和虚构的神来之笔。

广告
吊坠纯银小孩长命锁宝宝婴儿出生满月礼物儿童平安锁福字锁包挂坠
×

甄宝玉的故事发生在前,贾宝玉又步他后尘。读懂了甄宝玉,才能看懂贾宝玉。贾宝玉的故事是完全建立的甄宝玉之上的,后文没有提及甄宝玉后来的人生遭遇,大概都交给贾宝玉去完成了。
贾宝玉乃是生性顽劣,书中也曾说“莫效此儿形状”,宝玉不为仕途努力,反倒会为博得红颜一笑而费心。没有走向仕途的他,最终眼睁睁看着家族没落,以至于自己沦落到悲惨凄凉的境地。那么甄宝玉作为贾宝玉的“镜像”,作者想要的是另一个宝玉,终于违了心,委身于世俗,陷于世事,却振兴了家族。一人分饰两人,好似一真一假,却又像平行线,而甄宝玉和贾宝玉的结合体,才是那块真正的“宝玉”。


作者为此也是用心良苦,一真一假又亦真亦假,平行线看似没有交集,而走的太近,平行线不就是一条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00
 楼主| 发表于 2024-5-12 22: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晴雯影射之谜:红颜薄命、英雄气短(上)
小说:石头记真相大揭秘 作者:兰国沧海客 更新时间:2018-04-19 06:54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看最新小说用“小刀阅读APP”,体验沉浸式阅读! 看最新小说用“小刀阅读APP”,体验沉浸式阅读! 看最新小说用“小刀阅读APP”,体验沉浸式阅读!
请扫二维码立即下载 永久免费

  1.一个薄命的美人,一个屈死的英雄
  在王夫人篇时,我们说到了晴雯。原本是先打算说完情榜正册里的人物,再来说说副册,然后才轮到又副册的晴雯。但请原谅敝人的自私,因为敝人太喜欢晴雯了,我迫不及待地要说她了。事实上晴雯也是作者和宝玉最喜欢的丫鬟。贾宝玉在太虚幻境进入薄命司,翻看的第一个册子便是又副册,上面第一个便是晴雯。
  晴雯这个人,喜欢的,非常喜欢;不喜欢的,也能找出她的一大堆毛病。晴雯和黛玉一样,优点、缺点同样的分明,这样的性格,注定了她们那样的命运,这是最令人唏嘘的。有人说你为什么不喜欢宝钗和袭人,偏偏喜欢黛玉和晴雯?原因很简单,宝钗的“无情”和袭人的“暗地袭击”,是主动的,是有预谋的,是别有用心的,有这种人在身边,太可怕;而黛玉、晴雯的毛病,则是性格使然,她们就是那样的性子,何况她们也为自己的性格付出了最沉重的代价。
  写晴雯,一直写写停停,迟迟不能成文。一则是文笔疏陋,真正写下来的不及心中所想的十分之一;二则是越研读深入,就越发唏嘘感叹,不忍落笔。而在深夜之中,寂然凝虑,思绪翩跹,整个身心仿佛穿越到了三百多年前那个风雨飘摇大明朝。在那里,我仿佛看见了风流灵巧的晴雯就在眼前,转眼之间,她又变成了那个刚勇而屈死的大将军!耳边不停地回响贾宝玉的哭诉“我究竟不知晴雯犯了何等滔天大罪!”
  是啊,英雄惨死,不是战死于沙场,而是冤死于文人言官的唇枪舌剑,真是千里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真真令人痛杀啊……
  说出来也不怕各位笑我矫情,写晴雯这章时,我真的是潸然泪下了。写宝玉时没哭,写黛玉时没哭,但写晴雯时真的哭了。
  为这位屈死的红颜而哭,
  更为那屈死的大英雄而哭,
  为大明朝一而再再而三的自损大将、自毁长城而哭,
  更为千千万万的因为性格而造成悲剧命运的人而哭……
  -
  【晴雯简介】
  姓名、籍贯:不可考
  身世:低贱悲惨
  亲戚:姑舅表哥吴桂(多哥,多浑虫),表嫂灯姑娘(多姑娘)
  年龄:16岁;进贾府:10岁
  主子:先是贾母丫鬟,后是宝玉第二大丫鬟
  判词: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情榜封号:情勇(见癸酉本)
  性格:聪明刚勇,泼辣尖刻,高傲自负,不媚上却对下严酷,性子倔
  死因:小人告密,恶婆子告状,毁谤,而被王夫人逐出,又被灯姑娘儿虐待
  死亡时间:八月份,年仅十六岁
  -
  2.晴雯影射揭秘:寿夭多因诽谤生
  晴雯到底影射的是历史上的谁?本人独家揭秘,认为晴雯影射的是大明辽东经略熊延弼!
  A.基本面分析:晴雯VS飞白
  1)看姓名
  雯,是指复杂花色纹样的云团。晴雯,是指雨后天晴大片的云团。
  飞白,熊延弼的字(古人多尊称字),飞白就是熊延弼。熊延弼为什么叫飞白呢?原来这位仁兄,跟很多大人物一样,出生时天有异象。《江夏县南乡熊氏宗谱》这样描述当天的“天象云飞四起,长虹贯室,雷声震地”。他父亲就根据这天象给他廷弼,字飞白。飞白,就是指当时天上白云四飞、雨后长虹贯室。如果是生个女儿,根据这天象,给她取名晴雯,再合适不过。
  -
  2)看出身
  晴雯出身苦,是黄连掉到井里苦得深——连自己姓名父母一概不记得,是赖大家的用银子买来的,10岁那年因为她标致伶俐,贾母很喜欢,就孝敬给了贾母。从此开始了晴雯的精彩人生。
  熊飞白也是个苦孩子,家境贫寒,生活艰难,但他从小天资聪颖,禀赋异常,虽辍学做了放牛郎,也不忘挂角勤读。更难得的是文武双全,有勇有谋,在乡试中双获文武第一名(文武解元),后中进士。在万历朝特别受器重,开启了他的英雄时代。
  -
  3)看出生地
  晴雯出生地不可考,但死后是芙蓉花神。芙蓉花,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是莲花,也就是水芙蓉。其实芙蓉是指木芙蓉。有人说书上明明写“猛看见池上芙蓉”,那应该是水芙蓉吧。不过请看了是“池上”,而不是“池中”。何况后面还有“命那小丫头捧至芙蓉花前。先行礼毕,将那诔文即挂于芙蓉枝上”。如果是水芙蓉,小丫头怎么捧到芙蓉花前?怎么挂到芙蓉枝上?晴雯是木芙蓉毫无疑问的。而木芙蓉在古代,湖广四川广泛种植。唐诗说湖南“秋风万里芙蓉国”,湖南因此有芙蓉国的美誉。而在明朝没有湖南湖北的说法,都属于湖广。因此靠近湖南的湖北武汉地区也是盛产木芙蓉的。木芙蓉,其实是喻指了晴雯的出生地,就好比我们后面要分析的,榴花也暗指贾元春影射对象的家乡一样。
  熊延弼出生在湖广江夏县(今湖北武汉江夏区郭家岭)。江夏县也是盛产木芙蓉的。当然湖北最盛产的是水芙蓉。不管水芙蓉也好,木芙蓉也好,说晴雯是清姿雅质、独冠群芳的木芙蓉是没问题——这话也不是我说了算,王熙凤就夸晴雯“若论这些丫头们,共总比起来,都没晴雯生得好”;说熊延弼是中通外直、宁折不屈的水芙蓉也是没问题的——这也不是我说的,明史说他是“义不反顾,岂不毅然节烈丈夫哉”!连满清乾隆皇帝都“观至此为之动心欲泪”。
  所以芙蓉花,既是暗示晴雯和熊飞白的出生地——湖北武汉,也是隐喻两人的品格。另外木芙蓉农历八月开花,这是两人的死亡时间。详见下面的分析。
  -
  B.时间点分析:重大时间节点吻合
  1)十六岁
  晴雯享年十六岁。贾宝玉在《芙蓉诔》里说“迄今凡十有六载”,便是说她只活了16岁。
  熊延弼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的巡按辽东开始,中间两次经略辽东,到天启五年(1625年)被杀,他人生最后的16年都在辽东事业上。史书上的熊延弼,一生的荣耀与悲哀也集中在这16年。对明朝来说,他也不过是“活了”16岁。
  -
  2)五年八月
  同样是《芙蓉诔》的记载“相与共处者,仅五年八月有畸”。晴雯真正和宝玉在一起只有五年八个月。
  五年八月,同样出现在熊延弼的命运里。《明史》记载:“五年八月弃市,传首九边”。是说在天启五年的八月份,熊延弼在被杀头,弃市(脑袋被拿走了,尸身弃在那),脑袋拿去传首九边去了。【注:天启是明熹宗朱由校的年号】
  有人说,你也忒能扯了,晴雯的“五年八月”,是指时间长度,熊延弼的“五年八月”,是指时间节点。这哪跟哪啊,怎么你当作证据呢?反对有理,但我有点不服。想想刘心武先生,就因为周汝昌考证出曹寅曾写过一部昆曲叫《后琵琶》,而贾母提到她家里曾演过《续琵琶》,就把这当做了红楼梦是写曹家事的铁证。我这个“五年八月”为啥不能当证据?更何况曹寅家曾有部《后琵琶》的戏本不假,但是不是他写的难说,关于蔡文姬的戏,清初最有名的是尤侗的《吊琵琶》。何况刘心武那是孤证,关于晴雯我还有更多铁证。
  -
  3)死亡时间:八月
  其实晴雯的“五年八月”,既指时间长度,又指她屈死的时间节点,她是死于八月。问我怎么知道的?贾宝玉说的,批书人点出来的。同样是《芙蓉诔》:
  维太平不易之元,〖庚双夹:年便奇。〗蓉桂竞芳之月,〖庚双夹:是八月。〗无可奈何之日。
  贾宝玉用诗一般的语言跟读者打哑谜,但被批书人点破,晴雯死于八月。语言写得很美,但却是凄美,什么“维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竞芳之月”,绝不是什么风花雪月、********的文字,而暗含了作者悲苦的心情。
  熊延弼呢?前面说了“(天启)五年八月,弃市”。天启五年,大明朝已经风雨飘摇,想要维持太平,已经不容易了。“太平不易之元”——不是说太平盛世千年不变,而是想要太平已经不可能了。不易,表面上是“不变”,其实是“不容易、不可能”的意思。熊延弼被杀的那天,绝对是大明上下的“无可奈何之日”,从此辽阳失守,建州女金彻底做大做强。令人徒呼奈何啊。
  当然这只是对晴雯和熊延弼的一些细枝末节的对比分析,以此乃证明他们的影射关系,当然不能服众,有生搬硬套、刻意对号入座之嫌。探讨人物影射,最关键的是要对比两者的性格、命运,以及生平重大事件,或者是众所周知的典型性的符号、标志、特征等。这才是我要重点揭秘的。下面还有更多明显的证据。
  -
  C.勇晴雯病补孔雀裘VS熊蛮子二次起经略
  1)勇晴雯VS熊蛮子
  晴雯被冠以“勇”字,以前不甚理解。晴雯在80回前已经死去,她的故事及结局没有什么好争议,但通观与晴雯有关的文字,用一个“勇”字来概括她,似乎总觉得不合适,像其他人,比如憨湘云、呆香菱、慧紫娟、俏平儿、烈金钏、冷湘莲、……都觉得非常合适。唯独晴雯,“勇”则“勇”得不那么明显。如果仅以病补孔雀裘为证据,实在难以服众。带病补衣服,就称之为“勇”,那王熙凤刚小产就托着病体处理绣春囊的事,以至于成了“血山崩”,岂不也是“勇”?芳官等人天不怕地不怕,将赵姨娘打得满地爬,算不算“情勇”?探春英姿飒爽、刚正无私,算不算得“情勇”?其实以晴雯的命运结局,她更应该叫“情屈”。结果在情榜里,小红(林红玉)才叫“情屈”。
  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因为作者表面上写的是晴雯,其实写的是熊延弼。而熊延弼,绝对称得上一个“勇”字。
  熊延弼文武双全,在战场上则是智勇双全,绝不是像王化贞那样逞血气匹夫之勇。连不可一世的努尔哈赤,平生只对两个人又怒又恨,头一个是熊延弼,后一个是袁崇焕。熊延弼不但是对外敌“勇”,对朝廷那些“内贼”也是针锋相对、毫不退让,经常上演舌战群儒的好戏。非常的刚勇负气,倒蛮符合湖南人的精神“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不怕死”。难怪人称熊蛮子。
  2)孔雀裘的玄机
  A.孔雀裘是贾母特意给贾宝玉的;B.结果不防后襟子上烧了一块;C.外面的能干织补匠人都干不了这活;D.晴雯一看就识货,认为只需要用孔雀金线就象界线似的界密了;E.麝月说“除了你还有谁能界线”;F.晴雯说“舍不得,我挣命罢了”(拼着小命也要织好,堪称为“勇”)
  -
  ①首先孔雀裘是什么?当然是件衣服。但重点不在衣服,而在孔雀。看过《西游记》的都知道,里面有个孔雀明王。《孔雀明王经》是重要的佛教经书。所以孔雀裘,乃是指大明江山。晴雯带病修补孔雀裘的后襟子,就等同于熊延弼被弹劾在家后,再起经略,去辽东为大明修补边患。
  -
  ②其次,这个活谁也干不了,连外面的织工巧匠也干不了,只有晴雯干得了。这说明晴雯确实有能力,同时也有这个经验,她一看就知道怎么弄。而平时里,晴雯是将丫鬟婆子几乎个个得罪光,要不是这事只有晴雯干得了,她们才不愿意让晴雯干呢。
  熊延弼在当时面临的情况,跟晴雯是一样一样的。熊延弼谁都不鸟的性格,把朝廷的文武百官也几乎得罪光。尤其是那些言官们。以前有万历皇帝罩着他,结果到泰昌元年,万历皇帝死了,攻击熊延弼的言论顿时如雨后春笋、蜂拥而出,弹劾的奏折都快把皇帝的邮箱都挤爆了。可是泰昌皇帝还没来得及处理这些“垃圾邮件”,一个月后他也驾崩了。16岁的熹宗上台,少年太子哪禁得住言官们的“连番轰炸”啊,咳,既然有这么多人不喜欢这个熊蛮子,那就把他罢了吧。然后用袁应泰替代他经略辽东。谁知道,没几个月,“天启元年,沈阳破,应泰死,廷臣复思延弼”。你看这些言官们贱不贱啊,损不损啊,几个月前,还义愤填膺地弹劾熊延弼,罢了人家的官,如今大难来了,也知道自己不是那块料,辽东那鬼地方,也只有熊延弼能够镇得住,何况对付女金熊大人已有好些年的经验了。于是又鼓捣熹宗启用熊延弼再次赴辽东。如果这样也算了,可偏偏又给他配了一个巡抚王化贞。配个巡抚也算了,偏偏此人好大喜功、素不习兵。这也算了,偏偏这样的货色还掌握实权,王化贞掌握兵马大权,熊延弼只有区区五千人马。跟这样的货色搭伙干事,面对的又是如狼似虎的努尔哈赤女金军队,注定了是悲剧。
  ③晴雯说“这是孔雀金线织的,如今咱们也拿孔雀金线就象界线似的界密了,只怕还可混得过去。”后面详细地描述了晴雯是怎么补的,“将里子拆开,用茶杯口大的一个竹弓钉牢在背面,再将破口四边用金刀刮的散松松的,然后用针纫了两条,分出经纬,亦如界线之法,先界出地子后,依本衣之纹来回织补。补两针,又看看,织补两针”。
  熊延弼镇守辽东的思路也一直是这样的:当初他巡按辽东时,就针对辽东地区地广人稀、边防多事的特点,实行军屯,缮垣建堡,按劾将吏,军纪大振。这一次重回辽东,他同样对时局了如指掌,认为“辽人不可用、西部不可恃,永芳不可信,广宁多间谍”,主张以守为主。可是王化贞素不习兵、盲目轻敌,又手握大权,朝廷还有人撑腰,硬是要跟女金人打对攻。其实女金军队的攻击力远远超过明军,明军打防守反击、甚至摆大巴,都不丢人。可王化贞觉得丢不起那个人,结果是丢了辽阳,丢了性命。广宁兵败,致使大明辽东尽失。一代豪杰熊经略,也跟着受冤惨死。
  ④晴雯因为这次病补孔雀裘,导致病情加重。结果王夫人突然要见她时,她一副病恹恹之态去见。这正好给了王夫人以口实:“好个美人!真象个病西施了。你天天作这轻狂样儿给谁看?”试想要是她这时病好了,一副机灵伶俐样,王夫人看到舒服些,也未必后面下那样的狠手。所以这件事也是晴雯之死潜在原因。
  再看熊经略,自从跟志大才疏的王化贞踏上征途的那一刻起,他的悲剧就注定了,但有什么办法呢,他不去还有谁能去?哪怕是死,也要死到辽东那里去。就如同晴雯的那句话一样,“不过是挣命罢了”。他最后的死,直接原因是受广宁兵败拖累,再加之小人告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00
 楼主| 发表于 2024-5-12 22: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晴雯影射之谜:红颜薄命、英雄气短(下)
小说:石头记真相大揭秘 作者:兰国沧海客 更新时间:2018-04-19 06:53
爱小说(www.ixs.cc)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ixs.cc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看最新小说用“小刀阅读APP”,体验沉浸式阅读! 看最新小说用“小刀阅读APP”,体验沉浸式阅读! 看最新小说用“小刀阅读APP”,体验沉浸式阅读!
请扫二维码立即下载 永久免费

  D.论性格:勇晴雯恰似熊蛮子
  晴雯是什么性格?前面已经说了,聪明刚勇,泼辣尖刻,高傲自负,不媚上却对下严酷,性子倔。这样的性格是让人又爱又恨的。她明明是个出身低贱的丫鬟,却常常气焰嚣张地骂其他的丫环婆子。那些丫环婆子表面上奈你不何,但一旦逮住机会,就会将晴雯往死里整。除了王熙凤替她说了两句好话,其他人要么落井下石(都来趁机告黑状),要么从中看笑话,没有一个人为她求情。最后晴雯就这样死于小人毁谤——寿夭多因毁谤生。
  熊蛮子熊延弼又是个什么性格?那真真是个认死理的蛮子。《明史》记载:“廷弼身长七尺,有胆知兵,善左右射。自按辽即持守边议,至是主守御益坚。然性刚负气,好谩骂,不为人下,物情以故不甚附”。他这样的性格,在天启年间,明朝党争达到顶峰时,注定是个悲剧。以前你有军功,又有万历罩着你,奈何不了你,如今万历死了,你又在广宁兵败。好家伙,总算逮着你了,于是熊延弼此前的种种全被翻出来了。各路人马都将他往死里整,没有一个人替他说情。熊延弼,不是死于兵败,其实是死于党争,死于廷官的唇枪舌剑。
  晴雯不像袭人那样世事洞明,会察言观色,会结交会笼络人心。晴雯的性格只会处处树敌,你能力再强又怎么样?再漂亮又如何?在贾府那样的大家族,就像现在混机关一样,“做人”远比“做事”更重要。不会“做人”,真是死了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熊延弼同样是“性格决定命运”的牺牲者,他是不谙为官之道的,他目无下尘,盛气凌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政治上不成熟”。恃才自傲,这在任何时候的官场都是危险的。何况是党争极其变态的天启朝时代。
  晴雯倔,平时没有媚好任何主子,就连在王夫人下令两个人架着撵出去的生死关头,晴雯不但没有半句求饶,连眼泪都不掉一滴。与之对照的是,入画、司棋哭着求饶,四儿一个劲地掉眼泪,芳官则为自己辩解。只有晴雯,要杀要剐,眉头都不皱下,真正是个刚勇的女子,用湖南话说:霸得蛮!
  熊延弼这个熊蛮子更不用说了,当时就有人说过,熊延弼如果能服软,在政敌面前低调点,在皇帝面前认个错,忏悔一番,还未必会死。可他宁死也不求饶,上刑场前,怀里还揣个“辩冤疏”,为自己喊冤,心里一百个不服——倒有古楚人遗风:老子就是不服周!【注:不服周,武汉方言,就是十分不服的意思。源自楚国当年一直不被周王朝分封,以致楚国人后来始终对周王朝不服。而熊延弼正是武汉人】
  晴雯临死前不也是为自己喊冤嘛,将指甲齐根咬下,与宝玉换内衣……其刚勇蛮劲,很有大武汉女子之风。就是现在,湖北也屡出这样威武不能屈的女子,最著名的是邓玉娇,此外还有高莹莹事件、还有两湖北女子在湘西被人凌辱竟然直接跳楼……这都是宁死不屈的刚性女子。晴雯的性格,按地域划分,还真是非武汉妹子莫属!
  -
  F.针扎坠儿VS杖打生员
  晴雯最被人诟病的事,用针扎坠儿算得一件。不管怎么说,坠儿偷东西再有罪也轮不到晴雯来管,还用针扎人家的手,很多人因为这件事对晴雯由粉转黑。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其实是忠实于她影射的对象。
  熊延弼也干过这种事,万历三十九年(1611)六月,熊廷弼改任南直隶督学御史。四十一年(1613)他竟然将生员芮永缙活活杖死。这事引发轩然大波,熊蛮子也真是太任性了,因为这事他被劾听勘,回归故里。
  另外被杖毙的芮永缙姓芮,芮儿,读起来是不是很像坠儿?(那厢有人嚷道:你这厮也太牵强附会了吧,这……这也能联想?得,咱是想到哪就扯到哪,写的不妥的地方,你就当看个笑话得了)
  -
  G.晴雯倒箱箧VS延弼掼乌纱
  因为绣春囊引发抄检大观园,抄到怡红院时,唯独晴雯不服气,
  到了晴雯的箱子,因问:“是谁的,怎不开了让搜?”袭人等方欲代晴雯开时,只见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豁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捉着底子,朝天往地下尽情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王善保家的也觉没趣,看了一看,也无甚私弊之物。(《红楼梦》75回)
  王善保家的是邢夫人的人,同时又有王熙凤在旁边,晴雯压根不给任何人面子,直接撒气倒箱子。王熙凤倒是喜欢晴雯这种有个性的,但王善保家的这种小人,对此怀恨在心,结果没多久就向王夫人告黑状,王夫人这才对晴雯起了狠心。本来嘛,抄捡大观园是王夫人邢夫人两位高层做的决定,派出了王熙凤这样的大员,还有邢夫人的心腹王善保家的,王夫人的心腹周瑞家的。你晴雯当着这些人的面翻箱倒柜,甩脸给谁看?所以“晴雯倒箱箧”这事,是后来她屈死的导火索。
  明熹宗朱由校之所以下狠手要杀熊延弼,也是不喜欢熊延弼这样的性格为人,其中也有个导火索。我们前面说过万历皇帝一死,弹劾熊延弼的奏折顿时挤爆了皇帝的邮箱,年轻的熹宗派了给事中去调查,结果调查出一个“掼纱帽”的事来。熊延弼是个熊脾气,谁骂我我骂谁,史书说“褊浅刚愎,有触必发,盛气相加,朝士多厌恶之”。由于廷官是群起而攻之,可熊延弼是啥人啊?大武汉人呢,估计当时武汉的贯口都出来了:“个biao子养的,我****个仙人板板,老子就是不信邪!”说着,啪地一声,将头上的乌纱帽都掼在了地上!
  自古以来敢摔乌纱帽的,熊延弼恐怕是第一人了吧。这跟晴雯倒箱子一样,你是做给谁看呐?抄检大观园是王夫人下令的,你这样发飙,分明不把王夫人放在眼里。人家皇帝派人来调查你,你不积极配合就算了,竟然当众掼纱帽!果然给他定了罪名“劾廷弼无谋者八、欺君者三”,定了欺君之罪。到后来兵败时,那些廷官政敌又把这事翻出来,终于勾起了天启皇帝的旧恨,因此对熊延弼的处置非常狠。
  同样王夫人对晴雯的处置也非常狠,我们下面详谈。
  H.下场对比:屈死后还被清算
  以前我一直不理解,王夫人为什么对晴雯那么狠。或许你说,不怎么狠啊,不就是把她撵出去嘛,好多人被撵出去了呢。但你仔细看看,绝不是简单的撵出去。请看原文:
  晴雯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恹恹弱息,如今现从炕上拉了下来,蓬头垢面,两个女人才架起来去了。王夫人吩咐,只许把他贴身衣服撂出去,余者好衣服留下给好丫头们穿。又命把这里所有的丫头们都叫来一一过目。
  这短短不足100字,很容易被读者泛泛看过去,其实至少可以分解成三个层次:
  (1)晴雯是恹恹弱息从病床上拉下来、架走——相对于龙颜大怒:来人呐,把他拉下去!打入死牢!
  (2)只将贴身衣服撂出去,其他好衣服全部没收——等同于抄没家产,追赃。
  (3)叫所有丫头来一一过目——凡是像晴雯这样有点“狐媚子”相的,都要被揪出来。这等同于对晴雯彻底清算,从政治上批倒批臭。
  你看,王夫人对晴雯多狠啊,司棋、入画被撵,还能磨磨蹭蹭、一路求情;金钏在王夫人眼皮子底下和贾宝玉勾勾搭搭,王夫人也只是把她撵出去,金钏死了她还给二十两银子,并且把金钏每个月的月钱,转给了她妹妹玉钏。为什么只因为王善保家的等人几句诽谤之言,压根没有任何直接证据,王夫人就对晴雯下这么大的狠手?而且是当着贾宝玉的面,也丝毫不留情面!这不但我们不理解,连贾宝玉也不理解,但他也不敢质问王夫人,只是对着袭人声泪俱下地愤恨道:“我究竟不知晴雯犯了何等滔天大罪!”
  是啊,晴雯到底犯了什么滔天大罪?熊延弼又何曾犯了什么滔天大罪?为什么下场那般凄惨?
  且不说他此前在辽东立下了何等奇功,就是后来的广宁兵败,绝大部分责任都应该是王化贞担当,因为王化贞才是主帅,也是他的方针严重错误,他带着大军贸然进攻,结果兵败时又率先逃跑。熊延弼只有区区五千人还要带着辽东百姓撤退逃走。
  但熹宗朱由校是怎么惩罚他的?只是将王化贞“论死”,熊延弼也一并“论死”。广宁兵败败得那样惨,后果极其严重,将熊延弼“论死”,也算不得冤枉。但接下来的事就令人寒心了。
  -
  1)作为进士出身的他(原本可以在朝廷坐机关、作文官),但他弃安居危,去到辽东前线,与士卒同甘共苦、与百姓同生共死,“不取人一金钱,不吃人一酒饭”,这样的人竟然死后被诬告贪污军饷,其长子被“追赃”所迫而自杀。其老家江夏的一个小小知县,都要来敲竹杠,索要“貂裘珍玩”,甚至将熊家两名婢女的衣服褪去,笞打四十,“远近莫不嗟愤”。
  晴雯这姑娘,对金钱物质看得很淡,可以说是丫鬟当中,最视钱财如粪土的(令当今多少拜金女汗颜)。可她被撵出去,王夫人竟然下令除了贴身衣服之外,其他连衣服都不准带出去,全部分给其他丫鬟。以至于她临死时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死在那样破烂的床铺上。这是不是类似于熊延弼这样的清官死后被“追赃”?
  -
  2)更惨的是,熊延弼被杀头了,还被传首九边,示众三年不得归葬。还没等归葬呢,长子又被“追赃”逼死了。那个“头号罪犯”王化贞只是被杀头了事,熊延弼却死得惨!死后更惨!根本原因是明熹宗朱由校不喜欢他。
  再看晴雯,按说把晴雯撵出去就完了嘛,为啥王夫人还要将晴雯往死里整?还要“所有丫头来一一过目”,就是查一查还有没有像晴雯这样的狐媚子。
  熊延弼被抄家也算了,被冤杀也算了,却还被传首九边!意思是警告九边将领,你们不要学熊延弼!这是从政治上对熊延弼再一次‘斩首’。
  熊延弼为大明朝立下了赫赫奇功,没有他,辽东早就丢了十几年了!可朱由校这个木匠皇帝,平时跟木头人似的不问政事,却对熊延弼下手这么狠!唉,不讨领导喜欢,做什么都没用。熊延弼的悲剧,其实就是“人治”的悲剧。明朝有熊延弼,红楼梦里有晴雯——他们都是“人治”的牺牲品。
  -
  3)如果在万历朝,熊延弼断然不会死的这么惨,也许也未必会有广宁兵败(万历皇帝虽然很荒唐,但在他统治时期,对外战争几乎屡战屡胜,倒是个奇迹,其实与他知人善任也有很大关系,万历年间的内阁和武将,都出了不少大人物)。
  万历皇帝就特别欣赏熊延弼,其实早在万历朝时,廷臣文官对熊延弼的攻击始终未断,但都被万历压了下来。万历平时压根懒得看奏折,但熊延弼发来的奏折是一定要看。他本意为将熊延弼留给子孙,就可以保大明江山,结果没几年,他心爱的大将就被他的混蛋孙子杀了。
  晴雯,原本是贾母的丫鬟,贾母非常喜欢她,“那丫头(晴雯)我看他甚好,……。我的意思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将来只他还可以给宝玉(大明江山)使唤得。”贾母的本意也是说晴雯这样的好丫头,别人都比不上她,我是留着她给宝玉做姨娘(小老婆)的。谁知道竟被王夫人整死了,还污蔑晴雯是死于“女儿痨”,并且向贾母隆重推荐袭人。贾母也是徒呼奈何。
  有人可能说,你这不会将贾母等同于万历皇帝吧?贾母是贾府里的老祖宗,她影射的当然是朱家皇帝里的老祖宗,偶尔客串影射下万历,也不稀奇。当然并不意味着贾母就是万历(只是偶尔客串)。《红楼梦》里的影射并非一成不变的,作者是根据需要有所变化的。起码在晴雯影射熊延弼这件事上,贾母的角色相当于万历皇帝朱翊钧,王夫人的角色相当于天启皇帝朱由校,袭人王善保家的这些毁谤、告黑状的丫鬟婆子,就相当于明朝那些廷臣言官。
  -
  对晴雯的解读终于告一段落,下面我们接着聊正册的人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00
 楼主| 发表于 2024-5-12 22: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她才是“阆苑仙葩”,宝玉说枯海棠影射晴雯死,其实是她年轻守寡
君笺雅侃红楼 2019-07-10   |  195阅读  |  1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第七十七回,王夫人盛怒撵走晴雯,贾宝玉对此特别难过,对袭人说出一番不吉利的隐喻话。将春天怡红院台阶下的海棠枯了半边当成晴雯被撵,终将惨死的先兆。贾宝玉此言并非无的放矢,即便现在的老年人,依然会将身边物事的兴衰当成警兆。而怡红院阶下的那株“西府海棠”,本就是“女儿棠”。她的枯萎代表着大观园离散的开始,千红一“哭”即将成实。无论晴雯也好,袭人也罢,都在其中。当然,曹雪芹独将海棠给了史湘云。这株海棠,最终影射的还是史湘云的命运。



宝玉道:“不是我妄口咒他,今年春天已有兆头的。”袭人忙问何兆。宝玉道:“这阶下好好的一株海棠花,竟无故死了半边,我就知有异事,果然应在他身上……小题目比,就有杨太真沉香亭之木芍药,端正楼之相思树,王昭君冢上之草,岂不也有灵验。所以这海棠亦应其人欲亡,故先就死了半边。”

怡红院这株西府海棠,十七回试才题对额时专门有介绍。贾政说她别名“女儿棠”,只一句就将其与大观园群芳联系起来。之所以种在怡红院,皆因贾宝玉外号“绛洞花王”,实为大观园之主,群芳拱卫。女儿棠代表了众女儿,春天突然枯了半边,当然影射大观园群芳的凋敝开始,晴雯不过首当其冲罢了。至于袭人害怕贾宝玉魔怔,也将自己比作海棠并不错。皆因“女儿棠”概指众女儿,袭人也属于此列。她最终不能得偿所愿跟着贾宝玉却嫁给蒋玉菡,对她来说是挣脱了“女儿棠”的范畴,归于“菡萏”矣!

当然,海棠在《红楼梦》中,有专属的对应人。此人就是史湘云。第三十七回,因贾芸进献白海棠两株,贾探春兴起的诗社就以海棠诗社名之。史湘云虽后来,所作两首海棠诗却冠绝群芳,夺得诗魁。第六十三回,大观园群芳夜宴,史湘云再一次掣得“海棠花签”。



湘云笑着,揎拳掳袖的伸手掣了一根出来。大家看时,一面画着一枝海棠,题着“香梦沉酣”四字,那面诗道是: 只恐夜深花睡去。

群芳夜宴掣花签,每个人得一种花照应。史湘云得海棠花,由此《红楼梦》中与海棠相关联事故,大体就与史湘云有关联。七十七回,怡红院女儿棠枯了半边,广义上,是大观园群芳离散开始,狭义来讲,还要落在史湘云头上。

西府海棠、垂丝海棠、贴梗海棠和木瓜海棠,习称“海棠四品”,为中国本土著名花卉,历史由来已久。多得古代文人的诗词歌咏赞赏。她还有一个别称极其重要,却被很多人忽略,就是“阆苑仙葩”!

唐人李绅的《海棠诗》中有句云:

“海边奇树生奇彩,知是仙山取得栽,

琼蕊籍中闻阆苑,紫芝图上见蓬莱”

宋人沈立的《海棠百咏》中也有“忽认梁园妓,深疑阆苑仙”之句,而唐人贾耽在其所著的《百花谱》中将海棠评为“花中神仙”,评价极高。历代咏海棠诗词,从韩愈、苏东坡、陆游,一再将海棠与西蜀或者成都联系起来。而蜀地阆中得名,就是人间阆苑。 陆游对此专门有《海棠歌 》一首,其《海棠诗》更是多达几十首,多余蜀地关联。



我初入蜀鬓未霜,南充樊亭(阆中)看海棠; 当时已谓目未睹,岂知更有碧鸡坊。 碧鸡海棠天下绝,枝枝似染猩猩血; 蜀姬艳妆肯让人,花前顿觉无颜色。 扁舟东下八千里,桃李真成仆奴尔。 若使海棠根可移,扬州芍药应羞死。 风雨春残杜鹃哭,夜夜寒衾梦还蜀。 何从乞得不死方,更看千年未为足。

《红楼梦》中,“葩”字出现两次。一次是第五回【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次是第十七回,西府海棠的“丝垂翠缕,葩吐丹砂”。史湘云的丫头名叫翠缕,仙葩明确指向史湘云。有人坚持林黛玉是“阆苑仙葩”是想当然的误读!绛珠仙草当年生在灵河三生石畔,并非西王母的“阆苑”。《枉凝眉》中的阆宛仙葩指向史湘云,也并非宝黛爱情悲歌,反倒是贾宝玉在钗黛【终身误】以外,与他有情感纠葛的六个女孩子的合辑,第一句说的就是史湘云。

史湘云做海棠诗两首,其中“自是霜娥偏爱冷”一句,脂砚斋批语指出【不脱自己将来形景】,影射史湘云后来与丈夫婚后不久就分离的命运。关于史湘云的丈夫,红学家尤其是周汝昌先生认为是卫若兰根本不对。皆因原文找不到一点线索将二人对应,只有一条脂批模棱两可,并没有说明。与其推测脂砚斋批语无中生有,更应该相信曹雪芹原文所写的证据。



二十八回冯紫英的酒令【喜乐悲愁】正好对应史湘云的【乐中悲】曲子。当时作酒令的一共五个人,四人为【悲愁喜乐】,唯有冯紫英的是【喜乐悲愁】。而古本对此顺序也不相同,甲戌本,庚辰本,程甲本,程乙本有作【喜乐悲愁】,有作【悲愁喜乐】,恰能证明古人也发现了顺序的错误,而自作聪明调整了顺序。

其实,冯紫英的【喜乐悲愁】酒令内容,与史湘云的【乐中悲】曲子内容非常契合。更有印证白首双星之事——女儿喜,头胎养了双生子。印证海棠花枯了半边,预示史湘云丈夫早逝——“女儿悲,儿夫染病在垂危”——孑然一身,神仙眷侣仅剩一半,湘云年轻守寡之意。您觉得呢?

【文/君笺雅侃红楼】

欢迎关注、收藏:君笺雅侃红楼,每天为您带来更多新颖的红楼视角!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

【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80回本 ;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

【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关注
undefined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多岐为贵
共 5862 篇原创
赞赏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君笺雅侃红楼 > 《红楼梦》举报/认领
上一篇: 此人两闹怡红院,袭人都被她气急,贾家抄家,她因好女儿得幸免
下一篇: 红楼梦里,冯渊一见香菱,连性取向都改了,香菱到底有多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4 07:09 , Processed in 0.06126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