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外=====红楼梦幻浮邱影绛树镜花武陵魂!【】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3
 楼主| 发表于 2024-3-28 08: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发现杨贵妃墓,安史之乱没有死?
2018-08-14 09:01


《红楼梦》第51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胡庸医乱用虎狼药》里写到,薛宝琴将素昔所经过各省内古迹为题,做了十首怀古绝句。其中第八首是《马嵬怀古》:“寂寞脂痕渍汗光,温柔一旦付东洋。只因遗得风流迹,此日衣裳尚有香。”

安史之乱中,贵妃杨玉环被唐玄宗赐死于马嵬驿,这是正史的一般说法。著名红学家蔡义江在他的著作《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中讲解《马嵬怀古》这首诗时,也采取的是正史的说法。

但是有一种传说认为,杨玉环非但没有死,而且逃到日本去了。



日本山口县油谷町有一座古刹,叫做二尊院,院内有一座五轮塔,当地人认为这就是杨贵妃的坟墓。二尊院藏有两本古文书记载着当地关于杨贵妃的传说。2002年,日本影星山口百惠声明,她是杨贵妃的后裔,而山口百惠正是山口家族的一员。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著名红学家俞平伯先生在《长恨歌》等文章中也指出,杨贵妃可能并没死在马嵬坡,而是去了日本定居。



再看薛宝琴所写的《马嵬怀古》诗,第二句是“温柔一旦付东洋”,妙就妙在“东洋”二字,“东洋”不正是指的日本吗?暗指杨玉环去了日本。

蔡义江认为,付东洋就是付之东流,成空的意思。而成语付之东流,出自唐代高适《封丘作》诗:“生事应须南亩田,世事尽付东流水。”东流即向东流的水,泛指河川,因为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多数河流都向东流。而“东洋”就没有“东流”的意思了,蔡义江认为,付东洋就是付之东流,有些迁强。



史料记载唐玄宗回长安后,秘密令宦官改葬贵妃,但是去改葬的人回来却说不见了贵妃的遗体,只带回了贵妃生前携带的香囊。白居易《长恨歌》里也有“马嵬坡下泥中土,不见玉颜空死处”的诗句。而《马嵬怀古》诗末句是“此日衣裳尚有香”,意指位于马嵬坡的贵妃墓不过是衣冠冢而已,与史料记载和《长恨歌》诗句相符合。

日本的二尊院内,除了有杨贵妃的坟墓以外,还有一尊白色的杨贵妃像,院内还种植着30株原产于中国山东省、杨贵妃最爱吃的肥城桃。二尊院所在的油谷町也被称为“杨贵妃之里”,町内还卖特产“杨贵妃面包”。



2005年,西安女作家叶广芩去日本旅行,曾专门访问了位于油谷町的二尊院。叶广岑看到的杨贵妃像很瘦,因为日本人不能接受杨贵妃是胖美人,他们可能觉得瘦还是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3
 楼主| 发表于 2024-3-28 08: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洋===辰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3
 楼主| 发表于 2024-3-28 08:3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发现杨贵妃墓,安史之乱没有死?
2018-08-14 09:01


《红楼梦》第51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胡庸医乱用虎狼药》里写到,薛宝琴将素昔所经过各省内古迹为题,做了十首怀古绝句。其中第八首是《马嵬怀古》:“寂寞脂痕渍汗光,温柔一旦付东洋。只因遗得风流迹,此日衣裳尚有香。”

安史之乱中,贵妃杨玉环被唐玄宗赐死于马嵬驿,这是正史的一般说法。著名红学家蔡义江在他的著作《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中讲解《马嵬怀古》这首诗时,也采取的是正史的说法。

但是有一种传说认为,杨玉环非但没有死,而且逃到日本去了。



日本山口县油谷町有一座古刹,叫做二尊院,院内有一座五轮塔,当地人认为这就是杨贵妃的坟墓。二尊院藏有两本古文书记载着当地关于杨贵妃的传说。2002年,日本影星山口百惠声明,她是杨贵妃的后裔,而山口百惠正是山口家族的一员。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著名红学家俞平伯先生在《长恨歌》等文章中也指出,杨贵妃可能并没死在马嵬坡,而是去了日本定居。



再看薛宝琴所写的《马嵬怀古》诗,第二句是“温柔一旦付东洋”,妙就妙在“东洋”二字,“东洋”不正是指的日本吗?暗指杨玉环去了日本。

蔡义江认为,付东洋就是付之东流,成空的意思。而成语付之东流,出自唐代高适《封丘作》诗:“生事应须南亩田,世事尽付东流水。”东流即向东流的水,泛指河川,因为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多数河流都向东流。而“东洋”就没有“东流”的意思了,蔡义江认为,付东洋就是付之东流,有些迁强。



史料记载唐玄宗回长安后,秘密令宦官改葬贵妃,但是去改葬的人回来却说不见了贵妃的遗体,只带回了贵妃生前携带的香囊。白居易《长恨歌》里也有“马嵬坡下泥中土,不见玉颜空死处”的诗句。而《马嵬怀古》诗末句是“此日衣裳尚有香”,意指位于马嵬坡的贵妃墓不过是衣冠冢而已,与史料记载和《长恨歌》诗句相符合。

日本的二尊院内,除了有杨贵妃的坟墓以外,还有一尊白色的杨贵妃像,院内还种植着30株原产于中国山东省、杨贵妃最爱吃的肥城桃。二尊院所在的油谷町也被称为“杨贵妃之里”,町内还卖特产“杨贵妃面包”。



2005年,西安女作家叶广芩去日本旅行,曾专门访问了位于油谷町的二尊院。叶广岑看到的杨贵妃像很瘦,因为日本人不能接受杨贵妃是胖美人,他们可能觉得瘦还是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3
 楼主| 发表于 2024-3-28 08:39:17 | 显示全部楼层
箫诗箫曲丨梅花已映关山月,箫声犹绕凤凰台
大道知行知行堂
2017-11-07 10:48

《忆秦娥》
【唐】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上述李白《忆秦娥》的头两句记述的是《列仙传》中的一个故事:
“萧史,秦穆公时人,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子妻下焉。日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一旦皆随凤凰飞去。”
秦穆公是春秋时期秦国的国君,距今已有二千六百多年,可以想见箫的历史是多么悠久。
箫是中国最常见的民族乐器,历来为古来文人雅士钟爱,用来寄托情思,抒发胸怀。

春秋战国时期所说的箫,大多是指排箫,当时单管直吹的乐器,有管、篪等。据《宋书乐志》说:“前世有洞箫,其器今亡。”其实自秦汉以来,竹制的单管多孔的吹奏乐器,主要是指横吹的篪和竖吹的箫,当时都叫作笛。东汉时马融作《长笛赋》说:
“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龙鸣水中不见己,截竹吹之声相似。剡其上孔通洞之,裁以当簻便易持。易京君明识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君明所加孔后出,是谓商声五音毕。”
这里所描述的,应该是箫而不是笛。它源同羌笛,可见是竖吹乐器,本四孔,东汉学者京房以为没有商音,所以加了一孔,而且是加在背面,与现代的箫已经很相似。到了西晋时,荀勗改进笛律,他的笛有六个按音孔,五个在前,一个在后,与今天的箫已经完全一样了。

唐宋时期,横吹的笛和竖吹的箫才完全分开称呼,横吹的笛称笛,竖吹的笛称箫。箫又被称作“秦箫”、“凤箫”,因其无底,又称“洞箫”。唐代还出现了一种叫“尺八”的气鸣乐器,与箫非常相似,只是它是用竹的根部所制,比一般的箫粗一些,而且加了一个贴笛膜的膜孔。
和笛相比,箫的声音要柔和些,也更悠扬婉转,所以它的技巧变化虽然没有笛丰富,但更长于抒情,尤其是表现一种清远哀怨的情结。苏东坡在著名的《前赤壁赋》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就是对箫声的最传神描写。

箫的音量比较小,所以很少在舞台上用作独奏。在古代,它除了自娱自乐和在小型场合表演外,最常见的是与古琴合奏。当然,在一些编制不大的民乐合奏中,有时也使用到箫,比如著名的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中使用的吹管乐器就不是笛,而是箫。乐曲一开始,箫在琵琶的配合下,奏出轻灵流畅的旋律,很形象地勾画出一幅春江水暖,花香月明,人们泛舟江上的优美而宁静的春江美景。
关于箫的经典诗词
◆《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青玉案》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道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已亥杂诗》
【清】龚自珍
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
谁分苍凉归棹后,万千哀乐聚今朝。
经典箫曲欣赏
一、《清明上河图》
乐曲根据宋朝画家张择端的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写意而成。此画以宏伟壮阔的幅面,描绘了北宋宣和年间汴河两岸在清明时节的风貌。洞箫曲《清明上河图》清婉悠扬,充分体现了画卷的壮阔雄伟,旋律优美流畅,意境深长,听者能在古典氛围中静静享受音乐的美妙。

二、《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又名《醉太平》,以清新明快、悠扬华美的旋律,描写了杭州西湖的胜景之一“平湖秋月”。乐曲奏出诗般的意境,全曲酣畅抒情,旋律秀美,流畅如歌,明媚流畅,音调婉转,具有迷人的艺术魅力。

三、《平沙落雁》
《平沙落雁》乐曲淡远而苍劲地勾勒出大自然寥廓壮丽的秋江景色,y乐曲表现清浅的沙流,云程万里,天际群雁飞鸣起落的声情。曲意爽朗,乐思开阔,给人以肃穆而又富于生机之感。

四、《绿野仙踪》
《绿野仙踪》原曲为琵琶曲《琵琶吟》,后经过改编成为了洞箫独奏的版本,无论是琵琶版本还是洞箫版本,乐曲都伴随着伤感,伤春悲秋的意境。旋律舒缓动人,每个音符都能够共鸣心间。

五、葬花吟
《葬花吟》是《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之中林黛玉所吟诵出来的一首古体诗。两版电视剧都曾为《葬花吟》谱曲并制作为歌曲,此曲为1987年版歌曲的洞箫版,着重表达春残花败的凄美氛围和黛玉悲怆的情绪。

六、苏武牧羊
苏武奉西汉王武帝之命,出使北方匈奴,被匈奴当人质扣留在北海的贝加尔湖地区放牧十九年。人们敬佩他的爱国精神和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谱写了《苏武牧羊》这支古曲,曲调深沉悲壮,幽婉动听,十分动人。
七、《凤凰台上忆吹箫》
《凤凰台上忆吹箫》出自本文开头所述的《列仙传》中的故事。《凤凰台上忆吹箫》是古代流行的洞箫曲,与《梅花三弄》、《高山流水》、《阳春白雪》等齐名。凤凰台上吹箫引凤,乘龙而去,白日升天,历代文人墨客纷纷歌诵这段历史,表达了人们对这对神仙眷侣的怀念和祝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3
 楼主| 发表于 2024-3-28 08:4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勤勉篇】生逢乱世的他被誉为“楚陶三绝”
2019-05-14 16:11
挖掘历史人文 见证先民品格

传承传统道德 建设文明宁乡

陶汝鼐(1601—1683),字仲调,一字燮友,号密庵,明末清初宁乡西冲山人。陶自小聪明好学,诗、文、书法都达到很高的造诣,被时人称为“楚陶三绝”。



陶汝鼐于明崇祯六年(1633)参加乡试得中举人,明崇祯九年(1636)参加会试,两中副榜,授翰林检讨,初任广东新会教谕。

本来,年正青春的陶汝鼐该是大有作为的,可叹生不逢时,那时的明王朝已是气息奄奄,摇摇欲坠了。不久李自成攻入北京,陶汝鼐只得投奔南明王朝,福王授予他翰林待诏,后又任兵部职方郎中,五省督军,随后又改任翰林检讨,礼部尚书。然而,这一切都是暂时的,很快明朝就彻底覆亡了。

回乡后,一度出家沩山,自号“忍头陀”。但不久,他又参加了抗清起事。这期间他也曾为人雪奇耻,冒着兵刃救活过难民1000多人,但是,凭他之力,是绝对不可回天的,他被清朝政府系狱多年,到老年,他才被释放还乡。

陶汝鼐释放回乡以后,并没有消沉下去,他利用他的才学,积极参与和主修了多部地方史志,为纪录地方史事作出了很大贡献。



他应邀主修康熙年间成书的《宁乡县志》是现存最早的宁乡县志(据说明朝曾有旧四修县志,但至今片纸不存),全书共分111卷,第一次对全县山川、地理、人文、历史、人物、风俗有了比较全面的记述,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此外,他还参与了《长沙府志》《湖南通志》的修纂,并出任总裁。他在县内外的多个寺院做入世僧,特别是为沩山密印寺写了大量的诗联文赋,留下了大量的文史资料,是我们今人研究地方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料和十分可读的文学作品。《沩山志》是他未竟的事业,由他的儿子陶之典最后完成,该书对沩山密印寺的历史沿革、发展脉络以及寺院的建设和涌现的高僧大德都作了详细的记述。

陶汝鼐一生著述很多,其中有《广西涯乐府》《嚏古集》《寄云楼集》《褐玉堂集》《荣木堂集》等传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3
 楼主| 发表于 2024-3-28 19:4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外=====红楼梦幻浮邱影绛树镜花武陵魂!【-龙阳+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60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红楼梦一出龙阳丑事,掀开明清豪门娈童风气,未出门孩子看着揪心
www.163.com 2024-03-10 10:31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薛蟠一贯有龙阳之好,之前就在贾府的学堂,对那些附庸而来的亲戚家男孩子下手。金荣、香怜、玉爱这些小孩子,贪图他的钱财,一一被他得手。
他在贾府学堂胡来,导致学习氛围荡然无存,才在贾宝玉和秦钟来后,引出后面顽童闹学堂的丑事。

薛蟠事后拍拍屁股走人,也没人管他追责。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他的龙阳之好,终究让他被人引入彀中,进而吃足了苦头。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薛蟠做事向来莽撞,也与他有钱无往不利有关。
贾府学堂的小学生个个上钩,他便以为人人都会拜倒在他的“金钱风采”之下。殊不知一朝看差眼。差点连命都没了。
原来薛蟠这次看上的人是贾宝玉的好友柳湘莲。这是个世家破落户子弟。
柳家祖上也阔过,到柳湘莲时是末世,但豪门的那些玩乐规矩,却比谁都擅长。
尤其柳湘莲模样生的好,更是擅长串戏旦角。他常在豪门游走为人“帮闲”,自然就少不得引人不轨觊觎。只是忌惮柳湘莲武力值高超,才不敢轻易招惹。
薛蟠并不查知细节,肯定也是听了有些人的教唆,便以为柳湘莲是“龙阳同道之人”,难得赖尚荣任职的庆典上遇见,又喝多了酒便举止不堪的骚扰起来。

薛蟠骚扰柳湘莲,就仿佛贾瑞骚扰王熙凤,都是主观以为能够占便宜。这种事后面还发生过两次,一次是贾琏对尤二姐,一次是贾珍对尤三姐。
结果只有尤二姐水性杨花,让贾琏得偿所愿,其他三人都是“瞎了眼”,贸然撞上去导致灰头土脸。贾瑞更是因此丢了命。
所以,《红楼梦》也教训读书人,认人要准,多作打听。不要识错人,更不要招惹惹不起的人。
柳湘莲对薛蟠的骚扰忍无可忍,便决定要教训薛蟠一番。
这里有个问题需要注意,他之所以要收拾薛蟠,实际也是对自身处境的反抗。
柳湘莲深知对他有觊觎之心的人不少,有些更是他惹不起的人。
薛蟠只是傻乎乎被人撺掇当了出头鸟。他要不做什么,未来只能任人宰割。
薛蟠虽然是四大家族中人,又有贾家和王家亲戚,表姐是贤德妃贾元春,到底不是京城权贵,比较那些地头蛇,薛蟠就更好拿捏。

只要将薛蟠收拾一顿,再想办法化解,起码表达了他“不可侮”的决心,也让那些对他觊觎的人不敢再动手。
所以,柳湘莲干脆便故意设局引薛蟠入㝅,将其骗到城外暴打一顿后扬长而去。
薛蟠是懂得花钱的,知道柳湘莲破落户,游走在权贵门下“帮闲”实际就想要得个好的出身。
他诱之以利,说“有你这个哥,你要做官发财都容易”,可不就是柳湘莲的缺失?
谁说薛蟠人傻?他这话一点也不傻。只是他不熟悉柳湘莲骄傲的个性,越是如此讲话,就越是遭人恨。

柳湘莲对付他的方法也没什么技巧,就是投人所好。不但表达出意动的意思,更告诉薛蟠,让他跟着自己回家,“哥俩”再喝一杯不说,家里还有两个从来没带出来的娈童,可以让薛蟠享用。
龙阳之好,就是指同性恋。薛蟠很显然是个双性恋。与贾琏那种偶尔找小厮“出火”还不一样。
柳湘莲将计就计诱惑他上钩,不但自己亲自诱惑,更告诉他家中藏着两个娈童。
他如此说,就是暗示薛蟠两人是同道中人,让薛蟠放下戒心而上钩。
娈童早已有之,是古代男宠的专用词。
娈童本意是指美少年,是个好词。但经过龙阳之好、断袖之癖的典故传播后,到了南北朝时,娈童便成了供人狎玩的美男子,或称之为男妓。
明代以前,娈童还是不登大雅之堂,只是被某些有龙阳之好者作为娈宠而藏之于私宅。或者就类似卢俊义和燕青那样,成为契兄弟。
古代在福建一带便盛行“契兄弟”,年轻男子找年长男子结契如“夫妻”,等到长大后,兄长再为其成家立业,有些关系就不在了,而有些会一直持续亲密的关系,甚至亲如兄弟家人。

明朝以后,随着程朱理学的盛行,对士大夫的行为约束越来越多。
官办的妓院“教坊司”越来越约束士大夫阶层涉足,最终干脆取消了教坊司。
而没了官办的妓院,青楼尽管得到长足发展,却不被官府认可。达官显贵更是不允许去青楼烟花之地消费娱乐。
这也是《红楼梦》中,贾府子弟任凭多么浪荡,却从没写他们去青楼瓦舍的原因。
皆因律法不允许他们去。一旦被人知道,极有可能受到御史弹劾。不但遗羞家族,更会丢失继承权。
唯一一次出现的妓女和妓院,则是冯紫英在家设宴,请了锦香院的妓女云儿赴宴作陪,并不涉及情色。
那个锦香院是一处妓院,薛蟠是那里常客,但冯紫英和贾宝玉是绝不去的。
原文还提到柳湘莲眠花宿柳,皆因他与薛蟠一个破落户,一个商贾,并不受律法约束。

贾家这种王公贵族,官宦士绅们不允许去青楼瓦舍娱乐消费,便只能在家中寻欢作乐。
女人尽量不被公共场合接纳,小厮和娈童便成了宴会上的主流。
那些十一二岁的孩子,个顶个粉妆玉琢,打扮的花枝招展,雌雄难辨,便是柳湘莲诱惑薛蟠提到的“孩子”。
冯紫英请客贾宝玉时,有这些人伺候。贾珍在家设赌局,供王孙公子们玩乐时,也有这些人。
他们便充当了丫头、妓女们的工作,不但负责宴会伺候,更是吹拉弹唱无所不会。
这便是明清时期特殊的娈童文化的兴起。
一方面是礼教森严,导致教坊司等娱乐场所缺失,豪门娱乐受到限制,娈童应运而生作为替代。
另一方面更是娈童被大量投放,导致社会风气自上而下的“开放”。
这种“开放”是畸形的,对女性越来越严酷的压迫,对男人却越来越变态的纵容。

以至于王熙凤那么厉害,对贾琏的“娈宠”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娈童的来源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家中的私养的小厮和书童。
比如贾琏的小厮,贾珍的小厮们,就多是他们的娈童。
而古代书生身边陪着读书伺候的书童,很多也是娈童。避免他们误受女色诱惑而沉迷,耽误学习。
这种矛盾的安排,也是特定时期的“悖论”,只注重女人的负面,却并不管男人也会有负面影响。比如那个冯渊,酷爱男风,最厌女色。他是典型的同性恋,却能如鱼得水,皆因那时候社会纵容娈童盛行。
豪门遮掩着养小厮,普通人家也就像柳湘莲那样养着“孩子”。更有甚者,契兄弟的情况开始普及起来。
既然有需求必然带动产业。娈童的第二种来源“男馆”便应运而生。
那些打扮花枝招展的男孩子,有着师父亲自教诲的,便是男馆出身。
男馆就是以娈童为主的妓院,又被称象姑馆,相公馆。其中的营生全是以娈童为主。
据说其中也分三六九等。十一岁到十五岁的最佳,十五到十八岁尚可,超过二十岁的便很少有人问津,基本就沦为私娼。
能存下钱的还能够娶妻生子上岸,很多娈童长大后大多青年夭亡,下场凄惨。

能给贾府服务的男馆,肯定是比较高级的“会所”。这些人固然没有礼义廉耻,唯有声色犬马,是明清社会最真实的展现。
豪门内的那些乌七八糟的丑事,也因此被呈现。而上行下效,贾府这等豪门如此,社会上自然就更加的污浊不堪。
那时候的娈童之风尤其以南方为重,甚至发展为以“不好男色”为耻的地步。
好处是类似象姑馆的娈童,或者达官贵人家所养娈童到达一定年纪,可以脱离如常人结婚生子,并不受歧视。
坏处则是整个社会的风气被彻底搅乱,真正是礼崩乐坏。往往只是皮肉之欢并不涉及感情,才更令人侧目。与如今的同性恋,是两码事。
《红楼梦》中对娈童描绘极多,反映出当时社会男风之重。
而明清小说对此更是盛行,比如《弁而钗》《龙阳逸史》《宜春香质》《男孟母教合三迁》等,全比《红楼梦》更直观的描写了当时社会的男风盛行之况,真实历史之风气开放程度,令人惊叹。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3
 楼主| 发表于 2024-4-4 17: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孔雀明王,头顶龙阳,脚踏浮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3
 楼主| 发表于 2024-4-4 17: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外=====红楼梦幻浮邱影绛树镜花武陵魂!【-白首双星+阁中帝子今何在⑻?槛外长江空自流⑼】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60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滕王阁诗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诗词
《滕王阁》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

这首诗附在作者的名篇《滕王阁序》后,概括了序的内容。首联点出滕王阁的形势并遥想当年兴建此阁时的豪华繁盛的宴会的情景;颔联紧承第二句写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表现了阁的高峻;颈联由空间转入时间,点出了时日的漫长,很自然地生出了风物更换季节,星座转移方位的感慨,引出尾联;尾联感慨人去阁在,江水永流,收束全篇。全诗在空间、时间双重维度展开对滕王阁的吟咏,笔意纵横,穷形尽象,语言凝练,感慨遥深。气度高远,境界宏大,与《滕王阁序》真可谓双璧同辉,相得益彰。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滕王阁诗

别名
《滕王阁序》

作者
王勃


文学体裁
七言律诗

创作年代
唐代

作品风格
意境开阔、意气飞扬

目录
1作品原文
2注释译文
3创作背景
4作品鉴赏
5作者简介
6轶事典故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滕王阁⑴

滕王高阁临江渚⑵,佩玉鸣鸾罢歌舞⑶。

画栋朝飞南浦云⑷,珠帘暮卷西山雨⑸。

闲云潭影日悠悠⑹,物换星移几度秋⑺。

阁中帝子今何在⑻?槛外长江空自流⑼。[1]

折叠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折叠词句注释
⑴滕王阁:故址在今江西南昌赣江之滨,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⑵江:指赣江。渚(zhǔ):江中小洲。

⑶佩玉鸣鸾(luán):身上佩戴的玉饰、响铃。

⑷画栋:有彩绘的栋梁楼阁。南浦(pǔ):地名,在南昌市西南。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多用于地名)。

⑸西山:南昌名胜,一名南昌山、厌原山、洪崖山。

⑹日悠悠:每日无拘无束地游荡。

⑺物换星移:形容时代的变迁、万物的更替。物,四季的景物。

⑻帝子:指滕王李元婴。

⑼槛(jiàn):栏杆。

折叠白话译文
韵译

滕王阁在赣江的北岸巍然高矗,佩玉无声鸾铃寂寂停止了歌舞。

早晨画栋掠过南浦飞来的轻云,傍晚珠帘卷起西山阴沉的烟雨。

潭中白云的倒影每日悠然浮荡,时光推移景物变化已数个春秋。

修建这滕王阁的帝子今在何处?只有那栏杆外的长江空自东流。

散译

高高的滕王阁,下临赣江。那些贵人身挂琳琅佩玉,坐着鸾铃鸣响的车马,前来阁上参加歌舞宴会的繁华场面,现在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早上,画栋飞来了南浦的浮云;黄昏,珠帘卷入了西山的细雨,云影倒映在大江中,日日悠悠不尽。物换星移,不知度过了多少个春秋,高阁中的滕王如今在哪里呢?只有那栏杆外的江水空自流淌,日夜不息。[2]

折叠编辑本段创作背景
滕王阁为江南名楼,建于唐朝繁盛时期,为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因滕王李元婴得名,故址在今江西南昌赣江边新建西章江门上,俯视远望,视野均极开阔。李元婴骄奢淫逸,品行不端,毫无政绩可言。但他精通歌舞,善画蝴蝶,很有艺术才情。他修建滕王阁,也是为了歌舞享乐的需要。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诗人王勃远道去交趾(今越南)探父,途经洪州(今江西南昌),参与都督阎伯舆宴会,即席作《滕王阁序》,序末附这首凝炼、含蓄的诗篇,概括了序的内容。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折叠文学赏析
此诗第一句开门见山,用质朴苍老的笔法,点出了滕王阁的形势。滕王阁下临赣江,可以远望,可以俯视,下文的“南浦”、“西山”、“闲云”、“潭影”和“槛外长江”都从第一句“高阁临江渚”生发出来。滕王阁的形势是如此之好,但如今阁中无人来游赏。想当年建阁的滕王已经死去,坐着鸾铃马车,挂着琳琅玉佩,来到阁上,举行宴会,那种豪华的场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第一句写空间,第二句写时间,第一句兴致勃勃,第二句意兴阑珊,两两对照。诗人运用“随立随扫”的方法,生发出盛衰无常之意。寥寥两句已把全诗主题包括无余。

三四两句紧承第二句,更加发挥。阁既无人游赏,阁内画栋珠帘当然冷落可怜,只有南浦的云,西山的雨,暮暮朝朝,与它为伴。这两句不但写出滕王阁的寂寞,而且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写出了滕王阁的居高,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写出了滕王阁的临远,情景交融,寄慨遥深。

至此,诗人的作意已全部包含,但表达方法上,还是比较隐藏而没有点醒写透,所以在前四句用“渚”“舞”“雨”三个比较沉着的韵脚之后,立即转为“悠”“秋”“流”三个漫长柔和的韵脚,利用章节和意义上的配合,在时间方面特别强调,加以发挥,与上半首的偏重空间,有所变化。“闲云”二字有意无意地与上文的“南浦云”衔接,“潭影”二字故意避开了“江”字,而把“江”深化为“潭”。云在天上,潭在地下,一俯一仰,还是在写空间,但接下来用“日悠悠”三字,就立即把空间转入时间,点出了时日的漫长,不是一天两天,而是经年累月,很自然地生出了风物更换季节,星座转移方位的感慨,也很自然地想起了建阁的人而今安在。这里一“几”一“何”,连续发问,表达了紧凑的情绪。最后又从时间转入空间,指出物要换,星要移,帝子要死去,而槛外的长江,却是永恒地东流无尽。“槛”字“江”字回应第一句的高阁临江,神完气足。

这首诗一共只有五十六个字,其中属于空间的有阁、江、栋、帘、云、雨、山、浦、潭影;属于时间的有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今何在,这些词融混在一起,毫无叠床架屋的感觉。主要的原因,是它们都环绕着一个中心──滕王阁,而各自发挥其众星拱月的作用。

唐诗多用实字(即名词),这与喜欢多用虚字(尤其是转折词)的宋诗有着明显的区别。例如,三四两句中,除了“飞”字和“卷”字是动词以外,其余十二个字都是实字,但两个虚字就把十二个实字一齐带动带活了,唐人的善用实字,实而不实,于此可见。

另外,诗的结尾用对偶句法作结,很有特色。一般说来,对偶句多用来放在中段,起铺排的作用。这里用来作结束,而且不像两扇门一样地并列(术语称为扇对),而是一开一合,采取“侧势”,自然流动,不露痕迹,显出了王勃过人的才力。后来杜甫的七言律诗,甚至七言绝句,也时常采用这种手法,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等。可见王勃对唐诗发展的影响。

折叠名家评价
明·郭浚《增订评注唐诗正声》:流丽而深静,所以为佳,是唐人短歌之绝。

明·凌宏宪《唐诗广选》:只一结语,开后来多少法门。

明·胡应麟《诗薮》:王勃《滕王阁》、卫万《吴宫怨》自是初唐短歌,婉丽和平,极可师法,中、盛继作颇多。第八句为章,平仄相半,轨辙一定,毫不可逾,殆近似歌行中律体矣。

明·李攀龙《唐诗训解》:与卢《长安古意》局意虽阔,机致则同。此慨繁华易尽也!言此阁临江,乃滕王佩玉鸣銮之地。今歌舞既罢,帘栋萧条,云雨往来,景物变改,而帝子终不可见,惟江水空流,令人兴慨耳。

明·陆时雍《唐诗镜》:三、四高迥,实境自然,不作笼盖语致。文虽四韵,气足长篇。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次联秀颖,结语深致,法力的的双绝。

明·唐汝询《汇编唐诗十集》:富丽中见冷落,妙,妙!(“珠帘”句)平常中见代谢,幽细。(“物换”句)

清·王夫之《唐诗选评》:浏利雄健,两难兼者兼之,“佩玉鸣鸾”四字,以重得轻。

清·邢昉《唐风定》:《临高台》、《秋夜长》犹沿绮靡,此方脱洒。

清·郎廷槐《师友诗传录》:萧亭答:若短篇,词短而气欲长,声急而意欲有馀,斯为得之。短篇如王子安《滕王阁》,最有法度。

清·周容《春酒堂诗话》:王子安《滕王阁》诗,俯仰自在,笔力所到,五十六字中,有千万言之势。

清·刘文蔚《唐诗合选详解》:止吊滕王,不及燕会,所以为高。且补序中所未及,又约子长论赞之法。

折叠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王勃
王勃(649~676),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麟德初应举及第,曾任虢州参军。后往海南探父,因溺水,受惊而死。少时即显露才华,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辞齐名,并称“初唐四杰”。他和卢照邻等皆企图改变当时“争构纤微,竞为雕刻”的诗风(见杨炯《王子安集序》)。其诗偏于描写个人生活,也有少数抒发政治感慨、隐寓对豪门世族不满之作,风格较为清新,但有些诗篇流于华艳。其散文《滕王阁序》颇有名。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王子安集》。[3]

折叠编辑本段轶事典故
关于《滕王阁》,一些诗本事记载了一个故事。王勃到南昌,刚好赶上都督阎伯舆的宴会,一气呵成写成《滕王阁序》。最后写了七古《滕王阁》。可是王勃写到最后一句空了一个字不写,只留下“槛外长江□自流”。将序文呈上就走了。在座的人看到这里,有人猜是“水”字,有人猜是“独”字,阎伯舆都觉得不对,派人追回王勃,请他补上。

赶到驿馆,王勃的随从对来人说:“我家主人吩咐了,一字千金,不能再随便写了。”阎伯舆知道后说道:“人才难得”,便包了千两银子,亲自率文人们来见王勃。

王勃接过银子,故作惊讶地问:“我不是把字写全了吗?”大家都说:“那不是个空(kòng)字吗?”

王勃说:”对呀!就是“空(kōng)字呀!‘槛外长江空自流’!”众人恍然大悟。

参考资料
1.滕王阁诗  . 古诗文网 . [2017-8-15]
2.聂巧平 - 崇文国学经典文库·唐诗三百首 - 崇文书局 , 2012 . 9.
3.王勃  . 古诗文网 . [2017-8-15]
滕王阁序
[ 唐 ] 王勃
原文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译文
这里是汉代的豫章郡城,如今是洪州的都督府,天上的方位属于翼、轸两星宿的分野,地上的位置连结着衡山和庐山。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衣带,控制着楚地,连接着闽越。这里物产的华美,有如天降之宝,其光彩上冲牛斗之宿。这里的土地有灵秀之气,陈蕃专为徐孺设下几榻。洪州境内的建筑如云雾排列,有才能的人士如流星一般奔驰驱走。城池座落在中原与南夷的交界之处,宾客与主人包括了东南地区最优秀的人物。都督阎公,享有崇高的名望,远道来到洪州坐镇,宇文州牧,是美德的楷模,赴任途中在此暂留。每逢十日一旬的假期,来了很多的良友,迎接远客,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文词宗主孟学士所作文章就像腾起的蛟龙、飞舞的彩凤;王将军的兵器库中,藏有像紫电、青霜这样锋利的宝剑。由于父亲在交趾做县令,我在探亲途中经过这个著名的地方。我年幼无知,竟有幸亲身参加了这次盛大的宴会。

正当深秋九月之时,雨后的积水消尽,寒凉的潭水清澈,天空凝结着淡淡的云烟,暮霭中山峦呈现一片紫色。在高高的山路上驾着马车,在崇山峻岭中访求风景。来到昔日帝子的长洲,找到仙人居住过的宫殿。这里山峦重叠,青翠的山峰耸入云霄。凌空的楼阁,红色的阁道犹如飞翔在天,从阁上看不到地面。仙鹤野鸭栖止的水边平地和水中小洲,极尽岛屿的纡曲回环之势;华丽威严的宫殿,依凭起伏的山峦而建。

推开雕花精美的阁门,俯视彩饰的屋脊,山峰平原尽收眼底,河流迂回的令人惊讶。遍地是里巷宅舍,许多钟鸣鼎食的富贵人家。舸舰塞满了渡口,尽是雕上了青雀黄龙花纹的大船。云消雨停,阳光普照,天空晴朗;落日映射下的彩霞与孤鸟一齐飞翔,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连成一片,浑然一色。傍晚时分,渔夫在渔船上歌唱,那歌声响彻彭蠡湖滨;深秋时节,雁群感到寒意而发出惊叫,哀鸣声一直持续到衡阳的水滨。

放眼远望,胸襟顿时感到舒畅,超逸的兴致立即兴起。排箫的音响引来徐徐清风,柔缓的歌声吸引住飘动的白云。今日盛宴好比当年梁园雅集,大家酒量也胜过陶渊明。参加宴会的文人学士,就像当年的曹植,写出“朱华冒绿池”一般的美丽诗句,其风流文采映照着谢灵运的诗笔。音乐与饮食、文章和言语这四种美好的事物都已经齐备,贤主、嘉宾这两个难得的条件也凑合在一起了。向天空中极目远眺,在假日里尽情欢娱。苍天高远,大地寥廓,令人感到宇宙的无穷无尽。欢乐逝去,悲哀袭来,意识到万事万物的的消长兴衰是有定数的。远望长安沉落到夕阳之下,遥看吴郡隐现在云雾之间。地理形势极为偏远,南方大海特别幽深,昆仑山上天柱高耸,缈缈夜空北极远悬。关山重重难以越过,有谁同情我这不得志的人?偶然相逢,满座都是他乡的客人。怀念着君王的宫门,但却不被召见,什么时候才能像贾谊那样到宣室侍奉君王呢?

呵,各人的时机不同,人生的命运多有不顺。冯唐容易衰老,李广立功无数却难得封侯。使贾谊这样有才华的人屈居于长沙,并不是当时没有圣明的君主,使梁鸿逃匿到齐鲁海滨,不是在政治昌明的时代吗?只不过由于君子能了解时机,通达的人知道自己的命运罢了。年岁虽老而心犹壮,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情?遭遇穷困而意志更加坚定,在任何情况下也不放弃自己的凌云之志。即使喝了贪泉的水,心境依然清爽廉洁;即使身处于干涸的车辙中,胸怀依然开朗愉快。北海虽然遥远,乘着大风仍然可以到达;晨光虽已逝去,珍惜黄昏却为时不晚。孟尝心性高洁,但白白地怀抱着报国的热情,阮籍为人放纵不羁,我们怎能学他那种走到穷途的就哭泣的行为呢!

我地位卑微,只是一介书生。虽然和终军年龄相等,却没有报国的机会。像班超那样有投笔从戎的豪情,也有宗悫“乘风破浪”的壮志。如今我抛弃了一生的功名,不远万里去朝夕侍奉父亲。虽然不是谢玄那样的人才,但也和许多贤德之士相交往。过些日子,我将到父亲身边,一定要像孔鲤那样接受父亲的教诲;而今天我能谒见阎公受到接待,高兴得如同登上龙门一样。假如碰不上杨得意那样引荐的人,就只有抚拍着自己的文章而自我叹惜。既然已经遇到了钟子期,就弹奏一曲《流水》又有什么羞愧呢?

呵!名胜之地不能常存,盛大的宴会难以再逢。兰亭集会的盛况已成陈迹,石崇的梓泽也变成了废墟。承蒙这个宴会的恩赐,让我临别时作了这一篇序文,至于登高作赋,这只有指望在座诸公了。我只是冒昧地尽我微薄的心意,作了短短的引言。我的一首四韵小诗也已写成。请各位像潘岳、陆机那样,展现江海般的文才吧:

巍峨高耸的滕王阁俯临着江心的沙洲,想当初佩玉、鸾铃鸣响的豪华歌舞已经停止了。

早晨,南浦轻云掠过滕王阁的画栋;傍晚时分,西山烟雨卷起滕王阁的珠帘。

悠闲的彩云影子倒映在江水中,整天悠悠然地漂浮着;时光易逝,人事变迁,不知已经度过几个春秋。

昔日游赏于高阁中的滕王如今已不知哪里去了,只有那栏杆外的滔滔江水空自向远方奔流。

注释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豫章是汉朝设置的,治所在南昌,所以说“故郡”。唐初把豫章郡改为“洪州”,所以说“新府”。“豫章”一作”南昌”。

星分翼轸:古人习惯以天上星宿与地上区域对应,称为“某地在某星之分野”。据《晋书·天文志》,豫章属吴地,吴越扬州当牛斗二星的分野,与翼轸二星相邻。翼、轸,星宿名,属二十八宿。

衡:衡山,此代指衡州(治所在今湖南省衡阳市)。

庐:庐山,此代指江州(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

襟:以……为襟。因豫章在三江上游,如衣之襟,故称。

三江:太湖的支流松江、娄江、东江,泛指长江中下游的江河。

带:以……为带。五湖在豫章周围,如衣束身,故称。

五湖:一说指太湖、鄱阳湖、青草湖、丹阳湖、洞庭湖,又一说指菱湖、游湖、莫湖、贡湖、胥湖,皆在鄱阳湖周围,与鄱阳湖相连。以此借为南方大湖的总称。

蛮荆:古楚地,今湖北、湖南一带。

引:连接。

瓯越:古越地,即今浙江地区。古东越王建都于东瓯(今浙江省永嘉县),境内有瓯江。

物华天宝:地上的宝物焕发为天上的宝气。

龙光射牛斗之墟:龙光,指宝剑的光辉。牛、斗,星宿名。墟、域,所在之处。据《晋书·张华传》,晋初,牛、斗二星之间常有紫气照射。张华请教精通天象的雷焕,雷焕称这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张华命雷焕为丰城令寻剑,果然在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古属豫章郡)牢狱的地下,掘地四丈,得一石匣,内有龙泉、太阿二剑。后这对宝剑入水化为双龙。

杰:俊杰,豪杰。灵:灵秀。

徐孺:徐孺子的省称。徐孺子名稚,东汉豫章南昌人,当时隐士。据《后汉书·徐稚传》,东汉名士陈蕃为豫章太守,不接宾客,惟徐稚来访时,才设一睡榻,徐稚去后又悬置起来。

雄:雄伟。州:大洲。

雾列:雾,像雾一样,名词作状语。喻浓密、繁盛,雾列形容繁华。“星”的用法同“雾”

采:“采”同“寀”,官员,这里指人才。

枕:占据,地处。尽:都是。

东南之美:泛指各地的英雄才俊。《诗经-尔雅-释地》:“东南之美,有会稽之竹箭;西南之美,有华山之金石。”会稽就是今天的绍兴,后用“东箭南金” 泛指各地的英雄才俊。

都督:掌管督察诸州军事的官员,唐代分上、中、下三等。

阎公:阎伯屿,时任洪州都督。

雅望:崇高声望。

棨戟:外有赤黑色缯作套的木戟,古代大官出行时用。这里代指仪仗。

遥临:远道来临。

宇文新州:复姓宇文的新州(在今广东境内)刺史,名未详。

懿范:好榜样。

襜帷:车上的帷幕,这里代指车马。

暂驻:暂时停留。

十旬休假:唐制,十日为一旬,遇旬日则官员休沐,称为“旬休”。

胜友:才华出众的友人

腾蛟起凤:宛如蛟龙腾跃、凤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西京杂记》:“董仲舒梦蛟龙入怀,乃作《春秋繁露》。”又:“扬雄著《太玄经》,梦吐凤凰集《玄》之上,顷而灭。”

孟学士:名未详。学士是朝廷掌管文学撰著的官员。

词宗:文坛宗主。也可能是指南朝文学家、史学家沈约。

紫电青霜:《古今注》:“吴大皇帝(孙权)有宝剑六,二曰紫电。”《西京杂记》:“高祖(刘邦)斩白蛇剑,刃上常带霜雪。”《春秋繁露》亦记其事。

王将军:王姓的将军,名未详。

武库:武器库。也可能是指西晋军事家杜预,即杜武库。

家君作宰:王勃之父担任交趾县的县令。

路出名区:(自己因探望父亲)路过这个有名的地方(指洪州)。出:过。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年幼无知,(却有幸)参加这场盛大的宴会。

维:在。又有一说此字为语气词,不译。

序:时序(春夏秋冬)

三秋:古人称七、八、九月为孟秋、仲秋、季秋,三秋即季秋,九月。

此句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潦水:雨后的积水。

尽:没有

俨:整齐的样子。

骖騑:驾车的马匹。

上路:高高的道路。

访:看

崇阿:高大的山陵。

临、得:到。

帝子、天人:都指滕王李元婴。有版本为“得仙人之旧馆”。

长洲:滕王阁前赣江中的沙洲。

旧馆:指滕王阁

层:重叠。上:上达。

飞阁流丹:飞檐涂饰红漆。有版本为“飞阁翔丹”。(新课改上对“流丹”给出的注解是:朱红的漆彩鲜艳欲滴)

飞阁:架空建筑的阁道

流:形容彩画鲜艳欲滴

丹:丹漆,泛指彩绘

临:从高处往下探望。

鹤汀凫渚:鹤所栖息的水边平地,野鸭聚处的小洲。

汀:水边平地

凫:野鸭

渚:水中小洲

萦回:曲折

即冈峦之体势:依着山岗的形式(而高低起伏)。

桂,兰:两种名贵的树,形容宫殿的华丽,讲究

披:开

绣闼:绘饰华美的门。

雕甍:雕饰华美的屋脊。

旷:辽阔

盈视:极目远望,满眼都是

纡:迂回曲折

骇瞩:对所见的景物感到惊骇。

闾阎:里门,这里代指房屋。

扑:满

钟鸣鼎食:古代贵族鸣钟列鼎而食,所以用钟鸣鼎食指代名门望族。

舸:船《方言》:“南楚江、湘,凡船大者谓之舸。”

弥:满。

青雀黄龙:船的装饰形状,船头作鸟头型,龙头型。

舳:船尾把舵处,这里代指船只。

销:“销”通“消”,消散。

霁:雨过天晴

彩:日光。

区:天空。

彻:通贯情。

(宋代吴曾《能改斋漫录.变霞鹜》)

穷:穷尽,引申为“直到”。

彭蠡:古代大泽,即今鄱阳湖。

衡阳:今属湖南省,境内有回雁峰,相传秋雁到此就不再南飞,待春而返。

断:止

浦:水边、岸边。

登高望远,胸怀顿时舒畅,超逸的兴致迅速升起。

遥:远望。襟:胸襟。甫:顿时。畅:舒畅。

兴:兴致。遄:迅速。

爽籁:清脆的排箫音乐。籁,管子参差不齐的排箫。

遏:阻止,引申为“停止”。

白云遏:形容音响优美,能驻行云。《列子·汤问》:“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睢园绿竹:睢园,即汉梁孝王菟园,梁孝王曾在园中聚集文人饮酒赋诗。《水经注》:“睢水又东南流,历于竹圃……世人言梁王竹园也。”

凌:超过。

彭泽:县名,在今江西湖口县东,此代指陶潜。陶潜,即陶渊明,曾官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

樽:酒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有酒盈樽”之句。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今日盛宴好比当年梁园雅集,大家酒量也胜过陶渊明。

邺水:在邺下(今河北省临漳县)。邺下是曹魏兴起的地方,三曹常在此雅集作诗。曹植在此作《公宴诗》。

朱华:荷花。曹植《公宴诗》:“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

光照临川之笔:临川,郡名,治所在今江西省抚州市,代指即谢灵运。谢灵运曾任临川内史,《宋书》本传称他“文章之美,江左莫逮”。

四美: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另一说,四美:音乐、饮食、文章、言语之美。刘琨《答卢谌诗》:“音以赏奏,味以殊珍,文以明言,言以畅神。之子之往,四美不臻。”

二难:指贤主、嘉宾难得。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王勃说“二难并”活用谢文,良辰、美景为时地方面的条件,归为一类;赏心、悦目为人事方面的条件,归为一类。

睇眄:看。

中天:长天。

穷睇眄于中天:极目远望天空

宇宙:喻指天地。《淮南子·原道训》高诱注:“四方上下曰‘宇’,古往来今曰‘宙’。”

迥:大

盈虚:消长,指变化。

数:定数,命运。

识盈虚之有数:知道万事万物的消长兴衰是有定数的。

吴会(kuài):古代绍兴的别称,绍兴古称吴会、会稽,是三吴之首(吴会、吴郡、吴兴),唐代绍兴是国际大都市,与长安齐名。同时期的诗人宋之问也有意思相近的一首诗:”薄游京都日,遥羡稽山名“。

《世说新语·排调》:荀鸣鹤、陆士龙二人未相识,俱会张茂先坐。张令共语。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语。陆举手曰:“云间陆士龙。”荀答曰:“日下荀鸣鹤。”

《古代汉 语》解释:“陆云,字士龙,三国吴承相陆逊 孙。陆逊封华亭侯,陆氏世居华亭。华亭古 称‘云间’。荀隐,颖川人。颖川,地近京城。 后以‘日下’喻‘京都’。”

字面意思是:远望长安在夕阳下,遥看吴越在云海间。

南溟:南方的大海。事见《庄子·逍遥游》。

天柱:传说中昆仑山高耸入天的铜柱。《神异经》:“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

北辰:北极星,比喻国君。《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关山:险关和高山。

悲:同情,可怜

失路:仕途不遇。

萍水相逢:浮萍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帝阍:天帝的守门人。屈原《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此处借指皇帝的宫门

奉宣室,代指入朝做官。贾谊迁谪长沙四年后,汉文帝复召他回长安,于宣室中问鬼神之事。宣室,汉未央宫正殿,为皇帝召见大臣议事之处。

命途:命运

时运不齐:命运不好。不齐( jì):有蹉跎、有坎坷。

冯唐易老:冯唐在汉文帝、汉景帝时不被重用,汉武帝时被举荐,已是九十多岁。《史记·冯唐列传》:“(冯)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

李广难封:李广,汉武帝时名将,多次与匈奴作战,军功卓著,却始终未获封爵。

屈贾谊于长沙:贾谊在汉文帝时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圣主:指汉文帝,泛指圣明的君主。

梁鸿:东汉人,作《五噫歌》讽刺朝廷,因此得罪汉章帝,避居齐鲁、吴中。

明时:指汉章帝时代,泛指圣明的时代。

机:“机”通“几”,预兆,细微的征兆。《易·系辞下》:“君子见几(机)而作。”

达人知命:通达事理的人。《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

老当益壮:年纪虽大,但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坠:坠落,引申为“放弃”。

青云之志:《续逸民传》:“嵇康早有青云之志。”

酌贪泉而觉爽:贪泉,在广州附近的石门,传说饮此水会贪得无厌,吴隐之喝下此水操守反而更加坚定。据《晋书·吴隐之传》,廉官吴隐之赴广州刺史任,饮贪泉之水,并作诗说:“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伯)夷(叔)齐饮,终当不易心。”

处涸辙:干涸的车辙,比喻困厄的处境。《庄子·外物》有鲋鱼处涸辙的故事。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语意本《庄子·逍遥游》。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东隅,日出处,表示早晨,引申为“早年”。桑榆,日落处,表示傍晚,引申为“晚年”。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后汉书·冯异传》:“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孟尝:据《后汉书·孟尝传》,孟尝字伯周,东汉会稽上虞人。曾任合浦太守,以廉洁奉公著称,后因病隐居。桓帝时,虽有人屡次荐举,终不见用。

阮籍:字嗣宗,晋代名士,不满世事,佯装狂放,常驾车出游,路不通时就痛哭而返。《晋书·阮籍传》: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

三尺:衣带下垂的长度,指幼小。古时服饰制度规定束在腰间的绅的长度,因地位不同而有所区别,士规定为三尺。古人称成人为“七尺之躯”,称不大懂事的小孩儿为“三尺童儿”。

微命:即“一命”,周朝官阶制度是从一命到九命,一命是最低级的官职。

一介:一个。

终军:据《汉书·终军传》,终军字子云,汉代济南人。武帝时出使南越,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时仅二十余岁

等:相同,用作动词。

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称“弱冠”。

投笔:事见《后汉书·班超传》,用汉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

宗悫:据《宋书·宗悫传》,宗悫字元干,南朝宋南阳人,年少时向叔父自述志向,云“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因战功受封。

簪笏:冠簪、手版。官吏用物,这里代指官职地位。

百龄:百年,犹“一生”。

奉晨昏:侍奉父母。《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昏定而晨省。”

非谢家之宝树:指谢玄,比喻好子弟。《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安)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谢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接孟氏之芳邻:“接”通“结”,结交。见刘向《列女传·母仪篇》。据说孟轲的母亲为教育儿子而三迁择邻,最后定居于学宫附近。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鲤,孔鲤,孔子之子。趋庭,受父亲教诲。《论语·季氏》:“(孔子)尝独立,(孔)鲤趋而过庭。(子)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子)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捧袂:举起双袖,表示恭敬的姿势。

喜托龙门:《后汉书·李膺传》:“膺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杨意,杨得意的省称。凌云,指司马相如作《大人赋》。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经蜀人杨得意引荐,方能入朝见汉武帝。又云:“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

钟期即遇,奏流水以何惭:钟期,钟子期的省称。《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胜:名胜。不:不能。常:长存。难:难以。再:再次遇到。

兰亭:位于中国绍兴。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上巳节,王羲之与群贤宴集于此,行修禊礼,祓除不祥。

梓泽:即晋·石崇的金谷园,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北。

临别赠言:临别时赠送正言以互相勉励,在此指本文。

恭疏短引:恭敬地写下一篇小序,在此指本文。

一言均赋:每人都写一首诗。

四韵俱成:(我的)四韵一起写好了。四韵,八句四韵诗,指王勃此时写下的《滕王阁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钟嵘《诗品》:“陆(机)才如海,潘(岳)才如江。”这里形容各宾客的文采。

作者介绍

王勃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
王勃九岁指瑕《汉书注》

王勃是唐代的著名诗人,初唐四杰之中的佼佼者。他的作品以《滕王阁序》最为著名。

675年,王勃去交趾看望父亲,渡海遇险,溺水而死,年仅26岁。他自幼遍读诗书,6岁时能写诗文,9岁时作《汉书注指瑕》,16岁时已蜚声文坛。

唐高宗永徽年间,王勃出生在绦州龙门之地的书香之家。王勃是户主王福畴六子中的第三子,他从小就酷爱读书。

有一天,王勃与两位哥哥正在谈诗论文。父亲王福畴和当地名望较高的两位文人走了进来。

王福畴对三个儿子说:“别高谈阔论了,快快拜见杜大人、范大人。”

三人礼毕,杜大人说:“常来常往,无须多礼。你们王家以诗书传家,一代胜过一代。王勃你过来。你经、史、子、集、诗、赋、骈文,无所不读,涉猎广泛,知识渊博。你所写诗文我已览阅,构思精巧,文采四溢。”

范大人表示赞同,并说:“王勃,你告诉我,你6岁就能写诗文,你这写诗作文的灵感到底从何而来?”

王勃上前一步,作了个揖,谦虚地说:“大人过奖了。王勃只不过是凭一时兴起,随手写来而已,哪里谈得上什么灵感?我只是多读了一点书而已。我的目标是对前人的诗文学习借鉴,努力开创自己的风格,希望能够独树一帜。大人请勿见笑啊!”

杜大人听后连连点头,又说:“朝中专门研究训治之学的大人物中书侍郎颜师古在为《汉书》作注。听说你读了他的《汉书注》之后,竟发现了其中不少的错误,还写了《汉书注指瑕》,可有此事?”

王勃坦诚地说:“确有其事。我认为给古书作注乃是一门极其严肃的学问,不能有丝毫懈怠,不然就会贻误后人。我在读《汉书注》时,发现其中有不少错处,于是就记录下来,并指出其错误之所在。这些只不过是我个人的见解,不一定成熟。”

范大人想见识一下,便说:“可以拿出来让我们拜读拜读吗?”

王勃颇感高兴,便说:“正想请两位大人指教呢!”

于是,王勃去书房取出《汉书注指瑕》10卷,递给了两位大人说:“王勃献丑。”

两人翻阅《指瑕》时,不断点头称是,确实认为改得不错。两人看完后,拍案叫绝:“9岁儒生竟能指出大学问家的差错,真是奇迹!你的儿子禀赋超常,将来一定会大有作为!王大人,你这书香门第又出高人啦!”

王勃并未因两位大人的夸奖而骄傲自满,仍然刻苦学习,笔耕不辍。

还有一些与王勃有关的逸事呢!

有一天,家中有客人来拜访,父亲王福畴在客厅中招待客人。客厅旁边就是王勃的书房,只见王勃端来一杯水,不停地研起了墨来。研好之后,王勃竟然蒙头就睡。

客厅中,客人对王勃的举动难以理解,就问王福畴:“你家公子研好墨,怎么竟上床睡觉,这是何种学习 ... 啊?”

王福畴笑答道:“这是小儿的一个习惯,他往往是研好墨,上床蒙头构思,之后才开始写作,一气呵成。”

客人听后,频频点头,并说:“此乃打腹稿!贵公子有他的独到之处啊!”

王福畴陪客人闲聊不多时,只见王勃翻身下床,一首五言绝句一挥而就。客人好奇地凑近桌前,王勃谦虚地说:“请伯伯指点。”

客人一看,这首五言绝句立意新颖,平仄押韵,便惊叹不已,连声称赞。

公元664年,太常伯刘祥道巡行至关内,年仅14岁的王勃便上书刘祥道,提出了自己对治理国家的一些见解。

刘祥道览阅王勃的《上刘右相书》后,惊呼:“14岁的孩童能提出如此精辟的治国方略,实为难得。”遂吩咐左右去请王勃。

不久后,刘祥道上奏唐高宗,将王勃9岁写《汉书注指瑕》一事一一陈述,并称此童才华横溢,才思敏捷,最后向唐高宗举荐王勃为官,唐高宗随即封王勃为朝昔文郎。王勃在职期间,作有大量诗文。16岁已蜚声文坛,20岁便出任虢州参军,26岁时,便写下名扬天下的《滕王阁序》,这篇文章文采飞扬,情真意切,气势不凡,最终流芳千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3
 楼主| 发表于 2024-4-4 18:3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教林广记|王勃:一场斗鸡玩家引发的惨案
时代智汇教育 2018-05-15 07:09
01
最近几年,有个勉励大家读书的段子挺流行,大意是说:
每当看到天边落日余晖,一排大雁南飞的时候,如果你是个不爱读书的人,你脑海想到只能是:“哇塞,好多鸟,真好看!”
如果你是个爱读书的人,你会随口吟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是不是感觉完全不一样了呢?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段文字的作者,“初唐四杰”之一,也是历史上的知名神童王勃。
02
公元650年,王勃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王勃的祖父叫王通,是隋朝的一位大儒,曾经西游长安,给把他最精彩的文章《太平十二策》献给了隋文帝杨坚。
不过,隋文帝虽然谥号里带个“文”字,却不是个很爱读书的人,他对王通讲的这套大道理也没有多大兴趣,并没有重用王通。不久后,失望的王通就弃官回乡,继续从事著书讲学这份很有前途的事业。
而王勃的父亲王福畴,曾经担任过太常博士,也非常重视子女教育。王勃亲兄弟六人都有才名,其中王勃与他的两位兄长,更是被誉为《山海经》中的珍木“三珠树”。
出生在这样的一个家庭,王勃同学的学习条件自然得天独厚。史书记载,王勃同学六岁会写诗,九岁还写了一本书。
你可能会说,在“神童”专场中,这些事情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咱们的当代才女蒋方舟同学,不也在九岁写了一本书吗。
不过只要看看王勃写的这本书的内容,你还是会被深深的震惊的,书名叫《汉书注指暇》。
如果从这个言简意赅的书名还是看不出啥,不妨用现在的话语体系翻译下:内容大概可以概括为:“扒一扒文坛泰斗颜师古《汉书注》的一千零一处硬伤“
这里要说明一下:班固所撰写的汉书以文字古奥著称,就连比他稍微晚一点的经学大师马融都看不太懂,还得跟着班固的妹妹班昭一句一句的读。而在唐朝的贞观年间,有位著名的经学家颜师古,受当时的太子李承乾委托,给深奥难懂《汉书》写了一本篇精彩的注解,当时很多读书人都崇拜得要死。
可年幼的王勃却偏不买这个帐,看完这本《汉书注》之后写了十卷读书笔记,毫不客气地把颜老先生的错误都列了出来。这样的王勃,引发文坛的轰动,也是再自然不过的吧。
03
年纪稍微大一点后,王勃开始谋求入仕,他继承了祖父王通积极给天子献计献策的光荣传统。不过方式要比祖父巧妙很多,因为,他没有上来就拿出《太平十二策》这样对天子指手画脚的文章,而是通过官员把颂扬唐高宗封禅事迹的《宸游东岳颂》交给了唐高宗。
唐高宗看到这样丝丝顺滑,文采斐然的文章竟然出自于一个十五六岁少年的手笔,不禁惊叹:“奇才,奇才,真是我大唐的奇才啊!”
有了颂词这份投名状打底,公元666年,和这个年份一样666的王勃,顺利的通过幽素科的考试 (有点类似破格录取 )。又经人介绍,给当时红得发紫的沛王李贤作王府修撰,并且深得李贤的赏识。
万万没想到,仅仅几年后,王勃就遭遇了仕途的一次重大挫折,而这次挫折,仍然和他的一篇文章有关。
如果说《宸游东岳颂》,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仕途的大门,而这篇名字叫《檄英王鸡》的文章,却给他的短暂的仕途挖了一个大大的坑。
唐代初年,有一项风靡贵族朋友圈的对战游戏活动,尤其是各位皇子,简直到了乐此不疲的程度。
当然,受技术条件制约,这项活动既不可能是王者荣耀,也并非吃鸡游戏,而是斗鸡。
有一次,当沛王李贤和他的兄弟英王李显即将进行斗鸡PK的时候,李贤立刻想到了王勃这个才华横溢的助手。
李贤对王勃说:咱们斗鸡也得师出有名不是,你文笔好,就给我整篇檄文吧。
相信王勃当时的内心其实是拒绝的,不过既然赏识自己的Boss发话,王勃也就应了下来。
本着对文章负责的工匠精神,王勃并没有因为对这个题材不太感冒就敷衍了事,而是尽职尽责的写成了一篇文采飞扬的《檄英王鸡》。
咱们来看其中一段:
两雄不堪并立,一啄何敢自妄?养成于栖息之时,发愤在呼号之际。
才子就是才子,生生把斗鸡这种玩物丧志的娱乐活动,写出了几分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
不过,王勃毕竟太年轻了,他完全没有想到为一个皇子写这样讨伐兄弟的檄文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好死不死,这份檄文又被唐高宗看到了,于是他再一次因为王勃的才华发出了慨叹,但这次显然是出离愤怒的,因为他口中的王勃,不再是奇才,而是“歪才、歪才!”。
高宗的愤怒是很自然的。除了皇子玩物丧志的行为让他恨铁不成钢以外;更重要的是,当年以第九子的身份在太子承乾和魏王泰的惨烈竞争中,惊险上位的他,深知这些皇子之间的斗争意味些什么。
而王勃,一个微末的少年,竟以如此凌厉的文字,挑唆皇子之间的斗争,实在是过于胆大妄为。
高宗一纸钦命,王勃被逐出长安,结束了他的第一次的仕途之旅,开始了漂泊。
04
此后,王勃虽然短暂的重返官场,又因为一件扑朔迷离的官奴被杀案,再次遭到贬谪。
关于这个案件的真相有多种说法,但王勃在处理的过程中表现出的种种不成熟,总是难辞其咎。而这次打击基本也宣告了他仕途的终结。
几年后,四处漂泊的王勃前往交趾,也就是今天的越南,探望因为他被贬谪的父亲, 路过南昌时,在偶然的际遇下写下那首名烁千古的《滕王阁序》: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虽然那年,王勃也不过只有二十六岁,但内心早已走过千山万水,不再是那个“不识愁滋味”的少年。
一年后,王勃在一次意外中溺水而亡,结束了短暂的生命。
05
天才少年王勃的一生,因为一手好文章而登堂入室,少年得志;却也因为一篇文采飞扬的檄文遭遇贬谪,为此后一系列悲剧埋下伏笔。
很多人会用和上一篇孔融类似的评价,也就是恃才放旷的性格,来解释王勃的悲情故事,对于这一点,我并不赞同。
其实,王勃的所谓情商在同龄人中不可谓不高。从十几岁就能通过文章向天子毛遂自荐并获得成功,只是,在“成名趁早”的驱使下,王勃过早的进入了以自己的心智还无法掌控的复杂局面当中,遭遇种种冲击和挫折,也就不足为奇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3
 楼主| 发表于 2024-4-4 18:58:04 | 显示全部楼层
[ bié ] [ biè ]
部首:刂        笔画:7        五行:水        五笔:KLJH
基本解释
别[bié]

1. 分离 告~。临~纪念。久~重逢。~了,我的母校。

2. 另外 ~人。~称。~有用心。

3. 转动;转变 她把头~了过去。这个人的脾气一时~不过来。

4. 姓。

5. 区分;区别 辨~。鉴~。分门~类。

6. 差别 天渊之~。

7. 类别 性~。职~。派~。级~。

8. 用别针等把另一样东西附着或固定在纸、布等物体上 把两张发票~在一起。胸前~着一朵红花。

9. 插住;用东西卡住 皮带上~着一支枪。把门~上。

10. 用腿使绊把对方摔倒。

11. 两辆车朝同一方向行驶时,一辆车强行驶入另一辆车的车道,使不能正常行进 ~车。

12. 表示禁止或劝阻,跟“不要”的意思相同 ~冒冒失失的。你~走了,在这儿住两天吧。~一个人说了算。

13. 表示揣测,通常跟“是”字合用(所揣测的事情,往往是自己所不愿意的) 约定的时间都过了,~是他不来了吧?

别[biè]

改变别人坚持的意见或习性(多用于“别不过”) 我想不依他,可是又~不过他。

详细解释
别[bié]

〈动〉

1. (会意。从冎(guǎ),从刀。“冎”,《说文》:“剔人肉置其骨也。”“别”的小篆形体,是一个表示用刀剔骨头的会意字。本义:分解)

2. 同本义

别,分解也。——《说文》

桀之力,别觡伸钩。——《淮南子·主术训》

又如:别割(分割);别产(分割家产;分家);别国(从一国分化而成的国家;现常指别的国家)

3. 分离;分开;分出

岷山导 江,东别为 沱。——《书·禹贡》

久之,颇晓其别蓍布卦意。——《汉书·张禹传》

有别券者几何家?——《管子·问》。注:“别券,谓分契也。”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汉书·李广苏建传》

又如:别疏(分离疏远);别宥(除去蒙蔽。指排除主观成见);别脚(破绽)

4. 区分;辨别

知国之安危臧否,若别白黑。——《荀子·君道》

我又欲与若别之。——《列子·杨朱》

如丝体变为缕体,缕体即是丝体,有何别焉。——南朝梁· 范缜《神灭论》

又如:鉴别(辨别);分门别类;别白(分别明白。明辨);别族(区别氏族)

5. 离别;告别

余既不难夫难别兮。——屈原《离骚》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唐· 杜甫《石壕吏》

自君别我后。——《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 又

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7. 又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别”的时间长;“离”的时间短。)

别君去兮何时还?——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又如:告别(离别;告辞);话别(别离前在一块儿谈话);别情(离别之情);别绪(离别时的情感)

8. 送别

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 唐· 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又如:别筵(送别的宴会);别敬(旧时送别时赠钱名目之一)

9. 用别针等把一样东西附着或固定在纸、布等上 。

如:把玫瑰花别在衣服上;把表格别在一起

10. 扭、转过去

老都管别了脸对众军道…——《水浒传》

又如:别转(扭过去;掉转);别折(折断;拗折)

〈形〉

1. 另外的,不同的

诗有别趣,非关理也。——严羽《沧浪诗话》

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徐霞客游记》

又如:别驾(官名。指州刺吏的佐史。因随刺史出巡时另乘传车,故称)

2. 特殊的

映日荷花别样红。——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又如:别致(新奇,特别,不同寻常);别材(特殊的才能);别真(格外纯真);别趣(趋向各异)

3. 其他 。

如:别兵(官名。别兵曹,掌“胡骑”、“越骑等别种族的兵);别请(佛教用语。即在众多的比丘中,特请一位比丘来供养)

〈副〉

1. 另外(古代没有“另”字,现代“另、另外”的意义在古书中常用“别”字来表示)

宜别图之。——《资治通鉴》

若欲见子敬,可别过之。——《资治通鉴》

已别有旨。——《后汉书·班超梁慬传》

是无难,别具本章。——清· 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又当别论;别有心肠(别有心肝。别有肺肠。另有打算或企图);别置(另行安排);别婚(另娶)

2. 各;各自

成树之后,树别下子一石。——贾思勰《齐民要术》

死生别处,终始异居。——班固《白虎通》

又如:别裁(分别裁定,决定取舍);别自(各自);别食(分别进食)

3. 表示劝阻或禁止 。

如:别太悲伤;别自做主张

4. 表示揣测 。

如:他今天不来上班,别是生病了

5. 另见 biè

别[biè]

1. 坚持要求对方改变意见或习惯 。又如:我想不依他,可又别不过他

2. 另见 bié

辞书解释
㊀❶离别。如:临别赠言;久别重逢。杜甫《石壕吏》诗:“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❷区分;分类。如:内... 展开
来源:聚典平台·《辞海(第七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5 03:40 , Processed in 0.54643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