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5-13 09:48:14
|
显示全部楼层
试论晴雯与芙蓉花
核武器
核武器
2012-09-11 22:10:17
试论晴雯与芙蓉花
摘 要:在《红楼梦》中,“女儿”与花之间有着复杂而微妙的关系,花美丽的表象经过人主观的情感关照,被赋予悲剧性的情感内涵,既具有了塑造人物的作用又具有评价人物的作用。前人早已指出晴雯是林黛玉的影子,她也是作者着墨较多的一个角色,她的个人悲剧寄托着作者怀恨忧愤的情思,寄托着青春横遭摧残的壮丽的凄凉,更寄托着理想境界被毁灭的震撼人心的审美力量。因而从晴雯试做分析,可以管窥黛玉的命运悲剧,进而对作者的思想主旨有更深入的了解。
关 键 词:《红楼梦》 晴雯 芙蓉
引言
《红楼梦》中,太虚幻境是一个“朱栏白石,绿树清溪”“、仙花馥郁,异草芬芳”的“清净女儿之境”,其间之香 “群芳髓”由初生异卉之精和各种宝林珠树之油合制而成,其间之茶“千红一窟”由仙花灵叶上的宿露烹煮而成,其间之酒“万艳同杯”由百花之蕊、万木之汁酿成。大观园里,佳木葱茏、奇花烂灼、藤萝掩映、异草芬芳:翠竹、梨花、芭蕉、杏花、桑、榆、槿、柘、荼蘼、木香、牡丹、芍药、蔷薇、藤萝、薜荔、杜若、蘅芜、兰、清葛、紫芸、青芷、碧桃、绿柳、海棠、桂花、玫瑰,应有尽有,这些是写景。事实上,这些花草树木已经远远超出了“物象”本身,成为具有丰富艺术内涵和审美价值的“意象”,它们与红楼故事尤其是红楼女儿之间有着复杂而多元的联系。花的繁盛荣枯,关合着少女的命运;少女的性格、情趣、命运,又融于她们对花的吟咏之中。曹雪芹用他的生花妙笔,写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大观园群芳谱。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的时候,在薄命司首先看到的是《金陵十二钗又副册》,而晴雯又正居首页。册子上的那几句关于晴雯的判词,不只是预示了她将来的遭遇,而且充满了同情和悲悼。
一 、木芙蓉水芙蓉之辨
意象,即有“意”之“象”,它是“唤起种种相关的生活经验之联想,……由此及彼地不断泛化、深化、丰富化,遂给‘表象’染上情绪色彩,注入主观内容,而与一定情意相结合起来,于是乃在脑中、心目中逐渐形成饱含思想、感情、审美意趣而表现精神意境之‘意象’”。它是一种文学符号,即给予某种事物以其种意义,从某事物中领会某种意义。可见意象是重在“意”,表象只是“意”寄托的形式。这是把情感的虚,化为表象的实。
《红楼梦》里的“花”,其实都是一个个人物的代指,晴雯作为黛玉之影,作为花神,其与芙蓉的对应关系是确定无疑的。但“芙蓉”很早以来就指两种花卉,一种是水中的荷花,又名“芙蓉”、“水芙蓉”;一种是陆生的灌木或小乔木,名为“木芙蓉”,简称“芙蓉”,别名拒霜花,其色近似荷花,其花形似牡丹。在古诗文中,“芙蓉”有时指水芙蓉,有时特指木芙蓉,并且在不同朝代、不同地域各有指代习惯,这就带来了后世读者认识上的混乱。
青山山农在《红楼梦广义》中赞曰:“雯也,具不降不惧之志,表独清独醒之风,可亲可爱而不可玩,,可敬可畏而不可欺,殆所谓出水芙蓉,一尘不染者。生为贞女,殁作花神,不亦宜乎!”晴雯之水芙蓉似乎呼之欲出,但从具体的文本上试作分析却不尽然。
宝玉见海棠之枯而作《芙蓉女儿诔》,“维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竞芳之月,无可奈何之日,怡红院浊玉,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縠、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四者虽微,聊以达诚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宫中抚秋司秋艳芙蓉女儿之前。”(《红楼梦》第78回)很显然“蓉桂竞芳之月”是指称秋季,从芙蓉花开的时令上看,水芙蓉荷花,“六月菡萏为莲”,到农历八月渐渐凋零,莲蓬满池;木芙蓉始开于仲秋八月,盛时是农历八九月,在南方温暖的地方,则能开到农历十月份,由此可推断出此芙蓉为木芙蓉。
又“孟后主于成都城上遍种芙蓉,每至秋,四十里如锦绣,高下相照,因名锦城,以花染缯为帐,名曰“芙蓉帐”。宋 赵抃《成都古今集记》有了芙蓉帐、芙蓉城之说,而在我国古代现存于世的典籍中有芙蓉城主、芙蓉馆主之称的仅石曼卿和丁度,二人皆被认为是芙蓉花神。
“[石]曼卿卒后,其故人有见之者,云:恍忽如梦中言:‘我今为鬼仙也,所主芙蓉城。’欲呼故人往游,不得,忿然骑一素骡,去如飞。”(宋)欧阳修《六一诗话》
“庆历中,有朝士将晓赴朝,见美女三十余人,靓妆丽服,两两并马而行,观文丁度按辔于其后,朝士惊曰,丁素俭约,何姬之众耶,有一人最后行,朝士问曰,观文将宅眷何往,曰,非也,诸女御迎芙蓉馆主耳,俄闻丁卒。”(叶梦得《石林燕语》)
在《芙蓉女儿诔》一文中,“始知上帝垂旌,花宫待诏,生侪兰蕙,死辖芙蓉”, 是宝玉沿用古人芙蓉馆主、芙蓉城主的传说来祭奠、追念晴雯的一种方式,赞美晴雯高洁的品质。
二 、晴雯与木芙蓉之美
晴雯从小被卖给贾府的奴仆赖大家为奴。赖嬷嬷到贾府去时常带着她,贾母见了喜欢,赖嬷嬷就孝敬了贾母。这种被奴才当做礼物送给主子的奴才身份是最底下的。晴雯唯一的亲人是姑舅表哥多浑虫和与贾琏有染的多姑娘。她长得风流灵巧,眉眼儿有点像林黛玉,口齿伶俐,针线活尤好,曾为贾宝玉补过雀金裘。 深得贾母的喜爱。可正是因为她模样长得稍好一些,经常和贾宝玉说说笑笑,就被王夫人误以为晴雯带坏宝玉,驱逐她出府。晴雯被逐出大观园不久,就病死了,死在其姑舅表哥家。
部分读者皆以晴雯“出淤泥而不染”便想当然的认为她是荷花的化身,其实,作者的本意却并非如此。《广群芳谱》中称芙蓉花清姿雅质,独殿众芳。秋江寂寞,不怨东风,可称俟命之君子矣。木芙蓉开得比菊花还更晚,花期更长,并且常常种植于水边,霜风中美艳异常,既具有绝代佳人的艳美丰韵,更有清高、孤傲、遗世独立的隐士、君子气质。在古典诗文中,历来被认为是清丽、脱俗、孤高、别有雅趣的象征。
“女儿曩生之昔,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姊妹悉慕缨娴,妪媪咸仰惠德。”(第七十八回,《芙蓉女儿诔》)道尽晴雯的高洁品质,她清高、孤傲、敏感、任性,不肯逢迎权贵,孤高自许。正因此,晴雯不知道为自己的未来筹划,只知道在宝玉面前因娇恃宠,争风吃醋,不懂得八面玲珑,结交权贵,最后以惨烈告终。正应了“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的判词。这其实与木芙蓉的精神气质相和。
晴雯临死前,宝玉去看望晴雯,晴雯悲愤地对宝玉说:“只是一件,我死了也不甘心的。我虽生得比别人略好些,并没有私情蜜意勾引你怎样,如何一口死咬定了我是个狐狸精?我太不服。今日既已耽了虚名,而且临死,不是我说一句后悔的话,早知如此,当日也另有个道理;……”晴雯受冤屈而死,死不瞑目。晴雯是正义无辜的,为了死而无恨,她选取了一种特殊方式,给枉耽的虚名充实进了实际内容。她剪下自己的指甲送给宝玉,穿上了宝玉穿的小袄,而且说:“回去他们看见了,要问,不必撒谎,就说是我的。既耽了虚名,越性如此,也不过这样了。”这是对使她蒙冤的黑暗势力的抗议,是失败之后进行了胜利的抗争。堂皇正大,敢做敢当,视死如归,这就是晴雯的本色,这就是晴雯的风骨,也是木芙蓉的“拒霜”本色。
木芙蓉又是痴情女子的一种象征。传说,古代有一女子,丈夫溺死于水中。这女子不甘心丈夫就此死去,每日在水边端坐,目不转睛地凝视水面,企盼着丈夫从水中出现。水边的野花倒影到水面,她在花的倒影中恍惚看见了丈夫的面容。从此这花就被命名为“夫容”。女子以“夫容”相伴终生,不再另嫁。而晴雯对宝玉情感之真,也让人感叹不已。
三 、晴雯命运与木芙蓉的隐喻
牡丹和木芙蓉在民间都是富贵的象征,寓意“荣华富贵”。但木芙蓉名气和地位却不如在外形和品格上近似的牡丹、荷花甚至菊花,在《花经》、《瓶花谱》中都是低微的品阶。同时,木芙蓉生在秋江上,摇曳于霜风之中,其清冷的境遇与生在春风中、妖娆于宫苑之中尽享贵人青睐的碧桃、红杏以及艳冠群芳的牡丹难以比拟,就像现实中,命运不济、不受重视、没有地位的晴雯无法像袭人等得到贵人的赏识。
木芙蓉早先被誉为绝世佳人,后来加上了出世隐者的寓意,再后来,许多文人把对仕途坎坷、举子落第的失落和愤懑寄寓到木芙蓉之上,表达怀才不遇的苦闷,她成为落第失意的象征。最后她是在毫无准备中惨死,令宝玉在痛悼中联想到芙蓉花主,这都是木芙蓉已经昭示的命运。
晴雯在大观园中的所作所为是光明磊落的,她虽然和宝玉情投意合但却不会象袭人那样“鬼鬼祟祟”的有肌肤之亲,虽然无依无靠家境贫寒却不会象别的小丫头那样偷偷摸摸,她看不起那些狗仗人势欺负奴才的奴才,在抄检大观园的一幕里,晴雯的言行象一颗瞬间升起的绚烂的流星,刹那间照亮了大观园那黑漆漆的夜晚,一如那朵在寒风中傲然迎霜的芙蓉花。
参考文献
[1]张晓琦.红楼迷话[M],2000年
[2]翟胜健.红楼梦人物姓名之谜[M],2003年
[3]张毕来.红楼佛影[M],1979年
[4]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M],1983年
[5]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2005年
[6]张锦池.红楼梦考论[M],1998年
[7]李哲良.红楼禅语[M],1999年
[8]子旭.解读红楼梦[M],1999年
[9]裔锦声.红楼梦:爱的寓言[M],2000年
[10]吕启祥.红楼梦寻味录[M],2001年
[11]郭一峰.红楼梦人物的神经症倾向[M],2002年
[12]静轩.红楼梦人物画传[M],2007年
[13]何永康.红楼梦研究[M],2003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