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别景,桃红又是一年春指的是谁
jjbetu2015.12.29浏览92次其他分享举报
1个回答
cn5186110
2015.12.31
满意答案
袭人:桃花
武陵别景:桃红又是一年春
杏花陪一盏,坐中同庚者(香晴钗)陪一盏,同辰者(黛)陪一盏,同姓者(芳)陪一盏。
武陵别景指的是袭人将与宝玉分开。
“桃红又是一年春”出自宋代谢枋得的《庆全庵桃花》,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花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道随流水,怕有渔人来问津。
“桃花又见一年春”暗示的是袭人在贾府败落后,离开宝玉,嫁与蒋玉菡,最终过上安稳生活。
花袭人:武陵桃花又一春 2017-05-29 09:55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袭人抽到的是一枝桃花,题着武陵别景四个字,那一面旧诗上写的是“桃红又是一年春”。 武陵别景取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而桃花在中国古诗词中的意象是婚嫁,诗经桃夭中就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的诗句,既然是别景就意味着袭人的另作他嫁,这也正应了判词中的那一句“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点明其结局并非与宝玉终生到老。 三春过后诸芳尽,大观园内风流云散,死的死,出家的出家,落入烟花巷的落入烟花巷,整部红楼梦里结局好的并不多,小红算一个,平儿是被扶了正,相较于别个,袭人的另作他嫁结局似乎并不算太坏。有奴使婢,有田有房,算不上富贵却也犯不着拮据,安稳的度过余生想来不成问题,俨然是从那场劫难中脱身出来另外过活起来了,给她安排了这么个结局,曹公似待她不薄啊。 但是若以结局来论喜好似有偏颇,曹雪芹往往对他最钟爱的人给予了最为凄惨的结局,比如妙玉,比如湘云,比如晴雯,他之所以对花袭人网开一面,并不见得便是对她情有所钟,其中当另有隐情。 袭人出场极早,第三回林黛玉抛父进京都,袭人就正式出场,比宝钗湘云出场都早,第三回在红楼梦里至关重要,几乎所有最重要的人物都出场了,宝玉,贾母,凤姐,而袭人几乎算是丫鬟中出场最早的。不但出场早,关于袭人的来龙去脉,书中还作了事无俱细详细的交代,这也充分说明袭人的重要性。 “原来这袭人亦是贾母之婢,本名珍珠。贾母因溺爱宝玉,生恐宝玉之婢无竭力尽忠之人,素喜袭人心地纯良,克尽职任,遂与了宝玉。宝玉因知他本姓花,又曾见旧人诗句上有“花气袭人”之句,遂回明贾母,更名袭人。” 与众不同的是,她有一个痴处与别个不同,伏侍贾母时,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母;如今服侍宝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从这一段话透露出一个信息,可见她并不是过多留恋故旧之人,或者说她是个随遇而安的人,她不像晴雯是个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者只能是四处碰壁,注定是个悲剧。而袭人是个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者,无论什么情况,大概都可以生存适应吧,这就是她跟晴雯最大的区别。 这也就为她日后别嫁埋下了伏笔,或者说打下了注脚,烈女不侍二夫在她身上是不大会体现的,即使离了宝玉她也是有办法让自己活下去的,若是换了晴雯又会怎样,大概会刚烈致死吧,所以,晴雯就只能死,而袭人却可以别嫁,性格使然命运使然。 既然贾宝玉作为红楼梦的主人公,那么整个故事就是围绕他来展开的,那么他生命中是最亲密的人,除了黛玉宝钗等人,就是他最重要的生活空间怡红院里的人了。不要说是个丫头,袭人晴雯比好多小姐主子的戏都多,比探春李纨的戏都多,妙玉虽贵为金陵十二钗之六也不过是才出场两三次,直到栊翠庵品茶才算是妙玉的正传,而迎春惜春,几乎就是个群众演员。 袭人几乎无处不在,几乎有宝玉的地方就有袭人,她是他身边最妥贴的人,身兼保姆,丫鬟,姐姐,性伴侣多职,这一点连晴雯也赶不上,所以李纨才会有这样的评价,指着宝玉道:“这一个小爷屋里要不是袭人,你们度量到个什么田地!”所以小丫头佳蕙才会心服口服的说,“袭人那怕他得十分儿,也不恼他,原该的。说良心话,谁还敢比他呢?别说他素日殷勤小心,便是不殷勤小心,也拼不得。” 作为贾宝玉的首席大丫鬟,所以才会有袭人与宝玉的初试云雨,其实宝玉的第一次是给了秦可卿了,虽然书中的这段描写是梦境,其实是一种暗写,暗示宝玉与秦可卿之间有一种非比寻常的亲密关系,这一点从宝玉在听闻秦可卿死去的消息后一时急火攻心,吐出一口鲜血来便可看出。而袭人也成为现实中与宝玉有过性行为的第一人,这点太厉害了。 为什么会是袭人?袭人是宝玉的贴身大丫鬟,有这个便利条件,再加上袭人本是个聪明女子,年纪本又比宝玉大两岁,近来也渐通人事,宝玉亦素喜袭人柔媚娇俏,种种条件促成二人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若是换成晴雯又会怎样,大概会啐他一脸吧。 自此宝玉视袭人更比别个不同,袭人待宝玉更为尽心,袭人的地位从此凸显,无论是第十九回宝玉趁元宵节期间亲自前往花家探视,还是接下来的情切切良宵花解语,二人你侬我侬大有天长地久之意。 如果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袭人大有在宝玉心中占据第一的可能,但是后来的种种,晴雯撕扇,晴雯补裘一系列事件的发生,晴雯的珍贵可爱逐渐显现,直至晴雯之死在宝玉心中完成了升华,一篇芙蓉女儿诔惊天地泣鬼神,红楼众多女儿中,宝玉对谁有过这么深切而感怀的哀悼与表白。所以曹雪芹才会力排众议将晴雯列为金陵十二钗又副钗之首,这也表明了曹雪芹与宝玉的心迹,晴雯在他心中是第一等的人。就像袭人自己说的,“我知道这晴雯人虽去了,这两个字只怕是不能去的。” 一直以来袭人都是众人眼里口中的大贤人,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怡红院里秋纹是有奴性的,袭人似乎表现的不那么明显,但曹雪芹依然借众人之口毫不留情面的指出袭人"西洋花点子哈巴儿"的实质,这也显示曹雪芹用笔之惊人,“一心只想妆狐媚子,哄宝玉。”李嬷嬷对她的抨击也并非空穴来风。 曹雪芹就是这样不惜运用史笔,对每个人物都不偏袒,不掩饰,无情的披露他们的缺陷以及人性上的弱点,哪怕这个人是他曾经爱过的人。晴有林风,袭为钗副,既有钗副之称,袭人也有如宝钗般的心思缜密,心机深沉,值得注意的是晴雯与黛玉共用一个芙蓉,可见二者在精神气质上是一脉相承的,而宝钗与袭人却是有所区别的,一个是牡丹,一个是桃花,相比于宝钗的安分守时,自云守拙,袭人是个强烈的实用主义者,甚至她比宝钗还要世故圆滑,还要绵里藏针,对自己的前途命运,能够成为宝玉妾室对她来说具有极大的诱惑,所以整个怡红院晴雯成为她最大的敌人,更何况晴雯背后还有老太太撑腰,无论是落井下石,还是蓄意而为,借王夫人之手剪除晴雯势在必行,然而撵走了晴雯,她也失去了宝玉的心。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这是曹公给她的判词,一个枉自,一个空云,事实上是有一种批判的意味在里面的,对于袭人曹雪芹采用的是一种明褒暗抑的写法,关于审美情趣这一点,曹雪芹早在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里就借贾雨村之口推出了正邪两赋论:置之于万万人之上,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真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一部离经叛道惊世骇俗的奇书,他具有超越世俗的审美观与价值观,他推崇的人物必定是如妙玉般行为乖张怪癖,不见容于俗世之类,对于世俗的种种他是不喜亦是不屑的,因为他本身乃至贾宝玉也是这样禀正邪两赋之人。 至于袭人,为什么会给她安排这么个结局,除了冥冥之中那条汗巾子的因缘巧合之外,我大胆揣测,大概无论是曹公还是宝玉此后面对袭人,始终不能当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晴雯之死与她脱不了干系,二人此后有了嫌隙有了生分,宝玉以后有什么事已经明显的背着袭人,他能容得下麝月却无法容得下袭人,他们之间再也无法泰然共处。 宝玉虽说对这些人都有爱,但并不是无差别无好恶的,从排序就可看得清清楚楚,曹公给她这么个结局,实在也是一种悲悯,既是对她的放逐也是对她的释然。 作者简介:玉玲珑,自由撰稿人。世界之大,但得一隅,素心为筝,文字为凭,消得浮生半世,闲吟晓月清风。
袭人的花签《武陵别景》 (2016-11-16 13:22:59)
《红楼梦》,袭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历来都对她褒贬不一,分歧很大。若从金丹的主题去分析,就会条理清晰,言则必中。 很多读者对六十三回的袭人的花签《武陵别景》,糊里糊涂,搞不清楚。今天读东派祖师陆潜虚的《道德经玄览》第四十一章的诗解,现二者结合,略略分析一下。
原文:于是饮了酒,便掷了个二十点,该着袭人。袭人便伸手取了一枝出来,却是一枝桃花,题着“武陵别景”四字,那一面写着旧诗,道是:桃红又见一年春。注云:“杏花陪一盏,坐中同庚者陪一盏,同姓者陪一盏。”众人笑道:“这一回热闹有趣。”大家算来:香菱、晴雯、宝钗三人皆与他同庚,黛玉与他同辰,只无同姓者。芳官忙道:“我也姓花,我也陪他一钟。”
袭人得了二十点,这个数不是乱下的,与贾府二爷多同参。桃花,出自武陵源的,所以叫《武陵别景》。武陵源就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仙境,哈哈,桃花是从那采来的。桃花在金丹中,表示采来的大药,袭人的喻象,就是这样的一味仙药。
我们再看《道德经》和陆子诗: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百丈滩头自整纶,桃源不赚问津人。
惊他海底骊龙觉,一夜风雷大地春。
武陵源就是桃源,那么到底它在丹道中的作用是什么?如果不清楚,那么你看袭人的花签就会云三雾四,《红楼梦》就看不懂,不知道贾宝玉一帮男男女女在干什么?作者写什么?我在上篇解读中,讲贾府的私塾、学堂,是金丹的产地,实际和桃源是一个地方,名不同而已,大家不要眼乱了。我们看陆诗,现代很难懂的,笔者看后很欣赏,略略发挥一下自己的感受。
陆子主要是疏解这句,“夫唯道,善贷且成。”道家修炼,用盗机,讲人盗天地,就是“善贷”,而后成就一洞真仙,就是“且成”。从哪里盗?这是金丹的炉鼎,盗什么?这是金丹的药物。何时采取?这是金丹的火候。陆诗就透露了这金丹三要。
“ 百丈滩头自整纶”,明道与暗道,进道与退道,凡道与圣道,此是二者对立,可谓“百丈滩头”,就是我们立身世界的急水滩头之际,“自整纶”,泯除二者的对立,才能见到道体,纶是钓鱼的丝线,就是整理钓竿的意思。“百丈,”是身体的象,“滩头”,虚空的喻象,合起来,“百丈滩头”,实际就是下文的桃源,凡道和圣道是一体的,金丹就在这里产的,在哪儿?哈哈,“百丈滩头”,打哑谜,非常重要,参参!“自整纶”,钓鱼,就是准备采药。
“ 桃源不赚问津人,”“桃源”,产金丹的源地,炉鼎也。“不赚 ”,不骗,“问津人 ’,采药的人,指修炼人。
“ 惊他海底骊龙觉”, “海底骊龙”,喻金丹的药物,也叫骊龙珠,“觉”,萌发。
“ 一夜风雷大地春,‘一夜“,子时开始药生,“风雷”,心息采药,“大地春 ’,身上温温的景象。
我主要解读武陵源的问题,其他的,没用金丹专业术语,略了些,能看懂就行。接着,再看袭人的签诗,“桃红又见一年春”,你看同“一夜风雷大地春”有什么两样?有的读者不信,不信《红楼梦》是金丹之道,我给你再下个注脚,接着看下面后文——
原文: 袭人才要掷,只听有人叫门,老婆子忙出去问时,原来是薛姨妈打发人来了接黛玉的。众人因问:“几更了?”人回:“二更以后了,钟打过十一下了。”宝玉犹不信,要过表来瞧了一瞧,已是子初一刻十分了.
大家看,时间是子初一刻十分,子时阳生,药物出生了呀,还要掷什么点!是不是,恰好轮到袭人掷,《红楼梦》写得多妙,袭人就是那采来的一味大药呀!不需要掷了,金丹的火候就是大药已出生了,那敲门的就是徵兆呀,实在高明!哈哈,那些说《红楼梦》是野史的,做梦能想到这!
读陆诗有感,他被陈撄宁先生称为千年来得真传的罕遇之人,滴滴真传,现引一句仙传口诀,补上文采药天机,好道者即寻师抉破吧。
雪映冰潭了净,梅梢新月,始可药生;
雷闻玉阙直飞,海底金身,方云颖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