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兰国航海客红楼梦书名另解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64
 楼主| 发表于 2022-6-11 21: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57章 一帆风雨路三千:探春和鲁王监国(上)

   

最新网址:www.aixswx.com

一帆风雨路三千:探春和鲁王监国(上)

探春影射的是南明鲁王监国朱以海,这算不得什么秘密。只是很多人认为迎春是影射唐王朱聿键(隆武政权),对此不敢苟同。前面我分析了,迎春影射的是弘光帝。

朱以海和探春的性格命运有什么相似之处?

1)生于末世运偏消。

探春是“才自精明志自高”,是三春中最能让人看到贾府中兴希望的。可她偏偏是个庶出,偏偏生于末世(乱世),而且运气还不好——判词里说她是“生于末世运偏消”。

鲁王朱以海生长于明室末造,相比于其他藩王醉生梦死,或逃难隐退,他算是有志气、发愤图强的了,而且还颇有仁义之风,至死不向满清屈服。虽然在浙东,后来在舟山,这样小小的地盘,也一度打出了南明中兴的希望。

另外这个“末世”在前面我们多次说了,是指明末清初的时代背景,对汉人特别是朱明皇室来说,绝对是末世。我们再完整地看下探春的判词: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清明,是一语双关,既是指清明节时分,又是指明末清初之际,也就是“末世”。千里东风,东风自然是指满清之风;一梦,当然是“明月梅花一梦”。东风是一日千里,势不可挡;大明已是朱楼残梦,遥不可及。鲁王朱以海正是在这样的末世,流落在福建沿海等地抗清,但满清已势如东风,而他如同风筝一样,漂泊无依,很快自己也杳杳无踪。

2)命运颠沛流离。

探春的曲子头两句是“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洒闪”。说的是她远嫁的事情。只是“骨肉”二字让人费解,探春离开家园之前,并没有“骨肉”(儿女),作者为什么偏这么写?当然也有人说,骨肉不一定指儿女,也指父母兄弟至亲的人。不管怎样,探春是一帆风雨路三千,从此远离亲人家园,一去不返了。

鲁王朱以海,是真正的“一帆风雨路三千、骨肉家园齐抛洒”。早在袁崇焕死后,清军绕过宁远防线南下,攻入山东劫掠(己巳之变时期)。当时的鲁王朱以派(朱以海的哥哥)封地在山东兖州,面对清军进攻,朱以派竟然懦弱自杀。而朱以海呢,躲在死人堆里逃过一劫。1644年大明亡国,朱以海离开封地家园逃到浙江台州,再也没回去过。在绍兴做了监国之后,清军趁着钱塘江水位下降,攻破钱塘江防线,朱以海被迫逃难出海。出走前,他将家人妻室托付给毛有伦,让他退往台州。谁知毛有伦自作主张,改道蛟关,结果遭遇叛将张国柱。鲁王家眷被押往杭州,清廷以此要挟鲁王剃发投降。鲁王痛斥清廷,继续在福建奋战。钱塘江沦陷,鲁王与骨肉家园彻底分散,“哭损残年”。

3)暂管大观园vs鲁王监国。

探春监管大观园,兴利除弊、推行改革,让人们看到了她的才华。众婆子奴仆趁机刁难,都被她弹压化解,然后面对母亲赵姨娘来闹场子,还有那不成器的弟弟贾环,她也是心力交瘁、十分难过。鲁王朱以海被拥戴监国,在浙东号召民众保家卫国,又凭借钱塘天堑,让清军无计可施。后来流落到福建,朱以海在长垣誓师,着手收复失地,短短半年内,福建多个府县相继收复。七月,鲁监国朱以海亲征,他广发檄文,号召各地绅民起事,共创大业。“光复区”不断扩大,建宁府以及建阳、崇安、松溪、政和、寿宁、连江、长乐、永福、闽清、罗源、宁德等地均被收复。同年十月,福宁州也被明军攻克,清朝在福建的统治陷入崩溃的边缘。但由于南明政权内耗太多,纷争不断,加之后勤补给无以为继,最终失败。

(本章完)

阅读石头记真相大揭秘最新章节 请关注星空小说网(www.aixswx.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64
 楼主| 发表于 2022-6-11 21: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58章 一帆风雨路三千:探春和鲁王监国(下)

   

最新网址:www.aixswx.com

(书接上回……)

4)痛恨纷争、内耗。

探春最痛恨贾府里的内部纷争、内耗,抄检大观园,探春愤而给了王善保家的一耳光,她对内耗的痛斥论振聋发聩:“……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在吴本清明节远嫁那会,看到小孩放风筝(对她的判词和画对应),她说:“放的好,风筝断了就一去不回了,放风筝,放纷争,风筝是放走了,可纷争却怎么总是没有穷尽呢?”贾府亡于流寇戎羌,也是亡于内部的内耗纷争。可惜大观园里没有几个人有探春这样深刻的认识。

鲁王朱以海,以监国之后,一直处于纷争漩涡之中。首先那些拥立他的大臣,都心怀鬼胎,先是暗地向唐王(隆武政权)表忠,后来又纷纷降清,在鲁王身边,无不想着以鲁王为“贡品”,危难之际献给清廷以保富贵。监国没多久,才发现唐王朱聿键早已登基,从此开始了唐王与鲁王之争,鲁王原本放弃监国,尊奉唐王,可他首先的大臣为了自己的利益,高举鲁王的旗号,一度引发唐鲁互杀使臣,军队互相对抗。

后来唐王被清军杀了,各路势力只得重新拥立鲁王,但在福建,唐王旧将并不接纳他,漂泊两个月后,已经降清的郑芝龙又杀了回来。后来好不容易在舟山落脚,但郑芝龙的儿子郑成功只认可唐王,自成一派,不从鲁王调遣。强敌压境,鲁王身边的文臣武将还离心离德,纷争不断,鲁王就像风筝一样,被各路人马东扯一下、西扯一下,不由自主的四处飘零。后来风筝线断了,各路势力觉得他已经失去利用价值,任由他自生自灭了。

5)丫鬟侍书 VS 侍读学士陈函辉。

探春的大丫鬟叫侍书,这个名字有争议,因为80回后又写作“待书”。情榜里也叫“待书”,而且情榜封号是“情斥”。待书也好,侍书也好,反正是个好丫鬟。抄检大观园时,探春怒掴王善保家的,侍书则怒斥这老东西。以至于王熙凤在一旁都叫好“好丫头,真是有其主必有其仆。”“情斥”的封号恐怕也是得于此。

鲁王的身边并非都是野心家汉奸,也有好几个忠贞之士,其中就有陈函辉。

陈函辉是个少年才俊,早在崇祯七年中了进士。风流倜傥,好读异书,寄情诗酒。(不禁让人想到了吴本里与探春错失姻缘的戚建辉,但我还是认为他更像待书)。

弘光政权垮台后,陈函辉力劝鲁王出来监国。后来鲁王在绍兴监国,并侍监国至绍兴,任少詹事兼待读学士,后进东阁大学士兼礼、兵二部尚书。这“侍读学士”,不免让人联想到“侍书”。其实“侍书”,本是宋、明时期的官职名,属于翰林院系统,跟“侍读学士”极其相似。不同的是,到清朝就没有“侍书”这官职了,“侍读学士”这官职一直沿用到清朝灭亡。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红楼梦》里前面是侍书,后面是待书。是不是作者想表明“前面是明朝事,后面是清朝事”?当然这只是我的臆测。

陈函辉对鲁王身边的馋臣野心家是十分痛恨(对应的是侍书的封号“情斥”),无奈鲁王是被他们所控制。浙东失守,鲁王逃难出海,陈函辉一直护驾到海门,鲁王登舟,可他不愿与鲁王一起去,“老臣不能扈从远去,誓以一死报殿下矣”。于是哭入云峰山中自尽,其节烈令人唏嘘。

在吴本里,探春远嫁出海,丫鬟侍书相送,探春登舟后,侍书哭得昏死过去。至于其后来的结局,书中没再提起。但有点很疑惑啊,探春远嫁,为什么不让侍书做陪嫁丫鬟?翠墨也没去。以她们之间的感情,当然要带丫鬟一起去啊。书中元春的丫鬟抱琴,迎春的丫鬟绣桔(司棋已经被赶出去),王熙凤的丫鬟平儿,夏金桂的丫鬟宝蟾……这些都是陪嫁丫鬟啊,偏偏侍书没做陪嫁丫鬟。我想作者这么写,依然是为了忠实于影射原型。因为陈函辉就没有跟鲁王一起走,按理说他有一百个理由跟着去。或许陈函辉已经心灰意冷,认为鲁王在一帮馋臣野心家中间,不可能再有作为,所以入云峰山自杀了。没想到鲁王到了福建,再次一度中兴,坚持抗清一直到病死。如果陈函辉泉下有知,是不是会懊悔自己当时没有跟鲁王出海呢?

6)结局相同。

探春的结局跟鲁王一样抛离家园骨肉,远去出海,而且奇迹般的没有被抓或杀死。也许你说,你怎么知道探春出海后没死?好几个地方提示了,一是曲子里说了“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洒闪,恐哭损残年……”“残年”二字表明她并没那么快死去,只是孤独终老、风烛残年。

第二个是她房间里有幅米襄阳《烟雨图》,上面有颜鲁公写的对联:“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是暗示探春后来以泉石为伴。颜鲁公乃颜真卿,至于要突出其“鲁公”,是不是在暗示探春与“鲁公”的渊源?(探春是鲁王?)

第三个直接证据,就是吴本里最后一回,探春情榜的考语:“贾探春——才志聪敏,生不逢时,远嫁难归。后海寇败退,不肯服从污流,逃至山野,终身与泉石为伴,可叹可敬。”这个考语与那副对联“泉石野生涯”相对应。高鹗的续本里探春也没有死,后来还回家省亲。这当然不符合前面的判词了。但总体考可以断定,探春是所有大观园女子中,为数不多没有惨死的角色,算是有个善终。

鲁王朱以海,也是明末藩王中为数不多、可以说寥寥无几中得以善终的一个。早前的藩王往往被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军剿杀,后来大多被清廷诛杀,比如弘光帝、唐王、楚王、永历帝等。鲁王流落在舟山、金门一带的孤悬之地,在金门连米饭都没得吃(金门当时不产大米),只能吃番薯,被当地戏称番薯王。晚年他真是以草木泉石为伴,孤独病死。1959年,他的墓在金门被发现,台湾蒋中正亲自视察,并指示金门当局为鲁王修建新墓,历时三年完工。蒋中正、蒋经国父子,都对鲁王朱以海有很高的评价,想必是他们都是孤悬海外,惺惺相惜吧。

7)南安王与探春。

红楼梦里有个北静郡王,也有个南安郡王。南安王与贾府关系不错,特别是南安郡王太妃,特别喜欢探春,预示着八十回后,探春将和南安郡王家会发生很重要的联系。还记得群芳开夜宴占花名那回么,探春抽到杏花,众人笑她:“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历来红学家认为这预示着探春将来是做王妃的。87版电视剧也是这么拍的,探春一副王妃盛装,出海远嫁了。再结合判词里的“一帆风雨路三千”,那将是前往南边,自然是渡海去了。

那这南安郡王到底是谁?

愚以为,是暗指孤悬海外的台湾郑成功郑氏政权。而鲁王后来就被郑氏盛情接到台湾,史界一度怀疑是郑成功害死了鲁王,好在上世纪在金门发现了鲁王的墓。后发现“皇明监国鲁王圹志”八字及全文石碑后交由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博士研考,亦使鲁王真冢重现人间。鲁王墓的发现确定《明史》称郑成功将鲁王沉入海中杀死并非事实。鲁王是在台湾金门一带,晚年凄凉死去的,再也没回到大陆。与探春结局相似,老死于山泉之间。

至于癸酉本里的证据就更明显了,直接提到了一个三千里外的“玉户岛”(根据中国文字的对偶关系,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金门岛)。探春“一帆风雨路三千”,代替南安郡王的女儿,远嫁到了“玉户岛”。乃喻指鲁王退守到了金门岛,至死也没能反攻回大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64
 楼主| 发表于 2022-6-11 21: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59章 惜春篇:装聋作哑的八大山人

   

最新网址:www.aixswx.com

四姑娘惜春是十二钗里的另类,小小年纪就看破红尘。人家妙玉出家是为了防病防灾,藕官出家是因为菂官之死,芳官出家完全是为了混口饭吃……唯独惜春,尚未经历红尘,为何看破红尘?

惜春虽然是绣户侯门女,但看到宁国府的骄奢淫逸,知道这样的自得不会长远——勘破三春景不长,她想要出淤泥而不染,唯一的办法就是出家。用她自己的话说,“不做狠心人,难得自了汉”,“我清清白白的一个人,为什么叫你们带累坏了我”。吴本后面,贾府被抄家,流寇戎羌打进来,家破人亡,白骨如山,更让她心如死灰,遁入空门。

在明末乱世,朱家子孙被起义军和满清先后两次追捕剿杀,侥幸活下来的,都被迫改名换姓、隐姓埋名,或者是出家为僧、遁入山林。其中有个很有名气的明皇室后人,就是大画家八大山人朱耷,惜春就有朱耷的影子。

1)都是金门绣户出身。

惜春的判词里说她是“绣户侯门女”,其实绣户很容易让人想到“朱门绣户”,但《红楼梦》里断然不敢用这个词,因为这太明显了,于是借刘姥姥之口,改成了“金门绣户”。而朱耷就不要说了,朱元璋的后代,宁王的子孙。

2)都是宁国公宁王的子孙。

一个是宁国府宁国公的世孙女,一个是宁王爷的世孙子。一个“宁”字绝非巧合,而是故意点醒之笔。

3)都是大画家。

惜春擅长绘画,丫鬟叫入画。其中最有名的作品就是大观园全景图,还将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的盛景全画了出来。吴本里此画被刘姥姥收走,经常展开此画给村里人讲解贾府当年的繁盛,但当年的歌舞场,早已成衰草枯杨,令人唏嘘落泪。当时接到画大观园的任务时,惜春是很为难的,她说自己只是随意画点写意画,而贾母要她工笔写实,将大观园的一景一物还有大伙儿都画出来。惜春竟然都画出来了,园子画得富丽堂皇、人物画得栩栩如生。这样的作品如果能流传至今,不知道会拍卖出怎样的天价。

八大山人朱耷,是明末清初的大画家,尤其擅长画花鸟写意画,对后世有极大的影响。他和惜春一样,出身在诗礼簪缨之家,受过良好的文学、艺术的熏陶,八岁能作诗,十一岁能画青绿山水,可谓是个天才画家。然后他的贵族生活在19岁那年就结束了,因为崇祯殉国,明朝灭亡。在他的画中有个很奇怪的签押,后来才知道是由“三月十九日”几个字组成的,因为这天是崇祯殉国的日子,他以此牢记亡国之痛。

4)性格相似:孤介冷漠的外表下一个火红的心。

书中有一个词专门用于形容惜春,叫“孤介”,出现在七十五回的回目,以及从探春口里说出。吴本情榜后面也出现了这词。我们看下情榜里惜春的考语:

贾惜春——非为虔诚信佛,实乃孤介绝情,冷心冷面,老死庙宇,可悲可叹。

吴本里对惜春总体是批判的,她路过祖坟视而不见,面对亲友漠然不理,可她在梦里还祈求佛祖能给她长生果,既然看破红尘了,为何还要求长生?可见她并非虔诚信佛。但人心都是肉做的,我们绝不信她的心里会像外面那样的冷漠绝情,她只是在掩耳盗铃般的逃避,或者是断绝与贾府的一切关系以求自保,每次她绝情转身离去的背后,一定在暗暗落泪;每天独卧在青灯古佛旁,如死灰般的心也一定在暗暗祈祷大光明。就像她写的“海灯”谜语一样:“莫道此身沉墨海,性中自有大光明”。这句诗也道出了无数明朝遗民的心声:是啊,虽然我们此刻深处满清的黑暗统治之下,但我们的心中永远有故国明朝的大光明。

朱耷的性格也是孤介的(孤介,耿直方正,不随流俗),因为国丧家亡,他剃发为僧,但始终以明朝遗民自居,一生不与清朝合作。他的画作,更是表明了他孤介的性情和鄙视痛恨满清的态度,这一点下面再说。

(本章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64
 楼主| 发表于 2022-6-11 21: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60章 【番外】吴本里一首诗几乎点明了惜春就是朱耷

   

最新网址:www.aixswx.com

在吴本102回,有这样一段惊人的情节:

且说惜春在街上化缘被几个井市无赖上前拉拉扯扯调戏,大为惊惧,匆忙逃往沿路的村子里去了。正是:

莫罕我装聋作哑,莫怪我白眼瞪他。

休问我乡居出身,细思量泪洒杈桠。

画一幅怪鸟残萼,不稀你惑解图画。

心却似虬根秃枝,情唏嘘分付梅花。

惜春急促赶路,满眼望处却见连年征战村落空寂,人烟荒芜,听的见座座坟冢旁老妪儿童的祭祀哀哭,时时看见有跌跌撞撞的疯瘟汉子,妇人边走边哭笑呼喊:“你也杀,他也杀,老张老李去你妈!”忽然看见惜春远远走着,一个妇人奔过去哭道:“翠红,我的儿,你还活着啊,快随我回去罢!”上来一把抓住惜春袖子。

惜春唬了一跳,尽力挣开,快步逃奔,又回到古庙里。

这段情节将明末乱世的惨状活生生地表现出来,借一个妇人之口痛骂“老张老李”(实指张献忠、李自成)假借民意而肆意屠杀。这且不提,最吸引我的是这首诗,完全是八大山人朱耷的自画像嘛。

朱耷隐姓埋名几十年,可谓是装聋作哑。朱耷的画,特别喜欢画怪鸟,这鸟是“白眼向青天”、“单腿立树间”,寓意是冷眼藐视清廷(青天),与清王朝势不两立(单腿立)。(详见八大山人的怪鸟图)

你不要问我乡居出身(休问我乡居出身),你能看懂我的怪鸟残萼梅花图,自然会明白我的心。朱耷画的鸟,是白眼单腿的怪鸟;画的树,是虬根秃枝的枯藤老树;可偏偏这样的虬根秃枝,却开出最高洁孤艳的梅花。朱耷传世的便有著名的《梅花图》。所以,你不要觉得我孤介绝情,我的心虽然像枯死了的虬根秃枝,但我满腔的热血情怀,全化作了枝桠上的梅花(细思量泪洒杈桠)。前面我们也说了,梅花,也是明朝的象征物,明月梅花一梦,邢蚰烟魂断大瘐岭,大瘐岭最有名的就是梅花,不禁让人想起来史可法的梅花岭。

惜春画梅花、朱耷也画梅花;大瘐岭梅花飞舞,扬州城梅花漫天……他们都用梅花来表达自己对明朝的哀思,然而三春事业付东风,终落得“明月梅花一梦”。

(本章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64
 楼主| 发表于 2022-6-11 21: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十一章 香菱影射之谜 (1)

小说:石头记真相大揭秘 作者:兰国沧海客 更新时间:2018-04-19 06:52
.
  香菱,本叫甄英莲,江南姑苏甄士隐的女儿,三岁时被拐子拐走,在那场著名的葫芦案中,薛蟠打死了冯渊,抢走了英莲,就这样随着薛家来到贾府,并改名香菱。在贾府,香菱度过了一段短暂的美好时光,但后遭遇一生之敌夏金桂,不仅被迫改名秋菱,还受尽欺凌,根据判词判断,香菱是死于夏金桂之手。癸酉本里,香菱是被夏金桂勒死。
  红楼梦开篇第一回就写她和其父亲甄士隐的故事,她是仅次于金陵十二正钗,排十二副钗首位的,她的身世也几乎最悲惨的,解读夏金桂,就绕不开香菱。
  那香菱影射的是谁呢??
  -
  .1香菱影射揭秘
  没错,就是南明最后一个皇帝、被吴三桂勒死的桂王永历帝。
  永历皇帝朱由榔,第一代桂王朱常灜的第四子。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孙子,明光宗的侄儿。1646年-1662年在位。年号永历,史称永历帝。
  很多人觉得难以理解,香菱只是个苦命的丫头,怎么能影射帝王?要说十二金钗正册里的人物影射帝王还说得过去,香菱一个丫鬟,都还没被薛蟠收为小妾就被夏金桂整死了,连夏金桂的丫鬟宝蟾都屡屡欺负她,她会是南明朝那个苦命的永历帝吗?
  1.1根基正十二钗无异
  首先,香菱虽然不是正册里的人物,但也是十二副册之首。书中开篇就写她家甄家的故事。在交代她父亲甄士隐时,甲戌本有条侧批“〖总写香菱根基,原与正十二钗无异。〗”甄家是姑苏望族,香菱本是甄英莲,是大小姐出身,其根基与正十二钗没有差别,林黛玉不也只是扬州盐课老爷的女儿而已嘛。
  1.2香菱很像东府里的蓉大奶奶
  《红楼梦》梦里多处写到某人像另外某人,比如小红像林黛玉、贾芸像贾宝玉……在第七回里,周瑞家的见了香菱,忍不住道:“倒好个模样儿,竟有些象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儿。”一旁的金钏也说:“我们也是这么说呢。”
  香菱的模样品格很像蓉大奶奶秦可卿。前面我们说了,秦可卿影射的是明光宗朱常洛,如果香菱影射的是永历帝朱由榔,那她像秦可卿就对了,他们是叔侄关系,都是万历皇帝的子孙,“有些像”再正常不过了。
  1.3判词和画里的桂
  判词: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画: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
  画里的“桂花”和“两地生孤木”,都是喻指一个“桂”字,很容易让人想到“夏金桂”。可巧吴三桂也有个“桂”(非巧也,作者故作此设定也)。但别忘了,永历帝也是桂王。那画上的“桂花”是不是暗含有“桂王”之意?因为从其他的人物的画上,我们大多可以看出,画的图案都是喻指人物身份或命运的符号,比如袭人的画上是一簇鲜花,代表她姓花;黛玉宝钗画上的玉带、金簪;湘云的几缕飞云,一湾逝水;妙玉的一块美玉、落在泥垢……香菱的画上“莲枯藕败”就足以代表她了,为何还画一株桂花?迎春的画上“有只恶狼追扑一美女”。难道香菱画里的“桂花”就跟“中山狼”一样?只是桂花,怎么会导致“水涸泥干,莲枯藕败”?有点费解。窃以为,桂花固然有代表夏金桂的意思,同时也香菱的另一个符号:桂王。
  -
  1.4香菱生平的重大时间节点
  1)香菱在元宵节被家人霍启带去看社火花灯,结果被人拐走,开始了颠沛流离苦难的一生的。霍启,祸起也。香菱在五岁时灾祸开始了。
  永历帝朱由榔也只是在年轻时候过了几年养尊处优的好日子,在他出生的那一年,他的父亲朱常瀛被封为桂王,封于湖南衡州(即衡阳)。在他20岁时,家中“祸起”了,公元1643年,张献忠攻陷衡州,一家人被迫逃亡广西。后来父兄病亡,他接任桂王。却开始了更加颠沛流浪的一生。
  2)一个月后葫芦庙炸供。大火将甄家所在的那条街烧了个精光。书上说:
  不想这日三月十五,葫芦庙中炸供,那些和尚不加小心,致使油锅火逸,便烧着窗纸。此方人家多用竹篱木壁者,大抵也因劫数,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甲戌眉批:写出南直召祸之实病。〗彼时虽有军民来救,那火已成了势,如何救得下?直烧了一夜,方渐渐的熄去。
  这里的批语尤其触目,说葫芦庙炸供,其实是“写出南直召祸之实病”。南直就是指南直隶,指南京。这是明朝将京城迁都北京之后,对南京的说法,到清朝南直隶的说法就完全废止,康熙年间南直省已经改为了今天的江苏省,甲戌本批语赫然出现了“南直召祸”!可叹当年胡适太过年轻,没有看出这个秘密,要是他的老师蔡元培看到,早就解开了红楼之谜。
  所以“南直召祸”其实是隐指南明福王政权的灭亡,南明彻底失去南京这个京城,其他小政权只能转战广东、福建、云南等地。
  -
  1.5香菱被改名秋菱的隐秘
  吴三桂有个“桂”字,永历帝曾是“桂王”,两桂相逢,可是桂王被吴三桂死死相克,真是生不逢时;夏金桂有桂花香,香菱偏偏也有个“香”,难道小小菱角儿比桂花还香?夏金桂认为香菱这名字冲了他,将她改名为秋菱。秋菱,吴本里在这有条批语“【吴本注:有金陵亦有秋菱?丘陵乎?】”(再次告诉大家,吴本是108回的全本,不仅仅只有后28回。而且其前80回里不仅有别于通行本里的异文,还有其他本子里所没有的批语)。
  秋菱怎么会让批书人想到丘陵?陵,常指帝王陵寝;金陵,当然是金碧辉煌的帝王陵,当然也指南京;而丘陵,在古代是指普通的坟墓。原本是香菱,最后却成了秋菱(丘陵);本来是帝王,本来入葬帝王陵寝,谁知道却托体同山阿、葬身荒郊丘陵。
  【据史料载】清顺治十六年(1659)正月初三,吴三桂数十万大军分三路连通昆明。南明******只得弃滇都昆明,经保山、腾冲一路败退进人缅甸。虽然南明的大西军战事一再落败,但在此期间却冒出了一个骁勇善战的罗姓将领,此人的第十代子孙罗星汉成为后来威震金三角的大毒枭。
  据《明史》记载:朱由榔带1500余人由腾越(腾冲)西逃,进人缅甸瓦城(即曼德勒近郊的古都阿瓦),观望形势的缅王慰留贵客于缅北山区。1661年缅京老王驾崩,新士莽白继位,他看清形势,派精兵夜袭,砍死了南明数十名遗臣武将,囚禁了永历帝。这在历史上被称为“咒水之难”。1662年,吴三桂率清兵十万之众饮马怒江、直抵缅甸瓦城城郊,莽白立即将永历帝及其母、妻、妄送交清军,以免惹火烧身。朱由榔被押解回昆明,囚禁在蓖子坡头的金禅寺(今利民巷)内。康熙元年(1662)四月,永历帝被吴三桂用弓弦在今称逼死坡的地方勒死,南明王朝宣告彻底结束。
  昆明百姓出于对吴三桂叛国降清的义愤,将永历帝遇难地蓖子坡改称为逼死坡。清云贵总督认为有损大清声誉,遂于道光年间将逼死坡改为升平坡,并勒石立碑以宣扬其升平盛世,但民间仍称之逼死坡。后云南都督蔡锷将军以三迤士民的名义,在逼死坡头立“明永历帝殉国处”石碑一方。石碑一度失落1983年幸得找回,如今又重新立在坡头。
  也有人考证:如今缅甸果敢地区,其实就是永历帝南明军队(主要是李定国部队)的后裔,他们一直以汉人自居,世代说的是西南官话,用的是汉字,其长相也是与汉人无异,与东南亚缅甸人迥异。可惜经过200多年的清朝避难,解放后毛时代被排斥,直到现在既得不到中国认可,也不被缅甸政府所容忍,成了最尴尬的一个地区族群。
  -
  1.6香菱的胭脂痣
  在“葫芦僧判葫芦案”那回,门子对贾雨村说:“……况且他眉心中原有米粒大小的一点胭脂痣,从胎里带来的,……”
  经门子之口,我们知道香菱眉心有颗胭脂痣。这里甲戌本有条批语:“〖甲戌侧批:宝钗之热,黛玉之怯,悉从胎中带来。今英莲有痣,其人可知矣。〗”
  宝钗的热毒、黛玉的惊怯、香菱的胭脂痣,都是从娘胎里来的。宝钗体内有热毒,癞头和尚给她冷香丸的方子,来帮她降火去毒。结合影射关系,皇太极一生致力于攻打明朝,后来建国大清,而明朝属火,他与明朝可谓水火不容。
  黛玉天生不足之症,总是怯弱不胜。这象征着大明朝到崇祯时已经严重先天不足。虽然有人生养荣丸能作为支撑,但依然有致命弱点:听不得哭声。可偏偏林黛玉是今生在还泪的,怎能不哭?
  香菱的胭脂痣,正在眉心,标准的美人痣,可是红颜薄命。痣,是多余的,是身体病症在皮肤上的反应。痣,谐音志也,是一种标志。胭脂痣,是什么的标志?胭脂痣,红色的,和朱砂痣差不多,为啥不叫朱砂痣?因为“朱”字眼在当时在刺眼。
  说到胭脂,我们不能不想到宝玉喜欢吃胭脂(蔡元培曾认为,宝玉是玉玺,喜欢吃胭脂,是代表玉玺喜欢红色的印泥),甚至我们还能联想到批书人脂砚斋。前面我们在解读脂砚斋时,用的是《红楼梦》里常用的拆字法,将“脂砚”二字拆分为“月旨石见”四个字。月旨,是月之旨意的意思。
  因此,胭脂,我们也用拆字法,胭,月之因由;脂,月之旨意(最终的旨意、结果)。胭脂痣,是红色的,又有“月”字,我们知道:红也好,月也好,都是象征着明朝。可以说,胭脂痣,是明朝的标志。香菱眉心有胭脂痣,就是说“月之因由、月之旨意(结果)”都在她身上表现出来。大明朝最终的因果都集中表现在香菱一人身上,香菱是象征大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永历帝朱由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64
 楼主| 发表于 2022-6-11 21: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十二章 香菱影射之谜(2)

小说:石头记真相大揭秘 作者:兰国沧海客 更新时间:2018-04-19 06:52
.
  香菱结局之谜
  -
  1通行本的香菱结局不合理
  关于香菱的结局,在高鹗续书中,夏金桂服毒而死,薛蟠惹官司出狱后,香菱被扶为正妻,后来难产而死。
  高鹗的这个续写是完全不符合前面的笔意,尤其不符合香菱的判词。但是高鹗的续写也不是没来由的,他虽是续写、改写,但也或多或少地保留了癸酉本的影子,从夏金桂的故事就可以看出。在癸酉本里,夏金桂确实有施毒的情节,薛蟠也有再次惹上官司、同样又是贾雨村判案的情节。不过不同的是,夏金桂施毒,却被薛宝钗巧妙化解,最后夏金桂是引火****(癸酉本104回《毒中毒薛姨妈添病计上计夏金桂焚身》)高鹗的续本里想毒死香菱,结果反而自己被毒死了。这显然是从癸酉本104回的情节演化而来(这一回里夏金桂想用薛宝钗的茶毒死薛姨妈、却被宝钗又巧妙的换了回来,想点火烧死薛家母女结果自己被烧死)。癸酉本104回显然是影射满清智压吴三桂反叛一事。高鹗的续本说薛蟠再惹官司坐牢,显然也是从癸酉本的情节里挪来的。所不同的是,判案子虽然还是贾雨村,但这一回,贾雨村已经不帮他了(因为贾府已经垮了),薛蟠被判了斩监候。
  从薛蟠一家人的故事结局,我们可以得知,高鹗是知道《石头记》80回以后真正的结局的,所以高鹗要改写、续写,但在改写续写时,在不涉及文字狱的前提下,又采用了80回后真本的部分情节。因此高鹗续笔里真中有假、假中有真,但整个大方向已经与真本相去甚远。
  那香菱的结局究竟是什么样的?
  有判词为证: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两地生孤木,便是一个“桂”字。自从有了“桂”(夏金桂),香菱就魂返故乡了。也就是香菱是被夏金桂害死的,绝对不是什么难产死。在吴本81回,香菱就已经死了。其实通行本第80回已经交代了,这回回目是“懦弱迎春肠回九曲,娇怯香菱病入膏肓”。80回里香菱已经病入膏肓,怎么还可能活到最后难产死?这也是为什么通行本到了80回就突然断掉了,从81回便是高鹗的续写了。原因很简单,因为81回就写到了香菱被夏金桂害死了,同时又写到邢夫人再次逼问司棋关于绣春囊的事,司棋打死也不承认,说明绣春囊还有幕后的真正黑手。也就是从81回开始,《红楼梦》的种种黑幕逐渐被解开,各路乱臣贼子戎羌流寇将“你方唱罢我登场”,内容越来越不和谐,所以《红楼梦》到了第80回就突然没了,不是作者没写,而是清王朝将其从这里截断,后28回不准流传,而让高鹗等人续写了后40回。
  -
  2和尚对香菱结局的谶语
  当年甄士隐抱着小英莲(香菱)遇到了一僧一道,那一僧疯言疯语,说香菱是个“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要甄士隐将香菱舍给他,士隐不理他,癞头和尚便说了那首充满谶语的诗:
  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菱花空对雪澌澌,这便是香菱命运的谶语,甲戌本对该句有条批语“生不遇时,遇又非偶。”这批语写得极是。
  菱花,自然指香菱;雪,是薛,当然指薛家、指薛蟠。菱角花,是夏天之物,却遇上“丰年好大雪”,当然是“生不遇时”;香菱生性单纯善良,单纯得有些呆,可呆香菱遇上了呆霸王薛蟠,真是“遇又非偶”。
  最后两句“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更像是对明朝结局的总结。大明属火德,大明灭亡,可不是烟消火灭吗?还记得贾宝玉的小厮茗烟吗?茗烟,乃大明之化烟。
  朱由榔在康熙元年四月十五日(1662年6月1日)遭吴三桂缢死。那天正是农历十五月圆之日,元宵也是十五月圆日,癸酉本里香菱死的那晚也是一****圆月。但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圆人不圆,这一天明朝最后一任皇帝走向末路,大明朝“烟消火灭”。元宵,元消,大明纪元从此消亡,虽然台湾的郑成功政权还在沿用永历年号。
  对于“有命无运累及爹娘”那句,甲戌本也有段长长的批语:
  〖八个字屈死多少英雄?屈死多少忠臣孝子?屈死多少仁人志士?屈死多少词客骚人?今又被作者将此一把眼泪洒与闺阁之中,见得裙钗尚遭逢此数,况天下之男子乎?看他所写开卷之第一个女子便用此二语以定终身,则知托言寓意之旨,谁谓独寄兴于一“情”字耶!武侯之三分,武穆之二帝,二贤之恨,及今不尽,况今之草芥乎?家国君父事有大小之殊,其理其运其数则略无差异。知运知数者则必谅而后叹也。〗
  武侯,指诸葛亮;武穆,指岳飞。二贤之恨,是说诸葛亮虽三分天下却未能统一天下;岳武穆一心想雪靖康耻,谁知自己却被冤杀。按说香菱(英莲)只是个大户人家的小女孩,凭什么将她与诸葛亮岳飞二贤之恨相比?又说什么“家国君父”,说他们三人‘其理其运其数则略无差异’,这哪跟哪啊。
  但如果甄英莲(香菱)象征着南明政权,是影射永历帝朱由榔,那他真是个‘有命无运’的人。南明皇帝,虽然有‘天命’做了皇帝,但没有坐天下的‘运’,终究是一场空。南明亡于满清鞑子,有如南宋亡于蒙古鞑子,都是有命无运,所以才引得批语者一顿感叹,其实这是华夏民族的千古之恨、千古之痛。
  -
  3香菱究竟怎么死的
  何莉莉提供《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之初,因考虑不周,对“香菱之死”,“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等文字做了删除,在委托刘俊俊发布到网上时,刘俊俊按照自己的理解,个别地方做了擅自篡改,直接造成小说寓意的偏差,所幸吴雪松先生经过多方努力还原了这段原文。
  话说自从香菱跟随宝钗,把那边的路径一心断绝,住在他那里,日日气怒伤感,形容羸瘦,气血两枯,不思饮食,身上作烧,日重一日。宝钗叫了小舍儿陪他,见他神气昏沉,气息微细,也陪着流了不少泪。这夕金桂见薛蟠多日只在宝蟾屋里过夜,那里还记着自己,又见宝钗同他言语不投,甚是气恼,不免多饮了几杯,迷迷糊糊竟走出院子,到月下生闷气。香菱自觉将不久人世,这日夜里挣扎着起来,到院子里解闷,听得见远远有人家捣衣敲砧声。抬头遥望天上,却见明月如玻璃光,【吴雪松按:此条一开始发布时遭刘俊俊篡改,认为不妥,改为“抬头遥望天上,却见月色如莹”,今按何莉莉文本时隔多年后终得还原。2014年11月1日】,寒气侵人,想起自己正如那广寒宫的嫦娥一般凄凉孤寂,年幼被人拐卖这里,连父母故乡都记不得了。如今病入膏肓,却少人问津,不禁望月长叹。越想越心酸,早已是泪流满面。良久,才慢慢踱进屋内,只觉两只脚软麻无力,便又躺回床上,不知不觉恍惚睡去,却见隐隐约约面前站立一人,是个暮年道士,上去一把搂住他大哭:“我可怜的有命无运的儿啊,爹爹来看你了,儿将做北邙乡女,为父怎不痛断肝肠。”香菱不解,道:“老先生何出此言?”那人道:“待为父将吾儿身世说明:儿本是姑苏阊门人氏,为父名甄费,当年儿幼小,于元宵佳节被拐子拐去,嫁与恶夫。当初的住地早已烧成一片瓦跞场了。为父三劫之后九十年寿要往那太虚幻境销号,今获悉儿先为父一步而去,故来送儿一程,也解了为父思儿一片心切。”香菱听罢,痛彻心扉,抱着父亲哭道:“女儿受苦了,父亲怎么这时才来看我?”士隐哭道:“为父也是万般无奈啊!”
  忽然一僧一道飘然而来,推开士隐,拽着香菱要带往太虚幻境销号,香菱同父亲扎挣着伸手互抓,皆被僧道从中阻开。香菱不觉哭醒,忽见窗外皎皎月光映着人影团团,不知是那一个,怯生生问道:“是谁在外面?”只见金桂推门进来,冷笑道:“你倒好,躲这里落个清净了,想找人拌嘴都找不到人了,人都说你那宝姑娘多么贤良,我看他却不是好人,横竖你已是没用的人了,不如勒死你,嫁祸你那宝姑娘,却是妙招。”说着,拿着牛筋线扑了上去,可怜香菱挣扎多时,终被勒死。金桂急忙离开。且说小舍儿被香菱屋内动静惊醒,【吴雪松按:此处曾被篡改为“且说小舍儿被香菱哭声惊醒”一句话文本】,忙披衣起来,见香菱颜面如雪,两眼发怔,已经没有气息了。小舍见状忙哭着去那屋里告诉宝钗母女知道,宝钗母女也慌忙赶来,见香菱颈有血印死去,大吃一惊,又不好说什么,【吴雪松按:此处原来发布被篡改为“见香菱病亡”2014年11月1日还原】,都悲声大作。
  通过原文,香菱之死不但清楚了,最重要的是金桂勒死香菱,折射永历帝被吴三桂处死的惨不忍睹,人物的映射与身份也一下清晰起来。刘俊俊在发布文本时,坚持“曹公”,把《红楼梦》当做雍正乾隆后宫事执迷不悟,所以坚持要改动这些情节,这种无知的做法严重伤害了作品内涵与思想。幸好历尽曲折,还能还原出原文,已属万幸。
  【笔者按:玻璃光,乃是古代对玉器鉴定的专业术语,玩古董玉器的朋友应该知道,真正的好玉、好珠子,珠圆玉润,就能发出这种“玻璃光”。明月古代被比作玉盘,所以才有“玻璃光”一说。当年还只是大学生的刘俊俊误以为“玻璃光”是现代汉语,觉得这样会降低吴本的真实性,于是擅作主张改成了“月色如莹”。】
  不管怎么死的,总之香菱一生很悲惨。从五岁被拐,十三岁被薛蟠买走,受尽折磨屈辱十几年,到最后死于异地,只能魂返故乡,尸体都不知道被安葬在哪。甄家是苏州阊门望族,可她一辈子没过过几天好日子,真是个“有命无运、累及爹娘”的苦命儿。
  那个南明的末代皇帝,何尝不是如此,出身在王爷之家(父亲是第一代桂王,分封在HN衡阳),但好日子没过了几年,张献忠打过来了,一家逃难到GX1646年在GD肇庆被一帮人拥戴意外做了南明的皇帝,但清军杀过来了,又逃回了GX再后来逃到了西南,被孙可望控制在GZ后又被李定国拥戴在YN清军追扑而来,永历帝又逃亡缅甸。吴三桂派军追到缅甸,缅甸王室出现政变,将永历帝献给满清,1662年被吴三桂用弓弦勒死在篦子坡,也葬在那里(GZ也有永历帝的衣冠冢)。也就是永历帝做了16年的末代皇帝,也就颠沛流离了16年,受尽屈辱的16年。做了皇帝后,他是致死都没能返回故乡(父亲的封地衡阳),更没有资格享受帝王陵寝,只能葬身遥远的西南边陲的丘陵(秋菱),恐怕也是只能魂儿返故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64
 楼主| 发表于 2022-6-11 21: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61章 红楼梦里的“流寇”势力

   

最新网址:www.aixswx.com

前面重点解读了明朝势力、满清势力,以及夹在两者之间的忠臣将相、汉奸佞臣。别忘了,明末是三股势力鼎力,还有支重要力量,并直接导致明朝灭亡,那就是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军。

《红楼梦》既然是写明亡清兴的历史,又怎么会忽视这一股力量呢?很遗憾,过去人们对《红楼梦》的解读索隐,一直对这股势力不重视,包括索隐派的代表人物蔡元培和潘重规两位老先生,他们只看到了《红楼梦》里的明清对立,却没留心到作者最为痛斥的流寇、汉奸、乱臣贼子,进而简单地将《红楼梦》索隐成了“反清复明”的著作。因此被胡适为代表的考证派所诟病。

同时,正因为此忽视了这股力量,很多人在做影射解读时,就很容易将原本是流寇势力,或者是汉奸佞臣势力的人物,当做了满清势力来解读。我认为一定要严格区分《红楼梦》里的几股势力,一共四类人:

一是明势力,是以月、玉、梅花喻指,以林黛玉的“木势力”为代表,林黛玉属木,自诩草木之人。包括王夫人、秦可卿、李纨、迎春等,都是“木势力”。根据前面的影射分析,我们知道,他们都是影射明朝的帝王和皇室宗亲。

一是满清势力,以风、金、戎羌喻指,以薛宝钗的“金势力”为代表,包括薛家家族(薛宝琴除外),还有金荣等。依据五行相克说,金克木,所以宝钗是黛玉的克星,黛玉注定不是宝钗的对手。依据五行相生说,木生火、金生水,而大明属火德,大清属水德,依然是“水克火”,大清克大明。而戎羌、强梁又直指贾蓉、贾蔷,吴本里指他二人的名字合起来正好谐音“戎羌”。而关于戎羌的字眼,通行本里只在薛宝琴的怀古诗第二首里出现,贾宝玉在将芳官改名为“耶律雄奴”时,借古喻今痛斥匈奴犬戎,总之戎羌、匈奴、犬戎,都是汉人对周边少数民族的鄙夷,认为他们自古是中华之患,结合《红楼梦》的故事背景,戎羌是指满清无疑。

一是农民军势力,以流寇喻指。代表人物我们在下一章揭晓。通行本里删去了“流寇”字眼,要是不删掉,那就太明显了,《红楼梦》可能早就被封禁。红学家们倒是也知道在首回的凡例里有这样一段话,里面正有“流寇”字眼。这段话是这样的:“……后回虽有流寇字眼,内容皆系汉唐黄巾赤眉史事,因不干涉朝政故抄录修之,另改名《石头记》。”显然作者故意说书中的“流寇”是是指汉唐黄巾赤眉(东汉末年的黄巾军起义、西汉末年的赤眉军起义),那流寇自然也是指和黄巾军、赤眉军一样的农民起义军,那在明末,自然是指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军。

一是汉奸贰臣佞臣,这里倒没有特别的字眼来喻指,他们夹在其他三股势力之中,从中渔利,非常容易被错当做满清势力。其中最重要的代表角色就是“夏金桂”,我们前面也解读了,夏金桂是影射大汉奸吴三桂。

好,搞清了这几股势力,下面一章我们就重点来谈谈红楼梦里的“流寇”。

(本章完)

阅读石头记真相大揭秘最新章节 请关注星空小说网(www.aixswx.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64
 楼主| 发表于 2022-6-11 21: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62章 赵姨娘和贾环:肇事的婆娘、闯祸的逆子(上)

   

最新网址:www.aixswx.com

一)让人看不懂的赵姨娘贾环母子

贾府里最让人看不懂两个人物,就是赵姨娘和贾环母子。这对极品母子的逼格实在太low了,主子不像主子,姨娘不像姨娘,别说贾府这样的诗礼簪zan缨ying之家、侯门公府之族,就是寻常的小户人家里都难见这种没品位、没格调、没修养、没素质的四无产品。

赵姨娘也算半个主子,可她表现出来的气质修养,连贾府最低等的丫鬟奴才都不如,难怪连唱戏的芳官都瞧不起她;

贾环是荣国府的三公子,可哪有半点王孙公子的贵族气质?贾府外面那些远房支系的少爷们,如贾芸、贾蔷、贾芹、贾菌、贾芝、贾蓁、贾芬等,虽然人品各有高低,家境各有贫富,但起码人家表现出来的气质涵养,也像个大户人家的公子少爷,唯独贾环,连莺儿都讥讽他不像个做爷的。

赵姨娘母子与贾府这样的侯门公府人家,风格完全不搭,他们在贾府,就好比绣房里蹿出个大马猴!要多怪诞就有多怪诞。

如果把贾府比作明朝皇室,那赵姨娘母子就完全是闯入皇室的下里巴人,连刘姥姥那样的乡下人都不如。很多读者都无法理解,贾政怎么纳了赵姨娘这么个婆娘做妾。赵姨娘姿色好吗?不知道,但生下贾环那么猥琐的孩子,“军功章”上也起码有她的一半,可见她也不是那种天姿国色的人;她很风骚讨男人欢心吗?好像也没看出来,她并不是那种风流灵巧招人怨的魅力女子。她会弹琴唱戏或有啥特殊本领吗?似乎也没有,演戏唱曲一样不会、琴棋书画一样不沾,甚至连针织女红她也没有。难道是贾政当初看走了眼?问题是赵姨娘和她兄弟赵国基都是贾府家生的奴才,知根知底,不像薛蟠娶夏金桂,压根不知道夏金桂是那种货色。再说贾政也不是那种没眼光的人啊,人人都说薛宝钗好,他却不以为然。没理由在自己纳妾问题上看走眼啊。

这对母子让人看不懂,作者这么设计也让人看不懂,那只有搞清楚了人物背后的隐喻关系,自然真相大白了,那这对母子到底是隐喻谁?

二)赵姨娘贾环影射之谜

有朋友已经猜到了,《红楼梦》里的赵姨娘和贾环,很有可能是影射历史上的闯王李自成。

如果看过吴本(癸酉本)后28回的,对贾环赵姨娘影射李自成的论点没什么好异议的,因为实在太明显了。那前80回里,能不能找到这种影射关系的证据呢?

当然有,只是不明显,让人隐隐约约觉得确有他的影子。

1)依然先看姓名。

贾环,谐音家患,以后确实是贾府之患。贾府又喻指明朝,因此也等于说是明朝之患。而李自成,便是灭亡大明的最大祸患。李自成也是大明子民,他领导的农民军推翻了自己的家国,不是北方女金推翻的大明,所以李自成绝对是大明的“家患”,女金满清是“外患”。

赵姨娘,赵,谐音肇。她确实是个肇事闯祸的婆娘。肇事和闯祸的意思差不多。说到闯祸,不能不想到“闯王”李自成——他可是闯祸精,他“闯”荡大半个明朝,将大明江山搅得天翻地覆,并且杀进北京,灭亡了明朝,真是个“肇事闯祸”王啊。

2)赵国基人名的玄机

赵姨娘有个兄弟,也就是贾环的舅舅,叫赵国基。按照赵谐音肇的解读,赵国基,那就是肇国基,那可不是肇造国基、开创新朝的意思吗?赵姨娘的兄弟怎么有这么牛叉甚至犯忌讳的名字啊?联想到李自成,在山海关兵败之后,在牛金星捣鼓下,匆忙登基,第二天就逃离了北京了。也就是李自成在北京只当了一天的皇帝。这个赵国基虽然是贾环的舅舅,但也是跟着贾环的奴才,一个奴才却有这么牛叉的名字,不过呢,他有一天突然死了,连死因都没交代,等于“肇(开创)国基”这事匆匆结束了,就像李自成在北京只当了一天皇帝一样。

有意思的是,李自成的本名叫李鸿基。赵姨娘的兄弟叫赵国基。鸿基、国基,是不是像哥俩的名字?那赵姨娘的本名,很可能就是叫赵X基,会不会就是叫赵红基呢?

2)贾环相貌丑陋之谜

同样是贾政的儿子,贾宝玉是“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而贾环却是丑陋顽劣不堪,堪称红楼梦里唯一的丑男子,连贾政见了他也觉得心里厌恶。就算是同父异母,相貌也不会相差如此之远,按理说小妾的儿子相貌该更出色才是,因为古代是娶妻娶贤、纳妾纳色,赵姨娘姿色一定不会太差,生的儿子怎么那样丑陋粗鄙?

从别的方面很难解释,但如果从其影射的对象来说,那就说得通了,因为历史上的李自成,相貌就是丑陋得出了名的。

明朝通缉李自成的布告上说他是“为人高颧深,鸱chi目曷he鼻”。也有史料说李自成是党项人,虽不是凶神恶煞,也绝非善类。特别是他一只眼睛中箭瞎了,相貌更是不堪了。明朝官方的话或许有诋毁丑化的成分在,但他肯定不是什么美男子,更不是后来内地的文字图片资料所美化的那样浓眉大眼、英气逼人的大英雄形象。这一点,有和他同一个战壕的义军首领张献忠可以作证。

张献忠就十分鄙视李自成的相貌,两人后来分道扬镳,也与张献忠恶心他长得丑陋有关。看到明朝通缉令上形容李自成相貌文绉绉的话,张献忠反倒笑了,“什么鸟鸱chi目曷he鼻,那李自成不就是一个蝙蝠头嘛,让人见了恶心三天”。张献忠私下里就称呼李自成李蝙蝠头。蝙蝠头,除了獐头鼠目的猥琐之外,还多了几分阴毒和诡诈。而张献忠本人除了皮肤黄一点,那可是浓眉髯须,算得上一枚奇男子,所以仅从相貌上,张献忠就十分不待见李自成。

贾环的相貌如何,书中没有详写,就在二十三回通过贾政的视角将贾宝玉和贾环做了一个对比:

贾政一举目,见宝玉站在跟前,神彩飘逸,秀色夺人;看看贾环,人物委琐,举止荒疏,忽又想起贾珠来。

李自成的蝙蝠头是什么样的?恐怕也会让人想到“委琐”这个词吧。

(待续)

(本章完)

阅读石头记真相大揭秘最新章节 请关注星空小说网(www.aixswx.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64
 楼主| 发表于 2022-6-11 21: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63章 赵姨娘和贾环:肇事的婆娘、闯祸的逆子(下)

   

最新网址:www.aixswx.com

4)赵姨娘母子与贾府完全风格不搭。

前面我们说了,赵姨娘贾环母子,完全是闯入贾府的异类,《红楼梦》为什么要设计这么两个怪胎?

《红楼梦》里看似写得不合常理的地方,往往是作者煞费苦心暗示玄机的地方。比如我们前面说的夏金桂和香菱,香菱对夏金桂毫无威胁、还一心想讨好金桂,两人也完全无冤无仇,可是夏金桂就是非要置香菱于死地不可,简直是“上帝派来专门惩罚她的”。这于情于理说不通,只能说当时的历史现实中很可能有这样的人啊。我们认为作者这么写是为了符合人物的影射关系,夏金桂对香菱的步步紧逼,是影射吴三桂对永历皇帝的赶尽杀绝。

那写赵姨娘母子,是不是也是这种思路呢?我看也完全有可能。

如果说,夏金桂是上帝专门派来惩罚香菱的,那赵姨娘母子就是上帝派来专门整垮贾府的。这对母子除了肇事闯祸、没事找事,就没干过正事。屁大的本事没有,却一门心思要“当家称王”(吴本里王夫人这样说赵姨娘)。贾府上下打心底地就不喜欢、瞧不起他们,可偏偏拿他们毫无办法。

历史上的李自成早年杀债主、杀妻子,后来在领兵造反、一生闯祸不断,带领大明子民来残杀大明子民,明王朝是既痛且恨,却毫无办法。明王朝包括作者打心底又瞧不起李自成这样的贱民、刁民、土包子,鄙视他们是“皮里春秋实黑黄”,痛恨他们横行霸道、为祸天下,将大明江山弄得天翻地覆、民不聊生。崇祯皇帝被迫自杀殉国、汉人最后一个王朝灭亡,真可谓是汉家的“天塌了”。于是才有了《红楼梦》开篇的女娲补天故事的新演绎。

贾府家门不幸,出了赵姨娘贾环这样的恶妇逆子;大明朝国运不昌,出了李自成这样的祸国灾星。

很多人从纯文学的角度说,作者对自己笔下的每一个人物都是充满了感情的,无所谓褒贬,她们都是苦命人。通行本确实是这么写的,后四十回里赵姨娘还病死了,贾环依然愚蠢不更事,特别是赵姨娘临死时还着实让人抹了一把同情的眼泪。但真实的《红楼梦》绝非如此,通行本的改写早已被人诟病,作者对赵姨娘、贾环的鄙视痛恨是一贯的,这对母子在80回以后必定会翻起更大的浪,带来更大的祸乱。一心想要害死贾宝玉的赵姨娘,没有理由就突然性情大变,变圣母了。

同时我们知道,《红楼梦》并非是完全是虚构的故事,而是隐写的历史,作者是满含悲愤地在写亡国血泪,他心里是极其痛恨乱臣贼子、祸国煞星,所以作者对笔下的赵姨娘母子、夏金桂等,表现出的是“纯粹的坏”,对她们是“纯粹的恨”、打心底的鄙视,压根没有什么值得同情和原谅的地方。作者的这种态度,完全表达了明朝遗臣遗民对李自成、吴三桂之流的痛恨鄙弃的心声。

5)贾环赵姨娘不好色 VS 李自成不近女色

说赵姨娘母子影射李自成,还有个很有意思的证据。就是他们都不好色。

先说李自成,他在历史上不好色是出了名的。他没有儿子,野史说他有个女儿。他的第一任妻子韩金儿,被他亲手杀了,原因是老婆出轨。后来就一直带着高氏转战天下,攻入北京之后,全军上下,都在抢民女、抢宫女,唯独李自成,只爱黄金,不爱女色。在北京做了一天皇帝,就只封高氏为皇后,其他一个嫔妃都没有。这么个“大英雄”老婆出轨,没有子嗣,不好女色,这不得不让人怀疑,他是不是在那方面不行。与之相反的是他的“老战友”张献忠,不但好女色,还好男色。

但我说贾环赵姨娘也不好色,可能你会觉得我太扯了。因为书中贾环就是个小色鬼啊。最重要的证据就是,一次金钏跟宝玉说:“我倒告诉你个巧宗儿,你往东小院子里拿环哥儿同彩云去。”显然金钏是说贾环跟彩云正在“行好事”。其实这时候贾环还很小,充其量搂搂抱抱,还做不得男女之事。所以这时候还看不出他到底爱不爱女色,或者说那方面行不行。

再等到大一点后,王夫人将彩霞放了出去,来旺家的强势逼亲,让彩霞给自己那酗酒丑陋的儿子做媳妇。彩霞就跟赵姨娘说,赵姨娘素日深与彩霞契合,巴不得与了贾环,方有个膀臂。每唆贾环去讨,一则贾环羞口难开,二则贾环也不大甚在意,不过是个丫头,他去了,将来自然还有,遂迁延住不说,意思便丢开。

这里贾环的态度就让人看不懂了。

想当初,因为彩霞被贾宝玉拉着说话,贾环就又嫉又恨,竟然用滚烫的烛油来浇到宝玉脸上。如今彩霞要被人强逼为妻了,他反倒不在意了。

或许你说,他也许觉得以后还有更好的,或者心里面已经有了相好的,但奇怪的是,后面丝毫没有写到他有相好的。

到了吴本后28回,贾环的势力势不可挡,不但两次攻入园子,最后还占领了大观园,里面的女子可以说都成了他的猎物。奇怪的是,其他流寇都在抢美女,特别是那个钱槐,还要抢林黛玉做老婆,可是贾环一个女子都不要,手下想要哪个女子他都同意。

莫非贾环是个大情圣,心中已早有所属?可是当彩云、彩霞,他这些旧相识出现的时候,他也一点不激动,也没有丝毫爱意冲动。她们可都是他的初恋啊,谁能不勾起点旧相思,可他偏不,最后还竟然毫不留情地把她们都杀死。

当年他们母子在贾府受尽了丫鬟们的鄙视和嘲讽,如今他已经杀进园子,完全可以把当年瞧不起他的丫鬟们抓来为所欲为,特别是宝玉房里、王熙凤房里的丫鬟。这不都是网络小说里的惯有桥段吗?可是贾环并没这么干,管它丫鬟婆子,管它漂亮不漂亮,全部一概杀死。

又有卜世仁带着老婆和女儿银姐来投奔他。贾环盯着银姐看了半天,说了句“好俊的小娘子”,看得银姐有点害怕。卜世仁是不惜奉献女儿来巴结贾环。我以为这一次贾环要起色心了,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贾环一点也没为难银姐,并没有让她侍寝,晚上银姐和她母亲还有小红安然地睡在一起,贾环碰都没碰她一下。小红那么漂亮,有林黛玉的影子,他也毫不动心。

作者为什么把贾环写成了一个不近女色的怪人?

再看赵姨娘,她是个恶妇、蠢妇、泼妇,可她不是**,其他三大泼妇——王熙凤、夏金桂、秋桐,都有“淫”方面的不良记录,唯独她没有。后来她的“造反事业”节节胜利,按理说她完全可以包养个小鲜肉什么的,而且连大帅哥贾宝玉也被她抓进了岳神庙,还有贾芸这样的帅哥,可她对任何鲜肉帅哥都视而不见。她们母子的一切追求,就是杀进园子,称王称霸。

当然不能说赵姨娘母子不好色,就说他们是影射李自成。我只是发现他们这一点很像,觉得很有意思,故写出来和大家分享。

其实不好色也不见得都是好事,尤其是对大人物干大事的人来说。某种程度上,不好色或者说那方面不行的人,对千秋基业的发展,可是毁灭性的。

有学者认为,李自成败亡,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子嗣。他没有儿子,所以他的事业无以为继。想想努尔哈赤、成吉思汗。一个大人物,要什么没有自己的子嗣,那很可能就会”人亡政息“。

李自成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年轻人拼事业,没有错,但到了该结婚、该生孩子的时候,就该结婚生孩子,不能说等到我事业有成再来要孩子。等到那时,身体差了,能不能生还不好说,即使生了也可能质量不高,就算孩子各方面都很好,但等到你退休的时候,你孩子还没成年,无法继承延续你的基业。到那时已经悔之晚矣。

6)平安州之谜

红楼梦前八十回里多次提到一个叫平安州的地方,贾赦曾让贾琏去那里办一桩机密大事,薛蟠贩卖货物在平安州界遭遇强盗,所幸柳湘莲救了他,可见柳湘莲就在平安州一带活动。

平安州到底是中国的哪个地方?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平安州并不平安,强盗土匪盛行,那里经常出乱子。前八十回里,平安州一直是写得神神秘秘,实在搞不清贾琏经常去平安州到底干什么事。所幸吴本后28回给了我们答案,原来平安州乃是流寇造反起兵之地,平安州实为祸乱州,红楼梦里经常说反语的,就像明明是“末世”了,偏偏要说是太平盛世。吴本里赵姨娘贾环钱槐带领的流寇人马烧杀劫掠,最后被贾蓉贾蔷的戎羌军队追击溃逃到平安州,赵姨娘最终也命丧平安州。

所以平安州是为了引出强盗、流寇,进而引出李自成的农民军。赵姨娘带领一帮流寇,最后命丧平安州,显然她有着李自成的影子。

(本章完)

阅读石头记真相大揭秘最新章节 请关注星空小说网(www.aixswx.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64
 楼主| 发表于 2022-6-11 21: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64章 红楼梦里“红尘”与“风尘”的区别

   

最新网址:www.aixswx.com

红尘、风尘,这两个词语在《红楼梦》里多次出现,特别是在第一回,还多次同时出现。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

先是那女娲补天剩余石,听见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高谈阔论,特别是谈到了“红尘中荣华富贵”,“不觉打动了凡心”,后来茫茫大士将它幻化成通灵宝玉,携入红尘,去历幻一番。后来石头重新回到大荒山,将这段经历显现在大圆石上,空空道人看见抄录下来,便是《石头记》。

又说“地陷东南处”的姑苏阊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風流之地”。

同样的故事里,同在第一回里,有时又用“风尘”一词。

比如作者自云:“今風尘碌碌,一事无成”;第一回目又叫“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后面更有妙玉判词曲子里“依旧是風尘肮脏违心愿”的悬案。

这“红尘”和“风尘”究竟有何区别?

首先有一点是肯定,红尘、风尘,都是“尘”,都是从“尘世”一词衍生而来。那问题来了,

一、尘是何意?

尘,大家都会望文生义,尘,小土了,也就是飞扬的细小的灰土。并因此说明汉字是多么形象生动。但这在古代就会闹笑话了,因为“尘”是简体字,正体字(繁体字)为“塵”,上面一个“鹿”,下面一个“土”。要是你说鹿跑过去而扬起的灰土即为“塵”,那就说得通了。

鹿跑过去而扬起的灰土即为“塵”,那鹿为什么会慌不择路地跑?

那很可能是有人在追逐。这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与中国历史息息相关的一个词:逐鹿!

《史记·淮阴侯列传》有言:“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因为天下人都在“逐鹿”,于是搅得整个天下都是漫天灰尘,故称天下为尘世。

于是“尘”又衍生出另一个意思来,即“战事、兵祸”。天下大乱,四处战乱,是为“尘”。

例句:

魏书·卢水胡沮渠蒙逊传:「四方渐泰,表里无尘。」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当年洪武爷扫荡胡尘,定鼎金陵,是为南京。」

这里又延伸出一个词:胡尘。

二、红楼梦有“胡尘”吗?

胡尘,当然不是指姓胡的扬起的灰尘,而是指“胡人发动的战争兵祸”。“洪武爷扫荡胡尘”,指的是明朝开国皇帝洪武大帝朱元璋扫荡蒙古、推翻元蒙的事。

可能你要问:你扯了半天,又是“战争兵祸”,又是“胡尘”的,这些跟红楼梦有啥关系?红楼梦里又没有战争,没有胡人!

如果你觉得没有关系,觉得红楼梦没有战争、没有胡人,那代表你没有理解透“尘”的意思,也没有读懂红楼梦。

红楼梦开篇就提到女娲补天,又说地陷东南;书中又多次提到“末世”;贾政在说“林四娘”的故事时,又假借“黄巾、赤眉”之汉末农民起义天下大乱之事,如此“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天下大乱的“末世”,难道不是兵祸乱世?

那红楼梦里有没有“胡尘”的字眼?那倒没有,但有一个非常关键的词,与“胡尘”是同出一源,就是“泪尽”。

林黛玉,第一女主角,是绛珠仙草为“还泪”而转世,泪尽了,人也死了;

贾宝玉,第一男主角,为木石前盟,“滴不完相思血泪,抛红豆”;

作者,难以考证,但写成“满纸荒唐言”,皆因“一把辛酸泪”;

曹雪芹,第一批删人,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最后“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

畸笏叟,著名批书人,见“芹泪逝”,他也“常哭芹,泪亦待尽”;

书中的闺阁儿女,也是泪水涟涟,以至于“千红一哭(窟)”、“万艳同悲(杯)”,灌愁成海;

……

《红楼梦》里为什么有这么多眼泪?而且还是血泪?

《红楼梦》里为什么女主角、著书人、批书人,最后都“泪尽而逝”?

这血泪究竟为谁而流?这血泪究竟因何而“尽”?

说到“泪尽”,不能不提到一句千年流传的诗句,那就是南宋陆游的那首诗: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正是其中的一句“遗民泪尽胡尘里”!

如此看来,红楼梦里的血泪,乃是遗民的血泪;红楼梦里的泪尽,是泪尽胡尘!

陆游说的遗民,是指北宋遗民,所说的胡尘,是指女金攻灭北宋、掳走徽钦二帝的靖康耻。整个南宋,中原的汉人都活在靖康耻、胡尘泪的耻辱血泪之中,等了一年又一年,始终没见收复中原的王师回来。

如果说《红楼梦》里的“泪尽”,是为了引出“胡尘”来的话,那联系到《红楼梦》所处的大体年代,就自然很容易理解:

红楼梦里之血泪,也是遗民之血泪;红楼梦之泪尽,也是泪尽胡尘里。

红楼梦里隐藏的遗民,便是明亡后的明朝遗民;红楼梦里暗示的胡尘,当然就是后金满清。

几百年前,女金人灭了汉家王朝北宋;几百年后,女金的一支后金满清灭了最后的汉人王朝南明。这是金人带给汉人的两次耻辱,这不能不让明朝遗民文人,在其诗词文章中,做这样的关联——何况由于清朝残酷的文字狱,不能直言后金灭明之事,只好借古喻今,借金灭北宋之史,来隐喻明亡清兴之事。于是才有了《红楼梦》里让人雾里看花的谜团。但作者有意无意地留下很多关键字眼,比如“泪尽”,比如“血泪”,……这些散落在书中的字眼,如同蒙尘的珍珠,需要我们细心地发掘,并串起来,就是一条条的证据链。

三、红尘繁华地

理解了尘、尘世、还有胡尘,我们再来看《红楼梦》里的红尘、风尘,就好理解得多。我们先看红尘。

红尘原本是指闹市街衢的飞尘,形容都市的繁华;后来引申为人世间。《红楼梦》里的“红尘”,显然是本来的意义多一些,因为书中“红尘”总与“荣华富贵”关联在一起。那石头要到红尘历幻一番,是要投胎到一二等的富贵风流之地,而贾府正是“繁华烟柳地、温柔富贵乡”。如果是小家小户,甚至贫苦人家,通灵宝玉是绝对不去的,那样的生活也不配称“红尘”,顶多是“风尘”。比如作者说自己“风尘碌碌,一事无成”,而不会说“红尘碌碌”,要知道作者晚年过的是“茅椽蓬牖,瓦灶绳床”的穷苦生活。

所以书中的“红尘”,是与荣华富贵相关联的。又说“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風流之地。”甲戌本批语说是指“金陵”。金陵即南京,俗称石头城,它是大明的帝都之一,绝对是“一二等富贵風流之地”。而贾府是“白玉为堂金作马”,绝对是荣华富贵之家。但天下最富贵风流最荣华富贵的地方,当属帝都帝王家。通灵宝玉真要去红尘历幻,当然首选帝王家,那才是真正的荣华富贵啊。

而这“红尘”之“红”,不能不让我们联想到“红楼梦”之“红”。前面说了,作者在书中隐藏了很多关键字眼,就如同散落的珠子,那“红”字正是那颗最大的“明珠”。

“红”字在书中太耀眼了:

贾宝玉叫怡红公子,住的地方叫怡红院,题匾额为“怡红快绿”,前身是赤霞宫神瑛侍者;通灵宝玉是“灿如明霞”;林黛玉前身是绛珠仙草,绛为红;枫露茶为红;红豆为红;血泪为红;更有千红一哭、万艳同悲;曹雪芹在悼红轩批阅十载;书名又叫红楼梦;……

为什么要这么强调“红”的字眼,以前我们在解读书名的时候就说过了,红楼梦乃朱楼梦,红即为朱也,朱又为朱明王朝即大明也。

那红尘岂不可以说“朱尘”?

朱尘?有这个词吗?

有的,与红尘的意思差不多,而且比红尘出现早得多。

《楚辞·招魂》:“经堂入奥,朱尘筵些。”

南朝·梁·江淹《别赋》:“镜朱尘之照烂,袭青气之烟煴。”

清·袁枚《随园诗话》:“独《咏桃花》颇婉丽,其词曰:‘寂寂朱尘度岁华,又惊春色到桃花。五陵游客知何限,只有渔人最忆家。’”

将“红尘”与“朱尘”联系起来,那就好理解了,原来作者说的红尘,乃是大明朝时的富贵红尘,通灵宝玉在红尘历幻,所看到的大明帝王家的末世晚景。但最后大厦倾、油灯枯,食尽鸟投林,树倒猢狲散,白骨如山忘姓氏,万物萧瑟鬼唱歌,所谓的荣华富贵,已是明月梅花一梦。

红尘繁华不再,神州四海正风尘!那风尘又做何解?

四、四海正风尘

红尘之红,是指朱,指朱明王朝,红尘指大明时代;

那风尘之风,当然是指清,指满清王朝;风尘指满清时代。

“风”为什么是指清朝呢?这当然是中国文人特有的文字戏尔,清风指清朝,明月指故国明朝。在清初因为文人玩这种“清风明月”的隐喻游戏,而遭到杀头大祸,这就是清文字狱中的“清风诗案”。

其实不唯是汉文人这样说,就是清朝满人也自诩八旗军入关是“紫气东来的清风”。直到三百多年后的今天,在2005年辽宁沈阳市政府就隆重举行“紫气东来,庆祝满清入关360周年”庆典。

那红楼梦里有没有这种“风”的隐喻呢?

太多了,红楼梦最初的书名就叫《风月宝鉴》,表面上是写风月儿女的小说,其实是写“清风明月”的小说,写的是明亡清兴的历史,所以才称作“宝鉴”(以史为鉴)。

那风月宝鉴的镜子,是风月两面,一面是花容月貌的美人(即月的一面,代表大明时代);一面是白骨森森的骷髅(即风的一面,代表大清时代)。

书中林黛玉是怨东风,因为风把花草树木都吹凋残了,“莫怨东风当自嗟”,“风刀霜剑严相逼”……

而薛宝钗却是赞东风,“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对“风”的态度,宝黛二人截然相反,因为宝钗是代表“金”势力、“风”势力,黛玉代表“木”势力。“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黛玉当然不喜欢“风”;同时“金克木”,黛玉也不喜欢“金”。

汉文人将清朝说成“清风”,或者“东风”,其实有暗藏鄙视唾骂之意,因为“风”的繁体“風”里有个“虫”字,暗示“风势力”的人都是蛇虫鼠蚁之辈,是包藏祸心之徒。反映在红楼梦里,那些名字里有“虫”字的,往往是作者不喜的人物,比如薛蟠,薛蝌,宝蟾,多浑虫,母蝗虫、……

说清楚了“风”和“清”的关系,那“风尘”自然是指清朝的时代。

作者“风尘碌碌,一事无成”,是说那时的他已经生活在清朝了;妙玉“风尘肮脏为人愿”,后来很可能“堕入风尘”,也暗示她遭受清朝尘世之祸。贾雨村“风尘怀闺秀”,是说他要在“风尘”谋功名富贵,即要为清廷效命。

在清朝初年,那些明朝遗民文人,或抗清义士,常在诗句里将满清之世,比作“风尘”。吴梅村的诗句:“牢落悲风尘,天地徒茫茫。”而最有名的当属少年英雄夏完淳的诗:

万里飞腾仍有路莫愁四海正风尘。

对明朝遗民来说,大明的红尘富贵已成一梦,清朝的漫天风尘,让人憋闷悲屈。想必这便是红楼梦里“红尘”与“风尘”之隐喻的区别吧。

-end-

(本章完)

阅读石头记真相大揭秘最新章节 请关注星空小说网(www.aixswx.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3 20:24 , Processed in 0.05691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