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11-12 18:4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黛玉真身解密!王夫人是木头皇帝朱由校?红楼梦中谁掉到水里?
长安昭阳王
IP属地: 香港
2024.11.08 12:10:53
字数 2,119
阅读 18
【 红楼日月:连载111】
(接上文,秦可卿淫丧,秘密在药引)
8.1.5 王夫人:天启朱由校
特征是:木头皇帝,不上朝,魏忠贤当政。
35回,贾母对宝钗说:“当日我像凤姐儿这么大年纪,比他还来得呢。他如今虽说不如我们,也就算好了,比你姨娘强远了。你姨娘可怜见的,不大说话,和木头是的,在公婆跟前就不大显好。凤儿嘴乖,怎么怨人疼他?”
贾母的话,一是说魏忠贤王熙凤不如前代;二是说魏忠贤能力还算好,而且嘴乖,不怨人宠他;三是说王夫人是“木头皇帝”朱由校。
从黛玉进贾府,便能明显看出,荣国府处于王夫人当权时期,荣禧堂就是王夫人的正室。贾母则作为一个老祖宗的形象,别院另居,万事不理,颐养天年。但王夫人的特点是不管事,由王熙凤当家。在正面看,王夫人每天以侍奉贾母为要,陪贾母聊天,侍奉一日三餐。这样的设计就让贾母、王夫人都符合“不上朝”的特征,而由魏忠贤王熙凤当政了。
把努尔哈赤这个女真东“夷”,化作女人,加个女旁,作为宝玉的“姨”,设计为王夫人的姊妹,把皇太极设计为黛玉的姊妹,这个构思极妙。因为两两之间有明显的对应特征:
努尔哈赤1616年称汗,年号天命,1626年死;
朱由校1620年即位,年号天启,1627年死。
皇太极1626年即位,年号天聪、崇德,1643年死;
朱由检1627年即位,年号崇祯,1644年死。
所以把朱由校和对手努尔哈赤做了姊妹,就是王夫人和薛姨妈;把朱由检和对手皇太极也做了姊妹,就是林黛玉和薛宝钗,死对头。而且这样一来,薛家便能住进贾府的东北,蘅芜苑也在大观园的东北。
38回,请贾母赏桂花,在藕香榭,贾母说小时家里也有水有亭,叫做“枕霞阁”,“那日谁知我失了脚掉下去,几乎没淹死,好容易救了上来,到底被那木钉把头碰破了。如今这鬓角上那指头顶大一块窝儿就是那残破了。众人都怕经了水,又怕冒了风,都说活不得了,谁知竟好了。”
我们知道掉到水里的是朱由校,不是万历帝。这又是我们前文说过的张冠李戴,把王夫人朱由校的事,移到了贾母身上,免得太露,但明白人一看都清楚。而且贾母强调到底“木”钉把“头”碰破了,到底是什么?“木头”!几乎给读者明说了是“木头皇帝”朱由校。又说经了水,冒了风,活不得了,直接说了天启帝朱由校的结局。
林黛玉
8.1.6 林黛玉:崇祯朱由检
黛玉是“明君”,崇祯帝,在第一章专门讨论过。
黛玉特殊,是本书主角,但作为皇帝当家的很多特点,在前八十回体现不出来。而且即便写,作者也会为长者讳、为尊者讳,不会说黛玉治国理家有哪些不好,只会写她聪明能干,只是时不我与,为清所困,像池中“清水出芙蓉”。所以对黛玉这个特殊角色,是以人物性格的刻画为主,辅以经历、结局,很容易认出是末代“明君”崇祯。
特征是:小性儿、多疑,亡明、殉国,上吊而死,以发覆面。
黛玉的小性儿、多疑,书中多次写到,“况且林黛玉素习猜忌,好弄小性儿”,“宝玉素习深知黛玉有些小性儿”,湘云、紫鹃都亲口说过黛玉“小性儿”。
黛玉最后上吊而死,虽然在八十回没看到,但判词中写的很清楚:“玉带林中挂”,“玉带林”是“林黛玉”,林中挂,在树上吊死了。在树上吊死的“明君”,一下就能认出崇祯。
以发覆面,本是死后之状,八十回黛玉未死,只是用画家三染法,做了些渲染、预演:19回,黛玉也倒下,用手帕子盖上脸。26回,林黛玉自觉忘情,不觉红了脸,拿袖子遮了脸,翻身向里装睡着了。
亡明、殉国,在开始就写了。宝玉、黛玉初会,宝玉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黛玉回答没有,宝玉摔玉大哭,贾母却说“你这妹妹原有这个”,“殉葬”了。反面直指黛玉其人原有江山,后来殉国。
注意在这之前,宝玉问:“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送黛玉“颦颦”二字,探春便问何出,宝玉说“《古今人物通考》”,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
宝玉问妹妹尊名,黛玉便说了名。黛玉说的名是什么,作者没写。宝玉问读者“可曾读书”?宝玉问尊名是那两个字,宝玉又问表字,读者您还没反应过来?朱由检之名确是两个字,当然汉人名不是一个字就是两个字,不足为奇。奇的是,宝玉送黛玉的字,说是出自“《古今人物通考》”,三次重复强调“杜撰”这个书名。而且甲戌本把三个“杜撰”,连续三次错写为“肚撰”,是很明显的错误提醒。这些重复强调、错误提醒的手法并用,作者在强调、提醒读者什么?
一是“古今人物”。指出黛玉此人,在“古今人物”中。
二是用了个“考”字。中国人都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用“考”字,是对亡故的先父才用“考”!《礼记》:“生曰父,死曰考。”
对红楼作者的用字,不要说这个“考”不是那个“考”的意思。前文多次论证过红楼作者的一石多鸟,把汉字的多音多义发挥得淋漓尽致,巧妙绝伦。对明白人不必再解释,对不明白的人解释也没用。
在“四颗珠子”中,我们讨论过崇祯四子,太子和永王是“白首双星”,活到白头了。前文说万历帝右脚有严重足疾,史书没记载,外人不知道,提出过太子、永王作为《红楼梦》第一作者的可能性。如果红楼作者是太子或永王这样的皇子,那么“考”字就用的再合适不过了。而且显然就是作者故意用“考”字,是对先父崇祯之称!
下文讨论《红楼梦》原著作者,是崇祯太子或永王的可能性。
未完,连载【红楼日月】
(点击正文前的头像或账号名,进入连载目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