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王夫人//贾政//史太君【王+夫+人·花袭人】药王菩萨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33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9 11:30:54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夫人为何对贾环恐惧?庶子身份被小瞧,贾环确是贾宝玉重大威胁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红楼梦(小说)话题下的优秀答主
​关注他
王夫人最担心甚至害怕的是贾环对贾宝玉的威胁。这从贾宝玉被打后,她派人去怡红院传人,要证实是贾环讲了坏话导致贾宝玉被打就能看出来。

虽然当时她面对的是贾母的丫头袭人,问出:“我恍惚听见宝玉今日捱打,是环儿在老爷跟前说了什么话,你可听见这个话没有?你要听见告诉我,我也不吵出来叫人知道是你说的。”实际试探袭人口风的意思更明显。但无疑贾环的行为举止,更加让王夫人关注。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实际上,王夫人的紧张情绪在贾环出生后就有点紧绷,而到了贾珠日后就已经是极限拉伸了。书中尽管对此没有特别的文字描述。但从这么几件事也能够体现出来。

一,贾环受到的待遇与姐姐探春不同。

探春出生后,受到王夫人重视,不让生母赵姨娘抚养。长大一点更是跟在贾母身边受教养。而贾环出生后就丢给了赵姨娘,王夫人并不负嫡母的责任。导致贾环不但在贾府被孤立,更是受到赵姨娘的影响,长成“人物猥琐,举止荒疏”的邋遢模样。

不仅如此,贾环用灯油要烫瞎贾宝玉的歹毒心思,也反映了被赵姨娘养坏的现实。

贾环会“变坏”,没有受到姐姐探春一的地位和教养,完全是王夫人有意为之,就是让贾环被养坏,不能成为贾宝玉的威胁。


二,王夫人放任丫头彩霞与贾环私情。

贾环当日烫伤贾宝玉,就是因为贾宝玉与彩霞嘲戏让贾环吃醋。彩霞不像金钏儿与贾宝玉亲近,她反而对无人关注的贾环“情有独钟”,也是想要博得一个“奇货可居”,无人竞争。

但她是王夫人的丫头,贾环又是庶子,一旦双方发生“偷试”之情,最好再让彩霞有孕,就涉嫌淫辱母婢之罪,会让贾环身败名裂。

三,对赵姨娘极限施压。

赵姨娘为人愚钝,在府中常有不体面的作为,本质上还是她的人生不如意所致。但凡她在王夫人房中有点体面,也不至于让她的性格越变越激烈,处处不如意,要争一口气甚至是故意要表现的强势。


就像她对马道婆说的:“如今就是个样儿,我们娘儿们跟的上这屋里那一个儿!”这话也是事实。他们母子活的可是水深火热。不但王夫人看不上,王熙凤更是经常带头踩踏。

如果不是王夫人的态度,也没人敢这样对待赵姨娘和贾环。以王熙凤的精明,自然是体会王夫人的意思行事。

赵姨娘被逼的越歇斯底里,对贾环的教养就越坏。贾环也就越受影响。

四,贾元春的打压。

不光王夫人看不上贾环,贾元春也帮着母亲打压这个弟弟。她省亲时不接见,元宵节灯谜,端午节赐节礼都没有贾环的份。更奢谈不让他住进大观园,绑死在赵姨娘身侧了。


贾元春亮明态度,就导致贾环在贾府彻底被踩在地底。再也不成贾宝玉的威胁。

但其实王夫人最害怕的不是贾环本人对贾宝玉产生继承威胁,而是另外两个方面的威胁。

一,贾宝玉的安危确实存在危险。毕竟赵姨娘买通了马道婆,用“五鬼魇魔法”差点要了贾宝玉的命。贾宝玉与贾环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一旦贾宝玉死了,贾环就是既得利益者。

二,贾政的选择很重要。贾宝玉虽是嫡子,在哥哥贾珠死后是贾政的第一继承人。但是他并不让父亲满意。

一旦贾政执意觉得贾宝玉不行,非要选择贾环,就不排除重演当初贾政以次子当家荣国府的旧事。


贾环的“危险”是存在就是威胁。让王夫人不得不防。

究其根源是唐代以后庶子地位的提高,以及继承制度的改变。尤其是明清两代,庶子不但拥有与嫡子一样的继承份额,更可以承袭贾家这种世袭的爵位和爵产。以皇帝为例,有清一代也只有道光皇帝一个嫡长子,其他都是庶子。

据《大明令·户令》记载的明代继承权益:不问妻、妾、婢生,止依子数均分。奸生之子(私生子),依子数量与半分。”

明代律法明确规定庶子与嫡子具有同等继承份额。哪怕是私生子(奸生子)只要得到家族承认也将分得婚生子的一半份额。如果没有婚生嗣子,私生子得到家族承认甚至可以继承全部财产。清代沿袭这一规定。


私生子尚且如此,又何况是庶子。贾环跟在贾宝玉身后就是潜在威胁。王夫人岂能不害怕担心?

可能有人会说按照嫡长继承,贾珠死后留下儿子贾兰是嫡长孙,应该优先继承。其实如果贾家是普通人家,贾兰将与二叔、三叔均分家产,承继嫡长房,长大后负责奉养祖父母,甚至成为二房的家主。但贾家不是普通人家。

贾政继承了荣国公的爵产,成为荣国府的第三代当家人。他的继承人就和贾琏一起成为荣国公第四代继承人,必须是“玉”字辈。贾菌作为第五代没有资格继承第四代。当他父亲贾珠一死,二叔贾宝玉就顺延成第一继承人,然后是贾环。


哪怕贾宝玉、贾环都出了意外,也轮不到贾兰,自有宗族其他玉字辈的继承。比如两房继承重新归一,由贾琏重新继承爵位和爵产。这也是另一个让王夫人担心的事实。她力主金玉良姻,何尝不也是希望借贾家与薛家、王家结成利益联盟,避免造成王家为了女婿贾琏,牺牲贾宝玉这个外甥的可怕现实。毕竟当初贾政这个女婿上位原因,王夫人比谁都清楚。

只可惜,王夫人机关算尽,最终还是没有算过天命。荣国府未来被平反,还是被贾环得了便宜,重新获得继承权。那时候王夫人如果还活着,早已眼睁睁失去自己三个孩子,彻底没了名利之争。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10-29 10:42・IP 属地辽宁
红楼梦(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33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9 11:47:10 | 显示全部楼层
贾母在潇湘馆吩咐王夫人,蘅芜苑训斥王熙凤,一天两次发火太可怕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红楼梦(小说)话题下的优秀答主
​关注他
2 人赞同了该文章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发生了很多事。但最能让她看透贾府当时复杂关系的,应该是贾母在潇湘馆和蘅芜苑的两次表态。尽管贾母很克制,刘姥姥也很容易就能看出她的怒气。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先说潇湘馆的窗纱问题。

说笑一会,贾母因见窗上纱的颜色旧了,便和王夫人说道:“这个纱新糊上好看,过了后来就不翠了。这个院子里头又没有个倚树,这竹子已是绿的,再拿这绿纱糊上反不配。我记得咱们先有四五样颜色糊窗的纱呢,明儿给他把这窗上的换了。”

潇湘馆的窗纱颜色旧了,说明很久没换了。绿色靠色不美观,说明胡乱糊上去的。这两个问题都表明林黛玉在贾府受到的“冷落”。王夫人不但很久没来过外甥女的院子,更是缺少关心,才导致窗纱被随便糊上,旧了也没人管。

林黛玉父母双亡,投奔舅舅为养女,贾政王夫人就是她的监护人,要当作亲生女儿一般养育。可一片窗纱事小,却以点带面折射出林黛玉被疏忽轻视的现状。贾母吩咐王夫人给林黛玉换窗纱,就有问责提醒之意。


王熙凤是管家人,按说是她负责这些工作琐事。但王夫人是当家人、是舅母、是监护人,对林黛玉负有养育之责。王熙凤可以疏忽,王夫人不可以。

贾母这一声吩咐,实际也是对刚才王夫人不喝林黛玉的茶的“反击”。茶是小事,喝与不喝都无关紧要。尤其是在家中,不想喝可以不喝。但有“外人”刘姥姥在侧,外甥女给舅母奉茶是必然的礼节。不喝也要倒,倒了就要接。这是当时的基本礼节。

王夫人却吩咐林黛玉不用倒了,看似不要麻烦,实际却有模糊的生疏体现出来,难免会让刘姥姥感觉出甥舅二人的别样意思出来。

尤其古代茶为茶礼,是订婚结婚必有的礼仪。贾府存在的金玉良姻和木石姻缘之争不是秘密。很可能日后会让刘姥姥听说了去。王夫人的立场这么明显,只要一结合就能明白。贾母也完全不用给王夫人面子,才会直接吩咐她给换窗纱,说明舅母粗心了。


王熙凤多聪明,马上品出来滋味,才会立即接话顺着贾母说起库房的软烟罗转移话题,替王夫人解围。

再说蘅芜苑的装饰问题。

贾母叹道:“这孩子太老实了。你没有陈设,何妨和你姨娘要些。我也不理论,也没想到,你们的东西自然在家里没带了来。”说着,命鸳鸯去取些古董来,又嗔着凤姐儿:“不送些玩器来与你妹妹,这样小器。”……说着叫过鸳鸯来,亲吩咐道:“你把那石头盆景儿和那架纱桌屏,还有个墨烟冻石鼎,这三样摆在这案上就够了。再把那水墨字画白绫帐子拿来,把这帐子也换了。”

当时贾母带着刘姥姥一进薛宝钗的屋子,就看到雪洞一般,一色玩器陈设都没有,当时就有点下不来台,更是“嗔”着王熙凤说她疏忽大意了。


同样是疏忽大意,在潇湘馆时贾母“吩咐”的是王夫人,实际指责王夫人忽视了对林黛玉的照顾。将事情的严重性抬升到最高,是真正的问责。如今在蘅芜苑,贾母却是对王熙凤故作不满意,说她没照顾好客人,直接就降低了问责的力度,甚至是虚应事故,只是做做样子。

而当贾母最后安排装饰薛宝钗的房间时,更是降低了人事,并没有让王熙凤插手,而是吩咐鸳鸯拿出几样陈设给薛宝钗装饰。

表面看还是因为她的东西要鸳鸯才能拿出来。但真正的礼,却应该是吩咐王熙凤去找鸳鸯拿出来哪几样东西来给薛宝钗布置屋子才是。鸳鸯毕竟是个丫头,哪有资格替薛宝钗布置?那东西放在案上,到底是哪个在左哪个在右?岂有随便为之的。


俗话说听话听声,贾母吩咐鸳鸯,就在暗示薛宝钗不得体的行为,体现出素质还不如她的一个丫头。其余意思就自己品吧!

贾母这两次“问责”,相隔不到半天,轻重高下立判。哪怕刘姥姥再粗心也能发现其中不同,是以她一声不吭,绝不多说一个字,就怕引起不必要的火烧了自家。这是她的分寸拿捏,比较薛宝钗的雪洞,似乎也要略胜一筹。不管如何,这次薛宝钗真是出了一个糗。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33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9 11:51: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包燕窝让薛宝钗成心机女,林黛玉和王夫人关系破裂,与她有关么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红楼梦(小说)话题下的优秀答主
​关注他
4 人赞同了该文章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一个问题不同理解就会得到不同答案。就以薛宝钗主动送林黛玉吃燕窝这件事来说,就会出现这种言论。有没有根据呢?肯定也有。

林黛玉要吃燕窝食补,却用了贾府客人薛宝钗的燕窝,不叫舅母王夫人知道。一旦事情透露出去,就会让王夫人立场尴尬,对外甥女产生想法:怎么苛待你了?我家吃不起燕窝?你吃客人的燕窝羞辱谁呢?


这当然还是从“小人”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但外甥女和舅母的关系,本就要敏感相处,不像亲生母女可以随性为之。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林黛玉和王夫人之间原本就有实际问题。要真没有隔阂,她就应该坦荡荡去找舅母要燕窝,拒绝薛宝钗的帮助。她也是因在贾府被“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导致不敢明目张胆吃燕窝。既然与薛宝钗“金兰契互剖金兰语”,不再有隔阂,才坦然接受薛宝钗的援助。一如当初史湘云接受薛宝钗的螃蟹援助一样。

但林黛玉能够坦荡接纳薛家燕窝,不表示王夫人知道后不多想,不对外甥女不满。一份燕窝会造成林黛玉和王夫人的误会隔阂加深是事实。那么,是否就说明薛宝钗是故意设局没安好心呢?“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说的就是如此想法。


林黛玉认可了薛宝钗,便坦然接受了宝姐姐的馈赠,二人心地坦然,绝不小儿女惺惺作态。只是说了一句“东西事小,难得你多情如此。”这就是“君子坦荡荡”。

以林黛玉的聪明,怎么可能不想着拿了薛宝钗的燕窝,会有一定的后患?可她有感于薛宝钗的“多情”,愿意承受这份“风险”,也就与当初史湘云不会因薛宝钗的帮助而自惭形秽一样。

她二人都是认可薛宝钗的为人真心和真情,就说明薛宝钗的心、情、动机都是好的。是真正出于关心林黛玉和史湘云。当事人不觉得薛宝钗的动机不纯,外人却无端揣测,言三语四,就叫“小人长戚戚”。

我总说林黛玉“心较比干多一窍”,要比“七窍玲珑心”的比干还要聪慧。薛宝钗真有问题,林黛玉看不出来?还能从此和她好的像亲姐妹一样莫逆?


但这个事实会在很多人心中被自动过滤掉,自以为是的觉得薛宝钗怎么可能那么好心、无私,肯定是不怀好意。这就有点像林黛玉之前对薛宝钗心存芥蒂,一直认为她行事藏奸一样,是先给薛宝钗判定为“坏人”,自然怎么做都是错误的。这是不客观的。

妙玉借“五年梅花雪水”提醒林黛玉,薛宝钗来贾府五年,她还“品”不出好处,一味心怀芥蒂是“大俗人”。林黛玉受教幡然醒悟,随后因薛宝钗劝她别看禁书,又替她查阅药方和提议燕窝食补的事,真正体会出薛宝钗的好,是《红楼梦》最可贵的文字。

“化干戈为玉帛”,绝不是一句空话。林黛玉放弃心中芥蒂真心接纳薛宝钗,不是她智商降低不如你我,受人家小恩小惠蒙蔽,而是终于思想清明,客观认识薛宝钗的好处,才真正成为“林下之风”的女子,具备“心较比干多一窍”的聪慧。


如果读书人堪不破这一点,始终认为薛宝钗不怀好意,甚至是给林黛玉的燕窝里“下毒”,岂不是对林黛玉胸怀和智商的最大讽刺?

所以,“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读书人只是旁观者,有时候未必旁观者清,而是会人云亦云。真正当事人才自有发言权。而曹雪芹既然写明薛宝钗“山中高士晶莹雪”,具备“停机德”“举案齐眉”的德行品质,又怎么可能就被理解成小人?

我写这篇文章不是为薛宝钗翻案,而是以正视听。皆因总有一些读者私信控诉薛宝钗如何如何,我尊重每个读书人的不同观点,但也希望能够尊重曹雪芹笔下文字,尊重林黛玉的胸怀和智慧,尊重薛宝钗这个人物。至于同意与否,是每个人的理解,我所说的是个人基于《红楼梦》文字和人物所作的解读,算是写了一万多篇解读文章的粗浅认识。


还是那句话,我的观点是林黛玉和薛宝钗本就是“一人”。林黛玉前世是绛珠草,薛宝钗前世是甘露。她们合二为一才是绛珠仙子。今生林黛玉止于十八岁,薛宝钗出场便成熟如十八岁后,作者实际借钗黛写一个女人的两段人生。怎么可能林黛玉好,薛宝钗恶呢?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33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9 11:5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写文章
点击打开知乎用户fLcQ8p的主页
难怪贾宝玉不敢让王夫人知道,林黛玉吃燕窝,事关薛宝钗必须小心
难怪贾宝玉不敢让王夫人知道,林黛玉吃燕窝,事关薛宝钗必须小心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红楼梦(小说)话题下的优秀答主
​关注他
2 人赞同了该文章
薛宝钗提出要林黛玉吃燕窝食补,林黛玉说出自己的难处,身在贾家每天请医问药已经被人嫌弃折腾,再要提出吃燕窝更会被人戳脊梁骨了。

薛宝钗对此早有准备,安慰林黛玉放心,她薛家自有燕窝可以送给林黛玉,只要她不多心就好。此时姊妹二人经过“金兰契互剖金兰语”早解开心结,林黛玉便不作客套欣然接纳了宝钗的好意。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林黛玉吃了薛宝钗将近半年的燕窝,到了第二年春天被贾宝玉知道了。此时的宝玉早比当初不谙世事成熟,认为林黛玉吃薛家的燕窝不妥,便告诉了贾母,吩咐王熙凤每天送给潇湘馆一两燕窝,不再用薛家的燕窝了。不过,当贾宝玉对紫鹃说起时,却提到一段话耐人寻味。

紫鹃道:“你都忘了?几日前你们姊妹两个正说话,赵姨娘一头走了进来,──我才听见他不在家,所以我来问你。正是前日你和他才说了一句‘燕窝’就歇住了,总没提起,我正想着问你。”宝玉道:“也没什么要紧。不过我想着宝姐姐也是客中,既吃燕窝,又不可间断,若只管和他要,也太托实。虽不便和太太要,我已经在老太太跟前略露了个风声,只怕老太太和凤姐姐说了。我告诉他的,竟没告诉完了他。如今我听见一日给你们一两燕窝,这也就完了。”紫鹃道:“原来是你说了,这又多谢你费心。我们正疑惑,老太太怎么忽然想起来叫人每一日送一两燕窝来呢?这就是了。”

贾宝玉觉得薛家是客居,尽管林黛玉和薛宝钗好也不能太“托实”用薛家的。燕窝虽好于贾家也不算什么,不可用亲戚的。


不过,这件事他没对王夫人说,甚至还说“虽不便和太太要”,而是和贾母提起,才是耐人寻味。

要知道王夫人是荣国府女主人,林黛玉的舅母,主要是她负责林黛玉的衣食住行安排。林黛玉吃药用人参,也是每次去王夫人房中取来。燕窝这事按说就应该和王夫人说,再安排人给林黛玉送来才是。

可贾宝玉却说“虽不便和太太要”,究竟有什么不便的呢?

其实这句话,体现了贾宝玉终于成熟,不再少年不知愁滋味了。


一,林黛玉吃燕窝,本就不想被太多人知道。若是和王夫人一提,那边人多嘴杂马上就尽人皆知,可不就与林黛玉初衷事与愿违?也就多了背后那些人咒她折腾的口实。贾宝玉体贴林黛玉的心,才说“不便和太太要”。

二,林黛玉吃了薛家半年的燕窝,王夫人并不知道。如此将这件事告诉王夫人,不免让舅妈立场尴尬。外甥女在家里要吃燕窝没和她要,却是家中客居的亲戚提供。这事传出去就成了笑话。会让王夫人对林黛玉心生看法,甥舅出现隔阂。

三,贾宝玉已经明确感觉到母亲对林黛玉不好的看法,不但给了林黛玉非常大的精神压力,也是林黛玉不敢“吃燕窝”的主因。更在影响他与林黛玉的感情和姻缘。


贾宝玉想明白前因后果,才不想因小失大,别再因个燕窝让林黛玉更失意于王夫人。将燕窝的事告诉贾母,也不是直接说,也讲究了一些策略。

他说“我已经在老太太跟前略露了个风声”,同样是避免人多嘴杂再闹大的意思。而且“透个风声”便不是他主动正式提起,这样也让他与林黛玉操持“距离”的同时,关怀了林黛玉又办了事。毕竟之前元宵节贾母“掰谎记”可是严正警告了宝黛之情越界了。


另外,贾宝玉略透了风声,应该是只说林黛玉应该吃燕窝食补,而没提薛家提供燕窝的事。贾母听说后觉得好,吩咐王熙凤给林黛玉送去。就免了对王夫人不满,以及外孙女吃薛家燕窝的尴尬。由于贾母做主吩咐,底下人也就不敢再嫌弃林黛玉多事了。


所以,这里边是关系贾母王夫人婆媳关系,贾家与薛家关系,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关系,林黛玉与王夫人的关系,以及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关系,林黛玉与贾家底下人的关系等好几重人情世故。贾宝玉算是照顾了方方面面的周全,可是不简单呢。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33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9 11:5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黛玉“吃不起”燕窝,能对薛宝钗讲实话,为什么不敢告诉贾母?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红楼梦(小说)话题下的优秀答主
​关注他
1 人赞同了该文章
林黛玉吃不起燕窝,为什么不去告诉贾母?

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是林黛玉和薛宝钗彻底和解的篇章。林黛玉受了妙玉说她“不识五年梅花雪水,是个大俗人”的提示,对薛宝钗敞开心扉,接纳宝钗对她提点的好。二人有了一场互剖心迹的表白,从此姐妹关系更近一层,比亲姐妹还好。


就在这次交谈中,薛宝钗提议林黛玉吃燕窝食补。说她查了林黛玉的药方,发现人参肉桂太多,导致虚不受补。而燕窝粥食补,多吃才能增强体质,也就好了病症。

薛宝钗这段话,一方面体现她对林黛玉的真心,确实查了药方和医典,针对提出建议。另一方面却反映出给林黛玉治病的王太医是个可怕的“医毒”。林黛玉的病实在被他所误。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薛宝钗都能看出的问题,王太医不可能不知道。但林黛玉一直吃人参进补,他不愿意冒险改药方。林黛玉这种病好不好、死不死和他无关。只要别连累他就行。


王太医的问题,其实曹雪芹在书中隐写了两次。

第一次是秦可卿病重,太医院的太医肯定包括王太医,不愿意承担秦可卿可能是血竭之症就算治好也容易导致无法生育的风险,不肯给药治病。被张友士一针见血指出来医毒害人。

第二次是晴雯生病,贾宝玉认为胡太医用药太重,王太医揣摩贾宝玉的意思给晴雯换药,导致治不好吃不死,全靠身体扛着。谁想突然出现意外病补雀金裘,害得晴雯留下病根,最终丢了性命。

其实胡太医的药尽管重一点,却对晴雯对症。真吃了也就病急用重药的好了,也就不会导致最终夭亡。

曹雪芹借这三次情节暗示林黛玉的病,除了自身问题,还被王太医不作为所害。王通“亡”,便源于此。


言归正传,林黛玉对薛宝钗提议吃燕窝的事表现无奈,说:

“你方才说叫我吃燕窝粥的话,虽然燕窝易得,但只我因身上不好了,每年犯这个病,也没什么要紧的去处。请大夫,熬药,人参肉桂,已经闹了个天翻地覆,这会子我又兴出新文来熬什么燕窝粥,老太太、太太、凤姐姐这三个人便没话说,那些底下的婆子丫头们,未免不嫌我太多事了。你看这里这些人,因见老太太多疼了宝玉和凤丫头两个,他们尚虎视眈眈,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何况于我?况我又不是他们这里正经主子,原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他们已经多嫌着我了。如今我还不知进退,何苦叫他们咒我?”

林黛玉讲出了自己的苦衷,正是她面对“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困境时,宁可自己隐忍承受也坚决不向贾母“投诉”和请求的原因。


林黛玉父母双亡,实际已是荣国府收养的“养女”。问题是林黛玉已无退路,但贾府并不可能完全敞开心胸接纳她。甚至到了第六十三回时,当袭人提出众人生日时,说林黛玉是二月的,“就只不是咱家人”。

“不是咱家人”代表林黛玉是外人。袭人尚且如此认为,就知道贾家其他人如何立场。尤其是以女主人王夫人为首的一群反对宝黛姻缘的人,更是越来越排斥林黛玉。这也导致黛玉自己也无法融入贾家,也不以贾家人自居。

当初她因周瑞家的最后给自己送宫花而脱口而出的回怼,到此时已经彻底没了底气。贾母虽然疼爱她如故。林黛玉却不能像小时候那样撒娇不顾分寸。

按说她向外祖母要什么都是现成,贾母也肯定会给。但就是林黛玉已经将自己“隔阂”与贾家人之外。她在“别人家”又怎么能够随心所欲呢。

人心一旦疏远,亲情就会被认为的割裂。林黛玉对贾母,贾母对林黛玉还感情深厚依旧如故。可林黛玉已经再不能对外祖母“予取予求”。而她不说,随着贾母年老,精力有限也就照顾不到她那么详细了。


这也是当贾母听说紫鹃用话试探贾宝玉,说林黛玉要被接回林家后,潸然泪下的原因。贾母何等聪慧,从紫鹃的只言片语就想到了林黛玉想念自己的家,无法把贾家当自家,更是没有父母长辈做主,哪怕与贾宝玉有情也不敢声张,最终是个丫头不要命的为她出头,做了贾母应该做的事,又怎么不叫她肝肠寸断呢。

所以,林黛玉的委屈是真实存在的。甚至贾宝玉后来都知道了燕窝之事,还对紫鹃说燕窝的事不好叫王夫人知道。他去告诉了贾母,让凤姐每天给潇湘馆送一两燕窝才罢了。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10-23 10:33・IP 属地辽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33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9 12: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尤二姐死那么惨,赵姨娘却越活越滋润,王夫人为什么不杀她?
君笺雅侃红楼

2024-10-22 08:30发布于辽宁文化领域创作者

+关注
《红楼梦》讲了不同的女人、妻子和母亲,每个人的人物立场都不同。有类似的,也有不同的。
贤惠的如贾母、贾敏,丈夫都有几房姬妾,且都能善始善终。
愚昧的如邢夫人尤氏,任由丈夫胡闹不管,倒与姬妾其乐融融。
妒忌的如王熙凤夏金桂,悍妒成性,视姬妾如死敌,必欲除之而后快。
图片
以上三种善恶明显,基本代表了女人为妻“三从四德”范畴内的“对与错”。但还有一类比较特殊。她们所行所为很隐秘。一般难查善恶。既然在三从四德之内行事,又不像表现的那样贤德,需要去仔细甄别才能发现真面目,这就是王夫人。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王夫人嫁给贾政后,先后生下二子一女。贾政又有两妾周姨娘、赵姨娘。其中赵姨娘所出贾探春和贾环也都安全长大成人。比较贾琏和薛蟠鸡飞狗跳的后院,王熙凤和夏金桂歇斯底里对待丈夫姬妾不死不休的争斗,王夫人怎么看都是慈善贤德人。尤其与粗鄙张狂的赵姨娘相比,王夫人更像一个软弱的正室太太,一心把心思扑在儿子贾宝玉身上,其他不闻不问。如果你也这么想,可就错了。
图片
林黛玉第一天来贾府,拜见二舅舅贾政时,在王夫人房中见到两侧案几上分别陈设着一尊文王鼎和一只汝窑美人觚。
文王鼎是隐喻贾政贾存周以二房当家,是像周武王继承周文王一样名正言顺。揭开贾府当年贾赦、贾政兄弟分治的事实。
汝窑美人觚隐喻王夫人性格“谲觚”,表里不一。外面看如花一般尊贵,内里却狭隘阴私,当要小心处之。
林黛玉初见二舅母,汝窑美人觚的隐喻,自是预示她未来将要承受来自二舅母的压力和算计。不提。
王夫人既是这样人,肯定不是善茬。王熙凤不容许丈夫贾琏纳妾,唯一女儿自己生的。薛姨妈的丈夫也没提有妾室,两个儿女算是薛姨妈所生。可见“王家女儿都善妒”,不是空穴来风。
图片
我一直坚持王夫人不是不妒忌,而是做的巧妙又运气好。
中秋节贾母夜宴大观园,贾政当众讲了一个“怕老婆”的笑话,看似讽刺贾琏王熙凤,其实何尝不是他自己当年的写照?
王熙凤婚后撵走贾琏身边所有的丫头,将平儿给了贾琏做通房,又严控平儿与贾琏同房生育。只待自己先生儿育女后,再给贾琏纳妾表现贤惠。就应该是对王夫人当年操控贾政的御夫手段重演。
平儿就是周姨娘,注定要无儿无女到人老珠黄。只可惜贾琏不是贾政那么老实容易超控,王熙凤也没有王夫人那样的运气,能够接连生下两儿一女。其实哪怕她生了一个儿子,都不会落得那般家破人亡,夫妻反目的下场。
图片
王夫人正因为有运气,才控制的贾政在贾宝玉出生之前一二十年间只和她生儿育女。等到贾宝玉出生,她和周姨娘也人到中年,便为了贤良名声,给贾政安排了赵姨娘做妾。
从贾政在贾宝玉出生十个月,就和赵姨娘生下贾探春,可见被压制太久后的“急迫”。而赵姨娘那样粗鄙的人物,贾政也对她很是宠爱,皆因知道除了赵姨娘就不可能再有别人。难不成让他去面对人老珠黄的周姨娘么?
其实,王夫人真要大度,就不可能出现贾环的问题。
赵姨娘生下贾探春,王夫人很满意,亲自抚养给了三小姐地位,不让赵姨娘碰。等探春大一点就跟了贾母,也没受王夫人和赵姨娘的影响,反而受贾母教养成胸怀扩大,志向高远的贾府第一子弟。
可赵姨娘随后生下儿子贾环就不同了。贾环不但要与贾宝玉均分父亲家产,更是荣国府世袭当家继承人的潜在威胁。尤其当贾珠死后,贾宝玉的继承人位置更受贾环威胁。于是王夫人就翻脸了。
图片
贾环本应该受王夫人教养,不允许赵姨娘接手,像贾探春一样。可王夫人不作为,将贾环丢给了赵姨娘后,便开始借由身边人给这对母子压迫,让他们活得越来越难。
赵姨娘本就粗鄙、无知。被人人踩踏压迫,导致她性格进一步阴暗,又歇斯底里。贾环被她调教的一样自私、阴暗,人物猥琐,举止荒疏。好好一个孩子,不说与姐姐探春一样,起码也不应该比贾宝玉差多少,却生生让王夫人循序渐进的教养坏了。这件事细思极恐。也折射出王夫人内心的谲觚阴狠。
王夫人能生育,也是贾政的幸运,赵姨娘的幸运。否则怕不是她也早像王熙凤一样'将贾政的内宅弄的腥风血雨。真那样还不知要如何收场呢。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33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 22: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夫人故意“不认识”晴雯,用心极为歹毒,贾母一眼看破轻松化解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红楼梦(小说)话题下的优秀答主
​关注他
大观园出了绣春囊,被邢夫人截获后派王善保家的送给王夫人。这老刁奴抓住机会正好公报私仇,在王夫人跟前告倒了她看不顺眼的晴雯,并教唆要抄检大观园。

而王夫人听说晴雯后的反应才最耐人寻味,她竟然说出一番特别奇怪的话来。


王夫人听了这话,猛然触动往事,便问凤姐道:“上次我们跟了老太太进园逛去,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骂小丫头。我的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样子,因同老太太走,我不曾说得。后来要问是谁,又偏忘了。今日对了坎儿,这丫头想必就是他了。”

王夫人这句话的最大问题是她竟然表现的不认识晴雯,这就无论如何说不过去了。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要知道荣国府是很大,人口又多。王夫人有不认识、没见过的人很正常。但要说她不认识晴雯,却说什么也说不过去。


晴雯之前是赖大买给赖嬷嬷的小丫头,跟着赖嬷嬷进来请安,因见贾母喜欢就顺水人情送给了贾母贾母做丫头,后来贾母见晴雯言辞爽利、手脚麻利又女红精湛,就在袭人之后将她派给了贾宝玉。

不同于袭人还在贾母名下,晴雯相当于完全给了贾宝玉。从后文贾母亲口证实,她有意将晴雯留给贾宝玉做妾,一如选择了林黛玉要给贾宝玉为妻一样。

等晴雯死后,贾宝玉作《芙蓉女儿诔》时提到她在身边六年多,加上之前在贾母身边,贾宝玉也只搬进大观园三年左右,之前都在贾母院子里住,晴雯在贾母跟前活动的时间起码也得有五六年。


王夫人可以不认识怡红院里的丫头,皆因她不常去。但不可能不认识她天天出入的贾母院子里的丫头。尤其晴雯还不是随便小丫头,而是有头有脸的二等丫头,又不是隐身人,她说不认识骗谁呢?

如果王夫人连贾母身边伺候的丫头都不认识,那是她太失责,不是个合格的媳妇。如果她连儿子身边的八个大丫头也认不全,也是她失责,不是个好母亲。

所以,王夫人这句话一出,王熙凤就听出其中的火药味,尤其听王夫人用晴雯比了林黛玉后,干脆借口说不准搪塞了过去。但还是用所有丫头“都没有晴雯生得好”,提醒王夫人晴雯是贾母的人。

但王夫人本就知道晴雯是贾母的人,如此说不认识,更只因她是贾母的人。


如果她明知晴雯是贾母看好留给贾宝玉做妾的人选。她撵走晴雯,针对贾母的意思就太明显。但她装作不认识,自然也就撇清了两个重点:

一,不认识晴雯是贾母的人,只是个轻狂丫头,不针对任何人。

二,不知道贾母选中晴雯给贾宝玉做妾,按章办事错在晴雯太轻狂。

如此一来,王夫人先斩后奏撵走晴雯,是师出有名。贾母就算不满意也无话可说。也堵住了贾府的悠悠众口。而且她还有后手,就是之前选择了贾母培养的丫头袭人。去一个留一个让贾母无话可说,就叫“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其实王夫人收拾晴雯醉翁之意不在酒,真正要针对的是林黛玉。你听她话里说晴雯长的像林黛玉,随后又再见到晴雯时咬牙切齿的咒骂:

“好个美人!真象个病西施了。你天天作这轻狂样儿给谁看?你干的事,打量我不知道呢!我且放着你,自然明儿揭你的皮!宝玉今日可好些?”

看似骂晴雯,实际句句指向了“病如西子胜三分”的林黛玉。之所以王夫人拿晴雯做筏子,也是因为无法针对林黛玉,让晴雯待受其过。


贾母选择晴雯给贾宝玉做妾,实际是对模样和性格更胜一筹的林黛玉的支持。王夫人反对晴雯,就是反对林黛玉嫁给贾宝玉,更反对贾母插手干涉她儿子贾宝玉的姻缘。

她利用袭人背叛贾母,更是有的放矢,让贾母无法对她不满。事实也是如此,等晴雯被撵走后,王夫人汇报给贾母,老太太也只得打落牙齿活血吞。她尽管心中明白王夫人的意图,也无法真为一个丫头与儿媳妇撕破脸。

但贾母心中有怨,自然也不会让王夫人如愿。当王夫人提议要给袭人名分时,贾母也趁机说道:

“原来这样,如此更好了。袭人本来从小儿不言不语,我只说他是没嘴的葫芦。既是你深知,岂有大错误的。而且你这不明说与宝玉的主意更好。且大家别提这事,只是心里知道罢了”

可怜“神仙打架,小鬼遭殃”,袭人的姨娘梦就是这样被贾母给消灭,再也不能如愿。很难说这是不是又是王夫人故意卸磨杀驴。她不说透就给了贾母阻止的机会。而袭人此时已经没什么利用价值,真要给了贾宝玉,她估计也闹心。其实贾母要真想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当时就应该同意给袭人名分才对。奈何贾母肯定无法容忍袭人的背叛。

总之,晴雯和袭人实际都是被王夫人牺牲的筹码,是她与贾母婆媳之争的炮灰。到底是无可奈何了。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11-02 08:46・IP 属地辽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33
 楼主| 发表于 2024-11-4 18: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夫人:用绿窗纱折磨林黛玉精神,更借鲍太医的药消灭黛玉肉体?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红楼梦(小说)话题下的优秀答主
​关注他
1 人赞同了该文章
王夫人不喜欢林黛玉,从她对待林黛玉的态度变化就能体现出来。林黛玉初入贾府时,王夫人还是能牵着她的手,挨着坐着,一句句说话的二舅母。此后就再不见王夫人与林黛玉有直接接触。而正式的对话更是只再出现了两次。


一次是第二十八回,王夫人见林黛玉和贾宝玉来后,询问林黛玉:“大姑娘,你吃那鲍太医的药可好些?”

一次是第四十回,贾母带刘姥姥参观潇湘馆,林黛玉要奉茶,王夫人道:“我们不吃茶,姑娘不用倒了。”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这两次说话后,直到八十回结束前,曹雪芹再没写过王夫人与林黛玉有“一句话”的交流。作者略写二人的交流,暗示了两人关系的疏远。从第一天时那么多的对话,还有牵着手的肢体接触,到最后的一言不发,就体现在中间两次对话中。


第二十八回,王夫人询问林黛玉,给她换的鲍太医的药怎么样?注意此处王夫人给林黛玉换太医,说明舅母还是“照顾”外甥女的,还替她寻医问药。

只是林黛玉说:“也不过这么着。老太太还叫我吃王大夫的药呢。”透露出王夫人此时的“关心”已经不纯粹,而多了面子情的意思。她给林黛玉换了太医换了药,却并不关心疗效。直到见了林黛玉才想起来问一声,却不知道贾母已经给换回了王太医,这其中起码已经过去不短的时间了。

这段情节表现出甥舅二人的关系疏远。但到了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王夫人不让林黛玉奉茶时,双方关系已经跌至冰点。

贾母带队一群人参观潇湘馆,刘姥姥在不重要也是外客,贾母、王夫人更是长辈。无论喝不喝林黛玉都要奉茶为敬。众人不喝也不能不受黛玉这个礼。所以,贾母就让林黛玉倒了茶。


可王夫人看似家常随意的让林黛玉别倒了,似乎是不麻烦。实际是明确的拒绝,不想与林黛玉有一丝一毫的沾染。

尤其茶为茶礼,代表了姻缘之意。王夫人拒绝林黛玉的茶,暗示她拒绝木石姻缘。曹雪芹就是借刘姥姥的眼表达出这层意思来。

而这只是开始,随后贾母一眼看见潇湘馆的绿窗纱旧了,没有吩咐王熙凤而是让王夫人给换了,更指出潇湘馆不应该糊绿窗纱,而沿用红色才好看。就说明了两点。

一,王夫人对林黛玉疏于照顾,不但随便糊弄,糊了绿色的窗纱,甚至连旧了也不知道更不管。这显然比较之前的换太医的敷衍,又更加变本加厉,根本就不管不问了。

二,贾母借窗纱针对王夫人,明显是由王夫人不喝林黛玉的茶引起。两件事前后呼应,也预示这对婆媳对林黛玉和木石姻缘的不同立场。王夫人反对,贾母支持,都借由刘姥姥的眼睛表现了出来。


而王夫人当着刘姥姥的面,表现出拒绝林黛玉的意思。虽然只是曹雪芹的故意影射,实际就在贾母眼皮底下搞这个小动作,已经代表她“不耐烦”再在贾母跟前装孝顺媳妇,起码在林黛玉的问题上,与贾母就差撕破脸了。

也正因此,贾母突然提议要去蘅芜苑去看看,明显也是要去扳回一城的。果然,蘅芜苑的雪洞一般布置,让贾母借题发挥,不但抨击了薛宝钗失礼“离了格儿”,更讽刺薛姨妈缺少对女儿的教养。后面执意替薛宝钗布置屋子,尤其不是吩咐王夫人和王熙凤,而是让丫头鸳鸯来布置,就更含沙射影说薛宝钗连她调教的丫头也不如。

薛宝钗是母亲薛姨妈教养的女儿,薛姨妈与王夫人一奶同胞,受教相同。贾母的矛头就已经指向了王夫人。她从贾元春开始,到贾宝玉、贾探春等人都不让王夫人染指教育,难道王夫人心中没数么!


而王夫人反对贾母亲自教养的林黛玉,出身书香门第的林家,岂不比连贾母调教的大丫头鸳鸯也不如的薛宝钗强?如此“丢了西瓜捡芝麻”,岂非有眼不识真香玉!

书中类似“语言”并不复杂,如今的生活中还随处可见。想要明白就要仔细拒绝一二,也就很容易想明白其中的原委。看似很累,但这就叫人情世故。真要像晴雯、林黛玉、妙玉那样直接说话,就又让人“受不了”,说他们情商低,活该不讨人喜欢了。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11-04 10:03・IP 属地辽宁
红楼梦(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33
 楼主| 发表于 2024-11-4 18: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难怪周姨娘无儿无女,贾政独宠赵姨娘,是对王夫人夫妻床笫的恐惧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红楼梦(小说)话题下的优秀答主
​关注他
1 人赞同了该文章
赵姨娘让人厌烦,用她女儿贾探春的话来说,就是:

“这么大年纪,行出来的事总不叫人敬伏。这是什么意思,值得吵一吵,并不留体统,耳朵又软,心里又没有计算。这又是那起没脸面的奴才们的调停,作弄出个呆人替他们出气。”

探春称赵姨娘为“呆人”,意即常为人所利用的“傻子”。而当她训诫母亲之时,竟也以周姨娘为例言道:“您瞧瞧周姨娘,怎未见有人欺侮于她,她亦不寻人麻烦。”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周姨娘与赵姨娘皆为贾政之侍妾。于书中,对赵姨娘着墨甚多,而对周姨娘却几近未作描绘。其寥寥数次登场,往往因赵姨娘而起,又复归沉寂。仅从贾政三子二女皆非周姨娘所出,以及贾政向来无需周姨娘侍奉这两点,便可推知周姨娘既无子女,亦不得宠之实状。

那么,关于周姨娘是不是就没有什么可说的呢?答案肯定不是。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周姨娘在看似比赵姨娘“尊重”的背后,实际混得远不如赵姨娘风光,这背后究竟有什么故事呢?这还要从周姨娘姓周说起。


周姓在《红楼梦》中倒不是个鲜见的姓氏。除了周姨娘外,还有王夫人的陪房周瑞一家;史湘云的奶娘周嬷嬷;有与贾元春一同省亲的周贵人;还有来贾府勒索,张嘴就管贾琏要一千两银子的周太监……这么多姓周的人家背后,实际上却并不太光彩。曹雪芹明显借“周”谐音了“诌”,有通“假”的意思。倒与“贾”家有些直接关联。

而像周瑞一家、周太监、周贵人等,也都不算正面人物,说明了“周”在书中不是个正面姓氏。而从书中细节来看,王夫人的八个陪房,恰好就对应的是“赵钱张李,周吴郑王”这八房。至于为啥不是“赵钱孙李”,我也不清楚。

王夫人的陪房既然姓周,也就是周瑞一家,而周姨娘又是她房中的侍妾,如此“巧合”就不是巧合。有理由推测周姨娘与周瑞是一家兄弟姊妹,是王夫人的陪房和陪嫁。


像王夫人这种大家千金嫁人,家中肯定要为她准备至少四个陪嫁丫头,并相应的几房陪房。王夫人有八房陪房,算是不少了。而王熙凤、贾迎春实际也都有四个陪嫁丫头,几家陪房没写,但大差不差也要六到八房才是。

陪嫁丫头中,肯定是从小跟着小姐的大丫头为主。以王熙凤为例,她的四个丫头中,平儿是第一个,其他三个次之。就像迎春的丫头司棋是第一个,绣橘等次之。

平儿因为无父无母就一个,便不跟着陪房。但像迎春出嫁,如果司棋、绣橘都是陪嫁的四个丫头的话,她们四家也肯定要跟着去做陪房。

顺着这个思路,就能够知道周姨娘与周瑞一个姓,就很可能她是王夫人的陪嫁大丫头,周瑞一家跟着周姨娘一起做了陪房。周姨娘也就像是王熙凤的平儿一样。


其实不光周姨娘,既然王夫人陪房还有赵家,而第五十五回贾探春又明确说了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是“太太的奴才”,就能证明赵姨娘也是出身的王夫人的陪房。只是不同于周姨娘是陪嫁丫头,年纪和王夫人差不多。赵姨娘年纪最少小了十几岁,显然属于陪房家中后长大的小丫头,被王夫人选中给了贾政做妾。

既然有了平儿的参照,也就能够知道周姨娘无儿无女不得宠的真相。周姨娘会无儿无女,自然也是像平儿一样受到了严防死守。既然与“丈夫”没有接触,又怎么可能生育呢?她们的存在只是王夫人和王熙凤为了全贤良名声而作的挡箭牌。是为了让女主人尽可能的独自生育而牺牲的棋子。

如果王熙凤要是像王夫人那么肚子争气,她日后生儿育女后,肯定会给平儿一个侍妾名分。只是他们年纪大了,也会同时给贾琏再安排一个更年轻的侍妾故作贤惠大度。


于是,周姨娘不得宠的真相也有了。贾政既有了年轻貌美有活力的赵姨娘,人老珠黄的周姨娘还怎么可能入他的眼呢?而当初周姨娘配合王夫人辖制贾政,肯定也会让贾政对她有不少积怨,就像贾琏说平儿和王熙凤一个鼻孔出气,“迟早都死我手里”也一样,根本不可能再宠幸她。

可见怜周姨娘为王夫人牺牲一辈子,也只是得到了一个侍妾名分以及一个尊重的名声儿。她不尊重又如何?无儿无女有什么资格像赵姨娘那样闹?真如此,怕不是连名分和名声也都失去了吧。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11-04 10:03・IP 属地辽宁
红楼梦(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33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2 18:4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黛玉真身解密!王夫人是木头皇帝朱由校?红楼梦中谁掉到水里?

长安昭阳王
IP属地: 香港
2024.11.08 12:10:53
字数 2,119
阅读 18
【 红楼日月:连载111】
(接上文,秦可卿淫丧,秘密在药引)

8.1.5 王夫人:天启朱由校
特征是:木头皇帝,不上朝,魏忠贤当政。

35回,贾母对宝钗说:“当日我像凤姐儿这么大年纪,比他还来得呢。他如今虽说不如我们,也就算好了,比你姨娘强远了。你姨娘可怜见的,不大说话,和木头是的,在公婆跟前就不大显好。凤儿嘴乖,怎么怨人疼他?”

贾母的话,一是说魏忠贤王熙凤不如前代;二是说魏忠贤能力还算好,而且嘴乖,不怨人宠他;三是说王夫人是“木头皇帝”朱由校。

从黛玉进贾府,便能明显看出,荣国府处于王夫人当权时期,荣禧堂就是王夫人的正室。贾母则作为一个老祖宗的形象,别院另居,万事不理,颐养天年。但王夫人的特点是不管事,由王熙凤当家。在正面看,王夫人每天以侍奉贾母为要,陪贾母聊天,侍奉一日三餐。这样的设计就让贾母、王夫人都符合“不上朝”的特征,而由魏忠贤王熙凤当政了。

把努尔哈赤这个女真东“夷”,化作女人,加个女旁,作为宝玉的“姨”,设计为王夫人的姊妹,把皇太极设计为黛玉的姊妹,这个构思极妙。因为两两之间有明显的对应特征:

努尔哈赤1616年称汗,年号天命,1626年死;

朱由校1620年即位,年号天启,1627年死。

皇太极1626年即位,年号天聪、崇德,1643年死;

朱由检1627年即位,年号崇祯,1644年死。

所以把朱由校和对手努尔哈赤做了姊妹,就是王夫人和薛姨妈;把朱由检和对手皇太极也做了姊妹,就是林黛玉和薛宝钗,死对头。而且这样一来,薛家便能住进贾府的东北,蘅芜苑也在大观园的东北。

38回,请贾母赏桂花,在藕香榭,贾母说小时家里也有水有亭,叫做“枕霞阁”,“那日谁知我失了脚掉下去,几乎没淹死,好容易救了上来,到底被那木钉把头碰破了。如今这鬓角上那指头顶大一块窝儿就是那残破了。众人都怕经了水,又怕冒了风,都说活不得了,谁知竟好了。”

我们知道掉到水里的是朱由校,不是万历帝。这又是我们前文说过的张冠李戴,把王夫人朱由校的事,移到了贾母身上,免得太露,但明白人一看都清楚。而且贾母强调到底“木”钉把“头”碰破了,到底是什么?“木头”!几乎给读者明说了是“木头皇帝”朱由校。又说经了水,冒了风,活不得了,直接说了天启帝朱由校的结局。



林黛玉
8.1.6 林黛玉:崇祯朱由检
黛玉是“明君”,崇祯帝,在第一章专门讨论过。

黛玉特殊,是本书主角,但作为皇帝当家的很多特点,在前八十回体现不出来。而且即便写,作者也会为长者讳、为尊者讳,不会说黛玉治国理家有哪些不好,只会写她聪明能干,只是时不我与,为清所困,像池中“清水出芙蓉”。所以对黛玉这个特殊角色,是以人物性格的刻画为主,辅以经历、结局,很容易认出是末代“明君”崇祯。

特征是:小性儿、多疑,亡明、殉国,上吊而死,以发覆面。

黛玉的小性儿、多疑,书中多次写到,“况且林黛玉素习猜忌,好弄小性儿”,“宝玉素习深知黛玉有些小性儿”,湘云、紫鹃都亲口说过黛玉“小性儿”。

黛玉最后上吊而死,虽然在八十回没看到,但判词中写的很清楚:“玉带林中挂”,“玉带林”是“林黛玉”,林中挂,在树上吊死了。在树上吊死的“明君”,一下就能认出崇祯。

以发覆面,本是死后之状,八十回黛玉未死,只是用画家三染法,做了些渲染、预演:19回,黛玉也倒下,用手帕子盖上脸。26回,林黛玉自觉忘情,不觉红了脸,拿袖子遮了脸,翻身向里装睡着了。

亡明、殉国,在开始就写了。宝玉、黛玉初会,宝玉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黛玉回答没有,宝玉摔玉大哭,贾母却说“你这妹妹原有这个”,“殉葬”了。反面直指黛玉其人原有江山,后来殉国。

注意在这之前,宝玉问:“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送黛玉“颦颦”二字,探春便问何出,宝玉说“《古今人物通考》”,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

宝玉问妹妹尊名,黛玉便说了名。黛玉说的名是什么,作者没写。宝玉问读者“可曾读书”?宝玉问尊名是那两个字,宝玉又问表字,读者您还没反应过来?朱由检之名确是两个字,当然汉人名不是一个字就是两个字,不足为奇。奇的是,宝玉送黛玉的字,说是出自“《古今人物通考》”,三次重复强调“杜撰”这个书名。而且甲戌本把三个“杜撰”,连续三次错写为“肚撰”,是很明显的错误提醒。这些重复强调、错误提醒的手法并用,作者在强调、提醒读者什么?

一是“古今人物”。指出黛玉此人,在“古今人物”中。

二是用了个“考”字。中国人都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用“考”字,是对亡故的先父才用“考”!《礼记》:“生曰父,死曰考。”

对红楼作者的用字,不要说这个“考”不是那个“考”的意思。前文多次论证过红楼作者的一石多鸟,把汉字的多音多义发挥得淋漓尽致,巧妙绝伦。对明白人不必再解释,对不明白的人解释也没用。

在“四颗珠子”中,我们讨论过崇祯四子,太子和永王是“白首双星”,活到白头了。前文说万历帝右脚有严重足疾,史书没记载,外人不知道,提出过太子、永王作为《红楼梦》第一作者的可能性。如果红楼作者是太子或永王这样的皇子,那么“考”字就用的再合适不过了。而且显然就是作者故意用“考”字,是对先父崇祯之称!

下文讨论《红楼梦》原著作者,是崇祯太子或永王的可能性。



未完,连载【红楼日月】
(点击正文前的头像或账号名,进入连载目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3 15:55 , Processed in 0.06525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