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外=====红楼梦幻浮邱影绛树镜花武陵魂!【】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4
 楼主| 发表于 2024-4-8 18: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读红楼梦,犹如走进了陶渊明的桃花源
珍爱红楼梦 2020-11-06   |  166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作者: 蔚来愚

从长达十年之久的红楼之旅归来,说不上是旅途劳顿还是心神激荡后的惊魂未定,真想好好平静下来再做一个十年的休息!然而想一想“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红楼梦》诞生也不过才孕育了十年,自己不觉汗颜起来。好在“红学”一路磕磕绊绊走来,已用去了二百多年的时光,十年之行又只是勿勿一瞬间。

不知是红学成就了《红楼梦》,还是《红楼梦》成就了红学,反正它的不息生命就这样伴随着红学慢慢、慢慢地向前延续……完整地携带着它巨大的不传之秘延续到了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有缘遭遇红楼我们是幸运的!人的生命如此短暂,休息只能是戏言,十年已经断续交给了红楼,何况冥冥中又好象是谁把《红楼梦》托给了自己一般,所以顶多就是在打开的书边静息片刻,轻轻做一个惊险迭出的十年梦回……

翻转风月鉴,轻移那一个字的屏障,红楼玄机便若隐若现。一旦触碰了那无形的机关,便会缓缓张开一个无形的洞口。原来熟悉的景色黯然褪去,顿“觉烟迷雾罩之中更有无限溪山矣”(脂批)!然后“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惬意之行忽然变得毛骨悚然……于是重大清宫迷案有了答案,红楼神秘的“掩面人”浮出水面……不过此中有人“自云先世避秦(清!)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间隔”,并嘱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游毕“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再遣人随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后遂无问津者”……

这仿佛是陶渊明笔下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般的境界,又无疑成了红楼梦版的《桃花源记》。

尽管二者性质内涵截然不同,甚至一个虚无、一个实在,但形式上却惊人一致!是当时政治环境的逼迫和无奈造就了《红楼梦》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奇妙艺术境界。一路扑朔迷离、亦真亦幻;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追魂摄魄”、悬念迭生,像又一次在《红楼梦》里经历了神奇美妙而又怵目惊心的孤独探险。绝域归来仍觉目眩神摇、心绪难平!即使梦醒也不忍掩卷而去,因为轻将机关合上,历史深处的足音便渐渐远去,一切又会回到原先情真意切、优美动人的红楼故事中……

古今中外浩瀚的文学作品中,谁曾见作者用一个字暗作掩护而幻笔完成这样一部特殊的历史传奇?

又谁曾想,这个故事中秘藏了清宫最扑朔迷离的两大历史悬案的确切真相??

更谁曾意料,虽“定论”近百年,但自该书流传二百五十多年来始终引人猜测不已的作者之谜竟深隐在书的另一面、故事的字里行间而丝毫未有泄露???

这便是空前绝后的天书——《红楼梦》。它的正文和脂批共同为后人绘制了一幅隐微幽曲的巨型藏宝图。这个中国的斯芬克斯之谜,它的背景、作者乃至整个故事情节等如同重重迷雾不时从书中淡然逸出,漫向所有关注它的人们,尽管“无数可考,无人可指”,但又“有迹可追,有形可据”;虽说“妙在‘无考’”,实际“却大有考证”,于是吸引着世世代代好奇的人们不断去探寻它真正的宝库所在!这超越常规的一切果然在预示着什么!


红楼背面的奇特景象,历经了不同寻常的数百年,它还在一如既往地沉寂等待着被发现!只要你愿意,只要你真诚,放弃原有偏见,每位读者都可以进入它迷失已久的世界,感受一触即发的风暴,去做令人毛骨悚然的红楼千古一梦!就像无意中撞入了一个深幽的未知黑洞,那将是一次最惊心动魄的思想历险……虽然这一切定会充满重重险阻,但必能迎来顿开百障的快感和震憾!

一个神秘的世界,一种罕见的旋律,一幅全景式的清晰映象——某个人的旷世传奇故事从《红楼梦》中淡淡地凸现而出!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他才是红楼梦中人——爱新觉罗·胤祯(雍正为其改名允禵)!康熙帝十四子,雍正的同胞弟弟。关于他的情况和遭遇大家并不陌生。

《红楼梦》也正是他亲笔所为!而且竟是他派亲信除掉了作恶多端的雍正!这是官史野史中从未涉及的内容!

解读红楼,也许过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结论;也许结论不是最重要的,而是整个过程。那好,一切证据就在红楼梦里!

历史若能假设,没有雍正的篡立,没有胤祯一生的特殊遭际,虽说这是大家所希望的,但世间也就不会有《红楼梦》的存在了,那么或许会产生某种巨大而无形的损失和遗憾吧!理应把用沉重代价换来的《红楼梦》偿还于他名下!而在还原《红楼梦》本来面目的同时,我们也寄希望于为清宫疑案提供绝密证据的《红楼梦》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凡事皆有可能,真相只有一个。也许是辩证的微妙之处吧,多少人渴望真相但又害怕真相,然而毕竟真相才是一切!红楼亦然。

自然科学已经制造了月球探测器实现破冰之旅,于是我们永远无缘直接看到的月球背面变得不再神秘,相信社会科学有朝一日也定能制造出红楼探测器,让人们不能直接看到的风景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让这一切永远无需再有争议……

石破天惊会有时,

十年一《梦终红楼》!

每当月明星稀、夜深人静,远别尘嚣、尽摒杂虑,缓缓打开“君家著笔描风月”的《红楼梦》,耳边定会隐隐传来爱新觉罗·胤祯积淀二百五十年沉冤的凄楚痛绝的心声……笔者愿为他敬献一炷心香!并希冀它的薄薄烟雾徐徐散开去,缭绕弥漫在历史的山海之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4
 楼主| 发表于 2024-4-8 18: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桃花源记对对红楼梦的影响
cmthfl2022.01.01浏览9次其他分享举报
1个回答
EWFREWREER
2022.01.02
满意答案
   
如此寓含陶渊明美好理想的“桃花源”,自其面世便使后人产生巨大的精神共鸣,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独特而重要的文化符号,并不断影响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文化发展。在清代小说创作中,如曹雪芹的《红楼梦》,也可见《桃花源记》的影响痕迹,《红楼梦》所构筑的理想王国——大观园,则是对桃花源美景的改造、深化与拓展。而曹雪芹心中的桃花源意趣,也可在《红楼梦》的诗词中略窥一二。如林黛玉代贾宝玉所写的《杏帘在望》云:“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荐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诗中一派清新自然的乡野风光,以及乡人的归真返璞、雅致闲情之景,彷如一幅桃源胜景图,亦是曹雪芹桃源心态的投射。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与陶渊明理想中的桃花源一样,也是对抗社会现实的精神寄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4
 楼主| 发表于 2024-4-8 18: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外=====红楼梦幻浮邱影绛树镜花武陵魂!【-桃花行+桃花源+】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60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红楼梦·桃花行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桃花行》,即是桃花诗,原系唐乐曲名,据唐武平一《景龙文馆记》载,唐中宗景龙四年春,宴桃花园,群臣毕从,学士李矫等各献桃花诗,中宗令宫女歌之,辞即清宛,歌乃妙绝。其中十二篇入乐府,号曰《桃花行》。这里作者借用旧题。这是一首触景生情的诗歌,全诗情境融洽,构思奇巧,对比鲜明,使诗的形象鲜明,感情浓郁,语言清爽,语势流畅,读来如行云流水,体味一下,却又感柔肠百转,感人至深。在《桃花行》里表达的情感,属于黛玉自己的情感要远比《葬花吟》要来得浓,来得重。

《桃花行》则专为命薄如桃花的林黛玉的夭亡预作象征性的写照。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红楼梦·桃花行

外文名称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类别
诗词


来源
《红楼梦》

对象
林黛玉

作者
曹雪芹

目录
1诗词
2说明
3注释
4鉴赏
折叠编辑本段诗词
桃花行(第七十回)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

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

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

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

花解怜人花亦愁,隔帘消息风吹透。

风透帘栊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

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

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

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

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

侍女金盆进水来,香泉影蘸胭脂冷!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

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

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

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折叠编辑本段说明
海棠诗社建立后只做了几次诗,大观园中变故迭起,诗社一散就是一年。现在,大家看了黛玉这首诗,提起兴来,重建诗社,改称桃花社。但这已是夕阳晚景了。

折叠编辑本段注释
1.闲苔院落--庭院里长满荒苔。

2.茜裙--茜纱裙。茜是一种根可作红色染料的植物,这里指红纱。

3."雾裹"句 --千万桃树盛开花朵,看上去就像被裹住在一片红色的烟雾中。程高本改"雾裹"为"树树","树树烟封一万株"语颇不词。

4.烘楼照壁--因桃花鲜红如火,所以用"烘"、"照"。

5."天机"句--传说天上有仙女以天机织云锦。这是说桃花如红色云锦烧破落于地面。"烧"、"鸳鸯(表示喜兆的图案)"皆示红色。

6.春酣--春天酣睡。亦说酒酣,以醉颜喻红色。珊枕,珊瑚枕。或因张宪诗"珊瑚枕暖人初醉"而用其词。

7.影蘸--即蘸着有影,指洗脸。"影",程高本误为"饮"。北齐卢士琛妻崔氏有才学,春日以桃花拌和雪给儿子洗脸,并念道:"取红花,取白雪,与儿洗面作光悦;取白雪,取红花,与儿洗面作妍华。"后传桃花雪水洗脸能使容貌姣好。

8.何相类--什么东西与它相像。

9.人之泪--指血泪。

10.杜宇--即杜鹃,也叫子规,传说古代蜀王名杜宇,号望帝,死后魂魄化为此鸟,啼声悲切。

折叠编辑本段鉴赏
1、《桃花行》与《葬花吟》、《代别离·秋窗风雨夕》的基本格调是一致的,在不同程度上都含有"诗谶"的成分。《 葬花吟》既是宝黛悲剧的总的象征,广义地看又不妨当作"是大观园诸艳之归源小引。"(第二十七回脂批)《秋窗风雨夕》隐示宝黛诀别后,黛玉"枉自嗟呀"的情景。《桃花行》则专为命薄如桃花的林黛玉的夭亡预作象征性的写照。作者描写宝玉读这首诗的感受说:"宝玉看了,并不称赞,却滚下泪来,便知出自黛玉。"并且借对话点出这是"哀音"。不过,作者是很含蓄而有分寸的,他只把这种象征或暗示写到隐约可感觉到的程度,并不把全诗句句都写成预言,否则,不但违反现实生活的真实,在艺术上也就不可取了。

2、《桃花行》与《葬花吟 》,《代别离·秋窗风雨夕》相近,同为歌形体。歌行是古典诗的一种体裁,汉人或称歌,或称行,唐人因之,也通称歌行。关于歌行体的特点,前人看法亦不一。张表臣《珊瑚钩诗话》认为"体如行书曰歌,放情曰歌,兼之为歌行。"徐师曾《文体明辨序目》也道"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为歌行。"他们将"放情"作为歌体形的重要特色。在《红楼梦》中,长篇歌行共有四首,其中林黛玉共占四首,另外一首为贾宝玉的《姽婳行》。曹雪芹这样安排,大概是因为歌行体"放情"的特征,与林黛玉、贾宝玉最为契合吧

《桃花行》虽然作于春暖花开之时,却充满了哀音。此诗的结构,没有固定的模式,或六句一换韵,或四句一换韵。

《桃花行》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从诗的开始到"烘楼照壁红模糊"。写桃花盛开的景象。花事缤纷,如同一场春梦。而后半部分,从"天机烧破鸳鸯锦"到结尾,写春梦化为虚无,桃花与诗人将同归于凋谢、憔悴的命运。

诗的前半部分,将桃花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对照着来写,而以"帘"作为两者之间的屏障。"帘"似卷非卷,隐喻未曾挑开的"心扉"。桃花与诗人之间那微妙的关系,正是黛玉与宝玉感情生活的真实写照。"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一个"软"字与一个"懒"字,点明了两者各怀心事。宝玉、黛玉朝夕相处,在彼此试探之后,终于"隔帘消息风吹透"。但是,心扉虽然打开,人却不能朝夕相伴,只能"茜裙偷傍桃花立"。诗人的心事,如同春天的桃花桃叶一样,不断疯长,最后发展到"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这壮丽的景象,代表着诗人对爱情的美好幻想。

诗的后半部分,则陡转直下。"天机烧破鸳鸯锦",既是承接前半部分而来,桃花漫天盛开的景象,又可以理解成朝霞满天,为晨起梳妆作铺垫。诗人从甜美的春梦中醒来,在富丽堂皇的金盆中和泪梳妆。鲜艳的胭脂,让诗人联想到泪水和桃花的花瓣。诗人以泪眼观桃花,桃花犹自不觉。待桃花发觉时,诗人泪已流尽,春天逝去,桃花也随之憔悴。全诗以"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结束,含蓄地预示了诗人之死。"一声杜宇春归尽",写杜鹃声中群芳散尽,隐含了大观园中所有女儿的悲剧。"寂寞帘栊空月痕",写人去楼空,与"风透湘帘花满庭"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此诗形象地描绘了宝、黛爱情的历程,并表达了黛玉对未来的不详预感,难怪宝玉看罢此诗,竟要滚下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4
 楼主| 发表于 2024-4-8 18:42:39 | 显示全部楼层
贾惜春到底是谁的女儿,答案在王熙凤和平儿的私房话中

路长不怕心凉
关注
2019-04-25 14:35
但凡肺结节问题,用这个方法饭后一次,专调肺结节
但凡肺结节问题,用这个方法饭后一次,专调肺结节
凡是高血压,不管遗传还是后天,教你1招,不看后悔!
凡是高血压,不管遗传还是后天,教你1招,不看后悔!
“肺结节”多是吃出来的!这3种食物少碰,专调肺结节!
“肺结节”多是吃出来的!这3种食物少碰,专调肺结节!
《红楼梦》中,贾惜春的身世一直都是个谜,她到底是谁的女儿?答案在凤姐儿和平儿的一次私房话中。


广告
高血糖的“元凶”找到了,患上高血糖的人,通常有这4个共性
×

冷子兴介绍贾府四春时是这样说的:“便是贾府中,现有的三个也不错。政老爹的长女,名元春,现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作女史去了。二小姐乃赦老爹之妾所出,名迎春;三小姐乃政老爹之庶出,名探春;

四小姐乃宁府珍爷之胞妹,名唤惜春

。因史老夫人极爱孙女,都跟在祖母这边一处读书,听得个个不错。”

惜春第一次被提及,就充满了神秘感。其他三个姐姐都说清了父亲是谁,唯有惜春只说是珍爷的胞妹。贾珍的爹就是贾敬,为何不直接说惜春是贾敬的女儿?


广告
胆小者勿入!五四三二一...恐怖的躲猫猫游戏现在开始!
×

再回到冷子兴说贾敬:“贾代化次子贾敬,一味好道,只爱烧丹练汞,余者一概不在心上。

幸而早年留下一子

,名唤贾珍,因他父亲一心想作神仙,把官倒让他袭了。他父亲又不肯回原籍来,只在都中城外和道士们胡羼。”“

幸而”二字说明贾敬早就有做道士的想法了,差一点连个儿子都没有留下。

黛玉进贾府时,见惜春妹妹是“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大概也就是3、4岁的样子。此时哥哥贾珍却已有了儿子儿媳,贾蓉都已经16、17岁了。这样算来贾珍和惜春应该相差30岁左右。

那么兄妹两人为何相差在这么多?难不成贾敬出家后,又有了惜春这个小闺女?


广告
BARBOSA/巴博萨除湿机工业大功率地下室用抽湿机仓库干洗店用大型
×

我们且看凤姐是怎么说的——第五十五回,王熙凤小月,探春管家,凤姐儿和平儿感叹三姑娘的雷厉风行,同时又提到了贾府的财政危机。”我这几年,生了多少省俭的法子,一家子大约也每个不背地里恨我的……若不趁早儿料理省俭之计,再几年就都赔尽了。

平儿提到:“可不是这话!将来还有三四位姑娘,还有两三个小爷,一位老太太,这几件大事未完呢。”


广告
从秘书起步,十年内无人超越,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成就一段传奇
×

王熙凤笑道:“我也虑到这里,倒也够了。宝玉和林妹妹,他两个一娶一嫁,可以使不着官中的钱,老太太自有梯己拿出来;

二姑娘是大老爷那边的,也不算;

剩了三四个

,满破着每人花上一万银子,

环哥娶亲有限,花上三千两

银子……如今再俭省些,陆续也就够了……”

凤姐儿此时是在替王夫人管家,因此她把迎春算到大老爷那边。剩下了三四个,不包括庶子贾环,宝玉由老太太管,

那就只剩下了探春、小小的贾兰,加上惜春才勉强算得上三个。

可惜春是宁国府的,怎么就成了剩下的三四个?和三姑娘探春倒成一样的了?


广告
妈妈每天坚持一件小事,把一个成绩倒数的孩子教成年级前三名
×

还有在第五回也有个bug,“如今且说林黛玉,自在荣府以来,贾母百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

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

倒且靠后。”迎春、探春是贾母的亲孙女,没有问题,惜春只能算是侄孙女罢了!

如此看来,这能有一种可能——作者本来假设惜春也是贾政的女儿,四春都是老太太的亲孙女。可是在“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过程中,

为了避免人物形象的重复,才把惜春换成了贾珍的妹妹,也是为了平衡宁荣两府的权重。



《红楼梦》中这样的改动不止惜春一处,还有贾琮的身份,显然也是有过改动的。假设惜春也是贾政的女儿,也就能解释为何凤姐把她算到贾政一房,为何贾珍从不关心这个亲生妹妹,为何惜春是老祖宗的亲孙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4
 楼主| 发表于 2024-4-8 18:4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外=====红楼梦幻浮邱影绛树镜花武陵魂!【-关夫子坟多+汉寿亭候+筑山堂】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60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关羽为何一直以汉寿亭侯自居?这个官位有多大呢?
周瑜谈史
2018-08-06 10:46
关羽关二爷一直以汉寿亭侯自居。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关羽的这个称号不是曹操封的,而是曹操给汉献帝建议的,让他以东汉朝廷的名义封关羽此等爵位,所以这个爵位是非常官方的。而汉寿这个地方,之前一直是归属于刘表的统治地--荆州。

爵位并不是很容易得到的,也不是说是皇亲国戚就可以被封,而是需要看军功的。怎么说呢,这封侯很正式,不是随便的。只有那些战功赫赫的将领才有希望封爵位,这是自秦朝就流传下来的。王是地位最高的,而爵位是仅次于封王,因此被封为爵位的人就有可能被封王。

汉朝之时,侯爵封为五等,分别是郡候,县侯,乡侯,亭侯和关内侯。而这关内侯就是没有封邑的侯爵,所以二爷的爵位算是最低一等了,不过最重要的一点,作为将领能被朝廷封侯是件十分荣耀的事情,所以,我们的二爷也十分在乎这个。
再者,还有重要的一点。当初关二爷被封为亭侯的时候,他的大哥刘备也只是个亭侯,包括曹操。所以,再者地位上,他与这两人是一模一样的!而那时候的孙权,地位就更小了,就只是个小小的建虏将军。包括后来二爷看不起孙权,也有这等原因。要不然二爷也不会有底气说出虎女犬子的那番言论,一切都是因为二爷封侯封的早啊。

也正是因为这,关羽关二爷才能在后来管理荆州,手握大权。这一方面就是因为二爷在他的阵营中爵位是最高的。当然,这另一方面就是他本身就具有的能力,军事才能十分出众。否则的话,光凭爵位刘备是不可能放心把这要塞之地交给他的。还有一点,就是二爷的封地汉寿也正是在他所管辖的范围之内。
后来刘备称王以后,就封二爷为前将军,不过这可招来了他的不满。他认为自己不与老兵同列。这个在旁人看起来就有点太过自负了,不能因为自己爵位高就这样啊。不过,这正是二爷的品行啊,太过高傲,从他对东吴的态度就可以看得出来。否则,怎会被东吴吕蒙所杀,下场如此之惨!

如果没有封侯这件事的话,二爷或许会变的收敛一些,也不会那么自傲。而他一定也会意识到东吴的厉害,孙权哪是等闲之辈!因此荆州也不一定会失去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4
 楼主| 发表于 2024-4-8 18:5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郭都贤
  郭都贤(1599~1672),三堂街合水桥人。郭都贤长在书香门第,从小自幼好学,16岁中秀才,19岁中举人,23岁中进士。历任吏部稽勋司、验封司、考功司主事、文选司员外郎和江西巡抚等职。
  明崇祯十二年(1635),郭都贤出任江西巡抚。时清兵进犯湖广,他招募乡勇在袁州、吉安一线拼死抵抗清军。眼见一己之力无法回天,遂愤而辞官归里。1644年明亡后,他到浮邱观出家修道。其后20余年间往返湘鄂两省,曾参与组织浮邱山“三千道士下洞庭”的反清复明斗争,失败后归隐禅林,最后客死于湖北江陵承天寺。
  郭都贤作为明代遗臣,其高风亮节,忠烈情操,民族气节,为后人所传颂。郭都贤平日很欣赏洪承畴的才能,洪承畴因受株连被罢黜入狱,郭都贤极力为其辩诬,奏请免罪起用。洪承畴深感知遇之恩,视为恩师。后来洪承畴降清得到重用,郭都贤闻讯后气得切齿痛骂。洪承畴后来在湖南为官,特意登门拜访郭都贤。二人见面时,郭都贤故意眯着一双眼睛。洪承畴惊问:“未知先生何时患此目疾?”郭都贤答:“实不相瞒,自结识大人那一天起,双目就瞎了。”洪承畴十分惭愧,半天说不出话来。洪承畴为报昔日知遇之恩,馈送金钱,郭都贤不受;又请其子出任督军,郭都贤仍然谢绝。不久,洪承畴残酷镇压各地农民起义及抗清活动,在长沙制造冤狱,拘禁了湖乡名士100多人。人们设法营救,但都没有结果。有人提议请郭都贤出面。郭都贤虽不想见洪承畴,但这是100多条性命,不能不去。郭都贤在长沙见到洪承畴,要他免杀无辜。洪承畴无奈,只得将那100多人全部放了。临别时,郭都贤拱手道:“多谢两朝元老。”洪承畴惭愧地回答:“下官是千古罪人。”
  郭都贤博闻强记,工诗文,书法瘦硬,兼善绘画,尤善写兰竹,有“高风千古”之评。郭著有《衡岳集》《秋声吟》《西山片石集》《补山堂集》《些庵杂著》等。县境名胜大都有郭都贤撰写的楹联和诗作。他题浮邱观祖师殿联:“中国有圣人,是祖是师,咄咄西来东土;名山藏帝子,亦仙亦佛,玄玄北镇南天。”为三堂街龙牙寺撰联:“万山烟雨锁龙宫,被樵子流连,看破一盘棋局;千古水云迷洞口,问渔郎消息,放开几片桃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4
 楼主| 发表于 2024-4-8 19: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外=====红楼梦幻浮邱影绛树镜花武陵魂!【-+暮天新雁起汀洲,红蓼花开水国愁+】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60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蓼汀花溆”的含义和读音是什么?
pxglqaxw36浏览1223次其他分享举报
1个回答
li2571
推荐于 2019.10.09
满意答案
   
含义:

1.蓼汀——汀,汀洲,水边平沙。“蓼汀”一词当从唐代罗业《雁》诗“暮天新雁起汀洲,红蓼花开水国愁”想来,但意境萧索,所以元春看了说:“‘花溆’二字便好,何必‘蓼汀’?”

2.花溆——溆,浦,水边。“花溆”一词当从唐代崔国辅《采莲》诗“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想来。

读音:  蓼liǎo  汀tīng  花huā      溆xù

出处:曹雪芹所著《红楼梦》 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天伦乐宝玉呈才藻》已而入一石港,港上一面匾灯,明现着“蓼汀花溆”四字。

解读:

《清华的大师们》一书中对刘文典有关《红楼梦》的逸事讲了一番。原文如下,“......我讲红楼梦嘛,凡是别人说过的,我都不讲;凡是我讲的,别人都没有说过!今天给你们讲四个字就够了!”于是他拿起笔,转身在旁边架着的小黑板上,写下“蓼汀花溆”四个大字。 ......

他对于“蓼花汀溆”的解释是:“元春省亲游大观园时,看到一幅题字,笑道:‘花溆’二字便好,何必‘蓼汀’?花溆反切为薛,蓼汀反切为林,可见当时元春已属意宝钗了。......”

此中的关键是“蓼汀”如何反切为“林”,“花溆”如何反切为“薛”。

先看什么是“反切”,反切是中国传统注音方法,即用两个汉字合起来为一个汉字注音。简单的说就是“上取其声,下取其韵”。例如,“休”,许尤切,x为声,ou为韵。但是可能大家会说,“蓼汀”照这样不是反切为“林”嘛,而是ling。

其实这里涉及到一个方言的问题,南方一般将“ing”、“eng”读成“in”、“en”,我们湖北就是典型。按照《说文解字》来讲,“林”,力寻切,这里显然是古音。其实我到认为曹雪芹肯定在吴越等地待过,我们班有位浙江绍兴的同学,前天我问他”林“字按照当地方言如何读的,他说是“ling”,如果大家不相信可以听听越剧《红楼梦》里面的一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下面再谈“花溆”如何反切为“薛”,按照《清华的大师们》一书中说,这个说法显然是错误的,然后注释到“据张源潜学长订正,刘的意思是,花者,花袭人也;溆者,薛宝钗也”。而在古音中,现代声母“h”、“x”往往混而为一,这在南方方音肯定也有保存;方音中“u”、“ue”相混亦常见。“花滁”切薛亦情理中事。不管怎么样,“花溆”包含宝钗无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4
 楼主| 发表于 2024-4-8 20:5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七=====可儿为谁淫?【“寿昌公主睡过的榻+寿阳公主{汉寿龙阳}】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8546&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秦可卿的睡床,为何是“寿昌公主睡过的榻”?你看曹雪芹在影射谁
君笺雅侃红楼
2020-12-29 09:28
秦可卿的房间陈设,曹雪芹借贾宝玉的眼睛写得极其细致,以至于令人困惑为什么如此“奢华”?那每一样大有来头的陈设,都仿佛预示着什么。按照《红楼梦》的写作特点,毫无疑问这些陈设都有寓意。本文截取一段,说一下秦可卿睡的床,为什么是“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

(第五回)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宝玉含笑连说:“这里好!”秦氏笑道:“我这屋子大约神仙也可以住得了。”
关于秦可卿房间的诸多陈设,脂砚斋看得一清二楚,【甲戌侧批:设譬调侃耳,若真以为然,则又被作者瞒过。】意思就是秦可卿房间内的陈设固然华丽,却绝不是那些历史名人使用过的古董。不过是曹雪芹用以“设譬调侃”打比方而已。
脂砚斋说得并不错。秦可卿的房间是她与贾蓉的婚房。二人当时结婚没多久,室内陈设自然香艳旖旎,契合贾宝玉脂粉红绡的品味。而且秦可卿房间,属于宁国府的奢华品味,倒不是她的个人喜好。
不过,作者既然详细描写了诸多陈设用具,就一定有“设譬”,而不只是调侃。曹雪芹最善于隐喻,这里的陈设无疑都很关键。

说“寿昌公主睡过的榻”之前,要先清楚这些陈设隐喻什么,其实答案也很简单。
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一入秦可卿房间就入了梦,由秦可卿引导他去太虚幻境。其实曹雪芹设计秦可卿的房间就是现实中的太虚幻境。是为“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秦,隐喻情。“孽海情天”也。
太虚幻境,以情主旨。借秦太虚隐喻也。也证明《红楼梦》情之主旨源自北宋词人秦观的“词中情”: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上句对应金玉良姻,下句对应宝黛爱情。秦可卿房中还有一副所谓秦太虚对联“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就是与秦词对应,隐喻宝黛钗。
秦可卿的房间是现实中的太虚幻境,室内那些陈设的隐喻,无疑指向了太虚幻境出场的金陵十二钗们。
如果细数曹雪芹描写提及的那些人、事、物,不下于十二样。纷纷对应金陵十二钗人物。
现在回头再说秦可卿的睡床,“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这里不知道什么原因出现了一个错误。因为历史上睡在含章殿的公主不是唐代的寿昌公主,而是南朝刘宋的寿阳公主。
《太平御览·时序部》引《杂五行书》:“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自后有梅花妆。”

寿阳公主因睡在含章殿下,额头为落梅所染,是为梅花妆由来。梅花妆轰动一时,流行千年,即便现在很多演出中都经常得见“梅花妆”身影,实是中国古代流传最广最久远的一种额妆妆容。
秦可卿自然不可能睡到真的寿阳公主的床。曹雪芹借她的床引用寿阳公主的典故,是要影射金陵十二钗中一人。而关于寿阳公主的典故主要有两个:
一,梅花妆是一条线索。
二,相传寿阳公主少年时非常奢侈,装饰穿着奢华。宋武帝担心女儿骄奢淫逸,就管教她崇尚节俭,培养德行,不做“红颜祸水”之人。寿阳公主听从父亲教诲,果然朴素起来,注重修德。

金陵十二钗中有符合寿阳公主这两条线索的人么?相信熟悉书中人物的人第一时间就会想到李纨。李纨出场时,曹雪芹如此介绍她:
(第四回)原来这李氏即贾珠之妻。珠虽夭亡,幸存一子,取名贾兰,今方五岁,已入学攻书。这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族中男女无有不诵诗读书者。至李守中继承以来,便说“女子无才便有德”,故生了李氏时,便不十分令其读书,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贤媛集》等三四种书,使他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罢了,却只以纺绩井臼为要,因取名为李纨,字宫裁。因此这李纨虽青春丧偶,居家处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唯知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
李纨父亲教育李纨“女子无才便有德”,与宋武帝培养寿阳公主德行一般无二。而李纨德行出众,少年守寡,谨遵礼教德行。原文说贾母、王夫人“因素喜李纨贤惠,且年轻守节,令人敬伏”,可见李纨德行恰如雪中寒梅“凌寒独自开”。
第六十三回群芳夜宴掣花签时,李纨的花签恰是“梅花签”,竹篱茅舍自甘心。突出她的德行和教养。

曹雪芹对李纨的德行极为推崇,对她在贾家抄家后不忘初心教育贾兰成才更是称赞:
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用《诗》《风》《雅》赞誉,就算林黛玉和薛宝钗都没有这般高评价!
秦可卿房中“寿阳公主于含章殿下睡过的榻”,是借梅花妆以及宋武帝教育女儿德行的典故,隐喻金陵十二钗中的李纨。秦可卿的房间就是那“太虚幻境”,其他陈设也都有不同隐喻,而非专属秦可卿一人,更不是她的身份隐喻。
文|君笺雅侃红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4
 楼主| 发表于 2024-4-8 20: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中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不离不弃,芳龄永继。是什么意思?
520心中的深蓝浏览780次资源分享分享举报
1个回答
Rock_牛X
推荐于 2019.11.13
满意答案
   
"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字面上意思是,只要这块玉和金锁不丢失且常常带在身上,就可以保佑人长命百岁,青春永驻。

出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是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的字,指他的玉有灵性,只要这块玉一直戴着,就可以保佑人长命百岁。

“不离不弃,芳龄永继”是薛宝钗金锁上的话,也是一句吉祥语,就是说只要金锁不丢失且常常带在身上就可以保她无灾无病,青春永驻。

金玉良缘一直是红楼梦里面的一个话题,也是林黛玉的心病,贾宝玉的通灵宝玉和薛宝钗的金项圈初相遇,就引出“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不离不弃,芳龄永继”两段话,咋一看这就是一对的,结果也确实成就了婚姻。

可是这上面的两句话结果是一种反讽了,“莫失莫忘”看来是宝玉对林黛玉的感情和怀念,“不离不弃”这个话语反看是对宝钗了,宝玉最后还是离弃了宝钗出家了。

贾宝玉最终还是终不忘 世外仙姝寂寞林。在封建社会,尤其是贾府大家族,宝玉在顽劣最终还是要守着规矩,要听从长辈礼教完婚,所以说“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扩展资料:

通灵宝玉及金锁的来历

通灵宝玉,《红楼梦》中的神话形象,贾宝玉出生时嘴里衔来,当做命根子挂在项上。贾宝玉是女娲剩一石转世真身(质),通灵宝玉则是其幻相(形)。

薛宝钗项圈上的金锁受一僧一道点化,系通灵宝玉附生物,寓意“土生金”;一边金(薛宝钗)玉(通灵宝玉),一边木(林黛玉)石(贾宝玉),双方激烈对抗,寓意“金克木”。

通灵宝玉对贾宝玉的人生发挥原罪、金箍棒、紧箍咒三重作用。贾宝玉多次摔砸通灵宝玉,彰显了他的爱情坚贞和叛逆精神,但以失败、妥协而告终。

后四十回通灵宝玉丢失,从反面促成了金玉良缘、高魁贵子、家复中兴三件喜事。贾宝玉完成这些为通灵宝玉所注定的宿命后便离家出走,与通灵宝玉形质合一,由一僧一道携归青埂峰,变回女娲剩一石,诗云“沉酣一梦终须醒,冤债偿清好散场”。

象征意义

原罪

在下凡之前,剩一石经历了三次锻炼。

第一次:理之锻炼。

剩一石也是由女娲亲手炼成的一块补天石。以它为代表的正邪两赋才女才子们跟那些仁人志士们一样,他们的人性都是以正气为先导的,均有修齐治平之志气,有补天济世之才气,有大仁大义之正气。理之锻炼,即达理、明理、得道、入圣。剩一石尽管弃而未用,它依然可以“天不拘来地不羁,心头无喜亦无悲”,自得“幽灵真境界”。

第二次:情之锻炼。

剩一石在青埂峰下“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故曰“通灵”。绛珠、神瑛在西方灵河岸上生情,神瑛对绛珠“日以甘露灌溉”,绛珠修成人后“游于‘离恨天’外,饥餐‘秘情果’,渴饮‘灌愁水’”,皆为情之锻炼。

灵河与通灵呼应:灵者,情也;灵河者,情河也;通灵者,通情也。经过情之锻炼,这块从女娲手中禀正气而生的剩一石就变换了气性,成为正邪两赋的有情之石了。

第三次:欲之锻炼。

伊甸园神话中,亚当夏娃偷吃了禁果。《红楼梦》中,剩一石偷吃的禁果,就是凡心偶炽、痴恋红尘,由一僧一道携带下凡,并“勾出多少风流冤家都要下凡,造历幻缘”。一僧一道扮演了伊甸园里那条蛇的角色,使通灵宝玉具有了原罪的性质。甲戌本写一僧一道演说红尘,亦可补足文意。

经以上理、情、欲三次锻炼,剩一石幻化为通灵宝玉,获得了完整的人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通灵宝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4
 楼主| 发表于 2024-4-8 21:3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哲宗传受国宝三首
[ 宋 ] 佚名
原文
于穆我王,继序不忘。明昭上帝,上帝是皇。长发其祥,惠我无疆。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作者介绍

佚名
查看百科>>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什么意思?huangli838浏览7085次小说图书[url=]分享[/url][url=]举报[/url]


1个回答
评论了娓宝推荐于 2019.11.18


满意答案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含义是:
(既然)(我)顺受天命,当(了)皇帝;(就)应该使黎民长寿、国运永久昌盛。
这句话是古时候是传国玉玺印文,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命李斯用小篆雕刻传国玉玺,印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句印文中包含了两个成语。

扩展资料传国玉玺:简称“传国玺”,是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用和氏璧镌刻而成,为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证凭。

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秦之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


历经千年沧桑下落不明的传国玉玺现在下落何处?





那座刻有受命于天即寿永昌,由和氏璧刻成的传国玉玺现在会在哪里呢?




关注者
1,876


被浏览
2,840,647







关注问题[url=]​写回答[/url]
​邀请回答​好问题 67
​8 条评论
​分享











138 个回答默认排序




Belomorsky

看心情回答问题




​ 关注


7098 人赞同了该回答



整理整理思路,捋一捋历史上这块著名板儿砖的传承的乱七八糟的事:
1、嬴政伙同李斯刻了一块玺;
2、子婴降刘邦献玉玺,从刘老汉开始这块玉玺被称为传国玺,至西汉末年;
3、伟大的穿越家王莽同志抢班夺权的时候让他的手下找自己的老姑要传国玺,气的老太太抄起板儿砖要拍丫的,没拍中,传国玺顶上的螭角被砸掉一块,用金补之(特征一);
4、王穿越被绿林军干死,传国玺归刘玄;5、刘玄被赤眉军干死,传国玺归刘盆子;6、刘秀手下名将冯异平定关中消灭赤眉军,献玺给刘魔导师,据在其手下打过工的一个名叫卫宏的人的记载,这块玉玺的材质是蓝田玉(特征二),上面刻的文字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特征三);
7、东汉末年董卓焚洛阳,传国玺历史上第一次下落不明;
8、孙坚在洛阳刨井,挖出玉玺一块,符合“金镶螭角”“蓝田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三大特征,认定为传国玺;
9、传国玺被袁术讹走,称帝,被灭;
10、广陵太守徐X获得传国玺,献给曹操;
11、曹丕篡汉,获得传国玺,刻字“魏所受汉传国玺”(特征四);
12、司马炎篡魏,获得传国玺;
13、五胡乱华,刘聪俘虏司马炽得到传国玺,牛睿流窜江南,东晋初期木得玉玺被讥讽为“白板天子”;14、匈奴赵内乱,人脑子打出狗脑子,最后一个皇帝刘曜酒后驾马作大死,其太子献传国玺给石勒,石勒在传国玺上刻字“天命石氏”(特征五);
15、石闵灭后赵得到传国玺;
16.1、慕容儁弄死石闵,自称石闵老婆献玺,称帝,手中得到一块传国玺,这块玺的特征历史记载不明,符合特征一(材质)、特征三(文字),特征二四五是否符合不明,姑且称之为传国玺A;
16.2、东晋声称石闵被弄死的前夕,让手下蒋干带着传国玺去东晋求援,然后被东晋传国玺诳走,传国玺归东晋,但是有部分朝臣认为这块玺可能是假的,因为文字为“授天之命皇帝寿康”,不符合特征三,这块玺姑且称之为传国玺B;
17、苻坚灭前燕,得到传国玺A;
18、淝水之战失败后,西燕攻入长安,苻坚逃到五将山,未带传国玺A,这块传国玺很有可能落入西燕慕容冲手里,此后失去记载下落不明,有可能传入后燕和之后的北燕,最终有可能传入高句丽或北魏;19、小人姚苌捉住苻天王,索要传国玺,苻坚说玉玺送东晋了,姚苌没有找到传国玺,虐杀苻坚;20、桓玄篡晋,得到传国玺,但是由于打不过刘裕等人,裹挟晋安帝西逃,后来哏屁;
21.1、桓玄余党逃到后秦,姚兴声称这些人把东晋的传国玺B带到了后秦;
21.2、晋安帝逃回了建康,刘裕声称皇帝把东晋的传国玺带回来了;
22、刘寄奴破长安灭后秦,得到了后秦说的那块传国玺,但是此块传国玺是阳文,与之前的阴文不同,文字符合特征三,不符合传国玺B的特征,从流传上看也不可能是传国玺A,且称之为传国玺C;23、刘裕篡晋,传国玺B和C都归了南朝宋;24、北魏佛狸皇帝被崔浩影响,崇信道教,全国灭佛,各处拆庙毁佛像。在拆邺城的一座庙的时候,从一座佛像里面发现两块块传国玺,其中一块符合特征一二三四,不符合五(没有“天命石氏”),来源不明,姑且称之为传国玺D。顺便说一下,从崔浩开始出现了“传国玺是由和氏璧制作而成的”这种说法;25、萧道成篡宋建齐,获得传国玺B和C;26、萧衍篡齐建梁,获得传国玺B和C;27、高欢和北魏孝武帝撕逼,孝武帝元修卷铺盖逃跑关中投靠宇文泰,宇文泰获得传国玺D;
28、侯景逼死萧衍,获得传国玺B和C;
29.1、北齐镇守扬州的将领献出一块传国玺给高洋,声称是侯景的部将获得后献出的,据记载这块玺符合特征三,最有可能是传国玺C;29.2、健康城的一个和尚向陈霸先献出一块传国玺,声称是侯景的儿子把玺扔到井里自己捞出来的,据记载这块玺的文字是“皇帝寿康”版,最有可能是传国玺B。
30、此时三国各有一块传国玺,都声称自己的是真的:
北周的是得自太武帝灭佛后由孝武帝带到关中的传国玺D;
北齐的是得自刘裕灭后秦后由侯景部将献到扬州的传国玺C;
南陈的是得自诳石闵后侯景儿子丢井由和尚挖出来的传国玺B;31、宇文邕灭北齐,获得传国玺C;
32、杨坚篡周,获得传国玺C和D;
33、杨坚灭陈叔宝,获得传国玺B,至此三块玺都归隋;
34.1、窦建德的媳妇献出一块传国玺给李渊,声称是当初宇文化及杀杨广获得传国玺,后窦建德杀宇文化及获得,窦建德被灭此块玺献给李渊;
34.2、李世民灭东突厥,萧皇后献出一块传国玺,声称是当初宇文化及杀杨广没有获得传国玺,萧皇后带着传国玺投靠突厥,归唐时献玺。至此,隋朝统一时的三块玺中有两块到了李世民手中,一块下落不明;
34.3、但是李世民手里除了这两块之外又出现了一块传国玺,文字是“授天之命有德者昌”,且为黑色玄玺,螭虎钮,与之前记载的几块传国玺都不同;
35、朱温篡唐获得一块传国玺,不知是唐朝三块玺中的哪块;
36.1、李存勖朱友贞,朱友贞的手下献玺,称其从朱友贞卧室盗出的,此块玺归李存勖;
36.2、河北的一个和尚献出一块传国玺,声称是当初黄巢造反,唐僖宗出逃遗失传国玺,被捡到后辗转流落河北,和尚献玺,此块玺归李存勖;
36.3、后唐灭前蜀,又得的一块传国玺,王衍声称是当初田令孜从唐僖宗那里偷出来的,藏在自己家中。后来拆迁的时候被获得,献给了前蜀王建,被灭后献出,此块玺归李存勖。至此,李存勖手里又有了三块传国玺,不明真伪;37、李从厚和李从珂大撕逼,李从厚出逃,没有带传国玺,据说连手下都镇不住。最后被弄死。李从珂杀李从厚没有得到传国玺,但后来声称从洛阳找到了一块传国玺;
38、石敬瑭灭李从珂,李从珂自焚,据说其从洛阳找到的那块玺跟着一块烧没了。石敬瑭传说自己又刻了一块,文字是“受天名命惟德允昌”;
39、耶律德光石重贵,得到石敬瑭这块传国玺;40、后汉、后周、北宋都没有传国玺,连假的都没有,直到末年一个陕西农民刨出来一块,蔡京认为是真的,存于汴梁宫中;41、完颜阿骨打追杀耶律延禧,耶律延禧据说把石敬瑭那块传国玺扔到桑干河里,从此这块玺下落不明;
42、完颜吴乞买灭北宋,得到陕西刨出来的那块玺;
43、完颜构流窜江南,没玺,似乎自己又刻了一块;44、木华黎后代卖玉玺,自称是得自当初灭金,可能是北宋陕西刨出来的那块;45、伯颜灭南宋,毁去了一大堆从南宋得到的玺,其中有可能有完颜构自制的那块;46、朱元璋灭元后,没有找到任何真的或假的传国玺,引以为憾,认为真的传国玺被妥欢帖木儿流窜草原的时候带走;
47、明朝中期有个湖北农民又刨出来一块传国玺,经鉴定与传说中的传国玺的各种特征均不一致,认为是伪造的;
48、皇太极灭林丹汗时据说得到一块传国玺,声称是当初元顺帝流窜草原时带走的;
49、农家乐审美爱好者弘历鉴定了手里所有的乱七八糟的玉玺,认为都是假的,而且认为就算是真的也没有意义,从此没听说再有人刨出来过传国玺;
50、冯玉祥把溥仪赶出紫禁城的时候最后一次问过传国玺,溥仪说根本就没那玩意儿;
以上就是历史上和传国玺流传有关的林林总总的各种正史野史和传说;
各版真真假假的传国玺的下落有可能如下:
一、孙坚那块有可能就是假的,但可能性不大,因为各种特征均符合,且遗失时间不算很久;
二、慕容儁的传国玺A可能是伪造的,最终可能失落于北燕,被冯弘带到高句丽去遗失了;
三、南北朝的三块玺中,北魏佛塔那块真实的可能性最大,因为符合度最高,且由于是意外不太可能是故意埋的,有可能遗失在隋朝末年,扬州一带;
四、东晋诳石闵的那块可能是假的,因为文字问题。最终有可能是萧皇后带去突厥那块,五代有可能是李存勖从朱友贞那得到的那一块,有可能失落在李从厚和李从珂撕逼的过程中,俩人谁也没得到,可能在洛阳附近埋着;
五、姚兴那块大概率是假的,也就是高洋从侯景部将得到的那块,因为阳文问题。后来有可能是窦建德那块,在唐朝遗失在黄巢造反的过程中,有可能是北宋刨出来又遗失在元朝灭金时的那块,可能遗失在金宣宗南迁过程中,在河北某地埋着呢;六、魏州和尚那块大概率是假的,因为符合度太低,有可能是被李从珂翻出来又带着自焚的那块;
七、王建那块故事漏洞太大,基本上是假的,没准是明朝刨出来的那块,因为造假明显,下落不明;
八、石敬瑭那块明文记载就是伪造的,辽天祚帝遗失在大同张家口一带了;
九、赵构那块明文记载是伪造的,应该就是伯颜磨掉的那块;
十、林丹汗那块被鉴定为假,被蒋秃带到台湾去了;
另外放一张北京故宫里收藏的那块,也就是乾隆时期从宝应县旧运河道里挖出来的那块,外观跟史书描述差的特别远,弘历鉴定是假的;
2021.04.27
应评论区部分群众的墙裂要求,再贴一张蒋秃带到台湾的的“传国玺”图片,也就是当初皇太极从林丹汗手里弄来的那块,也就是“制诰之宝”那块:
注:这块玺“原版”(皇太极抢来的那块)后来据记载弄坏了,弘历又仿制了一块,蒋秃带走的就是这块,上面的图片是前几年北京故宫仿照台北故宫山寨了一块。


编辑于 2021-04-27 09:31

​赞同 7098​​612 条评论​分享

​收藏​喜欢收起​







知乎用户







2765 人赞同了该回答



说到传国玺,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传说中是秦始皇登基称帝后,令丞相李斯参与制作(负责书写)的玉玺。本来是一块有纪念意义的玉玺,却在后世被赋予了“君权神授”的政治意义。
此后但凡朝代更替,传国玺就成了开国皇帝们渴望得到的“神器”。曾经在一段时间里,东晋皇帝没有“传国玺”在手,就被北方的人嘲讽为“白版天子”,由此可见一斑。
但是传国玺的在历史上的记载,既有传说,也有真实,笔者就来抽丝剥茧,把传国玺故事还原出最真实的面目。

传国玺最早的记载与诞生
如果按成书年代先后看,“传国玺”在史书上第一次出现是在哪里?这个问题,笔者认为答案应该是西汉司马迁著的《史记》。
在《高祖本纪》中,刘邦入咸阳时,秦王子婴投降,“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在此文中,子婴封存的皇帝玉玺中就包括了“传国玺”。但是这块玉玺在当时还不叫做“传国玺”,“传国玺”的名字正式出现,应该是在东汉班固著的《汉书·元后传》中:
初,汉高祖入咸阳至霸上,秦王子婴降于轵道,奉上“始皇玺”。及高祖诛项籍,即天子位,因御服其玺,世世传受,号曰“汉传国玺”。
——在“传国玺”在子婴口中是称为“始皇玺”,到了刘邦称帝后,才改称为“汉传国玺”了。

影视剧中刘邦入咸阳,子婴献玺
另外在《后汉书》中,唐章怀太子李贤做注时,引了一段卫宏的注文。
卫宏乃是东汉初人,著《汉旧仪》四卷,李贤在引卫宏的这段话时,偏偏漏掉了书名,十分奇怪,而且注文的后半段还写了汉末人物孙坚、袁术、曹操的故事。
卫宏曰:秦以前以金、玉、银为方寸玺。秦以来天子独称玺,又以玉,群下莫得用。其玉出蓝田山,题是李斯书,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号曰“传国玺”。汉高祖定三秦,子婴献之,高祖即位乃佩之。王莽篡位,就元后求玺,后乃出以投地,上螭一角缺。及莽败时,仍带玺绂,杜吴杀莽,不知取玺,公宾就斩莽首,并取玺。更始将李松送上更始。赤眉至高陵,更始奉玺上赤眉。建武三年(27年),盆子奉以上光武。
【孙坚从桂阳入雒讨董卓,军于城南,见井中有五色光,军人莫敢汲,坚乃浚得玺。袁术有僭盗意,乃拘坚妻求之。术得玺,举以向肘。魏武谓之曰:“我在,不听汝乃至此。”时璆得而献之。】
——显然笔者加了括号中的这段文字不可能是卫宏的原文。
如果这“卫宏”二字无误的话,这段关于“传国玺”的记载应该早于班固著的《汉书》了。
在前文中卫宏的文字中,就写了传国玺是由蓝田玉制成,秦丞相李斯书写“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于上。
在《后汉书》中,李贤还注引了一段《玉玺谱》的内容(《玉玺谱》的作者是南朝齐人纪僧真),与卫宏的内容大致相同。
玉玺谱》:传国玺是秦始皇初定天下所刻,其玉出蓝田山,丞相李斯所书,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高祖至霸上,秦王子婴献之。至王莽篡位,就元后求玺,不与,以威逼之,乃出玺投地。玺上螭一角缺。及莽败,李松持玺诣宛上更始;更始败,玺入赤眉;刘盆子既败,以奉光武。
在《宋书·志礼五》中,南朝梁人沈约也写道:
初,高祖入关,得秦始皇蓝田玉玺,螭虎纽,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寿昌”。高祖佩之,后代名曰传国玺,与斩白蛇剑俱为乘舆所宝。
这些记载可以互相作为印证补充,记录了传国玺最早的诞生情况。

那么,第一个问题来了。
传国玺上写了哪八个字?
裴松之在《三国志》做注时,就发现《吴书》上关于传国玺上写的八个字与应劭、皇甫谧的记载最后两个字不同,他当场表示无法判断“且康”和“永昌”哪个是对的。
裴松之:应氏《汉官》、皇甫《世纪》,其论六玺,文义皆符。汉宫传国玺,文曰“受命于天,既寿且康”。“且康”“永昌”,二字为错,未知两家何者为得。
其实,我认为是可以分析的,我先列一下目前关于传国玺上文字内容存世的四个版本。
  • 《吴书》、《玉玺谱》、卫宏: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 应劭,皇甫谧:受命于天,既寿且康。
  • 《晋阳秋》载冉魏大将军蒋幹送给东晋的是:昊天之命,皇帝寿昌。
  • 徐广、《宋书·志礼五》:受天之命,皇帝寿昌。
我再按上述四个编号,改用年代顺序排列。
东汉卫宏1→汉末应劭2→魏晋1(吴书)→魏晋2(皇甫谧)→东晋3(晋阳秋)→东晋&南朝宋4(徐广)→南朝齐1(玉玺谱)→南朝齐&梁4(宋志)
开始正式分析:
第一,《吴书》是孙吴帝国官修史书,传国玺是被孙坚在洛阳井中找到,并交给妻子吴夫人代管,可以想象当时年幼的孙权是有机会见到这个宝物的;而应劭和皇甫谧,都没有见到传国玺的机会。

孙权的影视形象应劭是汉末泰山太守,因为曹操的父亲曹嵩死在泰山郡,担心曹操报复自己,便弃官投奔了袁绍,他一直到死,都没去过许都见汉献帝刘协,更别说见到传国玺了。
皇甫谧是魏晋名士,一辈子都没有做官,他写的书都是坐在家里写的。他写的内容和应劭吻合,只能推测是他照着应劭的《汉官仪》抄了一遍。
第二,裴松之没有提到卫宏的记录,实属失误。卫宏作为东汉人,而且在光武帝刘秀身边工作,他的记载和《吴书》一致,能证明“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第一版本)是对的。
第三,第三版本和第四版本只有一字之差(昊、受),按“史料从众”及“不涉及政治等因素的情况下,野史不应与正史争审”两条规矩看,加上用字习惯(受比昊更多用),第四版本可信度高于第三版本。
说道这里,不知道有人想过这个问题没有?裴松之身处刘宋朝廷,他是有机会见到当朝的传国玺的,他为何没有以此来作证呢?
笔者推测:因为裴松之知道,宋文帝的传国玺上写是“受天之命,皇帝寿昌。”(第四版本),他若是提了这个,他就是在作大死(只会揭露出南朝的传国玺已经不是秦汉时期的那一枚了),所以,他只能装作不知道的样子。
所以,本节的结论是:
1.秦始皇时制的传国玺因为两晋时战乱而遗失,流传于南朝的传国玺则是另外一块,所以才产生了记载文字不同的情况。
2.“秦传国玺”上写的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南朝传国玺”上写的是:受天之命,皇帝寿昌。
另外,秦汉时印章用字是以篆书为主。
据宋人推测字体为虫鱼篆,辽人记作是鱼鸟篆。下图为后人仿的鸟篆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第二个问题。
传国玺是和氏璧制成的吗?其实在前文中已经提过,最早的记载都是说传国玺是用蓝田玉制成的,后世却偏偏冒出了个“传国玺是用和氏璧制成”的谣言来。

白色玉璧
这个谣言的始作俑者是北魏的崔浩,他在《汉纪音义》中写道:传国玺,是和氏璧作之。——他是第一个写这个段子的人,此时距离“传国玺诞生”已经有五六百年了。
和氏璧的记载最早出现在《韩非子》中,据说出自楚国,而盛产蓝田玉的蓝田是秦国的辖地,所以这两个宝物根本就不可能有交集。
只能说某些好事者(如崔浩)感觉“和氏璧”这件宝物也在历史中失去了下落,有些遗憾,便开脑洞说“和氏璧被制成了传国玺”。

崔浩画像
崔浩的“历史发明”其实并不高明,只要查一下唐代还在流传的《玉玺谱》就明白了,但是这个“历史发明”仍然得到了后人的继承,唐代张守节著《史记正义》时也写道:卞和璧,始皇以为传国玺也。还有舒元舆也写出:秦丞相八字刻在荆玉而飞上天矣。(注:荆玉是和氏璧的代称)
在南宋时,才有李心传考证否定崔浩的谣言,写道:尝以礼制考之,璧五寸而有好,则不得复刻为玺,此说谬矣。
可是考证仍然抵不过谣言的传播。到了现代,现代史学家王利器(1912-1998年)在给《颜氏家训》做集解时也是取信谣言,实在是教人感到遗憾。
传国玺的品色为何?
宋代曹彦约(字简甫)著有《玉玺本末》,就曾考证过传国玺的材质问题,他把秦汉魏晋各处记载罗列出来:
  • “和氏璧”当是据崔浩而言,崔浩《汉书音义》曰“传国玺是和氏璧作之”;舒元舆云“秦丞相八字刻在荆玉而飞上天矣”,则其玺当为白玉;
  • 徐令言云“其玉出蓝田山”蔡京等云“其色绿如蓝”则其玺当为绿玉;
  • 《石虎别传》曰“武乡长城县韩强在长城西山岩石间得玄玉一方,四寸,与玺同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虎以为“瑞则又有玄玉者矣”。

曹彦约画像
曹彦约没有在书中对此作出自己的判断,他很幽默地写道:我列出这么记载来,就是为了保存好证据,等后世的君子来做考证吧。
今且序秦汉魏晋所得之宝,与白色、绿色、玄色并出之异,然后辨史氏之差误,众说之不根,使后之君子有考焉。
巧的很,文简公(曹彦约谥号文简)也是笔者乡里(江西九江人),既然先贤有言在先,后生放手一试。
我在前文也强调了“秦传国玺”是取材于蓝田玉,并非是用“和氏璧所制”,那么我们只要去看看蓝田玉的品色嘛!百度百科提供的“蓝田玉”词条中列出,其品色有:白、米黄、黄绿、苹果绿、绿白等色。
至此,《石虎别传》说是“玄玉”(黑玉)可以排除了,剩下的颜色是白、绿、还是米黄呢?
《宋史·文苑列传》中记载一则故事,当时的传国玺已经消失,有人献给朝廷一块玉玺,李公麟等人参与鉴定,他说道:秦玺用蓝田玉,今玉色正青……(注:这故事其实是一次高质量作伪,照着秦传国玺的线索而仿制。)
——由此可见,蓝田玉在古人印象中,是以绿色为正。
加以出土的蓝田玉制的文物来看,也是绿色居多。所以综而论之:传国玺的品色也应该是以绿色为主。
但我还是要说句题外话。秦汉时,皇帝还有六块专用玉玺,这六玺确定是由白玉制成。
卫宏《汉旧仪》:玺皆白玉螭虎纽,文曰“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凡六玺。

第三个问题。
传国玺到底摔破过吗?在东汉卫宏的记载来看,他提到“王莽篡位,就元后求玺,后乃出以投地,上螭一角缺”,而在班固写《汉书·元后传》时,只说元后(王政君)赌气把传国玺丢地上了,没说摔坏的事;到了《吴书》的记载,说孙坚捡到的传国玺“方圜四寸,上纽交五龙,上一角缺”,又与卫宏的记载吻合,所以,元后摔坏传国玺的事是真的。我们看到原文都说,传国玺上有五条龙(螭是龙的一种),其中有一条龙的龙角摔断了。倒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描写“孙坚得玺”故事中写道:乃一玉玺,方圆四寸,上镌五龙交纽,傍缺一角,以黄金镶之。
到底还是《演义》的影响力大,很多人看过《演义》后,纷纷以为是传国玺“傍缺一角,以黄金镶之”。例如在电视剧《新三国》里,传国玺道具就是这么制作的。

电视剧《新三国》孙坚得传国玺
今年新出的游戏《全战:三国》的孙氏预告片,也是照着演义记载设计出“黄金补角”的样式。

预告片中,孙坚得到传国玺。
在预告片中,“传国玺”的颜色是绿色,这是对了,但是补角补错了。

第四个问题。
魏文帝有没有加刻七字?
还有一个传说:魏文帝曹丕接受汉献帝刘协的禅让之后,得到传国玺,还在传国玺背面肩上刻七个小字:大魏受汉传国玺。

曹丕的影视剧形象
这个故事是出自《辽史》,很显然,这个段子出现时,距离传国玺诞生有一千五百多年了,可信度自然大打折扣。

辽史·卷57
图中这段记载只能是对当时的传国玺传说做了一个总结,其中还是有不少细节问题。

前面做了这么多考证,最后可以对传国玺故事传承过程做一次简单的梳理,便于大家看真切。
传国玺的传承始末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称帝,令人用蓝田玉制作出传国玺,方圜四寸。在唐宋之后,出现记载,说是玉工孙寿所制。
传国玺的品色没有确切记载,后人按照蓝田玉的主流为绿色,推测传国玺的品色最有可能是绿色。
传国玺的文面是由秦丞相李斯书写,内容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秦汉时印章用字是篆书为主,据宋人推测字体为虫鱼篆,辽人记作是鱼鸟篆。
传国玺的背面是五条螭龙盘绕。
在王莽称帝时,汉元后摔断了传国玺背面一处龙角,并未做任何修补。
中平六年(189),东汉雒阳发生政变,传国玺在战乱中遗失。几个月后,攻入雒阳的孙坚在井中捡到传国玺,此时记载在《吴书》,确认了传国玺的尺寸,文字,毁损情况。
传国玺几经辗转,重归许都汉廷。汉魏禅让后,为魏文帝曹丕所有。据一千多年后的辽人记载,曹丕在传国玺背面肩上增刻七个小字:大魏受汉传国玺。这段故事可信度存疑。
经历魏晋禅让、西晋灭亡,传国玺沦落前赵、后赵、冉魏,在冉魏败亡之际,转入东晋。
东晋禅让给刘宋后,传国玺上的文字已经发生改变,写的是:受天之命,皇帝寿昌。所以推测“秦传国玺”已经遗失。南朝开始流传的传国玺是另一块,不妨称呼为“南朝传国玺”。至于前者,后人如李公麟也用“秦玺”称之,可见他也早发现这个问题。
在北魏时,崔浩杜撰了“传国玺是由和氏璧制成”的谣言。
南朝以降,历代皇帝掌握的是“南朝传国玺”,中间也多次发生因战乱而易手。
公元936年,石敬塘攻破洛阳,后唐李从珂抱着最后的传国玺登楼自焚,从此“传国玺”在历史上消失。
宋代皇帝为了再次得到传国玺,多次发生地方发现并贡献传国玺的事件,均被官方否定。
随着时间推移,元明清的皇帝对传国玺渐渐没有了执念。
在明代罗贯中编写的《三国演义》中,传国玺损坏的部分被改成写“傍缺一角,以黄金镶之”。实际是小说家之言,不足为信。


电视剧《新三国》中,“黄金补角”的传国玺
(全文完)
感谢阅读!


编辑于 2019-10-28 22:03

​赞同 2765​​282 条评论​分享

​收藏​喜欢收起​







高枫





​ 关注


277 人赞同了该回答



如果认为传国玺是后唐末帝李从珂自焚而丢失的话,那么丢失的地方在洛阳。之后好几次所谓“献宝”活动牵扯到玉玺则是什么地方都有,不过还是以关中和豫西为主。后唐刚刚灭亡,辽国就从后晋手里得到一枚传国玺,先不说真假,这个玉玺最后也丢失了。后来以为忽必烈死后又有一个,不过没有被认证过。当时的人当然以为元朝用的那个是真的,貌似朱元璋还很遗憾没找到传国玺。后来直到皇太极制服察哈尔部得到了玉玺,不过乾隆年间也被认为是假货。最后清朝灭亡后又有N路人士在故宫希望能找到这个传国玺。
考虑到王莽时代传国玺就被摔坏一角,然后曹魏和后赵都在玺肩上刻字,然后又经过后唐的战火。后来不断有人声称找到,但是找到的东西也不断的被毁坏,所以很可能已经被损坏了。尤其是隋文帝和元朝的伯颜都曾经把缴获的其他朝代玉玺磨平销毁。考虑到这些行为的草率性,尤其是伯颜的那一次,所以传国玺搞不好在这个时候就已经被人为破坏了。


编辑于 2013-04-15 19:39

​赞同 277​​37 条评论​分享

​收藏​喜欢







智谱清言

广告​
不感兴趣知乎广告介绍


想去旅行不知道怎么规划?推荐你用智谱清言,做攻略竟然如此简单!旅行规划难?智谱清言智能体来帮忙!即刻为你生成个性化旅行攻略,轻松安排行程、预订酒店,让你的旅行无忧又精彩!快来体验吧!查看详情



七边说





​ 关注


244 人赞同了该回答



作者:底层史观
2012年的一天,陕西咸阳的孔忠良扛着农具,正准备去田地里干活,刚走出家门,碰见了前来找他的村支书一行人。
进了孔家,与村支书一起前来的几个陌生人,自称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与孔忠良谈及了多年前的一桩捐献往事。


确认无误后,工作人员表明来意说,这次是按照上级的指示,诚挚邀请孔忠良前去参加陕西省文物部门组织的表彰大会。
孔忠良刚开始有些不知所措,原本就性格内向,不善表达,此时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听完了工作人员的解释后,心里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不过,他还是万万没想到,时隔44年之后,陕西历史博物馆依然还会记得他,并且还会派人来邀请。
意外获宝
中国文物界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话:地上文物看山西,地下文物看陕西。
陕西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十几个王朝的风水宝地,王公贵族的陵墓遍布境内,地下的珍贵文物远超其它省市。


确切地说,在各种机缘巧合之下,一不小心挖出古董的事情,并不是特别离奇的传闻。
对此,当地的老百姓也见过许多这样的人物,早已司空见惯,而孔忠良就是其中的幸运儿之一。
1968年9月的一天下午,孔忠良当时只有13岁,因为放学后负责值日,也就是打扫教室,所以并没有小伙伴等他一起回家。
众所周知,那时候城里的交通都不发达,更别提乡下了,基本上都是靠步行上下学。
孔忠良搞完教室卫生后,就一个人独自背着书包,蹦蹦跳跳走在回家的路上。
小孩子生性好动,没人陪他说话,一个人无聊就自娱自乐起来,看到路上有不少小石子,就一边走一边踢着玩。
半路上,经过一条小河流旁的时候,孔忠良一不小心把脚底下的小石头,踢进了河里。
顿时,石子在河里“咚”的一声溅起了水花,孔忠良就下意识地用眼睛,朝着石头落水的地方瞥了一眼。


咦?清澈的水里好像有一块好看的石头,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若隐若现地躺在河床上,显得特别的白。
孔忠良处于本能的好奇,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看见河里那块白色的石头,虽然只微微露出其中的一小半,却与其它的石头明显不一样。
于是,他连忙脱了鞋子,卷起裤管,想着去河里把它捞上来看一看。走到那里俯下身子,小心翼翼地瞄准位置,用手摸到水下,一下把石头拿出来,却发现上面有许多污泥。
孔忠良连忙用河水把石头上的泥洗掉,仔细一看,竟然是一块的玉石,而且上面刻有一些奇怪的图案。
看了半天,他还发现石头下面还刻有字,不过是古代的字体,并不认识,只好把石头装进书包里,准备拿回去给父亲看,觉得他们大人或许会知道。
晚上,全家吃过晚饭后,孔忠良像往常一样去找作业本来写,看见那块白色石头,就拿出来递给父亲孔祥发。
“你这是哪里弄来的?”孔祥发接过石头,眼睛开始左右打量起来,一边问孔忠良。
“下午从河里捡到的,它下面还刻有字呢?”


话音刚落,孔祥发连忙把玉石翻转朝上,借着微弱的光亮,仔细地端详起来,但是也不认识上面的汉字,就连刻在玉石上面的图案,他也弄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动物。
不过,孔祥发毕竟有多年走南闯北的经历,见多识广,根据以往的经验,马上就明白了这是一枚印章。
于是,他立即走到房里拿来墨水,随后拿起印章蘸了,往空白的纸上盖了几下,可惜还是不认识上面刻的字。
那时的通讯也不发达,孔祥发也无法上网查资料,这事也不好去问别人,到处宣扬捡到文物,万一被别人盯上了,就不好了。
想来想去,孔祥发觉得还不如直接找文物部门去鉴定。于是,他就嘱咐一家人暂时不要对外声张。
如果拿去文物部门鉴定,最后只是普通的工艺品,是赝品的话,那时只要再拿回来就行了。
万一是真的文物,索性就直接捐献给国家,绝不能把这东西落到文物贩子的手里,也算是做贡献了。
何况,孔忠良这娃儿都十几岁,平时家里忙,极少带他去城里逛,趁着这个机会去外地见见世面,长长见识也不错。


父子献宝十天后,孔祥发父子一路颠簸,坐了3个小时才赶碑林博物馆,就是现在的陕西历史博物馆。进到馆里,两人都有些兴奋,孔祥发先带着小忠良四处转了一圈,让他见识古代文物的精美和珍贵。
遇见一名工作人员,孔祥发连忙上前询问,表示自己有事要见馆长。
工作人员就问他有什么事情。孔祥发并不明说,只是说有东西要给他。
工作人员打量了一下父子两人,也没有为难,恰好有空,就带着孔祥发父子直接前往馆长的办公室。
见到馆长本人,孔祥发才从怀里掏出那枚玉石印章,递上去说道:“前段时间娃儿放学路上捡到一枚印章,你瞅下是不是文物,这东西对你们有用不?”
馆长很和善,笑着让工作人员去准备茶水,转头又叫孔祥发父子坐下来慢慢聊,这才接过了印章。


接过来仔细一看,馆长不由惊讶地说道:“这是一块新疆和田羊脂玉,材质不错,不错,老乡是哪里人啊?”“咸阳韩家湾的,” 孔祥发回答道,然后用胳膊杵了杵旁边的孔忠良,“给馆长伯伯说说,你是怎么捡到的?”
于是,孔忠良又把那天放学回家时,如何发现玉石,又是怎样捡回家的过程叙述了一遍。
馆长边看边听小忠良说话,连连点头夸赞。随后,从抽屉里拿出印泥,拿起玉石在上面用力按了几下,找了一张纸盖了下去。
可是,馆长看了很久,也不太敢确定是什么字,不由皱起了眉头。
此时工作人员刚给孔祥发父子沏好了茶,于是吩咐他去找馆里的文物专家过来开会鉴定。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这枚印章上的四个字是“皇后之玺”,而印章上方刻的图案是螭虎,传说中的龙子之一。
最后,专家们的一致确定这印章应该是古代皇后的玉玺,因为在历史上极为罕见,价值颇高,而对于它的具体出处和背景,还需要进一步查阅史料才能知晓。
对此,孔祥发也非常高兴,表示这么珍贵的文物放在家里也不方便,愿意直接捐献给国家。
听到他这么说,馆长和文物专家们都很感动,纷纷表扬他们父子俩拾金不昧的举动,谢谢他们对博物馆文物工作的支持。
毕竟,以往若是谁捡到了古代文物,都要文物工作人员多次上门沟通,耐心的思想教育,才能让他们捐献。
现在,孔祥发父子有这样的思想觉悟,能够主动上门来鉴定和捐献,确实是十分是难得。


大家相互寒暄了一会,孔祥发表示自己要回家干活了。馆长当即表示说,可以给他们申请一笔奖金,以及颁布荣誉证书,以资鼓励。
孔祥发听了,连连摆手,拒绝道:“真的不用了,只是娃儿偶尔捡到的,这文物原本就属于国家的,不需要鼓励。”
同时,孔祥发还表示,如果是为了钱的话,就不会亲自带娃儿来博物馆上交了,早在私底下就找人交易了。
馆长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不过人家大老远赶来上交文物,真的不好意思让人把路费都搭上。
于是,趁着孔祥发往博物馆外面走的间隙,匆匆忙忙把现场的工作人员都召集起来,大家一起勉强凑了20块钱,然后追上了孔祥发父子。


“老乡,这是我们博物馆的一点心意,就收下吧。再说你们来一趟也不容易,不能让你把路费都亏了。”
孔祥发坚持不肯要,双方一阵推搡,最后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才把钱塞进了孔祥发的口袋里。
就这样,孔祥发父子无偿地把“皇后之玺”捐献给了博物馆。由于时间比较仓促,工作人员都没来得及,叫他们留下详细的联系地址。
皇后之玺

事后,为了弄清楚这枚印章的来源,博物馆的文物专家们,查阅了许多古代文献,发现《汉官旧仪》上记载有:“皇后玉玺,文与帝同,皇后之玺,金螭虎钮”的描述。
根据其形制、式样、印文内容及字数等,发现印章均与文献所载相符,经多次研究鉴定确认,这枚印章属于汉朝时期吕后之印玺。
在我国的历史上,吕后(即吕雉)的形象一直存在许多争议,后世的人们大多数都认为她为人较为狠毒和阴险。
然而,在《史记·吕太后本纪》里,司马迁却评价她“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给予吕后施政上极大的肯定。
相传,当年刘邦33岁之时,依旧籍籍无名。但是吕后的父亲吕文却一眼看上了他,认为有朝一日必成大器。
于是,吕文决定将当时仅有十八岁的吕雉许配给刘邦。那时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容不得吕雉做主。
就这样,年轻貌美的吕雉心不甘情不愿地嫁给了刘邦,好在父亲并没有看走眼,多年以后刘邦成就大业,创立汉朝,吕雉也被立为皇后。


秦始皇时期,我国古代王朝就确立了印玺制度,为了证明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合法身份,当时无论是皇帝和皇后都有一枚玉玺。
据相关资料记载,传国玉玺自秦以后,为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体字,代表最正统、合法的执政信物。
如果谁登上大位,手中没有此信物,会被人讥笑和嘲讽,称之为“白版皇帝”,因而在二千余年的历史长河里,传国玉玺一直是无数人觊觎的目标。
我国最后一任皇帝溥仪,早年间曾主动向国家博物馆捐献了手里的玉玺,但是经过文物专家仔细鉴定后,发现并不是传国玉玺。而真正的宝物至今销声匿迹,杳无音信。

话说,这吕雉是历史上公认的第一任正式皇后,为了凸显当时的地位和权力,所制的玉玺应该是大致仿造“传国玉玺”而成,由此可见,这枚玉玺的历史价值确实不可估量,可谓是价值连城。
自从刘邦驾崩后,这第二代汉惠帝不知怎么回事,仅在位8年左右也驾崩了。第三代皇帝刘恭年幼登位,朝政大权自此由吕雉操持。
因而,吕雉的就凭着这枚玉玺发号施令,与后来清朝的“垂帘听政”几乎如出一辙,可见当时她手中的权势多么大。
不过,吕雉统治后期,开始大量重用自己娘家亲戚,搞得朝廷上下乌烟瘴气,开启了外戚专权的先河。
正是这枚印章有了这样的传奇故事,其蕴含的历史人文价值就显得非同一般,博物馆最后把“皇后之玺”定为国家级文物

至于,吕后的这枚玉玺为何会流落民间,文物专家也给出了比较一致的答案。
他们认为或许是吕后去世之后,玉玺也成为了随葬品,一起去到了地下陵墓。
后来,由于盗墓贼非常猖獗,为钱财进入了吕后陵墓,偷盗成功后经过韩家湾之时,不小心把玉玺掉落在河里。
毕竟做贼心虚,他们也不敢多做停留,或许当时携带的宝物很多,根本就没有留意这小小的一方印章掉落在路上。
就算知道了,他们或许也不敢打捞,甚至不知道它潜在的价值,同时也害怕被人发现以及要躲避官兵追捕。于是,这枚玉玺就一直遗留在河里。
孔忠良居住的韩家湾,距离吕后与刘邦合葬的陵墓只有大约1公里,如此这般推断下来,也似乎合情合理。
当然,经世事变迁,自然环境等机缘巧合之下,13岁的孔忠良最后捡到了这枚玉玺,并且与父亲一起上交博物馆,可谓是居功至伟。
表彰大会

1991年,陕西历史博物馆改建后,“皇后之玺”成为镇馆之宝之一,属于国家一级文物
作为我国如今等级最高的唯一一枚皇后玉玺,对于研究秦汉时期的制度、政策、人文、历史等背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价值不可估量。
2012年4月,陕西省汉文化保护基金会成立之初,为了表扬曾经为保护历史文物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开始在全国大范围寻找捐献文物的人。
此时,孔忠良早已是年过半百、双鬓斑白的近六十岁的老人,自从当年随父亲回家后,从未向他人提及此事。
由于时间太过久远,当年的老馆长和许多工作人员大都已经退休,离开了岗位,有的甚至都已经离世,找人谈何容易。


因而,为了找到曾经的13岁少年孔忠良,工作人员四处打听消息,采访当年曾经参与此事的老领导,并不断收集线索。
最后,他们花了九牛二虎之力,费尽心思才终于在陕西咸阳下面的韩家湾“狼家沟”村找到了孔忠良。
听说陕西历史博物馆工作人员来意后,朴实的孔忠良立刻表示,当年的20块路费已经是“巨款”了,事情都已经过去了,国家不必要进行补偿了。
工作人员望着眼前善良的老人,看看他并不宽裕的家境,心里十分感动,马上跟他耐心解释,这次是举办一场表彰大会,正式向您颁发荣誉证书,感谢您为保护国家文物做出的巨大贡献。


孔忠良有些懵,搞不懂对方是什么意思,于是再三表示不需要证书和奖励,当年捐献玉玺是自己应该的义务和责任,如今生活得很好,谢谢国家的关心。
不过,最后经过村支书和工作人员的反复劝说,孔忠良觉得盛情难却,表示到时会去参加表彰大会。
听说这件事情后,媒体记者蜂拥而至,对孔忠良的事迹进行了报道,自此他“|拾金不昧”的精神才被大家所熟知。
表彰大会如期举行,孔忠良被评选为“保护遗址十大杰出人物”,陕西文物相关单位专门为他补发了荣誉证书,并请他在大会上发言。
孔忠良站在台上,非常坦诚的说:“希望这枚国宝可以好好保存下去,让我们的后世子孙都能够了解古代的历史文化。那些古代遗留下来的文物是我国的瑰宝,保护它、爱护它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面对记者的采访,孔忠良表示从来没有想过还会有人记得这件事,对于当年主动捐献的行为,也从来没有后悔过,如果再一次有这样的机会,他还会坚持当初的选择。
同时,他也表示非常谢谢相关部门对于自己的肯定,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让更多的人为保护国家文物做贡献。


发布于 2022-03-29 14:57

​赞同 244​​22 条评论​分享

​收藏​喜欢收起​







蔡骏

文学话题下的优秀答主




​ 关注


753 人赞同了该回答



韩非子》记载的和氏璧,“楚人卞和,在荆山中得一璞玉,献给楚厉王。玉匠认为是块普通石头,楚厉王下令砍了卞和左脚。厉王死后,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着璞玉来献,玉匠又说这是块石头,楚武王下令剁了卞和右脚。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荆山下痛哭,他不是悲伤自己被砍掉双脚,而是宝石被说成石头,忠良被说成骗子。楚文王认真琢磨这块璞玉,果然发现是一块稀世宝玉,命名为和氏璧。
当初我读这个故事,第一感受是楚王换了三代,卞和却还活着,生命真是一场马拉松。第二感受是这个玉匠绝对上辈子跟卞和有仇。
“藏星之精,坠入荆山,化而为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是唐朝人对传国玉玺的描述。
中国最出名的绿松石产地,就是湖北一代,又称襄阳甸子。湖北是楚国的中心,和氏璧在荆山发现并非偶然。人们把绿松石作为镇妖驱邪的宝物,秦始皇将它做成传国玉玺,和氏璧后来到了赵国,秦王要用十五座城池换取这块宝物,蔺相如发觉有诈,威胁要跟和氏璧同归于尽,成就“完璧归赵”这四个字。秦始皇统一六国,李斯以虫鸟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将和氏璧作为传国玉玺。秦朝二世而亡,刘邦率先攻入咸阳,获得这块传国玉玺,开创汉朝……王莽篡位,西汉末代皇太后将玉玺砸碎了一个角。天下至宝,留此瑕疵,倒是成了鉴别真伪的依据。王莽败亡,玉玺辗转到东汉光武帝刘秀手中。汉末天下大乱,十八诸侯讨董卓,江东英雄孙坚攻入洛阳,井中捞出一个宫女尸体,在项下朱红小匣内取出玉玺——经过袁术之手,最后归属曹操。西晋五胡十六国,玉玺从司马氏到刘聪到石勒到冉闵再到慕容氏,最后回到东晋司马氏,历经宋齐梁陈四朝。人们把南朝视为正统,北朝视为蛮夷,也有这传国玉玺的因素。日本皇室所谓“三神器”也是这意思,总要有象征帝王正统的信物,中国就是这方和氏璧传国玉玺的图章。隋朝灭陈得到玉玺,接着便是大唐盛世——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女皇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他们都亲手触摸使用过这块图章。唐朝灭亡至五代,石敬瑭引狼入室,契丹大军至洛阳,后唐废帝李从珂与太后、皇后携传国玉玺登玄武楼自焚,传国玉玺在大火中消失,就此成为千古之谜。自和氏璧始,传至五代十国,计一千六百余年。后周帝王遍寻玉玺不得,只能自己刻了方“皇帝神宝”的印玺。据说和氏璧在北宋末年出土,传到蔡京手里被鉴定为真品,但在靖康之变中,随徽钦二帝被金人掳走。从金到元末,朱元璋打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元顺帝北遁大漠,带走了传国玉玺,从此再无下落。
这块图章代表中华帝国最高的权力。谁能得到它,谁就是真命天子!历朝历代的君主,为了争夺这枚印章,不知道杀了多少人流了多少血……
这都是中国历史。中国人不是没有信仰的民族,历史就是我们的信仰。三千年前的殷墟的甲骨文开始,我们的历史从未中断,五德始终,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犹如这方和氏璧的传国玉玺。
世界各个民族皆有可能灭亡,唯独我们中国人不会灭亡。


发布于 2018-11-15 12:50

​赞同 753​​230 条评论​分享

​收藏​喜欢收起​







留史君





​ 关注


659 人赞同了该回答



玉玺是皇帝的印章,特别是秦始皇所制作的玉玺,成为了王权的象征,天命之所在,被称为传国玉玺。在中国,没有一件宝物能够像传国玉玺那样具有传奇性,引起无数人的关注和争夺。今天留史君就来和大家聊一聊传国玉玺的故事。
何谓玉玺
玺就是印,中国玺印的起源一般认为是在春秋时期,也有人认为是殷商时期。秦始皇以前,对于印的使用没有太多限制,老百姓也可以用金玉做印章,印章上也可以用龙虎钮。从秦始皇开始规定,皇帝的印称为玺(皇后或太后的也可称玺),用白玉,螭(读吃,一种小龙)虎钮,而其他人则不允许用,从等级上玉高于金。皇帝的玉玺是一组六枚,分别叫做“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印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称为乘舆六玺。其中皇帝行玺,用于封国;皇帝之玺,用于赐诸王侯;皇帝信玺,用于发兵;天子行玺,用于召大臣;天子之玺,用于策封外国君主;天子信玺,用于祭天地鬼神。
西汉南越国文帝行玺金印
除了这六枚玉玺外,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还制作了一枚特殊的玉玺,据说这枚玉玺由玉工孙寿刻制而成,用螭虎钮(也有说是五龙钮的),李斯亲自用大篆书撰写印文,印文像是鱼龙凤鸟的形状。这枚特殊的玉玺就是传国玉玺。

和氏璧的故事
说到玉玺就不得不提到和氏璧。春秋时期,楚国人卞和在楚山(一说是荆山,一个意思)得到了一块璞玉(包着石头的玉),他把璞玉献给楚厉王。楚厉王让玉工看,玉工说是石头,楚厉王就砍掉了卞和的左腿。楚武王继位后,卞和又把璞玉献给楚武王,楚武王让玉工看,玉工还说是石头,楚武王又砍掉了卞和的右腿。等到楚文王继位后,失去双腿的卞和无法再去献宝,只得抱着璞玉在楚山下面苦,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流出了血。楚文王听说后,派人问卞和,天下受刑被砍腿的人多了,为什么你要这样哭个不停啊?卞和说我哭不是因为受刑,而是因为明明是宝玉却被说成石头,明明是忠良却被认为是骗子。楚文王让玉工把璞玉剖开,果然得到了一块美玉,这块玉被雕成了一枚玉璧,为了纪念卞和,称为和氏之璧
春秋时期夔龙纹玉璧
战国时期,这枚和氏璧到了赵惠文王的手中,秦昭襄王听说了,提出要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实际上是要强夺和氏璧。赵惠文王没办法,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蔺相如识破了秦王的诡计,上演了一出完璧归赵的好戏,为赵国保住了和氏璧,和氏璧也因此天下闻名,成了价值连城的宝物。后来和氏璧应该是还落到秦始皇手中。在李斯的《谏逐客书》中写道:“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昆山之玉指的是和田玉,而随和之宝指的就是随侯珠和和氏璧。可见和氏璧是在秦始皇手中,而奇怪的是,之后和氏璧就神秘的消失于历史典籍之中了,它到哪儿去了呢?
传国玉玺是用什么做的?
有人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命李斯把和氏璧制成了传国玉玺,李斯亲笔写下篆字印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所以之后和氏璧就不存在了。那么传国玉玺真的是和氏璧制成的吗?恐怕未必。
和氏璧是一种玉璧,什么是玉璧呢?玉璧是正中有孔,扁平的圆形玉器,原来是一种祭祀上天的礼器,类似的还有玉瑗(读院)和玉环。《尔雅》说:“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什么意思呢?玉璧的边叫“肉”,中间的孔叫“好”。如果外面边的宽度是中间圆孔直径的两倍,就称为璧;中间圆孔直径是外面边宽度的两倍,称为瑗;边的宽度和中间圆孔直径相等的,称为环。但是从出土的实物来看,并不是都很符合这一比例关系。总之,和氏璧应该是一个中间有孔的圆片状的东西。春秋时期的玉璧直径大小不一,大多在10厘米左右,厚度一般不足1厘米。
春秋时期夔龙纹玉瑗
而玉玺是什么样呢?秦汉时期,官方文书大多书写在竹简上,需要保密的竹简捆成一捆后,封上封泥,再盖上印玺,因此当时的印玺都很小。从出土的汉印来看,南越王赵眜的文帝行玺金印,3厘米宽,1.8厘米高;吕雉的皇后之玺玉印只有2.8厘米宽,2厘米高。后世改用纸张书写文书后,玺印可以直接盖在纸上,才变得越来越大。后人对于传国玉玺的记载,大多为四寸见方,约合近10厘米,在秦代显然是不实用的。
西汉皇后之玺
那么问题来了,中间有孔的圆片状玉璧能做成玉玺吗?从大小上看,做成3厘米左右见方的到是有可能,但是厚度不够啊。而要做成10厘米见方的,玉璧的直径至少得要30厘米,这种大小的玉璧比较少见,而且厚度更加存在问题。所以传国玉玺不大可能是和氏璧做的,那它到底是什么做成的呢?
芈月传》电视剧中开脑洞的和氏璧
除了是和氏璧所制外,还有一种说法是传国玉玺由蓝田玉制成。如《晋书》中记载:有秦始皇蓝田玉玺,螭兽纽,在六玺之外,文曰“受天之命 皇帝寿昌”。这样,传国玺的材质就有和氏璧和蓝田玉两种可能,而印文也有了两个版本。关于传国玺(包括和氏璧)的颜色,有人说是白色,有人说是蓝绿色、绿色或苍色(青绿、青黑),有人说是黑色,有人说是蓝田色(什么鬼?),有人说正面看是白色,侧面看是碧绿色,还有人说会放出五色的光芒。
蓝田自古出产美玉《汉书》中有:“蓝田,山出美玉”的记载,李商隐那首著名的无题诗中“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玉暖日生烟。”也提到了蓝田玉。蓝田地处西安市,距离咸阳也不远,秦始皇用蓝田玉做一方秦国传国玺的可能性很大。只是这个传说中美妙的蓝田玉究竟是什么,现在还有争论。有人认为古人所说的蓝田玉已经挖没了,现在看不到了;有人认为蓝田玉并不产自陕西蓝田,而是出自西域;还有人说现在蓝田县开采的蓝田玉就是古人说的蓝田玉。
现代蓝田玉手镯
现今在陕西省蓝田县城南约3公里的地方,有一处蓝田玉矿,或者说是现代蓝田玉矿。现在的蓝田玉大多为碧绿或黄绿色,是一种蛇纹石化大理岩,其主要成分为方解石叶蛇纹石以及少量的滑石,质地并不像古人描述的那样美好,价格也不是很高。再说说和氏璧是什么玉。发现璞玉的楚山这一地名很可能只是泛指,并不明确。有人认为和氏璧的玉质最有可能的是出产于楚国境内的独山玉。独山玉也称南阳玉,色彩较丰富,类似于翡翠,矿物成分属于蚀变斜长岩,主要为黝帘石化斜长岩及其它蚀变斜长岩等。如果和氏璧没有被做成玉玺,有人推测它可能被陪葬于秦始皇陵墓中,也可能毁于秦末的战乱。
独山玉矿石

玉玺的传奇
秦始皇做了传国玉玺,本打算大秦朝能够传至万世,没成想二世而终。秦朝灭亡时,秦王子婴将秦国的玉玺献给了刘邦,之后刘邦打败项羽建立了汉朝,传国玉玺完成了第一次的“传国”。当然,实际使用的是六玺,传国玺只是作为一个象征。西汉末年,王莽要扶持孺子婴做傀儡,就让堂弟王舜去找自己的姑姑,太皇太后王政君索要传国玉玺。王政君很生气,但是也担心王莽的威胁,不敢不给,只得把玉玺扔到地上。据说传国玉玺因此被磕掉了一个角,后来被巧匠用金子补上,称为金镶玉玺。王莽死后,绿林军得到了玉玺,之后又传到了赤眉军手中。赤眉军被刘秀击败后,将玉玺献给了刘秀,玉玺在东汉继续流传了下去。
向巨源传本玉玺印文
东汉末年,十常侍作乱杀死了大将军何进,少帝和陈留王出宫避难,仓促间来不及携带玉玺,回来后发现六玺都在,唯独少了传国玉玺。后来董卓一把火烧了洛阳,带着献帝迁往长安。参与讨伐董卓的孙坚带兵进驻洛阳废墟,打扫祭祀汉室宗庙,发现一口井里冒出五色光芒。孙坚派人到井里打捞,发现了传国玉玺,可能是十常侍之乱时,掌玺官藏到井里的。孙坚死后,想要僭位称帝的袁术(一说是袁绍)绑架了孙坚的夫人,索要走了传国玉玺。袁术败亡后,玉玺又回到了汉献帝手中。后来汉献帝把帝位禅让给了曹丕,玉玺自然也传给了曹丕。据说曹丕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统地位,还让人在玉玺的侧面刻上了“魏受汉传国玺”的字样。不久,曹魏的皇位又禅让给了司马家的晋室,西晋持续时间不长就灭亡了,传说战乱中玉玺到了后赵的石勒手中,石勒又在玉玺的侧面刻上了“天命石氏”四个字。这时玉玺一直在北方政权中流传,而偏安江南的东晋由于没有传国玺,被讥讽为“白板天子”。玉玺辗转传到武悼天王冉闵手中,冉闵被前燕的慕容儁抓了俘虏,他的儿子和手下为了向东晋求救兵,把玉玺送给了东晋,自此玉玺又流传于南朝。南朝梁武帝时期,发生了侯景之乱,侯景死后,他的手下带着玉玺逃走,后来被北齐一名叫辛术的官员得到,玉玺又回到了北朝的北齐,之后传给了隋朝。一说真正的传国玺依然留在南朝,直到陈国被隋朝灭亡后,传到隋朝。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政权太多,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统地位,很多政权都私刻或伪造过传国玺。北周在原来六玺的基础上,又做了两枚玉玺,一枚为神玺,号称受之于天;一枚为传国玺,号称受之于运,与六玺合称八玺。新的两玺没啥实际的作用,就是皇帝开宴会的时候拿出来摆着。
蔡仲平传本玉玺印文
隋朝也弄了八玺,神玺还是没啥用,受命玺准备封禅的时候用。隋朝末年,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杀死,之后宇文化及又被窦建德杀死,窦建德被李世民打败后,他的手下将玉玺献给了李世民,从此玉玺到了大唐朝。传说隋炀帝的萧皇后去突厥的时候带着传国玺,直到贞观四年李靖打败了突厥,接回了萧皇后,传国玉玺才回到大唐,这一说法可信度不高。唐朝也是八玺,神玺用于镇国;受命玺用于封禅礼神。太宗所刻受命玺,以白玉为螭首,印文为:“皇天景命有德者昌。”武则天认为玺与“熄”发音相近,不吉利,所以改称玺为宝,唐中宗复位后又改称玺,唐玄宗继位后,又改回宝,天宝初年,改玺书为宝书,此后玉玺都称为宝或宝玺。天宝十年,又将传国宝改称为承天大宝。
毕景儒传本玉玺印文
唐末五代时期,天下大乱,玉玺先是从唐朝传到朱温的后梁,接着又传到李存勖的后唐。据说后唐末帝李从珂自焚身亡的时候,传国玺跟着一起被烧毁了。玉石在大火焚烧之下是能够解体的,如果传国玺真的和李从珂一起被烧掉了,那么后唐之后就不存在传国玉玺了。之后的后晋后周都是自己刻制的受命宝,后晋刻的是“受天明命惟德允昌”和“皇帝神宝”,后周刻的是“皇帝承天受命之宝”和“皇帝神宝”。宋代的皇帝也都是自己刻的玉玺,其中受命宝的印文是“恭膺天命之宝”、“天下同文之宝”、“承天受命之宝”、“天授传国受命之宝”等,宋徽宗还自己刻了一方印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受命宝。此外还有印文为“承天福延万亿永无极”的镇国宝和“范围天地幽赞神明保合太和万寿无疆”的定命宝,与六玺合称九宝。当然这些玉玺在靖康之乱的时候基本上都被金人得到了。宋代也有人自称捡到传国玺献给朝廷,镇国宝就是有人进献的。宋哲宗在位时,咸阳有个叫段义的人进献了一枚玉玺,印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经蔡京等十三人鉴定,认为就是流传下来的秦朝传国玉玺。可是从后来宋徽宗自己又刻了一方同样印文的玉玺来看,这个进献的传国玺并没有得到认可,赝品的可能性很大。
毕景儒传本“受天之命 皇帝寿昌”印文
南宋的受命宝为“大宋受命中兴之宝”,其他的基本和北宋一样。南宋末年,宋恭帝向元朝的伯颜投降,献上了玉玺,这里所献的应当也是南宋皇帝自己制作的玉玺。元朝在玉玺上玩的花样不多,基本上保持了传国宝、受命宝和六玺这八宝。据说伯颜曾将元朝太府监所藏的历代玉玺都磨去文字,作为玉料赏赐给了手下。只有武则天的玉玺因为印文刻的特别深,磨不掉,才幸免于难。至元三十一年,元世祖忽必烈逝世,这时御史中丞崔彧宣称自己从元朝开国大将木华黎的曾孙家里得到一枚玉玺,玉玺的印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献给了忽必烈的儿媳,后来的徽仁裕圣皇后。有人鉴定说这就是秦代的传国玺,徽仁裕圣皇后亲手把玉玺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孛儿只斤·铁穆耳,帮助他顺利的继承了皇位。这枚玉玺完成使命后,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不知所终。明初,元顺帝只是被打跑了,并没有向大明投降,所以明朝没有得到前朝的玉玺(后来讨伐北元的时候,抢到了一些),只能自己做。这种情况下,明朝对玉玺的队伍进行了大扩军,明初有十七枚宝玺,包括“皇帝奉天之宝”、“皇帝之宝”、“皇帝行宝”、“皇帝信宝”、“天子之宝”、“天子行宝”、“天子信宝”、“制诰之宝”、“敕命之宝”、“广运之宝”、“皇帝尊亲之宝”、“皇帝亲亲之宝”、“敬天勤民之宝”、“御前之宝”、“表章经史之宝”、“钦文之玺”、“丹符出验四方”。嘉靖十八年,又新制了七枚,包括“奉天承运大明天子宝”、“大明受命之宝”、“巡狩天下之宝”、“垂训之宝”、“命德之宝”、“讨罪安民之宝”、“敕正万民之宝”,总共是二十四枚宝玺,各有各的用处。做这么多的玉玺,大概是想要淡化传国玺的影响。
故宫旧藏“大明皇帝之宝”白石印
其实明朝人对于所谓的秦传国玉玺,早就不纠结了。弘治十三年,有个平民在河道里挖到一枚玉玺,色青微白,印文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当地巡抚进献给了朝廷。礼部尚书傅瀚认为这枚玉玺与史籍上记载的并不相符,宋代以后的传国玉玺应该都是伪造的。自古受命以德,不以玺,我们自制的宝玺足以垂法万世,不必用伪造的秦玺来贻笑后人。弘治皇帝接受了他的意见,薄赏献玺者,对于那颗玺也“却而不用”。此后有民间或者是蒙古人进献玉玺的,基本上都没得到重视。明末,传国玉玺又出现了。据说当年元顺帝把它带到了蒙古,后来丢失了,过了二百多年,被一个放羊的捡到了,之后又到了察哈尔蒙古林丹汗的手中。林丹汗死后,察哈尔蒙古归降后金,这枚玉玺也献给了后金的皇太极。皇太极得到玉玺后很快称帝,建立大清。之后清朝对于玉玺的制度和管理比较混乱。据乾隆考证,《大清会典》记载的御宝有二十九枚,而实际上仅交泰殿里就有三十九枚,而且有些用法也不对。那三十九枚中,有一枚没有印文的,也混在了里面。还有一枚的印文就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乾隆也不知道是哪来的,估计就是皇太极那枚。此外乾隆三年,督河官还进献了一枚玉玺,印文同样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两枚都被乾隆认为是仿造的秦玺。乾隆将清代的玉玺数量定为二十五枚,原因其一是因为周朝传了二十五代,是延续最久的朝代,乾隆也盼着清朝能够延续二十五代;其二是因为《周易》中有“天数二十有五”的说法。这二十五枚宝玺分别为:大清受命之宝、皇帝奉天之宝、大清嗣天子之宝、皇帝之宝(满文)、皇帝之宝、天子之宝、皇帝尊亲之宝、皇帝亲亲之宝、皇帝行宝、皇帝信宝、天子行宝、天子信宝、敬天勤民之宝、制诰之宝、敕命之宝、垂训之宝、命德之宝、钦文之玺、表章经史之宝、巡狩天下之宝、讨罪安民之宝、制驭六师之宝、敕正万邦之宝、敕正万民之宝、广运之宝,各有各的用处。材质有白玉、碧玉、墨玉、金、檀香木等,边长在6—19厘米之间,大小不等,印文均为满汉两种文字,只有一方皇帝之宝全部为满文。二十五玺统一保存在交泰殿里,其制度也一直保持到了清代结束。除了这些“公章”外,皇帝还有一些私章,比如刻印最多的乾隆有“古稀天子之宝”(51方)、“八征耄念之宝”(64方)以及盖过无数书画的“乾隆御览之宝”等各类玺印一千余方。目前二十五玺和大部分的皇帝私章还保存在故宫博物院,一小部分私章则在清末民国的动乱中流落到了民间。
乾隆“古稀天子之宝”



发布于 2019-07-22 16:59

​赞同 659​​61 条评论​分享

​收藏​喜欢收起​







知乎用户







191 人赞同了该回答



《清朝野史大观》记载,天聪九年,多尔衮率兵攻察哈尔,获得一方"元传玉玺"。
据传此玉玺为元朝大内之物,明帝若干次深入草原打击北元,想要获得此物也是原因之一。当年元朝落败,元顺帝铁锅(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北逃,把传国玉玺带入北方草原沙漠。两百多年后,有放羊人发现自己的羊三天不吃草,就在那一个地方用蹄子刨,牧人在那个地方挖掘,得到了这块传国玺。这方宝玺被元人后裔归化城土默特部博硕克图汗所得,而后察哈尔林丹汗击败土默特部得到此玉玺。林丹汗也是成吉思汗元朝后裔,他的第三个老婆苏泰福晋本名叶赫那拉·苏泰,是叶赫部女真人。苏泰福晋随察哈尔残部归顺后金以后,多尔衮听说玉玺在她哪儿,便要来了这块玉玺。玺为玉质,交龙纽,印文为汉篆“制诰之宝”四字。下图是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圣旨,上印“制诰之宝”即是此玺所钤。说起传国玉玺,自从秦始皇用和氏璧搞了一个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玉玺以后,任一个皇帝走马上任都要找个玉玺来证明自己是名正言顺的真命天子,仿佛没这玩意就坐不牢江山一样。
其实真拿这玩意坐稳的皇帝才是凤毛麟角,拿不到两年的才是最多的,十年八年就算不错了。说传国玺是“天命所归”、“祥瑞之兆”,但是其实更像是一个不祥之物。
在被雕成玉玺之前,和氏璧就命运多舛,从卞和献玉完璧归赵到最后落到秦始皇手里,500年来肯定是血雨腥风。做成国玺以后,据记载,前219年就被秦始皇嬴政自己丢洞庭湖里面了。8年后嬴政失而复得,鬼知道是不是原来那个被捞上来,我倒是觉得他自己找人仿了一个的可能性更大。不过应该是和原来那个一模一样。后来秦子婴献给刘邦传至西汉末。王莽夺国玺时传闻摔缺一角,经黄金镶补留下瑕痕。之后经王宪、更始、刘盆子归刘秀传至东汉末。被孙坚获得,孙坚死后袁术截玺称帝,袁术死了又被献给了曹操。曹丕此地无银刻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
从史料记载看这时候还应该是缺一角镶金的秦代玉玺。
之后经过西晋司马炎、前赵刘曜、后赵石勒(加刻“天命石氏”)、冉魏冉闵,玉玺又回到了东晋司马家手里。后至晋恭帝司马德文禅位,玉玺经刘宋刘裕、南齐萧道成、南梁萧衍被南梁汉帝侯景所夺,后又辗转到了陈武帝陈霸先手中,隋文帝杨坚灭陈、宇文化及弑君、隋太子元德贞观四年献归于唐太宗李世民。后梁朱全忠废唐哀帝夺玺,后唐李存勗灭后梁,后晋高祖石敬瑭引军攻入洛阳,后唐末帝李从珂怀抱传国玺登玄武楼自焚,传国玺就此失踪。从发现和氏璧至唐末,玉玺流传一千六百余年。其中除东汉、西汉和唐朝,拿到玉玺的基本都是短命鬼。
从此以后各路皇帝只能自刻各路玉玺来充数了。此后秦玺也不断在各朝各代反复出现,但基本上都被各路高人大仙判定为伪。
直到宋哲宗赵煦绍圣四年(1097年),有农民掘地得一宝印,送至京师,经蔡京辨识,确认为秦制传国玺。虽然记载靠谱,但是以蔡京的遗臭万年的人品,基本上可以确认是造假祥瑞来捞政治资本。三十年后,金俘徽宗、钦宗二帝,此宝玺被金人掳去,再无消息。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年间,权相伯颜从民间购得宝玉。经辩认刻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于是又被确认为秦玺。此是最后一次比较可靠的传国玉玺现身。但伯颜曾将元朝收缴各国之历代印玺统统磨平,分发给王公大臣刻制私人印章。传国玉玺亦恐在其中而遭不测。
至此,史料中再无靠谱传国玉玺现世!!!
--------------------------------分割线(后面说的是清朝这个)------------------------------
说回到多尔衮所获此宝物,定睛观瞧, 上刻“制诰之宝”……这也不是八字鸟篆秦朝传国玺啊!!当时有人考证说此物是汉元帝命昭君和番时送给匈奴王的一颗羊脂玉,勉强算是帝王之物。不过皇太极管不了许多了,登基改国号之事需要有个国玺撑腰,就凑合用吧。当时皇太极出迎百里举办迎宝受宝大典,搭幄设案,陈香摆烛,人山人海,彩旗招展,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皇太极亲自捧着从多尔衮手里接来的玉玺,率众拜天,行三跪九叩头大礼。礼毕落位,皇太极传谕两侧众:“此玉玺乃历代帝王所用之宝!”(不要脸造谣……)
但是,这次受宝大典,却没来任何一个汉人官员。原来,元代皇帝宝玺沿用南宋的“八宝”之制,根本就没有“制诰之宝”这个玩意,首次出现这个名词却是在明代。汉人官员只要是有点文化,来了怕是要穿帮的。
自此,皇太极依仗这一传国玉玺,顺利完成了由大汗到皇帝的转变历程。此玺12.5厘米见方,皇太极时一直使用。有记载,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今存《崇德元年七月初十日封庄妃册文》上即钤用此宝。现今能看到的顺治帝圣旨基本都钤此宝。
奇怪的是,这方传国玉玺在大清入关康熙朝后竟突然停止了使用。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自幼学习汉族传统文化,估计在他看来,假货登不了大雅之堂,这玩意摆在面前就跟笑话一样。后面所有文件上都改用满汉两种文字的“制诰之宝”。
那原来皇太极那个假货哪儿去了呢?清内务府宫中活计档中,有这么一段记载:“乾隆十三年,五月二十二日,七品首领萨木哈来说,太监胡世杰交白玉制诰之宝一方传旨交启祥宫将宝上字磨去,钦此。”原来,乾隆皇帝将当年造假的证据一劳永逸地销毁了。不仅如此,乾隆皇帝在《卞和献玉说》中,认为和氏璧传国玺这只是韩非子的寓言而已。意思历朝历代不过造假而已。自己更是大大方方刻了几十块各种玉玺。现今存在各个博物馆的多是当时所作。看来乾隆是看透了这个玩意,不仅要从实物上销毁,还想要在文化中销毁。


编辑于 2019-10-31 08:36

​赞同 191​​25 条评论​分享

​收藏​喜欢收起​







握中悬璧





​ 关注


127 人赞同了该回答



个人认为传国玉玺在十常侍之乱中丢失,后面再出现的都不是真品。原因请听我慢慢道来。首先从秦始皇制作玉玺,期间流传于西汉政府、王莽、刘玄、刘盆子、东汉政府,到此为止都是没问题的。
但是到东汉末年189年十常侍之乱中传国玉玺丢失了。
然后根据《吴书》、《献帝起居注》、《山阳公载记》等记载,先是孙坚在洛阳城南甄官井寻回汉传国玺。
之后袁术因为素有篡汉之心,听闻玉玺在孙坚手中,命人将他夫人吴氏绑架,把玉玺抢了过来。
最后袁术败亡,玉玺为徐璆所得,他将玉玺交还朝廷。至此,玉玺回到了大汉的手中。
以上这些记录,看起来确实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脉络,也能讲得通。但是有一件事却有些蹊跷,因为《三国志》完全没提到传国玉玺这件事。
这就有些奇怪了。在成书于《三国志》之前的两部正史《史记》和《汉书》中,都明确交代了传国玉玺由秦入汉的详细过程。毕竟这关系到大汉正统的问题,是很有必要说明的。
而《晋书》对此也极为重视,着重描写了东晋是如何从冉魏那里获得玉玺的,同时还特意声明慕容儁那个玉玺是假的。这足以看出此事的重要性。
然而《三国志》却对此事避而不谈,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陈寿自己也拿不准。
陈寿治史精审而准确,没有把握宁可不写,这也是《三国志》内容过于精简的原因。而他这一特点也被裴松之所认可。
事实上裴松之对孙坚是否找到了玉玺持怀疑态度。他提出了一些质疑,主要有三点。
第一、孙坚是大汉忠臣,不会干私藏玉玺这种不光彩的事。
第二、《吴书》把这件事当成光荣的事,其实是在抹黑孙坚。
第三、孙皓投降的时候,献上的是天子六玺而非传国玉玺。连江山都没了,要玉玺有什么用呢?反而会给自己招来灾祸。所以东吴根本就没有传国玉玺。总之裴松之主张孙坚并没有得到传国玉玺。至于他说得是否有道理,我们一条一条看。
首先关于孙坚是否是忠臣,这个回答很难客观,属于见仁见智,所以这里我们暂时不讨论。
接下来看《吴书》,《吴书》把这件事当成祥瑞,对应的就是孙坚死后,他的坟墓上方也有五色气。
冢上数有光怪,云气五色,上属于天,曼延数里。(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传第一,裴注)
其实《吴书》这样写,应该只是为了东吴塑造天命而已,毕竟孙权称帝有点名不正言不顺。但这恰恰可以证明《吴书》中描述孙坚得到玉玺一事值得怀疑。
而最后一点裴松之的质疑最有道理,传国玉玺这个东西其实没有实际的意义,它只能起到一个加成的作用。
如果你坐了江山,这时候玉玺在手,说明你名正言顺。如果没有,那就差点意思了,比如晋元帝司马睿就因为没有玉玺被人讥讽为“白板天子”。但如果没有江山,那就是怀璧其罪了,这时候有还不如没有。
这么看来,孙坚确实有可能背了黑锅。
但是清代学者赵一清对裴松之的论点提出反对,他认为袁术用孙坚夫人要挟,最后夺走玉玺,这是明摆着的事,因为《山阳公载记》和《后汉书》都有同样的记载,裴松之把这个事给忘了。
裴松之真的忘了吗?我认为没有。因为袁术从孙坚处夺走玉玺的说法有逻辑上的漏洞。
这就涉及到第二个问题,那就是玉玺是怎么到袁术手中的?
虽然袁术确实在南阳期间就有了称帝的想法,但自打孙坚起兵,孙策就带着母亲吴夫人从寿春搬到庐江郡舒县去了,那里和南阳隔着上千里路,袁术怎么绑架吴夫人呢?
然而史书只说袁术绑架了吴夫人,但没说要挟的对象是不是孙坚,那么会不会有一种可能袁术威胁的是孙策呢?
其实这也不可能,因为当孙策投奔袁术的时候,他的母亲已经搬到吴郡曲阿去了,仍然不在袁术的控制范围内。
所以说袁术并不具备绑架吴夫人的条件。
可是后来玉玺明明又到了袁术手中,这个就很奇怪了。
既然如此,那么会不会孙家和袁术这宗交易的筹码并非吴夫人,而是其他的呢?比如像三国演义描写的那样,用玉玺换了三千兵马。
其实这也不太可能,理由就是这个玉玺很可能是假的。
从时间来看,东汉初卫宏所说玉玺的刻字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种说法最为可信。后面东晋南朝时出现的玉玺,刻字为:“受天之命,皇帝寿昌(宋书)”还有“昊天之命,皇帝寿(晋阳秋)”
这两种差异实在太大,出现时间较晚,因此认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是真品。
从汉末开始,传国玉玺的流传路径,按史书记载应该为:袁术、汉献帝、曹魏、西晋、前赵、后赵、冉魏、东晋。至于而前燕慕容儁声称得到了玉玺则很难采信。
这期间传国玉玺只是在不同政权手中流转,而没有丢失。
那么玉玺什么时候丢失过呢?似乎只有十常侍之乱这一次。出问题的节点应该也在这里。
由此可知,虽然十常侍之乱后传国玉玺“失而复得”,但从此刻起,这个所谓的玉玺是真是假就很难说了。
那么是谁在造假呢?我想孙坚没有这个动机,而且时间也不太够,因为他转年就战死了。
这样一来大概率就是袁术了,因为他动机最大,时间也很充分,只不过把字刻错了。
至于为什么把孙坚扯进来,我想是因为他打算让孙坚给他背锅。这样一来就变成孙坚私藏玉玺而不是袁术私刻玉玺了。
关于袁术从孙坚处夺走玉玺值得怀疑的理由还有一个,那就是有些史料竟然把这件事安在袁绍身上了,说后来袁绍战败,玉玺又落到曹操手里。
袁绍有僣盗意,乃拘坚妻,逼求之。绍得玺,见魏举以向肘,魏武恶之。绍败,得玺还。(玉玺谱)
同一件事却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说法,此事真实程度更是要打折扣了。
多年以后,北魏太武帝灭佛期间,从邺城被捣毁的佛像中发现两枚玉玺,刻字确实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但其中一枚又多刻了一句话:魏所受汉传国玺。看起来像是曹丕弄的。
戊子,毁邺城五层佛图,于泥像中得玉玺二,其文皆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其一刻其旁曰"魏所受汉传国玺"。(北史太武帝纪)
这回刻字是对了,那么这两个玉玺有真的吗?
我觉得这两个也是假的,因为如果真玺在手,何必要造假呢?就算造假也没有把两个放在一起的道理,而是要分开隐藏。
而多出的那句:魏所受汉传国玺,看起来也有些画蛇添足,因为以往的史书根本没提过曹丕乱刻乱画一事。
真正的传国玉玺,大概率在中平六年(189年)的那场动乱中就失踪了,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没道理孙坚短暂驻留洛阳能找得到,而董卓呆了近两年却找不到。
所以千百年来,众人争夺的传国玉玺其实很可能都是赝品,真品其实早已下落不明。
原文在这里
[color=inherit !important]握中悬璧:百年东吴(六)玉玺之谜。孙坚到底有没有私藏传国玉玺?玉玺又是怎么到袁术手中的。19 赞同 · 0 评论文章




发布于 2022-04-01 18:31

​赞同 127​​34 条评论​分享

​收藏​喜欢收起​







神策中尉鸭





​ 关注


31 人赞同了该回答



赵翼《陔余丛考》有一篇专门说玉玺的,基本上捋清了玉玺的文献记载,篇名《杨桓<传国玺考>之误》:
传国玺始末见于《辍耕录》载元御史中丞崔彧所记。
至元三十一年,世祖既崩,将迎皇太孙即位。适有国王速脱真以玉出售,彧与御史杨桓见之,知其为秦玺也,遂献之,桓并考其始末曰:
楚以卞和所献之璞琢成璧后,求昏于赵,以纳聘焉。秦昭王请以十城易之而不获。始皇并六国始得之,命李斯篆其文。玉工孙寿刻之(卫宏曰:秦玺,蓝田玉所刻,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太平御览》亦以为蓝田玉所刻)。二世子婴奉玺降汉,汉祖即位,服其玺,因世传之,谓之传国玺。
后王莽篡位,玺在长乐宫王太后所,莽使安阳侯王舜迫取之。太后怒,投玺于地,玺遂归莽。及莽败,商人杜吴杀莽,不知取玺,校尉公宾得玺,献于更始。赤眉杀更始,立盆子。盆子降光武,玺归光武。
献帝时,董卓作乱,掌玺者投于井。孙坚讨卓,得于井中。袁术夺于坚之妻。术死,荆州刺史徐璆闻帝在许昌,以玺送之。帝逊位,玺归魏。常道乡公禅,玺又归晋。
怀帝遇刘聪之害,玺归聪。聪死,归曜。曜为石勒所灭,玺入于勒。勒灭,入于冉闵。闵败,其将蒋干得之。晋征西将军谢尚购得之,以还东晋。
后宋、齐、梁、陈皆相传。及隋灭陈,玺入于隋。隋亡后,萧后与太子正道并玺并入于突厥。
唐太宗以宝玺未获,乃自刻玉曰:"皇天景命,有德者昌。"贞观四年,萧后与正道奉玺归,乃复入于唐。朱温篡唐,玺入于温。庄宗定乱,玺入于后唐。及废帝从珂自焚,玺遂不知所在。
至宋哲宗时,咸阳民段义献玉玺(按此玺李公麟以其玉色正青,是秦蓝田玉,其篆法真李斯所为,乃定为真秦玺)。及徽宗为金所虏,宝玺皆入于金,共玺一十有四,内青玉传国玺一,其色正与今出自拾得家者相同,知宋之南迁二百年无此宝玺也。今适当皇太孙将正位之时,而此玺应期而出,实为符瑞云。
桓之论如此。
按秦玺自冉闵败后,闵将蒋干守邺,乞师于晋。晋将戴施入邺助守,知玺在干所,乃谲得其玺,使何融以迎粮为名,出城潜送征西将军谢尚,尚即以三百骑送建康。见《晋书·载记》及《谢尚传》。此玺归东晋之明证也。然《通鉴》姚苌之擒苻坚也,从坚求传国玺,坚骂曰:"玺已送晋,不可得也!"是时冉闵死未久,玺已为谢尚所得,归于晋矣,苌岂不闻之,何又向坚求玺?刘定之谓:闵亡后,邺入于慕容燕,当是苻坚灭燕,又得之,而谢尚所得者,或晋人饰词,以解白板天子之诮也。则谢尚所得玺尚未可知也。
又《南史》:宋武帝克长安,擒姚泓,收其彝器及秦始皇玉玺送建康。而沈约《宋书》不载获玺一事,但云收其彝器土圭之属而已。岂以谢尚已获玺于晋时,疑宋武所获非真,故不复叙耶?然《北史》魏太武于邺城毁佛像,中得二玉玺,文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其一旁刻"魏受汉传国玺",则玺更似在北,而求未入南,谢尚之所得,真伪益未可信也。即尚所得冉闵之玺果真矣,《南史》侯景之败,以传国玺自随,使赵思贤掌之,曰:"若我死,则沉于江,勿令吴儿得之。"思贤过京口,遇盗,弃之草间,至广陵,以告郭元建,元建取之,使辛术送邺。而《北史》载辛术既送玺至北齐,文宣帝以告太庙,则此玺又入于北齐,而陈、隋两朝俱未尝有也。
杨桓云:历宋、齐、梁、陈、隋皆相传,及隋灭而萧后携以北,至贞观四年复入于唐,不知何所据。此不过欲隐约其词,以见此玺自唐而梁而后唐而石晋及从珂自焚后遂不知所在,而宋哲宗时段义所献者即是此物,乃徽宗北行玺入于金,而今拾得家所藏,乃国初灭金时所得,可信其为真秦玺耳。
不知《五代史》田令孜为蜀监军,盗唐传国玺入于蜀而埋之,后王建将称尊号,有欧阳柔得之以献,此一玺也。黄巢破长安,魏州僧传真之师得传国宝,藏之,后唐庄宗将称帝,适传真以之来献,遂即位,此又一玺也。庄宗将入汴,梁主惶惧,置传国宝于卧内,忽失之,已为左右所窃迎唐军矣,此又一玺也。则是时蜀、魏、汴一时已有三玺矣。无论秦玺已不存,即存亦不知孰为秦玺也。
又《通考》:后唐末帝自燔时,以传国宝随身共焚,是以晋高祖别制一玺。开运末,耶律德光入中国,少帝遣其子延煦送玺。德光讶其非真,少帝上表,具述始末。德光归,携以出塞。则后唐之传国玺已随从珂自焚,而晋玺又已出塞矣。金初灭辽时,金主意玺在辽主延禧所,延禧诉以兵败失于桑干河。则辽之传国玺又已沉没矣。《金史·宗望传》:宗望追辽主,尽获其妃嫔并传国玺,献于行在。金太祖置之怀中,恭谢天地。不知此又是何玺?意辽主所谓失于桑干河者,即此玺耶?然金主既得之于宗望,何又疑玺在延禧所?此不可解也。
又《金太宗纪》:天会三年,斡鲁献传国宝,而宋哲宗时段义所献玉玺,及徽宗所制定命宝,亦俱为金所掳。然金之亡也,金主守绪以传国玺自殉,焚于幽兰轩。此所焚者,未知宗望所得之辽玺,抑或破汴时所得宋哲宗时段义所献之玺耶?然亦已焚于幽兰轩矣,则杨桓又何由知拾得家所出之为真秦玺耶?
按王莽建国时,使王舜逼太后索传国玺,太后怒,抵之地,遂缺一角。及汉献帝禅魏时,魏用隶书刻其肩曰"大魏受汉传国之玺。"后由刘聪入于石勒,勒又刻其一边云"天命石氏"。此见于史传及《宝玺篆文图说》,历历可考者。是以宋徽宗验段义所献,检无螭角无缺而疑其非真。即杨桓亦谓:今玺背皆刻螭形蟠屈,凹凸不齐,无地可置字。则桓亦自知其非真也。盖历代各有,制造不同,传闻亦异。
汉书注》卫宏曰:秦玺是李斯所篆,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而《晋书·康帝纪》及杜佑《通典》皆云秦得蓝田玉为玺,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寿昌",则二说已不同矣。《后汉书·舆服志》注:孙坚所得玺,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晋阳秋》谓蒋干所得为谢尚送于晋者,文曰"昊天之命,皇帝寿昌"。徐广曰:传国玺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寿昌"。则三说更不同矣。蔡京等讲议玉玺官十三员合奉云:"皇帝寿昌"者,晋玺也;"受命于天"者,后魏玺也;"有德者昌",唐玺也;"惟德允昌",石晋玺也。
大学衍义补》又云:"受命于天,皇帝寿昌"者,东晋所自刻也。太元之末,得自西燕,历六朝至隋者,乃慕容氏所刻也。开运末没于耶律,后为金人所有者,则以"受天明命,惟德永昌"为文,乃石晋所刻也。
杨桓之论亦曰:北齐所刻者,文曰"受命于天,皇帝寿昌";唐太宗所刻者,文曰"皇天景命,有德者昌";晋天福所刻者,文曰"受天明命,惟德永昌"。
《太平御览》又记郄恢表慕容永所奉之玺,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寿昌"。可见古来所刻传国玺不一,不得以玺文偶与斯篆合,遂指为真秦玺。拾得家所出,盖亦后代续刻之物耳。
杨用修谓:杨桓本善篆书,此玺盖即桓伪作,使崔彧持以迎合皇太妃者。理或然也。奈何明成祖闻传国玺尚在元嗣君所,而屡出师以冀反璧耶?(永乐中,瓦刺马哈木攻杀元主本雅失里,遣使上言,欲献故元传国玺,后仍不至。)《明史》:宣德中,瓦刺部长脱欢得前元玉玺来献,宣宗敕谕曰:"前代传世之久,皆不在此,王既得之,可自留用,不必来献。"英宗复辟,孛来遣使欲献玺,帝亦敕曰:"玺己非真,即真亦不祥物,献否从尔可也。"弘治中,陕西巡抚熊翀又得一玉玺,孝宗因傅瀚言,亦仅藏之库。其识皆过文皇远矣!姜绍书《韵石斋笔谈》又记:天启四年,临漳县生员王思极等,得玉玺于漳河之滨,其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河南抚臣程绍具表进之,上御皇极殿受贺,得玺者仅赏银五两。而魏史贤欲令天下有司赴京庆贺,以尚宝卿姜志礼言而止。成祖且然,固无怪魏阉之张大其事也。(三代以上以禹鼎为重,六朝以上以秦玺为重,盖风尚如此。)


编辑于 2021-11-22 17:25

​赞同 31​​添加评论​分享

​收藏​喜欢收起​







夜雪

我本是卧龙岗扯淡的人




​ 关注


103 人赞同了该回答



被福尔摩斯找到并送回中国了。
开玩笑的,不过在美剧里看到有关中国历史的内容还是挺有趣的。
出自《基本演绎法》第五季第二集。
大概内容是玉玺被朝鲜人带到美国,牵涉到一个案件,福尔摩斯破案并将玉玺交回中国。




道具还是挺用心的,还缺了一角。不过文字不对,根据记载大概是这样的。








编辑于 2019-10-29 12:00

​赞同 103​​29 条评论​分享

​收藏​喜欢收起​







知乎用户







50 人赞同了该回答



据我所知,后唐末帝李从珂在后唐首都洛阳引火自焚,所带着的那块传国玉玺本来在之前就丢失过好几次了,谁知这块传国玉玺真的有没有“历经千年沧桑”呢?
首先“卞和献玉”这个故事出自《韩非子•和氏》,原文为:〖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而文中提到的“楚厉王”在正史中并不存在,楚武王就是楚国第一个称王的君主,正因为如此,所以这个故事可信度存疑。
其次在楚灵王流亡时,和氏璧就有过一段风波,而到了楚威王时期,这块“和氏璧”更是在楚国令尹昭阳手中丢了,张仪还因为这件事,所以挨板子了。这些故事我也是在《东周列国志》中看到的,作者冯梦龙大概参考了一些民间传说。后来被人送到赵国首都邯郸的那块“和氏璧”很难说是不是卞和献的那块。也就是说蔺相如的“完璧归赵”中的“完璧”就可能是赝品了。到了秦始皇嬴政铸造“传国玉玺”时,这块“和氏璧”或许本身就不是荆山得到的了。
西汉末年,因为王莽篡位,于是“传国玉玺”被孝元皇后王政君摔坏了一个角,所以这成了“鉴定”传国玉玺真伪的一条线索。《三国演义》中的长沙太守孙坚、扬州刺史袁术等人就是这么鉴定传国玉玺真伪的。后来因为魏文帝曹丕篡位,所以东汉献穆皇后曹节再次摔了传国玉玺,不过这次没有摔坏。又到了西晋八王之乱时期,因为军阀张方到处烧杀抢掠,所以“军人因妻略后宫,分争府藏。魏晋已来之积,扫地无遗矣。”,同时在西晋皇后贾南风执政时期,又发生了一场大火,毁灭了大量汉朝以来的珍宝:〖武库火,(张)华惧因此变作,列兵固守,然后救之,故累代之宝及汉高(祖刘邦)斩(白)蛇剑、(新朝皇帝)王莽头、孔子屐等尽焚焉。〗,这种情况下,谁知道那块传国玉玺这时候还在不在呢?也就是说,汉国昭武帝刘聪从西晋首都洛阳得到的那一块传国玉玺,已经不一定是秦始皇嬴政铸造的那块了,说不定是赵王司马伦篡位时伪造的。
到了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胡人军阀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统性,也会大量铸造所谓的“传国玉玺”,比如说西晋末年的汉国光文帝刘渊就自称在汾水中得到了王莽时代的传国玉玺:〖于是(刘渊)迁都平阳。汾水中得玉玺,文曰“有新保之”,盖王莽时玺也。得者因增“泉海光”三字,元海以为己瑞,大赦境内, 改年河瑞。封子裕为齐王,隆为鲁王。〗,后秦皇帝姚苌在称帝前也要前秦天王苻坚交出所谓的“传国玉玺”,而因为后秦是被东晋军队灭了的,所以后秦从前秦手中拿到的传国玉玺实际上也是最终到了东晋首都建康城去了。也就是说到了东晋末年的时候,传国玉玺早就已经和僭越称帝的人一样,泛滥成灾了。至于东晋康献太后褚蒜子的舅舅谢尚从冉魏官员蒋干手中得到的那块传国玉玺,也说不清是哪块了。不过谢尚确实因为拿回传国玉玺的功劳,又是康献太后褚蒜子的舅舅的原因,所以陈郡谢氏威望更高了。
后来萧梁首都建康城在侯景之乱时成为了人间地狱,梁元帝萧绎在被西魏军队俘虏前又烧了大量书籍和珍宝,后来的陈武帝陈霸先篡位时,东晋将军谢尚拿到的那块传国玉玺到底在不在建康都说不准了。到了隋朝统一中国时期,隋文帝杨坚从陈后主陈叔宝手中得到的传国玉玺又是哪一块呢?这块传国玉玺到隋朝建立时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个版本了,隋朝萧皇后从突厥带到大唐首都长安的传国玉玺又能确定是谁铸造的呢?后唐末帝李从珂带着自焚的那块传国玉玺,你又能确定是哪一块呢?

编辑于 2019-10-26 10:42

​赞同 50​​添加评论​分享

​收藏​喜欢收起​







Zhang Fuguang

新年任务,把过去忽略的邀请重新翻出来检视一遍,写清楚为何要忽略。(天坑啊)




​ 关注


121 人赞同了该回答



故事里,这就够了。
事实上我不看好它出现在三次元的任何一个角落。
好吧,比如说它突然出现在biang省ga县dia村。并且有国内新闻来爆料。
那么有可能的结果:
1、专家云集,开会研讨,这东西是不是真的,这东西是怎么跑到这儿来的,展开一系列“有的没的说都要说出来”研究。高主任说李专家的结论证据不足,李专家说陈教授的论证缺乏逻辑。三个专业人士发表论文,引经据典,望文生义,互相拆台,吵在一团。其实他们都忘了,年轻时在同一条战壕里的情谊。那时候他们三个为了评职,都和校长的闺女勾搭,以至于校长的闺女自己都不知道她的小孩应该姓什么。最后,高家头、李家腿、陈家半边拿过来,孩子姓了郭。
2、ga县人民纷纷表示以家乡为荣,县政府决定,根据首长精神,立足本县情况,借助玉玺发现这一战略机遇期,真抓实干,力争上游,大力宣传本县光荣历史,提出“文化兴县,旅游富民”的战略大方针,规划玉玺主题旅游区,建设乡村文明示范区,力争在未来五年内,引入国内外各界投资,开发本地特色旅游资源,实现人均GDP翻两番、财政收入倍增的宏伟目标。并且承诺:旅游效益一旦形成规模,三年内推行全县城乡居民医保,五年内实现中小学教育免除全部费用。3、ga县这边一折腾,比邻而居的za县不干了,你们dia村离你ga县县城40里,离我za县县城才15里,不就是隔离一条河才划归你的?这不行,这个好处不能让你一个占了。dia村上游是pia村属于za县,于是za县开始论证:这个玉玺原本不是你们dia村的,它应该是一直埋在我们pia村的河沟子里头,去年发大水,把拦洪蓄水的堤坝冲溃,才落到下游dia村。ga县书记一听说这情况,马上就不干了。什么乱七八糟的!你还好意思说溃坝的事情?那还不都是你们za县那点小猫腻?省里不追查这件事,还不是你们za县“跑部钱进”搞得“灵活”?想抢老子饭碗,那就别怪我把这件事抖落出来。za县书记也不是白给的。你敢抖落我?你当我不知道你那双脏手都做过啥?你个村村都有丈母娘的货⋯⋯你看看,一个玉玺,生生地把两位高瞻远瞩的好领导逼成狂暴姿态。4、社会上关于玉玺的争论也甚嚣尘上。“玉玺究竟从何而来?玉玺研究专家为何裸死街头?展览馆外墙因何惊现大洞?究竟是江洋大盗意欲巧取豪夺?还是外星生物造访地球?敬请关注今晚的《走进科学》⋯⋯要说还是国际媒体有权威性,比那些个半吊子专家靠谱多了。经过《走进科学》长达一年的跟踪报道,遍访中外历史、汉学、考古学权威。最终,节目编辑在浩如烟海的网络资料里发现了一张图片。令人吃惊的是,这张来自无名网友的图片,就是一张玉玺。而图中的玉玺和发现的那枚玉玺竟然完全一样!
有图有真相
带着这个新发现,节目组再次走访了玉玺发现地(还记得吗?dia村),这次,他们找了dia某。原来dia某曾在某古装穿越剧的片场作剧务,这枚玉玺其实是他在拍戏结束后私自留下的道具,本来是拿回家给孩子当玩具的,后来不巧遗失了,又被人当做宝贝在河边发现。原来如此!

这不是给和谐社会抹黑添乱吗?


编辑于 2012-07-01 01: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5 05:35 , Processed in 0.08279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