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二=====蘅芜为谁香?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2
 楼主| 发表于 2024-6-19 14:3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宝玉青眼有加钟爱之至的北静王水溶是谁
原创2022-01-05 21:58·红楼隐史

《红楼隐史》上下两册,天猫淘宝当当京东等均有售,全本230集已上线喜马拉雅听书,首度揭开明朝灭亡的真相

北静王水溶,在书中被林黛玉称为“臭男人”,自然不是什么好东西。林黛玉是天界仙草、世外仙姝,她的第六感直觉是很灵的。建议大家如果对红楼梦中有性质属性不确定的人物,可以参考一下 “世外仙姝”黛玉和“通天畸人”妙玉的态度,绝对事半功倍。



请看书中的一处暗笔交代:第二十八回中琪官说道:“这汗巾子是茜香国女国王所贡之物,夏天系着,肌肤生香,不生汗渍。昨日北静王给我的,今日才上身。” 可是到了第三十三回里却又写道:那长史官冷笑道:“我们府里有一个做小旦的琪官,一向好好在府里”,“现有据证,何必还赖?必定当着老大人说了出来,公子岂不吃亏?既云不知此人,那红汗巾子怎么到了公子腰里?” 这北静王才给了半日的琪官刚刚上身的红汗巾子能有几人知晓?为何偏偏忠顺王府就是一清二楚?而且长史官说得清楚:琪官就是忠顺王府中人,一向是好好在府里呆着的。奇怪的是,宝玉对长史官关于琪官是忠顺王府的和红汗巾子的说法丝毫不作任何辩驳,原来这红汗巾子不仅是北静王给的,同时也是忠顺王府赐的,北静王其实就是忠顺王!



第四十三回宝玉水仙庵里祭奠金钏一回中写袭人说“想必是北静王府里的要紧姬妾没了”,后面宝玉又说“北静王的一个爱妾昨日没了,给他道恼去。他哭的那样,不好撇下就回来,所以多等了一会子。”这不断重复强调正是为了告诉读者金钏就是北静王的爱妾,金钏就是清廷阵营!



北静王,音译即北境之王,“静”字拆解开来为左“青”右“争”,正是影射清廷意图逐鹿中原的野心和不断挑起北境纷争的行径。



因为北静王是清廷,所以他的名字是奇怪的“水溶”,因为北静王是清廷水,所以在书中被称为“水王爷”。第五十三回里写道:“人回:“北府水王爷送了字联、荷包来了。””第十四回写道:“镇国公牛清【庚辰眉批:牛,丑也。清,属水,子也。】”原来水王爷北静王就是刘姥姥镇国公牛清——清廷这个牛丑!



因为北静王是清廷,所以北静王送宝玉下雨下雪用的蓑衣。宝玉强调:“惟有这斗笠有趣,竟是活的。上头的这顶儿是活的,冬天下雪,带上帽子,就把竹信子抽了,去下顶子来,只剩了这圈子。下雪时男女都戴得,我送你一顶,冬天下雪戴。” “竹”就是“朱”,抽竹即去朱,当冬天下雪了也就是来自白雪皑皑的极寒之地的清廷来了就要“抽掉竹信”灭朱明,官员们的官帽都要换成斗笠装顶子!



第十四回的回前批写道:【路谒北静王,是宝玉正文。】“原来这四王,当日惟北静王功高,及今子孙犹袭王爵。”明朝覆亡,天下形势大变,只有入关了的称王中原的清廷“犹袭王爵”还是王,而其他的汉人的王权和势力则被一扫而空。水溶特意为秦可卿崇祯吊丧,乃是隐写清廷趁着崇祯亡国的机会,声称“闯成肆逆,祸及君后,明之子孙臣庶不能讨,圣朝念万古君臣之义不可以不正,愤怒兴师,逆成西窜,胜朝不共之仇,借以复焉”打着为崇祯报仇的骗人旗号入主中原窃取政权的历史。



“水溶笑道:“名不虚传,果然如‘宝’似‘玉’。”因问:“衔的那宝贝在那里?”宝玉见问,连忙从衣内取了递与过去。水溶细细的看了,又念了那上头的字,因问:“果灵验否?”贾政忙道:“虽如此说,只是未曾试过。”水溶一面极口称奇道异,一面理好彩绦,亲自与宝玉带上,【甲侧:钟爱之至。】又携手问宝玉几岁,读何书。”这正是对应着前面第八回里宝钗热切地要求看通灵宝玉的那一幕:“宝钗因笑说道:“成日家说你的这玉,究竟未曾细细的赏鉴,我今儿倒要瞧瞧。” 说着便挪近前来。”这水溶和宝钗对通灵宝玉的钟爱之情正是隐喻有逐鹿中原野心的清廷对朱明玉玺——汉人政权的垂涎三尺、觊觎不已!



“若令郎在家难以用功,不妨常到寒第。小王虽不才,却多蒙海上众名士凡至都者,未有不另垂青,是以寒第高人颇聚。令郎常去谈会谈会,则学问可以日进矣。”北静王的这简单三句话中藏了“蒙”(蒙古)、“青”(清)、“寒”(东北寒地),而且北静王府上的名士都是“海上”来的,又是暗扣水——清廷,北静王清廷一番花言巧语是想把宝玉这个朱明玉玺拐了去。



“水溶又将腕上一串念珠卸了下来,递与宝玉道:“今日初会,伧促竟无敬贺之物,此系前日圣上亲赐鹡鸰香念珠一串,权为贺敬之礼。”宝玉连忙接了,回身奉与贾政。【庚辰侧批:转出没调教。】”脂批提示此处的玄机,为何宝玉自己不收,立即转身交给贾政国家政体?



请对照后面第十六回里的黛玉丢念珠:“宝玉又将北静王所赠鹡鸰香串珍重取出来,转赠黛玉。黛玉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遂掷而不取。宝玉只得收回。”黛玉鄙夷地骂道“什么臭男人的东西”并将念珠丢弃在地,这一段的描写其实就是宝玉接了香串立刻回身给了贾政这一幕的情景回放。



书中北静王共送了两样东西给宝玉:先是第十五回他给了宝玉一串鹡鸰香念珠,此处“鹡鸰”来自“患难相顾,似鹡鸰之在原;手足分离,如雁行之折翼”,用来比喻手足兄弟;“香念珠”,谐音“相碾诛”,原来是让华夏汉人“兄弟相诛,手足相残,相互碾压”!



后是第二十八回里通过蒋玉菡琪官的手又传给宝玉一块“血点似的”汗巾,实为华夏汉人的斑斑血渍!



宝玉不想收北静王给的鹡鸰香念珠,所以立刻转身给了贾政,这“没调教”实际是因为宝玉拒绝承认清廷的统治,可是现实是清廷还是牢牢占据了汉人的国家,宝玉虽心中厌弃却无法选择的不甘和痛苦,只能让黛玉(实为“代玉”——代替宝玉)代他骂、替他扔!对照一下对同样是影射清廷的荼毒大观园的刘姥姥的描写,朱慈炤同样也是让黛玉(代玉)替他讥讽母蝗虫,并让妙玉(庙玉)厌弃嫌恶臭鞑子。真诚坦荡的黛玉她们作了嘴不饶人的“恶人”,实在是朱慈炤为揭露人物真相被逼出来的妙招。



朱慈炤的写作手法实在是叹为观止,令人耳目一新,终于不难了解《红楼梦》这部奇书终于能够逃脱清廷残酷文字狱迫害的根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2
 楼主| 发表于 2024-6-19 14:34:46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里贾府神秘的四样汤模的大秘密
原创2022-02-03 03:05·红楼隐史

《红楼隐史》上下两册,天猫淘宝当当京东等均有售,全本230集已上线喜马拉雅听书,首度揭开明朝灭亡的真相

第三十五回宝玉被打后惦记着要吃荷叶莲蓬汤,这一处写得细致:“薛姨妈先接过来瞧时,原来是个小匣子,里面装着四副银模子,都有一尺多长,一寸见方,上面凿着有豆子大小,也有菊花的,也有梅花的,也有莲蓬的,也有菱角的,共有三四十样,打的十分精巧。因笑向贾母王夫人道:“你们府上也都想绝了,吃碗汤还有这些样子。若不说出来,我见这个也不认得这是作什么用的。凤姐儿也不等人说话,便笑道:‘姑妈那里晓得,这是旧年备膳,他们想的法儿。不知弄些什么面印出来,借点新荷叶的清香,全仗着好汤,究竟没意思,谁家常吃他了。那一回呈样的作了一回,他今日怎么想起来了。’”

宝玉被打后最想吃的是荷叶莲蓬汤,其实这作汤的模子有四副:菊花、梅花、莲蓬和菱角。那么这有何寓意呢?

宝玉被打暗喻朱明丧失北京政权,南明政权由此登上政治舞台,在与清廷的对抗角力中,出现了四类令人痛心的南明代表,就是这四样汤模所对应的贾府四春:

——菊花为明亡后坚持抗清者如秋爽斋探春,
  ——梅花是为国舍生取义的梅花元妃,
  ——莲蓬为芙蓉之子即是正统朱明继承人崇祯和田秀英之子惜春,
  ——菱花则是不被清廷承认正统性的南明迎春(也是香菱)。
这四样花式在宝玉被打,崇祯殉国后就凑齐了亮相给薛姨妈看,也就是向读者暗示是在同清廷相持对抗中涌现了南明这四类人。

从1644年开始,到1662年弘光帝被杀的四帝一监国的南明政权维持了十八年。而后台湾的郑氏政权(又称明郑)坚持到1683年,从1644年到1683年是三十九年时间,正是这四样汤模“共有三四十样”的缘故。

“宝玉笑道:“也倒不想什么吃,倒是那一回做的那小荷叶儿小莲蓬儿的汤还好些。””宝玉是明玉玺,又是朱明正统继承人朱三太子朱慈炤,所以宝玉只会吃荷叶莲蓬的。

可是最后荷叶莲蓬汤被谁吃了?玉钏!宝玉哄玉钏尝荷叶汤,可是玉钏尝了后就再不给宝玉吃了!这是隐喻有了元玉玺而升级为清廷的后金趁着崇祯亡国的空隙入主中原,朱明正统彻底丧失政权,清廷最终牢牢掌握了统治权的无奈历史!

“贾母道:“提起姊妹,不是我当着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万真,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这是说贾府未嫁的三春和黛玉四人所代表的明朝的正统与非正统力量都不是清廷宝钗的对手。

《红楼梦》处处都是玄机啊 !

第四十回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有这样一段描写“林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宝玉道:“果然好句,以后咱们就别叫人拔去了。”

为何林黛玉不喜欢李义山的诗?

除了李商隐作诗喜欢过度用典致使其诗晦涩难懂外,更因为李商隐身陷牛李党争,而朱慈炤最是痛恨文官党争误国害事!

残荷是谁?

就是唯一从宁国府里来的住在藕香榭的四姑娘惜春,就是林黛玉身后留下的雪中孤雁——雪雁,残荷其实就是作者宝玉,也就是朱明覆亡后唯一幸存的孤苦伶仃的朱慈炤!

这“留得听雨声”的雨中残荷正是与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的名句相对照:“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哀痛家国山河破碎、悲戚自己身世浮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2
 楼主| 发表于 2024-6-19 14:42:03 | 显示全部楼层
薛宝钗力荐的玉络子的大玄机
原创2022-02-11 05:18·红楼隐史

《红楼隐史》上下两册,天猫淘宝当当京东等均有售,全本230集已上线喜马拉雅听书,首度揭开明朝灭亡的真相

第三十五回先是《白玉钏亲尝莲叶羹》,然后紧接着就是《黄金莺巧结梅花络》。

前面说了宝玉哄玉钏尝荷叶汤,这是隐喻崇祯殉国后吴三桂引狼入室。然后发生了什么?“宝玉只管央求陪笑要吃,【蒙侧:写尽多情人无限委屈柔肠。玉钏儿又不给他。】”玉钏尝了荷叶汤后就再不给宝玉吃了! “宝玉伸手去要汤。两个人的眼睛都看着人,不想伸猛了手,便将碗碰翻,将汤泼了宝玉手上。玉钏儿倒不曾烫着。”宝玉要汤还被烫了手,荷叶汤也被碰翻!脂砚批的“情”实为“秦”,暗指政权。这是隐喻:清廷被吴三桂引狼入室带入关后就赖着再也不走了,不但赖着不走而且反奴为主彻底否定南明的正统性!

宝玉被打卧床不能自由活动,袭人于是利用这个契机进一步讨好王夫人和宝钗,提出来让莺儿来打络子,这可不是为宝钗创造与宝玉拉近关系的机会么?宝玉再不喜欢宝钗可是伤卧在床如何还能跑得掉?

先来看看影射后金的黄金莺的配色经:莺儿道:“大红的须是黑络子才好看的,或是石青的才压的住颜色。松花配桃红。葱绿柳黄是我最爱的。”

——“大红”暗喻朱明,这“黑”不就是白山“黑”水的清廷么?这石青的“青”通“清”。
  ——“松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东北黑龙江的第一支流松花江,而且松花色就是黄绿色,既有后金的“黄”又有“胡虏”的绿!
  莺儿说了黄绿是她的最爱,也就是说后金“黄”和清廷“绿”是它的本色!莺儿要用“黑”和“绿”去搭配“大红”,就是寓意后金清廷意图剿灭朱明!
  ——“桃红”影射的就是“桃红又是一年春”的多姓家奴叛国汉奸——花袭人!这没有骨头的“桃红”袭人正是后金“黄”和清廷“绿”的“松花”的绝配,奴颜媚骨甘心为后金做奴才、鞍前马后为清廷效力做鹰犬!
莺儿给探春还有宝玉打的是梅花络子,这是暗喻后金清廷屠杀和镇压了朱明的非正统和正统的各类抵抗力量!

然后宝钗抓紧袭人给她创造的借莺儿打络子的极好机会适时地出现了!一露面宝钗就积极地劝宝玉让莺儿给他的玉打上络子:“这有什么趣儿,倒不如打个络子把玉络上呢。”

宝玉的玉上一直都用的是穗子,那么穗子和络子有何区别?穗子是禾穗状的垂饰,而络子却是用中国结做成的装东西的袋子。

宝钗还殷勤地建议道:“若用杂色断然使不得,大红又犯了色,黄的又不起眼,黑的又过暗。等我想个法儿:把那金线拿来,配着黑珠儿线,一根一根的拈上,打成络子,这才好看。”

宝钗先是强调要打络子把华夏政权“玉”包起来,但是用“杂色”即农民军和郑成功这些非皇朱的政权是“断然使不得”,而“大红”皇朱政权也是不合适的。宝钗力荐用“金黑混用” 给玉打络子,乃是要把华夏政权“玉”用后金“金”和清廷“黑”给完全包裹起来!这是清廷要把朱明政权给彻底收入囊中!

宝玉原先玉上穿的穗子是谁给打的?黛玉!朱明是宝玉的守护者。

可这穗子怎么就没了呢?这可多亏了花袭人!第二十九回里宝玉黛玉正吵得气头上,宝玉正恨恨地砸玉的当口,袭人却好死不死地说道:“你不看别的,你看看这玉上穿的穗子,也不该同林姑娘拌嘴。”结果激得黛玉“也不顾病,赶来夺过去,顺手抓起一把剪子来剪了几段。”

瞧见了这一二三了么?先是袭人的话废了黛玉的穗子,然后袭人又积极地为宝钗莺儿创造给宝玉打络子的机会,最后成功地帮助宝钗用后金“金”和清廷“黑”将宝玉的“玉”即朱明政权彻底断送!

“宝玉听说,喜之不尽,一叠声便叫袭人来取金线。正值袭人端了两碗菜走进来,告诉宝玉道:“今儿奇怪,才刚太太打发人给我送了两碗菜来。”宝玉笑道:“必定是今儿菜多,送来给你们大家吃的。”袭人道:“不是,指名给我送来的,还不叫我过去磕头。这可是奇了。”宝钗笑道:“给你的,你就吃了,这有什么可猜疑的。”袭人笑道:“从来没有的事,倒叫我不好意思的。”宝钗抿嘴一笑,说道:“这就不好意思了?【蒙侧:宝(钗)之慧性灵心。】明儿比这个更叫你不好意思的还有呢。”袭人听了话内有因,素知宝钗不是轻嘴薄舌奚落人的,自己方想起上日王夫人的意思来。”

明面上袭人似乎只是因为献谗有功而被王夫人看重厚待,但是作者的先打络子后赏饭的安排顺序和脂批的“宝钗之慧性灵心”无不是提醒读者:袭人其实更因为出卖朱明而深得新主子清廷的欢心,特别赏饭吃!王夫人赏了怡红院的袭人“两碗菜”,这是讥讽袭人是吃两家饭的贰臣!

袭人所代表的这些贰臣先是误国后又卖国,却偏偏欺世盗名安享荣华!这些多姓家奴叛国汉奸的袭人“桃红又一春”,真真卖的一手好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2
 楼主| 发表于 2024-6-19 14: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薛家筹画卖香扇的张德辉隐藏的大秘密
原创2022-06-29 21:39·红楼隐史

《红楼隐史》上下两册,天猫淘宝当当京东等均有售,全本230集已上线喜马拉雅听书,首度揭开明朝灭亡的真相

第四十八回里一开篇就写张德辉为薛家筹画卖香扇以谋取巨利:“内有一个张德辉,年过六十,自幼在薛家当铺内揽总,家内也有二三千金的过活,今岁也要回家,明春方来。因说起“今年纸札香料短少,明年必是贵的。明年先打发大小儿上来当铺内照管,赶端阳前我顺路贩些纸札香扇来卖。除去关税花销,亦可以剩得几倍利息。”

我在《揭秘石呆子因二十把旧扇家破人亡的滔天血泪》的前文中已经详细解密这张德辉乃是影射为清廷杜撰假明史的黄宗羲等东林党!
可是仅仅如此么?不!朱慈炤的《红楼梦》意义深刻,怎会仅仅局限于此?朱慈炤在此使用的“张德辉”这个名字并非虚造假设,而是直接从历史上借用来的真实人物!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元代名儒“张德辉”!

我们熟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被俘后,元朝不但让宋恭帝前去劝降,而且忽必烈本人也亲自出马游说,可谓是费尽心力,可是文天祥却选择了慷慨赴死舍生取义。而如张德辉这样的儒家大师呢?“壬子,德辉与元裕北觐,请世祖为儒教大宗师,世祖悦而受之。因启:累朝有旨蠲儒户兵赋,乞令有司遵行。从之。”多滑稽,1252年,五十八岁的张德辉和六十三岁的元好问这么两位年高的名儒大家居然跑去跪请一个胡虏小儿作“儒家大宗师”!张德辉正是与文天祥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奴颜卑膝的无耻跪舔,才真正暴露了儒家一心服务强权的哈巴狗儿的丑恶嘴脸!在忽必烈欣然答应作“儒家大宗师”后,他们马上请求减免儒户的兵赋!儒家时时挂在嘴边的忠义廉耻不过都是用来役使百姓的口号罢了,什么都比不过他们自己的切身利益!从名儒张德辉、元好问等到东林党的大儒钱谦益、吴梅村、黄宗羲等等,千百年来从来如此,哪里是什么新鲜事?不过是名单越来越长罢了。

世人称儒家为“犬儒”,故而朱慈炤将东林党写作“狗儿”。这些忠孝礼义不离口,最重“华夷之防”的儒家名士不过就是朱慈炤在《红楼梦》中所写的“读书上进的禄蠹” “利名心最重的狗儿”罢了,“忠义”从来不守,“华夷”从来不辨,千百年来换了无数主子,唯一不换的是他们对功名利禄的执着!

张德辉还有一段对“金以儒亡”的著名诡辩:“(忽必烈)又问:“或云,辽以释废,金以儒亡,有诸?”对曰:“辽事臣未周知,金季乃所亲睹。宰执中虽用一二儒臣,余皆武弁世爵,及论军国大事,又不使预闻,大抵以儒进者三十之一,国之存亡,自有任其责者,儒何咎焉!”

在《红楼梦》中,卖力为薛家筹画以谋取巨利的“张德辉”同狗儿父亲“王成”一样都是直接取用真实的历史人物姓名(王成名字的历史秘密见前文《黛玉和妙玉饱受诟病的刘姥姥的可怕真面目!》)。朱慈炤之所以这样作就是要用这些历史人物作为解读线索,引导读者去发现《红楼梦》中隐藏的历史真相。

朱慈炤不仅要用“张德辉”这个名字揭露号称清流、自称德行最高的文采辉煌伶牙俐齿的东林党文人的丑恶面目,更要用“张德辉”这个名字痛挞千百年来的最是欺世盗名的害国误民的一群“禄蠹”伪君子! 四百年前“金以儒亡”,四百年后历史重演,朱慈炤用同样的“张德辉”告诉读者“明亦以儒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2
 楼主| 发表于 2024-6-19 15: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点声明》+《黛玉与宝钗的诗才比拼》
原创2022-09-12 21:13·红楼隐史

一点声明,详见文章

一点声明

《红楼隐史》第一部出版已近四年了,首先感谢广大读者和听众的厚爱和支持。因为我人在海外,而且主要精力仍然放在对《红楼梦》的继续破解上,所以一直以来都不曾关注过销售的情况。

但因为不时收到读者们的问询,纷纷表示他们很难购买到《红楼隐史》一书,总被告知售罄无货,偶然碰到有货的又售价奇贵,价格翻了好几倍,不知道是什么情况。而另一方面,却是“某多多”上劣质盗版书的大量出现,让读者们难以分辨,纷纷上当。

我联系了出版社才知道因为断货,导致市场上正版图书基本无货,所以出现个别有少量存货的店家抬升售价。

对于出现这种情况,我感到十分遗憾,对给各位朋友们造成的诸多不便,更是深感抱歉,我正在努力地想办法,希望能够尽快找到解决的途径。

我国内家人手中还有三套我签名了的, 我想通过抽奖的方式赠送出去,虽然不解决什么实际问题,但聊胜于无,有意的朋友可以留言表示参与抽奖即可,我会在三天后汇总抽取,然后联系中奖的朋友提供国内的邮寄地址,感谢朋友们的支持和理解。

下面来细看黛玉与宝钗的诗作才情。

通过简单统计,我们可以获得这样一组数据,黛玉共作诗词25首,共用了八种体裁,如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歌行、词等等;而宝钗仅作9首,只用过四种体裁。而两人创作的诗词不仅数量有差,质量更是有别。

作为书中作诗最多最好之人,黛玉风神秀骨、才思敏捷,具有清雅飘逸、脱俗超然的诗人气质,《红楼梦》中最为人所熟知的《葬花吟》、《题帕三绝》、《秋窗风雨夕》等诗都是黛玉所作,不仅优美流畅、朗朗上口,而且用情至切、打动人心,其中的忧愁感伤令人感同身受,以至难以忘怀。

而宝钗的诗呢?既无灵性、更无真情,从来没有黛玉的“半卷湘帘半掩门”的那种看去普通寻常,实则意韵无穷的高胜妙句。除了“淡极始知花更艳”和“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外,薛宝钗便再没有什么能够令人记忆深刻的词句了,虽然诗句工整稳重,但才情格调明显不足。

书中细致描写了三次律诗大比拼,虽然明面上看似黛玉与宝钗各有胜负,实则黛玉远胜宝钗,这其中暗藏的重重玄机,就让我来一一剖明。

元妃省亲之时,命姊妹各题一匾一诗,黛玉本欲大展奇才,将众人压倒,不想贾妃只命一匾一咏,心中失望,于是只胡乱作了一首五言律应景,不想如此胡乱之作依然得到元妃称赞,若是黛玉用心作来,又该当是何等出彩的惊人佳作?而后心内无趣的黛玉又信手随意帮宝玉作了一首《杏帘在望》,轻轻松松就超越了宝玉大费神思的另外三首,用宝玉自己的话说,就是“只觉此首比自己所作的三首高过十倍”,亦令贾妃赞赏不已,“喜之不尽”。反观宝钗,从她提示宝玉元妃不喜“绿玉”的这一细节,就足以看出宝钗对元妃喜好的揣摩之深,既然如此用心迎合元妃,那么为了博取元妃青睐,宝钗奉命而做的诗咏必是她倾尽所能的极致之作,但与黛玉随随便便的胡乱之作相比也不过尔尔,经此小试身手,黛玉的高超才情已初露端倪。

第三十七回里,大观园起海棠诗社,定好了题、限好了韵后,探春、宝玉和宝钗三人“都悄然各自思索起来。独黛玉或抚梧桐,或看秋色,或又和丫鬟们嘲笑”,不同别人的穷思苦想,黛玉依旧是一副无所谓的轻松状态,等别人都作完了催促于她,黛玉这才“提笔一挥而就,掷与众人”,这番轻松自如、信手拈来的等闲态度反映出了黛玉的才思敏捷、才情过人。

宝钗作完诗后,除了李纨夸赞说:“到底是蘅芜君”外,再无一人说好,宝玉先只说探春的诗好,等黛玉一挥而就后,现场的气氛立刻起了变化,请看书中写道:“李纨等看他写道是:

卷湘帘半掩门,【庚辰双行夹批:且不说花,且说看花的人,起得突然别致。】碾冰为土玉为盆。【庚辰双行夹批:妙极!料定他自与别人不同。】
看了这句,宝玉先喝起彩来,只说‘从何处想来!’又看下面道: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众人看了也都不禁叫好,说‘果然比别人又是一样心肠。’又看下面道是: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庚辰双行夹批:虚敲旁比,真逸才也。且不脱落自己。】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庚辰双行夹批:看他终结道自己,一人是一人口气。逸才仙品固让颦儿,温雅沉着终是宝钗。今日之作宝玉自应居末。】
众人看了,都道是这首为上。”

看探春、宝钗和宝玉三人所作的海棠诗时,众人都是毫无波澜,只有宝玉说探春的比宝钗和他二人的好,待黛玉的诗出来, 众人一改沉默,齐声叫好,作者更是在一旁连连加注脂批称赞不已,唯恐不懂诗的看书人读不出黛玉诗作的高妙别致,但李纨却一心“要推宝钗这诗有身分”,因此强辩说:“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蘅稿。”

请注意,李纨先前自己已经明说了,她是不会作诗的,探春发帖起诗社时并没有邀请李纨参加也是这个原因。那李纨是怎么加入诗社又成为掌坛之人的呢?请看书中描写:

“探春笑道:‘我不算俗,偶然起个念头,写了几个帖儿试一试,谁知一招皆到。’宝玉笑道:‘可惜迟了,早该起个社的。’黛玉道:‘你们只管起社,可别算上我,我是不敢的。’迎春笑道:‘你不敢谁还敢呢。’【庚辰双行夹批:必得如此方是妙文。若也如宝玉说兴头说,则不是黛玉矣。】宝玉道:‘这是一件正经大事,大家鼓舞起来,不要你谦我让的。各有主意自管说出来大家平章。【庚辰双行夹批:这是“正经大事”已妙,且曰“平章”,更妙!的是宝玉的口角。】宝姐姐也出个主意,林妹妹也说个话儿。’宝钗道:‘你忙什么,人还不全呢。’【庚辰双行夹批:妙!宝钗自有主见,真不诬也。】一语未了,李纨也来了,进门笑道:‘雅的紧!要起诗社,我自荐我掌坛。前儿春天我原有这个意思的。我想了一想,我又不会作诗,瞎乱些什么,因而也忘了,就没有说得。既是三妹妹高兴,我就帮你作兴起来。’【庚辰双行夹批:看他又是一篇文字,分叙单传之法也。】”

探春一见宝玉到了,便说“一招皆到”,这个“皆”字说明探春发帖邀请的人已经全都到了,因此宝玉高兴地说“大家鼓舞起来,不要你谦我让的,各有主意自管说出来大家平章。”既然人都到齐了,那大家就赶紧地开始选掌坛定规矩吧,可奇怪的是,宝钗却在这时插话说,“你忙什么,人还不全呢。” 一语未了,李纨也来了。由此可知:李纨的不请自来其实是宝钗暗中安排的,宝钗本不欲别人知道,但一看要开始议定诗社的掌坛和规则了,登时急了眼,宝钗一向是“不干己事不张口”,这时却一反常态地突兀张口阻拦诗社议事,原因无他,她瞒着众人叫来李纨为的就是获取诗社的掌控权,怎能允许众人在李纨未到之时开始选举和商议?正因为宝钗和李纨已经暗中商议谋定,因此李纨急匆匆赶到后,既不等别人先开口,也不问众人是否已经选定了掌坛,而是赶紧地抢占先机,张嘴就是“要起诗社,我自荐我掌坛”,断了众人可能发出任何异议的机会,脂批在此特别批注道【看他又是一篇文字,分叙单传之法也】,暗示看书人注意这些细节背后未曾明写出来的宝钗与李纨暗中勾结密谋的“又一篇文字”。

起过诗号后,就该为诗社定规矩了,李纨又是不容别人开口就抢着说道:“序齿我大,你们都要依我的主意”,蛮横地要求“一切规矩由她定,所有胜负凭她断”,真是好不霸道!为了压制可能的异议,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掌坛地位,李纨话语不停地说道:“我们七个人起社……若是要推我作社长,我一个社长自然不够,必要再请两位副社长,就请菱洲、藕榭二位学究来”,赶紧地用副社长的头衔收买迎春和惜春二人。明明是自己强取了社长之位,却说是众人推举她,李纨这般无耻的嘴脸真是令人作呕,由于李纨用副社长的头衔拉拢了迎春和惜春二人,李纨的势力登时从她和宝钗二人变成了四人,而探春这方就只剩下了她和宝玉、黛玉三人,只能少数服从多数,“探春等也知此意,见迎春和惜春二人悦服,也不好强,只得依了。”但探春心中总归是有些失落的,因此笑道:“这话也罢了,只是自想好笑,好好的我起了个主意,反叫你们三个来管起我来了。”探春的这句话从侧面写出了李纨的霸道和无礼。

宝钗为何不同发起人探春商量,也不告知众人,就自己偷偷叫了李纨来诗社当掌坛呢?因为宝钗知道李纨的贪婪和不安分,所以借机积极拉拢,通过满足李纨的所想所需,换取李纨为自己撑腰作势、站台助威。

再看看李纨是怎么作掌坛的。懂诗的众人都说黛玉作的诗好,可不会作诗不懂诗的李纨却力排众议,说宝钗的诗含蓄浑厚,比黛玉的风流别致更胜一筹。这含蓄浑厚完全属于个人风格,与诗作的优劣高下根本就是两回事,就如同评价两本书哪本写得好,本应看内容和文笔,可评审李纨却说宝钗的这本书皮是绿的看着清爽,而黛玉的书皮是红的太过炫目,就此裁断宝钗取胜一样,这般逻辑实属荒唐。

估计有人会说,你看探春说“这评的有理,潇湘妃子当居第二。”这不是对李纨的肯定么?

其实不然,探春附和李纨之说不是因为李纨评断得有理,而是因为没有发帖邀请李纨入社而心中忐忑不安,故而借机示好李纨,其他的姐妹没有这层顾虑,但又不愿同嫂子李纨因为此事生出争执,于是都选择默然不语,与见到黛玉诗时的“齐声叫好、众推为上”的热烈反应相比,众人此时的沉默不语其实就是对李纨乱判的不满表现。但宝玉不同,宝玉敢说,而且一定要说,否则只怕诸多看书人都无法认清李纨胡搅蛮缠的霸王嘴脸,书中写道:

“李纨道:‘怡红公子是压尾,你服不服?’宝玉道:‘我的那首原不好了,这评的最公。’【庚辰双行夹批:话内细思则似有不服先评之意。】又笑道:‘只是蘅潇二首还要斟酌。’李纨道:‘原是依我评论,不与你们相干,再有多说者必罚。’宝玉听说,只得罢了。”

宝玉说李纨你评我作的诗最差,我没意见,但你评黛玉和宝钗的诗评得太不公。李纨被宝钗私下叫来为其站台,自然是铁了心要维护宝钗的,黛玉还未作诗前,宝玉说探春的好,这时的李纨就已经想好了说辞,书中写李纨“要推宝钗这诗有身分”,这“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蘅稿”之话不过是她早就准备好的借口而已,为的是让宝钗胜出,而不是公平裁判,自然不允许任何异议,因此强势无礼地耍横道:“怎么判我说了算,与你们无关,谁敢不服我就罚谁!”一番强词夺理彻底暴露了李纨不守规则、不讲道理的无耻嘴脸。

李纨的这番操作其实完全是影射刘昭妃选美舞弊的明末史实。为了完成东林党交给她的选美舞弊的任务,狡猾的刘昭妃、也就是年老的刘姥姥,天启元年在主持为天启皇帝选后时,为了确保相形见绌的东林党瘦马张宝珠能够胜选,于是以“多吃一口失仪”之名将最是美貌的于氏淘汰出局;在五年后在主持为信王朱由检选妃时,为了让才貌逊色、挑不出丝毫优点的东林党瘦马周金莲胜选,刘姥姥又拿“吃”来大作文章,只是这一回,看到周金莲狼吞虎咽的贪吃丑态后,刘昭妃居然以周金莲“贪吃有福”为由,强说张宝珠将周金莲“特拔”为信王正妃,详见《揭秘“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的明末宫廷秘史》一节揭秘。都是一个“吃”,却硬生生让刘姥姥刘昭妃做出了截然相反的两样文章,道理何在啊?!对于东林党及其走狗来说,这世界上永远不缺借口,他们缺的是良知。

第三十七回和第三十八回里作海棠诗时,宝钗又再次耍起了花招,这一次她直接把负责拟题的湘云拉到了蘅芜苑里夜拟菊花题。除了《菊影》和《访菊》这两个题目是湘云想出来的外,其他的包括《忆菊》和《画菊》这两个在内的十个题目都是宝钗拟定的,而且作诗的规矩也是由宝钗设定的。通过拉拢湘云,宝钗不仅仅是提前一晚预定了题目、预设了规则,更是预先作好了诗,相比起不知题目、只能等到第二天中午饭后现场发挥的黛玉等人,宝钗自然是抢占了太多先机。第二天,同湘云最后一个才去勾题不同,宝钗又是毫不礼让地第一个跑去勾选题目,书中随后写道,“宝玉忙道:‘好姐姐,第二个我已经有了四句了,你让我作罢。’宝钗笑道:‘我好容易有了一首,你就忙的这样。’”宝玉的求让和宝钗的拒绝暗示看书人:宝钗抢勾的题目其实都是宝钗早已于前一晚上想好了的,所以宝钗是绝不肯让的。可是即便如此抢占先机,又连番作弊,但宝钗冥思苦想一夜才作出来的《忆菊》和《画菊》这两首菊花诗,同只能现场发挥的黛玉信笔挥就的三首即兴之作比起来,还是差了不止一点点。

由于上回海棠诗的评判结果让宝玉和众人对李纨心生不满,李纨自知理亏,为了安抚宝玉,也为了避免自己对宝钗的刻意维护招致众人厌弃,李纨于是在裁断菊花诗时,不敢再过分不公,这才使得黛玉的诗作终于获得了公正的评价,《咏菊》、《问菊》、《梦菊》这三首诗立意新颖、用词纤巧,既面面俱到、又不堆砌生硬,将黛玉的诗才凸显得淋漓尽致,黛玉的这个诗魁当之无愧。

律诗是古代诗歌中最难做的,因为律诗的格律规则非常严格,字数、行数、句式、音韵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联有定对,最能考验作诗人的水平。比过了格律诗,自然也就无需再去比较其他诗词了。不难看到,三次律诗比拼下来,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黛玉都是远远胜过宝钗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2
 楼主| 发表于 2024-6-19 15:0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日后作强梁的冷郎君柳湘莲是谁
2022-09-21 22:51·红楼隐史

《红楼隐史》上下两册,天猫淘宝当当京东等均有售,全本230集已上线喜马拉雅听书,首度揭开明朝灭亡的真相

第一回的《好了歌》提到了柳湘莲:“训有方,保不定日后【甲戌侧批:言父母死后之日。】作强梁。【甲戌侧批:柳湘莲一干人。】”
  这“日后”的“日”为“大明”,此处的“强梁”非强盗,而是强有力的顶梁柱之意,“梁”字有木,房屋承重的“梁”乃是木制,“朱”本为“赤心木”,故而这“日后作强梁”隐喻的是“明亡后,柳湘莲成了反清奉明的顶梁柱”。
  那么这个日后在朱明覆亡后成了反清奉明德顶梁柱的柳湘莲是谁呢?
  柳湘莲,姓柳,同“柳五儿”一个姓,前文说过了“柳”喻指的是五柳先生陶渊明洁身自好不拜金的高尚品格,“湘”即潇湘妃子林黛玉的“湘”,不拜金的柳湘莲乃是喻指始终只奉朱明为正统的郑成功郑大木创建的台湾明郑政权!
  柳湘莲第一次露面是在第四十七回《呆霸王调情遭苦打 冷郎君惧祸走他乡》为何是“冷郎君”? “冷”不是清廷的标志么?这个“冷”不仅是指郑成功那个出卖南明隆武帝投靠清廷冷的父亲郑芝龙,也更是指出郑成功并非是真正的朱明忠臣,相比一心一意要光复大明的张煌言和李定国等人,郑成功维护的其实是自己独霸一方的枭雄地位。
  正如顾城先生在《南明史》中所言:“郑成功为人志大才雄,遇事独断于心,具有极其坚毅的性格......但就历史事实而言,会师广东的计划是李定国制定的,在1653、1654年(顺治十年、十一年)他梦寐以求的就是同郑成功东西夹攻,迈出收复广东、重整山河的第一步。然而,这只是定国一厢情愿,郑成功并不想这样做。原因是郑成功把以他为首的郑氏集团利益放在最重要的地位。研究郑成功起兵以后的整个经历,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很有大志的人,在明、清对峙,国土分裂的情形下,他鉴于自身力量不够强大,在政治影响上也无法同明、清两个并存的政权争夺民心,因此,他的策略是明、清两方谁能让他独断专行,或者说割地自雄,他就奉谁“正朔”。所以他会说出这样的话:“清朝若能信儿,则为清人;果不信儿言,则为明臣而已。”总之,只能“遥奉”,不能“受制于人”。这就是他和后来的郑经一贯提出的“比于高丽”的思想根源。清廷多次招抚之所以失败,正是因为清廷只给他高爵厚禄,决不答应给他以相对的独立性。在这种条件下,郑成功只能做一个“明臣”。他的“始终为明”并不意味着他愿意毫无保留地服从明朝廷的调遣,隆武帝遇难后,他对近在咫尺的鲁监国以客礼相待,而且极力设法使原属鲁监国的兵将听命于己。对永历朝廷,他一方面他希望奉永历正朔的原大西、大顺军和其他抗清势力能支撑下去,拖住清朝的大部分兵员,借以减轻自己的压力。另一方面,他预见到如果应定国之约出动主力东西合击,必胜无疑,随之而来的是闽粤兵连一体、地成一片,遥相呼应的局面就要改观,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将受到很大限制,军政大事要禀承于朝廷,否则就难逃僭越之议。所以,无论李定国制定的战略如何正确,也不管定国为了实现南明中兴对他怎样苦心相劝,郑成功总像一根插在闽海地区的弹性钢条一样,外力的大小只能造成他左右摇晃的程度,最后还是我自岿然不动的南天一柱。自然,郑成功除了尊帝虚礼以外,也真心实意地希望永历朝廷能够存在下去,这样既可以借朝廷名义吸引东南复明势力的支持,又可以利用永历朝廷支撑于西南牵制清军相当一部分主力。一厢情愿的如意算盘打得太精,结果事与愿违,使自己陷于进退失据的尴尬局面。1661年永历帝及其太子被清军俘获,明统告绝。东南沿海的一些忠于明室的文官武将又重新酝酿拥戴朱以海出面组织朝廷。但是,掌握实权的郑成功父子对此毫不热心。1662年四月,林英从云南逃回,报告了永历帝在缅甸被清军俘虏,西南抗清武装只剩下李定国率领的残部退往边境地区的消息。这意味着东、西遥相呼应的局势已告结束,清廷将集中力量对付郑军。郑成功弄巧成拙,内心的悔恨可想而知。他的实力既不足以公开以隆武帝的继承人同清廷逐鹿中原,只好继续挂着没有永历帝的永历招牌,僻处一隅。” 郑成功就是在这样的悔恨中再加上郑经的不伦通奸的打击而病亡的。
  书中写道:“宝玉便拉了柳湘莲到厅侧小书房中坐下,问他这几日可到秦钟的坟上去了。【庚辰双行夹批:忽提此人使我堕泪。近几回不见提此人,自谓不表矣。乃忽于此处柳湘莲提及,所谓“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也。】湘莲道:“怎么不去?前日我们几个人放鹰去,离他坟上还有二里,我想今年夏天的雨水勤,恐怕他的坟站不住。我背着众人,走去瞧了一瞧,果然又动了一点子。回家来就便弄了几百钱,第三日一早出去,雇了两个人收拾好了。””
  雨水把秦钟的坟冲得站不住,这是隐喻清廷水把汉人政权“秦之种”动摇摧毁。说完这话就发生了柳湘莲打了薛蟠而后避难远离。
  《呆霸王调情遭苦打》这是隐喻1652年到1654年间的清廷对郑成功的招抚,而郑成功则“将计就计,权借粮饷”,一方面领受清廷所封海澄公敕印,并派人到清廷占领的闽、粤沿海地区征收粮饷,更进一步提出新的土地要求;一方面却拒绝剃发,仍然使用明朝永历年号。最终,清廷与郑成功的和谈破裂,双方兵戎相见。郑成功的两次北伐皆对清廷造成沉重打击,尤其是1659年的二次北伐,会同张煌言部队势如破竹,接连攻克镇江、瓜洲,接连取得定海关战役、瓜州战役、镇江战役的胜利,包围江宁府城(原明南京)。张煌言部亦收复芜湖一带十数府县,江南一时震动,百姓纷纷剪去发辫脱去旗袍并哭声言道:“时久不见大明衣冠矣!”但后因郑成功中清军缓兵之计,遭到清军突袭,使明军大败,损兵折将,包括潘庚钟、甘辉、万礼、林胜、陈魁、张英等大将皆死于此役。郑成功兵败后,试图攻取崇明县,做为再次进攻长江的阵地,却久攻不克,只好全军退回厦门。南京之战可说是郑成功生涯当中最辉煌及重要一役,却因私心自用和骄傲轻敌致使先盛后衰,大败收场。

《冷郎君惧祸走他乡》影射的是1661年3月1日,郑成功因为北伐南京失败而损兵折将、元气大伤,难以与清军抗衡,同时大军后勤给养也面临严重困难,所以郑成功“平克台湾,以为根本之地”,亲率二万五千人进攻台湾,最后于1662年阳历2月1日攻下热兰遮城,将荷兰人驱逐出台湾,建立了台湾历史上第一个汉人政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2
 楼主| 发表于 2024-6-19 15: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中尤老娘尤二姐悔婚影射的明末真历史
原创2022-10-14 07:28·红楼隐史

《红楼隐史》上下两册,天猫淘宝当当京东等均有售,全本230集已上线喜马拉雅听书,首度揭开明朝灭亡的真相

第六十四回里贾蓉交代尤氏姐妹来历:“我二姨、三姨都不是我老爷养的,原是我老娘带了来的。听见说我老娘在那一家时,就把我二姨许给皇粮庄头张家,指腹为婚。后来张家遭了官司,败落了,我老娘又自那家嫁了出来,如今这十数年,两家音信不通。我老娘时常抱怨,要与他家退婚,我父亲也要将二姨转聘。只等有了好人家,不过令人找着张家,给他数两银子,写上一张退婚的字儿。想张家穷极了的人,见了银子,有什么不依的。”
  尤老娘的前夫就是被袁崇焕和东林党冤杀的毛文龙。尤老娘影射的是投降后金最早的眀朝将领孔有德。“崇祯间有三叛臣,其首恶为孔有德”。尤二姐影射的是紧随其后投降后金的耿仲明和尚可喜。孔有德、尚可喜和耿精忠都是毛文龙部属,被称为“山东三矿徒”,他们三人的叛变是毛文龙被袁崇焕和东林党冤杀造成的恶果之一。
  因耿仲明和尚可喜投降的是后金,而后来的吴三桂投降的是清廷,故而另用“尤三姐”代表。因为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和吴三桂都是主动投降后金或清廷的,与兵败被捉而后投降的尤氏洪承畴还是有区别的,这就是书中尤氏和尤老娘三人并非血缘亲生的来历。


  关于与尤二订亲的“皇粮庄头张家”,第六十四回的回末又补充道:“却说张华之祖,原当皇粮庄头,后来死去。至张华父亲时,仍充此役,因与尤老娘前夫相好,所以将张华与尤二姐指腹为婚。后来不料遭了官司,败落了家产,弄得衣食不周,那里还娶得起媳妇呢。尤老娘又自那家嫁了出来,两家有十数年音信不通。今被贾府家人唤至,逼他与二姐退婚,心中虽不愿意,无奈惧怕贾珍等势焰,不敢不依,只得写了一张退婚文约。尤老娘与银十数两,两家退亲不提。”

  “皇粮庄头”乃是吃皇粮的头,吃皇粮的不就是官家么,官家的头不就是皇帝么!“华”即“中华”,张华原来是影射中华皇帝家!
  尤老娘的前夫是被袁崇焕和东林党冤杀的毛文龙,“与尤老娘前夫相好”的身为皇粮庄头的张华的父亲自然是指朱明的皇帝崇祯。毛文龙未被杀前崇祯与尤老娘前夫毛文龙相好,孔有德三人自然都是为朱明效力的,所以才会有张华与尤二姐的“指腹为婚”。
  可是毛文龙被冤杀,而朱明王朝又日见败落,即书中的“张华家遭了官司败落了家产”,尤老娘于是改嫁到尤家,即孔有德于崇祯六年叛变投降后金。从孔有德投降关外的后金的崇祯六年到朱明亡国清廷入关孔有德三人随之重返中原的崇祯十七年,这离开华夏的十二年可不就是书中所写的“十数年音信不通”么?尤老娘退亲用银“十数两”,这也正是指从孔有德投降后金的崇祯六年到崇祯十七年清廷入关相隔的这十数年!
  第六十八回又补充交代张华道:“(尤二姐)原来已有了婆家的,女婿现在才十九岁,成日在外嫖赌,不理生业,家私花尽,父亲撵他出来,现在赌钱厂存身。父亲得了尤婆十两银子退了亲的,这女婿尚不知道。原来这小伙子名叫张华。”

  张华才 “十九岁”,张华父亲是亡国的崇祯,张华就是其后的南明。南明从1644年五月弘光帝称帝开始到1662年四月永历帝父子被吴三桂杀害正是历时十九年,古人算法:1644年虽8个月但算一年,1662年虽四个月也是一年,这就是张华才十九岁的缘故。
  “父亲撵他出来,现在赌钱厂存身。” 崇祯亡国,清廷入主中原定都北京,失去了北京首都的南明可不就是被撵出了家么?“赌钱”又藏“斗金”之意,南明可不就是与后金清廷缠斗么?南明意图复国,可是内部的激烈党争和错误的决策导致复国希望日渐渺茫,甚至投书期望遥远的罗马教廷能够天降神兵,这同赌徒赌钱希望以小博大的痴心妄想有何区别?可不就是赌钱厂存身前途无望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2
 楼主| 发表于 2024-6-19 15: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尤二姐被凤姐诱杀影射的清初真历史
原创2022-10-20 22:20·红楼隐史

《红楼隐史》上下两册,天猫淘宝当当京东等均有售,全本230集已上线喜马拉雅听书,首度揭开明朝灭亡的真相

第六十八回《苦尤娘赚入大观园》影射的是清廷康熙对耿精忠和尚之信等采取极力笼络的欺诈方法,以分化三藩联盟便于各个击破。回末的脂批写道【蒙回后总评:人谓“闹宁府”一节极凶猛,“赚二姐”一节极和蔼,吾谓“闹宁府”情有可恕,“赚二姐”法不容诛,“闹宁府”声声是泪,“赚二姐”字字皆?(左金右夅)。】“左金右夅”是藏“降金”二字,点出了尤二乃是“降金”被杀的真相。
  第六十九回《弄小巧用借剑杀人 觉大限吞生金自逝》脂砚斋特意写下回前总批【蒙回前总评:写凤姐写不尽,却从上下左右写。写秋桐极淫邪,正写凤姐极淫邪;写平儿极义气,正写凤姐极不义气;写使女欺压二姐,正写凤姐欺压二姐;写下人感戴二姐,正写下人不感戴凤姐。史公用意非念死书子之所知。】这里脂批用“史公”称呼作者,明点出尤二之死乃是真实历史的隐喻。而最后的【史公用意非念死书子之所知。】更是指出尤二事件的写作手法大有乾坤,非念死书的书呆子能够明白的。在尤二之死中,即在朱明包括南明都已彻底覆亡的历史背景下,凤姐客串的是对尤二先是诱骗而后绝杀的清廷的戏份,这样出人意料的独创笔法自然“非念死书子之所知”。
  有人表示对原本影射魏忠贤的王熙凤又去影射康熙不能接受。
  王熙凤扮演康熙的安排的确容易令人迷惑,但是要明白《红楼梦》是因清廷文字狱而不得不藏头藏尾的隐述朱明覆亡的真史书,既是历史就脱不开时间的限制,王熙凤是以魏忠贤为原型的,主要影射魏忠贤和阉党,但是魏忠贤和阉党的存在历史是有限的,在所谓的阉党马士英和阮大铖扶立的弘光帝政权后就没有大的作为了。大观园中人物有限,而《红楼梦》却是涵盖了明末清初上下一百多年的历史人物和具体大事件,是连三藩之乱都包含在内的整个明亡史,所以书中人物在具体历史事件的影射上必须有所调整,这也就是朱慈炤笔下人物多重影射的原因。
  第六十五回里兴儿对着二尤介绍王熙凤时这样说道:“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这其实也朱慈炤对王熙凤在尤二一事上身份转换的提点:王熙凤在明未亡时是阉党魏忠贤即朱明火,在明亡后就是清廷主政者即后金刀!正是因为考虑到朱慈炤写作手法的复杂性不易为人理解,才会有了脂砚斋的专门提醒【史公用意非念死书子之所知。】,魏忠贤和康熙虽非不同政治立场,但还是有共同点的:都是主事者,都是心狠手辣,所以朱慈炤这样的安排是有道理的。


  第六十九回写道:“凤姐虽恨秋桐,且喜借他先可发脱二姐,自己且抽头,用“借剑杀人”之法,“坐山观虎斗”,等秋桐杀了尤二姐,自己再杀秋桐。”这杀了尤二姐的“秋桐”影射何人呢?前面说了五行学中,“春”生为“木”;“夏”长为“火”;“秋”收为“金”;“冬”藏为“水”,“秋”隐喻后金清廷,“桐”音似“童”,秋桐即金童,即八岁继位十六岁主政的儿童皇帝康熙。
  尤三姐托梦“小妹笑道:“姐姐,你终是个痴人。自古‘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天道好还。你虽悔过自新,然已将人父子兄弟致于麀聚之乱,天怎容你安生。””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些用自己的汉族同胞鲜血染红了自己头上顶戴花翎的毫无忠义气节可言的贰臣怎能够获得清廷新主子的信任?朱慈炤借尤三姐托梦点出这些为清廷打下汉人江山立下汗马功劳的实力派贰臣在清廷坐稳汉人江山后最终被狡诈的清廷兔死狗烹的可悲可耻可憎的下场!
  庸医“胡君荣”其实与薛蟠的相好“金荣”相通,“胡”即后金“胡虏”,“君”即“君王”,即清廷皇帝康熙。胡君荣为尤二姐开药方“将一个已成形的男胎打了下来”,这喻指的是清帝康熙将颇具规模的三藩之乱彻底平定镇压。



(有人问:给晴雯看病的胡医生是否就是为尤二姐看病的胡君荣?



答案是否定的。晴雯是“胡庸医”实为“胡用医”乱用医;而胡君荣给尤二姐看病打胎是喻指三藩势力被“胡虏君王金荣”——-胡君荣给故意活活绞杀。两者完全两回事。)


尤二姐因“打胎失血、元气大伤”,除此之外,红楼梦中还讲了几人的类似病症:秦可卿“经期不调、血亏气滞”;鸳鸯的姐姐和王熙凤“下红之症血山崩”;香菱“干血之症”。《医碥·血》:“血为心火之化,以其为心火所成……故经谓心生血,又云血属于心”。血为心火,色亦赤朱,乃是朱明气运的象征。这缺血或失血的病症都是喻指朱明的气数将尽无以为继。
  尤二姐觉大限吞生金自逝,乃是喻指康熙在平定吴三桂后将尤二秋后算账,背信弃义将这些投降者全部斩尽杀绝!

为何又强调“生金”?“生金”,暗喻成就后金,尤二叛徒们投降后金,不但为其带去了重要的攻城利器——红衣大炮,后来更为其入主中原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却被坐稳了江山的清廷兔死狗烹, 正是“自食其果”——“吞生金自逝”。

吞金其实只会造成消化道问题,并不能致人死命。1901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军机大臣赵舒翘被慈禧赐死,先以酒吞金,却迟迟不死,钦差岑春煊等不急,便逼迫用纸糊七窍,灌以烧酒,方才身亡。尤二吞金而亡只是朱慈炤使用的一种隐喻的手法罢了,此金非真金,实乃“后金”也!
  简单介绍尤老娘和尤二姐的真实历史(摘自百科词条):
  “孔有德于顺治九年被李定国打败,自焚而死。其子孔庭训后在顺治十五年十二月十六日被李定国处死。仅馀一女孔四贞,其夫孙延龄起兵响应吴三桂。而孔四贞“日夜感上恩,劝延龄归顺”,导致孙延龄首鼠两端,犹豫不决,后吴三桂派吴世琮袭杀孙延龄。孔四贞唯一的儿子也被吴世琮所杀。后来吴三桂把四贞接到云南以笼络原定南王部属,事实形同软禁。孔四贞待在昆明八年,直到“三藩之乱”被平定后回到北京,晚景凄凉。
  靖南王耿仲明于顺治六年(1649年)被清刑部查获属下魏国贤私自收匿逃人,十一月二十七日,在南下征广州途中,畏罪自缢于江西吉安,其子耿继茂袭靖南王,移镇福建。顺治七年(1650年),耿继茂与平南王尚可喜联手攻破广州后,展开“广州大屠杀”,《广州市志》记载“死难70万人”。正如顾城先生所写:尚可喜、耿继茂以汉族同胞的鲜血在清朝功劳簿上记下了“名垂青史”的大大的一笔。
  耿继茂于康熙十年1671年亡故,其子耿精忠继承王位。继位后,由于有谶纬“天子分身火耳”之谣,耿精忠便劝令部署将士以待变。吴三桂起兵时,招耿精忠共同起事,于是耿精忠自称总统兵马大将军,蓄发易冠服,于福州虏杀福建总督范承谟(即范文程之子)及幕僚50馀人,与吴三桂合兵入江西,并且邀台湾的郑经由海道取沿海郡县为声援,一时兵势甚盛。耿精忠因为深信谶纬之谣,自认为天命在己,对外书信不署吴三桂周王年号,而以干支纪年,以示独立。1674年和1675年,耿精忠军连遭败绩,唯有中路马久玉与清廷李之芳相持不下。康熙十五年即1676年,耿精忠遣使琉球,要求其成为耿氏附庸并提供军需,尤其是火药原材料硫磺。不久,郑经以耿精忠未遵守约定,出兵攻打福建,迳取漳州、泉州二州,纳其降将。八月,耿精忠被郑经和清军两面夹击,遂投降清廷。康熙为分化三藩联盟,稳住耿精忠,于是表示对耿精忠和他的属下皆既往不咎,恢复其靖南王爵和属下人的官职,并“命精忠从军讨锦(即郑经)”。耿精忠夺回了泉州和漳州,又将儿子耿显祚送到北京做人质表忠心。1680年郑经败回台湾,耿精忠请入觐,康熙令三法司按治囚禁。云南平定后的次年1682年,康熙将耿精忠凌迟,范承谟子范时崇分割其肉祭墓。
  平南王尚可喜忠于清廷,广东境内响应吴三桂起兵的皆被尚可喜剿灭。尚可喜偏爱少子,上奏清廷请求由幼子尚之孝袭平南王爵位,康熙因为尚可喜的忠诚表现,于是晋封可喜为平南亲王,命尚之孝袭平南王爵、授平南大将军,而授尚之信为讨寇将军。康熙十五年二月(1676年),尚之信发兵围困其父尚可喜的府邸,夺取了广东最高指挥权,响应吴三桂叛乱。康熙十五年十月二十九日,73岁的尚可喜在广州薨逝,康熙特意给谥曰“敬”笼络尚家。尚之信在“三藩之乱”中持观望态度守卫广东,以保存自己的实力。其后,吴三桂以尚之信未能兑现北伐诺言,派董季民、冯甦来替代金光祖和佟养钜之职,尚之信于是暗结清军,并于康熙十六年即1677年六月再度降清,与对付耿精忠一样手法,康熙将降清的尚之信袭爵平南王,并加封其为太子太保。1680年8月在清军节节胜利之际,康熙再也无需做戏,尚之信被赐死,其兄弟四人被斩首。”
  康熙狡猾得很,先是采用既往不咎和高官厚禄诱骗耿、尚等人,以分化三藩联盟,在平定云南时机成熟后立刻撕掉伪装,对降臣斩尽杀绝,想想他用“授以职衔,俾其世守祀事”诱捕朱慈炤,而后再以假冒为借口将朱慈炤满门诛杀,凤姐诱杀尤二的精彩描写正是康熙狡诈凶残面目的生动再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2
 楼主| 发表于 2024-6-19 17: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中山狼孙绍祖的大秘密
原创2023-07-18 22:41·红楼隐史

《红楼隐史》第一部全本230集已上线喜马拉雅听书,首度揭开明朝灭亡的真相

《红楼梦》中“一字不可更,一语不可少”,字字有玄机,浓缩人物特征的姓名用字自然更是大有深意。那这孙绍祖的名字有何秘密呢?

要分两层解释:

第一层,是浅显的表面意思。“孙”、“祖”二字简单,只来看“绍”,《说文》:“绍,继也”,即继承之意。“孙绍祖”的意思就是孙子继承祖辈基业。

第二层,则是关键的里层秘密。孙绍祖,音同“孙少祖”,意为孙辈年少却称“祖”,这影射的是满清皇帝的庙号奇事。

庙号是古代帝王去世后,后人在太庙之中奉祀时追尊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通常,庙号为祖的多为朝代的开国皇帝,而第二代皇帝及其后代皇帝的庙号多为“宗”,如汉朝高祖刘邦和太宗刘恒、如唐朝高祖李渊和太宗李世民,如宋朝太祖赵匡胤和太宗赵光义等等。

但凡事都有例外,除了开国皇帝能称“祖”外,还有“祖有功而宗有德”的约定俗成,也就是说,只要建有伟大功勋,即使不是开国之君,亦能被后代称“祖”以示尊崇,著名的多“祖”例子有:曹魏的祖父孙“三祖”——魏太祖曹操、魏高祖曹丕和魏烈祖曹睿,和晋朝的祖父孙“三祖”——晋高祖司马懿、晋太祖司马昭和晋世祖司马炎;以及元朝的父子“两祖”——元太祖成吉思汗和元世祖忽必烈,明朝的父子“两祖”——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

不过,能称“祖”的基本都是辈分连续的。可是清朝却很另类,出现了祖孙都称“祖”,唯独夹在中间承上启下的儿子却被称“宗”的奇事,而这个超越父亲获得“祖”的尊崇庙号的孙子就是顺治帝。

清太祖是努尔哈赤,其子皇太极的庙号“清太宗”,其孙福临庙号却不称“宗”,而是“清世祖”。

努尔哈赤一手创建后金政权,为爱新觉罗家族统治奠定基业,被称“太祖”当之无愧。

继任者皇太极革故鼎新,极大缓和了满汉矛盾,巩固了女真在东北的统治;同时拉拢漠北蒙古、征服朝鲜政权,破坏了明朝的对外联盟,彻底解除了明军后援,为后来清朝能够迅速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谓功勋卓著,但由于本质上还是属于守成之君,被上庙号“太宗”也属正常。

那少年皇帝福临凭什么能超越其父地位,竟获得了“祖”的尊崇庙号呢?

这是因为在小福临继位后不久,满清就碰上了李自成攻入北京、吴三桂主动请降的千载难逢的大机遇,由此得以顺利入关并定鼎中原,使得原本偏居于东北一隅的女真政权一跃成为统治整个中华大地的中原王朝,可谓是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大基业,虽说这完全属于天上掉馅饼,但能够获得上天赐福照祐国家,也得算皇帝个人的巨大功绩,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规矩,死后被尊为“清世祖”也是有理可据的。

后来,顺治的儿子康熙帝死后也被称“祖”,上庙号“清圣祖”,也是因为清朝认为康熙皇帝执政期间平定三藩、收复台湾、驱逐沙俄,建有不世之功。

身为孙子的福临竟越过其父皇太极享用了超规格的“祖”的庙号,实属罕见,偏偏福临还很短命,24岁时年少早逝,孙辈少年反被称“祖”,这就是为其起名“孙少祖”的缘故所在,朱慈炤的眼光之独到、概括之精准实在是令人不得不服。

再来看孙绍祖的特点。

——孙绍祖“祖上系军官出身,乃当日宁荣府中之门生,算来亦系世交”,这是影射其祖努尔哈赤曾经被明朝封为“都督、龙虎将军”的军官出身。

——孙绍祖“虽是世交,当年不过是彼祖希慕荣宁之势,有不能了结之事才拜在门下的,并非诗礼名族之裔”,乃是影射清廷祖宗女真族最初是为了躲避朝鲜迫害而求助朱明收容,被获准搬入中国境内东北居住才得以保全性命的历史。

——孙绍祖“年纪未满三十”,影射的是女真政权自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正式建国,到1644年入主中原的时隔二十八九年,可不正是“年纪未满三十”吗!

——孙绍祖“一味好色,好赌酗酒,家中所有的媳妇丫头将及淫遍”。

贾赦好色,影射的是满清的摄政王多尔衮,多尔衮的好色在满清亲王中很是突出,著名的事迹有在除掉政敌豪格后,马上将其大福晋、也就是自己的侄媳占为己有,以及屡向朝鲜索要美女等事。

而作为清朝最短命帝王的顺治帝的好色程度丝毫不逊于其叔多尔衮,顺治的第一子爱新觉罗·牛钮出生于顺治八年,当时的顺治年仅十三岁。而逼死弟弟、强夺弟媳董鄂氏更是顺治好色的不二佐证。其后宫里光是有名有姓的皇后和妃嫔就多达37人,顺治病逝时不过24岁,却已有了14个孩子,如此高产,皆其好色之故。

——孙绍祖是忘恩负义的“中山狼”。

明朝对藩属女真始终是不断地照顾和接济,并且尊重女真的民族传统,从未强迫女真蓄发。可“受明之恩遇独厚”的清廷,不但不感恩明朝对他们两百多年来的收容和帮助,反而恩将仇报、打着为崇祯报仇的骗人旗号入主中原,不仅杀害崇祯诸子、绞杀南明政权,还逼迫汉人剃发、残酷屠戮汉民,可不就是“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么!更多解密请回顾《遭遇中山狼的“二木头”贾迎春究竟是谁》和《贾元春省亲点的揭示红楼梦真相的四出戏的大玄机》两文细解。

——孙绍祖因为五千两银子将迎春活活作践而死,这五千两银子影射的是四帝一监国的南明五政权。

接下来看《石头记》最后收尾的四回内容的影射秘密:

——第七十七回《俏丫鬟抱屈夭风流 美优伶斩情归水月》,在晴雯田秀英最终被害身死后,芳官顺治帝入主北京,占据了崇祯帝看好的陵寝宝地——马兰峪,详见第一部书中《芳官出家水月庵所隐藏的历史大秘密》;

——第七十八回《老学士闲征姽婳词 痴公子杜撰芙蓉诔》,《芙蓉女儿诔》“虽诔晴雯而又实诔黛玉也”,晴雯诔词暗示了黛玉之死,在田秀英被害死之后,紧接着就是黛玉崇祯亡国,“玉带林中挂”;

——第七十九回《薛文龙悔娶河东狮 贾迎春误嫁中山狼》,看似讲的是两件事,实则写的是一回事,香菱就是迎春,薛文龙其实就是中山狼孙绍祖,贾迎春其实就是甄英莲苦香菱。正是由于夏金桂吴三桂嫁给薛家,主动迎请清军入关,才会让迎春、也就是香菱南明落入中山狼顺治帝之手;

——第?八?十?回《懦弱迎春肠回九曲 姣怯香菱病入膏肓》,贾迎春南明被孙绍祖满清百般凌虐、命在旦夕,苦香菱南明被夏金桂吴三桂和薛蟠满清联手施虐,命不久矣。

看到这里,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呢?八十回之后就是迎春和香菱二人被满清折磨至死,即南明政权土崩瓦解、春梦消散的大悲结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2
 楼主| 发表于 2024-6-20 07:5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 宋 ] 范成大
原文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老子个中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星汉淡无色,玉镜独空浮。

敛秦烟,收楚雾,熨江流。关河离合,南北依旧照清愁。想见姮娥冷眼,应笑归来霜鬓,空敝黑貂裘。酾酒问蟾兔,肯去伴沧洲?

译文
细细算来十年宦海沉浮,人在十处度过十个中秋。旧梦未了今秋忽如新梦,飘然人到黄鹤旧时山头。老子今夜豪兴不浅,忽忆当年庾亮守鄂州,天教历史上的聚会重现,我辈今朝宴饮赏月在南楼。迢迢银河暗淡无光,独见一轮皓月当空浮。

江北烟散,江南雾收,江水平似白练滔滔东流。山河破碎,南北分裂,月光依然照临一片清愁。月中嫦娥冷眼相看,当笑我白发东归,空损貂裘,壮志不酬。我今举杯邀明月,肯否与我结伴共去沧洲?

注释
水调歌头:词牌名。唐朝大曲有《水调歌》,据《隋唐嘉话》,为隋炀帝凿汴河时所作。宋乐入“中吕调”,见《碧鸡漫志》卷四。凡大曲有“歌头”,此殆裁截其首段为之。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韵。亦有前后片两六言句夹叶仄韵者,有平仄互叶几于句句用韵者。

新梦:未曾料到之意。

黄鹤旧山头:指黄鹤山,又名黄鹄山,今称蛇山,在湖北武昌西。传说仙人王子安曾乘黄鹤过此,因此为名。

“老子”三句:诗人自谓。东晋庾亮镇武昌时,曾与僚属殷浩等人秋夜登南楼,曰:“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世说新语·容止》)。吟诗宴饮,谈笑甚欢。作者用以描绘自己此次登南楼游乐的情景。个中:此中。

星汉:银河。这里指天上的星星。

玉镜:指月亮。

秦、楚:分指古时秦国和楚国的所在地,秦北楚南,借指北地与南地。

熨江:此处形容江面平静。熨:烫平。江:指长江。

关河:山河。关:指关塞。离合:这里用作偏义复词,指分裂。

南北依旧照清愁:南北山河分裂,月光仿佛笼罩着无边的“清愁”。

妲娥:即嫦娥。冷眼:对事物持冷静或冷淡的态度。

霜鬓:鬓发如霜,形容年老。

空敝黑貂裘:用《战国策·秦策》的故事。苏秦游说秦王,十次上书均未被采纳,资用乏绝,所穿黑貂皮衣服也已破旧不堪,只好离秦返家。这里比喻作者理想未能实现。空:徒然。敝黑貂裘:形容奔走连年,潦倒郎当。敝:破烂。

酾酒(shāi):斟酒。

蟾(chán)兔:古代神话传说,月中有蟾蜍、白兔。此指月亮。

沧洲:水边之地,隐者所居。此指故乡。

作者介绍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
查看百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3 21:16 , Processed in 0.22959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