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石惊朱丝马迹=====薛文宣·红楼天地会朱三太子朱慈炤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45
 楼主| 发表于 2024-1-1 03:3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明献愍太子(悼皇帝)朱慈烺   朱慈烺(1629 年 02 月 26 日-1644 年 06 月),明思宗朱由检长子、母庄烈愍皇后周氏。崇祯二年(1629 年)出生,崇祯三年封为皇太子。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李邦华、史可法及姜曰广希望朱慈烺到南京监国,不久因北京外城被攻破而无结果。后本拟送朱慈烺到朱纯臣家暂避,但北京内城被攻破,李自成先已找到他,李自成指朱慈烺无罪,而朱慈烺请求李自成“不可惊我祖宗陵寝”、“速以礼葬我父皇母后”及“不可杀戮我百姓”,并指现在投降的官员是不忠不义,应尽杀之。后封其为宋王。李自成败退后,吴三桂奉他还京,建年号义兴。不到 1 个月,清军入京,吴三桂希望立朱慈烺为明帝,但被多尔衮拒绝。吴三桂愤而挟持朱慈烺到山西,朱慈烺死在陕西宁家湾。弘光帝追谥为献愍太子,监国鲁王朱以海追谥为悼皇帝。   中文名 朱慈烺  别 名 义兴帝  国 籍 明朝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北京  出生日期 1629 年 02 月 26 日  逝世日期 1644 年 06 月
2  职 业 皇帝  母 亲 周皇后  配 偶 宁妃  庙 号 顺宗  谥 号 献愍太子,悼皇帝  年 号 义兴  生平经历  太子岁月  太子名朱慈烺,明思宗长子也,母孝节烈皇后周氏,以崇祯二年。诏曰:“朕为帝王应天历而奉宗祧,首重元储。尤隆世嫡,朕以渺躬,嗣位丕基,祗念我皇祖皇考,集庆发祥,源深绪远。 伫昌嗣续,仰慰治谋。兹荷上帝居歆,宗祊垂佑。以今年二月初四日第一子生,系皇后周氏出,中闱开冢嫡之先。万国惬[qiè]元良之祝。”  崇祯三年,册封皇太子。先数日,帝命大学士率中书官于南熏殿写篆皇太子金册金宝,并遣官祭告天地宗庙社稷于会极门,赐文官四品上武官三品上并皇亲披红纻丝。册立日,帝以戒严免升殿,百官听宣敕于午门,行十二拜礼。赐三品以上及日讲官,各花朵红一疋,三品以下,皆半红花枝用角,日讲官红全匹花枝用银,仪制署司事员外贺世铸叙劳,升光禄寺少卿,尚书李腾芳,加太子少保。
3  太子为人白皙而美,善应对,其足骭骨皆双,上甚爱之。  崇祯十年,礼部请太子出阁讲读,帝定于崇祯十一年行冠礼,二月出阁。太子冠礼三加,初折上巾,二远游冠,三九旎[nǐ,〔 旖 ~〕见 “旖 ”, 柔 美 的 样 子 ]冕。太子是时年十岁矣,既行冠礼,执圭见群臣,进止不失尺寸。  帝手书太子讲官称先生,余官称官名。诸臣进讲章,帝亲加删正。钦定太子讲读侍班官四员:礼部尚书姜逢元、詹事姚明恭、少詹事王铎、屈可伸。讲读官六员:礼部侍郎方逢年、石谕德、项煜、修撰刘理顺、编修吴伟业、杨廷麟、林增志。较书官二员:编修胡守恒、检讨杨士聪。侍书官二员:中书黄应恩、朱国诏。旧制:日讲官、东宫讲官无相兼者,恐皇上与东宫同日御讲筵,致相妨也。黄应恩既充正字,又充侍书,则以淄川从外入,不谙衙门规例,而士聪系辛未,增志系甲戌一辈尤为错谬,临期,逢元罢去,侍郎顾锡畴代。  太子既出阁讲读,出居端敬殿,以方拱乾为詹事太监,邱致中为东宫伴读。其内侍则李继周、高起潜等。帝谕拱乾等:“善训太子。太子聪敏,可渐造也。”  太子于经籍,多宫中所诵习,而书法尤工,凭几操银管若飞。书成,导已朱藤一,腰玉大珰,随后左右用黄封捧之,送内阁点定。  崇祯十五年,帝日讲毕,与辅臣讲东宫事,因出黄匣内钦定官属约八条,曰:“离问亲亲,交结有司,诳[kuáng]吓给诱,
4 擅作威福,言动非礼,关防欠肃,内外宜别,出入当礼。”皆御笔也。帝曰:日后太子登极,侍太子者皆从龙之人,内员之选,尤须慎之。辅臣遂奏请以年六十以上女婢事东宫,帝曰:“宫中法度严,他也不敢。”  宫禁礼重,太子既出阁,非上命不得朝后。一日帝坐偏殿,太子以出阁固,来请朝,适案上有急奏,河南寇以某月日破某城。帝叹曰:“儿见母有几,而关我耶?今后竟入朝,勿问也。”时太子年当选婚,迁居慈庆宫。慈庆宫本为熹庙懿安张皇后所居,在东华门内,端敬殿之东。太子入居,更名端本宫。以寇急,缓选妃之举。  太子既长,元旦早朝,未尝不在帝侧。有所诛赏处分,帝引之共视,每阅章疏,亦必召太子同观,教以群臣所上书,且语之曰:“凡阅科道疏,须观其立意,或荐剡市恩,或救解任德,此立意处。若铺张题面,娓娓纸上者,借耳,无为所欺也。”  国破家亡  翌日,帝缢于万岁山。闯贼入京,宗周、之俊献太子于闯贼。时人忆云:“太子年可十七八,履云冠,绿绨袍,白纤缟袜,风姿龙采,纤好白皙,截发类头陀,手爪似春葱,语言若震洞箫,见者疑为神仙,自非寻常佳公子所及也。”自成命太子跪。太子怒曰:“吾岂为若屈耶?” 自成厉声诘责曰:“若父皇何在?”太子曰:“崩于南宫矣!”自成复曰:“汝家何以失天下?”太子曰:“我何知!百官当知之。”自成不能屈,霁[jì]色曰:“汝
5 父在者,吾能尊养之。”太子复曰:“何不杀我?”自成曰:“汝无罪。”太子曰:“若是,则速以礼葬我父皇、母后。”自成命太子同坐饮食,太子不食,送刘宗敏营护视之。自成以礼葬烈皇帝后,太子泣,至昏夜不去。自成东出,人见太子马衔尾随后,自成战败而还,失太子。  至是,太子下落,遂不可知。  南北太子案  北太子者,盖云有似太子者诣周中书元振家而出,为街道所奏,继而殿中勘之,言宫中事颇合,以讯内官,莫敢认者。有一杨姓内监在旁,太子曰:“此杨某,曾侍我”。杨即诈曰:“奴婢姓张,先服侍者非我也!”又呼旧侍卫锦衣卒十人讯之,咸曰:“是永王”。有晋王者,山西从闯来,因留京师,独言其伪。于是言真者,皆下狱。刑曹郎钱凤览详讯,遂以真皇子报命。晋王抵览,览勃然语侵晋王。复廷讯之,内阁谢升执以为伪。太子曰:“某事,先生忆之否?”升默然,一揖退。凤览面叱升不臣。正阳门商民数人具疏救皇子,詈谢升禽兽无道,具疏人亦下狱。乙酉正月初十日,清廷摄政王曰:“太子真伪无伤,但晋王明朝宗室、谢升明朝大臣,凤览呵晋王、百姓骂谢升,皆乱民也。”命系狱者尽杀。四月初六日,凤阳民张三聚众誓救皇子,以杨生员为谋主,生员孙三应之,俱擒杀。初十日,太子遂死。  南太子者,盖云东宫旧奄李继周、杨进朝奉南廷御札迎之。先是,吴三桂拥太子离永平,至榆河,隐逸之民间,使人导入皇
6 姑寺。太监高起潜奔西山,太子自诣之,遂同至天津,浮海而南。而起潜奉中朝之旨,欲加弑害,其侄鸿胪序班名梦箕者曰不可,挟之渡江,因栖于苏,复转于杭。而后梦箕惧祸及己,乃密启于马士英,于是遣内竖李继周持御札召之。继周至杭,闻已诣金华,即往觅之,乃跪曰:“奴婢叩小爷头。”且云:“奉新皇爷旨,迎接小爷进京。”继周进京,先白士英,随奏弘光。太子止石城门外,弘光复遣北京张、王两内竖觇之,二竖一见太子,即抱足大恸,见天寒衣薄,各解衣以进。弘光闻之,大怒曰:“真假未辨,何得便尔!太子即真,让位与否,尚须吾意。这厮敢如此!”遂掠二竖俱死,继周亦赐酖死。有旧奄苏某云:“东宫其真,其足骭骨左右各双,谁能伪者?特慑于积威,无敢相剖耳。”  弘光复召勋臣朱国弼等、阁臣马士英等、词臣刘正宗等入见武英殿,面谕同府部九卿科道辨验北来太子真伪。日午,群臣奏:“系故驸马都尉王内侄孙王之明,曾侍卫东宫,家破南奔,鸿胪寺少卿高梦箕家丁穆虎教之诈称太子。”遂投之入狱。太子于狱中遣校尉买香烛,香烛至,太子即燃火间南北向再拜,大呼“太祖高皇帝、皇考皇帝!”复再叩首,号泣数声,拭泪就坐,饮泣不已,满狱为之凄然。  有内官以密疏劝弘光曰:“东宫足骭异于常形,每骭则双,莫之能诬。”乙酉三月辛卯,呼东宫旧时詹事太监拱乾辨之,拱乾唯唯。百官集定,众拥拱乾前,王铎指示太子曰:“此何人?”太子一见,即云“方先生在”。拱乾惧,即退入人后,不敢复前,
7 亦不敢言真伪。张孙振曰:“汝是王之明!”太子曰:“我南来,从不曾自己说是太子。你等不认罢了,何必改易姓名?”又曰:“你等不尝立皇考之朝乎!何一旦蒙面至此?”众官窃窃,有赧者、有恨者,莫之敢决。黄得功、何腾蛟均上疏为太子争,弘光有旨王之明假冒系亲口供吐,不必悬揣过虑。三月戊戌,左都李沾复会审太子于朝。及审时,沾呼“王之明”,不应。喝问何不应?太子曰:“何不呼明之王!”沾喝上拶,太子号呼皇天上帝,声彻于内。将出朝,旧东宫伴读邱致中捧持大恸。弘光闻,即令擒下,发镇抚司严讯。  有题诗于皇城曰:百神护跸贼中来,会见前星闭后开,海上扶苏原未死,狱中病已又奚猜!安危定自关宗社,忠义何曾到鼎台!烈烈大行何处遇,普天空向棘圜哀!  南北太子,一时真假难分。因钱凤览以死上疏争北太子故,多谓北太子为真。然北太子称其“从来未落贼手,止是流亡在外。”时礼部尚书黄熙胤、中书朱国诏都曾闻太子在流贼刘宗敏处,晋王亦言太子被贼裹去,同在一处。先是,公主审详形貌,全然不是太子,袁贵妃及宫女秦寿,也皆不认识。左良玉力争南太子时亦称“李贼逆乱,尚锡王封,不忍遽[jù]加刑害,何至一家反视为仇!”可见太子曾落贼手人尽皆知,故又疑北太子为假。又或云南北太子皆假,有传太子卒于乱军中。  下落之谜  除了众人皆知的南北太子,还有不少关于太子的传说,其中
8 有一个:太子未死,被当年东宫讲读之一李士淳带回老家广东梅州。  采访到李家后人保留的东西可供参考:  1、三百多年来,至今在李家后人所处的梅州,都会在农历三月十九拜太阳,此举实为纪念崇祯。(明亡后,民间的确有人将崇祯帝后奉为日光菩萨或曰朱天菩萨和月光菩萨,日月合为明字。)李士淳当年也假托三月十九为太阳生日,实则偷偷纪念故国。  2、李家现存明末修建的世徳堂,其建筑竟采用皇家规格,楹[yíng]联隐含“保明”二字。“围龙屋”的名称也耐人寻味,李家后人称因太子藏匿于此。  3、李家保留的一块石碑,上有“赵云阿斗兼孤命,仁贵征袍护主来” 。  4、还是那块石碑,引出复明无望后,太子可能出家于附近的寺庙,现任住持称上世纪六十年代前一直供奉“太子菩萨”牌位,且历代住持陵墓区葬着唯一一位非住持,此人疑似太子。  视频里还提到一个与太子有关的元魁塔。这个貌似应该和太子无关,该塔虽是李士淳所修,修成是崇祯二年的事。  这个传说,比起其他一些已经没有任何相关文物留存,仅见于口头流传的故事,要耐人寻味些。不过有个疑问在于,当年太子落入李自成之手,其兵败后太子才开始下落不明,他是如何到李士淳手中的呢,这一段史料是空白的。翻阅李士淳的资料,却
9 很惊讶地发现他当年也被李自成所抓关于刘宗敏处。而太子当时“自成命太子同坐饮食,太子不食,送刘宗敏营护视之”,若李士淳和同在军中的太子得见,后李自成兵败,他则趁乱带太子逃出,亦有此可能。  家庭成员  父亲:明思宗朱由检  母亲:周皇后  姐妹  长平公主朱媺娖(měi chuò),周皇后之女,驸马周显。顺治三年(1646 年)病逝。  昭仁公主 名不详,因居住于乾清宫配殿昭仁殿而得名,未封,母不详,崇祯十七年(1644 年)被崇祯皇帝亲手杀死,年仅六岁。  传袁妃生有一女,早夭;明史载有生母不详的三女,孤证,其他史料不可考。  兄弟  怀隐王朱慈烜,母周皇后,崇祯二年(1629 年)十二月初三生,不久薨,崇祯三年(1630 年)追封,五年正月二十二日葬于翠微山之原。  定哀王朱慈炯,母周皇后,崇祯五年八月十五生,崇祯十四年九月十八封定王;崇祯十七年(1644 年)不知所终。
10  永悼王朱慈照,母田贵妃,生年不详,崇祯十五年三月封永王;崇祯十七年(1644 年)不知所终。  悼灵王朱慈焕(1633 年-1708 年),母田贵妃。康熙四十七年(1708 年)被捕,后以“朱某虽无谋反之事,未尝无谋反之心”为罪名遭处死。此处存疑。  悼怀王朱慈灿,母田贵妃,崇祯十年生,崇祯十二年(1639年)三月二十七日卒,追封,同年九月十六日葬翠微山之原。  悼良王,母田贵妃,三岁殇。  妻子  宁妃(1627 年或 1628 年—1645 年或 1646 年),太子妃。宁浤之女。  史书记载  《思陵典礼记》  《崇祯长编》  《崇祯朝野记》  《烈皇小识》  《明清遗书五种》  《绥寇纪略》  《甲申小纪》  《崇祯遗录》  《纤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45
 楼主| 发表于 2024-1-1 09:48:19 | 显示全部楼层
玩世不恭的朱丝马迹==十六祖文宣有涉朱三太子朱慈炤...【方以智+朱慈炤+】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d=799&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明末第一奇才与朱三太子的伤心事 (2020-05-10 22:35:32)
标签: 历史 明朝 朱三太子 方以智 崇祯        分类: 独家明史真相
【“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红楼梦》实为假小说之形的正史,《红楼隐史》上下两册,天猫、淘宝、当当、京东等均有售,全本已上线喜马拉雅听书,将为大家首度揭开明朝灭亡的历史真相。】



明末不乏能人才士,但要能称得上第一奇才,却不是仅仅精通一两门学科就可以的,那么我所说的明末第一奇才究竟是谁呢?

方以智(1611年-1671年11月9日),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鹿起,别号龙眠愚者,明末清初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杰出的科学家、文学家,明末四公子之一,但他的名气远不如与冒襄、侯方域、陈贞慧三人,尤其比不上因与秦淮八艳的陈圆圆、李香君和董小宛风流而名扬天下的侯方域和冒襄,但如果说到真才实学和德行节操,方以智却远远胜过其他三人。

方以智,出生于桐城士族、治学世家,曾祖父方学渐、祖父方大镇、外祖父吴应宾和父亲方孔炤都是学问渊博、著述宏富。方以智生来聪慧异常,凭着过人的天份和深厚的家学渊源,再加上为他传道授业的老师也都是当时的著名学者,如经史名家白瑜,易学大师王宣和杰出名医傅海峰等,这让方以智年纪轻轻就以学识渊博而名闻天下,而他在哲学和科学两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尤为世人所赞叹,方以智精通天文、舆地、礼乐、律数、声学、文字、书画、医药、技勇等,著作宏富,但因其著作大多在清廷禁毁之列,所以流传下来的仅有《通雅》五十二卷、《物理小识》十二卷、《药地炮庄》九卷和多种医学著作等少量著述,这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物理小识》,内容分天、历、风雷雨旸、地、占候、人身、医药、饮食、衣服、金石、器用、草木、鸟、兽、鬼神、方术、异事等17类,是一部涉及光学、电学、磁学、声学、力学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百科全书,书中关于光学实验的记载,比欧洲还要早,《四库全书总目》称其“考证奥博,明代罕与伦比”。

方家与东林党渊源深厚,曾祖父方学渐曾著有记录赴东林讲学的《东游记》,祖父方大镇、外祖父吴应宾和父亲方孔炤都是东林党人。其父方孔炤,任湖广巡抚时,因贻误军机而被杨嗣昌弹劾下狱,方以智于是怀揣血疏为父讼冤,终于使得父亲被从轻处理,遣戍绍兴。崇祯十三年(1640年),三十岁的方以智中进士,官授翰林院检讨。崇祯皇帝不仅肯定了方以智的才识,更加欣赏方以智的孝行,有一次,崇祯皇帝下朝后连呼“求忠臣必于孝子”,说有一个为他经筵进讲的官员的父亲在河南做巡抚,因罪问斩,可那个讲官居然无动于衷,不但照样薰衣,而且服饰、神情、举止一如平常,这样不孝之人怎么可能是忠臣呢?并说,方以智因为父亲下狱,日日持血书哭泣申诉,同样也是做儿子,怎么就能差这么多呢?崇祯皇帝最后说:要得忠臣,就一定要从孝子中来找。(《清史稿。列传二百八十七。方以智传》)



     方以智以根红苗正和学识过人而在党内享有崇高的声誉,但后来却因为他作藩王讲师一事而与东林党同仁结怨,并被实施政治打压,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崇祯十六年十月,李自成破潼关,孙传庭被杀,形势危急之下,时任工部尚书的范景文上疏向崇祯皇帝推荐方以智应对危局,崇祯于是召对德政殿,方以智的回答切中要害,崇祯听后抚案叫好,对方以智的应对策略激赏不已。方以智是东林党大佬范景文举荐的,他的才识和韬略也获得了崇祯皇帝的抚案肯定,而且尤为难得的是:方以智虽是东林党,却倾心于作学问,并不热衷党争。崇祯十二年,陈贞慧与吴应箕共同起草驱逐阮大铖的宣言《留都防乱公揭》,公揭以东林创始人顾宪成之孙顾杲以及黄宗羲为首署名,共计一百四十人,其中也有陈慧贞、侯方域、冒襄三人,尽管方以智这年春天回桐城,秋后重来南京应试,但唯独他没有参与联署。

因此,方以智无论是才学、品性、还是提出的应敌策略,都是崇祯皇帝非常赞赏的,可是万万没想到,方以智最后竟是因为忤逆了执政者而被崇祯皇帝弃用,《清史稿》载:“以智,崇祯庚辰进士,授检讨。会李自成破潼关,范景文疏荐以智,召对德政殿,语中机要,上抚几称善。以忤执政意,不果用。”记载清楚地说明方以智所忤逆的执政者竟然不是崇祯皇帝!

   可问题是:大明王朝的执政者不是崇祯皇帝,那还能有谁?难道是权臣?

   明末能够左右崇祯皇帝意志的权臣也就只有周延儒了,崇祯还曾在新年时当着群臣的面向周延儒一揖说:“朕以天下听先生”,周延儒是崇祯执政十七年来最相信和最倚重的阁臣,那么阻挠崇祯重用方以智的会是周延儒么?

   这就要看看崇祯十六年底的情况了,前书已经详细介绍过周延儒的起起落落,崇祯自崇祯十四年开始独重首辅周延儒,但这一情况在崇祯十六年五月发生了变化,锦衣卫骆养性和东厂太监因为宿怨揭发周延儒消极怠战、谎报战功之罪,周延儒因此不久被免官还乡,七月,崇祯皇帝获知周延儒牵涉吴昌时通内案后勃然大怒,命令将周延儒捉拿查办,几个月后的崇祯十六年十二月,周延儒被勒令自尽,并被抄家,所以在崇祯十六年底阻挠崇祯重用方以智的绝不会是已经被免官法办的周延儒。

   但是崇祯十六年十月时的首辅陈演是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力的,那么还能有谁呢?

   这就要提到一个我在前书中已经提过多次的名字——杨士聪。杨士聪在崇祯十六年底开始对方以智极尽攻击诋毁之能,而对于此中原因,杨士聪声称他是因为不能容忍方以智破坏成规,按旧例,作藩王讲师满了三年便要调升参议,可方以智居然要破坏规矩,谋求继续留任藩王讲师。(杨士聪的《甲申核真略》)杨士聪的自陈暴露了他们打压方以智的真正原因:原来,方以智之所以忤逆了这位不可公布姓名的执政者,仅仅是因为他要坚持留任作藩王讲师一事。



藩王不是太子,做太子的老师政治前途一片光明;但作藩王的老师,除非这个藩王有嘉靖皇帝的运气,否则都是白付心血,属于失败的政治投资,聪明如杨士聪等人就绝不会做这种亏本买卖,他们只热衷于做太子的老师。而老实人方以智虽然才学过人,但却愿意作别人不愿意作的藩王老师,而且还要寻求留任,在杨士聪这些聪明人看来根本就是愚蠢,为何还要对方以智疯狂弹劾打压呢?竟逼的崇祯皇帝不得不弃用方以智,这究竟是怎样一回事呢?

皇三子定王朱慈炯于崇祯十五年出阁学习,学识渊博的方以智被选担任讲师,另外指定刘明翰负责仿书。仿书,即临摹写字。书房之中,按照主次,方以智坐东面,刘明翰坐西面,定王坐中间。方以智是个真正做学问的大家,治学严格的他为了不负皇恩,训导颇力,可是定王却是个不爱学习的纨绔子弟,虽然已经十岁了,却根本不好好上课,方以智给他认真讲课,他却根本不理会,方以智无奈训导他几句,定王也是敷衍地依上一两声,而后更是不顾规矩地向刘明翰大呼:“刘先生来教书!”要将方以智赶走,身边的宦官劝说:“方老师是你父皇定的,这是礼节,不可更改。”定王只好放弃赶走方以智的想法,但又提出不想听讲书,要临摹写字。方以智只好离开,等到定王临摹完字,刘明翰出来后,方以智又过来想继续接着教,定王却说刚才已经读过书了,并合上书背诵,按照规定,皇子只有将书本读熟,才能让讲师离开,定王于是说“方先生可以先走了,我现在要跟着刘先生临摹字了。”方以智只好退到书房外等候。

定王对教学简单、态度恭顺的刘明翰十分满意,对刘明翰说:“刘先生如此的温和恭顺,你的儿孙以后可以做状元。”而后又将书案上两个各重三十两的实金狮书镇和两把玉尺赏给刘明翰,两个实金狮子不考虑宫廷工艺的艺术价值,仅算份量六十两,明末的金子很值钱,金银比价超过了1:10,崇祯就曾经对阁臣们说过“外间金子踊贵”,但为了简单,我就粗略换算,六十两金子至少值六百两银子,再加上两把价值不菲的皇家玉尺,定王这随手一赏,至少是明末中级官员三四十年的官俸总和,果然是周后的儿子,,崇祯穷的将金银器具都卖了充军饷,甚至就连自己的衣服都打了补丁要省着穿,可定王呢?随便赏赏人都是大手笔。定王出手大方,但第一天上课就收这么大的礼,心里没底的刘明翰不敢要。自此后,定王每次都要赐给刘明翰宫宴,看到刘明翰没有马镫,立刻要把自己的马镫赐给刘明翰,因为刻有龙纹,刘明翰一介臣子不能用,定王于是又命给刘明翰特制方马蹬赐之,碰到天冷又赏给刘明翰八宝金暖手。

定王对恭顺听话的刘明翰恩宠备至,但对学问渊博、教学认真的方以智,定王却始终没有好脸色,先是向崇祯请求让方以智和刘明翰分开上课,一人负责一天,在获得崇祯批准后,就常常免去方以智教学的日子,不愿看到方以智。(《明季北略/卷18》 )





按理说,受到定王如此冷落和刻薄的方以智自然是对担任藩王讲师一职毫无留恋的,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使得秉性高洁刚直的方以智居然会不顾朝廷成规,想方设法地想要继续留任藩王讲师呢?

这是因为皇四子永王朱慈炤于崇祯十六年八月出阁读书,成为了方以智的新学生。( 孙承泽《思陵典礼纪》)

关于朱慈炤早年宫中的记载太少,但是从朱慈炤创作的旷世神作《红楼梦》,我们不难了解到朱慈炤的惊人才华。儿子随妈,朱慈炤的母亲田秀英是古今中外难得一见的大才女,文武双全,无所不能、无所不精,朱慈炤的爱弟——皇五子朱慈焕“少而慧,上绝爱之”,虽然只有三四岁,却聪慧过人,因此被周后害死,综上不难知道,朱慈炤的先天禀赋是多么得优秀。

而且幼年时的朱慈炤非常喜欢看书,吴梅村的《永和宫词》透露了朱慈炤小时喜欢读书的信息,其中是这么描述崇祯十二、三年时不过六七岁的永王朱慈炤和三四岁的悼灵王朱慈焕兄弟俩的:“两王最小牵衣戏,长者读书少者弟。”说这兄弟俩感情极好,年长的永王爱好读书,而年幼的悼灵王乖巧可爱,总牵着哥哥的衣角玩耍。

过人的天赋、好学的天性、再加上拥有惊世才华的母亲田秀英的悉心教导,年幼的朱慈炤虽然还未出阁读书,却早已是博览群书、才学渊博了。

古人常言:“惺惺惜惺惺,好汉惜好汉。”聪明人爱惜聪明人,好汉珍惜好汉。天赋异禀、聪慧好学的神童出身的方以智碰到了同样是天赋异禀、聪慧好学的神童朱慈炤,不难想象,爱才惜才的方以智该是如何得惊喜若狂,尤其还是在被不爱学习的纨绔皇子朱慈炯打击得消沉不振的情况下。虽然执教朱慈炤的时间还没两个月,但方以智却对教导朱慈炤倾注了前所未有的热情,而且同一时间,方以智还完成了他最为著名的10多万字的百科全书《物理小识》的初稿,也许方以智还曾将《物理小识》的初稿作为教材向爱徒朱慈炤展示过。短短一个多月,方以智与朱慈炤建立起了情同父子的异常深厚的感情,而这毫不意外地引起了周后母子和东林同党们的注意。



无论是周后母子、还是东林党们,都绝对不能坐视这种情况发展下去的,他们好不容易除掉了田秀英和她的三个儿子,而唯一仅存的朱慈炤却屡屡逃脱他们的毒手,这无疑说明了朱慈炤的危险性,绝不能让天才的方以智和天才的朱慈炤再继续接触下去,于是他们以“藩王讲官例三年升大参”的旧例为借口,将方以智调离永王的讲师职位,按理说,当藩王讲官好处不多,能够早点离开获得升调大参的机会谁会不乐意呢?

但这优厚的升官机会却被方以智断然拒绝,他才仅仅教了两个月的朱慈炤,正是热情高涨之时,而且就从他执教定王开始算起,到现在也还不到两年,凭什么说他已经作了三年的藩王讲官?

身为东林党人的方以智很清楚周后母子和东林党们对朱慈炤的敌视和忌惮,他也知道朱慈炤的母亲田秀英是他的仇人杨嗣昌的荐举人和支持者,他更明白周后母子和东林党们的不择手段,只身一人与他们作对必将身败名裂,但他割舍不下,朱慈炤是这世上难得一见的旷世奇才,任何一位老师都无法放弃这样优秀的学生,更何况爱才如命的他呢?虽然永王没钱、没依靠,而且太子朱慈烺未来做了大明的皇帝后还会残酷报复不听话的自己,但重学爱才的方以智还是拒绝离开,即使要与全世界为敌,我依然愿意成为你的老师,这就是年仅十岁的朱慈炤让方以智下定的决心。

就这样,冒着被同党打击报复的危险,亦不顾其父与杨嗣昌的宿怨,方以智毅然决然地选择要继续留任作永王的讲师,并为此而四处求告,但没有用,方以智是在挑战周后母子,而他们才是大明王朝的真正执政者,方以智最终还是没能继续担任藩王讲官,不肯放弃的他于是请求允许他自降品级同庶吉士以教习永王,却被崇祯皇帝以妨碍讲读的理由无情地驳回。(杨士聪的《甲申核真略》)

田妃在世时,田妃的儿子们备受崇祯的疼爱和重视,崇祯自“田贵妃亡后更加郁郁不乐”,对田妃追思不已的他不但在崇祯十六年的中元节为田妃大办周年法事祭典,还将田的画像和自己母亲李太后的画像一同供奉在皇家的长椿寺中,可见崇祯对神仙一般的田妃是由衷的喜爱、万般的不舍。可如此深情眷恋田妃的崇祯却对田妃留下的永王十分刻薄,为了迎合周周后而无情剥夺聪颖好学的永王跟随良师受教的权力,即使方以智请求自降品级以继续执教永王也不许。崇祯的不近情理和刻薄寡恩的行为背后暴露出了周后的淫威之盛,东林的淫威之重,这就是明末恩科状元郎史惇在《恸余杂记》中写的“东林震主之威,古今所无也”所揭示的崇祯朝时期的真实的政治生态。

方以智遭受的不公待遇充分显示了周后派东林党的强大的政治影响力,周后可以允许崇祯思念田妃,因为田妃已死,再也无法对她形成威胁;但永王不同,永王不仅天资过人,而且屡屡逃脱周后毒手,这一切让周后感到不安,自然不能坐视永王获得朝臣的爱护,所以才会对欣赏永王的方以智极尽打压之能,尽管方以智已经失去了同永王朱慈炤接触的机会,但周后等人还是不愿放过方以智,他们要让不识时务的方以智付出代价,以此警告任何妄图亲近永王之人。方以智被同党杨士聪等人疯狂弹劾,即使崇祯皇帝对他的应敌策略大为赞赏,拍案叫好,但最终却迫于执政者的压力弃用方以智,周后母子们惟恐才识过人的方以智成为第二个杨嗣昌,因此他们绝不会给方以智一丝一毫的机会!

方以智是东林党中少有的气节高坚之人。甲申之变,崇祯殉国,方以智在崇祯灵前痛哭不已,不愿离去,因此被农民军抓起来严刑拷打,尽管被毒打至皮肉尽烂,连腿骨都暴露了出来,但方以智依然不肯屈服。不久,李自成兵败,方以智趁乱逃往南方,但却被阮大铖排挤迫害,不得不改名吴石公,流浪寓岭南、两广一带以卖药为生,虽然穷困潦倒、饥寒交迫,但气节忠坚的方以智始终不肯投降清朝。桂王朱由榔称帝于肇庆,因为瞿式耜的引荐,方以智以推戴功被授右中允,后授翰林院侍讲学士,拜礼部侍郎、东阁大学士,但因被太监王坤诬劾而遭罢相免职。1650年,自行参加抗清活动的方以智在广西平乐被吴三桂的手下马蛟麟抓住,面对投降立刻授官、不降当场处死的选项,方以智毫不犹豫地走向刀刃,宁死不降。方以智的气节和忠烈,连敌人都钦佩不已,于是将方以智释放,方以智自此出家为僧,人称“药地和尚”。(《清史稿。列传二百八十七。方以智传》)

......

才学盖世、忠孝双全的方以智才是东林党内真正的完人、圣人,其学问的精深广博和思想的超拔深刻亦远胜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这盛名远播的明末清初三大家,却仅仅因为想执教永王而被东林同党攻击打压。

方以智的被迫离职也再次暴露了崇祯皇帝的寡恩薄情,田秀英在世时,他对田妃生的儿子是疼爱非常,不仅不顾重名而破例为皇四子取名朱慈炤(详见《荣国府的“荣”字秘密》揭秘),对年幼的皇五子朱慈焕更是“绝爱之”,可是皇五子因他而被残害,崇祯皇帝从头至尾竟然从未去探望过一眼,而在田妃死后,神彩飘逸、才华过人的皇四子永王便被他彻底漠视了,其人的凉薄实在令人寒心。

对周后生的顽劣不堪的皇三子定王朱慈炯,崇祯皇帝为其选择了才学最高的方以智作讲师,而永王朱慈炤不过是沾了定王的光才获得了方以智不足两个月的教导;崇祯对定王百般纵容,定王因此被骄纵的举止荒疏、出手豪阔,敢于逾规越矩,而失去母亲庇护的朱慈炤虽然天资过人、聪敏好学却备受苛待,竟连获得良师教导的机会也被残忍地剥夺。

崇祯皇帝这么做,不过都是为了迎合骄横跋扈的周后罢了,周后可以不断地公然违反大明律法采买妓女入宫,可没有周后的许可,崇祯采选淑女的圣旨立刻就被满朝东林党和内廷的太监们驳回,身为皇帝的他竟连自己选个美女都不能,得罪了周后就是牺牲自己的性福,崇祯皇帝可不会为了一个永王而放弃周后送他的那满屋子的青霞女子们。

《红楼梦》里道貌岸然的贾政除了偶尔会因为宝玉的才情和品貌略有动容外,对宝玉从来都是十分的苛刻冷酷,因为赵姨娘的教唆,即使看到宝玉中魇将死,贾政也无甚伤心,不仅阻止贾赦去寻求帮助,还早早地命人给宝玉准备好了棺材,再看看贾府四姑娘惜春无人关心的心酸处境,这一切正是紫禁城里的四皇子朱慈炤无依无靠、谨小慎微地凄惶度日的如实写照。



没妈的孩子象根草,有妈的孩子是块宝,今天是母亲节,愿全天下的母亲们平安喜乐!


分享:
1

喜欢

0

赠金笔赠金笔

阅读(941)┊ 收藏(0) ┊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巧姐儿争佛手——朱三太子的反清复明
后一篇:宝玉的容貌变化之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45
 楼主| 发表于 2024-1-1 10: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玩世不恭的朱丝马迹==十六祖文宣有涉朱三太子朱慈炤...【刘伯温+吴梅村//王世德+汪大千?】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d=799&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忠心不贰的锦衣卫指挥佥事的违心选择 (2019-12-17 06:44:22)
标签: 崇祯 历史 明朝 朱三太子 东林党        分类: 独家明史真相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脂批郑重提示“作者用史笔也。宜作史笔看。深意他人不解。作者秉刀斧之笔,撰成此书,一字不可更,一语不可少。” “字字看来皆是血”“实写幼时往事,可伤”,“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这些无一不是提示读者:《红楼梦》是假小说之形的真史书,《红楼梦》布局宏大,构思精深,拙作《红楼隐史》16开本,分为上下两册,天猫、淘宝、当当、京东均有售,将会为大家首度揭开明朝灭亡的历史真相。】



关于是谁出卖了崇祯的儿子们这个问题,有一个人的记载不得不提,那就是对崇祯忠心不二、维护有加的锦衣卫指挥佥事王世德的以批驳谣言为要旨的《崇祯遗录》。王世德在《崇祯遗录》中明确为周奎辩护,声称是太监栗宗周和王之俊二人将太子和二王献给李自成:“时,太子年十六,定王十三,永王十二,托太监王之心、栗宗周、王之俊三人。城破,之心死,宗周、之俊献太子、二王于贼,幽之贼将刘宗敏家,后不知所终。野史云托戚周、田二氏,又云太子诣周奎第,奎卧未起,皆无其事。田弘遇十六年冬已死。”

王世德在《崇祯遗录》的序言中写道:“乃一二失身不肖丧心之徒,自知难免天下清议,于是肆为诽谤,或曰宠田妃、用宦官以致亡,或曰贪财惜费以致亡,或曰好自用以致亡,举亡国之咎归之君,冀宽己误国之罪,转相告语。而浅见寡闻之士以为信然,遂笔之书而传于世。臣用是切齿拊心,痛先皇诬蔑,又惧《实录》无存,后世将有匹夫失德之主同类并议者,于是录其闻见,凡野史之伪者正之,遗者补之,名曰《崇祯遗录》。”

由于王世德身为崇祯朝的锦衣卫指挥佥事,“常居禁中宿卫”的宫廷内侍的身份让他成为很多宫廷朝堂事件的目击证人,因此《崇祯遗录》对于研究崇祯朝的历史事件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但是对发生在崇祯亡国之后的三月十九日之后的一系列事件则要另当别论。



前文已经详细揭秘:崇祯亡国后,国丈周奎在三月二十日亲自求见李自成并献永王和定王二王,李自成自始至终未能搜获太子朱慈烺,十一月,周奎又将前去投奔他的太子朱慈烺交给清廷。

王世德所辩称的太监出卖太子和二王给李自成,周奎明亡后未见过崇祯的三个儿子完全是一派谎言!而且大太监王之心也并非王世德所说的城破时殉难而死,而是在城破一个多月后,因为交不出农民军要求的三十万银子而被刘宗敏夹死的,钱在《甲申传信录卷四》中针对此说特加辟谣:“王之心,旧司礼监掌印太监,顺天人。二月二十六日廷议助饷,之心闲住已久,众言之心富甚,家藏现银三十万。上即日召谕之,令捐助。之心以连年家计消乏为辞。次日献银一万两。自成入,系之,追银拷掠。搜银十五万余,金银什器缎疋无算。以未合三十万现银之数,夹二次,至死。他书有载王之心自殉难者谬。故特详其实也。”



要想知道王世德为何在此事的记述上错误百出,就必须要对王世德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王世德因为职务关系,得以目睹亲历了明末崇祯皇帝在位期间的朝中的诸多事件内幕,所以与一般的稗官野史相比较,他的《崇祯遗录》具有非常珍贵的史料价值。但是,我们必须要认识到一点,那就是王世德的忠君思想极其浓厚,因此他在《崇祯遗录》一书中,对崇祯帝和皇亲宗室是竭尽全力地百般回护,比如崇祯好色、周后买妓、罔顾国法等丑事就被全部遮掩,只有在他揭露周延儒欺君误国的罪行时才会不小心地捎带出一星半点的关于周后的不法之事。



根据王世德的儿子王源的讲述:北京城破前夕的三月十七日,正在巡缉北城的王世德眼见京城不守,为了救援崇祯皇帝,于是伪造入城牙牌进入内城,不想三月十九日城破,好不容易才突破重围进入皇宫的王世德却惊闻崇祯皇帝已死,悲痛欲绝之下,欲拔刀自刎,幸好被身旁的老仆夺刀救下,于是被送到北京城外的金刚寺中藏身养伤,并做了和尚。在李自成离开北京后,王世德才敢走出寺庙前往河北,而后流落江南。

因此,身为锦衣卫指挥佥事的王世德对崇祯殉国前的朝廷内的事情比较清楚,但是在崇祯殉国之后发生的事情,不在北京城中的他也只能是道听途说了。更关键的是王世德忠君护主,周奎两度出卖崇祯儿子们的如此不堪的事实自然是一心维护崇祯的王世德在感情上无法接受的,他心目中的不世出的圣德皇帝怎么会有这样无耻的老丈人?如果承认了周奎出卖崇祯儿子们的丑事,岂不是令崇祯死后蒙羞?在他的《崇祯遗录》中,王世德指名道姓地怒批造谣的吴梅村,可是对不断恶意造谣的国丈周奎,他却是刻意包庇,比如他在《崇祯遗录》中一面澄清根本不存在什么刘伯温预言崇祯亡国的画轴,一面又将这一谣言的制造者——周奎和陈仁锡的儿子陈济生隐而不提,王世德这样做,不过就是为了维护崇祯和周后的那点光鲜的面子罢了。为了保全崇祯皇帝和周后的那点脸面,王世德宁愿昧着良心散布太监出卖崇祯儿子们的谣言。



那么,关于太监出卖崇祯儿子们的谣言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参考刘伯温在北京密室留下崇祯亡国的画轴的假预言的出处就知道了,这一切只能是街头骗子出身的周奎的杰作【详情请见《揭秘《红楼梦》中的詹光的改写明末历史的神技内幕》】。周奎出卖崇祯三个儿子的恶劣程度可要比输送瘦马并捏造周后“天下贵人”的谣言要严重多了,为了掩盖他和陈仁锡十八年前联手编的周后“天下贵人”的谎言,唯一的办法就是用一个新的更大的谎言去掩盖那个旧谎言,周奎于是又和陈仁锡的儿子陈济生合伙编出了刘伯温预言崇祯亡国的天大谎言,四处散布。

那为了掩盖他出卖崇祯三个儿子的民愤极大的卖国恶行呢?周奎自然更是要竭尽全力地去歪曲事实了,他用的仍然是东林党转嫁栽赃的老套路——让太监背黑锅。太监,是谁都瞧不起的下贱的阉人,就连王世德这么忠厚耿直的人都可以毫无心理压力地委罪于太监,还有谁会为他们洗刷冤屈呢?周奎自然不用担心会有人去追究这一谣言的真相了。就这样,原本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国丈周奎出卖二王、太子之事硬是被各怀居心的的人用谣言搅得是非难辨。



但是无论周奎制造的谣言再怎么成功,无论忠心崇祯的王世德再怎么努力地维护崇祯的国丈,周奎出卖崇祯儿子们的无耻恶行还是无法被彻底掩盖,他们制造的卑劣谎言就连远在南京的史可法等人也蒙蔽不了,更不要说清廷的官方档案明明白白地记载了太子朱慈烺不但进了周府见到了周奎,而且还是太监亲自护送过去的,就连这太监的名字也记载地十分清楚:杨玉。周奎府中的长平公主一见到太子,立马就抱在一起放声痛哭,周奎还恭敬地跪着献上了酒食,在几番隆重的招待之后,周奎才亲自上疏将太子献给清廷,说是发现假太子,见《清实录顺治朝实录》卷十二:“辛巳。有刘姓者自称明崇祯帝太子。内监杨玉为易服,送至故明周后父周奎家。时崇祯帝公主,亦在奎所,相见掩面泣。奎跪献酒食。既而疑其伪。具疏以闻。”

正因为事实太过清楚,北京城里人尽皆知,因此就连为了维护周奎而将周奎采买名妓陈圆圆献给崇祯的丑事栽赃给田弘遇的吴梅村也不得不在他的《鹿樵纪闻》中写下李自成从未捕获太子以及周奎出卖崇祯三个儿子的事实,【《鹿樵纪闻。卷上》“两太子”条:“甲申之变,太子时年十八,上命避成国公府,而永定二王分投周田两皇亲。及出宫,仓皇奔散。已而周奎献二王,自成许待以杞宋之礼。帝后梓宫出城,二王青衣拜送,独太子不知所在。及贼挟二王舆晋王东出,百姓拥观,始讹传太子亦在贼营。及贼战败,晋王乘间驰入吴军,则又讹传太子为吴军夺归。及贼还京师,则并不见二王。即吴兵入城,亦但有晋王,不闻有太子也。久之,有言定王被害于城西空苑者;又有言自成西奔,见太子绯衣乘马,随往山西者。至明年春,江南有故太子,莫辨真伪。而是岁之冬,北都先有一男子投周奎家,自称太子,言出宫时不及至公府,匿东厂门,暮出投一腐店,店主人为易敝衣,送崇文门外尼庵,又转匿内侍常进节家,今闻公主在,故来相看。奎首于官,执送刑部会勘,时进节及故阉王化澄皆言非伪。又研审周奎家奴,供称:男子初至,奎侄绎即引见公主,兄妹相向大哭;奎饭之,居家行君臣礼。至晚别去,公主赠以锦袍,戒勿再至。不数日又来,绎便留宿,谓云:“若毋言太子,第自称姓刘,说书生理,可以免祸。”男子坚执不从,乃逐之门外,随为逻卒执去。于是刑部主事钱凤览责绎负主背恩,下阶挥绎一拳,满尚书不能决,命且收监。诘朝,周奎具疏闻之朝,……是年正月,京师已决凤览,谢升早朝出,忽遇之途,惊而得病,颈渐肿,将死,惟呼钱老先生且宽我。摄政王闻之,亦信北太子为真矣。已而东安作民乱,称太子,敕兵部发兵剿灭,并男子斩之。在南者,豫王挟之至京,不知所终。……二鼓,帝命周后自经,令太子、二王易服出避,手刃袁妃长公主。五鼓,贼攻正阳门,帝欲出不得;俄而内城陷,帝登煤山,自缢于寿皇亭。戊申,贼以扉舁出,与周后同置东华门侧,殓以柳棺,枕以土块,覆以蓬厂;辛亥,始改殡于茶庵。已而伪官传纸票,仰昌平州葬之于田贵妃墓。四月初三日,发引,永、定二王青袍哭送出城而返。……戊申,周奎献二王,自成曰:“吾待以杞宋之礼。”发刘宗敏收养。午刻,始得崇祯崩问。”】

虽然吴梅村出于护周后、反田妃的政治立场,针对田妃和田家捏造散布了不少谣言,并且还将永王朱慈炤面对李自成时大义凌然的不屈言行一概隐去不提,但就事论事,他能够将周奎出卖崇祯三个儿子的丑行如实记载,这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45
 楼主| 发表于 2024-1-1 10: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玩世不恭的朱丝马迹==十六祖文宣有涉朱三太子朱慈炤...【红楼梦八十回+断臂维纳斯//胳膊折了袖子里藏】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99&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已推荐到新浪首页,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破解《红楼梦》仅仅八十回的终结之谜#相遇经典《红楼梦》# (2018-06-19 09:32:26)
标签: 红楼梦 明史 朱三太子 朱慈炤 相遇经典《红楼梦》        分类: 红楼梦
(《红楼梦》是假小说之形的真史书, 作者是崇祯皇帝的四皇子----朱三太子朱慈炤。作者所写“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脂批郑重提示“作者用史笔也。宜作史笔看。深意他人不解。作者秉刀斧之笔,撰成此书,一字不可更,一语不可少。” “字字看来皆是血”“实写幼时往事,可伤”,“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红楼梦》布局宏大,构思精深,本博除了解读表面文章外,更主要是揭秘背后的真历史。由于书中人物事件之间皆有关联,请看我的其他博文以助理解。)


第三回宝黛初见,需要注意的是黛玉入贾府一开始并未见到宝玉,因为宝玉”庙里还愿去了”,贾母心心念念的贵客来了,宝玉却是先还愿后才见黛玉,而《红楼梦》最后一回即第八十回竟然又写道宝玉“往天齐庙还愿”,“这天齐庙本系前朝所修,极其宏壮。”

  这宝玉还愿的“天齐庙”大有寓意:

  一,天齐谐音“天启”,是暗示“天启”皇帝,因为黛玉崇祯是从天启朱由校手中接过的政权,故而宝玉玉玺要先见天启还愿后才能与黛玉崇祯见面。

  二是暗示泰山封禅。泰山封禅是始于秦始皇的祭天告地的封禅大典。后唐玄宗于开元十二年(725年)十月率百官、贵戚及外邦客使,东至泰山封禅。封禅后,封泰山神为“ 天齐王”,为泰山神修的庙就是“天齐庙”。在第七十八回里写完黛玉之影----晴雯之死后,第八十回宝玉“天齐庙还愿”乃是暗示黛玉崇祯亡国,宝玉朱慈炤就是接下来的明朝帝王!


  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写到“贾琏回道:“妆蟒绣堆、【己夹:一字一句。】刻丝弹墨【己夹:二字一句。】并各色绸绫大小幔子一百二十架,昨日得了八十架,下欠四十架。”

  从宝黛初见的宝玉“庙里还愿去了”到第八十回的宝玉“天齐庙还愿”收尾,还有第十七回里的“各色绸绫大小幔子一百二十架,昨日得了八十架,下欠四十架。”,这都是朱慈炤在暗示读者:描写“妆蟒绣堆、刻丝弹墨”的“各色绸绫大小幔子”即各大小章回的《红楼梦》总共只公开八十回!



   那么朱慈炤到底完成了一百二十回了么?请看文中的另两处暗笔。



   ----第四十一回里,妙玉拿出了“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海”,我在前面的《妙玉的绝世难题》已经解过了即指“用曲笔隐写满清将朱明政权彻底灭亡并且完全篡改朱明历史的《红楼梦》这本大书有一百二十回”;



   ----最后的第八十回《王道士胡诌妒妇方》里在宝玉焚过纸马钱粮还完愿后,朱慈炤紧接着写道:“王一贴道:“哥儿若问我的膏药,说来话长,其中细理,一言难尽。共药一百二十味,君臣相际,宾客得宜,温凉兼用,贵贱殊方。”随后“王一贴笑道:“实告你们说,连膏药也是假的。我有真药,我还吃了作神仙呢。有真的,跑到这里来混?”【庚辰双行夹批:寓意深远,在此数语。】



      脂批特意提醒王道士的话“寓意深远”,那么到底是藏了怎样深远的大寓意呢?”



   膏药是假,实为《红楼梦》才是真!

  

      

     这在小说的结尾处自称膏药灵验又说如有真药就做神仙的道士王一帖其实就是书中第十二回里出现的给贾瑞看病的声称“管叫贾瑞好了的”的神仙----跛足道士,也就是曾经化名为“王士元”的本书作者朱慈炤!



      知道了王一帖的真实身份,那么王一帖说的“哥儿若问我的膏药,说来话长,其中细理,一言难尽。共药一百二十味,君臣相际,宾客得宜,温凉兼用,贵贱殊方。”的意思也就明了了,原来化名王士元的王一帖----实为作者的朱慈炤说: “若问我写的《红楼梦》,说来话长,其中细理,一言难尽,总的来说共一百二十回。”



     第四十一回和第八十回无一不是暗示《红楼梦》已经完成了一百二十回!从第三回的以“宝玉庙里还愿”开始到第八十回的以“宝玉庙里还愿”终结,这是朱慈炤暗示读者八十回已经完成了一个完整的轮回,再结合从第十七回的暗示里我们可以了解到朱慈炤写完了《红楼梦》一百二十回,但是后四十回的结局的公开将会彻底暴露了作者身份和《红楼梦》的主旨,必然难逃满清凶残文字狱的迫害,让朱慈炤和他的不世之作被满清彻底剿杀。为了留存自己的心血,朱慈炤只好忍痛割舍后四十回原本,将《红楼梦》“下欠的四十回”浓缩后再分割藏入前八十回的判词和书中的各处暗示以及脂批的提示中,这就是脂批的【蒙回前总批:叙宝玉烧香是停笔。】所指。这是朱慈炤的迫不得已的不写之写,却为世界文学留下了另一个令人惊叹的断臂维纳斯!







      有人提出高鹗是没有能力续写后四十回的,我没有看过后四十回,因为看到百科词条上介绍高鹗对前八十回做了很多删改,所以也就不打算看他续写的后四十回。但是既然朱慈炤已经写完了一百二十回,那么后四十回就有被高鹗看到的可能,因为高鹗看到了后四十回的原稿,所以才能有了续写的本事,但由于后四十回没有公开,使得高鹗能够对后四十回进行更大更多的篡改。



      朱慈炤因为要借书传史,所以不惜舍弃已经完成的后四十回以保证书中影射内容的纯洁和深刻,这是一种对真相的可敬的坚持。高鹗的篡改,我认为有可能是出于对《红楼梦》的珍爱和婉惜,因为没有明确结尾的作品是不完整的,又有谁能够真正透过表面看到内里的深邃?曲高和寡,更不要提满清可怕的文字狱,为了能够让《红楼梦》流传开来,倒不如将《红楼梦》阉割删改为一部纯爱情故事让它被更多的人看到。这是一种无奈的遗憾,但从客观上帮助了《红楼梦》的传播。这一点从真正的原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稀有难得就能体会到。虽然我不看被高鹗删改的《红楼梦》,但是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要感谢高鹗为《红楼梦》广为人知而做出的贡献。





      那么到底是什么逼迫朱慈炤割舍后四十回,又令高鹗对全书进行删改和阉割的呢?



     浅谈朱慈炤写《红楼梦》的艰难环境

  首先是满清的文字狱迫害。顺治四年(1647年),发生清朝第一起文字狱“函可案”。一位法号函可的和尚因藏有“逆书”《变记》而被逮捕,后来流放到沈阳。顺治五年又发生了毛重倬等坊刻制艺案。

  据邓之诚《中华二千年史》卷五《清代文字狱简表》不完全统计,康熙朝文字狱约10起,最有名的就是江南的庄廷鑨的明史案,庄廷鑨是个盲人,因受“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的鼓舞,也想著史留世,于是出钱从邻居明朝大学士朱国祯后人处买了史稿,请人补写崇祯朝和南明史事。由于书中仍尊奉明朝年号,不承认清朝的正统,并增补崇祯朝史实,还斥骂降清的尚可喜、耿仲明为 “尚贼”、 “耿贼”,写清军入关用了 “夷寇”等字。结果于康熙二年五月二十六日,为庄廷鑨的《明史》写序的、校对的,甚至刻书、卖书、买书的以及当地官吏七十余人,在弼教坊同时或凌迟、或杖毙、或绞死,“主犯”庄廷鑨照大逆律剖棺戮尸,另有几百人受牵连发配充军。

  其次就是康熙五十年的南山案。戴南山因不满清廷随意篡改明朝历史,于是通过访问明朝遗老和参考文字资料写了一本记录明末历史的《南山集》。《南山集》并无诋毁清朝的“大逆”之语,仅仅因为书中提到南明弘光帝及其年号,就不能见容于满清。康熙下旨将戴名世处死,戴氏家族凡男子十六岁以上者立斩,女子及十五岁以下男子,发给清朝功臣家作奴仆。戴氏同族人有职衔者,一律革去;给《南山集》作序的汪灏、方苞、王源等处斩刑;给《南山集》捐款刊印出版的方正玉、尤云鹗等人及其妻、子,发宁古塔充军。其他有牵连的32名官员给予降职罢官处分。整个案件牵连人数多达几百,仅判死刑者就有三百余人。后来康熙赦免了一些人的死罪,但仍然有很多人因此丧命。其同乡方孝标仅因曾提供参考资料《黔贵记事》,也和戴名世同样治罪,因方孝标已死,被开棺戮尸锉骨。方孝标之子谪戍黑龙江,“宁古塔人知书,由方孝标后裔谪戍者开之。”

  满清的文化恐怖的政策是一贯的,清初最是残酷。中国史学家顾颉刚形容清朝文字狱在二百多年间基本上没间断:“清代三百年,文献不存,文字狱祸尚有可以考见者乎?曰:有之,然其严酷莫甚于清初。”



  其实红楼梦的反清悼明的主旨不能见容于满清还不算什么,最可怕的是满清丝毫也不能容忍作者朱慈炤的朱三太子的身份!



  太子朱慈烺和朱二太子朱慈炯早已被满清杀害,唯一的朱三太子朱慈炤的存在,仍然时刻挑战着满清统治的正统性,所以满清是极尽所能地全力搜寻诱捕朱慈炤。1699年, 康熙对大学士等说:“朕意欲访察明代后裔,授以职衔,俾其世守祀事。”制造宣传攻势收买人心愚弄视听,再加上民间不断打着朱三太子的旗号反清复明,满清更是加大力度不遗余力地搜捕崇祯仅存的四皇子----朱三太子朱慈炤。1708年朱慈炤被捕,清廷九卿审讯之后奏报:“朱三供系崇祯第四子。”

  真的找到了崇祯儿子,那么八年前还信誓旦旦地公开宣传说要世代供养明代后裔的康熙是怎么做的呢?康熙传谕大学士等:“朱三者,乃明代宗室,今已七十六岁。伊父子游行教书,寄食人家,若尽拿容留伊等之人,恐株连太多。”然后学起了六十多年前的多尔衮的旧招数,拒不承认朱慈炤的身份,朱慈炤本是崇祯帝四皇子,可康熙为了给杀掉朱慈炤找借口,居然撒谎假称崇祯的四皇子已在明亡前早夭!就这样朱三太子朱慈炤作为明代后裔, 非但没能得到康熙所声称的“授以职衔,俾其世守祀事”的许诺,反而被满门屠戮!而只因正与朱慈炤一起下棋而同时被捕的李方远,虽对朱慈炤的真实身份完全不知情,但仍不能幸免,全家被流放到东北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见《鸡林旧闻录》《清实录康熙朝实录》】


      史学家孟森对朱三太子本传补正,并指出康熙四十七年所获朱三太子,实为崇祯四子封为永王者,清廷在朱三太子一事上,“颠倒耳目者二三百年,帝王之用机心刻深长久,为振古所未有”。

  满清的凶残狡诈暴虐卑劣罄竹难书,好在《红楼梦》这本旷世杰作历经摧残还是终于流传了下来,苍天有眼,也终不负朱慈炤的毕生血泪了!







首度破解,持续更新,敬请关注博客文章,更多揭秘都在《红楼隐史蝶恋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45
 楼主| 发表于 2024-1-1 20:3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已推荐到博客首页,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崇祯皇帝的老丈人的难言之苦 (2020-01-21 05:29:04)
标签: 崇祯 红楼梦 历史 明朝 朱三太子        分类: 独家明史真相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脂批郑重提示“作者用史笔也。宜作史笔看。深意他人不解。作者秉刀斧之笔,撰成此书,一字不可更,一语不可少。” “字字看来皆是血”“实写幼时往事,可伤”,“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这些无一不是提示读者:《红楼梦》是假小说之形的真史书,《红楼梦》布局宏大,构思精深,拙作《红楼隐史》16开本,分为上下两册,天猫、淘宝、当当、京东均有售,将会为大家首度揭开明朝灭亡的历史真相。】

虽然崇祯皇帝的老丈人周奎是街头骗子出身,是无恶不作的唯利是图的国之大害,而且还是卑鄙无耻的造谣惑众的奸邪小人,但是有一点事实我必须要予以澄清,那就是:尽管周奎毫不犹豫地出卖了永王和定王给农民军,但是周奎原本是根本没想要出卖太子朱慈烺给清廷的。

因为先前出卖永王和定王给李自成,周奎虽然获得了赏金千两,但是却被四邻八舍和农民军鄙夷唾弃,为了逃避压力,周奎可谓是想尽了一切办法,这从周奎积极制造并散布太监出卖二王的谣言就可看出一二。所以,当太子投奔他时,他不敢再作那猪狗不如的禽兽之举,但又怕留下太子会为自己带来危险,于是装作不认识,想让太子识趣地自己离开,没想到周铎却直接将太子带到了长平公主面前,看到公主抱着太子痛哭,再也无法继续装傻的周奎赶紧将家人都召唤出来,一起跪在地上给朱慈烺行君臣大礼,他自己还恭敬地跪着给朱慈烺献上饮食。几天后,朱慈烺又再次跑来,周奎又是恭敬地招待一番,还是没有向清廷告发此事,对比九个月前他将年幼的永王和定王神速献给李自成时的毫无犹豫,应该说周奎对待太子朱慈烺已经是仁至义尽了。长平公主知道此时的周奎已经是克制到了极限,也许根本就是周奎的暗中授意,长平公主于是再三警告哥哥朱慈烺,劝他万万不可再来周府。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不是白痴,肯定都会有所警觉,更不要说这还是出于自己的至亲之人的再三警告,就是再迟钝也会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可是年纪比长平公主还大的太子朱慈烺却依然执迷不悟,仅仅几天后,他就又大模大样地第三次走进了周奎的府第,我估计在那一刻,周奎和长平公主的心中充满的是深深的无力感:他们怎么也想不到,朱慈烺竟然如此愚蠢,再不主动向清廷举报此事,周奎满府人员迟早都要被太子的愚蠢所连累。又经过了两天两夜,可见周奎内心是如何的一番挣扎,但在反复的权衡利弊之后,周奎和周铎二人终于下定决心,只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这么愚蠢的太子留着最终是个负累,不如早些送给清廷。面对主审官钱凤览骂他悖主忘恩时,周奎脱口而出的“即以真为假,亦为国家除害”实为他的肺腑之言,他对太子可谓是仁至义尽,可没想到朱慈烺竟是如此愚蠢,这样的白痴留着只能是祸害,还不如杀了为国除害。

谈迁在《北游录•纪邮下》中记下了这样一段见闻:“(咸)大咸又曰:‘甲申之变,太子走太监曹化淳宅中,经宿。化淳之客觅一善地送之刑部街,弃之去。彷徨值一老宫人入顺城门内尼菴,告之故,留焉。久之,尼益习,且闻江南有主,遂欲南往,无可偕者。尼有所善僧,许之,苦无资。太子曰:‘是不难,当告外家周氏。’暮同僧至周氏,公主传语贻二大镪,僧谓须碎金,若大镪,未便也。太子求入见公主,相持大哭。嘉定侯周奎,度不可掩,始出首。’”

咸大咸原是弘光朝明经(明代的贡生被雅称为明经),甲申七月跟随左懋第前往北京,与清廷通好议和,三个月后的十月抵达北京。咸大咸告诉谈迁说:太子被一个作了尼姑的老宫女藏在尼庵,藏了很久,当太子听说弘光朝建立后,就想去南京,可是发愁无人护送,老尼有一个关系不错的僧人于是答应护送他,但是苦于没有路费,太子说:“这个不难,我可以找外祖父周奎要。”于是二人就去了周奎的府第,长平公主派人传话,说可以送他俩二大镪,也就是银锭两大块。僧人说大块银子不方便,如果要给的话,就给些散碎的金银。太子因此求见公主,见面后与妹妹抱在一起放声大哭,周奎一看,闹出这般动静,左邻右舍都已听闻,想想无法掩藏,于是就将太子献给了清廷。

应该说太子朱慈烺的智商实在是对不起那些为他而死的明朝官民。太子朱慈烺是在民间藏匿了八个月后才跑去投奔外公周奎的,在这八个月里,北京政权从崇祯到大顺到满清,三易其主。满清虽然是打着“闯成肆逆,祸及君后,明之子孙、臣庶不能讨,圣朝念万古君臣之义不可以不正,愤怒兴师,逆成西窜,胜朝不共之仇,藉以复焉”的为崇祯报仇的骗人旗号入京,但却在五月初二的入京当天就宣布剃发改制,下令“投诚官吏军民皆着薙发,衣冠悉遵本朝制度”,迫于百姓的激烈反抗,多尔衮不得不于五月二十四日下令暂缓薙发令,随后又于六月初一日发布的诏书中说:“深痛尔明朝嫡胤无遗,势孤难立,用移我大清宅此北土。”明确诏告了他们要永据北京窃夺大明政权的狼子野心。大明在北京恢复统治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而且满清宣布的“明朝嫡胤无遗”也昭示了清廷绝不会允许崇祯儿子们存在的态度,朱慈烺所面临的危险要远胜李自成占据北京之时。

可朱慈烺是怎么作的呢?不是赶紧逃离北京、迅速南下,而是为了向周奎讨要盘缠而一而再、再而三地以身犯险,即使他明明知道周奎是个宁可让崇祯亡国也绝不肯出钱的吝啬鬼,即使他的一母同胞的至亲妹妹长平公主极力劝告他万万不可再来,但依然无法让他知难畏险,依然无法阻拦他继续找周奎讨银子,这正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自来投!仅观此一事,就不难看出崇祯的这个太子实在是朽木不可雕。

实事求是地说:同毫无选择的永王和定王不同,太子朱慈烺的悲剧,完全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周奎出卖永王和定王时是毫不犹豫的,他可从没有给过二王一丝一毫的逃跑机会,但对太子呢?他却足足给了两次机会!

周奎的心里苦啊,他其实真的不想出卖太子,否则早在第一次太子上门要钱时,他就直接绑了太子送给清廷了,怎么还会磨磨蹭蹭等到太子第三次上门要钱时才有所动作?而且就在太子第三次上门后,周奎又是矛盾纠结了整整两天之后,才最终决定把朱慈烺交给清廷宰杀!是太子朱慈烺不断上门要钱的不可救药的固执和愚蠢逼得不想出钱又想保全苟活的他不得不再次忘恩卖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45
 楼主| 发表于 2024-1-2 13:3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桃花江的故事】历史文化篇——龙牙寺与郭都贤

发布时间:2023-03-09 05:51 信息来源:湖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胡著宣 浏览量:1054 【字体:大中小】



明朝天启二年(1622)的一天,三堂街龙牙寺八百僧侣齐聚大雄宝殿,身披袈裟的住持方丈引领众僧齐诵佛号,以隆重的佛教礼仪迎接新科进士郭都贤的到来。

古朴雄伟的宝殿,青烟缥缈,梵音悠扬,一切那么庄严肃穆, 一切又那么亲切熟悉!昨日蟾宫折桂露头角,今朝故地重游是少年。再次踏进这座千年皇家御庙的郭都贤,快步走到迎候在大殿门外的方丈面前,屈膝磕首恭行弟子跪拜之礼。

“施主今已成为一方名士,老衲有幸得结善缘,怎堪身受如此大礼呀!阿弥陀佛! ”方丈连忙躬身将郭都贤扶起。

“都贤生性愚钝,若非大师与众名士多年殷勤教诲,宝刹典藏古籍熏陶,哪有我今日的薄名呀! ”

众人无不感叹。当年,这位勤奋的少年在龙牙寺藏经阁秉烛苦读的情景,恍如昨日。

方丈清修的禅室里,主客举茶互敬,方丈对郭都贤说:“名士才气卓荤,用笔工整,老衲求墨宝一幅,存敝刹以昭荣光。不知可否?”

“弟子谨遵师命,献丑为宝刹山门撰写一联! ”郭都贤爽快地答应了。

龙牙寺自古就是湘中佛教文化传播中心,伴生的松风书院又 是益阳最早的书院,在三堂街龙洞口这片福地上,佛教文化与儒家文化相融并存已有数百年,为广大学子大开了方便之门。郭都贤对这处文化圣地一直心存感激,他略作沉思,挥毫泼墨,运笔如椽:

万山风雨锁龙宫,被樵子流连,识破一盘棋局

千古水云迷洞口,问渔郎消息,放开几片桃花

方丈颔首微笑,好似悟出了更深的联外之意。他命人收好。 对联不日便镌刻在龙牙寺的山门上。

郭都贤再来龙牙寺,是十四年之后的崇祯九年(1636)底。在母亲病危告假回乡侍奉,及母亲病故“丁忧”期间,他多次来龙牙寺拜访住持方丈,彻夜长谈治国安民良策。

崇祯十二年( 1639 )开春,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席卷了大半个中国,社稷危在旦夕。郭都贤忧心忡忡,前来龙牙寺与方丈辞行。

“时局艰危,都贤打算提前结束'丁忧’,请命奔赴疆场杀 '贼’,以救国家于危难! ”

“大人乃国之栋梁,官之翘楚,当下朝廷急需良臣辅国,盼大人此去能力挽江山倾覆,救黎民于水火。阿弥陀佛! ”

龙牙寺山门旁,郭都贤弃岸登舟,与方丈挥手道别。

崇祯帝重用郭都贤为江西巡抚。郭都贤整治吏治、训练乡勇、筹措军饷,殚精竭虑。张献忠率大军进犯江西,郭都贤全力抗敌,而时任统兵元帅的左良玉看到天下已经大乱,明王朝气数将尽,便观望另谋,保存实力。郭都贤心系大明,忠义为本,独自骑马去左良玉军营相见,求其出兵攻打张献忠,保卫江西的安全。左良玉叫苦连天,深感无能为力。郭都贤悲愤不已,数日不食。南昌沦陷后,他弃官回故乡隐居。

时局风云变幻。同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打败李自成的起义军,占领了北京。清兵到处烧杀抢掠,天下民不聊生,各地纷纷举起了抗清的义旗。郭都贤内心无比痛苦:“不行,我要尽力抗击残暴的清军! ”

郭都贤往来于龙牙寺、浮邱寺、东林寺,秘密联系僧人和乡贤,商讨如何抗击清军,他身边很快聚集了一群抗清的热血义士。

他看到湖南千里炊烟几断,内心无比忧愤! 1646年,郭都贤在桃江东林寺落发为僧、遁入空门,以出家人身份开展反清斗争。当年11月,桂王朱由榔在肇庆称帝,定年号为永历。永历帝颁发诏书,命郭都贤为兵部尚书,郭都贤已削发为僧,未去奉诏。

1652年的一天,一骑快马停在郭都贤家门前,一位壮士掏出一封信函递上。

李定国?永历皇帝任命的晋王、原大西军统帅李定国?

郭都贤看完来信,眼前浮现出一个骁勇的“贼兵”统帅。他任江西巡抚时,张献忠的部将李定国率军进攻江西。李定国所部纪律严明,所向披靡。郭都贤倾其所有充作军饷,昼夜巡守,多次与李定国死战。如今,这位“贼兵”统帅李定国已成永历王朝一员大将,从清军手中收复了广西、贵州和湖南大部分土地。

李定国特意派人来邀,请郭都贤前往衡山军营一叙。昔日大明王朝的仇敌,如今也能抗清保明,而且还是骁勇善战的虎将, 郭都贤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

李定国将军与他临时聘任的“军师”王船山在军营十多里外的官道旁迎接郭都贤。

“一文一武,肱股之臣呀! ”

郭都贤拉住二人,眼中充满了喜悦。

军营里,三人秉烛长谈,一夜无眠。第二天,郭都贤就匆匆赶回了三堂街。

郭都贤与李定国商定,接白龙会总舵主肖震天到益阳,打着白龙会的旗号,以龙牙寺为掩护,秘密联络各路抗清义士,起义兵,逐清吏。郭都贤率领浮邱山三千道士下洞庭,与明旧臣周堪赓、陶汝鼐等人组织的洞庭湖船民会合,成立了水乡义军;又联络梅山首领屠汝铭、道纪司都纪李纯阳等数千人,准备于永历七 年(1653 )元宵节一同起事。

年底的一天,一名手下气喘吁吁跑进郭都贤设在龙牙寺的议事“禅房”报告,元宵节起事的消息走漏了风声,清廷正在到处抓人,陶汝鼐等100余名骨干已经被捕。郭都贤与肖震天舵主等人大吃一惊,这节骨眼上,竟然出了这种事!

“我去找洪承畴!”郭都贤咬牙见血。

郭都贤曾与洪承畴同在明朝为官,洪承畴被诬陷下狱时,时任吏部天官的郭都贤极力替他开脱,保荐他出狱并任蓟辽总督。1642年3月洪承畴兵败松山降清,现任大清王朝太子太师,经略湖广云贵五省,总督军务。

长沙府官衙内,一场简单直白而又惊心动魄的对话,在郭都贤与洪承畴之间展开。“解散白龙会,不再与清廷作对!” “释放陶汝鼐等全部义士,我答应从此不问国事。”

不久,陶汝鼐等100余名被捕义士全部释放。郭都贤从此隐居避世,以诗文寄托内心苦闷,终老余生。

1654年夏,几千清兵突然围住龙牙寺,捣毁了这处隐蔽的反清场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45
 楼主| 发表于 2024-1-2 18:32:41 | 显示全部楼层

YYX-05薛文字元得

玩世不恭的朱丝马迹==十六祖文宣有涉朱三太子朱慈炤...【谢枋德】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99&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谢枋得
播报讨论上传视频

南宋末年爱国诗人








收藏



0


0











谢枋(bǐng)得(1226年3月23日-1289年4月25日),字君直 [6],号叠山,别号依斋,信州弋阳(今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人。南宋末年爱国诗人。诗文豪迈奇绝,自成一家。担任六部侍郎,聪明过人,文章奇绝;学通“六经”,淹贯百家,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国,作品收录在《叠山集》。他蔑视权贵,嫉恶如仇,爱国爱民,用生命和行动谱写了一曲爱国诗篇。












































别    名谢文节
字君直
号叠山,依斋
所处时代南宋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信州弋阳
出生日期1226年3月23日
逝世日期1289年4月25日
主要成就宋亡之后拒绝出仕,不屈绝食而死
主要作品《叠山集》
本    名谢枋得


目录

1人物介绍
2人物生平
▪自幼聪慧
▪怒斥奸佞
▪保家卫国
▪流亡生涯
▪叠山精神
▪绝食殉国
3名字由来
4思想精神
▪爱国主义
▪理学影响
▪道教影响
5出版图书
6文学成就
▪散文
▪诗词
7家庭成员
8人文遗迹
▪谢叠山祠
▪谢枋得墓
▪叠山路
▪叠山书院





人物介绍

播报
编辑

谢枋得(1226—1289)南宋信州弋阳(今属江西)人,字君直,号叠山 [1]。宝祐四年(1256)与文天祥同举进士。除抚州司户参军,即弃去。吴潜宣抚江东西时,他聚众万余守信州。五年为建康考官,出题以贾似道政事为问,暗讥时事,忤似道。谪居兴国军。咸淳三年(1267)赦归。后以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力拒元将吕师夔的围攻。信州失陷后入建宁唐石山,变姓名,已而卖卜建阳市。宋亡,居闽中。至元二十三年(1286)为程文海所荐,辞不起。福建行省参政魏天祐强之北行,至大都,不食而死。有《崇真院绝粒》诗明其志。门人私谥文节。有《叠山集》。




人物生平

播报
编辑




自幼聪慧

谢枋得由母亲桂氏教养,自幼颖悟,每次看书,五行一齐看下来,过目一看,终身不忘。《宋史列传》对谢枋得是这样描绘:“为人豪爽,每观书五行俱下,一览终身不忘。性好直言,一与人论古今治乱国家事,必掀髯抵几,跳跃自奋,以忠义自任”。

他好说直话,一与别人论述古今治乱的国家大事,一定是掀起胡子,抵着几案,跳跃自奋,显得很激动的样子。以“忠义”作为己任。徐霖称他为:“如受惊的白鹤伴云霄而飞,不可能用笼子来束缚他。”




怒斥奸佞




谢枋得像 [2]
宋朝是民族危机深重的时代,特别是南宋末期,当时,以理宗为首的南宋封建统治集团,荒淫腐朽,再加上宦官董宋臣和权臣贾似道祸国殃民,南宋的政治十分黑暗。
宝祐四年(1256年)与文天祥同科中进士。谢枋得对策时,严厉地攻击丞相董槐与宦官董宋臣,本意希望擢升中进士甲科,到公布考生名单,考中乙科。任命担任抚州司户参军,随即弃职而去。

次年复试教官,中兼经科,担任建宁府教授。未上,吴潜宣抚江南东、西两路,命他担任干办公事。团结民兵,以保护饶州、信州、抚州,用科降钱米以作为地方民兵的食粮。谢枋得说服邓、傅二姓所属二社各大家,得到民兵一万多人,驻守信州,到兵退后,朝廷核实各项军费,差一点没有免除科降钱。

宝祐六年(1258年),蒙古军大举攻宋,谢枋得被朝廷任为礼兵部架阁,负责招募民兵,筹集军饷,保卫饶、信、抚三州。谢枋得变卖家产,八方奔走,经他多方筹措,共招募得民兵一万多人。

景定五年(1264年),他在建康当考官时,丞相兼枢密使贾似道奉币向蒙古军求和,加上蒙古大汗蒙哥刚死,内乱发生,忽必烈答应了条件,率蒙古军北撤去争夺王位。蒙军刚撤,贾似道就开始行打算法,诬陷各地抗蒙将领贪污军费,逼他们破产赔偿。谢枋得极为愤慨,也对时局失望至极,便以贾似道政事为题,言“兵必至,国必亡”。指出贾似道“窃政柄,害忠良,误国毒民”,为此,漕使陆景思抓住了这件事,送上这种文稿给贾似道,贾似道则以谢枋得居乡不守法纪、起兵时冒领使用科降钱,又诽谤他,追夺两官,贬谪兴国(今湖北阳新县),直到咸淳三年(1267年)才被放回家乡。此后,他隐居弋阳的家中,没有出仕,主要还是由于他厌恶统治集团的欺压百姓,昏庸无能,腐败透顶。这期间,他闭门讲学,向弟子宣传爱国思想,并鄙视权贵,足迹不入豪门。




保家卫国

咸淳三年(1267年),朝廷赦免谢枋得,允准回居乡里,应吴潜征辟,组织民兵抗元。

德祐元年(1275年),元将伯颜率元兵大举攻宋,降将吕文焕引导元兵沿长江东下攻占鄂州、黄州、蕲州、安庆、九江,凡是他的亲友、部下都被诱降而献出城邑,于是屯驻建康。谢枋得与吕师夔友善,于是应诏上书,以一族人举保吕师夔可以信任,希望分给沿长江诸屯兵让他统帅,以他为镇抚使,使之行程成功,又愿亲自到江州会见吕文焕与他议论。朝廷同意了,令他沿长江以察访使的职务成行,正当吕文焕北归而去,没有见到他就返回。

谢枋得以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的身份担任信州知州。第二年正月,吕师夔与武万户分别平定江东一带,谢枋得以兵挡之,派前锋呼喊说:“谢提刑来了。”吕师夔的军队驰到军前,用箭射谢枋得,箭头一直射到马前,谢枋得逃入安仁,调淮士张孝忠迎战团湖坪,箭射完了,张孝忠挥动双刀杀死了一百多人。




流亡生涯

在此国家存亡关头,谢枋得又挺身出来组织抗战。由于南宋最高统治集团畏战,左丞相留梦炎弃职逃跑,兵部尚书吕师孟降元,其他不少封疆大臣和前线将领也纷纷投敌,大片国土沦丧。公元1276年正月,元军进攻宋朝江东地区。谢枋得亲自率兵与元军展开了一场血战,终因孤军无援而失败。三月,元军占领南宋首都临安,并将宋恭宗、太后全氏、太皇太后谢氏俘往元朝上都,谢氏曾寄诏书命令南宋臣民降元,但谢枋得拒绝降元。五月,南宋景炎帝即位,谢枋得被任江东制置使。于是,他再次招集义兵,继续进行抗元斗争,但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由于元军的追捕,他被迫隐姓埋名,逃亡福建,隐遁于建宁唐石山中,宋亡,流寓建阳,以卖卜教书度日。这场战争中,谢枋得的妻子李氏饶州安仁人,宁死不屈,与次女和两婢女自尽,谢枋得的两个兄弟,三个侄子也被元军迫害致死,南宋终因回天乏术,走上了灭亡之途。

谢枋得逃到福建后,曾长期流亡在建阳一带的穷山野岭之间,生活极其贫困。他每天穿着麻衣草鞋,面向东方痛哭,藉以悼念已亡的故国。谢枋得不做元朝的顺民,以卜卦、织卖草鞋或教书为生。曾到武夷山拜访遗民熊禾。在流亡期间,谢枋得创作了大量的诗和文,反映人民的疾苦,痛斥南宋的昏暗和大臣们的卖国求荣,表达对复国还乡的强烈愿望,艺术成就极高。




叠山精神

谢枋得有《叠山集》,存词一首。






谢枋得像(2张)



谢枋得被贬,谪居在兴国军的叠山,谢枋得就以此为号。苏东坡曾经作诗中有“溪上青山三百叠”,兴国军属江南西路管辖。它位处长江西南面,州城紧靠长江支流富川的北岸。黄州是在离兴国军不远的长江北岸。早在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曾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居住,过着极其艰苦淡泊的生活,境况和谢枋得非常相似。当年,苏轼曾经在黄州城东东坡的数十亩营防废地上垦荒耕种,于大雪天在这里修建房子,还亲自写了“东坡雪堂”匾额,并从此自号“东坡居士”。谢枋得十分崇敬苏轼,苏轼在兴国军写的一首诗:《自兴国往筠宿石驿南二十五里野人舍》。
溪上青山三百叠,快马轻衫来一抹。倚山修竹有人家,横道清泉知我渴。芒鞋竹杖自轻软,蒲荐松床亦香滑。夜深风露满中庭,惟见孤萤自开阖。

谢枋得对这首诗的格调和意境,非常推崇,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苏轼还有这种洒脱的风度,于是谢枋得取首句“溪上青山三百叠”,模仿苏轼,也为自己的读书堂写了—块“叠山”二字的匾额,并从此自号“叠山”,而人们也因此尊称他为“叠山先生”。




绝食殉国

元朝统一中国后,就开始拉拢汉族士大夫,由于谢枋得的文名和威望,元朝曾先後五次派人来诱降,但都被他用严词拒绝,并写《却聘书》:“人莫不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若逼我降元,我必慷慨赴死,决不失志。”

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的冬天,福建行省参政魏天佑奉元帝之命,强迫谢枋得北上大都。这时,谢枋得虽然形容枯瘦,但仍精神抖擞,慷慨赋诗赠别亲友。他一到大都,就问太皇太后谢道清坟墓和宋恭宗所在的方向,恸哭再拜,后拘留于悯忠寺(今法源寺),见壁间有曹娥碑,哭泣说:“小女子犹尔,吾岂不汝若哉!”并再次进行绝食斗争。留梦炎派医生拿了杂有米饭的药汤请他去喝,他一面怒骂,一面将药罐拂在地上。四月初五(1289年4月25日),谢枋在大都悯忠寺(今北京法源寺),绝食五天,终于为国尽节,至死未降为元臣。

遗书自称“大元制世,民物一新,宋室孤臣,只欠一死。某所以不死者,以九十三岁之母在堂耳,先妣以二月,考终于正寝,某自今无意人间事矣!”。其子定之负骸骨归信州,葬故乡弋阳玉亭龚原。门人私谥他为“文节”。

谢枋得用死来表示抗拒,从出发北上那天起,就开始绝食。后来,为了能活着到大都,看见被元军 俘虏的谢太后和恭宗后,才每天吃少量的蔬菜水果维持生命。

到大都后,尚书留梦炎下令把他安排到悯忠寺休养。谢枋得住的那间屋子中,墙上有一块纪念曹娥的碑。谢枋得看碑后,痛哭地说:“一个年轻的女子尚能为父尽孝,我怎能不为国殉难呢?”从此,他开始绝食。5天后,谢枋得终于以死殉国。 [4]




名字由来

播报
编辑

谢枋得字君直,名中的“枋”字,读作bǐng。《周礼·春官·内史》:“内史掌王之八枋之法,以诏王治。一曰爵,二曰禄,三曰废,四曰置,五曰杀,六曰生,七曰予,八曰夺。执国法及国令之贰,以考政事,以逆会计。”陆徳明释文:“柄,本又作枋。”贾公彦疏:“内史掌爵禄杀生之事,故执国法及国令。”得通“德”。《孟子·告子上》:“所识穷乏者得我与?”焦循正义:“得与德通。”内史乃执法大臣,当以直为德。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奸慝惩戒,实良史之直笔。”故以“直”应“枋得”,意谓直乃柄法内史之美德。饰以“君”,乃男子美称 [6]。




思想精神

播报
编辑

构成谢枋得思想和精神境界主要由三个方面内容构成,一是爱国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成了他精神世界中的主色调,也是最为后人敬仰的。第二,程朱理学对他的影响。第三,道教思想对他的影响。




爱国主义




谢枋得半身像 [5]
谢枋得的爱国主义思想表现:他对人民的关怀,对故乡山河和亲人的眷恋,对中华文化的维护和认同,这可说是谢枋得爱国思想的核心,并使他的爱国思想远超出了单纯抗元斗争的范围。祖国,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除了代表一定阶级利益的政权之外,还指生养哺育人们的山川大地和人民群众,当然也包括故乡和亲人师友,包括中华文化。正是对这一切的热爱,才使谢枋得强烈憎恨南宋的贪官污吏和蒙古贵族压迫者。
谢枋得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爱国志士,这决不是偶然的。谢枋得生活在宋、元之际社会动乱的时代。他出身书香门第,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他的爱国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父亲谢应诱曾任浔州签判,为人正直;母亲桂氏也知书达理,深明大义。早在青少年时期,他就经常受到父母有关忠义爱国的教育。这就是为什么谢枋得在被押赴大都时还高唱“万古纲常担上肩,脊梁铁硬对皇天。人生芳秽有千载,世上荣枯无百年”,充分表达了他那威武不屈的民族骨气和贫贱不移的高尚志向。

当然,对谢枋得爱国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更大的还是中国历史上的爱国主义传统。谢枋得自幼博览群书,熟读四书五经,谢枋得非常熟悉祖国的历史,并常以历史上的爱国志士为榜样。他特别敬仰辛弃疾,一则他也是诗人,也是爱国者,情趣相近,志向相同;二则,谢枋得和辛弃疾均属同朝,辛弃疾长期在铅山定居,有亲切感。1271年,当元军长期围攻襄、樊,南宋国运垂危之秋,谢叠山曾与同志十七人在铅山金相寺集会祭奠辛弃疾,盛赞了他“英雄之才,忠义之心,刚大之气”,表示要将他的言行录于书史,

由于历史认识的局限性,谢枋得的爱国往往又是和忠君联系在一起,在分析谢枋得忠君思想时,我们必须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谢枋得“从道不从君”,当皇帝代表民族和国家利益时,他才报以无限忠诚。当皇帝的旨义与谢枋得恪守的思想不一致时,他也不会无条件服从皇帝的命令。如他在参加进士考试时受抑,他不从还乡,可见他对皇帝存在一定的不满情绪。特别是1276年从大都寄来太皇太后谢氏命令南宋各地臣民降元的招书时,谢枋得并不服从。后来他谈到这件事时说:“君臣以义合者也,合则就,不合则去。”可见,谢枋得对皇帝并非只是无原则的愚忠。




理学影响

谢枋得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本人又是南宋大臣。自幼熟读中华经典,一生恪守封建道德,谢枋得誓不化元,从思想根源来说,一是为了捍卫中华传统文化,元朝初期斯文遭践踏,文坛萧条,书生被欺凌,中华道统被遗弃。同时元朝把人分为四等,汉人和南宋遗民地位最低,谢枋得反抗的是元朝的民族压迫,反对的是元朝对中华文化的破坏。二是程朱理学对其产生的深刻影响。中国长期的封建专制皇权的建立,文化道德上的专制主义必然是皇权所要求的。汉代的《礼记》以“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家无二尊”来强调皇权和父权,董仲舒概括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的三纲五常,构成了2000多年来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最核心的内容。宋朝,在河南洛阳学者程颢、程颐两兄弟和南宋婺源人朱熹,又把封建伦理道德理论推到了顶点,把传统的纲常学说加以理论化、通俗化,并把“三纲五常”当作社会最高道德标准。南宋后期,朱熹所提出的程朱理学被统治者尊为正统,谢枋得深受朱熹的理学思想影响,这就是为什么他在《与参政魏容斋书》中说:“忠臣不化二君,烈女不事二夫,此天地常道也,……此某书中第一义也”。




道教影响

谢枋得信奉道教,这和南宋的历史环境有关,国破家亡的惨痛,使他对现实社会十分厌倦,逐渐滋生出世入仙的思想。道教的理想就是,世上没有战争,没有灾荒,人人安居乐业,信徒们希望通过修炼得道成仙。这种道教思想符合当时谢枋得的心理需要,谢枋得对功名利禄一向看得很淡,他不与豪门接近,生活俭朴,这与道教提倡的“清静无为”,非常接近。

谢枋得在青年时期就精通《易经》,中年时期又信奉道教,在晚年所交的人物中,多半是道与卜方面的朋友,也有一些书画及文友,在他的文集中有不少和他们往返的文字之作。如《贺蔡芳原判镇为道士启》云:“满目氛埃,儒术不胜其拘贱;游神清静,道家尚可逍遥”。四十三岁以后开始学道家的“辟谷养气”之学。“辟谷养气”,这种养生术早在先秦时期已经流行,要“养气”,首先必须保持情绪的和谐安定和心理的平衡,也就是平日要心平气飘安静养神,“乐天知命”。其次,还必须保持人体内的清新洁静。而谷物、荤牲等都会破坏“气”的清新洁静,所以要除欲、禁食。禁食,也叫“辟谷”或“绝粒”。据道教的说法,神仙就是“饮风吸露”,不食人间五谷的。

谢枋得为了练习“辟谷养气”,实行节衣缩食。从此,他不再服用丝绵衣被,常穿麻布服装。平时,他不吃或少吃荤牲,经常是只食少量蔬果。

他在流亡期间,曾遍访武夷山、龙虎山等道教圣地,还号称“依斋易卦”,为人卜课算命,几乎成了游方道士。在《宋史列传》中有关此事的记载云:“卖卜建阳市中,有来卜者,惟取米履而已。委以钱,悉谢不取。其后人稍稍识之,多延至其家,使为子弟论学”。他在《与菊圃陈尚书札》中写道:“某少日酷信书,谓患难夷狄,皆可行道,辟世者小丈夫也。……今而知辟世者非小丈夫也。日读道家书颇有益,不敢号于人曰”。




出版图书

播报
编辑





千家诗

作者名称 谢枋得

作品时间2012-1

《千家诗》是由宋代谢枋得《重订千家诗》(皆七言律诗)和清代王相所选《五言千家诗》合并而成。它是我国旧时带有启蒙性质的诗歌选本。因为它所选的诗歌大多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易学好懂,题材多样:山水田园、赠友送别、思乡怀人、吊古伤今、咏物题画、侍宴应制。《千家诗》较为广泛地反映了唐宋时代的社会现实,...







文学成就

播报
编辑




散文

谢枋得为文推尊欧、苏,认为"欧苏起遐方僻壤,以古道自任,发为词华,经天纬地,天下学士皆知所宗"。他对宋末文风颇表不满,指出"七十年来,文体卑陋极矣"(《与杨石溪书》),于是以振兴斯文自任。

他的散文格调高奇,很有气势。他写了大量的书、序、记、启等方面的文章,“文词清丽,高迈奇绝,汪洋演迤,自成一家”。他所作文章,切中时弊,令人读之泣下。如《谒辛稼轩先生祠记》、《上丞相留忠斋书》、《上程雪楼御史书》、《与参政魏容斋书》等都是文中上品,不可多得。《上丞相留忠斋书》写得慷慨愤激,义正词严;《送史县尹朝京序》。则有见解有感情,于唐宋赠序文中,颇具特色。《宋辛稼轩先生墓记》记辛弃疾垂殁之语,以为其"精忠大义,不在张献忠、岳武穆下",高度评价辛弃疾的爱国精神,也正反映了他自己的节操。《上程雪楼御史书》中写道:“某三十一而仕,五十一休官,平生实历,不满八月,俸禄无一毫归家养亲,己不可言孝矣……亲丧在浅土,贫不能礼葬,苫块余息,心死形存”。所谓悠悠寸草心,十分感人。在《与参政魏容斋书》中“宋室遗臣,只欠一死。上天降其才,其生也有日,其死也有时,某愿一死全节矣,所恨时未至耳。”更足以证明他决心为国殉难,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




诗词

谢枋得诗伤时感旧,沉痛苍凉,诗风朴素端正,有时也饶有韵致。

如《武夷山中》写道:“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述其转徙山中的十年岁月,颇含隐痛。

《初到建宁赋诗一首》是他北上前的诀别诗,起句即以“雪中松柏愈青青”自喻,高风亮节,视死如归,亦感人至深。

所著《叠山集》16卷,有《四部丛刊》影印明刊本。他评点的《文章轨范》,以文章类别编选文章,是南宋一部重要的评注选本,被誉为集合宋人评点学之大成。

谢枋得的诗大都是在民族存亡严重关头,同南宋奸臣、蒙古贵族统治者作斗争时所作,因而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元旦阻雨》、《春日闻杜鹃》、《寄谢叔鲁》、《思亲》等诗中,通过对故国的怀念舆留恋,表达了他对复国还乡的强烈希望,抒发了一个爱国者光阴磊落的胸怀。在《别二子及良友》一诗中,他又以雪中松柏自比,比喻自己永远独立不移的民族气节,表明他为坚持民族大义,敢于傲霜斗雪的铁骨松风。

“雪中松柏愈青青,扶植纲常在此行。天下久无龚胜洁,人间何独伯夷清。义高便觉生堪舍,礼重方知死甚轻。南八男儿终不屈,皇天上帝眼分明。”

南宋灭亡后,孤单一人,卖卜为生,因而深知人民疾苦,写出了不少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如《蚕妇吟》中,就深刻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辛苦,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荒淫腐败。他描写道:

“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天还没亮,蚕妇就起床查看,担心蚕多了,桑叶不够吃,而此时达官贵富们还在歌舞宴乐,多似“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啊

枋得的诗还擅用隐喻,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如《庆全庵桃花》。他借陶渊明描写的世外桃源其居民为避秦乱而隐居此地,来反映自己的处境。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谢枋得的一些小诗也写得隽永清鲜,情意盎然。

如《觅茶》:

“茂绿林中三五家,短墙半露小桃花。客行马上多春日,特叩柴门觅一茶。”

再如《小孤山》: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绝命诗

《崇真院绝粒偶书付儿熙之定之并呈张苍峰刘洞斋华甫》

西汉有臣龚胜卒,闭口不食十四日。我今半月忍渴饥,求死不死更无术。

精神常与天往来,不知饮食为何物。若非功行积未成,便是业债偿未毕。

太清群仙宴会多,凤箫龙笛鸣瑶瑟。岂无道兄相提携,骑龙直上寥天一。

编辑《千家诗》






谢枋得主编《千家诗》(2张)



《千家诗》原名《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宋朝刘克庄编辑。南宋末年谢枋得对原有《千家诗》有所整理增删,成为谢枋得编辑《千家诗》。从此《千家诗》有两种版本并行与世。



家庭成员

播报
编辑

曾祖父

谢运

祖父

谢光灿,知常州兼五州兵马事

父母

父亲:谢应琇,因忤贵官被冤枉死。

母亲:桂氏,江西贵溪人,贤惠明达,诰封正二品硕人,寿高九十三岁,当元军为了获得谢枋得而拘留她时,她慢慢地说:“我老妇人就当死,不应该教导儿子去读什么书而知晓什么礼仪,认识什么三纲五常之类大道理,才至有患难。如若不知什么礼仪,又不知什么三纲五常,那来这么多为难事!老妇人但愿早点死去。”说话时仪态温文大方却又从容不迫,也无半点忧愁悲叹的意思。元军将官也没有办法,只好释放了她。

桂氏共生有四个儿子:长子谢君禹,次子谢君直(谢枋得),三子谢君烈,幼子谢君泽。

哥哥

谢君禹,字文得,任九江太守,德祐元年与元兵战于九江,被执不屈,斩于市。

弟弟

谢君烈,字运得,镇越学生,咸淳十年即1274年在九江转运司运干使钱静斋处,与跟随文天祥起兵勤王且颇多建树而深受文天祥器重的王炎午相识。

谢君泽,字正得,曾游学太学,当过主簿,以诗文闻名,释道璨有《和谢君泽题弋阳桃花寺并吊郑盘翁》诗。景定五年(1264),负责修葺谢氏族谱,由谢枋得作序。谢君烈、谢君泽都在景炎二年后死于国事。

妻子

李氏,饶州安仁李梅山之女。美丽而聪慧,且通晓东汉蔡邕《女训》诸书。李氏全力支持丈夫,变卖了娘家赔嫁的所有妆奁,悉数捐献助军。为保全乡民不被屠杀,挺身而出,被元军俘获被押解到建康狱中,与女儿、奴婢皆保节自缢。(《宋史》列传第二百一十九·列女)

儿子

谢义勇,早夭。

谢熙之,在母亲自缢后,与弟谢定之被移送广陵监狱。有个姓崔的官员看见他兄弟二人头颈上带着枷锁,问他们是不是谢提刑谢枋得的儿子,为了证实,出题叫他写诗,他一挥而就。这个姓崔的官员说:“他们的父亲因为忠于国君逃亡,他儿子有什么罪?”于是就释放了他弟兄俩。授省都镇抚的陈某叫自已的几个儿子随从谢熙之学习长达六年之久,而后资助谢熙之回家。回家后,谢熙之就带着弟弟谢定之前往福建寻找父亲。父亲叫他们立即回家服侍奶奶。于是谢熙之又赶忙回了家,谢定之则留在父亲身边,与父亲以卖木屐为生。在奶奶去世后,谢熙之于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又前往福建去看望父亲,父亲为坚定殉国决心,拒而不见。遵循父亲遗训,素性好学,府县屡聘不出,割席自甘,旌匾曰:“忠孝格天”。

谢定之,一直奉侍在父亲跟前。为人贤达,善于诗文。元统一后,多次被举荐,都被一概拒绝。元延佑五年(1318),恳请集贤司直奉训大夫鄱阳周应极撰《叠山先生行实》,致语周应极转请集贤侍制闽中李道源撰《文节先生谢公神道碑》。

谢寄孝,初生时,李氏患乳疾,寄养姑父母朱朴家,子嗣传于漳浦、尤溪、长泰等地,台前“副总统”谢东闵是他的后裔。



长女:谢葵英,据《江西通志》载,嫁给贵溪边的安仁县通判周铨为妻,早寡无子,投水而死。乡人把桥取名叫“孝烈桥”。1958年修建“烈女湖”时,“孝烈桥”被毁。《两浙輶轩续录》卷十八载清人沈毓荪《孝烈桥》诗,诗序亦记述了上事。诗曰:阖室全忠一死甘,长留桥影卧寒潭。曹娥江与银瓶井,并峙乾坤鼎足三。曹娥为父投江;岳飞幼女因父兄被冤死,上诉被阻,愤怒之下抱银瓶投井;谢葵英为父母跳桥。作者说这三位孝女的忠烈孝行感天动地,正好鼎足为三。

次女,名不详,随母缢死于监狱。

孙子

谢定之与妻彭氏有两个儿子,叫谢信孙、谢仁孙。

谢熙之之子谢文申,又名谢宗韶,字号晋季、朴也、开宣、超,元延祐三年丙辰岁(1316年)元月初七辰时生,永乐三年乙酉岁(1405年)十一月初一戌时卒,享寿89岁,明初官为给事,陞吏部左侍郎,因洪武帝(1371年)征蜀,运粮不继(选拔的官员运粮不力,受到连累),黜职归田,由浙江绍兴府余姚迁江西建昌府广昌县屯上开居。




人文遗迹

播报
编辑




谢叠山祠

谢叠山祠位于北京法源寺后街3号、5号。明景泰七年九月,与文天祥同赐谥,天祥赐忠烈,枋得赐文节。朝廷在法源寺后街的江西会馆谢枋得殉难处建祠,现院内还有二层小楼一座,原供谢叠山和文天祥像,为宣武区重点保护文物。




谢枋得墓

1289年八月,其子谢定之奉灵柩还乡。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庚寅九月,谢枋得被重新葬于弋阳玉亭乡龚原雷打石。

元延祐五年(1318)戊午,元集贤馆侍制李道源为《文节先生谢公神道碑》撰文:

“谢枋得,字君直,弋阳人,宝佑丙辰试中,礼部高等比对,力诋时宰阉官,抑置二甲第一,元师压江上,宋社日替,江东漕司犹试士,徵校艺,枋得愤贾窃政柄,害忠良,误国毒民,发策十问,辞甚剀切,大拂贾意,台评竟上谤讪,镌两秩,兴国军安置,因谪所之山自命叠山,守令皆及门执弟子礼,丁卯以史馆召不赴,乙亥授江东提刑,总其兵以守饶信抚,与元兵战辄败,遂易服负母走闽中,隐於卜按,丁卯系度宗咸淳三年,乙亥系德佑元年。”




叠山路

叠山路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老城区主干道老街,东起南京西路,西至抚河路口,中间经过象山路、胜利路步行街等。




叠山书院

叠山书院在江西书院中是独树一帜,他因谢枋得而生,也因谢枋得的民族气节而影响日渐扩大。叠山书院最早是其弟子虞舜臣为纪念恩师择地建“谢文节公祠”,建于元皇庆二年(1313)。公元1317年,经浙江行省奏请朝廷改为叠山书院。院址原为文庙,日久倾圯,重修。书院俯瞰信江,依山而建,由低到高,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大门高悬“叠山书院”匾额,是林则徐来此瞻仰时留下的手迹。主体建筑有明伦堂、文昌阁、桂花园、望江楼。文昌阁内有桂花园和“八仙过海”等浮雕。望江楼四周为精美壁画,书院四处都依山势变化,由回廊连接,曲折迂回,缀以花木,如入精美花园。登楼远望,信江、龟峰尽收眼底。

叠山书院在社会上产生过影响。以谢叠山的文章和气节,典雅安谧的治学环境,吸引着历代政要、名流,或拜谒观瞻,或留恋长居,治学论道,留下了许多史迹和佳话。

天启年间,纪念叠山书院重修,提学副使、理学家李梦阳、礼部尚书汪俊慕名前来,或讲学,或题词,益使书院之名远播。清道光年间,民族英雄林则徐参观时,亲书“叠山书院”四个大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45
 楼主| 发表于 2024-1-2 18:48:4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枋得为何要在曾经羁押文天祥的法源寺绝食自尽?


原创

阅读 8686赞 41

生时命途蹭蹬的谢枋得,故去后却开了挂似的封号一个比一个大。传说他曾在逃亡途中来到安溪感德,教化当地子弟,鼓励民众种茶,感德人民为感谢他的贡献,尊他为“茶王公”“茶神”,并于1469年修建茶王公祠。台湾的渔民尊他为“谢府元帅”,并说他是保护郑成功军马渡台的神祗之一。




南宋末年有这样一个人:他和文天祥同科中进士,却弃官而去。文天祥就义六年后,他来到元大都,在曾经羁押文天祥的法源寺绝食自尽。他的名字叫谢枋得。

谢枋得字君直,号叠山,信州弋阳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一)书生意气,文章憎命

有一个成语叫“一目十行”,形容一个人的阅读速度快,如果在“一目十行”的基础上再加一个“过目不忘”,那这个人的大脑绝对是限量级的。

谢枋得就生有这样一个大脑。《宋史》说他“每观书五行俱下,一览终身不忘”,虽然打了个对折,“十行”变“五行”,考虑史家言语,不存在虚假广告,谢枋得的记忆力还是没几个人可以匹敌的。



记忆力超强,还爱说实话,容易激动,和人讨论兴亡治乱之类话题时往往会掀胡子,抵桌子,跳跃亢奋,有点胆汁质。

这样的性格,在权奸当道的末世,被打击是免不了的。

公元1256年,谢枋得参加科考,对策时攻击宰相董槐和理宗宠信的宦官董宋臣,放榜出来,只中了乙科,大约类似于现在的二本,谢枋得很干脆拂袖而去。

第二年考教官,中兼经科。更好了,一次出题直接拿丞相贾似道说事,指责贾“窃政柄,害忠良,误国毒民”,这次说实话的后果是被免去官职,贬谪湖北兴国军中。直到1267年才被放归家乡。



(二)抗元报国,满门忠烈

1275年,元军大举攻宋。

谢枋得这时的身份是江东提刑,他积极组织民兵进行抗元斗争,亲自率军与元军展开血战,1276年三月,元军占临安,宋恭帝及后妃等被俘往元上都,作为太皇太后的谢道清寄诏书命令南宋臣民降元。

谢枋得拒绝了,他说:“君臣以义合者也,合则就,不合则去。”

他自幼得母亲教诲,严格遵循儒家伦理,从道不从君,这也是儒家精神的一部分。



他的母亲桂氏被元兵擒获,元兵想利用她迫谢枋得归顺,这位八十高龄的老人说了这样一番话:“老妇今日当死,不合教子读书知礼义,识得三纲五常,是以有今日患难。若不知书不知礼义,又不识三纲五常,那得许多事!老妇愿得早死。”

同样刚烈的,还有谢枋得的妻子李氏,为免受辱,李氏和女儿及两个婢女在狱中自尽。

他的伯父战死,从弟为抢父遗体罹难。

满门忠烈。



(三)末世孤臣,岂恋黄沙

宋亡后的谢枋得,在闽中隐居,以占卜、织草鞋、教书为生。元廷却始终没有忘记他,屡次征召,他拒绝的理由很奇葩:“上有尧、舜,下有巢、由,枋得名姓不祥,不敢赴诏。”

插一句:谢枋得的“枋”怎么读?一说为(bǐng),通“柄”字,权柄之意;一说为(fāng),树木之意,方言中有以“枋子”指棺材。

好像不管怎样读,他拒绝的理由都说得通。

至元二十六年,福建行省参政魏天佑为讨元廷欢心,强执谢枋得北上。行过山东郓城,适逢寒食节,细雨濛濛,天地寂寥,感思悲慨之下,他填下一首《沁园春》:



(法源寺)

十五年来,逢寒食节,皆在天涯。叹雨濡露润,还思宰柏 ;风柔日媚,羞见飞花。麦饭纸钱,只鸡斗酒,几误林间噪喜鸦。天笑道:此不由乎我,也不由他。

鼎中炼熟丹砂。把紫府清都作一家。想前人鹤驭,常游绛阙;浮生蝉蜕,岂恋黄沙?帝命守坟,王令修墓,男子正当如是耶。又何必,待过家上冢,昼锦荣华!

宋室已亡十年,老母也在这一年的二月仙去,还有什么挂碍呢?

对一个心怀故国的志士来说,死,不是灾难,是成全。

公元1289年4月25日,绝食五天的谢枋得,尽节于大都悯忠寺(今北京法源寺),那个曾经羁押文天祥的地方。



(北京法源寺)

(四)民众叩拜,万世流芳

生时命途蹭蹬的谢枋得,故去后却开了挂似的封号一个比一个大。

传说他曾在逃亡途中来到安溪感德,教化当地子弟,鼓励民众种茶,感德人民为感谢他的贡献,尊他为“茶王公”“茶神”,并于1469年修建茶王公祠。

台湾的渔民尊他为“谢府元帅”,并说他是保护郑成功军马渡台的神祗之一。



(福建省惠安县小岞镇后内村祭祀正顺尊王)

又传说,明宣宗朝太后染病,有一老者称能治,只是自己衣衫破烂,不可面圣,宣宗就随手把自己的一件旧衣服送出给老者,老者见是龙袍,便反穿着进去给太后医治,太后病好后做了一个梦,梦中老者自称是“罗内境主”谢枋得,宣宗感慨,敕封其为“正顺尊王”。

传说无稽,但谢枋得的庙宇至今都被福建、台湾及海外的华人供奉,他以自己的气节成为百姓心中的神。

1456年,明景泰七年九月,谢枋得和文天祥在宋亡一百七十八年后,被明代宗追谥,文天祥谥“忠烈”,谢枋得谥“文节”。



(福建省惠安县小岞镇后内村祭祀正顺尊王谢枋得)


【作者简介】葛巾,70后,码字原为稻粱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45
 楼主| 发表于 2024-1-2 18:5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庆全庵桃花》宋 谢枋得



曦观

曦观



更多精彩,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曦观,du_xixima




庆全庵桃花

南宋 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来自百度图片 侵删




【格式】七言绝句

【名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基调】爱国主义情怀

【年龄】不详

【译文】

寻到像桃花源那样理想的地方,正好可以躲避暴秦般的乱世;在这里,我早已忘记了节令,只是见了桃花又一次盛开,才知道又一年的春天来到。

桃花纷纷飘落,切莫让它飘进溪水;恐怕有多事的渔郎见了,顺着桃花溪水找到这里,打扰我的清静。

【注释】

庆全庵:谢枋(bìng)得避居建阳(今属福建)时给自己居所取的名称。

桃源: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桃花源”的省称,后遂用以指避世隐居的地方,亦指理想的境地。

问津:询问渡口。这里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无人问津”意,指寻访。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但是非常确定的是,这首诗作于南宋灭亡后,谢枋得隐姓埋名,躲避在福建一带,一住就是十几年。

这首小诗借自己门前桃花开放,结合自己逃难现状,抒发避世怕人知晓的心理,表示与元朝的决绝。

【赏析】

要读懂这首诗的内涵,一定要了解诗人,了解诗人所处的社会背景和社会环境。

谢枋得,主要处于南宋末期,是宝祐四年(1256年)与文天祥同一时期的进士,与文天祥一样是一名著名的爱国将士,能写文章能打仗,只是生不逢时。南宋晚期,元军大举攻宋,谢枋得应朝廷任命率兵前后几次抗元,但最终失败。元军对谢枋得进行追捕,谢枋得被迫隐姓埋名逃亡福建,而谢枋得的妻子女儿在这场战争宁可自尽也不投降,谢枋得的兄弟侄子被迫害致死……可以说,谢枋得家破人亡。所以谢枋得与元朝是家仇国恨,于是在逃亡隐居的期间写下了这首《庆全庵桃花》。

如果不了解诗人的背景和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的背景,这首诗读起来给以一种隐居山林、淡泊名利的感觉,但背后掩藏的确实赤裸裸的家仇国恨!

诗中作者没有直接描绘庵中桃花盛开的景色,而是借景抒情,把幽静的小庙,比作逃避秦王朝暴政的世外桃源,希望在这里隐居避难,从此不与世人交往。作者身处乱世,眼见山河破碎,国土沦丧,忧心如焚,诗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的这种忧愤心情。

“寻得桃源好避秦”,诗人说自己找与世隔绝的地方隐居,目的是为了躲避元朝,情感上直接表明与暴秦般的元朝势不两立。这里引用陶渊明《 桃花源记》典故,既是“虚实结合,古今相融”——以“桃花”之虚代“庆全庵”之实;又是用“暴秦”暗指“暴元”——对桃人而言,是为“避秦”,对作者说,实为“避元”。暗示自己厌恶憎恨元朝的感情。

“桃红又是一年春”,诗人说自己面对山河破碎,心如死灰,连时间概念都没有了,只是见到眼前桃花盛开才知道,又是一年春天到来。

前两句读来平易自然,却隐含着诗人无数的伤心血泪在内:国破家亡,却无能为力!后两句将基调更是拉低了一层:誓死不与元朝为伍!

“花开莫遣随流水,”诗人隐姓埋名不希望被发现,表明与元朝势不两立的决绝态度。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因为桃花随着流水而出,被渔夫所追逐而发现了隐避之所。而此时的谢枋得隐性埋名,怕被人知道,因此他担心门前的桃花凋谢时会随流水淌出,怕也被一个“渔郎”见到,发现自己隐居的地方。诗人这样说,不仅仅是表示不愿让人知,更多地是宣言自己绝不与元朝合作。

可是谢枋得最终还是被元朝发现,元朝统一中国后,就开始拉拢汉族士大夫,由于谢枋得的文名和威望,元朝曾先後五次派人来诱降,但都被他用严词拒绝,并写《却聘书》:“人莫不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若逼我降元,我必慷慨赴死,决不失志。”但无奈,还是被强制送往元大都。最终,谢枋得在现在的北京法源寺绝食殉国,那年,他64岁。

明景泰七年的九月,谢枋得与文天祥一同被赐谥(shì)号,文天祥谥号“忠烈”,谢枋得谥号“文节”,朝廷并在法源寺殉难处为二人建祠,塑二人像一起供奉,以纪念二人那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铮铮铁骨的英雄气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45
 楼主| 发表于 2024-1-2 19: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



0


0











杨士聪
播报讨论上传视频

明代首辅周延儒的门生

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杨士聪(1602-1648),字朝彻,号凫岫。明末山东济宁人,是内阁首辅周延儒的门生。崇祯四年以赐同进士出身及第,与复社核心人物张溥同年,官至翰林院检讨。他为人聪明机敏,善于钻营,北京被攻占后投靠李自成政权,后又入清朝为官。












































本    名杨士聪
字朝彻
号凫岫
所处时代明末清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山东承宣布政使司济宁直隶州
出生日期1597年
逝世日期1648年
主要作品《玉堂荟记》、《静远堂稿》、《甲申核真略》、《戊寅纪事》


目录

1人物生平
2主要著作





人物生平

播报
编辑

杨士聪,字朝彻,号凫岫。为明末山东承宣布政使司济宁直隶州人。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参加科举考试,得中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同一科当中,有东林领袖张溥为三甲第一名,张溥曾在崇祯年间发动东林党人,筹集了几十万两白银贿赂宫中,操控朝政,时人谓崇祯是在朝天子,张溥是在野天子,而其同年杨士聪亦深预其事。其人《明史》无传,据晚明及清初杂史记载,杨士聪也是东林人士,是周延儒的门生,与复社往来密切。

崇祯皇帝曾对杨士聪寄予厚望,恩宠备至,任命其为皇太子朱慈烺的老师之一,而杨士聪日后所为,实负厚恩,故为人所不齿。

杨士聪为人阴险,毫无气节。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于煤山自尽,史称”甲申国难“。有太监收敛崇祯,而满朝大臣争着向大顺政权献宠,竟然任由崇祯尸体在薄棺中腐败,往吊者仅十几人,杨士聪不在其中。 [1]

据《国难睹记》记载,杨士聪投降大顺政权,为伪兵部侍郎 [2]。但《爝火录》记载其投靠大顺政权为户部侍郎 [3]。杨士聪虽然投靠李自成,但李自成看不起这些没有气节的降官,仍然对其追赃2万两。一些平日清廉的官员付不起追赃银,被拷打至死。但杨士聪很快就付清了2万两,所以卒然无事。

清军南下后,杨士聪又入清朝为官。野史曾谓有士子献对联曰:”一二三四五六七;忠信孝悌礼义廉。“上联隐藏”亡八“二字,下联隐藏”无耻“二字。按明末降清为官甚多,亦可能是误将他人事例张冠李戴,但较之杨士聪”三姓家奴“之生平,此对联之形容亦不为冤。




主要著作

播报
编辑

杨士聪入清为官后,曾撰野史《玉堂荟记》多有其他史料所不载事,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但他因东林党门户之见,记述当时史事曲意回护其座师周延儒及其他东林党人,甚至恶意篡改,”论明末事多有偏颇“,而因为其成书甚早,后来成书的谈迁《国榷》、李逊之《三朝野记》,因作者同为东林人士,都引用其不少说法 [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4 12:12 , Processed in 0.07291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