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1-6 07:58:37
|
显示全部楼层
YYX-04薛诚德+灵椿
玩世不恭的朱丝马迹==十六祖文宣有涉朱三太子朱慈炤...【药地和尚+灵椿+】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d=799&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桐城方以智:他要成为疗救天地之药
六尺巷文化 2017-04-17 21:22
来源:塘园流寓草 公众号
“波涛忽变作莲花”。康熙十年(1671年)辛亥十月,61岁的药地大师方以智被清兵解押往岭南。船至江西万安县的惶恐滩时,方以智披衣而起,飞身跃入了惶恐滩的汹涌波涛中。
这个当时被誉为“真孝子、真忠臣、真才子、真佛祖”的一代哲人,就这样以最惊心动魄的一跃,逐波而逝于一桩迄今尚无定论的“粤案”。
方以智自绘像
2017年4月8日,我们一行九人分乘两部车,一大早就从安徽合肥出发,沿合界高速一路向西。因为这些天手机一直提醒,近几日都将阴雨连绵,并伴有降温。本来已经脱了羊毛衫的我,临出门前还是顺手将羊毛衫又抓进了行包中。
车子上了高速,果然雨雾迷离,但所幸能见度仍然不错。此行目的地,正是药地大师方以智晚年曾经驻锡过的江西青原,我们是应邀参加中国禅宗祖庭千年净居寺举办的“药地禅师衣钵塔重修奠基庆典”。
江西自古为才子之乡,也是我的祖先陶侃、陶渊明等曾经长期驻足之地。中国人之所以对祖先无比崇敬,就是因为祖先的文章风节、品格高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基因,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后世子孙。而这,正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根本之所在。
而青原所在的吉安市,古称庐陵,素有“江南望郡”、“吉州福地”之美誉。这里人才辈出,名士荟萃,文化发达,民风淳朴。最早对这里的印象就来源于欧阳修那句:“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桐城方以智:他要成为疗救天地之药 https://www.sohu.com/a/134620825_178391
我想,晚年的药地大师方以智,之所以将人生的最后岁月钟情并盘桓于这片山水,除了因为这里是“文章节义之邦”,更因为这里曾是江右王门学派中心,还是南宋民族英雄、文学家文天祥的故里。
他在这里复兴书院,修复禅寺,恢复道场,登坛说法,开创“青原学风”,并改号为“药地老人”。同代学者都称赞他:“和尚天上人,乃肯与人间事”。
尽管此时,方以智所忠诚的大明王朝已经烟消云散,但他真的只是止于在这里兴学和参禅吗?他要参与的“人间事”究竟是什么?
本来一直担心这四月的杏花春雨,下起来就没完没了、绵延不绝。没想到车入皖国故里潜山县,已然云开雾散;进入朴老故里太湖时,已是大放朗晴。或许药地大师显灵,在衣钵塔奠基时会雨住云收吧?
每进入一个新的地域,手机总是及时预报,并送来几句颇有旅游营销性质的广告词。比如潜山县是“欢迎走进安徽之源潜山县!这里是皖国故都、禅宗祖庭、黄梅戏乡、二乔故里。”
我们的先贤始终记得自己来源于皖山皖水。比如方以智在著作中经常自称“皖桐方密之”或“皖桐方以智密之”。当然,那个时候的“皖”,还仅仅局限于安庆府所辖六邑,故称“六皖”,而不是今天的整个安徽省。
由于桐城县治依偎龙眠山,县城称山城,桐城因此又被先贤尊称为“桐山”。清初宰相张英有一幅楷书扇面,款识即是:“临似劢翁老年台,桐山弟张英”。其子张廷玉的款识也常常是“桐山张廷玉”。
而“桐山方密之”的题识在方以智文章或书画中也屡见不鲜。陈名夏还有首诗,题目直接就是“桐山方密之”,诗曰:“方生天下士,踔厉青云端。独袂挥众言,河汉下飞湍。宣籁匹金石,文陛相盘桓。一朝黄鹄举,流盼伤羽翰。”
最近我们在某氏宗谱中,意外发现方以智父亲方孔炤的落款和衿印,也是题识为“桐山方孔炤”。
我在这里,之所以反复提及“桐山”,是因为想到了方以智座师余飏。他在方孔炤、方以智父子合著的《周易时论合编》一书的序言中说,“桐山方氏四世精易。”此处的“桐山方氏四世”,当指方学渐、方大镇、方孔炤、方以智。
正因为方氏四世精易,易学为方氏家传之学,自方学渐奠基后,代代传承光大,到方以智这里,已经是“集大成”。这为方以智后来在青原山推进“荆杏双修”(即“儒释双修”)、实践“三教归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所谓“三教”,是儒、释(佛)、道三教的泛称。“易”,即是“周易”。三教之学相互批评、排斥,却又相互渗透、吸收。到了东汉,“三教合一”成为一种学术思潮。宋代兴起的新儒学,就是在“三教合一”的基础上建立的。
方以智认为,“易”揭示了天地万物产生及运动变化的原因和规律,“一必有二”,“二本于一”,以此辩证方法来统帅三教,就可以相互吸收,防止各自的片面性。他认为,“三教”虽殊,但都统贯于一“道”,无分内外,彼此都是承袭了三代的礼乐传统。
沿途山色,天已完全放晴
余飏不仅积极推崇方以智的“三教归易”之说,还在方以智主持青原山道场时,于康熙三年(1664)秋天亲自赶到青原山,参加方以智举办的讲会。此次讲会各地名流大咖云集。方以智也借此机会向恩师余飏进一步表达了其终身的抱负:“吾将聚千圣之薪,烧三世之鼎,炮之以阳符,咀之以神药”,显示了他试图疗救天下之志。或许,这正是他晚年驻锡青原时为什么改号“药地老人”的重要原因之一。
文天祥书写的青原山山门
在青原山期间,方以智常以阴阳五行八卦说禅,以道说禅。他还引用儒学经典《中庸》《孟子》《论语》说禅,如用“匹夫不可夺志”的儒学观点,来印证佛徒坚信佛法等。他的这些学说,不仅得到了僧徒的赞同,也得到了广大儒士、道家的认同。
青原山自唐代开元二年(714年),禅宗六祖慧能派弟子行思从广东韶关曹溪山南华寺到这里开辟道场以来,讲会之风大盛。与青原山并列的青原会馆,一度是全国知名的理学讲坛之一。1510年,“致良知”学说创始人王阳明任庐陵知县时,在青原山“讲良知之学”,由此奠定了江右王学的发展基础。
但几经兴废,青原山讲会风光不再。此番经过药地大师的振起,又重放光芒。各地名流学者、高僧老道,纷纷前来青原山,同方以智探讨学问。路经吉安的名士,也常常绕道青原,去拜访这位药地大师,更多的人以结识药地大师为荣。
我们此行还有一项特殊使命:药地大师方以智直系后裔十三世孙方无先生,此前已精心准备了方以智著作《冬灰录》宣纸手抄影印本,将珍藏到药地大师衣钵塔地宫内。
《冬灰录》约八万字的篇幅向我们充分展示了方以智作为曹洞宗寿昌系禅僧的标准生涯。他在上堂开示、法语中对禅宗公案随手拈来,显示其禅学功力炉火纯青。近年来不少学者对方以智的禅学思想展开研究,肯定其禅学成就。论者认为,《冬灰录》作为方以智禅学代表作,其文献份量、学术价值与《东西均》、《药地炮庄》(此两书后文将提及)相比美,是研究方以智思想必读的三本著作之一。在《冬灰录》中,“五位纲宗(青原)”份量很重,是方以智总持三教(儒道释)、庄禅易会通思想最重要的文献。
但也有不少学者怀疑,认为方以智是被迫逃禅,其儒家立场并未改变。
我忽然觉得,我们这次长途跋涉前往青原山,不正是远赴药地大师之约吗?我们不仅仅是应邀参加他的衣钵塔重修奠基庆典,更是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和探秘的渴望。
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以及探秘的渴望,我们马不停蹄地赶路。中午在九江用餐时,阳光明艳,已有夏日的逼人气息。有人开始减衣,方平先生耐不住热,甚至穿起了短袖衫。方平先生是桐城桂林方中六房、桐城派鼻祖方苞的同宗后裔,近年来热衷于区域文化事业发展,尤其令人敬佩。
下午3点终于抵达吉安市北大门。
在等待主办方接站的间隙,我们下了车。天气不知何时变得阴沉起来,并有雨滴飘洒。站在吉安大地上,目光所及,四月的花事已经不盛,但满眼绿意婆娑让人欣悦。尤其是看到前方有“吉安欢迎您”五个红色大字,以及“庐陵文化生态园”“青原山”等旅游指示标牌时,如归故里,倍感亲切。
终于来到了曾经以药地大师为中心,包括诸多桐城先贤都曾经驻足,并盘桓过很久的这片土地,这片产生过无数文人才子、理学名家、名臣将相以及诸多英雄豪杰的神奇土地,我的内心颇有些激动。仿佛就看到这些历史人物微笑着向我走来,向我招手示意;甚至有一种即将与药地大师相会于青原山的奇妙感觉。
可能是言语沟通有问题,主办方接站时南辕北辙,跑到吉安南大门去了。我们只好让他们不要再回头来接,我们自己直奔宾馆。
宾馆已有净居寺僧人及青原有关部门人员在等候。热情寒暄,签到,领取活动议程安排表,办理住宿手续,有条不紊地进行。由于我晚上睡眠不好,也不想影响别人休息,所以没有选择双人标间,而是直接选择了单人间。稍事休息后,就接到同行者大步车业蒋天赐先生的电话,催促我赶紧下楼,一起到青原山。
吉安古称庐陵,建置史有2200多年。青原山位于市辖青原区的河东镇东,距离市区仅10公里。车行青东大道上,路两边不知植的是什么树,开着翠白色的花,一团团簇拥着,似乎夹道欢迎我们,别有景致。可惜因担心手机电力不足,没有随拍。由城市经过农村,平畴陌陌,村庄的农房虽不是徽州特色的飞角翘檐和马头墙,却也黑瓦白墙,干净清爽,点缀在绿树和水塘之间,颇有江南特色。路边有公交站牌显示为“镇村公交”,足见其乡村公共交通系统已经比较完善。
很快,眼前一片翠青山色似乎是平地而起。据《庐陵县志》载:“自螺川而望东南,其青青者,皆青原也”,青原山即得名于此。广义的青原山范围较广,而狭义的仅指净居寺所处的安隐山和周边山水——青原山风景区。山由人兴,人由山名。据资料介绍,青原山景区集佛教文化、名人文化和秀丽风景于一身,为江西文化名山,被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誉为“山川第一江西景”,为4A级旅游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青原山海拔320米,峰峦连绵10余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7%,山上古木参天,景色秀丽,环境幽静,气候宜人。
走进青原山,首先要经过的是山前一座石桥,据说人们只要过了此桥就与佛有缘,万事大吉,百业昌盛,故称“万善桥”。嵌有文天祥所书“青原山”匾额的红亭就座落在此桥的南端,它是青原山的第一道山门。文天祥的字体浑厚有力,正气凛然。药地大师在通籍之前,曾流寓金陵,与父亲及亲朋好友拜谒过方正学(方孝孺)祠,其五世祖断事公方法也同祀于该祠中。当时他们就高吟文天祥的“正气歌”,表达抗击异族入侵之志。
从红亭前行600多米,便到了第二道山门,上面刻有施闰章题写的“圣域”二字,可惜此门在“文革”中被毁。施闰章是宛陵(今宣城)人,曾任江西布政使参议,他的号是“愚山”,方以智又号“愚者”,两人相交甚笃,故人们称为“二愚”。再前行约500米,就到了第三道山门,上面有颜真卿题写的“祖关”。官至福建布政史的休宁汪楫曾写信给方以智,认为“祖关”二字是后人临摩颜真卿,或集字而成。方以智认为这地方当时还比较闭塞,“遂无摩者”,况且古人也常常自刻,“遗墨精光,常如星日”,“骨力见乎笔端,凛凛如生面”。他从这两个字上,看到了与文天祥“青原山”三个字一样的正直忠烈之象,故而倍加珍重。
“祖关“两个大字为颜真卿手迹
祖关的左边是待月桥,右边是迎风桥。万善桥、待月桥、迎风桥是横跨在青原溪上的三座名桥,桥下溪水清澈见底,鱼虾在水里追逐戏嬉。
青原山是著名的禅宗祖庭,也是儒家理学的大讲坛。现在山上保存有净居禅寺,复建了阳明书院。净居寺建于唐神龙元年(705年),原名为“安隐寺”,宋崇宁四(1105年)改为现名。禅宗七祖行思(庐陵人),在韶州(今广东韶关)曹溪山南华寺受六祖慧能真传,于唐神龙元年到青原山创建寺院,广聚信徒,传布佛法,发展成禅宗南宗的青原法系,乃南宋两大法系之一,后又发展成曹洞、云门、法眼三家,影响远及朝鲜、日本和东南亚。大雄宝殿四面为池,以拱桥相联,难得一见。后面山上有纪念行思禅师的七祖塔。
寺僧引导前往衣钵塔
方丈释妙安大和尚与特邀嘉宾欢谈
检查安放地宫的珍藏法件
药地大师的著作《冬灰录》,经其十三世孙方无先生亲手呈交释妙安禅师,即将安放于地宫珍藏。关于《冬灰录》,前文已有较详细的介绍。
释妙安禅师在弟子协助下,亲自安放药地大师衣钵法件。衣钵法件安放后,居士与寺僧一起沐手焚香。
衣钵法件安放地宫之前,天上飘起了雨滴。大家正在担心时,雨止云收。衣钵安放顺利。这时天上忽然龙形云彩飘来,大家惊呼为药地大师显灵。
药地大师认为,天地无非是一大道场而已,且人人乃至细微事物都是一个道场。但世之攘攘,故圣人立学训之,使人不至于习而不察、流且迷,以息其俗累,不见异物而迁,尊师取友,敬业穷理,鼓舞向上。而出世者更进一层。于药地大师而言,岂非避法离俗高士?他晚年驻锡青原,罗络三才,总持三教,以救天下苍生为己任,甘为药树,以图疗救天地,留下旷古传奇。笔者观大师衣钵法件安放地宫,感而有诗云:
天地何尝悲道场,人生攘攘是流迷。
见迁累俗非无察,敬业尊师欣有期。
高士远尘栽药树,净居造胜悟禅机。
总持三教传薪火,烹出一炉旷古奇。
庄严的海会塔。药地大师衣钵塔即在其后。我在海会塔前留个影。
晚上大家吃完斋饭后,仍在兴致勃勃地探讨。释妙安禅师仙风道骨,谈笑风若。众人谈论最多的当然是药地大师方以智。南明史专家陈江先生再提方以智不死万安、真墓在湖南的观点。
释妙安禅师赠送的《青原山志》,让我极为欢喜,止不住反复摩挲。
衣钵塔正式奠基庆典将于次日上午8点正式举行。
4月9日早晨起来,查看天气,手机显示有小雨。这本是个雨季,有雨也不奇怪。但站在宾馆外的大街上,看近处阴云沉积,远处尤其是东边却豁开亮色,飞彩弥漫,心想或许不会有雨。果然,用过早餐出发时,天已晴开。毕竟是人间四月天,气温不高不低,温润宜人,春已深,绿渐浓,一年中最美好的光景。净居寺选择这样的吉日举办重大庆典是颇有深意的。或许是要让人们象珍惜春光一样,珍惜为青原山做出重大贡献的药地大师;或许是要人们将庆典与美好的春天一起,永远珍藏在记忆里。
路上想到昨夜朦胧中,似乎有人大喊我的名字。我迅即答应了一声,翻身起床。然而开门以后,左看右看,走廊里空空如也。我疑惑地关门重新坐到床上,却再无睡意。随手翻开妙安禅师赠送的《青原山志》,寻觅药地大师在江西特别是青原的足迹,查找大师的诗文或与他相关的诗文。现在想来,岂非药地大师夜来与我进行了一场彻夜唔对么?
净居寺海会塔,沐浴着晨阳,象涂上了一层金色佛光,庄严中透露着喜庆的意味。蓝天中的流云细白如纱,远处青山叠翠绵延,近处苍松傲立、山花怒放,空气中弥漫着禅香与花香。这是药地大师和他的道友,以最诚挚的乡情欢迎远道而来的故里亲人吧。
参加庆典的僧众、居士与嘉宾陆续来到青原净居寺塔院后山。庆典之前,信众和居士们到历代禅师碑塔前参拜,观瞻碑刻。
庆典已经准备就绪。左边为药地大师衣钵塔塔基,昨天下午已经对地宫进行了封存。右边为笑峰大师衣钵塔塔基。笑峰是药地的同门师兄。两人都是明代进士,明亡后削发为僧,先后入觉浪道盛大师门下。笑峰俗姓倪,谱名嘉庆,字笃之。官至户、兵二部正郎。他在道盛门下参悟良久,得到印可,为曹洞宗第二十九世,于清顺治十四至十六年(1657-1659)住持青原山净居寺,殚精竭虑,重修毘卢阁,并倡修延寿堂、传心堂,同时创修《青原志略》(未竣,后由药地完成)。殁后,药地为其在青山原之麓建衣钵塔,名“断碣塔室”。
佛光普照,钟磬悠扬。上午8点,奠基法会准时开始。青原山静居寺住持妙安大和尚、资国寺住持妙心大和尚、福建均庆院住持道平法师共同拈香主法。
嘉宾及信众上香
梵唱声中,四众弟子诵经祈福
沿药地大师塔基洒净加持
奠基培土开始。众法师、领导及嘉宾移步至奠基现场,共同奠基培土,植根祈愿、浇灌佛土,祝愿世界和平、国泰民安。
笔者于梵唱磬鸣中,瞻仰药地大师衣钵塔奠基法会,看千峰叠翠、溪环水绕中的千年禅宗祖庭净居寺,天上祥云飞驾,人间鸟语花香,一派祥和安宁喜乐景象,感而有诗云:
亘古青原别有山,行思弘道迄今看。
千峰叠翠屏禅寺,三圣丛溪绕法坛。
鸟语声声犹棒喝,花飞点点似玄关。
祥云应是先生驾,杖底乾坤留此间。
上午9:30,在毘卢阁举办药地神师衣钵塔奠基暨捐赠仪式。由江西青原弘济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助理申和均主持。出席仪式的领导有原中央统战部光彩办主任韩军、中国智密研究所副所长王长信,江西省民宗局及吉安市委统战部、民宗局领导,青原区相关部门负责人,特邀嘉宾有药地大师方以智第十三世孙方无先生、桐城桂林方氏方平先生、长篇历史小说《大明奇才方以智》作者陶善才先生、南明史专家、方以智研究权威学者陈江先生,以及相关大学文史专家学者,安徽大步车业创办人蒋天赐先生,文山集团董事长孙建中先生等。同时还有江西省佛教界的会长、副会长、法师及来自安徽、浙江、河南、江苏、南昌、吉安等地的信众。
仪式共有四项议程。首先由佛学研究者、原中央统战部光彩办主任韩军先生对药地禅师的生平作了简要介绍,并诵读了此次重修“药地禅师衣钵塔铭”,塔铭由陈江先生撰写。
江西省市有关部门负责人、江西佛教界代表、学者陈江等分别作了发言。他们从不同角度对药地禅师的生平、智慧及对佛教的贡献做了概述和高度评价,并表达了对修复药地禅师等历代住持衣钵塔的祝贺和支持。
颁发捐赠证书。文山集团董事长孙建中先生将珍藏多年的药地大师书写的“祇山”匾额,慷慨捐赠给青原山净居寺;安徽大步车业创办人蒋天赐先生为药地禅师衣钵塔重修,发心捐助20万元。妙安大和尚为孙建中先生、蒋天赐先生颁发捐赠证书。
韩军先生、方无先生、罗彩燕先生、陈年胜先生共同为药地禅师手书“祇山”匾额揭牌。
江西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西青原弘济慈善基金会理事长、青原山净居寺住持妙安大和尚致谢辞,对各位领导、嘉宾、法师莅临仪式表示欢迎,对大家修复药地禅师等历代祖师衣钵塔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对安徽大步车业创办人蒋天赐先生捐赠20万元以及文山集团董事长孙建中捐助匾额致以由衷的谢意!他进一步简述了药地禅师在青原山净居寺弘扬和发展禅宗文化作出的卓越贡献,概括了修复药地禅师等净居寺历代住持衣钵塔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并倡导和鼓励广大信众传承药地禅师的精神,为弘扬禅宗文化作出贡献。
奠基庆典法会暨捐赠仪式结束,到方丈室与妙安禅师座谈。
跟随妙安禅师在寺内参观时,我似乎感觉药地大师也在陪同故里来的我们行走,我甚至感觉到他拄杖芒鞋、破布衲衣,却神采奕奕的样子。是的,他在江西十多年,其中在青原山就有近九年时间(1663-1671)。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曾倾注了他的心血。而此前在法兄笑峰主持青原时,他也曾来青原山活动。这十多年的时间,既是他思想最为成熟的时期,也是清朝立国之初政情还不稳定的敏感时期。
引我注意的是“曹溪宗派”四个大字,是王阳明任庐陵知县时,在青原山净居寺讲学所书碑刻,观其楷书,沉着刚劲,端庄高雅。明中期以来,王阳明、王畿等第一流的学者来青原讲学,吉安学者邹守益、罗洪先、欧阳德、聂豹崇尚江右王学,建传心堂于净居寺内,大会各地学人于此。青原山成为江右王学活动的重心。
明末清初,社会动荡,青原讲学之风有所衰竭。但方以智任净居寺住持后,又掀起了一个青原讲学的高潮。《青原志略》卷七宋之鼎《玉原里茅屋记》:“愚者大师驻锡青原,居士皈礼之,每入青原谈玄析义,辄数日忘返。居士云:‘吾不敢望陶靖节,然愚大师,今之远公也。余得厕白社,幸矣。青原、玉原,宁问柴桑同异乎?’”
需要指出的是,王学兴盛时,极大地压制了青原禅宗;而方以智兴盛青原禅宗,广泛交往社会各界人士,带来了青原儒学的一时兴盛,呈现出佛、儒同兴的景象。
在参观中,我们发现净居寺碑刻可谓量大面广。比如下图这幅:
这是“祖关”二字。原碑刻在净居寺第二重山门,为唐书法大师颜真卿手书,当时颜真卿被贬为吉州司马。晚明学者、方以智好友施闰章摹刻原石,嵌于斋堂遗址处,此处为新摹刻石。“祖关”与第一重山门上文天祥所书的“青原山”三个字,还有有黄庭坚和李刚的诗碑,一起并称为“青原墨迹四宝”。读《青原志略》,可以看到这些碑刻在方以智诗文中多有提及。
可惜由于时间安排紧凑,我没有看到原计划拜谒的方以智手书“天在山中”碑刻。所谓“天在山中”,来自《易经》大畜卦象:“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贤往行,以畜其德。”以本卦卦象来看,既有山之稳定,又有天之宏大。天虽然宏大,竟然为山所包纳,这就夸张地、形象地极言其所积蓄内容之广大。
这样的容量是怎么得来的呢?从方以智“聚千圣之薪,烧三世之鼎”的一贯追求可以找到答案,也就是学习继承往圣前贤的智慧,然后“炮之以阳符,咀之以神药”。这样就可以达到上九爻之象:“何天之衢,道大行也。”天街大道无所不达,得大自由矣。所以《彖》曰:“利涉大川”,应乎天也。能做这样的士君子,就能为家国天下做事,为人民谋福祉。可见,方以智刻下这四个字,并不是简单地解易参禅。他甚至力求把自己做成了疗救这昏天浊地的药树、药身。
我在写这个青原纪行系列篇的时候,不少人对药地大师方以智抱有非常神秘的感觉。他们或留言或直接问我:方以智是不是红花会舵主陈家洛的原型?是不是“广东十大杰出青年方世玉”的原型?还有的人思考得更深,他们看过余英时的《方以智晚节考》,看过神秘的天地会和洪门传说,相信方以智就是天地会创立者。
实际上,在方以智逝世三百多年后,中国社科院主编的《中国古代通史》上,记录了反清复明秘密组织“洪门”留下来的几句口号诗:“三点暗藏革命宗,入我洪门莫通风。养成锐气复仇日,誓灭清朝一扫空。”
这个口号诗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随着金庸等武侠影视剧的热播,迅速传诵开来。“洪门”俗称天地会,有史可查的有着“三点会”“小刀会”、“添弟会”等十多个异名,但都源出洪门,是实实在在曾经存在过于中国大地上的民间团体。洪门(天地会)及其分支在中国近世影响巨大,“洪学”研究一度曾经成为海内外一门显学。孙中山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一开始加入的就是洪门并成为其中的“洪棍”(元帅)。他曾经这样考论洪门:“洪门者,创设于明朝遗老,起于康熙时代。盖康熙以前,明朝之忠烈,多欲力图恢复,誓不臣清,舍生赴义,屡起屡蹶,与虏拼命……”
天王殿前两株古柏,为七祖行思禅师亲手所植,已有一千三百余年。
这个“洪门”或者说“天地会”与方以智到底有什么关系?这个口号诗中的“三点”又是什么意思呢?1962年第一次出版的方以智著作《东西均》,其中有一个小小的符号“∴”,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从清初一直延续影响到近世中国一百多年历史进程的“洪门”或谓“天地会”、“三点会”,正是方以智所创,或者他不是唯一,但至少也是以他为精神领袖的。
而余英时教授也一直怀疑方以智是反清复明活动中的核心人物,并坚持认为方以智被清廷执逮时,于万安惶恐滩跳江自沉。这推翻了几百年来认为方以智是病死万安舟上的观点,产生了强烈影响。余英时此论现在几已成公论。
方平先生在4月10日晚上还专门发给我一首诗。诗前序曰:“丁酉年三月十二与方无、天赐、渡庵、新强、陈元之吉安青原山东净居寺参加药地禅师衣钵塔奠基庆典,途跨吉水大桥,询惶恐滩,方知修万安水库,滩已不现。是日晴阴不定,间或飘雨。是时是地,感触万千,乃步先从祖涂山‘惶恐滩’诗韵作七绝二首。”他在诗中遥想当年风雨夜,方以智密之先生沉江之惊寒。临流凭吊,甚是悲壮。
但是,这次方以智衣钵塔奠基,南明史专家陈江再提方以智不死于万安、真墓在湖南的独家发现,以及方以智与天地会的紧密联系,又为以上诸说罩上了新的传奇色彩。
净居寺大雄宝殿建在放生池上,四面环水,拱桥相连,国内独有。
妙安禅师还带领我们参观了后山上七祖行思留下的倒插荆、卓锡泉。相传七祖行思禅建寺青原山中,倒插荆条一枝,言“此为灵地,树当活”,后来果然应验了。但在净居寺几度兴废中,荆树渐枯。后来方以智主持青原山道场,荆树又复活,“枯荆复茂,山川改观”。方以智说“荆树放光,覆本垂迹”,对此挺有感触,认为有受命遇缘之意。
死而复活的倒插荆
其他人也从这棵死而复生的古树身上,看到了方以智经历了百忍千难后,隐忍精进的志概。其同乡好友孙晋在方以智“药树堂”落成后,撰《药树堂碑文》说,“岁丙午(1666年,康熙五年),余从曹溪过青原访之。七祖所插之荆枯而复蘖,(药地)师于其下筑祖堂归云阁基。归云之下,为药树堂。施愚山书一额,“……千指围绕,钟板中节;三代礼乐,万仞风规。”将方以智目为当然的领袖。
而方以智所撰《药树堂铭》也说:“七绝掩盖,造命奇绝。倒插生根,枯而复蘖。不萌枝上,硕果暗结。龙渊烧淬,三番两折。夜半天明,不容齿舌。此中山水,险崖断碣。仰空一笑,不欺时节。杖门托孤,永志其智。”吐露出了不凡气概。
中午在净居寺用过小寮后。因为方无先生有急事必须赶回,我即陪同他提前离开了青原。回程途中,车过九江大桥时,想到来时大家谈到九江之名的渊源及浔阳、柴桑、江州等古称,谈及“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的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提及“江州司马青衫湿”的白香山,由此想到有“诗有盛唐气象”的方以智曾祖父方学渐。那时,方学渐作为布衣鸿儒,其学术声名已经远播大江南北。
方学渐是方氏学派的奠基人,而就他的学术系谱来看,应当属于王门后学中的左派。但是方学渐实际上又反对王门后学的空泛议论,坚持“究良知而归实”,企图恢复王学正统。方学渐的长子方大镇,官至大理寺少卿。他与青原王门学派有着紧密联系。早在做京官时,他就受邀讲学于帝都的首善书院。而该书院正是倡导东林党人主张的邹元标、冯恭简所建。
邹元标正是吉安人,作为东林党首领之一,他与赵南星、顾宪成号为“三君”。后来潜心理学,成为青原中坚。如果说方学渐还只是与江右王门学派遥相呼应,方大镇则与江右王门领袖人物直接交游论学,但他对明季剧烈党争已经产生了一定的警惕,曾给邹元标致信,批评了“立朝垂绅者,未免门户见目;在野讲学,未免壇坫异同”的时弊。方以智的父亲方孔炤,作为方氏家学第三代传人,著作等身。他博采众家,打破了三教九流的界限,并自觉利用当时的自然科学知识,包括西方传来的天文学及数学。
对方以智学术思想有重大影响的还有其外祖吴应宾和业师王宣。与方学渐、方大镇的纯儒学者身份相比,吴应宾则极力倡导“三教合一”。方以智称他为“三一先生”。江西人王宣是方以智的业师,乔居桐城,与方大镇、吴应宾辩证学问。他精通医道,喜研物理,尤其擅长衍《易》。
分析以上脉络会发现,方以智所谓“聚千圣之薪,烧三世之鼎”,正是将哲学思想根植于以上诸前辈学术之上。作为易学巨擘、儒家真孤、禅门巨匠,方以智将自己成熟的思想贯注到道场中,别开青原学风,身边因此聚集了一大批精英分子。
但他又是崇祯王朝的孝子忠臣,永历朝十请不出却心系天下苍生的阁老。时人以“山中人非山中人”暗喻方以智家国天下的情怀,这与方以智手书的“天在山中”石刻所表明的志向是一致的。
正因为如此,他的身边常隐现各种抗清力量。这其中既有他父亲方孔炤巡抚湖广时的旧部,也有他的挚友兼抗清中坚人物如瞿式耜、陈子龙、夏允彝、王夫之、钱谦益、归庄、胡印选、施闰章、魏禧、姚之朔父子等人,还有龙眠故旧钱澄之、周岐、妹婿孙临等,甚至还有曾为明朝旧吏而任职清廷的官方人物,以及联明抗清的农民军首领,连明清正邪僧俗各派人士所不容的金堡也都和他交往不绝。
这些人尊他为“方相国”、“方学士”、“方阁学”,写诗赞他“旷代才名流下界,半天人卧在高窗。”方以智鼓励他们“努力向前,自有天授”。这显然引起了清廷的关注和忌惮,以致后来被执逮。
而且方以智文武双全,难怪今天的人们,总是将他与天地会、洪门相联系起来,在金庸小说或影视剧里总能看到方以智的影子。
明代吉安王门学者建青原会馆
清道光年间改建阳明书院
行文至此,限于精力和篇幅,不得不收笔了。感谢大家鼓励我写完这个纪行。如果大家仍然意犹未尽,可以找来《大明奇才方以智》一书看看,尤其第十六章对方以智在南方包括青原的活动有较为详细的叙述。或者今后有时间,我将第十六章连载于本公众号。顺便提及的是,回程途中,风雨大作。原先带来的羊毛衫终于在途中派上了用场。后几日看央视新闻,说江西多地苦雨成灾,不由庆幸药地大师衣钵塔奠基时的风和日丽。
❖精华推荐❖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