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石惊朱丝马迹=====薛文宣·红楼天地会朱三太子朱慈炤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2
 楼主| 发表于 2024-1-6 13: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朱丝马迹==十六祖文宣有涉红楼梦作者朱三太子朱慈炤...【方以智+冒辟疆+红楼梦+石能言语终须白//血化精魂叫亦红+】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99&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从《冒辟疆全集》中冒辟疆方以智诗歌往来考证《红楼梦》之必为冒辟疆所作
良苑 2018-04-01   |  359阅读  |  5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从《冒辟疆全集》中冒辟疆方以智诗歌往来考证《红楼梦》之必为冒辟疆所作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 丁建国)

  一、《再用前韵答友人》,一个铁证

  《冒辟疆全集》中有一首诗《再用前韵答友人》(《冒辟疆全集》247页),读者容易放过。因为题目没有标明所答友人的身份地位。其实,正由于此诗隐去友人名字,故而尤为重要,极其重要。这是冒辟疆及其子冒丹书等人心虚的证据,心虚什么?我们来考证。

  求曹独苦怅哀鸿,忍见离群自昔同。
  最不可忘惟夙夜,从来难画是飘风。
  石能言语终须白,血化精魂叫亦红。
  我自与君联旧好,肯随蓬梗逐西东。

  这首诗写在康熙丙午年(1666年丙午)冬日,方以智任青原山净居寺住持期间。我以为是答复方以智给冒辟疆的开示诗的。

  我们先读读方以智的开示诗。

  示襄藏蕴侍者

  石头引汝吸西江,日用吾谐何处藏。
  看破漉篱还可卖,超宗亦不数襄阳。

  十年劈出血肝肠,今日新硎何处藏。
  正显罩篱神变化,一双赤手舞风霜。

  解读如下:

  1 示襄藏蕴侍者

  何以称冒辟疆藏蕴侍者?

  藏蕴即蕴藏。

  先看“蕴藏”集解:汉刘歆《与扬雄书》:“一代之书,蕴藏於家。”《诗大序》“在心为志” 唐孔颖达疏:“蕴藏在心,谓之为志。”清刘大櫆《祭左茧斋文》:“凡所蕴藏,百不一试。”

  方以智尊称冒襄为藏蕴侍者,有三层意思:

  一、他们有共同的大志,反清复明。 此大志须蕴藏于心。

  二、形势发展至今,反清复明,几无可能。所以不能轻举妄动,“凡所蕴藏,百不一试。”

  三、但是此心志绝不能消失,绝不能死亡,必须蕴育出精神生命,精神成果。以一部惊世骇俗的《红楼梦》,来表达反清复明的情感和思想。

  2 石头引汝吸西江

  石头指《石头记》。吸,就是汲取。西江,一来自《庄子》“激西江之水”;二来自唐诗“西江之水上天流”。另外,也指江西,方以智所在。

  这句话首先是说,《石头记》使得冒辟疆付出全部的才华学识,人生智慧和人生资源。

  其次是说,冒辟疆来到江西求助方以智,与方以智讨论著作事宜。

  3 日用吾谐何处藏

  来自庞蕴禅诗:“日用事无别,唯吾自偶谐,头头非取舍,处处勿张乖,朱紫谁为号,丘山绝点埃,神通并妙用,运水及搬柴。”禅诗运用了黄檗禅师典故。有人问黄檗禅师怎样才是神通变化?黄檗禅师回答:“你每天二十四小时,治事待客,上下应酬,哪一个不是神通变化呢?”方以智引用庞蕴禅诗及黄檗禅师的故事,说明《石头记》所写是日常人生,但是其中蕴藏的是惊人的题旨,所谓微言大义。

  4 看破漉篱还可卖

  漉篱指的是篱笆柴。宋朝陆游《炊饭》诗有“欲作明朝计,还须卖漉篱”句;宋朝叶适有“昔庞蕴夫妇,破家从禅,至卖漉篱自给,男女不婚嫁,争相为死”的佛教故事。

  这里表面是说从禅故事。其实密码藏在陆游诗句“欲作明朝计”里。方以智告诫冒辟疆,“明朝计”必须看破,漉篱不必卖了。反清复明的地下行动不要坚持了。

  5 超宗亦不数襄阳

  超宗是佛家语“绝相超宗”。“绝相”,就是要你,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自相,不取相,不他相。就是要你无分别之心,比如什么我是佛你是魔等等。“超宗”,就是要你,不要存有宗教门派的世俗观念。无分别之心,要静心修炼,而不是把心力用在发展宗教门派势力上。

  襄阳,一、位居中华腹地,扼守汉水中游,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建制28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养育了一代名相诸葛亮,三国名士庞统,“允冠百王”的光武帝刘秀等英雄,以及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张继、杜审言、皮日休,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东方圣人释道安等一大批名人。方以智这里主要是以襄阳指代军事斗争。

  方以智借用超宗佛家语和襄阳典故,嘱咐挚友不要再分心于武装斗争,地下活动。安心静气,全力以赴,创作好《石头记》。

  6十年劈出血肝肠

  这里方以智说的是为写《石头记》,他们已经花费了十年功夫,收集素材,构思主脑,拟出架构。这部书,是明亡纪事,字字血,声声泪,杜宇啼出血肝肠,来之不易。

  7今日新硎何处藏

  新硎出自《庄子·养生主》:“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硎:磨刀石;新硎:新磨出的刀刃。

  已经十年劈出血肝肠,但是刀刃还象新磨出那样锋利。那么,好好缮刀而藏之吧。这里方以智再次嘱咐冒辟疆,保存自身,保护才华,安静隐蔽的继续创作。

  8 正显罩篱神变化

  罩篱,即笊篱。笊篱是一种发源于中国的汉族传统的烹饪器具,用竹篾、柳条、铅丝等编成。像漏勺一样,有眼儿。在烹饪时,用来捞取食物,使被捞的食品与汤、油分离,即过滤、筛分、沥水。

  罩篱的神奇变化就是留物沥水。

  9 一双赤手舞风霜

  一双赤手在风霜中舞动,就能如同笊篱沥水留物一般,无中生有。这就是文学艺术创造的神奇之处。就是写作的奥妙。

  这里方以智是盛赞冒辟疆的创作才华。

  现在我们读《再用前韵答友人》,感觉大不一样了吧?

  求曹独苦怅哀鸿,忍见离群自昔同。
  最不可忘惟夙夜,从来难画是飘风。
  石能言语终须白,血化精魂叫亦红。
  我自与君联旧好,肯随蓬梗逐西东。

  首联,是说看到方以智逃禅,求学曹洞宗,孤独清苦,不由惆怅不已。我不忍心见到你如离群哀鸿,就像过去一样。

  方以智早先栖身南方山林。顺治七年方以智去昭平仙回山“披缁为僧”。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终于被清兵搜出。清帅反复逼降无效,最后听任方为僧。方以智于是去梧州,在梧州云盖寺居住两年。至顺治九年八月,偕同施闰章至庐山。

  顺治十年元旦,回到桐城浮山白鹿湖见到父亲方孔炤。就在这年,他重去离别十年的金陵,皈依天界寺的觉浪道盛法师。方以智“闭关”于金陵高座寺的看竹轩。这期间冒辟疆前去会晤过。方以智也到冒辟疆的水绘园访问过。后来去江西青原山。

  二联,第一句说最不能忘的是密室交谈的夙夜。第二句就是对应方以智开示诗尾句“一双赤手舞霜风”。艺术创作,无中生有,这是最难的事情。

  第三联乃全诗关键。“石能言语终须白,血化精魂叫亦红。”

  文学创作,怎么样无中生有呢?关键是有情感有思想。深厚的,不能自已的情感;深刻的,直指人心的思想。还要有活灵活现的人物。《石头记》得以成功,终须主角是美玉,是晶莹剔透的“白玉”。我的董白,正乃其人呀。

  血化精魂,千红一哭,痛悼无数的大明的杰出儿女。所以叫《红楼梦》,纪念朱明江山。

  第四联,是写出自己和方以智的情感,表达自己的志向。

  上句里的“联”,是指两人同年生,被当时人称赞为珠联璧合。两人不仅是复社同盟,更是情感超过骨肉的知己、弟兄。冒辟疆写给方以智的另外一首诗中有“齐年当日称联璧”句,可以参证。

  下句说,请你放心,我一定不会改变心志,为了功名利禄,如同飘蓬,随人西东。我一定会把《石头记》最终写成,流布后世。

  这是冒辟疆创作《红楼梦》的铁证!方以智是冒辟疆创作此书的最重要的合作者。当然,后来还有好多合作者,但都不如方以智重要。

  二、第二个铁证,《竹关》唱和诗

  《竹关三年炉碳中辟疆道兄甲午秋圆光伸叙再生事讵意两各终天耶山中言念遣儿过水绘庵书此寄泪》(署名:栾庐无可知,《冒辟疆全集》1088页)

  弹指何论二十年,竹关出手更凄然。
  今伤两地风吹木,影对三生水是田。
  漫说白毫藏兔窟,各教黄口弄狮弦。
  一场翻尽关山曲,痛杀人间不许传!

  顺治十四年秋(1657年),冒辟疆讲学金陵,大会亡明志士之后。 “丁酉秋日,父执冒朴巢大会世讲于白门。”(方中通《陪诗》)此时方以智于合山庐墓,写诗遣儿子方中通交给冒辟疆。

  研究者多认为,这是方以智鼓励冒辟疆,以会盟讲学的形式多多投入救明地下活动。其实恰恰相反。方以智已凄然告诉我们,地下活动必然徒劳。他念念在心的,是那部《石头记》。对照冒辟疆答诗来读,将会更加清楚。

  首联,二十年,指南明江山的寿限。弹指一挥,灭掉了。不要再论,论之只有伤心。竹关出手,是指冒辟疆去方以智闭关的高座寺会晤时,两人定下来写作《石头记》的计划。那是无法拯救大明之后的退一步打算。以文字抗争,用血泪熔铸一部书,永远流传,永远不死。这种出手正是凄然的。这时定约,到后来青原开示,正好时间是十年。

  “今伤两地风吹木”,两层意思。明面是写两人都伤心,都死了父亲(“讵意两各终天耶?”)。两人互相惦念。暗面是说《石头记》女主角名字,林。“影对三生水是田”,也是两层意思。明说的是父子生死,以及两位挚友的生死情缘。暗说的是《石头记》里人物的前世今生缘。三生石典故,尽人皆知。风吹木,是描绘方以智在山里庐墓的气氛;水生田,是暗示水绘园的环境。林黛玉,应该是水绘园的产物。

  第三联,“漫说白毫藏兔窟,各教黄口弄狮弦。”四层意思。明面,一是说,做隐士,狡兔三窟。白毫,是白毫子,汉隐士。二是说,给青年讲佛法。暗面,一是说,将写作的笔墨纸砚藏好,也就是将《石头记》藏好。白毫,是毛笔。二是说,你在金陵会盟讲学,也是号召青年树立节气,誓死不投降清朝。

  第四联,“一场翻尽关山曲,痛杀人间不许传!”也是两层意思。明面,说冒辟疆慷慨激昂的讲学,犹如唐代诗人著名的关山曲,激荡人心。(《关山曲》 唐马戴诗:1金甲耀兜鍪,黄云拂紫骝。叛羌旗下戳,陷壁夜中收。霜霰戎衣月,关河碛气秋。箭疮殊未合,更遣击兰州。2火发龙山北,中宵易左贤。勒兵临汉水,惊雁散胡天。木落防河急,军孤受敌偏。犹闻汉皇怒,按剑待开边。)可是,只能悄悄的结束,不能公开,痛杀人心。事实如此,金陵盟会所有参与者,所作诗文,竭尽隐晦。暗面,是说,《石头记》这一奇书,犹如一部檄文,直指人心。但是现在还不能公开,不能流传。只能暗中蕴育,暗中创造。虽然痛杀人心,然而无可奈何。

  现在对照冒辟疆和诗。

  《无可师栾庐闻先大夫讣音特遣嗣君方田伯垂唁答和原韵》(冒辟疆,《冒辟疆全集》195页)

  竹关分手又三年,风木衔悲共惨然。
  (师自庐山还白下,甲午秋,晤于竹关圆牖)
  在世只教心化石,于今谁信海为田。
  焦先已托蜗牛寄,刘峻空论燥湿弦。
  令子长才能过我,鹤泉猿树句应传。

  第一联无须解读。

  第二联是全诗关键,暗语惊人。明面是说,伤心过度,心化成石,麻木了;谁还相信什么前世今生。暗面是说,我在世每一天,心中所想,就是《石头记》,我每天都在心里酝酿,将心血化成《石头记》;我哪里还会天真的幻想,沧海变桑田,大明能复活。

  第三联,用两个隐居的古人的典故,来说明自己已经决意隐居,在水绘园里写作《石头记》终老。

  焦先,汉末隐士。或谓曾结庐于镇江谯山。传说死时百馀岁。《魏略》云:“焦先及杨沛,并作瓜牛庐,止其中。以为‘瓜’当作‘蜗’;蜗牛,螺虫之有角者也,俗或呼为黄犊。先等作圜舍,形如蜗牛蔽,故谓之蜗牛庐。” (《三国志·魏志·胡昭传》裴松之注引)

  刘峻,南朝梁学者兼文学家。以注释刘义庆《世说新语》而著闻于世,为当时人所重视。其文章亦擅美当时。但是由于萧衍的忌恨,刘峻虽为萧秀征为荆州户曹参军,最终却选择了以金华山为栖地的归隐之路。他一方面设帐授徒,一方面筛选收集自己的文章,并写成一篇《自序》总结他的一生。

  在他死后,他的学生私谥为“玄靖先生”,作品亦不胫而走,影响深远。

  关于“燥湿弦”,不知所自。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有:“律比昆仑竹,音知燥湿弦。风流俱善价,惬当久忘筌。”大概指刘峻空有才学,能“音知燥湿弦”,但是只能空论,不能实践。

  第四联,是对前来吊唁的方公子的称赞。

  三、其他几首诗歌略读

  1冒辟疆两首

  《无大师掩关高座客秋相见以诗示余今夏无忝重过白下因倚韵和寄》(冒辟疆,《冒辟疆全集》194页)

  历尽中原破衲身,竹关坚键识前因。
  庚生至再留今我,万死濒仍见古人。
  朱岳有怀煨茧芋,青林无发岸纶巾。
  齐年当日称联璧,犹记来游共抚尘。

  《无大师掩关高座客秋相见后书诗示余末云与辟疆别十六年矣辟疆有回生一录而余则九死因问何以生还答此诗追忆游天如勒卣维斗子一伯宗次尾超宗敬夫诸子无不死人生当受用死字此天地钻鎚之恩不可辜负也今夏无忝重过白下因倚韵和寄》(冒辟疆,《冒辟疆全集》153页)

  忆昔崇风烈,惟君致上卿。
  导王追贾傅,移孝似申生。
  患难相始终,功名见重轻。
  练身归法海,融铁作金城。

  这两首诗均作于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秋。顺治十二年(1655年)夏托赴金陵的戴移孝携交方以智。两首诗写冒辟疆对方以智的崇敬赞颂以及自己和方之间的深挚情感。

  2方以智一首

  《辟疆道兄有水绘庵林木蓊郁石浪澄泓充栋其间何今古耶尝忆历阳戴敬夫称碧落道人为建庵桥西额曰碧落庐此故人心即苍天眼异时椰栗相寻挂瓢有分因图仿佛不觉出声肯一和之是亦茎草问答也时丁酉春日》(署名:弘知,《冒辟疆全集》1100页)

  懈留一曲水龙吟,碧落传来墨迹深。
  两字久翻天上影,半闲题出故人心。
  全家浪里船如铁,依枕潮来剑有音。
  此调绝时风正起,伯牙还抚没弦琴。

  顺治十四年(1657年)春,方以智访水绘庵碧落庐,作画并赋诗。

  3杜濬为碧落庐和方以智两首

  《辟疆同盟水绘庵余旧游地也近于其中为亡友结碧落庐无师为之图系以诗嘱余和之每苦不暇暇即愁耳今春忽得二章一和无可师韵一自拈时又苦绕树之忙聊命儿子录白纸奉寄兼慰近怀》(黄岗杜濬于皇,《冒辟疆全集》1101页)

  十年幽泛几沉吟,闻道为园今更深。
  碧落方求人外友,青天宁负夜来心。
  (谓其于董姬)
  风波彼岸坚扃户,竹肉吾徒老嗜音。
  流水洋洋谁绘得,临风遥与一开琴。

  万事慵来每忆君,幽栖又占许多云。
  交游得力非胶漆,笔墨虚心让水文。
  罗屋秋灯书漫卷,竹房春梦酒微醺。
  向时范蠡船无恙,虾菜应须岁岁分。

  方以智杜濬此三首诗皆为碧落庐而作,很是难得。号为“碧落道人”休宁戴敬夫,善诗文,有气节,是冒辟疆的好友。戴拟建碧落庐未果。明亡时,戴绝食而死。冒辟疆敬其为人,缅怀其志,在水绘园造碧落庐,让戴之子戴本孝居住。本孝,号鹰阿山樵,是清初画家,能写诗,擅用干笔焦墨,工山水,丘壑不繁,意境枯淡,他离开水绘园后上了黄山,以布衣终老。碧落庐则成为僧人晨夕击罄敲钟、焚香念经的佛地。

  方以智诗里“全家浪里船如铁,依枕潮来剑有音。此调绝时风正起,伯牙还抚没弦琴”和杜濬诗里“碧落方求人外友,青天宁负夜来心。风波彼岸坚扃户,竹肉吾徒老嗜音”似都有深意。当时,台湾有所动作,以冒辟疆为中心,聚会水绘园的明遗民,估计心里都很兴奋。故而方以智说“依枕潮来剑有音。” 杜濬说“风波彼岸坚扃户。”另外“青天宁负夜来心”一句,杜濬特意加注:“谓其于董姬”,似乎也是欲盖弥彰。我以为不仅仅是指对董小宛本人,也指冒辟疆以小宛为模本创作《石头记》。青天当也不会辜负冒辟疆每天深夜蝇头小楷数千字的艰苦劳作。

  4方中德冒辟疆唱和

  《乙未冬奉家大人命候巢翁老伯于水绘庵残腊阻兵邗上不及走谒读伯氏小三吾唱和集特咏寄怀兼致其年无忝及令子谷梁青若》(桐城方中德田伯,《冒辟疆全集》1089页)

  北风栗烈阻云烟,腊月严霜各一天。
  游马未逢来日会,担囊先讽苦寒篇。
  缁衣策杖知何地,白下班荆忆昔年。
  三复三吾缃帙句,侧身东望洞庭边。

  《田伯到邗以兵阻未过寒庐有读小三吾倡和篇见怀佳什次韵寄酬》(冒辟疆,《冒辟疆全集》195页)

  凤阁晨游成绝地,鲤庭趋对又终天。
  尚多君念枫江句,敢向人称秋水篇。
  (余小三吾四面环水)
  朱亥乐游屠肆日,贾生愁说洛阳年。
  茅亭几曲迟玄对,不道风烟阻日边。

  这两首唱和,作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那一年,很多人来水绘园小三吾亭唱和,方中德阻于邗江,遥寄和诗。冒辟疆欣然酬谢。

  2016.11.12.深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良苑 > 《红楼梦》举报/认领
上一篇: ——《红楼梦》的作者是冒辟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2
 楼主| 发表于 2024-1-6 13: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文桐城 | “家国”天下:方以智与的八大山人“兄弟”之交
2019-05-15 13:40


江湖之远两头陀

八大山人与方以智的相交

文|萧鸿鸣

来源|乐府之妃豨谁和

八大山人(1626—1705),明王孙;方以智(1611—1671),明大臣。自1644年明亡,两人先后遁入佛门,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高僧和书画家。其交往的故实,研究界及今人未必不知,但不曾见有人行文论及,借北京画院《大匠之门》邀约,就此作简略介绍。

《墨菜图》

顺治十六年(1659),在江西进贤介冈灯社鹤林寺当住持的八大山人,为刚刚摆脱抗清支离之苦、在江西新城(今黎川县)寿昌寺当住持的方以智,画了一张《墨菜图》,方以智题跋曰:

刃庵仿仲圭《墨菜图》,愚抄大痴跋曰:色本翠而忽幽,根则白面弗芽。是知达人游戏乎?万物之表,岂形似之徒夸;山季子,复寄《破蕉怪石》一幅,悬之浮庐行彰,因臃肿之余荫,微风息埃,容膝而坐,按指发光,且令舒掌挥洒,以出支离之气。



刃庵 传綮写生册

1659至1660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刃庵”是八大山人自顺治五年(1648)“现比丘身”至康熙十九年(1680)的32年间,一直使用的名号。今所见其遗留在书画中钤盖过的“刃庵”印章,有不同形式四枚。



刃庵 传綮写生册

1659至1678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八大山人所仿《墨菜图》原作者“仲圭”,是一位守节、隐逸、不仕异族统治,以“气节”声名享誉的元代画家吴镇(1280—1354),字仲圭,号梅花道人,浙江嘉兴人,与同时代的黄公望(1269—1354)、倪瓒(1301—1374)、王蒙(1308—1385)合称为“元四家”。



刃庵 个山小像

1671至1678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方以智跋文中的“大痴”,即黄公望,号大痴道人,是八大山人与方以智共同追慕的大艺术家。在有记载的画学类书中,吴镇这幅《墨菜图》,全名为《梅花道人墨菜图并题卷》,卞永誉(1645—1712)《式古堂书画汇考》:

梅花道人《墨菜图》并题卷。……淡中滋味吾所便。元修元修今几年?一笑不直东坡前。梅花道人因食菜糜戏而作,友人过庐索墨戏,因书而遗之聊发同志一笑也。至正己丑。



释传綮印 传綮写生册

1672年前后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吴镇作此《墨菜图》的时间,在元至正九年(1349),是其69岁时所作。该画完成并自题后,先后有倪瓒、黄玠、邵贯、黄公望等30人再题。黄公望的跋文,在拖尾《墨菜铭》第三段,是黄公望对吴镇淡泊名利、高洁品行的赞赏,也是黄公望对元代绘画题材将平民意识灌注于该作品的一次重大思想突破的评论。文曰:

其甲可食,既老而查;其子可膏,未实而葩。色本翠而忽幽,根则槁乎弗芽。是知达人游戏于万物之表,岂形似之徒夸。或者寓兴于此,其有所谓而然耶?大痴学人平阳黄公望书于云间客舍,时年八秩有一。

八大山人所仿《墨菜图》,与吴仲圭原绘一样是用“墨”而非彩;所呈表象,有浓淡之“忽幽”。其“幽”者,在此指晦暗,即黑色。方以智的“根则白面弗芽”与黄公望的“根则槁乎弗芽”,均指该无根之“墨菜”的白嫩。是吴镇被蒙元、八大山人与方以智被清朝夺去江山,无土、无根之意。

八大山人绘如此高洁、清雅的《墨菜图》相赠,这让方以智有了大出“支离”之气、抒发流落禅门的慨叹,而使其将黄公望跋吴镇原跋的前段,几乎是照“抄大痴跋”于这件《墨菜图》。方以智对八大山人“是知达人游戏于万物之表,岂形似之徒夸”,赞赏不以“形似”而得之于“形”的可心之处评价,足见其喜爱与赏识这件《墨菜图》的程度。

自此,方以智尝将《墨菜图》挂于黎川寿昌寺方丈室“以出支离之气”,并在十余年中由黎川西进泰和、青原山的禅门羁旅岁月中“悬之浮庐行彰”。

八大山人这件《墨菜图》,在现存的八大山人作品中,尚未得见公布。但以该年八大山人所创作举世闻名的十五开《传綮写生册》风格论,《墨菜图》与该册第九开《墨菜》酷似;方以智所称八大山人“刃庵”名号,也与该册款署、钤印完全吻合;文中描述的“支离”风格,亦与该《传綮写生册》如出一辙。是八大山人在进贤介冈灯社鹤林寺期间的一件代表性作品。



(明)八大山人 传綮写生册 (之九)

纸本墨笔 纵24.5厘米 横31.5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神交”与订交

八大山人与方以智的“神交”,在顺治九年(1652)。该年,八大山人自顺治五年“戊子之难”后“妻、子具死”,被迫“破面门”在南昌府城赣江以西“石头口”禅门临济宗派下“石头庙”或“太子庙”剃度出家,僧名刃庵,号雪个,为禅门“空观五年”的“剃染僧”第4年。

此际,“赢赢然若丧家之狗”的八大山人,南奔至赣南宁都县,与顺治二年(1645)已在此避难的堂侄、瑞昌郡王支十世王孙、辅国中尉林时益(朱议)(1618—1678)“共晨夕”,并于此间获悉方以智在广西、苍梧等地抗清的事迹。自此,叔侄二人与这位永历朝的“大学士”(相当宰相)方以智“神交”。林时益《己亥季夏郭家山呈别木大师》诗说:

闻师自止山,八载藏胸臆。忆我归西江,师从南粤出……我时过翠岩,雪公共晨夕……今师返寿昌,篮舆郭山入。力疾写长歌,离忧那堪毕。

宣统二年(1910)记载南明事迹的《南天痕》一书,对林时益与八大山人在宁都“共晨夕”予以了佐证:

朱议……依宁都魏禧结庐翠微峰,变姓名为林确斋……时有八大山人者,亦南昌宗室也……中尉独能以礼自持……山人之佯狂,其行愈诡,而其志愈悲。



雪衲 传綮写生册

1659至1660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八大山人虽小林时益8岁,但他却是宁藩王孙的长辈。《南天痕》所说“中尉独能以礼自持”,即指此间艰难寄居于宁都的林时益,尚能奉尊于“雪公”堂叔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流离宁都期间,还与素有“怪才”之称的蔡受(约1628—1678后)相识并订交,蔡受《赠雪师》:

人言我怪怪不足,我眼底见惟一秃。

师奇奇若入水矾,才磨缸角尘不顽。

辟易而奔结作山,巉峨突兀缸心间。

清天浊地维南北,尔我茫茫元不识。

忽然谁泛白莲花,结跏趺坐到吾家。

蔡受在与八大山人的交往中,始终尊八大山人为“雪师”“个师”,并于康熙十七年(1678)来在奉新耕香院为《个山小像》作跋;又有《雪师为徂徕叶子作扇画》。

同年,方以智的好友陈恭尹(1631—1700)“自闽而入匡庐”。秋,在建昌府南城、宜春等地相继与魏禧、林时益等往来。此际,雪公(八大山人)与林时益有欲“候至寒釜红,掀翻众手疾”投奔南明永历朝抗清之意。陈恭尹《送雪公归耕苍梧歌》说:

苍鹰六翮不上天,化为春鸠啄人田。壮士有力不搏虎,两角肥牛耕瘠土。毛摧羽落君莫叹,龙屈蛇伸自终古。送君耕,耕何所?上有苍梧之深山,下有牂牁之长浦。浦下山田田上墅,荷锸来归日当午。曲枕右肱树左股,万事不理望膏雨。



雪个 墨花图卷

1660至1674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苍梧”在湖南,与永历皇帝的“行在”近在咫尺。是时,“上之立也,承隆武之敝,禄位积轻,事权解散。及居武冈……江楚间塾师、游客、卜筮、胥史皆冒举贡,自称全发起义,赴行在求仕”者多往。方以智的堂叔方文(1612—1669)“蛮方此日正兵戈,君去苍梧意若何”,说的正是“苍梧”兵戈正盛,时有人投奔的情况。陈恭尹“送雪公归耕苍梧”语,即指其有投奔、相从,欲为“曲枕右肱树左股”之“耕”意。这是八大山人在四处逃亡的“剃染僧”期间,可能有欲往“苍梧”参与抗清的间接证据。是否成行,以《个山小像》八大山人自题“道绝韶阳”论,可能迫于当时的情势,并未如愿。

顺治十年,八大山人禅门“空观五年”期满,在进贤介冈灯社鹤林寺住持颖学弘敏(1606—1672)座下“得正法”,成为曹洞宗青原下三十八世,黎川寿昌寺无明慧经“寿昌派”下“博山”支第五世“传”字辈嫡裔弟子,法名:传綮。

康熙《进贤县志》:

弘敏字颖学……嗣博山雪关和尚法。天界浪杖人以祖席属师提唱,师坚谢不就,种田博饭,隐居介冈之灯社及奉新芦田,字庵老人……法嗣传綮,号刃庵,能绍师法,尤为禅林拔萃之器。

顺治十三年五月,金陵天界觉浪道盛(1592—1659)偕徒方以智等众弟子,介冈灯社颖学弘敏携弟子传綮(八大山人)等,同至江西宜黄曹山祖庭,为本寂禅师灵骨修墓塔、祭祖。在此同殿一堂、共祭一祖时,方以智得以结识颖学弘敏,八大山人亦在“神交”4年后,得与方以智相识。

顺治十五年(1658)秋,方以智在前往黎川寿昌寺赴任“住持”途中,特往进贤介冈灯社鹤林寺,拜谒了曹洞宗“寿昌派”大头陀颖学弘敏,在这位禅门耆宿的耕庵老人座下,“易号木立”。颖学弘敏的俗家弟子、《个山小像》正堂跋文作者饶宇朴(1629—1689),在其所著《菊庄集》中记载:

药地和尚访耕,易号木立……归介冈手志相赠。

方以智在耕庵老人面前“易号”后,与八大山人“订交”,并成为禅门曹洞宗“寿昌派”下“博山”支的同门嫡派兄弟和好友。在以后的15年僧侣生涯中,两人惺惺相惜,论书论画、谈禅议《庄》、下棋博弈黑白,往来不断。



(明) 黄安平 个山小像(局部) 纸本墨笔

纵97厘米 横60.4厘米 南昌八大山人纪念馆藏

交谊渊源

八大山人与方以智交往,是建立在深厚的家庭背景和渊源基础上的。

明崇祯四年(1631)冬,八大山人亲堂兄朱仲韶(1596—1681左右)携祖父朱多炡(1541—1589)《绝命帖》“游四方”,交方以智于南都金陵(今南京),方以智作《朱贞吉王孙绝命帖题辞》:

绝命帖,宗侯朱贞吉先生所书也。先生工时赋,多著作,旁及临池,莫不尽善。时争购其字千金,先生之以为传久矣!于世矣,其孙仲韶又手持《绝命帖》游四方,岂惟欲以传其书法耶?手泽存焉,焉敢忘乎!余观其帖,先生易箦时,书以示子若孙者。夫人多通负材,岂无所以发愤于世,稍稍自矜?乃先生则皆温温仁孝言也,遗戒后人,古训是式,盖其厚与!天下之传《绝命帖》者,又岂惟传其书法邪?余从眉生闻仲韶其人,又多通,如其王父。余虽未尝见,然手持先人之手泽不敢忘,毋念尔祖,其有焉。有孙如此,盖以想见先生之风。

方以智《题辞》所涉话题,可知以下诸多事实:

1.方以智赞扬朱多“时赋”与“著作”的“莫不尽善”表达,说明其一定是曾经看过朱多的诗文与著作,才可能有这样的评论;

2.方以智对朱多“临池”书法,尽管用了“旁及”,并非言其“主业”来概括,但在“莫不尽善”的评论中,则以“时争购其字千金,先生之以为传久矣”予以实质上的高度肯定。这种态度,代表的不仅仅是方以智见到的这件《绝命帖》,而是在此之前,还看到过朱多的其他作品;

3.方以智与朱仲韶相交,并从其身上看见“手持先人之手泽不敢忘,毋望尔祖”的王孙家风。由此才有了“有孙如此,盖以想见先生之风”的感叹;

4.方以智的评价,不仅说明了大明“宗侯”朱多,在去世42年后仍然在社会上具有很大影响力,更说明方以智在21岁左右,是以一种仰慕大明“宗侯”的心理,得知南昌宁藩弋阳王孙“朱多”的名声,并在见到朱多书法的同时,与朱仲韶有实质性的来往。

彭士望(1610—1683)是宁藩瑞昌郡王支十世“议”字辈王孙女的夫婿,也是林时益的姐夫。其所著《耻躬堂诗钞》中有《题朱仲韶自怡轩(名就锲,工画,尤精大西数学)》:

古之四圣人,理与数为一……吾友朱仲子,高朗负奇质。西洋来异书,牙颇曲佶。寓目如夙诵,心画手已悉。思悟互相长,著作遂盈帙。以此足自怡,随处皆衡泌。岂为更生经,不屑子昂笔。立雨临交衢,朔风吹瑟瑟。

方以智是明末清初“泰西学”的魁首,朱仲韶年长方以智15岁,对“太西”之学有同好。彭士望对朱仲韶精书画、喜“西洋来异书”、懂西洋外语大加赞叹,是方以智与朱仲韶交好的另一个基础。

在方以智的朋友圈中,朱仲韶是一个常被提及的人物。方以智与八大山人的共同好友陈允衡(约1605—1672),在崇祯三年(1630)有《庚午九日朱仲韶先生招登漫园新楼,分得河字,余即以翌日南归》:

北海尊前又和歌,南州有客愧羊何。人心自向层楼远,秋色偏于九日多。带旭看花寒欲破,随云度雁影相和。将离不及园亭水,迢递潺潺到御河(遍似历下)。

徐世溥(1608—1658)在顺治八年(1651)与朱仲韶共集于宁藩石城王孙朱容重·子庄(1622—1708)寓楼,其《榆溪逸稿·友评序》说:

旧客他山……昨见仲韶,握谈竟日……幸子庄寓楼可坐,时来憩语,华墨之事……为子庄一笑。十七日见仲韶以后,故友新交,渐遇多矣……辛卯秋为子庄书。

……朱仲韶,本自僻奥,理性孤危,涉乱貌瘁而神益渊,乍见如卜肆中所画鬼谷子,初似顽拙,然愈传愈怪,古意终不可磨损也。

方以智的挚友陈子升(1611—1671后),在其《中洲草堂遗迹》中有三首写与朱仲韶相善事:

《朱王孙仲韶(统锲)》王孙耽历学,要岂汝泄。一游忽思归,得微合明哲。索我先辈书,蒿庐用编缀。宝君梅花笔,至今香不灭。

《月夜迟朱王孙不至》临风孤玉树,明月七星台。清夜一何永,碧云殊未来。虚空忘障闼,图画入莓苔。一室皆如水,将予漫溯洄。

《展观朱仲韶所画梅花作诗寄怀》梅花开棐案,岭路未曾知。偏是南州士,孤芳劳我思。青山无半亩,白眼亦多时。君解轩辕历,崆峒何处期。

朱仲韶明亡后也出家为僧,人称云心头陀,擅画梅花。饶宇朴《菊庄集》中有涉及他与兄弟八大山人的《题八大山人画荷(仲韶晚号云心头陀)》诗:

冲天荷柱忆头陀,

三笔参差十指拖。

令弟晚年殊泼墨,

荷花荷叶法如何。

朱仲韶的画,北京故宫博物院今藏《调鼎和梅图》扇页一帧,金笺墨笔,署年“丙子”,是崇祯九年(1636)朱仲韶40岁时所作。

八大山人与方以智的相交,因有这种家庭背景渊源,于大明亡国后,两人除了“抱残守缺”、同为守志“余孽”,亢直不仕、甘愿在江湖做一个方外逸民,忧国、忧君的情怀、政治观点和艺术同好,是两人不断交往的基础。其所往来,乃是一种以“家国”天下为纽带,以朱明王朝延续下来的祖一辈、孙一辈世交关系。



(明)八大山人 花鸟册 (局部) 纸本墨笔

纵36.5厘米 横30.5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禅门“兄弟”

方以智的《墨菜图》跋文,没有用八大山人的法名“传綮”,而是以“刃庵”题署,这里面隐藏了一个禅门的秘密,至今在“八大山人研究”和“方以智研究”两个领域,均无人知晓。鸿鸣在《方以智黎川寿昌寺四年》和《方以智“惶恐滩”殉节诗证考》二拙著中给予了披露。

方以智年长八大山人15岁,在禅门中原本是两个不同“辈”分的关系。但是,方以智在顺治九年(1652)于梧州冰井寺落发出家,成为一名具有“空观”身份的“剃染僧”,时间比八大山人在顺治五年(1648)“戊子现比丘身”晚了4年。

按照禅门的清规戒律,僧人从“剃染”到“圆具”,须“先修空观五年”,但方以智仅在年余后的顺治十一年(1654),即获觉浪道盛特例“圆具”,且在“闭关”期间的顺治十二年(1655)秋,“破关”回桐城为父亲方孔(1591—1655)奔丧,并庐墓3年。方以智在与八大山人“订交”的顺治十五年,虽在禅门前后有7年,但真正在禅门“修行”的时间,仅有3年稍多一点,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半路”和尚。道光《南城县志》对方以智初来黎川寿昌寺的表现说“方以智……尝往来程山讲学旬日,至儒禅吃紧处,辄托他事起”,这一记载所拿捏的痛处,正是方以智早期在禅门的“软脚”。

曹洞宗黎川“寿昌派”,以无明慧经(1548—1618)为祖师,遵“慧”字为开山法号,后绪弟子世系、辈分、字派,以28字世袭罔替:

慧元道大兴慈济,悟本传灯继祖光;性海洞朗彰法,广弘行愿证真常。

无明慧经的首座大弟子无异元来(1575—1630),于无明慧经生前,在江西广丰博山能仁寺弘扬“寿昌”学说最显著,开“博山”一派。无异元来亲制法派、世系、辈分20字世代传绪:

元道弘传一,忞光普照通。祖师隆法眼,永播寿昌宗。

颖学弘敏是无异元来首座雪道(1584—1637)的嫡传弟子,为“寿昌派”嫡传第四世、“博山”嫡派第三代“弘”字辈,法名“弘敏”。

方以智的业师觉浪道盛,是无明慧经另一门徒晦台元镜(1577—1630)的弟子,晦台元镜后在福建武夷开“东莞”一支,因其未建立自己的字派,遂始终沿袭黎川寿昌寺祖庭字辈,觉浪道盛为“东莞”支第三世“道”字辈。方以智投其门下后,是“寿昌派”下“东莞”支第四代,为“大”字辈,法名“大智”。

康熙《五灯全书》卷第一百十八 曹洞宗 青原下三十七世随录:

大智禅师……别号药地,寿昌上堂……觉浪盛嗣。

光绪《江西通志》卷一百十九 仙释 吉安 七五 方以智:

大智……国变披发历滇黔……得法浪丈……

《禅宗宗派源流》第十二章 曹洞法系(下)方以智:

大智……先后执掌新城天峰寺、廪山寺、寿昌寺、南谷寺……等处法席。

这些记载,均是方以智“寿昌派”下“东莞”支弟子的身份标记。

顺治十二年,禅门对觉浪道盛的身份提出了质疑,并为之诉讼。陈垣先生的《清初僧诤记》卷一《五灯严统诤》记载甚详:

《五灯严统》……著无明慧经、无异元来等于其中……列无明慧经于未详法嗣……觉浪盛……为无明之孙……遂为原告……而掀起禅宗史上所谓甲乙两宗……之诤……

同年秋,广丰博山祖庭能仁寺因住持元锡弘恩(1598—1646)圆寂虚位已久,觉浪道盛在金陵“命人走千五百里,书币踵至”介冈灯社鹤林寺,“越派”委任颖学弘敏为能仁寺“住持”,被颖学弘敏并不认同的“兄终弟及”承袭指派“却而不就,断如也”拒绝。两位禅门大头陀,因此发生严重的冲突和龃龉,成为当时轰动僧、俗两界的一个重大事件。

顺治十三年(1656)五月,方以智禅门“空观五年”期满。觉浪道盛偕尚在桐城“破关”为父庐墓的弟子方以智,前往江西宜黄曹洞宗祖庭曹山重修本寂灵骨塔。由此,方以智得以认祖归宗,获“博山”派第四世“弘”字辈身份,法名“弘智”。

方以智弟子兼好友、时任江西布政司参议、分守湖西道的施闰章(1618—1683)《青原毗卢阁记》:

今药地弘智,又同公受学天界者也。

康熙《浮山志》卷之五:

释弘智《远祖塔院斋僧田记》。

顺治十八年(1661),方以智在黎川廪山为好友归庄和尚(1613—1673)作《山水册》署款:

辛丑春日画……弘智。

这些记载,均是方以智在获得了“博山”派弟子身份后的标记。

方以智在黎川“寿昌派”下的“博山”与“东莞”双重身份,与颖学弘敏为同一世,是禅门的兄弟辈。但颖学弘敏为“寿昌派”嫡出,又为“博山”嫡嗣。

顺治十五年,方以智前往黎川寿昌寺接任“住持”的途中,特往进贤介冈灯社鹤林寺拜谒颖学弘敏,在这位“博山”嫡派大头陀座下“正法”并“易号”,得曹洞宗青原下三十八世、黎川寿昌寺无明慧经“寿昌派”下“博山”支第四世“传”字辈平辈的名号“木立”。

方以智主黎川寿昌寺法席后,始终以“木立”名号对外自称,将“木立”与“弘智”并列,以彰显自己在“寿昌派”嫡、庶两支当中的身份与地位。

方以智的好友徐芳(1617—1670)《愚者大师传》:

愚者大师……囗更为木立云。

康熙《新城县志》:

僧弘智,字木立……住寿昌。

金峰寺……国朝顺治庚子秋……僧木立锐然奋兴……焕然成一大观矣。

方以智为了避免门下的弟子传澥、传古、传中等“博山”派“传”字辈,“东莞”派“兴”字辈弟子兴贤、兴斧、兴蛊等产生误会,故在跋《墨菜图》时,以八大山人的“刃庵”名号题之。

黎元宽(1597—1676)与颖学弘敏和方以智两人都交好,是方以智禅门事迹的知情人。其在《读〈炮庄〉寄青原尊者》诗中,既说方以智“两戒存”,又嗔怪其“竟不言”。诗曰:

大率人生两戒存,敢于无佛处称尊。

莲花社里还求友,星宿河边别问源。

屏下泉声流日影,关前颜字漏云痕。

冬雷夏电知多少,千里披帷竟不言。

至康熙元年(1662),颖学弘敏在给方以智的《读〈青原炮庄〉》诗中,既将自己与觉浪道盛之间的“磊块千古释”说了出来,又将方以智“所贵识经脉”作了交代。诗曰:

四洲睹晦明,昼夜为地隔。心天南北冥,磊块千古释。大地皆药病,所贵识经脉。杂而炮制之,应症惟所适。偶举曹山堕,聊塞青原责。尚有缓急在,折合煮汤液。

明末清初世人赞誉方以智为“忠孝节义”第一完人,其一生对大明王朝忠贞不贰,感恩于崇祯皇帝对自己的“知己”与对父亲的牢狱宽释而涕零。

面对这位比自己小15岁、但在崇祯皇帝朱由检面前,尚能获得一声恭恭敬敬“祖爷”称呼的八大山人来说,方以智能在禅门与之称兄道弟,实在是只能在这个王朝更替的“天崩地坼”时代,才会发生的事情。



(明) 八大山人 河上花图卷 (局部) 纸本墨笔

纵47厘米 横1292.5厘米

1697年 天津博物馆藏

同游金溪

道光《金溪县志》卷十八 寓贤 二,记载了八大山人与方以智两人曾于顺治十八年“辛丑秋”同游邻县金溪丁坊碧溪里“萧复远家”和彭家的史实。

八大山人……人爱其笔墨……尝与方密之往来于丁坊萧复远家,今其子孙藏山人书画甚多。

金溪丁坊的“萧复远家”,是泰和县与方以智有“三世情谊深”的明大臣太常寺卿萧士玮(1584—1651)后裔,金溪丁坊《兰陵萧氏宗谱》二册 卷尾 世系 一号:

仁寿公讳克,号德源,系出吉安府吉水县螺坡里……授金溪儒学教谕,泣任十有二年……后遂家于此。

萧复远的父亲萧文忠(1625—1688),《兰陵萧氏宗谱》:

讳文忠,字敬元,号景燕,赠儒林郎……子五。

按照《泰和萧氏族谱·辈分字》“孔孟文章族”世系,萧文忠是泰和萧氏“万合田志善世次87”“文”字辈嗣孙,与萧士玮孙“文鼎”“文英”同辈。光绪《抚州府志·善士》:

萧文忠,字敬元,丁坊人……喜为义举,不吝于财。康熙十三年闽寇蹂躏,男妇被掠,裒金赎数十人,岁饥出粟活人以百数。人皆诵其能施云。

《兰陵萧氏宗谱》载萧文忠:“子五……鸿二、鸿七、鸿十、鸿十七、鸿二十”,鸿二为萧复(1648—1710),鸿七为萧复云(1662—1733),鸿十为萧复杰(1664—1740),鸿十七为萧复远(1667—1725)。“鸿二十”未见谱中记载。五子均以《泰和萧氏族谱·辈分字》中的世系与吊系辈分“复”字取名。

该年,方以智在金溪丁坊萧复远家,又在二十八都碧溪里彭家,写“砥中阁”牌匾(现藏金溪疏山寺)。《彭氏族谱》收载雍正四年(1726)彭家秀才象晋所写《砥中阁记》说:

国朝辛丑秋……值有避世之药地愚者屐适至。愚者谁?明进士以智方先生也,擅大书,余家鼎、秀两公,爰得奉币请题其额,此则易额‘砥中阁’之所由来也。

以《彭氏族谱》《金溪县志》《抚州府志》的不断记载,方以智为圆通阁书写“砥中阁”三字的事实计,方以智与八大山人前来金溪丁坊萧家、彭家逗留,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即方以智交好的法弟观涛大奇(1625—1678),乃是“彭氏子”的渊源,后观涛大奇为黎川寿昌寺住持。

萧文忠后来在康熙十三年(1674)四月“三藩之乱”时“乐善好施”,与方以智的弟子兼好友萧孟昉(1619—1678)在吴三桂反清大将韩大任到达江西之际,给予粮饷援助之事如出一辙。这或许正是方以智、八大山人两人该年同往“萧复远家”,隐藏在彭家“砥中阁”背后的故事。



(明)八大山人 行草个山传綮题画诗轴

纸本墨笔 纵123厘米 横38.5厘米

青山白社梦归时

八大山人的书画艺术,孤高、冷逸,白眼向青天,开一代新风,作品遍传天下而享誉世界,无需赘言。

方以智的书画艺术,上承五世家学,“清四僧”大画家中所交为三:八大山人、渐江弘仁(1610—1664)、髡残石溪(1612—1673)均与其往来不断。髡残是黎川“寿昌派”下的弟子,法名“大杲”,不仅与方以智同侍一师于觉浪道盛,更同授一徒于兴斧山足(1635—1688)。史载方以智作画“纯用秃笔,意兴所到,不求甚似,细钤皴,免渲染,而生趣天然”,与八大山人习性极为相同。其尝言:

画家六法,山水以意为之,人物为难,佛像尤属上乘,李龙眠以此画马身,脱之;吴道子最后一笔圆光,且道“从何处脱稿耶?”相传至今,有以方折见势者,有以铁线白描见微细者,有以兰叶描见风流者,或云饱笔淋漓,或用渴笔写生,或用渲染淡沁。要之精入神主,则岂区区笔路矩步之所能拘乎?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胸中必有数百卷书,其笔乃不俗。



(明) 方以智 溪山松居图 纸本墨笔

纵125.6厘米 横47.3厘米 安徽博物馆藏

方以智的作品风格,以“郑千里所谓法、郑超宗所谓熟、杨龙友所谓松、魏子一所谓埃干”兼而有之,自成一家,与八大山人的冷逸、峻峭,洒脱是一致的。陈师曾在《中国绘画史》中,目其为“神品”。髡残题方以智的作品《寄青原》说:

悟即易,迷即难;青原冷眼惟旁观;偶然一纸付丘壑,崖边雪浪西风寒。

方以智在中国思想史、哲学史、科学与学术史等方面所做出的成就,使其“惟意兴所至或诗或画偶一为之”的书画艺术,淹没在这些“经世”与“致用”的巨大贡献中,而未能得以世人“并论”的彰显。

康熙十年(1671)三月二十三日,方以智因抗清“粤案”被清廷逮捕,在押解广东归案的囚船途中,于十月七日在万安赣江“惶恐滩”头赴水殉节。该年“腊尽”,八大山人来到泰和“首山”凭吊,特书大条幅书法赠“首山”盟主“辞宗”萧孟昉(伯升),以此作为对方以智这位禅门兄长的“百日祭”缅怀。条幅诗曰:

青山白社梦归时,可但前身是画师。记得西陵烟雨后,最堪图取大苏诗。题画之作,为孟伯辞宗书,个山传綮,辛亥腊尽。

康熙十八年(1679),萧孟昉因参与“三藩”起事抗清,被清廷捉拿死于狱中;八大山人在临川“遂发狂疾,忽大笑,忽痛哭竟日”,年余后“裂其浮屠服焚之”,从临川癫狂“走还会城”南昌还俗。自此,八大山人再不使用“刃庵”名号。

康熙二十四年(1685),八大山人60岁,禅门好友中洲海岳(1650—1729)《寄八大山人》诗说:

阅残鲸海起黄尘,石烂松枯不计春。绛县尚能存甲子,首山端可验精神。烟霞半抹癫狂态,虞夏长歌自在身。五老峰头每相见,拍肩话情深。

中洲海岳将八大山人与方以智的“兄弟”之交,定义于首阳山上不食周粟、不持清朝“正朔”,避之于江湖之远的“首山精神”。



(明) 八大山人 河上花图卷 (局部) 纸本墨笔

纵47厘米 横1292.5厘米

1697年 天津博物馆藏

八大山人的晚年,尝至安徽桐城方以智墓葬浮山“金谷岩”和“芝山”祭奠,遗留的作品有:“一杯金谷赠,旧事老人之”对联、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河上花歌图》等,这两件作品,前者是颂扬方以智一生对大明王朝的“不二”精神,后者题“至今想见芝山人”长诗,是八大山人对方以智这位禅门兄长兼精神领袖的思念与缅怀。

2018年8月11日

于北京西直门海云轩病榻

作者为《中国收藏报》原总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2
 楼主| 发表于 2024-1-6 13: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红楼梦》真实作者是方以智理由—C
蟾宫折桂凤来仪 2023-07-21 发表于安徽  |  36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十七世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方以智 ,曹雪芹是其笔名。意思就是曹洞宗门徒、雪苑社成员、芹溪之人。也就是癞头和尚,金陵四公子之一,桐城芹菜田人。也可以理解为“曹洞宗门下,冬天里雪白色一谢芹。”

学识上:方以智的四百万字科学著作、文学诗词歌赋。中西贯通。涵盖物理、天文、数学、光学、易学、医学、建筑、印章考证、古文、儒释道。最突出的是诗礼和桂林方氏易学,诗词对仗。

写作方法上:方家人不走人家路。

时代:明末清初,天傾西北地陷东南的时候。

活动地点:1611年出生,和崇祯及知己冒辟疆都是同岁之人,比顺治大一生。于桐城桂林有凤来仪的凤仪坊,祖父方大镇的省亲别墅:崇实居,又名廷尉第,现名潇洒园。学堂:家族的泽园,也是他骑马射箭、立诗社和学会的地方。

少年读书楼:浮山在陆山庄的此藏轩。12岁前跟随父亲方孔炤湖广巡抚到过福建,母亲病逝后,随父亲进驻金陵。后随父到过湖北河南四川等地。30岁在妻子潘翟的规劝下考取崇祯万历进士。进入紫禁城翰林院作检讨,兼崇祯二位公子的老师。


甲申之变在北京被李自成逮捕,后逃脱,辗转山东到南京江宁。因里人阮大铖陷害,装道士流落两广和福建。后入湘桂,被满清追杀,逮捕不屈,遁禅为僧。后在友人帮助下,回安庆白鹿山庄尽孝老父亲,父亲去逝又守孝三载。好友吴梅村及家乡县长劝其投靠满清为官,均早拒绝。后在金陵高座寺看竹轩闭关著书立说。回到江西清源山和东莞两地修禅投曹洞宗门下。

生命中的最后十年,作书绘画。分别在金陵高座寺及水绘园和江西青原山会见冒辟疆。应该是讨论石头记之作品,已有诗为证。

1671年因粤事被满清逮捕,押解至江西惶恐滩时,投江而亡。

家族史:桂林方氏明清两朝江淮望族,诗礼之家,方氏易理之家。桂林方氏家族分布在桐城东乡和西乡,凤仪坊位于桐溪桥北大街,东边有东大街,曲巷通幽。古老的桐城就是国内唯一一个座正圆形城池,可谓独一无二的大观园。这就作者记忆中儿时的乐园。

家族闺阁:名声在外。母亲吴令仪明诗人,二姑方维仪明清著名女诗人白描派画家。大姑方孟式诗人,殉国追认一品诰命夫人。三个姑姑人称“方氏三节”都有诗集出品。代表作《清芬阁集》和清芬阁诗社就是当时国内少数比较出名的名媛诗社之一。


桂林方氏按地理位置分类“东鲁孔梅溪”也就是东门大河的县里方,鲁王河的猎户方,孔城和及罗岭梅溪河的会宫方。桂林方氏按迁徙顺序:江西上饶,池州杏花村,桐城西府的龙眠凤仪里,东府是浮山的在陆山庄;南京江宁;最后回到浮山或移居海外。故有“杏帘在望”,在望桂林方氏杏林芬芳之意。

大观园:东海之稍一带。浮山在尧舜时期就是古火山爆发后熄灭形成的荒山。三面还水,此水就是过去的东海之稍。故浮山又称海上小蓬莱。跛足道人家居蓬莱弱水西,就是浮山周边的长江、白荡湖、菜子湖之西的桐城桂林凤仪坊。浮山又称天下第一文山,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再此得到发扬光大。483块唐宋以来的摩崖石刻就是一部石头记,有诗词歌赋,有田园风光有仙草弱水,有名人名言警句,是非人间,有穿云径,有一线天,有南无阿弥陀佛,有汉武帝射蛟台,有风云际会,有洗心池……《红楼梦》中有的在浮山及附近的安庆大观区和合肥大主山下稻香村,岱鳌山的麒麟镇以及桐城城池里多可以找到。


凹晶馆、凸碧堂—龙眠山中方氏凹凸龙窝,滴翠亭—叠翠楼,沁芳桥—紫来桥,芹溪—桐溪,沁芳闸—桂林方氏祖坟月山内河到外河龙眠河的大闸。学堂—泽园。水月庵—嬉子湖畔方以智曾祖父母亲的祭祀庵名字就叫“水月庵”。铁槛寺—祖父方大镇棺材就是两铁链吊起安葬的。

杏帘在望—芙蓉三峰山下的杏花村,因桂林方氏原系池州杏花村方氏迁移来的,故有杏帘在望。红楼梦中“紫芸轩”—浮山“在陆山庄”的“此藏轩”。稻香村—合肥大主山下稻香村和稻香楼。小玲珑巨石屋,就是枞阳青山石屋寺,方以智父亲的白鹿山庄就坐落在小玲珑巨石山下。怡红院的崇楼—崇实居,蘅芜清芬—清芬阁名媛诗社处。蓬莱仙境—浮山仙境(牌坊)。

主人公:

贾宝玉—林黛玉—作者石兄(方以智)

薛宝钗—作者妻子潘翟。

林黛玉葬花—纪念董小宛

十二金钗—秦淮河八艳加桂林方氏闺阁之人。

茫茫大士—方以智祖父方大镇大理寺左少卿,渺渺真人—方以智外祖父吴应宾(翰林院修编,传奇人物,西游记吴承恩后人。)

芹和脂:方以智、冒辟疆。

脂砚斋—日月为明(冒),方石成砚(石头记)。斋即又一芹一脂。脂砚斋:方以智儿子方中通,冒辟疆儿子,陈贞慧儿子陈维崧(棠村侯方域女婿)金陵四公子及后人为脂砚斋也。

………


编辑

+关注
undefined
蟾宫折桂凤来仪
蟾宫折桂凤仪里,浮渡黛鳌大可观。
东鲁孔梅溪弱水,方生无可有辛酸。
喜欢阅读、书法、对联、摄影、音乐。最近喜欢上《石头记》。
共 124 篇原创
赞赏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蟾宫折桂凤来仪 > 《待分类》举报/认领
上一篇: 《石头记》索隐①:妙玉影射卞玉京,梅村蟠香千峰山
下一篇: 红学见玄学,崇实泛崇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2
 楼主| 发表于 2024-1-6 13: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索隐密之-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蟾宫折桂凤来仪 2023-03-20 发表于安徽  |  7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索隐《红楼梦》,作者明末遗民可鉴。有说冒辟疆,也道吴梅村,吾言方以智,字密之。其祖父方大镇精通儒释道及易经,给孙子取名,希望其以智慧入世,低调隐于世,名如其人。国人很少知晓方以智是十七世纪百科全书式人物: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洪门(天地会)的精神领袖。也是诗人,画家,医者,美食者,易学者。著作400多万字,涉及多个方面。

方以智的人生经历和文天祥极其相似。皆所处朝代更替之时,明末清初,宋末元初,大汉民族受到北方民族的霸凌。皆出生于诗礼之家族,开始都比较富贵,后来没落。自幼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剑斩天下的气魄和抱负。出生地一个是安徽桐城桂林方,一个是江西吉安清原区,桐城和江西旧有老表之称。两地皆是著名进士状元之乡。二人以进士入仕途,有报效国家之志,皆忠孝两全之人,就连敌人也敬畏不已。二人都被敌人所逮捕,均临死不屈,仰其志向皆放过一回。后又东山再起,复明、复宋信念坚定。文天祥起兵抗元失败最后英勇就义。而方以智一直敬仰文天祥,离开南明王朝后遁禅入寺,地点就是文天祥的故乡江西吉安清原山。方以智在做净居寺主持期间,常去文天祥墓地跪拜,可见其以文天祥为榜样,以复兴汉民族驱除鞑虏为己任。通过行医、卖药、讲学、著书立说,创立洪门,立三点会。听其说法者数千人,其号召力不是一般。洪门就是起源于江西洪门镇,就在吉安隔壁,那是汉五祖发祥地,也是朱明末世后人藏身之地。红楼梦,脂砚斋,就是政治口号:复兴大明之梦,脂砚为匕首,怀金悼明,揭露封建清朝残害南明百姓罪行,号召洪门弟子暂且停止军事抵抗,以文化及精神传承影响后代。方以智最后因为粤案被牵连,年事已高,旧疾复发,为了不连累洪门同道,至西江投惶恐滩而亡。桂林方与水有缘,五世祖方法,四川断事因方孝孺事件回安庆途中投江以洁其身;方以智的大姑亦投大明湖殉国,被南明王朝追为一品夫人。


方以智生于辛亥年,卒于辛亥年,天地会的精神一直传承数代人及影响到国外华侨华人。终于在1911年10月辛亥年,辛亥革命在天地会后人的领导下推翻清朝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方以智的红楼梦想终于在百年后得以实现,他无愧于天地会精神领袖的称号。不愧为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一个隐于历史,密藏于世的真正的民族英雄。应该被我们这一代人记住。对国家民族是无比热爱,对野蛮愚昧无情的鞭挞,对复明的将士及抗清百姓由衷地歌颂和怀念。发扬了桂林方氏的忠孝友善及诗礼之家风。他最有能力和理由书写其个人史、家族史、国难史或《红楼梦》之著作。而红楼梦密藏作者姓名,也符合密之的性格特点及文字狱对方家的影响。

倥侗诗云:

脂砚为匕斋清欲,

石公冒襄一道僧。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红楼有梦天地会

曹洞宗门字密之

宝玉通灵传玉玺

木石金玉两相依


+关注
undefined
蟾宫折桂凤来仪
蟾宫折桂凤仪里,浮渡黛鳌大可观。
东鲁孔梅溪弱水,方生无可有辛酸。
喜欢阅读、书法、对联、摄影、音乐。最近喜欢上《石头记》。展开
共 124 篇原创
赞赏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蟾宫折桂凤来仪 > 《待分类》举报/认领
上一篇: 索隐红楼梦/贾敏仙逝扬州城,令仪密之影相随
下一篇: 索隐红楼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何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2
 楼主| 发表于 2024-1-6 13: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索隐红楼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何意?
蟾宫折桂凤来仪 2023-03-20 发表于安徽  |  151阅读  |  3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索隐红楼梦/脂批:“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常哭芹,泪亦待尽,每思觅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赖(癞)头和尚何?怅怅!今而后,愿造化主再出一脂一芹,是书有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原(泉)矣。甲申八月泪笔”

此处隐含作者和脂砚斋之谜。可否如下解读:

(脂砚斋)冒辟疆在1693年壬午时除夕夜,弥留之际告诉儿子:作者石头和尚(方以智)投西江惶恐滩而亡,书未完成。而自己活着常常替石头和尚流泪,泪流快要尽,快要死了的人了。(冒辟疆死于1693年12月31日,除夕之夜,壬午时,11.30~1.)。

我冒辟疆(跛足道人)每次好想去寻找青埂峰(江西吉安青原山方净居寺方以智修禅的地方,也就是冒辟疆几次来此地见石兄讨要石头记手稿的地方),再问问兄长石头和尚,无奈遇不到癞头和尚(也就是石头和尚)咋办?惆怅,惆怅呀。


如今我死后,愿上天再造一个石兄和我,完成此书后几十回,那就是《红楼梦》这本书得以完成的幸事。我们哥兄弟俩也大快人心,心随所愿,含笑于九泉。

冒辟疆儿子于甲申年八月执笔落泪记下。

以下冒辟疆与方以智之间诗文为更进一步明了《红楼梦》相关联二位作者的影子。

求曹独苦怅哀鸿,忍见离群自昔同。

最不可忘惟夙夜,从来难画是飘风。

石能言语终须白,血化精魂叫亦红。

我自与君联旧好,肯随蓬梗逐西东。

首诗写在康熙丙午年(1666年)冬日,方以智任青原山净居寺住持期间。此乃冒辟疆感叹与好友方以智之间深厚的兄弟友情,情系石头记手稿而作。

下面是方以智的开示诗。示襄藏蕴侍者

石头引汝吸西江,日用吾谐何处藏。

看破漉篱还可卖,超宗亦不数襄阳。

十年劈出血肝肠,今日新硎何处藏。

正显罩篱神变化,一双赤手舞风霜。

此诗为石头和尚吸引冒襄来江西吉安青原山一聚,有关石头记手稿如何处理的几点意见。此去石头就是方以智,吴石公,净居寺药地主持。

芹:桐城水芹,芹溪及桐城,物代表地方,又代表人名。

脂:日月为冒,即冒辟疆。

石兄:方以智;石头记手稿。

脂砚斋:脂-冒辟疆,砚-方石为砚,斋-放下武力从文

红楼梦:复兴朱明王朝之梦。

天地会精神:复兴红楼梦,剑指脂砚斋。


方以智-木石前盟

+关注
undefined
蟾宫折桂凤来仪
蟾宫折桂凤仪里,浮渡黛鳌大可观。
东鲁孔梅溪弱水,方生无可有辛酸。
喜欢阅读、书法、对联、摄影、音乐。最近喜欢上《石头记》。
共 124 篇原创
赞赏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蟾宫折桂凤来仪 > 《待分类》举报/认领
上一篇: 索隐密之-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下一篇: 索隐红楼梦/焦大爆粗口,贾府露身份;作者方以智,贾府为明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2
 楼主| 发表于 2024-1-6 13: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索隐红楼梦/焦大爆粗口,贾府露身份;作者方以智,贾府为明朱。
蟾宫折桂凤来仪 2023-03-20 发表于安徽  |  17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焦大爆了那些粗口?


焦大自吹自擂

“小儿跟着太爷们出过三四回兵,从死人堆里把太爷背了出来,得了命,自己挨着饿,却偷了东西来给主子吃,两日没得水,得了半碗水给主子吃,他自己喝马溺。”

焦大骂赖嬷嬷之子赖二

“不公道,欺软怕硬”,“有了好差使就派别人,像这样黑更半夜送人的事,就派着我了。没良心的忘八羔子,瞎充管家!你也不想想,焦大太爷跷跷脚,比你头还高呢!二十年头里的焦大太爷眼里有谁?别说你们这一起杂种王八羔子们!”

焦大骂贾蓉

“蓉哥儿,你别在焦大跟前使主子性儿。别说你这样儿的,就是你爹,你爷爷,也不敢和焦大挺腰子!不是焦大一个人,你们就做官儿享荣华受富贵?你祖宗九死一生,挣下这家业,到如今了,不报我的恩,反和我充起主子来了!不和我说别的还可,若再说别的,咱们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

焦大骂贾珍

焦大越发连贾珍都说出来,乱嚷乱叫:“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生来,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


焦大犹似常遇春:

有了脂批的提醒,及作者使用的草蛇回线手法,文中救太爷喝马尿源于下面事故:

明太祖朱元璋打天下时,正遇大旱饥荒之年,朱元璋攻打九华山,连日干旱,敌军又切断上游水源,将士们三日无水,军心涣散。纷纷喝起马尿,连朱元璋也捏着鼻子喝了一瓢。常遇春将军非常着急,他亲自带着100多人,把九华山周围翻了一遍,终于找出泉水,立了大功。后来常遇春攻打元朝部队,屡立奇功,成为能和徐达齐名的大将。而后在破陈友谅和张士诚的几场战争中,常遇春都居功至伟。


焦大酒后骂人被王熙凤指使人灌马尿源于下面故事:

朱元璋称帝后,常遇春是仅有的6个公爵之一。有一次,朱元璋宴请几位出征归来的将士,让常遇春作陪,常遇春性格豪爽,饮酒无度,他伶仃大醉,说话不着边际。他突然聊到了当年朱元璋喝马尿的秘密,他说当时他带着兄弟们去找泉水,朱元璋等不及,先喝了一瓢马尿解渴。朱元璋听后脸色煞白,怒火中烧,群臣看到情况不对,纷纷装醉告辞。朱元璋命令身边的太监把常遇春绑到柱子上,然后到马厩里接了一桶马尿,把它装在酒坛了,一次性灌了常遇春三坛,常遇春才醒酒。他马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跪地求朱元璋赐罪。但是他毕竟是开国功臣,朱元璋也不想把事情弄得满朝皆知,让他醒酒回家了。从此朝廷里,谁也不敢再提马尿的事情。

焦大一次露面,赚足了眼球。

焦大在第七回一次露面,这个人就此消失了。作为草蛇灰线、伏笔千里的作者,显然并不会完全忘记这个角色,他在第四十回文书中点到了焦大的下场:身死人亡,但是得到了抚恤,此事宁荣两府尽知。这也符合常遇春后来的情况:

喝马尿后第二年的七夕那天,常遇春征讨蒙古归来时,在半路上病死,40岁的他客死他乡,朱元璋十分悲痛,让他的儿子继承了他的爵位。每年清明,都会派遣一名皇子前去祭奠常遇春。


爬灰和养小叔子

养小叔子:弋阳王朱奠壏与其母妃“通奸”一案。朱奠培将其祖父、父亲生前宠幸的姬妾变成自己的侧妃

朱厚熜挥霍无度,每年花在炼丹上的钱财高达300多万两银,可谓掏空了明朝的财政,说“明实亡于嘉靖”一点不违和。

朱载坖的格言是“除生我者,我生者,无所不淫”,他在后宫完全是雨露均沾,妃子、宫女通通不放过。

而帝王中爬灰第一人也是姓朱,五代十国的帝王朱温。

宋朝第一大儒朱熹“家妇不夫而孕”,丈夫死了还会怀孕?无非是公公的功劳嘛,于是,朱熹便有了“扒灰”的恶名。“诱引尼姑以为宠妾”、“家妇不夫而孕”,就是后人指责朱熹为“假道学、伪君子”最喜欢引用的罪证。

姓朱的祖上帝王荒淫无度,不怪焦大爆粗口乱淫无度:爬灰和养小叔子。

“情海情天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看来脂批人说的一点没错:一部《红楼》,淫邪之处,恰在焦大口中揭明。

“红刀子进白刀子出”是指骂朱家不肖子孙没有了真正的儒家思想、道家道德及义善。大明朱家这样会完蛋,被清朝取缔。


朱家大观园

根据以上提示得知:

焦大就是朱元璋手下大将军常遇春。

贾府宁国府就是朱元璋的应天府。

贾家就是明朝朱家。

《红楼梦》故事就是从明朱家最近五世说起。

难怪元妃就是嘉靖皇帝第三任方氏皇妃。被石榴宫火烧死的。变成了无常鬼天黑7点15分探望大观园,半夜三更回到那不是人的鬼地方。


方皇后

元春-方皇后,金陵江宁桂林方人。

迎春-方以智妹婿孙临,人称中狼的小妾,嫩娘,人称傻姑娘。孙化5000大洋从秦淮河青楼买回来的。

惜春-方子耀,方以智妹妹,嫁给孙临飞将军。故有“两春服侍一主”

探春-秦淮十二艳之一王翠翘,春花烟柳涕探海,翠翘捍卫自由身。

其他的见索隐红楼梦/……

红楼梦作者:明末清初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诗人画家桐城桂林方氏人方以智。


方以智

+关注
undefined
蟾宫折桂凤来仪
蟾宫折桂凤仪里,浮渡黛鳌大可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2
 楼主| 发表于 2024-1-6 13: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朱丝马迹==十六祖文宣有涉红楼梦作者朱三太子朱慈炤...【大观园+六安茶+】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d=799&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原】史太君不喝“六安茶”隐藏着一段血泪史
蟾宫折桂凤来仪 2023-11-22 发表于安徽  |  3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中,贾母来到栊翠庵,妙玉招待吃茶:“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这段话说出了两个茶名:六安茶,老君眉。有何寓意?

文本可解:

当下贾母等吃过茶,又带了刘姥姥至栊翠庵来。我们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

贾母吃过茶来妙玉处还要吃茶,可知石兄皆贾母喜好,有意重复喝茶,引出“六安茶”,自然引读者联想到六安“瓜片”,此为绿茶一种;贾母吃了酒肉一般应该喝点清淡发酵的福建红茶有利消化,选择“老君眉”只是风月宝鉴正照的事。背面是寓示一绿一红,一清一明。史太君对朱明的亲赖。此外六安瓜片暗示了1645年四月的瓜州渡口发生的扬州十日满清屠城案。


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一个旁边有耳,杯上镌着“瓟斝”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

宝钗用的是斝 ,符合晋王恺珍玩,宝玉嫌弃绿玉斗而选用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盒。暗示满清和南明弘光彼此斗富之嫌疑。清人不识汉家文化真宝 ,只当是一俗物,作者石兄借此讽刺满清人没有文化素养,没得诗情画意,有的是对财富享乐的追逐。

“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表面上是指苏轼乌台诗案后,被贬湖北黄州一事,暗地里是1645年4月不寻常的日子。此与作者方以智1650年四月在西南服务于永历朝廷有关,期间被清兵羁押,不愿“削发衣冠”服务清廷,被逼自愿遁禅于湖北洞口。因洞口山门镇独特的人文风景,触发了作者作“石头记”记录明亡历史,开始邀请好友湖北人王夫之一起创造,王夫之不削于小说,一心于诗词歌赋这高雅艺术,拒接了石兄的邀请。然而密之心里已经有底稿了,好在两年后回到家乡在金陵看竹轩遇到十六年未再见面的知己冒辟疆,成就了旷世之作。


“秘府”指禁中藏图书秘记之所。这里是暗示一段被掩盖的历史事件:1645年四月满清对汉家削发衣冠政令,予以文化毁灭 及因此引起的不剃发就杀头的扬州十日惨案 ,而且这一事实在清史不被记录,其秘密被篡改和掩盖。

贾母将半盏茶示意刘姥姥吃,刘姥姥嫌淡,喜浓味。此处暗示满清之人口味重,重物质追求,文化底蕴之轻。

妙玉道“这也罢了。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若是我吃过的,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他,”

此处旨在表达作者借妙玉之口,对瓜州十日后遗存者对满清的深恶痛绝。

脂批:妙玉偏僻处,此所谓“过洁世同嫌”也。他日瓜州口劝惩不哀哉,屈从红颜固能不枯骨。

“过洁世同嫌”这是作者借石太君之子抗清英雄史可法死守扬州城,被圈内人劝诫放弃无果,遭世人不理解这件事,发出的感叹。

史可法失守瓜州渡,喋血扬州城,这就是母亲史老太君痛失爱子,自己不喝六安茶的真正的原因。而现实生活中史可法母亲应该是喜欢明清贡茶桐城小花。她家和桐城人左光斗是世交,史可法是左的得意门生。


作者方以智和史可法为家族亲戚关系,借家乡一句俗语“桐城人不喝六安茶,只喝桐城小花”,小花是明末大司马孙晋带优质茶籽种于龙眠山兰草花附近,得形香如兰名小花茶,成为京城桐城籍为官者的饮品,后成为明清宫廷的贡茶。六安茶长于龙眠山西北边,桐城小花生在龙眠山东南边,一阴一阳,口感肯定不一样。此口语可以避免满清联想瓜州惨案文字狱之祸。

六安瓜片到扬州瓜州渡,作者密之可谓用心良苦。也是因为瓜州古渡确是不寻常的地方。

瓜洲自古扬州的门户,“江淮第一雄镇”和“千年古渡”之称。

古有此地青楼女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郎情妾意,情投意合;结果是情郎忘恩负义,靓女愤慨自己,中道见弃。

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历经千辛万苦,传授真宗佛法,带去唐文化书籍。促进文明的传播。

宋代风云际会王安石《泊船瓜洲》的瓜洲古渡:“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扬州十日,满清屠城80万。门户瓜州,史可法血溅扬州城。而金陵、江阴、安庆姑苏惨案接踵而至。故引出《红楼梦》第四十九回一番民族存亡的战斗后,故国美丽山河被破裂,忠魂喋血,被一片白茫茫大雪掩盖,如梅花鹿般温驯可爱的红粉佳人成了野蛮者餐中肉,演绎一场胜利者的狂欢宴。“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众人烤鹿肉,饮酒作诗,可谓是清人及投降者的盛宴,作者石兄故乡扬州西大门长江边桐城凤仪坊也在所难免,而长江边和黄鹤楼齐名的“大观亭”也遭毁灭,大观街的军民也遭屠杀。这些不就是作者书中“大观园”将被毁的不写之写吗。


众人皆醉,唯有石兄方以智一批具有家国情怀的文人独醒,在书中把自己比作林黛玉,可就是不吃鹿肉,因为石兄故里安庆大观区玲珑巨石山下就有他家的白鹿山庄,曾经是亭台楼阁,修竹千竿,小桥流水,鹿鹤成群,鸟语花香,那里就是爱的乐园,他怎能对通灵性的祥瑞之物下口。满清的铁蹄也无情的踩踏了这美丽的山庄园。

在回头看看瓜州渡口十日发生的啥就知道大观园被毁有多惨烈。

1、扬州十日又称扬州屠城。

2、是指史可法率领扬州人民阻挡清军南侵守卫战失败之后,清军对扬州城内人民展开的屠杀。

3、当时幸存者王秀楚的《扬州十日记》中和明末史学家计六奇的《明季南略》记载,屠杀共持续十日,故名“扬州十日”。

4、扬州在激烈抵抗后失陷,清兵屠戮劫掠,十日不封刀。

5、“几世繁华的扬州城是时“堆尸贮积,手足相枕,血入水碧赭,化为五色,塘为之平”、“前后左右,处处焚灼”,“城中积尸如乱麻”。

6、扬州居民除少数破城前逃出和个别在清军入城后隐蔽较深幸免于难者以外,几乎全部惨遭屠杀,仅被和尚收殓的尸体就超80万具。

7、在文字狱盛行的清朝时期,所有有关扬州屠城的记载随着清军入主汉地之后被刻意掩盖,导致清末以前大部分人对此屠杀事件一无所知。


8、直到辛亥革命前夕才将《扬州十日记》从海外带回中国, “希望使忘却的旧恨复活,助革命成功” ,扬州十日才广为世人所知。

9、除《扬州十日记》之外,还有《扬州城守纪略》 《明季南略》 等诸多史书记载屠杀事件,然皆远不及《扬州十日记》详细。

难为作者将这一华夏被鞑虏淫威惨案隐藏于石头记中,可谓惊天地,泣鬼神之举。后生无不动容落泪。可恨几百年后小日本也效仿满清,可谓狼子野心,南京大屠杀,三十万惨案历历在目,真的不能忘记这民族恨血泪史。

现今在将瓜州打造成“中国运河第一镇”,最近又有某地纪念《红楼梦》东渡日本一事,可有人感知这段历史,人们心中除了借先人之作扬自己民风外,可否激起家国情怀和对过往的深深思考。不希望石兄密之在天之灵,哭笑不得,泪已尽,心已死,色情皆空了吧。


+关注
undefined
蟾宫折桂凤来仪
蟾宫折桂凤仪里,浮渡黛鳌大可观。
东鲁孔梅溪弱水,方生无可有辛酸。
喜欢阅读、书法、对联、摄影、音乐。最近喜欢上《石头记》。展开
共 124 篇原创
赞赏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蟾宫折桂凤来仪 > 《待分类》举报/认领
上一篇: 倥侗一言:《红楼梦》一字评
下一篇: 《红楼梦》版本太多,如何选择更接近作者原手稿内容的版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2
 楼主| 发表于 2024-1-6 13:2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方以智易学思想研究
作者:刘元青易学象数几太极仁

摘要:方以智的博物之学与道德形上学体系,皆托《易》立言。早年,他以"气为真象,事为真数"的象数观,将抽象的象数符号还原为气与人事,并要求以"实证"的方法"核其真",反对将象数神秘化。他并非执着于感性的象数层面,在将"几"的内涵改造成隐晦的、待征乃显的"物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征天地之几"、"因事见理以征几"的易几观,从而成就了独具特色的博物之学。中晚年,他将"太极"的内涵引申为心与仁,并藉"太极不杂乎阴阳,不离乎阴阳"的太极观,建构了体用圆融的道德形上学体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2
 楼主| 发表于 2024-1-6 13:45:08 | 显示全部楼层
薛宝琴怀古诗十首
集雅诗词馆 2012-01-31   |  1160阅读  |  17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薛宝琴怀古诗十首
作者:曹雪芹 来源:红楼梦 阅读: 398 更新:2008年07月12日

赤壁怀古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


【诗词鉴赏】
  薛宝琴家是皇商,所以她从小就随其父母到处周游,“四山五岳都走遍了”,是大观园群芳中见世面最多的一个。在宝、黛、钗等人作谜语诗的同时,她“拣了十个地方的古迹,作了十首怀古诗”,暗隐俗物十件。这十首也没有透露谜底。五十一回的回目是“薛小妹新编怀古诗”,作者强调的是“怀古”,可见谜底并不重要。
  这首诗借古战场赤壁抒发了一种怀古伤今的情绪。从来的“怀古”,都是“伤今”,怀古的情绪是由伤今引出来的。从这首诗渲染的悲凉气氛看,很可能是隐示贾家这个不可一世的封建世家,由于“自杀自灭”导致大厦倾颓,家散人亡,留下一片茫茫白地的惨景。
有人猜谜底是“盂兰会(鬼节)所焚之法船”,有人猜是“走马灯之用战舰水操者”,可作谈助。


交趾怀古
铜铸金镛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马援自是功劳大,铁笛无烦说子房。


【诗词鉴赏】
  这首诗“颂扬”了东汉时平定交趾被封为伏波将军的马援,渲染了他名传遐迩的武功。这同贾家先人出兵立功,皇帝封他们为“宁国公”、“荣国公”,成为金陵四大家族之首,很相类。那么这首诗是不是借“交趾怀古”来隐喻贾家的发迹史呢?不敢断然肯定,聊备一说吧。
  这首谜语诗的谜底,有人猜是“喇叭”,可作谈助。


钟山怀古
名利何曾伴汝身,无端被诏出凡尘。牵连大抵难休绝,莫怨他人嘲笑频。


【诗词鉴赏】
  南朝齐代的孔稚硅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北山移文》。文中说到,周颙(y6nq)曾隐居于建康(今南京)北山(钟山),以清高不仕自许。后突然应皇帝之诏出山当了官。等他再路过钟山时,北山(钟山)的山灵把周颐尽情地嘲笑、斥骂一通,说他玷污了钟山的高洁,不许他再来。其实这是一篇游戏文章。南齐时代确有周颓其人,然而并未当过隐士,孔稚硅的文章不过是借题发挥。薛宝琴这首怀古诗又是借《北山移文》的内容进一步发挥,嘲笑那些装腔作势,自命清高,其实是热衷名利的人。是不是影射《红楼梦》中的某个人呢?猜不出。
  这首谜语诗的谜底,有人猜是“肉”,有人猜是“傀儡”可作谈助。


淮阴怀古
壮士须防恶犬欺,三齐位定盖棺时。
寄言世俗休轻鄙,一饭之恩死也知。


【诗词鉴赏】
  这首诗就韩信一生几个最有特点的事件——不耻胯下之辱、寄食漂母、当上叱咤风云的齐王、最后被砍头,对他作了咏叹。这似乎是提示读者:贾家从发迹到鼎盛直到衰亡,也同韩信的经历有某些类似之处。韩信受过漂母一饭之恩,后来作了报答;刘姥姥也受过贾府救济之恩,后来贾家还要受刘姥姥之恩(如救巧儿出火坑)。在炎凉世态中,这种知恩报恩的感情是可贵的,作者在这里寄托着感慨。
  谜底,有人猜是“兔子”,有人猜是“马桶”,读者可以去联想它像不像?发人一笑。


广陵怀古
蝉噪雅栖转眼过,隋堤风景近如何?
只缘占得风流号,惹得纷纷口舌多。


【诗词鉴赏】
  这首诗吟咏的是南北大运河两岸的隋堤。“蝉噪鸦栖转眼过”,似喻荣府的繁华生活同样转眼即将成为过去。“只因占得风流号”,荣府也以富贵风流闻名,当其败落时,也将“惹得纷纷口舌多”,成为人们议论不休的话题。
  谜底,有人猜是“箫”,有人猜是“柳絮”,还有猜是“柳木牙签”的,可作谈助。


桃叶渡怀古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诗词鉴赏】
  这首诗吟咏了王献之与爱妾桃叶在桃叶渡分手的往事,表达了一种惆怅、哀怨的情绪。这同荣府后来败落时种种生离死别的情景有共通之处。
  谜底,有人猜是“团扇”,可作谈助。


青冢怀古
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拨尽曲中愁。汉家制度诚堪叹,樗栎应惭万古羞。


【诗词鉴赏】
  这首诗以“青冢”为题,吟咏了昭君不得已到荒凉的塞外与匈奴单于和亲的悲怨,责骂了不能保护昭君的汉元帝。与之相对应,大观园群芳的悲剧命运,是由贾府的男人们的腐败导致的,应由他们负责。这样理解,是否也可以说这首诗是暗暗地骂了贾府那些峨冠博带的“须眉浊物”们?
  谜底,有人猜是“枇杷”,有人猜是木匠用的“墨斗”,可作谈助。


马嵬怀古
寂寞脂痕渍汗光,温柔一旦付东洋。只因遗得风流迹,此日衣衾尚有香。


【诗词鉴赏】
  这首诗以杨贵妃死于马嵬坡的故事为内容,作了暗含讥刺的咏叹。似乎是影射了宁荣二府中种种淫滥的生活,如秦可卿与贾珍的乱伦关系。
  谜底,有人猜是“杨妃冠子白芍药”可作谈助。


蒲东寺怀古
小红骨贱最身轻,私掖偷携强撮成。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引彼同行。


【诗词鉴赏】
  严格说,这一首不能叫“怀古”诗,因为《西厢记》的人物连同普救寺之类全是虚构的,于史无考。但这是作谜语诗取乐,正如黛玉所说大可不必“胶柱鼓瑟”,去那么认真。就其内容说,似乎是影射宁荣二府中的某些风流韵事。
  谜底,有人猜是游戏或赌博用的“骰子”,有人猜是“红天灯”,可作谈助。


梅花观怀古
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诗词鉴赏】
  这一首同上一首《蒲东寺怀古》一样,歌咏的也是虚构的戏剧人物。杜丽娘与柳梦梅死生不渝的爱情,同林黛玉与贾宝玉缠绵不尽的爱情很相像。不过前者得谐美满姻缘,后者终成“虚化”,以夭亡和出家了事。
  谜底,有人猜是“纨扇”,有人猜是“秋牡丹”,可作谈助。
  案:上面十首怀古诗拟猜的谜底,见于周春<阅红楼梦随笔)、徐风仪《红楼梦偶得》、王希廉《新评绣像红楼梦全传》诸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集雅诗词馆 > 《紅樓绮作》举报/认领
上一篇: 香菱咏月诗三首
下一篇: 荣禧堂联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2
 楼主| 发表于 2024-1-6 13:5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朱丝马迹==十六祖文宣有涉红楼梦作者朱三太子朱慈炤...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99&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返回首页



​薛宝琴的十首怀古诗,谜底是什么?影射金陵十二钗为何只有十首2021-12-05 07:25:02 来源: 君笺雅侃红楼
趣侃红楼224:无解灯谜,十首怀古诗费解,强作解释,不知春灯谜为何?
贾母认为作诗不如作灯谜,李纨就带着大伙在暖香坞一边看贾惜春作画,一边作了几个春灯谜。
李家三姐妹和宝黛钗湘四人,一共做了八个灯谜,各有伏笔。基本还是围绕着前文的《咏红梅花诗》,揭示贾家兴亡和宝黛钗湘四人的故事。前文做了解释,不提。



薛宝琴素有捷才,头天在芦雪广即景联诗时就已展示。如今一会儿工夫,竟然前后做了十首怀古诗灯谜。每首诗打一件俗物。
十首怀古诗谜底历来有争议。君笺雅侃红楼将推到前人的观点,只采用本人的理解。会在每首诗后标注“谜底”。
而本文简单解读一下诗中内容所影射的人物。后面会有专门十篇内容解读十首怀古诗,到时候再详细讲解“谜语”。
赤壁怀古其一(河灯)
赤壁尘埋水不流,徒留名姓栽空舟。
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
《赤壁怀古》典出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大军伐吴。却被周瑜大败。
苏轼曾在赤壁追忆“三国周郎赤壁”,宝琴却说“无限英魂在内游”。
汉末三国,赤壁之战孙权联刘抗曹,火烧曹营大败曹操,使得三分天下大局定鼎。
赤壁之战的本质是什么?是孔子说得“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曹操、孙权、刘备都是汉室臣子,曹操却像《季氏将伐颛臾》一样,为了私利讨伐孙刘,不谈胜败,都是孔子说的不义之战。
所以,薛宝琴《赤壁怀古》这首诗,应该是暗指贾元春“虎兕相逢大梦归”。背后影射的是皇帝、贾家、贾元春三方面的“心有不甘”,导致的一场兴亡故事。



交趾怀古其二(马车)
铜铸金城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
马援自是功劳大,铁笛无烦说子房。
交趾古时指南越境内,秦汉以来一直为中央番属。《交趾怀古》讲的是马援平定交趾叛乱的故事。
马援是东汉名将、开国功臣。“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马革裹尸既是典出于此!
唐代李贤注引《广州记》曰:“援到交趾,立铜柱,为汉之极界也!”是说光武帝建武十六年,交趾羌族发生叛乱,马援受命出征,一举平定,并在象林南树立两个大铜柱,以作为疆界。
《交趾怀古》暗指贾探春远嫁异国为王妃,并在异国他乡大放异彩的故事。
贾探春在家苦于无法实现抱负,恨不能生为男儿,远嫁海外异国,女儿身份能做很多事。以贾探春之能,当堪比马援不辜负天生之才。



钟山怀古其三(盐)
名利何曾绊汝身,无端被诏出凡尘。
牵连大抵难休绝,莫怨他人嘲笑频。
《钟山怀古》说的是南朝周颙的故事。
周颙擅长老庄、易学之道,在金陵钟山隐居,被时人称之为堪比陶渊明的名士。
但周颙却应诏出仕,成为朝廷高官。世人对其大失所望,认为他沽名钓誉,浪得虚名。
周颙不为浮名所累,出仕后做了很多不为名利只为天下百姓的好事。他的易经、老庄之学更是影响同僚。无为而治深得人心。
周颙不畏世人嘲笑,只因世人不解他之德行操守。应该是妙玉“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的写照。妙玉也是那“名利何曾绊汝身,无端被诏出凡尘”。



淮阴怀古其四(米)
壮士须防恶犬欺,三齐位定盖棺时。
寄言世俗休轻鄙,一饭之恩死也知。
《淮阴怀古》是淮阴侯韩信承受胯下之辱,却有平定天下,做“三齐”共主的才能。
韩信人穷志高,曾忍“胯下之辱”,也曾受老妪一饭之恩。最终实现凌云志,创下不世功勋。可惜终究为汉高祖、吕后忌讳,设计诛杀。
韩信有才,却不能取信于主,是王熙凤被贾家抛弃休妻的写照。《淮阴怀古》借韩信遭遇伏笔王熙凤对刘姥姥的[留余庆]善举,正是凤姐、巧姐和刘姥姥的共同影射。



广陵怀古其五(醋)
蝉噪鸦栖转眼过,隋堤风景近如何?
只缘占得风流号,惹得纷纷口舌多。
《广陵怀古》说的是隋炀帝开凿运河,被后世诟病昏庸无道的故事。
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利在千年,福荫后世子孙。但隋炀帝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是遗臭万年的名声和国破家亡的代价。
运河开凿劳民伤财,隋炀帝穷奢极欲,大举南下江都,被称“风流皇帝”。
这一系列故事从秦可卿被骂“爬灰”,死后托梦两件事功在贾家传承。死后葬礼穷奢极欲,亡了贾家……几乎一模一样。
《广陵怀古》影射的就是秦可卿。



桃叶渡怀古其六(茶)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
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桃叶渡怀古》的典故出自书圣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相传王献之有爱妾叫“桃叶”的每次往返秦淮河两岸,他都会亲自到渡口去接送,感情极深。
可惜好景不长,王献之对桃叶的感情来时浓烈,去时也快。只在历史上留下一段风流韵事。
《桃叶渡怀古》有“桃之夭夭”之意,是李纨少年守寡的写照。[晩韶华]说“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锈帐鸳衾。”正是“桃叶”的写照。



青冢怀古其七(酱)
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拨尽曲中愁。
汉家制度诚堪叹,樗栎应惭万古羞。
《青冢怀古》是昭君出塞故事。青冢是王昭君的墓,凭吊的是昭君出塞的不得已,红粉死于异国他乡的悲凉。
王昭君被迫与匈奴和亲,诗中表现出汉家无男儿,送女悲远嫁的现实。
毫无疑问这首诗影射的是林黛玉与贾探春被迫远嫁异国为王妃的故事。
后文林黛玉有《五美吟·王昭君》,芙蓉花签“莫怨东风当自嗟”正是昭君出塞的典故……都在暗示林黛玉远嫁以后,客死异乡的现实。



马嵬怀古其八(油)
寂寞脂痕渍汗光,温柔一旦付东洋。
只因遗得风流迹,此日衣衾尚有香。
《马嵬怀古》是马嵬驿之变,杨贵妃被缢死的追忆。
安史之乱发生,唐明皇带着杨贵妃西逃。走到马嵬驿时发生马嵬驿之变。唐明皇被迫响应哗变军士的号召,下旨命高力士缢死了杨贵妃。
唐明皇回到长安时已是太上皇,晚年对杨贵妃思念不已。白居易据此写下著名的《长恨歌》,歌颂二人的爱情。而清代洪昇也有戏剧《长生殿》的缠绵故事。
《马嵬怀古》影射史湘云与丈夫冯紫英恩爱堪比唐明皇与杨贵妃。史湘云的海棠花签“只恐夜深花睡去”,也是杨贵妃的典故。
后世将海棠比作杨贵妃,将唐明皇入蜀作为与杨贵妃故事的典。所以“阆苑仙葩”指海棠,就源于海棠与杨贵妃的故事。



蒲东寺怀古其九(柴)
小红骨贱最身轻,私掖偷携强撮成。
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引彼同行。
《蒲东寺怀古》是《西厢记》的故事。蒲东寺原名普救寺,书生张君瑞和相国小姐崔莺莺就私会于此。
诗中以红娘行穿针引线勾引之事,讲了张生与崔莺莺情定终身。
不过这首诗影射的对象却很有意思,应该是指贾迎春。迎春嫁给孙绍祖,贾家无人同意,是贾赦一力促成。是为“强撮成”。
而迎春的丫头司棋胆大包天,私下与表弟潘又安私定终身,私会于大观园,正是《西厢记》翻版。
《浦东是怀古》借丫头影射小姐,当是贾迎春。



梅花观怀古其十(团扇)
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
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梅花观怀古》典出《牡丹亭》。据说是杜丽娘的父亲为死去的女儿所建道观。
杜丽娘死于相思之疾,死后却与柳梦梅得偿所愿结为夫妻,还魂重生。其中关键在于一副“画像”!
按说这首诗写的是恩爱之情,但推测却是写贾惜春断绝红尘,出家为尼的伏笔。

[虚花悟]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把秋捱过?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

贾惜春绝情绝性,对应杜丽娘至情至性,是为隐笔。尤其“画”之一字,“入画”引出故事,堪称惜春伏笔。
薛宝琴十首怀古诗,对应的是金陵十二钗,看似缺了两个人。一个薛宝钗,一个贾巧姐。
巧姐与王熙凤同在《淮阴怀古》,薛宝钗之所以没有。在于宝琴就是宝钗的影。薛宝琴作得诗,相当于薛宝钗所作,自然也就没有宝钗的结局和故事。
当然,对于十首怀古诗的伏笔,见仁见智,也可能会有出入。但就像君笺雅侃红楼认为秦可卿房中十几样陈设伏笔金陵十二钗一样。也属个人看法,权当主观。
本文算作粗略一谈,谜底暂时公布答案,后文再作系列解读。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欢迎关注作者、点赞、收藏,《趣侃红楼》系列文章每天一篇,将为您持续更新!
文|君笺雅侃红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4 14:21 , Processed in 0.07256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