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四=====晴雯为谁点?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5121
 楼主| 发表于 2024-5-16 06:5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脂砚斋为何说晴雯远不如袭人?这两件小事,足以看出两人差距
2024-05-14 12:30 发布于:安徽省
红楼梦第八回,有一条十分容易引战的批语,脂砚斋说晴雯远不及袭人,估计喜欢晴雯的读者看了,都会忍不住愤怒。

晴雯到底哪里不如袭人?她明明洁身自好,没有媚骨,而且言谈爽利,率真正直,是个品貌好,能力强的丫鬟。

别说是在整个怡红院,就是放眼整个贾府,无论是品行样貌,还是业务能力,晴雯都绝对是丫鬟中的佼佼者,凭什么就说她不如袭人了?

更关键的是,曹公在情榜里早已给出定论,晴雯是力压袭人,排在红楼梦又副册丫鬟榜首的,这一点谁也不能否认。

当然,我们不妨先来看看脂砚斋为什么这么评,他是看到了哪段情节,才有了这样的一段批语。

缘起是一碟豆腐皮包子。

宝玉从薛姨妈家吃酒回来,忽然想起豆腐皮包子,就问晴雯吃了不曾,晴雯也没藏着掖着,就一五一十原原本本地将自己如何吃饱了放着没吃,李嬷嬷又如何看到了,又如何拿给自己的孙子吃了,给完完整整地复述演绎了一遍。



也是因为晴雯这番话,脂砚斋有这么一段批语:奶妈之倚势亦是常情,奶母之昏聩亦是常情,然于此处细写一回,与后文袭卿之酥酪遥遥一对,足见晴卿不及袭卿远矣。余谓晴有林风,袭乃钗副。真真不错。

脂砚斋说晴雯不如袭人,是将豆腐皮包子和糖蒸酥酪这两件小事作对比得出的。

我们知道,后文宝玉曾将元春赐的糖蒸酥酪留给袭人,但后来也被李嬷嬷这个倚老卖老的乳母给吃了。

但袭人的处理方式,与晴雯明显不同。

当袭人从娘家吃年茶回来后,宝玉便命人将留给袭人的酥酪端来,小丫头说被李奶奶吃了,宝玉刚要说话,就被袭人打断了。

袭人自然是担心宝玉因此发火,所以她不仅没有任何抱怨,而且还通过自己想吃风干栗子转移了话题,分散了宝玉的注意力,这件事自然也就翻篇了。

说到这,再回头看晴雯的那番话,就显得有些过于耿直,甚至满含抱怨了。虽然晴雯说的是实话,那李嬷嬷也确实可恶。



但是,作为丫鬟,眼看主子要怒,你不能火上浇油啊,你得学会看主子眼色,学会息事宁人,而不是煽风点火。

当然,晴雯洁身自好,眼里揉不得沙子,也学会藏着掖着,自然有什么说什么,这没错。但耿直的性子,在职场就难免会吃亏,因为你不算计别人,别人会陷害你。

毫无疑问,宝玉后来的枫露茶之怒里,有晴雯这番话的刺激在里头。反过来看袭人,就十分会来事,这也是她为什么能爬上去的主要原因。

很多人可能看不上袭人这种做派,感觉她太假了,很有心机,特别会笼络宝玉。可是在古代,这本身也是一个丫鬟的本职啊。

袭人如果像晴雯那样,她能成贾母身边的一等丫鬟吗?她能成怡红院的首席吗?她能被王夫人看重并收编吗?

成年后我们就会明白,论为人处事,还得是袭人。酥酪这件事,脂砚斋也有批语说,与前文失手碎钟遥对。通部袭人皆是如此,一丝不错。



这也正是袭人的稳重之处,更是她精于世故之处,她总能巧妙地化解危机,总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样皆大欢喜,难道不好吗?

而且,对袭人来说,把事情闹大了,对她没有任何好处,反而会引起主子的怀疑,认为她挑唆主子生事,不够稳重,难以胜任本职工作。

晴雯的处理方式虽然没错,她只是实话实说,但这样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很多时候还会将问题扩大化。不得不说,会说话真的是一门艺术啊。

不入职场,性格耿直没什么错,反而是一种难得的优秀品质,因为这样的人太少太少。但一旦进了职场,就相当于入了江湖,而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是人情世故啊。

职场中,会说话又有能力的人,总能很快崭露头角。而那些能力很强,却不会说话的人,往往就总是默默无闻,原地踏步,甚至因多次说错话被领导彻底“打入冷宫”。

晴雯不如袭人的地方,在于她不屑于玩人情世故这一套,活得本真自我,直来直去,毫无心机。而这些品质,也正是她一直胜过袭人之处啊。

作者:夕四少,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5121
 楼主| 发表于 2024-5-16 07: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稻香村 - 《红楼梦》大观园中的一处建筑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稻香村,又名浣葛山庄(元春赐名)曹雪芹所著小说《红楼梦》中,大观园中的一处建筑,为李纨的居所。李纨因此处得诗号稻香老农。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稻香村

别名
浣葛山庄

所属建筑群
大观园

出处
《红楼梦》


类型
院落

主人
李纨

所在地
金陵

目录
1相关故事
2命名由来
3书中描述
4出现回目
5居住人
6稻香村图册
折叠编辑本段相关故事
为迎接元妃归省,贾府修建了省亲别院--大观园,园中景致众多,稻香村,就是其中一处。和大观园其他建筑的富丽华贵不同,此处的田园农舍,一派郊野气色,曾引得贾政有"归农之意"。

在归省之后,未免园中景致"寥落",元妃命家中姊妹入园居住,李纨便"住了稻香村"。

后来探春起海棠诗社,定了稻香村做社,李纨也因其住处,自号"稻香老农",做了社长。

折叠编辑本段命名由来
在《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中,贾宝玉因旧诗"红杏梢头挂酒旗",题为"杏帘在望",又取"柴门临水稻花香"之意,名之"稻香村",并题联为"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在省亲之夜,元妃游幸之后,将"杏帘在望"赐名"浣葛山庄"。

因林黛玉代替宝玉所作诗--《杏帘在望》,甚得元妃之心,取其诗句"十里稻花香"之意,改"浣葛山庄"为"稻香村"。

杏帘在望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折叠编辑本段书中描述
一面走,一面说,倏尔青山斜阻。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

贾政笑道:"倒是此处有些道理。固然系人力穿凿,此时一见,未免勾引起我归农之意。我们且进去歇息歇息。"说毕,方欲进篱门去,忽见路旁有一石碣,亦为留题之备。众人笑道:"更妙,更妙!此处若悬匾待题,则田舍家风一洗尽矣。立此一碣,又觉生色许多,非范石湖田家之咏不足以尽其妙。"贾政道:"诸公请题。"众人道:"方才世兄有云,'编新不如述旧',此处古人已道尽矣,莫若直书'杏花村'妙极。"贾政听了,笑向贾珍道:"正亏提醒了我。此处都妙极,只是还少一个酒幌,明日竟作一个,不必华丽,就依外面村庄的式样作来,用竹竿挑在树梢。"贾珍答应了,又回道:"此处竟还不可养别的雀鸟,只是买些鹅鸭鸡类,才都相称了。"贾政与众人都道:"更妙。"贾政又向众人道:"'杏花村'固佳,只是犯了正名,村名直待请名方可。"众客都道:"是呀。如今虚的,便是什么字样好?"大家想着,宝玉却等不得了,便说道:"旧诗云:'红杏梢头挂酒旗。'如今莫若'杏帘在望'四字。"众人都道:"好个'在望'!又暗合'杏花村'意。"宝玉冷笑道:"村名若用'杏花'二字,则俗陋不堪了。又有古人诗云:'柴门临水稻花香。'何不就用'稻香村'的妙?"众人听了,亦发哄声拍手道:"妙!"贾政一声喝断:"无知的业障!你能知道几个古人,能记得几首熟诗,也敢在老先生前卖弄!你方才那些胡说的,不过是试你的清浊,取笑而已,你就认真了!"说着,引众人步入茆堂,里面纸窗木榻,富贵气象一洗皆尽。贾政心中自是喜欢,却瞅宝玉道:"此处如何?"众人见问,都忙悄悄的推宝玉,教他说好。宝玉不听人言,便应声道:"不及'有凤来仪'多矣。"贾政听了道:"无知的蠢物!你只知朱楼画栋,恶赖富丽为佳,那里知道这清幽气象。终是不读书之过!"宝玉忙答道:"老爷教训的固是,但古人常云'天然'二字,不知何意?"

众人见宝玉牛心,都怪他呆痴不改。今见问"天然"二字,众人忙道:"别的都明白,为何连'天然'不知?'天然'者,天之自然而有,非人力之所成也。"宝玉道:"却又来!此处置一田庄,分明见得人力穿凿扭捏而成。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争似先处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虽种竹引泉,亦不伤于穿凿。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强为其地,非其山而强为其山,虽百般精而终不相宜……"未及说完,贾政气的喝命:"叉出去!"刚出去,又喝命:"回来!"命再题一联:"若不通,一并打嘴!"宝玉只得念道:

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出自《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折叠编辑本段出现回目
第十七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小红在凤姐面前回话,就是在稻香村。

第四十一回 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怡红院劫遇母蝗虫

在刘姥姥游大观园时,贾母就是在稻香村休息和用的晚饭。

第四十二回 蘅芜君兰言解疑癖 潇湘子雅谬补余香

众人在稻香村讨论惜春作画。

第四十四回 变生不测凤姐泼醋 喜出望外平儿理妆

平儿被凤姐打了后,就在李纨处"歇了一夜"。

第四十九回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众人在稻香村商议第二日芦雪庵作社。

第七十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在稻香村议定重开桃花社,林黛玉为社主。

第七十五回 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赏中秋新词得佳谶

尤氏在惜春处受了气,去了李纨处,和探春等说起抄检大观园之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5121
 楼主| 发表于 2024-5-16 07: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 77回 司棋和晴雯的命运
kcfi31332013.06.19浏览74次其他分享举报
《红楼梦》第77回抄检大观园之后,司棋和晴雯的命运是怎么样的?
你们有何感想?
1个回答
ixhu3641
2013.06.20
满意答案
  司棋被赶出大观园,恨潘又安自己逃走,被父母逼迫嫁给钱槐。她誓死不从,愤而服药自尽。
晴雯亦被赶出,住在表哥家,宝玉亲来探视。不数日,道:“今日玉皇大帝唤我去做芙蓉花神,未时二刻就走,见不得宝玉最后一面了。”宝玉闻知,作《芙蓉女儿诔》祭奠。

她们都是红楼梦里极富个性之人。晴雯因不拘束自己的个性,又生得有些妩媚,便被主子们认为,这样的狐狸精,一定会勾引宝玉,不是什么好货色,所以被驱逐。但我认为,晴雯的直爽个性,是她天真的表现,不看别人脸色而活。她病补孔雀裘,不只是尽一个丫鬟的责任,更是表现她对于宝玉的真心,不是给其他人看的。
司棋表现的是自己对于幸福的追求,把命运放在自己的手中,可惜失败了。她被发现时的大义凛然,令凤姐惊讶。人都有诛求幸福的权利,可在那个时代,是不幸的,她是那种反叛精神的一个代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5121
 楼主| 发表于 2024-5-16 07:26:28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中赵姨娘的内侄不是应该姓赵吗?为什么叫钱槐?
寻梦向天歌 2020-03-07   |  170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内侄,就是娘家侄子。赵姨娘的娘家侄子为什么非得姓赵呢?书里只说是内侄,又没说是亲侄子。

赵姨娘的弟弟赵国基是跟贾环上学的小厮,她应该是“家生子儿”,全家都在贾府做奴仆。贾府里像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金钏儿、玉钏儿这对亲姐妹是王夫人的大丫鬟,司棋的叔叔秦显、婶婶秦显家的都是荣国府的仆人,厨房柳嫂子的妹妹也在大观园当差,后来成为聚赌的大头家之一。


还有更疏远的,比如聚赌的另一个大头家,是“林之孝的两姨亲家”。书中提到“林之孝家的见他的亲戚又与他打嘴,自己也觉没趣”,荣辱与共,关系还是比较亲密的。

那么,如果赵姨娘也有一个表兄弟,也在贾府中服侍的话,有没有这样的可能呢?


当然有。赵姨娘的弟弟是贾府小厮,他们的父母应该是贾府旧仆。如果赵姨娘父母有一个姐妹,也嫁在贾府(贾府的丫鬟,基本是自己消化,外嫁的可能性并不大)一个姓钱的男仆,生了儿子姓钱(比如第八回提到“一个买办名唤钱华”),可不就是赵姨娘的表兄弟吗?他的儿子,不正是赵姨娘的“内侄”吗?


唯一的疑问,是赵姨娘的表兄弟之子,虽然也是“内侄”,但关系比较疏远,怎么还能仗势欺人、强娶柳五儿?赵姨娘不过是“半个主子”,虽然得到贾政宠爱,但贾政为人方正刻板,不可能“宠妾灭妻”,更不会无原则的纵容赵姨娘的娘家人。

认为钱槐“仗势欺人”“强娶柳五儿”,其实是误会。


贾府的规矩,小厮年满二十五岁,会由内宅选择年纪较大的丫鬟给予婚配,这就是书中提到的“配小子”。这是一项福利,也是一项基本政策。所以年纪稍大的小厮,对漂亮的丫鬟有意,只要双方父母同意,再买通管事的管家,成功的几率还是比较高的。否则,潘又安也不会那么有把握,只等迎春出阁,就能“完你我之心愿”了。


来旺的儿子,想娶彩霞为妻,有很多阻力,主要是因为彩霞是从王夫人屋里出来的,身份较高,而来旺儿子又太不成器。钱槐想娶的是柳五儿,是“厨役之女”,并没有在内宅当差,唯一的优点是美貌,但是“素有弱疾”,身体不好。综合算下来,她的条件并不是很好。

钱槐呢,“他父母现在库上管帐”,是双职工;“他本身又派跟贾环上学”,也有工作;“有些钱势,尚未娶亲”,条件并不差。所以当他提亲,“柳家父母却也情愿”,只有柳五儿自己不愿意。


五儿不愿意,是不想太早结婚,希望能在事业上有一点发展。虽然“三五年”后,也还是出来嫁人,但有了在内宅当差的经历,抬高了身份,就有可能“自向外边择婿”,多半比嫁一个府里的小厮更有前途。

钱槐想娶柳五儿,是他的想法,距离现实很遥远,所以并没有“仗势欺人”的“强娶”之举。不止八十回中没有,八十回以后也不会有。因为撵芳官的时候,王夫人已经提到柳五儿“幸而那丫头短命死了”。人都死了,还娶什么?


但钱槐是赵姨娘的内侄,不仅能够解释得通,而且可能是重要的暗示。据探春所说“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八十回后贾府败落,肯定会有“兄弟阋于墙”的争端,而不会只是内宅妇人相斗。

兄弟阋于墙,谁会是破坏者呢?贾环是最好的人选。但是贾环这个人太不成器,成事不足。虽然有赵姨娘在背后谋划,破坏力实在有限。要让他破坏整个贾府(当然不是完全由于他一个人的力量),必须还有一些帮手。


钱槐,赵姨娘的内侄,跟着贾环上学,与柳嫂子结怨,简单就是天生的帮手。

我想,钱槐是赵姨娘内亲这一句,不是要证明什么,而是在暗示着什么;不是总结八十回中的派系矛盾,而是为八十回以后的内斗埋下伏笔。他应该是八十回以后一个重要的反派人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寻梦向天歌 > 《转载:《红楼梦》趣谈》举报/认领
上一篇: 秦业:秦可卿和贾蓉的婚姻关系是门当户对,并未高攀
下一篇: 《红楼梦》:晴雯真的死于女儿痨吗?晴雯之死是王夫人对付林黛玉的前奏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5121
 楼主| 发表于 2024-5-16 10:30:5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再谈晴雯之死——若是袭人告密,晴雯不可能活到第77回
播报文章

集散化小仓库
关注
2020-04-12 12:42
肺结节,两样东西尽量少 碰 ,很多人控制不住,难怪肺结节难调理
肺结节,两样东西尽量少 碰 ,很多人控制不住,难怪肺结节难调理
老中医说:“痔疮”别再乱割了,白开水+它,肛门肉球一消二净
老中医说:“痔疮”别再乱割了,白开水+它,肛门肉球一消二净
痔疮不要在乱割了,每天用它泡水喝,肉球一消二净见效快!
痔疮不要在乱割了,每天用它泡水喝,肉球一消二净见效快!

广告
汉秀足金长命锁宝宝金锁吊坠儿童黄金平安锁婴儿小金锁小孩百福锁
×
红楼第七十七回《俏丫环抱屈夭风流,美优伶斩情归水月》,晴雯在被王夫人误认作“狐狸精”撵了出去,晴雯本身已然重病,此次被撵更令她心如死灰,如此两层夹攻,最终溘然长逝,但却遗留下不少问题,其中讨论最为激烈的就是袭人对晴雯之死是否担有责任?
目前有诸多不喜欢袭人的论者,他们认为晴雯之死的罪魁祸首就是袭人,包括清人涂瀛也在《红楼梦论赞》之袭人赞中提到“袭人约计平生,死黛玉,死晴雯,逐芳官、蕙香,间秋纹、麝月,其肆虐矣”,此论完全将袭人“魔鬼化”,将众多女子之悲剧悉数归结至袭人一人之身,实在有主观之讥。

广告
38岁女领导的生活日记曝光,解密职场有多内涵,令人头皮发麻
×
而目前有一种主流的说法,晴雯之死乃是袭人告密的结果,因为众所周知,袭人乃是王夫人安插在怡红院中耳目,早在第三十六回,王夫人就已内定袭人为宝玉准姨娘,将其从贾母编制处“挖走”,王夫人还从自己二十两的分例中每月拿出二两一吊钱给袭人,这等于王夫人单方面官宣:袭人就是贾宝玉的未来姨娘!
由此不禁引起众多读者想入非非,认为袭人拿了王夫人钱财,自然要充当其鹰犬,时刻报备怡红院内的一切,加上晴雯是姨娘人选的有力竞争者,袭人欲除之,故有意在王夫人跟前“告密”,说了晴雯不少坏话,最终引起王夫人的注意,这才酿造了晴雯之死的悲剧。
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个说法似乎有一定道理,包括书中也有一些佐证,比如晴雯刚刚被撵走,贾宝玉立刻就开始怀疑袭人,并埋怨道:“怎么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单不说,又单挑不出你和麝月、秋纹来?”由此认定贾宝玉早已看穿袭人心机,故有此一言,但这个佐证其实并不严谨,贾宝玉跟众多读者一样,知道袭人乃是王夫人的人,所以晴雯一被撵走,袭人变成了“告密”的首要怀疑目标,但不管是宝玉,还是读者,到底是主观猜测,没有真凭实据,我们接下来不妨详细分析一下。

广告
[正版] 攻城<新>掠地_劲爆开启_全新体验
×
首先,袭人确实是不太喜欢晴雯的,这一点笔者并不否认,因为晴雯的性情实在太过锋芒毕露,称其是“嚣张跋扈”一点儿都不为过,纵观晴雯一生,怼李嬷嬷及众多婆子、以一丈青怒扎坠儿、素日嘲讽怡红院众姐妹,书中明确写到的就有秋纹、袭人等人,怡红院的小丫环们可谓是“闻晴雯色变”。
反观袭人,性情柔顺温和,待人宽柔,时常哪怕是委屈自己,也不让怡红院出事故,贾宝玉之奶娘李嬷嬷曾多次嘲讽、辱骂袭人,袭人皆背后抹泪,不让贾宝玉将事情扩大化,以维持怡红院的波澜不惊。但大家应该也看出来了,袭人、晴雯两人天性相反,若是抛开“同事”情谊,单论两人对彼此的看法,袭人必定是不太喜欢晴雯的。

广告
小姨以身设局陷害,致使外甥女婿净身出户
×
这并非是笔者主观臆想,书中也是有明确暗示的,仍是第七十七回,晴雯被撵走后,贾宝玉曾怀疑是袭人所为,恰好怡红院中一株海棠花无故死了半边,宝玉认为这是晴雯悲剧命运的暗谶,并以孔子庙前之桧、诸葛祠前之柏、岳武穆坟前之松进行类比,袭人听到,心中着实不忿,便说了一句:那晴雯是个什么东西,就费这样心思,比出这些正经人来!还有一说,她纵好,也灭不过我的次序去,便是这海棠,也该先让我,也还轮不到她,想我必是要死了。
从此处便可看出,袭人对晴雯其实并不欣赏,袭人甚至自恃地位在晴雯之上,若袭人真心对晴雯,如何会口出如此粗劣之语,可见袭人打心底里不认同晴雯,若说两人之间有感情,说破大天也就是曾经的“同事情谊”而已,再无其他了。

广告
岚庭家居618<年中大促>,嗨购抢不停!
×
在了解袭人和晴雯关系的基础上,我们再来分析“袭人告密”这件事的可信度。袭人因为晴雯是自己姨娘之位的竞争对手,所以在王夫人跟前说晴雯坏话,这个逻辑是有可信度的,但却与书中的实际事实不符。
试想一下,若是袭人真的告密,按照王夫人“喜怒露于形”的性格,晴雯是不可能继续待在怡红院的,应该早就被撵出去了。再看第七十四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矢孤介杜绝宁国府》,晴雯被撵出去的导火索就在这一回,因为大观园的山石上惊现绣春囊,王夫人认定大观园内一定隐藏着许多“狐狸精”,她怕贾宝玉会被这些“狐狸精”给带坏了,而恰好王善保家的提出怡红院有个晴雯,穿的跟西施似的,动不动就骂人,大不成个体统,这勾起了王夫人的怒火,晴雯由此变成了“杀鸡给猴看”的那只鸡。

而分析这个过程,就会发现,这当中压根没袭人什么事。因为若是袭人向王夫人告密,必然是在“绣春囊事件”之前,而一旦袭人真的告过密,晴雯早就被收拾了,不会等这么久,因为相比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王夫人应该更信任自己一手培养的心腹袭人,没道理袭人告密,说晴雯坏话,王夫人不管不顾,倒是王善保家的一说话,王夫人便对晴雯动手,这明显不合逻辑!除此之外,王夫人当时想起晴雯的原文描写,也足以证明王夫人之前根本不认识晴雯:

广告
【旅游攻略】必去的5个景点,你知道哪几个?
×
诸位且看,若是袭人前番曾在王夫人跟前进过谗言,那么王夫人必然是早已知晓晴雯的,如何还要这般回忆?这些都说明袭人之前不但未在王夫人跟前说过晴雯坏话,甚至压根没在王夫人跟前提过晴雯。
当然,也有论者想的比较细致,他们认为袭人可能告状了,但王夫人当众顾忌袭人的面子,不好直接说出来,因为若是直接说出就等于承认“袭人告密”的罪状,以后诸人不得对袭人提高警惕?所以王夫人故意装作不认识晴雯,实则是在保护袭人。这个观点有可取之处,但禁不起推敲,晴雯、袭人只不过一介丫环,王夫人作为主子阶层,犯不上为丫头的利益考虑,而且书中王夫人的心理描写乃是客观叙写,应该不存在“主观作假”的可能,所以袭人告密一事,大概率是被读者误会了。
本文引文均来自《红楼梦》脂砚斋批评本80回本,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
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及视频)为创作者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5121
 楼主| 发表于 2024-5-16 10:4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晴雯被逐,为何偌大的贾府无一人相救于她?
2020-03-14 21:52
作者:清芷



晴雯是贾宝玉身边的四大丫鬟之一,为人心灵手巧,天真直率,深受宝玉的喜欢。很多阅读《红楼梦》的读者们对于晴雯这个人物也很是青睐。身为怡红院中的丫鬟,晴雯一直将怡红院当作自己的家,但是这个家却自始至终都不是由晴雯说了算的。第七十七回,晴雯被王夫人下令逐出了怡红院,自此,她离开了她心中的家,再也没能回来。

在晴雯被逐这一事件中,为什么书中的人物没有一个人站出来相救于她呢?我想大概是两个原因:一方面,当时王夫人正值盛怒之下,连宝玉都不敢说话,其他人又怎敢开口为晴雯求情呢?另一方面,晴雯平日里得罪的人不少,但真心与之相交的朋友却几乎没有,因此到了她危难之际,没有人愿意冒着风险相救于她。

第一个方面的原因无需多述,我们今日主要聊一聊第二个方面的原因。晴雯性子直率,没有心机,这样的人应该有很多的朋友才是,但事实上,纵观全书,晴雯似乎并没有十分要好的闺蜜伙伴。



第四十六回,鸳鸯与平儿对话中一连说了十几个好朋友的名字,但在这些名字当中,却没有晴雯的名字。这也许与晴雯的出身有关,晴雯不是贾府的家生奴才,而是赖嬷嬷送给贾母的,晴雯与鸳鸯等人并非自小一起长大,所以,感情上可能没有那般深厚。

但是,我认为这只是原因之一,但并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晴雯虽然没有与鸳鸯等人从小在一处长大,但是她们多年来都混迹在贾府中,想成为好朋友想来也是非常有可能的。所以,我认为晴雯之所以几乎没有特别要好的闺蜜,原因在于她自己的性格。

晴雯固然有单纯直率,没有心机的优点,但是大家不要忘了,晴雯性高气傲,心直口快的个性和爆炭一般的脾气在有意无意中得罪了很多人,也让很多人不敢亲近于她。

晴雯虽然身为丫鬟,但是心高气傲。在怡红院中,袭人作为宝玉身边的首席大丫鬟,怡红院中的大小丫头们都很信服她,可是偏偏晴雯不服。



那次,宝玉心情不大好,晴雯因跌坏了扇子,宝玉说了她一句,晴雯便发起了脾气,接着,宝玉与晴雯吵了起来,袭人见状连忙来劝架,可是未想到,袭人这一劝竟惹来了晴雯的醋意,晴雯话中有话,将袭人与宝玉的私密事揭了出来。

这等私密事不传处便罢,一旦流传出去,后果不堪设想。试问,作为当事人的袭人可会喜欢晴雯?晴雯被逐,袭人岂会为她求情?

在晴雯的性格中有一个矛盾点,一方面,她心比天高,希望同宝玉这样的主子平起平坐,这也是她不信服袭人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晴雯对身份比自己低微的丫头颐指气使,这导致了她对怡红院中的小丫头们很是严苛,王夫人在逐晴雯之前,也曾提到晴雯管教小丫头的事情,可见晴雯对待小丫头严苛是常有的事。如此性格的晴雯,久而久之,怡红院中的人可会喜欢她?当她深陷危局时,可会有人冒险相助于她?

王夫人逐晴雯,一方面是因为王夫人本人不喜欢像晴雯这样的女孩子,另一方面是因为有人向王夫人进了谗言。在抄检大观园之后,平日里那些看不惯晴雯的婆子们趁机在王夫人面前下了话。



这些话当中一定会有添油加醋,王夫人听了这些话后,对于这个自己本来就不喜欢的女孩子的印象一定更坏了。在王夫人心里面,儿子宝玉是最重要的,凡是会影响到宝玉,会把宝玉带坏的人通通都要清除出去。因此,晴雯被逐,是必然的。

逐晴雯事件也是王夫人与贾母的一次较量,王夫人是瞒着贾母先斩后奏的,事后贾母虽有不满,但是也不会为了一个丫鬟与王夫人撕破脸。

当然了,即便贾母当时就得到了消息,我认为,贾母也不会救助晴雯的。毕竟晴雯在贾母眼里不过是一个伶俐的丫头而已,留也好,走也罢,贾母是不会太在意的。



可怜天真的晴雯,以为得到了贾母的认可,宝玉的欢心,自己就可以有恃无恐,就可以永远的与宝玉在一处。殊不知,锋芒太露的晴雯早已在不知不觉间为自己招来太多的抱怨和嫉恨。晴雯被逐是意外事件,但是却在意料之中。

贾府人口众多,关系错综复杂,稍有不慎就会惹祸上身,像晴雯这样毫无根基,又锋芒外露的人如何能一直安然无恙的存活?

“墙倒众人推”,晴雯被逐,看笑话的人大有人在,可是为晴雯求情的人却一个也没有出现,或不敢,或不愿,总之,一个相助晴雯的人都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5121
 楼主| 发表于 2024-5-16 10: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红楼梦》晴雯为何会被撵?只因贾府太穷了,养不起闲人了
2020-05-01 16:55


关于晴雯的悲剧,解读一直都很单一,正如晴雯判词中所言“寿夭多因诽谤生”,晴雯自己素日太过嚣张跋扈,得罪了大观园的婆子们,第74回王善保家的在王夫人跟前进了晴雯谗言,直接导致了晴雯被撵出大观园,进而落得个病死的结局。

这个解读当然是正确的,但却并不深刻,因为晴雯的性情一直都是那样,第74回之前,众婆子们难道就没有说过晴雯的坏话?为何偏偏在第74回这种谗言才发挥了作用?要立足这个视角,才能对晴雯之死的必然性有个更加清醒的认识。



首先,晴雯被撵是跟贾府经济衰落的大环境紧密相关的,说得简单点,就是一句话——贾府变穷了,养不起闲人了,只能通过撵丫环来减少开支!晴雯倒霉,撞在了枪口上。

其实《红楼梦》开篇,曹公就已经隐晦地告诉读者,贾府开始走向衰落了,比如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就提到“如今生齿日繁,事物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划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尽已上来了。”



我们看前面章节,贾府又是省亲建大观园,又是举办各种宴会(螃蟹宴、中秋宴、元宵宴),甚至刘姥姥来贾府做客,贾母都要借此机会好好热闹一番,这些举动都在不知不觉中将贾家推向了灭亡之路。

60回之后,我们明显可以看到贾府呈现出衰败之象,第61回,司琪要吃鸡蛋羹,厨房柳家的却说鸡蛋都不够了,还要留着做其他菜做浇头;

第75回,贾母、尤氏等人吃饭,贾母吃的是红稻米饭,给尤氏的却是丫环们吃的白梗米,贾母心生疑惑出言询问,结果才知道贾府现在是“可着头做帽子,一点儿多的都余不下来”,连红稻米都不够吃,只能先紧着贾母吃;

第77回,王熙凤病重,王夫人在府内寻找人参给王熙凤做药引子,结果整个荣国府都找不到一根完整的人参,好不容易从贾母找到一根整人参,结果大夫却说这根人参太久了,根本没有效用,最后只能花钱托薛家从市场上买。



这些种种都足以证明贾府经济已经面临崩溃,这一点贾府很多人都知道,探春、宝钗,乃至林黛玉都知道应该省俭些生活,王熙凤、王夫人作为管家人,她俩最清楚这一点,所以第74回,大观园中惊现绣春囊之后,王熙凤的第一反应就是趁着这个契机,将一些年纪大些的丫环撵出去,这样可以节省开支,王夫人也认同王熙凤的观点,且看原文:

凤姐道:“如今惟有趁着赌钱的因由,革了许多人的这空儿,把周瑞媳妇、旺儿媳妇等四五个贴近不能走话的人,安插在园里,以查赌为由。再如今各处的丫头也太多了,保不住人大心大,生事作耗,等闹出事来,反悔之不及......以后凡年纪大些的,或有些咬牙难缠的,拿个错儿,撵出去配了人,一则保得住没有别的事;二则也可省些用度。”王夫人叹道:“你说的何尝不是。”——第七十四回


大家要注意,王熙凤和王夫人的这段谈话,发生在王善保家的向王夫人进谗言之前,换句话说,王熙凤、王夫人打一开始就准备裁剪丫环们了,晴雯只是刚好撞在了枪口上而已。

同时,王夫人裁剪丫环是有战略考量的,贾府内部婆子和丫环分为两个阵营,第73回,贾母查赌,为此撵走了一批婆子,这导致丫环们的势头压过了婆子,丫环们个个都成了“小姐”,动不动怼婆子、呲婆子,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撵走一批丫环,以此实现丫环、婆子双方势力的彼此平衡。



所以王夫人撵丫环,既是为了节省开支,也是为了丫环、婆子势力的均衡。确定了这个方针之后,那么应该留哪些丫环?又要撵走哪些丫环呢?自然是老实可靠、跟主子一条心、不闹事的丫环们留下来,像袭人、麝月、秋纹;像晴雯、四儿、芳官这些丫环,平日就不老实,隔三差五跟婆子们闹事,影响贾府内部团结,自然就被撵走了。站在王夫人的角度,立足管理,这个做法无疑是最正确的,搁谁都会这么撵。

而这才是王夫人撵晴雯的真实原因,并非仅仅是因为晴雯是个“狐狸精”,这场撵人运动,本就不是针对晴雯一个人,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抄检大观园结束后,不止晴雯,还有四儿、芳官、司琪、入画等人都被撵走了,而这也暗示了贾府已然走向了末路,只能通过这种裁人方式进行节流。

本文引文均来自《红楼梦》脂砚斋批评本80回本,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5121
 楼主| 发表于 2024-5-16 10: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晴为黛影:林黛玉出身名门,为何晴雯却是个野丫头?恐怖的吃绝户
2021-06-08 20:26
林黛玉出身名门,为何化身个个低贱?风月宝鉴背面:疯狂的吃绝户
在大观园的千金小姐中,林黛玉的出身算最高的,论爵位,林家祖上是五世列侯的根基,论才华,林家是出了探花郎的状元之家,这份荣耀,没落的侯门之女史湘云比不上,皇商之女薛宝钗更无法相提并论……

黛玉本身有如此高的出身,但一个现象非常奇怪,黛玉的化身们,似乎都地位不高,甚至很低贱。

古代的户籍制度中,把人分为贵籍、良籍、商籍、奴籍、贱籍五等:

像林家这样的世家大族是贵籍,黛玉自然一出生就是贵籍;

如刘姥姥一样的庄户人家,属于良籍;

宝钗家是商人,属于商籍;

晴雯、袭人等都是买来的,是奴籍;

如伶官、芳官等戏子,以及和冯紫英一同出场的云儿,都是贱籍。



按照这个等级划分法,黛玉是贵籍无疑。而她的分身们,却一个比一个低贱。

晴雯:通买卖的奴籍

红学界一向有“晴为黛影”的说法,晴雯即是黛玉的一个分身,她的出身非但不高,连刘姥姥这样清白的贫寒之家都算不上,是入了奴籍的人。

在第77回,晴雯被撵出大观园时,曹翁才介绍晴雯的出身:“当日系赖大家用银子买的……贾母见她生得伶俐标致,十分喜爱,故此赖嬷嬷就孝敬了贾母使唤……”

晴雯是买来的,能够买卖的女孩,无疑是奴籍。

秦可卿:养生堂抱养的女孩,因收养成贵籍。

秦可卿的身世,第8回说:“这秦业现任营缮郎……因当年无儿无女,便向养生堂抱养了一个儿子,并一个女儿,谁知儿子又死了,只剩女儿,小名唤可儿。”



秦可卿的等级,本来是养生堂的野孩子,但因为秦业收养了她,她的等级便和秦业一样,成了贵籍,这样秦可卿才能与宁国府通婚。

香菱:贵籍女子,被拐卖入贱籍。

香菱本是姑苏望族甄士隐的独生女儿,被拐子拐卖后,培养成扬州瘦马,最后一身两卖,流落到薛家,成为薛蟠妾室。

龄官:像黛玉的贱籍戏子。

第22回宝钗的生日宴上,王熙凤开玩笑说:“这个孩子(小戏子龄官)扮上,活像一个人,你们再看不出来……”

史湘云心直口快,指出:“到像林妹妹的模样儿……”

《红楼梦》的写作方法,就是在风花雪月中,隐喻真实而残酷的实相,正如风月宝鉴镜的正反两面,正面是红粉佳人,背面则是红粉骷髅。



王熙凤说黛玉像小戏子,一个千金万贵的小姐,被说成下九流的戏子,伤害性和侮辱性都极强。

为什么黛玉的化身,出身这么低?笔者认为,这是曹翁在向读者翻开风月宝鉴镜的背面:让读者看到一群披着贵族外衣的人,贪婪而疯狂地吃林黛玉家绝户的阴毒。

贾母吃绝户:黛玉进荣国府,实质是被拐。
在如今的婚嫁市场上,独生女是香饽饽,尤其像黛玉这样门第的独生女,更是抢手资源。

但在古代,没有子女,或只有女儿,或丈夫早死没有子嗣的家庭,都被叫做“绝户”。绝户留下的遗产,很难归在女儿或未亡人的名下。几乎都是被绝户的堂兄弟及外祖家分食的下场。

比如《金瓶梅》中的孟玉楼,她丈夫刚死,丈夫的姑姑杨姑娘,和外祖张四舅就来分绝户产业,幸亏西门庆为她撑腰,才保下辛苦挣来的家资。

张四舅分孟玉楼家资,理由是他抚养了孟玉楼丈夫未成年的弟弟,携抚养人抢家资,在明清早有先例。

林黛玉母亲死后,黛玉的外祖家也开始吃林家的绝户,而贾家吃绝户的手段,和张四舅一样,贾母和贾政以照顾外甥女的名义,将黛玉“请”进了荣国府。



黛玉进荣国府,从风月宝鉴正面看,是贾母、贾政对外甥女的慈爱,从背面照看,其实是如香菱一样被贾家拐走了。

细看荣国府收养林黛玉一回,贾敏死后,作为黛玉老师的贾雨村本欲“辞馆别图”,林如海却将他留下,原因是“林如海意欲令女守制读书,故又将他留下”。

这说明林如海原先并不打算让黛玉去贾家,但贾雨村仅仅去郊外城郭转了一圈回来,林如海就改变了主意,要送黛玉去荣国府。

林如海为何改变了主意?原文说:“那女学生黛玉,身体大愈,原不忍弃父而往,无奈她外祖母执意教去……”

“外祖母执意教去”几字,才是黛玉去荣国府的真正原因。不过,黛玉进荣国府看似是平常的走亲戚,实际是被连哄带骗,带进来贾家。

香菱被拐后,甄家就被一把大火烧了,林黛玉去荣国府后不久,林如海就病逝了,贾母连夜让贾琏带上林黛玉去吃绝户产业。



贾家不收养林黛玉,外祖贾家是没法染指林家产业的,贾母收养了林黛玉,凭借贾家的威势,林家的产业尽入贾家腰包,贾母可说是生财能手。

王夫人吃绝户:贵籍千金,形如贱籍优伶。
林如海死后,林黛玉成为一无所有的孤女。不过她高贵的出身,仍然是一块好招牌。

贾母看重了黛玉的出身,极力促成木石前盟,为的是黛玉是自己人,宝黛结婚后,贾母可以继续通过黛玉,掌控荣国府。

也因此,想要和贾母抗衡的王夫人,把黛玉当作眼中钉肉中刺,等到宫里的老太妃一死,王夫人和宝钗窃喜,从贾母处拿来的人参,已成朽槽烂木,没了性力了。

成了朽槽烂木的贾母,已如日薄西山,王夫人顺势在80回前就除掉了晴雯。

在晴雯被撵出大观园后,作者介绍了她的出身——她是赖嬷嬷送给贾母的,换句话说,她是贾母的人。随后贾母明确说:“我的意思,这些丫头们那模样儿、爽利言谈,多不及她(晴雯),将来只她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



在贾母的安排里,晴雯给宝玉做姨娘,黛玉给宝玉做嫡妻,正妻、小妾都是贾母的人,王夫人即便是宝玉母亲,也难敌枕头风。

贾母靠山死后,王夫人先除掉了晴雯,随后80回除掉黛玉,是顺理成章的事。

晴雯临死对宝玉说:“我虽比别人生的好些,并没有私情蜜意勾引你怎样,如何一口死咬定了我是个狐狸精……”

狐狸精,是形容品行不端,主动勾引男子的女子,在户籍等级里,是形如戏子、优伶一样的贱籍。

王夫人在晴雯临死前,把她从奴籍,污蔑为贱籍,是杀人诛心的恶毒计策。红学界里说“晴为黛影”,王夫人在80回后处理黛玉,也必须找个逼死黛玉的理由:黛玉是狐狸精。



黛玉临死前,被王夫人从贵籍污蔑为戏子一样的贱籍,实在可怜。贾家把林家的财产利用完了,最后杀人诛心,还给黛玉泼了脏水。

薛宝钗吃绝户:黛玉死了,宝钗顶替黛玉名头嫁给宝玉。
黛玉死了,林家没有人了,吃绝户的行为该终止了吧?没有!

宝钗和黛玉一直竞争宝二奶奶的位置,黛玉死了,给宝钗腾开位置,薛家该心满意足了吧?

不,宝钗是皇商之女,她在户籍等级中是三等人,而宝玉好歹是国公之后,是一等贵籍,如果宝钗和宝玉结婚,等于拉低了贾家的门楣,薛家也会被诟病。

于是更诡异的一幕上演了:黛玉死了,宝钗用自己的名义把黛玉葬了,自己却顶着黛玉的名头,嫁给了宝玉。



这就是为何在刘姥姥讲的茗玉小姐的故事中,茗玉生前的经历和黛玉一模一样:“这老爷没有儿子,只有一位小姐,名叫茗玉。小姐知书识字,老爷太太爱如珍宝。可惜这茗玉小姐生到十七岁,一病死了……”

茗玉死后,刘姥姥看到一个标致的女子雪下抱柴,“雪下抱柴”,谐音“薛宝钗”,也就是说,茗玉死后,变成了薛宝钗。这并不是故事,而是黛玉死后遭遇的阴谋算计。

林家、林黛玉,因为没有儿子,被人人拿来吃绝户,其贪婪和恐怖让人不寒而栗。红楼梦中近乎诡异的情节一再出现,不是曹翁故弄玄虚,只是曾浸渍在富贵乡里的作者,深恶人性之恶:靠争斗得富贵,是古代贵族人家特有的家风,家风不正,祸及子孙。

父母之爱子女,则为之计深远。今天的父母爱子女,也要培养自食其力的家风和能力,啃老、啃小的思想不是子女的福气,而是危险的信号。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5121
 楼主| 发表于 2024-5-16 10: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何晴雯死之前叫了一夜娘而未叫宝玉?
本来七十七回就写到‘这晴雯进来时,也不记得家乡父母,只知有个姑舅哥哥’,况晴雯死后魂且见宝玉,何不叫宝玉呢?
关注者
2,405
被浏览
8,179,213
关注问题​写回答
​邀请回答
​好问题 151
​42 条评论
​分享

820 个回答
默认排序
空山新雨
空山新雨
研究生在读
1 万人赞同了该回答
如果一个成年人受委屈或者病痛了叫的是自己老板的名字

简直Amazing

发布于 2023-09-21 22:53
​赞同 1 万​
​80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蔓小草
蔓小草
8508 人赞同了该回答
其实这事很公平。

宝玉听说晴雯死了,“直着脖子叫了一夜”,第一反应不是晴雯多可怜,死前多难受,而是“一夜叫的是谁”。

一般人家的亲娘说不出这种话来。

发布于 2023-01-26 23:43
​赞同 8509​
​135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飞天神熊
飞天神熊
油管说书:第二逻辑
3338 人赞同了该回答
虽然有些长篇大论从各种角度解读晴雯之死的奥秘,暗示了什么,隐含了什么

但事实上这就是很多人的本能

我见过两回

我爷爷80多岁的时候去世的,脑子不太好了,就是一直喊妈

我母亲去世的时候,我就站在眼前,一声都没叫过我,就是哭我姥姥

不得不说,你要是看各种电影电视剧去感悟人生,很容易搞错了

想看懂有些小说,你得真亲眼看着过死人

现实就是,无论你感觉你多重要,要死去的人可能都不会想起你

如果意识不清了,最可能想到的就是妈

而我现在能意识到,我母亲去世时的全过程,深深刻在脑海里,时间越长甚至印象越深

等我死的那一天,唯一能记着的应该也是这个

这就是人性

红楼之所以不是三流言情小说,原因也就在于此

发布于 2020-02-18 15:51
​赞同 3338​
​117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一二
一二
_(:з」∠)_
3366 人赞同了该回答
宝玉这么想就算了,你怎么也这么想?

发布于 2020-02-15 11:02
​赞同 3366​
​14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碎玻璃
碎玻璃
1.2 万人赞同了该回答
一个没娘的人 死前还喊娘 说明她这一生没有人真正的对她好。所以把最后的那点念想寄托在这个根本不存在的娘身上。

发布于 2020-02-15 16:37
​赞同 1.2 万​
​117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曾祥龙
曾祥龙​
心理学话题下的优秀答主
圆桌收录
等 2 项收录
7081 人赞同了该回答
我曾听说过的最佳答案——这是曹雪芹作为伟大现实主义作家的良心。出处忘了,但对这话深以为然!

宝玉和晴雯当然关系极好,但这种好更近于朋友与玩伴的关系,且未脱离主仆关系,最关键的是,这是基于宝玉对美好事物(未婚女儿特别是美女)的喜爱。那么请问,假设晴雯某天嫁人了,宝玉怎么看待?假如晴雯老了,宝玉会一如既往吗?甚至,宝玉虽然有成长,但万一哪天又被雨淋了发起火来怎么办?

心理学的话说,宝玉的这种爱是一种有条件的爱;它当然非常满足心比天高的晴雯的那份自恋(自己比其他丫头更优秀),但它永远都不可能替代来自父母的那种无条件积极关注(无论优秀还是落魄都会被爱)。

晴雯离开后,宝玉一如既往地采取了回避心态,只是当对方去了,这是以自己还是以对方为中心的想法?晴雯去世后,宝玉的《芙蓉女儿诔》可以堆砌各种辞藻,去描写晴雯多么美丽多么可爱多么受欢迎;可是这里又有多少篇幅,是从晴雯内心的角度写过晴雯的兴趣爱好心愿云云?用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晴雯是宝玉最心爱的玩具——第一,她是最受宝玉喜爱的那个,第二,依然只是满足宝玉自身的对象。

除了无条件的爱,另一个可能因素是安全感——无条件的爱本身就意味着安全感。此外,很明显宝玉虽然身份高贵,但那种懦弱性格,不太能成为保护者;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当时也确实没什么能力保护晴雯,这又和父母所能提供的温暖、安全的港湾天差地别。

所谓“人穷返本,未尝不呼父母”,也是这个道理。所以,当宝玉这个公子哥天真地以为自己跟晴雯关系够好,所以晴雯应该喊自己的名字时,曹雪芹选择了拒绝——这个安排相当讽刺,但这就是伟大现实主义作家的良心。同时,这绝妙的一笔,也体现了作者对人性的洞察,以及塑造人物形象的水平(晴雯真的叫宝玉,岂不有点爱情肥皂剧的感觉;而且宝玉在内的各种人物,都活在自己的心理世界)。

当然,这里没有任何批评宝玉的意思。作为一个公子哥,他的所作所为在那个时代已经卓尔不群了;他也确实在以他的方式,喜欢甚至爱着晴雯,这都不假;而且他恐怕也真是和晴雯关系最好的活人了。但如果说宝玉能提供母亲般的无条件的爱、强大的安全感,这根本不现实。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只是个人的一种推测性的解读,不排除其它原因;没有直接心理描写,还是要保守对待。

发布于 2020-02-14 21:14
​赞同 7081​
​253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小楼一夜听春雨
小楼一夜听春雨​
3268 人赞同了该回答
请分清楚红楼梦和劣质网文的区别。

写晴雯死之前叫了一夜娘,这是红楼梦。

写晴雯死之前叫了一夜宝玉,这是劣质网文。

编辑于 2022-04-03 22:11
​赞同 3268​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Alan
Alan​
3104 人赞同了该回答
最后的一刻当然叫娘。

宝玉不过是工作时的暧昧对象罢了

就比如在座各位

在工作时遇到了一个二代领导年轻帅气大家都捧着

你觉得他对你不同 因为只有你能对她使小性

后来关系企业家的小姐出现你发现他恨不得给人家跪下

你觉得普通员工里你还是特别的吧

结果跟你平级的姑娘早把他办了

后来二代母亲说你勾引他把你开除连支票都不开

你怒火攻心一病不起

走的那一刻 如果喊着:“贾总啊啊啊啊啊”

后面跟着的应该是一句 我CNM

发布于 2020-02-16 14:03
​赞同 3104​
​43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ashy112
ashy112
6780 人赞同了该回答
因为曹公没有滥用作者的权力。

什么叫滥用作者的权力?就是作家根据自己的喜好,或者根据读者的喜好,想当然地安排情节;想当然地塑造人物性格和行为;想当然地安排人物的人生轨迹和命运。网络上几乎都是这样的小说。甚至许多经典的小说也不能免俗。

比如,鲁迅先生就认为《三国演义》“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就是滥用作者的权力。虽然说历史上的诸葛亮比小说里更牛逼,但罗贯中还是把诸葛亮写“假”了。

通常认为,作家对自己笔下的人物有绝对的控制权,他爱怎么写就怎么写。但是,一个好的作家在写作的过程中,会逐渐失去对笔下人物的控制:写着写着,他笔下的人物有了自己的思想、感情,有了自己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作者再也无法控制笔下人物的人生轨迹和命运走向,而只能顺其自然地把故事写下去。换句话说,这时候作家笔下的人物有了自己的生命,他活他的,作家反而只成了一个记录者。

让作家只作为一个旁观者和记录者,不干涉笔下主人公的生活,像纪录片一样讲述他的故事,是很难的。就好比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溺爱他,给他最好的;也控制他,对他各种期盼——作家也会溺爱笔下的人物,给他各种主角光环,开金手指;或者为了故事好看,而人为设置各种巧合和转折……然而,如果是这样写,就滥用了作者的权力,故事可能会更好看,然而笔下的人物和故事,就会失真。

晴雯作为一个孤苦无依的女孩,临死叫的是娘,这是人之本能,是对亲情的一种渴望。或者说,即便现实中的娘没那么好,这也是对美好亲情的渴望。事实上,就现实生活来说,不论年纪多大,一个人病痛,或者遭遇痛苦,或者弥留之际,最渴望的,仍然是母亲的怀抱,是来自亲人的安慰,哪怕这些人早就不在身边,早就离世,这也是一种精神寄托。这是任谁都无法取代的。

不独晴雯,每个薄命司中的女孩,临死的时候,叫的都会是娘。87版电视剧红楼梦,香菱临死的时候,叫的也是娘,我觉得这就改编的很好。

由此可以看出曹雪芹是伟大的作家,他真的不滥用自己作者的权力。原原本本的记录笔下人物的生活。而不像多数作者一样,自己意淫,也让自己笔下的人物意淫。比如,贾宝玉就觉得,晴雯会叫的是自己。这是多少男孩的虚荣心,总觉得自己会是中心,女孩子会围着自己转,临死都不忘自己。可是曹雪芹没有和贾宝玉一样意淫,狠狠地抽了他一个嘴巴:别自作多情,你再怎么重要,也比不过人家的亲人!

当然,这么写,容易让读者不爽。毕竟,这也是许多读者隐隐的小心思。许多下三滥的爽文也是这样安排情节的。作者以为这么写读者会觉得爽,也确实有不少读者觉得爽,还因此觉得现实就是这样。这样的小说不知道毒害了多少人。

伟大的小说,总是告诉你生活的真相,就像父母的谆谆教导,小时候觉得不以为然,甚至反感,长大之后,才知道用心良苦。

发布于 2022-11-20 08:31
​赞同 6780​
​259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项天鹰
项天鹰
6750 人赞同了该回答
神风特攻队起飞后无线电通讯设备是开着的,在基地的人员能清楚地听到特攻队员临死前撕心裂肺的吼叫。他们会高声痛骂那些让他们去送死的将军是混蛋,也会哭着喊妈妈喊恋人的名字,而真正高呼“天皇万岁”的寥寥无几。
发布于 2023-09-27 13:35
​赞同 6759​
​263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胡一刀之刀
胡一刀之刀
1548 人赞同了该回答
废话。

如果你知道自己明天就要死了,这仅剩的一天你会想去公司见客户?

发布于 2020-02-18 16:41
​赞同 1548​
​13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5447 人赞同了该回答
曹雪芹见过将死之人,叫的都是娘。

琼瑶为了平鑫涛,做了八年小三,写了无数文字,声泪俱下地让原配让出丈夫!被拍成影视剧大肆宣扬。平鑫涛最后为了琼瑶与发妻离婚,他们可以说爱得深沉。

但是平鑫涛将死之时,大喊母亲。琼瑶大受刺激,她委屈地写文,为什么他不是喊她?

读完琼瑶的那些小作文才明白,曹雪芹的伟大,他见过将死之人,从古至今,喊的都是娘。他没有让晴雯喊宝玉,因为无论从情感还是理智上,人在脆弱无助的时候都是叫妈妈。

发布于 2023-01-24 18:01
​赞同 5447​
​559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logo
阿里云
广告​
不感兴趣
知乎广告介绍
阿里云“99计划”-2核2G3M服务器仅99元/年!
个人&企业新老同享/续费同价,助力开发者和企业上云查看详情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7101 人赞同了该回答
如果是“直着嗓子喊了一夜宝玉”,《红楼梦》只能算是琼瑶系列水准。

先不说晴雯,来说黛玉,假如你是续书者,来设计一句台词,黛玉死前应该说什么?

续书中的写法是:宝玉你好(狠心?)……这个写法显然不够震撼,跟二姐、三姐、晴雯的临终描述相比都差远了,让读者失望。

但我们想不到比目前续书中更好的台词,所以你得承认曹雪芹的伟大。

晴雯真辛运,能死在前80回。

高赞答案里提到一句“这是曹雪芹作为伟大现实主义作家的良心”,确实是最好的诠释。

从一个写作者的角度,再补充解析一下。

这世上每个人都是自恋的,包括那些伟大的作家,甚至于曹雪芹也是自恋甚至是自负的,但他还有良心。

有个出版家说过一个他对文字优劣的判断准则之一:最不好的字是“我”,如果文本中出现太多的“我”,那一定是很差劲的。

对这句话深以为然,以个人视角来写作、记录,忘记了现实中的逻辑,必然陷入“我”的片面中,世界会以“我”为中心,继而陷入对“我”的意淫,我对这个世界、对他人的意淫中。

实际上所有的写作者在写作的时候都会获得一种意淫的快感,他可以改变笔下人物的命运,可以美化自己,修正现实中自己无法克服的缺陷,获得自己在现实中无法获取的东西,同时还可以用笔“杀死”自己不喜欢的人。如果他妙笔生花,能获取绝大部分读者的共鸣,就会把读者引入到自己的逻辑,让他们相信那些充满谎言和意淫的文字,继而改变他们的思维习惯。

这世上绝大部分的作者是有罪的。

甚至于伟大的曹雪芹都难逃这个“写作者魔咒”。比如他对很多女性都是宽容的,却唯独不放过赵姨娘等人,却不考虑赵姨娘就是未来的袭人、平儿。他用“女儿嫁了人就变得可厌”来圆这个逻辑缺陷,但这违反人物自然生长原理。

曹雪芹在写作的时候具有较强的上帝视角,这是现实主义写作最为可贵的东西。

也仅仅是“较强”。没有人能成为上帝。

但曹雪芹一直在反省,我们可以在晴雯之死的这句话中看到他的反省历程(赵姨娘的人物塑造上,可能是剧情需求,也可能是原型给作者造成过太大的伤害以至于不能被原谅)。

十几岁的宝玉认为:1、晴雯无父无母的孤儿,这世上最亲的人应该是宝玉了。

2、情是这世上最重要的,情是唯一,晴雯对宝玉的情也是唯一的。

所以,晴雯临死的时候惦记的应该是宝玉。

所有不高明的作者想来都会这么处理,但三十几岁的曹雪芹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已经不是这么想的了。

十几岁的宝玉还不明白缺失父母对人生造成的影响,他们以为一个人没有父母就想不起父母。

十几岁的贵公子宝玉更不会明白这世上很多人的艰辛只有同等经历的人才能感受。他们认为一个原本贫穷的孤儿能进贾府,生活的像个“主子”一样,应该会感恩、知足。

宝玉陷入了“我”之谜局。他以为别人都像他一样,他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作为世界观,来看别人。

所以他会感到遗憾,为什么晴雯死前没有念着宝玉的名字。

经历过艰辛的曹雪芹终于明白了,写出了这样震撼的句子。“直着嗓子叫了一夜娘”,这一句把晴雯人生的艰苦,她内心的孤独、委屈、无助、不甘……写尽了。

临终的晴雯躺在破竹席上,想的不可能是跟宝玉那段奢侈而虚无缥缈的情,恰恰因为宝玉,她才这么无助的死去。

人之将死,回顾一生,一个孤儿,贾府不是她的依靠,宝玉也不是,所有人都不是。

这世上谁才是她的依靠,是谁?是那个被称为“娘”的人,那个她从小就没有见过的人。无论是否存在,每个人心里都永远有一个“娘”。

伟大的《红楼梦》就是体现在这无数的细节中……

如果是“直着嗓子喊了一夜宝玉”,《红楼梦》只能是琼瑶系列水准。



~~~~~~~~~~~~~~~~~~~~~~~~~~~~

看了一些评论感觉还是有些小知友没太看懂,主要纠结于赵姨娘问题,这里统一回复下。

很显然不少读者进入了作者的逻辑无法自拔,赵姨娘之坏已深入人心。

我们不是说书中的人物不能坏,也不是说作者就不能把一些人物作“坏”的突出处理。

原答题中强调的是相比其他人物,“作者对赵姨娘不够宽容”。

(原答案提到,可能是剧情冲突的需求,也可能是原型对作者有过太大的伤害)

比如凤姐这个人物的塑造上,就非常的立体化,完美呈现了曹雪芹的美学风格。

凤姐做过的那些坏事,是赵姨娘等人难以望其项背的。

可能很多人忽略了凤姐的坏吧,官商勾结,为了钱把不认识的人弄的家破人亡,包括放高利贷这种违法行为(参考那些搞校园网贷的)……

但我们读起来就是觉得恨不起凤姐儿这个人物,想想到底是为什么?

赵姨娘也不过是个为了争家产被人怂恿去害男主角的蠢货而已,可是这种蠢货,作为“家生子”能够成为贾政的妾,必是被贾母严挑细选出来的(参考王夫人选袭人)。

这世上没有个绝对的好人,也没有一个绝对的坏人,很多时候好坏的判断标准,都是跟“我”相关。

而在那些普通的文学作品里,正面角色的坏、反面角色的好都被剔除。

但曹雪芹不是这样的,他笔下的人物会立体式的呈现。好、坏,都写给你看。

当然我们也能看得出来,作者自己喜欢哪个人,又讨厌哪个人。

很明显,作者是喜欢凤姐的,讨厌赵姨娘。

~~~~

看评论,也有其它答题中引用史记“疾痛惨怛 未尝不呼父母也”来解释,理,是这个理,但在这里不能如此粗解。

试想如果晴雯不是孤儿,临终有母守候,这句话是否还有如此震撼的效果,或者这句台词是否还成立?

直着嗓子叫了一夜娘……

你再细细品味,这跟你摔了一跟头喊了一句我的妈啊,是有区别的。

千万别小看曹雪芹!

编辑于 2020-04-23 00:03
​赞同 7101​
​261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樱桃林
樱桃林​
不需要推荐行么
2739 人赞同了该回答
晴雯对宝玉不是爱情。

晴雯是从小没有家,把怡红院当成了自己家,她在怡红院为了一句“将来出去”和宝玉大吵一架也好,为了宝玉拼命补雀金裘也好,帮宝玉撒谎装病也好,实际是把宝玉当成了家人。

她想的不是“我对宝玉有什么男女之情”,她对爱情也完全不懂,她想的是“横竖在一处”,一种对亲情的依赖。对她来说,她要的不是宝玉和她是否发生亲密关系,而是她可以把怡红院当家,当一个自己归属的地方,她像护着家人一样护着宝玉,她会对想飞高枝离开怡红院的小红生气(请注意,小红伺候宝玉想亲近宝玉时,四儿亲近宝玉时,袭人秋纹等人纷纷吃醋,晴雯没有,晴雯反而还拉着芳官近身伺候宝玉喝汤。)

当她发现怡红院不是家,她其实根本没有家的时候,她一夜叫的是娘,因为她只是想要有一个真正自己的家。

————————————————————————

没有想到赞同的这么多啊。其实晴雯在怡红院的表现,你把她当成一个暴脾气护犊子的家人是很合逻辑且行为一贯的。比如说芳官洗头吵架那一次,看芳官哭的时候骂芳官会唱两出戏就跩的是晴雯,芳官哭累了去给她洗头擦头发梳头发的也是晴雯,会跟麝月偷懒耍赖“今天你服侍我下次我服侍你回来”的是晴雯,因为秋纹守着要照顾她却发脾气把秋纹骂去吃饭担心她饿着的还是晴雯。

袭人说晴雯不会吵架,而怡红院里麝月最会吵架,每次吵架都叫麝月来。因为麝月深谙上尊下卑的道理。每次跟婆子吵架,直接立住你女儿是小奴才,按照规矩是主子管,而主子授权大奴才管小奴才,所以我是大奴才,我可以管你女儿,你是外头的奴才你没资格管。不然我告诉主子教训你。这套逻辑晴雯不应该一点都不知道,但是她不想懂,本能的也不愿意懂,所以她遇到这种事只会急得乱喊。

编辑于 2022-11-19 11:33
​赞同 2739​
​71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沐之晴晴
沐之晴晴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595 人赞同了该回答
这个喊娘,不是喊她娘,是喊一个她意识中最温暖能保护她解除她的痛苦的存在,举一个悲哀的例子,美国被跪死的乔治也喊了妈妈……这其实就是无助到极端的表现,也就是所谓的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发布于 2020-06-02 14:13
​赞同 595​
​1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夏威夷果
夏威夷果
熬夜追剧党 红楼梦、武林外传、甄嬛传、知否十级观众
6807 人赞同了该回答
蒋勋先生在《蒋勋说红楼》一书中曾经说过,如果是一个二流或是三流作者,会让晴雯喊“宝玉”,但是曹雪芹是一流作者,会让她喊多年不见的“娘”。晴雯自幼与母亲分离,或许这个母亲已经多年不见甚至已经不在人世了,也记不清她的音容相貌了,但是她要向记忆中的母亲,倾诉自己的委屈。

发布于 2022-12-29 12:01
​赞同 6807​
​299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沉默云层
沉默云层
程序员
235 人赞同了该回答
这里是让人心惊的写实。我感慨的不是晴文,而是写出这一段文字的作者。他一个锦衣玉食的公子哥,究竟要流落到人间的何种卑下之境,才会顿悟到如此境界?这里作者是写给他负过的所有人看的,我懂了,我终于明白了,我从前不懂你们,是我生得太早。如今我全都通透,然而又已太迟。字字讽刺宝玉,却也是射向自己心里伤疤的利箭。『痴儿竟尚不悟』,悠悠苍天,此中悔恨凄凉,难以评说。

编辑于 2020-02-28 06:00
​赞同 235​
​10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虚室生白
虚室生白​
473 人赞同了该回答
记得以前看李先念同志的纪录片,里面说,李先念同志在去世前一直在喊妈妈,妈妈……实际上,他二十三岁就离开了他妈妈,此后再不曾见过。这故事让我觉得司马迁说的那句「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确实是洞察人性的名言,基于此,晴雯死前喊娘也就好理解了。

发布于 2020-03-08 13:13
​赞同 473​
​5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仗剑行知乎
仗剑行知乎​
江歌案的刀可能来自信箱。
1024 人赞同了该回答
我妈今年三月份中风,偏瘫,失语。

过了危险期后我和她自己都知道不会死了,开始伊呀呀的乱喊,我开始很烦,因为她这样乱喊乱叫给我带来很大的麻烦,医院也总想赶她走。

直到有天晚上,她一通乱喊乱叫后,突然喊了声妈。

我外婆早就死了,外婆生前,和我妈关系也并不好,那年代的人都重男轻女。我妈自己说,我外婆死时,她都哭不出眼泪。

从她喊了那声妈后,我再也不阻止她的乱喊乱叫,医生过来找我麻烦,我也总耐心的和医生说我妈其实是在呀呀学语。

过了没几天,终究是趁我没注意拔掉了腿上插了做透析的管子,血流了一地。

自杀的前几天,我给她喂饭时,她难得的平静,用她唯一还能动弹的左手,温柔地抚摸我的脸。

但她甚至没能再叫一声我的名字,那声妈,就成了她死前叫的最后一声。

发布于 2023-09-22 23:38
​赞同 1024​
​71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青冰白夜龙
青冰白夜龙
兴趣广泛的科技爱好者,饶有乐趣的网络写手
1804 人赞同了该回答
其实晴雯是死前破罐子破摔,

骂了一夜贾宝玉的娘。


发布于 2023-09-21 09:59
​赞同 1804​
​40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流丹
流丹
小小小律师
3099 人赞同了该回答
因为临死前的晴雯和在大观园中撕扇子、骂小丫头、讽刺袭人、勇补雀金裘的晴雯,已经不是一个晴雯了。在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后,她终于认清了残忍的现实逻辑,可是已经没有机会再改了。

在宝玉去探她的时候,她说出了她最清醒的一段话:

只是一件,我死也不甘心:我虽生得比别人好些,并没有私情勾引你,怎么一口死咬定了我是个‘狐狸精’!我今儿既担了虚名,况且没了远限,不是我说一句后悔的话:早知如此,我当日——”说到这里,气往上咽,便说不出来,两手已经冰凉。
没让晴雯把这句话说完,是曹公最后的善良,而这也是晴雯最后的骄傲。

在付出了这么多代价之后,她终于意识到了,其实她是个丫鬟,她留在她喜欢的怡红院的出路其实很唯一,就是,不要妄担虚名,而是——要把这个虚名“变现”。

然而,她的可爱之处,恰恰是因为,她没想过这个变现。她只想做她自己。

所以,我们看到的晴雯,是作为人的晴雯,而不是作为丫鬟的晴雯。正因为她是作为人的晴雯,她不痛快了就和宝玉吵,看不惯袭人就讽刺,抓到坠儿偷东西明明不归她管她偏病中把坠儿拉过来扎手,平素骄纵拿大,用得着她的时候她可以病中勇补雀金裘——我们从她身上,看到的并不是一个作为丫鬟的兢兢业业、尽忠职守,而是作为朋友、玩伴的仗义,真当得起一个勇字。

正因为她的真性情,即便宝玉和其他丫头有了更实质的亲密,宝玉更在意的,还是晴雯。他爱她的真,也愿意维护她的真,因为她的真,宝玉对她有更多的爱护、理解乃至信任。所以,在和晴雯和吵闹中他首先服软,夺过别人的扇子给她撕,更重要的是,要给黛玉送旧帕子定情的时候,偏偏叫的是晴雯。

可惜的是,晴雯、宝玉都没有意识到,大观园里即便美好的像乌托邦,又怎么能容得下晴雯的真。不要说晴雯,就算是宝玉、凤姐,又如何能真?

这并非是很困难的道理。除了晴雯外,大观园里的丫头们或多或少都有着自己的打算,这个打算有个残忍的名字,叫现实——一点也不可爱,但是能让人活下去。

到了临死前,晴雯终于醒悟,现实了一把——宝玉是她认识的人中最亲厚的了,可是又如何呢?叫宝玉没有用。她看懂了宝玉的无力和无奈,也因此了然了在宝玉那里她没有出路——真性情的路已然走死,现实的道路就算她要走,又如何能“越得过袭人的次序”?

所以,她开始叫她那已经忘记了的娘。可能只有父母对子女,才有对真性情的无条件的爱和包容。只有在娘那里,她才能做她自己,还能受到无条件的爱护。

可怜的是,她根本是连娘都不记得的了。然而,在生命的最后的最后,这个记不得的娘,却成了唯一的慰藉。

我爱晴雯,是爱她身上的真情。而这种真情不容于现实,则是悲剧的可悲之处。

——————————————————————————————————

一个高赞答案说,没有临死前叫老板的,这个很有道理,也是我写下这个答案的启发。

但是,为什么这个本来就理所当然的事,会引发我们的问题?是因为在大部分篇幅中,我们根本看不出晴雯把宝玉当老板。晴雯忘了这个事实,我们也忘了。

晴雯忘了这个事实,是美,付出了代价,就是现实了。

编辑于 2020-08-16 10:49
​赞同 3099​
​105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logo
阿里云
广告​
不感兴趣
知乎广告介绍
阿里云“99计划”-2核2G3M服务器仅99元/年!
个人&企业新老同享/续费同价,助力开发者和企业上云查看详情
月光龙王
月光龙王​
586 人赞同了该回答
惨极呼天

痛极喊娘

这是人的天性

根本不由自己的下意识行为

我看了大量的二战回忆录

印象最深的就是中外战场上的其他士兵回忆

自己的战友或者敌军

这些受伤垂死的士兵们

都是在死前前喊着妈妈去世的

全球同此

发布于 2023-09-22 10:23
​赞同 586​
​3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绘画等 3 个话题下的优秀答主
665 人赞同了该回答
叫宝玉就没意思了,就成了才子佳人套路。晴雯的死是很彻底的悲剧,死前最爱的人不在身边,至亲的人也没有,被逐出园子宝玉屁都不敢放一个,临死前的晴雯是无限的孤单的。

晴雯死之前要强,高冷不愿居于人下,所以判词说她心比天高。但她被逐出大观园,继而生病,一个高傲的女子瞬间弱成这样,而且毫无反抗之力,只能含恨就死。所以体会一下临死前的晴雯,心理状态是她人生中最弱,最缺乏安全感,最需要倚靠的。她支撑了一辈子的心灵,这时候面对纷至沓来的打击,就此坍塌了。她最需要还是外界的支持,宝玉是她感情所托,完全不能给她这种支持。她只能呼唤自己没什么印象,不知身在何方的娘,这是她唯一可以倚靠的精神寄托,死前的她如同一个婴儿,除了喊妈妈,还能怎么样呢。一个高冷的女子,最后弱到只能喊妈妈,凄惨无比啊。以上是说明为什么她会喊娘。

如果晴雯死前喊宝玉,一是不现实,因为宝玉实在无法倚靠;二是姿态太low,晴雯虽然对宝玉有感情,但她毕竟是高冷的人物,还没有low死前还想着宝玉的地步。所以说她是不平凡的,她不是为男人活着的,也不是为宝玉活着的,她是极有独立精神的女子。如果死前喊宝玉,那意味着宝玉成了她生命之所系,如果男人在一个女子的精神世界里有这么重的分量,换言之这个女子为男人而活着的,那她的生命就没分量了,也就不是一个高冷的女子了。

作者让晴雯死,让可卿死,让种种优秀的女子死,是为了悲叹这个烂泥的世界白白的糟蹋了这些闺阁中的人物。让一个心比天高的女子这么死,才能表现这个主题。

发布于 2014-05-23 16:50
​赞同 665​
​28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知乎用户9XPO6Y
知乎用户9XPO6Y
211 人赞同了该回答
因为实际上人就是会这样,喊娘,连爹都不会喊,何况喊宝玉,宝玉算个屁

我之前从手术室推出来,去病房的路上麻药感觉就已经下去了,疼的不知如何是好,迷迷糊糊叫了一路的妈妈

叫一声妈妈,疼痛好像都能少一点

发布于 2023-09-25 16:56
​赞同 211​
​4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我是我
我是我
9 人赞同了该回答
因为被现实的大耳光打醒了知道自己原来不是贾府大小姐了也会失去锦衣玉食的生活和其他被她叫嚷撵出去的人没有任何区别,只有她亲妈才会真的不计较她的刻薄跋扈对她好,别人没这义务包容她的坏脾气没义务在她生病需要人照顾的时候照顾她。只可惜晴雯最后才懂以前得意时只当别人待她好包容她是欠她的一样半点不珍惜还没少作践。而她对贾宝玉好却想宝玉记得,谁知道宝玉和她一样也同样拿她的好当稀松平常,要不然这俩总被某些人以为是一路人呢,,曹工这样写完全是在讽刺她啊,类似于秦中临死前的话,活着荒唐死时后悔,

编辑于 2024-04-13 11:31
​赞同 9​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人性可畏
人性可畏
知无不言,不抖机灵。
72 人赞同了该回答
叫宝玉干啥啊?晴雯能被撵出大观园去,落得个躺在哥嫂家的土炕上无人照管,渴得连碗刷锅水都能当甘露般“一气都灌下去了”的地步,这还不够击碎她对贾宝玉的幻想的么?她这位主子虽然对她怜香惜玉,平时能把她惯成副小姐,但到了关键时刻当真保护不了她,她也指望不上他,他能背着家里人偷偷跑来探她这一探,给她倒口茶,和她交换下内衣啥的,算是帮她出了口被冤枉为狐狸精的恶气,已经是他能力范围内的极限了,她和他这一别,便是彻底了却了自己在怡红院的那段尘缘,当贾宝玉走出她家房门那一刻,他在她心里就已经彻底画上句号了。

所以,晴雯死之前是不可能叫宝玉的,她心里太清楚他不可能成为她的保护伞,小袄和指甲给出去后,她对他所有的留恋和不舍也就同时斩断了,那在她弥留之际最最痛苦的时刻,又怎么会想着去呼唤一个救不了她的人,她能求助、能依恋的只有她的母亲,那个尽管早已离她而去却又唯一有可能给她全部关爱和呵护的人,只有母爱才能成为她不幸人生的救赎,那她当然只会呼唤自己的娘,哪怕她已不记得她的样子,只是呼唤着一个符号、一种憧憬,但也比呼唤一个注定救不了她的真人强啊,真要叫宝玉的话,岂不是越叫越闹心么?

至于晴雯死后魂魄来见宝玉,那只是宝玉单方面的一场梦罢了,毕竟他还是思念晴雯的,夜有所梦很正常,可晴雯方面是不是真的愿来和他相见道别,谁知道呢?反正那时晴雯已经死了,她究竟怎么想,活人也无从得知了,只能任由宝玉随意开脑洞解读——而我反倒希望人死后就不知道阳间的事了,否则若让晴雯的亡魂得知宝玉一听说她死前一夜叫的是娘却没叫他之后的那种气愤和迷之自信,以及被个小丫头信口胡诌的几句谎话就诳得“去悲而生喜”,洋洋洒洒做起了晴雯根本看不懂、也和她八竿子打不着的《芙蓉女儿诔》,还和他心爱的女子笑着遣词造句起来,那得是啥心情啊?估计就算投胎转世,也断不会再想和贾宝玉这货有半分交集了吧?

以上。

编辑于 2022-11-22 15:40
​赞同 72​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苍术和白术
苍术和白术
39 人赞同了该回答
题主你要明白,宝玉在全书,不仅不是网文那种爽文主角人设,还是“废材”人设。

这点因为不会直接讲,所以被隐藏的很隐晦。大家又因为代入的惯性思维,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

开篇作者就说了,觉得过去的自己很差劲,觉得作诗也作不过姐妹们,担当也未必比她们好,但是现在只有自己还活着,她们中的大部分都去了,所以才要为闺阁做书。

所以他对于过去的很多事情是忏悔态度的。

大部分人对自己的黑历史是避之不及的,是要美化的。可是作者偏偏又把它们都写出来了。

在金钏被王夫人训斥后逃走,不用为宝玉说什么,我想后来的宝玉自己都在后悔,那个时候为什么要逃走呢,为什么不在事后安慰金钏几句呢?为什么不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呢?也许她就不会想不开跳井了。

在因此迁怒了袭人后,这又是另一种忏悔,为何我要迁怒袭人呢?害的她落下了妇女病。

在对于父母那里其实他也是谦卑的姿态,忏悔的姿态。他开篇说了,对不起父母的教导,没有好好读书,导致自己一事无成。

所以我不赞同各种阴谋论,没有意义,在宝玉看来,那些小心思,是常人之情,而再差也差不过他了。

在晴雯这里,也是一种忏悔。

他写下自己那个时候居然还自大的认为,晴雯在念自己,他会写下来,就是因为后来的他知道了晴雯肯定是在念娘。

他在忏悔,他帮了晴雯什么吗?没有。就和对金钏一样,本来做得到的事情,也没有去做,不过是多情公子多牵挂而已。

一个青少年,还没经历大风大雨,何来的担当和责任?

所以他知道晴雯念的是娘,他觉得她该如此。

晴雯在最后估计是痛苦的,失去了容身之处,哥哥嫂子如此绝情,宝玉也靠不住,自己是否错了?思来想去,这种时候不会用对错和利益评价,只会心疼的把她搂进怀里的,只有母亲了吧。于是她念起了她。

发布于 2023-10-05 09:44
​赞同 39​
​5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匿名用户
匿名用户
235 人赞同了该回答
最自然的理解是,人类有叫娘的本能。

前些日子家里一位八旬老人重病,她迷迷糊糊地躺在床上,不住口地叫妈妈。我突然便有此感悟。



从文学技法来看,曹雪芹一直有意在文本中构筑三层世界。第一层是大观园,笔墨最多;第二层是大观园外的荣宁二府,第三层则是荣宁二府外的世界。这三层世界,一层比一层现实,一层比一层严酷,一层比一层复杂,而体现在文本中一层比一层虚化。

就像一幅包含了远近景的山水画,远处墨色如烟,近处松针毕现。远而淡的是大山大水日月云雾,近而浓的是小事小情花草路径。

大观园里小儿女的打闹都是天大的事,一句话一个字都可戳中人的心。黛玉为此怄气、宝玉为此摔玉、及至诸钗各有各的委屈。荣宁二府里的腌臜勾当、外强中干却虚虚实实地由冷子兴演说或焦大喊破,再者就是府中各位成年人左一句右一句拼凑。荣宁二府外,体面丫鬟的家人——最典型如袭人的母家,是民间千千万万卖儿鬻女寻常人家的一个而已。只是曹公随着宝玉的任性出游随手勾勒一笔。还有高高在上的皇亲国戚,以及乡间地头的穷亲苦戚。他们随着圣旨霹雳而来,或者随着刘姥姥滑稽而来,实则事事能够决定大观园诸人的命运,只是笔墨未细致及此,园中人与粗心读者如何知晓?

前八十回文本中,是三层世界由外向内浸染的过程。大观园不是牢不可破、不可侵犯的,它的美好在层层侵染下土崩瓦解。曹公无时无刻不在悄悄告诉宝玉和读者:大观园不是无可替代的,大观园里的人不是唯一的,大观园是如此的脆弱。你若觉得宝黛情意绝无仅有,曹公便说有个女孩子划着“蔷”,她惦念着大观园以外的一个人;你若觉得宝玉之痴绝无仅有,曹公便说外面还有个甄宝玉,也没什么稀奇;你若觉得袭人之忠绝无仅有,曹公便说她在外自有母家,她本可以如表姐妹一般出去婚配;你若觉得湘云爽朗无忧,曹公便告诉你她在大观园之外有着许多委屈;你若觉得宝钗清高闺秀,曹公便告诉你她不但识得当票,也深知她哥哥的胡天胡地,只是没有办法;你若觉得大观园里的女儿各是钟灵毓秀,曹公便告诉你邢岫烟去外面当了厚衣衫,她的才华与雅重只在大观园。

你若觉得大观园至少是一个独立清洁的好所在,曹公便说只要向内抄捡起来,难保干净......

外面两层世界,一度被虚拟地阻隔在大观园外了,但它们终有一天会逼近大观园,冲散大观园。而大观园中,与外无根的人只有死了父亲的黛玉和土生土长的宝玉两个,大观园的破碎,必将造成他们的破碎,无可挽回的破碎。而戳破大观园幻象最后一层壁垒的,是抄捡。而这壁垒粉碎的那声巨响,就是晴雯喊的这一夜娘。

晴雯原本也算无根的人,除了胡闹的兄嫂,她既没有别的指望,也没有别的归处。父母她是不记得的。但“娘”,象征了她与外面世界割不断的联系,证据确凿地告诉宝玉、告诉读者,那个世界的真实存在。她自然不会再叫宝玉了,因为宝玉和宝玉的虚幻大观园已经遥远不可及,她和宝玉交换的贴身之物,就是正式与他们告别过了。

从此,她只是真实世界的人。她比宝玉更早更真更近地看到这个世界,也只有那个世界了。

她不仅仅是大观园里的聪明灵巧晴雯。她还是一个女儿,一个没了父母没了依靠的女儿,她不是芙蓉花神,而是一个会生病、病了劳累会病重、病重无医会死去的鲜活生命。她被大观园以外的残酷拉走了。

宝玉信不信芙蓉花神的故事呢?如果信,便不会作出芙蓉女儿诔中的怨愤之语:“呜呼!固鬼蜮之为灾,岂神灵而亦妒?箝诐奴之口,讨岂从宽?剖悍妇之心,忿犹未释!在卿之尘缘虽浅,而玉之鄙意尤深。因蓄惓惓之思,不禁谆谆之问。”他已经深深了解这撕破大观园的现实了,可又别无选择,只能把晴雯安葬在美好里。他能埋葬她的,只有纸笔诗赋而已,别的他一无所有。

都说“晴为黛影”,我一直认为并不确切。晴雯的死和叫娘,大概是大观园里所有人的影子吧。是这些终将被大观园以外的世界冲得支离破碎的美好。你看远处的笔墨蘸多了水,向着近处晕染过来,一切都模糊兀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5121
 楼主| 发表于 2024-5-16 11: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四=====晴雯为谁点?【将左手上两根葱管一般的指甲齐根铰下+田】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272&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晴雯原型解析
沈抱书
沈抱书
红楼梦新解达人
1 人赞同了该文章
晴雯原型解密

作者:沈抱书








《红楼梦》第七十七回晴雯被诬陷撵出大观园后,在家受尽折磨而死。晴雯死的时候宝玉并未亲见,是通过他身边的小丫头转述的。宝玉问身边的小丫头,晴雯现在怎么样了,其中一个小丫头道:“回来说晴雯姐姐直着脖子叫了一夜,今日早起就闭了眼,住了口,世事不知,也出不得一声儿,只有倒气的分儿了。”宝玉忙道:“一夜叫的是谁?”小丫头子说:“一夜叫的是娘。”宝玉拭泪道:“还叫谁?”小丫头子道:“没有听见叫别人了。”宝玉道:“你糊涂,想必没有听真。”

有个成语叫“狐死首丘”,意思就是狐狸如果死在外面,头一定是朝着自己的洞穴。比喻怀念故乡归葬故土。晴雯死时直叫了一夜的娘,其苦何甚?其心何坚?

《明史》载,杨涟字文孺,明末著名谏臣,东林党人,“东林六君子”之一。天启五年,魏忠贤指使“阉党”大理丞徐大化弹劾杨涟。六月,杨涟被逮押送京师,沿途群众闻讯,皆为杨涟鸣不平。他们自动夹道哭送,所过村市,“悉焚香建醮,祈祐涟生还”。六月二十八日,杨涟被下镇抚司诏狱审讯。许显纯将锦衣卫的诸多酷刑一一用于杨涟,折磨得他遍体鳞伤,气息奄奄。后来提审时杨涟被折磨得无法坐立,许显纯便让打手给杨涟带上桎梏,拖他到堂上躺在地下受审。七月庚申夜里,魏忠贤令许显纯在狱中处死杨涟,此贼先后以“土囊压身,铁钉贯耳”等手段加害杨涟,但杨涟并未身亡。天启五年七月二十四日,许显纯以一枚大铁钉钉入杨涟头部,终将其害死,时年五十四岁。临刑前,杨涟咬破手指,写下血书一封。称“欲以性命归之朝廷,不图妻子一环泣耳!”写完仰天大笑。

第七十七回宝玉去探视晴雯,原文:此时多浑虫外头去了,那灯姑娘吃了饭去串门子,只剩下晴雯一人,在外间房内爬着。【庚辰双行夹批:总哭晴雯。】宝玉命那婆子在院门瞭哨,他独自掀起草帘进来,一眼就看见晴雯睡在芦席土炕上,【庚辰双行夹批:芦席土炕。】……晴雯道:“阿弥陀佛,你来的好,且把那茶倒半碗我喝。渴了这半日,叫半个人也叫不着。”宝玉听说,忙拭泪问:“茶在那里?”晴雯道:“那炉台上就是。”宝玉看时,虽有个黑沙吊子,却不象个茶壶。只得桌上去拿了一个碗,也甚大甚粗,不象个茶碗,未到手内,先就闻得油膻之气。【庚辰双行夹批:不独为晴雯一哭,且为宝玉一哭亦可。】宝玉只得拿了来,先拿些水洗了两次,复又用水汕过,方提起沙壶斟了半碗。……一面想,一面流泪问道:“你有什么说的,趁着没人告诉我。”晴雯呜咽道:“有什么可说的!……只是一件,我死也不甘心的:我虽生的比别人略好些,并没有私情密意勾引你怎样,如何一口死咬定了我是个狐狸精!我太不服。今日既已担了虚名,而且临死,不是我说一句后悔的话,早知如此,我当日也另有个道理。不料痴心傻意,只说大家横竖是在一处。不想平空里生出这一节话来,有冤无处诉。”…… 雯拭泪,就伸手取了剪刀,将左手上两根葱管一般的指甲齐根铰下;又伸手向被内将贴身穿着的一件旧红绫袄脱下,并指甲都与宝玉道:“这个你收了,以后就如见我一般。快把你的袄儿脱下来我穿。我将来在棺材内独自躺着,也就象还在怡红院的一样了。”

这段文字影射了杨涟狱中惨遭迫害,仍“欲以性命归于朝廷”的忠心,并暗藏血书的历史。《明史》载,朱由检继位后为杨涟平反,并写下悼文:朕阅往牒,有精忠亮节,浩气刚风,苟利社稷,不惜一死者,辄欷歔凭吊,尚嘉壮之。惟尔贞诚,自矢孤介性成。皇考违和,以笃祜切经心之痛;熹皇御极,以沉忧奠磐石之安,一议而正名定分攸关。再疏而保身保家莫顾,群凶构陷,锻炼骈多,而尔肉绽而忠弥完,身忘而志如在,能承顾命,不能殄愠于宵人,能矢艰贞,不能谢诬于讐吻,能使故乡老幼号泣遮留,不能使侦逻朋谋少宽箠楚,能使封仗弹文,嵚崎历落,不能使横张珰焰,共见丹忱。尔不云乎:“三朝豢养,一念独盟。”二祖十宗,实鉴此心,天下后世,共见此血。庶几其无愧欤。

杨涟临刑之前书写的血书,血书全文:

涟今死杖下矣!痴心报主,愚直仇人;久拼七尺,不复挂念。不为张俭逃亡,亦不为杨震仰药,欲以性命归之朝廷,不图妻子一环泣耳。打问之时,枉处赃私,杀人献媚,五日一比,限限严旨。家倾路远,交绝途穷,身非铁石,有命而已。雷霆雨露,莫非天恩,仁义一生,死于诏狱,难言不得死所。何憾于天?何怨于人?惟我身副宪臣,曾受顾命。孔子云:“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持此一念,终可以见先帝于在天,对二祖十宗与皇天后土、天下万世矣。大笑,大笑,还大笑!刀砍东风,于我何有哉?涟即身无完骨,尸供蛆蚁,原所甘心。但愿国家强固,圣德刚明,海内长享太平之福。此痴愚念头,至死不改。

据史料记载,这封血书写完之时藏在了草席之下,但是杨涟死后,这封书立即就被一个监狱看守搜查到了,但是,在看完整个血书的内容之后,他改变了主意,没有按照阉党的要求将血书上交,而是偷偷带回了家中,只有他的妻子知道。他对自己的妻子说,有朝一日,阉党倒台,冤狱得反,我会将这封血书公开于天下。所以这封血书才得以保存至今为世人所见。

《红楼梦》作者根据朱由检祭文和杨涟血书,创作了千古奇文“芙蓉女儿诔”,为一代忠良哭诉衷情。

编辑于 2021-03-07 08:07
红楼梦十二钗
红楼梦(小说)
红楼梦人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7-5 04:35 , Processed in 0.23265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