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石惊朱丝马迹=====薛文宣·红楼天地会朱三太子朱慈炤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8
 楼主| 发表于 2024-1-7 09: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YYX-14薛表正

朱丝马迹==十六祖文宣有涉红楼梦作者朱三太子朱慈炤...【薛表正+冰壶+德行与冰壶比洁+笔花偕口凤齐飞+】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99&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冰壶        
基本解释:

1.盛冰的玉壶。常用以比喻品德清白廉洁。语本《文选.鲍照<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李周翰注:"玉壶冰,取其絜凈也。" 2.借指月亮或月光。


分解解释:
冰        (bīng,)冰 bīng 水因冷凝结成的固体:冰块。冰凌。冰箱。冰窖。冰雕。冰封。冰球。冰镇。冰释(像冰一样融化        查看详解
壶        (hú,)壶 (壺) hú 陶瓷或金属制成的一种有把有嘴的器具,通常用来盛茶、酒等液体:茶壶。酒壶。喷壶。油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8
 楼主| 发表于 2024-1-7 09:5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年家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词条暂无分类
年家,汉语词语,拼音nián jie,意思是科举时代同年登科者两家之间的互称。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年家

拼音
nián jie,


释义
科举同年登科者两家之间的互称

注音
ㄋㄧㄢˊ ㄐㄧㄝ

目录
1出处
2解释
折叠编辑本段出处
宋·周密《齐东野语·潘庭坚王实之》:"先君子佐闽漕幕时,方壶山大琮为漕,臞轩王迈实之与方为年家,气谊相好。"

《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德称两处投人不着,想得南京衙门做官的多有年家。"

明·董其昌《疏林远岫图》:"年家(侄)袁伯应(袁可立子袁枢)司农上疏归省尊人大司马节寰(袁可立)年兄,赠以诗画,癸酉十月之望。"

清·王应奎《柳南随笔》卷二:"前明正嘉以前,风俗犹为近古,必父之同年,方称年伯,而同年之父即不尔……今世不论年谊有无,通谒概称年家,即屠酤儿亦然,最为无理。"

折叠编辑本段解释
科举时代同年登科者两家之间的互称。明末以后,往来通谒,不论有无年谊,概称年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8
 楼主| 发表于 2024-1-7 10: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树山书法 莫怨他人嘲笑频-《红楼梦》薛宝琴 怀古绝句3·钟山怀古 欣赏
王树山书法 2021-11-10 05:38

薛宝琴 怀古绝句3
钟山怀古
名利何曾伴汝身,无端被诏出凡尘。
牵连大抵难休绝,莫怨他人嘲笑频。

钟山,又称北山、钟阜、蒋山,即今江苏南京城东北的紫金山。据宋·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记载:“文帝为筑室于钟山西岩下,谓之招隐馆。至齐周颙亦于钟山西立隐舍,休沐则归。后颙出为海盐令,孔稚珪作《北山移文》以讥之” 。《北山移文》是孔稚珪写的寓言体文章,对“身在江海之上,心居魏阙之下”的假隐士进行嘲讽。薛宝琴《钟山怀古》是借南齐周颙隐居钟山,后皇帝下诏随即就出来做官的虚伪情态,来讥讽这类沽名钓誉的假隐士。

“名利何曾伴汝身,无端被诏出凡尘”,汝,你。无端:平白无故,也是讥语。被诏:指奉命出为海盐县令。出凡尘:离开隐舍,出来到尘世上做官。这两句是写周颙经不起功名利禄的诱惑,应诏入仕,离开了隐居修身的钟山。《北山移文》中的周子是一个利欲熏心的人,他隐居钟山的目的:是假冒隐士找一条出仕为官的“终南捷径”,在平日里他装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清高模样,而一旦被诏,便“形驰魄散,志变神动”。此诗在这里正题反做,说名利之心与你有什么缘分,你无缘无故地被诏入仕,实在是无可奈何,笔端流露出的讽刺挖苦之情比原作《北山移文》更甚。

“牵连大抵难休绝,莫怨他人嘲笑频。”牵连:指世俗的种种牵挂、连累。嘲笑频:历来嘲笑隐士“身在江海之上,心居魏阙之下”的人有很多,并不是只有孔稚珪讥讽周颙。 这两句表面是对被清高之士嘲弄的周子进行辩护和安慰:人生在世的牵挂连累实在难以根绝,你既然弃隐为官就不要再忌恨别人的不断嘲笑。实际上仍是尖刻辛辣的嘲弄、讽刺。

这首诗明笔是讽刺沽名钓誉的假隐士周子,实际是在讲述李纨的身世命运。诗中所隐之物应是被江湖艺人牵着耍把戏的猴子或傀儡。李纨最初应父母之命身不由己嫁到贾家,青春丧偶,居家处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惟知侍亲养子,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古井无波”,后来她儿子贾兰金榜题名、爵禄高登、胸悬金印,贵为国臣。,她也因此“戴珠冠、披凤袄”、被封诰命。在世人看来,她是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节妇烈女。而曹雪芹却不给她写颂文、做美梦的机会,而是“戴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是“昏惨惨,黄泉路近”!用自己凄凉酸苦的一生来换取一个毫无意义的虚名。这是曹雪芹对李纨人生悲剧的总结,也是对古往今来千千万万上了牌坊和未上牌坊的“节烈”女性的人生悲剧的总结。该诗谜底众说纷纭,有猜“傀儡”、“泥像”、“不倒翁”、皮影(影子戏)、“自鸣钟”、木偶、便便口等 。

诱惑人的功名和利禄,这些都未能系绊你的身心,无缘无故地被朝廷招去,终于又走进了世俗凡尘。人生大约总是要有所牵挂,荣华富贵对你有难以断绝的缘分,不要怨别人发出议论,对你的行为嘲笑频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8
 楼主| 发表于 2024-1-7 10: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周颙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历史人物
周颙(yong),字彦伦,汝南安城(河南省汝南县)人。南朝宋、齐文学家。祖父周虎头,员外常侍,父亲周恂,归乡侯相。周颙言辞婉丽,工隶书,兼善老、易,长于佛理。

基本信息
本名
周颙


彦伦

所处时代
南朝宋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汝南安城

出生日期
公元473年前后

主要作品
《三宗论》

目录
1生平
2史籍记载
3人物评价
4家族成员
折叠编辑本段生平
益州刺史萧惠开异常赏识他,带他进入蜀地,担任厉锋将军,兼任肥乡、成都二县县令。转任惠开辅国府参军,继续担任府主簿。常说萧惠开生性险恶,每次进谏,惠开不高兴,回答周颙说:"天也险地也险,王侯制造险恶,只要问你怎样使用险恶就行了。"跟随萧惠开回到京城。 宋明帝很喜好玄学,因为周颙有思辨文才,把他召入宫中,时常亲近他并让他宿宫内值班。明帝所做的狠毒之事,周颙不敢明显进谏,就诵经书中因果报应获罪得福的故事,明帝也因此稍稍有所收敛。元徽年间,出京城担任剡县县令,为政施恩惠, 百姓怀念他。建元初年,担任长沙王参军、山阴县令。回到朝廷担任文惠太子中军录事参军,跟随太子辗转北征。文惠在东宫时,周颙回来做了正员郎、始兴王前军谘议,在殿省担任当值侍卫,重新被赏识。

[约公元四七三年前后在世]字彦伦,汝南安城人。祖父周虎头,员外常侍,父亲周恂,归乡侯相。周颙言辞婉丽,工隶书,兼善老、易,长于佛理。初为宋益州主簿。宋明帝颇好玄理,以颙有辞义,引入殿内。帝所为惨毒,颙不敢显谏,辄诵经中罪福事。帝亦为之小止。建元中,为始兴王前军谘议,直侍殿省。颙于钟山西筑隐舍,休沐则居之,终日长蔬,颇以为适。王俭尝问:"卿山中何所食?"颙曰:"赤米,白盐,绿葵,紫蓼。"文惠太子问:"菜食何味最胜?"答曰:"春初早韮,秋末晚崧。"转国子博士,兼著作。后卒于官。颙着有文集二十卷,(《隋书志》作八卷,隋志注作十六卷。此从两《唐书志》)与三宗论、四声切韵,并行于世。二子:周舍、周宝始。周宝始三子:周弘正、周弘让、周弘直。

折叠编辑本段史籍记载
周颙,字彦伦,汝南安城人。晋左光禄大夫顗七世孙也。祖虎头,员外常侍。父恂,归乡相。

颙少为族祖朗所知。解褐海陵国侍郎。益州刺史萧惠开赏异颙,携入蜀,为厉锋将军,带肥乡、成都二县令。转惠开辅国府参军,将军、令如故。仍为府主簿。常谓惠开性太险峻,每致谏,惠开不悦,答颙曰:「天险地险,王公设险,但问用险何如耳。」随惠开还都。

宋明帝颇好言理,以颙有辞义,引入殿内,亲近宿直。帝所为惨毒之事,颙不敢显谏,辄诵经中因缘罪福事,帝亦为之小止。转安成王抚军行参军。元徽初,出为剡令,有恩惠,百姓思之。还历邵陵王南中郎三府参军。

太祖辅政,引接颙。颙善尺牍,沈攸之送绝交书,太祖口授令颙裁答。转齐台殿中郎。

建元初,为长沙王参军,后军参军,山阴令。县旧订滂民,以供杂使。颙言之于太守闻喜公子良曰:「窃见滂民之困,困实极矣。役命有常,只应转竭,蹙迫驱催,莫安其所。险者或窜避山湖,困者自经沟渎尔。亦有摧臂斫手,苟自残落,贩佣贴子,权赴急难。每至滂使发动,遵赴常促,辄有柤杖被录,稽颡阶垂,泣涕告哀,不知所振。下官未尝不临食罢箸,当书偃笔,为之久之,怆不能已。交事不济,不得不就加捶罚,见此辛酸,时不可过。山阴邦治,事倍余城;然略闻诸县,亦处处皆踬。唯上虞以百户一滂,大为优足,过此列城,不无凋罄。宜应有以普救倒悬,设流开便,则转患为功,得之何远。」还为文惠太子中军录事参军,随府转征北。文惠在东宫,颙还正员郎,始兴王前军谘议。直侍殿省,复见赏遇。

颙音辞辩丽,出言不穷,宫商朱紫,发口成句。泛涉百家,长于佛理。著《三宗论》。立空假名,立不空假名。设不空假名难空假名,设空假名难不空假名。假名空难二宗,又立假名空。西凉州智林道人遗颙书曰:「此义旨趣似非始开,妙声中绝六七十载。贫道年二十时,便得此义,窃每欢喜,无与共之。年少见长安耆老,多云关中高胜乃旧有此义,当法集盛时,能深得斯趣者,本无多人。过江东略是无一。贫道捉麈尾来四十余年,东西讲说,谬重一时,余义颇见宗录,唯有此涂白黑无一人得者,为之发病。非意此音猥来入耳,始是真实行道第一功德。」其论见重如此。

颙于钟山西立隐舍,休沐则归之。转太子仆,兼著作,撰起居注。迁中书郎,兼著作如故。常游侍东宫。少从外氏车骑将军臧质家得卫恒散隶书法,学之甚工。文惠太子使颙书玄圃茅斋壁,国子祭酒何胤以倒薤书求就颙换之,颙笑而答曰:「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每宾友会同,颙虚席晤语,辞韵如流,听者忘倦。兼善《老》、《易》,与张融相遇,辄以玄言相滞,弥日不解。清贫寡欲,终日长蔬食。虽有妻子,独处山舍。卫将军王俭谓颙曰:「卿山中何所食?」颙曰:「赤米白盐,绿葵紫蓼。」文惠太子问颙:「菜食何味最胜?」颙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时何胤亦精信佛法,无妻妾。太子又问颙:「卿精进何如何胤?」颙曰:「三涂八难,共所未免。然各有其累。」太子曰:「所累伊何?」对曰:「周妻何肉。」其言辞应变,皆如此也。

转国子博士,兼著作如故。太学诸生慕其风,争事华辩。后何胤言断食生,犹欲食白鱼、?旦脯、糖蟹,以为非见生物。疑食蚶蛎,使学生议之。学生钟岏曰:「?旦之就脯,骤于屈伸;蟹之将糖,躁扰弥甚。仁人用意,深怀如怛。至于车螯蚶蛎,眉目内阙,惭浑沌之奇,矿壳外缄,非金人之慎。不悴不荣,曾草木之不若;无馨无臭,与瓦砾其何算。故宜长充庖厨,永为口实。」竟陵王子良见絜议,大怒。

胤兄点,亦遁节清信。颙与书,劝令菜食。曰:「丈人之所以未极遐蹈,或在不近全菜邪?脱洒离析之讨,鼎俎网罟之兴,载之简策,其来实远,谁敢干议?观圣人之设膳修,仍复为之品节,盖以茹毛饮血,与生民共始,纵而勿裁,将无厓畔。善为士者,岂不以恕己为怀?是以各静封疆,罔相陵轶。况乃变之大者,莫过死生;生之所重,无逾性命。性命之于彼极切,滋味之在我可赊,而终身朝晡,资之以永岁,彼就冤残,莫能自列,我业久长,吁哉可畏。且区区微卵,脆薄易矜,歂彼弱麑,顾步宜愍。观其饮喙飞行,人应怜悼,况可心心扑褫,加复恣忍吞嚼。至乃野牧盛群,闭豢重圈,量肉揣毛,以俟枝剥,如土委地,佥谓常理,可为怆息,事岂一涂。若云三世理诬,则幸矣良快。如使此道果然,而受形未息,则一往一来,一生一死,轮回是常事。杂报如家,人天如客,遇客日鲜,在家日多,吾侪信业,未足长免,则伤心之惨,行亦自及。丈人于血气之类,虽无身践,至于晨凫夜鲤,不能不取备屠门。财贝之一经盗手,犹为廉士所弃;生性之一启鸾刀,宁复慈心所忍!驺虞虽饥,非自死之草不食,闻其风岂不使人多愧者!众生之禀此形质,以畜肌跂,皆由其积壅痴迷,沈流莫反,报受秽浊,历苦酸长,此甘与肥,皆无明之报聚也。何至复引此滋腴,自污肠胃。丈人得此有素,聊复寸言发起耳。」

颙卒官时,会王俭讲《孝经》未毕,举昙济自代,学者荣之。官为给事中。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评价
史臣曰:弘毅存容,至仁表貌,汲黯刚戆,崔琰声姿,然后能不惮雄桀,亟成讥犯。张融标心托旨,全等尘外,吐纳风云,不论人物,而事君会友,敦义纳忠,诞不越检,常在名教。若夫奇伟之称,则虞翻、陆绩不得独擅于前也。

赞曰:思光矫矫,万里千仞。升同应谐,黜同解摈。务在连衡,不谋销印。彦伦辞辩,苦节清韵。白马横擒,云梯独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8
 楼主| 发表于 2024-1-7 14:31:29 | 显示全部楼层
登科 - 汉语词汇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词汇
登科,汉语词汇。释义科举时代应考人被录取。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登科

拼音
dēng kē


释义
科举时代应考人被录取。

属性
汉语词汇

目录
1释义
2出处与详解
3相关链接
折叠编辑本段释义
也称"登第"。科举考中进士。

折叠编辑本段出处与详解
科举时代应考人被录取。

1、唐 裴说 《见王贞白》诗:"共贺登科后,明宣入紫宸。"

2、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泥金帖子》:"新进士才及第,以泥金书帖子,附家书中,用报登科之喜。"

3、宋 司马光 《送崔尉之官巢县》诗:"登科如拾遗,举步歘千里。"

4、宋 沈括 《梦溪笔谈·神奇》:"吴人郑夷甫少年登科,有美才。"

5、 清 黄遵宪 《拜曾祖母李太夫人墓》诗:"儿年九岁时,阿爷报登科。"

6、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六篇:" 唐 人登科之后,多作冶游。"

折叠编辑本段相关链接
五子登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8
 楼主| 发表于 2024-1-7 14:3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年家
[ nián jie ]
基本解释
科举时代同年登科者两家之间的互称。明末以后﹐往来通谒﹐不论有无年谊﹐概称年家。

详细解释
科举时代,同年登科的人互称为「年家」。

《警世通言.卷一七.钝秀才一朝交泰》:「德称两处投人不着,想得南京衙门做官的多有年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8
 楼主| 发表于 2024-1-7 14:38: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言·钝秀才一朝交泰》
2023-05-07可可诗词网-明清小说 https://www.kekeshici.com

本篇见于《警世通言》,从故事发生的时间看,当是明代后期的作品。小说叙述一个旧时代的文人在经历了一段磨难之后终于发迹变泰的故事,给那些在人生的追求中屡屡失败而又不甘失败的人们以精神上安抚。作品虽有明显的宿命论色彩,但更多的却是“事在人为”的奋发精神,因此,作品在总体上给读者带来的还是积极的影响。

在“钝秀才”马德称身上,作者谱写了一曲艰苦而不屈的人生赞歌,称颂他无所畏惧的抗争精神。仕宦门第出身的马德称从小聪明饱学,立志追求仕进,就是命运不济,科举屡试不中。更不幸的是,在他二十二岁那年,父亲遭陷害而死,从此家道破落,他也由一个官员子弟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个流落街头的穷秀才。面对这样一种人生波折,他没有被生活吓倒,而是以一种现实态度面对新的贫困生活。为了生计,他忍受着巨大的困苦,先是朋友的叛离,家财被骗,接着又是在变卖中白白地亏了银子。当他去杭州投靠亲友时,偏偏碰上了亲友死的死,病的病,无可依靠。流落南京以后,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可以糊口的位置,谁想到又遇上了黄河缺口,差一点连性命也搭上。之后,他只好靠卖画,饱一餐饿一顿,千里迢迢地赶到北京,结果还是投靠无着。在如此坎坷的命运面前,他却越来越坚强,特别是当他变成一个被人嫌弃、被人欺弄的灾星后,依然顽强地挣扎着。

作者着力描写主人公身上“忍”的品质。对朋友的欺诈他忍了,对命运无情的戏弄他忍了,对众人的嘲笑、冷漠他忍了,对他人的唾弃他也忍了。总之,只要能活着,他可以承受一切,包括伤害他的自尊心。唯独一样东西他没有丢,那就是志气。他坚信总有一天一切都会改变,他的理想也会实现。正是在这样的志向和追求中,他渡过了一段乞丐般的生活,迎来了一个光明的前程。从这段不幸的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日趋商品化的社会面前,传统文人的人生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已经不再注重手段和形式,只看中结果。过去为文人们所看重的骨气和身价,已经彻底淡化。因此,马德称的成功表明一种新的人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它所蕴含的意义是深刻的。它告诫人们,人生重要的是忍耐,即如作者在故事开头所议论的“硬挺着头颈过日”,只要“不要先坠了志气”,成功一定会到来。这种求实的人生观比起只会幻想或呻吟,无疑更有价值,这里透露出商品经济萌芽时期市民顽强求生的欲望。

围绕着“钝秀才”的发迹历史,小说所辐射的社会内容十分宽广。首先,它揭示了商品经济时代的炎凉世态。黄胜和顾祥是小说中两个势利小人,他们做马德称的朋友,看中的不是他的人品,也不是他的才学,而是他的钱财。见人富贵时没命地奉承,见人落难时背信弃义,非但不给予同情和帮助,反而趁人之危敲诈勒索。除了这两个小人外,作者还写了曹公等人的明哲保身。作为与父辈相厚的旧友,曹公理应在晚辈落难时给予帮助,但他只念马氏是权宦王振的仇家,为保全自己,就不再理会友情了。所有这些人物,都从不同侧面暴露了社会的丑恶和人情的虚伪。

与此相对照,作者通过塑造吴监生等人物形象,热情赞美了人性的美好的一面。在“钝秀才”陷入困境的时候,他们不像黄胜那样趁火打劫,也不像曹公那样躲避矛盾,而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给马德称以人间的温暖,帮助他从困境走出。这里最可称赞的是马德称的未婚妻六媖。当马家惨遭不幸之际,她不像她的哥哥黄胜那样不讲情义,而甘愿与未婚夫同患难。这种忠贞不渝的精神无疑是对黄胜等人见利忘义的无情鞭挞。六媖这一形象代表着旧式妇女传统的美德。

小说对科举试场的腐败风气也作了一定的揭露。马德称聪明饱学,但就是屡试不中,黄胜目不识丁,功名却唾手而得。黄胜靠的不是才学而是金钱,科举几乎堕落成一种交易。“三言”、“二拍”中的士人大多对科举充满着幻想,执迷不悟,像这样能够清醒地认识到科举的不公并致以微词的小说,在“三言”、“二拍”中是难能可贵的。这种认识虽然比不上后来的小说如《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那样深刻,但多少表明思想上的一点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8
 楼主| 发表于 2024-1-7 16: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侠客行
播报讨论上传视频

唐代李白诗作









收藏



0


0











《侠客行》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作。此诗先从侠客的装束、兵刃、坐骑刻画侠客的形象,再描写侠客高超的武术和淡泊名利的行藏;接着引入信陵君和侯嬴、朱亥的故事来进一步歌颂侠客,同时也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抱负;最后表示,即使侠客的行动没有达到目的,但侠客的骨气依然流芳后世,并不逊色于那些功成名就的英雄。全诗抒发了作者对侠客的倾慕,对拯危济难、用世立功生活的向往,形象地表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作品名称侠客行
作品别名杂曲歌辞·侠客行
作    者李白
创作年代盛唐
作品出处《全唐诗》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目录

1作品原文
2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白话译文
3创作背景
4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名家点评
5作者简介





作品原文

播报
编辑

侠客行⑴

赵客缦胡缨⑵,吴钩霜雪明⑶。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⑷。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⑸。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⑹,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⑺。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⑼。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⑽。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⑾。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⑿。 [1]




注释译文

播报
编辑




词句注释

⑴侠客行:乐府《杂曲歌辞》旧题。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⑵赵客:燕赵之地的侠客。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庄子·说剑》:“昔赵文王好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缦胡缨:古代一种没有纹理的粗制帽带。缦,没有花纹。缨,系冠帽的带子。《庄子·说剑》:“吾王所见剑士,皆蓬头突髻垂冠,曼胡之缨。”

⑶吴钩:宝刀名。《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载吴王阖闾命国中作金钩,有人贪王之重赏,杀其二子吴鸿、扈稽,以血衅金,遂成二钩,献于阖闾。后泛指利剑宝刀。钩,兵器,形似剑而刃弯。霜雪明:谓宝刀的锋刃像霜雪一样明亮。

⑷飒沓(sà tà):群飞的样子。此处形容马行迅疾。

⑸“十步”二句:言侠客剑术高强,而且勇敢。《庄子·说剑》:“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司马彪注:“十步与一人相击,辄杀之,故千里不留於行也。”留,阻留。

⑹信陵:信陵君,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魏公子无忌,为人礼贤下士,门下食客三千余人。事见《史记·魏公子列传》。

⑺“将炙”二句:朱亥、侯嬴都是战国侠士。朱本是一屠夫,侯原是魏都大梁东门的门官,两人受到信陵君的礼遇,成为信陵君门客。炙,用火烤的肉。啖,食,吃。啖朱亥,让朱亥吃。

⑻“三杯”二句:几杯酒下肚就作出了承诺,并且把承诺看得比五岳还重。然诺,许诺。

⑼“眼花”二句:眼花耳热,形容酒酣时情状;意气素霓生,意谓侠客重然诺、轻死生的精神感动了上天。素霓,即白虹。古人认为,凡要出现不寻常的大事,就会有不寻常的天象出现,如“白虹贯日”。

⑽“救赵”二句:用战国信陵君救赵的故事。《史记·魏公子列传》载秦军围攻赵都邯郸,赵国平原君向信陵君告急,信陵君用侯嬴之计,窃得魏王兵符,朱亥锤杀魏将晋鄙,自将魏军救赵,遂解邯郸之围。

⑾烜赫:形容声名盛大。大梁城:魏国都城,今河南开封。

⑿“谁能”二句:《汉书·扬雄传》:“哀帝时,丁、傅、董贤用事,诸附离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时雄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太玄经》是西汉扬雄的一部哲学著作。扬雄曾在皇帝藏书的天禄阁任校刊工作。 [2-4]




白话译文

燕赵的侠士,头上系着侠士的武缨,腰佩吴越闪亮的弯刀。

骑着银鞍白马,在大街上驰骋就像天上的流星一样。

他们的武艺盖世,十步可斩杀一人,千里之行,无人可挡。

他们为人仗义行侠,事成之后,连个姓名也不肯留下。

想当年,侯嬴、朱亥与信陵君结交,与之脱剑横膝,交相欢饮。

信陵君与朱亥一起大块吃肉,与侯嬴一道大碗喝酒。

三杯热酒下肚,便慷慨许诺,愿为知己两肋插刀,一诺重于泰山。

眼花耳热之后,胸中之意气,感动苍天,可贯长虹。

朱亥为信陵君救赵,挥起了金椎,使赵都邯郸上下,都为之震惊。

二位壮士的豪举,千秋之后仍然在大梁城传为美谈。

他们纵然死去而侠骨犹香,不愧为是盖世之英豪。

做人要像侠士,谁愿像扬雄那样的儒生,白首著书,老死阁下呢? [3]




创作背景

播报
编辑

此诗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李白游齐州时,《乐府诗集》卷六十七列于《杂曲歌辞》。郭茂倩于张华《游侠篇》前序云:“《汉书·游侠传》曰:‘战国时,列国公子,魏有信陵,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楚有春申,皆藉王公之势,竞为游侠,以取重诸侯,显名天下。故后世称游侠者,以四豪为首焉。汉兴,有鲁人硃家及剧孟、郭解之徒,驰骛於闾里,皆以侠闻。其后长安炽盛,街闾各有豪侠。时萭章在城西柳市,号曰城西萭章。酒市有赵君都、贾子光,皆长安名豪,报仇怨、养刺客者也。’《魏志》曰:‘杨阿若后名丰,字伯阳,少游侠,常以报仇解怨为事。故时人为之号曰:“东市相斫杨阿若,西市相斫杨阿若。”后世遂有《游侠曲》。’魏陈琳、晋张华,又有《博陵王宫侠曲》。”萧士赟注云:“乐府侠游二十五曲中有《侠客行》。”李白《侠客行》乃是拟晋张华《游侠篇》所作。

唐代游侠之风颇为盛行,这与全国经济繁荣、城市商业兴旺、西域交通发达的盛唐时代有关,特别是关陇一带的风习“融胡汉为一体,文武不殊途”(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论稿》)更促成了当时少年喜剑术、尚任侠的风气。李白少年时代,颇受关陇文化风习的影响,因此,他自幼除勤苦读书“观百家”外,“十五好剑术”(《与韩荆州书》),“高冠佩雄剑”(《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甚至,一生都不离剑,堪称是“文武不殊途”,兼备于李白一身。李白青年时代曾“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赠从兄襄阳少府皓》),“少任侠,手刃数人”(《魏颢《李翰林集序》),他的理想就是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然后功成身退。这首《侠客行》就是在以任侠意识为尚的社会背景之下创作的,作者用以表达其对侠士嫉恶如仇、乐于助人、言必信行必果的向往之情。 [2-3]




作品鉴赏

播报
编辑




整体赏析

《侠客行》这首古风抒发了作者对侠客的倾慕,对拯危济难、用世立功生活的向往。李白在诗中是借他人故事,浇自己块垒。

前八句描绘赵地侠客的形象与行为。诗人李白以夸张的笔墨,从游侠的服饰开始写:“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仅二十个字,仿佛全是写物而不写人,但侠客的气势、风貌,就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了。“缦胡”的“缨”,“霜雪明”的”吴钩”,“飒沓如流星”的“白马”这些当时流行的任侠服饰,不仅具有典型性,而且流露出主人豪纵、慷慨之气,把物都写活了。乱发突鬓,身佩弯刀,白马银鞍,扬鞭疾骋,这是一幅粗犷英武的侠客肖像画。“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用《庄子》典故,夸剑之锋利,诗未言杀何等样人,不过所谓侠客,总是杀不义之人,为人报仇之类。“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是侠客解人之难不求回报的节操。这几句高度概括了侠客排忧解难、不图名利、尚义气、重承诺的高尚人格。

在渲染侠客精神后,“闲过”两句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将侠客与战国时期信陵君这样的“明主”联系起来。李白正是想结识像信陵君这样的明主以成就自己“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靖一”的政治抱负。

接着十二句写信陵君救赵用两位侠客的故事。写信陵君款待侯嬴和朱亥,两位侠客为信陵君的大义和感情所感动,意气慷慨激昂如白虹贯日,许下比五岳还重的诺言。赞扬朱亥挥锤击杀晋鄙而震惊赵国,虽然侯嬴和朱亥都死去,但在魏都留下盛大声名,侠骨传香,不愧为当世英雄。

诗人不仅在热烈地颂唱侯嬴和朱亥“二壮士”,同时也对校书天禄阁草《太玄经》的扬雄辈,无情地加以蔑视:“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末二句以扬雄反衬侠客精神的崇高和伟大。

李白《侠客行》一诗虽在礼赞侠客精神,但由于诗人就是尚任侠的,所以此诗也是诗人的自我写照,诗人的豪情壮志在诗中表现无遗。 [2]




名家点评

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复斋漫录》云:太白《侠客行》云:“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元微之《侠客行》云:“侠客不怕死,怕死事不成,(事成)不肯藏姓名。”二公寓意不同。 [5]




作者简介

播报
编辑




李白像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8
 楼主| 发表于 2024-1-7 16: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朱丝马迹==十六祖文宣有涉红楼梦作者朱三太子朱慈炤...【五美吟+十独吟+十首怀古诗薛宝琴+】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99&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红楼梦》脂批“十独吟”考证



沈抱书

沈抱书



红楼梦新解达人




《红楼梦》脂批“十独吟”考证






笔者注意到《红楼梦》第六十四回有蒙藏本一条脂批,【蒙双行夹批:“五美吟”与后“十独吟”对照。】该脂批是否有误不得而知,“后”与“前”一字之差,后人至今也没找出什么“十独吟”。下面带大家先解析一下“五美吟”所指五美人。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村女,白头溪边尚浣纱。

第一首比较容易理解,东施效颦和溪边浣纱自然是为“西施”而作的。

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

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

第二首“虞兮”二字,取自项羽垓下歌“虞兮虞兮奈若何”,该诗虞兮即指“虞姬”。

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

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

第三首前两句点明为汉朝,后两句读者对“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典故熟悉的话,不难理解汉元帝以画选美,王昭君因不肯贿赂宫廷画师毛延寿,毛延寿将王昭君画得并不是十分美丽,因此没有被选入汉元帝的后宫之中。所以该诗指“王昭君”。

瓦砾明珠一例抛,何曾石尉重娇娆。

都缘顽福前生造,更有同归慰寂寥。

第四首比较难理解,“石尉”是何人恐怕也不知道,西晋时期大臣石崇,石崇参谋灭亡吴国,获封安阳乡侯,累迁鹰扬将军、南中郎将、南蛮校尉、荆州刺史等职。历任徐州刺史、卫尉卿职。永康元年,赵王司马伦政变后,不肯将宠妾绿珠献给司马伦党羽孙秀,遭到诛杀,夷灭三族。故作者称其石尉,传说石崇为交趾采访使,以珍珠十斛得到了绿珠。这首诗自然是指“绿珠”。

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

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

第五首红学界均解读为红拂女,读者只要疏理一下就明白了。红拂女的父亲为陈朝大将张忠肃,被隋将史万岁所杀,母亲是江南吴兴大户沈家的女儿,被隋文帝杨坚赏赐给杨素,因带一女,在杨素府充当乳娘。红拂女从小在杨素府长大后,成为杨素的侍妓,常执红拂立于杨素身旁,因而被称为“红拂女”。后红拂女成为李靖的红颜知己、结发之妻。在野史与民间传说中,却是一个奇女子。她慧眼识英雄的故事乃千古佳话。

第六十四回蒙藏本脂批的意思理解各有千秋,百年来让学者和读者神魂颠倒,且不说找不到“十独吟”,就连薛小妹的十首小诗早已忘却,诳的红学大佬自作聪明,帮助作者拟了“十独吟”,还沾沾自喜,到处炫耀,岂不知自己没读懂小说,尽耍些小聪明。

下面再分析《红楼梦》第五十一回薛小妹怀古十绝,并就庚辰脂砚评语:【庚辰双行夹批:好极!非黛玉不可。脂砚。】做同步解读。薛宝琴所作十首怀古诗,前五首与古代美女无关,后五首则历历可数。

桃叶渡怀古(王献之爱妾——桃叶)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

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青冢怀古(王昭君)

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拨尽曲中愁。

汉家制度诚堪叹,樗栎应惭万古羞。

马嵬怀古(杨贵妃)

寂寞脂痕渍汗光,温柔一旦付东洋。

只因遗得风流迹,此日衣衾尚有香。

蒲东寺怀古(崔莺莺)

小红骨贱最身轻,私掖偷携强撮成。

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引彼同行。

梅花观怀古(杜丽娘)

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

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后五首怀古诗所吟人物非常清晰,不需要笔者再一一解读,关于第九和第十首的解读,红学界说法不一,笔者认为《红楼梦》原文对话,是作者给出的提示。原文如下:

众人看了,都称奇道妙。宝钗先说道:“前八首都是史鉴上有据的;后二首却无考。”黛玉忙拦道:【庚辰双行夹批:好极!非黛玉不可。脂砚。】“这宝姐姐也忒‘胶柱鼓瑟’,矫揉造作了。这两首虽于史鉴上无考,咱们虽不曾看这些外传,不知底里,难道咱们连两本戏也没有见过不成?那三岁孩子也知道,何况咱们?”

黛玉所说的两本戏,分别是《西厢记》和《牡丹亭》无疑。庚辰脂批偏又指明,非黛玉道出谜底不可,又要黛玉一评。此回批书人说“非黛玉不可”,再看第六十四回蒙藏本脂批【“五美吟”与后“十独吟”对照】,这句批注顿显有始有终,前后呼应。如果“十独吟”不是怀古诗,按常理去思维,读者才读到“五美吟”,根本不知后面有没有“十独吟”,蒙藏本批注则甚感突兀无靠。

蒙批【“五美吟”与后“十独吟”对照】到底该怎样理解?欢迎同仁留言推荐。


发布于 2021-07-28 08:58




古典诗词


中国古典小说


古典文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58
 楼主| 发表于 2024-1-7 16: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播报讨论上传视频

五言绝句诗









收藏



0


0











《画》是佚名诗人(一说唐代王维或南宋川禅师)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描写的是自然景物,赞叹的却是一幅画。前两句写其山色分明,流水无声;后两句描述其花开四季,鸟不怕人。四句诗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山水花鸟图。全诗对仗工整,尤其是诗中多组反义词的运用,使其节奏清晰,平仄分明,韵味十足,读着琅琅上口。












































作品名称画
作    者佚名(一说王维、川禅师)
创作年代宋代(一说唐代)
出    处《中华古诗精选》 [1]
作品体裁五言绝句
作品别名赞画


目录

1作品原文
2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白话译文
3创作背景
4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名家评价
5后世影响





作品原文

播报
编辑



远看山有色1,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2,人来鸟不惊3。 [2]




注释译文

播报
编辑




词句注释

1.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

2.春去:春天过去。

3.惊:吃惊,害怕。这里主要是受惊飞起的意思。 [3]




白话译文

在远处可以看见山有青翠的颜色,在近处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

春天过去了,但花儿还是常开不败,人走近了,枝头上的鸟儿却没感到害怕。




创作背景

播报
编辑

此诗为诗人赞画之作。关于这首诗的作者,有多种说法。一说是唐代王维所作,但在王维的作品,或在《全唐诗》都没有此诗;一说是原为南宋僧人川禅师为注释佛教经典《金刚经》所作的偈颂诗的一部分;一说为宋代佚名诗人所作,如上海市一年级小学语文等教材中编入此诗时,作者一栏里即是“宋·佚名”。 [1-2]




作品鉴赏

播报
编辑




文学赏析

这首诗写出了一幅山水花鸟画的特点。画面上的任何事物都是有颜色的,都是静止的,不会有任何活动,也不会发出任何声响。这首诗写得相当恰切,也较有趣。

首先此诗以简洁浅显的文字,非常巧妙地把画面上的形象叙述出来。每一句诗的第三字,依次序为“山”、“水”、“花”、“鸟”。青山耸立,水流其间,鲜花盛开鸟嘻枝头,构成了一派生意盎然的、优美的整体境界。

首句“远看山有色”,写的是直观的客观物象。此乃“静境”,因其距离而产生美感,让人觉得其有无限的风光。此色含义无穷,可是清秀俊朗红湿绿垂的美色,也可以是寒色苍苍的绝美佳色,更可以是奇傀峭拔的异色,唯有静心者能品之。第二句“近听水无声”,有“动境”,因为源头活水来。而无声二字又进入静境,宁静致远,和首句并无矛盾之处。在动静的取舍上诗人可以说是能够做到游刃有余。而且诗之所咏既然是画,则所画之物自然是无声的,与“近听”、“远听”有应无关,然而按逻辑说来,“反”包含有“正”,否定命题总先假设着肯定命题。“水无声”写的既是作为画这个客观事实,但同时又表示着画上的水本来应该有声而此刻也仿佛有声似的,因此才使得观者欲“近听”之,这即是高超的绘画艺术所起的移情作用之故。

第三、四句的“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说的是花儿尽管在那个最美的季节里尽情地开放,但燃烧般的开到最美的极致后还是要飘然而去,而只有在画中,花儿美而不谢同样,画中的鸟,永远是那么可爱动人。诗中的画似乎代表着一种梦想,一种可见而不可得的梦想。而且同第二句中的“水无声”一样,“人来鸟不惊”也是表示着鸟仿佛应该“惊”的,所以这说明画家笔下之鸟的逼真了。这里诗人以“近听水无声”来表现水的潺潺可听,以“人来鸟不惊”来表现鸟的可惊的活力,手法是很高明的。 [3-5]




名家评价

北岳文艺出版社社长杨济东:此诗短短四句二十字,但有“声”有“色”,有“山”有“水”,有“花”有“鸟”,还有“人”。特别是用了几组反义词:远——近,有——无,去——来,以增加诗歌内容的张力和立体感、节奏感,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如果说,“山有色”、“水无声”、“花还在”、“鸟不惊”所云是画中形象或自然实景,那么,作者用“远看”、“近听”、“春去”、“人来”又为我们创造出了另一重世界。如此短小浅显之作,流传至今,不为无因。(《诗词曲赋名作鉴赏大辞典:诗歌卷》) [6]




后世影响

播报
编辑

《画》后被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沪教版《语文一年级第一学期》等多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选为课文。 [2] [7-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4 15:42 , Processed in 0.05843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