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3-9-26 11: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解密惜春的心冷口冷心狠意狠
看过第七十四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失孤介杜绝宁国府”那一回的读者,无不对惜春的心冷口冷心狠意狠感到心凉。当惜春看到自己的贴身丫头入画被抄出些男人用的物品,她吓得不容入画辩解,不但执意要让凤姐带走入画了她走,还主动检举后门上的张妈以求避祸自保。即使在解释清楚那些违禁品不过都是贾珍赏给入画哥哥的东西后,大家都不在意了,她这个亲主子却依然执意要撵跟了几年的入画出去。同探春维护下属和迎春的泪眼道别相比,年幼的惜春对现实的逃避让人觉得寒心。
为何朱慈照要这样写?这就要从“入画”的名字入手了,“入画”其实指代的是红楼梦中描写的所有人物,包括作者——宝玉、妙玉、宝琴、巧姐和惜春——在内的所有角色。不是惜春不愿意留“入画”,而是她只是作画的画外人,虽然她是红楼梦的执笔者,可她只不过是历史的记录者,她什么也改变不了,她就连改变自己的命运也做不到!
“快带了她去,或打,或杀,或卖,我一概不管。”“善恶生死,父子不能有所勋助;我只知道保得住我就够了,不管你们。从此以后,你们有事别累我。”红楼梦一开篇就说了此书要倒着看!
这些凉薄绝情的话不过是朱慈照为了表达他心中深深的无力和绝望罢了!朱慈照他想管,他想改变《红楼梦》中诸人的命运,可是历史早已定格,他如何能够改变得了那些过往者的命运呢?作为记录者的惜春就是入画了也不过是个符号而已,朱慈照改变不了这无望的命运,他无能为力、无路可走。他的心底充满的是深深的愧疚和自责,愧为唯一的补天之石,却无所作为。
在第五回里,四皇子朱慈照将探春的判词放在第四位,这本该是他的位置!前八十回里,四皇子对探春描写的最为细致,用墨最多,在朱慈照心中他最想学习的人是探春——郑成功,可是命不由己,形势比人强,最终入画了的四皇子只能是个“不管事”的惜春。
惜春的判词“勘破三春景不长”,第一句就明示读者宁国府的惜春知晓荣国府的三春的好景不长;第十三回秦可卿托梦中的偈语“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以及宝琴的《西江月。柳絮》:“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无不是朱慈照的心酸总结:荣国府三春都是亡于东风(满清),而惜春不是,惜春只是作画人存史者。
惜春的“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的意思是说:不下狠心断绝尘世间的感情牵绊,便不能成为一个自由自在的人。惜春的冷情,正是对应后文宝玉的绝情出家。第二十回里宝玉说:“便权当他们死了,毫无牵挂,反能怡然自悦”,正是朱慈照自陈心迹:他想做到如惜春、宝玉这样的绝情绝义,看空一切,好做一个不再痛苦的自由自在的人!可是他割舍不了,他丢弃不下,他最终还是还俗了,寄身于红尘浊世中,用他的血与泪为人间存记一段家亡国灭的真历史!
朱慈炤为何喜“荣”恶“宁”?
对于荣国府、宁国府的取名,人人都觉得大有文章。看秦可卿的判词和曲文《好事终》,朱慈炤将自己喜恶之情表达得是再清楚不过了:“谩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箕裘颓堕皆荣玉,家事消亡首罪宁。”(考虑判词和曲文的内容前后呼应,以及词、曲中先“荣”后“宁”的两府名的对照关系,不采用甲戌本的“箕裘颓堕皆从敬”)
有人说,“宁”是指南京,明朝开国之地。那么看这两句翻译:“都说做的不对的是荣,其实造孽生事是宁!”乖乖!秦可卿之死、明朝灭亡再怪能怪到南京的开国之君朱元璋或是被篡了位的建文帝头上去么!
何况红楼梦中作者是点了“嘉靖”的名----宁国府贾敬,再通过秦可卿托梦给凤姐强调说: “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流传,已歷百年。”这其中的“百年”已经明明白白地告诉读者《红楼梦》写的是自嘉靖开始到南明灭亡这一百来年的历史!
更不要说作者已经通过秦可卿和公公贾珍的孽情明确表达:崇祯亡国是和“王三人”——天启、泰昌和万历三个皇帝----有关。四皇子朱慈炤可丝毫都没挑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