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花袭人·窝心脚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4-9-7 07:56:14 | 显示全部楼层
袭人一句“唯有灯知道吧”,将贾元春脸打肿,让王夫人成豪门笑柄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当月知势榜影响力答主
​关注他
2 人赞同了该文章
金钏儿死后,贾宝玉被贾政暴打。袭人自感危机,趁着王夫人叫人,过去将自己的心迹向王夫人袒露。一番话讲的有礼有节,句句击中王夫人内心。

王夫人本就不放心贾宝玉在大观园,又不想让他出来回到贾母身边,想要找个妥靠人替她看着儿子,便向袭人许诺“不辜负”,双方各取所需一拍即合。日后袭人获得准新娘的待遇,对待贾宝玉更是尽心尽力。也让王夫人省心不少。


不过,袭人在王夫人跟前讲的那些话,可不只是献媚之语。有一些道理反映出她受贾母调教的真实好处,比王夫人更明白,甚至也打了贤德妃贾元春的脸。

(第三十四回)袭人道:“我也没什么别的说。我只想着讨太太一个示下,怎么变个法儿,以后竟还教二爷搬出园外来就好了。”

王夫人的第一反应是吓了一跳,马上就认为贾宝玉和谁“作怪了不成”?她会有这样反应,说明对贾宝玉和林黛玉的亲密早有担心和防范。如今听袭人一说便如惊弓之鸟说漏了嘴。


王夫人的反应,表面看似乎是母亲的正常表现。谁不担心儿子“早恋”呢?尤其在那个礼教名誉重于一切的时代,担心也不无道理。

但深层考量会发现一个细思极恐的问题。王夫人明知道贾宝玉和林黛玉朝夕相处不合适,担心他们越雷池一步,还放任贾宝玉在大观园不出来。相当于既担心儿子的安危,还天天让他在悬崖边上玩,这哪里是慈母之举,分明是有毒的母爱。


与王夫人的“无动于衷”相比,袭人就要更明理的多。她白天听到了贾宝玉向林黛玉诉肺腑,当时就吓哭了。深思熟虑后便决定向王夫人提议将贾宝玉搬出大观园。这是保全贾宝玉和林黛玉最好的方式。毕竟谁也不好说宝黛二人会不会做出什么错事出来。

袭人发现问题,积极止损。与贾母在元宵节当晚,看见林黛玉将自己酒杯喝剩的酒喂给贾宝玉后,马上用掰谎警告,并在随后安排座位时,将贾宝玉夹在邢夫人与王夫人中间,与林黛玉彻底分开的亡羊补牢一样,执行力超强,都是积极处理问题的态度。


反观王夫人,既然早发现问题却不明着作为。从贾宝玉被打后她叫人问话,不问贾宝玉该不该打,好不好,只问谁害了贾宝玉,就知道她的心性连袭人都不如。

贾宝玉害得金钏儿丢了性命,难道不应该打么?至于贾环告状之类的事,尽管夸大也是事实。做母亲的应该对自己不辨是非,不能管教好儿子羞愧。甚至她要早干预教训贾宝玉,也不至于被贾政差点打死。

所以,“慈母多败儿”,但王夫人的“慈”太过昏聩和可怕。这种母亲真要不得。亏她还是荣国府女主人,京城的顶级贵妇。儿子与一群女儿住在大花园中,她却不管不顾,这事不是秘密,相信早都在京城各家传扬开来,沦为笑柄!


而王夫人的笑话,贾宝玉的堕落,始作俑者的贾元春就更是可笑。

袭人都知道“如今二爷也大了,里头姑娘·们也大了,况且林姑娘宝姑娘又是两姨姑表姊妹,虽说是姊妹们,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处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悬心,便是外人看着也不像。”贾元春能不知道?可她就是不顾一切的下旨,让贾宝玉和一群姑娘·们住进大观园去。

宝黛二人感情就是在住进大观园后才突飞猛进发展。在同看西厢记之前,还只是朦胧心事,更多是兄妹之亲密。直到看了西厢记后,林黛玉才觉醒感情,与贾宝玉同频!

可笑王夫人和贾元春最怕贾宝玉和林黛玉产生感情,却是她们一手促成。

贾元春省亲和端午节赐节礼的表现,能明确她支持母亲王夫人,支持金玉良姻,反对宝黛姻缘的立场。元春的态度明显受王夫人影响。她会突然下旨,不顾礼仪规矩将贾宝玉送进大观园,肯定也是代表王夫人的心愿。

我认为王夫人一面担心宝黛之情,一面又将贾宝玉放去大观园,是她“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权衡。

她认为宝黛之情在可控的范围内,只要她派人将贾宝玉和林黛玉看住就没问题。所以,怡红院的麝月,潇湘馆的春纤都是王夫人的眼线无疑。而她想要解决的燃眉之急是“夺回”儿子的监护权,不让贾母再染指对贾宝玉的教育。


贾元春下旨,贾母无法反对。贾宝玉住进大观园,贾母也就鞭长莫及,顺势王夫人就夺回儿子监护权。不让贾宝玉从大观园搬出来,也是不让再回贾母身边之意。

所以,你就看这对母女,不但昏聩糊涂,更是自私幼稚的可怕。贾宝玉留在贾母身边,从来就没有过倒行逆施的举动。可一旦进了大观园,偷看禁书,在母亲跟前调戏金钏儿,脚踢袭人,与林黛玉公然谈恋爱,如果不是贾政当机立断暴打一顿,将会彻底失控。

袭人说“惟有灯知道吧”,虽然未必真是日夜悬心,可却是真从贾宝玉的角度考量。反观王夫人面对袭人的谏言依旧不为所动,只是收买袭人替她看顾好儿子。却不知道此举让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感情越陷越深,最终她彻底失去儿子,才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9-06 19:36・IP 属地辽宁
红楼梦(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4-9-7 22:3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 宋 ] 李清照
原文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译文
两鬓已经稀疏病后又添白发了,卧在床榻上看着残月照在窗纱上。将豆蔻煎成沸腾的汤水,不用强打精神分茶而食。

靠在枕上读书是多么闲适,门前的景色在雨中更佳。整日陪伴着我,只有那深沉含蓄的木犀花。

注释
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在唐五代时即将《浣溪沙》的上下片,各增添三个字的结句,成为“七、七、七、三”字格式,名曰《摊破浣溪沙》或《添字浣溪沙》。又因南唐李璟词“菡萏香销”之下片“细雨梦回”两句颇有名,故又有《南唐浣溪沙》之称。双调四十八字,平韵。

萧萧:这里形容鬓发华白稀疏的样子。

豆蔻:药物名。熟水:当时的一种药用饮料。陈元靓《事林广记》别集卷七之《豆蔻熟水》 : “夏月凡造熟水,先倾百盏滚汤在瓶器内,然后将所用之物投入。密封瓶口,则香倍矣……白豆蔻壳拣净,投入沸汤瓶中,密封片时用之,极妙。每次用七个足矣。不可多用,多则香浊。”《百草正义》则说: “白豆蔻气味皆极浓厚,咀嚼久之,又有一种清澈冷洌之气,隐隐然沁入心脾。则先升后降,所以又能下气

分茶:杨万里《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诗有云:“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由此可见,“分茶”是一种巧妙高雅的茶戏。其方法是用茶匙取茶汤分别注入盏中饮食。

书:《历代诗余》作“篇”字。

酝藉:宽和有涵容。《汉书·薛广德传》:“广德为人,温雅有酝藉。 ”

木犀花:即桂花。

作者介绍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4-9-13 07: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已推荐到博客首页,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红楼梦》里的袭人其实很阴险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7-07-26 01:08:19)
标签: 袭人        分类: 《红楼梦》新解
作者:九峰真人

《红楼梦》里的袭人其实很阴险


很多读者认为袭人贤惠、体贴、善良、宽容,是一个理想的择偶人选。《红楼梦》里的袭人,真是这么可爱?我要说她是为塑造薛宝钗无情、阴险与毒辣,或者说她有害死晴雯嫌疑之类,肯定有很多人难以接受。

那么在这里我只选文章一个情节,读者们自己去揣摩,然后做出自己的结论。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群芳夜宴”很热闹,其中一段胡闹过后,有下面一段文字大家印象一定深刻:

关了门,大家复又行起令来。袭人等又用大钟斟了几钟,用盘攒了各样果菜与地下的老嬷嬷们吃。彼此有了三分酒,便猜拳赢唱小曲儿。那天已四更时分,老嬷嬷们一面明吃,一面暗偷,酒坛已罄,众人听了纳罕,方收拾盥漱睡觉。芳官吃的两腮胭脂一般,眉梢眼角越添了许多丰韵,身子图不得,便睡在袭人身上,“好姐姐,心跳的很。”袭人笑道:“谁许你尽力灌起来。”小燕四儿也图不得,早睡了。晴雯还只管叫。宝玉道:“不用叫了,咱们且胡乱歇一歇罢。”自己便枕了那红香枕,身子一歪,便也睡着了。袭人见芳官醉的很,恐闹他唾酒,只得轻轻起来,就将芳官扶在宝玉之侧,由他睡了。自己却在对面榻上倒下。

这里,袭人趁着芳官烂醉,故意把她放在了宝玉身边睡下。而次日又是怎样言行呢?请看下文:

大家黑甜一觉,不知所之。及至天明,袭人睁眼一看,只见天色晶明,忙说:“可迟了。”向对面床上瞧了一瞧,只见芳官头枕着炕沿上,睡犹未醒,连忙起来叫他。宝玉已翻身醒了,笑道:“可迟了!”因又推芳官起身。那芳官坐起来,犹发怔揉眼睛。袭人笑道:“不害羞,你吃醉了,怎么也不拣地方儿乱挺下了。”芳官听了,瞧了一瞧,方知道和宝玉同榻,忙笑的下地来,说:“我怎么吃的不知道了。”

《红楼梦》里的袭人其实很阴险


明明是自己刻意安排的,早上却为此取笑芳官“不害羞”,说她“不拣地方”,难怪宝玉接着说了“我竟也不知道了。若知道,给你脸上抹些黑墨。”宝玉的话,弦外之音就是芳官已经被抹黑,只是自己没有参与罢了。

当然,只拉出这一小段,大家觉得是我过于偏执才注意了这样文字,是不是只有我如此偏执呢?

其实早在清朝道光时期,就有这方面的说法。有人问涂瀛,怎样看待袭人?他回答的是“蛇蝎之”。他在《红楼梦论赞》里写道:

“袭人不可交乎?”曰:“君子与君子为朋,小人与小人为朋,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吾不识宝钗何人也,吾不识宝钗何心也。”

涂瀛引欧阳修的《朋党论》来表明对薛宝钗和袭人的态度,因为袭人之于宝钗,实际就是薛宝钗的身份分解,这个大家现在多有共识。涂瀛自己也说:“袭人,宝钗之影子也。写袭人,所以写宝钗也。”

《红楼梦》里的袭人其实很阴险


同样是道光时期,蒙古族红学家哈斯宝对袭人的形容是“猪狗不如”。

留下一百二十回抄本的“补拙斋”,也在自己的批语笔记里,把薛宝钗和袭人骂得狗血喷头。

不是我要黑袭人,其实《红楼梦》里的这个花珍珠,的确和薛宝钗一样很阴险。

———————————————————

校对:华东 至真斋主 编辑:潇湘夜雨

深度解读,高屋建瓴。吴氏红学,高端学术。 知识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4-9-20 01: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隐史

史书上记载善制假花的貌似与世无争的袁妃,也就是学周奎父子不认太子朱慈烺而获得满清“赡养终其身”的袁妃;和周后的政治同盟东林党。

袭人(袁妃)与既有人脉资源又有物力资源的宝钗(周后)远不能比,比如宝钗有王夫人做靠山,能制造金玉良缘的舆论,有钱送黛玉毒燕窝,还可以让薛姨妈经手控制黛玉的饮食药饵。但是蛇有蛇路、鼠有鼠道,袭人另有绝活。我前面说了善制假花实为善制假话,花袭人实为话袭人、即用假话构陷暗中袭击人。

怎么,看不出来?这才是朱慈炤的好笔法。对宝钗袭人这类被史书美化了的人物,朱慈炤是明褒暗贬,早在茜雪被撵一事上,朱慈炤就曾借李嬷嬷的嘴说道:“谁不是袭人拿下马来的!”

不信?那就一起来欣赏一下假话袭人在宝玉被打后的精彩表演。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袭人答应了,送他们出去。刚要回来,只见王夫人使个婆子来,口称“太太叫一个跟二爷的人呢”。袭人见说,想了一想,便回身悄悄告诉晴雯、麝月、檀云、秋纹等说:“太太叫人,你们好生在房里,我去了就来。”【蒙侧批:身任其责,不惮劳烦。】袭人意识到这是王夫人要调查宝玉的情况,这可是千载难逢的一次绝佳的下话构陷的好机会,于是当机立断【不惮劳烦】地要去面见王夫人好进谗言!脂批的【不惮劳烦】点醒得实在好!

袭人在宝玉被打时就已经了解到了原是贾环背后下话所致。“袭人令小厮们找了焙茗来细问。焙茗道:“那金钏儿的事是三爷(贾环)说的,我也是听见老爷的人说的。”因为透露贾环诬告的乃是贾政的身边人,所以袭人十分确信。因此“宝钗问袭人道:“怎么好好的动了气,就打起来了?”袭人便把焙茗的话说了出来。宝玉原来还不知道贾环的话,见袭人说出方才知道。”

那么袭人不辞辛苦去面见王夫人回话可是为了揭发贾环陷害寳玉的真相?错!错!错!那袭人是如何说的呢?

“王夫人见房内无人,便问道:“我恍惚听见宝玉今儿捱打,是环儿在老爷跟前说了什么话。你可听见这个了?你要听见,告诉我听听,我也不吵出来教人知道是你说的。”袭人道:“我倒没听见这话,为二爷霸占着戏子,人家来和老爷要,为这个打的。”王夫人摇头说道:“也为这个,还有别的原故。”袭人道:“别的原故实在不知道了。””

宝玉只是与优伶往来,就被袭人说成了“霸占着戏子”

,这还不算,袭人还坚决地一再否定贾环诬告

。这是为何?也许袭人同情赵姨娘贾环,因为她也是打算未来给宝玉做妾的,但是袭人接下来的话暴露了她的真实目的。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我今儿在太太跟前大胆说句不知好歹的话。论理??”说了半截忙又咽住。袭人这欲语还休真正妙,急得王夫人说道:“你只管说。”袭人笑道:“太太别生气,我就说了。”王夫人道:“我有什么生气的,你只管说来。”袭人说道:“论理,我们二爷也须得老爷教训两顿。若老爷再不管,将来不知做出什么事来呢。”王夫人一闻此言,便合掌念声“阿弥陀佛”,由不得赶着袭人叫了一声“我的儿,亏了你也明白,这话和我的心一样。我常常掰着口儿劝一阵,说一阵,气的骂一阵,哭一阵,彼时他好,过后儿还是不相干,端的吃了亏才罢了。若打坏了,将来我靠谁呢!”

一贯刚愎自用的王夫人此时因为逼死金钏和宝玉被打而内心焦虑不安,正是心乱耳活、下话构陷的好机会,袭人要利用这个绝好的机会打击情敌为未来布局。

看到王夫人说着“滚下泪来”,已经完全对她卸了心理防线,袭人是一边安慰一边自夸道:“二爷是太太养的,岂不心疼。便是我们做下人的伏侍一场,大家落个平安,也算是造化了。要这样起来,连平安都不能了。那一日那一时我不劝二爷,只是再劝不醒。”

然后转入正题,说道:“偏生那些人又肯亲近他,也怨不得他这样,总是我们劝的倒不好了。今儿太太提起这话来,我还记挂着一件事,每要来回太太,讨太太个主意。只是我怕太太疑心,不但我的话白说了,且连葬身之地都没了。”说得如此严重,偏又打住不说,还是欲擒故纵!到底是什么事让袭人记挂着要回王夫人呢?继续看。

王夫人听了这话内有因,忙问道:“我的儿,你有话只管说。近来我因听见众人背前背后都夸你,我只说你不过是在宝玉身上留心,或是诸人跟前和气,这些小意思好,所以将你和老姨娘一体行事。谁知你方才和我说的话全是大道理,正和我的想头一样。你有什么只管说什么,只别教别人知道就是了。”

看到王夫人给自己打了保票,已经完全入了套,袭人这才说出道:“我也没什么别的说。我只想着讨太太一个示下,怎么变个法儿,以后竟还教二爷搬出园外来就好了。”王夫人听了,吃一大惊,忙拉了袭人的手问道:“宝玉难道和谁作怪了不成?”袭人忙回道:“太太别多心,并没有这话。这不过是我的小见识。如今二爷也大了,里头姑娘们也大了,况且林姑娘宝姑娘又是两姨姑表姊妹,虽说是姊妹们,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处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悬心,便是外人看着也不象一家子的事,俗语说的'没事常思有事’,世上多少无头脑的事,多半因为无心中做出,有心人看见,当做有心事,反说坏了。只是预先不防着,断然不好。二爷素日性格,太太是知道的。他又偏好在我们队里闹,倘或不防,前後错了一点半点,不论真假,人多口杂,那起小人的嘴有什么避讳,心顺了,说的比菩萨还好,心不顺,就贬的连畜牲不如。二爷将来倘或有人说好,不过大家直过没事;若叫人说出一个不好字来,我们不用说,粉身碎骨,罪有万重,都是平常小事,但后来二爷一生的声名品行岂不完了,二则太太也难见老爷。俗语又说'君子防不然’,不如这会子防避的为是。太太事情多,一时固然想不到。我们想不到则可,既想到了,若不回明太太,罪越重了。近来我为这事日夜悬心,又不好说与人,惟有灯知道罢了。”

请回顾一下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中的片段:“宝玉出了神,见袭人和他说话,并未看出是何人来,便一把拉住,说道:“好妹妹,我的这心事,从来也不敢说,今儿我大胆说出来,死也甘心!我为你也弄了一身的病在这里,又不敢告诉人,只好掩着。只等你的病好了,只怕我的病才得好呢。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袭人听了这话,吓得魄消魂散,只叫“神天菩萨,坑死我了!”便推他道:“这是那里的话!敢是中了邪?还不快去?”宝玉一时醒过来,方知是袭人送扇子来,羞的满面紫涨,夺了扇子,便忙忙的抽身跑了。这里袭人见他去了,自思方才之言,一定是因黛玉而起,如此看来,将来难免不才之事,令人可惊可畏。想到此间,也不觉怔怔的滴下泪来,心下暗度如何处治方免此丑祸。”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原来袭人对王夫人的这番话是在金钏投井前便琢磨好了的,只是金钏之死让袭人抓到了一个极好的下话进谗的机会。

袭人对王夫人的这番进言十分阴险,袭人明着是说“林姑娘宝姑娘”两个人,似乎不偏不倚毫无私心,但那“日夜一处起坐”分明是在攻击黛玉,明明是袭人她勾引了宝玉行了云雨之事,却向王夫人装出一副纯洁无染的模样,攻击关系清白的宝玉和黛玉“由不得叫人悬心,便是外人看着也不象一家子的事”,要王夫人让宝玉搬出大观园远离黛玉,否则“只是预先不防着,但后来二爷一生的声名品行岂不完了,二则太太也难见老爷。”正中王夫人心病。

“王夫人听了这话,如雷轰电掣一般,正触了金钏儿之事,心内越发感爱袭人不尽,忙笑道:“我的儿,你竟有这个心胸,想的这样周全!我何曾又不想到这里,只是这几次有事就忘了。你今儿这一番话提醒了我。难为你成全我娘儿两个声名体面,真真我竟不知道你这样好。罢了,你且去罢,我自有道理。只是还有一句话:你如今既说了这样的话,我就把他交给你了,好歹留心,保全了他,就是保全了我。我自然不辜负你。””

自此,袭人独得王夫人信任倚重,更是获得了准姨娘的待遇:每月二两银子一吊钱,凡事有赵姨娘周姨娘的,也有她的。也才有了后来第七十七回里宝玉亲近的晴雯等人最终被赶出大观园的故事,埋下了王夫人筹画宝玉搬出大观园的根子。“王夫人因又吩咐袭人麝月等人:“因叫人查看了,今年不宜迁挪,暂且挨过今年,明年一并给我仍旧搬出去心净。”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晴雯四儿等人被逐,“宝玉道:“怎么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单不挑出你和麝月秋纹来?”袭人听了这话,心内一动,低头半日,无可回答。”正是作者明告读者袭人就是那个背后下话用谗言假话陷害人的王夫人的耳报神!

正是脂批所言,【庚夹:前文隐隐约约已有无限口舌,浸润之谮原非一日矣。】

袭人构陷诋毁的浸润之谮原非一日矣,无奈何众人皆不识贤袭人的真面目,可叹可悲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4-10-5 09:55:32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最传奇的经历是一个丫头,一生三次逃过大难,结局幸福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红楼梦(小说)话题下的优秀答主
​关注他
7 人赞同了该文章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红楼梦》第一回写了一个巨大的灾难,很多人没有注意到。

这个灾难不但使得甄士隐家破人亡,更让贾雨村当官后火速蹿升,没几年做到了知府。

原文对此是这样写得:

(第一回)偏值近年水旱不收,鼠盗蜂起,无非抢田夺地,鼠窃狗偷,民不安生,因此官兵剿捕,难以安身。士隐只得将田庄都折变了,便携了妻子与两个丫鬟投他岳丈家去。

甄士隐是个乡宦,说明他之前曾经中过进士当过官,且家资饶富。

尽管一把大火将家当烧了干净,却还有田庄房产足以过活。


可惜福无双至祸不单行,那几年偏赶上大灾之年,田无所出,盗匪横行,甚至官匪勾结导致好好一个甄家最终败亡,一无所有。

甄士隐家尚且如此,可知其他小门小户人家如何?

后文大观园中小厨房的柳嫂子就提了一句当年的惨状:连草根子都没得吃呢。

那些年卖儿卖女的人家何尝少了?这其中就包含了出身京城小生意人家的花袭人。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一,袭人被卖

袭人是贾府外头买来的丫头。

贾府公爵豪门对用人有高要求。尤其是伺候主子的丫头,容貌秀美,言行得当是基本素质。

那一年或许是大灾之年,赶上人口便宜。或许就是府中家生子中的小丫头不太合适,便从外头将袭人买了进来,取名珍珠安排在贾母房中伺候。


原文对此并无太多描写,寥寥数语还是第十九回,借由袭人拒绝母亲要赎她回去时的话推测出来。

袭人道:“当日原是你们没饭吃,就剩我还值几两银子,若不叫你们卖,没有个看着老子娘饿死的理。如今幸而卖到这个地方,吃穿和主子一样,又不朝打暮骂。况且如今爹虽没了,你们却又整理的家成业就,复了元气。若果然还艰难,把我赎出来,再多掏澄几个钱,也还罢了,其实又不难了。这会子又赎我作什么?权当我死了,再不必起赎我的念头!”

袭人家里有两个孩子,她还有个哥哥叫花自芳。

当初遭灾一家人没饭吃,便将袭人发卖给贾府换来钱粮救命。

尽管贾府不苛待袭人,可从此被调教做奴才而再无自由,袭人心中到底委屈。

长大后虽没拒绝娘家,到底心中耿耿:凭什么父母卖了自己受苦却留下哥哥养活?

这个问题可能困扰了古代女儿几千年,终究也只是一声叹息。


二,幸运的袭人

袭人卖给贾府,迎来属于她的三个幸运。

第一,她不愁被饿死了。贾府当朝国公之家,钟鸣鼎食,富贵已极,再大多饥荒与他们无关。

袭人从没有饭吃要饿死,到不愁吃饭,可谓从地狱到了天堂。

第二,贾府不虐待奴才,袭人的话是“吃穿和主子一样,又不朝打暮骂”,这是奴才最大的幸运。多少人家不把奴才当人,被买了后往往结局还是个死。

可能袭人当时被卖,心中最大的恐惧,就是不知道“明天”会如何。

好在贾府不负她,也是她对贾家比父母更有归宿的原因。

她拒绝母亲的话是“果然还艰难,把我赎出来,再掏澄几个钱,也还罢了”,这句话背后藏着深深的失望和恐惧。


谁能体会当初才六七岁的小女孩面对父母的绝情和“明天”未知的那种绝望!

第三,袭人被派给贾母,起点就比别人高一等。

整个贾府都围绕贾母运转,老太太的身边人,也必然被高看一眼,待遇也更优厚。

三个幸运摆在袭人面前,只需要她用心接住这份“幸运”的赐予就够了。袭人确实也接住了。

三,恪尽职任的袭人

林黛玉初来贾府第一天夜里,袭人便正式出场,原文如此介绍她。

(第三回)原来这袭人亦是贾母之婢,本名珍珠。贾母因溺爱宝玉,生恐宝玉之婢无竭力尽忠之人,素喜袭人心地纯良,克尽职任,遂与了宝玉。宝玉因知他本姓花,又曾见旧人诗句上有“花气袭人”之句,遂回明贾母,更名袭人。这袭人亦有些痴处:服侍贾母时,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母,如今服侍宝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只因宝玉性情乖僻,每每规谏宝玉,心中着实忧郁。

袭人因“恪尽职任,心地纯良”被贾母看中,派去伺候贾宝玉,说明老太太对她的心地和工作能力的认可。


贾母身边八个大丫头,鸳鸯最是有能力,为贾母臂膀。可贾母却选袭人去照顾贾宝玉,不是舍不得鸳鸯,只是袭人性格温柔,行事体贴,恪尽职任,用心周全,更让贾母放心。

袭人的这些优点,既是贾母看见,何尝不是她有意展现给贾母看到?

最关键还有一个“伏侍贾母时,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母,如今服侍宝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

如此赤胆忠心的袭人,未必适合做妻子,却肯定适合做丫头保姆。

事实证明贾母眼光不差,贾宝玉被袭人照顾的很好。

但袭人这些优点背后所付出的辛苦和努力,乃至于“心机”,也是显而易见的。

四,袭人的算计

袭人能上位,势必与肯定分不开。

她能入得了贾母的眼,在一众小丫头中脱颖而出,不但成为与鸳鸯平齐的一等丫头,更是先后被派去照顾史湘云和贾宝玉,就知道她远比贾府那些家生子们更努力。


从她拒绝母亲将她赎回的志向,就知道她心中已早定下人生目标。所有的努力都在朝着那个方向前进不退缩,只为有朝一日彻底翻身。

当初那个被卖给贾府后身负奴籍的小女孩,做了贾府的丫头,便被注定了命运。只要到了年纪就得被放出去配给小厮结为夫妻,生儿育女,祖祖辈辈再做家生子。

对于那些出生就是奴籍的家生子来说,身份似乎并不那么重要,贾府的福利待遇那么好,做奴才也没不好。

可袭人不是奴才,本是好人家女孩,很难与鸳鸯、琥珀这些家生子们共情。

如果有机会让她能够摆脱奴才身份,还能享有贾府这种富贵……尽管原文没写,但对一个从小因为穷,被父母卖了的小女孩来说,穷和奴隶同样可怕。

不做奴才和获得富贵,必然是她要努力奋斗的目标。

由此也就不难理解小小的袭人,当初还叫着珍珠的小姑娘,岂有不更努力、更懂事、更加积极学习着如何脱颖而出,获得主人青睐和认可?

这点袭人身上表现明显,晴雯也表现的明显,但其他人并不显。哪怕后面出头的小红,也只是算计走捷径罢了。

她们就像贾母房檐下笼中的鸟儿,半道抓来的都不甘心关在笼中,那些从小被喂养惯了的,也没有脱困之心。


五,偷试云雨情

袭人的努力终于让她成为贾宝玉身边第一人。

如果她没有“出头”之心,留在贾母身边更体面。

贾母的丫头,王熙凤都要客客气气。跟了贾宝玉就要低了一辈,说话行事远没有那些体面了。

但袭人若有“出头”之心,跟在贾宝玉身边,尤其是做了第一丫头被宝玉依赖,便等于抓住了未来富贵豪门的“入场券”。

贾宝玉终究要长大,娶妻纳妾。“妻”不敢奢望,无论如何也轮不到袭人。但“妾”的话,她笃定要近水楼台先得月。

所以,当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醒来,被袭人发现了裤子上的异样,追问之下听说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时,她便知道机会来了。

原文写“羞的袭人掩面伏身而笑。宝玉亦素喜袭人柔媚娇俏,遂强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


如果袭人没有心,她早听到后跑了。听而不跑,反而全不设防的“掩面伏身而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俗话说“富贵险中求”,尽管袭人自我安慰“素知贾母已将自己与了宝玉的,今便如此,亦不为越礼”,实际她彼时还是贾母名下丫头,越不越礼,全在主人如何断定。

主人同意,就不越礼。主人不同意,贾宝玉就算“淫辱祖母婢”。而她“勾引”主子犯下不端之行,又岂有好果子吃?

不过,对于当时只有十四五岁的袭人来说,倒也是顾不得那么多。机会稍纵即逝,如果她不抓住,便有可能便宜了别人。总算她“和宝玉偷试一番,幸得无人撞见。自此宝玉视袭人更比别个不同,袭人待宝玉更为尽心。”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能否抓住还要分人。袭人显然早做好准备,一抓即准。

六,投奔王夫人

袭人与贾宝玉偷试,终究还是后患无穷。当金钏儿因贾宝玉调戏被王夫人撵走后投井自尽,导致宝玉被父亲一顿毒打后,袭人难免悚然而惊。如果有朝一日自己面对如此境地又该如何?

贾宝玉护不住金钏儿,自然也护不住她。而他们已经离开贾母羽翼庇护,老太太的掌控力也已不够,谁能成为她的安全保障和靠山?


答案显然就是王夫人。

从贾宝玉被贾元春安排进大观园,离开贾母身边后,王夫人便重新掌握儿子的监护权。

作为贾母的丫头如何取得王夫人的信任?别人来说很难,但对袭人不难。

她在贾母房中时,便抓住了影响主子的最好办法,就是对贾宝玉“恪尽职任,忠心不二”。这招对贾母好用,对王夫人同样适用。

果然,当袭人主动去到王夫人跟前一番披肝沥胆的剖白,将对贾宝玉的担心、关心和发现的问题,一五一十和王夫人和盘托出,也立即得到王夫人的认可。

尽管王夫人对她还有疑虑,借贾环告状试探她。可聪明如袭人又怎么会不明白?

她只关心贾宝玉就好,其他事与她无关,就绝不要节外生枝。

王夫人见袭人口风紧、为人忠心,更是认可。最终承诺:“我就把他交给你了,好歹留心,保全了他,就是保全了我。我自然不辜负你。”

至此,袭人不但抓住了豪门入场券,更获得了“免死金牌”,随之而来的“准姨娘”待遇,也让她在贾府地位水涨船高。


等到她母亲去世前,王夫人吩咐王熙凤安排她回家,那个排场已经如同贵妇省亲一般。

如果不是因为王夫人撵走晴雯让贾母不喜,吩咐先不给袭人名分,她可能在八十回前就已经被王夫人替贾宝玉收房为妾了。

七,外嫁蒋玉菡

俗话又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袭人最终没能等来嫁给贾宝玉的结果,却在宝玉娶了薛宝钗后被外嫁给了贾宝玉的好友,戏子蒋玉菡。

袭人的判词图画,对此早有伏笔:

又见后面画着一簇鲜花,一床破席。也有几句言词,写道是: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四句判词不难理解,袭人的温柔和顺,兰心蕙质,都在外嫁蒋玉菡后与贾宝玉彻底无关。


重点在后边两句,“堪羡优伶有福”,是说蒋玉菡抱得美人归,得了福气值得羡慕。贾宝玉得而复失,也是让人意外叹息。

判词图画中,“鲜花”是袭人写照。

鲜花美丽又美好,正是袭人的品质。

“破席”则是蒋玉菡写照。他出身低微,身为戏子,尽管薄有家财,到底不是上流人物。

而蒋玉菡背弃忠顺亲王,投奔北静王。忠顺王派长史去到贾府索要蒋玉菡,导致贾宝玉被一顿毒打,他岂有不被忠顺王捉住惩罚的道理?

戏子全靠一副嗓子,若嗓子坏了岂不就“破了戏”?破席不知是否有此暗示。

但不管如何,袭人嫁给蒋玉菡后,固然是他的福气。能娶到荣国公诰命夫人调教的大丫头,蒋家门楣三代不愁了。但袭人何尝不也幸运?

王夫人辜负了她,外嫁时势必也要给一定补偿,蒋玉菡性格温柔,与袭人一双和顺,真正对应蒋玉菡所作[悲愁喜乐]酒令之“女儿乐,夫唱妇随真和合”。

(注:悲愁喜乐酒令,影射男儿姻缘结局。贾宝玉、冯紫英、薛蟠和蒋玉菡,每人四句酒令,实际分别对应在座四人,一人一句。蒋玉菡所作四句酒令,悲愁喜乐各属于四人婚姻之荣辱。唯有女儿乐是讲他与袭人。其他对应的是贾宝玉、冯紫英和薛蟠。所以,女儿悲,丈夫一去不回归,实际是宝玉出家和宝钗守活寡事。)

袭人外嫁,原文伏笔不多,倒是第二十回脂砚斋有条批语给出佐证:

【庚辰双行夹批闲闲一段儿女口舌,却写麝月一人。袭人出嫁之后,宝玉、宝钗身边还有一人,虽不及袭人周到,亦可免微嫌小弊等患,方不负宝钗之为人也。故袭人出嫁后云“好歹留着麝月”一语,宝玉便依从此话。可见袭人虽去实未去也。】


脂砚斋意思是袭人外嫁蒋玉菡,并非薛宝钗“妒忌”,而是出于意外。

如果从第二十三回袭人名字被贾政听去后不以为然,结合第七十二回贾政说他看好了两个丫头,一个给宝玉,一个给贾环来看,袭人外嫁十有八九与贾政有关。不提。

八,袭人之影

袭人很重要,除了她自己的人生外,还源于她对钗黛的影射,更被曹雪芹赋予了特殊的“幸运”。

群芳夜宴掣花签,主众女儿的姻缘。

袭人掣得桃花签,“武陵别景”,桃红又是一年春。

这就是她最终外嫁之谶了。

桃花与梅花,杏花一样,历来被称“天上蟠桃种”,三者同源。

《红楼梦》里,得杏者都有幸运。而得梅花、桃花者,更是幸运。

桃花签给了袭人,她这一生便应了“逃”字。

逃过了大灾荒,逃进了贾府。逃过金钏儿之死,又逃出了贾府,逃过抄家劫难,最终得到了“堪羡优伶有福”,何尝不也是袭人有福!


普通人得一“逃”而难,袭人却能处处化险为夷,不知是她未雨绸缪算计好,还是做好人福缘深厚。

脂砚斋评袭人“袭为钗副”,与晴雯的“晴为黛影”对应,将二人影射薛宝钗和林黛玉。

其实,袭人和晴雯何尝不也是尤二姐、尤三姐的写照?

袭人家做小生意,败亡后靠卖女儿活命,这个经历堪称薛宝钗翻版。尽管宝钗姻缘更体面,实际与袭人被卖异曲同工。

袭人原名珍珠,是金玉人。性格、人品、德行,处处堪称宝钗第二,脂砚斋评价她“钗副”并不错。

但若只有如此却又差了。

珍珠被贾宝玉改名袭人,她又姓花,便成了草木人。

袭人生日是二月十二,与林黛玉同一天,为花朝节,花神的生日。

袭人被王夫人钦点做了贾宝玉“准妾”却有缘无分。

林黛玉和贾宝玉,根据香菱与冯渊三日之约,还有藕官在菂官死后对蕊官的“续弦”说法,都证明宝黛二人在八十回后有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可惜最终没能如愿,也是有缘无分。

袭人外嫁蒋玉菡,与林黛玉芙蓉花签“莫怨东风当自嗟”的昭君出塞故事对应,也是外嫁做了潇湘妃子。

所以,袭人的结局反而影射的是林黛玉,不是薛宝钗。

只是她的幸福,钗黛二人谁也没得到,是独属于她自己的“桃”。

综上,袭人一改再改主人,尽管难逃“三姓家奴”之嫌疑,在古代的伦理规矩中不被提倡。她能称贤,绝称不上忠。好在瑕不掩瑜,作者到底给了她个好结果。

当然嫁为戏子之妻,终究还是有贬损之意。但这岂不就是人生难圆满么。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4-16 09:36・IP 属地辽宁
红楼梦(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4-10-5 09:58:02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最传奇的经历是一个丫头,一生三次逃过大难,结局幸福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红楼梦(小说)话题下的优秀答主
​关注他
7 人赞同了该文章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红楼梦》第一回写了一个巨大的灾难,很多人没有注意到。

这个灾难不但使得甄士隐家破人亡,更让贾雨村当官后火速蹿升,没几年做到了知府。

原文对此是这样写得:

(第一回)偏值近年水旱不收,鼠盗蜂起,无非抢田夺地,鼠窃狗偷,民不安生,因此官兵剿捕,难以安身。士隐只得将田庄都折变了,便携了妻子与两个丫鬟投他岳丈家去。

甄士隐是个乡宦,说明他之前曾经中过进士当过官,且家资饶富。

尽管一把大火将家当烧了干净,却还有田庄房产足以过活。


可惜福无双至祸不单行,那几年偏赶上大灾之年,田无所出,盗匪横行,甚至官匪勾结导致好好一个甄家最终败亡,一无所有。

甄士隐家尚且如此,可知其他小门小户人家如何?

后文大观园中小厨房的柳嫂子就提了一句当年的惨状:连草根子都没得吃呢。

那些年卖儿卖女的人家何尝少了?这其中就包含了出身京城小生意人家的花袭人。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一,袭人被卖

袭人是贾府外头买来的丫头。

贾府公爵豪门对用人有高要求。尤其是伺候主子的丫头,容貌秀美,言行得当是基本素质。

那一年或许是大灾之年,赶上人口便宜。或许就是府中家生子中的小丫头不太合适,便从外头将袭人买了进来,取名珍珠安排在贾母房中伺候。


原文对此并无太多描写,寥寥数语还是第十九回,借由袭人拒绝母亲要赎她回去时的话推测出来。

袭人道:“当日原是你们没饭吃,就剩我还值几两银子,若不叫你们卖,没有个看着老子娘饿死的理。如今幸而卖到这个地方,吃穿和主子一样,又不朝打暮骂。况且如今爹虽没了,你们却又整理的家成业就,复了元气。若果然还艰难,把我赎出来,再多掏澄几个钱,也还罢了,其实又不难了。这会子又赎我作什么?权当我死了,再不必起赎我的念头!”

袭人家里有两个孩子,她还有个哥哥叫花自芳。

当初遭灾一家人没饭吃,便将袭人发卖给贾府换来钱粮救命。

尽管贾府不苛待袭人,可从此被调教做奴才而再无自由,袭人心中到底委屈。

长大后虽没拒绝娘家,到底心中耿耿:凭什么父母卖了自己受苦却留下哥哥养活?

这个问题可能困扰了古代女儿几千年,终究也只是一声叹息。


二,幸运的袭人

袭人卖给贾府,迎来属于她的三个幸运。

第一,她不愁被饿死了。贾府当朝国公之家,钟鸣鼎食,富贵已极,再大多饥荒与他们无关。

袭人从没有饭吃要饿死,到不愁吃饭,可谓从地狱到了天堂。

第二,贾府不虐待奴才,袭人的话是“吃穿和主子一样,又不朝打暮骂”,这是奴才最大的幸运。多少人家不把奴才当人,被买了后往往结局还是个死。

可能袭人当时被卖,心中最大的恐惧,就是不知道“明天”会如何。

好在贾府不负她,也是她对贾家比父母更有归宿的原因。

她拒绝母亲的话是“果然还艰难,把我赎出来,再掏澄几个钱,也还罢了”,这句话背后藏着深深的失望和恐惧。


谁能体会当初才六七岁的小女孩面对父母的绝情和“明天”未知的那种绝望!

第三,袭人被派给贾母,起点就比别人高一等。

整个贾府都围绕贾母运转,老太太的身边人,也必然被高看一眼,待遇也更优厚。

三个幸运摆在袭人面前,只需要她用心接住这份“幸运”的赐予就够了。袭人确实也接住了。

三,恪尽职任的袭人

林黛玉初来贾府第一天夜里,袭人便正式出场,原文如此介绍她。

(第三回)原来这袭人亦是贾母之婢,本名珍珠。贾母因溺爱宝玉,生恐宝玉之婢无竭力尽忠之人,素喜袭人心地纯良,克尽职任,遂与了宝玉。宝玉因知他本姓花,又曾见旧人诗句上有“花气袭人”之句,遂回明贾母,更名袭人。这袭人亦有些痴处:服侍贾母时,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母,如今服侍宝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只因宝玉性情乖僻,每每规谏宝玉,心中着实忧郁。

袭人因“恪尽职任,心地纯良”被贾母看中,派去伺候贾宝玉,说明老太太对她的心地和工作能力的认可。


贾母身边八个大丫头,鸳鸯最是有能力,为贾母臂膀。可贾母却选袭人去照顾贾宝玉,不是舍不得鸳鸯,只是袭人性格温柔,行事体贴,恪尽职任,用心周全,更让贾母放心。

袭人的这些优点,既是贾母看见,何尝不是她有意展现给贾母看到?

最关键还有一个“伏侍贾母时,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母,如今服侍宝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

如此赤胆忠心的袭人,未必适合做妻子,却肯定适合做丫头保姆。

事实证明贾母眼光不差,贾宝玉被袭人照顾的很好。

但袭人这些优点背后所付出的辛苦和努力,乃至于“心机”,也是显而易见的。

四,袭人的算计

袭人能上位,势必与肯定分不开。

她能入得了贾母的眼,在一众小丫头中脱颖而出,不但成为与鸳鸯平齐的一等丫头,更是先后被派去照顾史湘云和贾宝玉,就知道她远比贾府那些家生子们更努力。


从她拒绝母亲将她赎回的志向,就知道她心中已早定下人生目标。所有的努力都在朝着那个方向前进不退缩,只为有朝一日彻底翻身。

当初那个被卖给贾府后身负奴籍的小女孩,做了贾府的丫头,便被注定了命运。只要到了年纪就得被放出去配给小厮结为夫妻,生儿育女,祖祖辈辈再做家生子。

对于那些出生就是奴籍的家生子来说,身份似乎并不那么重要,贾府的福利待遇那么好,做奴才也没不好。

可袭人不是奴才,本是好人家女孩,很难与鸳鸯、琥珀这些家生子们共情。

如果有机会让她能够摆脱奴才身份,还能享有贾府这种富贵……尽管原文没写,但对一个从小因为穷,被父母卖了的小女孩来说,穷和奴隶同样可怕。

不做奴才和获得富贵,必然是她要努力奋斗的目标。

由此也就不难理解小小的袭人,当初还叫着珍珠的小姑娘,岂有不更努力、更懂事、更加积极学习着如何脱颖而出,获得主人青睐和认可?

这点袭人身上表现明显,晴雯也表现的明显,但其他人并不显。哪怕后面出头的小红,也只是算计走捷径罢了。

她们就像贾母房檐下笼中的鸟儿,半道抓来的都不甘心关在笼中,那些从小被喂养惯了的,也没有脱困之心。


五,偷试云雨情

袭人的努力终于让她成为贾宝玉身边第一人。

如果她没有“出头”之心,留在贾母身边更体面。

贾母的丫头,王熙凤都要客客气气。跟了贾宝玉就要低了一辈,说话行事远没有那些体面了。

但袭人若有“出头”之心,跟在贾宝玉身边,尤其是做了第一丫头被宝玉依赖,便等于抓住了未来富贵豪门的“入场券”。

贾宝玉终究要长大,娶妻纳妾。“妻”不敢奢望,无论如何也轮不到袭人。但“妾”的话,她笃定要近水楼台先得月。

所以,当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醒来,被袭人发现了裤子上的异样,追问之下听说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时,她便知道机会来了。

原文写“羞的袭人掩面伏身而笑。宝玉亦素喜袭人柔媚娇俏,遂强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


如果袭人没有心,她早听到后跑了。听而不跑,反而全不设防的“掩面伏身而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俗话说“富贵险中求”,尽管袭人自我安慰“素知贾母已将自己与了宝玉的,今便如此,亦不为越礼”,实际她彼时还是贾母名下丫头,越不越礼,全在主人如何断定。

主人同意,就不越礼。主人不同意,贾宝玉就算“淫辱祖母婢”。而她“勾引”主子犯下不端之行,又岂有好果子吃?

不过,对于当时只有十四五岁的袭人来说,倒也是顾不得那么多。机会稍纵即逝,如果她不抓住,便有可能便宜了别人。总算她“和宝玉偷试一番,幸得无人撞见。自此宝玉视袭人更比别个不同,袭人待宝玉更为尽心。”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能否抓住还要分人。袭人显然早做好准备,一抓即准。

六,投奔王夫人

袭人与贾宝玉偷试,终究还是后患无穷。当金钏儿因贾宝玉调戏被王夫人撵走后投井自尽,导致宝玉被父亲一顿毒打后,袭人难免悚然而惊。如果有朝一日自己面对如此境地又该如何?

贾宝玉护不住金钏儿,自然也护不住她。而他们已经离开贾母羽翼庇护,老太太的掌控力也已不够,谁能成为她的安全保障和靠山?


答案显然就是王夫人。

从贾宝玉被贾元春安排进大观园,离开贾母身边后,王夫人便重新掌握儿子的监护权。

作为贾母的丫头如何取得王夫人的信任?别人来说很难,但对袭人不难。

她在贾母房中时,便抓住了影响主子的最好办法,就是对贾宝玉“恪尽职任,忠心不二”。这招对贾母好用,对王夫人同样适用。

果然,当袭人主动去到王夫人跟前一番披肝沥胆的剖白,将对贾宝玉的担心、关心和发现的问题,一五一十和王夫人和盘托出,也立即得到王夫人的认可。

尽管王夫人对她还有疑虑,借贾环告状试探她。可聪明如袭人又怎么会不明白?

她只关心贾宝玉就好,其他事与她无关,就绝不要节外生枝。

王夫人见袭人口风紧、为人忠心,更是认可。最终承诺:“我就把他交给你了,好歹留心,保全了他,就是保全了我。我自然不辜负你。”

至此,袭人不但抓住了豪门入场券,更获得了“免死金牌”,随之而来的“准姨娘”待遇,也让她在贾府地位水涨船高。


等到她母亲去世前,王夫人吩咐王熙凤安排她回家,那个排场已经如同贵妇省亲一般。

如果不是因为王夫人撵走晴雯让贾母不喜,吩咐先不给袭人名分,她可能在八十回前就已经被王夫人替贾宝玉收房为妾了。

七,外嫁蒋玉菡

俗话又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袭人最终没能等来嫁给贾宝玉的结果,却在宝玉娶了薛宝钗后被外嫁给了贾宝玉的好友,戏子蒋玉菡。

袭人的判词图画,对此早有伏笔:

又见后面画着一簇鲜花,一床破席。也有几句言词,写道是: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四句判词不难理解,袭人的温柔和顺,兰心蕙质,都在外嫁蒋玉菡后与贾宝玉彻底无关。


重点在后边两句,“堪羡优伶有福”,是说蒋玉菡抱得美人归,得了福气值得羡慕。贾宝玉得而复失,也是让人意外叹息。

判词图画中,“鲜花”是袭人写照。

鲜花美丽又美好,正是袭人的品质。

“破席”则是蒋玉菡写照。他出身低微,身为戏子,尽管薄有家财,到底不是上流人物。

而蒋玉菡背弃忠顺亲王,投奔北静王。忠顺王派长史去到贾府索要蒋玉菡,导致贾宝玉被一顿毒打,他岂有不被忠顺王捉住惩罚的道理?

戏子全靠一副嗓子,若嗓子坏了岂不就“破了戏”?破席不知是否有此暗示。

但不管如何,袭人嫁给蒋玉菡后,固然是他的福气。能娶到荣国公诰命夫人调教的大丫头,蒋家门楣三代不愁了。但袭人何尝不也幸运?

王夫人辜负了她,外嫁时势必也要给一定补偿,蒋玉菡性格温柔,与袭人一双和顺,真正对应蒋玉菡所作[悲愁喜乐]酒令之“女儿乐,夫唱妇随真和合”。

(注:悲愁喜乐酒令,影射男儿姻缘结局。贾宝玉、冯紫英、薛蟠和蒋玉菡,每人四句酒令,实际分别对应在座四人,一人一句。蒋玉菡所作四句酒令,悲愁喜乐各属于四人婚姻之荣辱。唯有女儿乐是讲他与袭人。其他对应的是贾宝玉、冯紫英和薛蟠。所以,女儿悲,丈夫一去不回归,实际是宝玉出家和宝钗守活寡事。)

袭人外嫁,原文伏笔不多,倒是第二十回脂砚斋有条批语给出佐证:

【庚辰双行夹批闲闲一段儿女口舌,却写麝月一人。袭人出嫁之后,宝玉、宝钗身边还有一人,虽不及袭人周到,亦可免微嫌小弊等患,方不负宝钗之为人也。故袭人出嫁后云“好歹留着麝月”一语,宝玉便依从此话。可见袭人虽去实未去也。】


脂砚斋意思是袭人外嫁蒋玉菡,并非薛宝钗“妒忌”,而是出于意外。

如果从第二十三回袭人名字被贾政听去后不以为然,结合第七十二回贾政说他看好了两个丫头,一个给宝玉,一个给贾环来看,袭人外嫁十有八九与贾政有关。不提。

八,袭人之影

袭人很重要,除了她自己的人生外,还源于她对钗黛的影射,更被曹雪芹赋予了特殊的“幸运”。

群芳夜宴掣花签,主众女儿的姻缘。

袭人掣得桃花签,“武陵别景”,桃红又是一年春。

这就是她最终外嫁之谶了。

桃花与梅花,杏花一样,历来被称“天上蟠桃种”,三者同源。

《红楼梦》里,得杏者都有幸运。而得梅花、桃花者,更是幸运。

桃花签给了袭人,她这一生便应了“逃”字。

逃过了大灾荒,逃进了贾府。逃过金钏儿之死,又逃出了贾府,逃过抄家劫难,最终得到了“堪羡优伶有福”,何尝不也是袭人有福!


普通人得一“逃”而难,袭人却能处处化险为夷,不知是她未雨绸缪算计好,还是做好人福缘深厚。

脂砚斋评袭人“袭为钗副”,与晴雯的“晴为黛影”对应,将二人影射薛宝钗和林黛玉。

其实,袭人和晴雯何尝不也是尤二姐、尤三姐的写照?

袭人家做小生意,败亡后靠卖女儿活命,这个经历堪称薛宝钗翻版。尽管宝钗姻缘更体面,实际与袭人被卖异曲同工。

袭人原名珍珠,是金玉人。性格、人品、德行,处处堪称宝钗第二,脂砚斋评价她“钗副”并不错。

但若只有如此却又差了。

珍珠被贾宝玉改名袭人,她又姓花,便成了草木人。

袭人生日是二月十二,与林黛玉同一天,为花朝节,花神的生日。

袭人被王夫人钦点做了贾宝玉“准妾”却有缘无分。

林黛玉和贾宝玉,根据香菱与冯渊三日之约,还有藕官在菂官死后对蕊官的“续弦”说法,都证明宝黛二人在八十回后有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可惜最终没能如愿,也是有缘无分。

袭人外嫁蒋玉菡,与林黛玉芙蓉花签“莫怨东风当自嗟”的昭君出塞故事对应,也是外嫁做了潇湘妃子。

所以,袭人的结局反而影射的是林黛玉,不是薛宝钗。

只是她的幸福,钗黛二人谁也没得到,是独属于她自己的“桃”。

综上,袭人一改再改主人,尽管难逃“三姓家奴”之嫌疑,在古代的伦理规矩中不被提倡。她能称贤,绝称不上忠。好在瑕不掩瑜,作者到底给了她个好结果。

当然嫁为戏子之妻,终究还是有贬损之意。但这岂不就是人生难圆满么。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4-16 09:36・IP 属地辽宁
红楼梦(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1 18: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愿作鸳鸯不羡仙”的上一句是什么?全诗更妖冶香艳,纸醉金迷
芸裳诗词2023-02-09 22:44河南





#2023我们一起跨年#


芸裳


古代文学研究生毕业,专注古诗文20年




卢照邻的《长安古意》可以说是初唐最壮美的诗篇。在七言诗还未成熟的初唐,它洋洋洒洒四百七十六言,写尽长安城的繁华和都市人的骄奢糜烂,在中国诗歌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长安古意


卢照邻 〔唐代〕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游蜂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
复道交窗作合欢,双阙连甍垂凤翼。
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
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
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
生憎帐额绣孤鸾,好取门帘帖双燕。
双燕双飞绕画梁,罗帷翠被郁金香。
片片行云着蝉鬓,纤纤初月上鸦黄。
鸦黄粉白车中出,含娇含态情非一。
妖童宝马铁连钱,娼妇盘龙金屈膝。




长安的大道连着各种小街小巷,水牛和白马,香木车子在街上来来往往。王公贵族的车子纵横在贵族家外,络绎不绝。


有雕着龙的华美车盖,车盖上的凤嘴挂着流苏的车子从早到晚穿行于长安。


飘摇着的虫丝有百尺长,都绕在树上,一群娇小的鸟儿朝着花啼叫。成群的蜂蝶飞在宫门两侧,绿色的树,银色的台子,在阳光下映出许多颜色。


府第的阁道、交窗上刻着合欢花的图案,两座望楼连着的房脊的双阙上像金凤垂翅。


梁家的画阁高大入天,汉武帝建的铜柱高耸触云。楼阁上的仕女与别人相对望而不知对方是谁,路上相逢又会知晓对方?问她们可曾吹箫,她们答说曾经学习舞蹈度过花样年华。




只要能和心爱的人厮守在一起,就是死了也心甘情愿;只要能和心爱的人厮守在一起,愿做凡人不羡慕神仙。


比目和鸳鸯真是值得羡慕,只是君看不见他们成双结对。最恨帐前绣着孤鸾,愿将门帘贴上双飞的绕着花木梁的燕。


双飞的绕着花木梁的燕,帷幔和翠色的羽被被撒上郁金香料。鬓发如浮动的轻云,把它梳成蝉翼般的式样,在额头涂上嫩黄色新月状的图形。


一个个额头涂着嫩黄色新月状图形、唇红齿白的美女随车出游,她们千娇百媚,风情万种。轻浮子弟骑着白底青点的马,盘龙纹的铰链圈着车里坐着歌女。




御史府中乌夜啼,廷尉门前雀欲栖。
隐隐朱城临玉道,遥遥翠幰没金堤。
挟弹飞鹰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桥西。
俱邀侠客芙蓉剑,共宿娼家桃李蹊。
娼家日暮紫罗裙,清歌一啭口氛氲。
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
南陌北堂连北里,五剧三条控三市。
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气红尘暗天起。
汉代金吾千骑来,翡翠屠苏鹦鹉杯。
罗襦宝带为君解,燕歌赵舞为君开。




不久御史府前静得可以听到乌鸦的叫声,廷尉府门前的树上有雀鸟想休息。车上隐约可以看到府第旁的豪华道路,车上的帷幕隐没了远处坚固河堤。


有人在杜陵北打猎,有人在渭桥的西边刺杀官吏。后来带着宝剑的刺客都被吸引入住妓院,和妓女共宿。


娼客日夜想着妓女,她们婉转的歌声和身上散发出的香气充溢着房间。娼客每晚都和漂亮如月的妓女行乐,到早晨骑着马像行云。娼客脚下的路连着妓院,长安街道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与市场相连接。


孱弱的翠柳、槐枝垂在地上,车马杂沓的热闹声音也在夜晚响起了。禁军的骑队来了,他们在妓院饮酒。妓女美丽的衣裳为他们而解开,舞蹈也为他们而跳起。




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


意气由来排灌夫,专权判不容萧相。
专权意气本豪雄,青虬紫燕坐春风。
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
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
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
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显贵的人做起将相,左右在皇帝身边而不相让。权贵将相容不下贤臣,处处排挤他们。专权的人自以为是英雄豪杰,骑着马得意洋洋。


妓女认为自己的舞蹈之技优于千古,枭雄认为自己的富贵超过五公。世间的事必定会有大改变。昔日的豪华府第,只见几棵青松。


汉代扬雄,仕途失意后,甘于寂寞,年年岁岁潜心著书,终于以文章名世。只有凄静的南山一些桂花在纷飞,点点打在人的衣上。




全诗可分为四个部分。


--01--


第一部分


长安大道连狭斜……娼妇盘龙金屈膝


这一部分铺陈长安豪门贵族争竞豪奢、追逐享乐的生活。


首句就极有气势地展开大长安的平面图,四通八达的大道与密如蛛网的小巷交织着。次句即入街景,那是无数的香车宝马,川流不息。


之后的玉辇纵横、金鞭络绎、龙衔宝盖、凤吐流苏……如文漪落霞,舒卷绚烂。这些执“金鞭”、乘“玉辇”,车饰华贵,出入于公主第宅、王侯之家的,都不是等闲人物。


“纵横”可见其人数之多,“络绎”不绝,那追欢逐乐的生活节奏是旋风般疾速的。这种景象从“朝日”初升到“晚霞”将合,没有一刻停止过。




在长安,不但人是忙碌的,连景物也繁富而热闹:写“游丝”是“百尺”,写“娇鸟”则成群,“争”字“共”字,俱显闹市之闹意。


宫门,五颜六色的楼台,雕刻精工的合欢花图案的窗棂,饰有金凤的双阙的宝顶。豪门第宅,其势巍峨可比汉宫铜柱。


在通衢大道与小街曲巷的平面上,矗立起画栋飞檐的华美建筑,成为立体的大“舞台”,这是上层社会的极乐世界。


长安是一片人海,人之众多竟至于“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这里豪贵骄奢,狭邪艳冶,无所不有。




这里有人一见钟情,打听得那仙子弄玉般美貌的女子是贵家舞女,引起他的热恋:“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那舞女也是心领神会:“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生憎帐额绣孤鸾,好取门帘帖双燕。”用内心独白式的语言,是一唱一和,男有心女有意。“何辞死”、“不羡仙”的果决表态,极写出爱恋的狂热。这几句侧面反映出长安人们对于情爱的渴望。


“罗帷翠被郁金香”,是那样贵家歌姬舞女的闺房香艳;


“片片行云着蝉翼,纤纤初月上鸦黄”,是妖娆的梳妆。打扮好后,载入香车宝马,随高贵的主人出游。


这一部分是对长安白昼闹热的描写。




--02--


第二部分


御史府中乌夜啼……燕歌赵舞为君开


以市井娼家为中心,写形形色色人物的夜生活。


《汉书》中说长安御史府中柏树上有乌鸦栖息数以千计。《史记》中记载,翟公为廷尉罢官后门可罗雀。


“乌夜啼”与“隐隐朱城临玉道,遥遥翠幰没金堤”写的是黄昏景象,时间进入暮夜。“雀欲栖”暗示御史、廷尉一类执法官门庭冷落,没有权力,致使夜长安成为“冒险家”的乐园。


这里有挟弹飞鹰的浪荡公子,有暗算公吏的不法少年,有仗剑行游的侠客……这些白天各在一方的人气味相投,似乎邀约好一样,夜来都在娼家聚会了。




人们在这里迷恋歌舞,陶醉于氛氲的口香,拜倒在紫罗裙下。娼门内“北堂夜夜人如月”,表面上看青春可以永葆;娼门外“南陌朝朝骑似云”,表面上看门庭不会冷落。这两句从“朝”到“晚”,时间上彼此连续,可见长安人的享乐是夜以继日,周而复始。


长安街道纵横,市面繁荣,而娼家特多。除了上述几种逍遥人物,还有大批禁军军官玩忽职守来此饮酒取乐。这里是各种“货色”的大展览。


这部分里,长安各色人物摇镜头式地一幕幕出现,这不是一场美丽的热闹,这颠狂中有战栗,堕落中有灵性。




--03--


第三部分


别有豪华称将相……即今惟见青松在


长安上层社会除追逐难于满足的情欲而外,别有一种权力欲,驱使着文武权臣互相倾轧。这些被称为将相的豪华人物,权倾天子、互不相让。


灌夫是汉武帝时的将军,萧望之为汉元帝时的重臣,其得意者骄横一时,而自谓富贵千载,但也都曾受人排挤和陷害。


“青虬紫燕坐春风”、“自言歌舞长千载”,讽刺的意味十足。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这四句一举扫空前两部分提到的各类角色。自嬖宠而侠客,而金吾,而权臣,皆向娼家游宿,自谓可永保富贵矣。然转瞬沧桑,徒存墟墓。




--04--


第四部分


昔时金阶白玉堂……飞来飞去袭人裾


诗人以穷愁著书的扬雄比喻自己,与长安豪华人物对照作结。前面是长安市上,轰轰烈烈;而这里是终南山内,“寂寂寥寥”。


前面是任情纵欲倚仗权势,这里是清心寡欲、不慕荣利。而前者的结局是声名俱灭,后者却以文名流芳百世。


虽以四句对六十四句,却有“秤锤虽小压千斤”之感。


这个结尾不但在迥然不同的生活情趣中寄寓着对骄奢庸俗生活的批判,而且带有不遇于时者的愤慨寂寥之感和自我宽解的意味。这也是全诗的主旨所在。




七言古诗中出现这样洋洋洒洒的巨制,为初唐前所未见。而且感情充沛,力量雄厚。就此诗本身的艺术价值而论,也能使卢照邻被誉为“不废江河万古流”。


小编认为,单一句“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就足以让卢照邻名列“初唐四杰”了,更何况又有这样的鸿篇巨制!




本文作者:芸裳


村居书喜
[ 宋 ] 陆游

原文

红桥梅市晓山横,白塔樊江春水生。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坊场酒贱贫犹醉,原野泥深老亦耕。

最喜先期官赋足,经年无吏叩柴荆。




作者介绍
[color=rgb(51, 51, 51) !important]陆游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

...首什么诗?宝玉的父亲说这个不好是为什么?这个名字什么意思?
分享
[url=]举报[/url]


1个回答#热议# 不吃早饭真的会得胆结石吗?


唔哩生活
2024-06-10 · 百度认证:北京唔哩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官方账号
关注



《红楼梦》中,袭人的名字源自卢照邻的《长安古意》诗中的一句:“寂寂寥寥杨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这首诗描绘了杨雄仕途失意,隐居读书的情景,其中“桂花”象征着高洁的志向,“袭人裾”则形容桂花随风飘舞,给人带来香气。
宝玉的父亲贾政认为这个名字不好,可能是因为“袭人”二字听起来有些低俗,不够文雅。在古代,人的名字往往蕴含着家族的期望和寄托,贾政可能希望子女的名字更加符合封建社会的审美和礼仪规范。
袭人的名字含义是指桂花香气袭人,意味着她如桂花一般纯洁、高洁,有着温柔体贴的性格。在小说中,袭人对宝玉的照顾无微不至,她的名字也与她的性格特点相呼应。
在脂砚斋的批注中,提到“此书一字不能更,一字不能少”,强调了小说中每一个字都有其深意。因此,袭人名字的出处并非作者的随意安排,而是有其特定的寓意和深层次的含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1 20: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袭人名字的由来 宝玉为何给袭人改名
liuhuirong 2023-01-06 发布于湖北  |  696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展开全文
  袭人名字的由来介绍

  关于“袭人”这个名字的出处,宝玉用明引法讲明出自古诗:“花气袭人知昼暖”。这样看来,“袭人”之名,是取自陆游《村居书喜》一诗了。陆游诗的原文是:

  红桥梅市晓山横,白塔樊江春水生,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坊场酒贱贫犹醉,原野泥深老亦耕,

  最喜先期官赋足,经年无吏扣柴们。

  贾宝玉将“花气袭人知骤暖”改引为“花气袭人知昼暖”,这不是笔误,而是作者有意翻新的。意即袭人只知贾府白昼间,即煊赫时代的暖热,而经不起“夜间”,即贾府没落“晚景”的考验。可是,这个引用毕竟来自陆游“喜书”出来的诗句,是表现“骤暖”和“新晴”的初春时节的,为什么贾政说是“刁钻名字”呢?原来,“袭人”的名字来自陆游的诗句,只是典故的一个出处,并不是唯一的、更不是根本的出处。“袭人”的名字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出处,是来自初唐卢照邻的宫体诗〈长安古意〉。请看卢照邻这首诗的部分诗句:

  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波须臾改。

  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

  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

  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细读此诗,才知“袭人”之名真正出于此处。花袭人的“花”,按小说中写恰是桂花。第五回判词说她“似桂如兰”,第二十八回写蒋玉函“拿起一朵木樨来,念道:'花气袭人知昼暖’。”木樨是桂花的别名,可见花袭人的“花”,确实是桂花。这个“桂花”正是卢照邻诗中“独有南山桂花发”的“桂花”。而这种“桂花”“飞来飞去袭人裾”,又恰恰是袭人性格特征及其归宿的形象描绘。卢照邻诗的主旨是说长安的豪贵“自谓可永保富贵矣,然转瞬沧桑,徒存墟墓”。



  曹雪芹借用这诗意比附贾府由盛转衰,正如诗中所写:昔日的“金阶白玉堂”,恰如“桑田碧波”一样,都“须臾改”了,只剩下寂寥的青松,非常冷落。随着贾府的日渐衰落,花袭人这个奴才数次更换主人:她曾伺候过贾母,也伺候过史湘云,后来伺候宝玉,最后嫁给了蒋玉函,真是“飞来飞去”。而她是王夫人安插在怡红院的一只“西洋花点子哈吧狗”,不是象狗一样经常“袭人”吗?这个暗中引用,隐含着曹雪芹对袭人这类哈吧狗式的奴才的讽刺和不满,他用微词对袭人持批评态度,虽然含蓄蕴籍,然而观点是鲜明的。

  这就是袭人,一个善于“算计”和“偷袭”的女子。一个花一样的女孩,却是那么的善于“偷袭”,是谓“花袭人”也。我以为,这就是曹公隐藏在这简单而貌似很美的三个字后面的很深很深的含义。

  红楼梦中袭人的经历及结局是什么

  花袭人,原名花珍珠。宝玉的大丫鬟,比宝玉大上个两岁,与薛宝钗、香菱、晴雯同龄,又与林黛玉同一天的生日。原是外边寻常人家之女,小时候花家迫于生计而把她卖了死契给了贾府作丫鬟,与平儿、鸳鸯、琥珀、素云、紫鹃、彩霞、金钏儿、玉钏儿、麝月、翠墨、翠缕、可人,茜雪等人一起长大,无话不谈。后又与香菱交好。珍珠起先侍奉贾母、史湘云几年,后被贾母喜袭人心地纯良,又赐给了贾宝玉,宝玉知她本姓花,想起“花气袭人知昼暖”,便改名袭人。贾府中人与她略亲厚的称袭人姑娘。

  袭人素来有些痴处,她服侍谁,心里便唯有谁。然而她行为处事并不以讨好宝玉为上,反倒常常规劝宝玉读书上进。唯宝玉性情乖僻,不听人言。袭人心内着实忧郁,故此常冷笑讽刺宝玉借以表达自己的心酸无奈。宝玉与她有情,倒也并不计较。哥哥花自芳要赎她回家时,袭人便拿当初卖她之事哭诉,不愿意离开贾府。宝玉也亲自到花家看望袭人。花家见二人感情深厚,便放下了赎人的心思。袭人和黛玉也是唯二宝玉说要剃了头当和尚去的人。


  她对人和气,处事稳重,心地纯良,恪尽职守。故曹雪芹在章回中赞其为“贤袭人”、“花解语”等。唯有贾宝玉的乳母李嬷嬷对贾宝玉众丫鬟不待见,有次袭人躺在床上没有起身迎接她,便大骂袭人是狐媚子,要拉出去配了小子。贾母觉得她少言少语,故戏称袭人是“没嘴的葫芦”。袭人也有女儿情真、天真小性的一面。群芳开夜宴,她和众姐妹们一块玩乐,喜得“连臊也忘了”。春燕之母芳官干娘来吵,袭人唤麝月道:“我不会和人拌嘴,晴雯性太急,你快过去震吓她两句。”等到春燕挨打,袭人生气道:“三日两头儿,打了干的打亲的,还是卖弄你女孩儿多?还是认真不知王法?”坚决站在丫头们一边,反抗邪婆子。她虽只是区区一介丫鬟,却也是贾府之中少数有大局观、明事理之人,故被曹雪芹称作“贤袭人”。宝玉挨打后,她向王夫人进言好好管教宝玉。因林黛玉薛宝钗与贾宝玉都是表亲,男女日夜一处起坐不便,为防众人口舌诋毁,将贾宝玉挪出大观园才好。这话说到王夫人心坎里,给了她和贾府中赵姨娘等人一样的待遇。不仅赏了她两碗菜、加一倍的工钱,又意在日后为宝玉收房。

  红楼人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1 20: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贾政反对宝玉为丫头起名“袭人”,真因“浓词艳赋”?
闲聊名著
2018-07-02 13:06

《红楼梦》有个著名情节,是贾政因宝玉给丫头珍珠改名“袭人”而大为光火。书中细节是这样——
王夫人道:“明儿再取十丸(药)来,天天临睡的时候,叫袭人伏侍你吃了再睡。”宝玉道:“只从太太吩咐了,袭人天天晚上想着,打发我吃。”贾政问道:“袭人是何人?”王夫人道:“是个丫头。”贾政道:“丫头不管叫个什么罢了,是谁这样刁钻,起这样的名字?”王夫人见贾政不自在了,便替宝玉掩饰道:“是老太太起的。”贾政道:“老太太如何知道这话,一定是宝玉。”宝玉见瞒不过,只得起身回道:“因素日读诗,曾记古人有一句诗云:‘花气袭人知昼暖’,因这个丫头姓花,便随口起了这个名字。”王夫人忙又道:“宝玉,你回去改了罢.老爷也不用为这小事动气。”贾政道:“究竟也无碍,又何用改.只是可见宝玉不务正业,专在这些浓词艳赋上作工夫。”说毕,断喝一声:“作业的畜生,还不出去!”
历来,许多人将此内容看作贾政是“老封建”的罪证。
其实,咱若放下《红楼梦》“反封建”的“伟大意义”不提,只将其看作寻常生活中父子间的一场对话,便会觉得,贾政所为只是为人父者的常情,实在没什么大不了的。

先回过头看看“袭人”二字的来历。
宝玉说了,这俩字来自古人一句诗“花气袭人知昼暖”。
这诗,大家都知道,所指是陆游的《村居书喜》。全诗如下——
红桥梅市晓山横,白塔樊江春水生。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坊场酒贱贫犹醉,原野泥深老亦耕。最喜先期官赋足,经年无吏叩柴荆。
从诗题到诗句,都能看出,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的是村居喜状,并非贾政所说“浓词艳赋”。
那他为何要这样说?
其实,贾政本身是不排斥,甚至表面上与许多中国古代文官一样,是崇尚“耕读传家”,甚至心有“归农”之意的。
譬如,在与众清客游览大观园时,贾政见稻香村“分畦列亩,佳蔬菜花,一望无际”,便道——
“倒是此处有些道理。虽系人力穿凿,却入目动心,未免勾引起我归农之意”。

可见,真心也好假意也罢,贾政不反对田园生活,更不该反感陆游《村居书喜》“花气袭人知骤暖”(《红楼梦》借宝玉之口,改“骤暖”为“昼暖”)之句。
因此,在王夫人让宝玉把“袭人”之名改掉时,他又说“究竟也无碍,又何用改”。
那他为何又斥责宝玉呢?
我的理解,贾政虽不反对田园生活,却反对儿子宝玉有此心思——对一个被赋予延续家族兴旺使命的年轻公子来说,向往田园是不思进取、“不务正业”。
所以,贾政斥责宝玉。
但他又不能说出自己真实想法(反对田园诗,有悖于他一贯标榜的“归农”情怀),便胡乱给这诗句扣个“浓词艳赋”的帽子。

一直以来,贾政为宝玉规划的成长道路是——读圣贤书,学为官道,沐皇家恩,延世家泽。
因此,他才时常要检查儿子功课,每次贾雨村来都让儿子参与相见。
可贾宝玉偏生最烦这些事,只爱在姊妹圈里混,只爱读“浓词艳赋”,而且深陷其中,不光给丫头取名“袭人”,还把《西厢记》等“禁书”拿到大观园读。
如果贾政知道这一茬儿,只怕早把宝玉腿打折了。
还有“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贾政一方面为儿子的才情心喜,另一方面也心忧儿子只在这方面下功夫,耽误正途,便时时故意呵斥他。

从这几件事看,贾政虽正统古板,却不失为一个好父亲。
他的一些作为,包括斥责宝玉给丫头起名“袭人”,都是有其苦心的。
至于宝玉与父亲“三观”不同,对他的话只当风过耳,那是另一回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9 20: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类型:不限 场景 动植物 季节 节日 景色 目的 情感 人物 其他
再和尧夫年老逢春
[ 宋 ] 司马光
原文
年老逢春犹解狂,行歌南陌上东冈。

晴云高鸟各自得,白日游丝相与长。

草色无情尽眼绿,花林多思袭人香。

吾侪幸免簪裾累,痕饮闲吟乐未央。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2 02:30 , Processed in 0.06810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