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四=====晴雯为谁点?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78
 楼主| 发表于 2024-5-22 08:36:32 | 显示全部楼层
贾惜春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贾惜春,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她是贾府四春中年纪最小的。在贾惜春出场时,作者就形容她尚小,在以后情节中也没有改变她这一幼小形象。她没有参加姊妹们的吟诗活动,但四十二回的大观园作画却是特地为她写的,说明她精晓绘画艺术。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贾惜春

登场作品
红楼梦

性别



别名
贾惜春

排行
金陵十二钗正册第八位

居所
大观园暖香坞

目录
1角色介绍
2角色故事
3角色分析
4艺术形象​
折叠编辑本段角色介绍
贾惜春是《红楼梦》中的人物。她是贾家四姐妹中年纪最小的一位,个性孤僻冷然。是唯一来自宁国府的贾府小姐,她是贾敬的幺女、贾珍的妹妹,居于大观园中之藕香塮周围的蓼风轩。[1]

折叠编辑本段角色故事
《红楼梦》贾惜春主要5个故事:

1、第7回中就提及她经常与小尼姑智能儿交往,还戏言要剃了头做姑子去。她的孤僻是与妙玉志趣相投的内因。

2、抄检大观园时,她的丫头入画因私传东西受到遣责,这时惜春不但不为入画辩解讨情,反而催促道:“或打,或杀,或卖,快带了她去。”

她说:“古人说得好,‘善恶生死,父子不能有所勖助’……我只知道保得住我就够了,不管你们。”又说:“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我清清白白一个人,为什么给你们教坏了我!”大嫂子尤氏说她是心冷口冷心狠意狠的人。

3、在第40回,刘姥姥说:“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众人都笑了,惜春离了座位,拉着她奶母,叫揉一揉肠子,这是她唯一一次撒娇,可见她也有可爱之处。

4、因绣春囊事件,王夫人发起了抄检大观园,随后,王熙凤等人在惜春的丫鬟入画这里,翻出了金稞子等物,王熙凤见了,原本和气的脸也变了颜色,随后入画说出了实情,这是她哥哥得来的赏礼,放在她这里保存。

王熙凤听了,说道,若真如你所说,到不妨事,然而惜春却说道,嫂子快带了她去,或是打、或是卖,我是看不过的,众人劝也改变不了她的主意。

5、但在贾府,她又是一个不能做主的人,刘姥姥想让人画下大观园的画,贾母二话不说,直接让惜春画,她根本不会考虑惜春有没有这个能力,而惜春,也不能对贾母的话提出反对;惜春的处境,便是在无人关心,又注定成为贾府牺牲品这样的命运中挣扎。[1]

折叠编辑本段角色分析
人物解析贾惜春

贾惜春因父亲贾敬一味好道炼丹,别的事一概不管,而母亲又早逝,她一直在荣国府贾母身边长大。由于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她认定的事谁也别想更改。抄检大观园时,她咬牙撵走毫无过错的丫环入画,对别人的流泪哀伤无动于衷。

她眼看着当了娘娘的大姐元春短命夭亡,二姐迎春出嫁不久被折磨死,三姐探春远嫁异国他乡音信渺茫,她们都没有好遭遇,所以她为保自己求得干净,“看破红尘”毅然出家。家人不许,她便以死相争。最后不落发以她原住的房子为静室,带发修行。后还是到栊翠庵做了尼姑。

贾惜春的悲剧原因

贾惜春的悲剧是宁国府的种种因素导致的,也是贾府衰亡导致的。贾惜春的生父贾敬不问世事,一心修道求长生,生母早逝,嫡亲的哥哥嫂嫂也不太管她。贾珍行事荒唐,不愿照顾妹妹,尤氏不是贾珍原配,出身平常也不能管束小姑子。

最主要的是贾惜春读了书明了理,见了各种女子的难处,所以造成青灯古佛的寂寥一生。[1]

折叠编辑本段艺术形象​
人物形象分析:

贾惜春,是四春中最小的一个,在她出场时,作者就形容她尚小,在以后情节中也没有改变她这一幼小形象。她没有参加姊妹们的吟诗活动,但四十二回的大观园作画却是特地为她写的,说明她精晓绘画艺术。

惜春在抄检大观园这一回,表现出她的孤独决绝的性格。所有的人在这次事件中,都侧面地显示着他们性格的特征。不同于迎春的懦弱,小小年纪的惜春却表现出非常镇定的性格。只不过这种镇定是对现实的舍弃和逃避。

惜春年龄较小,给人印象较深的是:她能绘画,曾受贾母之命,画《大观园行乐图》。她不工诗,但也参加诗社,在李纨的邀请下负责“誊录监场”,雅号“藕榭”,因为她在大观园中的卧房紧邻藕香榭,来人未进藕香榭的门便能感到一股温香拂面而来。

但作者预示了她后来是“独卧青灯古佛旁”,即出家为尼。

抄检大观园时,她的丫头入画因私传东西受到遣责,这时惜春不但不为入画辩解讨情,反而催促道:“或打,或杀,或卖,快带了她去。”她说:“古人说得好,‘善恶生死,父子不能有所勖助’……我只知道保得住我就够了,不管你们。”

又说:“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我清清白白一个人,为什么给你们教坏了我!”大嫂子尤氏说她是心冷口冷心狠意狠的人。

实际上她只是逃避现实,以求个人的精神解脱而已。促使惜春最后落发为尼的是目睹贾府的衰败,于是作者安排她走上“了悟”的道路以求躲过“生关死劫”,最终也仍是归入薄命司了。[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78
 楼主| 发表于 2024-5-22 08:47:09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探春的判词
朗读
复制
快速访问
广告
2024高端红楼梦贾探春ppt-直接套用
www.tukuppt.com/

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点击试试深度搜索
红楼梦中的贾探春是一位具有鲜明个性的角色,她的判词描绘了她的性格特点以及命运走向。以下是关于贾探春的判词: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 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 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 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 奴去也,莫牵连。

这首判词揭示了贾探春的命运。她生于末世运偏消,意味着她在衰落的时代中命运多舛。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暗示她将远离家乡,远嫁他乡。画面上,两个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这幅画面描绘了贾探春远嫁的情景,她乘船离去,泪眼朦胧地告别家人。

贾探春是贾府的三小姐,贾政之妾赵姨娘之女。她聪明能干,工诗善书,趣味高雅,曾发起建立海棠诗社。然而,由于她是庶出,加上赵姨娘从中作梗,她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尽管如此,她仍具备决断能力,连王夫人与凤姐都忌惮她几分。

贾探春的命运与家国兴衰紧密相连。在《红楼梦》的故事中,她的命运成为了一个缩影,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衰落以及个体命运的无奈。




为何说贾探春
“才自精明志自高”?
——品《红楼梦》之五
(转自:· 文城22 的博客)



这是一个大家所熟知的故事,可这熟知的故事却蕴涵着深刻的管理学道理,很值得大家反复琢磨,认真分析和借鉴。
在贾府这一封建宗法家族中,探春的地位并不高,她是贾政与妾赵姨娘所生,排行为贾府三小姐,她的亲妈赵姨娘在贾府的媳妇中,处于很糟糕的地位,按理,“庶出”的贾探春,其地位也是不会高的,可是,这位地位本来不高的“三小姐”,却诨名叫“镇山太岁”、“玫瑰花”,是非同寻常的一位女性。在《红楼梦》中,作者把她作为是小说里的重要人物。她虽是地位不高的妾所生,又是不争气的小子贾环的姐姐,但她的地位在“十二钗”中,却仅次于黛玉、宝钗、凤姐,高居第四位,这样的排位本来就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在贾府中,男性似乎都很无能,很窝囊,很不争气,而女性中,却有着这样那样杰出、精彩的人物,其中,几位女性颇有男人气概,特别耀眼,确实是“巾帼不让须眉”,如:才干智谋魄力远胜于男子的脂粉英雄王熙凤;心胸开阔、名士风流、好饰男装、潇洒自如、不太受礼数束缚的史湘云;还有,就是这位非同寻常的三小姐贾探春。
贾探春是一位“才自精明志自高”,有远见、有抱负、有作为的女性。她敢说敢为、办事练达,才干精明。在荣宁二府女性形象中,她志趣高雅、有胆有识、聪慧润秀、大方开朗,论聪颖高雅,她可比黛玉;说沉稳持重,她可比宝钗;数精明能干,她不逊于凤姐,有时,连王夫人、凤姐都得让她几分,其“玫瑰花”之诨名,颇为恰当,她认真起来,很敢“刺”的,曾“刺”得她的亲生母亲赵姨娘下不了台。
《红楼梦》的作者着力刻画贾探春的气派和气度,她的居室,一味的男儿摆设:“三间房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书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的白菊花。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幅对联,乃是颜鲁公的墨迹。”(参看第四十回)这种高雅疏朗的情调,一扫一般闺阁的庸俗与纤弱的气息,与探春非凡的胸襟非常吻合。连她写的诗也颇有气度:“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参看第三十八回)
探春的言行举止,飞扬着一股英爽刚毅之气;她的气质,颇具有一种敢作敢为的能者韵味。在从小说的字里行间,读者可以感受到曹雪芹对这位庶出女性的赞赏与敬佩。
在大观园中,探春是相当出彩的:与凤姐相比,探春的志向更高,处事更明朗,管理更有计划性。凤姐会在人事周旋中,会用些阴招,施一些毒计,探春则比较光明正大,更有透明度;凤姐依托着娘家的权势,又对老祖宗贾母等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而探春不用依靠权势背景,又不避亲而敢作敢为,她理直气壮地推行自己的措施;凤姐极力想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权力,而探春则更多地是想按自己的想法来做事,想将事情做好。与宝钗相比,探春的行为、气度更加爽朗、洒脱,宝钗比较圆滑,处事周全,面面都能抹得光亮,而探春却敢于我行我素,任性自为,挥洒自如。与湘云相比,探春更有目标,更大气。史湘云有点“孩子气”,缺少长远的目标,她有才、会玩、潇洒,但缺少远大的志向,而探春看得更远,志向更高,更不一般。与黛玉相比,探春更洒脱、更自信,更乐观。黛玉多疑、敏感、悲观、忧愁,经常遇事太敏感,想得太多,常常非常郁闷,以泪洗脸,探春却个性爽朗,自信达观,执著理事,宁不负人。与李纨相比,探春更有心智,更精明,更敢为,精力更为充沛,等等。
当然,贾探春除了有上述的才气、气度,自强、自信和自信之外,还有一种与她的自尊互为表里的自卑。这种自尊和自卑其实是与她在贾府中尴尬的境地密切相关的:一方面,她是贾府的三姑娘,是一位主子姑娘,是高贵的千金小姐,她享有贵族特权,比贾府的婆子们、丫鬟们地位要高多了,这让她有自尊的资本;另一方面,她在贾府中,是由妾所生,是姨娘的亲女儿,是最让人看不起的“庶出”的,而且,她的生母赵姨娘浅薄、可恶又可怜,她的弟弟贾环,无赖、不争气,让丫鬟奴才都看不起,这些让探春感到难堪,感到非常自卑,而自卑又让她更想维护其自尊,为了维护自尊,掩盖自卑,她面对着生母提起舅舅,连亲舅舅都不认了。
当然,探春有志气、有自信的一面还是主要的,她很有志向,一直希望能做自己的主人,能按自己的想法来做事。小说作者曹雪芹对她有很高的赞誉:“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探春确实是:“身不在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在《红楼梦》中,作者对探春主要活动的述说和刻画主要在四个“回”里:一是在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里,作者描绘了探春发起成立海棠诗社的事,大观园的众多女子们响应了探春的这一建议,成立了诗社,而诗社的成立,不仅让大观园中年轻女子们能有机会在一起吟诗比词,充分表现其文学才能,而且更重要的是,她们能以一个轻松聚会的特殊方式,来避开了那些守旧的长辈的管束,能自在自为,喜逐颜开,这多亏了探春的巧妙策划,也显示了探春有很强的筹划能力和组织才能;二是在第四十六回“尴尬人难免尴尬事,鸳鸯女誓绝鸳鸯偶”里,作者精彩地描写了一个当时大家族的伦理故事,当好色的贾赦要强娶鸳鸯作新小妾时,贾母将失去寸步不离左右的得力丫环时还蒙在鼓里,当她知道事情的真相后,被气得浑身发颤,她大骂邢夫人和众人,骂邢夫人也“够贤惠”了,竟千方百计帮老公找小妾,她还误解王夫人,以为她也是知情的帮手,面对贾母的震怒,偌大的府中,贾母身边有那么多的人,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出来吭一声,只有探春敢站出来为王夫人解围,并且把贾母说得眉开眼笑,这充分显示了探春的超凡胆识和能说会道;三是在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时宝钗小惠全大体”里,小说十分精彩地描述了探春理家精彩情节,讲了探春在大观园中大兴改革之风,推出承包责任制,开源节流,严格管理的故事,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探春卓越的管理才能和自信洒脱、敢作敢为的性格(对此,我们将在博文的下半篇详述);四是在第七十四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矢孤介杜绝宁国府”里,作者描写了平时不怎么显山露水的王夫人,择机想露露峥嵘,她命王熙凤等抄检大观园,大观园里一片混乱,而探春则冷静应对,而那位依仗王夫人而握有抄检权力王善保家的,新官上任,得意而猖狂,竟不知趣的,欲搜查探春身体以羞辱之,探春怒不可遏,狠狠的给了她一个嘴巴,让这位刚被王夫人扶持起来的新的“实力派”,狼狈不堪,很是没有面子,这充分显示了探春不唯上是从,敢作敢为,敢于维护正气的凛然气度。
探春虽是“庶出”,却是大观园女性中的一位佼佼者,是男人懦弱的贾府中“巾帼不让须眉”的杰出的代表之一。“探春理家”是《红楼梦》中最精彩的故事之一。从人才管理的角度上看,当王熙凤的管理遇到危机时,推出贾探春这位年轻的“三姑娘”进入管理的“领导岗位”,也算是王夫人、王熙凤“慧眼识人才”了。
当时,王熙凤在贾府中的管理,已经到了矛盾重重、举步维艰,几乎是无计可施的境地,明里,四处议论纷纷;暗里,众人心中充满怒火,为了平息众怒,缓和一下贾府的各种矛盾,更换管理者在当时是非常必要地,于是,王熙风借小产的机会,暂时退居幕后,让探春走上了管理岗位。小说中王熙凤曾对平儿说:“趁着紧溜之中,她(指探春)出头一料理,众人就把往日咱们的恨暂可解了。”连平儿都看得出,王熙凤能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吗?
  王夫人、王熙凤之所以选上探春来进行理家,是经过一番比较,是煞费苦心的,首先,探春是熟知事理、聪慧精明的人,她“心里都事事明白”,而且,有知识有能力,凤姐说,她“又比我知书识字”,有更“利害一层”的才能。明理、精明、厉害,这是管理者必须的素质。其次,探春很有胆识魄力,为推行自己的主张,她不怕得罪人,是敢作敢为的人。探春曾公开说过:“我只管认得老爷、太太(王夫人)两个人,别人我一概不管”。为推行自己的主张或管理规则,管理者有时需要有“六亲不认”的勇气和气魄。再次,探春接手管理,对于王夫人、王熙凤来说,不会真正地削弱其掌控权力的基本态势。探春虽由赵姨娘“庶出”,但她一直是站在了王夫人的一边,维护王夫人的,探春与王熙凤也颇能谈得来,她对自己的生母、亲舅舅和亲弟弟等,反而是很轻视的,甚至有时还不认这些亲,而且,正因为是她属“庶出”,王夫人、王熙凤更敢放手由她来接受管理,一旦管得不好,立马可以收回其管理权力,如果是一个“嫡出”的公主,后台又有权势背景,反而不敢放手让她掌权。可见,探春虽负责理家,但贾府中真正的权力还是掌握在王氏媳妇(王夫人、王熙凤)手中。管理中,放手有时是为了更好的掌控。
那么,探春是怎样走上“领导岗位”的呢?王夫人、王熙凤在如何让探春接受管理上,也是真的费了一番心思的。她们并没有一下子让探春出来理家,而是先推出一个“从不管事,只教姑娘看书写字”的老好人李纨来接手管理,这位习惯于不得罪人的好好人当然是管不好的,因此,她们以李纨“本是个尚德不尚才的,未免逞纵了下人”为理由,顺水推舟地让探春出来“合同李纨裁处”,表面上李纨和探春是一柔一刚,刚柔相济,协手管理,其实,不爱管事的好好人李纨,并没有管多少事,真正管事的还是探春。鉴于探春比较刚强凌厉,王夫人与王熙凤又推出了一位较柔和、善协调的宝钗进入“领导班子”,理由是“园中人多,又恐失于照管,特请了宝钗来,托她各处小心”。于是,就组成了“三驾马车”式的管理模式,一柔,一刚,再加一个外柔内刚,其实,真正领头理家的,当然还是敢作又善为的三小姐贾探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78
 楼主| 发表于 2024-5-22 09: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鉴赏《红楼梦》中贾探春的判词《分骨肉》
wqlmmwq2013.03.26浏览3758次其他分享举报
1个回答
h56hg45f
2013.03.27
满意答案
贾探春判词: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画面里,两个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

《分骨肉》曲: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鉴赏]

贾探春虽然是庶出,但是他在十二金钗正册里排在了他的姐姐迎春、妹妹惜春、精明强干的凤姐姐和史湘云的前面。贾家四姊妹的名字“元”“迎”“探”“惜”是可以读作“原应叹息”的。作者对他们的命运一概感到悲惨可叹;不过单单把其中的三姑娘探春写成一个才能出众、不同凡响的人物。她的报复与才能哪有发挥的机会?论诗才,她不及黛玉和宝钗,但首先发起诗社的却是探春。从有了诗社之后,林、薛、宝玉、湘云、李纨等才会常集会,展开了青年人不以长辈为中心而自己活动的局面。这不过是探春具有组织才能的一点侧面表现而已。

至于探春他有个绰号叫做“玫瑰花”从此其中不难看出在娇艳的外表底下有着一颗不想受人摆布,时时刻刻保护自己的心。在四春中才能最为特例独出,理家,起诗社是他带头,抄检大观园时表现最勇敢,最特殊的是他烦宝玉到庙市上去买的小玩意,都是民间工艺,趣味盎然的小品杰作。可见他的审美水平特高,他批评那种富贵而俗气的“没处搁的”瓷器铜器(大抵宫廷风格)。都预示了他是一个精明能干,有心机,能决断,连凤姐和王夫人都畏她几分、让她几分的三姑娘。

探春最后是远嫁,不是嫁给了一般的男人,去过一种平庸的生活,而是有其一番独特的作为。在这我就把前面提到过的。第五十五回,赵姨娘为兄弟赵国基死后的丧葬赏银一事来跟探春聒噪,探春急切中有这样的话:“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做一个解释。这当然是很重要的伏笔,她在八十回后,果真就像男人那样地出去了,但那是不一般地出去,那是一去难返的流放式的远嫁。但是,这个美丽、睿智而有管理才干的女性,会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以释放自己的才能来抗衡内心的痛苦。

探春最后的结局远嫁海外,不知所踪。探春这样的生存方式,也非作者之理想。贾探春最后远嫁到海外了吗?是利用前八十回中的伏线、暗示等,来推测八十回后人物的结局。因为按照学术界通常的看法后四十回不是曹雪芹的原稿,而是高鹗所续作。既然是续作,就是“假”的。“探佚学”,就是要探出曹雪芹的原意。梁归智先生在探佚学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他认为,探春的结局并非是嫁给了“镇海总制之子”,而是嫁到了“中国以外的一个海岛小国作王妃”。这种看法是不是有道理呢?第五回,探春的判词附有一幅画,是两个人放风筝,有一片大海,一支大船,船中有一个女子掩面涕泣。判词云: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这幅画很明白是暗示探春要飘洋过海,像风筝断线一样游荡飘泊,远离故国。如果像程、高续书那样,仅仅是嫁到海疆,那是与判词不合的。《红楼梦》曲的《分骨肉》,也是咏探春的:“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离家三千里之遥,而且还是水路,只能是海外。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众姐妹在怡红院中行酒令抽签。酒签上的诗句,皆暗喻各人命运。探春的签上有一枝杏花,底下写着“瑶池仙品”四字,有一句诗,道是“日边红杏倚云栽。”注云:得此签者必得贵婿。众人笑道:“……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大喜,大喜!”探春既是“王妃”,又要乘船远去,远离“骨肉家园”,除了去海外,是没有其它出路的。

二十二回,探春作了一谜: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相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谜底是风筝,暗寓探春远适。

那是怎么回事呢?

“抄家”是俗常的口头话,官书上的文词叫做严“籍没”——即查抄造册登记没收的意思。在贾府真被籍没之前,还有许多事情要发生,不是一下子直线发展,一泻到底的形势。先说元春死后,姊妹中能有作为、可望暂支危厦的人材,只有探春一个了。有她在,委以实任真权,还能转危为安,救亡收散。可是她也必须离开骨肉家园,远远地别去了。

探春是朵玫瑰花,又香又艳,只是有刺儿扎手,不好惹。她又是杏花,命中主得贵婿,嫁为某地的王妃,一去无归。她离去的时候是清明佳节,送行的在江边上,探春要乘坐一艘大舰远行了,彼此临别都悲怀涕泣。探春说,这些,孩儿已思虑再四,才敢出头的。因为,我一走,可换来特恩宽赦,家事可保;我自己虽远嫁不幸,总比抄家之后没入官家给人去做奴婢要强得多。所以我这一去,可望家里外头勉图各保平安,不致大灾大祸。如此,只得请父母暂舍不忍之心,别无他路可走了!这就正是所说的“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的十个字的真正内涵,这也就是探春大义超常、舍身救众的“脂粉英雄”之本色!

第七十回,大家填柳絮词。曹雪芹写得很精心。他写到贾探春填词,只填成了上半阙,最后由贾宝玉给他续了下半阙。宝玉续的下半阙里面有一句:“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柳絮每年春天来一次,宝玉有一个愿望,就是明年还可以再见到。为什么偏偏要由宝玉来写这样一句?我想曹雪芹的用意很明显,因为探春自己写的上半阙最后一句叫做“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探春自己写的这句意味着永远分离,离开后就再不可能见面了。如果把整首词都当做探春的作品,那就等于探春预言自己还会回来。曹雪芹他很精心地安排,他偏写探春一时才力不计,写不出下半阙,宝玉写的下半阙里的那句“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就成为是一个虚妄的幻想,只是宝玉个人的一种愿望,是不能实现的。

第七十回末尾,写宝玉和众女儿们放风筝,探春放的是一只凤凰,这本来很吉祥,但是,忽然又飘来一个凤凰风筝,似乎更吉祥,更怪的是又来了个门扇那么大的喜字风筝,还发出钟鸣一般的声音,这不更锦上添花了吗?两只凤凰一大喜,多好的象征啊,可是,那三只风筝最后竟是绞在一起,三下齐收乱顿,结果呢,线全断了,三个风筝全都飘飘摇摇远去了,竟是很糟糕的一个局面。

我认为,这就喻示着,探春的远嫁,表面上体面,其实,是双方政治较量当中的一个互相妥协的产物,借用第五十三回贾珍说的那个歇后语,叫做“黄柏木作磬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于是,再想想,第五回册页里关于探春那幅画,为什么一定要画两个人而不是一个人放风筝,船上那个女子为什么掩面泣涕?就是象征着,休战可能是短暂的,两只风筝随时又可能绞成麻花,齐收乱顿,线断无常。第二十三回,探春的灯谜诗,有一句就是“游丝一断浑无力”,她远嫁后,其实也可以说是命若游丝。

在判词的画中有2两拨人去送探春这是怎么回事呢?还有就是在放风筝的那一段还有一个另外的解译。探春远嫁,要有娘家人送行

而且,还有两拨娘家人去送探春,是为什么呢。应该大家想一想。在贾母80岁的生日上,来了一个是南安王老太妃,她在贾母寿筵上,想见宝玉,叫贾母给推了,他什么叫宝玉呢,估计想和贾家提亲,因为宝玉名声在外,慕名而来。这一点再此说明了贾母支持木石姻缘的决心。他看见不到宝玉又叫贾家的几个小姐,来看看。估计是想为王府里的世子,挑一个媳妇,可是贾母是怎么安排的呢,他叫了薛、林、湘出来,又单单的叫探春出来,因为前面的三个小姐,都不是贾家的,提亲要找他本家的长辈,贾家做不了主。唯独叫探春出来,就等于直接告诉南安王老太妃这个是我们家的姑娘,我们可以做的了主。直接就把探春推销了出去。贾母为什么,不叫迎春出来呢。迎春应该在那个时候是一个年龄比较大的女孩子了,因为迎春这个二木头,生性懦弱,又不善言谈。怎么能叫他去做世子的夫人呢。要知道世子如果世袭了爵位,他就是王爷,他的夫人就是王妃。对于探春的能力贾母甚至,所以他单单只叫探春出来,是想贾家再出一位贾元春。可是,最后这门婚事没有做成,这是为什么呢,这个又要提到他们放风筝时候出现,情况的另一层含义了。探春放的是一只凤凰,这本来很吉祥,但是,忽然又飘来一个凤凰风筝,搅在了一起,这就是说,贾家和南安王的婚事。后来呢。又来了个门扇那么大的喜字风筝,还发出钟鸣一般的声音,那三只风筝最后竟是绞在一起,三下齐收乱顿,结果呢,线全断了,三个风筝全都飘飘摇摇远去了。这就预示着,一个比王爷还大的权利。把这个婚事给取消了。那就是皇帝,我上面说了和番的事情在这里就不讲了,那为什么又有2拨人送他呢,因为,虽然探春跟南安郡王的一个儿子订了婚,但南安郡王肯定愿意为圣上奉献一切,把原来将探春娶为媳妇的做法,改为收养他为女儿,这样探春也就真具有了郡主的身份,拿去跟一个弹丸番国和亲,贾家体面,南安郡王家也荣耀,又省的动用真的公主、郡主,启不四角周全?而且人们知道贾政已是待罪之身,圣上能容罪家的女子破格成为郡主,送出和番,也昭显圣上的仁厚德泽。贾家当然是他的本家,应该会去送他,但南安郡王家既然改娶他为收为养女,也算是他父母家了,也得去江边送他,这就两拨娘家人去送行。探春远嫁茜香国,当然失去了成为南安王妃的可能,但是去嫁给茜香国女王的儿子,他就是那国的王妃了。不过你一定要把那个王妃想象得如何美好,漂洋过海,贫会苦闷,当那样的王妃其实就是一种流放。贾探春就这样告别了自己风雨飘摇的家园,告别了自己的亲生父母,和跟自己耳鬓厮磨美好相处的二哥哥和姐妹们,那气氛,应该是悲怆的。伏了分骨肉曲中的意境。

她是断线风筝,有去无回。脂砚斋在她的灯迷诗后有条批语说:“使此人不远去,将来事败,诸子孙不至流散也,悲哉伤哉!”可见,第一,她的远嫁,不是在贾家遭遇灭顶之灾,彻底败落之后,应该是在荣国府为甄家藏匿罪产的事情刚刚爆发,第一波打击初来的时候;第二,她远嫁没多久,皇帝就把宁荣二府参与“月派”谋反跟当年藏匿秦可卿的罪行新老账一齐算,那时候应该是几乎没有什么再可以回旋的余地了,但是,对她的处世应变能力的激赏,竟使批书人认为在那样一种近乎绝境的情况下,如果她还没远去,竟仍然可以做到使诸子孙不至离散;第三,这条批语的口气,让我们感觉到,“此人”,也就是探春这个角色,在真实生活里是确实存在的,而书里的故事,也是大体都存在的,否则,对一部完全虚构,人物全凭想像捏合的故事书,犯不上去做这样的设想,去哀哉伤哉地悲叹。探春这个杰出的女性,在那个封建官僚的社会里,最后只是一个政治的牺牲品,但他的牺牲终究没有挽回贾家的败落,实在真是令人叹息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78
 楼主| 发表于 2024-5-22 09: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善保家的
播报
编辑
讨论14
上传视频
《红楼梦》中的人物
一分钟了解王善保家的
00:36
王善保家的是邢夫人的心腹,探春一个未出阁的小姐,为何敢打她?
04:09
红楼梦解说:王善保家的先后挨了探春邢夫人的打,仅是因为多事吗
04:20
王善保家的:《红楼梦》中最浑帐的婆子!
01:46
王善保家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啥荣国府和大观园的人都讨厌她?
04:55
晴雯怒怼王善保家的,凤姐偷笑,这是被低估的一版红楼梦
09:13
收藏
236
18
王善保家的,是中国著名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贾迎春的大丫鬟司棋的外婆,她是荣国府大房太太邢夫人的陪房,也是邢夫人的心腹。 [1]
人物关系

司棋母
女儿
小说《红楼梦》人物,贾迎春丫鬟司棋的母亲。秦王氏,王善保夫妇的女儿,秦显的嫂子,阻挠司棋和姑表弟潘又安结婚,以致司棋、潘又安双双殉情自尽。
中文名王善保家的
别    名王保善家的(戚序本)
饰    演金淑媛(87版红楼梦)
性    别女
登场作品《红楼梦》、《吴氏石头记》
外孙女司棋
角色简介
王善保家的,她在《红楼梦》中的重头戏,来源于书中第七十四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 [1]
邢夫人在大观园这个清净的女孩们的乐园里,竟然发现了绣春囊那样污秽的物件,便嘲讽王夫人、王熙凤管家不严。而王善保家的,就借此机会怂恿王夫人抄检大观园,以便报复那些平日里不奉承自己的丫头们。
第一:公报私仇
王善保家的是荣国府大太太邢夫人的陪房,本该是人人奉承的角色,但由于贾赦、邢夫人不讨贾母喜欢,邢夫人为人又吝啬可厌,因此众人也不趋奉她。她本就心存私恨,绣春囊事发后,王善保家的“只因他素日进园去那些丫鬟们不大趋奉他,他心里大不自在,要寻他们的故事又寻不着,恰好生出这事来,以为得了把柄”。便先行状告怡红院里性格张扬又脾气火爆的晴雯。
她向王夫人添油加醋地抹黑晴雯:“太太不知道,一个宝玉屋里的晴雯,那丫头仗着他生的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生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象个西施的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掐尖要强,一句话不投机,他就立起两个骚眼睛来骂人,妖妖趫趫,大不成个体统。” [1]
使得王夫人触痛往事,“一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象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骂小丫头。我的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样子!我一生最嫌这样人,况且又出来这个事。好好的宝玉,倘或叫这蹄子勾引坏了,那还了得。”
有读者从王善保家的和王夫人的对话里,探究出王夫人其实厌烦林黛玉的模样,认为她“勾引”贾宝玉,而晴雯外貌像林黛玉,又有王善保家的抹黑,便将长久以来对林黛玉的怒火发泄到晴雯身上。晴雯被赶出大观园,不久病死,王善保家的便是罪魁祸首之一。
王善保家的自以为得了可以报复大观园中女孩儿们的机会,抄检大观园的每一处,她像先锋官一样头一个翻箱倒柜。
第二:欺软怕硬
抄检的过程中,凤姐因向王善保家的道:“我有一句话,不知是不是。要抄检只抄检咱们家的人,薛大姑娘屋里,断乎检抄不得的。”凤姐说薛宝钗的院子抄不得,王善保家的便笑:“这个自然。岂有抄起亲戚家来。”
王善保家的不敢得罪王夫人的外甥女薛宝钗,而到了无父无母,寄人篱下的林黛玉居住的潇湘馆内,王善保家的没有一点儿顾忌。带了众人到丫鬟房中,一一开箱倒笼抄检了一番。因从紫鹃房中抄出两副宝玉常换下来的寄名符儿,一副束带上的披带,两个荷包并扇套,套内有扇子。打开看时,皆是宝玉往年往日手内曾拿过的。王善保家的自为得了意,拿住了潇湘馆的把柄一般,想要借机生事,幸而凤姐说不值什么,紫鹃也笑着:“直到如今,我们两下里的东西也算不清,要问这一个,连我也忘了是哪年月日有的了。”
本就是清清白白的物件,王善保家的听凤姐如此说,也只得罢了。
此事是王善保家的欺软怕硬之一,还有之二。
抄检到了贾探春居住的秋爽斋,她素日虽闻探春“刺玫瑰”,无人敢轻易得罪的名,那是为众人没眼力没胆量罢了,她一个姑娘家,况且又是庶出的,他敢怎么。他自恃是邢夫人陪房,连王夫人尚另眼相看,他便要趁势作脸献好,因越众向前拉起探春的衣襟,故意一掀,嘻嘻笑道:“连姑娘身上我都翻了,果然没有什么。”王善保家的竟然在身为小姐的贾探春身上翻找赃物。
凤姐见他这样,忙说:“妈妈走罢,别疯疯癫癫的。”一语未了,只听"啪"的一声,王善保家的脸上早着了探春一掌。探春登时大怒,指着王家的问道:“你是什么东西,敢来拉扯我的衣裳!我不过看着太太的面上,你又有年纪,叫你一声妈妈,你就狗仗人势,天天作耗,专管生事.如今越性了不得了。你打谅我是同你们姑娘(指懦弱怕事的迎春)那样好性儿,由着你们欺负他,就错了主意!你搜检东西我不恼,你不该拿我取笑。” [1]
王善保家的挨了一耳光,讨了个没意思,在窗外说她没脸,要回老家去。探春的丫头侍书更是出门讽刺她:“你果然回老家去,倒是我们的造化了,只怕你舍不得去!”
第三:藏私不报
抄检到了贾迎春居住的紫菱洲,王善保家的外孙女司棋,也是被抄检的丫头之一。司棋的箱子里藏有东西,王善保家的有意隐瞒:“也没有什么东西。”谁知凤姐和周瑞家的,就是在看她会不会因为司棋是她的外孙女儿,而藏私不报。结果掩盖不及,周瑞家的拿出一双男子的锦带袜和一双缎鞋。又有一个小包袱,打开看时,里面有一个同心如意,还有潘又安写给司棋的一封情书。凤姐当场读出:“上月你来家后,父母已觉察你我之意,但姑娘未出阁,尚不能完你我之心愿。若园内可以相见,你可托张妈给一信息。若得在园内一见,倒比来家得说话。千万,千万。再所赐香袋二个,今已查收外,特寄香珠一串,略表我心。表弟潘又安拜具。”众人大笑。 [1]
王善保家的一心只要拿人的错儿,不想反拿住了她外孙女司棋与表弟潘又安私通的证物,又气又臊,自己打自己的嘴:“老不死的娼妓,怎么造下孽了!说嘴打嘴,现世现报在人眼里。”第七十五回写王善保家的给邢夫人丢了脸,次日又被邢夫人打了一个巴掌,这“三个嘴巴”成为笑柄。 [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78
 楼主| 发表于 2024-5-22 09:2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寸草春晖(拼音:cùn cǎo chūn huī)是一则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唐·孟郊《游子吟》。 [1]
“寸草春晖”的原义小草微薄的心意报答不了春日阳光的深情;比喻父母恩情深重,子女即使竭尽心意也难以报答;在句子中可充当作主语、谓语。 [1]
中文名寸草春晖
拼    音cùn cǎo chūn huī
近义词反哺之私、春晖寸草
反义词六亲不认、数典忘祖
注音字母ㄘㄨㄣˋ ㄘㄠˇ ㄔㄨㄣ ㄏㄨㄟ
成语出处《游子吟》
语法结构复句式
语法属性作主语、谓语
目录
1成语出处
2成语故事
3成语寓意
4成语运用
5成语辨析
成语出处
播报
编辑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3]
后人据此概括出成语“寸草春晖”。 [1]
成语故事
播报
编辑
孟郊是唐代的诗人,他从小家境清贫,曾两次考进士而不中,仕途艰辛。所以他的诗中多流露出自已凄凉的境遇和心声,同时也反映了普通百姓的生活疾苦。 [4]
孟郊一生辗转漂泊,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职位。好不容易安定下来,孟郊赶忙将自己的母亲接来溧阳同住。此时的他已经饱尝世态炎凉,所以越发觉得亲情可贵,写出了一首千古传诵的母爱名篇《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
然后,诗人动情地叹道:母爱好比春天的阳光,儿子好比春天的小草。温暖无私的阳光,对春天的小草关怀备至。可是,一株小小的草儿,又怎能报答太阳的养育之恩呢? [3]
成语寓意
播报
编辑
孟郊从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孩子缝制衣物写起,短短的几行诗,就写尽了人世间最平凡而又最伟大的母爱。诗的最后以寸草比喻子女,用春晖比喻母爱,说明母亲对子女的爱就像春晖对寸草的恩情一样,是永远都无法报答的。绝妙的对比和形象的比喻中,也寄托着诗人对母亲发自肺腑的感恩和爱。寸草难以报答春天的恩惠,子女难以报答父母的深情。父母对子女的恩情之深、之重、之大,超过了人世间的一切。每一个做子女的都应该牢记父母的养育之恩,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报答他们。 [3-4]
成语运用
播报
编辑
成文用法
“寸草春晖”在句子中可充当作主语、谓语;比喻父母恩情深重,子女即使竭尽心意也难以报答。 [1]
运用示例
宋·徐元杰《游侣母朱氏可特赠雍国夫人制》:“寸草春晖,怅母慈之莫报;煮蒿雨怆,等恩渥之无穷。” [2]
清·黄景仁《题洪稚存机声灯影图》:“未能一笑酬苦节,空此寸草春晖心。” [2]
清·方成培《雷峰塔·祭塔》:“寸草春晖无根处,枉教丹桂吐奇芬。” [1]
现代·李芃《残心郎君》:“若你依然顾念父母的寸草春晖之恩,若你依然挂心病卧在床的慈母,那么让狂魔在这个月十五日的傍晚到断肠崖吧。” [2]
成语辨析
播报
编辑
寸草春晖—反哺之私
“反哺之私”比喻子女长大奉养父母,报答养育之恩。“寸草春晖”与“反哺之私”有别:“寸草春晖”强调的是父母对我们的恩情,我们很难报答得起;而“反哺之私”强调的是长大后的子女应当照顾年迈的父母。 [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78
 楼主| 发表于 2024-5-22 09:42:38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十二曲 · 其四 · 恨无常》全文
《红楼梦十二曲 · 其四 · 恨无常》曹雪芹

【原文】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芳魂销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红楼梦十二曲 · 其四 · 恨无常简介
曹雪芹《红楼梦十二曲 · 其四 · 恨无常》介绍

《恨无常》是《红楼梦》中写贾元春的判曲。曲名《恨无常》,暗示元春早死——无常是佛家语言,原指人世一切即生即灭、变化无常,后俗传为勾命鬼。元春当了贵妃,但“荣华”短暂,忽然夭亡。
曹雪芹红楼梦十二曲 · 其四 · 恨无常注释
《红楼梦十二曲 · 其四 · 恨无常》注释

“喜荣华正好”句:指贾元春入宫为妃,显赫一时,贾府因此成为皇亲国戚。“恨无常又到”句:指贾元春之死。无常是佛家语言,原指人世一切即生即灭、变化无常,后俗传为勾命鬼。元春当了贵妃,但“荣华”短暂忽然被夺去了性命。这里兼有两层意思。“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句:这里说明了元春的死是一种非正常的死亡。“眼睁睁”就可以说明;“荡悠悠”就说明了,她是被人缢死的;芳魂消耗,指元春死后托梦,鬼魂忧伤憔悴“望家乡路远山高”句:元春死亡的地点不是在宫中,而是在山的附近,她是被人弄到山上去缢死的。天伦:古代制度用作父子、兄弟等亲属的代称,这里是父母的意思。贾元春用来称呼她的父亲贾政。“须要退步抽身早”句:预示了贾府的衰败。作为一个政治牺牲品的元春的死亡,在贾府衰败之前,也表明了贾府和其中的人们,特别是女儿们难以避免的悲剧下场。
曹雪芹红楼梦十二曲 · 其四 · 恨无常欣赏
《红楼梦十二曲 · 其四 · 恨无常》赏析

贾府在四大家族中居于首位,是因为它财富最多,权势最大,而这又因为它有确保这种显贵地位的大靠山——贾元春,世代勋臣的贾府因为她而又成了皇亲国戚。所以,小说的前半部就围绕着元春“才选凤藻宫”、“加封贤德妃”和“省亲”等情节,竭力铺写贾府“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但是,“豪华虽足羡,离别却难堪。博得虚名在,谁人识苦甘?”试看元春回家省亲在私室与亲人相聚的一幕,在“荣华”的背后便可见骨肉生离的惨状。元春说一句哭一句,把皇宫大内说成是“终无意趣”的“不得见人的去处”,完全像从一个幽闭囚禁她的地方出来一样。曹雪芹有力的笔触,揭出了封建阶级所钦羡的荣华对贾元春这样的贵族女子来说也还是深渊,她不得不为此付出丧失自由的代价,同时也让读者看见了她心中高出俗流的光辉。但是,这一切还不过是后来情节发展的铺垫。省亲之后,元春回宫似乎是生离,其实是死别;她丧失的不只是自由,还有她的生命。因而,写元春显贵所带来的贾府盛况,也是为了预示后来她的死是庇荫着贾府大树的摧倒,她的死是贾府覆灭的前奏,为贾府事败、抄没后的凄惨景况作了反衬。脂批点出元妃之死也与贾家之败、黛玉之死一样,“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不过,在现存的后四十回续书中,这种成为“大过节、大关键”的转折作用并没有加以表现,相反的,续书倒通过元春之死称功颂德一番,说什么因为“圣眷隆重,身体发福”才“多痰”致疾,仿佛她的死也足以显示皇恩浩荡似的。《红楼梦》人物中,短命的都有令人信服的原因,唯独元春青春早卒的原因不明不白,这本身就足以引人深思。作者究竟怎样写的,从“虎兔相逢”四个字是无法推断的。曲子中有些话也很蹊跷,如说元春的“荡悠悠,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倘元春后来死于宫中,对于筑于“帝城西”的贾府并不算远,“路远山高”、“相寻告”云云,都很难解通的。也只能成为悬案。不过,有一点,曲中写得比较明确,即写元春以托梦的形式向爹娘哭诉说:“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这岂不是明明白白地要亲人以她自己的含恨而死作为前车之鉴,赶快从官场脱身,避开即将临头的灾祸吗?由此可知,元春之死不仅标志着四大家族所代表的那一派在政治上的失势,敲响了贾家败亡的丧钟,而且她自己也完全是封建统治阶级宫闱内部互相倾轧的牺牲品。这样,声称“毫不干涉时世”的曹雪芹,就大胆地揭开了政治帷幕的一角,让人们从一个封建家庭的盛衰遭遇,看到了它背后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各派势力之间不择手段地争权夺利的肮脏勾当。贾探春所说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的话的深长含义,也不妨从这方面去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78
 楼主| 发表于 2024-5-22 10: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贾迎春的曲词里,写尽了她婚后的真实处境
少读红楼
少读红楼
自媒体人,书评人,全网同名帐号:少读红楼
5 人赞同了该文章



  我们继续说红楼梦里的诗词,今天说迎春曲词。

  细品迎春的曲词,与其他人不大相同。关于她婚前的为人、品性,并未提及,而是着重写其嫁与孙绍祖之后的真实处境。

  也许在曹公笔下,这个懦弱到很难引人注意的二小姐,被黛玉评价“虎狼屯于阶陛,尚谈因果”的二木头,似乎除了懦弱二字,没有更合适的字眼来形容她了。

  她在贾府长辈眼中,在大观园众姊妹眼中,几乎都没有存在感。家宴场合她大多缺席,诗社聚会她也不怎么参加,她唯一引人注目的一次,也许就是出嫁了。

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一味的骄奢淫荡贪还构。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


  开头一句中山狼,引用了一个典故,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简子在中山举行狩猎,拼命追赶一只狼。狼逃跑时遇到东郭先生,东郭先生帮助狼躲过灾难,后来狼却扑向了东郭先生。

  这个故事与农夫与蛇的故事内核是一样的,都是用来形容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小人。

  红楼梦里的孙家,当年有了不能了结之事,所以才拜在贾府门下,以求庇佑,但当事情了结之后,孙家完全就变了一副脸色。

  这是典型的过河拆桥,翻脸不认人,且孙家发迹贾府败落时,孙绍祖更是不把贾府看在眼中。

  这正是曲词里所说的“全不念当日根由”的来源,也是迎春嫁出之后薄命的根源。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这个可怜的二小姐,嫁过去不到一年,就被作践死了。




  这个无情兽,一丝不念当日贾府庇护之恩,却恩将仇报,把个贾府二小姐迎春作践折辱的不成样子,把她当成卑贱的丫鬟一般打骂作践,最终导致了迎春的死亡。所以他的名字孙绍祖,谐音臊祖,即让祖先都臊得慌。

  关于第二句,因为各抄本最后两字不尽相同,解读也不一样。有人认为,孙绍祖不仅作践迎春,在家里的角色也是个如贾珍一般,恨不能把家里翻过来的无耻之徒,家里的媳妇丫鬟他都不放过。

  甚至贾府败落之时,他与贾雨村之流,不仅见死不救,还忙着搜集所谓的证据,构陷贾府。正是贪还构,其与贾雨村都是贪得无厌,欲求不满的虎狼之辈。

  贾府之中,贾政还是个正派之人,对一些事也看得比较透。比如秦可卿死时,他就曾劝贾珍不要用违制的樯木棺材,贾赦要将迎春说给孙家时,贾政也曾阻止,因为孙家并非诗礼名族之裔。

  他不仅担心侄女的终身幸福,更担心贾府因此结上虎狼之属,之后被牵连或被算计,这正是贾府败落原因之一。

  迎春虽然是贾府庶出的小姐,但说出去也是后门公府的千金,是贵妃元春的妹妹,一等将军贾赦之女,即便这样,孙绍祖依然敢对迎春下手。

  这里其实隐写贾府败落之事,乃至于早已大不如前,宫里太监敢三番五次来打秋风,孙绍祖之流自然也渐渐地蹬鼻子上脸,更不用说贾赦借着他五千两银子。

  若贾府仍旧如日中天,想必孙绍祖也不敢如此目中无人。当然,如果贾府内囊不空,贾赦不欠他的银子,也就不会有将迎春抵嫁一事。




  因此,作为侯门艳质,公府千金的迎春来说,这些标签都不过是个空壳子罢了,并不能真正震慑住孙绍祖这样的弓马娴熟,应酬权变之人。

  娘家彻底的败落,父亲欠下的银子,自己的懦弱,孙绍祖的无耻,最终导致了她的薄命结局。

  迎春虽然懦弱,但毕竟是小姐,身边的人生事,只要能遮掩过去,她都不计较,如果碰到好的夫家,也许能相安无事,哪怕天天被婆婆数落,被丈夫怪责,只要还不至于不把她当人看,也许她都忍得下去。

  但她万万没想到,她婚后的生活,远比她做小姐时要糟糕百倍千倍,她面对的不再是贪小利的乳母媳妇,忍忍就能过去。她面对的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恩将仇报的无耻之徒,是没有任何良知和人性的禽兽,是五毒俱全无恶不作的恶棍。

  可这就是命,她被父亲作价五千两银子抵卖给了孙绍祖,外人看来,她是贾府金尊玉贵的二小姐,可在孙绍祖看来,她只是一件价值五千两银子买来的商品,高兴了玩玩,不高兴了打一顿撵到下房里去,甚至连他身边长期服侍的丫鬟都不如。

  嫁过去没多久,一个公府千金就这样被活活作践死了,可悲可叹。

  迎春的死,凶手并非只有孙绍祖一个,他父亲贾赦继母邢夫人的不闻不问,也是把她推入深渊的重要帮凶,当然迎春在无爱的成长环境下养成的懦弱好欺的性格,使得她到死都不曾反抗一下。

  作者:夕四少,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发布于 2020-06-29 13: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78
 楼主| 发表于 2024-5-22 10: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贾迎春住所为什么叫紫菱洲?看懂这三字意思,就知道迎春多可怜
2019-10-05 15:26
解读大观园之三|紫菱洲|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大观园每处房舍都有特点。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着重说了潇湘馆、稻香村、蘅芜苑和怡红院,元春省亲时也对这四处最喜欢。贾家三春的存在感不如宝黛钗和李纨,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大观园其他房舍。贾迎春选择了“紫菱洲”,那么“紫菱洲”对迎春又有什么意义呢?下面聊聊。



(第七十九回,贾宝玉)因此天天到紫菱洲一带地方徘徊瞻顾,见其轩窗寂寞,屏帐翛然,不过有几个该班上夜的老妪。再看那岸上的蓼花苇叶,池内的翠荇香菱,也都觉摇摇落落,似有追忆故人之态,迥非素常逞妍斗色之可比。既领略得如此寥落凄惨之景,是以情不自禁,乃信口吟成一歌曰:
池塘一夜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
蓼花菱叶不胜愁,重露繁霜压纤梗。
不闻永昼敲棋声,燕泥点点污棋枰。
古人惜别怜朋友,况我今当手足情!
《紫菱洲歌》是贾宝玉专为贾迎春所作诗歌。也是原文对“紫菱洲”的正面描绘。第七十九回迎春出嫁看似不如薛蟠迎娶夏金桂,但就像脂砚斋说的,迎春才是主,而薛蟠金桂夫妇是从。



迎春确定出嫁后搬出紫菱洲,贾宝玉天天在紫菱洲附近徘徊。若林黛玉离去,贾宝玉又将如何?《红楼梦》不用处处明写,已经写出很多故事。

贾迎春选择紫菱洲是有原因的。紫菱洲建于水上,芦苇丛密,菱花飘摇,蓼花摇曳真正是飘飘欲仙的好地方。不过“蓼花”“菱花”“芦苇”都是美丽却无足轻重,凸显出贾迎春浮萍一般的人生。

“蓼花”就是有名的狗尾巴花,虽然古人对其多有歌咏,到底不如牡丹、芙蓉、海棠、桃、杏之盛。第六十三回群芳夜宴,唯有迎春未到,皆因她是“蓼花”,花签上不好说有没有蓼花。而“梧桐落,蓼花秋”,贾迎春出嫁在初秋,代表大观园零落开始,即将“开到荼蘼花事了”。

紫菱洲建于水上本就寓意漂泊无根,就像“菱花”一样,看似精致,实则浮于水面,根基浅薄。

贾迎春在贾家四春中最没有存在感。本是妾生庶出,娘亲又死的早,父亲贾赦、嫡母邢夫人根本不在意她,好在从小被贾母接养在身边。用她的话说:

(第八十回)“我不信我的命就这么不好!从小儿没了娘,幸而过婶子这边过了几年心净日子,如今偏又是这么个结果!”


贾迎春命苦,苦的无人注意,父母兄弟皆没人关心她的死活。很多人都忽略了王熙凤才是她的亲嫂子。贾赦因五千两银子将她嫁给孙绍祖,背后虽是孙绍祖耍无赖,到底也是贾赦对女儿毫无情意。迎春被孙绍祖虐待而死,固然是她不怒不争,何尝不是家人冷漠所致?

贾宝玉在紫菱洲作完《紫菱洲歌》纪念迎春,香菱突然出现。紫菱、香菱都是菱,而菱与荷形似,本就是《红楼梦》中薄命象征。《红楼梦》中与菱荷相关的人命都不好。

芙蓉:林黛玉、秦可卿(小蓉大奶奶)、晴雯、甄英莲(香菱)、柳湘莲、蒋玉菡、菂官、藕官、茄官……都与荷花芙蓉有关

菱花:迎春、香菱、龄官…都与菱有关。

这些人是《红楼梦》中最苦命之人。贾迎春因“紫菱洲”命中带“菱”,与莲相关。而菱与凌通,贾迎春遭孙绍祖虐待,香菱遭夏金桂薛蟠虐待,都应在这个“菱”字上。曹雪芹用“菱”字,将迎春、香菱同样的悲剧结局交代清楚。



「喜冤家」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一味的骄奢淫荡贪还构。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
贾迎春「喜冤家」曲子是真正的讽刺。贾迎春与孙绍祖是冤家,没有“喜”,反倒是一出悲剧。迎春本是公门千金艳质,在孙绍祖眼中不过是下流蒲柳。本应娇嫩得爱护,却“骄奢淫逸”肆意凌虐。正应了《紫菱洲歌》所言“池塘一夜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蓼花菱叶不胜愁,重露繁霜压纤梗。 ”

贾迎春“芰荷红玉,蓼花菱叶”,禁不得“秋风、重露、繁霜”,奈何贾家大势已去无人珍惜,等待迎春的命运,唯有一死尔!

“紫菱洲”美则美矣,总觉得那么孤立在水上,真正无依无靠罢了。

「文/君笺雅侃红楼」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78
 楼主| 发表于 2024-5-22 10:32: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迎春身份揭秘!一味的骄奢淫荡贪还构:還搆?还構?還構?何解?
2023-12-14 12:40:42 来源: 长安昭阳王 陕西  举报
1
分享至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125】

一味的骄奢淫荡贪还构:

“还构”两字,在很多版本中被校正为“欢媾”,从谐音、意义都更符合。

问题是:为什么要把“欢媾”写成“还构”?

甲戌本:還搆

庚辰本:还構

己卯本:還構

虽然三个版本是三种写法,但只是异体字,其实这三个重要版本写的是同一个结果:“还构”。那就不能一改“欢媾”了之,至少我们要追问一步,为什么书中要写成“还构”?

看同时代的《康熙字典》:

还:“【篇海類編】音浮。又音否。俗作還字。”

构:异体字搆、構。“【篇海】同構。楮木也。”

构本义是一种树,构树,也叫楮树,是同一种树。如下图:




注意“楮”字有两音:chǔ,zhū

这种情况,依稀曾见:前文在秦可卿葬礼,“送殡名单”章节,解过“冯陈褚卫”的“褚”chǔ,故意被藏,却强调下句“蒋沈韩杨”同位置的“韩”,而且提醒“奇”!因“褚”是多音字,还有zhu音,前文解为“朱”。即:“冯陈卫”、“韩奇”明显藏了“褚”,“朱”!

这里“构”也是,构 = 楮,“楮”是多音字,还有zhū音,“朱”!

还,也是多音字,还“音浮”。

“还构”,看来红楼作者这次玩的不是汉字的多义,而是多音,还、楮,念作:福、朱!

本来嘛,“淫荡”已经包含了“贪欢媾”的意思,“淫荡贪欢媾”明显用词重复了。

我们前文解过:弘光帝朱由崧继承了福王朱常洵的荒淫、饮乐,书中又好色又酗酒的正是迎春反面的弘光帝,只是出于正面情节的合理性,把又饮又淫的特征移到了迎春嫁的姓“孙”的身上,又在正面成了迎春被作践致死的合理原因,也是一石二鸟。

现在从“还构”= 福、朱,我们得到了一致的解读:一味的骄奢淫荡,说的也是福王系的朱由崧,一味淫乐,不理政事,腐败混乱,导致亡国。

对这样的问题,看来不需要很精深的专家,只要查下康熙字典,就能一眼看出。问题是,读红楼的人,都自视甚高,有几个人会去查“还”字?查“怀金悼玉”的“怀”字?“莲枯藕败”的“莲”字?一个劲儿往深里钻,朝复杂去考虑,却不往简单去想。通过前文很多解读,我们看到,红楼作者并未把问题搞得多复杂,比解一道高数题简单多了,简单到五行、百家姓、“胎儿龟蛋”。简单到画着一张弓,勒着个香橼yuan,表示这个名中带“元”yuan的人是弓弦勒死的。简单到中山狼,是把“无情”人,比作“无情”兽,而且这个“无情”被三个主角都指出过,可以说非常明显。简单到“偷香玉”的耗子,住在“盗香”村。

复杂点的,像解“妬”字,用拆字法,一女一石,还专门安排个演员,名叫“一贴”,来讲笑话,说“一贴百病皆除”,让读者看出来,女石一贴,百病皆除。为了告诉读者贴石之女是谁,作者把二哥、二嫂都派出来表演,说了一大堆“兄弟”的话,并写了18个“顽”字!不厌其烦、苦口婆心地指出“纨”,揭示大嫂子李纨。甚至用“嫂子顽”、“那个顽”,指出“嫂子纨”。并且这个“妬”字,还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李纨的判词中。可以说,只要读者把前后看到的这几处“妬”字串联起来,不是红学专家,也能看出,反面在揭露同一个人。

我们需要的是,前后串联,系统理解,把整体框架先搭起来,然后添砖加瓦就是了,即使把几块砖瓦弄错了,也关系不大,不影响大局。红学专家反倒可能在一个点上钻的太深,钻了个井,掉进去了,一时半会儿出不来,可以理解,是因为太精深,反而迷失了整体性、系统性。

所以我建议,反面读红楼,应尽量简单、系统、整体,不要挖井,如果一个问题搞得太复杂,很可能是跑偏了。《红楼梦》这本书,显然并不是只有专家才能读的书,作者采用小说体、通俗话,用假语村言,敷演故事,显然就是给大众的读物,只是不同读者领悟到的内涵深浅不同而已。

看迎春的谜语:

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
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同。
贾政心内沉思:“迎春所作算盘,是打动乱如麻。”

打动乱如麻:一个字,“乱”,镇日纷纷乱,指江北四镇、左良玉等藩镇,跋扈内乱,无人能制,从始至终,整天纷纷乱。

算盘:阴阳运数,弘光无运,该亡之意。




桃花带雨浓:

40回,“金鸳鸯三宣牙牌令”,鸳鸯道:“左边‘四五’成花九。”迎春道:“桃花带雨浓。”韵都错了,原是凤姐儿故意都让说错了。

看迎春说的这句出处,出自李白的诗《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桃花带雨浓”的上句是“犬吠水声中”,“水”是满清关键字,反面是骂满清犬吠!

在众人说的酒令中,别人都没说“水”,只有宝钗说“水荇牵风”,所以迎春是骂宝钗代表的满清:犬吠!也与我们一贯的解读都一致。

仅这一句话的酒令,迎春这个角色的立场便已表露无遗。

太上感应篇:

73回,因贾母动怒查赌,查出迎春乳母,邢夫人来到迎春处,说起奶妈犯法,“迎春不语,只低头弄衣带”,让人印象颇深。绣桔说攒珠累丝金凤之事,乳母儿媳嚣张跋扈,竟视迎春为无物,绣桔说:“姑娘怎么这样软弱!”

迎春呢?不闻、不理!竟然拿了一本《太上感应篇》给读者看。

《太上感应篇》是讲祸福善恶,劝人向善的道教经典,借“太上”之名,说天人感应,人的善恶能感动天地,必有报应。

《太上感应篇》第一句: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太上:

在此篇中之义,当然是指太上老君,至高无上的道教至尊。

而“太上”这个汉语词汇,本义就是至高无上、至尊之意,因此也指皇帝、天帝、太上皇。

比如,指皇帝:《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中,“大王不察古今之所以安国便事,而欲以亲戚之意望於太上,不可得也。”颜师古注:“太上,天子也。”

祸福之“福”,反面指出“福王”之福。

所以迎春拿《太上感应篇》给读者看:太上、福,是福王、皇帝,给读者指出那个软弱、不理事的福王、弘光帝。

迎春的两句名言:

“问我?我也没什么法子。”

“任凭你们处治,我总不知道。”

黛玉道:“真是‘虎狼屯于阶陛尚谈因果’!若使二姐姐是个男人,这一家上下若许人,又如何裁治他们?”

看迎春的回答:“正是,多少男人尚如此!何况我哉?”

黛玉已说明了迎春其人:是虎狼立于阶前仍不理事,是个男人,如何裁治下人!

迎春的回答更直白地提醒读者:正是,那段历史上,男人尚如此!

对照前文那段历史,有个男人,虎狼立于阶前仍不理事,在倾城倾国之际:扬州不救,京城不守,关上城门,看戏喝酒,敌人没到,直接先走。很显然:弘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78
 楼主| 发表于 2024-5-22 10:3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太上感应篇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太上感应篇》为道教经典,内容主要是劝人遵守道德规范,时刻止恶修善自利利他。本书特别强调承负法则,道经中系统的提出承负论的观点,是在东汉的《太平经》中。行善积德福庇子孙,作恶受罚殃及子孙。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太上感应篇

别 名
《感应篇》

作者
佚名

译者
李朝杰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8月

页数
205 页

出现时间
宋代

目录
1简介
2主旨
3现实意义
4核心思想
5正文
6译文
折叠编辑本段简介
在道教典籍中,有一部篇幅虽短,但知名度却不亚于《道德经》的道经,它就是《太上感应篇》。《太上感应篇》,又称《感应篇》,它成书于我国北宋末年,其作者不详。《太上感应篇》篇幅极短,因此流传中错误很少,基本不存在版本差别问题,无论是《乐善录》中所收《感应篇》,还是宋理宗题词的《感应篇》,乃至明清和民国时期流行的《感应篇》,其经文都是相同的。《太上感应篇》的篇幅很短,全文只有1274个字。在这篇短文中,作者借“太上”之口,阐发了他的道学观点,指出行善去恶对于长生乃至成仙都是至关重要的,求道者只要不懈地行善,必能得到天神的佑护,实现追求的目标。由于作者极力倡导在世俗生活中行善去恶,因而这部道经又被人们当作善书,并被尊为“善书之首”。

折叠编辑本段主旨
《太上感应篇》在开篇写道:“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这几句是全篇的纲领,文中的其他内容均是围绕着这16个字展开的。在这里,作者提出人所遭遇的福和祸,完全是自身行为导致的结果,善与恶的不同表现一定会得到不同的福和祸。为善得福,行恶得祸。也就是说,人的福祸取决于人是行善还是为恶,善与恶在人与福祸之间起决定作用。

折叠编辑本段现实意义
《太上感应篇》问世后,许多人只把它看作是劝善之书,强调它的社会功用,这是不全面的。其实无论是做一个普通人,还是一个修道人,去恶修善都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去做的事情。时代变了,但是天地间最根本的道理没有变,人性的根本也没有变,《太上感应篇》除了点明了人在去恶修善过程中,所需要做的具体事情之外,更重要的是给我们阐明了一个道理: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这个道理也和佛家的因果论不谋而合,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现代人总是强调科技,殊不知在自然面前,人类的小把戏不值一提,科技不是万能的,宇宙万物造化的本源才是万能的。《太上感应篇》就向我们阐述了一个宇宙间最根本的道理——因果报应,及在因果报应下善恶祸福之间的关系。做好人还是坏人,不是社会、环境决定,而是由自己决定。漫漫人生路,终归有一天要回头是岸。[1]

折叠编辑本段核心思想
折叠承负法则
这个法则指的是人们的行为将会产生相应的结果,如果行善就会得到福报,如果作恶就会受到惩罚。这种思想与道家所提倡的“因果报应”观念有着相似之处。道家认为,人们的行为将会影响到自己的命运,善行可以带来好的果报,而恶行则会受到惩罚。这种思想在道家经典《道德经》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阐述:“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这句话强调了人们应该注重自身的道德行为,以顺应天道的规律。

折叠无为而治思想
这个思想指的是人们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不要过度干预自然和社会的发展。道家认为,自然的规律是最为正确的规律,人们应该遵循自然的规律,不要过度干预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这种思想在道家经典《道德经》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阐述:“道法自然。”这句话强调了人们应该遵循自然的规律,不要过度干预自然和社会的发展。

折叠重德轻财思想
这个思想指的是人们应该注重道德修养和个人品质的提高,不要过分追求金钱和物质利益。道家认为,金钱和物质利益并不是衡量人们价值的唯一标准,道德修养和个人品质的提高才是人们应该追求的目标。这种思想在道家经典《道德经》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阐述:“上善若水。”这句话强调了人们应该追求像水一样纯净、高尚的道德境界。

折叠天人合一思想
这个思想指的是人们应该与自然和社会融为一体,达到一种和谐共生的状态。道家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存在着一种神秘的联系,人们应该与自然和社会融为一体,才能达到一种和谐共生的状态。这种思想在道家经典《道德经》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阐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强调了人们应该遵循自然的规律,与自然和社会融为一体。[2]

折叠编辑本段正文
太上日:“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

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d-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月晦之日,灶神亦然。

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惮,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

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

苟或非义而动,背理而行;以恶为能,忍作残害;阴贼良善,暗侮君亲;慢其先生,叛其所事诳诸无识,谤诸同学;虚诬诈伪,攻许宗亲;刚强不仁,狠戾自用。

是非不当,向背乖宜;虐下取功,谄上希旨;受恩不感,念怨不休;轻蔑天民,扰乱国政;赏及非义,刑及无辜;杀人取财,倾人取位:诛降戮服,贬正排贤;凌孤逼寡,弃法受赂;以直为曲,以曲为直:入轻为重,见杀加怒:知过不改,知善不为;自罪引他,雍塞方术;讪谤圣贤,侵凌道德射飞逐走,发垫惊栖;填穴覆巢,伤胎破卵愿人有失,毁人成功;危人自安,减人自益;以恶易好,以私废公;窃人之能,蔽人之善;形人之丑,许人之私:耗人货财,离人骨肉;侵人所爱,助人为非;逞志作威,辱人求胜;败人苗稼,破人婚姻。

苟富而骄,苟免无耻;认恩推过,嫁祸卖恶;沽买虚誉,包贮险心;挫人所长,护己所短;乘威迫胁,纵暴杀伤;无故剪裁,非礼烹宰;散弃五谷,劳扰众生;破人之家,取其财宝;决水放火,以害民居;紊乱规模,以败人功;损人器物,以穷人用。

见他荣贵,愿他流贬;见他富有,愿他破散:见他色美,起心私之;负他货财,愿他身死;千求不遂,便生咒恨;见他失便,便说他过;见他体相不具而笑之,见他才能可称而抑之。

埋患厌人,用药杀树:患怒师傅,抵触父兄:强取强求,好侵好夺:掳掠致富,巧诈求迁;赏罚不平,逸乐过节;苛虐其下,恐吓于他。

怨天尤人,呵风骂雨;斗合争讼,妄逐朋党;用妻妾语,违父母训;得新忘故,口是心非;贪冒于财,欺罔其上;造作恶语,谗毁平人;毁人称直,骂神称正;弃顺效逆,背亲向疏:指天地以证鄙怀,引神明而鉴猥事。

施与后悔,假借不还:分外营求,力上施设:淫欲过度,心毒貌蒸:秽食喂人,左道惑众;短尺狭度,轻秤小升;以伪杂真,采取奸利;压良为贱,谩墓愚人;贪婪无厌,咒诅求直。

肩酒字乱,骨肉急争;男不忠良,收是天合女买顺个利是军于妻子,失礼于舅姑;轻慢先灵,违逆上命;作为无益,怀挟外心;自咒咒他,偏憎偏爱。

越井越灶,跳食跳人;损子堕胎,行多隐僻;晦腊歌舞,朔且号怒;对北涕唾及溺,对灶吟咏及哭;又以灶火烧香,秽柴作食;夜起裸露,八节行刑;唾流星,指虹霓:辄指三光,久视日月;:春月燎猎,对北恶骂;无故杀龟打蛇。

如是等罪,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算尽则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又诸横取人财者,乃计其妻子家口以当之,渐至死丧。若不死丧,则有水火盗贼、遗亡器物、疾病口舌诸事,以当妄取之值。又枉杀人者,是易刀兵而相杀也。取非义之财者,警如漏脯救饥,鸩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

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

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

折叠编辑本段译文
太上老君说:“人的祸福没有门路,完全是由自己招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像人影紧跟着形体一样,绝不差错。所以天地之间,有专管过错的神明,按照犯罪的轻重,来削减年寿。(人活一百天叫一算,十二年叫一纪)。不但年寿被减,而且罚他贫困损耗。患难的事情纷至沓来,大家都厌恨他,刑罚祸害跟着而来。吉祥之事,没有他的份儿。凶煞恶煞使他受灾殃.到了年寿已减尽时,就是死期。三台神君掌金玉,禄位,土田;北斗神君掌延生,注死,祸福。他们在人的头上,记录人的罪恶,夺其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的身体中,(上尸神彭居,中只神彭质,下口神彭矫,)分别居于人脑,胸,腹部,每到庚申日(每六十天有一日)时常进见天曹,检举人的罪过。每月最后一天,灶神也会检举一家的罪过。罪过大的削减十二岁纪也,罪过小的削减百天。大小罪过,共有一百多种。想延年益寿的人,先要避免大小过错。合乎道义的事,应勇往直前去做。修道者,对于正道,亦应遵而修之;不合道义的事,做不得,更应悬崖勒马而不为。修道者,对于邪道,应退而弗修。不走邪恶之路,不明瞒,不暗骗。力行好事,多积阳功阴德。发慈悲心,爱护生物。尽忠国家,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先端正自己,然后劝化他人,怜惜和救济孤寡无依靠的人。尊敬老人,爱恤他人的幼儿。昆虫草木,尚且不能伤害。别人有不吉利事,应怜悯他,高兴别人做好事。别人有急需时,慨然济助。别人有危险时,立刻救他。人我一体,他人的得失,等于自己的得失。不宣扬他人的缺点,不夸耀自己的优点。阻止恶事,表扬善事,把多的让给人,自己取少的。受人欺侮,不怨恨,受到宠爱,要看成像天上掉下来一般惊畏,并加紧积功德。给人恩惠,不求报答。施舍给人,没有后悔。所谓善人,大家都尊敬他,上天会保佑他,应得福禄,不求自来。邪神凶星敬畏他,不敢相犯,众神之灵处处保护他,做任何事必定成功,可达成成神成仙的愿望。

天仙者形神俱妙,与道合真,要做一千三百件善事。地仙不饥不渴,寒暑不侵。要做三百件善事。如果对不正当的事动念头,违反道理做事,做了坏事,反说自己能干,忍心残杀人或物,暗中加害好人,背后欺瞒元首或双亲,对教师傲慢,对自己的职务不尽责,哄骗外行人,诽谤同学,以不实冤枉好人,以假充真骗人,挑剔同族亲戚。攻其阴私,气质刚暴无慈爱心性情凶狠乖戾,一意孤行,不听善劝。以非为是,以是为非。亲近恶人歹事,远离善人好事.为争取功赏,不顾民间疾苦,为求得宠,不惜用尽欺巧方法拍马屁,去迎合上峰的意思。接受别人恩惠不感谢不报答,受别人欺辱,怀恨于心,念念不休。看不起百姓,不重视民情。不为国为民,反而违法乱搅。奖赏不义之人,弄罚无罪的人。谋财害命,用计谋使人丢官司,然后乘机取而代之。杀死投城降服的人,驱逐正人,排拒贤人。凌辱孤儿,逼迫寡妇。接受贿赂,不遵照法律处理事件,是非曲直不明辨,只因贿赂瞎了眼。轻罪判重弄。看到临死刑的人,不哀怜,反而嗔怒他。不知廉耻,丧失天良,自己的罪过,故意牵扯别人,把济世养生的技艺保密不公开。对圣贤讥笑又诽谤,迫害有道德的人。射杀飞禽,赶捉走兽,掘挖蛰虫,吓惊栖鸟,毁损洞穴鸟巢,使虫乌走兽无法居住,伤害怀孕的动物,弄破它们的蛋。希望别人有过失,怕别人成功,百般破坏,使别人陷于危险境地,以求得自己的安稳,扣减别人财物,增加自己利益,用自己不好的,换取别人好的,为了图谋私利,不惜妨害公益。偷取别人技能,如作品,设计图案,专利品等,掩蔽别人的优点,宣扬别人的丑事,指摘别人的阴私秘密,消耗或浪费别人的财物,搬弄是非,使人与至亲反目分离。侵夺别人心爱之物。帮助别人为非作歹,放纵意志,作威作福。侮辱他人以求自己胜利。损伤别人农作物,破坏人家的婚姻。取非财致富,不知行善反而骄奢,侥幸逃过刑罚或难关,竟还敢做出没廉耻的事。别人所做的恩德,硬说自己的功劳,自己有过犯,则推到别人身上。自己该受的灾祸,自己的罪恶,移嫁他人。不务实际,凭财势奸巧争得地位,奖赏等美名,包藏奸诈害人之心。挫折别人才能,使人不能舒展,掩饰自己短处,不肯认错,仗著威势,胁迫他人,顺己之所为。放纵暴戾心性,或纵容恶人杀伤人物生命。为了时罩而裁制衣着,为自己的口腹,宰杀动物烹煮来吃,把养人的谷物,任意抛弃不珍惜。劳役人民,扰害百姓。使人破产,乘机取他的财宝,破坏堤防或放起大火,造成别人家宅毁坏,生命死伤。别人的事业具有规模,故意弄乱它,使之前功尽弃不能成功。损坏别人的器具物品,使他无法使用。看到别人荣华贵显,希望他被降免。别人发财希望他破产亡家。看到他人妻女貌美,便起了邪淫之心。欠人财物,希望他死,不必还债。非分的奢求,不能遂心,就咒骂怀恨他人。人家有不如意时,就议论他平日的过错。

见外貌丑怪的人,不怜悯,反而讥笑,见人有才能,不称赞反而贬抑他。暗地里埋下蛊毒,用邪术妖法魇魅人,用毒药杀伤花草树木。对老师怀恨,发怒,无礼之至。不孝双亲,不敬兄妹。取求之间诉诸强权,不讲情理法,喜欢用奸计暗取或恃强夺取。为求财富而掳人劫夺财物。不脚踏实地,以奸巧弄假的手段求得升迁。赏罚偏私,不公平,安逸享乐,放纵不节制。对部属佣人,刻薄残暴,虚张声势,使人害怕。不如意的事,一味怨尤。风雨不调顺,就诃责怒骂。搬弄是非,使人打斗诉讼,从中取利,盲目加入不法的盟帮,会,社,随声附和。采纳妻妾不合道理的话,违背父母的教训。喜新厌旧,口是心非,贪污钱财,欺瞒上司。捏造不利人的坏话,造谣毁谤平白无辜的人。毁坏别人的名誉和人格,自以为正直,污骂神明自以为公正。离弃顺天理的事,去效法逆天理的事,背离至亲骨肉,反而向外人献殷勤。

存心不良,反叫天地做见证,做污秽事,请神明照察。施舍财物,后又懊悔,欠人财物不肯偿还。不守本分,妄想钻谋名利富贵。把精力都放在奢侈豪华布置。邪淫过分,纵欲不节。内心恶毒,外貌慈和。把变质脏腐的食物,拿给人吃。以妖法邪术迷惑大众。尺度不公,买入量长,卖出量短,秤升不平,卖出称轻,买入称重,以假货掺杂在真货内卖出。以不当正当方法获取利益。仗势恃财强迫清白人家操守贱业,欺骗愚笨的人。对名利财势,贪得无厌。对天地神祗咒诅,证明自己理直。嗜酒如命的人,容易做出违反德性的事。与家人怨忿争执不忍让,男人不忠实,不行善。女人不温柔和顺。丈夫不善待妻子,造成家庭失和,太太对丈夫不敬重。夫妻之间,说话往往夸张不实。并且时常起嫉妒疑忌之心。

先生对妻子儿女有不得体的言行,媳妇对公公婆婆不孝敬。对去世的父母祖宗,安葬时违礼制或祭祀不虔诚。违背长上的教令。平日所作所为,尽是对个人社会国家无益的事,暗中怀有私心。心有怨恨,自咒又咒人,待人不公,偏祖自己喜欢的人,排斥自己讨厌的人。跨越水井或炉灶。跳过食物或人身。溺婴打胎。行为不能光明正大。月底年终歌舞,会误了正经事.

每月初一及恨气恼,每天清晨怨而号哭,面向北方,擅皇涕,吐痰,大小便。面向炉灶歌唱哭泣。用灶火点燃线香。用污秽不洁净之木柴烧饭菜,夜间起来赤身露体,一年八大节气:四立二分二至,施行刑罚。对流星吐口液,手指彩虹,常常以手指日月星,以眼注视日月。春季烧山林猎捕走兽。向北方口出恶言。无缘无故,杀伤龟蛇。就以上所列一百七十项之罪,司命之神按罪之大小,重罪夺其死,尚抵不过罪恶,就由子孙承当灾祸之报。利用恶势力或其他不正当手段,逼取别人的金银财宝。横取的人,灾祸抵消有余者,便由他的妻子家人担当。或以死丧之灾消祸,如侥幸不死,便有水灾,火难,盗抢,贼偷,遗失用具,疾病,官司,口角等报应,报应轻重,他恰好与横取他人钱财的值相等。逞贪或任性冤枉杀人。正是换刀兵之灾相报,难逃一死。

夺取不义之财,就像吃有毒的肉脯充饥,饮有毒的酒解渴,不但不能暂时果腹,,紧接著就丧失了性命。念头动于善或恶,吉凶便已决定。曾经为非作歹,以后觉醒改悔,勿以恶小而为,勿以善小不为,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并非古人之虚言。下功夫从口讲,眼观,行动三样开始,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件恶,三年上天一定会降祸于他。为什么不勉励实行感应篇呢?[3]

参考资料
1.中华文化经典,第一善书《太上感应篇》导读,指明人生祸福之路  . [2023-12-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4 19:02 , Processed in 0.06436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