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林黛玉【天上绛珠仙子】三生石上旧精魂晴为黛灵黛为晴魂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4-7-3 14:3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夏金桂爱吃油炸焦骨头还能忍,给林黛玉吃五香大头菜,实在不能忍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关注他
3 人赞同了该文章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红楼梦》八十回后越来越粗糙,无论如何解释“它”是否曹雪芹原笔,文字骗不了人,线索更骗不了人,作者的“精神”也骗不了人。

八十回后的文字与八十回前,就根本不是一个人的手笔。


就像《孙温绘全本红楼梦》,后面由孙允谟续笔,笔法和画风完全不同一样。

不是孙允谟不能够尽量模仿孙温的画风,而是二人的精神完全不同。

《红楼梦》最关键处,还在于八十回前铺垫的那些线索。

不是写了黛死钗嫁、宝玉出家,贾兰金榜题名,袭人嫁给蒋玉菡、贾家莫名其妙抄家,就说与前文对榫了。这些已经在八十回前非常明确,谁续写都要这样结局。

但像贾家因谋逆抄家、彻底败亡的伏笔,林黛玉远嫁的伏笔,贾探春远嫁异国做王妃的伏笔,贾元春被皇帝赐死的伏笔,贾政王夫人发配岭南的伏笔等,续书一个也不对。

更是将史湘云,薛宝琴等人给写“丢了”,将薛宝钗写出个儿子,还留在贾府好吃好喝好生活,就完全不能认可。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其实在《红楼梦》第七十九回后,就有了一些问题出现。

也便有了说法,第七十九、八十回也非曹雪芹原笔。

其实从原文的文章延续来看,第八十回远比第六十七回要强,差强人意处有限。

比如说夏金桂,爱吃油炸焦骨头,这是整个八十回前,唯一一个比较“粗”的描写。

八十回前,尽管也写了类似甄士隐家这样不如贾家太远的富绅,却也绝口不提“油炸焦骨头”这样的粗糙饮食。

即便是贾雨村和冷子兴吃酒,古董行的程日兴送给薛蟠而请客的暹罗猪,鲟鱼,西瓜和藕,随后冯紫英请客等,全都没有见过与“油炸焦骨头”这类相等的饮食。

贾府的丫头芳官吃饭,虽然小厨房柳家的给她吃了小灶,但“一碗虾丸鸡皮汤,又是一碗酒酿清蒸鸭子,一碟腌的胭脂鹅脯,还有一碟四个奶油松瓤卷酥,并一大碗热腾腾碧荧荧蒸的绿畦香稻粳米饭”,也肯定不是主子小姐们的精致饭食。


可你看这种精细,哪里是“油炸焦骨头”可比。

夏金桂好歹是不比四大家族薛家差的桂花夏家的女儿。她吃“油炸焦骨头”就酒,就好比如今上流社会人家女儿,专吃鸡架配“老雪”(沈阳特产),不是不能而是罕见,甚至就是不能。

富贵人家自有规矩礼仪,吃一两次可以,“爱吃”“常吃”是不能被纵容的。

有人说宋美龄据说就喜欢吃鸡骨头。说实话清末的豪门规矩远比不得清初到宋明。且宋家当时的出身阶层,也比不得四大家族贾史王薛为高。

何况宋美龄是个留洋的现代女性,西方饮食中油炸的本就多。但在古代中国,“油炸焦骨头”就是不高级,上不得台面的饮食。

夏金桂只吃一次两次还行,可她从小就吃,来了薛家还吃,多少显得不合常理。

诚然,夏金桂自甘堕落,愿意作贱的自己“下·贱”,也能解释她的性格和作为。

就像贾母听信秋桐诬告,骂尤二姐“吃醋……是贱骨头”一样,“油炸焦骨头”突出了夏金桂是“贱骨头”的意思。


但不可否认,从第八十回这个“油炸焦骨头”开始,《红楼梦》的走向就彻底的变化。

那些精致越来越少,粗俗越来越多,直到给林黛玉吃上了“五香大头菜”,是真的无法接受。

(第八十七回)紫鹃道:“刚才我叫雪雁告诉厨房里给姑娘做了一碗火肉白菜汤,加了一点儿虾米儿,配了点青笋紫菜……还熬了一点江米粥……还有咱们南来的五香大头菜,拌些麻油醋可好么?”

火肉白菜汤,青笋紫菜,江米粥,五香大头菜拌麻油醋……


我们再看芳官吃的那顿饭:

(第六十二回)“一碗虾丸鸡皮汤,又是一碗酒酿清蒸鸭子,一碟腌的胭脂鹅脯,还有一碟四个奶油松瓤卷酥,并一大碗热腾腾碧荧荧蒸的绿畦香稻粳米饭……”

是否发现问题?

贾母在抄检大观园第二天,给林黛玉送来“鸡髓笋”,王夫人送给贾母吃的“椒油莼齑酱”,何等高雅,再看五香大头菜……

就算林黛玉吃“五香大头菜”,贾府做出来的也应该叫“麻油五香芥菜”,怎么可能是“五香大头菜拌麻油醋”!


更何况林黛玉起码也得吃红粳米粥,又怎么可能是“江米粥”?

乌进孝送田租时,根本就没有“江米”的说法,而是用的“碧糯”“白糯”,让贾府如何做“江米粥”给林黛玉吃?

类似问题比比皆是。不是说八十回后不好,只是作者显然与曹雪芹相比,驾驭文字和文化的底蕴没有办法比较。

读书人是要清楚的。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5-08 07:23・IP 属地西藏
红楼梦(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4-7-3 15:51:53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林黛玉是金陵十二钗之冠么?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关注他
1 人赞同了该文章


(我是君笺雅,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
近期网上有关于林黛玉是金陵十二钗之冠的说法,我认为首先十二金钗之冠的说法并不成立!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林黛玉是十二金钗之冠。十二金钗也不是一个排名。《金陵十二钗》曲子确实有顺序,可也并不明显为排名顺序。比如王熙凤,巧姐儿女儿的位置就明显出入较大。
一,林黛玉作为女主角自带光环?
《红楼梦》除了贾宝玉没有特别明确谁是女主角。林黛玉,薛宝钗一直是并列的。两人之间的情节描写差不多。除此之外王熙凤和贾母的出场甚至不比薛林少,甚至尤有胜出。



林黛玉成为女主角是现代的认知。人们约定俗成的认为与男主角谈恋爱的就是女主角。所以林黛玉就成了女主角了。其实《红楼梦》一直是家族群体的描写,并没有特别突出某个人。
二,林黛玉的容貌和才气确实出类拔萃。
林黛玉的长相不用说。在姐妹中出类拔萃的。但也没说她就最美。薛宝钗从不比林黛玉差。
六十五回,兴儿在和尤二姐尤三姐面前八卦荣国府的时候对林黛玉和薛宝钗有过形容。
“每常出门或上车,或一时院子里瞥见一眼,我们鬼使神差,见了她两个,不敢出气儿。”生怕这气大了,吹倒了林姑娘;气暖了,吹化了薛姑娘。”
群众的眼光雪亮的。可见,薛宝钗与林黛玉不分轩轾。薛宝钗甚至在“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抽的“艳冠群芳”的签,所以林黛玉在容貌上也不占优。
至于诗词确实林黛玉领衔,甚至比宝钗略有胜出。但后边史湘云,薛宝琴的表现明显不弱于林黛玉。才气方面林黛玉也不绝对领先。
综上,林黛玉真要说是一定为金陵十二钗之首只能说她综合势力强一点点,因为无论情节描写,情节推进,容貌,才气,林黛玉都十分平均名列前茅。但整体来说并不优势明显。“十二金钗之冠”这个说法并不成立!
君笺雅侃红楼,多歧为贵。你的关注将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动动手指,关注一下。非常感谢 !

发布于 2018-05-18 00:5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4-7-3 15:5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君笺雅读红楼—《枉凝眉》不是宝黛爱情悲歌,到底写了谁?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关注他
4 人赞同了该文章
​(我是君笺雅,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
很小读《红楼梦》,因为是八七版电视剧的主题曲,对《枉凝眉》印象特别深刻。后来看文章,都说是写“宝黛悲歌”,个人却有不同看法!




一直觉得《枉凝眉》写了《终身误》薛林以外,和宝玉有情感纠葛的六个女子。《终身误》写了薛林,《枉凝眉》就牵连出六个和贾宝玉有缘无分的女子。这里面,每一个都让他枉自凝眉叹息!
一个是阆苑仙葩 史湘云。
一个是美玉无瑕 妙玉
一个枉自嗟呀 金钏
一个空劳牵挂 香菱
一个是水中月 晴雯
一个是镜中花 袭人
关于枉凝眉。一直以来看红楼都觉得很奇怪,因为《金陵十二钗》曲子第一首《终身误》是宝钗黛玉合篇,是从贾宝玉的角度,阐释和他一生牵绊最深的两个女子。一句“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已经道尽了他对林黛玉的感情,也交代完了宝钗和黛玉。那么同样是第三人描写角度的《枉凝眉》就不应该再继续写黛玉和宝玉!
那么《枉凝眉》应该写谁?以曲子的角度,《枉凝眉》也很奇怪。它用了六个“一个”,这种排比的写法一定不是写一个人的!之前很多学者认为是写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我自然不如各位大师,但看红楼,都有各自的坚持!
分析那六个“一个”好像完全无法全部按在黛玉,宝玉头上。反倒是每一句都像描述一个人。我记得第一次看《红楼梦》是初二,关于《枉凝眉》,我已经细细想了20年。
我一直认为这首曲子写了六位除了宝钗黛玉之外和宝玉有美好情感的女孩,而并不是宝玉黛玉的爱情悲歌!所以就有了开头的罗列。




一个是阆苑仙葩。我们都知道黛玉是绛珠仙草转世。生在灵河畔三生石旁,显然和阆苑仙葩没关系。关于阆苑和仙葩很多红学家已经研究过,刘心武先生认为是一种仙宫中的绚烂花卉。那么什么花生在仙宫中?牡丹当然可以,牡丹影射宝钗,宝钗自然可以。但假如不是牡丹,还有什么?会不会是芍药!史湘云醉卧芍药茵,芍药是否也可以代表史湘云?而金麒麟伏白首双星中,曹雪芹已经暗示史湘云会和宝玉有一定的情感纠葛。何况“爱哥哥”并不是白叫的。贾宝玉对林黛玉,薛宝衩,这两个表妹都有爱慕之心,不可能对同样出色的史湘云表妹无动于衷。不是说他滥情,欣赏本身也是一种爱慕!宝玉偷藏金麒麟,本就是对史湘云的在乎。所以,我认为第一句“一个是阆苑仙葩”描写的是宝黛以外和贾宝玉产生感情纠葛的第一个女子史湘云!这个和刘心武先生重合了,我并不坚定,抛出来供大家探讨。
一个是美玉无瑕。黛玉是不是美玉,从品格才情上讲是,但很牵强。那么宝玉呢?是有光彩的玉,但绝不是无暇,反倒是一块顽石。
美玉,是一种石头,高贵纯洁。《说文解字》中解释:“玉,石之美者”,故美玉者为玉之美者,属玉之精品。美玉,解 释:一种石头,高贵纯洁。解 释:形容人品或者容貌的美好。
宝玉总觉得很勉强。高贵纯洁也不太适合形容一个男子。那么谁是完美的玉?只有妙玉。妙玉的判词怎么说?图画上一块美玉陷在泥淖中。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这是最明显的描写。想高贵纯洁的妙玉,最终下场却并不能如意,陷入污秽的世俗中。至于妙玉对宝玉的感情,不用赘述,大家都一目了然。
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后边的唱词。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何事心情都虚化。”
宝玉的情都给了黛玉,缘也给了宝钗。他和黛玉,宝钗都是有缘的。也都是有结果的。而对于其他和他有瓜葛的女子,缘有没有,都是一声叹息。没有缘,为什么还遇到,有缘,为什么无份?这完全是第三人宝玉的角度发出的一声叹息。或者是这些女子对宝玉发出的一声悲叹。




如果上面的分析成立。那么下一段也就完全可解了。还有谁和宝玉有情感纠葛?必然是那四个丫头。
一个枉自嗟呀是金钏。金钏是第一个因为宝玉而死的丫头。因为宝玉的轻薄和怯懦,金钏无法面对被赶出贾府的悲惨境遇,毅然含冤跳井自尽。作为始作俑者,贾宝玉后悔哀叹终身。对于贾宝玉来说。金钏就是那个让他枉自嗟呀的人。
一个空劳牵挂是香菱。香菱是红楼梦的引子。甄英莲引出了整个红楼梦的故事,也引出了贾宝玉的真实怜悯。书中写到贾宝玉数次对香菱的怜惜。感叹这么一个剔透的人,竟被薛蟠那个呆霸王不珍惜。作为表哥的妾室,哪怕香菱再悲惨,贾宝玉也只能对她“空劳牵挂”,而无法出手相助。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香菱,本就是一个让人挂心的女子。
一个是水中月是晴雯。晴雯的判词第一句就说霁月难逢,表明晴雯像是一轮月。最终结局确是晴雯早死。宝玉多情公子空余恨。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晴雯之于宝玉,不过是一轮水中月。
一个是镜中花是袭人。这个不用多说。花袭人为了自己一生各种经营。最终却没有留在宝玉身边。被考证嫁给蒋玉菡。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袭人不过是镜中花。和晴雯一样,付出再多的情感,也都是一场虚幻。镜花水月,都让“多情公子”空牵念。




那么让很多人误解为讲林黛玉的其实就是最后这两句: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大家都知道林黛玉要还泪贾宝玉。所以最终泪尽而亡。但我觉得这两句却说的是贾宝玉的心情。生命中那么多美好的女孩,却在花一样的年纪,一朝春尽,相继离自己而散去。或生离,或死别。再难相见。哪一个离开不为之一哭,想眼中有多少眼泪,能哭尽这一个个离开自己的女子。
所以最终扣题,《枉凝眉》有说是说黛玉。说黛玉似蹙非蹙笼烟眉,表字还叫颦儿,颦颦。但我想说的是林黛玉每一次凝眉都不枉。她为了贾宝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也都是得到宝玉真实爱情回报的。她还泪宝玉也都是有因有果的。而谁的凝眉是枉?宝玉的。贾宝玉对这些女子的真情实感,简直无的放矢。无论是有缘无缘,枉自嗟呀,空劳牵挂,镜花水月,最终都是虚幻一场,只留他自己枉自凝眉叹息。所以《枉凝眉》其实是贾宝玉的一段悲歌。求而不得,身不由己的命运慨叹。
综上!
君笺雅侃红楼,多歧为贵。你的关注将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动动手指,关注一下。非常感谢 !

发布于 2018-05-30 23:5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4-7-3 18:5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红楼梦里的小姐:好知青冢骷髅骨,就是红楼掩面人
2020-12-25 07:00


众所周知,红楼梦是为女子作传,通篇红楼,曹雪芹先生精心刻画了以金陵十二钗正册为首的众多闺中女子,为我们展现了古代女子悲惨的命运,她们的命运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我们今天就以红楼梦里的小姐这个群体为主,以钗黛湘三人为例,来说说古代贵族女子因何薄命。

细读红楼我们发现,林黛玉和薛宝钗是曹雪芹笔下平分秋色不相伯仲的两位贵族小姐,都家世显赫,才貌兼备,她们是贾府中备受瞩目的人物,因为一个与贾宝玉有木石前盟之缘,一个与贾宝玉有金玉良缘之说。

林黛玉的薄命在于,她五六岁时母亲贾敏就去世了,没几年父亲林如海也过世了,加上三岁时就夭折的弟弟,林黛玉一家四口最后只剩下她一人。

都说过慧易夭,情深不寿。林如海学识渊博,又是前科探花,贾敏金尊玉贵,又才貌不凡,但夫妇两人都天不假年,也是无可奈何之事。成了孤儿的林黛玉,不得不寄住在外祖母家,从此过上了寄人篱下的生活。



虽是千金小姐,但毕竟不是贾府小姐,袭人都说她“就只不是咱家的人”,一句话道出了黛玉寄人篱下的悲苦。黛玉自己也认为“况我又不是他们这里正经主子,原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他们已经多嫌着我了。”更是写出了她内心的孤独无依。

不仅如此,王熙凤、贾宝玉、薛宝钗等人,都曾甩锅林黛玉,不为别的,只因她不是贾府之人,又是个常年吃药的病美人,且深得贾母疼爱,谁也不会去找她的麻烦。

黛玉的葬花词里说“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相逼的不一定是贾府具体的什么人,而是那种寄人篱下的疏离感和漂泊感,这个满腔愁绪,一身病态的女孩,终究是个没家的孤儿。她怎能不对月伤感,临风洒泪?

更何况,她与贾宝玉的一段情,始终未曾真正言明,也不可捉摸,黛玉本就是多愁善感之人,生活无依的她,把炽热的深情赋予宝玉一人,最终却换来了泪尽而逝的结局,正应了那句“冷月葬花魂”的谶语。

同样薄命的还有宝钗,她生的肌骨莹润,大有杨妃之态,且知识广博,无论是诗词,绘画,养生,医理……几乎无一不通,这样一个几乎无可挑剔的完人,却也落得个“金簪雪里埋”的结局。



在家里,宝钗能照看家族生意,依贴母怀。家里闹了矛盾,她也能想法调解。在大观园中,宝钗又能帮助遇到困难的姊妹们,是知心大姐姐。湘云都说“这些姐姐们再没一个比宝姐姐好的。”贾母更是肯定宝钗“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

但即便如此,依然有人觉得宝钗内心藏奸,圆滑世故。王熙凤就说她“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可对宝钗来说,她也是跟着母亲薛姨妈客居贾府,又哪里有她一个女孩家说话的份儿呢?

她进京本是为待选入宫,我相信这并非她所愿,但生于皇商之家,年纪又在备选之列,也是无可奈何之事。落选对家族来说,也许不是好事,但对宝钗本人,却未必是坏事。

但无论如何,婚姻大事是由不得她做主的。金玉良缘被母亲和姨娘所认同,甚至征得了宫中贵妃娘娘元春的同意。她最终是嫁给了贾宝玉,完结了金玉良缘一说。但这个结果,也许不是她想要的。

宝玉能给她一个婚姻,但不能给她一段深情。“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便注定了宝钗余生都将在孤独和悔恨中度过。正像她那年元宵所作的灯谜“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她的结局,是“如何两鬓又成霜?”都说最怕英雄气短,美人迟暮。而宝钗的结局,偏偏是孤独终老“两鬓成霜”。



比宝钗结局更为凄凉的,是史湘云的一生。“襁褓中,父母叹双亡”,湘云一出生就没了父母,成了孤儿,这是何等的残忍?

湘云最快乐的时光,大概就是去贾府,在大观园里与姊妹们大口喝酒大块吃肉,这里是她的乐园。她可以随性洒脱,可以做一个风流名士,可以大大咧咧,直来直去,不用去讨好任何人。这个时候的史湘云,人生是幸福的。

然而这幸福是短暂的,她终究还是要回到那个不是家的家里。为了贴补家用,她要做活到深夜。不能说苦,不能喊累。真实的生活,甚至不如贾府一个大丫鬟。本是千金小姐,却因父母过世,成了叔叔家的“女佣”,真应了那句“落魄的凤凰不如鸡”。

湘云的姻缘也颇为不顺,本以为“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终于迎来了人生的遍地阳光,却没想到“终究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她人生的幸福时刻,都太短暂,短暂到就像从来没有发生过。

钗黛湘三人之命运,已是令人悲悯。更不要说贾府四春之薄命了。元春为家族牺牲个人,年纪轻轻命入黄泉。迎春被孙绍祖折辱,一载赴黄粱。探春被迫远嫁,惜春出家为尼……且有凤姐死亡,巧姐落难,妙玉陷落……

这些年轻鲜活的闺中女子,这些才貌双全的脂粉英雄,最终香消玉殒,但她们又永远活在红楼梦里。

作者:夕四少,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4-7-3 18:5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知青草骷髅冢,就是红楼掩面人。
出自《落花诗》
刹那断送十分春,富贵园林一洗贫。借问牧童应没酒,试尝梅子又生仁。

若为软舞欺花旦,难保余香笑树神。料得青鞋携手伴,日高都做晏眠人。

夕阳黯黯笛悠悠,一霎春风又转头。控诉欲呼天北极,胭脂都付水东流。

倾盆怪雨泥三尺,绕树佳人绣半钩。颜色自来皆梦幻,一番添得镜中愁。

春风百五尽须臾,花事飘零剩有无。新酒快倾杯上绿,衰颜已改镜中朱。

绝缨不见偷香椽,堕溷翻成逐臭夫。身渐衰颓类如此,树和泪眼合同枯。

时节蚕忙擘黑时,花枝堪赋比红儿。看来寒食春无主,飞过邻家蝶有私。

纵使金钱堆北斗,难饶风雨葬西施。匡床自拂眠清昼,一缕烟茶飏鬓丝。

坐看芳菲了闷中,曲教遮护屏展风。衙蜂蜜熟香粘白,梁燕巢成湿补红。

国色可怜难再得,酒杯何故不教空。忍看马足车轮下,一片西飞一片东。

崔徽空写镜中真,洛水难传赋里神。国色自来多命薄,桃红又见一年春。

已无锦帐围金谷,漫把青鞋踏曲尘。绕树百回心语口,明年勾管是何人?

天涯晻溘碧云横,社日园林紫燕轻。桃叶参差谁问渡,杏花零落忆题名。

月明犬吠村中夜,雨过莺啼叶满城。人不归来春又去,与谁连臂唱盈盈?

白华垂柳弄新晴,紫背浮萍细点生。三月寻芳骑凤侣,一时齐唱踏莎行。

收灯院落伤栖燕,细雨楼台湿啭莺。莫问东君诉恩怨,自来春梦不分明。

春朝何事默凭阑,庭草惊看露已团。花并泪丝飞点点,絮飘眼缬[xié]望漫漫。

书当无意开孤愤,带有何心绾合欢。且喜残丛犹有在,好随修竹报平安。

桃花净尽杏花空,开落年年约略同;自是节临三月暮,何须人恨五更风。

扑檐直破帘衣碧,上砌如欺地锦红;拾向砑罗方帕里,鸳鸯一对共当中。

恻恻凄凄忧自惔,花枝零落鬓丝添。周遮燕语春三月,荡漾波纹日半帘。

病酒不堪朝转剧,听风且喜晚来恬。绿杨影里苍苔上,为惜残红手自拈。

杨柳楼头月半规,笙歌院里夜深时。花枝灼灼难长好,漏水丁丁不肯迟。

金串袖笼新藕滑,翠眉奁映小蜼垂。风情多少愁多少,百结愁肠说与谁。

李态樊香忆旧游,蓬飞萍转不胜愁。一身憔悴茅柴酒,三月伤春满镜愁。

爱惜难将穷袴赠,凋零似把睡鞋留。红颜春树今非昨,青草空埋土一丘。

杏瓣桃须扫作堆,青春白发感衰颓。蛤蜊上市惊新味,鶗鴂[tíjué]教人再洗杯。

忍唱骊歌送春去,悔将羯鼓彻明催。烂开赚我平添老,知到年来可烂开?

丽色堪餐莫谩夸,一朝衰飒看伊家。昭君偏遇毛延寿,炀帝难留张丽华。

深院青春空自锁,大堤红日又西斜。小桥流水闲村落,不见啼莺有犬蛙。

满堂欢笑强相陪,别有愁肠日九回。时节又惊梁燕乳,铅华无奈隙驹催。

香消衣带伤腰瘦,梦断辽阳没信来。门掩黄昏花落尽,牛酥且荐掌中杯。

亚字城边糜鹿台,春深情况转悠哉。襞[bì]衣玉貌乘风去,对酒蓬窗带雨推。

结子桃花如雨落,挟雌蝴蝶过墙来。江南多少闲庭馆,朱户依然锁绿苔。

桃蹊李径谢春荣,斗酒芳心与夜争。陌上新蒭[chú]曲尘暗,墙头圆月玉盘倾。

青帘巷陌无行迹,绣褶腰肢觉瘦生。莫道无情何必尔,自缘我辈正钟情。

簇簇双攒出蠒[jiǎn]眉,淹淹独倚曲栏时。千年青冢空埋怨,重到玄都只赋诗。

香逐马蹄归蚁垤,影和虫臂罥蛛丝。寻芳了却新年债,又见成阴子满枝。

芳菲又谢一年新,能赋今无八斗陈。命薄错抛倾国色,缘轻不遇买金人。

杜鹃啼血山中夜,蝴蝶游魂叶底春。色即是空空是色,欲从调御忏贪嗔。

貌娇命薄两难全,莺老花残谢世缘。年长卢姬悲晚嫁,日高黄鸟唤春眠。

人生自古稀七十,斗酒何论价十千。痛惜秾纤又迟暮,好烧银烛覆觥船。

花落花开总属春,开时休羡落休嗔。好知青草骷髅冢,就是红楼掩面人。

山屐已教休泛腊,柴车从此不须巾。仙尘佛劫同归尽,坠处何须论厕茵。

催耕声里短柴门,煠[yè]兰香中雉草园。西子归湖余有井,昭君出塞尚留村。

春凤院院深笼锁,细雨纷纷欲断魂。拾得残红忍抛却,也教粘向阿咸旙[fān]。

旧酒新啼满袖痕,怜香惜玉此心存。可怜窗外风鸣树,辜负尊前月满轩。

奔井似衔亡国恨,坠楼如报主人恩。长洲日暮生芳草,销尽江淹黯黯魂。

伯劳东去燕西飞,南浦王孙怨路迷。鸟唤春休背人去,雨妆花作向隅啼。

绿阴茂苑收弦管,白日长门锁婢傒。蛱蝶翻翻残梦里,曲栏纤手忆同携。

青鞋布袜谢同游,粉蝶黄蜂各自愁。傍老光阴情转切,惜花心性死方休。

胶洁日月无长策,酒酹荼蘼有近忧。一曲山香春寂寂,碧云暮合隔红楼。

春来吓吓去匆匆,刺眼繁华转眼空,杏子单衫初脱暖,梨花深院恨多风。

烧灯坐尽千金夜,对酒空思一点红。倘是东君问鱼雁,心情说在雨声中。

呜呜晓角起春城,巧作东风撼地声。灯照檐花开且落,鸦栖庭树集还惊。

红颜不为琴心驻,绿酒休辞盏面盈。默对镜奁[lián]闲自较,鬓丝又是一年嬴。

春梦三更雁影边,香泥一尺马蹄前。难将灰酒灌新爱,只有香囊报可怜。

深院料应花似霰[xiàn],长门愁锁日如年。凭谁对却闲桃李,说与悲欢石上缘。

花朵凭风着意吹,春光弃我竟如遗。五更飞梦环巫峡,九畹[wǎn]招魂费楚词。

衰老形骸无昔日,凋零草木有荣时。和诗三十愁千万,肠断春风谁得知?


唐寅简介
唐寅的诗词曲代表作
唐寅,字伯虎,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明朝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

唐寅玩世不恭而又才华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为“明四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4-7-4 10: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黛玉的病根找到了,太虚幻境的群芳髓配方,细想就发觉惊怖之处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关注他
1 人赞同了该文章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在警幻仙子的引领之下,闻到了一个从所未闻的香,就是群芳髓。是太虚幻境警幻仙子率领众女仙所制之香。






此香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富贵如贾宝玉,也只在梦中太虚幻境得知,乍闻此香动容,却不知其来历。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原文第五回写到:但闻一缕幽香,竟不知其所焚何物。宝玉遂不禁相问。

贾宝玉生在富贵豪门。荣国公府数代传承,富贵绵延近百年,他的日常便常在各种香气围绕间长大。

不但每天穿的衣服要熏香,每天睡觉的被子要熏香,日常随身的荷包更是储存着各种香料。






制香和佩香是古人日常最重要的一桩雅事。尤其贾府富贵人家,是断少不得香的。

那年端午节,贾芸便瞅准这个契机,用冰片和麝香两味珍贵香料,收买了王熙凤,才得到工作。

(原文第二十四回)贾芸道:“象这细贵的货……也没个人配使这些……因此我就想起婶子来。往年间我还见婶子大包的银子买这些东西呢,别说今年贵妃宫中,就是这个端阳节下,不用说这些香料自然是比往常加上十倍去的。因此想来想去,只孝顺婶子一个人才合式,方不算遭塌这东西。”
贾芸送的巧,也不俗气,应了王熙凤的心便得到工作。却也侧面表明香在贾府日常的地位。

那一回金钏儿死后赶上她生日,贾宝玉便带着茗烟去水仙庵祭奠她。因没有合适的香,又不想用凡俗之香,便取出随身佩戴的荷包中的香作祭奠之用,也趁了他对金钏儿的敬意。






可见“香”在古人心中也分三六九等。

起码贾宝玉认为,庙里的凡俗之香不如他荷包之中精心调配的香诚敬。

也因此他在后文告诉芳官转告藕官,要祭奠菂官时不用烧纸,“以后逢时按节,只备一个炉,到日随便焚香,一心诚虔,就可感格了。”

香之一用,于古人重要由此可见。

有意思的是贾宝玉爱“想”,却不想有朝一日被香所骗。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喝醉酒跑到怡红院贾宝玉床上一通大睡,一来因醉酒,二来也是宝玉房中太香迷人。

等袭人回来闻见刘姥姥的酒嗝臭屁,赶紧抓了几大把百合香进那香炉中,贾宝玉事后回来也并不知道。

说回太虚幻境之群芳髓,其实贾宝玉一进秦可卿房中,便闻到:一股细细的甜香袭人而来。宝玉觉得眼饧骨软,连说:“好香。”






这香保不齐便与群芳髓有一些关系。毕竟秦可卿的原型便是警幻仙子之妹可卿仙子。而这香气则是引贾宝玉入梦之香。

(第五回)警幻仙子见贾宝玉询问“何香”,便冷笑道:“此香尘世中既无,尔何能知!此香乃系诸名山胜境内初生异卉之精,合各种宝林珠树之油所制名'群芳髓'。”宝玉听了,自是羡慕而已。
群芳髓是采集诸多名山胜境之上的“初生异卉之精”和“宝林珠树之油”制成。

别说人间不得制香之法,就算有其法,世人没有“飞机高铁”,不像神仙飞来飞去,如何去得诸多名山胜境,去采集那“初生异卉之精”和“宝林珠树之油”?

是以,贾宝玉尽管羡慕,却也只能借光闻一闻那香气,唯有羡慕而已。

可知,富贵终究有限,缘法才是至理。

有缘人得见“群芳髓”一如贾宝玉。

有缘人便只得凡俗之香,也比“无香”更虔敬。

但“群芳髓”这三个字,也细思极恐,越想越是骇人。






何为“群芳髓”?诸花诸草木之“髓”调剂而成之香。

若要制成其香,必要榨取其髓。那被榨取的草木会如何?

这就不禁让人想到林黛玉的“先天禀赋不足”。

为什么她会“禀赋不足”?

如果去看“冷香丸”的配方,就会发现就是一个“绛珠仙子”的完成过程。

当日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神瑛侍者用甘露灌溉绛珠草。

绛珠草吸收了甘露后,又受天地精华(四季花蕊),雨露滋养(雨露霜雪),化为女体为绛珠仙子。

绛珠草是林黛玉。

甘露是薛宝钗。

二者合一加上四季花蕊和雨露霜雪,就是冷香丸。

冷香丸里的什么是“绛珠草”?毫无疑问是癞头和尚给的那团“异香异气的药引子”。

绛珠草前世得了甘露滋养,她还泪是酬报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那甘露如何酬报?

绛珠草只是不得长久,禀赋并不弱,何以林黛玉弱?

如果癞头和尚抽取了绛珠草的草木之精,作为冷香丸的药引,不但酬报了甘露的滋养之恩,也就导致了林黛玉的先天禀赋不足,皆因精华之髓被抽取了。

还有,林黛玉的泪,女儿们的血,也是人体之精。






三生石代表的“情”,在西方灵河岸边的彼岸,代表斩断情缘血泪,便可登上灵山证果。

绛珠草实际也是血泪凝结之精。她的精髓便代表了“情”之血泪。警幻仙子和秦可卿是姐妹,秦者,情也。

群芳髓是警幻仙子所制,不恰表明是一料“情”香?这在世间又如何配置?

而《红楼梦》中大量女儿,都是因失去血泪而陨落。

比如林黛玉的泪尽而亡。

香菱的干血症。

晴雯的虚耗而死。

王熙凤的血崩之症。

归总就是“荷枯藕败”。而荷枯藕败的原因,就是因情而逝,失去了“精髓”而枯萎。

综上,太虚幻境的群芳髓,实际代表了女儿的血泪,预示了林黛玉的泪尽而逝,众女儿的血竭而亡。

后文,作为林黛玉之影的柳五儿,就因为玫瑰露和茯苓霜而死。玫瑰露为玫瑰之精榨取,茯苓霜为千年松柏生茯苓,茯苓之精所精制。都与群芳髓异曲同工。代表女儿薄命之逝。

群芳髓,于太虚幻境主女儿情之所制暗合女儿薄命之兆,也对应了薄命司的金陵十二钗判词。是作者的精妙设计,最是要紧。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6-27 10:14・IP 属地辽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4-7-4 17: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王夫人给林黛玉换的鲍太医,为什么被贾母很快换掉?不止是药不好
君笺雅侃红楼 2020-09-10   |  314阅读  |  3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展开全文
林黛玉身体不好,一来贾家就被贾母尽心呵护。贾家最好的家庭医生王太医差不多成为林黛玉的私人医生,请医问药忙不停。
林黛玉病情一直不好,请医问药就不断。连她自己也说“只我因身上不好了,每年犯这个病,也没什么要紧的去处。请大夫,熬药,人参肉桂,已经闹了个天翻地覆……”

林黛玉久治不愈,她自己着急贾母也着急。王夫人作为舅母,又是荣国府当家人,不能不替婆婆操心表示。所以,林黛玉换医生是一定会有的“文章”。
(第二十八回)王夫人见了林黛玉,因问道:“大姑娘,你吃那鲍太医的药可好些?”【庚辰侧批:是新换了的口气。】林黛玉道:“也不过这么着。老太太还叫我吃王大夫的药呢。”【庚辰侧批:何如?】
第二十八回这一段王夫人与林黛玉的对话,是二人自第三回后的又一次对话,到第四十回王夫人与她又说了一句“我们不喝茶”后,就再也没有交流。整个《红楼梦》八十回,一共就这三次对话。当然,这次林黛玉前后与王夫人说了好几句,包括还撒娇说了贾宝玉欺负她。

有意思的是脂砚斋在这里有两句批语。“是新换了的口气”,“如何?”两句代表的是读书人发现这段描写有问题。不管脂砚斋其人有什么争议,作为读书人,他无疑很敏锐。
王夫人替林黛玉换了一位“鲍太医”,不知道用药效果如何,见到林黛玉后想起来问一声“可好些”?这句话有问题,有好几个意思。
一,王夫人确实给林黛玉费心物色了一个据说“不错”的医生。就好比冯紫英推荐张友士给秦可卿治病一样。王夫人听闻鲍太医有口碑,请来给林黛玉试试。

二,既然是“试试”,代表王夫人并无印证这鲍太医一定有效。没有考核才会问林黛玉吃了药怎么样?
三,王夫人请了医生后,就甩手掌柜的不管了,她并没有跟进,不知道药效如何,敷衍塞责的意思在所难免。
王夫人的表现证明她不过略尽舅母和当家人职责,并不关心林黛玉“好与坏”。贾母不同,换了太医好了固然好,不好则不能继续用。她一直在关注林黛玉的用药和医生。

鲍太医不行,贾母也没通知王夫人,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辞退”鲍太医,仍旧换回了王太医。
两位太医一去一来,一来一去,时间绝不会短,起码也要超过一个月。王夫人给林黛玉换医生,一个月后才想起来问药好不好用,真要有大病,岂不是耽误了?
王夫人换太医,贾母也换太医,两个人对林黛玉的态度,在“换”的过程中被体现的淋漓尽致。当林黛玉说:“也不过那么着,老太太还叫我吃王太医的药呢”,王夫人无疑是尴尬的。

所以贾宝玉才会有后边诌出来薛蟠配药之事给王夫人解围,林黛玉也用撒娇化解尴尬。
王夫人换的鲍太医不好,曹雪芹是写了原因的。答案就在鲍太医的“姓氏”中。
鲍姓在《红楼梦》中是贬义。像鲍二、鲍二家的,都是不堪之人。
鲍者,臭也。
《孔子家语·六本》曰:“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鲍太医就是“臭太医”,他的药又岂能“好”?
王夫人偏听偏信找了鲍太医,从根本上不是为了给林黛玉治病。
对王夫人来说,宝黛爱情渐露端倪,逃不过她的眼睛。贾母推动宝黛姻缘也引起她不满意。林黛玉身体难愈,不符合王夫人儿媳妇标准。怎么会有心找好医生给她看病?

其实,王夫人反对林黛玉,本质还是与贾母的婆媳矛盾。这件事渐渐清晰,连不识人情世故的贾宝玉都觉察到了。
(第五十七回)宝玉道:“也没什么要紧。不过我想着宝姐姐也是客中,既吃燕窝,又不可间断,若只管和他要,也太托实。虽不便和太太要,我已经在老太太跟前略露了个风声,只怕老太太和凤姐姐说了。我告诉他的,竟没告诉完了他。如今我听见一日给你们一两燕窝,这也就完了。”
林黛玉不过吃一两燕窝,贾宝玉都不敢管王夫人要,还要贾母吩咐王熙凤才好。可见他已经发觉王夫人不喜欢林黛玉,也知道母亲与祖母之间貌合神离。能让贾宝玉如此天真的人,都懂得其中龃龉,王夫人与贾母不和之相,早已昭然若揭了。
文|君笺雅侃红楼

来自: 君笺雅侃红楼 > 《待分类》举报/认领
上一篇: 秦钟得趣馒头庵,贾宝玉为什么要摸黑出场,阻止他们“偷试”?
下一篇: 王夫人撵走晴雯后,欺骗贾母是“女儿痨”,可笑她自己又说漏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4-7-4 17:3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林黛玉的病,为什么久治不愈?曹雪芹:给她治病的王太医有问题
君笺雅侃红楼 2020-04-06   |  140阅读  |  9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林黛玉的病一定好不了是宿命论,连她自己也认。但是以现实论,林黛玉在家,来到贾家一直吃药,又都是吃的好药。病不见好不说,反倒越来越重,十七岁泪尽而亡。从医药的角度来看,薛宝钗都发现了问题,证明长期给林黛玉治病的王太医是有问题的。



(第二十八回)王夫人见了林黛玉,因问道:“大姑娘,你吃那鲍太医的药可好些?”林黛玉道:“也不过这么着。老太太还叫我吃王大夫的药呢。”

林黛玉在贾家的监护人是舅妈王夫人,看到林黛玉的身体总也不好,替她换了一个鲍太医也算日常关心。问题是曹雪芹让他姓鲍,就有问题了。

鲍者,臭也。《孔子家语·六本》载:“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那么多姓氏不取,偏偏让王夫人找的太医姓鲍,证明三点。

一,王夫人没用心替林黛玉换医生。

二,鲍太医的医术、医德不怎么样,很臭。

三,王太医被换掉,证明连鲍太医也不如。



王太医是贾家老供奉,从他叔祖开始,就经常来往贾家,属于贾家特聘的家庭医生。且王太医还是六品官身的御医。若说他没有医术不可能,但林黛玉却真正毁在了他的手里。

(第四十五回)宝钗道:“昨儿我看你那药方上,人参肉桂觉得太多了。虽说益气补神,也不宜太热。依我说,先以平肝健胃为要,肝火一平,不能克土,胃气无病,饮食就可以养人了。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窝一两,冰糖五钱,用银铫子熬出粥来,若吃惯了,比药还强,最是滋阴补气的。”

薛宝钗说的不一定全对,但绝对不错。林黛玉常年进补那些人参肉桂,只会造成虚不受补。她又不是病入膏肓需要贾瑞那样用“独参汤”吊命,长期服用补药,不但无益,反倒有害。那些补药会像慢性毒药一样侵蚀她的身心,病还怎么好的了?



王太医是御医,这点粗浅的道理不可能不懂。之所以对坚持如此下药,主要有三个目的。

第一,林黛玉的病确实没有办法。现代医学认为林黛玉极可能是“先心病”一类,个人以为主要以虚病为主。

林黛玉在娘胎没发育好,因贾敏高龄产妇造成发育不足。王太医就算神医,也拿不出仙丹给她吃,更治不好病。

第二,林黛玉的病体虚体弱,节气易感。有条件吃补药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反正不吃一定不好,吃了起码当时看着还好。



王太医就是这种“可怕”的医德害人不浅。他常年在宫里和达官贵人府邸周旋,为了保住饭碗和脑袋。早学会了看病以外更要看人。不但对症下药,更早都熟谙对人下药。

比方晴雯得了重感冒,请了太医院新来的医生胡君荣。他来给晴雯诊脉、断症、下药完全没问题。

胡君荣是新来的大夫,晴雯又是重感冒,不来一点猛药,根本治不好晴雯的病,也体现不出他的本事。那样谁还再请他?

可贾宝玉拿着半吊子的医术非要说女孩子经不起那些药。殊不知晴雯感冒极重,吃点猛药也没什么。不吃反倒只靠身体抵抗力硬抗,容易坏事。



王太医一来马上换药,贾宝玉再看就满意了。可见王太医有多熟悉贾宝玉的性格,他哪里是看病下药,明明是看人下药。

结果呢?晴雯吃了好几副王太医的药,根本不好,气得骂他卖假药骗人。事实就是那些药根本治不了晴雯的急病,只能辅助身体慢慢挺过去。估计贾宝玉也就是被王太医这理论给洗脑了,才送了胡君荣个庸医称号,

胡君荣的药方并无问题!反倒王太医的药方下药太轻。晴雯后来生病被撵很快死了,与当初伤了身体根本不无关系。

再说林黛玉大体也差不多。给她些吃不死的补药慢慢熬。有一天身体彻底坏了,反正和王太医的药没关系。

想想这样的医生才是最可怕,真真杀人不见血。偏偏正是他们的自保之道!

第三,王太医被曹雪芹赐姓“王”也有问题。与鲍太医一样,那么多姓,姓什么都好,姓王一定有问题。



①王通亡,本就是死的意思。王太医给林黛玉治病如何能好。

②王太医与王夫人一个姓,王夫人反林黛玉,与贾母对立。王太医不敢说与王夫人一个阵营,起码证明他对救治林黛玉是消极的。

③林黛玉的奶娘姓王,舅母姓王,治病的太医也姓王,曹雪芹借以告诉读者,林黛玉好不了,结局只有一个死。

王太医真正是促成林黛玉十七岁夭亡的关键。没有他,林黛玉没准还能多活几年。

当然,林黛玉的病,主要还是心病,有胡乱拼凑陆游的一首诗说的挺有意思,就作为本篇结尾。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陆游诗),

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佚名)。

文|君笺雅侃红楼

别忘了公众号关注:君笺雅侃红楼。

动手**一下,没准您的朋友也爱看,感谢赞赏。

+关注
undefined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多岐为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4-7-4 17: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林黛玉那么善良,为何会三番两次嘲讽刘姥姥?看懂后你一定会为她鼓掌
2019-07-07 12:41
刘姥姥第2次进荣国府,为了让贾母高兴,在王熙凤和鸳鸯的捉弄下,自己一个人装疯卖傻,给荣国府上上下下老老少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刘姥姥的这一番表演,大家伙儿都心知肚明,但是最终戳穿“皇帝新衣”的人是林黛玉。



红楼梦第42回,林黛玉三次当众说出刘姥姥是母蝗虫。

第一次是这样说的。贾惜春按照贾母的要求,向诗社告假,准备将贾母带领大家逛园子的情节画成画。林黛玉说道都是贾母一句话惹得,贾探春说不怨贾母,都是刘姥姥说了一句话惹得。林黛玉张口说出这样一句话来:“他是那一门子的姥姥,直叫他是个‘母蝗虫’就是了。”说着大家都笑起来。薛宝钗夸奖林黛玉所说“母蝗虫”三个字,把昨天形景都形象地说出来了。

第二次是这样说的。众人笑过之后,林黛玉接着问贾惜春画中要都要画什么内容后,再说出这样的一样话“别的草虫不画罢了,昨儿‘母蝗虫’不画上,岂不缺了典!”众人听了,又都笑起来。

第三次是这样说的。大家笑时,林黛玉一面笑的两手捧着胸口,一面说道:“你快画罢,我连题跋都有了,起个名字,就叫作《携蝗大嚼图》。

反复3次,林黛玉一边笑一边嘲讽刘姥姥,她的这种做法与骨子的善良明显不对路呀?



林黛玉非常善良。红楼梦第26回,怡红院的小丫头佳蕙去给林黛玉送茶叶,回来私下里对着红玉道:“我好造化,袭人姐姐丁宁让给林姑娘送茶叶去,刚巧老太太打发人给他送钱来,看到我过去,顺手给我抓了一把……”。除此之外,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关系变好之后,薛宝钗派连夜派一个婆子给黛玉送燕窝,林黛玉不仅请她喝茶,还命人给了她几百钱,让买点酒吃,避雨气。

林黛玉不仅给下人物质上的帮助,还肯于在精神帮助别人。她教香菱学诗就是很好的证明。红楼梦第48回,薛蟠南下作生意,香菱进大观园里和薛宝钗作伴。按照规矩去四下拜访时,进到林黛玉房间,香菱竟然让林黛玉教她学诗,张口便说:“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香菱笑道:“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你可不许腻烦的。”在林黛玉的教导下,香菱进步神速,诗才水平大幅提高,成为大观园里让人尊重的人。

无论是对待下人还是对待别人的小妾,林黛玉都能如此的善良,为何要三番两次的背后讽刺刘姥姥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她嘲讽刘姥姥的背后,是在讽刺一个恶毒的女人,她就是王夫人。



王夫人对待林黛玉似乎有一种天生的仇恨。林黛玉初进荣国府,王夫人当面对她说:“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庙里还愿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了。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此话说得很委婉,但意图很明显,不让她碰贾宝玉,林黛玉心知肚明,所以说自己来之后,只会和姊妹同处,兄弟们有别院另室居住,自己没有去沾惹的理。

但是因为天上的缘分,贾宝玉和林黛玉不可避免地相爱了。这让王夫人心里很不高兴,尤其是薛宝钗选秀失败后,走上“宝二奶奶”的道路,王夫人对林黛玉更是有许多意见。一个是在林黛玉的病情上。她换了给林黛玉看病的太医,让鲍太医诊治,而且让林黛玉换药,在林黛玉明确说贾母仍让吃王太医开的药时,她仍然不依不饶,让人去买薛宝钗说的药丸。另一个是在食用的人参上,她不让王熙凤负责供给,而是由她控制。

红楼梦第五十七回,贾宝玉到林黛玉房间,遇见紫鹃,看她穿的单薄,伸手摸时,紫鹃不让他动手动脚的,还说林黛玉常常吩咐,不叫和他说笑。紫鹃走后,贾宝玉一个人发呆,正值雪雁从王夫人房中取了人参来,从此经过,看见了他托着腮颊出神。这个细节说明林黛玉所用的人参由王夫人亲自管理。这与常理不同。贾瑞得病之后,想要二两人参,王夫人还让王熙凤去找,说明日常里是王熙凤在管理人参的。王夫人管理林黛玉所用的人参,绝对不会是什么好意。

两人之间有了这许多矛盾,自然不会相安无事。但是林黛玉作为一个大家闺秀,寄居于荣国府,自然不会与王夫人针缝相对,但是借机出言讽刺,表达自己心中不满还是可以的。那么她为何要借助骂刘姥姥讽刺王夫人呢?





因为刘姥姥是王夫人的亲戚。刘姥姥为何能进荣国府?最根本的原因是她的女婿王板儿的祖上跟王家联过宗,而王夫也是承认刘姥姥的这门亲事,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后,王夫人就拿出2包100两银子,让平儿给刘姥姥,让她回家作个小买卖,以后不要再投亲靠友了。

王夫人不能骂,但是可以指桑骂槐,借骂刘姥姥是个母蝗虫一吐心中之气。所以,林黛玉三番两次地当众骂刘姥姥,实质是在骂王夫人。

一家之言,仅供闲看【文/小涵读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4-7-4 17:3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戏说红楼:王夫人拒绝了林黛玉的茶,贾母替黛玉“出气”
2024-07-02 17:15 发布于:天津市
《红楼梦》第四十回,刘姥姥二进大观园,贾母带着刘姥姥等一行人来大观园逛逛,让刘姥姥见识见识。首先贾母就带着刘姥姥来到了潇湘馆,刘姥姥脚底一滑还跌了一脚,众人拍手都哈哈的笑起来。



贾母一到潇湘馆,林黛玉自然要尽东道主之谊,吩咐丫环们赶紧倒茶奉茶。而王夫人却表现出了异样的姿态,这让林黛玉不受用,更让贾母不舒服。原文中这样写道:“林黛玉亲自用小茶盘捧了一盖碗茶来奉与贾母。王夫人道:“我们不吃茶,姑娘不用倒了。”林黛玉听说,便命丫头把自己窗下常坐的一张椅子挪到下首,请王夫人坐了。”



向客人献茶本就是地主之谊的本分,客人无论喝与不喝,按理说都不该拒绝这一杯茶,王夫人为何这么毅然决然的拒绝林黛玉的茶呢?就算王夫人不渴不想吃茶,当着众人的面也不该这么拒绝林黛玉的,王夫人的拒绝实质上表达了她内心的想法。

茶在古代有着很深层的意义。茶不仅是一种解渴的饮料,更是古人的待客之道,就连那下聘礼定亲都要用一杯茶来招待。又有那新进门的小媳妇都要先敬公公婆婆茶的说法。就连王熙凤也曾打趣林黛玉说:“你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儿媳妇。”宝玉和黛玉是情投意合的两个人,贾府上下都是知晓此事的,就连王熙凤也整天拿这件事打趣宝黛二人,王熙凤这么精明的人自然不会空穴来风的。



王夫人不喜欢林黛玉,这是心照不宣的事实一般。贾母和王夫人这对婆媳也对贾宝玉的婚姻持有截然不同的最佳人选。王夫人作为薛姨妈的姐妹,自然是支持薛宝钗成为自己的儿媳妇的,更何况薛宝钗又是一副人间富贵相,不似林黛玉一般病如西子胜三分,薛宝钗的沉稳懂事、温婉大方,着实是母亲们眼中的儿媳最佳人选。而贾母一直疼爱自己的外孙女黛玉,黛玉和宝玉青梅竹马,二人感情又是要好的,林黛玉可爱,宝玉又会心疼她,贾母大概最愿意看见她最疼爱的两个孩子结为夫妻。



潇湘馆之行,王夫人明确拒绝了林黛玉的茶,就相当于拒绝黛玉做她的儿媳妇一般。可是,姜还是老的辣,王夫人这么毅然决然的拒绝黛玉,贾母自然看不过去的。于是贾母就不动声色地问责了王夫人窗纱之事。

原文中,贾母因见窗上纱的颜色旧了,便和王夫人说道:“这个纱新糊上好看,过了后来就不翠了。这个院子里头又没有个桃杏树,这竹子已是绿的,再拿这绿纱糊上反不配。我记得咱们先有四五样颜色糊窗的纱呢,明儿给他把这窗上的换了。”



这窗纱之事,本来就该责问管家王熙凤的,而贾母直接责问了王夫人,这也充分看出来贾母对王夫人的不满,贾母当然知道这不关王夫人的事,但是贾母就是要责问她。王夫人这么直接的拒绝林黛玉,让林黛玉难堪,贾母怎会坐视不管,任由别人欺负自己的外孙女呢?不动声色地给上王夫人一击,也让王夫人知道什么叫姜还是老的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2 01:51 , Processed in 1.59728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