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秦可卿淫丧天香楼·好事终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4-9-13 06:26:16 | 显示全部楼层
秦可卿之死最悲痛的人是谁?贾宝玉吐血的深意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7-12-02 23:47:14)
标签: 贾宝玉 秦可卿 林黛玉 薛宝钗        分类: 《红楼梦》新解
作者:至真斋主

秦可卿之死,最悲痛的人是谁?大家一定会说是贾珍。相比秦可卿之夫贾蓉的冷漠,作为公公的贾珍在儿媳死后超乎寻常的悲痛,在作者的描写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当贾宝玉一干人到宁府凭吊的时候,只见“贾珍哭的泪人一般”,让批书人都忍不住说:“可笑,如丧考妣”。也就是说,贾珍的爹娘死去他都不见得如此悲痛,看贾敬之死贾珍的表现就比较出来了。贾珍还对贾代儒等人说:“合家大小,远亲近友,谁不知我这媳妇比儿子还强十倍。如今伸腿去了,可见这长房内绝灭无人了。”说着又哭起来。贾珍这话的言外之意隐含着他跟秦可卿的私情,这一点所有的人都知道。当贾珍说要尽其所有为秦可卿操办丧礼的时候,批书人痛批贾珍:“‘尽我所有’,为媳妇是非礼之谈,父母又将何以待之?故前此有恶奴酒后狂言,及今复见此语,含而不露,吾不能为贾珍隐讳。”为儿媳操办丧礼的规格居然超过父母,这是严重违背中国礼制的行为,批书人就差说出贾珍跟秦可卿有私情了。关于秦可卿所影射的历史人物及葬礼的象征意义,我们吴氏红学有多篇文章论述,那属于“真事隐”的解读,单从“假语村言”表面故事来分析,贾珍的行为暴露了他跟秦可卿之间的特殊关系。之后,贾珍用薛蟠送的贵重的“樯木”给秦可卿做棺木,花一千五百两银子托内相戴权给贾蓉买个“五品龙禁尉”的官职,其实是为了秦可卿葬礼的体面,让“灵幡经榜”好看,执事仪仗气派。贾珍因为过于悲痛,身体也染病了,在请求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时候,居然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来见王熙凤,一个悲痛忘形、真情与丑态尽显的贾珍,活灵活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秦可卿之死最悲痛的人是谁?贾宝玉吐血的深意

(电视剧中的贾珍和秦可卿)

贾珍是一个浪荡公子,喜欢皮肤滥淫,跟很多女人有染,居然还跟自己的小姨子尤二姐、尤三姐相好,更为无耻的是与儿子贾蓉聚麀共享。贾珍对秦可卿的感情固然有真情的一面,但更多的是肌肤之欢。从秦可卿死后贾珍的种种表现来看,他确实很悲痛,他也在尽其所能地补偿对秦可卿之死的愧疚。然而,在我看来秦可卿之死,最悲痛的人是贾宝玉。何以见得?我们看梦中闻听秦可卿死了,贾宝玉的反应。书中写道:

如今从梦中听见说秦氏死了,连忙翻身爬起来,只觉心中似戮了一刀的不忍,“哇”的一声,喷出一口血来。袭人等慌慌忙忙上来搊扶,问是怎么样,又要回贾母来请大夫。宝玉笑道:“不用忙,不相干,这是急火攻心,血不归经。”说着便爬起来,要衣服换了,来见贾母,即时要过去。袭人见他如此,心中虽放不下,又不敢拦,只是由他罢了。贾母见他要去,因说:“才咽气的人,那里不干净;二则夜里风大,等明早再去不迟。”宝玉那里肯依。贾母命人备车,多派跟从人役,拥护前来。一直到了宁国府前,只见府门洞开,两边灯笼照如白昼,乱烘烘人来人往,里面哭声摇山振岳。宝玉下了车,忙忙奔至停灵之室,痛哭一番。

贾宝玉吐血是因情志刺激过度导致的。人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如果情志刺激过度会导致七情内伤。情志异常作用于内脏导致内脏阴阳气血失调而发病。例如,利益或名誉受到侵犯,产生过怒致病;个人欲望和需要得到极大或意外的收获和满足,喜笑若狂而致病;因家庭变故、亲人意外而忧悲致病;因工作和家庭遇到难于解决的困难,思虑过度而致病;因遇险临危,惊恐万分而致病等。《灵枢·百病始生》说:“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悲)伤肺”,“恐伤肾”,“惊伤胆”。中医理论认为,当人的情志突然受到强烈的刺激,急与痛伤及内脏,影响内脏的气机,使其功能紊乱,称“急火攻心”。血不归经亦称血不循经,指血液溢出脉外,不循经脉运行,多由气虚、气逆、血瘀、火热等所致。临床出现崩漏、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及瘀斑等症。而由于心主血脉,当心气暴盛时,自然干扰正常营血,迫血妄行,致使“血不归经”,发生吐血现象。

秦可卿之死最悲痛的人是谁?贾宝玉吐血的深意

(《红楼梦》剧照:贾宝玉和秦可卿)

贾珍再悲痛也未吐血,而贾宝玉在梦中听见秦可卿死了“心中似戮了一刀”喷出一口血来,可见是多么悲痛。如果贾宝玉的最爱林黛玉死了,他肯定会悲伤,并且会长歌当哭祭奠,我们从黛玉之副晴雯之死,贾宝玉在悲痛之中作长篇祭悼之文《芙蓉女儿诔》,可以推测佚失的后文林黛玉死时贾宝玉的反应,我想他尽管很悲痛也不会再吐血了。而秦可卿死了贾宝玉为什么会吐血?即便贾宝玉心里真的很喜欢秦可卿,但是在现实中秦可卿毕竟是贾蓉的妻子,贾宝玉跟秦可卿也没什么特殊关系。贾宝玉的悲痛我们也只能从他在梦游太虚幻境中,跟秦可卿有过梦中亲昵来判断解释。

贾宝玉是在秦可卿的居室午睡梦游太虚幻境的,秦可卿引贾宝玉入梦,来到太虚幻境。在太虚幻境中秦可卿的身份是警幻之妹,警幻受宁荣二公之托用种种办法开悟贾宝玉,试图让他“而今后万万解释,改悟前情,将谨勤有用的工夫,置身于经济之道。”“经济之道”是经世济民之道,也可以说是“孔孟之道”。警幻又将“兼美”秦可卿许配给贾宝玉,其目的是让贾宝玉“领略此仙闺幻境之风光尚然如此,何况尘境之情景哉?”“兼美”在文本中有批语提示:“盖指薛、林而言也。”也就是说秦可卿兼林黛玉和薛宝钗二人之美,林黛玉对贾宝玉专情,不但有柔弱之美,还有“咏絮之才”。薛宝钗貌似杨玉环,有“停机之德”和诗才,也有机括心智和治世之能。在太虚幻境的秦可卿把林黛玉和薛宝钗二人身上的优点集于一身,而在现实中这样的人却难遇难求。

在太虚幻境中,贾宝玉跟秦可卿亲昵几日后,俩人又出去闲游,“至一个所在,但见荆榛遍地,狼虎同群”,在这里批书人问我们:“凶极!试问观者此系何处?”实际上批书人是在提示我们,此地虽然是太虚幻境,实际上预示着贾宝玉在贾家败亡之后所要面对的艰难世事,即这里是在为贾宝玉的结局做谶。前面还有“大河阻路,黑水淌洋,又无桥梁可通。”迷津中还有夜叉海鬼要将贾宝玉拖下去。面对这样的世路险境,贾宝玉希望有“兼美”秦可卿这样的女子始终一路陪伴他,因此,在他被夜叉海鬼拖入迷津之时,他失声喊叫:“可卿救我!可卿救我!”

秦可卿之死最悲痛的人是谁?贾宝玉吐血的深意

(林黛玉和薛宝钗)

其实每个人都希望在现实中有一个“兼美”的伴侣,与他(她)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但是,这毕竟是美好的梦幻。在现实中,作为王孙公子的贾宝玉未遇到“兼美”这样的女子与他终身相伴,他的最爱林黛玉身体孱弱,不幸早亡,让他悲痛至极。而嫁给他的薛宝钗又不能给他自由的生活空间,最后他只能忍痛“悬崖撒手”离开薛宝钗,选择一条“荆榛遍地,狼虎同群”,黑溪阻路,夜叉海鬼横行的世路,“寒冬噎酸齑,雪夜围破毡”,流浪乞讨。没有“兼美”陪伴他,他独自一人在世修行,度他的是“木居士、灰侍者”,他“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真其实知,不以故自持。媒媒晦晦,无心而不可谋。”贾宝玉最后修炼到了庄子所推崇的境界:“大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

太虚幻境中的“兼美”秦可卿只是贾宝玉幻想中的理想伴侣,可是在现实中“兼美”秦可卿死了,在贾家败亡后林黛玉也死了,贾宝玉也要离开薛宝钗。在十几岁人生刚刚开始之时,便知自己今后悲惨世路的谶语预示,贾宝玉在梦中闻听秦可卿死了,吐血也就可以理解了。一个人,即便后半生命运悲惨,如果此前你不知,知了也不相信会如此,那么你就会始终带着美好的幻想去生活。如果你在生活无忧时,深信命运之神对你的悲惨结局的预示,那么你将怎样面对今后的人生?在太虚幻境警示贾宝玉的谶语结局,贾宝玉深信不疑,这就是摆在他今后人生之路的严酷冰冷的现实,只要他有勇气生存下去就必须要面对。

秦可卿之死最悲痛的人是谁?贾宝玉吐血的深意


那么,贾宝玉会选择离开薛宝钗,离开日夜服侍他的众女子们,而甘愿过流浪乞讨的生活吗?这个问题其实在前80回中有许多情节伏线暗示。在第21回,贾宝玉续《庄子·胠箧》也是在伏线80回后贾宝玉会有出人意料的决绝之举。我们看这段情节:

这一日,宝玉也不大出房,也不和姊妹丫头等厮闹,自己闷闷的,只不过拿着书解闷,或弄笔墨,也不使唤众人,只叫四儿答应。谁知四儿是个聪敏乖巧不过的丫头,见宝玉用他,他变尽方法笼络宝玉。至晚饭后,宝玉因吃了两杯酒,眼饧耳热之际,若往日则有袭人等大家喜笑有兴,今日却冷清清的一人对灯,好没兴趣。待要赶了他们去,又怕他们得了意,以后越发来劝,若拿出做上的规矩来镇唬,似乎无情太甚。说不得横心只当他们死了,横竖自然也要过的。便权当他们死了,毫无牵挂,反能怡然自悦。因命四儿剪灯烹茶,自己看一回《南华经》。

在这段情节处,庚辰本有长批:“此意却好,但袭卿辈不应如此弃也。宝玉之情,今古无人可比,固矣。然宝玉有情极之毒,亦世人莫忍为者,看至后半部则洞明矣。此是宝玉第三大病也。宝玉有此世人莫忍为之毒,故后文方有‘悬崖撒手’一回。若他人得宝钗之妻、麝月之婢,岂能弃而为僧哉?玉一生偏僻处。”蒙府本批语:“此是宝玉大智慧、大力量处,别个不能,我也不能。”“毒”在这里是狠毒的意思。贾宝玉用情之深,异于常人,而他后来绝情之甚,竟也出乎常人意料。

接下来,贾宝玉就续了《庄子·胠箧》:“焚花散麝,而闺阁始人含其劝矣,戕宝钗之仙姿,灰黛玉之灵窍,丧减情意,而闺阁之美恶始相类矣。彼含其劝,则无参商之虞矣,戕其仙姿,无恋爱之心矣,灰其灵窍,无才思之情矣。彼钗、玉、花、麝者,皆张其罗而穴其隧,所以迷眩缠陷天下者也。”这已经预示了将来贾宝玉会离开众人了。

秦可卿之死最悲痛的人是谁?贾宝玉吐血的深意


其实批语多次提到贾宝玉的心性是“情不情”,这也预示了他会有我们难以想象的决断。“情不情”有两层意思,很多人只认识到了一层,即贾宝玉对无情的事物也会产生感情,也就是爱博心劳,他对所有的人都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从而生成一种体贴关怀之情。在第五回警幻说贾宝玉:“如尔则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吾辈推之为‘意淫’。‘意淫’二字,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能语达。”批语说:“按宝玉一生心性,只不过是‘体贴’二字,故曰‘意淫’。”“情不情”的第二层含义是“情与无情兼有”。“情”已经解释。“不情”是指不近人情,不合情理,无情,薄情。《新唐书·蔡廷玉传》:“滔虽大弟,多变不情,如假以兵,是嫁之祸也。”(宋)岳飞《谢讲和赦表》:“盖夷虏不情,犬羊无信,莫守金石之约,难充谿壑之求。”

在贾宝玉吐血时,甲戌本有一条批语:“宝玉早已看定,可继家务事者可卿也,今闻死了,大失所望。急火攻心,焉得不有此血?为玉一叹!”这条批语是在提示我们秦可卿影射的历史人物朱常洛。秦可卿在世时没有她理家的文字描写,我们只有在她所影射的历史人物身上来思考,才能理解这条批语的含义。关于秦可卿的影射解读,我们吴氏红学有多篇文章,在此不赘述。

贾宝玉是《红楼梦》的男一号人物,对这个人物的深入解读目前还远远不够。只有把贾宝玉这个人物传达给我们的思想内涵全部解读出来,我们才能说对《红楼梦》思过半矣。

——————————————————

校对:王华东 潇湘夜雨 编辑:慧读古典

深度解读,高屋建瓴。吴氏红学,高端学术。 知识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4-9-13 06:2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已推荐到博客首页,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元春的判词中“虎兕相逢大梦归”作何解?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7-11-18 22:01:10)
标签: 元春 孔子        分类: 《红楼梦》新解
作者:聂桥

我们一些人,包括某些知名的专家在研究《红楼梦》时,太缺乏“咬文嚼字”的认真精神,往往是连文本的字面含义都没搞懂就写文章,这样的研究不跑偏就奇怪了。我今天就以元春的判词中最后一句“虎兕相逢大梦归”,来说说它的典出和隐含的深意。先说明一下,“虎兕相逢”是梦稿本、靖藏本、己卯本的说法,而甲戌本、庚辰本等是“虎兔相逢”,本文不辨析到底是“虎兕相逢”,还是“虎兔相逢”,只以梦稿本为准。

元春的判词中“虎兕相逢大梦归”作何解?


(梦稿本书影)

要想搞通此句的原始含义。“虎兕相逢”四个字至关重要,因为以“大梦归”来代指“逝去”是没有任何疑义的。看了一下有关文章,大家基本认为“兕”是代指猛兽,“虎”和“兕”两种猛兽碰到一起也就造成了伤害。这样说看似很有道理,但却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兕”并非是猛兽的代表,人们在谈论猛兽时常常采用的组合也是“虎狼”、“虎豹”、“豺狼”等等。“兕”仅仅是犀牛一类兽的总称,字的上部分象征着牛角。最初出现在《山海经》中“兕在舜葬东,湘水南。其状如牛,苍黑,一角。”兕虽然也是一种野兽,但却并没像虎狼那样的不良记录,甚至它还是上古的一种瑞兽。民间流传着“逢天下将盛,而现世出”的说法。在《西游记》中,兕还是太上老君的坐骑。这样一来,《红楼梦》中把兕和虎放在一起,让人略觉不合理。而这一点恰恰被红学的一些研究者所忽略。


元春的判词中“虎兕相逢大梦归”作何解?


(兕)

其实,这个问题一点也不难解决。因为“虎兕”并用明显是在用典,典出儒家先圣孔子的《论语·季氏》: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元春的判词中“虎兕相逢大梦归”作何解?


季氏,又称季孙氏,春秋后期鲁国权臣,三桓(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氏)之首。他要派兵去攻打鲁国的附属国颛臾。孔子得信后,埋怨被派去辅佐季氏的学生冉有和子路没能制约季氏的野蛮行为。“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意思是,眼看着季氏用武力而不是仁治解决问题,如同让老虎和兕脱离了牢笼,两个学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个典故告诉了我们,季氏仪仗着手握着兵权,执意发动战争,就犹如“虎兕出狎”,通俗一点说就是猛兽脱离了牢笼,要为害一方了。同时孔子认为牢笼的管理者对“虎兕出狎”负有重大责任,他的两个学生没有能够及时制止“虎兕”越界行为,这是典型的祸起“萧墙”。

这样,我们就完全清楚了,“虎兕相逢”就是“虎兕出狎”的翻版。放任猛兽的结果就是发动一场战争。如果按照这个典故的寓意,那么,元春的结局应该是死于战乱。而胡适红学因为定错了《红楼梦》的时代背景和作者,他们把《红楼梦》往乾隆朝曹家家事上解读,就不知“虎兕相逢”是何意,歪解《红楼梦》误导读者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

校对:王华东 至真斋主 编辑:潇湘夜雨

深度解读,高屋建瓴。吴氏红学,高端学术。 知识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4-9-13 06:5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靖本《红楼梦曲·好事终》,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2017-08-22 00:11:44)
标签: 毛国瑤 俞平伯分类: 《红楼梦》新解

作者:九峰真人

自清朝以来,对于《红楼梦曲·好事终》,似乎一直没有发现有关文本内容的争议,都是“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即便从胡适的“新红学”发端到建国以前,似乎也未对这段曲词产生歧义。然而进入上世纪五十年代,毛国瑶写信给俞平伯,称自己看到了一套抄本,其中就“好事终”内容指出了一处不起眼的差异:“箕裘颓堕皆从敬”在他所看到的本子里是“箕裘颓堕皆荣玉”。俞平伯看到信后,对异文并未引起注意。因为一开始俞平伯对这个本子并未产生任何触动,所以也就谈不上重视了。大众更是对这个本子一无所知。

1959年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旧书市场购得一套“红楼梦稿”本,是晚清藏书家杨继振(1832-1897)的藏品,今被命名为“杨藏本”或者“梦稿本”,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3年 1月影印出版时称为《乾隆百二十回抄本红楼梦稿》。这个本子出现之后,人们发现“好事终”处,有一句无法理解的内容:“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莹玉,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这里 “箕裘颓堕”后所接的词语是“皆莹玉”,与大家熟知版本的“皆从敬”有差异。但这段异文似乎没有在红学界产生影响,也就没有引起讨论。



(杨继振藏本“红楼梦稿”)

1963年,在陶洙的“己卯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发现以后,又有人发现“己卯本”的“好事终”有异文:“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荣王,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陶洙藏“己卯本”)

由于两个公开的版本出现了与其它版本的差异,人们对此产生了争论,尤其是版本学界一致认为,在杨藏本与己卯本更早的底本中,“好事终”很可能存在“箕裘颓堕皆荣玉”的句子。综合秦可卿的判词“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造衅开端实在宁”对应的前句是“荣出”,结合小说人物得出结论:“箕裘颓堕皆荣玉”不但可能存在,而且是更贴合小说情节与背景的。

这样一来让俞平伯恍然大悟。毛国瑶给他的信虽然与杨藏本所出时间相差不远,但就算是早一天,他也不可能知道杨藏本“好事终”的内容。即使毛国瑶知道该内容,也不知道当下学界讨论的结论,所以俞平伯断定毛国瑶看到的抄本是有来头的,而且很可能底本是在杨藏本或者己卯本之前。当俞平伯再去找这套本子的时候,本子不翼而飞,留下一件红学憾事。这套遗失的本子就是“靖本”。

至于甲戌本等为何“好事终”这里是“皆从敬”,最大的可能是抄本传抄过程中,底本出现意外,如墨污、虫蛀等情况,把“皆荣玉”的“荣玉”二字给破坏了,抄手为了文本的完整,开始可能还留出两个字空格,但后来直接有人给填补了“从敬”,或者有的抄本,干脆连空格都给去掉了。例如2006年上海发现的卞藏本《红楼梦》,其内容竟然为:“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坠,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至于“坠”“ 堕”之差别,可以理解为抄误。但这首“好事终”少了“皆从敬”或者“皆荣玉”,就不是抄误问题。这里就是告诉我们一个现象,“皆从敬”是后来填补或者改动而来,早期抄本确实存在不同的文字。

好在还有更早期的抄本迄今还完好在世,“好事终”处正是“箕裘颓堕皆荣玉”。我们感到生在幸运的时代,能了解到《红楼梦》真相,“红楼未完”再不会是遗恨。


(本文由潇湘夜雨整理)

———————————————————

校对:王华东 至真斋主   编辑:潇湘夜雨

深度解读,高屋建瓴。吴氏红学,高端学术。 知识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新观点、新视角,同一部红楼梦,不一样的文章。欢迎关注"吴氏红学"头条号,欣赏更多吴氏红学精品文章!


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4-9-13 07: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揭秘《红楼梦》中秦可卿之死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7-07-01 15:53:09)
标签: 秦可卿        分类: 《红楼梦》新解
作者:九峰真人



秦可卿在第十三回中已经死去,是“金陵十二钗”中,确定不会再有生活故事的人。然而这个人物从出场到命运终结,连湘云、妙玉还都没登台就告别了人间,更不要说大观园故事了。她的死离奇而突然,书中交代也模糊,因此自古以来成了关于《红楼梦》热门话题之一。猜谜的猜谜,推理的推理,撅隐的撅隐,众说纷纭,莫能一焉。

小说关于秦可卿的死,文中只在第十三回讲到王熙凤迷迷糊糊入梦,梦中与秦可卿相见,秦氏交代几件事后,写道:“凤姐还欲问时,只听二门上传事云牌连叩四下,将凤姐惊醒。人回:“东府蓉大奶奶没了。”凤姐闻听,吓了一身冷汗,出了一回神,只得忙忙的穿衣,往王夫人处来。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

虽然前文有介绍秦可卿生病情节,但这里也并未说秦可卿是不是病死的。只是人们的惯性思维,没有跳跃,不用心的读者,以为就是病死。

其实小说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仙境看到“金陵十二正钗”一册书时,关于秦可卿的插图是“又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暗示秦可卿应当是上吊而死,而非病死。

揭秘《红楼梦》中秦可卿之死


从甲戌本和靖本批语,也得到了证实,例如靖本第十三回回前有畸笏叟的批语云【“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岂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者?其事虽未行,其言其意,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遗簪”、“更衣”诸文,是以此回只十页,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去四五页也。】从批语来看,畸笏叟命芹溪删去了“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的情节。秦可卿并非病死,而是“淫丧天香楼”,那病死之说就排除了。

那么秦可卿是如何“淫丧天香楼”的呢?

揭秘《红楼梦》中秦可卿之死


重庆《新民晚报》一九四六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第三版署名“朱衣”的作者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秦可卿淫上天香楼》,内容摘抄如下:

《红楼梦》一书,尽人皆知前八十回为曹雪芹所作;后四十回为高鹗所作;而坊间所刊百二十回之红楼梦,其前八十回,究竟是否曹雪芹原著,则鲜有知音。余家有祖遗八十回之抄本红楼梦,其中与现本多有未合者,惜此本于抗战初首都沦陷时,匆忙出走,不及携带,寄存友家,现已不知归于何人,无从追求。惟忆其中与现行本显有不同者,为秦可卿之死,现行本回目为“秦可卿死封龙禁尉”,而抄本回目则为“秦可卿淫上天香楼”,书中大意,谓贾珍与秦可卿,在天香楼幽会,嘱一小丫头看守楼门,若有人至,即声张知会,乃小丫头竟因磕睡打盹,致为尤氏到楼上撞见,秦可卿羞愤自缢于天香楼中,事出之后,小丫头以此事由己不忠于职所致,遂撞阶而死。考之现行本,秦氏死后,荣府上下人等闻之,皆不胜纳罕叹息,有诧怪怜悯之意,一也;开吊之日,以宁府之大,而必设醮于天香楼者,出事之地,二也;尤氏称病不出,贾蓉嬉笑无事,而贾珍则哭的泪人一般,并谓“我当尽其所有”,各人态度如此,可想而知,三也;太虚幻境,金陵十二钗画册,有二佳人在一楼中悬梁自缢,四也;鸳鸯死时,见秦二奶奶颈中缠绕白巾,五也。凡此种种,皆系后人将曹雪芹原本篡改后,又恐失真,故以疑笔在各处点醒之耳。

朱衣的说法很好地解释了瑞珠撞墙而死,而贾珍又如此悲痛,恨不能代秦氏之死的真实原因。笔者认为,朱衣的说法源自删改之前的版本,接近真实的“秦可卿淫丧天香楼”情节。

————————————

校对:王华东 至真斋主 编辑:潇湘夜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4-9-13 07:47:19 | 显示全部楼层
秦可卿的多重影射(六)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6-06-21 13:49:02)
标签: 秦可卿 贾宝玉        分类: 《红楼梦》新解
秦可卿的多重影射(六)

十、贾宝玉的特殊身份及警幻仙子对他的调教、警示

我们要想知道作者设计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的目的,以及警幻仙子对贾宝玉的调教警示寓意,就必须首先知道贾宝玉被作者赋予的特殊身份。

警幻仙姑让贾宝玉看“薄命司”里众女儿命运簿册。书中接着写道:【宝玉还欲看时,那仙姑知他天分高明,性情颖慧,恐把仙机泄漏,遂掩了卷册,笑向宝玉道:“且随我去游玩奇景,何必在此打这闷葫芦!”】前面我已经讲过“薄命册”的寓意。警幻仙姑让贾宝玉看“薄命司”的目的是让他记住明清易代时期那段悲惨的历史。在警幻仙姑知宝玉“天分高明,性情颖慧”处,甲戌本有眉批:〖通部中笔笔贬宝玉,人人嘲宝玉,语语谤宝玉,今却于警幻意中忽写出此八字来,真是意外之想。此法亦别书中所无。〗在第三回贾宝玉刚出场时有《西江月》二词批宝玉:

其一:

无故寻愁觅恨,    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  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    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  那管世人诽谤!

其二:

富贵不知乐业,    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韶光,  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    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绔与膏粱:  莫效此儿形状!

这两首词就是在贬宝玉,嘲宝玉,谤宝玉。在这两首词后戚序本有夹批:〖“纨袴膏粱,此儿形状”有意思。当设想其像,合宝玉之来历同看,方不被作者愚弄。〗既然贾宝玉是“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的纨绔子弟,那么作者为什么要把他当做这部巨著的男一号主人公呢?并且贾家之祖宁荣二公还委托警幻仙姑对贾宝玉进行调教、警示。要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就必须知道作者设计贾宝玉是什么身份和象征意义。这也关系到《红楼梦》这部书的主旨思想。

书中说贾宝玉的前世是“赤瑕宫神瑛侍者”。在“赤瑕宫”处甲戌本有眉批:〖按“瑕”字本注:“玉小赤也,又玉有病也。”以此命名恰极。〗“赤瑕宫”的“赤”字是红色。“瑕”字在古代用来表示彩色的光象和云彩时与“霞”通用。赤瑕意即红色的霞光。关于赤瑕宫还有一个典故。据道教传说赤瑕宫是灵虚真人的府邸。灵虚真人本是混沌初开之时昆仑山上的一块红色玉石,玉帝曾在上面打坐修道,最终修成不坏金身。这块玉石也借了玉帝灵气修得正果,成为石仙之祖,被玉帝敕封为灵虚真人掌管万石之事。

《红楼梦》中那块女娲补天剩下的顽石经神僧点化,幻化成富有灵性的通灵玉,被贾宝玉含在嘴里一同来到尘世。这块经过点化已具灵性的顽石跟这个道教传说相似!作者是在用这个道教典故启发读者进行联想,由赤瑕宫是否会让我们联想到金碧辉煌的紫禁城?远远地望去,以紫红色为主色调的紫禁城确实放射着赤色的霞光。而明朝崇尚火德,赤字也很容易跟明朝联系起来,或者说赤、火、光明等字眼就是明朝的象征符号。由此可以认为作者设计“赤瑕宫”是象征大明王朝的皇宫,是明王朝的象征。朱元璋在成事前曾出家为僧,他信奉白莲教。“大明”国号来源于佛教。《大阿弥陀经》赞颂阿弥陀佛是比日月还要光明千百亿倍的“光明之王”,“其光明所照”使天下“幽冥之处皆常大明”。阿弥陀佛是“诸佛光明之王”,即“明王”。元末天下大乱,白莲教宣扬“明王出世”,红色的明王将来到人间拯救苍生,建立没有痛苦与不平,充满庄严、清净、富足、美妙的极乐世界。朱元璋自居为佛教的明王出世,所以用“大明”为国号。瑕:玉上面的斑点,喻缺点或过失。甲戌本眉批:〖按“瑕”字本注:“玉小赤也,又玉有病也。”以此命名恰极。〗说明作者用“瑕”字取名“赤瑕宫”一语双关,并未美化明朝,而是暗喻明朝的瑕疵、弊端。这从作者设计宁府主要是“淫”,荣府主要是“不孝”也能看出来,作者是在明亡之后,痛定思痛反思明朝败亡的原因,从而总结朝代兴衰的规律,预言依葫芦画瓢的清朝也同样难逃灭亡的命运。

我们再解读一下“神瑛侍者”。“神”指神圣的意思。“瑛”指玉的光彩。“神瑛”就是神圣的玉的光彩。“侍者”一词除了有随侍主人左右听候使唤的人之意,在佛门中还表示侍候长老的随从僧徒。佛门侍者随侍师父、长老之侧,听从其令。侍者与长老的关系最密切,除了处理杂事外,朝夕聆听长老教诲,因而倍受长老重视,常被视为衣钵或法席的传承者。

《红楼梦》借用佛门侍者作为长老继承人的特殊职位,创作了“神瑛侍者”这个带有神圣的、玉的光芒的,赤瑕宫未来继承人角色,这是具有象征色彩的符号,寓意贾宝玉是未来华夏皇权继承人。书中交代贾宝玉“衔玉而生”。而这块通灵玉上刻的字是:“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这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传国玉玺上的铭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通灵玉上的文字有意模仿传国玉玺上的文字,被赋予皇权象征的内涵。那么,作者把贾宝玉赋予未来皇位继承人的角色也就确信无疑了。但是,作者设计的贾宝玉皇子身份不属于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祯的皇子,更不属于南明三帝一王的皇子,而是属于华夏政权未来继承人的符号象征。这也是作者受时代局限具有皇权思想的体现。

文学作品的写作技巧里有影射、象征、联想的特殊功能。如果贾宝玉不是华夏政权未来继承人的特殊身份,仅仅是“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的纨绔子弟形象,他就不会如此被人追捧。贾家的“贾”字,同音“假”。护官符说贾家“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假有借用、利用之意。《红楼梦》运用隐喻的创作手法,以家喻国,以贾家喻国家,让国家中具有代表性的各色人物在贾家这个小舞台上表演。作者名义上是在写贾家,实则影射国家。

从书中众多人物对“通灵宝玉”的态度,把它当成命根子,我们也能窥见到“通灵玉”的特殊象征意义。我们看贾宝玉、林黛玉初次见面,贾宝玉摔玉的描写:【(宝玉)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甲戌本侧批:一字一千斤重。〗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们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贾母忙哄他道:“你这妹妹原有这个来的,因你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妹妹,无法处,遂将他的玉带了去了。一则全殉葬之礼,尽你妹妹之孝心,二则你姑妈之灵,亦可权作见了女儿之意。因此他只说没有这个,不便自己夸张之意。你如今怎比得他?还不好生慎重带上,仔细你娘知道了。”说着,便向丫鬟手中接来,亲与他带上。宝玉听如此说,想一想大有情理,也就不生别论了。】

不就是一块玉吗?为啥成了命根子?这不是很奇怪嘛。而且把众人吓得一拥争着去拾玉,就好像那玉跟他们也性命攸关一样。注意看贾母说的,要打骂人可以,就是不能摔玉。把玉看得比人还重要。可见这块玉的价值所在。在贾母说何苦摔那命根子的时候,甲戌本批语:一字一千斤重。这就非同小可了。这玉象征着玉玺,象征着皇权,一旦摔坏玉或者把玉丢了,宝玉失去了皇位的继承权,这些人还不是跟着倒霉呀?所以众人都吓坏了,贾母直呼这玉是命根子也就好理解了。另外还要注意,贾宝玉摔玉时骂这块玉的话很耐人寻味:“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连人之高低都不择,言外之意没有资格拥有玉的也可以拥有,没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也可以继承。这很明显是在指桑骂槐。如果把《红楼梦》放在明末清初改朝换代那个时代背景,贾宝玉在借骂玉而实则在骂满清异族篡夺大明汉族江山,这不就很好理解了嘛。

可能是作者依然怕读者不明白“通灵玉”的来历和赋予它的象征意义,在第七回宝玉和秦钟初次相会的时候,通过回前诗和批语就说的更明确了。回前诗:“十二花容色最新,不知谁是惜花人? 相逢若问名何氏?家住江南本姓秦。”此回前诗的后两句借用南朝梁代刘缓的艳诗《敬酬刘长史咏名士悦倾城》。

我先解释一下十二这个数字的特殊含义。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易经文化中,有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对应于人所出生的年份,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属相,十二个属相囊括了所有人。在佛教文化中,对于轮回的解释称作十二因缘论。十二是佛教中的一个常见名数。佛教中还有12个神祉并称的名号,如药师佛有十二神将护法,另外还有称作十二天的12个护法神。《十二门论》是一部佛教典籍,内容分十二门解释大乘空观。佛教将三藏依体裁和内容分成十二类,称为十二分教或十二部经。

我们再来看“花”字。上古时期并无“花”字,古代将“花”写作“华”或“蘤”。到了汉代,汉字隶化,开始有简写的“芲”字。 到了汉末三国时期楷书出现后,才写作现在的“花”字。《汉书·张衡传》中有“百卉含蘤”注:“蘤,古花字也。经传皆以华为之。”《百家姓》注花姓:花系出华氏,古无花字,通作华。后专用花为花草之花,故华姓亦有改为花姓者。(清)段玉裁《说文解字·华注》:华俗作花,其字起于北朝。

那么在《红楼梦》中,十二花容难道说不可以当做“十二华容”解吗?同理,“不知谁是惜花人”也可以解做“不知谁是惜华人”。这样一解意义就重大了。这十二花容可不是指的花草,而是特指华夏儿女。“不知谁是惜花人”的意思是:不知谁是华夏儿女的守护神。“相逢若问名何氏?家住江南本姓秦。”回前诗的最后两句说的是玉玺。玉玺原是产于楚国襄阳荆山的和氏璧,这就是家住江南的本意。后来和氏璧落入秦国的秦始皇之手,雕琢成玉玺并刻上文字,就成了皇权象征了。

在秦钟出场的时候甲戌本有双行夹批:〖设云“情钟”。古诗云:“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二语便是此书大纲目、大比托、大讽刺处。〗未嫁先名玉,未嫁是指和氏璧尚未雕琢,最早是由秦国雕琢成玉玺,就是本姓秦。后来朝代更迭多次转手,也可以说成是转嫁。可是这跟秦钟又有什么关系啊?大纲目、大比托、大讽刺,批语说的这么严重。很显然作者和批书人赋予秦钟以特殊影射意义,他一定跟玉玺有关。《红楼梦》里的影射技巧有很多,影射人、影射物、影射事件等,还有一个人、一件事、一件物多重影射。针对这回,把回前诗和批语解读成秦钟跟玉玺有关,比某些红学家解读成一个姓秦名玉的姑娘不是更贴切嘛。

再看宝玉和秦钟相见以后,宝玉的神态描写:“宝玉秦钟二人随便起坐说话。那宝玉只一见了秦钟的人品出众,心中便有所失,痴了半日,自己心中又起了呆意。”宝玉为什么一见秦钟就呆成这样?莫非他俩前世有缘?这冥冥中似有天意。宝玉凡是发呆、发痴、发狂、发泄......表现反常的时候,细思必有深意。这是书中每一次这样情节描述的关节点。一定要注意。

那么秦钟的突然到来又是什么意思呢?或者说又引出了什么?通过回前诗和批语就引出了玉是从秦朝来的。这不是在给玉寻根问祖嘛。原来贾宝玉拥有的这块玉是从秦朝的和氏璧来的。而秦钟恰好姓秦。这会不会让我们想象秦钟这个人物是从秦朝穿越来的?

《红楼梦》的写作手法中有一种就是反穿越。在文学创作技巧上,反穿越的意思是让古代人物来到当代生活。而正穿越是当代人物去古代生活。在《红楼梦》里面反穿越的人物是贾敬,很多人都有文章分析是影射明朝嘉靖皇帝。秦钟也有反穿越的意思。秦钟的登场,加上回前诗和批语的提示,让我们想到了秦朝。秦国原是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其始祖伯益曾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赐了嬴姓。伯益的后人非子曾为周孝王养马,也就是弼马温的角色。周孝王见非子很能干,就把秦谷,今天的甘肃天水一带分封给他,这就是秦的起源。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至雒邑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建国,并且接收了周朝在关中的领地。可以说秦国出身寒微,地处偏僻。巧了,秦钟也是如此。贾宝玉说秦钟“生在寒门薄宦之家”。秦钟也说自己“可恨我偏生于清寒之家”。更巧的是秦朝国祚才十四年,而秦钟在姐姐秦可卿发丧戴孝期间,不顾礼法跟馒头庵尼姑智能儿烂淫染病,又被父亲秦业打一顿病情加重一命呜呼,死时也是十几岁。这么多的巧合连在一起,不由得不让我们联想到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的皇帝秦始皇是谁的后裔呢?往前追溯到根就是黄帝的后裔。这不就追溯到华夏的根了嘛。

作者拐弯抹角这么写到底是何用意?这就跟《红楼梦》的时代背景联系上了。明清兴替,改朝换代,华夏汉族被入侵的满清统治了。作者是站在汉族人的立场在写这部书。书中人物被作者划分为华夏主体汉民族与满清异族及投靠满清的人两大阵营。男主角贾宝玉是华夏正裔皇位的传承者。书中的“花”有时专指花草,有时特指“华夏”,要严格区分。比如“惜花人”就是“惜华人”之寓意。“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意即:切莫丢掉华夏祖宗的魂,切莫忘掉华夏祖宗的情,这样才能让华夏子孙延绵不绝,华夏精神世代永传!作者又把贾宝玉设计成朝代末世纨袴膏粱子弟的形象,实乃影射华夏历朝历代皇亲国戚大量出现的“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的纨绔子弟。所以批书人说:〖“纨袴膏粱,此儿形状”有意思。当设想其像,合宝玉之来历同看,方不被作者愚弄。〗而贾宝玉跟这些纨绔子弟又有所不同,在宁荣二公和警幻仙子眼里贾宝玉“天分高明,性情颖慧”,并非朽木不可雕,故而批书人才说:〖通部中笔笔贬宝玉,人人嘲宝玉,语语谤宝玉,今却于警幻意中忽写出此八字来,真是意外之想。此法亦别书中所无。〗在“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处,甲戌本眉批:〖末二语最紧要。只是纨绔膏粱,亦未必不见笑我玉卿。可知能效一二者,亦必不是蠢然纨绔矣。〗这段批语也是在说贾宝玉“天分高明,性情颖慧。”纨袴膏粱们如果能效仿宝玉一二就好了。

我们知道了作者设计贾宝玉的特殊身份,接下来警幻仙子对贾宝玉的调教、警示也就很好理解了。

书中接着写道:【宝玉恍恍惚惚,不觉弃了卷册,又随了警幻来至后面。但见珠帘绣幕,画栋雕檐,说不尽那光摇朱户金铺地,雪照琼窗玉作宫。更见仙花馥郁,异草芬芳,真好个所在。又听警幻笑道:“你们快出来迎接贵客!”一语未了,只见房中又走出几个仙子来,皆是荷袂蹁跹,羽衣飘舞,姣若春花,媚如秋月。一见了宝玉,都怨谤警幻道:“我们不知系何‘贵客’,忙的接了出来!姐姐曾说今日今时必有绛珠妹子的生魂前来游玩,故我等久待。何故反引这浊物来污染这清净女儿之境?”〖甲戌本眉批:奇笔摅(shū)奇文。作书者视女儿珍贵之至,不知今时女儿可知?余为作者痴心一哭,又为近之自弃自败之女儿一恨。〗宝玉听如此说,便吓得欲退不能退,果觉自形污秽不堪。警幻忙携住宝玉的手,向众姊妹道:“你等不知原委:今日原欲往荣府去接绛珠,适从宁府所过,偶遇宁荣二公之灵,嘱吾云:‘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虽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者。故遗之子孙虽多,竟无可以继业。〖甲戌本侧批:这是作者真正一把眼泪。〗其中惟嫡孙宝玉一人,禀性乖张,生性怪谲,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无奈吾家运数合终,恐无人规引入正。幸仙姑偶来,万望先以情欲声色等事警其痴顽,〖甲戌本侧批:二公真无可奈何,开一觉世觉人之路也。〗或能使彼跳出迷人圈子,然后入于正路,亦吾兄弟之幸矣。’如此嘱吾,故发慈心,引彼至此。先以彼家上中下三等女子之终身册籍,令彼熟玩,尚未觉悟。故引彼再至此处,令其再历饮馔声色之幻,或冀将来一悟,亦未可知也。”】“觉世觉人”指启发世人觉悟。在这里甲戌本有一条侧批:〖一段叙出宁、荣二公,足见作者深意。〗

有的红学家根据宁荣二公说自国朝定鼎以来贾家已历百年之语,便考证推测贾家是隐写谁家。是只把“百年”当做了实数,殊不知“百年”常指时间长久之意。例如《论语·子路》:“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大意是:“使人变得善良,可以让国家长治久安,为了使人变得善良,也可以采取战胜残暴、制止杀戮的办法。”汉朝班固的《西都赋》:“国籍十世之基,家承百年之业。”在这些诗文里,“百年”都是指时间长久之意。

在上面引述的书中情节里,太虚幻境的几位仙子也对贾宝玉不屑,说他是污染清净女儿之境的浊物。这是因为贾宝玉有着特殊的身份,而又未尽其特殊身份之责,故遭抱怨。从《红楼梦》书中对男人的描写看,大多行为猥琐,不堪大用。这也是讽喻在国破家亡之际,自诩国家栋梁的大多数男人们,不但不能补天济世,还有很多男人或投靠清军,或避世归隐,所以作者在开篇自述里贬损男人,自我忏悔,歌颂女儿,要为众女儿作传。我们由《红楼梦》的另一书名《金陵十二钗》,也可知作者“视女儿珍贵之至”。批书人为“作者痴心一哭,又为近之自弃自败之女儿一恨。”可知,这部书主要是为当时的读者写的,是要警醒他们,千万不要“自弃自败”,要怀长远之志。

宁荣二公委托警幻仙姑用“情欲声色等事警其痴顽”这是何意?批书人说这是宁荣二公无可奈何之举,且认为用这种方法是“开一觉世觉人之路。”可见用情欲声色警示贾宝玉的痴顽是很重要的。警幻仙姑“先以彼家上中下三等女子之终身册籍,令彼熟玩,尚未觉悟。故引彼再至此处,令其再历饮馔声色之幻,或冀将来一悟。”既然贾宝玉看了“薄命司”群钗们的悲惨命运预示依然不醒悟,那么警幻仙姑就采取另一些办法,令其“再历饮馔声色之幻”,“或冀将来一悟”。
  
书中接着写道:【说毕,携了宝玉入室。但闻一缕幽香,竟不知其所焚何物。宝玉遂不禁相问,警幻冷笑道:“此香尘世中既无,尔何能知!此香乃系诸名山胜境内初生异卉之精,合各种宝林珠树之油所制,名‘群芳髓’。”宝玉听了,自是羡慕而已。大家入座,小丫鬟捧上茶来。宝玉自觉清香异味,纯美非常,因又问何名。警幻道:“此茶出在放春山遣香洞,又以仙花灵叶上所带之宿露而烹。此茶名曰‘千红一窟’。”〖甲戌本侧批:隐“哭”字。〗宝玉听了,点头称赏。因看房内,瑶琴、宝鼎、古画、新诗,无所不有,更喜窗下亦有唾绒,奁间时渍粉污。壁上也见悬着一副对联,书云:幽微灵秀地,无可奈何天。〖甲戌本双行夹批:两句尽矣。撰通部大书不难,最难是此等处,可知皆从无可奈何而有。〗宝玉看毕,无不羡慕。因又请问众仙姑姓名:一名痴梦仙姑,一名钟情大士,一名引愁金女,一名度恨菩提,各各道号不一。少刻,有小丫鬟来调桌安椅,设摆酒馔。真是:琼浆满泛玻璃盏,玉液浓斟琥珀杯。更不用再说那肴馔之盛。宝玉因闻得此酒清香甘冽,异乎寻常,又不禁相问。警幻道:“此酒乃以百花之蕊,万木之汁,加以麟髓之醅【醅pēi:没滤过的酒。】,凤乳之曲酿成,因名为‘万艳同杯’。”〖甲戌本侧批:与“千红一窟”一对,隐“悲”字。〗宝玉称赏不迭。】

髓:比喻精华,例如精髓。花髓:指花蜜,花朵分泌出来的甜汁,能引诱蜂蝶等昆虫来传播花粉。髓,在此指象骨髓似的蜜汁。刘基为朋友章溢的书斋所作的《苦斋记》:“野蜂巢其间,采花髓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谓之黄杜,初食颇苦难(nán),久则弥【mí更加,越发】觉其甘,能已积热,除烦渴之疾。”大意:“野蜂在它们中间作窝,采集花汁酿蜜,味道也很苦,山里土话称它作“黄杜”,开始吃的时候很苦,难于下咽,久了就更觉得它甘甜,它能够消治积热,清除燥热心烦的病症。”群芳髓:明意是百花之花蜜精髓,暗喻那些被屠杀的华夏儿女的香魂。

我们请与第七回薛宝钗吃的冷香丸对照看。周瑞家的问薛宝钗:【“这有两三天也没见姑娘到那边逛逛去,只怕是你宝兄弟冲撞了你不成?”宝钗笑道:“那里的话。只因我那种病又发了,所以这两天没出屋子。”周瑞家的道:“正是呢,姑娘到底有什么病根儿,也该趁早儿请个大夫来,好生开个方子,认真吃几剂,一势儿除了根才是。小小的年纪倒作下个病根儿,也不是顽的。”宝钗听了便笑道:“再不要提吃药,为这病请大夫吃药,也不知白花了多少银子錢呢。凭你什么名医仙药,从不见一点儿效。后来还亏了一个秃头和尚,说专治无名之症,因请他看了。他说我这是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幸而先天壮,还不相干干。若吃寻常药,是不中用的。他就说了一个海上方,又给了一包药末子作引子,异香异气的。不知是那里弄了来的。他说发了时吃一丸就好。倒也奇怪,吃他的药倒效验些。”〖甲戌本双行夹批:卿不知从那里弄来,余则深知是从放春山采来,以灌愁海水和成,烦广寒玉兔捣碎,在太虚幻境空灵殿上炮制配合者也。〗周瑞家的因问:“不知是个什么海上方儿?姑娘说了,我们也记着,说与人知道,倘遇见这样病,也是行好的事。”宝钗见问,乃笑道:“不用这方儿还好,若用了这方儿,真真把人琐碎死。东西药料一概都有限,只难得‘可巧’二字: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甲戌本侧批:凡用“十二”字样,皆照应十二钗。〗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的白芙蓉蕊十二两,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两。将这四样花蕊,于次年春分这日晒干,和在药末子一处,一齐研好。又要雨水这日的雨水十二錢,……”周瑞家的忙道:“嗳哟!这么说来,这就得三年的工夫。倘或雨水这日竟不下雨,这却怎处呢?”宝钗笑道:“所以说那里有这样可巧的雨,便没雨也只好再等罢了。白露这日的露水十二錢,霜降这日的霜十二錢,小雪这日的雪十二錢。把这四样水调匀,和了药,再加十二錢蜂蜜,十二錢白糖,丸了龙眼大的丸子,盛在旧磁坛内,埋在花根底下。若发了病时,拿出来吃一丸,用十二分黄柏煎汤送下。”周瑞家的听了笑道:“阿弥陀佛,真坑死人的事儿!等十年未必都这样巧的呢。”宝钗道:“竟好,自他说了去后,一二年间可巧都得了,好容易配成一料。如今从南带至北,现在就埋在梨花树底下呢。”周瑞家的又问道:“这药可有名子没有呢?”宝钗道:“有。这也是那癞头和尚说下的。叫作‘冷香丸’。”周瑞家的听了点头儿,因又说:“这病发了时到底觉怎么着?”宝钗道:“也不觉甚怎么着,只不过喘嗽些,吃一丸下去也就好些了。”】

第八回,贾宝玉去看薛宝钗,书中写道:【宝玉此时与宝钗就近,只闻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竟不知系何香气,遂问:“姐姐熏的是什么香?我竟从未闻见过这味儿。”〖甲戌本侧批:不知比“群芳髓”又何如?〗〖庚寅本侧批:黛卿之香系自身草卉之香,宝钗乃食草卉之香,作者是何意旨,余亦知之〗宝钗笑道:“我最怕熏香,好好的衣服,熏的烟燎火气的。”宝玉道:“既如此,这是什么香?”宝钗想了一想,笑道:“是了,是我早起吃了丸药的香气。”〖甲戌本侧批:点“冷香丸”。〗宝玉笑道:“什么丸药这么好闻?好姐姐,给我一丸尝尝。”宝钗笑道:“又混闹了,一个药也是混吃的?”】

这两段文字作者明写薛宝钗吃百花之蕊做成的“冷香丸”,暗讽满清屠杀华夏人民。“冷香丸”这药这么难配,“一二年间可巧都得了,好容易配成一料。”这是多么凑巧的事情啊!满清夺取大明江山不也像连续中大奖那么幸运嘛!

千红一窟:“此茶出在放春山遣香洞,又以仙花灵叶上所带之宿露而烹。此茶名曰‘千红一窟’。”甲戌本侧批:〖隐“哭”字。〗窟:洞穴。与遣香洞字意相合。遣香洞在上一讲已经解读。千红一窟暗喻无数被屠杀的华夏儿女的枯骨埋在同一洞穴中,岂不令人痛哭!真乃是:“冤魂聚集地,无可奈何天。”

麒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鹿,全身有鳞甲,有尾。雄性称麒,雌性称麟。古人用麒麟象征祥瑞,麒麟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瑞兽。麒麟也用来比喻杰出的人物,也比喻皇族、显贵。如:麟寺(掌管皇族事物的衙署);麟牒(王族的族谱);麟子凤雏(麒麟之子,凤凰之雏。古人用来比喻贵族的子孙)。麒麟与孔子也有传说。《拾遗记》载:“孔子未生时,有麟吐玉书于阙里人家。”即在孔子快诞生的时候,麒麟出现,嘴里吐出一块方帛,上面写着“水精之子孙,哀周而素王,徵在贤明。”后来儒家称誉孔子为素王,意即:没有土地、没有人民,只要人类历史文化存在,他的地位就永远存在。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鲁哀公十四年春,鲁国捕获麒麟,孔子前去查看的时候麒麟已经死亡。孔子认为,麒麟是灵兽,天下有道时才出现,现在天下无道,出非其时且被微贱之人射伤猎获,因而伤感。于是孔子写下“西狩获麟”这句话之后,就不再写《春秋》了。这就是传说中孔子写《春秋》“绝笔于获麟”的故事。孔子认为麒麟的出现又死去,不是好征兆,恐怕国家将亡,自己的生命也到了尽头。七十一岁的孔子埋葬麒麟之后感情难以控制,抚琴悲歌,作《获麟歌》:“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

凤: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总称为凤凰。常用来象征祥瑞和天下太平。古人认为时逢太平盛世,便有凤凰飞来。《尚书·益稷》载:“箫韶九成,凤皇来仪。”自秦汉以来,龙逐渐成为帝王的象征,帝后嫔妃们开始称凤。龙肝凤髓: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龙驹凤雏:比喻有才华的英俊青少年。凤毛麟角:比喻人或物稀有珍贵。

万艳同杯:“此酒乃以百花之蕊,万木之汁,加以麟髓之醅,凤乳之曲酿成,因名为‘万艳同杯’。”甲戌本侧批:〖与“千红一窟”一对,隐“悲”字。〗百花、万木,明意是花草树木,暗喻普通百姓。麟凤,比喻贵族的子女。用公子红妆和普通百姓的血肉酿成的美酒,岂不悲乎!在历史上,每次改朝换代都是白骨累累。新朝统治者都在痛饮用死亡者血肉酿成的酒欢庆自己的胜利。

警幻仙姑让贾宝玉饮“万艳同悲”酒的寓意,可与周文王的故事比照看。周文王姬昌被纣王囚禁后,他的嫡长子伯邑考在殷商做人质,为纣王驾车。纣王烹杀伯邑考做成肉羹叫人赐给姬昌,并说:“圣人应当不会吃自己儿子做成的肉羹。”姬昌由卦象得知爱子遭劫,他装作浑然不知的样子吃下肉羹以欺骗纣王。纣王以为姬昌卜卦只是浪得虚名,得意地说:“谁说西伯昌是圣人?吃了自己儿子做成的肉羹尚且不知。”于是放了姬昌。姬昌刚刚踏上西周的土地便觉得一阵恶心,张口吐出三只小白兔。他知道这是伯邑考三魂所化,痛心地流下眼泪。姬昌回国后强兵富国,誓言为子报仇。最后周武王得到军师姜子牙协助而打败商纣王,建立周朝。

警幻仙子也是在用“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让贾宝玉记住民族的血泪!


(根据草根说红楼梦微信群讲座整理)

(未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4-9-25 19: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难怪秦可卿死后贾珍表现过火,真实关系不止爬灰,哪敢被外人知道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关注他
贾珍在天香楼上侵犯儿媳妇,导致秦可卿上吊自尽,其死状无法遮掩。

贾珍对内对外都必须给出一个合理解释。尤其是对秦业,必须告知人家女儿的真正死因。秦可卿是上吊死了不假,好好的人为什么会上吊自尽?


别看贾珍出身显赫,权势通天。但也害怕“杨三姐告状”那种不死不休。一旦秦业不依不饶,非要追究贾珍侵犯儿媳妇致死的罪行。或者被贾府敌对势力知道前后因果,发动御史弹劾、司法查询,宁国公的世袭或许可保,但贾珍爵位肯定不保,弄不好还得“杀人偿命”。

所以,贾珍绝不可能让天香楼上的真相泄露出去,就必须要掩盖秦可卿的死因,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如果,秦可卿是与贾珍在天香楼上“通奸”,结果被尤氏发现后无颜苟活而自尽,她的死就只是白死。没有人会追究一个浪荡女子的死。秦业也没脸再追查女儿死因,而贾珍不过顶着个爬灰败德之名,却可以化险为夷。显然,这一招是从焦大醉骂“爬灰”得到的启示。


于是,过于从夫的尤氏,突然因“老胃疾”病倒不干活了,明眼人都看出她是故意撂挑子不管儿媳妇的死。而秦可卿丈夫贾蓉更是始终一句话不表示,不久得了父亲贾珍为他花钱捐的五品龙禁尉实职。而贾珍生怕别人不知道爬灰丑闻,人前人后如丧考妣,不断将脏水往自己和秦可卿身上泼。

纵观宁国府一家三口表现都非常奇怪。尤氏过于从夫,贾珍的肮脏事还少了?她每次不是帮着善后,哪敢耍性子不管?后面贾珍与尤二姐的丑事,也没见她生气,贾珍真和秦可卿有问题,她敢在葬礼上撂挑子不干活?

贾蓉全程一句话不说也不奇怪。他能说什么?媳妇死了,面临保老子就保住富贵,保住他未来的世袭爵位,他能说什么?何况五品龙禁尉也算是补偿了。


至于贾珍,他的过火表现更是欲盖弥彰。真与秦可卿有情,掩盖死因还来不及,怎么还能自己宣扬?人都有避丑之心。后面他去贾琏外宅骚扰尤三姐,被贾琏撞破后羞得无地自容,何以这次是当着全家老少、亲戚朋友,就脸皮反厚了不成?于情于理他都不可能将“爬灰”丑事亲自宣扬,除非他就是想要让人认为秦可卿死于“爬灰”。

秦可卿人已死,肯定无法自证清白。她死得冤枉却从贴身丫头瑞珠的结局映射出来。秦可卿死后半天瑞珠没死,却在秦业一来就以“触柱而亡”的含冤死法暴毙。无论瑞珠是有意自尽还是被害,她的触柱而亡死法都传递出秦可卿死得冤枉之意。


贾珍为让世人相信他与秦可卿确有苟且之事,不惜代价操办后事。不但以七七四十九天的葬礼规模引人侧目,更是不听劝说执意用了“坏了事的义忠亲王老千岁”的樯木棺材板。

原本秦可卿的葬礼,尽管奢华档次却并不高,也高不了。最终她也不过是以四品恭人的身份出殡。贾珍给贾蓉捐了五品龙禁尉,秦可卿“生前”便具备了五品宜人的诰命。按照明清两代死者为大可进一等的死后哀荣,四品恭人出殡并不过格。至于贾府有钱想要花,哪怕用金子铺地也只是引人侧目,却并不犯法。


但义忠亲王老千岁的樯木棺材板不一样。其“万年不腐”的特性,明显暗示属于“帝王之物”。推测这副棺材板,是薛蟠父亲为义忠亲王日后当皇帝所准备,只是坏了事才没用上。如今贾珍胡闹拿给秦可卿用,以图做实与秦可卿“苟且”之事,却彻底让贾府僭越皇权礼法。

贾珍如此胡闹妄为,源于贾敬养不教为家族遗祸,就是“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9-25 09:56・IP 属地辽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4-9-25 19:24:03 | 显示全部楼层
秦可卿为什么会死在天香楼上?她和贾珍那一晚在楼里发生什么事?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关注他
1 人赞同了该文章
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借由警幻仙子之口,知道秦可卿前世是太虚幻境警幻仙子之妹,乳名兼美字可卿。

书中秦可卿之“秦”,当隐喻“情”。正是太虚幻境“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的“情”由。


由此可知,秦可卿之所以无父无母出身“养生堂”,当源于“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之意,是“情”之莫名由来的体现,而并非秦可卿出身神秘。正因她是“情”之化身,便注定她要因情而死。关于她的死因,还要从判词说起。

后面又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其判云: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秦可卿的判词图画是“美人吊死在高楼”。从图画所示分明一语双关。既说明“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的事实。也以“高楼”隐喻贾府富贵之势,“上吊”隐喻贾府败亡之因是“自尽”,自己找死。循着这个脉络主题,再看秦可卿的判词所示,就会发现两个问题。


第一,“淫”的由来是什么?

“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书中并不存在,而是出于脂批。但从判词图画可知,秦可卿确实吊死在天香楼上。但书中对于秦可卿的死因讳莫如深,也确实如脂批所示缺失了一段内容。

关于“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的内容,从判词“情既相逢必主淫”也能够推测。问题在于这个“淫”,是秦可卿过失犯了“淫”行,还是别人对她起了“淫”念导致她的死,就要循着判词寻找答案。

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基本都是上下句。上句写“因”,下句写“果”。秦可卿的判词也不例外。

“情天情海幻情深,情既相逢必主淫”,这是她的死因。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这是她死亡真相。

“情天情海幻情深”,是指秦可卿出身太虚幻境,是情的化身。


“情既相逢必主淫”,情孽纠缠的因缘聚首,导致了“淫”的发生。那么,这个“淫”究竟是谁的“淫”?书中早有答案。

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被警幻仙子冠以“天下第一淫人”之称,他便是个“淫”。所以,紧跟着的“漫言不肖皆荣出”,就是指贾宝玉对秦可卿的不肖企图。

贾宝玉成了“天下第一淫人”,便诚惶诚恐辩白说自己不敢乱行。警幻仙子对他解释道:

“非也。淫虽一理。意则有别。如世之好淫者,不过悦容貌,喜歌舞,调笑无厌,云雨无时,恨不能尽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时之趣兴,此皆皮肤淫滥之蠢物耳。如尔则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吾辈推之为‘意淫’。‘意淫’二字,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汝今独得此二字,在闺阁中,固可为良友,然于世道中未免迂阔怪诡,百口嘲谤,万目睚眦。”


秦可卿是“情”的化身,容易吸引别人的“淫”念。贾宝玉伺机接近她引出“梦游太虚幻境”,并于梦中有了云雨之事,是谓“意淫”。另有“皮肤滥淫”者,也对秦可卿生出觊觎之心,造成她的最终死亡。

显然,“情既相逢必主淫”的“淫”,不是秦可卿道德败坏,而是由她而起的男人“淫”念,最终导致了灾祸发生。

二,谁致死了秦可卿?

说清楚了“淫”的因,接下来就是“死”的果。秦可卿的真正死因,就在随后两句判词中。

“漫言不肖皆荣出”,是贾宝玉对秦可卿的“意淫”。他伺机接近秦可卿,巧立名目睡到秦可卿房中,又梦中与她有了“云雨”之事。尽管他年纪尚小,但叔公公对侄儿媳妇不轨,依旧涉及“爬灰”之意。所以,贾宝玉的“意淫”是为“不肖”,只是对秦可卿没有造成实际的伤害。


“造衅开端实在宁”,以贾宝玉影射贾珍,对秦可卿有皮肤滥淫之意,揭开贾珍的“爬灰”事实。

不过“爬灰”和“通奸”是两码事。通奸需要两人相向而行做成悖伦丑事,属于“爬灰”的一种。“爬灰”还有另一种情况,就像贾宝玉作为叔公公,背后觊觎接近秦可卿的“意淫”,也是“爬灰”。秦可卿始终不知情,也没有通奸不轨的事发生,或者单纯是爬灰“受害者”,比如“造衅开端实在宁”。

贾宝玉“意淫”,只是亲近便得满足,是以梦中就能实现,不需要秦可卿知情和参与。

贾珍是“皮肤滥淫”,要得“云雨片时之趣兴”,就必须要得到秦可卿的身体。秦可卿不从怎么办?“造衅”二字的制造机会,挑起冲突之意,就明确所谓“秦可卿淫丧天香楼”,是贾珍设计接近儿媳妇,并在天香楼上暴起侵犯。秦可卿因受辱后自尽而死。

判词图画所画美人在高楼上悬梁自尽,就是“淫丧天香楼”写照。秦可卿被贾珍之“淫”致死,绝非二人通奸。“造衅”才是她的致命死因。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9-25 09:56・IP 属地辽宁
红楼梦(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4-9-25 19:24:49 | 显示全部楼层
秦可卿为何能嫁给贾蓉?弄清楚她的出身,才发现贾府对她另有所图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关注他
1 人赞同了该文章
秦可卿是宁国府嫡长孙贾蓉之妻,宁国公贾演的玄孙媳妇。她虽位列金陵十二钗正册,但生前死后备受争议。尤其是她身上明确留有“毁家”之意,引出贾府未来败亡的重要线索。她究竟有什么能为导致贾府败亡?书中对此线索极为隐晦。导致后世读者人云亦云。


其实秦可卿作为《红楼梦》最早死去的金陵十二钗,书中基本交代清楚她的大部分故事。却在最关键的死亡上隐藏了线索,导致她死后争议不断。

如此清楚又不明朗的复杂,让秦可卿身上蒙上一层神秘面纱。要想抽丝剥茧了解清楚,就要从她的出身讲起。而秦可卿的身世却难得的再清楚不过,很难相信她与贾家败亡有什么关系。

他父亲秦业现任营缮郎,年近七十,夫人早亡。因当年无儿女,便向养生堂抱了一个儿子并一个女儿。谁知儿子又死了,只剩女儿,小名唤可儿,长大时,生的形容袅娜,性格风流。因素与贾家有些瓜葛,故结了亲,许与贾蓉为妻。


这是介绍秦钟时对秦可卿身世的介绍,可谓清清楚楚。她从小于孤儿院“养生堂”被秦业抱养,长大后因与贾府有些“瓜葛”被嫁给了贾蓉。

秦业虽是营缮郎,看似与宁国府门不当户不对,但书中其实透露出这桩姻缘的内在原因,具体有这么几个。

一,秦业是工部营缮司的营缮郎。官职虽然并不见于史料,营缮司却是真实存在的工部特殊部门。主要负责皇宫、皇陵、军营、城池的营造和修缮。

秦业是营缮司的营缮郎,与营缮郎中一字之差,地位天差地远,注定是个负责现场执行的小官。

不过营缮郎官职虽小,营缮司却不寻常。秦业作为现场负责,属于官小岗位重要。负责的更都是国家级大项目。


二,营缮司属于工部下属部门,贾政就在工部工作了几十年。从一开始的主事干到员外郎。最让人奇怪在他多年兢兢业业却只升了一级。

表面看贾政官场进步困难不得志,似乎和能力有关。现实却不能这样理解。贾政能当家荣国府,且从其日常行事和性格表现,可知起码个中上之选。宰相尚书勉为其难,做个郎中不至于困难。且封建官场中人能力只是一方面,背景势力才是关键。

以贾府领袖的四大家族势力,想要给贾政升官易如反掌。当初贾雨村复职,贾政举重若轻能帮他安排去应天府,不但坐稳从三品的知府,更带着任务去“处理”薛蟠打死人命案。贾府的这种定点投放官员的能力,可比随便复职一个知府难太多。贾政却轻而易举做到,该是何等厉害?


而贾雨村自从攀附上贾家和四大家族后,不几年就坐上大司马参赞朝政协理军机的兵部尚书位置,成为贾府在朝堂的代言人,贾政的小小员外郎反无法望其项背。可贾雨村依旧要以兴隆街的大爷自居,甘作贾政之子侄,就可见贾府背后势力之强。

贾政若想要升官肯定不是难事。不说做一部尚书,也不至于在从五品的工部员外郎位置上一坐一二十年,除非工部涉及贾府巨大利益,且与营缮司有关。

三,贾琏奶娘赵嬷嬷提到贾府当年曾在苏州扬州一带监造海舫,修理海塘。透露出贾府深耕工部好几代的事实。

宁荣二公本以军功起家,军中门生故旧颇多,背后势力庞大。后又经营工部,涉及工程的利益无数。营缮司负责的皇家工程、军事工程都触及贾府核心利益。


如此一梳理,再看贾蓉娶秦业养女秦可卿,就会发现一点不奇怪。不过是贾家借由联姻,从秦业身上图谋,进一步挖掘工部所涉及的核心利益罢了。

《红楼梦》类似很多事看似说不通,实际曹雪芹都有给出详细线索,就看读书人如何汇总和串联起来。

弄清楚秦可卿嫁给贾蓉的线索,就会发现与她孤苦的身世无关,只是利益纠葛。而她之所以出身养生堂,无父无母,则与“情”有关。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4-09-24 10:45・IP 属地辽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4-9-25 21: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贾宝玉与贾珍,分别是秦可卿的前任与现任,这是一个历史故事!
姜子说古书 2020-07-27   |  276阅读  |  3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梦》原著中,贾宝玉在梦游太虚幻境,娶了秦可卿为妻;贾珍在秦可卿死后,哭得就像死了亲娘。

  焦大发酒疯所骂的那句“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大概指的就是秦可卿与贾珍及贾宝玉之间的关系,所以脂批说“石兄在内”。

  姜子认为,贾宝玉与贾珍,分别是秦可卿的前任与现任,一个是荣国府二爷阵营的代表,一个是宁国府大爷虫属性的代表。

1524316156353299.png

  《红楼梦》原著中,秦可卿是谁?秦可卿淫丧天香楼是什么意思?贾宝玉是秦可卿前任为何不能直说?作者为什么要隐去天香楼事件?

  甲戌本《红楼梦》第十三回,畸笏叟批:“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史笔,是历史记载的代称,《红楼梦》即史册。

  姜子认为,《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别名《清风明月史》,秦可卿就是崇祯帝朱由校,天香楼就是朱明江山。

  正因为如此,所以,秦可卿出殡,四王六公都来路祭,这是举国缟素的国丧。而贾珍(满清)为秦可卿(朱明)举行隆重葬礼,是企图以和平演变掩盖其窃国大盗面目(假称天下是从流寇手中夺的,是为朱明报仇)。

1524316181937565.jpg

  正因为如此,所以,秦可卿的铭旌上写的是“奉天洪建兆年不易之朝”,“奉天”二字,即写秦可卿帝王身份,又表明作者以朱明为正统的立场。“洪建”二字,隐写明朝开国皇帝洪武帝。

  秦可卿的“淫”,有如贾宝玉是“古今天下第一淫人”,是“意淫”的意思,即秦可卿的病因“思虑太过”。

  因命芹溪删去遗簪、更衣诸文,“遗簪”、“更衣”是隐写崇祯上吊场景,也有剃发易服、舆图换稿之寓。

  正因为如此,所以,贾母(朱明祖宗)认为秦可卿(朱由检)是重孙媳妇中第一个得意之人,让他去安置宝玉(玉玺),即让崇祯即位(可卿宝玉成姻)。

1524316203395112.jpg

  《红楼梦》原著中,秦可卿的判词写道:“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荣玉,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月貌(朱明)到风情(满清),便是贾府之源荣国府的败落,所谓败家的根本,指的就是宁国府贾珍假借和平演变(贾源)的名义,抢夺荣玉(朱明天下),导致三春作三秋,春尽香消。


  《红楼梦》的写作背景时代是清朝,秦家隐喻秦朝以来的汉人基业,贾宝玉隐射崇祯政权,贾珍隐射康熙政权,你说作者为什么要隐去?

+关注
undefined
姜子说古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80
 楼主| 发表于 2024-9-25 21: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红楼梦作者为什么要隐去天香楼事件?秦可卿在贾珍与贾宝玉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姜子说古书 2020-07-27   |  416阅读  |  5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梦》原著中,有一个话题美人,她的名字叫做秦可卿,有人说是谐音“秦可亲”,有人说是谐音“秦可轻”。

  秦可卿是《金陵十二钗》中第一个去世的人物,关于秦可卿的死法,作者在第五回给出了答案——一座高楼,上有一美人悬梁自尽。

  《红楼梦》原著中,秦可卿是在天香楼悬梁自尽的,秦可卿去世这一回故事,有的版本题曰“秦可卿死封龙禁尉”,有的版本则题曰“秦可卿淫丧天香楼”。

1524313930603828.jpg

  很多人对秦可卿的认识,都来自于最经典的87版《红楼梦》的电视剧桥段,认为秦可卿是因为与贾珍扒灰事件败露而羞愤自尽。

  有人猜测,秦可卿和公公贾珍扒灰,而非被贾珍逼迫,事情败露后,秦可卿选择自杀来了结此事。

  有人猜测,秦可卿和公公贾珍扒灰,是被现任族长贾珍逼迫的,事情败露后,秦可卿被迫自杀。

  《红楼梦》原著中,贾宝玉在宁国府睡午觉,睡的是秦可卿的床,并且因此梦游太虚幻境,与秦可卿结婚入洞房。

1524313954896701.jpg

  秦可卿生病,宝玉在凤姐与贾蓉众人面前,就已经哭得不能自控;秦可卿死时,贾宝玉更是当作吐血。

  《红楼梦》原著中,秦可卿作为贾蓉的妻子,和大爷贾珍及二爷贾宝玉都有关系,作者到底想告诉读者些什么样的真相?

  更奇怪的是,《红楼梦》作者为什么要隐去天香楼事件?作者吞吞吐吐、欲说还休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

1524313970470423.jpg

  有人猜测,《红楼梦》是以作者家人为原型以家事为故事背景的,作者隐去天香楼事件,是为了给家族留点颜面,毕竟,家丑不可外扬。

  但是,贾珍在秦可卿的葬礼上大肆铺张,从买官到棺木,都极尽哭丧之能事,作者这分明是要读者起疑。

  其实,秦可卿的身份非常特殊,作者隐去天香楼事件,隐去的是荣宁更替的流血事件,所谓“清风明月血案”也!

  欲知详情,请听姜子的下回说书“贾宝玉与贾珍,分别是秦可卿的前任与现任!”

+关注
undefined
姜子说古书
四大名著解读
共 4709 篇原创 微信公众号:
赞赏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姜子说古书 > 《待分类》举报/认领
上一篇: 贾宝玉与贾珍,分别是秦可卿的前任与现任,这是一个历史故事!
下一篇: 如来点名批评沙僧吃人,这里藏着一个大秘密,与唐僧有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2 02:04 , Processed in 1.51633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