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锦瑟李商隐心有灵犀一点通罗隐/范成大/曹唐&温庭筠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4-9-29 08: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秋词二首
[ 唐 ] 刘禹锡
原文 译文对照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译文
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凄凉、空旷。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

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一只仙鹤直冲云霄推开层云,也激发我的诗情飞向万里晴空。

秋天了,山明水净,夜晚已经有霜;树叶由绿转为浇黄色,其中却有几棵树叶成红色,在浅黄色中格外显眼;

登上高楼,四望清秋入骨;才不会象春色那样使人发狂。

注释
⑴悲寂寥:悲叹萧条空寂。宋玉《九辩》有“悲哉,秋之为气也”、“寂寥兮,收潦而水清”等句。

⑵春朝:春初朝,朝,有早晨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刚开始。

⑶晴:一作“横”。排云:推开白云。排:推开,有冲破的意思。

⑷诗情:作诗的情绪、兴致。碧霄:青天。

⑸深红:指红叶。浅黄:指枯叶。

⑹入骨:犹刺骨。

⑺嗾:使唤狗。这里是“使”的意思。

作者介绍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4-9-29 08: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 唐 ] 李商隐
原文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译文
骆氏亭外竹林环绕,雨后亭外景物焕然一新。相思之情啊飞向远方,可却隔着重重的高城。

深秋的天空一片阴霾,霜飞的时节也来迟了。水中的荷叶早已凋残,只留了几片枯叶供人聆听雨珠滴响的声音。

注释
崔雍、崔衮:崔戎的儿子,李商隐的从表兄弟。

竹坞(wù):丛竹掩映的池边高地。

水槛(jiàn):指临水有栏杆的亭榭。此指骆氏亭。

迢递:遥远的样子。重城:一道道城关。

秋阴不散霜飞晚:秋日阴云连日不散,霜期来得晚。

枯荷听雨声:雨滴枯荷,大约只有彻夜辗转难眠的人才能听到。

作者介绍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4-9-29 08: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李商隐写给令狐绹的诗,来破解他们一生的兄弟情谊
初衣胜雪2019-03-15 00:11





“曾共山翁把酒时,霜天白菊绕阶墀。十年泉下无人问,九日樽前有所思。不学汉臣栽苜蓿,空教楚客咏江篱。郎君官贵施行马,东阁无因再得窥。”唐朝李商隐《九日》


诗文漫读:曾经和你的父亲一起共酒,你父亲喜欢的白菊花开满了庭院。10年过去了,仙逝令狐大人再也不能和从前一样互通消息。重阳节的这天,我端着酒杯,深深怀念。
因为没有人像汉臣一样栽培苜蓿,所以才有像屈原一样悲叹野草江花。
郎君你官运亨通,事务繁忙,而那菊花开满的庭院我再也无缘看到。


初衣解诗:这大约是849年的重阳节,李商隐大概36岁,李商隐奔波在某节度使做幕僚的路上。这在唐朝来讲是是依附于某个大官的门客,靠给人做幕僚,获取前途和薪水,和正规的官吏两码事。
而令狐楚逝世10年,令狐绹大约49岁,刚刚被唐宣宗起用为丞相一年。
令狐绹是令狐楚的儿子。16岁的李商隐给令狐楚做门客的时候,以及优异的才华,被令狐楚看中,他对这个年轻人有着儿子一样的厚爱。也就是说在16岁到二十六七岁之间的十年里,李商隐和令狐绹有兄弟一般的情谊。好到什么程度呢?令狐绹亲自给了李商隐许多钱和衣裳,在这之前李商隐10年没有换过新棉袄。
令狐绹比李商隐大13岁,为人肯定是比较温厚。所以李商隐对这位大哥,常常也表示出来了亲呢,在令狐陶中进士做官之后,李商隐给他的贺诗里有“官书推小吏”“寻思有底忙?”带着调侃的味道。可以想见李商隐,非常依赖这位大哥,想必这位大哥在寻常生活里,也有着平忍的一面。
但这种关系在令狐楚逝世以后,急转直下。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令狐楚非常厚爱李商隐,临死之前也要求李商隐来,替他写一份《遗表》,而李商隐也完成了这个使命。但是完成了这个使命之后,李商隐和令狐家很少再有交集。


作为令狐家的门生和门客,令狐楚逝世之后,为自己在谋求生路是一种必然。因为天生含金钥匙的人是不用做门客和幕僚的。不太清楚令狐绹当时在令狐楚的家中处在一种什么地位?按道理他自己也有自己知心的幕僚,李商隐更像他的弟弟,而并非他的门人。
而这个时候的李商隐,却因为令狐绹的举荐,中了进士,开始了他的官宦生涯,他很快被节度使王茂元聘请,并将自己的女儿许给了他。
在很多的后世的猜度当中,就是李商隐因此陷入了朝廷的党争的局面。因为节度使王茂元属于李党,而以令狐楚令狐绹为首的属于牛党。这个是两方面的人对他都不敢重用。
这个我认为也是对的。令狐绹在令狐楚过世之后,不再有令狐楚那样的威望,他成为宰相,实在是出于新上任的皇帝唐宣宗是一个强势的皇帝,他需要一个听话臣服的臣子,而性格委婉的令狐绹成为最佳人选。而令狐绹经过父亲的过世,家族人丁单薄,为了在朝中站住脚,他一方面顺从皇帝,一方面努力的想将自己的家庭成员安插在朝廷。而这个时候,已经单飞的李商隐,因为成了节度使王茂元的女婿,他已经对李商隐没有控制的权力。
而在所谓牛李之争里,许多人痛恨李商隐,也许根本就不是令狐绹的本意。因为李商隐的才华过高,许多人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攀附令狐绹,也就用恶意的方式对待李商隐。其实李商隐无论是跟哪个节度使做事,从正面的讲,如果他和令狐绹感情不变,这其实是一种资源的扩展。而且据后来考证,王茂元并没有过分的介入牛李之争。但是人往往为形势所迫。令狐陶的集团里,哪怕并非令狐的本意,排斥李商隐是必然的。
然后这一别就是10年。10年之后,李商隐一直辗转在幕僚当中,也偶尔做过朝廷的小官,但的确是看不惯他们的阿谀和欺凌,所以不是被贬官,就是自己不做了,自然与家计与官途变得格外的艰辛。


他在赴一处节度使做幕僚的间歇期间,特意拜访了自己的恩师。但是由于令狐绹身在朝廷,而那段时间又没有回家。李商隐住了几天,感叹着物是人非,望着令狐楚的庭院百感交集,写下这首《九日》。其实我觉得李商隐对令狐绹还是非常真诚的,起码那后面的诗句,带着埋怨,又带着讽刺,说你忘了故人,这还是一个弟弟对兄长的撒娇。
据说令狐绹看到了这首诗沉默不语。后来叫人把写诗的这个房子锁了。
但是站在令狐陶的角度,他能够做些什么呢?许给李商隐高官?他这么多年的宦海生涯,他不是不明白李商隐能够做些什么,不能够做些什么。李商隐属于那种宁折不弯的,动不动挂官而去。而自己的门下对李商隐又多有非议。而自己这个丞相并非如父亲那样是因为有势力和自己的气魄。在一个强势的天子底下,在和稀泥式的主政中间,不发生太大的变数,不被人太多的人诟病,尽量让这个单薄的家族的核心成员进入朝廷体系,还要做的微妙无痕。作为兄长的令狐绹对于李商隐无能为力。李商隐的才华和名声成为他自己仕途的绊脚石。也许只有父亲那样的人才敢重用李商隐,作为懦弱的令狐绹有太多现实的衡量。
但这样一首诗得以流传,令狐绹也功不可没。他曾叫人收集李商隐的诗篇,那么连这一首也收录进去了。
李商隐对令狐绹还是真心的。令狐陶来信问他还好吗?李商隐是这样说的“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这里并没有什么敷衍,也很真诚,自己病了,且穷。
令狐陶在自己的权力之下给李商隐安排了一个6品的太学文博士,这应该是一个闲职,但是对于多病的李商隐来讲,我觉得令狐陶对他做了最好的安排,因为他自己的哥哥就做过博士这种冷职,可以拿到一定的薪水,也可以养病。


但是李商隐家计沉重,妻子死后儿女尚小,他最后去四川,在厚爱他的节度使柳仲郢幕下做事。
李商隐大中13年秋冬,858年,46岁在家乡病故。
令狐绹病故于879年,活了84岁。
对于李商隐短暂的一生来讲,令狐父子是重要的人物。但是我在想,如果李商隐活得长一点,关于他的历史会不会有所改变?许多人到了40多岁以后才得到重用,但明显李商隐透支了他的才华和生命。
也许对于令狐绹来讲,李商隐的那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成为他对这个才华横溢的兄弟的最好的思念。他有过深夜的老泪纵横吗?他有过追悔吗?
让我们重温这首有令狐楚令狐陶和李商隐交集的诗:“曾共山翁把酒时,霜天白菊绕阶墀。十年泉下无人问,九日樽前有所思,不学汉臣栽苜蓿,空教楚客咏江篱。郎君官贵施行马,东阁无因再得窥。”


初衣胜雪原创作品,欢迎点评留言。


唐诗诗人令狐楚:诗坛常青树,桃李满天下,它的故事远比想象的精彩

小话诗词

2023-06-24 08:42发布于甘肃文化领域创作者



+关注




[color=var(--tag-t1)]唐代中期的诗坛上,虽然没有了盛唐时期的那种鼎盛恢弘、全面繁荣的气象,但是依然有许多优秀的诗人,而令狐楚就是中唐时期诗坛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他的骈体文和诗文尤为出色,被公认为当时“文坛三绝”之一。

[color=var(--tag-t1)]令狐楚的先祖令狐德棻是初唐著名学者,在文史方面就有颇高的建树。令狐德棻在唐高宗时期任弘文馆学士,晚年他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著述上,但凡国家有修撰史书之类的文化工作,他都无不参与,令狐氏也成为唐朝的功臣之家。

[color=var(--tag-t1)]


[color=var(--tag-t1)]令狐楚就是出生在这样的仕宦之家、书香门第。
[color=var(--tag-t1)]令狐楚少年时才思俊丽,尤善四六骈文,他常与刘禹锡、白居易等人唱和。时人评价其诗“宏毅阔远”,尤其擅长于绝句。由于在文化方面取得的成就,令狐楚更是被称为“一代文宗”。
[color=var(--tag-t1)]令狐楚在中唐重大的历史事件中同样表现出杰出的处理和应变能力,曾累官至宰相,唐代诗人温庭筠有《戏令狐相》诗:“自从元相(丞相,指令狐楚)登庸后,天下诸胡尽带铃。”
[color=var(--tag-t1)]


[color=var(--tag-t1)]令狐楚少而好学,进士及第
[color=var(--tag-t1)]令狐楚祖籍甘肃敦煌,766年出生于宜州华原(今陕西铜川耀州区),父亲在太原府担任功曹,幼年时期的令狐楚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从小聪颖异常,在文学方面表现出了很高的天赋,五岁的时候就能写出文章。
[color=var(--tag-t1)]年少的令狐楚好学,这与他的家庭教育,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是分不开的,因为他的家庭就是典型的书香门第,文学素养是一脉相承的。
[color=var(--tag-t1)]


[color=var(--tag-t1)]元代文学家辛文房在《唐才子传·卷五》中也有相同的记载:“楚(令狐楚),字壳士,敦煌人也。五岁能文章。贞元七年尹枢榜进士及第。”
[color=var(--tag-t1)]唐德宗李适贞元七年(791年)冬天,26岁的令狐楚考中了进士,进入大唐公务员的序列,他在进士科策第中的诗作就是这首《青云干吕》:
[color=var(--tag-t1)]郁郁复纷纷,青霄干吕云。
[color=var(--tag-t1)]色令天下见,候向管中分。
[color=var(--tag-t1)]远覆无人境,遥彰有德君。
[color=var(--tag-t1)]瑞容惊不散,冥感信稀闻。
[color=var(--tag-t1)]湛露羞依草,南风耻带薰。
[color=var(--tag-t1)]恭惟汉武帝,馀烈尚氛氲。
[color=var(--tag-t1)]“干吕”是入吕的意思。古代称律为阳,吕为阴,所以“干吕”即是阴气调和的意思,也寓指太平盛世。
[color=var(--tag-t1)]《海内十洲记·聚窟洲》:“臣国去此三十万里,国有常占,东风入律,百旬不休,青云干吕,连月不散者,中国时有好道之君。”
[color=var(--tag-t1)]


[color=var(--tag-t1)]这是一首应制诗,诗题“青云干吕”本身就是带有吉祥的寓意和征兆,诗中也体现了令狐楚少年时的意气奋发,年少有为的豪情壮志,以及报效国家的一腔热忱。
[color=var(--tag-t1)]学而优则仕是学子孜孜追求的目标,也是终极梦想,从令狐楚的《青云干吕》诗中能看出来他对于美好未来的期盼和一腔报国热血,以及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对和平以及盛世的渴望。
[color=var(--tag-t1)]进士及第后,令狐楚得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宏文馆校书郎,在唐代属于正九品上的官职。校书郎是管理国家藏书,从事图书校刊、订正书籍讹误的官职。
[color=var(--tag-t1)]校书郎官阶虽然不高,但是要有专业的知识,尤其是要博览群书,知识储备量要大。令狐楚在这方面无疑是专业对口,他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这一工作中。
[color=var(--tag-t1)]


[color=var(--tag-t1)]有情有义,德才兼备
[color=var(--tag-t1)]令狐楚在少年时,王拱就很赏识他的才华,给他提供了很多帮助。及第后,王拱第一时间就向令狐楚发出了邀请,此时王拱已任桂林观察使,他希望令狐楚能到自己的府中任职。
[color=var(--tag-t1)]王拱担心令狐楚不来,直接向德宗皇帝写了奏折,在皇帝跟前要人,令狐楚有感于王拱的深情厚爱,遂辞掉了校书郎的工作,远赴桂林。
[color=var(--tag-t1)]长安到桂林,一路两三千里的路程,这位白衣少年舍弃了温暖舒适的家园,也舍弃了长安城里尊荣的工作,千里迢迢来到桂林。令狐楚是有情有义的少年郎,他在王拱的幕府中工作了一年,一年中他对工作兢兢业业,没有参加过宴游活动。
[color=var(--tag-t1)]


[color=var(--tag-t1)]当令狐楚收到家书,闻知父亲生病,他辞别了王拱,回到了家乡并州(今山西太原),探望生病的父亲,已尽人子孝道。
[color=var(--tag-t1)]令狐楚有情有义,而且是青年才俊,得到了当地官员的青睐。令狐楚在家期间,先后有李说、严绶、郑儋三位节度使镇守太原,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征辟令狐楚,让他在幕府中工作。令狐楚凭借着什么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呢?原因就是他在品质与才学两方面都很出色。
[color=var(--tag-t1)]这样德才兼备且有能力的人,是他们都想得到的人才,节度使都想自己的幕府中多一些有识之士,成为自己有力的帮手。令狐楚在仕途上凭借着自己的能力一路由掌书记做到了节度判官。
[color=var(--tag-t1)]


[color=var(--tag-t1)]为长官们起草文件,代写奏章之类的工作自然而就就落到了令狐楚的身上,令狐楚才思敏捷,写起文件、奏章来轻而易举,而且辞藻别具一格,文笔清新俊丽。
[color=var(--tag-t1)]令狐楚在桂林和太原一干就是好几年,他逐渐崭露头角,以诗文著称,这也引起了唐德宗的高度关注,随后皇帝一道圣旨调任令狐楚到长安工作,他的能力和才华需要到更大的平台去展现。
[color=var(--tag-t1)]在长安仕途上,由于他出色的表现,而升迁为正四品礼部侍郎(仪曹郎),并以诗文著称于世,真正实现了他“青云干吕”的梦想,是实现了他“文雄于边”到“文雄于国”的华丽转变。
[color=var(--tag-t1)]令狐楚从年轻时在基层边关任职到晚年从政的历程,可以从他的组诗《少年行四首》中看出来,通过这四首组诗中可以了解一下令狐楚的心路历程和任职的生活轨迹,其实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color=var(--tag-t1)]


[color=var(--tag-t1)]少年行
[color=var(--tag-t1)]组诗《少年行》共四首,是诗人回忆自己青年时期在边州的生活,以及晚年生活的状况与心境。
[color=var(--tag-t1)]少年行(一)
[color=var(--tag-t1)]少小边州惯放狂,骣骑蕃马射黄羊。
[color=var(--tag-t1)]如今年事无筋力,犹倚营门数雁行。
[color=var(--tag-t1)]《少年行》第一首前两句是诗人的回忆。诗人怀着留恋的心情描述了自己青年时期在边塞的生活。边塞生活确实让诗人深深怀念,“放狂”二字写出了他对这种生活的评价,也流露出对这种惬意生活的欣赏之情。
[color=var(--tag-t1)]因为写这首诗的时候诗人已步入暮年,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是一种怀旧,越是暮年,越是怀念朝气蓬勃的青年时代,所以这首诗给人一种感情饱满充沛的感觉。
[color=var(--tag-t1)]


[color=var(--tag-t1)]诗的后两句是真的情景再现,诗句描述了诗人此时此刻的现状和心理,虽然现在已进入暮年“年老无筋力”了,但诗人仍然“犹倚营门数雁行”,仍然想把高空飞行的大雁射下来。
[color=var(--tag-t1)]这样的心理描写何尝不是三国时期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何尝不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呢,诗人不服老的精神跃然纸上,这两句将诗人的心理描写地淋漓尽致,具体而真实。
[color=var(--tag-t1)]这首诗语言通俗流畅,以简洁接近于口语的诗句写出了自己青年时期及现在的生活情形,全诗最后一句含蓄深刻,令人回味。
[color=var(--tag-t1)]


[color=var(--tag-t1)]第二首诗先写作者自己的身世和武艺,后写作者驰骋边塞的马上生活。
[color=var(--tag-t1)]少年行(二)
[color=var(--tag-t1)]家本清河住五城,须凭弓箭得功名。
[color=var(--tag-t1)]等闲飞鞚秋原上,独向寒云试射声。
[color=var(--tag-t1)]在这首诗的第一句中,诗人开门见山,道出自己的出生地。七个字就有四个字是地名,但在诗句的布局上却又十分巧妙,诗人又把词组“本住”一分为二,让这两个字与地名互相配搭,诗人遣词造句的功夫由此可见一斑。
[color=var(--tag-t1)]第二句写诗人为博取功名而要苦练一身的武艺,需要纵马驰骋,需要箭法娴熟,从诗句中也能看出来令狐楚是文武双全之人,真可谓是“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这种写法含蓄而委婉,显得非常低调。
[color=var(--tag-t1)]


[color=var(--tag-t1)]后两句描写了自己青年时在秋原纵马驰骋、弯弓射猎的边塞生活。“飞鞚秋原”是有一定难度的事情,在诗人口中成为“等闲”事,说明这种生活是边州的日常,又点出诗人豪迈的气概。
[color=var(--tag-t1)]尤其是最后一句中的“独”字与“试”字,风趣的用词中表现出诗人卓尔不凡与气派宏大,确实是“文雄于边”。作名词用的“声”字指明诗人射出的箭是响羽箭,又使这首诗增添了声乐与动感。
[color=var(--tag-t1)]诗歌从多个方面塑造了诗人的青年时期形象。个性突出,语言简洁不失优美,也准确地点明了主题“少年行”。
[color=var(--tag-t1)]


[color=var(--tag-t1)]第三首诗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一片爱国热情,抒发了诗人以身报国、为国效力的爱国情怀。
[color=var(--tag-t1)]少年行(三)
[color=var(--tag-t1)]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color=var(--tag-t1)]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color=var(--tag-t1)]前两句浓墨重彩地渲染了诗人青年时期出征的豪迈气概,从第二首《少年行》诗中我们知道令狐楚不光诗文出彩,弓马也很娴熟。
[color=var(--tag-t1)]“弓背霞明剑照霜”意思是弓箭在霞光中闪耀着光芒,宝剑照耀着寒霜,从诗人随身配备的武器反映出作者平时勤于操练,而不是久疏战阵。
[color=var(--tag-t1)]第二句中的“秋风”二字点明了出征的时间节令,“走马”二字传神地表达出诗人勇往直前的豪迈气概。在凛冽的秋风之中,诗人随出征的队伍离开咸阳,奔赴疆场,为国效力。
[color=var(--tag-t1)]一二句侧重于描写作者和出征将士的飒爽英姿,又突出表现了诗人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color=var(--tag-t1)]


[color=var(--tag-t1)]诗的后两句抒发了将士们的决心,此次出征的目的就是为了收复自安史之乱后已沦于敌手的河湟之地,将士们为收复失地而出征,是正义之师、是正义之战。
[color=var(--tag-t1)]激越昂扬的诗句将作者和将士们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表达地淋漓尽致,“不拟回头望故乡”,就写出了将士们为正义而战的决心,为国捐躯的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color=var(--tag-t1)]后两句诗人抓住了对国土丧失的痛惜,洋溢着挚诚的爱国热情,语言简炼、生动、节奏感强又是本诗的一大亮点。
[color=var(--tag-t1)]这首诗的层次分明,情景交融,通过前两句的渲染突出了诗人的英雄形象和报效国家的热情。从《少年行》第三首中我们又得知了白衣少年令狐楚的爱国主义情怀。
[color=var(--tag-t1)]


[color=var(--tag-t1)]第四首诗写作者年老时饮酒的场景,抒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color=var(--tag-t1)]少年行(四)
[color=var(--tag-t1)]霜满中庭月过楼,金尊玉柱对清秋。
[color=var(--tag-t1)]当年称意须为乐,不到天明未肯休。
[color=var(--tag-t1)]第四首诗看似与前三首无关,实际上,这一首与前三首是不可分的有机统一整体,这一首诗是作者年老时饮酒回忆过往之作。
[color=var(--tag-t1)]


[color=var(--tag-t1)]首句先点明环境,这是一个深秋有霜的清晨,天色微明,月亮已经过了小楼。首句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烘托了全诗的意境。
[color=var(--tag-t1)]然后写诗人倚靠着小楼中的柱子,手捧酒杯观赏庭院中的深秋景色,照应前两句,只有深秋才会有霜降。后两句借景述怀,过去的称心如意和快乐早就过去。
[color=var(--tag-t1)]前两句描写诗人青春年华已经一去不返了;后两句抒发诗人的暮年情怀,那令人难忘的军旅生涯只能停留在美好的回忆中了。
[color=var(--tag-t1)]此刻的诗人只能饮酒,只能“金尊玉柱对清秋”,只能将一生的豪情融入到一杯酒中,所以饮酒到天明也不罢休了。《少年行》前三首和最后一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组诗从几个方面写出了一位有志少年的经历,暮年的令狐楚何尝不具备一颗年轻的心!
[color=var(--tag-t1)]


[color=var(--tag-t1)]仕途并非一帆风顺
[color=var(--tag-t1)]元和十五年(820年),令狐楚担任山陵使期间,因亲吏赃污事受到牵连,被贬衡州刺史。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刚刚被召回京师任户部尚书,回到长安不足半年的令狐楚又改任东都(洛阳)留守。
[color=var(--tag-t1)]唐代官员以京官为重,东都留守是闲职,远离长安使令狐楚心情怏怏不快,他作下《赴东都别牡丹》一诗。诗作借花开之际表达离别,以细腻的描写表达诗人依依不舍之情,道出了何时才能再回长安的无限感慨:
[color=var(--tag-t1)]赴东都别牡丹
[color=var(--tag-t1)]十年不见小庭花,紫萼临开又别家。
[color=var(--tag-t1)]上马出门回首望,何时更得到京华。
[color=var(--tag-t1)]


[color=var(--tag-t1)]诗作是以牡丹为题的离别诗。首句“十年不见小庭花”点明诗作的创作时间背景,以不见家中牡丹花诉说十年离家终于归来。随后说到在牡丹临开之际自己又不得不离开家园,“临到”二字表露出诗人的遗憾之情。
[color=var(--tag-t1)]诗人时年已经64岁,十年没有回到京城长安,而归京不足一年,牡丹将要开花之际就要再次离别,隐隐中包含诗人的留恋:哪怕多留几日看到牡丹开花也行呀。其实表达了诗人的依依不舍和对家园的留恋。
[color=var(--tag-t1)]


[color=var(--tag-t1)]全诗以牡丹为题而展开,讲述了一个离家十年刚刚回来却又不得不离开的故事。写作手法含蓄委婉,用笔精炼。
[color=var(--tag-t1)]“上马出门回首望”一句中,三个动词的连续使用,一气呵成,连贯动作看似平淡无常,实则是精心提炼,让人读出字里行间的不舍之情、离别之意。
[color=var(--tag-t1)]诗人用简单质朴的文字表达出离别时深深的不舍与眷恋,暮年的令狐楚依然要重复青年时壮志凌云的“少年行”。
[color=var(--tag-t1)]


[color=var(--tag-t1)]提携青年后辈
[color=var(--tag-t1)]令狐楚是当时政坛和文坛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他的骈文与韩愈的古文、杜甫的诗歌,在当时被公认为三绝。
[color=var(--tag-t1)]由于令狐楚的声望和影响力,以及他的骈体文风格和写作技巧,因而吸引了一大批的青年学子模仿他的风格,而令狐楚对青年后辈则是不遗余力地帮助和提携。
[color=var(--tag-t1)]


[color=var(--tag-t1)]这其中就有后来享誉诗坛的李商隐,换句话说,正是因为令狐楚的提携和培养,才成就了李商隐的诗名,也帮助李商隐进入了仕途。为什么这么说呢?
[color=var(--tag-t1)]因为李商隐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幼年的李商隐只得和母亲回到河南故乡,而此时令狐楚正好镇守河阳,他施行善政,体察民情,颇有政绩,而作为一方父母官,发现和提拔人才也是一项重要工作。
[color=var(--tag-t1)]李商隐在河阳期间坚持学习,而且他有文学方面的天赋,很小的时候就能写出漂亮的文章。
[color=var(--tag-t1)]


[color=var(--tag-t1)]在河阳李商隐也崭露头角,这自然引起了令狐楚的关注,他随机将李商隐来到了自己身边,对这位青年才俊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当然也包括文学方面的指导,从此李商隐就一直跟随在令狐楚的身边。
[color=var(--tag-t1)]从唐文宗太和三年(829年)令狐楚聘用他作幕僚,到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令狐楚去世,他们一直保持着亦师亦友的亲密的关系。
[color=var(--tag-t1)]令狐楚在病危之际召唤李商隐来到身边,要求他代为撰写遗表,由此也能看出来令狐楚对这位他一手提携栽培的青年后生的信任和重视。
[color=var(--tag-t1)]


[color=var(--tag-t1)]小话诗词
[color=var(--tag-t1)]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年,71岁的令狐楚在山南西道节度使任上致仕,837年他在山南西道节度使镇上(今陕西汉中市东)去世。
[color=var(--tag-t1)]他自称为"白云孺子",初入仕途就千里迢迢奔赴桂林的白衣少年,一生奔波在路上的白衣少年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站。纵观令狐楚一生的诗作《少年行》,就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
[color=var(--tag-t1)]据《新唐书·艺文志》记载,令狐楚一生著述颇丰,有《漆奁集》 130卷、《梁苑文类》 3卷、《表奏集》10卷,但均散佚。
[color=var(--tag-t1)]清朝初年编修的《全唐诗》辑录了50余首令狐楚的诗歌,我们通过结合史料鉴赏诗歌的方法去窥知这位白衣孺子的生活点滴,也是一件快慰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4-9-29 08:2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唐书·令狐楚传》原文及翻译
新唐书
原文:
    令狐楚,字殻士,德棻之裔也。生五岁,能为辞章。逮冠,贡进士,京兆尹将荐为第一,时许正伦轻薄士,有名长安间,能作蜚语,楚嫌其争,让而下之。既及第,桂管观察使王拱爱其材,将辟楚,惧不至,乃先奏而后聘。李说、严绶、郑儋继领太原,高其行,引在幕府,由掌书记至判官。德宗喜文,每省太原奏,必能辨楚所为,数称之。儋暴死,不及占后事,军大欢,将为乱。夜十数骑挺刃邀取楚使草遗奏诸将圜视楚色不变秉笔辄犹以遍示士皆感泣一军乃安由是名益重 以亲丧解,既除,召授右拾遗。宪宗时,累擢职方员外郎,知制诰。俄出为华州刺史。镈既相,擢楚河阳怀节度使,代乌重胤。始,重胤徙沧州,以河阳士三千从,士不乐,半道溃归,保北城,将转掠旁州。楚至中潬,以数骑自往劳之。众甲而出,见楚不疑,乃皆降。楚斩其首恶,众遂定。敬宗立,拜楚为河南尹,迁宣武节度使。汴军以骄故,而韩弘弟兄务以峻法绳治,士偷于安,无革心。楚至,解去酷烈,以仁惠镌谕,人人悦喜,遂为善俗。入为户部尚书,俄拜东都留守,徒天平节度使。始,汴、郓帅每至,以州钱二百万入私藏,楚独辞不取。久之,徙节河东。召为吏部尚书,检校尚书右仆射。故事,检校官重,则从其班,楚以吏部自有品,固辞,有诏嘉允。楚外严重不可犯,而中宽厚,待士有礼。为政善抚御,治有绩,人人得所宜。疾甚,自力为奏谢天子,其大要以甘露事诛谴者众,请霁威,普见昭洗。书已,敕诸子曰:“吾生无益于时,无请谥,勿求鼓吹,以布车一乘葬,铭志无择高位。”坐与家人诀,年七十二,赠司空,谥曰文。
(节选自《新唐书·令狐楚传》)


译文:
    令狐楚,字殻士,是(初唐十八学士)令狐德棻的后代。五岁的时候,就能写诗文。等到二十岁,地方向朝廷举荐进士,京兆尹将要举荐他为第一名,当时许正伦是位轻薄士人,在长安一带有名声,能作文诽谤他人,令狐楚厌恶与许正伦相争,便推让许正伦为第一而自己甘居其后。考中进士科后,桂管观察使王拱喜爱他的才能,打算征召他,害怕他不来,于是先上奏举荐而后聘请。李说、严绶、郑儋相继统管太原,推崇他的品行,延请他到幕府中任职,从掌书记做到判官。德宗喜爱文学,每次阅览太原的奏章,一定能分辨出令狐楚所写的,多次称赞他。郑儋突然死去,来不及口授后事,军中士卒大肆喧闹,即将发生变乱。夜间十几个骑兵拿着刀胁迫令狐楚,让他草拟遗奏。众将包围注视着他,令狐楚面不改色,提笔当即写成,并把写成的遗奏交给士卒传阅,都感动流泪,全军这才安定,令狐楚也固此名声更重。令狐楚因给亲人守丧而解官,服丧期满后,被召授官右拾遗。宪宗时,令狐楚经多次升职任方员外郎,参与起草诏令。不久出任华州刺史。皇甫镈任宰相后,提拔令狐楚为河阳怀节度使,代替乌重胤。起初,乌重胤迁任到沧州,让河阳三千士卒跟随,士卒不愿意,半道溃散往回跑,据守北城,打算调转方向掠夺附近的州县。令狐楚赶到中潬,带领数名骑兵亲自前往慰劳劝说他们。众人穿着铠甲出来,见令狐楚没起疑心,于是都投降了。令狐楚斩了他们中的首恶,众人就安定了。敬宗即位,任命令狐楚为河南尹,升任宣武节度使。因为汴军骄横的缘故,(所以)韩弘弟兄着力用严峻的刑法予以约束,但士人只图眼前的安逸,没有变革的心思。令狐楚到任后,废除残暴的刑罚,用仁惠劝诫训谕,人人欢喜,于是形成了良好的习俗。入朝任户部尚书,不久被任命为东都留守,改任天平节度使。当初,汴、郓帅往往一到任,就把州府的二百万钱作为私有,唯独令狐楚推辞不要。过了一段,改任河东节度使。召入朝廷任吏部尚书、检校尚书右仆射。按照先例,检校官位高权重,就依从检校官的位次,令狐楚认为吏部官员自有品阶,坚决辞让,皇帝下诏嘉许(他)。令狐楚外表严肃持重,但心地宽岸,对待士人有礼有节。他为政善于安抚和控制,治理也很有成绩,人人各得其所。病重时,自己勉力作书上奏天子,其主要内容是说因为甘露事件中诛杀贬谪的人太多,请天子收敛威怒,普遍予以昭雪。写罢,他告诫儿子们说:“我平生没有做过有益于时局的事情,死后不要请求谥号,不要找鼓吹之类仪仗队,用一辆布幔的车子送葬就行了,墓志铭也不要选高位之人(撰写)。”坐着与家人诀别,享年七十二岁,追赠司空,谥号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4-9-29 08:29: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是李商隐吊令狐楚的祭文,请高手帮我解读一下
pda1000hw2013.09.08浏览243次小说图书分享举报
戊午岁,丁未朔,乙亥晦,弟子玉溪李商隐,叩头哭奠故相国,赠司空彭阳公。
呜呼!昔梦飞尘,从公车轮;今梦山阿,送公哀歌。古有从死,今无奈何!天平之年,大刀长戟,将军樽旁,一人衣白。十年忽然,蜩宣甲化。人誉公怜,人谮公骂。公高如天,愚卑如地。脱蟮如蛇,如气之易。愚调京下,公病梁山。绝崖飞梁,山行一千。草奏天子,镌辞墓门。临绝丁宁,托尔而存。公此去邪,禁不时归。凤栖原上,新旧衮衣。有泉者路,有夜者台。昔之去者,宜其在哉!
圣有夫子,廉有伯夷。浮魂沉魄,公其与之。故山峨峨,玉溪在中。送公而归,一世蒿蓬。
呜呼哀哉!
1个回答
子夜变歌2302
2013.09.08
满意答案
“天平之年,大刀长戟。将军樽旁,一人衣白。十年忽然,蜩宣甲化。”
令狐楚做天平军节度使时,在刀戟森森的大堂中他悠然端着酒杯,旁边的那个白衣秀士就是诗人。他说自己经过令狐楚多年的指点,写作四六文的水平取得了飞跃性的突破,就好像蝉儿蜕壳而获得新生。

只知道这一句,嘻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4-9-29 08: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词丨中国一千年来最深情的男人,却被情伤的最深 2020-05-14 21:45

作者:凯紫
来源:凯紫的诗词之美(ID:kaizisc)
北宋人蔡居厚曾经记载了这样一则小故事:
某一天,白居易读到李义山的诗,欢喜之情溢于言表,赞叹说:“我死得为尔子足矣。”
意思是说,我太喜欢义山的诗啦,如果将来仙逝之后,能投胎为义山的儿子,此生足矣!
其实白居易和李商隐这 两个人相差近30岁,他们曾相识于洛阳,彼此作诗唱和,可以称为忘年交。
白居易离世前交代自己的二儿子,一定要请李商隐为自己撰写墓志铭。
后来李商隐果然没有推托,白公去世后撰写了《刑部尚书致仕赠尚书右仆射太原白公墓碑铭》,一直流传于世。
李商隐就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被喻为晚唐诗人中最耀眼的一颗星。
也正是这个中国一千年来有才华又深情的男人,却被情伤的最深。
夏夜,总是特别多雨。
淅淅沥沥,令诗人辗转难眠。
起身,点灯,拿起笔,想起远在长安的妻子,写下: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
当时,他还不知道,他所期待的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永远不会到来了。
因为几个月前,她已在长安孤独地死去。
那天晚上,诗人想了很多。
关于爱情,关于人生......
他问了自己三个问题。
问题一:
“那个想了一辈子的少女,后来怎么样了?”
晚唐时期,王朝衰败。
诗坛,也只剩下残垣断壁。
李商隐,就出生在这样一个黑暗的时代。
他才华横溢,可怜一介平民,无权无势,多次落榜。
李商隐的落榜,可以说是朝廷的悲哀,也可以说是李商隐的幸运。
因为,他将会在三年后,遇到宋姑娘。
她名叫宋华阳,本是玉真公主的侍女,因唐代道教盛行,她作为公主的替身,被迫出家。
不料道心未成,爱情却不期而至。
一个相貌端正,文采出众。一个精通学识,大方懂事。相爱,就在一瞬间。
因为正统观念的束缚,二人相遇相知,不敢光明正大地相恋。
但是,喜欢一个人是藏不住的。
李商隐的春心萌动,有诗为证:
白道萦回入暮霞,
斑骓嘶断七香车。
春风自共何人笑,
枉破阳城十万家。
——《无题》
诗中描写了相遇的情景:
李商隐骑着白马,望着天边的晚霞。
宋华阳乘着七香车,珠帘半掩,迎面而来。
一个不小心,拉着七香车的马儿打了个趔趄,车帘吹起,露出车内人倾国倾城的容貌。
她嫣然一笑,看得骑马少年心荡神驰,不禁为之倾倒。
童话般的相遇,才配得上佳人才子的爱情。
诗人温柔、浪漫、炙热,宋华阳很快便沦陷了。
于是,年轻的恋人瞒着世人,看星星看月亮,把每一天当作末日来相爱。
他们早就猜到结局,只是没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快:
宋华阳怀孕了,一天天大起来的肚子再也瞒不住。于是,李商隐被赶出道观,而宋华阳则被公主带回宫中。有人说,她被赐了死刑。有人说,她被终身囚禁......
对于李商隐来说, 他宁愿相信那个更好的结局。
罗曼罗兰说:没有信仰,人生就毁了。
更何况,
他还是个孩子,只是个落榜书生,他斗不过权贵,更斗不过世俗。
除了希望,他别无选择。
多年之后,他曾经四处寻访,想找到宋华阳的下落。
大海捞针,是一次次的失望,他写: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
好吧,如果不能永远爱你,那我就永远相思。
春蚕到死,蜡炬成灰,原来是相思入骨。
问题二:
“如果没有遇见他们,我会过的更好吗?”
话说,天无绝人之路。
几年后,李商隐终于在恩师令狐楚的引荐之下,高中进士。
虽然这已经是他第五次参加科考了,但有总比没有好。
很幸运的是,在御宴上,他遇到了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小女儿。
18岁,春风沉醉的夜。
郎有情女有意,不久之后,李商隐就被王茂元聘作乘龙快婿。
本来是喜事,但是,偏偏撞上了唐代著名的“牛李争霸”。
这场明争暗斗持续了40年,成了后来压倒大唐的最后一根稻草。
可见,这趟浑水有多深。
很不幸,李商隐的恩师令狐楚, 恰好和岳父王茂元站在两大对立阵营。
当时两方是势同水火,有你没我的局面。
所以,在李商隐决定迎娶王姑娘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自己的后半生,将会在这场漩涡中苦苦挣扎。
不过,爱就爱了。
有些事,努力一把才知道成绩,奋斗一下才知道自己的潜能。花淡故雅,水淡故真,人淡故纯。做人需淡,淡而久香。不争、不谄、不艳、不俗。淡中真滋味,淡中有真香。心若无恙,奈我何其;人若不恋,奈你何伤。痛苦缘于比较,烦恼缘于心。淡定,故不伤;淡然,故不恼。欲望是壶里沸腾的水,人心是杯子里的茶,水因为火的热量而沸腾,心因为杯体的清凉而不惊。当欲望遇凉,沉淀于心,便不烦,不恼。不要嘲笑他人的努力,不要轻视他人的成绩。每个人的价值不同,无需对任何人不屑。在你眼中的无用价值,未必真的无用。不轻一人,不废一物。活不是战场,无需一较高下。人与人之间,多一份理解就会少一些误会;心与心之间,多一份包容,就会少一些纷争。不要以自己的眼光和认知去评论一个人,判断一件事的对错。不要苛求别人的观点与你相同,不要期望别人能完全理解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观点。人往往把自己看得过重才会患得患失,觉得别人必须理解自己。其实,人要看轻自己,少一些自我,多一些换位,才能心生快乐。所谓心有多大,快乐就有多少;包容越多,得到越多。而光脑,则是梅克斯博士在研究矩阵模拟系统程序的时候,意外发现灵能晶石的特异之处,不同于光电等任何物质和能量,灵能晶石蕴含的能源本质类似于精神这种虚无飘渺的东西。
命一场, 或喜或悲,都是一次洗礼,一次岁月的历练;或浓或淡,都是一抹绽放,一抹美丽的风景。春风得意时,不必张扬骄傲, 淡定从容一些,没有人能永远一帆风顺。一切得与失、隐与显,无非风景与风情。淡看世事,静对春花秋月,即使遭受别人的不看好和挤兑,不必辩解讨好,云淡风轻一笑,用时间来证明自己。何必追慕名车香宴,我只需清茶淡饭,爱相随,情也真。该来的自然来,会走的留不住。不违心,不刻意,不必太在乎,放开执念,随缘是最好的生活。不管这世上会有多少寒凉,依旧会有不一样的烟火。遇山过山,遇雨撑伞,有桥桥渡,无桥自渡,淡若清风,含笑走过。人世喧嚣,名利来往,放下浮躁,心静自安。淡淡的岁月,淡淡的心。人生的味道,淡久生香,安之若素,人淡如菊。淡淡地做人,淡淡地生活,淡淡的日子,每天都散发着淡淡的芳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机甲就是驾驶者,驾驶者就是机甲。而光脑的运算能力,也足够负担机甲运行时所需要的全部运算。
但由于灵能的特质,导致机甲对驾驶者的精神强度要求较高。同时也出现了驾驶机甲的精神强度和精神契合度的问题。精神契合度是天生的,也是几乎恒定的,契合度越高,那么驾驶者与机甲的协调度也就越高。机甲的动作也更快更精准,更接近驾驶者使用自己肉.体的层次。世上最酸的感觉不是吃醋,而是无权吃醋。吃醋也要讲名份,和他相爱的是另一个人,他的醋也就轮不到你吃,自有另一个人光明正大地吃醋。原来,吃不到的醋才是最酸的。最难过的,莫过于当你遇上一个特别的人,却明白永远不可能在一起,或迟或早,你不得不放弃。曾经以为,伤心是会流很多眼泪的,原来,真正的伤心,是流不出一滴眼泪。什么事情都会过去,我们是这样活过来的。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精神强度到达一定程度后可以提高驾驶者与机甲的契合度1%—5%,但也仅止于此。 往日时光,有那么一种情结,经年难解,有那么一件事,想做却没有勇气做,有那么一个人,自己没有笃定的意念追随。历历种种,都成为今天时而感叹的源由。然而,当机会摆在面前,依然会顾虑重重。当那个深恋过的人再次遇见,却一样没有勇气做什么!沧海桑田的变幻,并不是一句:物是人非,可以解释的了的!时过境迁的无奈,也不是一句:此情可待成追忆,能够诠释的心境!或许,留在光阴深处的,总是最珍贵,念念不忘的,总是最美好吧!我们时常在别人的故事里,一遍遍温习着自己曾经的心境,而所有有关年轻的记忆,都带着迷人的醉意。茫茫大地的影子,似流光拉长的叹息,路旁夭折的情意,洒泪,为祭。太多想做的事、想见的人,没有固执到底,都丢在了旧年的风里;记下那人最初的样子,坚持着最真的自己。不言不语,将一扇往事的门,轻轻关上。人生中经过的每个人,或温暖,或凉薄,都感恩于一场交集的缘分。留一抹绿意在心底,回眸,一个纯粹的微笑,便是一朵盛大的春天。做个不算糊涂的人,明了一些善意的委婉,也会发现流动风景的美丽。时间是一切生命哲学的定理,羁绊与遗憾都将散落尘埃。从未预约的前程,永恒着心上的希望与光明。有生之年,不贪求事事皆如人意,不奢念所有想要的都得以圆满,只希望,生命中的每分每秒,都不曾浪费便好。每一天醒来,做着自己该做且喜欢做的事,每一段空闲,陪着自己该陪且珍爱的人;拈花惹草的心情,侍奉一些爱好情趣,品茶捧书的雅致,供养心灵与思想,如此,便不辜负命运优渥相待的静好时光。光阴旧,覆水难收,再回首,敬往事一杯酒,说好,永不回头。向前走,穿过一段岁月的风烟迷雾,走到山清水秀……
李商隐虽然一向爱的勇敢,但是运气也总是不佳。
没过多久,代价就来了。
在参加吏部选举的考试中,被考官一句“此人不堪”。在复试中除了名。
说白了,就是觉得人家李商隐“脚踩两只船”,不是什么好人。
终其一生,李商隐每一步,都有人在背后作梗,最高的职位也只是个县尉。
疯狂的暗算下,他不断流离于各地。
那一年,身在四川的李商隐,听说妻子生了场大病。
心里万分担心,加上骤雨急下,于是,便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如今再读,心里再三不是滋味。
诗中的那个人已经永远消失于世上了,一无所知的人,还在长夜中写着深情的憧憬。
这该如何释怀?
李商隐一生中不断遇贵人,令狐楚,白居易,王茂元......
他们赐予他学识,官职,甚至一个家,但是,这些人却又一手促成了他的悲剧。
可能,人生中有些人的出现,命中注定是福也是劫。
那么,他有没有后悔过?从诗里,我们兴许能够找到答案。
李商隐说,“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宁愿痴情到底,落了个终身凄清,也不后悔。
人生的路没有对错,只要不后悔,就是最好的选择。
问题三:
“世间无情,该如何处之?”
李商隐死后,葬在河南。
听说每到雨季,雨水洒落墓园,蓄满小池子。像极了巴蜀的那一天雨夜。
是归期,也是归途。
有后人说,他是晚唐多情的蝴蝶: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锦瑟》
他随笔一写,就是缠绵悱恻的故事: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世人皆知他: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登乐游园》
殊不知,这是李商隐,悲凉的一生。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这不正是李商隐自己吗?不断反刍自己的伤痛,写出感天动地的文字。
有些事,努力一把才知道成绩,奋斗一下才知道自己的潜能。花淡故雅,水淡故真,人淡故纯。做人需淡,淡而久香。不争、不谄、不艳、不俗。淡中真滋味,淡中有真香。心若无恙,奈我何其;人若不恋,奈你何伤。痛苦缘于比较,烦恼缘于心。淡定,故不伤;淡然,故不恼。欲望是壶里沸腾的水,人心是杯子里的茶,水因为火的热量而沸腾,心因为杯体的清凉而不惊。当欲望遇凉,沉淀于心,便不烦,不恼。不要嘲笑他人的努力,不要轻视他人的成绩。每个人的价值不同,无需对任何人不屑。在你眼中的无用价值,未必真的无用。不轻一人,不废一物。活不是战场,无需一较高下。人与人之间,多一份理解就会少一些误会;心与心之间,多一份包容,就会少一些纷争。不要以自己的眼光和认知去评论一个人,判断一件事的对错。不要苛求别人的观点与你相同,不要期望别人能完全理解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观点。人往往把自己看得过重才会患得患失,觉得别人必须理解自己。其实,人要看轻自己,少一些自我,多一些换位,才能心生快乐。所谓心有多大,快乐就有多少;包容越多,得到越多。而光脑,则是梅克斯博士在研究矩阵模拟系统程序的时候,意外发现灵能晶石的特异之处,不同于光电等任何物质和能量,灵能晶石蕴含的能源本质类似于精神这种虚无飘渺的东西。
命一场, 或喜或悲,都是一次洗礼,一次岁月的历练;或浓或淡,都是一抹绽放,一抹美丽的风景。春风得意时,不必张扬骄傲, 淡定从容一些,没有人能永远一帆风顺。一切得与失、隐与显,无非风景与风情。淡看世事,静对春花秋月,即使遭受别人的不看好和挤兑,不必辩解讨好,云淡风轻一笑,用时间来证明自己。何必追慕名车香宴,我只需清茶淡饭,爱相随,情也真。该来的自然来,会走的留不住。不违心,不刻意,不必太在乎,放开执念,随缘是最好的生活。不管这世上会有多少寒凉,依旧会有不一样的烟火。遇山过山,遇雨撑伞,有桥桥渡,无桥自渡,淡若清风,含笑走过。人世喧嚣,名利来往,放下浮躁,心静自安。淡淡的岁月,淡淡的心。人生的味道,淡久生香,安之若素,人淡如菊。淡淡地做人,淡淡地生活,淡淡的日子,每天都散发着淡淡的芳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机甲就是驾驶者,驾驶者就是机甲。而光脑的运算能力,也足够负担机甲运行时所需要的全部运算。
但由于灵能的特质,导致机甲对驾驶者的精神强度要求较高。同时也出现了驾驶机甲的精神强度和精神契合度的问题。精神契合度是天生的,也是几乎恒定的,契合度越高,那么驾驶者与机甲的协调度也就越高。机甲的动作也更快更精准,更接近驾驶者使用自己肉.体的层次。世上最酸的感觉不是吃醋,而是无权吃醋。吃醋也要讲名份,和他相爱的是另一个人,他的醋也就轮不到你吃,自有另一个人光明正大地吃醋。原来,吃不到的醋才是最酸的。最难过的,莫过于当你遇上一个特别的人,却明白永远不可能在一起,或迟或早,你不得不放弃。曾经以为,伤心是会流很多眼泪的,原来,真正的伤心,是流不出一滴眼泪。什么事情都会过去,我们是这样活过来的。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精神强度到达一定程度后可以提高驾驶者与机甲的契合度1%—5%,但也仅止于此。 往日时光,有那么一种情结,经年难解,有那么一件事,想做却没有勇气做,有那么一个人,自己没有笃定的意念追随。历历种种,都成为今天时而感叹的源由。然而,当机会摆在面前,依然会顾虑重重。当那个深恋过的人再次遇见,却一样没有勇气做什么!沧海桑田的变幻,并不是一句:物是人非,可以解释的了的!时过境迁的无奈,也不是一句:此情可待成追忆,能够诠释的心境!或许,留在光阴深处的,总是最珍贵,念念不忘的,总是最美好吧!我们时常在别人的故事里,一遍遍温习着自己曾经的心境,而所有有关年轻的记忆,都带着迷人的醉意。茫茫大地的影子,似流光拉长的叹息,路旁夭折的情意,洒泪,为祭。太多想做的事、想见的人,没有固执到底,都丢在了旧年的风里;记下那人最初的样子,坚持着最真的自己。不言不语,将一扇往事的门,轻轻关上。人生中经过的每个人,或温暖,或凉薄,都感恩于一场交集的缘分。留一抹绿意在心底,回眸,一个纯粹的微笑,便是一朵盛大的春天。做个不算糊涂的人,明了一些善意的委婉,也会发现流动风景的美丽。时间是一切生命哲学的定理,羁绊与遗憾都将散落尘埃。从未预约的前程,永恒着心上的希望与光明。有生之年,不贪求事事皆如人意,不奢念所有想要的都得以圆满,只希望,生命中的每分每秒,都不曾浪费便好。每一天醒来,做着自己该做且喜欢做的事,每一段空闲,陪着自己该陪且珍爱的人;拈花惹草的心情,侍奉一些爱好情趣,品茶捧书的雅致,供养心灵与思想,如此,便不辜负命运优渥相待的静好时光。光阴旧,覆水难收,再回首,敬往事一杯酒,说好,永不回头。向前走,穿过一段岁月的风烟迷雾,走到山清水秀……
情路坎坷,就是一份爱而不得的深情;人生崎岖,就是一声似水年华的叹息;理想破灭,就是一首壮志未酬的挽歌。
这是笔者的悲伤,也正是笔者的快乐。
世界对我无情,我报之以温柔。
此情可待成追忆?
那盏灯,那个人,青灯无眠,伴随他的只有这清冷的夜。
这孤独与寂寞,那笔下一首首优美的诗句,又有谁懂他的心?
*图片来源:艺术大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4-9-29 08:3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无题二首
[ 唐 ] 李商隐
原文 译文对照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

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

译文
昨夜星光璀璨,凉风习习,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虽无彩凤双翅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策马赶到兰台,像随风飘转的蓬蒿。

当年常听到人们谈论天上的萼绿华,总觉得遥远好似相隔天涯。

哪里知道像萧史那样参加盛宴后,得以在一旁窥见美人的容颜。

注释
星辰:众星,星之通称。

画楼:指彩绘华丽的高楼。一作“画堂”。桂堂:形容厅堂的华美。

灵犀:犀角中心的髓质像一条白线贯通上下,借喻相爱双方心灵的感应和暗通。

隔座送钩:一队用一钩藏在手内,隔座传送,使另一队猜钩所在,以猜中为胜。

分曹:分组。射覆:把东西放在遮盖物下使人猜。

嗟(jiē):叹词。听鼓应官:到官府上班,古代官府卯刻击鼓,召集僚属,午刻击鼓下班。

走马:跑马。兰台:当时李商隐在做秘书省校书郎。

类:类似。

转蓬:指身如蓬草飞转。转,一作“断”。

阊(chāng)门:阊阖,传说中之天门。

萼绿华:传说中之女仙名。

抵:至,到。一作“尚”。相望:期盼伊。相,偏指一方,即一方对另一方有所施为;望,盼望,期待。

秦楼客:《列仙传》:“萧史善吹箫,作凤鸣。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

看:一作“著”。

作者介绍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荥阳市)。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

洛神赋【作者】曹植【朝代】魏晋拼音
译文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辞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未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之所见也,无乃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

尔乃众灵杂沓,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

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

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标签:
神话情感人物辞赋精选写人文言文爱情


[url=]译文[/url]
[url=]注释[/url]

黄初三年,我来到京都朝觐,归渡洛水。古人曾说,此水之神,名字叫宓妃。因有感于宋玉对楚王所说的神女之事,于是作了这篇赋。赋文云:我从京都洛阳出发,向东回归封地鄄城,背着伊阙,越过轘辕,途经通谷,登上景山。这时日已西下,车困马乏。于是就在长满杜蘅草的岸边卸了车,在生着芝草的地里喂马。自己则漫步于阳林,纵目眺望水波浩渺的洛川。于是不觉精神恍惚,思绪飘散。低头时还没有看见什么,一抬头,却发现了异常的景象,只见一个绝妙佳人,立于山岩之旁。我不禁拉着身边的车夫对他说:“你看见那个人了吗?那是什么人,竟如此艳丽!”车夫回答说:“臣听说河洛之神,名字叫宓妃。然而现在君王所看见的,莫非就是她!她的形状怎样,臣倒很想听听。”我告诉他说:“她的形影,翩然若惊飞的鸿雁,婉约若游动的蛟龙。容光焕发如秋日下的菊花,体态丰茂如春风中的青松。她时隐时现像轻云笼月,浮动飘忽似回风旋雪。远而望之,明洁如朝霞中升起的旭日;近而视之,鲜丽如绿波间绽开的新荷。她体态适中,高矮合度,肩窄如削,腰细如束,秀美的颈项露出白皙的皮肤。既不施脂,也不敷粉,发髻高耸如云,长眉弯曲细长,红唇鲜润,牙齿洁白,一双善于顾盼的闪亮的眼睛,两个面颧下甜甜的酒窝。她姿态优雅妩媚,举止温文娴静,情态柔美和顺,语辞得体可人。神服饰奇艳绝世,风骨体貌与图上画的一样。她身披明丽的罗衣,带着精美的佩玉。头戴金银翡翠首饰,缀以周身闪亮的明珠。她脚著饰有花纹的远游鞋,拖着薄雾般的裙裾,隐隐散发出幽兰的清香,在山边徘徊倘佯。忽然又飘然轻举,且行且戏,左面倚着彩旄,右面有桂旗庇荫,在河滩上伸出素手,采撷水流边的黑色芝草。我钟情于她的淑美,不觉心旌摇曳而不安。因为没有合适的媒人去说情,只能借助微波来传递话语。但愿自己真诚的心意能先于别人陈达,我解下玉佩向她发出邀请。可叹佳人实在美好,既明礼义又善言辞,她举着琼玉向我作出回答,并指着深深的水流以为期待。我怀着眷眷之诚,又恐受这位神女的欺骗。因有感于郑交甫曾遇神女背弃诺言之事,心中不觉惆怅、犹豫和迟疑,于是敛容定神,以礼义自持。这时洛神深受感动,低回徘徊,神光时离时合,忽明忽暗。她像鹤立般地耸起轻盈的躯体,如将飞而未翔;又踏着充满花椒浓香的小道,走过杜蘅草丛而使芳气流动。忽又怅然长吟以表示深沉的思慕,声音哀惋而悠长。于是众神纷至杂沓,呼朋引类,有的戏嬉于清澈的水流,有的飞翔于神异的小渚,有的在采集明珠,有的在俯拾翠鸟的羽毛。洛神身旁跟着娥皇、女英南湘二妃,她手挽汉水之神,为瓠瓜星的无偶而叹息,为牵牛星的独处而哀咏。时而扬起随风飘动的上衣,用长袖蔽光远眺,久久伫立;时而又身体轻捷如飞凫,飘忽游移无定。她在水波上行走,罗袜溅起的水沫如同尘埃。她动止没有规律,像危急又像安闲;进退难以预知,像离开又像回返。她双目流转光亮,容颜焕发泽润,话未出口,却已气香如兰。她的体貌婀娜多姿,令我看了茶饭不思。在这时风神屏翳收敛了晚风,水神川后止息了波涛,冯夷击响了神鼓,女娲发出清泠的歌声。腾的文鱼警卫着洛神的车乘,众神随着叮当作响的玉鸾一齐离去。六龙齐头并进,驾着云车从容前行。鲸鲵腾跃在车驾两旁,水禽绕翔护卫车乘走过北面的沙洲,越过南面的山冈,洛神转动白洁的脖颈,回过清秀的眉目,朱唇微启,缓缓地陈诉着往来交接的纲要。只怨恨人神有别,彼此虽然都处在盛年而无法如愿以偿。说着不禁举起罗袖掩面而泣,止不住泪水涟涟沾湿了衣襟,哀念欢乐的相会就此永绝,如今一别身处两地,不曾以细微的柔情来表达爱慕之心,只能赠以明珰作为永久的纪念。自己虽然深处太阴,却时时怀念着君王。洛神说毕忽然不知去处,我为众灵一时消失隐去光彩而深感惆怅。于是我舍低登高,脚步虽移,心神却仍留在原地。余情绻缱,不时想象着相会的情景和洛神的容貌;回首顾盼,更是愁绪萦怀。满心希望洛神能再次出现,就不顾一切地驾着轻舟逆流而上。行舟于悠长的洛水以至忘了回归,思恋之情却绵绵不断,越来越强,以至整夜心绪难平无法入睡,身上沾满了浓霜直至天明。我不得已命仆夫备马就车,踏上向东回返的道路,但当手执马缰,举鞭欲策之时,却又怅然若失,徘徊依恋,无法离去。
[url=]查看更多[/url]


[url=]赏析[/url]
[url=]相关内容[/url]

曹在歌和辞赋创作方面有杰出成就,其赋继承两汉以来抒情小赋的传统,又吸收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为辞赋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洛神赋》为曹植辞赋中杰出作品。作者以浪漫主义的手法,通过梦幻的境界,描写人神之间的真挚爱情,但终因“人神殊道”无从结合而惆怅分离。
作品从记述离开京城,“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的行程开始,描写了作者与侍从们到达洛滨时的情景。当时“日既西倾,车殆马烦”,他们税驾蘅皋,秣驷芝田,容与阳林,流眄洛川。在一片静谧的气氛中,作者神思恍惚,极目远眺波光潋滟的洛水。就在他偶尔抬头的一刹那,奇迹出现了:一... 古诗文网>>



作者介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在山东聊城市莘县人,一说生于山东菏泽市鄄城。191年(初平二年)曹操为东郡太守,治所在东武阳(今聊城市莘县朝城镇),眷属随之,192年曹植就出生在这里。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 百科详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4-9-29 09: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刑部尚书致仕赠尚书右仆射太原白公墓碑铭(并序)
雅戈 2019-11-25 · 发起讨论
内容
刑部尚书致仕赠尚书右仆射太原白公墓碑铭(并序)
公以致仕刑部尚书年七十五会昌六年八月薨东都。赠右仆射,十一月遂葬龙门。子景受,大中三年自颍阳尉典治集贤御书,侍太夫人宏农郡君杨氏来京师,胖胖兢兢,奉公之遗,畏不克既,乃件右功世,以命其客取文刻碑。文曰:
公之先世,用谈说闻。肃代代优,布踪河南。阴德未校,公有弟昆。本枝不摇,乃果敷舒。匪骼匪臑,噫其醇腴。於乡洎邦,取用不穷。天子见之,层陛玉堂。征征其中,上汰唐禹。帝为辇留,续绪襞缕。岁终当迁,户曹是取。煜白其华,爵不痕缁。用从弃遣,至道天子。畴谁与伍,率中道止。纳笔摄麾,绰三郡理。既去刑部,倏东其居。大尹河南,翦其暴逋。君有三辅,臣有四亩。臣衰君强,谢不堪守。翊翊伸伸,君子之文。不僭不怒,惟君子武。君子既贞,两有其矩。孰永厥家,曾祖之弟。坤柄巽绳,以就大计。匪哲则知,亦有教诏。益裒其收,揠莠而[Z道小丶]。刻诗於碑,以报百世。公老於东,遂葬其地。

诗词丨中国一千年来最深情的男人,却被情伤的最深 2020-05-14 21:45

作者:凯紫
来源:凯紫的诗词之美(ID:kaizisc)
北宋人蔡居厚曾经记载了这样一则小故事:
某一天,白居易读到李义山的诗,欢喜之情溢于言表,赞叹说:“我死得为尔子足矣。”
意思是说,我太喜欢义山的诗啦,如果将来仙逝之后,能投胎为义山的儿子,此生足矣!
其实白居易和李商隐这 两个人相差近30岁,他们曾相识于洛阳,彼此作诗唱和,可以称为忘年交。
白居易离世前交代自己的二儿子,一定要请李商隐为自己撰写墓志铭。
后来李商隐果然没有推托,白公去世后撰写了《刑部尚书致仕赠尚书右仆射太原白公墓碑铭》,一直流传于世。
李商隐就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被喻为晚唐诗人中最耀眼的一颗星。
也正是这个中国一千年来有才华又深情的男人,却被情伤的最深。
夏夜,总是特别多雨。
淅淅沥沥,令诗人辗转难眠。
起身,点灯,拿起笔,想起远在长安的妻子,写下: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
当时,他还不知道,他所期待的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永远不会到来了。
因为几个月前,她已在长安孤独地死去。
那天晚上,诗人想了很多。
关于爱情,关于人生......
他问了自己三个问题。
问题一:
“那个想了一辈子的少女,后来怎么样了?”
晚唐时期,王朝衰败。
诗坛,也只剩下残垣断壁。
李商隐,就出生在这样一个黑暗的时代。
他才华横溢,可怜一介平民,无权无势,多次落榜。
李商隐的落榜,可以说是朝廷的悲哀,也可以说是李商隐的幸运。
因为,他将会在三年后,遇到宋姑娘。
她名叫宋华阳,本是玉真公主的侍女,因唐代道教盛行,她作为公主的替身,被迫出家。
不料道心未成,爱情却不期而至。
一个相貌端正,文采出众。一个精通学识,大方懂事。相爱,就在一瞬间。
因为正统观念的束缚,二人相遇相知,不敢光明正大地相恋。
但是,喜欢一个人是藏不住的。
李商隐的春心萌动,有诗为证:
白道萦回入暮霞,
斑骓嘶断七香车。
春风自共何人笑,
枉破阳城十万家。
——《无题》
诗中描写了相遇的情景:
李商隐骑着白马,望着天边的晚霞。
宋华阳乘着七香车,珠帘半掩,迎面而来。
一个不小心,拉着七香车的马儿打了个趔趄,车帘吹起,露出车内人倾国倾城的容貌。
她嫣然一笑,看得骑马少年心荡神驰,不禁为之倾倒。
童话般的相遇,才配得上佳人才子的爱情。
诗人温柔、浪漫、炙热,宋华阳很快便沦陷了。
于是,年轻的恋人瞒着世人,看星星看月亮,把每一天当作末日来相爱。
他们早就猜到结局,只是没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快:
宋华阳怀孕了,一天天大起来的肚子再也瞒不住。于是,李商隐被赶出道观,而宋华阳则被公主带回宫中。有人说,她被赐了死刑。有人说,她被终身囚禁......
对于李商隐来说, 他宁愿相信那个更好的结局。
罗曼罗兰说:没有信仰,人生就毁了。
更何况,
他还是个孩子,只是个落榜书生,他斗不过权贵,更斗不过世俗。
除了希望,他别无选择。
多年之后,他曾经四处寻访,想找到宋华阳的下落。
大海捞针,是一次次的失望,他写: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
好吧,如果不能永远爱你,那我就永远相思。
春蚕到死,蜡炬成灰,原来是相思入骨。
问题二:
“如果没有遇见他们,我会过的更好吗?”
话说,天无绝人之路。
几年后,李商隐终于在恩师令狐楚的引荐之下,高中进士。
虽然这已经是他第五次参加科考了,但有总比没有好。
很幸运的是,在御宴上,他遇到了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小女儿。
18岁,春风沉醉的夜。
郎有情女有意,不久之后,李商隐就被王茂元聘作乘龙快婿。
本来是喜事,但是,偏偏撞上了唐代著名的“牛李争霸”。
这场明争暗斗持续了40年,成了后来压倒大唐的最后一根稻草。
可见,这趟浑水有多深。
很不幸,李商隐的恩师令狐楚, 恰好和岳父王茂元站在两大对立阵营。
当时两方是势同水火,有你没我的局面。
所以,在李商隐决定迎娶王姑娘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自己的后半生,将会在这场漩涡中苦苦挣扎。
不过,爱就爱了。
有些事,努力一把才知道成绩,奋斗一下才知道自己的潜能。花淡故雅,水淡故真,人淡故纯。做人需淡,淡而久香。不争、不谄、不艳、不俗。淡中真滋味,淡中有真香。心若无恙,奈我何其;人若不恋,奈你何伤。痛苦缘于比较,烦恼缘于心。淡定,故不伤;淡然,故不恼。欲望是壶里沸腾的水,人心是杯子里的茶,水因为火的热量而沸腾,心因为杯体的清凉而不惊。当欲望遇凉,沉淀于心,便不烦,不恼。不要嘲笑他人的努力,不要轻视他人的成绩。每个人的价值不同,无需对任何人不屑。在你眼中的无用价值,未必真的无用。不轻一人,不废一物。活不是战场,无需一较高下。人与人之间,多一份理解就会少一些误会;心与心之间,多一份包容,就会少一些纷争。不要以自己的眼光和认知去评论一个人,判断一件事的对错。不要苛求别人的观点与你相同,不要期望别人能完全理解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观点。人往往把自己看得过重才会患得患失,觉得别人必须理解自己。其实,人要看轻自己,少一些自我,多一些换位,才能心生快乐。所谓心有多大,快乐就有多少;包容越多,得到越多。而光脑,则是梅克斯博士在研究矩阵模拟系统程序的时候,意外发现灵能晶石的特异之处,不同于光电等任何物质和能量,灵能晶石蕴含的能源本质类似于精神这种虚无飘渺的东西。
命一场, 或喜或悲,都是一次洗礼,一次岁月的历练;或浓或淡,都是一抹绽放,一抹美丽的风景。春风得意时,不必张扬骄傲, 淡定从容一些,没有人能永远一帆风顺。一切得与失、隐与显,无非风景与风情。淡看世事,静对春花秋月,即使遭受别人的不看好和挤兑,不必辩解讨好,云淡风轻一笑,用时间来证明自己。何必追慕名车香宴,我只需清茶淡饭,爱相随,情也真。该来的自然来,会走的留不住。不违心,不刻意,不必太在乎,放开执念,随缘是最好的生活。不管这世上会有多少寒凉,依旧会有不一样的烟火。遇山过山,遇雨撑伞,有桥桥渡,无桥自渡,淡若清风,含笑走过。人世喧嚣,名利来往,放下浮躁,心静自安。淡淡的岁月,淡淡的心。人生的味道,淡久生香,安之若素,人淡如菊。淡淡地做人,淡淡地生活,淡淡的日子,每天都散发着淡淡的芳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机甲就是驾驶者,驾驶者就是机甲。而光脑的运算能力,也足够负担机甲运行时所需要的全部运算。
但由于灵能的特质,导致机甲对驾驶者的精神强度要求较高。同时也出现了驾驶机甲的精神强度和精神契合度的问题。精神契合度是天生的,也是几乎恒定的,契合度越高,那么驾驶者与机甲的协调度也就越高。机甲的动作也更快更精准,更接近驾驶者使用自己肉.体的层次。世上最酸的感觉不是吃醋,而是无权吃醋。吃醋也要讲名份,和他相爱的是另一个人,他的醋也就轮不到你吃,自有另一个人光明正大地吃醋。原来,吃不到的醋才是最酸的。最难过的,莫过于当你遇上一个特别的人,却明白永远不可能在一起,或迟或早,你不得不放弃。曾经以为,伤心是会流很多眼泪的,原来,真正的伤心,是流不出一滴眼泪。什么事情都会过去,我们是这样活过来的。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精神强度到达一定程度后可以提高驾驶者与机甲的契合度1%—5%,但也仅止于此。 往日时光,有那么一种情结,经年难解,有那么一件事,想做却没有勇气做,有那么一个人,自己没有笃定的意念追随。历历种种,都成为今天时而感叹的源由。然而,当机会摆在面前,依然会顾虑重重。当那个深恋过的人再次遇见,却一样没有勇气做什么!沧海桑田的变幻,并不是一句:物是人非,可以解释的了的!时过境迁的无奈,也不是一句:此情可待成追忆,能够诠释的心境!或许,留在光阴深处的,总是最珍贵,念念不忘的,总是最美好吧!我们时常在别人的故事里,一遍遍温习着自己曾经的心境,而所有有关年轻的记忆,都带着迷人的醉意。茫茫大地的影子,似流光拉长的叹息,路旁夭折的情意,洒泪,为祭。太多想做的事、想见的人,没有固执到底,都丢在了旧年的风里;记下那人最初的样子,坚持着最真的自己。不言不语,将一扇往事的门,轻轻关上。人生中经过的每个人,或温暖,或凉薄,都感恩于一场交集的缘分。留一抹绿意在心底,回眸,一个纯粹的微笑,便是一朵盛大的春天。做个不算糊涂的人,明了一些善意的委婉,也会发现流动风景的美丽。时间是一切生命哲学的定理,羁绊与遗憾都将散落尘埃。从未预约的前程,永恒着心上的希望与光明。有生之年,不贪求事事皆如人意,不奢念所有想要的都得以圆满,只希望,生命中的每分每秒,都不曾浪费便好。每一天醒来,做着自己该做且喜欢做的事,每一段空闲,陪着自己该陪且珍爱的人;拈花惹草的心情,侍奉一些爱好情趣,品茶捧书的雅致,供养心灵与思想,如此,便不辜负命运优渥相待的静好时光。光阴旧,覆水难收,再回首,敬往事一杯酒,说好,永不回头。向前走,穿过一段岁月的风烟迷雾,走到山清水秀……
李商隐虽然一向爱的勇敢,但是运气也总是不佳。
没过多久,代价就来了。
在参加吏部选举的考试中,被考官一句“此人不堪”。在复试中除了名。
说白了,就是觉得人家李商隐“脚踩两只船”,不是什么好人。
终其一生,李商隐每一步,都有人在背后作梗,最高的职位也只是个县尉。
疯狂的暗算下,他不断流离于各地。
那一年,身在四川的李商隐,听说妻子生了场大病。
心里万分担心,加上骤雨急下,于是,便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如今再读,心里再三不是滋味。
诗中的那个人已经永远消失于世上了,一无所知的人,还在长夜中写着深情的憧憬。
这该如何释怀?
李商隐一生中不断遇贵人,令狐楚,白居易,王茂元......
他们赐予他学识,官职,甚至一个家,但是,这些人却又一手促成了他的悲剧。
可能,人生中有些人的出现,命中注定是福也是劫。
那么,他有没有后悔过?从诗里,我们兴许能够找到答案。
李商隐说,“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宁愿痴情到底,落了个终身凄清,也不后悔。
人生的路没有对错,只要不后悔,就是最好的选择。
问题三:
“世间无情,该如何处之?”
李商隐死后,葬在河南。
听说每到雨季,雨水洒落墓园,蓄满小池子。像极了巴蜀的那一天雨夜。
是归期,也是归途。
有后人说,他是晚唐多情的蝴蝶: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锦瑟》
他随笔一写,就是缠绵悱恻的故事: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世人皆知他: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登乐游园》
殊不知,这是李商隐,悲凉的一生。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这不正是李商隐自己吗?不断反刍自己的伤痛,写出感天动地的文字。
有些事,努力一把才知道成绩,奋斗一下才知道自己的潜能。花淡故雅,水淡故真,人淡故纯。做人需淡,淡而久香。不争、不谄、不艳、不俗。淡中真滋味,淡中有真香。心若无恙,奈我何其;人若不恋,奈你何伤。痛苦缘于比较,烦恼缘于心。淡定,故不伤;淡然,故不恼。欲望是壶里沸腾的水,人心是杯子里的茶,水因为火的热量而沸腾,心因为杯体的清凉而不惊。当欲望遇凉,沉淀于心,便不烦,不恼。不要嘲笑他人的努力,不要轻视他人的成绩。每个人的价值不同,无需对任何人不屑。在你眼中的无用价值,未必真的无用。不轻一人,不废一物。活不是战场,无需一较高下。人与人之间,多一份理解就会少一些误会;心与心之间,多一份包容,就会少一些纷争。不要以自己的眼光和认知去评论一个人,判断一件事的对错。不要苛求别人的观点与你相同,不要期望别人能完全理解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观点。人往往把自己看得过重才会患得患失,觉得别人必须理解自己。其实,人要看轻自己,少一些自我,多一些换位,才能心生快乐。所谓心有多大,快乐就有多少;包容越多,得到越多。而光脑,则是梅克斯博士在研究矩阵模拟系统程序的时候,意外发现灵能晶石的特异之处,不同于光电等任何物质和能量,灵能晶石蕴含的能源本质类似于精神这种虚无飘渺的东西。
命一场, 或喜或悲,都是一次洗礼,一次岁月的历练;或浓或淡,都是一抹绽放,一抹美丽的风景。春风得意时,不必张扬骄傲, 淡定从容一些,没有人能永远一帆风顺。一切得与失、隐与显,无非风景与风情。淡看世事,静对春花秋月,即使遭受别人的不看好和挤兑,不必辩解讨好,云淡风轻一笑,用时间来证明自己。何必追慕名车香宴,我只需清茶淡饭,爱相随,情也真。该来的自然来,会走的留不住。不违心,不刻意,不必太在乎,放开执念,随缘是最好的生活。不管这世上会有多少寒凉,依旧会有不一样的烟火。遇山过山,遇雨撑伞,有桥桥渡,无桥自渡,淡若清风,含笑走过。人世喧嚣,名利来往,放下浮躁,心静自安。淡淡的岁月,淡淡的心。人生的味道,淡久生香,安之若素,人淡如菊。淡淡地做人,淡淡地生活,淡淡的日子,每天都散发着淡淡的芳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机甲就是驾驶者,驾驶者就是机甲。而光脑的运算能力,也足够负担机甲运行时所需要的全部运算。
但由于灵能的特质,导致机甲对驾驶者的精神强度要求较高。同时也出现了驾驶机甲的精神强度和精神契合度的问题。精神契合度是天生的,也是几乎恒定的,契合度越高,那么驾驶者与机甲的协调度也就越高。机甲的动作也更快更精准,更接近驾驶者使用自己肉.体的层次。世上最酸的感觉不是吃醋,而是无权吃醋。吃醋也要讲名份,和他相爱的是另一个人,他的醋也就轮不到你吃,自有另一个人光明正大地吃醋。原来,吃不到的醋才是最酸的。最难过的,莫过于当你遇上一个特别的人,却明白永远不可能在一起,或迟或早,你不得不放弃。曾经以为,伤心是会流很多眼泪的,原来,真正的伤心,是流不出一滴眼泪。什么事情都会过去,我们是这样活过来的。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精神强度到达一定程度后可以提高驾驶者与机甲的契合度1%—5%,但也仅止于此。 往日时光,有那么一种情结,经年难解,有那么一件事,想做却没有勇气做,有那么一个人,自己没有笃定的意念追随。历历种种,都成为今天时而感叹的源由。然而,当机会摆在面前,依然会顾虑重重。当那个深恋过的人再次遇见,却一样没有勇气做什么!沧海桑田的变幻,并不是一句:物是人非,可以解释的了的!时过境迁的无奈,也不是一句:此情可待成追忆,能够诠释的心境!或许,留在光阴深处的,总是最珍贵,念念不忘的,总是最美好吧!我们时常在别人的故事里,一遍遍温习着自己曾经的心境,而所有有关年轻的记忆,都带着迷人的醉意。茫茫大地的影子,似流光拉长的叹息,路旁夭折的情意,洒泪,为祭。太多想做的事、想见的人,没有固执到底,都丢在了旧年的风里;记下那人最初的样子,坚持着最真的自己。不言不语,将一扇往事的门,轻轻关上。人生中经过的每个人,或温暖,或凉薄,都感恩于一场交集的缘分。留一抹绿意在心底,回眸,一个纯粹的微笑,便是一朵盛大的春天。做个不算糊涂的人,明了一些善意的委婉,也会发现流动风景的美丽。时间是一切生命哲学的定理,羁绊与遗憾都将散落尘埃。从未预约的前程,永恒着心上的希望与光明。有生之年,不贪求事事皆如人意,不奢念所有想要的都得以圆满,只希望,生命中的每分每秒,都不曾浪费便好。每一天醒来,做着自己该做且喜欢做的事,每一段空闲,陪着自己该陪且珍爱的人;拈花惹草的心情,侍奉一些爱好情趣,品茶捧书的雅致,供养心灵与思想,如此,便不辜负命运优渥相待的静好时光。光阴旧,覆水难收,再回首,敬往事一杯酒,说好,永不回头。向前走,穿过一段岁月的风烟迷雾,走到山清水秀……
情路坎坷,就是一份爱而不得的深情;人生崎岖,就是一声似水年华的叹息;理想破灭,就是一首壮志未酬的挽歌。
这是笔者的悲伤,也正是笔者的快乐。
世界对我无情,我报之以温柔。
此情可待成追忆?
那盏灯,那个人,青灯无眠,伴随他的只有这清冷的夜。
这孤独与寂寞,那笔下一首首优美的诗句,又有谁懂他的心?
*图片来源:艺术大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4-9-29 09:0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商隐的儿子为什么叫白老,原来是因为白居易,而理由居然是这样的
2017-06-21 11:20
李商隐的儿子为什么叫白老,原来是因为白居易,而理由居然是这样的

作者:子凡shine



公元847年,朝廷任命郑亚为桂州刺史,桂管防御观察使。李商隐一直在郑府为幕宾,公元848年的春天,李商隐被郑亚派往昭州任代理昭州郡守。可是,在郑亚在桂州任上还不到一年,就接到朝廷的贬谪诏书,赴循州刺史,地位一落千丈。郑亚的贬职让李商隐失去了依靠,他只得北上另谋生路,于当年九月中旬回到长安。

多少年来,李商隐四处入幕,居无定所,仕途的坎坷多舛让他的心从来没有得到一日的安适,多年的拼搏努力付出却始终改变不了穷愁潦倒的命运。



他回到长安,和久别的妻儿团聚,暂时忘掉了仕途的不顺。幼子衮诗已经两岁多,会蹒跚着走路,会奶声奶气地喊爹爹。看着聪明可爱又憨态可掬的儿子,李商隐不由开怀大笑。于是,他有感于心,写下了一首千古传唱的《骄儿诗》:

衮师我骄儿,美秀乃无匹。

文葆未周晬,固已知六七。

四岁知姓名,眼不视梨栗。

交朋颇窥观,谓是丹穴物。

前朝尚器貌,流品方第一。

不然神仙姿,不尔燕鹤骨。

安得此相谓?欲慰衰朽质。

青春妍和月,朋戏浑甥侄。

绕堂复穿林,沸若金鼎溢。

门有长者来,造次请先出。

客前问所须,含意不吐实。

归来学客面,闱败秉爷笏。

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

豪鹰毛崱屴,猛马气佶傈。

截得青篔筜,骑走恣唐突。

忽复学参军,按声唤苍鹘。

又复纱灯旁,稽首礼夜佛。

仰鞭罥蛛网,俯首饮花蜜。

欲争蛱蝶轻,未谢柳絮疾。

阶前逢阿姊,六甲颇输失。

凝走弄香奁,拔脱金屈戍。

抱持多反侧,威怒不可律。

曲躬牵窗网,衉唾拭琴漆。

有时看临书,挺立不动膝。

古锦请裁衣,玉轴亦欲乞。

请爷书春胜,春胜宜春日。

芭蕉斜卷笺,辛夷低过笔。

爷昔好读书,恳苦自著述。

憔悴欲四十,无肉畏蚤虱。

儿慎勿学爷,读书求甲乙。

穰苴司马法,张良黄石术。

便为帝王师,不假更纤悉。

况今西与北,羌戎正狂悖。

诛赦两末成,将养如痼疾。

儿当速长大,探雏入虎窟。

当为万户侯,勿守一经帙!

他在诗中热切地描述了儿子的聪敏伶俐,并且以自己的不幸遭遇为例,告诫自己的儿子要汲取教训,不要重蹈覆辙。



李商隐的儿子衮师还有一个名字叫白老。北宋人蔡居厚在他的《蔡宽夫诗话》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白乐天晚极喜李义山诗文,尝谓我死得为尔子足矣。义山生子,遂以白老字之。”

据说白居易非常欣赏李商隐的诗文,对他的才华仰慕已久。一天,酒至半酣,白居易长叹一声,如果我投胎转世,能够做李商隐的儿子多好。白居易当时虽然已经告老还乡,但声名远播,他的话迅速传遍洛阳城。公元846年,75岁的白居易去世,白居易去世后不到一年,李商隐的小儿子李衮师出生,李商隐果然为他的儿子取字“白老”。



元代人著的《唐才子传》中,也记载了一个类似的大同小异的故事,说李商隐为他的大儿子取名“白老”,可这个大儿子天生资质鲁钝。几年后,李商隐有了小儿子衮师,这个孩子非常聪明活泼,人们都说衮师才是白居易转世。



这个故事究竟是真是假也无从考证,但是李商隐的出众的才华可见一斑。白居易比李商隐年长近30岁,两个人于公元829年在洛阳相识。当时,白居易与刘禹锡、裴度、元稹等名士诗文唱和,过从甚密,对李商隐这样的后辈大力提携,遂成忘年之交。白居易对李商隐的才华推崇备至,甚至交代继子白景受,由李商隐为自己撰写墓志铭。李商隐也不负所托,为白居易作了《刑部尚书致仕赠尚书右仆射太原白公墓碑铭》,至今流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378
 楼主| 发表于 2024-9-29 09: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商隐真的是人品很差吗?
鹏天阁隐龙斋主 2019-03-25   |  923阅读  |  8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旧唐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意思是李商隐忘恩负义,品行恶劣。说这段话的人是令狐陶,他的父亲就是有大恩于李商隐的令狐楚。令狐陶的这段话中,透着对李商隐深深的憎恶。那令狐陶为什么这么恨李商隐呢?这还要从李商隐的身世说起。

李商隐真的是人品很差吗?

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有“凌云诗才”之称。他的诗构思奇丽,文字优美,他的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尤其令人动容,被后世广为传诵,但他也有许多诗写得隐晦迷离,还多以无题为名,让人难以理解。

李商隐身世凄苦,一生际遇不济,在感情和仕途上都屡受挫折,最终英年早逝。

李商隐自称其家族有皇室血统,却一直不被承认。他的父亲李嗣只是一个县令,为官廉洁,家中清贫。李商隐自幼聪颖,“五岁诵经书,七岁弄笔砚”。 然而李商隐九岁时,父亲就去世了。身为长子,父亲去世后,家中的生活重担就无情地压到了这个孩子的身上。从此李商隐就开始了“佣书贩舂”的生活,就是以给人抄书和舂米为家里赚取生活费,养活生病的母亲和襁褓中的弟妹。但是他没有被艰苦的生活压垮,反而利用抄书的机会练出了一手漂亮的书法。李商隐的堂叔是个饱学之士,在他的指导下,李商隐勤奋学习,不几年就有了丰富扎实的学养。

唐朝皇室奉道家始祖老子李耳为祖先, 因此崇奉道教, 曾在科举中专设“道科”。 李商隐 十六岁那年, 为了改善家境, 决定应考“道科” 求取功名。 为此他特地上玉阳山学道,在那里,他遇到了生命中第一个女人宋华阳。因为崇信道教,唐朝皇室成员都热衷修道,杨贵妃就有“太真”的道号。宋华阳就是一个在山上修道的公主侍女,李商隐与她谈诗论画,一见倾心。然而,宋华阳毕竟是公主的侍女,李商隐又是个穷书生,道教的清规戒律也不允许他们在一起,正当他们如漆似胶时,却不得不分离。李商隐为此写下了《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 《赠华阳宋真人兼寄清都刘先生》。当然,那首《无题》中的这两句才真正反映了这段感情的铭心刻骨: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真的是人品很差吗?

李商隐下山后,就去了当时的一线都市洛阳谋发展。在洛阳,李商隐显现了他的绝世才情,写下了《才论》、 《圣论》两篇文章,震动了洛阳文坛。文坛领袖白居易看到这两篇文章后,拍案叫好,夸李商隐是文曲星下凡,甚至说:“我死之后,来世能做李商隐的儿子就知足了!”后来李商隐果然把第一个儿子取名“白老”,却是个傻子,这时白居易已经去世,他要是知道自己转世做了个傻子,不知该做何想。

在白居易推荐下,李商隐去拜谒了当时的政要令狐楚。令狐楚不但身居高位,还是唐朝骈文第一大家。

令狐楚见到李商隐之后,对这个年轻人极为欢喜,简直如获至宝。他聘请李商隐当他的幕僚,还对他着力培养,让他和自己的儿子令狐陶一起读书。

李商隐原来受堂叔的影响,喜好古文,轻视骈文。令狐楚就劝他说,古文虽好,但毕竟还不是主流,如若你想在科举乃至仕途上有所作为的话,还得重视骈文,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可以教你。从此,李商隐便跟令狐楚悉心研修骈文。


李商隐天资聪慧,骈文上手奇快,没多久,李商隐的骈文水平已经和令狐楚不相上下了,令狐楚倍感欣慰,觉得孺子可教。从此令狐楚几乎走到哪就把李商隐带到哪,逢人便讲李商隐的大才。史料记载,令狐楚听到有人夸奖李商隐,就会欣喜若狂,若是有人诋毁李商隐令,狐楚就会大发雷霆。令狐楚对李商隐已经到了偏爱的程度,他对李商隐的关心甚至超过了对儿子令狐陶的关心。令狐楚临终之前留下两个遗愿,一是给皇帝上的谢恩表一定要让李商隐写,二是墓志铭一定要让李商隐写,可见他真是把李商隐当儿子了。

虽然得到了令狐楚的青睐,可是李商隐的仕途却并不顺畅,他一连参加四次科考,都没有考中进士,而学问不如他的令狐陶却早就考上了。郁闷之中,他给令狐陶写了一封信,说到:“尔来足下仕益达,仆固不动”,失落之情溢于言表。

令狐陶接信后,四处奔走,上下呼吁,终于,李商隐在第五次考试中得了进士。正当李商隐高兴地期待着美好前程时,却传来了噩耗,自己的大恩人令狐楚病危,希望能看李商隐最后一眼,当李商隐匆忙赶到后,令狐楚才含笑而去。


令狐楚的去世令李商隐失去了依靠,在晚唐那种黑暗社会里,没有人提携是难以进步的。料理完令狐楚的丧事后, 李商隐去参加 博学鸿词科考试, 果然没有入选,他对仕途也失去了信心。可是一段感情却不期而至,可谓官场失意,情场得意。

在表哥李让山家里,李商隐遇上了一位对他万分仰慕的柳枝姑娘,面对楚楚动人的柳枝姑娘,他动心了,与姑娘约好了幽会的日期。然而佳期来临之日,他却因事无法脱身,负约了。等他事毕急忙赶去时,姑娘已经离去,此后他再也没有见过柳枝。

李商隐真的是人品很差吗?

第二年冬,李让山突然顶着漫天大雪赶来,告诉他柳枝已经被豪门娶为小妾了。 李商隐闻讯懊悔自责不已,一连写下五首《柳枝》诗,只是已经于事无补,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李郎是路人。正如他诗中所写 “柳枝井上蟠,莲叶浦中干。 锦鳞与绣羽,水陆有伤残。”

由于得不到官职,就没有薪水,可是家中却有老母姊妹要养,于是他去做了泾源节度使王茂元的幕僚。 王茂元很欣赏他的才华,就将自己的漂亮女儿嫁给了他。这样李商隐的生活就有了转机,命运之门似乎又为他打开了。然而,福兮祸所伏,他所踏进的那扇门里也潜伏着危机。


当时,牛李党争如火如荼,朝中官员都要站队,谁也不能置身事外。他少年时的朋友、恩人的儿子令狐陶身处牛党,后来还成了牛党领袖;而李商隐的岳父却是李党成员,双方正呈水火之势。令狐陶对李商隐不与有大恩于他的自己同一阵营,却做了李党大员的幕僚和女婿,不能容忍,指责他忘恩负义。这才有了《旧唐书》中“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这段话。从此李商隐因为品行不好,被千夫所指,在史上落下了骂名。

李商隐真的是人品很差吗?

李商隐很快就付出了代价,开成三年(838年)春天, 他参加授官考试, 结果在复审中因品行不好被除名。

一年后,他再次参加授官考试, 终于得到了秘书省校书郎的职位, 却只被派了个县尉。但这样的小官远不能实现他的政治抱负,而且由于他为人正直,在工作中处处受到排挤,所以他就挂冠而去,回到了京城。

本来,依仗岳父的势力,只要安下心来,徐图发展,李商隐是有可能逐步升迁的。但这时李商隐的老母亲去世了, 按照惯例,他不得不离职回家守孝三年。 这意味着年届而立的李商隐只能放弃跻身权力阶层的最好的机会。 而他闲居在家的三年, 正是李党集团最辉煌的时期,李商隐却无奈地错过了。


不久后,随着支持李党的唐武宗去世, 牛党重新得势,而李商隐恰在此时回朝,处境之险恶可想而知。所谓祸不单行,正当李商隐如履薄冰之时,岳父王茂元去世了,失去顶梁柱的王家很快家道中落,李商隐重又过回以前那种窘迫的日子。

为了养家糊口, 他甚至不得不放下脸面去求已经成为牛党党魁之一的令狐绹, 请他看在往日的情分上再提携自己一次。

他去拜访令狐绹时, 令狐绹不在家, 于是他在墙壁上题下一首诗:

不学汉臣栽苜蓿,空教楚客咏江蓠。

郎君官贵施行马,东阁无因再得窥。

委婉地表示希望再续旧日友谊。但狐绹读后大怒, 命令手下铲除题诗的墙壁, 只是由于这首诗里有他父亲的名字, (“楚”)字,不能毁坏,令狐陶就索性锁上门不看。

无奈之下,李商隐只能重操旧业,转辗在各个府衙里做幕僚。好在他的妻子王氏依然对他不离不弃,这成了他在这世间仅存的最后一抹温情。

为了生计, 李商隐不得不四处奔波, 夫妻聚少离多, 他们却恩爱如初。可是苍天对他如此残酷,妻子王氏不久就因病离他而去了。

收到噩耗时, 他尚在汴徐幕府任职, 急匆匆地赶回家, 妻子已经逝去两日。 悲痛欲绝的他此后陆续为妻子写下许多悼亡诗。其中尤其以这首《房中曲》最为感人:

蔷薇泣幽素,翠带花钱小。

娇郎痴若云,抱日西帘晓。

枕是龙宫石,割得秋波色。

玉簟失柔肤,但见蒙罗碧。

忆得前年春,未语含悲辛。

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

今日涧底松,明日山头檗。

愁到天池翻,相看不相识。

妻子死了,却留下了幼小的一儿一女,为了养育他们,身心已经疲惫至极的李商隐不得不打起精神去给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当幕僚。

前往四川的途中,他写下了《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

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妻子死了, 家就没了,他在诗中称自己是“无家”之人。 再也没有人会给他寄冬衣了,在白雪皑皑的大散关,寒夜里偶尔的午夜梦回,又想到了妻子。

李商隐真的是人品很差吗?

主公柳仲郢看李商隐中年丧妻, 也十分同情, 就把歌女张懿仙赐予李商隐,照顾他生活起居,但他婉言谢绝了。

在蜀中,李商隐渡过了一生中最后也是最孤苦郁闷的时光,这些日子里,他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疑,这首诗也是为亡妻而做的。李商隐一生有过几个女人,不能说感情专一,却是用情很深的。

李商隐真的是人品很差吗?

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 李商隐在穷困潦倒中凄冷地离去,无一人前往吊唁。

李商隐一生才华横溢、抱负远大,却时运不济,多次错过关键际遇,可谓像李广一样“数奇”。他的好友崔珏在《哭李商隐》一诗中 是这样喟叹的:“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出身卑微的他,努力奋斗过,可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为了获得施展雄心的舞台,他不愿错过一切机会,却也因此惹下了忘恩负义的骂名,不禁让人扼腕叹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2 00:14 , Processed in 1.50554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