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石惊朱丝马迹=====薛文宣·红楼天地会朱三太子朱慈炤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1
 楼主| 发表于 2024-1-16 10: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奎:崇祯的国丈,堪称明朝最无耻的外戚
2021-03-18 13:02:01风云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知秀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周奎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外戚就是皇帝的亲戚,他们的命运与皇帝休戚与共,按理说他们应该极力支持皇帝才对。可是明朝末年,财政十分困难,崇祯帝想让外戚们来捐款,与朝廷共度难关,结果却让他失望了。有一位外戚与崇祯帝的关系最近,家里也很有钱,他却非常吝啬,不仅不愿意捐钱,在明朝灭亡后,还将皇太子送给了清朝!

此人名叫周奎,是崇祯帝的岳父。据记载,周奎祖是顺天府大兴县人,祖籍苏州,原本就是一介普通百姓。天启六年,周奎开始走运了,他的二女儿被选为信王朱由检的王妃,因此他也被授予南城兵马司副指挥的虚职。一年后,信王朱由检即位,周奎成为皇帝的岳父,待遇自然也得到了提升,升为都督同知。



由于周皇后非常贤惠,崇祯帝对周家也颇为照顾,周奎升为右都督,连他的儿子也升任都督同知。崇祯三年,周皇后的长子被册封皇太子,崇祯帝加恩群臣,周奎被赐予嘉定伯的爵位,“食禄一千石,给以诰命”。别看周奎没有实际职务,但他毕竟是皇帝的岳父,所以巴结他的人还是很多的。

因此,周奎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很快就发家致富,从一介普通百姓,一举成为明朝京城的巨富。可以说周奎获得一切,都是靠着女婿崇祯帝得来的,可是这个人却鼠目寸光、视财如命,是个典型的“铁公鸡”。崇祯十七年三月初十,崇祯帝得到奏报,李自成的大军占领宁武,另一支军队攻占真定,兵锋直指北京城。



为筹措军饷,崇祯帝核对名籍,要求外戚们捐资助饷。崇祯帝加封周奎为嘉定侯,派太监徐高来到周奎家中宣旨。徐高说:“休戚相关,无如戚臣,务宜筹五万至十万,协力设处,以备缓急。”没想到周奎却说自己没钱,徐高哭着劝说半天,周奎油盐不进,反正就说自己没钱。徐高气得拂袖而起,“老皇亲如此鄙吝,大事去矣。广蓄多产何益?”

周奎最后没有办法,拿出了一万两银子。但崇祯帝认为太少,限额二万两。周奎不想再交,于是向女儿求救。周皇后拿出了五千两,让周奎再凑五千两。没想到周奎贪得无厌,居然将女儿给的五千两扣下两千两,只上交了三千两。

九天后,李自成进入北京城,开始进行“拷饷”。农民军闯入周奎的家中,周奎的妻子、儿媳妇全部自缢,儿子也被抓走。在严刑拷打之下,周奎被迫向农民军上交家财,光白银就多达五十二万,另外“珍币复数十万”。靠着这些钱财,周奎总算保住一命,但也成为世人的笑柄。

清朝入关后,多尔衮对周奎还不错,“赏故明周后父嘉定侯周奎缎百匹、银百两”。周奎也想表现自己,取悦清朝统治者。这时候,有个太监将崇祯帝的太子朱慈烺送到了周奎家中。当时,长平公主也在周府,“相见掩面泣”。可是周奎却将外孙献给了清朝。清朝一口咬定太子是假冒的,然后将其处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1
 楼主| 发表于 2024-1-16 10:4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鲜为人知的“翰林文魔”的可怕手段
liuhuirong 2023-04-14 发表于湖北  |  45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红楼隐史》上下两册,天猫淘宝当当京东等均有售,全本230集已上线喜马拉雅听书,首度揭开明朝灭亡的真相

东林党翰林文官们号称正人君子、清流圣贤,但其实他们不过是利用独霸话语权和著史权美化自己、丑化政敌从而颠倒黑白的恶魔罢了!

可是明朝被东林党文魔篡改的何止是田秀英一人的历史?

号称"清流”的东林党们表面上最是标榜道德,实际上却是通过民间书院操纵舆论、借题发挥制造“妖书案”、“梃击案”、“红丸案”和“移宫案”四大案以骗取政治资本,利用道德礼法攻讦打击政敌,暗中搜买输送瘦马张嫣和周奎女儿入选皇后以操纵朝政,贪赃枉法卖官舞弊以实现为自己谋名渔利的伪君子!在崇祯亡国后,东林党们又为了一党之私分裂南明,导致南明的内部对立和自相攻杀,使得南明内耗严重,最终被满清一一消灭,具体内情请见明末党争系列文章中的解密。

可以说是东林党成就了清廷!明朝灭亡后,投降清廷的东林党人又成为编写明史的主力军,他们为给自己涂脂抹粉、为讨清廷新主子的欢心,积极地投入到了清廷授命抹黑明朝的新任务中去!利用垄断话语权,将自己包装成圣人,却把污水肆意地泼向政敌!

东林党极力丑化天启皇帝,可天启皇帝不但天资聪颖、文武兼备,更是通过魏忠贤打击了“东林党”的贪腐乱政,控制住了因为东林党祸害而先失沈阳、辽阳,后失广宁的一败再败的辽东战局,还修复了自万历二十五年就烧毁搁置了的三大殿!

东林党又污蔑诋毁魏忠贤和“阉党”,但事实是魏忠贤和所谓的“阉党”都是依附于皇帝的,并没有胁迫或是架空天启,相反事事都是天启拍板定夺,魏忠贤就连给更鼓房换个宦官也不敢自己做主,魏忠贤其实就是代表天启!魏忠贤还屡屡捐出自己的私产资助辽东战事!

天启临死前特意交代弟弟朱由检说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可惜崇祯糊涂啊!结果亡国了,到头来居然还是被东林党攻击为“另一个魏忠贤”的太监王承恩陪着孤零零的崇祯上路!跟阉党一比,东林党才真正小人!

而东林党黄宗羲这种号称不入仕的明遗民更具有欺骗性!他屡拒清廷征召,却派了爱子黄百家和最得意的学生万斯同去主持编纂《明史》,篡改明史以掩盖真相!顾诚先生亦指出被世人推崇的明史的幕后主编自称有气节的黄宗羲,其真实的面目却是不顾事实的歪曲历史极力攻击政敌马、阮,诬蔑弘光帝及邹太后,黄宗羲的观点更被其创立的浙东史派沿袭三百年,流毒至今。顾城先生在《南明史》中写道,“过去绝大多数史家制作的镜子里,侏儒们被拔高了,坚毅挺拔的形象被歪曲了,甚或被挤出了镜框之外,成了道地的哈哈镜。” “ 黄宗羲记述明清之际史事往往出于门户之见和个人好恶。” “黄宗羲等人往往出于偏私心理任意歪曲史实,甚至造谣生事,在当时既加剧了南明内部的纷争,对后来的史家又造成了许多人为的困难。”


再譬如文史名家张岱,他这样描述南明弘光帝:“自古亡国之君,无过吾弘光者。汉献之孱弱,刘禅之痴呆,杨广之荒淫,合并而成一人。”但给事中李清的《南渡录》中否认了朱由崧的荒淫传闻,而反对朱由崧起用阮大铖等的弘光朝东阁大学士姜曰广的《过江七事》中也没有记载朱由崧有荒淫之事。

第四十八回里:宝钗笑道:“呆香菱之心苦,疯湘云之话多。”这句话可不简单,实为:“呆香菱之心苦,只因湘云疯话多”。香菱为南明,湘云为明史。这句说的是什么呢?

看翻译:清廷得意笑道:“南明的心里苦啊,为什么呢?因为东林党编出来的明史疯话多,尽是假话黑南明!”

这也正是为了照应前面第三十一回里迎春抱怨湘云的谎话:“淘气也罢了,我就嫌他爱说话:也没见睡在那里还是咭咭呱呱,笑一阵,说一阵,也不知是那里来的那些谎话。”

睡着后不清醒的湘云就是任由东林党文人摆布的《明史》,暗喻南明的迎春的这些话正是控诉清廷官修的《明史》中对南明历史的记述都不知是哪里来的谎话!

看到这里我们难道还不清楚这些关于南明的谎话是哪里来的么?正是东林党黄宗羲、张岱这些人编来的!

怪不得湘云令迎春嫌弃、令香菱心苦,这是朱慈炤对东林党和清廷恶意篡改明史的揭露和批判!明史被歪曲甚至被颠倒,这就是东林党文魔的可怕!

对时下里颇为流行的所谓的吴梅村写的癸酉本红楼梦(又称《吴祖本》)简单说两句,其实这个所谓吴梅村写的癸酉本不过是体会到红楼梦悼明讽清主旨的某些个聪明人的伪作罢了。

早有人驳斥过了吴梅村癸酉本根本就是伪作:

——比如说癸酉本里影射写到了吴三桂发动三藩之乱失败,吴三桂发动三藩之乱是1673年,三藩之乱最终失败是1681年,死于1672年的吴梅村如何能写出死后九年才发生的事情?

——比如说红楼梦里演的是在吴梅村死后16年才有了的《长生殿》,吴梅村死于1672年,《红楼梦》中出现的《长生殿》成书于吴梅村老死之后的1688年;

——比如说作者自述与吴梅村的经历毫无相像之处;

——比如说癸酉本红楼梦文笔粗鄙不堪等等等等。

更不要提前文指出的吴梅村对田秀英的诋毁污蔑,再结合作者在书中对象征魏忠贤的王熙凤持赞赏态度,流露出喜爱和同情之情,还有宝玉对东林党的旗帜鲜明的批判,都是太子和吴梅村绝不会有的。反倒是皇四子朱慈炤才会批判东林党,对魏忠贤有贬有褒。为什么呢?

因为东林党与魏忠贤是势不两立的!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铁杆东林党人的吴梅村是坚决维护“东林党”利益的,即使到了晚年,因为早年深受崇祯之恩,所以吴梅村出仕清廷深为大家诟病,他的朋友还曾以戏文中的唱词“姓朱的有甚亏负你?”来讥讽他,就连新主子清廷后来都不齿于他,将他列入了《贰臣传》,在如此的情况之下,吴梅村晚年表露出了羞愧后悔,但仍然没有反思他们东林党的作为,而是将明亡的责任一股脑的全部都推到了魏忠贤的头上!这一切只要好好看看一下吴梅村的晚年大作《清忠谱序》就一清二楚了:“先朝有国二百八十余年,其间被寺人祸者凡三:王振、刘瑾专恣于前,魏忠贤擅窃于后,驯致流毒天下,而国家遂亡……至魏忠贤之擅则不然,上自宰辅禁近,下暨省会重臣,非阉私人莫参要选。时倾险之士思逞志于正直者,亦愿为之爪牙,供其走噬,甚至自负阿父、养子而不惜,而东林之难作矣。故自辛酉至丁卯七年之中,在朝诸贤无不遭其坑戮,而国家之气以不振……甲申之变,留都立君,国是未定,顾乃先朋党、后朝廷,而东南之祸亦至。噫!彼为阉党漏网之孽,固无足怪,谁为老成,丧心耄及,更可痛也!”吴梅村把明朝亡国的罪过全都推到了魏忠贤头上,痛骂魏忠贤阉党乱国不算,还将其与明朝的大奸臣王振、刘瑾等同,真是恨得咬牙切齿!这样的吴梅村怎么可能去肯定和同情影射魏忠贤的王熙凤呢?

对于吴梅村是红楼梦的作者的争论,朱慈炤也许借鉴了吴梅村的戏曲《秣陵春》,但红楼梦的创作主要是基于皇四子本人对历史的认识和感情,所以这部隐写历史的红楼梦要比东林党人笔下的历史更为客观,用王熙凤来影射魏忠贤,而对“东林党”人进行了批判和嘲讽,就连批注的畸笏叟、脂砚斋等人的态度也反映出他们应该也都不是“东林党”人,东林党人是绝写不出王熙凤的,也绝不会痛骂自己的。


同吴梅村一样,太子也是东林党派。太子母亲周后的老师是东林党人陈仁锡,陈仁锡险被魏忠贤斩首,后被人暗中搭救才幸免于死。周后曾向崇祯推荐陈仁锡,被崇祯怒斥道:“既然他是你家翰林,就休想做阁老!”,陈仁锡因此而不被崇祯重用。周后因周奎收取东林党人郑鄤贿赂而向崇祯求情想为郑鄤脱罪,崇祯斥责周后并将郑鄤凌迟处死。而且孙承泽的《思陵典礼记》记载:周后“初为信王妃,晓书画,亦谙药性,在潜邸,与上甚和庄,既册立,协谋去魏逆,称贤功。” 清楚地点明周后在除去魏忠贤一事中的重要作用,周后是坚决反对魏忠贤而亲东林党的,身为周后爱子的太子怎会否定母亲周后而去肯定魏忠贤呢?何况太子的老师基本上都是东林党人,比如方逢年、吴梅村、杨士聪等,自小浸染于其中的太子根本就不会用能干的王熙凤来暗喻魏忠贤。

但皇四子朱慈炤就不同了。田妃是带有反东林党的色彩的,这从田妃举荐支持的杨嗣昌的立场上就能反映出来。所以皇四子秉承母亲的立场,对东林党是批判的态度,自然就不会对魏忠贤彻底否定,这就是红楼梦作者把王熙凤描写的亦善亦恶,竟然还对魏忠贤有赞赏同情之意。

正是立场的差异,导致了皇四子和太子/吴梅村等东林党的观点的差异,导致了对魏忠贤和东林党的态度的不同。

为何天启、魏忠贤和杨嗣昌在史书上是负面形象,而东林党、周后和太子是正面的形象?

因为笔杆子牢牢地掌握在以黄宗羲、吴梅村、孙承泽等为代表的这些东林党人文人手中,这就是崇祯早期英明后期浑聩的原因,因为崇祯后期对东林党不满,这同时也是为什么史书中周后的形象高大而田妃被批判的原因所在。东林党是一定要对同党周后极力吹捧,而对田妃和杨嗣昌等进行批判的,立场决定了一切!

朱慈炤敢于采用借小说之形隐写历史的这种曲折隐晦的创作方式,一方面是为逃避清廷文字狱的迫害,另一方面更是出于真相自信!因为他隐写的历史如果不是真的,将根本无法被世人破解!通过对《红楼梦》的解读,会让我们一探被东林党歪曲的历史真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liuhuirong > 《红楼隐史》举报/认领
上一篇: 晴雯的“半”字之谜,颠覆明史的可怕真相
下一篇: “翰林文魔”将“慧绣”换做“慧纹”的惊世秘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1
 楼主| 发表于 2024-1-16 10:4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岱
张岱(1597年10月5日—1680年?),初字维城,后字宗子,又字天孙,因著《石匮书》,人称“石公”,于是又字石公,号陶庵,晚号六休居士、蝶庵、古剑老人(一作古剑陶庵老人)、渴旦庐等,浙江山阴(…查看全部内容
关注话题

管理
​分享

百科讨论精华视频等待回答
详细内容
人物简介

张岱
张岱(1597年10月5日—1680年?),初字维城,后字宗子,又字天孙,因著《石匮书》,人称“石公”,于是又字石公,号陶庵,晚号六休居士、蝶庵、古剑老人(一作古剑陶庵老人)、渴旦庐等,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祖籍四川剑门(故其自称“蜀人”),明清之际史学家、文学家,史学方面与谈迁、万斯同、查继佐并称“浙东四大史家”,文学创作方面以小品文见长,以“小品圣手”名世。

张岱出身仕宦家庭,早年患有痰疾而长住外祖父家养病,除了因聪颖善对而被舅父陶虎溪称为“今之江淹”外,还提出过“若以有诗句之画作画,画不能佳;以有诗意之诗为诗,诗必不妙”等灼见;在天启年间和崇祯初年则悠游自在,留下大量诗文;崇祯八年(1635年)参加乡试而不第,因而未入仕;明亡后先是避兵灾于剡中,兵灾结束后隐居四明山中,坚守贫困,开始潜心著述,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石匮书》等;康熙四年(1665年)撰写《自为墓志铭》,颇有向死而生之意;后约于康熙十九年(1680年)九月与世长辞,享年约八十四岁,逝后被安葬于山阴项里。[1]

人物平生

张岱
万历二十五年八月二十五日(1597年10月5日)卯时,张岱出生于一个显贵的书香门第。次年(1600年),张岱因患有痰疾而被外祖母马氏接到接到外祖父家长住。为了治好张岱的痰疾,张岱的太外祖父陶大顺在两广为官时收集了数筐牛黄丸,直到张岱十六岁时方才吃完,张岱的痰疾也终得痊。在外祖父家居住十年间的某天,张岱的舅舅陶虎溪指壁上画道:“画里仙桃摘不下”,张岱对道:“笔中花朵梦将来”,陶虎溪因此称张岱为“今之江淹”。张岱在舅祖朱敬循家做客时,有客人出对:“荷叶如盘难贮水”,张岱对道:“榴花似火不生烟”,满座客人对张岱大为赞赏。

约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张岱随祖父张汝霖到杭州时遇到了正骑着张汝霖所赠的大角鹿游览钱塘江的陈继儒,他听说张岱善长对子,便指着屏风上的李白骑鲸图道:“太白骑鲸,采石江边捞夜月。”张岱立刻对道:“眉公跨鹿,钱塘县里打秋风。”陈继儒听后大笑,不仅夸赞张岱聪敏,还称张岱为小友。

主要成就
程朱理学自以成熟形态(以朱熹为标志)出现以后,对后期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伦理学即人伦价值观方面主要表现为一种为维持社会稳定,实则拖住历史前进脚步的灾难。自朱元璋“钦定”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八股考试的“标准答案”后,程朱理学与八股科举事实上互为表里:统治者以八股科举来推销程朱理学,以程朱理学来”统一”天下士子的头脑,业已成为明代的一项基本文化国策。直至王守仁创立“阳明心学”时才在意识形态领域打开一个巨大的缺口,标志着明代中叶以降思想文化的重大转机。到张岱所处的明清之际,形成了一场如滚滚洪流的思想清算、批判运动,而张岱便是其中杰出的先驱者之一。[2]

历史评价
•清代王雨谦:盖其为文,不主一家,而别以成其家,故能醇乎其醇,亦复出奇尽变,所谓“文中之乌获,而后来之斗杓也。”(《琅嬛文集序》)

•清代祁豸佳:余友张陶庵,笔具化工。其所记游,有郦道元之博奥,有刘同人之生辣,有袁中郎之倩丽,有王季重之诙谐,无所不有;其一种空灵晶映之气,寻其笔墨,又一无所有。为西湖传神写照,政在阿堵矣。(《西湖梦寻序》)

•清代伍崇曜:昔孟元老撰《梦华录》,吴自牧撰《梦粱录》,均于地老天荒沧桑而后,不胜身世之感,兹编(《陶庵梦忆》)实与之同。虽间涉游戏三昧,而奇情壮采,议论风生,笔墨横姿,几令读者心目俱眩,亦异才也。(《陶庵梦忆跋》)

•清代王介臣:吾越有明一代,才人称徐文长、张陶庵。徐以奇警胜,先生以雄浑胜。(《书琅嫒文集后》)

•近现代文学史家郑振铎:岱为明末一大家,身世豪贵,历劫,乃家资荡然。然才情益奇肆;一腔悲愤,胥付之字里行间。《梦忆》一作,盖尤胜《东京梦华》、《武林旧事》。其胜处即在低回悲叹,若不胜情。(《西谛书话·琅嬛文集》)

•现代评论家周作人:张宗子是个“都会诗人”,他所注意的是人事而非天然,山水不过是他所写的生活的背景。(《陶庵梦忆·序》)

主要作品
张岱与谈迁、万斯同、查继佐并称“浙东四大史家”,在“浙东四大史家’’中,就著述数量、质量而言张岱的成就最为突出,留下了一大批很有价值的史学著作,恰如董金鉴于《快园道古序》中说的“先生本世家子,年五十遭国变,杜门谢朋好,著书等身”。

史料记载
记载张岱生平的史籍主要有《乾隆绍兴府志·张岱传》(乾隆五十七年刊本)、《嘉庆山阴县志·张岱传》(嘉庆八年徐元梅等修,朱文翰等辑)、阮元《两浙輶轩录》、商盘《越风·陶庵世家》、温睿临《南疆逸史卷四十三·列传第三十九·逸士》、邵廷采《思复堂文集卷三·明遗民所知传·张岱、谈迁传》、徐承礼《小腆纪传补遗卷三·张岱传》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1
 楼主| 发表于 2024-1-16 10:54:37 | 显示全部楼层
YYX-16薛文宣//五十三载
朱丝马迹==十六祖文宣&红楼梦作者朱三太子朱慈炤...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d=799&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如何解读《红楼梦》第五十三回提到的“慧娘”和她的绣品“慧纹”?
罗衣叠雪
罗衣叠雪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65 人赞同了该回答
我觉得慧纹也好,大观园那幅画也好,其实都是作者的一番苦心自喻。这两样都是映射《红楼梦》这本书本身,所以贾母命惜春画的那幅画,在前80回是无论如何画不完的。

慧纹有三分之一是贾府自留的,未传于世。红楼梦亦有三分之一未传于世。

慧纹用的大红纱,就像红楼梦本身的颜色。上面的花卉就是书中诸位女子,黛玉是芙蓉,宝钗是牡丹,湘云是芍药,探春是杏花,元春是梅……其格式配色皆从雅,书中女子也不似庸脂俗粉……其字迹与笔草无异,红楼梦写法自是与众不同。

慧娘和宝琴(薛琴~雪芹)差不多,都有作者的影子。

慧纹映射的是“回文锦”,所以脂砚斋经常会说“盘盘旋旋,奇奇怪怪”,又说书里暗藏玄机。

这个就是回纹锦的特征,“回纹锦”又叫“璇玑图”,有多种解读方法。《红楼梦》也是不同的人,读来感受理解不同。

慧纹的出处应该就是前秦有位女子姓苏,名蕙,字若兰,秦州刺史窦滔之妻。


大家记不记得,书中几次提到蕙香、夫妻蕙、并蒂秋蕙,都跟这位苏蕙娘名字重叠上了,而且宝玉还要故意发议论:什么蕙香兰气的……生怕大家注意不到似的。

再加上卫若兰(卫可能只是宝玉分身之一),还有姑苏的林黛玉。

这位苏蕙娘最有名的作品就是“回纹锦”,就是用不同颜色丝线绣制的织锦《璇玑图》。

很多人都读过无名氏的《九张机》:

月明人静漏声稀,千丝万缕相萦系。织成一段,回纹锦字,将去寄呈伊。

这首九张机,其实跟《红楼梦》开篇,石头上那首诗,异曲同工: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题帕三绝那段文字,很多人不明白宝玉送林黛玉几块旧手帕,什么意思。其实也是接近慧纹,所谓:横也丝(思)来竖也丝(思)。

宝玉的旧帕子,黛玉题上诗,就似回纹锦了。黛玉反复烧诗稿,我觉得寓意就是作者烧掉了部分作品。这后40回怕是确实找不到了,已经被烧了。

下面是世传回纹锦的示意图:


慧娘的慧纹,稀罕物,贾府将2/3进上了,自留1/3,其实《红楼梦》才是稀罕物,虽未直接进上,实际上在皇族中颇有声名,合了作者之意。毕竟慈禧太后都喜欢得很,愿意以贾母自居,还命人将《红楼梦》的画,画在自己宫里。

慧娘有部分等于作者自喻。可以一窺作者身份:出自大家,擅长书画……

宝琴有部分在映射作者。琴,一映射“秦”(前秦,秦州刺史);二则寓意: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其实秦可卿出场,脂批也在点这个: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

第七回前诗:相逢若问名何氏,家住江南本姓秦。

这种作者的私藏夹带,往往有个特征,去掉完全不影响主干剧情,但他会一本正经的讲一段。就像宝琴的10首怀古诗,这么多首诗,写完不带给迷底的。

编辑于 2024-01-04 17: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1
 楼主| 发表于 2024-1-16 11: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突然写的“慧娘” 有何用意?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微信公众号:君笺雅侃红楼
4 人赞同了该回答
趣侃红楼254:喜迎元宵,贾母设宴庆团圆,陈设高雅,慧纹精美传天下

《红楼梦》里的“年”,曹雪芹认真只写了一次,却将礼仪、规矩和奢华全面展现出来。

“宁国府除夕祭宗祠”,凸显出贾家世宦之族祭祀祖先的庄重和严谨。作者详略得当,突出“年”的隆重氛围。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呈现出贾家过年的富贵繁华。家人真正团聚起来欢度新年,曹雪芹细笔写尽“朱门酒肉臭”的奢华,突出“年”的喜庆氛围。

贾母元宵节开夜宴是一个大篇目,真正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讲清楚。本文将从贾母珍藏的一件宝贝开始。用一个典故折射出浮华背后贾家的隐忧。

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红楼梦》,有太多的伏笔和典故。越是喜庆的氛围,背后越有让人不安的隐喻,值得特别注意。

(第五十三回)至十五日之夕,贾母便在大花厅上命摆几席洒,定一班小戏,满挂各色佳灯,带领荣宁二府各子侄孙男孙媳等家宴。贾敬素不茹酒,也不去请他,于后十七日祖祀已完,他便仍出城去修养。便这几日在家内,亦是静室默处,一概无听无闻,不在话下。贾赦略领了贾母之赐,也便告辞而去。贾母知他在此彼此不便,也就随他去了。贾赦自到家中与众门客赏灯吃酒,自然是笙歌聒耳,锦绣盈眸,其取便快乐另与这边不同。
贾母夜宴家中子孙晚辈,偏偏两个嫡长贾敬和贾赦都不“领”。

贾敬从来不喝酒,置身事外,贾家的事与他无关。

贾赦自有快乐,勉强参与母亲的团圆,在此双方不便。

贾政又出差不在家。


大家长一个也不在,折射出贾家这艘“夜航船”已经迷失了方向,没有了真正的掌舵人。此时航行只是惯性,日后是倾覆沉没、触礁沉毁,不可预知。

没有长辈在,众人取乐其实方便很多。就算贾敬、贾赦、贾政都在,他们也会择机出去,不会滞留太久。

但是,礼尽后心甘情愿离开,还是不情不愿地应付,甚至拒不参加是两码事。家礼不好,家事就不好,更奢谈什么国礼和国事。贾家有这样的家长,败亡是迟早。

贾母将酒席设置在正房旁边的花厅之上,摆了十来席。

花厅是指大厅以外的客厅,古人一般在跨院或者花园里,专门设置花厅,用以大型聚会的设宴之地。

贾母出身保龄侯史家,又当了几十年的荣国公诰命夫人,拥有当时贵族的最高品味。她设宴会有专门的安排,是几十年豪门生活的集大成,妙在雅致富贵而不俗气。在吃喝之外,尽显高雅的品味享受。“每一席旁边设一几,几上设炉瓶三事,焚着御赐百合宫香。又有八寸来长四五寸宽二三寸高地点着山石布满青苔的小盆景,俱是新鲜花卉。”

“炉瓶三事”是指焚香用具,一香炉,一香盒,一瓶盛放香著、香铲。专为焚香而设。

“百合宫香”是皇宫上用的香,代表顶级。贾家这等贵族人家,是有办法享用到上用的物品。加之元春在宫里,也会赏赐,并不僭越。


至于小盆景等新鲜花卉,也是尽力培养之物,在隆冬更是难得。

这些东西,有钱未必买得到,买得到也未必想得到,想得到如何“用好”更是一门学问。富贵三代才是贵族,诚不我欺。

“又有小洋漆茶盘,内放着旧窑茶杯并十锦小茶吊,里面泡着上等名茶。”

有酒无茶是烂饮,有茶的点缀,整个酒席就更加高雅起来。

但是,最高雅的品味,并不一定需要多种多样的东西来堆砌,往往一两样就足以。“一色皆是紫檀透雕,嵌着大红纱透绣花卉并草字诗词的璎珞。”这个璎珞才是贾母对美的追求极致。

关于这套璎珞的出处是重中之重,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注意!一旦曹雪芹讲故事,就一定有重要的影射伏笔。)

(第五十三回)原来绣这璎珞的也是个姑苏女子,名唤慧娘。因他亦是书香宦门之家,他原精于书画,不过偶然绣一两件针线作耍,并非市卖之物。凡这屏上所绣之花卉,皆仿的是唐、宋、元、明各名家的折枝花卉,故其格式配色皆从雅,本来非一味浓艳匠工可比。每一枝花侧皆用古人题此花之旧句,或诗词歌赋不一,皆用黑绒绣出草字来,且字迹勾踢、转折、轻重、连断皆与笔草无异,亦不比市绣字迹板强可恨。


他不仗此技获利,所以天下虽知,得者甚少,凡世宦富贵之家,无此物者甚多,当今便称为“慧绣”。竟有世俗射利者,近日仿其针迹,愚人获利。偏这慧娘命夭,十八岁便死了,如今竟不能再得一件的了。凡所有之家,纵有一两件,皆珍藏不用。有那一干翰林文魔先生们,因深惜“慧绣”之佳,便说这“绣”字不能尽其妙,这样笔迹说一“绣”字,反似乎唐突了,便大家商议了,将“绣”字便隐去,换了一个“纹”字,所以如今都称为“慧纹”。若有一件真“慧纹”之物,价则无限。”

慧娘的故事不免让人一声叹息,天妒英才,却也并不复杂。看惯了曹雪芹的那些伏笔故事,比方说“三生石畔”,“小耗子偷香芋”,“茗玉小姐”,“姽婳将军林四娘”等,很容易知道“慧娘”就是林黛玉的“影”。

一,林黛玉是姑苏人士,慧娘也是。其他如妙玉、香菱和邢岫烟都是姑苏人,也都与林黛玉的关系千丝万缕。

二,慧娘是“书香宦门之家”,与林黛玉的出身相同。

三,慧娘“精于书画”,绣品不过是兴趣。又与林黛玉不常“女红”,做出来就是精品对应。

晴为黛影,……晴雯的女红技艺从“勇补凫靥裘”就可见一二,黛玉同样出色。

四,“慧”代表聪颖。林黛玉“心似比干多一窍”,自然更“慧”。

曹雪芹通过紫鹃的聪明影射黛玉。“慧”紫鹃就是“慧”黛玉。

五,慧娘十八岁夭亡,死于“慧极必伤”。而林黛玉也是十八岁泪尽而亡,死于“情深不寿”。

“情深不寿,慧极必伤”,通过慧娘之死,点明黛玉的结局,极为巧妙。


但慧娘的故事不仅于此。曹雪芹就是用慧娘的故事给林黛玉的人生做预演。还有几点需要注意。

第一,慧娘的绣品名满天下,被人趋之若鹜。这就好比出身书香门第的林黛玉,父亲又是探花郎,金字招牌试问“好女愁嫁”么?

第二,慧娘的绣品之珍贵,人人得之无不珍藏自用,稀有之物谁不珍惜?

可笑林黛玉偏偏被王夫人“有眼无珠”,将到手的“珍品”拒之门外,令人大跌眼镜。

第三,有商人趋利,模仿慧娘的绣品获利,典型是“东施效颦”,讽刺薛家。

林黛玉有先天疾病,薛宝钗就有先天疾病。

林黛玉有癞头和尚度化,薛宝钗就有秃头和尚送药方。

林黛玉“风流婉转”,酥倒薛蟠,就有香菱学诗林黛玉。

林黛玉有木石姻缘,薛家就图谋金玉良姻……

薛家对林黛玉照方抓药,所图不过是短期利益。王夫人反对林黛玉支持薛宝钗,同样也是短期利益,注定都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慧娘的故事至此将林黛玉的人生经历一一伏笔,只差最后的结果。曹雪芹当然不可能有遗漏。


(第五十三回)贾府之荣,也只有两三件,上年将那两件已进了上,目下只剩这一副璎珞,一共十六扇,贾母爱如珍宝,不入在请客各色陈设之内,只留在自己这边,高兴摆酒时赏玩。又有各色旧窑小瓶中都点缀着“岁寒三友”“玉堂富贵”等鲜花草。
贾家有三件“慧纹”,上年将两件“进上”,送给皇帝。意思很简单:

一件是指送入皇宫的贾元春。

一件是指未来要远嫁海外异国为王妃的贾探春。

剩下一件贾母私藏“爱如珍宝”就是林黛玉。老太太“自用”,是指有意促成宝黛姻缘。用林黛玉的出身和修养,为贾家未来铺路。

可惜“事与愿违”,往往越想留就留不住。宝黛二人终究劳燕分飞。

看过前文分析的都知道。从潇湘妃子、有凤来仪,以及林黛玉的《葬花吟》《菊花诗》《秋窗风雨夕》等伏笔看,尤其是“石呆子失扇子”故事影射……林黛玉最终由于贾宝玉被人陷害逢冤,被迫与贾探春效仿潇湘妃子娥皇女英二女同嫁异国为王妃。

原文有太多细节,后文伏笔更多,这里不多赘述,我们还会讲到。林黛玉远嫁后不可能委身他人,很快于八月中秋去世,对应《牡丹亭》的杜丽娘故事。她去世的情况,《题帕三绝》交代的清楚,这里不多赘述。


慧娘的故事,主要告诉读书人三件事。

一,林黛玉情深不寿,慧极必伤。

二,薛家图谋金玉良言,破坏了宝黛姻缘。

三,林黛玉和贾探春最终也被“进上”,与贾元春一同,三件绣品被“帝王”得去。贾元春成了贤德妃,黛玉、探春则成了真正的潇湘妃子。

关于故事的伏笔就到这里。都是前文的老生常谈。而贾母的元宵节夜宴的精彩还在继续,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欢迎关注作者、点赞、收藏,《趣侃红楼》系列文章每天一篇,将为您持续更新!

文|君笺雅侃红楼

编辑于 2022-01-05 13: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1
 楼主| 发表于 2024-1-16 11: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里,写慧娘这个人物,有什么深意吗?
米丫格兰逗逼CP
米丫格兰逗逼CP​
CPA 注册会计师资格证持证人
17 人赞同了该回答
慧娘这个人物不过闲来一笔,慧纹这个物件背后的细节却很有意思。

53回 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

原来绣这璎珞的也是个姑苏女子,名唤慧娘。因他亦是书香宦门之家,他原精于书画,不过偶然绣一两件针线作耍,并非市卖之物。

凡这屏上所绣之花卉,皆仿的是唐宋元明各名家的折枝花卉,故其格式配色皆从雅,本来非一味浓艳匠工可比。每一枝花侧皆用古人题此花之旧句,或诗词歌赋不一,皆用黑绒绣出草字来,且字迹勾踢、转折、轻重、连断皆与笔草无异,亦不比市绣字迹板强可恨。

他不仗此技获利,所以天下虽知,得者甚少,凡世宦富贵之家,无此物者甚多,当今便称为慧绣。竟有世俗射利者,近日仿其针迹,愚人获利。偏这慧娘命夭,十八岁便死了,如今竟不能再得一件的了。凡所有之家,纵有一两件,皆珍藏不用。

有那一干翰林文魔先生们,因深惜慧绣之佳,便说这绣字不能尽其妙,这样笔迹说一绣字,反似乎唐突了。便大家商议了,将绣字便隐去,换了一个纹字,所以如今都称为慧纹。若有一件真慧纹之物,价则无限。

贾府之荣,也只有两三件,上年将那两件已进了上,目下只剩这一副璎珞,一共十六扇。贾母爱如珍宝,不入在请客各色陈设之内,只留在自己这边,高兴摆酒时赏玩。

划重点:

细节一,贾家只有三件慧纹,上年将那两件已进了上,就是送给了皇帝。

很多读者都知道贾家的问题在于坐吃山空,资产收入越来越少,开支花销越来越大。

其中一部分开支,就用于维持皇家关系,包括向皇帝进贡和应付太监索贿。

程高本后四十回有一个章节写了冯紫英做掮客,拿了四样宝贝想两万银子卖给荣国府。

冯紫英说了,想着荣国府需要给皇帝进贡,所以我才上门兜售。

对于这笔因贾元春封妃带来的额外开支,贾珍贾蓉在同一章节发出过吐槽。

53回 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

贾珍道:“正是呢,我这边都可,已没有什么外项大事,不过是一年的费用费些。我受些委屈就省些。再者年例送人请人,我把脸皮厚些,可省些也就完了。比不得那府里,这几年添了许多花钱的事,一定不可免是要花的,却又不添些银子产业。这一二年倒赔了许多,不和你们要,找谁去!”

乌进孝笑道:“那府里如今虽添了事,有去有来,娘娘和万岁爷岂不赏的!”

贾珍听了,笑向贾蓉等道:“你们听,他这话可笑不可笑?”

贾蓉等忙笑道:“你们山坳海沿子上的人,那里知道这道理。娘娘难道把皇上的库给了我们不成!他心里纵有这心,他也不能作主。岂有不赏之理,按时到节不过是些彩缎古董顽意儿。纵赏银子,不过一百两金子,才值了一千两银子,够一年的什么?这二年那一年不多赔出几千银子来!头一年省亲连盖花园子,你算算那一注共花了多少,就知道了。再两年再一回省亲,只怕就精穷了。”

贾蓉又笑向贾珍道:“果真那府里穷了。前儿我听见凤姑娘和鸳鸯悄悄商议,要偷出老太太的东西去当银子呢。”

贾珍笑道:“那又是你凤姑娘的鬼,那里就穷到如此。他必定是见去路太多了,实在赔的狠了,不知又要省那一项的钱,先设此法使人知道,说穷到如此了。我心里却有一个算盘,还不至如此田地。”

划重点:

细节二,贾母对仅剩的一件慧纹爱如珍宝,不入在请客各色陈设之内,只留在自己这边。

贾家的请客陈设和用品都要在账本上登记,实物送入库房管理。

需要用的时候去库房登记领用,用完了归还库房销账。

如果打碎了或者不见了,需要调查然后销账。

世家大族的帐本和库房都有两种,公账公库和私账私库。

荣国府公账公库名义上是贾政主外王夫人主内,实际两人都放权给贾琏王熙凤。

慧纹不在荣国府公帐上公库里,而是在贾母私账上私库里,老太太是真有钱。

程高本后四十回周瑞家的说过,太太奶奶的头面折变了都够过一辈子,只是不肯罢了。

贾母的私房,就连贾政王夫人贾琏王熙凤都摸不到,替贾母掌管的是鸳鸯。

所以有读者认为,贾赦想要鸳鸯做姨娘,并不是看上鸳鸯美貌,而是看上贾母私房。

也因此,贾琏凤姐周转不灵时,和鸳鸯商量过一次拿贾母的私房当钱周转。

细节三:贾珍贾蓉在53回议论凤姐跟鸳鸯借当贾母私房,可借当情节却在72回。

由此推测,《红楼梦》最初版本中,第72回原本在第53回之前。

72回 王熙凤恃强羞说病 来旺妇倚势霸成亲

贾琏未语先笑道:“因有一件事,我竟忘了,只怕姐姐还记得。上年老太太生日,曾有一个外路和尚来孝敬一个油冻佛手,因老太太爱,就即刻拿过来摆着了。因前日老太太生日,我看古董帐上还有这一笔,却不知此时这件东西着落何方。古董房里的人也回过我两次,等我问准了好注上一笔。所以我问姐姐,如今还是老太太摆着呢,还是交到谁手里去了呢?”鸳鸯听说,便道:“老太太摆了几日厌烦了,就给了你们奶奶。你这会子又问我来。我连日子还记得,还是我打发了老王家的送来的。你忘了,或是问你们奶奶和平儿。”平儿正拿衣服,听见如此说,忙出来回说:“交过来了,现在楼上放着呢。奶奶已经打发过人出去说过给了这屋里,他们发昏,没记上,又来叨登这些没要紧的事。”贾琏听说,笑道:“既然给了你奶奶,我怎么不知道,你们就昧下了。”平儿道:“奶奶告诉二爷,二爷还要送人,奶奶不肯,好容易留下的。这会子自己忘了,倒说我们昧下。那是什么好东西,什么没有的物儿。比那强十倍的东西也没昧下一遭,这会子爱上那不值钱的!”

划重点:

油冻佛手入账的细节,正好和慧纹入账的细节互相呼应。

贾母虽然喜欢油冻佛手,但最后还是给了凤姐入了贾家公账,不像慧纹入了贾母私账。

贾母收的寿礼,除非她本人特别要求,否则应入公账而不是她的私账。

因为贾家收了礼就得还礼,如果还礼从公帐出,那么寿礼也该入公账。

贾母是老祖宗,她看上什么东西好非要留下进私帐也没人敢反对,但留太多就不厚道了。

如果贾母只顾捞私房不顾大家,名声就会跟雁过拔毛的邢夫人一样,不能服人。

72回 王熙凤恃强羞说病 来旺妇倚势霸成亲

贾琏说着向鸳鸯道:"这两日因老太太的千秋,所有的几千两银子都使了。几处房租地税通在九月才得,这会子竟接不上。明儿又要送南安府里的礼,又要预备娘娘的重阳节礼,还有几家红白大礼,至少还得三二千两银子用,一时难去支借。俗语说,求人不如求己。说不得,姐姐担个不是,暂且把老太太查不着的金银家伙偷着搬运出一箱子来,暂押千数两银子支腾过去。不上半年的光景,银子来了,我就赎了交还,断不能叫姐姐落不是。”

划重点:

重复:这一段贾琏凤姐跟鸳鸯借当的内容,应该曾经在53回之前。

贾蓉听说了这件事,才会跟贾珍提起。

72回 王熙凤恃强羞说病 来旺妇倚势霸成亲

人回:“夏太府打发了一个小内监来说话。”贾琏听了忙皱眉道:“又是什么话,一年他们也搬够了。”凤姐道:“你藏起来,等我见他,若是小事罢了,若是大事,我自有话回他。”贾琏便躲入内套间去。这里凤姐命人带进小太监来,让他椅子上坐了吃茶,因问何事。那小太监便说:“夏爷爷因今儿偶见一所房子,如今竟短二百两银子,打发我来问舅奶奶家里,有现成的银子暂借一二百,过一两日就送过来。”凤姐儿听了笑道:“什么是送过来,有的是银子,只管先兑了去。改日等我们短了,再借去也是一样。”小太监道:“夏爷爷还说了,上两回还有一千二百两银子没送来,等今年年底下自然一齐都送过来。”凤姐笑道:“你夏爷爷好小气,这也值得提在心上。我说一句话,不怕他多心,若都这样记清了还我们,不知还了多少了。只怕没有,若有,只管拿去。”

那小太监便告辞了,凤姐命人替他拿着银子送出大门去了。这里贾琏出来笑道:“这一起外祟何日是了!”凤姐笑道:“刚说着就来了一股子。”贾琏道:“昨儿周太监来,张口一千两。我略应慢了些,他就不自在。将来得罪人之处不少。这会子再发个三二百万的财就好了。”

划重点:

贾家将珍藏的三件慧纹进贡了两件给皇帝,贾琏凤姐打发弄钱的夏太监和周太监。

贾元春封妃给贾家带来了风光荣耀,也带来了巨大开支。

《红楼梦》中有些细节琢磨起来还真是丝丝入扣,让人觉得红楼作者祖上是真阔过,很多事要么作者亲身经历过的,要么听亲身经历者讲过,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才会如此到位。

PS. 这些细节不包括时间线和年龄……

53回和72回的改写说明,红楼作者确实对《红楼梦》做过很大幅度的修订。

在毛笔书写的古代,委实不容易,可钦可敬。

编辑于 2024-01-11 21:5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1
 楼主| 发表于 2024-1-16 11: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拼图解锁(二十二)慧娘的夭折
原来你也在这里呀
原来你也在这里呀
My shell is my castle.
红楼拼图解锁(二十二)慧娘的夭折
这里再给前面“拼图十九”打个补丁。

一. 慧娘姓甄
初看慧娘这段,我就猜到了她是甄家的女儿。

第五十三回:原来绣这璎珞的也是个姑苏女子,名唤慧娘。因他亦是书香宦门之家,他原精于书画,不过偶然绣一两件针线作耍,并非市卖之物。凡这屏上所绣之花卉,皆仿的是唐、宋、元、明各名家的折枝花卉,故其格式配色皆从雅,本来非一味浓艳匠工可比。每一枝花侧皆用古人题此花之旧句,或诗词歌赋不一,皆用黑绒绣出草字来,且字迹勾踢、转折、轻重、连断皆与笔草无异,亦不比市绣字迹板强可恨。他不仗此技获利,所以天下虽知,得者甚少,凡世宦富贵之家,无此物者甚多,当今便称为“慧绣”。
“书香宦门之家”“精于书画,不过偶然绣一两件针线作耍”说明她是大家闺秀,脱离生产的。
“其格式配色皆从雅”“不比市绣字迹板强可恨”可见,她绣工超群,不是专业,却胜于专业,已至化境。无论做什么事物,但凡能入化境,被称为艺术品,背后必然得益于自身的天分和高人的引领。二者缺一不可。所以有一个词叫做“家学渊源”,不世奇才常常出于这个领域的专家世族。
“天下虽知,得者甚少,凡世宦富贵之家,无此物者甚多”。慧娘的绣品不仅不外售,不接受定制。而且大多数的世宦富贵之家,即便求取,也是可以毫无压力就拒绝驳回的。这就说明慧娘的门楣非常之高。
第五十三回:偏这慧娘命夭,十八岁便死了,如今竟不能再得一件的了。凡所有之家,纵有一两件,皆珍藏不用。有那一干翰林文魔先生们,因深惜“慧绣”之佳,便说这“绣”字不能尽其妙,这样笔迹说一“绣”字,反似乎唐突了,便大家商议了,将“绣”字便隐去,换了一个“纹“字,所以如今都称为“慧纹”。若有一件真“慧纹”之物,价则无限。贾府之荣,也只有两三件,上年将那两件已进了上,目下只剩这一副璎珞,一共十六扇,贾母爱如珍宝,不入在请客各色陈设之内,只留在自己这边,高兴摆酒时赏玩。
拼图二我们就分析了甄家的主营业务是织造。拼图一也分析过甄家的显赫地位。

二. 慧娘是贾母的骨血
如此罕见的艺术品,贾母能有三件之多,且除了献给皇帝的两件之外,自己留下的这璎珞也有十六扇之大。可见慧娘送给贾母的这三件,都是上上佳品,不是一般的小物件。而且贾母对待慧娘的作品,既“视若珍宝”又时常“赏玩”。我推测,慧娘是贾母的骨血。

在古代,孩子的能享受到的教育资源、以及其身份地位,通常都与父亲的家族关系更大。我认为慧娘的父亲姓甄。那她的母亲姓什么呢?

推测之一,慧娘的母亲姓史,且与贾母是亲姐妹。
拼图一推导过,红楼前二十年左右,有过一次政变,甄家极有可能在那次政变之中遭遇不幸。如果慧娘在红楼前二十年刚好十八岁,那么就生于红楼前三十八年,正好是贾母嫁入荣国府后两年。

2. 推测之二,慧娘的母亲姓贾,是贾母的亲生女儿。

拼图九分析过,在红楼四年到红楼十二年,A团军功集团在皇帝的带动下,与B团老太妃集团有过一段激烈的斗争,最后以B团标志性人物秦可卿的去世告一段落。在这一轮权力的角力中,很多关键人物都有了命运的转折。慧娘做为甄家的后人,很可能在这段时间牺牲了。

在红楼七年的时候,冷子兴就说贾家“老姊妹四个,这是极小的,又没了。长一辈的姊妹,一个也没了”。假设慧娘是在红楼七年的时候遇害,正值十八岁,那么就是生于红楼前十一年。慧娘母亲的出生,再往前推二十年,就是红楼前三十一年。

之前推测过,贾母生于红楼前五十四年,十四岁时,红楼前四十年,嫁入荣国府。荣国公在红楼前二十年临终上遗本。这个时间,也是说得通的。

3. 我倾向于第二种推测。

如前文所述,慧娘与贾母之间由这一副十六扇的璎珞就可以看到她们之间浓厚的感情。

另外,前面也讨论过,慧纹可以做到“天下虽知,得者甚少,凡世宦富贵之家,无此物者甚多”,又将她的作品特称作“慧纹”区别普通绣品。说明在她享有极尊贵的位份。并且极有可能,这个慧娘贵为皇妃,甚至就是正宫皇后。

那么按照第一种推测,如果慧娘的活跃时期是在红楼前二十年之前,就与甄老太妃做皇妃的时间有重合。按照第二种推测,老太妃集团在红楼一年逆风翻盘,扶植新皇登基,随后就将十二岁的慧娘送进宫做皇后,这样逻辑更加丝滑。因为甄家的皇后都惨遭清算,贾珍才有胆量辱杀秦可卿,事后还可以如此得意(拼图十)。

更重要的是,贾府有三件慧纹,“上年”进上了两件。“上年”就是红楼十三年,秦可卿死后的第二年,元春封妃,建造大观园。如果慧娘早在红楼一年新皇登基之前就去世多年了。为什么这么多年都没有进献过慧娘的作品?要待到红楼十三年同时进献两件?如果真的如第二种推测所述,那么此时,皇帝带头开启的这一轮权力的斗争刚刚停歇,B团荣国府势力刚刚与C团新皇势力握手言和。皇帝封妃元春;贾家进上贾家与甄家的后人,前皇后,的遗世之作。这背后的意义就很深重了。

三. 权力的祭品
拼图十九详细分析过贾敏的几个姐姐如何香消玉殒。

编辑于 2024-01-13 00: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1
 楼主| 发表于 2024-1-16 11: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解读《红楼梦》第五十三回提到的“慧娘”和她的绣品“慧纹”?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提到了姑苏女子“慧娘”和她的绣品“慧纹”,感觉这一笔很突兀,不明白什么意思,想听听大家的解读。

这边贾母花厅之上共摆了十来席。每一席旁边设一几,几上设炉瓶三事,焚着御赐百合宫香。又有八寸来长四五寸宽二三寸高的点着山石布满青苔的小盆景,俱是新鲜花卉。又有小洋漆茶盘,内放着旧窑茶杯并十锦小茶吊,里面泡着上等名茶。一色皆是紫檀透雕,嵌着大红纱透绣花卉并草字诗词的璎珞。原来绣这璎珞的也是个姑苏女子,名唤慧娘。因他亦是书香宦门之家,他原精于书画,不过偶然绣一两件针线作耍,并非市卖之物。凡这屏上所绣之花卉,皆仿的是唐、宋、元、明各名家的折枝花卉,故其格式配色皆从雅,本来非一味浓艳匠工可比。每一枝花侧皆用古人题此花之旧句,或诗词歌赋不一,皆用黑绒绣出草字来,且字迹勾踢,转折,轻重,连断皆与笔草无异,亦不比市绣字迹板强可恨。他不仗此技获利,所以天下虽知,得者甚少,凡世宦富贵之家,无此物者甚多,当今便称为“慧绣”。竟有世俗射利者,近日仿其针迹,愚人获利。偏这慧娘命夭,十八岁便死了,如今竟不能再得一件的了。凡所有之家,纵有一两件,皆珍藏不用。有那一干翰林文魔先生们,因深惜“慧绣”之佳,便说这“绣”字不能尽其妙,这样笔迹说一“绣”字,反似乎唐突了,便大家商议了,将“绣”字便隐去,换了一个“纹”字,所以如今都称为“慧纹”。若有一件真“慧纹”之物,价则无限。贾府之荣,也只有两三件,上年将那两件已进了上,目下只剩这一副璎珞,一共十六扇,贾母爱如珍宝,不入在请客各色陈设之内,只留在自己这边,高兴摆酒时赏玩。又有各色旧窑小瓶中都点缀着“岁寒三友”“玉堂富贵”等鲜花草。

关注者
25
被浏览
17,626
关注问题​写回答
​邀请回答
​好问题 1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起 ​
17 个回答
默认排序
罗衣叠雪
罗衣叠雪​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65 人赞同了该回答
我觉得慧纹也好,大观园那幅画也好,其实都是作者的一番苦心自喻。这两样都是映射《红楼梦》这本书本身,所以贾母命惜春画的那幅画,在前80回是无论如何画不完的。

慧纹有三分之一是贾府自留的,未传于世。红楼梦亦有三分之一未传于世。

慧纹用的大红纱,就像红楼梦本身的颜色。上面的花卉就是书中诸位女子,黛玉是芙蓉,宝钗是牡丹,湘云是芍药,探春是杏花,元春是梅……其格式配色皆从雅,书中女子也不似庸脂俗粉……其字迹与笔草无异,红楼梦写法自是与众不同。

慧娘和宝琴(薛琴~雪芹)差不多,都有作者的影子。

慧纹映射的是“回文锦”,所以脂砚斋经常会说“盘盘旋旋,奇奇怪怪”,又说书里暗藏玄机。

这个就是回纹锦的特征,“回纹锦”又叫“璇玑图”,有多种解读方法。《红楼梦》也是不同的人,读来感受理解不同。

慧纹的出处应该就是前秦有位女子姓苏,名蕙,字若兰,秦州刺史窦滔之妻。


大家记不记得,书中几次提到蕙香、夫妻蕙、并蒂秋蕙,都跟这位苏蕙娘名字重叠上了,而且宝玉还要故意发议论:什么蕙香兰气的……生怕大家注意不到似的。

再加上卫若兰(卫可能只是宝玉分身之一),还有姑苏的林黛玉。

这位苏蕙娘最有名的作品就是“回纹锦”,就是用不同颜色丝线绣制的织锦《璇玑图》。

很多人都读过无名氏的《九张机》:

月明人静漏声稀,千丝万缕相萦系。织成一段,回纹锦字,将去寄呈伊。

这首九张机,其实跟《红楼梦》开篇,石头上那首诗,异曲同工: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题帕三绝那段文字,很多人不明白宝玉送林黛玉几块旧手帕,什么意思。其实也是接近慧纹,所谓:横也丝(思)来竖也丝(思)。

宝玉的旧帕子,黛玉题上诗,就似回纹锦了。黛玉反复烧诗稿,我觉得寓意就是作者烧掉了部分作品。这后40回怕是确实找不到了,已经被烧了。

下面是世传回纹锦的示意图:


慧娘的慧纹,稀罕物,贾府将2/3进上了,自留1/3,其实《红楼梦》才是稀罕物,虽未直接进上,实际上在皇族中颇有声名,合了作者之意。毕竟慈禧太后都喜欢得很,愿意以贾母自居,还命人将《红楼梦》的画,画在自己宫里。

慧娘有部分等于作者自喻。可以一窺作者身份:出自大家,擅长书画……

宝琴有部分在映射作者。琴,一映射“秦”(前秦,秦州刺史);二则寓意: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其实秦可卿出场,脂批也在点这个: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

第七回前诗:相逢若问名何氏,家住江南本姓秦。

这种作者的私藏夹带,往往有个特征,去掉完全不影响主干剧情,但他会一本正经的讲一段。就像宝琴的10首怀古诗,这么多首诗,写完不带给迷底的。

编辑于 2024-01-04 17:21
​赞同 65​
​5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Tom
Tom​
《红楼梦》叙事研究者
4 人赞同了该回答
按照鲁迅先生的定义,《红楼梦》是人情小说,那么就在小说的细节处体现人情。小说行进到第五十三、五十四回,叙事进程已经过半,无论是以偿情,还是下凡历世,都已经进入转折关头,盛极而衰,转入败落。

“石头”落入尘世,随宝玉进入贾府,展开贾氏一门两府的家族叙事。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极尽奢华,“嚯朗朗满台子钱响”,然而家族危机已在肘腋。五十三回,透过贾珍贾蓉父子对话,透出荣国府经济危机,已经到了典当贾母私藏的地步。此处写慧纹,一方面继续透露荣国府高调奢华,人间极品,荣府尽有。另一方面,透露荣国府为攀附皇室,贴补钱财无数,三件慧纹,进上了两件,仅留一件,为贾母私藏。

按照美国学者浦安迪的说法,此时贾府已经“过岭下坡矣”。

发布于 2023-10-27 13:07・IP 属地海南
​赞同 4​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久远的灯火
久远的灯火​

这东西现在看,大概率是某个传抄者自己加了一段。

如果不再寻章摘句,去看一下古本的区别,就会发现不是什么版本里都有这段的,我印象里这段只在一个古本里有。现在版本的红楼梦也不是哪个版本里都有这段的。

所以这段话放红楼梦里讨论,首先要确定这段是红楼梦,而不是某个传抄者自己加进去的。

发布于 2023-12-28 09:21
​赞同​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logo
知乎视频
推荐宝藏校园,瓜分 350 万盐粒大奖!
话题打榜挑战赛开启啦,发想法/发评论/点喜欢都可以参与哦~推荐你心中的宝藏校园,瓜分 350 万盐粒大奖,赢千万流量扶持!查看详情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5 人赞同了该回答
这就是为闺阁作传的一种体现呀,不突兀。偷个懒,放一篇知乎用户荞麦花开的链接,这篇引论已经挺全面了,尤其毛主席看法这段,贴一下。

荞麦花开:《红楼梦》“闺阁昭传”的继承和开创
8 赞同 · 0 评论文章
《毛泽东与〈红楼梦〉》(《学习时报》2019年3月13日)载:“毛泽东在通读了多部古典小说后,与《红楼梦》作了一番比较,认为作者对女性的态度截然不同。在绝大多数中国传统小说里,作者要么把女性作为封建道德的化身,要么作为性工具的化身,他们所刻画的这些女性都没有灵魂、没有个性,作为一个角色、一个生命而言,显得贫乏而单调。只有在《红楼梦》里,曹雪芹刻画的诸多女性才真正表现为人,充分呈现出社会性、独立性、思想性,显现丰满而真实的性格,并且让女性真正成为美的化身。”

红楼梦写到的女孩儿们好不好,有没有才华,确实灼灼其华,唯独没法写社会性,独立性,好歹王熙凤收银子干扰司法,也算输出才干的一笔,探春被收去和亲后,她在贾府之外的表现又很难写到。

曹家管理织造多年,自然见识过织造行业内,外人不知的奇女子,说不定其中某人也是作者缪斯之一。

放一个后辈奇女子,真就像照着红楼梦中慧娘生成的模板,但因为生得晚,社会风气渐开,又比慧娘坚韧幸运。

沈寿( 1874——1921)初名云芝,号雪宧。她生长于江苏吴县,从小学绣,16岁时已颇有绣名。1904年沈寿绣了佛像等八幅作品,进献清廷为慈禧太后祝寿,慈禧极为满意,赐“寿”字,遂易名为“沈寿”。同年,沈寿受清朝政府委派远赴日本进行考察,交流和研究日本的刺绣和绘画艺术。回国后被任命为清宫绣工科总教习,自创“仿真绣”,在中国近代刺绣史上开拓了一代新风。

关于她的生平种种,再偷个懒,放知乎网友温读的链接在此,除了事迹,内有沈寿的创新代表作,绣品,非画,贴在后面。

温读:沈寿:让张謇相望一生的绣圣
9 赞同 · 2 评论文章



看到慧娘段落,往往直接代入沈寿对比,分外扼腕。

这样才情,这样人物,又这样可惜,作者哪怕只是听过传闻,怎么舍得不写呢。

最后再强调一下顶尖刺绣大师的社会性,这种行业结晶人物,人虽出不了闺阁,影响力却可以辐射行业地区国家世界,出得了门的男人,会把她们的心血传播升级。

南宋以降,重心南移,加之明朝小冰河期天气转冷,原本全国多点开花,连北方都颇为兴盛的桑蚕养殖业受到冲击,种种有利条件汇集,江南织造业就此无比繁盛,可以参看大明王朝1566等跟江南织造相关的影视剧,快速了解一下时代背景。

编辑于 2023-12-01 11:21
​赞同 5​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连破
连破
巴啦啦小魔仙
12 人赞同了该回答
竟有世俗射利者,近日仿其针迹,愚人获利。
红楼无闲笔。是不是真有人仿造珍贵的慧纹获利呢?

这个问题先按下,这句话,其实向读者透露出一个信息:

顶级的绣品极度稀缺,价值极高,甚至赝品都能为人带来巨大的利益。

搜求整本红楼梦,唯二大书特书的顶级绣品只有两件,一件凫靥裘,一件孔雀裘。

书中最珍贵的绣品莫过孔雀裘,贾母和王夫人都分外珍惜,不容损毁。

宝玉:“太太看了,是说可惜了的,叫我仔细穿,别糟蹋了他。”
贾母道:“就剩下了这一件,你再糟蹋了也再没了。这会子特给你做这个也是没有的事。”
最后一句话透露出,贾母能找到人做孔雀裘。

婆子去了半日,仍旧拿回来说:“不但能干织补匠人,就连裁缝绣匠并做女工的问了,都不认得这是什么,都不敢揽。”
孔雀裘,在民间不仅无人能模仿,甚至无人见过。这说明,孔雀裘也是极度稀缺,从不在市场上流通的顶级纺织品。

《勇晴雯病补孔雀裘》大家都很熟悉,晴雯不但认得孔雀裘,在病中还能用界线法修补。

好容易补完了,说了一声:“补虽补了,到底不象,我也再不能了!” 嗳哟了一声,便身不由自主倒下。
不妨对比下宝玉、麝月看到补好的孔雀裘是什么反应:

普通刺绣工人-麝月: 这就很好...不留心看不出。
刺绣旁观爱好者-宝玉: 真真一样。
统计推断下:

刺绣技术越低,眼光越差看啥都一样;

刺绣技术越高,越能发觉细微的区别。

刺绣技艺: 晴雯>>麝月>宝玉;

晴雯>>>市面上的所有能工巧匠。

慧娘那段文字点出。慧纹从不在市场流通,是有价无市的珍宝。仿造慧纹,就可以愚人获利。

结论: 晴雯的刺绣段位很高,市面上见不到的珍贵绣品她会织造。

已知市面上无高级绣品,所以晴雯的女工作品并未流向市场,那么晴雯的绣品都流向了何处?

晴雯:“我闲着还要做老太太屋里的针线,所以宝玉的事竟不曾留心。”
这么说,晴雯的针线工作是贾母安排的。再来看慧娘的文字,

偏这慧娘命夭,十八岁便死了,如今竟不能再得一件的了。凡所有之家,纵有一两件,皆珍藏不用。有那一干翰林文魔先生们,因深惜“慧绣”之佳,便说这“绣”字不能尽其妙,这样笔迹说一“绣”字,反似乎唐突了,便大家商议了,将“绣”字便隐去,换了一个“纹”字,所以如今都称为“慧纹”。
晴雯的“雯”是否也隐藏了“绣”字呢?重点是“隐”这个动作。

1.晴雯是否有意识的在隐瞒自己的刺绣能力?我们不妨找找看有多少人知道晴雯织补水平高超。

遗憾的是,翻遍全书,几乎无人知晓。

晴雯貌似从来不在人前卖弄自己的刺绣技术。

我们来找找她隐藏刺绣技能的证据。

1.晴雯从不做贾宝玉的针线活计。麝月说,晴雯天天在怡红院装小姐不干活。袭人也说晴雯懒的“横针不拈,竖线不动”。

花袭人为了贾宝玉的针线活太多,烦劳过湘云宝钗等小姐,还抱怨宝玉就喜欢鲜亮的绣品,手艺差的他不穿。晴雯在怡红院上班,明明是女工高手,却从不做贾宝玉的女工,为什么?

因为贾宝玉会把身上的东西拿出去和人比,到处显摆,而晴雯的绣品不能给外人看到。

2.补孔雀裘这个任务,她似乎也在尽力推脱给别人做。若非贾宝玉和麝月急的没办法,她仍旧不愿意出手。

晴雯听了半日,忍不住翻身说道:拿来我瞧瞧罢...
“半日”,白天光线好,半日时间,都能补好孔雀裘了。但晴雯愣是拖了半日时间,不接话茬。等到夜间婆子说没人能补,她才出手。

夜间光线差,晴雯要是白天就答应补孔雀裘,也就不用熬夜费神费眼睛,损伤身体了。

所以,她干嘛要耽误半日的时间?笔者初读此段,只当是晴雯病了不想动弹。今日重读,却发现了猫腻!

狡猾的作者在后文特地补了一笔,王太医复诊时非常疑惑,上次诊脉已经快好了,怎么病又重了许多?

可见病重体力不支不是主要原因,很可能是晴雯在有意避免为贾宝玉动针线,“忍不住”三字更是说明晴雯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才决定帮贾宝玉补孔雀裘 。

说说慧娘的身世吧,姑苏人。姑苏来的,还有林黛玉,妙玉。而晴雯的身世,只有贾母和赖嬷嬷知晓。妙玉有绝品瓷器,晴雯慧娘有绝品刺绣技能,这些投奔贾府的人,都身怀秘宝,大有文章。

回到正题,贾母说能让人做雀金裘,现在却不能特地为宝玉做。那么雀金裘匠人在忙着做什么?

慧娘那一回,作者点出,仿造赝品不是为了卖钱,而是愚人获利。

作者写道,贾母的三件慧纹,已进上了两件,剩下一件谁也不借,只在自己房内摆酒赏玩。

下面开始联想,不喜的可以撤了。
从不在人前刺绣的晴雯,以及从不在人前展示的慧纹,这——

如果贾母真是让晴雯秘密仿造慧纹,进献给皇帝来保护贾家的话...

还真没准,慧纹要求绣娘对书画有高超的品味。

无独有偶,贾母恰恰收藏了许多名家字画。

老太太对书画的高超品味,配合晴雯绝顶的织造手艺,她们俩完全有实力仿造出慧纹这样的顶级绣品。

皇帝收到慧纹,定然也会对贾家多留几分情面。

本文灵感来源卓语的晴雯慧娘分析。今日重读相关回目,罗列了一些细节推测。

我知道,有的答主书读的少,自信却很爆棚。偏偏还喜欢跑到别人的评论区底下,大肆吆喝: “你的观点我不同意,你书读的太少了,大家不许听他的,都来听我说。”

党同伐异和好为人师,两个臭毛病全占了。

甚至连旁观的路人,只要有一句异议,便被打为黛粉、多心、道德败坏。

这类人往往对世界只有浅薄的认识。能够支撑他们生活的品质,也就只剩下急怒攻心和天真烂漫。

不禁让我想起了红楼梦里的王夫人 。

如果她知道撵出去的晴雯有这么大的价值,会不会痛骂自己有眼无珠?

死鱼眼珠这个外号,大概就是这么来的。

编辑于 2023-02-23 15:34
​赞同 12​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seek dreams
seek dreams
姑苏女子 通诗文 清新脱俗 早夭 活脱脱又一个林黛玉

编辑于 2021-06-19 15:32
​赞同​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亦斋主人
亦斋主人
《红楼梦》阅读者
慧娘的绣品在当时代表着手工刺绣的最高水平,市面上重金难求。

写荣国府收藏的“慧纹”,目的是突出其富贵和奢华。

发布于 2021-06-19 07:33
​赞同​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霎时红瘦
霎时红瘦
1 人赞同了该回答
我觉得我看出贾府已势危了,贾母珍爱的藏品,用来献上,贾家用尽心机在固宠了,用这样的行为固宠,他们已经无宠

发布于 2021-06-19 21:09
​赞同 1​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夹岸桃花蘸水开
夹岸桃花蘸水开
1 人赞同了该回答
我也看不懂慧娘这一段,但是红楼无闲笔,而且是这么长一段文字,应该有隐喻吧

发布于 2021-06-21 17:52
​赞同 1​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周栋梁
周栋梁​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2 人赞同了该回答

直指红颜薄命,进宫和回文锦。

红颜薄命指谁就不说了。

回文锦,就是说故事要正着看,也要倒着看。

举个小例子:

贾敬生日,邢王二夫人和王熙凤点的戏,演出顺序是《双官诰》,《还魂》,《弹词》。实际写作顺序是《弹词》对应的大厦将倾,《还魂》对应的可卿托梦,然后是《双官诰》对应的元妃省亲(只看曲名,元春是红楼里唯一有两个官的人:凤藻宫尚书,贤德妃。)。如镜子一样对立的关系。故事被倒装了。明明是先有贾元春省亲,再有秦可卿死,她俩说的是同一个人的故事。写的时候倒了过来。不仅如此,整个小说(只指前80)都在倒装。

整个前80回,多次提醒读者,倒装啦,倒装啦。

编辑于 2024-01-13 18:05
​赞同 2​
​1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cang
cang
1 人赞同了该回答
大概率后人牵强附会上去的,贾母吃过见过,特别是对于各种布料如数家珍,软烟罗都放坏了,不至于对这么个玩意特别上心,还时常拿出来赏玩。

什么是贵族?流行的具是轻浮,玩的就是个老气!即便真有这么个慧纹红极一时,整个贵族圈子的接受度也有限。

发布于 2023-12-27 17:13
​赞同 1​
​1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高廷贞
高廷贞
红楼梦索真
12 人赞同了该回答
正提问,下面跳出好几个类似的问题,我就不再问了,干脆答题吧。

红友当中,一定有人关心平儿的家世,但又觉得书中没有交代,难免遗憾。其实慧娘这个故事就是在交代平儿的身世。

第十四回出现的五城兵马司裘良原型邱良就是平儿的父亲。书中的良儿就是邱良的儿子,平儿的哥哥,偷玉隐夺玉玺,就是参与了皇室内部的夺嫡之争。裘者囚也,邱良下狱,良儿自杀。邱良还有四个女儿,大女儿叫邱蕙娘,已经许配贾琏为妻,但半路上选为绣女入宫,十八岁时死了。把绣字隐去,就是隐瞒了一个女儿,不承认她是自己的女儿,她就是平儿原型邱蕙秀。三女儿叫蕙纹,反映到书中就是秋纹,四女儿叫蕙香,反映到书中就是四儿。老三和老四都是宫中的丫头,只有平儿单在金陵贾家。邱良的妻子是曹家人,平儿是贾家原型的外甥女儿,贾琏和平儿是远房本家表兄妹。

借介绍平儿,作者又顺手暗示了两大秘密。一是隐寓了故事的时代背景,慧娘刺绣花卉都仿的是唐宋元明作品,说明她生活在明之后的另一个朝代。如果她是明朝人,就不能说仿明,因为作品本身属明,不能自己仿自己。为什么非用草字呢?是说慧娘的婆家姓曹。第二个秘密是,十六扇隐寓十六个家族因扇获罪。为什么书中反复写扇坠,坠者罪也。获罪的一共二十家,这十六家是八王八公。有人一定说,不是四王吗,怎么又成八王了?第十四回出现的四王在北京,都是满族人,是白四王,南京还有四个王是红四王。另外四个家族是北京的四国丈,都不是汉族人,其中一家就是宝钗家。

当然还有其它一些信息,比如璎珞的寓意等等,不再枝蔓。

编辑于 2023-10-27 09:32
​赞同 12​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王国2020
王国2020
1 人赞同了该回答
仿唐宋元明折枝花卉,时间,苏慧娘,地点,慧纹,锦纹的纹,纹同文,还是双文,慧帝妙锦。前边的晴雯巧手是在皇宫罢了,后边慧娘已在民间,身份大调换,如同此文一样,前后矛盾不一致是因为人物景况已今非昔比了。而有人说回文,也对,它是一个连环,你只要跟着作者足迹拔云去雾,抽丝拔须,就会明白那颗参天大树补天之石的

发布于 2023-02-22 17:15
​赞同 1​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棹雪而来3745
棹雪而来3745
4 人赞同了该回答
慧纹段落隐写洪升剧作《回文锦》,就是红楼梦作者的签名

转自jijk博客

《红楼梦》第五十三,贾母设宴之夜,作者很突兀地插叙了下面这一桥段:

这边贾母花厅之上共摆十来席。每一席旁边设一几,几上设炉瓶三事,焚着御赐百合宫香。......一色皆是紫檀透雕,嵌着大红纱透绣花卉并草字诗词的璎珞。原来绣这璎珞的也是个姑苏女子,名唤慧娘。因他亦是书香宦门之家,他原精于书画,不过偶然绣一两件针线作耍,并非市卖之物。......每一枝花侧皆用古人题此花之旧句,或诗词歌赋不一,皆用黑绒绣出草字来,且字迹勾踢、转折、轻重、连断皆与笔草无异,亦不比市绣字迹板强可恨。......当今便称为“慧绣”。......有那一干翰林文魔先生们,因深惜“慧绣”之佳,便说这“绣”字不能尽其妙,这样笔迹说一“绣”字,反似乎唐突了,便大家商议了,将“绣”字便隐去,换了一个“纹”字,所以如今都称为“慧纹”。......

拉拉杂杂,当中结尾,无关紧要的文字笔者就省去了。仔细推敲这一段介绍,似乎与作者的叙事习惯不符,也与此夜的景色、氛围无关,查遍苏绣史上的人名和作品,更无慧娘及慧纹的记载,完全是作者的杜撰;连那位“好事”感叹的脂砚在本回也鸦雀无声,不作点评,着实奇怪;作者花了冗长的一段笔墨,郑重其事地介绍这璎珞的来历,百多年来,没有人对这段文字作过有说服力的解析,连探佚索隐者的解谜也付之阙如。难道这是作者的一段无关痛痒的废话吗?这么伟大的作家,也有如此不堪的赘笔?谁能告诉我们广大红学爱好者这究竟是为什么?

其实,这段介绍,就是告诉了我们读者,这部作品的真正作者是谁。作者煞费苦心地用他习惯的谐音、借代的手法,将他与他妻子再熟悉不过的典故和作品融 化在这段文字里,从而再一次警告那些企图夺走他的著作权的人,你们放手吧,你们是没有脸来冒充《红楼梦》的作者的,而只有我,洪升,才是唯一的著作权人!

这段介绍,就是借喻了《回文锦》(又叫《织锦记》)的主要故事,洪升曾著有杂剧《织锦记》,这有确凿的史料记载,洪升写此剧还与他妻子黄蕙有关,有关这方面的介绍可参阅土默热教授的文章。那么笔者说这段文字就是借指《回文锦》,有什么根据吗?请看事实:

一,先简略介绍一下《回文锦》的故事来历:前秦时姑娘苏蕙,陈留县令苏道质的三女儿。传说苏蕙三岁学画,四岁作诗,五岁抚琴,九岁便学会了织锦。十岁刚过,即可描龙绣凤,琴棋书画的神韵,全被她运用到了织锦之中。远近乡邻将她的超人之才,传成了神话。后嫁于右将军窦真之孙窦滔。窦滔因厌战不从军令,被革职发配到流沙(今甘肃敦煌),又娶歌妓赵阳台作了偏房。后来,窦滔奉命出镇襄阳,本欲携妻妾同往,可苏蕙为赵妾之事赌气不从,窦滔只带着赵阳台赴任。苏蕙独守长安空闺,日子稍长,便感寂寞难耐。思念之情却是刻骨铭心,不由得悔恨当初的负气。悔恨之余,她便用吟诗作文来排遣孤寂的时光。后突发奇想,又经反复推敲构思,将所写诗词编排整理暗藏在29行、29列的文字里。把诗词织在八寸锦缎上。苏蕙把这副锦缎命名为“璇玑图”。当然了,“璇玑图”即“回文锦”。

洪升用“璎珞”借代“璇玑”,理由有三:1,璎珞与璇玑都是“王”字边旁,字体相近;2,璎珞的本意是美玉,后来才指用珠玉串成的颈饰;璇玑本来就是玉器名,即“琮”的别名;3,璎珞的形状大多是圈形的,而“璇”在“琮”中表示圆圏的部分(旋即转圈的意思)。用璎珞代指璇玑是再恰当不过的。

二,蕙与慧,读音完全相同。

三,苏蕙当然不是姑苏女子,这不要紧,洪升从她的姓上赋予她苏州籍贯。

四,苏蕙出身陈留县令之家,当然称得上“书香宦门”之家。

五,苏蕙把诗词织在八寸锦缎上,慧娘“皆用古人题此花之旧句,或诗词歌赋不一,皆用黑绒绣出草字来”,将诗词织在锦缎上的传说,唯有苏蕙。

六,“且字迹勾踢、转折、轻重、连断皆与笔草无异”,这句话的解释就是回文。

七,璎珞一般是圈形的,或串有下坠的珠宝等物,在上面绣诗词,不是回文也是回文,奥妙就在这里。璎珞本是饰品,书中却描写成摆件,“紫檀透雕,嵌着大红纱透绣花卉并草字诗词的璎珞”,还“共有十六扇”,这种反常规的描写是有意的安排,与书中诸多反季节反常态描写的深意是同步而一致的(此话题笔者另文表述)。

八,生生将“慧绣”刻意改成“慧纹”,白纸黑字、耀眼醒目,没有别的目的,就是谐音“回文”,这还能假吗?

这八条理由还不够充分吗?难道偏要作者写成“璇玑”、“回文”才是证据吗?清朝人只有洪升写过杂剧《织锦记》,难道是“曹雪芹”要越俎代庖去隐写这段故事吗?有人看了本文后会不相信,说是笔者的附会,那么烦请你也附会一下,你能找出三条理由来解析你认定的答案,笔者也算服了,立马撤除本文,崇尚真理。

脂砚读到此处,唯有缄默不语,要不说什么都有可能露馅。这就是“慧纹”的真实由来,也是洪升著作权的铁证之一。

发布于 2021-08-22 19:11
​赞同 4​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duckweed
duckweed​
慧绣改成慧文,而慧文谐音“回文”,《红楼梦》中很多人物都是虚构的,而这里为什么要让这位姑娘叫做“慧娘”,可以猜测这与先秦时期的苏蕙有关,苏蕙曾织回文锦,回文即“慧纹”,《红楼梦》中有一些秘密也可以通过回文解释。

发布于 2022-12-19 10:52
​赞同​
​1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一文
一文​
南京买房,就找一文
2 人赞同了该回答
我不是自己回答的,而是我在B站看了一个UP主解说的,可以说是最震撼我的一个解答。

首先大家想想,什么是璎珞,为什么绣的是“璎珞”

给大家看一张图,这是璎珞,你能想到什么?——上吊的绞索啊


“皆用黑绒绣出草字来,且字迹勾踢,转折,轻重”,这个字如果隔空画出来,是什么?很多人会想到田,但是还有三种可能:由,甲,申——这三个字出来,基本上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吧。

慧娘本人,姑苏,早夭,几乎就是另一个黛玉,而黛玉在索隐观点中又是那个甲申年上吊的皇帝。

这实际摆放的,并不是别的,而是甲申年上吊的那个皇帝的神主牌位。

发布于 2023-12-01 10: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1
 楼主| 发表于 2024-1-16 11: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解读《红楼梦》第五十三回提到的“慧娘”和她的绣品“慧纹”?
一文
一文
南京买房,就找一文
2 人赞同了该回答
我不是自己回答的,而是我在B站看了一个UP主解说的,可以说是最震撼我的一个解答。

首先大家想想,什么是璎珞,为什么绣的是“璎珞”

给大家看一张图,这是璎珞,你能想到什么?——上吊的绞索啊


“皆用黑绒绣出草字来,且字迹勾踢,转折,轻重”,这个字如果隔空画出来,是什么?很多人会想到田,但是还有三种可能:由,甲,申——这三个字出来,基本上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吧。

慧娘本人,姑苏,早夭,几乎就是另一个黛玉,而黛玉在索隐观点中又是那个甲申年上吊的皇帝。

这实际摆放的,并不是别的,而是甲申年上吊的那个皇帝的神主牌位。

发布于 2023-12-01 10: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1
 楼主| 发表于 2024-1-16 11:43:05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拼图解锁(二十二)慧娘的夭折
原来你也在这里呀
原来你也在这里呀
My shell is my castle.
红楼拼图解锁(二十二)慧娘的夭折
这里再给前面“拼图十九”打个补丁。

一. 慧娘姓甄
初看慧娘这段,我就猜到了她是甄家的女儿。

第五十三回:原来绣这璎珞的也是个姑苏女子,名唤慧娘。因他亦是书香宦门之家,他原精于书画,不过偶然绣一两件针线作耍,并非市卖之物。凡这屏上所绣之花卉,皆仿的是唐、宋、元、明各名家的折枝花卉,故其格式配色皆从雅,本来非一味浓艳匠工可比。每一枝花侧皆用古人题此花之旧句,或诗词歌赋不一,皆用黑绒绣出草字来,且字迹勾踢、转折、轻重、连断皆与笔草无异,亦不比市绣字迹板强可恨。他不仗此技获利,所以天下虽知,得者甚少,凡世宦富贵之家,无此物者甚多,当今便称为“慧绣”。
“书香宦门之家”“精于书画,不过偶然绣一两件针线作耍”说明她是大家闺秀,脱离生产的。
“其格式配色皆从雅”“不比市绣字迹板强可恨”可见,她绣工超群,不是专业,却胜于专业,已至化境。无论做什么事物,但凡能入化境,被称为艺术品,背后必然得益于自身的天分和高人的引领。二者缺一不可。所以有一个词叫做“家学渊源”,不世奇才常常出于这个领域的专家世族。
“天下虽知,得者甚少,凡世宦富贵之家,无此物者甚多”。慧娘的绣品不仅不外售,不接受定制。而且大多数的世宦富贵之家,即便求取,也是可以毫无压力就拒绝驳回的。这就说明慧娘的门楣非常之高。
第五十三回:偏这慧娘命夭,十八岁便死了,如今竟不能再得一件的了。凡所有之家,纵有一两件,皆珍藏不用。有那一干翰林文魔先生们,因深惜“慧绣”之佳,便说这“绣”字不能尽其妙,这样笔迹说一“绣”字,反似乎唐突了,便大家商议了,将“绣”字便隐去,换了一个“纹“字,所以如今都称为“慧纹”。若有一件真“慧纹”之物,价则无限。贾府之荣,也只有两三件,上年将那两件已进了上,目下只剩这一副璎珞,一共十六扇,贾母爱如珍宝,不入在请客各色陈设之内,只留在自己这边,高兴摆酒时赏玩。
拼图二我们就分析了甄家的主营业务是织造。拼图一也分析过甄家的显赫地位。

二. 慧娘是贾母的骨血
如此罕见的艺术品,贾母能有三件之多,且除了献给皇帝的两件之外,自己留下的这璎珞也有十六扇之大。可见慧娘送给贾母的这三件,都是上上佳品,不是一般的小物件。而且贾母对待慧娘的作品,既“视若珍宝”又时常“赏玩”。我推测,慧娘是贾母的骨血。

在古代,孩子的能享受到的教育资源、以及其身份地位,通常都与父亲的家族关系更大。我认为慧娘的父亲姓甄。那她的母亲姓什么呢?

推测之一,慧娘的母亲姓史,且与贾母是亲姐妹。
拼图一推导过,红楼前二十年左右,有过一次政变,甄家极有可能在那次政变之中遭遇不幸。如果慧娘在红楼前二十年刚好十八岁,那么就生于红楼前三十八年,正好是贾母嫁入荣国府后两年。

2. 推测之二,慧娘的母亲姓贾,是贾母的亲生女儿。

拼图九分析过,在红楼四年到红楼十二年,A团军功集团在皇帝的带动下,与B团老太妃集团有过一段激烈的斗争,最后以B团标志性人物秦可卿的去世告一段落。在这一轮权力的角力中,很多关键人物都有了命运的转折。慧娘做为甄家的后人,很可能在这段时间牺牲了。

在红楼七年的时候,冷子兴就说贾家“老姊妹四个,这是极小的,又没了。长一辈的姊妹,一个也没了”。假设慧娘是在红楼七年的时候遇害,正值十八岁,那么就是生于红楼前十一年。慧娘母亲的出生,再往前推二十年,就是红楼前三十一年。

之前推测过,贾母生于红楼前五十四年,十四岁时,红楼前四十年,嫁入荣国府。荣国公在红楼前二十年临终上遗本。这个时间,也是说得通的。

3. 我倾向于第二种推测。

如前文所述,慧娘与贾母之间由这一副十六扇的璎珞就可以看到她们之间浓厚的感情。

另外,前面也讨论过,慧纹可以做到“天下虽知,得者甚少,凡世宦富贵之家,无此物者甚多”,又将她的作品特称作“慧纹”区别普通绣品。说明在她享有极尊贵的位份。并且极有可能,这个慧娘贵为皇妃,甚至就是正宫皇后。

那么按照第一种推测,如果慧娘的活跃时期是在红楼前二十年之前,就与甄老太妃做皇妃的时间有重合。按照第二种推测,老太妃集团在红楼一年逆风翻盘,扶植新皇登基,随后就将十二岁的慧娘送进宫做皇后,这样逻辑更加丝滑。因为甄家的皇后都惨遭清算,贾珍才有胆量辱杀秦可卿,事后还可以如此得意(拼图十)。

更重要的是,贾府有三件慧纹,“上年”进上了两件。“上年”就是红楼十三年,秦可卿死后的第二年,元春封妃,建造大观园。如果慧娘早在红楼一年新皇登基之前就去世多年了。为什么这么多年都没有进献过慧娘的作品?要待到红楼十三年同时进献两件?如果真的如第二种推测所述,那么此时,皇帝带头开启的这一轮权力的斗争刚刚停歇,B团荣国府势力刚刚与C团新皇势力握手言和。皇帝封妃元春;贾家进上贾家与甄家的后人,前皇后,的遗世之作。这背后的意义就很深重了。

三. 权力的祭品
拼图十九详细分析过贾敏的几个姐姐如何香消玉殒。

编辑于 2024-01-13 00:21
​赞同​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收起​
如何解读《红楼梦》第五十三回提到的“慧娘”和她的绣品“慧纹”?
Tom
Tom
《红楼梦》叙事研究者
4 人赞同了该回答
按照鲁迅先生的定义,《红楼梦》是人情小说,那么就在小说的细节处体现人情。小说行进到第五十三、五十四回,叙事进程已经过半,无论是以偿情,还是下凡历世,都已经进入转折关头,盛极而衰,转入败落。

“石头”落入尘世,随宝玉进入贾府,展开贾氏一门两府的家族叙事。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极尽奢华,“嚯朗朗满台子钱响”,然而家族危机已在肘腋。五十三回,透过贾珍贾蓉父子对话,透出荣国府经济危机,已经到了典当贾母私藏的地步。此处写慧纹,一方面继续透露荣国府高调奢华,人间极品,荣府尽有。另一方面,透露荣国府为攀附皇室,贴补钱财无数,三件慧纹,进上了两件,仅留一件,为贾母私藏。

按照美国学者浦安迪的说法,此时贾府已经“过岭下坡矣”。

发布于 2023-10-27 13:07
​赞同 4​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红楼梦里,写慧娘这个人物,有什么深意吗?
乡关何处是
乡关何处是
你知道关于回文锦的传说吗?可以百度一下。晋书》卷九十六〈列女列传·窦滔妻苏氏〉~2523~

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悽惋,凡八百四十字,文多不录。

可见关于这个叫苏慧的才女是真实存在的人。

你再看看小说中对慧娘的介绍;姑苏女子慧娘。有没有让你有苏慧的联想?

没有的话你再往下读小说。

今便称为“慧绣”。竟有世俗射利者,近日仿其针迹,愚人获利。偏这慧娘命夭,十八岁便死了,如今竟不能再得一件的了。凡所有之家,纵有一两件,皆珍藏不用。有那一干翰林文魔先生们,因深惜“慧绣”之佳,便说这“绣”字不能尽其妙,这样笔迹说一“绣”字,反似乎唐突了,便大家商议了,将“绣”字便隐去,换了一个“纹”字,所以如今都称为“慧纹”。若有一件真“慧纹”之物,价则无限。

有没有让你想起回文来?

注意小说接下来怎么说的:贾府之荣,也只有两三件,上年将那两件已进了上,目下只剩这一副璎珞,一共十六扇,贾母爱如珍宝。

你知道作家把这副璎珞藏在哪儿了吗?




发布于 2023-11-26 08:35
​赞同​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红楼梦》中的“慧纹”是装饰什么的?
风雪儒文
风雪儒文
终于发现可以自由讨论电视剧和小说的地方
谢邀@John
3 人赞同了该回答
朱克柔:南宋高宗时缂丝名手。她织的缂丝,表面紧密丰满,丝缕匀称显耀,画面配色变化多端,层次分 明协调,立体效果极佳,有的类似雕刻镶嵌。“朱缂”被誉为中国缂丝技术的高峰。朱克柔的传世作品之一《莲塘乳鸭图》,制作工巧,生意浑成,可谓巧夺天工。另一缂丝作品《山茶蛱蝶图》、《牡丹》,于磁青色绢上,用彩纬缂织盛开的三朵山茶花和一只飞舞的蛱蝶,为宋代缂丝画中绝佳作品。今上海博物馆、辽宁博物馆等处

韩希孟:善画花卉,工刺绣,深通六法,远绍唐宋发绣之真传,摹绣古今名人书画,别有会心。因其为顾寿潜之妻,且顾家有露香园,故又称其刺绣为露香园绣,简称顾绣。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堪称绣画第一藏的《顾绣宋元名迹册》《洗马图》仿赵子昂风格,《女后图》摹宋画风格,《米画山水图》仿米芾笔法,《花溪渔隐图》仿元代王蒙笔法。这些作品已达到让人分辨不出是绣还是画的意境

我认为应该类似这种。因为她作品非常优秀,所以形成了叫“慧纹”的品牌。

发布于 2022-03-02 10:44
​赞同 3​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突然写的“慧娘” 有何用意?
李一
李一
金杯同汝饮,白刃不相饶!
4 人赞同了该回答
这也是有些认为芹溪先生不是红楼原作者的人所提出的证据之一。

我大致记得其分析。

明崇祯帝之礼妃田秀英,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刺绣更是冠绝天下。

绣娘,秀娘也。


贾母摆屏风的安排,分明就是灵位的摆放。

具体的分析可以上网去搜。

发布于 2017-06-10 10:10
​赞同 4​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如何解读《红楼梦》第五十三回提到的“慧娘”和她的绣品“慧纹”?
童山
童山
5 人赞同了该回答
这就是为闺阁作传的一种体现呀,不突兀。偷个懒,放一篇知乎用户荞麦花开的链接,这篇引论已经挺全面了,尤其毛主席看法这段,贴一下。

荞麦花开:《红楼梦》“闺阁昭传”的继承和开创
8 赞同 · 0 评论文章
《毛泽东与〈红楼梦〉》(《学习时报》2019年3月13日)载:“毛泽东在通读了多部古典小说后,与《红楼梦》作了一番比较,认为作者对女性的态度截然不同。在绝大多数中国传统小说里,作者要么把女性作为封建道德的化身,要么作为性工具的化身,他们所刻画的这些女性都没有灵魂、没有个性,作为一个角色、一个生命而言,显得贫乏而单调。只有在《红楼梦》里,曹雪芹刻画的诸多女性才真正表现为人,充分呈现出社会性、独立性、思想性,显现丰满而真实的性格,并且让女性真正成为美的化身。”

红楼梦写到的女孩儿们好不好,有没有才华,确实灼灼其华,唯独没法写社会性,独立性,好歹王熙凤收银子干扰司法,也算输出才干的一笔,探春被收去和亲后,她在贾府之外的表现又很难写到。

曹家管理织造多年,自然见识过织造行业内,外人不知的奇女子,说不定其中某人也是作者缪斯之一。

放一个后辈奇女子,真就像照着红楼梦中慧娘生成的模板,但因为生得晚,社会风气渐开,又比慧娘坚韧幸运。

沈寿( 1874——1921)初名云芝,号雪宧。她生长于江苏吴县,从小学绣,16岁时已颇有绣名。1904年沈寿绣了佛像等八幅作品,进献清廷为慈禧太后祝寿,慈禧极为满意,赐“寿”字,遂易名为“沈寿”。同年,沈寿受清朝政府委派远赴日本进行考察,交流和研究日本的刺绣和绘画艺术。回国后被任命为清宫绣工科总教习,自创“仿真绣”,在中国近代刺绣史上开拓了一代新风。

关于她的生平种种,再偷个懒,放知乎网友温读的链接在此,除了事迹,内有沈寿的创新代表作,绣品,非画,贴在后面。

温读:沈寿:让张謇相望一生的绣圣
9 赞同 · 2 评论文章



看到慧娘段落,往往直接代入沈寿对比,分外扼腕。

这样才情,这样人物,又这样可惜,作者哪怕只是听过传闻,怎么舍得不写呢。

最后再强调一下顶尖刺绣大师的社会性,这种行业结晶人物,人虽出不了闺阁,影响力却可以辐射行业地区国家世界,出得了门的男人,会把她们的心血传播升级。

南宋以降,重心南移,加之明朝小冰河期天气转冷,原本全国多点开花,连北方都颇为兴盛的桑蚕养殖业受到冲击,种种有利条件汇集,江南织造业就此无比繁盛,可以参看大明王朝1566等跟江南织造相关的影视剧,快速了解一下时代背景。

编辑于 2023-12-01 11:21
​赞同 5​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红楼梦里,写慧娘这个人物,有什么深意吗?
萌系笑花
萌系笑花
历史是黑洞,也是故事大王
她是闺中女子的典范。 不幸的是,即使是这样的榜样,也难逃一死,年纪轻轻就一命呜呼。但书中更为凸显的是她的绣工,她的作品称为“慧纹”,可谓一件难求,贾母…阅读全文​
​赞同 1​
​5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红楼梦中的“慧纹”有什么深刻的隐喻?
荟乾
荟乾
设计师
有点八卦 为何朱慈炤又偏偏写下:“竟有世俗射利者,近日仿其针迹,愚人获利。有那一干翰林文魔先生们,因深惜“慧绣”之佳,便说这“绣”字不能尽其妙,这样笔…阅读全文​
​赞同​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突然写的“慧娘” 有何用意?
朝暮云
朝暮云
写点小东西
1 人赞同了该回答
百度了一下璎珞,好像是一种胸前的挂饰,十六扇璎珞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样的,只能说很稀有很珍贵。

我个人感觉这可能就是一个伏笔。东西那么珍贵那么难得,贾家却有三件。也不过是中等人家,居然有三件。敬上了没具体说是什么东西。有可能在后面抄家那里,会出现这个璎珞。

编辑于 2017-06-11 16:56
​赞同 1​
​3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如何解读《红楼梦》第五十三回提到的“慧娘”和她的绣品“慧纹”?
久远的灯火
久远的灯火

这东西现在看,大概率是某个传抄者自己加了一段。

如果不再寻章摘句,去看一下古本的区别,就会发现不是什么版本里都有这段的,我印象里这段只在一个古本里有。现在版本的红楼梦也不是哪个版本里都有这段的。

所以这段话放红楼梦里讨论,首先要确定这段是红楼梦,而不是某个传抄者自己加进去的。

发布于 2023-12-28 09:21
​赞同​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红楼梦里,写慧娘这个人物,有什么深意吗?
五月洛薇
五月洛薇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学文不成,不如泼妇骂街。
就这样,自己靠手艺养活自己的独立女性,还是没能逃过“千红一窟,万艳同悲”的命运。 放《甄嬛传》里,有这样令人值得自豪的手艺,也不过大约做了安陵容她那瞎…阅读全文​
​赞同 1​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红楼梦中的“慧纹”有什么深刻的隐喻?
John
John
有人认为这段文字并非曹公手笔,而是他人穿凿上去的。《可疑的“慧纹”与曹雪芹何干——脂批本第53回中的一个破绽》,朱伟杰,《铜仁学院学报》。阅读全文​
​赞同​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红楼梦》中的“慧纹”是装饰什么的?
seek dreams
seek dreams
宋朝初期tc聚餐流行吃自助餐 慧纹之类装饰的前身有可能是区隔菜色的屏风阅读全文​
​赞同​
​1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如何解读《红楼梦》第五十三回提到的“慧娘”和她的绣品“慧纹”?
一文
一文
南京买房,就找一文
2 人赞同了该回答
我不是自己回答的,而是我在B站看了一个UP主解说的,可以说是最震撼我的一个解答。

首先大家想想,什么是璎珞,为什么绣的是“璎珞”

给大家看一张图,这是璎珞,你能想到什么?——上吊的绞索啊


“皆用黑绒绣出草字来,且字迹勾踢,转折,轻重”,这个字如果隔空画出来,是什么?很多人会想到田,但是还有三种可能:由,甲,申——这三个字出来,基本上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吧。

慧娘本人,姑苏,早夭,几乎就是另一个黛玉,而黛玉在索隐观点中又是那个甲申年上吊的皇帝。

这实际摆放的,并不是别的,而是甲申年上吊的那个皇帝的神主牌位。

发布于 2023-12-01 10:33
​赞同 2​
​5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红楼梦里,写慧娘这个人物,有什么深意吗?
白云飘飘
白云飘飘
纸媒采编写一体
主要说明贾府富且贵,那么宝贵的东西贾府有好几件,还给了皇帝。

发布于 2023-12-10 18:01
​赞同​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突然写的“慧娘” 有何用意?
雷霆咆哮
雷霆咆哮
Awaken the beast inside
曹雪芹但凡笔下但凡有名字的人物,必是在后面有伏笔和情节的,否则不会废此笔墨,可惜了了,

就是脂砚斋的眉批亦无此注释,让人好生猴急

发布于 2018-07-01 21:12
​赞同​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红楼梦中的“慧纹”有什么深刻的隐喻?
古早
古早
1 人赞同了该回答
从一本书上看到的,“慧纹”谐音“讳文”或“晦文”,暗示有隐晦之事藏于此。

编辑于 2017-09-29 16:34
​赞同 1​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如何解读《红楼梦》第五十三回提到的“慧娘”和她的绣品“慧纹”?
duckweed
duckweed
慧绣改成慧文,而慧文谐音“回文”,《红楼梦》中很多人物都是虚构的,而这里为什么要让这位姑娘叫做“慧娘”,可以猜测这与先秦时期的苏蕙有关,苏蕙曾织回文锦,回文即“慧纹”,《红楼梦》中有一些秘密也可以通过回文解释。

发布于 2022-12-19 10:52
​赞同​
​1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如何解读《红楼梦》第五十三回提到的“慧娘”和她的绣品“慧纹”?
棹雪而来3745
棹雪而来3745
4 人赞同了该回答
慧纹段落隐写洪升剧作《回文锦》,就是红楼梦作者的签名

转自jijk博客

《红楼梦》第五十三,贾母设宴之夜,作者很突兀地插叙了下面这一桥段:

这边贾母花厅之上共摆十来席。每一席旁边设一几,几上设炉瓶三事,焚着御赐百合宫香。......一色皆是紫檀透雕,嵌着大红纱透绣花卉并草字诗词的璎珞。原来绣这璎珞的也是个姑苏女子,名唤慧娘。因他亦是书香宦门之家,他原精于书画,不过偶然绣一两件针线作耍,并非市卖之物。......每一枝花侧皆用古人题此花之旧句,或诗词歌赋不一,皆用黑绒绣出草字来,且字迹勾踢、转折、轻重、连断皆与笔草无异,亦不比市绣字迹板强可恨。......当今便称为“慧绣”。......有那一干翰林文魔先生们,因深惜“慧绣”之佳,便说这“绣”字不能尽其妙,这样笔迹说一“绣”字,反似乎唐突了,便大家商议了,将“绣”字便隐去,换了一个“纹”字,所以如今都称为“慧纹”。......

拉拉杂杂,当中结尾,无关紧要的文字笔者就省去了。仔细推敲这一段介绍,似乎与作者的叙事习惯不符,也与此夜的景色、氛围无关,查遍苏绣史上的人名和作品,更无慧娘及慧纹的记载,完全是作者的杜撰;连那位“好事”感叹的脂砚在本回也鸦雀无声,不作点评,着实奇怪;作者花了冗长的一段笔墨,郑重其事地介绍这璎珞的来历,百多年来,没有人对这段文字作过有说服力的解析,连探佚索隐者的解谜也付之阙如。难道这是作者的一段无关痛痒的废话吗?这么伟大的作家,也有如此不堪的赘笔?谁能告诉我们广大红学爱好者这究竟是为什么?

其实,这段介绍,就是告诉了我们读者,这部作品的真正作者是谁。作者煞费苦心地用他习惯的谐音、借代的手法,将他与他妻子再熟悉不过的典故和作品融 化在这段文字里,从而再一次警告那些企图夺走他的著作权的人,你们放手吧,你们是没有脸来冒充《红楼梦》的作者的,而只有我,洪升,才是唯一的著作权人!

这段介绍,就是借喻了《回文锦》(又叫《织锦记》)的主要故事,洪升曾著有杂剧《织锦记》,这有确凿的史料记载,洪升写此剧还与他妻子黄蕙有关,有关这方面的介绍可参阅土默热教授的文章。那么笔者说这段文字就是借指《回文锦》,有什么根据吗?请看事实:

一,先简略介绍一下《回文锦》的故事来历:前秦时姑娘苏蕙,陈留县令苏道质的三女儿。传说苏蕙三岁学画,四岁作诗,五岁抚琴,九岁便学会了织锦。十岁刚过,即可描龙绣凤,琴棋书画的神韵,全被她运用到了织锦之中。远近乡邻将她的超人之才,传成了神话。后嫁于右将军窦真之孙窦滔。窦滔因厌战不从军令,被革职发配到流沙(今甘肃敦煌),又娶歌妓赵阳台作了偏房。后来,窦滔奉命出镇襄阳,本欲携妻妾同往,可苏蕙为赵妾之事赌气不从,窦滔只带着赵阳台赴任。苏蕙独守长安空闺,日子稍长,便感寂寞难耐。思念之情却是刻骨铭心,不由得悔恨当初的负气。悔恨之余,她便用吟诗作文来排遣孤寂的时光。后突发奇想,又经反复推敲构思,将所写诗词编排整理暗藏在29行、29列的文字里。把诗词织在八寸锦缎上。苏蕙把这副锦缎命名为“璇玑图”。当然了,“璇玑图”即“回文锦”。

洪升用“璎珞”借代“璇玑”,理由有三:1,璎珞与璇玑都是“王”字边旁,字体相近;2,璎珞的本意是美玉,后来才指用珠玉串成的颈饰;璇玑本来就是玉器名,即“琮”的别名;3,璎珞的形状大多是圈形的,而“璇”在“琮”中表示圆圏的部分(旋即转圈的意思)。用璎珞代指璇玑是再恰当不过的。

二,蕙与慧,读音完全相同。

三,苏蕙当然不是姑苏女子,这不要紧,洪升从她的姓上赋予她苏州籍贯。

四,苏蕙出身陈留县令之家,当然称得上“书香宦门”之家。

五,苏蕙把诗词织在八寸锦缎上,慧娘“皆用古人题此花之旧句,或诗词歌赋不一,皆用黑绒绣出草字来”,将诗词织在锦缎上的传说,唯有苏蕙。

六,“且字迹勾踢、转折、轻重、连断皆与笔草无异”,这句话的解释就是回文。

七,璎珞一般是圈形的,或串有下坠的珠宝等物,在上面绣诗词,不是回文也是回文,奥妙就在这里。璎珞本是饰品,书中却描写成摆件,“紫檀透雕,嵌着大红纱透绣花卉并草字诗词的璎珞”,还“共有十六扇”,这种反常规的描写是有意的安排,与书中诸多反季节反常态描写的深意是同步而一致的(此话题笔者另文表述)。

八,生生将“慧绣”刻意改成“慧纹”,白纸黑字、耀眼醒目,没有别的目的,就是谐音“回文”,这还能假吗?

这八条理由还不够充分吗?难道偏要作者写成“璇玑”、“回文”才是证据吗?清朝人只有洪升写过杂剧《织锦记》,难道是“曹雪芹”要越俎代庖去隐写这段故事吗?有人看了本文后会不相信,说是笔者的附会,那么烦请你也附会一下,你能找出三条理由来解析你认定的答案,笔者也算服了,立马撤除本文,崇尚真理。

脂砚读到此处,唯有缄默不语,要不说什么都有可能露馅。这就是“慧纹”的真实由来,也是洪升著作权的铁证之一。

发布于 2021-08-22 19:11
​赞同 4​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如何解读《红楼梦》第五十三回提到的“慧娘”和她的绣品“慧纹”?
cang
cang
1 人赞同了该回答
大概率后人牵强附会上去的,贾母吃过见过,特别是对于各种布料如数家珍,软烟罗都放坏了,不至于对这么个玩意特别上心,还时常拿出来赏玩。

什么是贵族?流行的具是轻浮,玩的就是个老气!即便真有这么个慧纹红极一时,整个贵族圈子的接受度也有限。

发布于 2023-12-27 17:13
​赞同 1​
​1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如何解读《红楼梦》第五十三回提到的“慧娘”和她的绣品“慧纹”?
连破
连破
巴啦啦小魔仙
竟有世俗射利者,近日仿其针迹,愚人获利。 红楼无闲笔。是不是真有人仿造珍贵的慧纹获利呢? 这个问题先按下,这句话,其实向读者透露出一个信息: 顶级的绣品极…阅读全文​
​赞同 12​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如何解读《红楼梦》第五十三回提到的“慧娘”和她的绣品“慧纹”?
周栋梁
周栋梁​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2 人赞同了该回答

直指红颜薄命,进宫和回文锦。

红颜薄命指谁就不说了。

回文锦,就是说故事要正着看,也要倒着看。

举个小例子:

贾敬生日,邢王二夫人和王熙凤点的戏,演出顺序是《双官诰》,《还魂》,《弹词》。实际写作顺序是《弹词》对应的大厦将倾,《还魂》对应的可卿托梦,然后是《双官诰》对应的元妃省亲(只看曲名,元春是红楼里唯一有两个官的人:凤藻宫尚书,贤德妃。)。如镜子一样对立的关系。故事被倒装了。明明是先有贾元春省亲,再有秦可卿死,她俩说的是同一个人的故事。写的时候倒了过来。不仅如此,整个小说(只指前80)都在倒装。

整个前80回,多次提醒读者,倒装啦,倒装啦。

编辑于 2024-01-13 18:05
​赞同 2​
​1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如何解读《红楼梦》第五十三回提到的“慧娘”和她的绣品“慧纹”?
霎时红瘦
霎时红瘦
我觉得我看出贾府已势危了,贾母珍爱的藏品,用来献上,贾家用尽心机在固宠了,用这样的行为固宠,他们已经无宠阅读全文​
​赞同 1​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如何解读《红楼梦》第五十三回提到的“慧娘”和她的绣品“慧纹”?
王国2020
王国2020
1 人赞同了该回答
仿唐宋元明折枝花卉,时间,苏慧娘,地点,慧纹,锦纹的纹,纹同文,还是双文,慧帝妙锦。前边的晴雯巧手是在皇宫罢了,后边慧娘已在民间,身份大调换,如同此文一样,前后矛盾不一致是因为人物景况已今非昔比了。而有人说回文,也对,它是一个连环,你只要跟着作者足迹拔云去雾,抽丝拔须,就会明白那颗参天大树补天之石的

发布于 2023-02-22 17:15
​赞同 1​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如何解读《红楼梦》第五十三回提到的“慧娘”和她的绣品“慧纹”?
夹岸桃花蘸水开
夹岸桃花蘸水开
我也看不懂慧娘这一段,但是红楼无闲笔,而且是这么长一段文字,应该有隐喻吧阅读全文​
​赞同 1​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如何解读《红楼梦》第五十三回提到的“慧娘”和她的绣品“慧纹”?
高廷贞
高廷贞
红楼梦索真
12 人赞同了该回答
正提问,下面跳出好几个类似的问题,我就不再问了,干脆答题吧。

红友当中,一定有人关心平儿的家世,但又觉得书中没有交代,难免遗憾。其实慧娘这个故事就是在交代平儿的身世。

第十四回出现的五城兵马司裘良原型邱良就是平儿的父亲。书中的良儿就是邱良的儿子,平儿的哥哥,偷玉隐夺玉玺,就是参与了皇室内部的夺嫡之争。裘者囚也,邱良下狱,良儿自杀。邱良还有四个女儿,大女儿叫邱蕙娘,已经许配贾琏为妻,但半路上选为绣女入宫,十八岁时死了。把绣字隐去,就是隐瞒了一个女儿,不承认她是自己的女儿,她就是平儿原型邱蕙秀。三女儿叫蕙纹,反映到书中就是秋纹,四女儿叫蕙香,反映到书中就是四儿。老三和老四都是宫中的丫头,只有平儿单在金陵贾家。邱良的妻子是曹家人,平儿是贾家原型的外甥女儿,贾琏和平儿是远房本家表兄妹。

借介绍平儿,作者又顺手暗示了两大秘密。一是隐寓了故事的时代背景,慧娘刺绣花卉都仿的是唐宋元明作品,说明她生活在明之后的另一个朝代。如果她是明朝人,就不能说仿明,因为作品本身属明,不能自己仿自己。为什么非用草字呢?是说慧娘的婆家姓曹。第二个秘密是,十六扇隐寓十六个家族因扇获罪。为什么书中反复写扇坠,坠者罪也。获罪的一共二十家,这十六家是八王八公。有人一定说,不是四王吗,怎么又成八王了?第十四回出现的四王在北京,都是满族人,是白四王,南京还有四个王是红四王。另外四个家族是北京的四国丈,都不是汉族人,其中一家就是宝钗家。

当然还有其它一些信息,比如璎珞的寓意等等,不再枝蔓。

编辑于 2023-10-27 09:32
​赞同 12​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如何解读《红楼梦》第五十三回提到的“慧娘”和她的绣品“慧纹”?
亦斋主人
亦斋主人
《红楼梦》阅读者
慧娘的绣品在当时代表着手工刺绣的最高水平,市面上重金难求。

写荣国府收藏的“慧纹”,目的是突出其富贵和奢华。

发布于 2021-06-19 07:33
​赞同​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如何解读《红楼梦》第五十三回提到的“慧娘”和她的绣品“慧纹”?
seek dreams
seek dreams
姑苏女子 通诗文 清新脱俗 早夭 活脱脱又一个林黛玉

编辑于 2021-06-19 15:32
​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4 22:30 , Processed in 0.06497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