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3-12-30 16: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林四娘+养艳姬+】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75&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历史人物
有知道养艳姬的吗?详细说说?
关注者
5
被浏览
2,533
关注问题写回答
邀请回答
好问题
添加评论
分享
2 个回答
默认排序
崔汉唐
崔汉唐
休与痴人起争执,莫和杠精论短长。
关注
崇祯的妃子,逃到崂山出家,爱好音乐,山西宁武关人,就是现在的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阳方口工矿镇三岔村人,养艳姬擅长吟诗抚琴,精通琴法与秦晋地方乐曲,并研读过兵书,善于舞剑,文武双全,是晋北出名的女才子。朱由检即帝位后,她就被选入宫中为妃,甚得宠幸,三岔村有众多的庙宇与戏台皆于此有关。养艳姬从小在家乡就喜欢吃月饼,宁武、神池月饼色美味香,吃过后回味无穷。特别是拜月铭记于心,供月月饼要比普通月饼大几倍,每家只有一个,中秋节供完月亮后,家有几口人,分几瓣品尝,寓意团员。入宫后,守关的宁武总兵周遇吉,每年中秋时节,首先要带很多的宁武、神池月饼,去京城看看宁武走出的皇妃养艳姬,养艳姬每吃自己家乡的月饼时,必与众宫女分享,就是崇祯帝也得让其尝尝,深得宫中喜爱。后来流传到京城,成为京式月饼之一。
崇祯16年中秋,养艳姬忽然想到家乡中秋节碗中水照命的习俗。只见在宫中院内,皓月当空,供月的仙桌上,放着半碗水,养艳姬玉手拿一绣花针轻轻放入碗中,针悬浮于水面上,只见针的影子,两头尖中间粗,养艳姬仰望明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泪水溢满眼眶,宫女们惊呆了,这寓意着她以后命运多桀,变化无常。
蔺婉玉自幼善丝竹歌舞,笙、笛、箫、管无所不精,先是被选入宫内任乐女,后因才貌超众,中选为妃。
崇祯17年(1644年农历3月18日),势如破竹的李自成农民军,攻破了明崇祯帝朱由检的最后一道堡垒——北京皇城。崇祯在遣散了3位皇子后,含泪下诏,令他的嫔妃们全部自裁。他长剑拖曳,一一走过皇后嫔妃们的后宫,亲眼看着她们做最后的了结。在逼死后妃、剑杀长公主之后,崇祯踉踉跄跄走出了紫禁城,爬上了煤山。
农民军的厮杀声越来越近,崇祯饮尽了生平最后一滴酒,转身对随行的太监说,江山在他手上痛失,他无颜见列祖列宗,死后将以发覆面。随后,他在寿皇殿旁一棵槐树的枝杈间,用丝带打了一个结,吊死在煤山上。死时才34岁。
就在紫禁城内大乱之时,御马太监边永清和太监蔺卿,带着两位妃子养艳姬和蔺婉玉,以及另外两名宫女,逃出了皇城。他们化装为乞丐,携带了金银珠宝,一直逃到崂山脚下的修真庵(今崂山区王哥庄)。他们之所以选择修真庵为逃难落脚之地,是因为在此20年前的天启二年,内侍太监李真立就出家于此,并扩建了修真庵,当了道长。
早在李自成农民军兵临城下之时,家住北京西直门外的内侍太监蔺卿,也即蔺婉玉的亲叔叔,就为自己和蔺婉玉准备了后路。而蔺婉玉,又素与养艳姬交厚。仗着家近人乱,地形熟悉,蔺卿才有可能将皇家嫔妃宫女装扮成行乞之人,并携带细软,包括皇冠等贵重之物顺利出逃。
蒋清山,字云石,又名迪南,号烟霞散人,江南人氏,18岁出家。他行谊高洁,修真养性,工书善文擅琴,向为士大夫所雅重,一生致力于重建百福庵,自述:“余幼住此山,古迹仅存,余荒地耳,因发愿力修整殿庵”。
蒋迪南闻听修真庵有两位才女在此出家,便选了一个好天气,慕名前往。双方一见如故,同声相和同气相求,各自袒露了真实身份与心境。可以想象,三人“对泣话前朝,铜驼恨未消”的情形,该是怎样的惨淡、锥心,欲说还休。在他们的心目中,先帝崇祯的形象,完美却悲壮。
当年秋天,养艳姬和蔺婉玉接受了蒋清山的邀请,迁居百福庵。她们出资扩修了萃元洞,作为居室。并另修一个石洞供奉神像,名娘娘洞。蔺卿也以保护人的身份同时前往,在庵外另凿一个石洞居住静修。
他们逃到了百福庵,一方面将宫中演奏的古典乐曲和演奏技法传授给崂山各庙道士乐手及民间艺人;另一方面二人也结合当地的民乐对道乐进行改编,充实道乐曲牌。百福庵就是现今青岛市湛山寺往东北约40公里,崂山支脉铁骑山南峰“石城顶”之阳的百福庵。这里就是养艳姬与蔺婉玉最终的修炼与葬身之地。
百福庵原名百佛庵,因为庵中有一个天然石洞“萃元洞”(现仍完整存在),洞中供奉着一百尊铜铸小佛像而得名。据《即墨县志》记载,百佛庵最早为佛家寺院荆沟院的别院,原庙基及萃元洞始建于隋朝开皇年间,几经岁月沧桑,到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年),得以重新修建,并形成规模,距今亦已有880年左右的历史。宋徽宗赵佶是位著名的书法家、画家,独创“瘦金书”影响很大。他主张佛道合一,因此,那时的百佛庵内,是既祀菩萨,也祀玉皇大帝和三官的。直到蒋清山在此出家为道,主持庙事后,方改百佛庵为百福庵。
修真庵属崂山道家的内山派。所谓内山派,是指道士们严格遵循着丘处机“清静无为”的戒律,禁止响动乐器,一怕吹奏乐器会破了崂山的风水,二防道士们闻乐声而生情欲。而百福庵则属于外山派,不仅交通便利,香火甚盛,而且是当时崂山11处藏书院之一,人称“蒋迪南书院”,藏有大量经典书籍,又是道家音乐的胜地。
翌年春天,养艳姬、蔺婉玉闻知清廷国事大定,对明朝羽流并不追究,就在蔺卿的护送下悄悄回到京城,祭典皇灵。她们深知复明无望,在京城逗留几日后,即重返百福庵。
养艳姬、蔺婉玉从京都返回百福庵,遂把对崇祯的悼念之情写成一首短歌,题名《离恨天》。词曰:“面前一丘土,遥望天边万重山。山隔万重容易见,土隔一寸不团圆。摆设诸供品,仰望离恨天……。” 歌词委婉感人,曲调悲哀凄凉,闻者莫不感叹涕零。
顺治四年(1647年)农历3月19日,是崇祯自缢3周年纪念日。养艳姬、蔺婉玉组织百福庵、童真宫、马山、灵山、天后宫等“外山派”庵观道士乐手,为崇祯举办大型祭奠活动,演奏了《离恨天》这支大悲曲,这是崂山道家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演奏活动。自此开始,崂山在祭祀活动中开始使用大型道士乐队。养、蔺二人主要改编民歌,充实道乐曲牌,训练道士乐队并辅导附近一些村镇民间乐队。同时,她们把在宫廷中演奏过的一些古典乐曲传授给崂山各庙道士乐手及民间艺人。
顺治十七年,养艳姬又写了另一首悼念崇祯的歌词《六问青天》,蔺婉玉又一次为之谱曲,曲调悲哀凄凉,激愤沉郁,惨绝人寰。
顺治十八年(1661年)农历3月19日,崇祯死难17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在养艳姬、蔺婉玉共同主持下,崂山各庙道士组成了一个庞大的乐队,在百福庵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祭悼演奏会。演奏了这一曲《六问青天》,“月有圆缺花有残,阴阳有循环。花谢开来年,江水东去不复返,稽首问青天”。养艳姬领唱,蔺婉玉领奏,蒋迪南亲为跪拜叩击短钟。乐曲悲壮感人,令许多人潸然泪下。
就在这一夜,养艳姬和蔺婉玉重新佩戴皇冠,相携着走出庵门,在对面的山坳里,同时自缢在同一株古松之上,以同样的方式追随崇祯而去,实现了她们“伴君共登离恨天”的誓言。
300余年已经过去。走进百福庵养艳姬钟鼓楼时,那歌声、琴声仿佛还在余绕。养、蔺坟地及附近的纱帽石、马槽石、黄道石等景点犹存。而今青岛有一条宁武路那就是为了纪念养艳姬所建。
在百福庵的带动下,灵山、马山、天后宫、童真宫等庙宇的应风乐开展的十分活跃。每年的“庙会”、“求雨”、“祭孔”“祭岳”、“庆寿”“度亡灵”等大型活动,均有庞大的道士乐队进行演奏。百福庵一时成了中国北方应风乐的一个活动中心。江南、川、陕、晋、豫及东北等地道士也纷纷来崂山百福庵挂旃,学习各种应风乐曲牌及演奏技艺。
山东省青岛崂山的百福庵
崂山道教音乐
附录:
关于养艳姬和蔺婉玉「离恨天」及「六问青天」的出处
「离恨天」、「六问青天」,是明崇祯帝朱由检的两个宠妃养艳姬和蔺婉玉在亡国后逃亡至崂山时所作。因自幼习音乐,故在失宠之后,整日饱尝思君之痛,遂结合宫廷音乐,创出的一种古乐曲,由养艳姬作词,蔺婉玉谱曲.这两首乐曲哀婉悲怆,一唱三叹,感人肺腑,很快流传成为崂山道教的代表音乐作品。其后这两首古乐流落民间,几经沉浮几乎销声匿迹。
在百福庵里,养艳姬把对崇祯的悼念之情写成一首短歌词,题名《离恨天》①。歌词分二段。
面前一丘土,遥望天边万重山,
山隔万重容易见,土隔一寸不团圆,
摆设诸供品,仰望离恨天,
香烟结云转,纸灰飞满天,
沉痛哀悼肝肠断,血泪染红素罗衫,
共登离恨天。
面前一丘土,遥望天边万重山,
山隔万重容易见,土隔一寸不团圆。
摆设诸供品,仰望离恨天,
非是哀妃贪偷生,愿等汉土复中原。
王师北定中原日,殉国觅帝共君欢。
伴君共登离恨天。
歌词写毕后,蔺婉玉又为这首歌词谱曲,曲调哀婉悲怆。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三月十九日是崇祯遇难三周年大祭,其时,养、蔺二人通过蒋迪南道士等人,组织百福庵、童真宫、天后宫以及马山、灵山等外山庵观道士乐队,演奏了这支大悲曲。
顺治十七年(公元1661年)二月,养艳姬又写了另一首缅怀崇祯帝的歌词,名叫《六问青天》,歌词是:
人死不能生,镜破不能圆。
都说天地无私,人生悲欢各有别,
稽首问青天。
偷生在人间,别驾十七年。
梦魂一次未团圆,幻想是渺然,
稽首问青天。
月有圆缺花有残,
阴阳有循环。
花谢开来年,江水东去不复返,
稽首问青天。
挂起旧蒲团,脱下破纳衣。
随身相伴十七年,今日离别难。
稽首问青天。
歌词写完后,蔺婉玉又为之谱曲,曲调悲哀凄凉,激愤抑郁。是年三月十九日,在养、蔺与蒋迪南的主持下,崂山各庙道士在百福庵举行了一次大型祭悼演奏会,悼念崇祯死难十七周年。道士乐队演奏了养、蔺所创作的《六问青天》。领唱者是养艳姬,领奏者是蔺婉玉,蒋迪南亲自跪拜击短钟。这是养、蔺二位女子演绎了崂山道家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演奏活动。
凄凉的流浪生活与安逸的皇宫中生涯所产生的巨大反差以及对崇祯皇帝的怀念和对皇妃生活的眷恋,使一直悲伤不绝的养、蔺二人陷入感情的旋涡,痛不欲生,却不能自拔。曲终人散,当晚,养艳姬和蔺婉玉重新佩戴皇冠,整顿衣衫。她们相携着走出庵门,在百福庵正门对面的山坳里,同时自缢在同一株古松之上,以同样的了断追随崇祯而去,以表示对崇祯帝之忠心,实现了她们“伴君共登离恨天”的誓言。
(注①:“离恨天”是道教的宗教术语,即九重天之上,或三十三重天之上。道家传说“原始天尊”即住在离恨天上。作者取为曲牌名,语意双关,藉以寄托家国之恨。)
蔺婉玉自幼善丝竹歌舞,笙、笛、箫、管无所不精,先是被选入宫内任乐女,后因才貌超众,又中选为妃;而养艳姬则更有些来历。据说她是春秋时楚国大夫养由基的后裔,山西宁武关(今忻州市)人,与汉代才女班婕妤、三国美女貂蝉以及明代名僧憨山和尚都是同乡。养艳姬擅长吟诗抚琴,精通琴法与秦晋地方乐曲,并研读过兵书,善于舞剑,文武双全,是晋北出名的女才子。朱由检即帝位后,她就被选入宫中为妃,甚得宠幸。
以上内容转自:高祥云的博客 作者:高祥云 郝剑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