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日:离自杀还有8天的朱由检,经历了最绝望的1天
播报文章
扒聊娱秀娟
关注
2020-08-20 11:04
《奇迹mu》网页版重磅来袭,翅膀、装备一应俱全,你准备好了吗?
《奇迹mu》网页版重磅来袭,翅膀、装备一应俱全,你准备好了吗?
奇迹bt版_本刀刀冰冻_刀刀切割!
奇迹bt版_本刀刀冰冻_刀刀切割!
热门微端网络游戏_游戏大全!
热门微端网络游戏_游戏大全!
中国历代的亡国之君中,明朝的崇祯帝是最令人扼腕叹息的一位。他在位的最后几年里,明王朝的日常简直成了一幕活脱脱的人间闹剧。狡猾的农民起义军首领,攻势凌厉的东北清军,胸中满是愤懑的普通百姓,一群首鼠两端,虽是满口仁义却无计可施的大臣……这些角色将一个可怜的皇帝几乎逼到了死角。
如果我们拨开层层历史迷雾,就能看见这种处境之下的皇帝是多么的绝望,又多么的孤立无助。
现在是大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日——距离帝国灭亡,皇帝自缢仅剩八天。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日注定是个谎言充斥的日子,这在本年初就已有所预兆。这年正月初一,后金改国号为清,两天之后,李自成又在西安僭号,国号大顺。短短两天之间,中原局势已经变得不可控制。
正月初三日,李自成给远在北京的崇祯帝下战书,吊诡的是,约战的时间就定在本年三月十日。可谎言很快掩盖了这一事实,当这封战书被投往兵部时,当值的官员竟然声称这是一封恐吓信,并以其中有诈为由斩杀了送信人。于是,警报被轻松掩饰过去,谎言战胜一切,皇帝对局势的变化毫不知情。
闯王李自成
及至三月十日,李自成的军队已经攻陷阳和堡(大同之西),京师门户洞开。惊慌的信使一遍又一遍驾着气喘吁吁的快马来到北京,他们告诉内阁大臣,大事不妙!这些大臣们有的面面相觑不发一言,有的谈笑风生假装没听见,这件事就又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谎言在这天还体现在大臣们的“正直”上。工部尚书范景文在这天谏言崇祯做南迁之际,反惹得皇帝当庭发怒,一群朝臣也跟风斥责,说他贪生怕死,惑乱人心。这些大臣看似忠义,实则八天之后就改换了门庭。反倒是范景文,在得知崇祯死讯后留下遗书:“身为大臣,不能灭贼雪耻,死有余恨。”然后再双塔寺旁的古井自杀。
范景文像
这天最大的谎言要数“征戚助饷”一事。面对着浩浩荡荡的农民大军,虎视眈眈的北方强敌,内府空虚的崇祯帝在三月十日发出号召,求大臣和亲戚们捐款,给防守北京城的士兵发军饷。可结果呢,这些大臣们纷纷哀叹家境贫寒,平时清廉,并没有什么积蓄。魏藻德身为内阁首辅只捐了五百两,太监首富王之心捐了一万两……崇祯的意思是“以三万为上等”,但没有一笔达到此数,最高一笔只二万,大多数“不过几百几十而已”,纯属敷衍。更多的权贵在哭穷、耍赖、逃避,有的把锅碗瓢盆拿到大街上练摊,有的在豪宅门上贴出“此房急售”……
万不得已之下,崇祯帝只得动员自己的岳父周奎,希望他做出榜样。周奎身为嘉定伯,任职兵马司,在苏州拥有大量田宅。崇祯帝让他允公允私捐出10万两,周奎一口咬定家里并无余财。崇祯心软,把价位降低到2万,周奎则表示:只能拿出1万。即使这1万两,其中的5000也是身为皇后的女儿实在看不过,私下帮他的。到最后,周奎仅仅捐献了3000两。
在这无数谎言交织的生活中,我们可以相见崇祯帝当时的绝望。以至于他发出了略带讽刺的预言:“去岁谕令勋戚之家捐助,至今抗拒,全无急公体国之心,就是省直乡绅也不捐助。及至贼来,都为他有了,怎么这等愚?”
及至贼来,都为他有了,怎么这等愚?
大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日这天是讽刺的,这一天,谎言从上到下弥漫开来。农民军的警告被当做恐吓、将士的告急被当做无中生有、迁都的建议被当做贪生怕死、大臣们反将吝啬、自私、隔岸观火当做唯一的真实。
煤山自缢
八天后,北京城破,崇祯皇帝看着满城烟火在煤山上吊自缢。临死前,他说:“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
八天后,李自成进京,那批当初声称没有余财的权贵们,以实际行动兑现了当年崇祯的预言——他们共被义军榨出七千多万两白银。
崇祯帝朱由检的书法—兼议崇祯真后悔杀死魏忠贤?2017-01-17 12:31
作者丨胡丹 本文讲两件事:首先,介绍并请大家赏析一下崇祯帝朱由检书法。崇祯御笔墨宝存世者极少,本文介绍的三块碑刻,包括了行、草、正三种字体,甚是难得。其次,简单谈论一个问题:崇祯真的后悔杀死魏忠贤吗? 先来看碑文中的崇祯帝书法。 下面这块碑,额题“崇祯御笔”,确为崇祯帝亲笔无疑。该碑刻于崇祯十二年四月十八日,共收崇祯七年到十二年亲笔行书谕旨五道,受谕人及刻碑人皆为司礼监太监曹化淳。《北京图书馆藏历史石刻拓本汇编》在收入该碑时,题为《奖谕曹化淳谕旨碑》。 此碑分上下两段,上段右为“崇祯七年五月十二日京军援豫著捷钦奉御笔奖谕”,左为“崇祯八年二月二十五日省愆居密奏钦奉御批”,下段从右到左为三道御批,除了一份奏改皇太后神主的批复,另两道为曹化淳“请告”(请求辞职),崇祯帝的亲笔慰留。 从这几道御批来看,崇祯帝的行书甚是俊朗有神,而他的草书亦甚飘逸,行笔自然,雄浑一气,不见斧凿。如下面这块刻于崇祯十一年八月十五日中秋节的御笔碑。《北京图书馆藏历代石刻拓本汇编》题为《赐曹化淳法书碑》—— 再来看崇祯帝的楷书(正书)。下面这块奖谕碑,刻于崇祯十二年六月二十九日,在《北京图书馆藏历代石刻拓本汇编》中,题为《奖敕曹化淳缉匪功劳碑》—— 碑文所收三道奖敕,从左到右,分别颁布于崇祯十年四月十日、六月九日和十二年六月二十九日,其对象是“总督东厂官旗办事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我们知道,东厂掌缉捕,曹化淳以司礼监掌印太监的身份(也就是宦官的总头子,或称首珰)兼领东厂,他因为“缉获土寇”有功,得到皇帝亲笔书写的奖敕(以皇帝名义颁发的敕谕,一般都由翰林院书写,皇帝亲笔的极少)。如此莫大的容光,曹化淳自然视为珍宝,在崇祯十二年六月将三道奖敕刻入石碑,以为炫耀。 曹化淳在立这块奖敕碑时,身份极高,如碑文所载,官衔很长:“提督礼仪房、大庖厨、总督忠勇勇卫营军务,总提京营戎政,兼掌御马监、内府供用库印司礼监掌印太监。”表明曹化淳以司礼监掌印太监的身份,督领包括东厂、京营(相当于禁军)戎政在内的多项重要职事,是内府头一号的大太监。 然而碑文没有说明的是,在六月份刻这块碑时,曹化淳已经于四月“告病”,就是病休了。 以上三块碑石都立在北京市西城区鼓楼西大街,此处要么是曹化淳的私宅,要么是他捐资修建的寺庙。从碑文来看,崇祯帝书法可称上佳,可见他在练笔上用力颇勤;且与以往明代皇帝书法多见于书画作品不同,崇祯帝的这几幅书法,都是御批与拟写谕旨等政务活动,足见崇祯帝勤政不虚。 往往书法好的人,也是藏纳很深、心思很重的人,崇祯帝也一样。 (影视剧中的崇祯帝) 崇祯帝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多疑猜忌,无论是内外臣工,很少能得到他持之以恒的信任。就说这几块碑文中的曹化淳吧,他出身崇祯帝的潜邸信王府,信王即位后,升为文书房太监,后来经过崇祯帝亲自出题考试,擢为司礼监随堂、秉笔太监,进而掌司礼监印,兼领东厂、京营戎政,可谓崇祯年间最大的大太监。然而几年后,曹化淳依然失宠了,在崇祯十二年四月退休,从此再也没有起用。 崇祯帝即位后做的第一件大得人心的事,就是罢黜大太监魏忠贤。魏忠贤在贬谪途中自杀后,又钦定“逆案”,予以阉党沉重的打击。只是后来国势日衰,崇祯帝又不信任文臣武将,于是又开始信用宦官,令其出外监军、领兵,宦官势力在明末有一度死灰复燃。可依旧不能挽救大明日渐倾覆的命运。这时就传出一个话来,说曹化淳某日向崇祯帝进言说,当年要是不杀魏忠贤,今日国事必不至此。这种说法现在被许多网络历史写书重新捡起来,大书特书,曾有网友还就此询问过我。 实际上这种说法根本不可信。 多的话我们不说,我只说一点:曹化淳不可能对崇祯帝说这样的话。我们知道,魏忠贤在专权之初,进谗并残酷杀害了司礼监太监王安,并将王安名下内官尽加贬斥。在天启那几年,凡是王安名下官员,都没好日子过,全靠边站了。而曹化淳就是王安的名下官。他跟魏忠贤是有很大的私仇的,他纵是比较认可魏忠贤的能力,亦岂能昧心替魏忠贤说那样的好话? 这话是哪里来的呢?应该是被打入“逆案”,一心寻求平反的那些无良官员的编造。事实是,崇祯帝尽管在位期间,迫于无可奈何的国事,虽曾一度重新起用宦官,但他坚持一点,就是绝不为魏忠贤及逆案平反。那些逆案有名的官员,只能借“大明将亡,实是因为没了魏忠贤”这样无耻的谎言来淆乱人心。他们当年没能骗得了崇祯帝,我们今天怎么能被他们骗了呢? 欢迎关注“皇帝不称朕”微信公众号:hdshuoshi(皇帝说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