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石惊朱丝马迹=====薛文宣·红楼天地会朱三太子朱慈炤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1
 楼主| 发表于 2024-1-17 11:2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朱丝马迹==十六祖文宣&红楼梦作者朱三太子朱慈炤...【鹡鸰之悲,棠棣之威+】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d=799&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红楼梦》中提到的“鹡鸰之悲,棠棣之威”,是什麽意思?




 我来答   










     
2个回答
#热议# 网上掀起『练心眼子』风潮,真的能提高情商吗?  





  窗户里的幸福   
2012-06-21  ·  TA获得超过5764个赞  















关注
  








《红楼梦新证·人物考》51页写道:
同书卷二叶十一背面一条眉批云:“以自古来未闻之奇语(按指甄宝玉挨打喊“姊姊”“妹妹”的事),故写成自古未闻之奇文,此是一部书中大调侃寓意处。盖作者实因鹡鸰之悲,棠棣之威,故撰此闺阁庭帏之传。”

这段话极可注意:鹤钨、棠棣,皆喻兄弟;“棠棣之威”文义怪异,疑“威”是“戚”“感”之钞讹。如其不然,则“悲”“威”二句应分属两人,一为棠村,早逝可伤;一为另弟,时见凌逼,如小说中所谓贾环之流者,为可慨叹。
《旧本》52页作:
同书卷二叶十一背面一条眉批云……这段话极可注意:鹡鸰便是棠棣,如果所指一人,“悲”和“威”便没法调和而讲不通了。

我的解释是:鹡鸰之悲,悲的是这个棠村弟早逝,而棠棣之威,恐怕便指的是贾环对他有侵辱逼凌的事情。




         




评论     







  一朵小花sunny   
2012-06-21  ·  TA获得超过188个赞  















关注
  






出自《诗经 常棣》,“常棣”通“棠棣”,是一种花,兄弟之花。“鹡鸰”是种鸟,报丧之类的意象。整句话就是指遇到难事,坏事。只有兄弟永伴身边,不离不弃。
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常棣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1
 楼主| 发表于 2024-1-17 16: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孝纯皇后
播报讨论上传视频

明光宗朱常洛的嫔妃








收藏



0


0











孝纯皇太后刘氏(1592年-1614年),北直隶顺天府宛平县(今北京市)人,原籍南直隶淮安府海州(今江苏省连云港市),明光宗朱常洛的嫔妃,明思宗朱由检之母。 [1]生于万历二十年(1592年),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七月十九日去世,享年二十三岁。 [18]












































别    名孝纯皇太后
所处时代明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北直隶顺天府宛平县(今北京市)
出生日期1592年
逝世日期1614年
谥    号贞靖贤妃→孝纯渊静慈顺肃恭毗天钟圣皇后→孝纯渊静慈顺肃恭毗天钟圣皇太后(又作孝纯恭懿淑穆庄静毘天毓圣皇太后)
祖    籍南直隶淮安府海州(今江苏省连云港市)


目录

1人物生平
2后世纪念





人物生平

播报
编辑

孝纯皇后刘氏,祖上是海州(今江苏连云港)人,后落籍顺天府宛平县,父刘应元。早年以淑女身份被选入太子东宫。 [2]万历三十八年十二月为皇太子朱常洛生下第五子朱由检。刘氏并不讨朱常洛的欢心,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七月十九日 [18],刘氏死于朱常洛的一次歇斯底里的大发作中。史书曰:“失光宗意,被谴,薨。”其后“光宗中悔,恐神宗知之,戒掖庭勿言,葬于西山”。 [1]




后世纪念

播报
编辑

天启二年(1622年)十二月十八日,刘氏被追封为贤妃,谥号贞靖。 [3]朱由检“追念生母刘太后,以不得色养为恨”。 [8]虽然贵为亲王,但担心“倘被逆贤(魏忠贤)所知,或致猜防忌畏,殊未便耳”,故不敢公开去祭祀自己的母亲。有一天,他问身边太监:“西山有位申懿王(朱祐楷)坟乎?”太监回答:“有。”朱由检又问:“生母刘老娘娘葬此坟附近之处,尔晓得否?”太监回答:“知之。”朱由检秘密给他银两,命他置办香烛祭品,偷偷去祭奠,并再三叮嘱:“尔可祝告明白,著就如我亲去恭祭一般。”等太监回来复命时,朱由检泪流满面。 [6]

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二十四日,朱由检入继大统,第二天就命礼部追尊刘氏。 [4]九月二十一日,追尊谥号“孝纯渊静慈顺肃恭毗天钟圣皇后”,并遣官祭告天坛、地坛、太庙、社稷及十二陵。 [5]十二月四日,将她从简陋的坟墓中迁出,与父亲光宗合葬庆陵。 [7]

崇祯十二年(1639年)三月二十一日,朱由检听从群臣之请,宣布将刘氏升格为皇太后,称“孝纯渊静慈顺肃恭毗天钟圣皇太后”(《明史》作“孝纯恭懿淑穆庄静毗天毓圣皇太后” [1])。 [12]他升殿颁诏时,“凄怆动容”,奉上册宝时,“以手拭泪,潸然不能止”。 [9]

崇祯十三年(1640年)七月,皇五子朱慈焕死,临终前说了一堆怪异之语,其中提到孝纯皇后死时有“系帛痕”,显示她非正常死亡。朱由检听闻此语,宣布终身“布衣蔬食”。群臣一再请求他吃肉,他不听。 [10-11]

当时,宫中供奉着一张孝纯皇后遗像,朱由检每次看到后“必呜咽泣下”。他询问乳母卫圣夫人陆氏这张画像是否像孝纯皇后,乳母说不像。朱由检更加悲痛。崇祯十三年(1640年)九月,他派司礼太监王裕民和乳母带着画工到新乐侯刘文炳府上,向孝纯皇后的母亲徐夫人询问相貌,经过多次重画,终于画得比较像孝纯皇后。朱由检闻讯大喜,命人准备卤簿,以隆重仪式将画像迎入宫中。这天,他半夜就起床,来到大明门,跪在地上迎接画像,安置奉先、景神诸殿,朱由检每次就像她还活着一样供奉食物,并“痛哭拜伏不能起”。同时追赠孝纯皇后的父亲刘应元为瀛国公,母亲徐氏为瀛国太夫人。 [13-15]

崇祯十四年(1641年)六月,孝纯皇后的母亲徐氏说梦见刘氏托梦给自己,在梦中乘坐凤辇来到自己家,谈笑风生,并顺便以“药补不如肉补”来请求朱由检吃肉。朱由检便在六月二十二日下旨:“圣母托梦,笑语音容,俨然聚首,朕闻之不胜思慕。除郊庙、祭告、遣谒、忌辰、朔望仍斋戒外,其余日用尝膳,着于奉先殿收回祭品酌量进用。” [11]

崇祯十五年(1642年)六月,朱由检欲在宫中另建一座祧庙,将孝穆纪太后、孝肃周太后、孝惠邵太后、孝烈方皇后、孝恪杜太后、孝安陈皇后、孝定李太后七位继后或生母与孝纯皇后一起供奉。但大臣认为于礼不合,此议作罢。 [8] [16]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正逢瀛国太夫人八十大寿,朱由检“益歔欷,思皇太后不置,赐赉金币有加”。 [13]不久,李自成攻入北京,朱由检自缢。孝纯皇后的侄子刘文炳、刘文耀率全家四十二口自尽,只留刘文照奉瀛国太夫人逃到江南善终,刘氏宗族亦得以延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1
 楼主| 发表于 2024-1-17 18:4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吴伟业《绥寇纪略》版本考述  

2022-10-09 20:00  发布于:广东省






《绥寇纪略》是记述明末农民战争的史书,由清初吴伟业所撰。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太仓(今属江苏)人,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任东宫讲读官、南京国子监司业等职。李自成进入北京,崇祯皇帝煤山自尽后,吴伟业怀念崇祯皇帝,不愿降清为官,一直隐居乡里。清朝顺治九年,经两江总督马国柱荐,朝廷于顺治十年征诏至,吴伟业再三推辞,一直拖到顺治十一年(1653),遂不得已被迫赴京出仕,升至国子监祭酒。

伟业是明清之际的著名诗人,也是复社的重要成员,曾授业于复社领袖张溥,为其得意门人。伟业时逢明清易代之际,没有殉难或反抗的勇气,也不敢冒投降的恶名,只好甘做遗民,闭门著书,《绥寇纪略》便是此时期的重要作品。该书初步完结于顺治年壬辰年间(1652年),此后,他被迫仕清,官至国子监祭酒。这便是此书大致的写作背景。



本书初成时原名《鹿樵纪闻》,采用纪事本末体例,各卷以三字为标题,依时序排列。分为渑池渡、车箱困、真宁恨、朱阳溃、黑水擒、谷城变、开县败、汴渠埝、通城击、盐亭诛、九江哀、虞渊沉等十二卷。竹垞《曝书亭集》有其序跋,有云:"以三字标其目,盖仿苏鹗《杜阳编》、何光远《鉴戒录》也。"可见其体例之新,各卷後都有论断或附记,以评议是非得失,并摘录有关奏札或传闻,以资参阅。然,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是否出自梅村之手,尚有疑议,访全祖望在其《鲒琦亭集外编》之言:"梅村《绥寇纪略》,不类其集,疑非梅村所作,然舍梅村亦莫能当此者・・・・・・及见林太常所答先赠公帖子,谓'此书原名《鹿樵野史》,出一遗老之手,梅村得之,遂以行世。'"可知全祖望认为梅村并非此书著者,但自古纵有定案,此一家之言,并无旁证,盖不可足信。

今存最早为《鹿樵纪闻》抄本,大致时间为清顺治年间,有朱笔眉批,朱笔校改,钤"姚氏所藏"印,今藏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普通古籍阅览室,同年有名《绥寇纪略》之汪孟慈杂抄本传世,系清汪喜孙抄录,有朱墨笔圈点批校,钤"扬州汪喜孙孟慈父印",原书十五卷。

《绥寇纪略》最早的刻本,为邹式金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所刊刻本(史称甲寅刻本),仅十二卷止,行格款式为10行20字,白口,左右双边,刊刻之后,世所通行。"仅十二卷止"则为脱去《虞渊沉》一卷中下二篇及附录一篇之篇什,考竹垞序跋有言曰:"梅村以顺治壬辰舍馆嘉兴之万寿宫,辑《绥寇纪略》。久之。其乡人发雕是编,仅十二卷而止,《虞渊沈》中下二卷未付枣木传刻。明史开局,求天下野史,尽上史馆,于是先生足本出,予抄入《百六丛书》,归田之后,为友人借失。"可知其此书刊刻之初尚无此卷中下二篇及其附录。

《绥寇纪略》原名《鹿樵纪闻》,卷分一十有五,而邹氏刻本芟其《虞渊沉》中下二卷及附记一卷,不知用意为何,在当时颇遭人诟病,如全祖望在其《鲒琦亭集外编》卷二十九中称"不肖门生邹漪窜改十五,遂无完本。"可见一斑。同时《绥寇纪略》书名亦为邹氏刻本所定,此前曾数度易名,据谈迁所言于顺治十一年在北京见到稿本,其名为《流寇辑略》,而梅村临终前予儿子的遗言中称《流寇纪略》,并云:"为无锡、常熟友人借去其半,数中尚有钞本,须收葺完全。"未及刊刻,可见梅村生前尚无邹氏刻本;又据揆叙《隙光亭杂识》卷二有云:"其称鹿樵者,以家国有鹿樵溪舍,先生集中常自称鹿樵生是也。或取梦幻之说,改为《鹿蕉》,误矣。篇末《虞渊沉》一卷,记十七年间天象变异,谶纬童谣,志五行者更不可缺。近遭俗子任意芟改,易其名为《绥寇纪略》,锓梓行世・・・・・・・尤可歆憾。"可知本书行世之初,曾屡次易名,有名《鹿蕉》者,有名《鹿樵》者,有名《流寇》者,有名《绥寇》者,《鹿蕉》当为后人不知梅村良苦之用心而妄加窜改,《流寇》者则可能为吴氏最初的定名,而《绥寇》者当为邹氏锓梓传刻者擅改其名有关。其实,其名《绥寇纪略》并不确切,因其内容并非"绥寇",而是记述明王朝如何遭寇所绥的史实,吴氏最初定名《流寇纪略》则更为贴当,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绥寇纪略》另有四库全书本十二卷本(浙江巡抚采进本),沿用邹氏刻本,以及朱彝尊所辑《百六丛书》之十五卷完本,但已经散佚。依《总目提要》中所称:"此本为康熙甲寅邹式金所刻,在未开史局之前。故亦无《虞渊沈》中下二卷。而彝尊所辑《百六丛书》为人借失者,虽称後十八年从吴兴书贾购得,今亦不可复见。此二卷遂佚之矣。"可知四库本是延明史开局以前之邹氏刻本所辑,而明史开局以来亦有朱氏《百六丛书》的完本出,可惜亦不付传。



《绥寇纪略》全本无传,百年来无不以为沉灭矣,直至嘉庆乙丑,张若云(又名海鹏)访娄东萧子山,借得所藏梅村旧录手录原书,则正旧刻所言之《虞渊沉》中下二卷,并有附记一卷,皆完好俱在。据旧录所载:"子山妇为梅村女曾孙。"因而可得其遗书,但尾页四百七十四字佚失,颇为遗憾。自此有清嘉庆九年(1804年),昭文张海鹏照旷阁刻本《绥寇纪略》十二卷,补遗三卷出,行格款式为9行21字,小字双行,同黑口左右双边。其前十二卷仍沿邹氏刻本的原貌,后三卷另立补遗,《虞渊沉》上卷记明末灾异,中下二卷则记亡国而死难的诸臣,附记则杂记诸寇及四镇,而以四字标题,前有邹氏的旧序,后有琴六及若云的跋,中有颐园老人墨笔题识,及朱笔圈点。

次年,即嘉庆十年(1805年),张海鹏编刻《学津讨原》(二十集),收书一百七十三中,共分一千零五十一卷,收录照旷阁本《绥寇纪略》,入第六集,行款相同,史称甲子本。

嘉庆十四年(1809年),黄琴六(廷监)复从许氏假得旧钞本补足脱字,重刊照旷阁本,有据张海鹏照旷阁本的影印本刻本行世,钤"学部图书之印"等印,行款相同。同年亦有钤"会稽李氏困学楼藏书印"等印的照旷阁影印本刻本,始称足本。

清光绪三年(1877年),有上海《申报馆丛书・续集》铅印本,由清尊闻闲主辑,于掌故类里收录《绥寇纪略》十二卷补遗三卷,行款为11行27字,小字双行34字,白口四周双边,单鱼尾。

后民国十一年(1922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据《学津讨原》第六集本重新影印,有足本影印本行世。当代,北京中华书局又于1985年编修《丛书集成初编》时收录此书,据《学津讨原》本排印而成,称中华书局排印本,附补遗,共三卷。1992年7月,上海古籍出版社重新出版点校本,由李学颖根据嘉庆己巳照旷阁刊本为底本,以康熙甲寅邹氏刻本以及学津讨原本参校。至此《绥寇纪略》的版本大致梳理完毕。

附《鹿樵纪闻》版本考

《鹿樵纪闻》系《绥寇纪略》原名,最早为清1644年三卷抄本,有朱笔眉批,朱笔校改,钤"姚氏所藏"印,此后经数度易名,至邹式金刊刻本遂定名《绥寇纪略》,而《鹿樵纪闻》同样也有版本流行于世,除初本而外,最早有宣统三年(1911年),上海商务印书馆铅印本,三卷,出自丛书《痛史》,行款为12行32字白口四周双边单鱼尾。民国间又两次再版重印《痛史》,分别为1912年和1914年,《鹿樵纪闻》铅印本得以再次行世,只是第三版改为二卷。民国六年(1917年),乐天居士辑《痛史:二十种》,商务印书馆出版,行款为10行27字白口四周双边单鱼尾。此后又予数次翻版。1996年,周光培编撰《清代笔记小说》影印痛史版《鹿樵纪闻》,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夏于全,齐豫生主编《四库禁书精华》予以收录,吉林摄影出版社出版。(张文瑾)

如需参与古籍相关交流,请回复【善本古籍】公众号消息: 群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1
 楼主| 发表于 2024-1-17 18:5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朱丝马迹==十六祖文宣&红楼梦作者朱三太子朱慈炤...【蕉叶覆鹿+蕉下客+鹿樵纪闻+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99&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探春在诗社的雅号为什么叫蕉下客?









关注者
10


被浏览
6,548



关注问题​写回答

​邀请回答
​好问题 1

​添加评论


​分享















3 个回答


默认排序









润杨的红楼笔记

润杨的红楼笔记



品读《红楼梦》等文学名著,看沧海桑田。
​ 关注



《红楼梦》里贾府的三姑娘,住在秋爽斋。一听名字,这里就是一个秋高气爽的所在。探春的院子里种植着一种植物。这种植物与探春的爱好、性格和命运息息相关。这种植物就是芭蕉。

​探春号召组建了诗社。黛玉说大家说诗翁,应该改了姐姐妹妹的称呼。

李纨道:“极是;何不起个别号彼此称呼倒雅?

探春笑道:“我就是‘秋爽居士’吧。”宝玉道:“居士主人,到底不雅,又累赘。

于是探春改为蕉下客。探春为什么起这个诗号呢?








探春的院子里,种着芭蕉,她也喜欢芭蕉的美、芭蕉的舒朗大气。

宝玉建议:“这里梧桐芭蕉尽有,或指桐蕉起个倒好。”探春笑道:“有了;我却爱这芭蕉,就称‘蕉下客’罢。”

因为探春喜欢芭蕉,所以取诗号“蕉下客”。

1.芭蕉很美。

最有名的词是“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碧绿的芭蕉树下,坐着一位身穿红衣,衣袂飘飘的美人,是多么美丽的一幅画面啊!








2.芭蕉符合探春的性格。

探春当初选择秋爽斋为住处时,就是因为喜欢院子里的梧桐和芭蕉。

韩愈的“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那经雨的芭蕉枝粗叶大,鲜绿莹润,惹人喜爱。

芭蕉硕大的叶子,恰如探春性格中的舒朗大气。

杨万里云:“梅子留酸软牙齿,芭蕉分绿与纱窗”。诗句里的芭蕉,如此青翠,如此鲜明,突出清朗,将纱窗都映照得清澈碧绿,屋子里也因这抹新绿而明亮起来,开心起来。

探春犹如这芭蕉一般清莹、鲜绿、大方、舒朗。





因为喜欢,所以住在这里。以梧桐和芭蕉为伴,因为喜欢,所以探春给自己起的诗号是“蕉下客”。

探春的芭蕉之愁。

1、探春的无力回天之愁。

唐寅有一首《芭蕉仕女图》诗。

兽额朱扇小院深,绿窗含雾静愔愔。有人独对芭蕉坐,因为春愁不放心。

探春坐在芭蕉树下,心情愁闷。她的愁,不是春愁,而是对百年望族,一朝落寞,她却无力回天的愁与无奈。

探春是一个清醒的人,她看出来了贾府内部的权力斗争,和尔虞我诈。她希望大家同心协力,振兴家族。可是当家人却把主要精力放在内斗上。








抄检大观园的时候,探春奋起反抗。她哭着说道:“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她对家族内部的争斗,痛苦不已。

可是探春除了说几句话而外,无能为力。她对母亲赵姨娘说过:“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定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女孩儿家,一句多话也没有我乱说的。”

探春的愁,是对当家人不作为的失望,是对家族不可避免地败落的心痛,是自己无力回天的无奈。

2、远嫁后的思乡之愁。








在文人墨客的诗词中,芭蕉的主题印象是“愁”。总是和离愁、客思、寂寥、悲伤联系在一起。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夜雨滴滴答答地打在梧桐树叶上,秋来了;夜雨打在芭蕉上,秋风秋雨愁煞人。半夜时分梦里回到了故乡。

醒来只见灯花垂落,一盘残棋还未收拾,可叹啊,我孤单地滞留在新丰的旅馆里。靠在枕头上,十年的羁旅生涯,袭上心头,往事历历在目。远在江南的双亲,令我忧心忡忡,无法膝前尽孝,惆怅不已。








探春被作为给贾府造福的工具,被作为国家安抚番邦的和亲工具而远嫁异国他乡。探春远嫁,与父母骨肉分离。温庭筠的:“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正是探春远嫁后的写照。

探春的愁,是骨肉分离之愁,是思乡之愁。探春就是墨客骚人笔下的天涯羁旅,寂寞孤独、无依无靠,家乡和亲人都远在千里、万里之外。她的芭蕉、她的梧桐也远在千里、万里之外。

探春何尝不是一棵芭蕉!雨打芭蕉,她总是承受着风吹雨打。她孤苦无依、她无处话凄凉、她黯然神伤……

探春是可以逐鹿中原的鹿,可是她却死了。

听探春说诗号是“蕉下客”。黛玉打趣道:“你们快牵了他来炖了肉脯子来吃酒!”

众人不解。黛玉笑道:“庄子说的:‘蕉叶覆鹿。’他自称‘蕉下客’,可不是一只鹿吗?快做了鹿脯来!”








大观园里还有小鹿,贾兰曾经拿着弓箭射小鹿。 探春当然不想当鹿,可是她的命运却是逐鹿天下,最后被擒、惨死。

探春有逐鹿中原的理想,也有建功立业的决心。她出嫁后,应该是以王妃的身份,做了一番事业。可是由于丈夫死亡,她的事业也戛然而止。新国王上任后,探春被处死,或者被流放大海。

探春就是“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那头鹿。也是蕉叶覆鹿里的那头被人分而食之的鹿。

鹿的结局就是探春的结局。探春就是那头被人追逐,被人打死的鹿。才自精明志自高的她以悲剧告终。

秋爽斋外面的芭蕉暗喻了探春的爱好、忧伤、满腹哀愁,也记录着探春骨肉分离之苦,天涯羁旅之愁,在异国他乡打拼的喜怒哀乐,客死异乡的悲凉……

大观园里的小鹿,暗喻探春的雄心壮志,功亏一篑的惨烈。





发布于 2022-04-20 11:23

​赞同 6​​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喜欢收起​










南瓜南

南瓜南



阅读 || 成长
​ 关注




关于探春自称蕉下客,在这里分享一下我看过的一个解读。

首先解释一下“蕉叶覆鹿”这个典故

原文:郑人有薪于野者,偶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涂而咏其事。傍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

译文:郑国有个人在野外砍柴,碰到一只受了惊的鹿,便迎上去把它打死了。怕被别人看见,就把它藏在坑中,盖上蕉叶。过了一会儿,他忘了藏鹿的地方,便以为刚才是做了个梦,一路上念叨这件事。路旁有个人听说此事,便按照他的话把鹿取走了。

“蕉叶覆鹿”探春确实是那个被第一个人错过被第二个人捡走的鹿。

原因有几点

一是凤姐曾跟平儿说过“将来不知那个没造化的,挑庶正误了事呢;又不知那个有造化的,不挑庶正得了去”,关于探春挑庶正的问题,这里不会是一段闲笔,后文定会有相对应的情节与之呼应。

二是探春因为庶出三番二次被卷到是非里面,所以探春的庶出问题会伴随到她出嫁。这也与凤姐跟平儿说的那段话相呼应。

三是放风筝那块,先是两个凤凰风筝绞在了一处,又见一个门扇大的玲珑喜字带响鞭的风筝过来跟这两个风筝绞在了一起,最后三个风筝飘飘摇摇都去了。这是不是可以猜测探春开始是有一段姻缘,但是因为庶出问题正在纠葛,但不知为何突然被选中和亲。

因此探春自称蕉下客,也许就是对她命运的一个暗示。


编辑于 2023-02-11 12:48

​赞同 7​​4 条评论

​分享
​收藏​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1
 楼主| 发表于 2024-1-17 19: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蕉叶覆鹿
播报讨论上传视频

汉语词语


释义:春秋 时, 郑国 樵夫打死一只鹿,怕被别人看见,就把它藏在坑中,盖上蕉叶,后来他去取鹿时,忘了所藏的地方,于是就以为是一场梦。后以“蕉叶覆鹿”比喻得失荣辱如梦幻。












































中文名蕉叶覆鹿
外文名jiāo yè fù lù
解    释比喻得失荣辱如梦幻
典    源《列子》卷三〈周穆王篇〉


目录

1词汇信息
2详细释义
▪典源内容
▪典源译文
3同源典故
4相关阅读





词汇信息

播报
编辑

词目:蕉叶覆鹿

拼音:jiāo yè fù lù

解释:比喻得失荣辱如梦幻。




详细释义

播报
编辑




典源内容

《列子》卷三〈周穆王篇〉

郑人有薪于野者,偶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涂而咏其事。傍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既归,告其室人曰:「向薪者梦得鹿而不知其处;吾今得之,彼直真梦矣。」室人曰:「若将是梦见薪者之得鹿邪?讵有薪者邪?今真得鹿,是若之梦真邪?」夫曰:「吾据得鹿,何用知彼梦我梦邪?」薪者之归,不厌失鹿。其夜真梦藏之之处,又梦得之之主。爽旦,案所梦而寻得之。遂讼而争之,归之士师。士师曰:「若初真得鹿,妄谓之梦;真梦得鹿,妄谓之实。彼真取若鹿,而与若争鹿。室人又谓梦仞人鹿,无人得鹿。今据有此鹿,请二分之。」以闻郑君。郑君曰:「嘻!士师将复梦分人鹿乎?」访之国相。国相曰:「梦与不梦,臣所不能辨也。欲辨觉梦,唯黄帝孔丘。今亡黄帝孔丘,孰辨之哉?且恂士师之言可也。 [1]




典源译文

郑国有个人在野外砍柴,碰到一只受了惊的鹿,便迎上去把它打死了。他怕别人看见,便急急忙忙把鹿藏在没有水的池塘里,并用砍下的柴覆盖好,高兴得不得了。过了一会儿,他忘了藏鹿的地方,便以为刚才是做了个梦,一路上念叨这件事。路旁有个人听说此事,便按照他的话把鹿取走了。

回去以后,告诉妻子说:“刚才有个砍柴人梦见得到了鹿而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我现在得到了,他做的梦简直和真的一样。”

妻子说:“是不是你梦见砍柴人得到了鹿呢?难道真有那个砍柴人吗?现在你真的得到了鹿,是你的梦成了真吗?”

丈夫说:“我真的得到了鹿,哪里用得着搞清楚是他做梦还是我做梦呢?”砍柴人回去后,不甘心丢失了鹿。夜里真的梦到了藏鹿的地方,并且梦见了得到鹿的人。

天一亮,他就按照梦中的线索找到了取鹿的人的家里。于是两人为争这只鹿而吵起来,告到了法官那里。

法官说:“你最初真的得到了鹿,却胡说是梦;明明是在梦中得到了鹿,又胡说是真实的。他是真的取走了你的鹿,你要和他争这只鹿。他妻子又说他是在梦中认为鹿是别人的,并没有什么人得到过这只鹿。现在只有这只鹿,请你们平分了吧!”这事被郑国的国君知道了。

国君说:“唉!这法官也是在梦中让他们分鹿的吧?”为此他询问宰相。

宰相说:“是梦不是梦,这是我无法分辨的事情。如果要分辨是醒还是梦,只有黄帝和孔丘才行。现在没有黄帝与孔丘,谁还能分辨呢?姑且听信法官的裁决算了。” [2]




同源典故

播报
编辑

分鹿梦 分鹿覆蕉 士师分鹿 梦中得鹿 梦中案鹿 梦中蕉鹿 梦蕉鹿 梦里士师 梦鹿 得鹿 求鹿梦 蕉中梦 蕉中覆 蕉中鹿 蕉边梦 蕉隍讼 蕉鹿 蕉鹿梦 藏蕉梦 惊心蕉鹿 鹿梦 鹿蕉讼 [1]




相关阅读

播报
编辑

“蕉叶覆鹿”这个典故还得从《红楼梦》三十七回说起。话说探春、宝玉和黛玉要起一个诗社,取名“海棠社”,李纨提议大家把姓名改了,各自取一个别号,这样才显得脱俗。探春是诗社的最早发起者,她给自己取了一个别号:“我最喜芭蕉,就称‘蕉下客’罢。”黛玉一听,笑道:“你们快牵了她去,炖了脯子吃酒。”众人听了不大明白,黛玉说:“古人曾云‘蕉叶覆鹿’。她自称‘蕉下客’,可不是一只鹿了?快做了鹿脯来。”众人听了都笑起来。

看了这个故事,使人不禁莞尔,想来潇湘诸人真是好雅趣!而说起“蕉叶覆鹿”,还真有些来历,它最早见于《列子·周穆王》。传说郑国有个人在山上打柴,看到一头受惊的鹿,他赶上去把它打死了,但又恐怕别人看见,慌忙把鹿藏在一条干沟里,上面盖了些柴草(“蕉”同“樵”,即薪)。樵夫很高兴,过了一会儿,他重新回去,却找不到藏鹿的地方了,以为是做了场梦,还沿途向人说起这件事。有个人在一边听到了,就照他的话找到了那头鹿,回到家后,对妻子说:“刚才有个樵夫梦里打死一头鹿,却忘了藏鹿的地方,现在鹿却被我找到了,他果真做了个好梦呀!”妻子说:“恐怕是你梦见樵夫得到一头鹿吧!难道真有那个樵夫吗?现在你真的得到了一头鹿,我看你是做了一场梦吧!”这个人说:“反正我已经得到这头鹿了,还管什么他做梦我做梦呢!”

失去鹿的那个樵夫回到家后,似乎不甘心,夜里他做了一个梦,在梦里他真的梦见了藏鹿的地方,还梦见了找到鹿的那个人。第二天,他根据梦中所见,找到了此人。但那个人不承认,于是两人吵起来,告到法官那里。法官对樵夫说:“你起初真的得到了一头鹿,但又说是做梦;真的做梦见了鹿,又妄说是事实;他真的拿了你的鹿,你又同他争鹿。他老婆又说是做梦认取了别人的鹿。可见没有人真的得到过鹿,既然这样,这头鹿你们就一人一半吧!”

中国成语故事在关梦的典故很多,比如“庄生梦蝶”,“南柯一梦”,“一枕黄粱”;李白“梦笔生花”,曹操“梦中杀人”,如此等等。这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现象,我想它跟中国古人向来的人生情怀有着较大的关系。但两个人为了一个梦而去打官司,倒是亘古未有,闻所未闻。看了这个故事,不免让人感叹人生得失无常、世事变幻!后来郑国的国君听了法官“蕉叶覆鹿”这个断案,笑道:“嘻!大概法官也在做梦给人分鹿吧!”真所谓花非花,雾非雾,梦非梦。黛玉姊妹间原本一句玩笑的戏谑之语,却引出一个并不轻松的关于人生的哲学命题。白居易曾有《疑梦》这样一首诗:

鹿疑郑相终难辨,蝶化庄生讵可知?

假使如今不是梦,能长于梦几多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1
 楼主| 发表于 2024-1-17 19: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YYX-09薛震//威灵震薄海外

朱丝马迹==十六祖文宣&红楼梦作者朱三太子朱慈炤...【数百年故国,威灵震薄海外】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99&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九庙

历史知识


九庙怎么写好看:


九庙怎么写好看九庙书法图片

九庙历史词典解释

庙即宗庙。周制,天子七庙。汉代宗庙之制不用周礼 新莽地皇元年(20)又建九庙:一曰黄帝太初祖庙,二曰帝虞始祖昭庙,三曰陈胡王统祖穆庙,四曰齐敬王始祖昭庙,五曰济北愍王王祖穆庙,六曰济南伯王尊祢昭庙,七曰元城孺王尊祢穆庙,八曰阳平顷王戚祢昭庙,九曰新都显王戚祢穆庙。其后,历代皇帝均立九庙。杜甫《八哀诗·故司徒李公光弼》:“二宫泣西郊,九庙起颓压。”

词语分解:
九庙的解释 指帝王的宗庙。古时帝王立庙祭祀祖先,有太祖庙及三昭庙、三穆庙,共七庙。 王莽 增为祖庙五、亲庙四,共九庙。后历朝皆沿此制。汉书·王莽传下:“取其材瓦,以起九庙。” 晋 潘岳 西征赋:“由伪 新 之九庙,夸宗 虞 而祖 黄 。” 清 顾炎武 井中心歌:“有 宋 遗臣 郑思肖 ,痛哭 元 人移九庙。” 清 戴名世 徐节妇传:“数百年故国,威灵震薄海外,而一旦九庙隳,子孙夷,彼公侯将相,未闻有一如
九的字典解释 九 jiǔ 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九归
庙的字典解释 庙 (廟) miào 供奉祖先的房屋:家庙

历史知识推荐:皇览

书名。类书。三国魏刘劭、桓范、韦诞、王象、缪袭等人编辑。黄初三年222完成。为中国最早之类书。据传原有四十余部,一千余篇,八百余万字。南朝梁时尚存六百八十卷,隋时仅存一百二十卷。约于宋代全部亡失。清

关注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回复:九庙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1
 楼主| 发表于 2024-1-17 19:4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隳[huī,duò]
播报讨论上传视频

汉语文字








收藏



0


0











隳,汉语二级字 [3],读作隳(huī或duò),是指毁坏城墙或山头;又如:隳堕(毁坏;动摇);怠惰。通“惰” 。汉·贾谊《过秦论》和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中均有记载。 [1]












































中文名隳
拼    音huī,duò
部    首阝
记    载《过秦论》
注    音ㄏㄨㄟ
性    质汉字


目录

1现代释义
2相关词语
3古籍解释





现代释义

播报
编辑

(1)

毁坏城墙或山头;毁坏 [destroy wall or hill;destroy]

隳名城。――汉·贾谊《过秦论》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2)

又如:隳堕(毁坏;动摇);隳突(骚扰);隳圮(倾坍;倒塌);隳名(隐姓埋名)

(3)

怠惰。通“惰” [be lazy]。如:隳惰(懈怠);隳慢(怠惰;怠慢)

隳突

huītū

[bump;destroy] 冲撞,破坏,骚扰

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隳1

huī ㄏㄨㄟˉ

毁坏;崩毁:“~人之城郭。”




相关词语

播报
编辑

贼隳、窳隳、消隳、销隳、湮隳、颓隳、身败名隳、弛隳、颠隳、荡隳、隳堕、隳胆抽肠、隳残、隳凌、

隳损、隳心、隳名、隳颓、隳剌、隳顿、隳沦、隳胆、隳裂、隳硩、隳慢、隳落、隳敝、隳肝尝胆、隳官、

隳坏、隳肝沥胆、隳行、隳败、隳惰、隳引、隳突、隳斁、隳颠、隳废、隳摧、隳圮、隳脞、隳节、

隳节败名、隳亡、隳弛、隳形、隳靡。




古籍解释

播报
编辑

康熙字典

《广韵》许规切。俗隓字。《老子·道德经》故物或行或随,或响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宋玉·高唐赋》长吏隳官。

又通作堕。《礼·月令》继长增高,毋有坏堕。《释文》堕亦作隳。

又《读书通》与毁通。《荀子·富国篇》非将隳之也,说不免焉。《後汉·袁绍传》所过毁突。《文选》作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1
 楼主| 发表于 2024-1-17 19: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



0


0











吴江两节妇传
播报讨论上传视频

清朝戴名世所作散文


在宋、元以后的古代作家文集中,多有“节妇”,“烈女”传。这些文章,一般都是宣传封建的节烈观,露骨地维护旧礼教的。在众多的“烈妇”传中,戴名世此文却是相当独特的一篇。












































中文名吴江两节妇传
年    代清代
作    者戴名世
体    裁散文


目录

1作品原文
2作品注释
3作品翻译
4作品简析
5作者简介





作品原文

播报
编辑

吴江两节妇者[1],农家女也。姓许氏,家城西之石里村,长适张文达[2],次适周志达。岁乙酉[3],大清兵南下,公卿皆薙发迎降,浸寻及于吴江[4]。文达固以负贩为生[5],至是从明之一二遗臣起事,荷戈为小卒,战败不屈死。其家不知其存亡,使志达往侦之[6],亦被执,令薙发,不从,遂见杀。是时长年二十九,次年十九,相与号泣,备寻其夫尸。会溽暑[7],尸积城下者累累,皆糜烂不可辨识,乃已。

长既丧其夫,又无舅姑[8],其兄欲迎之归,谢曰[9]:“吾夫虽死,然此固夫家也,义不可以归宁母氏。”次事其姑甚谨,姑怜而散嫁之,涕泣被面谢曰[11]:“新妇所以不死者[12],将代吾夫以事其母,讵可失节他适?”久之,姑得疾,且危,赖妇以存者又七年。及姑濒死,诀日:“我死,依而姊居。”既丧,家财归于周氏子弟,遂依姊以居;各处—室,各奉其夫之主而祀之。两人固农家女,善治田,共种田三亩以自给;舍旁有隙地,度可容两棺,为生圹以待死[12]。吴俗多淫祠[13],好佛,妇人贫无依者,多为尼[14]。有一老尼,教两人薙发以从其教[15]。长曰:“不可。妇人之发,奈何与男子同去之?”次曰:“吾夫以不薙发死,而吾反薙之,何以见否夫于地下?”岁甲戌[16],长年八十,次年七十,尚躬耕如曩时[17]。乡之人悲之,请闻于有司,以旌其门[18]。两入泣且谢曰:“吾姊妹不幸遭多难,廉耻自爱,何旌之有也?且又无后,将旌之以为谁荣乎?”乡之人卒不能强也。

赞曰:吾尝读《顺治实录》[19],知大兵之初入关也,淄川人孙之獬即上表归诚[20],且言其家妇女俱已效国装[21]。之獬在明时,官列于九卿[22],而江淮之间一介之士[23]、里巷之氓[24],以不肯效国装死者,头颅僵仆,相望于道而不悔也。呜呼!彼孙氏之妇女,视许氏二女何如哉? [1]




作品注释

播报
编辑

[1]吴东:县名,今属江苏省。[2]适:嫁。[3]乙酉:顺治二年(1645)。[4]浸寻:逐渐。[5]负贩:负载货物随处贩卖,即做小买卖。[6]侦:了解,打听。[7]会溽暑:正值天气潮热。溽(rù入):湿气熏蒸。[8]舅姑:公婆。[9]谢:拒绝。[10]被面:掩面。[11]新妇:古代称儿媳为新妇。[12]生圹:人未死时预先准备好的墓穴。圹(kuàng旷):墓穴。[13]淫祠:滥建祠庙。[14]尼:尼姑。[15]薙发以从其教:剃去头发,出家为尼。“教”指佛教。[16]甲戌:康熙三十三年(1694)。[17]曩时:昔时。[18]旌(jīng京):旌表。封建时代官方给予谨守礼教道德者的一种荣誉,一般都要建牌坊或挂匾于门。[19]《顺治实录》:“实录”为中国历代所修每个皇帝统治时期的编年大事记。《顺治实录》为顺治期间的大事记。[20]孙之獬(xiè谢):淄川(今山东省淄川县)人明天启进士,官至侍讲,清兵入关后投降,因练勇守城有功,擢礼部右侍郎,旋以兵部尚书衔招抚江西,后为人弹劾夺职。[21]效国装:仿效满族装束。[22]九卿:封建时代中央政府的九名高级官,各代所指不一,明代以六部尚书、都察院都御史、通政司使、大理寺卿为九卿。[23]介:与“芥”通,芥菜籽贱而小,故常以“一芥”喻低微贫贱之人或微小事物。[24]氓(méng蒙):百姓。 [1]




作品翻译

播报
编辑

吴江两名节妇,是农家的女子,姓许,家在城西的石里村,老大嫁给了张文达,老二嫁给了周志达。 乙酉年,清兵南下,达官贵人都剃发降敌,不久敌兵就打到了吴江。张文达原本以挑担卖货为生,这时跟着明朝一些遗民起事反抗,拿起武器做了一名小卒,战败后因不屈服而死。他家里不知道他是死是活,就让周志达去打听,周志达也被清兵抓住,清兵让他剃发,他不从,就被杀了。当时姐姐二十九岁,妹妹十九岁,姐妹二人在一起号啕大哭,准备寻找夫婿的尸骨。恰逢天气湿热,堆积于城下的尸体都糜烂不可辨识,才作罢。

姐姐已经失去了丈夫,又没有公婆,他的哥哥想接她回家,她拒绝说:“我丈夫虽死了,但这里本是我丈夫家。从道义来讲我不可以回娘家。”妹妹侍奉婆婆很谨慎,婆婆可怜她,要遣散她把她嫁给别人,她泪流满面拒绝说:我之所以不死,是为了代替我的夫君侍奉他的母亲,怎么能失去节操嫁给他人呢?“不久,婆婆得病,快要死去,又依赖她存活了七年。等到婆婆快死时,和她诀别说:“我死后,你就和你姐姐同住吧。”婆婆死后,妹妹把家里的财产都归还给周家后人,自己就依傍着姐姐住下了。姐妹俩各居一宝,各自供奉丈夫的牌位祭祀。

两人本来就是农家女子,善于耕田,一起种了三亩田来养活自已。屋舍旁边有空地,大约可以容纳两副棺木,她们就为自己挖好了墓穴来等待死去。吴地喜欢滥造祠堂,好佛教,贫困无依的妇女,多做尼姑。有一个老尼姑,叫她们刹发为尼。姐姐说:“不可以,妇人的头发怎么能和男子一起剃去呢?”妹妹说:“我丈夫因为不愿剃发而死,我反而把头发剃了,我死后有何面目见我夫君?”甲戊年,姐姐八十,妹妹七十,还像从前一样耕田。乡里人可怜她们,向官府汇报她们的事迹,请求为她们建造贞节牌坊以示表扬。两人哭着拒绝说:“我们姐妹不幸遭遇很多苦难,廉洁有羞耻之心,懂得自爱,有什么可表彰的?况且又没有后代,表扬我们将要把它当成谁的荣耀呢?”乡里人最终勉强不了她们。

我称赞说:我曾经读《顺治实录》,知道清兵才入关时,淄川人孙之獬立即上表投降,并且说自己家的妇女都已经效仿朝廷着装了。之獬在明朝时,官列九卿,而江淮之间的普通百姓,因为不肯效仿朝廷着装而死的,在道路上到处都是,却也毫不后悔。唉,那孙氏妇女,与许氏姐妹相比又如何呢? [2]




作品简析

播报
编辑

在此文中,封建的节烈观固然有所表现,但作者所着重表现的,是人民群众对清王朝暴政的抗争精神。农家女许氏姐妹的丈夫,一在抗清武装斗争中战死,一因抗拒剃发令而被杀,这样,二女为夫守节,就不能看作单纯出自节烈现;她们后来的拒不剃发,固然是因为不愿为尼,却也有承继丈夫反清之志的意思。作者把她们作为坚持民族气节的劳动妇女来写,流露了强烈的民族感情。“赞语”揭出明时官列九卿的孙之獬“上表归诚”,举家妇女“俱效国装”,以之与“一介之士,里巷之氓,以不肯效国装死者,头颅僵仆,相望于道而不悔”相对照,盛赞人民群众的反清斗争,面对可耻变节的冠带之流表示了极大的鄙薄。 [1]




作者简介

播报
编辑

戴名世(1653~1713) 字田有,一字褐夫,号南山,别号忧庵。“桐城派”奠基人、文学家 。20岁授街养亲,27岁所作时文为天下传育,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应级试,二十六年,以 贡生考补正兰旗教习,授知县,因愤于“悠悠斯世,无可与语”,不就。漫游燕、越、齐、 鲁、越之间。四十五年举应天试,四十八年,中进士第一,殿试中一甲二名,授翰林院编修 。五十年科,左都御史赵申乔,据《南山集·致余生书》中引述南明抗清事迹,参2戴名世 “倒置是非,语多狂悖”,“祈敕部严加议处,以为狂妄不敬之戒”。由是,《南山集》案 发,被录下狱。五十三年三月六日被杀于市。著有《四书朱子大全》以及大量散文。同族后人戴衡搜集整理遗文,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编成《戴南山先生全集》14卷,光绪时刊行传世。 [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1
 楼主| 发表于 2024-1-17 19:5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戴名世[dài míng shì]
播报讨论上传视频

代表作品四书朱子大全








收藏



0


0










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戴名世(1653~1713),字田有,一字褐夫,号药身,别号忧庵,晚号栲栳,晚年号称南山先生。死后,讳其姓名而称之为“宋潜虚先生”。又称忧庵先生。江南桐城(今安徽桐城)人。

康熙四十八年(1709)己丑科榜眼。 [1]戴名世20岁授徒养亲,27岁所作时文为天下传诵。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应试。二十六年,以贡生考补正蓝旗教习,授知县,因愤于“悠悠斯世,无可与语”,不就;漫游燕、赵、齐、 鲁、越之间。 康熙五十年(1711),左都御史赵申乔据《南山集·致余生书》中引述南明抗清事迹,参戴名世 “倒置是非,语多狂悖”,“祈敕部严加议处,以为狂妄不敬之戒”——由是,《南山集》案发,被逮下狱。五十二年二月初十日 [2]被杀于市,史称“南山案”,戴名世后归葬故里,立墓碑文曰“戴南山墓”。












































别    名忧庵
所处时代清朝,(1653~1713)
出生地安徽桐城
出生日期1653年
逝世日期1713年
主要作品《四书朱子大全》
本    名戴名世
职    业文学家
官    位翰林院编修
成    就康熙四十八年榜眼


目录

1人物生平
▪背景
▪执教
▪晚年
2史料记载
3人物成就
▪文史成就
▪史论评价
▪史传文学
▪讽刺小品
▪先君序略
4背景资料





人物生平

播报
编辑




背景




戴名世散文选集
戴名世,1653年三月十八日(4月16日)生,幼时家境相当贫寒,对他来说,这是一个窘困多艰的时期,也是一个发愤立志的时期。其坎坷不平的生活经历,以及由此而来的生活磨炼,不仅铸就了戴名世独特的性格特征,而且也为他日后的思想发展奠定了坚固的基础。戴名世自幼即刻苦上进,力学古文不辍。他“一日不读书,辄忽忽如有亡失;但得一书,往复观玩,可以忘寝食”(《与朱生书》)。戴名世六岁开蒙就读,十一岁熟背《四书》《五经》,被乡里长辈公认为戴氏“秀出者”(《戴母唐孺人寿序》)。由于孜孜不倦的追求,戴名世年未及弱冠即善为古文辞,二十岁起开始授徒以养亲,二十八岁以秀才入县学,不久后以拔贡生入京师,补为正蓝旗教习。



执教

戴名世十三年的开馆执教,使其对社会对生活都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在明清之际炽热的民族思想推动下,戴名世在青少年时期就日渐树立起“视治理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戴名世遗文集
戴名世三十四岁时被督学使者李振玉荐入国子监。作为一个正直的文士,他不愿“曳侯门之裙”,因此只能过着冷落、孤寂的生活。此后,他在京师与徐贻孙、王源、方苞等人相聚,往往“极饮大醉,嘲谑骂讥”,使达官贵人们侧目。戴名世与方苞等人的结合,是以针砭时弊、振兴古文为共同旨趣的。他们每每“酒酣论时事、吁嗟咄嘻,旁若无人”(戴名世《北行日记序》)。这毫无疑问招来了公卿大夫们的仇视和攻击。而他们在古文创作方面的长期切磋研讨,也有力地推动了古文的发展;他们的古文创作实践,又哺育着桐城派的诞生。
戴名世早就立下了“欲上下古今,贯穿驰骋,以成一家之言。……则于古之人或者可以无让”(《初集原序》)的宏大愿望。当时,因为明史资料散逸颇多,有些又失于记载,因此尚无人能写明史。而戴名世每以史才自负,他很想仿效《史记》形式,作出纲目,然后广泛搜罗资料,相互参证,力求真实,写出一部有价值的著作。因此他广游燕赵、齐鲁、河洛并江苏、浙江、福建等地,访问故老,考证野史,搜求明代逸事,不遗余力。一时之间,文名播于天下。

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戴名世的弟子尤云鹗把自己抄录的戴氏古文百余篇刊刻行世。由于戴氏居南山冈,遂命名为《南山集偶抄》,即著名的《南山集》。此书一经问世,即风行江南各省,其发行量之大,流传之广,在当时同类的私家著作中是罕见的。正是这本书,使戴名世流芳文坛两百多年,却也使他遭致杀身大祸。




晚年

戴名世的晚年,基本上持一种与清政府合作的态度。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戴名世年已五十二岁,赴顺天乡试,中第五十七名举人。第二年参加会试未中,复于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再试,中会试第一名,殿试以一甲第二名进士及第(俗称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在京供职,参与明史馆的编纂工作。时过两年,即因行世已久的《南山集》中录有南明桂王时史事,并多用南明三五年号,被御史赵申乔参劾,以“大逆”罪下狱,又两年后1713年二月初十 [2](3月31日)被处死,死年六十岁。此案株连数百人,震动儒林。当时政界和学术界的知名人士如桐城派开山鼻祖方苞、侍郎赵士麟、淮阴道王英谟、庶吉士汪汾等三十二人”都被牵连其中。这就是著名的“清初三大文字狱”之一的“《南山集》案”。“《南山集》案”的发生有着深刻的政治背景和社会原因。满清贵族入关掌握中原政权后,虽然采取了一些笼络人心的措施,但“剃发”、“圈地”等一系列野蛮的民族压迫政策乃使人心思变,清统治颇为不稳。于武力镇压后,清廷又特别重视从思想上加以严厉钳制,动辄屡兴大狱,深文周纳,罗织罪名,对他们认为不驯服的知识分子进行酷烈的镇压。戴名世遂罹其难。




史料记载

播报
编辑




戴名世之墓
戴名世,字田有,桐城人。生而才辨隽逸,课徒自给。以制举业发名廪生,考得贡,补正蓝旗教习。授知县,弃去。自是往来燕、赵、齐、鲁、河、洛、吴、越之间,卖文为活。喜读太史公书,考求前代奇节玮行。时时著文以自抒湮郁,气逸发不可控御。诸公贵人畏其口,尤忌嫉之。尝遇方苞京师,言曰:“吾非役役求有得于时也,吾胸中有书数百卷,其出也,自忖将有异于人人。然非屏居深山,足衣食,使身无所累,未能诱而出之也。”因太息别去。康熙四十八年,年五十七,始中式会试第一,殿试一甲二名及第,授编修。又二年而《南山集》祸作。
先是门人尤云鹗刻名世所著《南山集》,集中有《与余生书》,称明季三王年号,又引及方孝标《滇黔纪闻》。当是时,文字禁网严,都御史赵申乔奏劾《南山集》语悖逆,遂逮下狱。孝标已前卒,而苞与之同宗,又序《南山集》,坐是方氏族人及凡挂名集中者皆获罪,系狱两载。九卿覆奏,名世、云鹗俱论死。亲族当连坐,圣祖矜全之。又以大学士李光地言,宥苞及其全宗。申乔有清节,惟兴此狱获世讥云。名世为文善叙事,又著有《孑遗录》,纪明末桐城兵变事,皆毁禁,后乃始传云。




人物成就

播报
编辑




文史成就

戴名世在文学、史学方面都有相当大的成就。从《南山集》中可看出他的散文是沿着明代唐宋派的道路在发展,有其特色。他与桐城派方苞交往甚密,论文主张对桐城派古文的发展有一定影响。他认为作文当以“精、神、气”为主,语言文字为次(《答张、伍两生书》)。他又认为文章之所以能传神,关键在于“义理”,而“语气”则是从属之物(《有明历朝小题文选序》)。他提倡文章要平易自然而言之有物,反对藻饰剽窃,认为“自然之文”才是文章的最高标准,而文章只有讲究“精”与“神”才能达到“自然”的境界。同时,他又指出自然之文也必须“道、法、辞”三者均备,即思想内容、结构法则与语言结合,三者缺一不可(《与刘言洁书》《己卯行书小题序》等)。所有这些主张都为桐城派的形成奠定了相当的理论基础。

戴名世文章以史论、史传、游记、序跋为主。他对史学很感兴趣,时常倾慕司马迁、欧阳修独自修撰《史记》《五代史》。他每读《史记》,联想今世,常感慨激发,痛惜明清之际许多可歌可泣的忠臣义士以及许多使人痛恨的乱臣贼子事,皆湮没于世,而有明一代的成败得失,也不得闻之于后人。因此他决心仿效司马迁、欧阳修,立志修撰《明史》。这样他在漫游天下时就有心收集轶闻遗编,特别是有关南明王朝的史事。他曾说自己“二十年来,搜求遗编,讨论掌故,胸中觉有万卷书,怪怪奇奇、滔滔汨汨,欲触喉而出……欲将之名山中,洗涤心神,餐吸沆瀣,息虑屏气,久之乃敢发凡起例,次第命笔”(《与刘大山书》)。由于他生活十分穷困,藏书甚少,又忙于教书,亦无闲瑕,因此他本来是准备等材料搜集全之后,年老退隐名山,专事著述,但此愿未了而大难猝然临头。他著述的志愿虽然最终未能完成,但《南山集》一书亦可名垂后世,足彰其志。他所撰的史论、史传等,算是对行游天下、考稽放失旧闻的一个小结。




史论评价

他的史论言辞犀利,议论透辟,如《老子论》《范增论》《抚盗论》《史论》等。后代学者称赞他“才气汪洋浩瀚,纵横飘逸,雄浑悲壮,举动得《左》《史》《庄》《骚》神髓”(萧穆《戴忧庵先生事略》)。其中《老子论》认为老子所言,多“涉历世故之道,”愤恨道教徒妄托老子为教主;《范增论》认为“定天下者必明于天下之大势,而后可以决天下之治乱”;《抚道论》认为“群盗”是“假手于文武大吏”,这种官吏正是“国家之大盗”;《史论》认为《史记》《五代史》为良史,以上这些都可谓是真知灼见。




史传文学

名世最佳的散文首推史传文学和游记。《南山集》今本卷六、七、八的数十篇传记,卷十一的五篇《日记》,卷十二《孑遗录》,卷十三的四篇《纪略》等,既表彰了明亡之后坚持民族气节、隐居不仕的读书人,又歌颂了抛却一己之私、奔走于抗清事业的忠贞烈士,同时还在有的章节(如《曹先生传》)中将他们与那些“受人主知遇得富贵而反颜事仇者”作一对比,讥刺了为求富贵而摇身一变、腆颜事清的无耻故明官僚。戴名世以史迁为师,史传作品成就最高,或谓“先生为文得司马子长之神,归熙甫后一人”(邓实《戴褐夫集跋》)。《画网巾先生传》是他的名篇,堪称史传文学中的佳作。此文用极其生动的笔调刻画了一个“其姓名爵里皆不得而知”的反清英雄形象,虽实录其事而人物个性鲜明,通篇寓庄于谐,情趣盎然,继承了司马迁史传文学的优秀传统。因为他的史传普遍笔法生动洗练而又述事周详,故梁启超称赞他“史才特绝”。

《南山集》中的一些游记散文如《游天台山记》《龙鼻泉记》《雁荡记》《游大龙湫记》等,“空灵超妙”(方宗城《桐城文录序》),写山川景色颇细,文笔清丽生动。




讽刺小品

戴名世写讽刺小品文说精,如《鸟说》《邻女语》《醉乡记》等都相当有名。这些小品文拟人写物、以物喻人,针砭时事,入木三分。《鸟说》用小鸟的遭遇倾诉自己和身处底层的人民的不幸,堪称短篇佳制。《邻女语》是一篇寓言体杂文,写西邻女陋而善嫁,东邻女虽美而无聘之才,出现这种反常现象的原因是因为西邻女善于取悦世人,“随时为巧靡之涂妆”,而东邻女却不以媚世以邀宠,故终“无聘之者”。这个小品讽刺了当时社会上是非不分、黑白颠倒、埋没人才的丑恶现象。《醉乡记》则用一个“天地为之易位,日月为之失明”的大醉乡来讽刺当时社会。在这个醉乡里,少数清醒者却反而被醉客“指以为笑”。与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表现了异曲同工的深刻寓意。

《南山集》原刻本遭禁毁已不可见,但它为作者在历史上留下了铮铮文名。而在《南山集》案中首告戴名世的赵申乔,无论他与戴有否嫌隙,为了对朝廷表忠诚而不惜致人于罪,毕竟难免有邀功请赏之嫌,且祸及数百人,酿成一个大肆迫害文人学士的文字狱案,因此赵申乔颇为士林所不齿。而戴名世的著作虽遭焚毁,沉冤数百年,但后人对其人品文章都十分景仰,以致于其后的一百几十年中,清朝统治者虽上下搜索,几令禁毁,但《南山集》仍不断被人们秘密传抄,不时变换名称在民间出现。为逃避迫害者的耳目,人们将其改名为《潜虚先生文集》流传于世。清中叶道光以后,清廷对文化的控制有所松动,所刻版本逐渐增多。戴名世生前所刊印的《南山集偶抄》所收文章仅百十余篇,其数量仅占戴氏全部著作的五分之一。作者死后,陆续有人搜集整理其遗作,如道光年间其族人戴钧衡编《潜虚先生文集》,光绪年间张仲沅编《戴南山先生古文全集》等,后来又有许多翻印本。然诸书中均有脱漏讹误。今中华书局《戴名世集》,乃王树民以张氏刻本为基础,兼取见于各本而为张氏未收之文、及作者部分手稿,汇集成书。全书共十五卷,以文体分类,收集完备,是最为流行的本子。




先君序略

先君讳硕,字孔万,号霜岩,一号茶道人。家世孝弟力田,以赀乡里。里中皆称戴氏忠厚长者,县大夫辄尝馈问,以风示县人。

先君为人醇谨,忠厚退让,从不言人过矣。与人交,无畛城;与人语,辄以为善相劝勉,津津不休,一见之此语,再见之亦此语,有兴起者,辄喜不寐。无老幼贤愚,皆服其长者,不敢犯;犯之亦不校,生平未尝有与人失色失言者。第其艰难险阻,备尝人间苦,不能以告人也。岁甲午,年二十一,补博士弟子。家贫,以授经为业。岁辛丑、壬寅间,始担囊授徒庐江,岁一再归,博奉金以活家口。顷授徒里中,然性不喜家居,辄复客于外。今竟死于外。呜呼,悲哉!

其为文不属草,步阶前数回,即落笔就之,不改窜一字。尤喜诗。诗辞大抵多悲思凄楚之音,凡百余卷,皆可传诵也。自以荏苒半生,坎坷无一遇,米盐常缺,家人儿女依依啼号,尝曰:“读书积善欲获报,如捕风捉影。如吾等者,岂宜至此!”时形诸感叹。家人唯吾母事之谨,儿子辈妄意他时富贵以娱亲,朝夕定省、甘旨皆缺。

先君卒于陈家洲。洲去县一百四十里,以去岁十月初一日往。先是,先君客舒城山中,夏秋之间治装归矣。忽疮起于足,痛几危,越月始稍稍愈,愈而归。归不复去,以山多峻岭,不可骑,难以徒步也。居无何,足大愈。适吴氏来请,遂去。名世送之郭外,岂知其永诀而遂不复见乎!到洲五十日而卒。先是,十日前有书来,云疮发于项偏左。名世等以先君壮年盛德,此足疾余毒,不为意。已而诸生知不可起,始使人来报,比至,则已不及待矣。先君居洲未两月,而洲之人皆感动。其死也,皆呱呱而泣曰:“天无眼矣!”呜呼!人莫不有死,而先君客死,早死,穷死,忧患死,此不肖名世所以为终天之恨,没世而不能已者也。

参考译文:先君的名字叫戴硕,字孔万,号霜岩,又号茶道人。家中世代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努力耕种,凭借钱财在乡里称雄。乡里人都称赞姓戴的家族出忠厚而有德行的人,县里的官员常去馈赠慰问,以此来教诲县里的人。

先君做人醇朴恭谨,忠厚谦让,从来不说别人的过失之处。和人交往没有界限和范围;和人说话,总是喜欢劝勉别人做善事,津津乐道,说个不停,第一次见人说这样的话,第二次见人也还是这样的话,一旦有立即感奋响应的人,他就会高兴的睡不着觉。无论年龄大的还是年龄小的,贤能的还是愚笨的人,都叹服他是有德行的人,不敢冒犯他;即使有人冒犯他也不计较。生平不曾和其他人红过脸或是在人面前说话失言过。但他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尝尽了人间的苦处,却从不把它告诉别人。甲午年,他二十一岁时,补官任博士弟子。因家里贫穷,以教授经书为职业。辛丑、壬寅年间,开始在庐江一带背着口袋教授学生。一年回家两次,博士弟子一职得来的薪俸用来养家糊口。近年来,在乡里教授学生,然而生性不喜欢居住在家里,就又客居在外。现在竟然死在外面。唉,悲哀呀!

先君写文章不起草,只需在阶梯前来回走几次,就能落笔成文,且不需修改一个字。尤其喜欢写诗,诗词的内容大多是悲伤凄楚的情调,总共一百多卷,都可以为世人传诵。时间不知不觉中过去半生,但科举考试却一生坎坷,没有机遇。家里米和盐之类的生活用品常常缺少,家里的儿女们也常饿的啼哭不止,他曾说过:“想要靠读书积累善行获取回报,就象风和影子一样都是抓不着的。像我这样的人,难道就应该到这种地步吗?”当时的感叹都表现了出来。家中的人只有我的母亲侍奉他非常恭谨,儿子一辈的人狂妄地想有一天富贵时能使父母欢乐,但却连早晚向父母问安,准备美味的食物都无法做到。

先君死在陈家洲。陈家洲距离县城有一百四十里路,他在去年十月初一前往。在此以前,他客居舒城山中,夏末秋初时收拾行装准备回家了。突然脚上起了疮,很痛,过了一个月稍稍有了好转,于是就回家了。回家后不再离开,因为山多陡峻,连绵起伏,不能骑马,有脚病也难以步行。过了不久,脚疮痊愈,恰逢吴家人来请,就离开家前往。我送他到城外,哪里能知道那竟然是永远的诀别就不再见面了呀!他到陈家洲五十天死的。这之前的十天前有他的家书一封,说是在脖子偏左的地方起了疮。我们认为父亲正值壮年,又有美好的品德,这不过是脚病的余毒而已,没放在心上。不久,他的学生看病情不能好转,才派人来家报信,等到那里以后,已经来不及了。父亲住在陈家洲不满两个月,可那里的人都被他的德行所感动。他死后,人们都不停地哭着说:“老天真是不长眼呀!”唉!人没有不死的,可是父亲却是客死在外,过早而死,穷困而死,忧患而死,这是不肖的我一辈子的悔恨呀,到死都不能消除。




背景资料

播报
编辑

《南山集》案

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十月,左都御史赵申乔以“狂妄不谨”的罪名弹劾戴名世,谓其“妄窃文名,恃才放荡,前为诸生时,私刻文集,肆口游谈,倒置是非,语多狂悖,逞一时之私见,为不经之乱道,……今名世身膺异教,叨列巍科,犹不追悔前非,焚书削板;似此狂诞之徒,岂容滥侧清华?臣与名世,素无嫌怨,但法纪所关,何敢徇隐不言?……”

康熙皇帝命刑部审核此事。刑部官员从《南山集》的《与余生书》中找到了“罪证”。《与余生书》是戴名世写给他的一个门人余湛的。余湛曾偶然同僧人犁支交谈,说及南明桂王之事。犁支本是南明桂王宫中宦者,桂王被吴三桂所杀后,他遂削发为僧,皈依佛教。犁支是亲自经历过南明朝之人,他所述之事应当比较可靠。戴名世得知此消息后,忙赶至余生处,但犁支已离去,二人未能晤面。戴名世于是嘱咐余生把所听到的情况写给他,并与方孝标所著《滇黔纪闻》加以对照,考其异同,发现了一些可疑之处。于是戴名世又写信给余生,询问犁支下落,欲与其“面谈共事”。这就是戴名世因而获罪的《与余生书》的由来。

其书中云:“……昔者宋之亡也,区区海岛一隅,仅如弹丸黑子,不逾时而又已灭亡,而史犹得以备书其事。今以弘光之帝南京,隆武之帝闽越,永历之帝两粤、帝滇黔,地方数千里,首尾十七八年,揆以春秋之义,岂遽不如昭烈之在蜀,帝昺之在崖州,而其事渐以灭没?……”《与余生书》直接写出了南明政权弘光、隆武、永历三任年号,且信中又将南明小王朝与三国时期偏居川中的蜀汉、南宋末年退守崖州的宋帝昺相提并论。这毫无疑问触动了清统治者敏感的政治神经。康熙龙颜大怒,刑部遂穷究猛治,以“大逆”定狱,提出了株连九族的惩办意见,拟将戴名世凌迟处死,其“弟平世斩决,其祖、父、子孙、兄弟、伯叔父兄弟之子,俱解部立斩,其母女妻妾姊妹、子之妻妾、十五岁以下子孙、伯叔父兄弟之子,给功臣为奴”。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二月又下诏“法外施仁”,把戴名世凌迟改为斩首,其家人等皆加恩宽免。

与此事有瓜葛被株连者甚众。为刻《南山集》出资的尤云鹗、刻《南山集·孑遗录》的方正玉、为《南山集》作序的方苞等人以绞刑论处。后来康熙又出于收买人心的需要,将原定处死的近百人改为流徒黑龙江宁古塔,罚入汉军旗籍。这时余湛已先死于狱中。后来康熙得知方苞擅长古文,是个难得的人才,遂又下令将其召回,赦免其罪,加以任用。又因《南山集》多采用方孝标《滇黔纪闻》中所载南明桂王明史事,遂牵连至方氏宗族,一并治罪。当时方孝标已经去世,亦因《滇黔纪闻》文字案被剖棺戳尸,妻儿等人被发配流放于黑龙江(后亦被宽免),财产尽没入官。《南山集》案牵连人数达三百人之多,是清前期较大的一桩文字狱案。而戴名世、方孝标的所有著作及书板被清查以烧毁,列为禁书。戴名世死后,由其弟辅世自京扶榇回故里,葬于所居南山冈砚庄之南。

《南山集》一案的缘由

戴名世究为何故被赵申乔参劾,二人是否真如赵申乔在奏疏中所特意声明的“素无嫌怨”?《南山集》一案是否罚不当罪,又何故牵连人数如此之广?历来说法纷陈。清末民国初人周贞亮在无名氏《记桐城方戴两家书案》辩证后所附“识语”说,戴名世会试时名列第一,殿试却屈居第二,仅为“榜眼”,而状元赵熊诏就是赵申乔之子;且戴名世在士林中素享盛名,赵熊诏则才名不显,当时不少人传言赵因贿赂而为状元,赵申乔故先发制人,罗织罪名置戴于死地,以断他人追究之想、塞他人议论之口云云。这一传闻听来虽不为无理,但真凭实据却难以稽考。戴名世与明末清初时的一批遗民毕竟是不同的,他是清王朝科举进士,他早年与清廷不合作的态度到了后期已发生明显转变。他于桐城南山砚庄“隐而复出”,就是他改变态度与清廷合作的突出标志,他已经开始积极为清政府服务了。

《南山集》一案,究其原委,只是因为戴名世《与余生书》中叙弘光帝南京一段,并于文中书“永历”年号等;至于《孑遗录》,虽然记述了明季桐城被兵乱始末,有弘光年号,但也并无特别直接触犯清廷权威的言论。对于南明年号问题,乾隆四年曾修明史,特别到了嘉庆朝,皇帝特谕:甲申以后存福王年号,丙戍以后存唐王年号,戊子以后存桂王年号。这实际上已经不存在因写南明年号而获罪的问题了。《南山集》案之所以处置如此酷烈,株连如此广泛,还是由当时清王朝的政治大气候所决定的,也就前文所说的清廷对知识分子进行思想钳制的需要。中国历史上许多王朝在创建不久,几乎都要紧系文网,对文人进行弹压与恐吓,这似乎已成惯例,而清代尤甚。《南山集》案发时,明清之际的一批遗民如顾炎武、黄宗羲、冒辟疆等人虽已故去,但他们提倡“反清复明”、讲究“夷夏之别”的影响仍然存在,其弟子布于天下。清廷兴“庄史《明史》案”、“《南山集》案”,无非是借此起到敲山震虎、杀一儆百之作用。由于清政府抓住此事大作文章,《南山集》案就由单纯的年号、明史事而渲染成了旨在谋反的叛逆之举,戴名世也因此被推进了万劫不复的绝境,连清廷重臣大学士李光地亲自出面,“欲疏救于万死一生之地”,也“卒不可得”。

民族意识和爱国思想

虽然如此,《南山集》中还是不少章节、言辞表现了一定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思想。集中用大量的篇幅记载明末清初的史实。史传文学如《朱铭德传》《杨刘二王合传》《杨维岳传》《左忠毅公传》等,或歌颂抗清义士,或表彰入清隐居不仕、品节高尚的志士仁人。其中《左忠毅公传》记故明大臣左光斗事,较《明史》更为详尽具体。而如《弘光乙酉扬州城守纪略》一篇更是赞颂史可法守卫扬州、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并对清兵在扬州城破后屠城七日的罪行加以揭露,全然不知避讳,竟直书其事,表现出了戴氏作为“信史”的胆略。这当然也成为他遭祸的原因之一。

另外,戴名世品性高傲不羁,对达官贵族和那些欺世盗名的无耻文人非常痛恨。他在《南山集·北行日记》中就说自己常“酒酣论时事,吁嗟咄嘻,旁若无人”。这些犀利的言辞难免会触动一些人的“隐疾”,遭到忌恨。他在《与刘大山书》中曾说自己“古文多愤世嫉俗之作,不敢示世人,恐以言语获罪”。即使这样,他最终还是“以言语获罪”,这在当时也是一个正直文人悲剧性的必然命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1
 楼主| 发表于 2024-1-17 19:5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戴名世[dài míng shì]
播报讨论上传视频

代表作品四书朱子大全








收藏



0


0










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戴名世(1653~1713),字田有,一字褐夫,号药身,别号忧庵,晚号栲栳,晚年号称南山先生。死后,讳其姓名而称之为“宋潜虚先生”。又称忧庵先生。江南桐城(今安徽桐城)人。

康熙四十八年(1709)己丑科榜眼。 [1]戴名世20岁授徒养亲,27岁所作时文为天下传诵。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应试。二十六年,以贡生考补正蓝旗教习,授知县,因愤于“悠悠斯世,无可与语”,不就;漫游燕、赵、齐、 鲁、越之间。 康熙五十年(1711),左都御史赵申乔据《南山集·致余生书》中引述南明抗清事迹,参戴名世 “倒置是非,语多狂悖”,“祈敕部严加议处,以为狂妄不敬之戒”——由是,《南山集》案发,被逮下狱。五十二年二月初十日 [2]被杀于市,史称“南山案”,戴名世后归葬故里,立墓碑文曰“戴南山墓”。












































别    名忧庵
所处时代清朝,(1653~1713)
出生地安徽桐城
出生日期1653年
逝世日期1713年
主要作品《四书朱子大全》
本    名戴名世
职    业文学家
官    位翰林院编修
成    就康熙四十八年榜眼


目录

1人物生平
▪背景
▪执教
▪晚年
2史料记载
3人物成就
▪文史成就
▪史论评价
▪史传文学
▪讽刺小品
▪先君序略
4背景资料





人物生平

播报
编辑




背景




戴名世散文选集
戴名世,1653年三月十八日(4月16日)生,幼时家境相当贫寒,对他来说,这是一个窘困多艰的时期,也是一个发愤立志的时期。其坎坷不平的生活经历,以及由此而来的生活磨炼,不仅铸就了戴名世独特的性格特征,而且也为他日后的思想发展奠定了坚固的基础。戴名世自幼即刻苦上进,力学古文不辍。他“一日不读书,辄忽忽如有亡失;但得一书,往复观玩,可以忘寝食”(《与朱生书》)。戴名世六岁开蒙就读,十一岁熟背《四书》《五经》,被乡里长辈公认为戴氏“秀出者”(《戴母唐孺人寿序》)。由于孜孜不倦的追求,戴名世年未及弱冠即善为古文辞,二十岁起开始授徒以养亲,二十八岁以秀才入县学,不久后以拔贡生入京师,补为正蓝旗教习。



执教

戴名世十三年的开馆执教,使其对社会对生活都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在明清之际炽热的民族思想推动下,戴名世在青少年时期就日渐树立起“视治理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戴名世遗文集
戴名世三十四岁时被督学使者李振玉荐入国子监。作为一个正直的文士,他不愿“曳侯门之裙”,因此只能过着冷落、孤寂的生活。此后,他在京师与徐贻孙、王源、方苞等人相聚,往往“极饮大醉,嘲谑骂讥”,使达官贵人们侧目。戴名世与方苞等人的结合,是以针砭时弊、振兴古文为共同旨趣的。他们每每“酒酣论时事、吁嗟咄嘻,旁若无人”(戴名世《北行日记序》)。这毫无疑问招来了公卿大夫们的仇视和攻击。而他们在古文创作方面的长期切磋研讨,也有力地推动了古文的发展;他们的古文创作实践,又哺育着桐城派的诞生。
戴名世早就立下了“欲上下古今,贯穿驰骋,以成一家之言。……则于古之人或者可以无让”(《初集原序》)的宏大愿望。当时,因为明史资料散逸颇多,有些又失于记载,因此尚无人能写明史。而戴名世每以史才自负,他很想仿效《史记》形式,作出纲目,然后广泛搜罗资料,相互参证,力求真实,写出一部有价值的著作。因此他广游燕赵、齐鲁、河洛并江苏、浙江、福建等地,访问故老,考证野史,搜求明代逸事,不遗余力。一时之间,文名播于天下。

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戴名世的弟子尤云鹗把自己抄录的戴氏古文百余篇刊刻行世。由于戴氏居南山冈,遂命名为《南山集偶抄》,即著名的《南山集》。此书一经问世,即风行江南各省,其发行量之大,流传之广,在当时同类的私家著作中是罕见的。正是这本书,使戴名世流芳文坛两百多年,却也使他遭致杀身大祸。




晚年

戴名世的晚年,基本上持一种与清政府合作的态度。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戴名世年已五十二岁,赴顺天乡试,中第五十七名举人。第二年参加会试未中,复于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再试,中会试第一名,殿试以一甲第二名进士及第(俗称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在京供职,参与明史馆的编纂工作。时过两年,即因行世已久的《南山集》中录有南明桂王时史事,并多用南明三五年号,被御史赵申乔参劾,以“大逆”罪下狱,又两年后1713年二月初十 [2](3月31日)被处死,死年六十岁。此案株连数百人,震动儒林。当时政界和学术界的知名人士如桐城派开山鼻祖方苞、侍郎赵士麟、淮阴道王英谟、庶吉士汪汾等三十二人”都被牵连其中。这就是著名的“清初三大文字狱”之一的“《南山集》案”。“《南山集》案”的发生有着深刻的政治背景和社会原因。满清贵族入关掌握中原政权后,虽然采取了一些笼络人心的措施,但“剃发”、“圈地”等一系列野蛮的民族压迫政策乃使人心思变,清统治颇为不稳。于武力镇压后,清廷又特别重视从思想上加以严厉钳制,动辄屡兴大狱,深文周纳,罗织罪名,对他们认为不驯服的知识分子进行酷烈的镇压。戴名世遂罹其难。




史料记载

播报
编辑




戴名世之墓
戴名世,字田有,桐城人。生而才辨隽逸,课徒自给。以制举业发名廪生,考得贡,补正蓝旗教习。授知县,弃去。自是往来燕、赵、齐、鲁、河、洛、吴、越之间,卖文为活。喜读太史公书,考求前代奇节玮行。时时著文以自抒湮郁,气逸发不可控御。诸公贵人畏其口,尤忌嫉之。尝遇方苞京师,言曰:“吾非役役求有得于时也,吾胸中有书数百卷,其出也,自忖将有异于人人。然非屏居深山,足衣食,使身无所累,未能诱而出之也。”因太息别去。康熙四十八年,年五十七,始中式会试第一,殿试一甲二名及第,授编修。又二年而《南山集》祸作。
先是门人尤云鹗刻名世所著《南山集》,集中有《与余生书》,称明季三王年号,又引及方孝标《滇黔纪闻》。当是时,文字禁网严,都御史赵申乔奏劾《南山集》语悖逆,遂逮下狱。孝标已前卒,而苞与之同宗,又序《南山集》,坐是方氏族人及凡挂名集中者皆获罪,系狱两载。九卿覆奏,名世、云鹗俱论死。亲族当连坐,圣祖矜全之。又以大学士李光地言,宥苞及其全宗。申乔有清节,惟兴此狱获世讥云。名世为文善叙事,又著有《孑遗录》,纪明末桐城兵变事,皆毁禁,后乃始传云。




人物成就

播报
编辑




文史成就

戴名世在文学、史学方面都有相当大的成就。从《南山集》中可看出他的散文是沿着明代唐宋派的道路在发展,有其特色。他与桐城派方苞交往甚密,论文主张对桐城派古文的发展有一定影响。他认为作文当以“精、神、气”为主,语言文字为次(《答张、伍两生书》)。他又认为文章之所以能传神,关键在于“义理”,而“语气”则是从属之物(《有明历朝小题文选序》)。他提倡文章要平易自然而言之有物,反对藻饰剽窃,认为“自然之文”才是文章的最高标准,而文章只有讲究“精”与“神”才能达到“自然”的境界。同时,他又指出自然之文也必须“道、法、辞”三者均备,即思想内容、结构法则与语言结合,三者缺一不可(《与刘言洁书》《己卯行书小题序》等)。所有这些主张都为桐城派的形成奠定了相当的理论基础。

戴名世文章以史论、史传、游记、序跋为主。他对史学很感兴趣,时常倾慕司马迁、欧阳修独自修撰《史记》《五代史》。他每读《史记》,联想今世,常感慨激发,痛惜明清之际许多可歌可泣的忠臣义士以及许多使人痛恨的乱臣贼子事,皆湮没于世,而有明一代的成败得失,也不得闻之于后人。因此他决心仿效司马迁、欧阳修,立志修撰《明史》。这样他在漫游天下时就有心收集轶闻遗编,特别是有关南明王朝的史事。他曾说自己“二十年来,搜求遗编,讨论掌故,胸中觉有万卷书,怪怪奇奇、滔滔汨汨,欲触喉而出……欲将之名山中,洗涤心神,餐吸沆瀣,息虑屏气,久之乃敢发凡起例,次第命笔”(《与刘大山书》)。由于他生活十分穷困,藏书甚少,又忙于教书,亦无闲瑕,因此他本来是准备等材料搜集全之后,年老退隐名山,专事著述,但此愿未了而大难猝然临头。他著述的志愿虽然最终未能完成,但《南山集》一书亦可名垂后世,足彰其志。他所撰的史论、史传等,算是对行游天下、考稽放失旧闻的一个小结。




史论评价

他的史论言辞犀利,议论透辟,如《老子论》《范增论》《抚盗论》《史论》等。后代学者称赞他“才气汪洋浩瀚,纵横飘逸,雄浑悲壮,举动得《左》《史》《庄》《骚》神髓”(萧穆《戴忧庵先生事略》)。其中《老子论》认为老子所言,多“涉历世故之道,”愤恨道教徒妄托老子为教主;《范增论》认为“定天下者必明于天下之大势,而后可以决天下之治乱”;《抚道论》认为“群盗”是“假手于文武大吏”,这种官吏正是“国家之大盗”;《史论》认为《史记》《五代史》为良史,以上这些都可谓是真知灼见。




史传文学

名世最佳的散文首推史传文学和游记。《南山集》今本卷六、七、八的数十篇传记,卷十一的五篇《日记》,卷十二《孑遗录》,卷十三的四篇《纪略》等,既表彰了明亡之后坚持民族气节、隐居不仕的读书人,又歌颂了抛却一己之私、奔走于抗清事业的忠贞烈士,同时还在有的章节(如《曹先生传》)中将他们与那些“受人主知遇得富贵而反颜事仇者”作一对比,讥刺了为求富贵而摇身一变、腆颜事清的无耻故明官僚。戴名世以史迁为师,史传作品成就最高,或谓“先生为文得司马子长之神,归熙甫后一人”(邓实《戴褐夫集跋》)。《画网巾先生传》是他的名篇,堪称史传文学中的佳作。此文用极其生动的笔调刻画了一个“其姓名爵里皆不得而知”的反清英雄形象,虽实录其事而人物个性鲜明,通篇寓庄于谐,情趣盎然,继承了司马迁史传文学的优秀传统。因为他的史传普遍笔法生动洗练而又述事周详,故梁启超称赞他“史才特绝”。

《南山集》中的一些游记散文如《游天台山记》《龙鼻泉记》《雁荡记》《游大龙湫记》等,“空灵超妙”(方宗城《桐城文录序》),写山川景色颇细,文笔清丽生动。




讽刺小品

戴名世写讽刺小品文说精,如《鸟说》《邻女语》《醉乡记》等都相当有名。这些小品文拟人写物、以物喻人,针砭时事,入木三分。《鸟说》用小鸟的遭遇倾诉自己和身处底层的人民的不幸,堪称短篇佳制。《邻女语》是一篇寓言体杂文,写西邻女陋而善嫁,东邻女虽美而无聘之才,出现这种反常现象的原因是因为西邻女善于取悦世人,“随时为巧靡之涂妆”,而东邻女却不以媚世以邀宠,故终“无聘之者”。这个小品讽刺了当时社会上是非不分、黑白颠倒、埋没人才的丑恶现象。《醉乡记》则用一个“天地为之易位,日月为之失明”的大醉乡来讽刺当时社会。在这个醉乡里,少数清醒者却反而被醉客“指以为笑”。与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表现了异曲同工的深刻寓意。

《南山集》原刻本遭禁毁已不可见,但它为作者在历史上留下了铮铮文名。而在《南山集》案中首告戴名世的赵申乔,无论他与戴有否嫌隙,为了对朝廷表忠诚而不惜致人于罪,毕竟难免有邀功请赏之嫌,且祸及数百人,酿成一个大肆迫害文人学士的文字狱案,因此赵申乔颇为士林所不齿。而戴名世的著作虽遭焚毁,沉冤数百年,但后人对其人品文章都十分景仰,以致于其后的一百几十年中,清朝统治者虽上下搜索,几令禁毁,但《南山集》仍不断被人们秘密传抄,不时变换名称在民间出现。为逃避迫害者的耳目,人们将其改名为《潜虚先生文集》流传于世。清中叶道光以后,清廷对文化的控制有所松动,所刻版本逐渐增多。戴名世生前所刊印的《南山集偶抄》所收文章仅百十余篇,其数量仅占戴氏全部著作的五分之一。作者死后,陆续有人搜集整理其遗作,如道光年间其族人戴钧衡编《潜虚先生文集》,光绪年间张仲沅编《戴南山先生古文全集》等,后来又有许多翻印本。然诸书中均有脱漏讹误。今中华书局《戴名世集》,乃王树民以张氏刻本为基础,兼取见于各本而为张氏未收之文、及作者部分手稿,汇集成书。全书共十五卷,以文体分类,收集完备,是最为流行的本子。




先君序略

先君讳硕,字孔万,号霜岩,一号茶道人。家世孝弟力田,以赀乡里。里中皆称戴氏忠厚长者,县大夫辄尝馈问,以风示县人。

先君为人醇谨,忠厚退让,从不言人过矣。与人交,无畛城;与人语,辄以为善相劝勉,津津不休,一见之此语,再见之亦此语,有兴起者,辄喜不寐。无老幼贤愚,皆服其长者,不敢犯;犯之亦不校,生平未尝有与人失色失言者。第其艰难险阻,备尝人间苦,不能以告人也。岁甲午,年二十一,补博士弟子。家贫,以授经为业。岁辛丑、壬寅间,始担囊授徒庐江,岁一再归,博奉金以活家口。顷授徒里中,然性不喜家居,辄复客于外。今竟死于外。呜呼,悲哉!

其为文不属草,步阶前数回,即落笔就之,不改窜一字。尤喜诗。诗辞大抵多悲思凄楚之音,凡百余卷,皆可传诵也。自以荏苒半生,坎坷无一遇,米盐常缺,家人儿女依依啼号,尝曰:“读书积善欲获报,如捕风捉影。如吾等者,岂宜至此!”时形诸感叹。家人唯吾母事之谨,儿子辈妄意他时富贵以娱亲,朝夕定省、甘旨皆缺。

先君卒于陈家洲。洲去县一百四十里,以去岁十月初一日往。先是,先君客舒城山中,夏秋之间治装归矣。忽疮起于足,痛几危,越月始稍稍愈,愈而归。归不复去,以山多峻岭,不可骑,难以徒步也。居无何,足大愈。适吴氏来请,遂去。名世送之郭外,岂知其永诀而遂不复见乎!到洲五十日而卒。先是,十日前有书来,云疮发于项偏左。名世等以先君壮年盛德,此足疾余毒,不为意。已而诸生知不可起,始使人来报,比至,则已不及待矣。先君居洲未两月,而洲之人皆感动。其死也,皆呱呱而泣曰:“天无眼矣!”呜呼!人莫不有死,而先君客死,早死,穷死,忧患死,此不肖名世所以为终天之恨,没世而不能已者也。

参考译文:先君的名字叫戴硕,字孔万,号霜岩,又号茶道人。家中世代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努力耕种,凭借钱财在乡里称雄。乡里人都称赞姓戴的家族出忠厚而有德行的人,县里的官员常去馈赠慰问,以此来教诲县里的人。

先君做人醇朴恭谨,忠厚谦让,从来不说别人的过失之处。和人交往没有界限和范围;和人说话,总是喜欢劝勉别人做善事,津津乐道,说个不停,第一次见人说这样的话,第二次见人也还是这样的话,一旦有立即感奋响应的人,他就会高兴的睡不着觉。无论年龄大的还是年龄小的,贤能的还是愚笨的人,都叹服他是有德行的人,不敢冒犯他;即使有人冒犯他也不计较。生平不曾和其他人红过脸或是在人面前说话失言过。但他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尝尽了人间的苦处,却从不把它告诉别人。甲午年,他二十一岁时,补官任博士弟子。因家里贫穷,以教授经书为职业。辛丑、壬寅年间,开始在庐江一带背着口袋教授学生。一年回家两次,博士弟子一职得来的薪俸用来养家糊口。近年来,在乡里教授学生,然而生性不喜欢居住在家里,就又客居在外。现在竟然死在外面。唉,悲哀呀!

先君写文章不起草,只需在阶梯前来回走几次,就能落笔成文,且不需修改一个字。尤其喜欢写诗,诗词的内容大多是悲伤凄楚的情调,总共一百多卷,都可以为世人传诵。时间不知不觉中过去半生,但科举考试却一生坎坷,没有机遇。家里米和盐之类的生活用品常常缺少,家里的儿女们也常饿的啼哭不止,他曾说过:“想要靠读书积累善行获取回报,就象风和影子一样都是抓不着的。像我这样的人,难道就应该到这种地步吗?”当时的感叹都表现了出来。家中的人只有我的母亲侍奉他非常恭谨,儿子一辈的人狂妄地想有一天富贵时能使父母欢乐,但却连早晚向父母问安,准备美味的食物都无法做到。

先君死在陈家洲。陈家洲距离县城有一百四十里路,他在去年十月初一前往。在此以前,他客居舒城山中,夏末秋初时收拾行装准备回家了。突然脚上起了疮,很痛,过了一个月稍稍有了好转,于是就回家了。回家后不再离开,因为山多陡峻,连绵起伏,不能骑马,有脚病也难以步行。过了不久,脚疮痊愈,恰逢吴家人来请,就离开家前往。我送他到城外,哪里能知道那竟然是永远的诀别就不再见面了呀!他到陈家洲五十天死的。这之前的十天前有他的家书一封,说是在脖子偏左的地方起了疮。我们认为父亲正值壮年,又有美好的品德,这不过是脚病的余毒而已,没放在心上。不久,他的学生看病情不能好转,才派人来家报信,等到那里以后,已经来不及了。父亲住在陈家洲不满两个月,可那里的人都被他的德行所感动。他死后,人们都不停地哭着说:“老天真是不长眼呀!”唉!人没有不死的,可是父亲却是客死在外,过早而死,穷困而死,忧患而死,这是不肖的我一辈子的悔恨呀,到死都不能消除。




背景资料

播报
编辑

《南山集》案

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十月,左都御史赵申乔以“狂妄不谨”的罪名弹劾戴名世,谓其“妄窃文名,恃才放荡,前为诸生时,私刻文集,肆口游谈,倒置是非,语多狂悖,逞一时之私见,为不经之乱道,……今名世身膺异教,叨列巍科,犹不追悔前非,焚书削板;似此狂诞之徒,岂容滥侧清华?臣与名世,素无嫌怨,但法纪所关,何敢徇隐不言?……”

康熙皇帝命刑部审核此事。刑部官员从《南山集》的《与余生书》中找到了“罪证”。《与余生书》是戴名世写给他的一个门人余湛的。余湛曾偶然同僧人犁支交谈,说及南明桂王之事。犁支本是南明桂王宫中宦者,桂王被吴三桂所杀后,他遂削发为僧,皈依佛教。犁支是亲自经历过南明朝之人,他所述之事应当比较可靠。戴名世得知此消息后,忙赶至余生处,但犁支已离去,二人未能晤面。戴名世于是嘱咐余生把所听到的情况写给他,并与方孝标所著《滇黔纪闻》加以对照,考其异同,发现了一些可疑之处。于是戴名世又写信给余生,询问犁支下落,欲与其“面谈共事”。这就是戴名世因而获罪的《与余生书》的由来。

其书中云:“……昔者宋之亡也,区区海岛一隅,仅如弹丸黑子,不逾时而又已灭亡,而史犹得以备书其事。今以弘光之帝南京,隆武之帝闽越,永历之帝两粤、帝滇黔,地方数千里,首尾十七八年,揆以春秋之义,岂遽不如昭烈之在蜀,帝昺之在崖州,而其事渐以灭没?……”《与余生书》直接写出了南明政权弘光、隆武、永历三任年号,且信中又将南明小王朝与三国时期偏居川中的蜀汉、南宋末年退守崖州的宋帝昺相提并论。这毫无疑问触动了清统治者敏感的政治神经。康熙龙颜大怒,刑部遂穷究猛治,以“大逆”定狱,提出了株连九族的惩办意见,拟将戴名世凌迟处死,其“弟平世斩决,其祖、父、子孙、兄弟、伯叔父兄弟之子,俱解部立斩,其母女妻妾姊妹、子之妻妾、十五岁以下子孙、伯叔父兄弟之子,给功臣为奴”。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二月又下诏“法外施仁”,把戴名世凌迟改为斩首,其家人等皆加恩宽免。

与此事有瓜葛被株连者甚众。为刻《南山集》出资的尤云鹗、刻《南山集·孑遗录》的方正玉、为《南山集》作序的方苞等人以绞刑论处。后来康熙又出于收买人心的需要,将原定处死的近百人改为流徒黑龙江宁古塔,罚入汉军旗籍。这时余湛已先死于狱中。后来康熙得知方苞擅长古文,是个难得的人才,遂又下令将其召回,赦免其罪,加以任用。又因《南山集》多采用方孝标《滇黔纪闻》中所载南明桂王明史事,遂牵连至方氏宗族,一并治罪。当时方孝标已经去世,亦因《滇黔纪闻》文字案被剖棺戳尸,妻儿等人被发配流放于黑龙江(后亦被宽免),财产尽没入官。《南山集》案牵连人数达三百人之多,是清前期较大的一桩文字狱案。而戴名世、方孝标的所有著作及书板被清查以烧毁,列为禁书。戴名世死后,由其弟辅世自京扶榇回故里,葬于所居南山冈砚庄之南。

《南山集》一案的缘由

戴名世究为何故被赵申乔参劾,二人是否真如赵申乔在奏疏中所特意声明的“素无嫌怨”?《南山集》一案是否罚不当罪,又何故牵连人数如此之广?历来说法纷陈。清末民国初人周贞亮在无名氏《记桐城方戴两家书案》辩证后所附“识语”说,戴名世会试时名列第一,殿试却屈居第二,仅为“榜眼”,而状元赵熊诏就是赵申乔之子;且戴名世在士林中素享盛名,赵熊诏则才名不显,当时不少人传言赵因贿赂而为状元,赵申乔故先发制人,罗织罪名置戴于死地,以断他人追究之想、塞他人议论之口云云。这一传闻听来虽不为无理,但真凭实据却难以稽考。戴名世与明末清初时的一批遗民毕竟是不同的,他是清王朝科举进士,他早年与清廷不合作的态度到了后期已发生明显转变。他于桐城南山砚庄“隐而复出”,就是他改变态度与清廷合作的突出标志,他已经开始积极为清政府服务了。

《南山集》一案,究其原委,只是因为戴名世《与余生书》中叙弘光帝南京一段,并于文中书“永历”年号等;至于《孑遗录》,虽然记述了明季桐城被兵乱始末,有弘光年号,但也并无特别直接触犯清廷权威的言论。对于南明年号问题,乾隆四年曾修明史,特别到了嘉庆朝,皇帝特谕:甲申以后存福王年号,丙戍以后存唐王年号,戊子以后存桂王年号。这实际上已经不存在因写南明年号而获罪的问题了。《南山集》案之所以处置如此酷烈,株连如此广泛,还是由当时清王朝的政治大气候所决定的,也就前文所说的清廷对知识分子进行思想钳制的需要。中国历史上许多王朝在创建不久,几乎都要紧系文网,对文人进行弹压与恐吓,这似乎已成惯例,而清代尤甚。《南山集》案发时,明清之际的一批遗民如顾炎武、黄宗羲、冒辟疆等人虽已故去,但他们提倡“反清复明”、讲究“夷夏之别”的影响仍然存在,其弟子布于天下。清廷兴“庄史《明史》案”、“《南山集》案”,无非是借此起到敲山震虎、杀一儆百之作用。由于清政府抓住此事大作文章,《南山集》案就由单纯的年号、明史事而渲染成了旨在谋反的叛逆之举,戴名世也因此被推进了万劫不复的绝境,连清廷重臣大学士李光地亲自出面,“欲疏救于万死一生之地”,也“卒不可得”。

民族意识和爱国思想

虽然如此,《南山集》中还是不少章节、言辞表现了一定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思想。集中用大量的篇幅记载明末清初的史实。史传文学如《朱铭德传》《杨刘二王合传》《杨维岳传》《左忠毅公传》等,或歌颂抗清义士,或表彰入清隐居不仕、品节高尚的志士仁人。其中《左忠毅公传》记故明大臣左光斗事,较《明史》更为详尽具体。而如《弘光乙酉扬州城守纪略》一篇更是赞颂史可法守卫扬州、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并对清兵在扬州城破后屠城七日的罪行加以揭露,全然不知避讳,竟直书其事,表现出了戴氏作为“信史”的胆略。这当然也成为他遭祸的原因之一。

另外,戴名世品性高傲不羁,对达官贵族和那些欺世盗名的无耻文人非常痛恨。他在《南山集·北行日记》中就说自己常“酒酣论时事,吁嗟咄嘻,旁若无人”。这些犀利的言辞难免会触动一些人的“隐疾”,遭到忌恨。他在《与刘大山书》中曾说自己“古文多愤世嫉俗之作,不敢示世人,恐以言语获罪”。即使这样,他最终还是“以言语获罪”,这在当时也是一个正直文人悲剧性的必然命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4 23:51 , Processed in 0.08403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