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60
 楼主| 发表于 2024-4-22 16:40:15 | 显示全部楼层
贾母是万历皇帝?+ 到底谁足歪了腿?万历帝右脚的严重足疾 + 尤氏和贾母,是父子团圆?+ 为什么是贾母八十大寿?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6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95】



8.2.3 贾母:万历
特征是:能干,不上朝,万事不理,整天宴乐,长久和平安定、宽松和谐的生活。

贾母是万历,还是比较容易看出来的,刻画了一个在贾府中长久养尊的老太君形象,待人处事令人起敬,又和蔼可亲,上下一片其乐融融、宽松和谐的氛围,与万历帝在当时民众中的形象完全一致。

贾母给人的印象,要么就是跟家人孙女们乐呵呵地玩笑,要么就是宴乐,比如宝钗生日贾母摆酒设宴,赏桂花吃螃蟹有酒有宴,还有“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闲取乐偶攒金庆寿”,“荣国府元宵开夜宴”等等,这些宴乐也是万历帝的一个特征。

贾母的精明能干,没有读者怀疑,虽然老了不理事了,但书中还是通过与凤姐的对比,直写了贾母的能干:35回,宝钗说凤丫头巧不过老太太,贾母道:“我如今老了,那里还巧什么。当日我像凤哥儿这么大年纪,比他还来得呢。他如今虽说不如我们,也就算好了,比你姨娘强远了。你姨娘可怜见的,不大说话,和木头似的,在公婆跟前就不大显好。凤儿嘴乖,怎么怨人疼他。”

注意这里贾母说王夫人“木头似的”,反面是说木头皇帝朱由校。

贾母的能干,还体现在对大局的把控,只要贾母在家坐镇,没人敢反上天,这应该是读者和贾府上下人等的共识。58回,老太妃薨,贾母和邢王二位夫人不在,可王夫人即便在家也不理事,都是凤姐在管,凤姐虽然病着,毕竟在家,再说还有李纨、探春和宝钗代理。家里却鸡飞狗跳,不知王法,打了干的打亲的,平儿说这是极小的事,都算不起数,三四日的工夫,就出来了八九件事。这还不算赵姨娘跟唱戏的打起来,“梅香拜把子”这样的话居然都说出来了,这家里真是没大没小,失了体统。还有司棋带人打砸厨房,还有盗窃的官司。试想一下:如果贾母在家,会有这些乱事发生吗?这些人敢乱来吗?

贾母平时虽不理家事,但遇到问题的时候,会亲自操控。比如73回,“贾母闻知宝玉被吓”,宝玉是江山,便一反常态,亲自料理,查赌抓头家,即使宝钗等人说情都没用,“你们别管,我自有道理”。万历二十八年不上朝,并非完全不管事,比如对战争、李成梁的事,都是亲自操控的。

贾母是万历,还有一个证据:

76回,八月十五赏月。贾母便问:“说什么事?”那媳妇便回说:“方才大老爷出去,被石头跘了一下, [足歪]了腿。”贾母听说,忙命两个婆子快看去,又命邢夫人快去……只见方才瞧贾赦的两个婆子回来了,说:“右脚面上白肿了些。如今调服了药,疼得好些了,也不甚大关系。”贾母点头叹道:“我也太操心。打紧说我偏心,我反这样。”

在大家赏月吃酒、击鼓传花、说笑话、作诗、品笛的百忙之中,却写贾赦 [足歪]了腿、右脚面肿了,如果真的不甚大关系,何必写此事?注意全程是从贾母的角度去描写的。反面右脚有足疾的正是万历帝,前文说过,郭沫若挖开定陵后,我们才知万历右脚有严重足疾,没法正常走路,这也是万历后期不上朝的一个重要原因。那为什么不直接写贾母右脚 [足歪]了或肿了?却写到儿子身上去了?作者这种移花接木、乾坤大挪移的手法,在书中多次出现,可作为一个规律来看,我们在前文宝钗生日中解释过,把薛姨妈努尔哈赤的生日,写到宝钗皇太极头上,一方面是怕被人轻易看出,故布疑阵,另一方面,对前后都看明白的读者,却是显而易见的张冠李戴,并不影响阅读。就是说,对明白的人,其实没有障碍,对不明白的人,是否张冠李戴都无所谓,因为人家根本没看到真事隐的“冠”。

这个细节也可作为本书作者的一个线索,因为万历帝右脚有严重足疾,史书没记载,平民不知道,大臣不知道,藩王也不知道,因为朱棣之后藩王非诏不得离开封地,所以只有在京的宗室和万历的子孙才能知道,朱由校、朱由检肯定知道,那朱由检的皇子也能听他说过。比如太子、永王作为《红楼梦》的作者,可能性就很大,作者知道宫中的很多细节,甚至万历后期有足疾这样的事。

这一段中间还夹杂着贾母和尤氏的秘密:

贾母便又说:“珍哥媳妇也趁着便就家去罢,我也就睡了。”尤氏笑道:“我今日不回去了,定要和老祖宗吃一夜。”贾母笑道:“使不得,使不得!你们小夫妻家,今夜不要团圆团圆,如何为我耽搁了!”

在这之前,贾母说“夫妻母子儿女”团圆,王夫人说“母子团圆”、“骨肉齐全”,都在强调八月十五是骨肉团圆之时。

尤氏定要和贾母吃一夜,贾母强调“团圆团圆”,万历朱翊钧和隆庆朱载坖,正是父子团圆!此后黛玉和湘云去池边联诗,也是父子团圆,后来妙玉加入,还是父子团圆。

认出贾母是万历,那么贾母“八十大寿”的“错误”,便迎刃而解了。万历帝生于1563年八月十七日,死于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并未活到八十岁。在第三章就讨论过,反面人物故事必须时间、空间都穿越,才能把不同时期、地点的人都汇聚在贾府中,所以反面看,在朱由校、魏忠贤当政的时候,不要奇怪前面的万历、隆庆等皇帝怎么还没死,如同不奇怪朱由校、朱由检与努尔哈赤、皇太极坐在一起吃酒聊天。万历帝的生年1563年 + 八十岁 = 1642年,因为八十岁是古人算年龄的虚岁,所以不是加80的1643年。

贾母八十大寿:指出这一年是历史上的1642年。

所以《红楼梦》第八十回终于1642年腊月。后面还有三个九回,全书共108回,逐渐进入全书高潮,写崇祯十六年、十七年明亡之事。黛玉之死,崇祯上吊,会是全书结束前的最高潮。却把南明的事情,穿插到前面先写了,从迎春的弘光朝到八十回已接近尾声便能看出。所以红楼作者的写作手法极高明,绝不是按部就班,而是在时空穿梭中游刃有余。不是说反面故事时空是错乱的吗?为什么又说这一年是1642年,后面会写后两年的事?因为,虽然时间不按线性发展安排,但本书的主线很明确,是黛玉和宝玉之事,所以黛玉初会宝玉在前,而黛玉亡玉殉国在后,不是没有章法地随便安插。所以考虑这些不能简单化、一刀切,通过分析思考,试图尽量跟上作者的思路和节奏。



点击下一个:为什么秦可卿葬礼是国葬?宝玉穿孝服?+ 为什么秦可卿葬礼拉长了半年?棺材用万年不坏的樯木?+ 为什么秦可卿是养生堂抱的?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2-08 17: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60
 楼主| 发表于 2024-4-22 16:4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姥姥、板儿:李自成、李过 + 板儿是凤姐的侄儿?刘姥姥说带你侄儿来,谁的侄儿?作“煞事”来!+ 北京话“姥姥”什么意思?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5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187】



10.19 刘姥姥:李自成
前文解妙玉时,已解过刘姥姥是李自成,解探春时,也解过板儿是李自成的侄子李过。本节集中解读刘姥姥李自成,对解过的内容,只简要陈述结论。

小说对人物出场的安排,没有随随便便写的,比如金庸小说中:任大小姐、东方不败的出场,东邪、西毒、南帝、北丐,甚至欧阳克的出场,都是作者精心设计过的。红楼梦中人物出场,也是一样。

前四回,红、绿双方主要人物出场后,第五回曲演红楼梦,对整部书做了大预演,随后正式出场了两个人物:一个是花袭人吴三桂,和宝玉初试云雨情;另一个是刘姥姥李自成,一进荣国府。

吴三桂、李自成,导致大明亡国、中原沦丧的两个“罪魁祸首”,最先粉墨登场,符合本书大框架,和讲反面故事的结构层次。“从那一件事自那一个人写起方妙”,不是“并无个头绪可作纲领”,出场的先后、时机,大有讲究。再如:宝玉出场,黛玉出场,一定是在薛家之前,而薛家出场之后,敌对双方两面的框架才搭起来了,才曲演红楼梦,如此等等,都是作者精心安排的。

我们看刘姥姥李自成的首次出场。还是注意错误、异常、重复强调这些常用手法。

既然刘姥姥一天之内就能到贾府打个来回,开始却写“恰好忽从千里之外”,说起这“小小一个人家”,从正面解释下“千里之外”?

狗儿之祖,“昔年与凤姐之祖”,“连了宗认作侄儿”。那么,狗儿也应是凤姐的“侄儿”辈,狗儿的岳母刘姥姥其实和凤姐平辈,狗儿的儿子板儿怎么成了凤姐的“侄儿”?

还有一个重复也很明显:6个“成”字。

“目今其祖已故,只有一个儿子,名唤王成。”

“王成新近亦因病故,只有其子,小名狗儿。”

“成个什么男子汉大丈夫呢?”

“难道叫我打劫偷去不成?”

“不然那银子钱自己跑到咱家来不成?”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成”是个常用字,几乎每回都有,本不稀奇。但这一页之内,密集出现6次重复的“成”字,用在刘姥姥这个“李自成”出场之时,我认为不是凑巧,是前文多次讨论过的重复强调之法。

狗儿急道:“难道叫我打劫偷去不成?”看刘姥姥是怎么答的:“谁叫你偷去呢!”小子儿:偷去,不成!打劫,成!哈哈哈!当然,这个只当笑话看下就成。

“一家四口,仍以务农为业”,说明“务农”。

“狗儿遂将岳母刘姥姥接来一处过活。这刘姥姥乃是个积年的老寡妇,膝下又无儿女,只靠两亩薄田度日。”再次强调薄田,务农。

上句刚说狗儿将岳母刘姥姥接来一处过活,下句又强调“今者女婿接来养活”,“帮趁着女儿女婿过活起来”,却写“又无儿女”的话!谁无儿女?刘姥姥还是李自成?李自成确实“无儿女”,绝后了。

刘姥姥才入堂屋,“满屋中之物都耀眼争光的,使人头悬目眩。”

李自成进京,崇祯帝头悬,从反面,才能看懂这个“头悬”之意。

甲戌本是“头悬目眩”。庚辰本:原也是“头悬目眩”,被涂改过,改作“头眩目晕”。所以我们说,原文中的有些错误,是红楼作者故意写错的,是错误提醒读者,反面有真事隐。而抄书者的涂改,可能有些是抄错了,涂抹后改对了;可能有些是把作者故意写错的地方,改通顺了,却不是作者原意。这两种可能性,至少我们都要考虑到。

刘姥姥正和凤姐儿说话,贾蓉来了,凤姐笑道:“你只管坐着,这是我侄儿。”

贾蓉来借玻璃炕屏,求凤姐:“婶子只当可怜侄儿罢。”

凤姐笑道:“也没见你们,王家的东西都是好的不成?”

当面的刘姥姥、板儿,正是“王家的”,所以凤姐提醒读者“只是看不见”,凤姐叫“蓉哥回来”,却只管慢慢的吃茶,“出了半日的神”,说“这会子有人”!让贾蓉“你且去罢,晚饭后你来再说罢”。表面看,这里暗示凤姐和十七八岁的俊俏少年贾蓉有私情,但红楼梦是血泪之书!不是写情之书!这里反面在写什么?

看刘姥姥怎么说?“今日我带了你侄儿来”,“他老子娘在家里,连吃的都没有”,“只得带了你侄儿奔了你老来”。说着又推板儿道:“打发咱们作煞事来?只顾吃果子咧。”

“出了半日的神”,这明显是说给读者听的话,提醒读者“出神”思考,“这会子有人”!是什么人?正是“王家的”人,当面的刘姥姥、板儿。前后一直都在重复强调“侄儿”!甚至把东府的贾蓉特意安排来表演一下“侄儿”。刘姥姥重复说的“你侄儿”,是谁的“侄儿”?

在这出戏,刘姥姥和板儿才是主角。

前面指出了,凤姐儿和刘姥姥平辈,板儿不是凤姐的“侄儿”,是谁的“侄儿”?是刘姥姥李自成的“侄儿”,李过,前文在探春中已解。所以“只顾吃果子咧”,果、过谐音,用板儿吃“果”子,提醒读者这个侄儿李“过”之名。“连吃的都没有”,所以“作煞事来”!

甲戌本、庚辰本都没有把“煞”字改成“啥”。

“煞”字何意?

康熙字典:【廣韻】俗殺字。

人们常用:凶神恶煞!天煞!煞星!指的都是什么样的狠角色?

梅超风夫妇那对儿恶鬼叫什么?“黑风双煞”!做的是什么恶事?

甲申之难,李自成、李过他们来京城,做的就是“煞事”!

所以,周瑞家的提醒读者:“开口就是‘你侄儿’!我说句不怕你恼的话,便是亲侄儿,也要说和软些。蓉大爷才是他的正经侄儿呢,他怎么又跑出这么一个侄儿来了?”

看看,重复了多少个“侄儿”?“他怎么又跑出这么一个侄儿来了?”还说“亲侄儿”!

这些话,都要从反面看,才能解其中味。

这里又嫁接了王熙凤魏忠贤当政时,赈济灾民的历史,很巧妙。

另外,在北京,如果有人冲你说“姥姥!”那可不是尊称,也不是什么友善的话。哈哈哈!红楼作者真逗。



点击下一个:刘姥姥的螃蟹账:五五二两五,三五一十五?+ 螃蟹诗讽刺谁?满清?李自成?饕餮王孙?横行公子?于今落釜成何益?空余禾黍 - 知乎 (zhihu.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60
 楼主| 发表于 2024-4-22 16: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崇祯朝廷如何对待受灾难民?+ 哪个将帅受惊吓死?+ 谁是明季良将第一?+ 中国最后一个丞相是谁?+ 袁崇焕为什么下狱?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3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92】



崇祯元年,北方大旱,寸草不生,陕西八年大旱不雨,《汉南续郡志》记载:“崇祯元年,全陕天赤如血。五年大饥,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饥,八年九月西乡旱,略阳水涝,民舍全没。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无,十一年夏飞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崇祯六年:“全陕旱蝗,耀州、澄城县一带,百姓死亡过半”。旱灾伴随着蝗灾、瘟疫:“春无雨,蝗蝻食麦尽,瘟疫大行,人死十之五六”。左懋第上疏:“臣自静海抵临清,见人民饥死者三,疫死者三,为盗者四。米石银二十四两,人死取以食。惟圣明垂念。”这是天津静海到山东临清的情况,就是薛蟠被打劫的地方,是薛蟠从南京回北京的必经路线。左懋第的数学好:“人民饥死者三,疫死者三,为盗者四”,饥疫死了六成,剩下不想死的四成,只能为盗!左懋第的“人死取以食”这样的话,我们都没看见,不要去想,无法承受。对这种境地的“人民”,或者叫“盗贼”,不思赈济,还要收他们的税!这便是君子所为!

崇祯七年,家住河南的前兵部尚书吕维祺上疏:“庚午旱,辛未旱,壬申大旱。野无青草,十室九空。……村无吠犬,尚敲催征之门;树有啼鹃,尽洒鞭扑之血。……欲使穷民之不化为盗,不可得也。”十室九空,还要催征税赋!交不上来,还要鞭打出血!原兵部尚书都说,“使穷民之不化为盗,不可得也”。河南在崇祯十年到十三年皆有旱灾蝗灾,“人相食,草木俱尽,土寇并起”,其饥民多从李自成。

李自成们揭竿而起,仅仅是要活着。李自成、张献忠都出自陕北,不仅是秦风彪悍,也是因逼上梁山。生而为人,要活着,错了吗?

对这些难民变成的盗贼,朝廷如何对待?剿灭!灭了闯王高迎祥,还有闯王李自成,灭了李自成,还有李过,能灭完吗?最终什么结果可想而知。所以剿贼的过程就不多说了,崇祯先后用杨鹤、曹文诏、陈奇瑜、洪承畴、卢象升、杨嗣昌、熊文灿、孙传庭等将领剿灭农民军,十几年中频繁更换将领,这是崇祯最大的毛病之一,用人疑人。客观地说,除熊文灿外,这些将领都有才干,却无一善终:

熊文灿被斩。

陈奇瑜被流放戍边。

杨鹤父子一个下狱处死,一个惊惧而死。堂堂将帅怎么会惊死怕死呢?杨嗣昌主张攘外必先安内,并大败张献忠。但正月李自成攻陷洛阳,福王朱常洵被杀,二月张献忠攻破襄阳,襄王朱翊铭又被杀。自己掌兵,二王被杀,如何交待?干脆怕死算了。

洪承畴、卢象升,都是打胜了农民军,败给了辫子兵,都是被清兵包围,弹尽粮绝,洪承畴投降满清,卢象升战死沙场!卢象升见矢尽援绝,拔剑大呼:“将军死难,有进无退!”率兵冲阵杀敌,身中四矢三刃,壮烈殉国!

令人最痛心的当属曹文诏,从军辽东,在熊廷弼、孙承宗手下升至游击,又随袁崇焕入关勤王,保卫北京。曹文诏是个有智略的猛将,“文诏忠勇冠时,称明季良将第一!”这样的良将,没有死于鏖战清兵,却死于内战。曹文诏奉命在陕甘剿杀农民军,所向披靡,曾因赴援,被上万农民军包围,曹文诏单枪匹马,手执长矛,来回冲杀,勇猛绝伦,故张廷玉在史书中称其为“万人敌”。在我们的印象中,只有像关羽、张飞这样的才称万人敌,悍猛如杨再兴,都没称万人敌,杨再兴可是带三百骑兵就敢冲杀敌人几万军队,并杀金兵两千多人。金兀术带十二万大军来犯,杨再兴是怎么干的?单骑冲入金军阵中,去擒杀金兀术!这不是演义、小说中的夸张,是史书中皇帝赵构的话:“飞之裨将杨再兴,则邦乂之子也。单骑入阵,几殪兀术,身被数十创,犹杀数十人而还,一时声势可知矣。”曹文诏威震陕西,立功最多,崇祯命陕西、山西诸将都受曹文诏指挥。后受洪承畴差遣,在没法派出接应队伍的前提下,率三千人孤军奋进,猝遇敌人数万骑兵,曹文诏拼杀了几里路,突围无望,不愿被俘,拔刀自杀。

兵部尚书孙传庭之死,跟洪承畴一样,是被崇祯催死的。兵部侍郎张凤翔进言:“孙传庭所有皆天下精兵良将,皇上只有此一付家当,不可轻动。”崇祯望胜心切,只想速战速决,孙传庭不愿仓促出战,但在朝廷催逼下,汝州大败,潼关失守,孙传庭战死,在乱兵之中,尸骨无法辨认,因找不到尸体,崇祯认为孙传庭逃跑藏匿,既不表彰死烈,也不赠荫。

所以综观内部战事,且不说攘外安内和如何安内的策略问题,只看崇祯的用人就能发现,崇祯不懂用人之道,不只是频繁换将,崇祯从登基到上吊的十七年中,换了五十个内阁首辅,平均一年换三个!屁股都没坐热,就被换掉了,让他们怎么做事?内阁首辅相当于宰相,中国最后一个丞相胡惟庸被朱元璋杀了之后,表示中国历史上一千多年的皇权与相权之争落幕,皇帝权力不再被分割,中央集权达到顶峰。清承明制,但清朝更甚,大臣的身份也变了,成了奴才,彻底失去了人格。

崇祯即位后,用袁崇焕为兵部尚书,赐尚方宝剑,托付以收复辽东的重任。皇太极从宁锦战败后,一方面不得不放弃从山海关进攻的路线,另找突破口,另一方面也要想方设法除掉袁崇焕这个拦路虎。因小冰期酷寒,天灾严重,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受到极大损害,蒙古人到了冬天,简直连吃的都没了,向明朝请求借米渡饥荒。这本来是个极好的结成同盟的良机,可帮蒙古人渡过灾难,然后与蒙古、朝鲜对后金形成三面包围之势,那么皇太极再要出兵南下就要顾忌后方。但崇祯朝廷格局太低,“不许”。皇太极却极有谋略或者说眼光长远,在女真人也同样饥寒交迫之时,节衣缩食,援助蒙古,渡过寒冬,这就成了患难之交,所以在天聪、崇德、顺治、康熙年间,蒙古都是满清的坚定盟友,而且满蒙联姻,共图中原。

1629年,崇祯二年十月初二,皇太极取道蒙古,以蒙古骑兵为向导,突袭明长城蓟镇防区的大安口、喜峰口,破墙入塞,直趋北京。


袁崇焕急令大将赵率教领四千骑兵昼夜奔驰,救援遵化,被皇太极伏击打援,全军覆没,赵率教战死。同时,袁崇焕亲率关宁骑兵,疾驰入关,不惜任何代价,誓死保卫京师。十一月初一,京师戒严。崇祯临危启用已退的孙承宗为兵部尚书,总督军务,谕袁崇焕调度各路援兵,大同总兵满桂等四路明军赶来勤王。十一月二十日,后金兵临北京城下。满桂等勤王部队在德胜门外迎击金兵,袁崇焕、祖大寿在广渠门外迎击多尔衮、多铎等敌军,因袁崇焕千里驰援,骑兵不满一万,而且此战只能胜不能败,故结阵待敌,拼死抵御后金骑兵冲锋,在金兵撤退的过程中,奋勇追杀三十里。二十三日,崇祯召见袁崇焕、祖大寿、满桂等,袁崇焕提出,兵马疲惫,可否依满桂军进入德胜门瓮城的先例,准其官兵进城修整补给,崇祯不许。皇太极军作战失利,在南苑放马休养,二十七日,又激战左安门外,皇太极始终不能战胜袁崇焕,便施反间计陷害袁崇焕。

北京城里的皇戚勋臣也对袁崇焕不满,为什么?因他们在城外的庄园田地被金兵蹂躏殆尽,袁崇焕居然不加阻止,任由金兵在南苑放马!金兵已临城下,为什么要结阵待敌?而不一鼓歼灭或者赶出关外?这袁崇焕安的是什么心!简直在北京城墙下养寇自重!崇祯逮捕袁崇焕下狱。祖大寿一看这什么狗屁不通的事儿嘛,直接率师离京东返,毁山海关而出,朝野震动,后因孙承宗调度有方,才勒军待命。

袁崇焕自认有功无罪,千里赴援,舍命杀敌,却被下狱。但朝中大臣有很多人认为袁崇焕放清兵入塞,与后金勾结,因皇太极设反间计,崇祯也怀疑袁崇焕与后金密约,擅自与后金议和,擅杀毛文龙,钦定袁崇焕死罪。第二年八月十六日,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家人流徙三千里,并被抄家。在袁崇焕被凌迟的过程中,刽子手每割下一块肉,京城民众争买啖之。这就是袁崇焕誓死保卫的国君!誓死保卫的民众!

看袁崇焕之前给崇祯的上疏:“臣在宁远,敌必不得越关而西。蓟门单弱,宜宿重兵。”

还有一道奏疏:“惟蓟门陵京肩背,而兵力不加。万一夷为向导,通奴入犯,祸有不可知者。”

呜呼!无语。



点击下一个:长安昭阳王:“庚黄”画的春宫,在说什么事?+ 哪个老太妃薨,是国葬?+ 汉末至今,最严重的旱灾瘟疫是何时?+ 崇祯年间,几次清兵入塞?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0-01 20:26
明朝历史
红楼梦(小说)
明朝皇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60
 楼主| 发表于 2024-4-22 16:46: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黛玉父母早亡、没有兄弟?+ 九千岁为什么不干掉崇祯?+ 为什么李自成在魏忠贤死后才揭竿而起?+ 东林党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3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91】



8.1.9 崇祯:朱由检
朱常洛虽有七子,但成人的只有朱由校、朱由检两人,可见以前孩子成活率很低,皇家也不例外。比如朱常洛的十个女儿,成人的只有三个,成活率只有三成。

朱由校的三子三女,都没成活。在朱常洛这一支系,继承人只有朱由检一个人,所以在红楼梦中,黛玉父母早亡,而且没有兄弟扶持。崇祯之母当年选入太子宫时,是低级侍妾,不得朱常洛欢心,在1615年,“失光宗意,被遣,薨。”黛玉出场,“年方五岁”,“堪堪又是一载的光景”,也是六岁,母亡。朱由检1610年腊月二十四日生,父亲朱常洛1620年九月初一亡时,仅十一岁。在红楼梦中,林如海亡,与秦可卿同年,黛玉九岁,所以父母早亡的时间都很相似。

朱由校死后,魏忠贤派人接朱由检到皇宫继承皇位,朱由检可说是提心吊胆,因为朝廷内外,从宦官到近臣,都是魏忠贤的人。甚至连宫中提供的食物都不敢吃,怀揣周后亲自烙的饼,饿了啃两口,第一晚没敢上床睡觉。说好听点,崇祯即位后“不动声色”,然后“英明神武”地三下五除二就做掉了魏忠贤。其实客观地说,崇祯上台之初,首先是泥菩萨,要先把自己保住,不动声色是没什么可动,放眼望去,不知道哪个人敢用,因为都是魏忠贤提拔安插的人,只好走一步看一步。魏忠贤已做到了九千岁,位极人臣,他脑子很清楚,凭他自己一个太监,虽然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上面始终得有一个姓“朱”的人做皇上,这个天下,是朱明的,不可能自己登天,这么愚蠢的问题想都不用想。虽也可行废立,但朱常洛这一支,只剩朱由检一个,其他都是旁支,要立别人先得干掉朱由检,有风险,没必要。皇上嘛,只要巴结好就行,这个最拿手了,看看前面几个皇上,有酒,有美女,甚至有木头,就能玩的废寝忘食,不能自拔,连上朝都不要不要的,还不是由我玩弄于股掌之间嘛。所以魏忠贤并没有想对崇祯下手的心思,反倒一心想要巴结这个新皇上。送的美酒都不喝,美食也不见动,崇祯在吃喝上还真不讲究。那就再送美女,反正要巴结到这个男人的软肋上就万事大吉,美酒美女加春药,除了太监哪个男人不心动?等会儿,这个美女个数得讲究,历史很重要,温故而知新,郑贵妃进美女八人,经朱常洛操作验证,一个月没命了,那不行,得给人家留半条命当皇上,于是,送四名美女。崇祯对魏忠贤送礼,还不敢不要,高高兴兴地收下,晚上一个个摸,果然,每个美女裙带中都藏有小药丸,俗称“迷魂香”,就是能挥发到空气中的春药。在美女和空气之间,崇祯选择了空气。魏忠贤没想到崇祯是个终结者,只想美女加春药总要有个时间,没想到崇祯只想终结他,表面上一面继续嘉奖魏忠贤及其同党,一面等待有利时机。

问题出在魏忠贤提拔的这些人,大多是察言观色的高手,通过一个月的观察,发现魏忠贤一心巴结新皇上,在魏忠贤和新皇上二人之间,显然新皇上大,而新皇上对魏忠贤,态度不明朗,但明显不宠爱。这种微妙的时候,千万不能站错队,于是,鲁僖公的智谋又一次上演,有人上疏,溢美魏忠贤,却弹劾崔呈秀。崔呈秀是当时的兵部尚书,魏忠贤手下“五虎”之一,铁杆儿死党,这奏章上的,糊涂透顶,大智若愚,大奸似忠。崇祯借坡下驴,撤崔呈秀职,这下炸锅了!这个投石问路起到了显著效果,那些墙头草们立马知道风向哪边儿吹了,于是乎,弹劾魏忠贤的奏章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在这种生死关头,机关算尽的魏忠贤采取了什么对策?哭诉!找皇上哭诉!这招以前在木头皇帝时用过,效果很好,立马雨过天晴。但这新皇帝不相信眼泪,就像蒙古人不相信喝醉,东北人不相信棉被,陕西人不相信煤贵,中国人不相信球队。这一哭诉,让崇祯看清了这个“九千岁”,原来是个“黔之驴”,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十月二十六,一个贡生上疏,列举魏忠贤十大罪状,崇祯帝召魏忠贤,命太监当面读给他,魏忠贤“震恐伤魄”。即便在这样命悬一线的时刻,魏忠贤并没想要举兵作乱、弑主废立等等,所以与其说崇祯“英明神武”除掉阉党,不如说魏忠贤的奴性或忠心,是奴才对主子,像狗子对主人,不致弑主作乱。便在此时,魏忠贤想到的,还只是狗子般的摇尾乞怜,去找原信王府的太监徐应元讨教,徐出了个损招,劝魏忠贤辞去职位,可保富贵。次日,魏忠贤引疾请辞,崇祯正中下怀,直接准许,这样魏忠贤就脱离了权力中心,一方面对皇帝不构成任何威胁了,也就可以活命了,另一方面也把自己置于任人宰割的地位,毫无反抗之力了。几日后,崇祯再下一旨,贬魏忠贤去凤阳守皇陵,魏忠贤带着搜刮来的四十余车财物、亲兵千人,离京南去,哭向金陵。痛打落水狗的时候到了,这个阉货,一介平民,竟然千人护送,卖弄什么威风?拉了几十车财物,显然财产来源不明,应该调查,于是弹劾接踵而至。崇祯现在很好办了,又下一旨,命锦衣卫将魏忠贤缉拿回京。魏忠贤很清楚,被缉拿回京是什么下场,聪明之人,一点就透,散尽亲兵,在途中一个小客栈中,看着满屋满箱的金银财宝,自缢而死。

从十月十三弹劾崔呈秀,到十一月初六魏忠贤上吊,不到一个月。魏忠贤从手握大权到死,仅仅十天,真是“忽喇喇如大厦倾”。然后崇祯钦定阉党逆案,清算阉党,超过二百五十人,并平反东林党人,导致东林党重握话语权,势力大张,在崇祯一朝,又党争不断。

东林党最大的问题,是反对工商税,只从农民身上拔毛。那时候农民家的孩子是读不起书的,能读书做官的基本都是士宦商贾之家,东林党人的背后,是江南工商豪绅,他们冠冕堂皇的侃侃之言是为背后的利益集团代言,“从古”之论,阻挠改革,说什么“以农为本”,说白了就是不愿自己家族企业缴税。可汉唐之时,国家主要是靠农业,宋朝经济和技术的大发展,导致农桑工商的格局发生了变化,宋室南渡,江南大开发,南宋国土最小,却是中国最富庶的时代,因为什么?工商。到了明代末期,还张口从古,闭口汉唐,东林党这些饱学之士,难道不懂这些吗?睁着眼睛说瞎话而已。魏忠贤掌权时,国家为什么能支撑袁可立、孙承宗的关海水陆对敌战争态势?为什么会有袁崇焕的宁远大捷、宁锦大捷?李自成们为什么是在魏忠贤死后揭竿而起?魏忠贤收工商税啊!这帮家伙肥的流油,不从肥肉上刮油,从贫民身上能刮到多少油水呢?闹灾厉害了,还时不时赈济一下难民,你们别造反啊。这就是魏忠贤的聪明之处,也是朱由校临终给朱由检说,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的原因。我们看魏忠贤的思路,其实跟现在类似,现在我们国家以工商税种为主,2006年甚至废除了延续几千年的农业税。现在如果有人说从古,只收农业税,不收工商税,大家怎么看?魏忠贤和东林党,同样的事情,同样的道理,同一个地球。可是年轻的崇祯不理解,以为哥哥是昏君,说的是昏话,一上台就先做掉魏忠贤,魏忠贤果然“忠贞”,不愧忠贤之名,乖乖地辞职,乖乖地吊死,不给皇上添一点儿麻烦。东林党一翻盘,工商税?没听说过。海外贸易税?矿税?盐税?茶叶税?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税,该取缔的取缔,该降低的降低。农业税赋,这才对嘛,从尧舜到唐宗宋祖都收的税能错吗?还有那个辽饷,打仗不花钱呐?将士们保家卫国,你们忍心看着自己的丈夫儿子在边关忍饥挨饿吗?快加上辽饷。有人说东林党人品行道德高尚,我倒觉得,阉党是真小人,东林党是伪君子,有小德无大德,只懂小仁不懂大义,这些高士党同伐异,道德文章千古流芳,治国理事百无一用,弹劾这个评论那个,国难当头还在勾心斗角,没有大局观,把国家搞烂搞垮。所以我认为东林党争不是简单的文化现象、朋党之争,而是利益群体在庙堂江湖的角逐。



点击下一个:崇祯朝廷如何对待受灾难民?+ 哪个将帅受惊吓死?+ 谁是明季良将第一?+ 中国最后一个丞相是谁?+ 袁崇焕为什么下狱?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2-08 17: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60
 楼主| 发表于 2024-4-22 16:4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末艳后,晚节不保?+ 用文盲对付文豪,谁想出这妙招?+ 谁对崇祯说:魏忠贤宜委用?+ 大司马袁可立,为什么被满清历史封杀?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2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90】



辽东战败,朝野震动,熹宗无奈,忍痛割爱,请两位帝师亲自赴边,掌控大局,便是著名的袁可立、孙承宗,这二人都是文武双全,入可为相,出可为将。袁可立人称袁青天,为官刚正,不畏权势,执法如山。比如万历年间著名的“董范案”,董份曾为礼部尚书,范应期曾是状元,案件震惊朝野,官员塌方式被问罪。而袁可立一个小小推官(七品,掌管刑典),在皇帝已开金口为董范两家撑腰的情况下,顶住各方压力,保护弱势民众,只取为首施暴者抵法,迅速平息事件。袁可立升任御史巡视京都,无论皇亲国戚,还是皇帝弄臣,一概不留情面,有弄臣杀人,万历已下旨赦之,“可立不为动”,抗旨将其正法。此次袁可立持节镇登莱,在山东半岛与大连之间,操练水师,并重陆战,打造战舰,增设炮台。重用毛文龙,在丹东、皮岛像钉子一样插入敌后。与山海关的孙承宗、天津卫的李邦华、对面的沈有容等相互策应,形成一个对敌侧后包围的水陆纵深战线,百里棋布的犄角之势,使努尔哈赤瞻前顾后无法施展。

袁可立运筹帷幄,驭事多方略,节制悍将毛文龙,“舳舻相接,奴酋胆寒”,对敌形成大兵压境之势,并暗中策反努尔哈赤的女婿、复州总兵刘爱塔,打下金州,收复旅顺。收复辽南海岛疆土千余里,并形成了对后金的海上军事封锁,使得擅长骑兵作战的后金处于被动,战略物资短缺。趁秋熟之际,后金来抢秋粮,数次被袁可立调动水陆多路军队,杀得大败而归。袁可立之战,贵在主动,赢在布局。

从以上简介的战绩和韬略来看,袁可立不愧帝师,似乎比熊廷弼、袁崇焕更棋高一着,上兵伐谋,其立意之高,眼光之远,水陆两用,对海军的重视,甚至对现代都有战略指导意义。那么这样一位人物,为什么在历史上声名不著?因为清朝所禁!袁可立策反了努尔哈赤的女婿刘爱塔,对后金军心打击极大,使“伪将人人自危”,更使后金满清认为是奇耻大辱,恼羞成怒,对此人封禁!其实袁可立在万历年间,做推官之时便已声名远扬,做御史之时便已享誉天下,因言罢官,泰昌帝重新起用并嘉奖,天启尊为帝师,国家危难,毅然挺膺,排兵布局,打得努尔哈赤连吃败仗,三年不敢动。所以满清入主后,清修《明史》,对袁可立、刘爱塔等人都不立传,并在其后文字狱中毁其相关文献,袁公诗稿也遭禁毁,只有几首刻在石上的诗留了下来。

另一位帝师孙承宗,大器晚成,在万历时默默无名,做家庭教师,翰林院编修,熹宗即位后当讲官,知兵,有谋略,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孙承宗亲赴山海关,采用袁崇焕建议守宁远,修筑关宁锦防线,作为蓟辽督师,定编制、营垒、军需等,修筑炮台,重用袁崇焕、马世龙、祖大寿、赵率教、满桂等将领,整肃军纪,安置难民,与袁可立水陆呼应,“关门息警,中朝宴然”,看似没有大胜仗,但拒敌于千里之外,所谓善战者不战而屈人之兵。因与魏忠贤不和,辞官回家。

努尔哈赤侦知孙承宗去职,大举进攻,袁崇焕抗命不撤出宁远,凭借与孙承宗苦心经营的防御体系,与满桂、祖大寿等人坚守宁远,利用火炮,杀伤金兵甚众。努尔哈赤亲自指挥攻城,双方激战一天,明军在城上炮铳齐发,后金骑兵虽然悍勇,但无法近城,发挥不出骑兵优势,伤亡一万七千人,无奈撤军。这便是著名的“宁远大捷”。宁远一座孤城,便能抵挡努尔哈赤亲自指挥的后金骁勇骑兵,说明孙承宗、袁崇焕的坚城火器、积极防御、遏制骑兵的作战策略是对症的。十五年后,蓟辽总督洪承畴,率领十几万明军精锐集结宁远,也主张步步立营,其作战思路同孙、袁,但兵部和崇祯隔空瞎指挥,要速战速决,结果确是速了,迅速土崩瓦解了。

努尔哈赤兵败宁远,半年后毒疽发作,八月十一日遗恨而终。皇太极继位后,致信袁崇焕,“彼此和好”。但小冰期酷寒,女真人饥寒交迫,没法跟你和谐。第二年,皇太极亲率大军侵犯,守宁远的还是袁崇焕,已升任辽东巡抚,命总兵赵率教镇守锦州,构成宁锦防线,又令满桂、祖大寿率兵出城,形成犄角之势。金兵围困锦州,赵率教始终不与金兵野战,扬长避短,坚守锦州。皇太极又施围城打援之计,袁崇焕不为所动,固守宁远。皇太极数计落空,挥师攻打宁远,亲督代善、阿敏等兄弟率军猛攻,袁崇焕放排炮轰击,金兵一排排倒下,贝勒济尔哈朗、萨哈廉、瓦克达俱伤。攻了十几天,宁远攻不下,金兵伤亡惨重,毛文龙又捣敌后方空虚,皇太极只能退兵,深知宁锦防线坚固,无法进入山海关,以后只有另谋出路。这是“宁锦大捷”,再次证明了孙承宗的筑坚固守、积极防御策略能够遏制后金骑兵。

朱由校被册立为皇太孙不久,万历、泰昌相继而亡,朱由校还没来得及进行系统教育便继位了,所以熹宗文化程度不高,对东林党人的慷慨陈词有时不大明白,也说不过这些文臣,但不愿受人摆布,便用魏忠贤这个文盲对付文豪。这招很厉害,你文豪是吧?你引经据典、咬文嚼字我通不懂,你想干嘛?

熹宗爱好木工,是有名的木工皇帝。他用的床椅等用具,都是自己动手做的,心灵手巧,只要他看过的木器,都能做出来,精巧绝伦。比如他仿乾清宫造了一座宫殿,高不过三尺,小巧玲珑,巧夺天工。朱由校做木匠活儿兴趣浓厚,乐此不疲,甚至废寝忘食,挑灯夜干。魏忠贤就待他木匠活儿做到关键处,奏事请示,熹宗不耐烦听,就说:“朕已悉矣!汝辈好为之。”魏忠贤便得以独断专行。

1627年八月,朱由校在客氏、魏忠贤等人陪同下,到西苑大船上饮酒作乐。一时兴起,坐上小舟往湖心去玩,却被一阵大风刮得船摇,跌入水中,同武宗朱厚照一样,熹宗也不会游泳,虽被救起,但呛了水,受了惊,落下病根。有人进献“灵露饮”的“仙药”,如同红楼梦中的玫瑰露,味道清甜可口,熹宗天天饮用,后来得了水肿,竟致卧床不起。八月二十二日,熹宗朱由校崩,仅二十三岁。

朱由校三子三女都早夭。其中第三子朱慈炅,其母为任容妃,在王恭厂大爆炸时,只有七个月,受惊而死。

朱由校无子,临终前召见五弟信王朱由检,将皇位传弟,信王惶恐不敢当,张皇后从屏风后走出,说:“皇叔义不容辞,事情紧急,恐生变故。”朱由检才敢答应。朱由校给弟弟朱由检嘱咐了三句话:

吾弟当为尧舜。

善待张皇后。

忠贤宜委用。

对前两句话,崇祯至少努力去做了,“善待张皇后”是做到了,“当为尧舜”却适得其反了。但对“忠贤宜委用”,朱由检应该是没明白哥哥的意思,直到亡国之前,才理解了哥哥为什么说这句话。

《明史》记载,甲申之难时,张皇后在寝宫上吊殉国。那为什么一直有流言说张皇后晚节不保,投降清朝,并受满清供养。还有其它版本,如受到李岩保护,如张皇后逃出宫外流落民间等等。传说往往随人们的意愿流传,比如传说杨贵妃没死在马嵬坡,而是逃到东海去了,还有传说是成为神仙了,都是人们的良好意愿,不愿美人罹难。张皇后的传说也是,因为张皇后在百姓中声望极好,人们希望这位贤后美人不要惨死。那“晚节不保”又是怎么回事?前述在王恭厂大爆炸中惊死的皇子之母,任容妃,据说是魏忠贤养女,为人“丽而狡”,因生皇子被封皇贵妃。甲申之难,任容妃逃出皇宫,流转民间,冒用张皇后声望以图存,被问及宫中事,皆能对,所以明末笔记中张皇后流落民间等事,源自此人。满清入京后,任容妃回到北京,受清廷赡养,由光禄寺每月供给,所以有人说张皇后失节,还是源自此人。

1644年,顺治帝命将张皇后和明熹宗合葬于德陵。所以张皇后下落,不需辩驳。

天启帝的特点是:木工皇帝,宠奶妈,不上朝,魏忠贤当政。

天启朱由校继承了朱见深的一些特点:宠奶妈,不上朝。



点击下一个:为什么黛玉父母早亡、没有兄弟?+ 九千岁为什么不干掉崇祯?+ 为什么李自成在魏忠贤死后才揭竿而起?+ 东林党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0-01 22: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60
 楼主| 发表于 2024-4-22 16:52: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万历帝几十年不上朝的秘密?+ 吴起死后,是怎么给自己报仇的?+ 李成梁扶持努尔哈赤有什么错?+ 明人为何怀念万历?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3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88】



8.1.6 万历:朱翊钧
朱翊钧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十岁继位,在位四十八年,比嘉靖帝在位时间还长,这祖孙俩加起来,就快一个世纪了。

起初十年,万历帝读书经筵,寒暑不断。一方面有李太后的严格督促,另一方面有张居正这样的千古帝师,张居正对万历的辅导关怀无微不至,大至朝政用人,小至言行末节,都细细讲与万历。万历帝对张居正也言听计从,不仅委以重任,而且礼敬有加,从不直呼其名,而尊称“张先生”。

张居正用阳奉阴违的卑鄙手段搞掉内阁首辅高拱后,取而代之,一旦大权在握,却能以天下为己任,推行改革,励精图治,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实在难能可贵。所以我们看当官的、为政的,不管他上位之前手段如何,只要在其位能谋其政,利国利民,就是好官,远比一个好人重要得多。

小万历对张居正的全力支持,使得张居正的改革能够顺利实施,对官员进行“考成”,提高办事效率,清丈全国田地,实行一条鞭法,社会经济极大发展,太仓粟可支数年,积金至四百余万,开创了“万历中兴”。

张居正死后被清算,一方面固然是权大震主,是历代重臣之忌。另一方面,也是所有改革家必须面对之痛,从吴起、商鞅到王安石,因为改革,势必断了既得利益者的财路,人家便会不顾一切断你生路,自古以来都是这样。名将吴起终因变法招致杀身之祸,吴起不愧将才,死也要拉一堆垫背的,逃到楚王尸体边,抱住王尸,大喊“群臣乱王”,那些贵族们乱箭射杀吴起的同时,自然也射中王尸,依法一律处死,并灭三族,杀害吴起的七十余家被一网打尽,直接给自己把仇报了。这智商,杠杠的!但吴起尸身也被车裂,算是对杀妻求将的报应吧。商鞅类似,在秦孝公死后,被贵族加害追捕,死后尸体还被带回咸阳,车裂示众,而且全家被杀。王安石也被认为是乱天下,得不到支持,新法很难推行下去。王安石结局不惨,是因为与司马光双方虽政见不同,但都是君子,所以变法失败后,众人欲图加害,司马光却说:“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但不晓事,又执拗耳。”站出来为王安石陈情。但直至现在,戏剧中只要出现王安石,都是白脸,奸贼形象,这种文化抹黑,千年不得翻身。

张居正死后,万历一下子没人管了,觉得世间原来有这么多乐子!沉湎酒色之中,日夜纵饮作乐。加上国本之争:先是,万历到慈宁宫给太后请安,洗个手的功夫,就把端水的宫女给“幸”了,事后还不愿承认,这宫女生下朱常洛,母子都一直不受待见。而万历宠爱的郑贵妃,生了皇子朱常洵,因皇后王喜姐无子,万历一心想要立朱常洵为太子,明显不符合立嫡立长的祖制,受到众臣的强烈反对。因立储之事与内阁争执十余年,后来干脆不上朝,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一方面是对内阁、群臣的消极抵抗,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耽于酒色,身体虚弱。当然郭沫若挖开定陵后,万历帝不上朝的秘密也就揭开了:万历帝右腿蜷曲,明显比左腿短一截,经鉴定有严重足疾,没法正常走路。作为九五之尊,不愿让人看到一瘸一拐,所以干脆不上朝。

万历给人的感觉是日夜宴乐,万事不理,但对国家大事却能亲自把控,比如万历三大征:命李成梁的长子李如松平息宁夏叛乱,胜利。因日本丰臣秀吉政权侵略朝鲜,令李如松、麻贵等人领兵援朝,日军战败。对杨应龙的播州之乱,命李化龙总督,调集刘綎、麻贵、秦良玉等兵分多路,平定了苗疆叛乱。用人、调兵、对不力者下狱,都在万历帝操控之中,三战全胜。虽不上朝,却能控制朝局,万历时期并无宦官乱权,外戚干政,也无严嵩之流的奸臣当道。万历28年不上朝,国家机器却照常运转。

岂止是三大征,万历年间的悍将李成梁,打压蒙古,遏制女真,铁骑横扫北部边疆,如秋风扫落叶,蒙古女真各部首领,谁强灭谁,与后来的孙承宗、袁崇焕等采取坚城固守、避免与后金骑兵野战的打法,形成鲜明对比。后因清朝贬低,声名不著,其实“南戚北李”,当时的李成梁威震辽东,比戚继光名声、战功大的多,即使清修《明史》,也不得不承认:“边帅武功之盛,二百年来未有也”。就是说,朱元璋以后未有,这话意味着:从徐达、常遇春、蓝玉这些名将之后,未有!这是敌人给出的评价。

在整个明朝将吏贪懦、边备废弛之时,李成梁像一颗闪耀的明星。数次大败蒙古数万骑兵,活捉在边境屡屡滋事的建州女真首领王杲,努尔哈赤的外祖父,血腥屠杀王杲部族上千人。后在攻破古勒寨屠杀的过程中,不仅杀死了王杲之子阿台,同时误杀了作为内应的努尔哈赤祖、父,俘获了努尔哈赤与其弟舒尔哈齐。努尔哈赤祖、父都是明朝边将,为都指挥使,所以李成梁把十几岁的努尔哈赤兄弟收留在军帐中三年,后来不仅世袭父职,而且受到李成梁的扶持。

一直有人指责李成梁扶持努尔哈赤,说是养虎为患,甚至籍此指李成梁为罪人,殊不知这是明朝和李成梁对北方游牧民族一贯的策略:锄强扶弱。就是分而治之,谁强灭谁,然后扶持忠顺的、弱小的部落来平衡各部之间的势力,使其既不统一又不团结,没有谁能一家独大,没法对明朝构成威胁,这个策略很高明,没有问题。看看二战后美国在全球搞的事情,和对中国崛起的各种打压,不只是一个两个美国总统这样搞,不管是白人当总统还是黑人当总统,无论是擅长政治的总统还是擅长商业的总统,都是这么个搞法,说明这是一个人类共识、中外通用的手段,没有问题。

努尔哈赤当时是忠顺的,至少是表演的很忠顺,其祖、父又都是明朝边将,所以李成梁扶持弱小的努尔哈赤,是当时很好的选择,而且李成梁镇守辽东时,局面都在掌控中。不料言官们却弹劾李成梁,都是些小节,这些人都是只看到芝麻却看不到西瓜的迂腐之徒,不知道边帅的评判重点。由于明朝文官权重,万历时期内部腐败,官场倾轧,党争不断,导致李成梁被弹劾罢职。其他人远没有李成梁的强悍,不只是对努尔哈赤,而是对整个局面都把控不了。李成梁离职后,十年之间,八易主帅,辽东边防一步步废弛,为努尔哈赤的崛起提供了客观条件。而且由于李成梁的工作完成得很出色,把强都锄了,导致努尔哈赤面对的没有极其强大的对手,能够顺利地征服建州,统一女真。这真是月圆则亏,福祸相依。

1601年再度启用李成梁,时已七十六岁,在辽东又镇守了八年,当时辽东很少有边情,李成梁也加至太傅。后来又被言官弹劾罢免,熊廷弼巡按辽东,因李成梁放弃宽甸领土,强迫迁移六万百姓到关内,上书弹劾:“成梁之罪,可胜诛耶。”但万历帝由于李成梁“镇辽年久有功”,特意保护,并未治罪,李成梁活到九十岁高龄。

万历后期,中央机构空虚,各种事务荒废,各部官员,十缺六七。东北的建州女真迅速崛起,不断出兵南犯,明军屡屡败北。1619年的萨尔浒之战,明朝四路大军,三路覆没,丧师五万,成为明清之间重要的转折。而且因战争开支,加派辽饷,兼之天灾不断,对老百姓雪上加霜,激起民变。万历帝自己也深受打击,又值暮年,一病不起,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驾崩。万历帝死后仅24年,明朝灭亡。

当时的士民官吏却对万历很有好感,皇帝不管事,官员压力不大,士人生活安逸,民众也因长久的和平稳定视圣上为神明。而且生于万历年间、后来又经历国难的人,面对天灾人祸、异族欺凌,相比之下,对万历朝的和平安定、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更是感今怀昔,念念不忘,对月伤怀,刻骨铭心。

万历帝的特点是:28年不上朝,日夜宴乐,万事不理;能干,国运中兴;长久和平安定、宽松和谐的生活,令民众怀念。

万历朱翊钧也继承了朱见深的一些特点:能干,不上朝。



点击下一个:秦可卿为什么写得出身卑贱,有德能干,却是淫丧?+ 明朝最美的皇后,被谁暗算,胎死腹中?红楼梦中生下死胎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2-08 17: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60
 楼主| 发表于 2024-4-22 16: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宫女造反,集体杀皇帝!+ 贾敬宾天,为什么尤氏锁了所有道士?+ 朱常洛之前,哪个皇帝也能干也淫丧?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1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87】



以下介绍这些末世六代皇帝。

8.1.4 嘉靖:朱厚熜
嘉靖朱厚熜的父亲不是皇帝,继位之初便有大礼议之争,即众臣请朱厚熜以皇太子的礼仪继承皇位,尊孝宗朱祐樘为皇考,改其亲父为皇叔父,朱厚熜当然不同意。究竟谁为皇考,嘉靖与旧臣争了数年,杖死十六人,最终追尊亲父为帝,胜利结束。这些大臣真是不长眼!

嘉靖开始几年还干了一些革除弊政、赋役改革的事,后来日益堕落,迷信方士,尊崇道教,追求长生不老之术。大臣杨最直谏求仙荒谬,直接杖死。为炼不老神丹,大量征召十几岁的宫女,采补处女经血炼丹,令其吃桑叶喝露水,把宫女们当蚕养当蝉待,并鞭打宫女,致死二百余人,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宫女们不堪虐待,以杨金英为首的十六个宫女,趁嘉靖熟睡,用黄绫套住脖子,要勒死这个昏君,但因慌乱,七手八脚,打了死结,一时杀不死,宫女们急了,又拔下钗簪,朝嘉靖乱刺。但这样戳不死人呀,虽然被扎的浑身是血,嘉靖其实伤并不重。这便是著名的“壬寅宫变”,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宫女造反、集体杀皇帝事件,可见兔子急了也咬人,不要把人逼到那种地步。结果是:十六名宫女,以谋反罪,凌迟处死,并诛九族。

嘉靖年间,南倭北虏,蒙古鞑靼不断寇边,甚至兵临京城,围京八日。

因道教仪式,需要青词,是献给上天的奏章祝文,华丽文字,嘉靖宠信“青词宰相”严嵩。严嵩父子权倾天下二十年,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比如为得《清明上河图》,便杀害了两条人命。

1566年,户部主事海瑞上《治安疏》,直言:

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
陛下之误多矣,大端在修醮。
谓长生可得,而一意玄修。侈兴土木。
二十余年不视朝,纲纪驰矣。
天下吏贪将弱,民不聊生,水旱靡时,盗贼滋炽。
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号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
在封建王朝,敢这样说皇帝的绝无仅有!嘉靖大怒,将海瑞下狱,问成死罪,但至死不杀海瑞。

由于长期服食丹药,嘉靖身体每况愈下,嘉靖四十五年腊月十四,驾崩于乾清宫。其子朱载坖对方士乱国,早就恨之入骨,一上台就先停止以前的道教仪式,把方士王今、刘文斌等全部逮捕,下狱论死。这个情节是不是有点眼熟?在红楼梦中,也有个谐音“嘉靖”的人,“贾敬”,好道,不管家事,死于服食丹药,儿媳逮捕了所有道士,便是“死金丹独艳理亲丧”,尤氏命人先到玄真观,将所有的道士都锁了起来。又请太医看视,到底是何病,太医见肚中坚硬似铁,面皮嘴唇烧的紫绛皱裂,回说:“系玄教中吞金服砂,烧胀而殁。”

嘉靖帝的特点是:好道,死于服食丹药;在位时间长,四十五年;二十余年不视朝,纲纪驰矣。

嘉靖朱厚熜继承了朱见深的一个特点:不上朝。

8.1.5 隆庆:朱载坖
朱载坖即位后,纠正其父弊政,免除次年一半田赋,及以前的所有欠赋。对之前因言获罪的诸臣,“存者召用,殁者恤录,见监者即先释放复职”,不但未治海瑞大不敬之罪,反而官复原职。

重用徐阶、高拱等内阁辅臣,解决困扰多年的“南倭北虏”问题。

1567年,隆庆元年,废除海禁,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便是“隆庆开关”。嘉靖时是闹倭寇最厉害的时候,但经过戚继光、俞大猷等人的不懈努力,长期战斗,到隆庆之初,沿海的倭寇已基本肃清。所以隆庆帝大开关禁,采取恤商与开关政策,减轻商人负担,打破了明朝历史上禁止百姓私自下海的命令,使明朝对外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海外贸易也出现了新局面,倭寇活动也逐渐趋于消亡。

与北方的蒙古俺答汗议和,便是“隆庆和议”。1570年,隆庆五年,下令与蒙古通贡互市,并册封蒙古俺答汗为顺义王。

朱载坖性格谦和,宽仁,躬行俭约。隆庆一朝,虽只六年,但人才辈出,在徐阶、高拱、张居正等人主持下,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运中兴,海内大治。长达十八年的隆万大改革,便始于隆庆。

朱载坖纵欲过度,长期服食春药,身体严重透支。1572年春,朱载坖因与妃子们淫乐过度,居然病危!休养了两个月,又上朝了,但往殿上一坐,就头晕眼花手打颤,支持不住,继续卧床。

五月二十六日,隆庆帝崩于乾清宫,终年三十六岁。

遗诏太子:进学修德,用贤使能,无事荒怠,保守帝业。

人呐!为什么总要死到临头,才懂得善言善德呢?

隆庆帝的特点是:能干;宽仁,待臣下宽;服食春药,淫丧。

隆庆朱载坖继承了朱见深的几个特点:宽仁,能干,淫乐。



点击下一个:万历帝几十年不上朝的秘密?+ 吴起死后,是怎么给自己报仇的?+ 李成梁扶持努尔哈赤有什么错?+ 明人为何怀念万历?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2-08 16: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60
 楼主| 发表于 2024-4-22 16:54:01 | 显示全部楼层
谁是中国唯一的一夫一妻的皇帝?+ 谁是玩的最嗨的皇帝?开妓院,玩裸女,玩野兽,玩打仗 + 红楼梦中的“镇国公”是谁?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3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86】



8.1.2 朱佑樘
朱见深的儿子和孙子,孝宗朱佑樘和武宗朱厚照,简单说明下:

明孝宗朱祐樘,应该算是大明王朝最优秀的皇帝,做人是圣人,为君朝政最好。

宽仁,节俭,勤政,弘治一朝吏治清明,任贤使能,抑制宦官,轻徭减赋,是明朝历史上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的太平时期,史称 “弘治中兴”。人口由1488年的5020万,增至1504年的6010万,人口增长近千万,税收增多一百多万石。

远佞臣、重贤臣,“弘治朝中多君子”,比如:谥文正的李东阳,积豆的首辅徐溥。徐溥用两个瓶子,分别积黄豆、黑豆:每有善念、善言、善事便往瓶子中投一粒黄豆;相反,每有过失,便投一粒黑豆。不断地深刻反省并激励自己,久而久之,瓶中黄豆越积越多,相较之下黑豆不多,养成了慎独、反省的习惯。

孝宗待人宽仁,体恤民生,善待百姓,常因灾情减免地方赋税。1502年,编成《大明会典》,删除了原《大明律》中多项残暴的法令。正统、成化年间,农民起义不断,有几次声势还相当大,而弘治一朝却几乎没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孝宗重视军事,维护国家统一。在位时期,收复哈密。奉行和平政策,没有主动对邻国发动大规模征战。安南、暹罗、乌斯藏、琉球、占城、撒马儿罕、火剌札、爪哇、日本等,皆来明朝入贡。

朱祐樘还是中国唯一的一夫一妻的皇帝。虞舜尚有二妻娥皇女英,像李隆基、司马炎,更是后宫佳丽上万。孝宗朱祐樘一生却只娶了一个张皇后,从不纳宫女,也不封贵妃、美人,每天只与皇后同起同居,两人读诗作画,听琴观舞,谈古论今,朝夕与共,过着平常百姓一样的夫妻生活,打破了中国皇帝的这项纪录。

很多男同胞会说:“我也一夫一妻,有什么好称道的?”你是没这个条件,如果天下美女任你选,无任何经济、道德、精神方面的障碍,有几人能一夫一妻?人家可是有这个条件,却仍坚持一夫一妻。

朱祐樘继承了朱见深两大特点:宽仁,钟情。钟情于皇后一人,比钟情于奶妈似乎好些。

1505年,孝宗朱祐樘驾崩于乾清宫,年仅三十六岁。

历代评价极高,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朱国桢就说:“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

但是这样优秀的皇帝,却只有朱厚照一个宝贝儿子,在朱厚照玩水翻船,呛水死后,绝后了,没有留下优秀基因,真是天大的讽刺!

8.1.3 朱厚照
武宗朱厚照,就是玩“豹房”那个,玩的是正宗的美女与野兽,也是奇葩中相当鲜艳的一朵,人家的一生就一个字儿:玩!

朱厚照是玩的最嗨的皇帝,在宫中模仿街市,建了许多店铺,让太监扮做老板、百姓,自己扮做富商,在其中取乐。玩得仍不过瘾,又模仿妓院,让许多宫女扮做粉头,朱厚照挨家进去听曲、嫖妓。在宫里嫖烦了就出去玩,到处寻花问柳,经常在夜间闯入百姓家,逼令女子作陪,遇到中意的,还要带回宫去。

武宗玩的随心所欲,不喜皇宫,也不上朝。在宣府建造“镇国府”,加封自己为“镇国公”(红楼梦中“八公”,第一位便是“镇国公”)。朱厚照称镇国府为“家里”,下令大臣一律不许来,只亲随可出入,这样就再也不用听大臣们喋喋不休的劝谏了,是不是很机智?

武宗从小就有做个大将军玩打仗的梦想,很向往太祖、成祖指挥千军万马的神气,觉得当皇帝没什么了不起,做个大将军才威风八面。于是以皇帝名义封自己为大将军,还给这个大将军取名为“朱寿”,在兵部有档案,在朝廷领俸禄,是个挂牌营业、童叟无欺的大将军,绝非假冒。1517年鞑靼王子率兵五万侵犯应州,大将军一听高兴坏了,定要亲征,吓得满朝文武磕头谏阻,因为此时距英宗御驾亲征、土木堡被俘仅仅68年,大臣们余悸在心。英宗还有弟弟、儿子背锅,武宗可是万顷地里一根儿苗哇!但大将军临危不惧,完全不吃这套,你们有本事把脑袋磕掉,但想让本将军不打仗,那简直是白日做梦!武宗以“威武大将军朱寿”的名号,亲自部署,调兵遣将,展现了其非凡的军事指挥天赋,一线部队牵制敌军主力,援兵梯队源源不断,近先远后,不断增兵,前浪刚过,后浪又至。估计鞑靼将领们没见过这种阵势,也没想到明军越战越勇,打死不退。“殊死战,敌稍却。明日复来攻,自辰至酉,战百余合。”终于,敌军哭了,向西退却。当时大风大雾,两军罢战。“帝乃还,命宣捷于朝”,大将军果然威武!而且武宗亲自冲锋陷阵,并亲手斩杀敌军一人。此战的后果是,鞑靼“后岁犯边,不敢大入”,看来,这一仗,不光是把敌人打退了,而且从精神上把敌人打懵了。《明武宗实录》记载的双方阵亡数字是:蒙古军队阵亡16人,明军阵亡52人。这简直匪夷所思!参战兵力:明军约5万人,鞑靼约3万到5万人。哪怕是双方真正接战的兵力各一两万,“自辰至酉,战百余合”,几万人厮杀十个小时,战百余合,双方死亡两位数?这就是历史。

因武宗玩的不亦乐乎,宁王朱宸濠以武宗荒淫无道为由,举兵反叛,号称十万,从南昌起兵,略九江,出江西,攻安庆,欲取南京。但运气不好,遇上了王阳明,王阳明传檄各地,虚张声势,疑兵滞敌,同时募集义兵,直捣宁王老巢南昌。宁王只得回军救南昌,王阳明以逸待劳,并用火攻,宁王大败,死了三万多人,宁王、世子等皆被擒。

另一方面,武宗听到有人造反,高兴坏了:又能领兵玩打仗了!打着“奉天征讨威武大将军镇国公”的大旗,御驾亲征。半路上,王阳明捷报传至,宁王已被抓了,武宗气不打一处来,将军出征,一仗没打,没敌人了!开什么玩笑?把这个不争气的宁王,放回鄱阳湖!让本将军再抓一次!否则绝不退兵!武宗传令,继续进军。王阳明一听,坏喽!坏了皇上的好事,平叛大功应归皇上,亲随幸臣都要立功,我怎么能把功劳抢了呢?放回鄱阳湖,这宁王要是想不开,跳水自尽了,那皇上还不得把我掐死?于是将俘获的宁王等人押至南京郊外,武宗与众亲随全副武装,摆开作战阵势,王阳明将宁王等人在阵前释放,大将军指挥堂堂之阵,正正之师,战鼓齐鸣,奋勇争先,把宁王等人再抓了一次,奏凯而归。估计宁王此时内心是崩溃的,这造的是哪门子的孽呀!好容易造了一次反,却被生擒活抓两次!天理何在?

大将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兴高采烈,一路游玩。经清江浦,风景优美,驾船捕鱼,亲自提网,一看鱼多,欢蹦乱跳,武宗乐坏了,使劲儿拉网,结果船小网沉,一下跌入水中,武宗不会游泳,待侍卫救起,已呛水入肺,落下病根。第二年春,崩于豹房,时年三十一岁。

糟糕的是,武宗朱厚照是孝宗朱祐樘的独子,玩了十几年,却没生下一男半女,这一驾崩,直接绝后了。所以阴差阳错,才有了朱见深的孙子朱厚熜继位,就是嘉靖帝。



点击下一个: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宫女造反,集体杀皇帝!+ 贾敬宾天,为什么尤氏锁了所有道士?+ 朱常洛之前,哪个皇帝也能干也淫丧?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2-08 16: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60
 楼主| 发表于 2024-4-22 16:5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哪个皇帝废除了宫妃殉葬制度?+ 谁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奶妈!+ 清修《明史》,可信度有多高?堂堂皇宫,还是地狱?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2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85】



朱见深的父亲夺回皇位后,朱见深又被立为太子。然后英宗又做了七年皇帝,临终遗诏,废除自朱元璋以来的宫妃殉葬制度,伟大!此处应有经久不息的掌声!!!英宗真没法算是好皇帝,不辨忠奸,宠信阉党,丧权辱国,损兵失土,朝政也乏善可陈,但他经历了被敌人囚一年、被兄弟囚七年的痛苦之后,能够设身处地体谅别人,这一点在中国的皇帝堆儿里非常难能可贵。拿活人殉葬这种残害妇女、丧尽天良、惨无人道、丧心病狂、寡廉鲜耻、伤天害理、恶贯满盈、穷凶极恶、天打雷劈、天诛地灭、滔滔江水、连绵不绝(还有什么骂起来解恨的话,都给这儿放)的恶迹,在汉、唐、宋代都已绝迹,在明清两朝却又历史倒退,死灰复燃。即使仁爱宽厚的仁宗朱高炽,和英明贤德的宣宗朱瞻基,都没有废止人殉,但几乎一无是处的英宗却做到了,在奇葩成群的皇帝堆儿里,昭显了人性的光辉!

明宪宗朱见深的特点是:宽仁,能干,不上朝,淫乐,宠奶妈。

朱见深继位后,平反了于谦冤案,恢复了于谦之子的官职。即便景泰帝曾废掉自己的太子之位,却能恢复景帝帝号,追谥“恭仁康定景皇帝”。这些宽仁之举,博得朝野和后世一片称颂。

其能干体现在多方面。任用李贤为大学士,阁臣之中人才济济,朝政也比较清明。对建州女真犁庭扫穴,使建州女真部崩溃。多次对鞑靼出兵,收复自英宗时丢失的河套地区。减省刑罚,解决荆襄流民问题,平定两广叛乱等,文治武功还算不错。朱见深留给朱祐樘的,是一个外无强敌、万民乐业的太平之世。

但在位后期,就不上朝了,怠于政事,不见大臣,群臣奏事都经宦官转奏,朝野称为“万岁阁老”。晚年传旨多倚太监怀恩、覃吉,怀恩犯颜敢谏,覃吉曾在东宫侍太子读书,这两人是宦官中的优秀人物,都有美誉。

大学士万安迎合帝意,进献媚药及房中术。僧人继晓向朱见深进房中秘术,成为国师。

其父英宗宠太监,朱见深却宠奶妈,各有所好。朱见深的奶妈,准确说是保姆,便是著名的万贞儿,比朱见深大十七岁,把朱见深从小带大,还把少男第一课也给上了,所以深受宠信。朱见深登基后,第一件事,便要册立心爱的万贞儿为皇后,被太后驳斥,不合礼法,于是立为贵妃,但朱见深专宠这个万贵妃。皇帝大婚,娶的是父亲给选定的吴皇后,才貌双全,通晓礼乐,却敌不过这个半老徐娘,新婚不到一个月,便因万贞儿废后。万贵妃仗着皇帝宠爱,对皇后不恭,更要命的是,皇帝不顾新婚燕尔,对如花似玉的皇后新娘看都不看,终日临幸万贵妃,如胶似漆,形影不离。年轻的皇后忍无可忍,以后宫之主的身份,杖责万氏,甚至亲自动手打了万贵妃,以解心头之恨。结果呢?皇帝获悉,毫不犹豫,一纸诏书,废了皇后。宠奶妈到这种地步,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所以后来继立的王皇后,深知谁才是真正的后宫之主,明哲保身,不捋虎须,只在深宫里,做个安静的美皇后。后宫诸事由万贵妃统领,万贵妃待内宦宫婢甚严。

皇帝无子,大臣上疏,请求皇帝扩大宠幸范围,宪宗表面同意,但仍专幸万氏,所以万贵妃恃宠而骄,一旦皇帝临幸了谁,便灌汤药,谁敢怀孕,便使堕胎。万贵妃所生的皇长子,不到一岁,却夭折了。后来的明孝宗朱祐樘,若不是宫女太监百般保全,早就遭了万贵妃毒手。其母纪氏,偶尔被宪宗临幸,怀孕后为万贵妃所知,万贵妃命一宫女为其堕胎,宫女不忍,谎报遮掩,万贵妃仍将纪氏打入冷宫,纪氏是在冷宫偷偷生下了朱祐樘,又在宫女太监的帮助下,秘密藏匿,长到六岁。

一天宪宗叹息无子,太监张敏趁机说已有皇子,宪宗大惊,问出实情,大喜之下,立即下令去接皇子。当宪宗见到瘦弱的儿子,不禁泪流满面,抱着孩子说:“是吾子,类我。”不久颁诏天下,立朱祐樘为太子,封纪氏为淑妃。但随后纪氏却在宫中病逝,太监张敏也吞金自杀。宪宗的母亲周太后见势不妙,担心万贵妃也对太子下毒手,赶紧将孙子抱养在自己所居的仁寿宫,才使太子朱祐樘安全活了下来。

太子十六岁时,宪宗听信万贵妃谗言,要废太子。太监怀恩苦谏,也被贬到凤阳去守陵了。恰巧泰山连续地震,宪宗认为朱祐樘是天命的合法继承人,才打消了废储的想法。就是这么个万贞儿,万奶妈,朱见深却宠爱不衰,年近六旬,仍可一言废太子,万贵妃对宫中事务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当然,以上资料都出自《明史》,清修《明史》,可信度有多高?很多地方让人感到匪夷所思,不合常理:这是堂堂皇宫,还是地狱?竟然有人能公然残杀皇帝子女?皇帝、太后都任其所为?看来清朝抹黑宪宗朝和万贵妃的可能性很大。我们看一份当时的奏章,是朱祐樘被立为太子之前,三代名臣商辂和其它大臣所上奏章:

“臣等仰惟皇上至仁大孝,通于天地,光于祖宗,诞生皇子,聪明岐嶷,国本攸系,天下归心。
重以贵妃殿下躬亲抚育,保护之勤,恩爱之厚,逾于己出。
凡内外群臣以及都城士庶之门闻之,莫不交口称赞,以为贵妃之贤,近代无比,此诚宗社无疆之福也。
但外间皆谓,皇子之母因病另居,久不得见,揆之人情事体诚为未顺。
伏望皇上勅令就近居住,皇子仍烦贵妃抚育,俾朝夕之间便于接见,庶得以遂母子之至情,惬众人之公论,不胜幸甚。”
大臣奏章,论当时之事,相当于我们给老板的报告,对某事的见解或要求,岂能乱写,信息可靠。宪宗重臣商辂以刚正闻名,其奏章说的明白:纪氏因病另居,请就近居住,以便母子朝夕相见,才合人情。此时朱祐樘由万贵妃躬亲抚育,保护之勤,恩爱之厚,逾于己出。众臣以为贵妃之贤,近代无比!

商辂的奏章,万贵妃之贤,更可信。

再算下万贵妃当时的年龄,朱祐樘六岁,朱见深二十九岁,万贵妃已四十六岁了,明知自己已不能再生育了,还残杀灭绝其他皇子?其目的是什么?人人都是张驴儿的智商吗?

此文非辩万贵妃之贤恶,是论万贵妃之受宠,顺便对清修《明史》提出质疑,我们对《明史》中的史料,不能不加分辨一概采信。

1487年春,万贵妃病死,宪宗悲叹说:“万侍长去了,我亦将去矣!”数月后,宪宗朱见深也因悲伤过度去世,年仅四十一岁。

真爱?变态?用情专一?恋母情结?我不敢评。



点击下一个:谁是中国唯一的一夫一妻的皇帝?+ 谁是玩的最嗨的皇帝?开妓院,玩裸女,玩野兽,玩打仗 + 红楼梦中的“镇国公”是谁?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2-08 16:5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60
 楼主| 发表于 2024-4-22 16:55:4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人物,有多少皇帝?+ 秦可卿的棺材,为什么万年不坏?世上有樯木这种树吗?义忠亲王老千岁是谁?+ 双悬日月照乾坤:只是明吗?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6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84】



8 贾府人物
《红楼梦》中写的角色有多少个皇帝?您扶好墙,我告诉您个数,您别吓着:《红楼梦》里有超过十五个皇帝!

我们算一算明末清初的皇帝: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南明的弘光、隆武、绍武、永历,满清的努尔哈赤、皇太极、福临、玄烨,还有称帝的李自成、张献忠、吴三桂,十七个,这十七人在《红楼梦》前八十回里都出现了!

还是先看看明朝那些奇葩皇帝----阆苑仙葩。

8.1 明朝皇帝
8.1.1 朱见深
为了容易看清贾府里这些龙,我们先从明朝皇帝中选出一个作为开头:朱见深。

朱见深是谁?按朱元璋给子孙们用木火土金水的五行相生的排序,是这样的: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朱祁钰,朱见深。朱见深之后,又是一轮儿木火土金水:朱祐樘,朱厚照,嘉靖朱厚熜,隆庆朱载坖,万历朱翊钧,泰昌朱常洛,两轮儿五行就到明末了。

有些人可能不熟悉朱见深,那我们从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人说起:于谦,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土木之变时,于谦是兵部左侍郎,朱见深年幼,还不是太子,朱见深的父亲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瓦剌被俘,把瓦剌高兴坏了,活捉了个皇帝,这一票绑的,要什么明朝还不得给什么,不料英宗是个硬核,什么都不写,你们要杀要剐看着办。明朝皇帝有个特点:比别的朝代硬气,比如传说中的朱棣天子守国门,崇祯君王死社稷。之所以用传说,是因为传说美丽,我不大认可,朱棣的守国门更多是因为北京是他的老巢,崇祯的死社稷不是这么个死法,你本来完全可以不必死,看看唐玄宗和他的子孙们怎么一趟趟的逃出京,自有要扬名立万的武将替你灭贼,你南巡到南京没问题啊。退一步说,你就是脸皮薄,怕背不起骂名,一定要死,那么把三个儿子随便戳一个在南京,也比弘光那货有感召力,有责任感,还抗打击啊。我认为崇祯是怕像唐玄宗一样,被儿子称帝硬架上太上皇,是自私和不明智。跑题儿了,说于谦。

以于谦等为首的统治精英们一看,心里暗骂:“活该!不让你去,不让你去,你非要听王振那阉货的话御驾亲征!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现在皇帝被人抓了,咋办?凉拌!把英宗的亲兄弟朱祁钰立为皇帝,实告你们瓦剌这些土鳖说,你们就是绑票了一个平民,我们汉人别的没有,皇帝从来不缺。所以有人说中国不是由一个皇帝在统治,而一直是由一个儒家的精英团队在统治,我深以为然。这叫“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招不但老百姓没意见、官员们没意见,甚至皇帝家人也没意见,甚至英宗本人也没意见。作为平衡,经皇太后主持公道,先把英宗的三岁儿子朱见深立为太子,用意很明确:这皇帝弟弟先当着,但以后要把玉玺还给哥哥的儿子。

这下瓦剌傻眼了,一边儿伸着脖子让你杀寸土不让,一边儿立了个新皇帝不让寸土,左右是啥都不给!闹了半天瓦剌才回过味儿来:这是老土匪遇到新流氓了!杀了这没用的皇帝,解恨,但不够明智,而且跟朱明皇室就结了死仇,以后谈判余地都没了;不杀,拿他怎么办?还要供他吃,还要供他喝,撒尿还要金马桶,还要镶钻的,人家毕竟是皇帝嘛,这回把瓦剌这帮强盗给难住了。后来有高人给支招:人家立个新皇帝,摆明了就是要你杀了老皇帝,然后人家才名正言顺、同仇敌忾嘛。您为难呀?把老皇帝给他送回去不就完了嘛,俩皇帝,看他们怎么玩儿!这球呀,给他们踢回去!

瓦剌恭恭敬敬地把英宗给送回来了,这下轮到景泰帝跟于谦们傻眼了:有这么干的吗?按照惯例,不是把首级送回来吗?然后我们隆重国葬,追封英烈,同仇敌忾,各得其所,皆大欢喜嘛。这连带脖子的活皇帝回来了,那新皇帝往哪儿搁呀?这帮土匪!没文化!不懂事!瓜皮土鳖三孙子!景泰帝在心里骂了个遍。然后,弟弟皇帝把哥哥皇帝关起来,自己继续当皇帝,没有杀掉没有毒死没有饿死英宗,说明景泰帝人性未泯,比李世民强多了,只是贪心不足,把太子朱见深也废了,另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可是人算不如天算,第二年新立的太子朱见济就夭折了。

总有一些人要追求功名不择手段,景泰做了八年皇帝后得病了,石亨、徐有贞等带着禁军打开门把英宗接了出来,直接搁在朝堂上,百官来上朝面临二选一,要么跪下叫万岁,要么出去摘脑袋。病床上的景泰帝听到钟鼓齐鸣,问怎么回事,左右回说是太上皇,景泰帝说了一句让我感动的话:“哥哥做皇帝了,挺好的。”

给于谦的可就不是二选一了,只有一个必选项:斩决。抄家时家无余财,于谦真正做到了两袖清风,后来葬于杭州西湖。西湖还葬了两位民族英雄,岳飞和张煌言。看张煌言在就义前辞故里的诗:

国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
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贾母的“六桥梅花香彻骨”赞的就是这三位埋剑西湖的民族英雄,而且岳飞和张煌言都是抗击女真的民族英雄,贾母用意直白呀。作者怕读者没注意到贾母说的西湖三杰,让湘云随后用李白的诗句“双悬日月照乾坤”提醒读者:“日月双悬于氏墓”。

景泰帝也随即被废为王,也遭软禁,一个月后死了,死因不明,按亲王礼,葬在北京西山的景泰陵,是在明朝迁都北京后,唯一没有入十三陵的一个特例,而景泰帝在位期间,在十三陵为自己修建的庆陵也随即废弃,这个线索先记下来。在一百多年后,1620年这一年中,从春到秋接连死了三个帝后,分别是万历皇后王喜姐、万历帝、泰昌帝朱常洛,这个情景在红楼梦中是不是很眼熟?书中写秦可卿死时也连续死了三个人,以至于秦可卿到底是春天死的还是秋天死的都说不清,是作者糊涂吗?当然不是。因朱常洛继位后一个月就死了,来不及修帝陵,所以就用了废弃的景泰帝的庆陵,这个情景在红楼梦里是不是也眼熟?秦可卿的棺材,用了万年(万岁)不坏的叫做什么樯木,原系义忠亲王老千岁要的,因他坏了事,没人敢买。景泰帝坏了事后,就是亲王,就是千岁。世上没有樯木这种树木,樯是船上的桅杆!如果作者用樯木指的不是棺材,而是指陵墓,用了某个坏了事的亲王的陵墓,是不是跟泰昌帝朱常洛用了景泰的陵墓如出一辙呢?



点击下一个:哪个皇帝废除了宫妃殉葬制度?+ 谁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奶妈!+ 清修《明史》,可信度有多高?堂堂皇宫,还是地狱?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2-08 16:54
红学
红楼梦(小说)
明朝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3 20:09 , Processed in 0.53962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