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石惊朱丝马迹=====薛文宣·红楼天地会朱三太子朱慈炤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1
 楼主| 发表于 2024-1-18 07:4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韩起
播报讨论上传视频

晋国韩氏第六位宗主








收藏



0


0











韩起(?—公元前497年),姬姓,韩氏,名起,谥号宣,史称韩宣子,韩献子韩厥之子,春秋时期晋国卿大夫,六卿之一,政治生命超长的政治家。












































所处时代春秋晋国
民族族群华夏族
逝世日期公元前 497年
主要成就春秋后期晋国卿大夫
本    名韩起


目录

1人物生平
2史籍记载
3家庭成员





人物生平

播报
编辑

公元前566年,时任正卿的韩献子韩厥告老,晋悼公应允并破格提拔荀罃执政。韩厥的长子是韩无忌,韩无忌却以自己有略微的残疾为由推辞,向晋悼公推荐自己的弟弟韩起为卿。不是嫡长子的韩起幸运的成为韩氏家族的宗主。

此后韩起一直在晋国高层任职,于公元前563年协助晋悼公复兴晋国霸业。公元前560年,卿士荀罃、士鲂去世,晋悼公重组三军六卿,韩起礼让赵武,辅赵武佐上军。赵韩两家的关系更为亲密。

公元前541年,已担任正卿7年有余的赵武撒手人寰,韩起继之为中军元帅,开始对晋国长达28年的执政。韩起为臣低调,但却贪心有余,物欲虽强,却对晋国的霸业漠不关心。在这28年的执政时间里,韩起始终在平衡六卿之间的利益,使之未能表面化,却又从中获利良多,壮大韩氏的根基。经过韩起执政后,韩氏得到极大地发展,奠定百年后“三家分晋”韩氏有其一的物质基础。

公元前514年,韩起告老,魏献子魏舒担任执政。公元前497年,年过九旬的韩起寿终正寝;谥号“宣”,故称韩宣子。《左传》记载“昭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14年)秋,晋韩宣子卒,魏献子为政。




史籍记载

播报
编辑

《史记·卷四十五·韩世家第十五》 [1]




家庭成员

播报
编辑

父亲:韩献子韩厥

哥哥:韩无忌

儿子:韩贞子韩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1
 楼主| 发表于 2024-1-18 07:45:10 | 显示全部楼层


赵氏孤儿,大国正卿——赵武


赵氏孤儿,大国正卿——赵武



海上钢琴师

海上钢琴师



三个男孩的爹




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文子曰:“武也,得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是全要领以从先大夫于九京也!”北面再拜稽首。君子谓之善颂善祷。

——《礼记·檀弓下》

春秋战国时代,虽然是长达五百年的乱世,却无疑是中华文明最为光辉灿烂的时期之一。在这个时期,我们的历史从青铜器逐渐进化到铁器,从奴隶制过渡到封建制,影响中华文明两千多年的各种哲学思想、文化艺术等基本都在这一时期成型。诸子兴起,百家争鸣,名臣如云,将星如雨。各诸侯国间你方唱罢我登场,兴衰更替,争抢着霸主的宝座。

在春秋时期,天下诸侯国超过百家,但最强之国却是毫无疑问的中原大国——晋。晋国的位置,是今天的山西河北一带。西有秦,东有齐,南有楚,北有戎狄,从战略上来说处于中原,乃是四战之地,不是个好的发展位置。但是就在这种四面受敌的环境下,晋国硬是从一个普通的国家一步步打成天下之霸主,撑起了半个春秋时代。

晋国的建立,据说是当年周成王“桐叶封疆”而来的。成王将自己的弟弟封在唐国,后来迁移到晋水旁边,改名为晋国。晋国的领导人从西周时期就比较生猛,西周末年时,周幽王被杀,平王、携王对立多年,就是晋国的晋文侯领兵护卫平王东迁,并直接杀了周携王,确立了周平王的正统地位。因其护卫平王有功,所以在周王室的封赏下,晋国开始快速发展。

但是,晋国领导者的战斗力,是在血淋淋的内斗中培养出来的。每一代晋国的国君,几乎都在上演着兄弟叔侄甚至父子间相爱相杀的戏码。晋文侯杀了亲叔叔上位,而他的弟弟一支则用六十七年的争斗杀尽了他的儿子一支,实现了“曲沃代晋”的梦想。晋献公英明神武,“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但逼死太子申生,又差点杀死另外两个儿子重耳、夷吾。在一系列的斗争后,重耳杀死了自己的亲侄子晋怀公后即位,史称晋文公。

由于晋国的国君都将晋国公族视为自己的最大敌人,所以从晋献公到晋文公,晋国国君都在锲而不舍的削弱着晋国公族的力量。到了晋文公以后,甚至出现了晋国有继承权的公子必须居于外国的惯例。随着公族力量的削弱,晋国的国君们亲手培养起了强有力的卿大夫阶层,一大批有能力的异姓大臣成为晋国三军的负责人,开始执掌晋国的权利。在最开始,这些大臣们都是追随国君数十年,忠心耿耿的老部下,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的子孙们就成为了操控国政乃至于废立君主的权臣,最后更是将晋国推向毁灭。但反而观之,正是晋国的这种多家卿大夫(有时是六位,有时是八位甚至十二位)所组成的常委执政制度,才给予了晋国源源不断的活力,使得晋国能在内斗不息的同时还保持着强有力的对外扩张能力,势压其余诸国。

晋国的历史,就犹如一部浓缩版的春秋战国史。君主之权逐渐旁落,有能力的家族之间勾心斗角、合纵连横、兼并仇杀不断,上演着一幕幕恩怨情仇的大戏。在这一部长达数百年的戏剧中,有一个家族的历史最为跌宕起伏,其曲折离奇之处远超我们的想象。这个家族就是晋国的赵氏家族。

在当今的中国,赵乃是大姓之一。追溯其源流,赵姓出自嬴姓,属于嬴姓赵氏,和秦国的公族是一家。嬴姓有一位名叫造父的人,是周穆王的车夫,长于驯马驾车,为周穆王立下功勋后就被封在赵城,从此以赵为氏。赵氏原来是周王室的家臣,西周末年时,赵氏看周幽王无道,就离开周王室来到晋国,成为晋国的卿大夫。赵氏在晋国一直都是贵族世家,但其真正发迹成为晋国顶尖的大家族,是在赵衰这一代。

别看赵衰的名字带有一个“衰”字,但他的人生却一点都不衰。赵衰是公子重耳的发小,据说公子重耳十七岁时手下有五名“士”,其一就是赵衰,可以算得上是心腹中的心腹,死党里的死党。虽然重耳的前半生颠沛流离,但是赵衰一直忠心地追随着他。据左传记载,他们在国外流亡时,队伍断炊,赵衰就留下口粮不吃,让给重耳。重耳也对他极为信任,在流亡途中有人送给重耳一对姐妹美人,重耳自己娶了其中一个,另一个分给赵衰为妻。后来,重耳即位成为晋文公,走上人生巅峰以后,还一直念念不忘与赵衰之间的情谊,对他大加封赏。而赵衰也是一个非常擅于人际交往的人,与其他的晋国卿大夫家族都相处融洽,没有为赵氏留下祸患。于是,赵氏从此就快速崛起,成为晋国的“常委”之一。

等赵衰故去,他留下的是一个兴旺发达的赵氏家族,和一大群聪明的儿子:赵盾、赵同、赵恬、赵婴等人。这些人有能力、有手腕、有人脉、有野心,而且紧紧地团结在以赵盾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人身边——于是赵氏的崛起势不可挡。赵盾不仅顶替了父亲赵衰,成为晋国的六卿之一,更是很快成为晋国的“正卿”,也就是六卿之首,晋国的第一常委,实际的执政者。赵盾的执政,为晋国带来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给晋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得晋国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虽然赵盾还干出了杀掉不听话且中二到极点的国君这种事,但就连孔子都赞叹他说:“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

虽然赵盾的执政使得赵氏家族在晋国如日中天,但也明显影响到了其他家族的利益,仇恨的种子逐渐埋下。赵盾执政二十年后故去,他的儿子赵朔继任。赵朔在论资历论能力的晋国六卿排名中失去了第一的位置,但也是令人不可小视的存在,更是娶了晋成公的妹妹赵庄姬为妻。本来赵朔也有成长为像赵盾一样伟大政治家的机会,可是天不假年,赵朔年纪轻轻就暴病而死。在他猝死后,赵氏逐渐陷入了混乱。

此时,赵盾的弟弟、赵朔的叔叔们赵同、赵恬、赵婴还正年富力强。新寡的赵庄姬与叔叔赵婴私通被发现,于是赵同、赵恬就将赵婴驱逐出国外。赵庄姬愤怒于赵同、赵恬的欺压,就带着自己的儿子赵武搬回到娘家王宫里去住。这时候的赵武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婴儿,有人说他是赵朔的遗腹子,有人说他其实是赵婴与赵庄姬私通而生,但当时的人们都没意识到,这个小婴儿身上,居然承担着一个巨大家族所有的未来。

赵氏内乱以后,赵同、赵恬执掌赵氏的权利。不得不说,他们远没有乃父乃兄的手腕,不仅站队错误,而且还使得赵氏和其他家族之间越发对立。终于,在公元前583年,心中满怀仇恨的赵庄姬向国君告发:“赵氏将反!”

对赵氏的骄横早有不满、想借此树立自己权威的国君顺水推舟地下发了诛杀反贼的号令,对赵氏心怀妒意的各家族群起而攻,史称“下宫之乱”。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屠杀中,毫无防备的赵氏家族被连根拔起,所有男丁被杀,唯一的幸存者,就是赵庄姬之子——襁褓中的赵武。因为此时赵庄姬已经带着赵武居住在国君宫中,所以赵武幸免于难。

这一段历史具体是什么样的,我们已不得而知,各方的记叙也是扑朔迷离。除了上面介绍的《左传》版下宫之乱以外,《史记》版则给了我们一个更加戏剧化的记载:

下宫之乱发生时,赵朔还没去世。大奸臣屠岸贾因为旧仇诬陷赵氏将反,并怂恿国君将赵氏灭族,赵朔、赵同、赵恬、赵婴等全部死于战乱之中。赵朔在危难之时,将临产的妻子赵庄姬送出城外。赵庄姬产下一子赵武,赵朔的门客公孙杵臼和程婴为了保全赵家遗孤而故意设下一计:公孙杵臼用其他婴儿伪装成赵氏遗孤,被程婴故意告发后与婴儿同死;程婴则背负着卖主求荣的骂名苟活,暗地里将赵武隐匿在山中,将其抚养长大。赵武长大成人后,国君悔悟于对赵氏的误解,于是命赵武官复原职,并诛杀了屠岸贾以谢天下。看到心愿已了、大仇得报的程婴,心满意足地自尽,与故主好友相会于黄泉。

由于这个故事是如此的具有传奇性,所以自太史公以来常常被改编为各种小说戏曲,甚至还远传海外,造就了一个“赵氏孤儿”的经典故事。其中的程婴和公孙杵臼更是成为忠诚者的典范,为历朝历代所赞誉。当然,从史书角度来看,恐怕太史公的记载并不如左传可信。但不管具体的过程为何,有几个共同点是一致的,我们相信这也最接近于历史的真相:
1.
下宫之乱是确实存在的,各方面的史书都对此有明确的记载。在这场动乱中,赵氏即使没有被彻底灭族,但是主要男丁也损失殆尽,所留下唯一有足够继承权和话语权的男丁,就只有年纪尚幼的赵武。

2.
下宫之乱后,赵氏的封地、地位、权势等都被剥夺,从一个顶尖大族沦落成为一个普通的贵族。

3.
赵武的成长过程,应该是充满了惊险的。参与赵氏灭族的家族不在少数,从中得到好处的家族更多,这些家族都清楚斩草除根的重要性。如果将赵氏仅存的希望直接扼杀,那岂不是高枕无忧?


就这样,在这个人命贱如草芥的时代中,赵武逐渐长大成人。历史对他的成长过程讳莫如深,几乎没有任何记载。我们不知道他是被母亲隐藏在宫中,还是被忠心耿耿的部下隐藏在山里,这个孤儿一边躲躲藏藏、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一边学习着与他本来的大贵族身份相匹配的种种知识,期盼着能有重新出头的一天。除了没有在山中遇到一位白胡子老头传他毕生功力以外,这个成长经历简直就是标准的孤儿主角模板。

终于,赵武成年了。所幸他的祖先赵衰、赵盾所留下的善缘,在晋国当前的几大常委中,韩氏坚定地站了出来,表明对赵武的支持。韩氏的家主韩厥对国君说:“当年赵衰辅佐文公、赵盾辅佐三位国君,都是国之贤臣,为晋国贡献良多,他们的后代却受到这样不公平的对待。这样下去,有能力的人都要逃离晋国,不敢在此出仕了。”

国君一方面被韩厥的话说服,另一方面也想用赵氏来挑拨卿大夫之间的对立,于是就同意韩厥的请求,将当年被没收的一部分赵氏领地退还给了赵武,恢复了赵氏的贵族地位。为了打压一下各家卿大夫的嚣张气焰,当时的国君晋厉公亲自在朝堂上为赵武主持成年礼,并让他拜见当时的八位上卿。据史书记载,当时的八位上卿有的对他寄予厚望,有的对他谆谆教导,有的只是说下场面话,还有的甚至是冷嘲热讽。但很有趣的一点,是八位上卿中有三位都不由自主地赞叹赵武的英俊,可见赵武在外貌上确实不凡。

复立的赵氏家族,此时还很弱小,远没有当年赵盾时权倾朝野的威风。在晋国这血淋淋的角斗场中,一步踏错,就是万劫不复的境地。晋国的卿大夫家族在最初有十五家,但这些家族间的争斗,使得平均十几年就会发生一次灭族事件,失败者被连根铲除,万劫不复。到了赵武的时代,一半的卿族已经消失,晋国政坛上只剩下八家卿族。在这个险恶的环境里,赵武谨慎小心地做人,尽力事奉国君,紧密地和支持自己的韩氏站在一起,并对其他的卿族都保持着足够的尊重,不给人任何可乘之机。

在谨小慎微地积蓄了两年力量之后,晋国的政坛上爆发了新一轮的争斗。这时权势最大的家族是郤氏,在晋国当时的八卿之中独占三席,其他家族不能与之相比。郤氏家族比当年的赵氏更为骄横,而且当时在位的晋厉公又偏宠自己的姬妾和宦官,与郤氏多有摩擦。于是,晋厉公就逐渐怀恨在心,密谋想除掉郤氏。据说当时郤氏已经得知消息,有人建议郤氏先下手为强,把国君做掉再说,但是郤氏的家主却反驳道:“信不反君,智不害民,勇不作乱。失此三者,谁与我?我死耳!”然后在国君兵士的突然袭击中慷慨赴死。八卿之中的栾氏、中行氏也受到波及,险些一同被杀。

看到如此不尊重游戏规则的国君,晋国的卿大夫们愤怒了。晋厉公除掉郤氏,自以为已经树立起了君主的权威,从此可以悠哉度日,但没想到郤氏鲜血未干,栾氏、中行氏的家族武装就一拥而上,把晋厉公囚禁起来,并杀光了他的手下。一个月以后,晋厉公被臣子所杀,草草埋葬。晋厉公的弟弟,年仅十四岁的孙周被晋国卿族们迎立为新君,史称晋悼公。

随着晋悼公的即位,赵武终于迎来了人生的转机。晋悼公是中国历史上的最杰出君主之一,虽然他十四岁就即位,接手哥哥所留下的乱摊子,但是这个少年却展现出了远超成年人的政治手腕。在晋国卿大夫正惶惑于群龙无首,一起来迎接他回国为君的典礼上,他就趁机与诸位卿族大夫立下盟誓:“既然你们迎我为君,那就约定听从君主的号令。否则,我不愿意只是坐拥国君的空名,你们可以另选新君!”刚大闹了一场,人心惶惶的晋国大夫们惊讶于他的聪慧,于是一起立下盟约,发誓听从晋悼公的号令。

于是晋悼公趁热打铁,诛除晋厉公留下的余孽,并发布了一系列同时照顾到晋国贵族和平民的政令,于是大家更加支持他。为了分化晋国的卿族,让朝政更加容易掌控,晋悼公还重新任命了晋国的八卿,在保证栾、荀、韩等大贵族利益的同时,提拔了魏、赵等弱族,赵武正好借助这个机会,列于八卿之末,让赵氏家族重新回到了卿族的行列。

赵武遗传了他祖先的聪慧,在得到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以后,立刻展露出了杰出的政治才能。也许晋悼公提拔他为卿的本意是平衡和分化卿族力量,但是很快晋悼公也意识到,赵武才是晋国年青一代中最有能力的贤臣,是保证未来晋国霸业的不二人选!在随后晋国三驾疲楚、与盟于郑的一系列对外战斗中,赵武的能力得到了晋国上下的认可。郑国本来是南方楚国的小弟,但是在晋国的军事打击和赵武的外交攻势下与晋国签署盟约,成为晋国的忠诚属国,晋国也从此在诸侯争霸中压过楚国,重新成为天下之霸主。

晋悼公即位五年后,晋国的霸业逐渐稳固。此时,八卿中排名一、二的两位正卿去世,君位已经非常牢固的晋悼公借机重新调整了晋国卿族的排名,将八卿重新恢复到晋国传统的六卿配置。在这次顺序调整中,原来在八卿中排名第八的赵武,一跃而成为新六卿中的第三。这样大规格的变更,固然有晋悼公的看重,但也和赵武为人处世的方法有关。赵武不仅有祖先赵盾的手腕,也有祖先赵衰的能力,与其他卿族相处非常和谐。在这次排名中,本来在他之前的韩氏韩起、魏氏魏绛、栾氏栾黡都纷纷让贤,甘愿为辅,将他抬到了第三正卿的位置。

此时,第一正卿中行氏荀偃已经六十多岁,第二正卿士氏范匄也已经五十岁。晋悼公的用意很明显,等老一代的政治家们去世,就是晋悼公、赵武、韩起等年轻一辈争霸天下的时刻。现在他们都只有二十多岁,如果继续带领晋国巩固三十年的霸业,那晋国将真正成为天下无人可以撼动的存在。晋悼公对自己的政治手腕也非常自信,虽然晋国公族凋零、异姓卿族争斗不息,但是他有信心革除旧制弊端,造就更为健康和强大的晋国新政治体系。而他所选择的未来第一正卿赵武,不仅家族势力弱小,而且在知遇之恩和个人私谊的保证下,对晋国忠心耿耿,是完美的搭档人选。

但是命运总是喜欢开残酷的玩笑。正当晋国上下一心,前景一片辉煌的时候,晋悼公突染疾病,几个月后去世,年仅二十七岁。随着他的去世,刚刚重新登上霸主之位的晋国顿时蒙上了一层不祥的阴影,从此,晋国开始缓慢但不可阻挡地走向衰亡。

晋悼公去世后,众卿拥立他年纪尚幼的儿子为君,史称晋平公。晋国六卿延续着晋悼公生前制定的国策,继续征伐不服晋国霸业的齐楚等国。但是失去了这位英明神武且极具个人魅力的国君的强力压制,晋国众卿之间的摩擦和冲突再次抬头。

失去了效忠的对象和知心的挚友,本来前途一片光明的赵武内心非常痛苦。当其他的卿族都为了自己的私欲大肆侵吞国家利益的时候,他却继承了晋悼公的遗志,将晋国的未来独自抗在肩上。在荀偃、范匄在世的时候,赵武一方面做好副手、协调国内诸卿族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又尽职尽力负责晋国的内政和外交工作,维护着晋国的霸权。

六年后,荀偃、范匄相继去世,赵武众望所归地成为六卿之首,接任了晋国第一执政的宝座。三十多年前朝不保夕的孤儿,如今成为春秋时期最有权柄之人。《礼记》记载他的外貌“其中退然若不胜衣,其言呐呐然如不出诸其口”,这文静儒雅、气韵谦和的气质在以尚武和严格著称的晋国人中独树一帜。虽然他体态貌似薄弱,但天下诸侯都要仰望他的背影;虽然他声音轻柔,但发言时诸侯们都屏住呼吸静听。嚣张跋扈的晋国诸位上卿,在他面前俯首帖耳,和睦相处。从赵武执政开始,晋国诸卿之间再也没有发生过大的兼并和冲突,一直到整整五十年后的晋国内战才打破了这一平衡。

大权在握的赵武一改前几任执政穷兵黩武,压榨各属国的政策,改用顺应天下民心的怀柔方式。春秋时期,中原大地上几乎天天征战,无一宁日。但是在赵武的推动下,晋、楚、秦、齐诸大国之间达成了切实有效的和平协议,中华文明从此休养生息四十年之久,成为春秋战国中最长的一段和平时期。正是在这一段难得的和平岁月里,出现了老子、孔子、晏婴、子产等一大批学者与名臣,将中华文明推向了第一个高潮。

为了晋国的未来,赵武举荐了诸多贤臣,并一手为晋国开创了著明的“客卿”制度。在他统治下的晋国,就如同当今的美利坚一样,是诸国人才所向往的实现“晋国梦”的地方。天下的贤人们纷纷来到晋国出仕,而晋国也来者不拒、用人不疑。“惟楚有才,晋实用之”,连来自秦、楚、卫、郑、许等国的外国公族贵族们都可以凭自己的能力,在晋国出任高官显职。随着大量人才被拔擢任命,晋国的国势也蒸蒸日上,在全盛之时,晋国六卿的任何之一,其实力都可以与其他诸侯大国如齐、秦等相抗衡。最为难得的,是赵武举贤一心为国,《韩非子》曾记载道,赵武一生为国举荐四十多名贤臣,但赵武在世之时从未借这些人谋利,等赵武去世后,这些人在葬礼上也全部站在宾客的位置上,没有一个是赵氏的家臣。

赵武执政期间,虽然没有显露出气吞天下的霸气,但有效地维持了晋国的霸主之位,极大地减少了晋国诸卿的内耗。当时的人评价他说:“师徒不顿,国家不疲,民无谤言,诸侯无怨,天无大灾,子之力也!”

以赵武的位置和力量,能够维持住晋国的霸业已经是倾尽心力了。如果晋平公是一位如同乃父般的可造之材,那赵武会带领晋国走向更高的辉煌,但晋平公却一如晋国之前的那些中二君主,不但对国无益,而且总是制造更多的烂摊子让赵武等人疲于奔命。但赵武又不能像之前的那些权臣一般将不合格的国君一杀了事——晋悼公将儿子托付给他,赵武又亲眼看着晋平公的成长,对他而言晋平公就犹如自己的子嗣一般。总不能因为养了个混账儿子,就亲手杀掉他吧?

同时,晋国的世卿制度,虽然有效地保障了晋国的国力,但是也令各个卿族的实力一步步增大,最终远超国君的控制能力。赵武虽然以身作则,严格制约着诸卿族,但是在平和的岁月里,各家的实力不可避免地迅速膨胀,在晋国的霸业中吸吮着大量的营养,利用这难得的和平时期分别完成了自己家族的内部改革,力量大大增强。吴国的公子季札曾在赵武执政时访问晋国,经过细致的考察后,季札不禁感叹道:“晋国国君奢侈、公族腐败、卿大夫们优秀富裕。晋国的政权,看来早晚会归于赵、韩、魏三家吧!”

赵武自己的心中,也很清楚这一点。他所做的一切,看似是在挽救晋国,但其实是在把爆发的力量不断压下。本来这种力量若是能平缓的不断释放出来,晋国虽然会内乱不息,但说不定还有救。他压制的时间越长,未来爆发的力量就越大,最终会将晋国炸的粉身碎骨。他既然舍不得令晋国失去霸主之位,那晋国的未来,也必会跌入他一手创造的深渊。他所忠诚奉献的国家,早晚会被他们的后代亲手毁灭。一边是他所爱的国,一边是他的阶级和家族,终究不能两全!

在早期人生的惨痛回忆中,在家国之争的煎熬下,在琐碎政务的消耗里,赵武的生命很快走到了尽头。从三十岁到五十岁,他倾尽心力维持晋国二十年,但终究独木难支。他死之后,晋平公亲自为这位半是臣子半是长辈的贤臣举丧,天下的诸侯和名臣都亲来参加他的葬礼。

当时的人,对赵武有很中肯的评价。他的祖先赵衰如同冬日的太阳,为人驱走寒冷,令人愿意靠近;他的祖父赵盾犹如夏天的太阳,威势无可匹敌,但令人敬而远之。而赵武则如同春天的太阳,有着无穷的魅力,令人沉醉。

在这轮春日的照耀下,一度被灭门的赵氏家族重新振兴起来,再次成为晋国大族之一。赵武去世后,他的儿子赵成接任卿位。赵成去世也较早,除了维持住赵氏的地位外没有大的建树。但赵成的儿子赵鞅(赵简子)、赵鞅的儿子赵无恤(赵襄子)都是不亚于祖先的雄杰,将祖先的能力与智慧、招贤纳士的传统发挥到极致,史称“简襄雄烈”。赵氏一族在他们手中完成了从奴隶制、世禄制到封建制、郡县制的转变,为未来的以家为国打下了有力的根基。

公元前438年,赵武去世后的一百年后,晋国诸卿族的互相攻伐终于落下帷幕,赵氏、韩氏、魏氏屠尽了其他卿族,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于是,三家卿族瓜分了晋国的土地,晋国名存实亡,史称“三家分晋”。

从此,春秋结束,战国开始,新生的赵、韩、魏在战国七雄之中占其三,揭开了另一轮乱世的序幕。赵氏一族,从兴盛到败落,又奇迹般的靠一名孤儿从废墟中崛起,终成为一方强盛的诸侯。这个家族的故事,从此成为中国历史之中最为扣人心弦、脍炙人口的传奇。

发布于 2016-07-31 20:50




春秋时期



​赞同 68​​8 条评论

​分享
​喜欢​收藏​申请转载






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




天下无双



天下无双

原A站《真 · 天下无双系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1
 楼主| 发表于 2024-1-18 08:2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韩宣子求环:不唯名利 取之有道


时间:2017-03-16 08:56:11

分类:韩宣子


晋国正卿韩宣子有一副玉环,其中一个落在郑国商人的手里。韩宣子就向郑定公请求帮忙要回那只玉环,但子产不同意,说:“这不是公家府库中保管的器物,我们国君不知道。”

春秋时期的玉环样式
春秋时期的玉环样式

郑大夫子太叔和子羽对子产说:“韩宣子也没有太多的要求,再说我们对晋国也不可以怀有二心。晋国以及那个韩宣子都是不能怠慢的。你不答应他,如果此时有坏人乘机在晋郑两国间挑拨离间,加上鬼神又偏袒坏人,从而激起他们的愤恨来向我们发难,那时后悔就来不及了。你何必为了一个玉环去得罪大国呢?为什么不去找来给他呢?”

子产说:“我不是有意怠慢晋国而对他怀有二心,而是为了要始终侍奉他们的缘故,所以才不去找来给他,这也是为了忠实守信的缘故啊。我听说君子不怕没有财物,而是怕没有美好的声誉。我又听说治理国家不是怕不能侍奉大国、抚养小国,而是怕没有礼义来稳定地位。如果大国的人命令小国,不论是否正当,一切要求都得给予满足,那么今后我们小国将要用什么来源源不断地供奉他们?一次给了,一次又不给,所得罪的就更大了。因此,对于大国的要求,不合理的就要果断予以拒绝,不然,他们哪里会有满足的时候?如果我们什么事都要顺着他们,那么我们就将成为他们的附庸城邦,那时我们就失去了一个主权国家的地位了。再说,如果韩宣子仅仅为了一个小小的玉环而请命专程出使,那么他的贪欲也未免太过分了,这难道不是罪过吗?我们为他找回一只玉环,就会产生两种罪过:一是我们失去了国家的地位,二是韩宣子因此成为贪婪的人。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而且我们为了一只小小的玉环而导致这么两重罪过,不是太不值得了吗?”





韩宣子见通过官方求助不成,就自己直接向商人出钱买回那只玉环。成交后,商人说:“不急,我还是要先告诉我们的君主和子产大夫,看看他们有什么意见。”韩宣子于是再次向子产请求说:“前些时候我请求你们君臣帮我要回这只玉环,你们认为这不合道义,所以我就不敢再次请求。现在我自己出钱在商人那里购买,商人说一定要把这件事报告给你们,因此我谨敢再次向你请求,让商人把玉环卖给我吧!”

子产说:“从前我们先君桓公和商人们都是从周朝迁居出来的,他们一道并肩努力开发这片土地,割去野草杂木,筚路蓝缕,建成家园,一起居住在这里,并世代都有盟誓,以供共同信守。誓词说:‘你不要背叛我,我也不要强买你的东西,不要乞求,也不要掠夺,你有赚钱的买卖和宝贵的货物,我也不加过问。’依靠这个盟誓,所以能互相支持直到今天。现在你带着友好的情谊光临敝邑,而告诉我们去强夺商人的东西,这是教导我们郑国人背叛盟誓啊。这恐怕不可以吧?再说你纵然得到玉环,但因此失去了诸侯的信任和赞誉,我想你一定也是不干的。如果你坚持要这样做,从此以后,你们大国有命令,要我们没完没了地供应你们想要的东西,那就是把我们郑国当成你们的城邦,这样我们也是坚决不干的。所以我认为我们如果答应让你买回玉环,真不知道这样做有什么道理和好处,谨此敢私下向你表达我的意思,不知你意下如何?”





韩宣子听完子产的话,连忙中止玉环的买卖,并说:“我韩起虽然不聪明,但你说的道理我还是能领教的,我怎么敢为了求取一只玉环来获取两项罪过呢?敬请你把玉环退回给商人吧。”

韩宣子回国后,又私下派人带着玉和马作为礼物专程来拜谢子产,说:“你的教导使我韩起毅然放弃了那个玉环,这就是赐予我金玉良言,从而免我一死,岂敢不借此薄礼表示我韩起对你的感谢呢?”

与本文近似的文章:
•百里傒成为大秦国相他最应该感谢的是谁
•狐偃巧释“土”救人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韩宣子忧贫
•秦孝文王,秦国最悲催的君主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秦庄襄王,千古第一大帝嬴政的生父

阅读更多:韩宣子解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1
 楼主| 发表于 2024-1-18 08:3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朱丝马迹==十六祖文宣&红楼梦作者朱三太子朱慈炤...【权德舆+灵椿复活//死而复生+】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99&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姓名:权德舆别名:字载之性别:男朝代:唐代出生地:天水略阳出生日期:759年逝世日期:818年民族族群:主要作品:

权德舆(759年~818年),唐朝宰相、文学家,前秦司徒权翼之后,起居舍人权皋之子。


生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祖籍天水略阳(今甘肃天水),小时候,父亲权皋便给他择字为“载之”。他天赋过人,3岁就能辨别各种声音,4岁就会做诗,7岁那年父亲过世,他哭得像成年人一样悲痛伤心,被誉为大孝子。


权德舆自幼酷爱读书,经常手不释卷,到15岁时已经写出几百篇诗文,编辑成《童蒙集》10卷就教于方家,深受学界名流的称赞。德宗建中初年,他被河南黜陟使韩洄招纳为秘书官,后考取秘书省校书郎。对他来说,这份工作枯燥无味,私毫提不起兴趣,文学特长也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只好另寻出路,投奔到江西观察使李兼的名下担任副官,后来转升为监察御史。这个官衔虽然品位不高,但是权限非常广泛,监察百官,巡视郡县,过问司法审判等等,他都运用自如,干得非常出色。地方官杜佑和裴胄分别上表举荐,德宗皇帝在同一天接到这两份举荐信,遂提拔权德舆为太常博士,后转升为左补缺,隶属门下省,负责进谏和举荐人才。


贞元八年(792),潼关以东的河南、河北以及江淮地区的40多个州发生水灾,死伤颇众,二万多人无家可归。针对这种情况,权德舆及时向德宗皇帝提出建议,他说:“江淮一带是国家的重点产粮区,也是主要的赋税供应地。现在遭受水灾,大量的农田都被淹没,老百姓流离失所,形势非常严峻。陛下应该火速派使臣前去慰问,发放救济粮款,减免租税,这样可以稳定民心,抗灾自救。”德宗皇帝认为他言之有理,于是派遣奚陟等四位特使前往灾区组织救灾。


权德舆深知德宗皇帝并非喜好纳谏的贤明君主,但做为臣下,他仍不计个人得失,尽职尽责。司农少卿裴延龄以判度支的身份掌管国家财政期间,利用国库的正额税收四处进献,攀结私情,影响极坏,可是提升户部侍郎以后仍然兼管财政。权德舆直接上书反驳,他说:“裴延龄用国库的正常收入大肆进献,夸耀己功,欺上瞒下,实际上军粮匮乏,边疆空虚,根本没什么功绩可言,应该改由别人主管财政”。可惜权德舆的上书如石沉大海,没有引起任何反响。


贞元十年(794),他迁升为起居舍人,兼知制诰,有权为皇帝起草诏令,深受重用。门下给事中徐岱死后,朝廷没有及时派人接替此职,后来中书舍人高郢又被调去主管礼部贡举之务,权德舆继袭该位。他有极强的责任心,昼夜在中书、门下二省值班,二三个月才回了一次家门。他建议皇帝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德宗说:“不是朕不知道爱卿的劳苦,只是暂时还没有发现像爱卿这样可以重用的人。”就这样,权德舆在中书省任职8年,成绩有目共睹。贞元十七年(801),他以中书舍人的身份代理礼部贡举之事,第二年正式就任礼部侍郎。他对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尤其是他分管的科举考试选拔上来的人才,日后有相当一部分成为公卿、宰相,所以人们都称赞他知人善任。


贞元十九年(803)初,权德舆转任户部侍郎。当年关中一带遭受旱灾,出现大量饥民。他建议德宗皇帝减免租税,整饬地方官吏为非作歹、欺压百姓的恶习,主张把江淮的粮米通过漕运直接发到关中,以低于市场价格卖给灾民,稳定社会秩序,并指出国家税收应轻重适当,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让老百姓能够承受得了,这才是长久之计。他的这些主张,或多或少地得到了采纳。


唐宪宗元和初年,权德舆迁任兵部侍郎,随后又转为吏部侍郎。这期间,他因为选补官吏不当而被弹劾,降职为太子宾客。时隔不久,他被重新启用为兵部侍郎。当时泽潞(今山西长治)节度使卢从史桀骜不驯,企图索取魏博(今河北大名)和恒冀(今河北正定至冀县)一带的统治权,大臣们对此议论纷纷;成德军(今河北石家庄)节度使王士真死后,其子王承宗自称留后,朝廷一时不知所措。权德舆全面分析了形势,认为对卢从史不可姑息相让,而对王承宗应谨慎从事。可惜他的建议没有得到采纳,而事态的发展基本上没出他的预料。


元和五年(810)九月,宰相裴身患重病不能理政,权德舆从太常卿的官职升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堂堂正正的宰相,肩负着治国安邦的重任。河中(今山西永济)节度使王锷到朝廷拜谒皇帝,直言不讳地索要宰相官衔,有些权贵人物随声附合,但宰相李藩坚决反对,权德舆也不同意,他说:“任免宰相是件极其严肃而又务必慎重的事情。以前倒是有几位节度使挂宰相官衔的,不过他们都是战功显赫的忠臣。至于代宗以后那些专横跋扈的节度使兼领宰相,那是朝廷实在没有能力控制他们,不得已才这样做的。现在这两种情况都不存在,王锷既非大功臣,又不是朝廷管不了他,不应该轻易地封他为宰相。”宪宗皇帝听从了他的劝谏。


运粮使董溪和于皋谟在主管军队粮料期间监守自盗,影响很坏,宪宗皇帝下诏将他们流放到岭南(今广东广州)。诏书下达后,唐宪宗有些后悔,觉得处罚太轻,又秘密派遣使者把他们杀死在途中。过了几天,权德舆知道这件事以后上奏宪宗皇帝:“董溪和于皋谟之流不识抬举,辜负了圣上的恩典,盗窃军用钱财,罪该万死。陛下既然觉得对他们处以流刑太轻,就应该重新更正罪名,告示天下。现在诏令早已下达,天下百姓都知道处罚的结果,再派人暗杀他们,恐怕影响不好。小臣知道这件事已经是马后炮,来不及更改了,但日后如果遇到这类事情可以名正言顺地让有关部门处理裁断,杀一警百,事半功倍。”唐宪宗听得连连点头。


权德舆擅长思辨,经常分析古今君臣治国的成败得失以提醒皇帝。唐宪宗曾经问他,治国应当注重仁政还是推行酷法?他说:“隋炀帝暴虐无度,流毒深远。高祖建立大唐后推行仁政,太宗皇帝进一步崇尚德教,废除了用皮鞭抽打后背的刑罚,创立的一系列政策深得人心,所以像安史之乱那样大的祸患也被很快平定下去。”唐宪宗说:“爱卿讲得很有道理。”元和六年(811)正月,李吉甫从淮南(今江苏扬州)被征召入朝重新担任宰相,十二月,李绛又被提升为宰相。当时宪宗皇帝励精图治,所有军国大事都要征求宰相们的意见。可是李吉甫和李绛的观点主张往往针锋相对,经常在皇帝面前争吵辩论,唐宪宗比较为难,想借助宰相权德舆的观点做出选择。可气的是,每逢这种关头,权德舆守口如瓶,不发表任何意见,生怕得罪于人,由此遭到朝臣的讥讽。宪宗皇帝大失所望,罢免了他的相位,让他仍做礼部尚书。元和八年(813)初,前任宰相于頔的儿子于敏想通过熟人梁正言向宪宗宠幸的宦官梁守谦行贿,为父求情。可是梁正言从于敏家拿走了大量财物却不见结果,于敏一气之下诱杀了梁正言的家奴。这件事败露后于頔主动将自己捆绑起来到朝廷自首,没有人替他求情。这回权德舆不知哪来了一股勇气,直接劝谏宪宗酌情减轻处罚,贬于頔为恩王傅。当年七月,权德舆以吏部尚书的身份出任东都(今河南洛阳)留守,赐爵为扶风(今属陕西)郡公。不久改任太常卿和刑部尚书等职。他留心法令,当初许孟容和蒋乂等大臣奉宪宗皇帝之命编定格敕,尚未完工许孟容就被调离,蒋乂独自编成30卷进献皇帝,但一直被搁置不用。权德舆主管刑部时请求继续完善这部法令,与刑部侍郎刘伯刍一起完成了这项使命。元和十一年(816),他又以检校吏部尚书的身份出任山南西道(今陕西汉中)节度使。任职二年,健康状况日趋恶化,请求回京城养病,获得宪宗皇帝的恩准。元和十三年(818)八月,权德舆在回返途中不幸病故,终年60岁。朝廷追封他为尚书左仆射,谥号为文。




女学者眼中的“一代宗匠”权德舆


来源:中国妇女报2021-01-12 10:32











  






















  作者:温虎林

  陈江英的专著《权德舆策问思想内容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是一部解读陇右政治家、文学家权德舆思想的书籍。该书在简单介绍权德舆生平著述的基础上,知人论世,重点对其策问进行分门别类的分析研究。



  权德舆(759—818),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中唐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政治上,官至宰相,秉公持正,励精图治;文学上,著述丰厚,有《权载之文集》五十卷行世,其文弘博雅正,温润周详,时人誉之为“文坛宗师”“一代宗匠”。纵观其一生,其政治作为遮盖了其文学光环。无论如何,权德舆都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人物。权德舆传世五十卷诗文集,内容庞杂,涉及碑铭、酬唱、颂、议论、表、状、策问等内容,内容广博,涵盖面极广,在既是政治家又是文学家的陇右名人当中,可谓是绝无仅有。

  客观来说,由于受当时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权德舆的诗文创作有很大的局限性。题材狭窄,大都是碑赞、应酬、唱和、送别之作,反映社会现实的深度远远不足。尤其是对于中唐社会的种种矛盾和人民生活的艰难和痛苦,相对来说在诗文中的反映都还不够充分。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侧面反映出当时士大夫群体的思想风貌及时代风尚,有一定的文献价值和史料价值。尤其权德舆诗文集中的策问部分,是权德舆贞元十八年(802)、十九年(803)、二十一年(805),三典贡举期间所作科举考试题,是他议论文中的精华,是体现他的政治思想、文学思想、经学思想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篇章。虽说是代表封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所出的试题,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权德舆自己思想的体现和反映。

  这些策问大都以儒家经典为内容,广泛涉猎了政治、经济、文化、礼仪、军事等领域,在考核经典的基础上,主要考察举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国家选拨人才。历来的研究者多将目光放在对其诗文的研究,而对策问部分很少有专门系统的研究,是权德舆研究中的薄弱点。作者针对这一现状,在仅有的研究基础上对部分策问文尽量作详细、系统的解读、评析与阐释。因此,《权德舆策问思想内容研究》的出版,是对权德舆研究领域的一个补充完善,具有填补空白的特殊价值。

  首先,将权德舆策问作为研究对象,要有一定的勇气。古人做学问,大都喜欢玩弄字眼,堆砌辞藻,征引广泛。权德舆的策问,更是如此。他的策问,语言古奥艰涩,而且典故繁多,广征博引,内容涉及面极广。研究权德舆的策问,要结合唐代相应的历史、政治、文化背景知识。且不说对其策问的解读,仅就这些相关知识而言也是一个挑战,再加上其策问部分很少有人做专门系统的研究。

  陈江英一直坚持阅读权德舆的策问,一有机会就积极查找资料,不耻下问。经过多年的积淀,她在硕士论文的基础上,反复补充修改,增删完善,才得以有《权德舆策问思想内容研究》一书的问世。

  其次,该书从解读权德舆“策问”入手,结合贞元、元和年间的社会背景,分门别类解读权德舆“策问”体现的思想。比如“提倡儒学”“思辨创新”“注重道德修养”“质疑批判精神”“选贤举能”“关心战备”“对科举教育的思考”“民本思想”等儒学为根底的思想。这些思想的梳理和分析对今后权德舆策问的研读有一定的帮助。

  第三,在篇章的安排上,作者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布局谋篇,恰当适宜。

  该书第一章,作者梳理科举制度的流变及特点,总结性强且简明扼要,颇见学术功力。而对于该书的核心和重点部分,即“策问”部分,作者结合具体的资料,逐句疏证、做大意归纳、总结。而且,每篇策问解读前面都有一个大意概括,恰似一个小序言。比如,贞元十八年(802)进士策问五道第一问:

  问:六经之后,百氏塞路,微言大义,浸以乖绝。使昧者耗日力以灭天理,去夷道而趣曲学。利诱于内,不能自还。汉庭用经术以都贵位,专古义以决疑狱,诚为理之本也。今有司或欲举建中制书,置五经博士,条定员品,列于国庠。诸生讨论,岁课能否。然后删非圣之书,使旧章不乱。则经有师道,学皆颛门。以为如何?当有其说。至于九流六家,论著利弊,有可以辅经术而施教化者,皆为别白书之。

  作者概括为:“这是一道关乎倡儒复汉、尊崇儒学传承的策问。权德舆向举子提出如何恢复儒学正宗地位的问题以及能否再复汉儒之学、如何处理儒学与近代后起其他子学关系等问题,考察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国家选拔出真正的贤才。”

  这样安排,使得读者对深奥的策问会有个大致的了解,同时也减低了大家望“文”生畏的心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该书解读权德舆思想比较中肯,为今后权德舆诗文的学习研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资料。

  《权德舆策问思想内容研究》一书,是研究“一代宗匠”权德舆思想的佳作,它的价值,不仅在对权德舆个人思想的探究,更在于对传统文化的弘扬。

  (作者为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1
 楼主| 发表于 2024-1-18 09: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YYX-10薛允俨//薛允侃

朱丝马迹==十六祖文宣&红楼梦作者朱三太子朱慈炤...【允俨+允侃+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99&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成语典故—“五子登科”的历史故事



宇宙是我心

宇宙是我心



工程师




“五子登科”是有着真实故事的典故,在《三字经》中有这样的讲述:“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这个故事是发生在五代时期,燕山人窦禹钧改恶向善,教育儿子也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真可谓光宗耀祖。

窦燕山,原名窦禹钧,五代后周时人,家住燕山一带,故人称窦燕山。经等多方认定,西龙虎峪镇龙前村(现属天津市蓟州区),被窦燕山文化研究会最终确认为窦燕山的故乡。

窦燕山出身于富庶的商人家庭,家道昌盛。但他最初为人心术不正,专用大斗进,小称卖,费尽心机坑蒙拐骗,以势压人。贫民百姓痛恨他的为富不仁,却没有力量主持公道。窦燕山昧良心、灭天理的行为激怒了上天,他三十岁了还膝下无子。

在一个夜晚,他做梦。梦到去世的父亲对他说:“你心术不好。品行不端,恶名已经被天帝知道。以后你命中无子,并且短寿。你要赶快悔过从善,大积阴德,广行方便于劳苦大众,才能挽回天意、改过呈祥。”窦燕山醒来,历历在目,于是决定重新做人。

有一年新年的元旦,窦禹钧到延庆寺去拜佛,在寺中大雄宝殿的拜垫旁,拾到了白银二百两,黄金三十两,他想一定是拜佛人的遗失物,就在寺中守候失主。等候了半天,果然看到一个哭哭啼啼而自言自语的人,窦禹钧问他何故哭泣,那人说:“我父亲给绑匪掳去,将被处死,我好不容易向亲友们东借西凑,得到白银二百两,黄金三十两,预备把这笔金银赎回我父亲的死。哪知我一摸钱袋,黄金白银都没有了,这样我的父亲就难免一死,刚才我到这里来进香拜佛,不知是否遗失在寺中。”禹钧知道那人是失主不误,就将黄金白银如数归还,并且还赠给他一笔路费,失主欢天喜地的道谢而去。

有个仆人偷了他很多钱,就自己写了卖女契约,系在幼女背上,说:“永卖此女,以偿还所偷的钱。”然后就逃跑了。窦公可怜他,烧了契约,养育这个女孩,养大后还为她择婿出嫁。

他家乡有不少穷人,娶不起媳妇,女儿因为没有钱买嫁妆而嫁不出去,窦燕山就把自己的银两送给他们帮助他们。亲戚当中有不能办丧事的,他就出钱帮助办丧事;有无钱嫁女儿的,他就出钱帮助嫁女儿。一年的收入除了日常开支,全部用来救济别人。

同时,窦燕山还在家乡设立学堂,收集上千卷书,请有学问的老师来教课。把附近因贫穷而不能上学的孩子招来免费上学。自己家里则节俭朴素,没有金玉饰品,也没有华丽衣服。窦燕山如此周济贫寒,克己礼人,因此随之积了大阴德。

此后一个晚上,窦燕山又梦见自己的父亲。老人告诉他:“你现在阴功浩大,美名远扬,天帝已经知道了。以后你会有五个儿子,个个能金榜题名,你自己也能活到八、九十岁。”当他醒来,发现也是一个梦。但从此更加修身养性,广做善事,毫不怠慢。

后来,他果然有五个儿子。由于自己重礼仪、德行好,且教子有方、家庭和睦,窦家终于发达了。他的长子名仪,在后晋时中进士,入宋官至礼部尚书、翰林学士,是宋初一代名臣,他去世后太祖赵匡胤曾悲伤地感叹:“天何夺我窦仪之速耶!”次子名俨,也是后晋进士,历仕汉、周,宋初任礼部侍郎。三子名侃,为后汉进士,曾任宋起居郎。四子名,窦偁为后汉进士,入宋任左谏议大夫。窦僖是后周进士,曾任宋左补阙。当时人们美称他们为“窦氏五龙”。当五个儿子均金榜题名时,侍郎冯道赠他一首诗:“窦燕山十郎,教子以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窦禹钧还有八个孙子,也都很贵显。最后,窦禹钧做到谏议大夫的官职,享寿八十二岁,临终前谈笑风生,向亲友告别,沐浴更衣,无病而卒。

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易经》。

《三字经》中以“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句子,歌颂此事,并形成了“五子登科”的成语,寄托了人们期望子弟都能像窦家五子那样,联袂获取功名、拥有大富大贵锦绣前程的理想。

后来人们逐渐把这段佳话浓缩成了“五子登科”,寓意事业有成、人生美满。进而又将五子登科延伸为人生五个方面的成功美满,涵盖了学业、事业、婚姻、家庭、财运、健康等范畴。

发布于 2021-03-24 14: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1
 楼主| 发表于 2024-1-18 09: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窦燕山



编辑词条​

添加义项


同义词


收藏


分享









五代后周时期大臣、藏书家







窦燕山


窦燕山(1)






窦燕山(872年-954年),正名窦禹均,号燕山,另名窦十郎。残唐五代时后周渔阳人(今蓟州区西龙虎峪镇龙前村人)。有五子,分别是仪、俨、侃、偁、僖。[1]

据《三字经》记载,“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2]

根据窦燕山的事迹,范仲淹撰写了《后周右谏议大夫窦禹钧阴德碑》一文。其乐善好施、教子有方的传说故事蕴含深远的哲理和人生智慧,在蓟州及全国都有广泛影响。[1]

​​



快速导航

词条图册







中文名



窦燕山


别名



窦禹均[3]、窦十郎


出生地



蓟州区西龙虎域镇龙前村(天津市蓟县)


身份



大臣、藏书家


朝代



五代后晋时期


官职



右谏议大夫[5]



主要成就



五子登科


民族



汉族


性别






别称



窦禹钧[4]


儿子



长子仪、次子俨、三子侃、四子偁、五子僖

展开















1
人物生平

2
主要成就

3
个人生活

4
轶事典故

5
史籍记载

6
词条图册
​​







1
人物生平
编辑




窦禹钧(即《三字经》里提到的窦燕山),五代后晋时期蓟州区西龙虎峪镇龙前村人。

五代后周时期大臣、藏书家。


窦燕山

窦燕山
窦燕山出身于富裕的家庭,是当地有名的富户。据说:窦燕山为人不好。以势压贫,有贫苦人家借他家粮食时,他是小斗出,大斗进,小秤出,[6]大秤进,明瞒暗骗,昧心行事。由于他做事缺德,所以到了30岁,还没有子女。窦燕山也为此着急,一天晚上做梦,他死去的父亲对他说:“你心术不好,心德不端,恶名彰著天曹,如不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不仅一辈子没有儿子,也会短命。你要赶快改过从善,大积阴德,只有这样,才能挽回天意,改过呈祥。”

从此,窦燕山暗下决心,痛改前非,缺德的事再也不做了。 窦燕山还在家里办起了私塾,延请名师教课。有的人家,因为没有钱送孩子到私塾读书,他就主动把孩子接来,免收学费。总之,自那以后,窦燕山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周济贫寒,克己利人,广行方便,大积阴德,广泛受到人们的称赞。

窦禹钧自幼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很孝顺,对于母亲的话,从来不敢违逆。在那个时代的人,多数在二十岁左右就结婚,所以如果到了三十岁还没有儿子,就会感觉到“无后为大”的忧虑。可禹钧到了三十余岁,膝下犹虚,正在愁眉不展的时候,忽然有一天夜间,做了一个梦,梦见他已故的祖父对他说:“你前生的恶业很重,所以你今生的命运,不仅没有儿子,并且寿命也很短促。希望你及早回心向善,努力多做救人济世的善事,或许可以转变业力,挽回命运。”他一觉醒来,把梦中祖父的话,一一铭记于心,从此立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窦家有一仆人,盗用了禹钧二万银钱,恐怕给主人发觉,就写了一张债券,系在自己小女的臂上,券上写明:“永卖此女,偿所负钱。”仆人从此远逃他乡。禹钧发觉了这件事,把仆人所写的债券焚毁,并且对仆人的女儿抚养得很好,那女儿长大后,禹钧还替她备了嫁妆,嫁了一位美满的贤婿。

有一年窦禹钧去拜佛,在寺中大雄宝殿的拜垫旁,拾到了白银二百两,黄金三十两,他想一定是拜佛人的遗失物,就在寺中守候失主。等候了半天,果然看到一个哭哭啼啼而自言自语的人,禹钧问他何故哭泣,那人说:“我父亲给绑匪掳去,将被处死,我好不容易向亲友们东借西凑,得到白银二百两,黄金三十两,预备把这笔金银赎回我父亲的死。哪知我一摸钱袋,黄金白银都没有了,这样我的父亲就难免一死,刚才我到这里来进香拜佛,不知是否遗失在寺中。”窦禹钧知道那人是失主不误,就将黄金白银如数归还,并且还赠给他一笔路费,失主欢天喜地的道谢而去。[7]

窦禹钧一生做的好事很多,例如亲友中有丧事无钱买棺者,他出钱买棺葬殓;有家贫子女无法婚嫁者,他出资助其婚嫁,使外无旷夫,内无怨女。对于贫困得无法生活的人,他借钱给他们,使他们有做生意的资本,因此各地的穷人,由他帮助而得以维持生活的,不可胜数。他为了要救苦济人,所以自己的私生活很俭朴,丝毫不肯浪费,每年量一岁的收入,除了供给家庭的必要生活费用外,都作救苦济急之用。他还建立书院四十间,聚书数千卷,礼聘品学兼优的老师,教育青年,对于无钱的贫苦子弟,代为缴纳学费,先后造就了很多学问高深的优秀人才。

有一天,窦先生又做了一个梦,梦见祖父对他说:“你多年以来,做了不少的善事,上天因为你阴德很大,给你延寿三纪,并且赐给你五个贵子,来日都很显达,你将来寿终之后,可上升天堂。”祖父说完以后,又继续谆谆的对他叮嘱:“因果的道理,确实而无虚妄。善恶的报应,或见于现世,或报于来世,或影响子孙。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绝对没有疑问的。”[7]

从此以后,窦禹钧更加努力修身积德,后来果然生了五个儿子,因为他家教很严,所以儿子们都很循规蹈矩,和睦雍熙,满门孝顺。窦禹钧教子有方,五个儿子都先后中了进士,大儿子窦仪,官至尚书,次儿窦俨,位至翰林学士,三儿窦偁,官参知政事,四儿窦侃,任起居郎,五儿窦僖,位左补阙,还有八个孙子,也都很贵显。当时侍郎冯道赠诗一首云:“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窦禹钧本人,也做到谏议大夫的官职,享寿八十二岁,临终前预知时至,向亲友告别,沐浴更衣,谈笑而卒。窦禹钧是教子有方的典范,现在广东地区称父亲仍为‘老窦’。[7]




2
主要成就
编辑




窦禹钧性尤俭朴,家无金银珠宝,更无奢华之衣帛,却热心教育,兴办学校。曾于宅南建有“义塾”十楹,聚书万卷,存与“义塾”内,用以讲学,供生员阅读使用,具有学校图书馆的性质。又延请名儒学者以教远近学生,凡四方孤寒之士,贫士不能入学者,听其自由出入,并提供衣食。





3
个人生活
编辑




禹钧有5个儿子,家教甚严,建书房40间,买书数千卷,聘请文行之士为师授业。四方有志学者,听其自至。5个儿子聪颖早慧,文行并优,时人赞为“窦氏五龙”。

长子仪,字可象,五代后晋天福六年(941年),举进士。后汉时,官至礼部员外郎。后周时,官至翰林学士、兵部侍郎。北宋时,任工部尚书兼判大理寺。北宋建隆三年(962年)奉命主撰《建隆重订刑统》(即《宋刑统》)三十卷、《建隆编敕》四卷。北宋乾德四年(966年)秋,病逝,宋太祖赠仪右仆射。

次子俨,字望之,后晋天福六年举进士,历仕后晋、后汉、后周各朝,屡任史官。后晋时,定朝会乐章、二舞及鼓吹十二案。后周初,修后晋高祖,少帝和后汉高祖《三朝实录》。后周显德四年(957年),俨上疏陈“礼、乐、刑、政、劝农、经武”治国六纲之言,周世宗纳之。北宋建隆元年(960年),任礼部侍郎,奉旨撰定祠祀乐章、宗庙谥号。俨一生著有《周正乐》一二O卷,文集七O卷。

三子侃,文行并优,后晋天福六年举进士,在后周官至起居郎。

四子偁,字曰章,为人刚直不阿。后汉乾祜二年(949年)举进士。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拜为兵部郎中,力主“休兵牧马,以徐图之”,阻拦宋太祖北征,被采纳,授予枢密直学士。后充职左谏议大夫,任参知政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秋卒。宋太宗亲临吊唁,赠工部尚书。

五子僖,在北宋任左补阕,为官清廉,名扬城内。[8]




4
轶事典故
编辑




禹钧心地善良。仆人盗钱二百千,担心事发,具字将12岁的女儿卖给窦宅,以偿负钱,逐遁去。禹钧见小女甚怜,收为养女,成年后,为其择配良婿并陪嫁二百千钱。正月初一晚,禹钧游延庆寺,拾遗银200两、金30两,等候多时,不见失主。次日,持遗金、银复去延庆寺等候失主。禹钧家业丰裕,经常救济穷人。资助棺椁埋葬者27户,资助陪嫁者28户,资助做买卖维持生活者数十家,接济柴米而得活者不可数计。

后来他的妻子连续生下了五个儿子。他把全部精力用在培养教育儿子身上,不仅时刻注意他们的身体,还注重他们的学习和品德修养。 在他的培养教育下,五个儿子都成为有用之才,先后登科及第。

当时有一位叫冯道的侍郎曾赋诗一首说:“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9]”这里所说的“丹桂五枝芳”,就是对窦燕山“五子登科”的评价和颂扬。




5
史籍记载
编辑




《宋史·卷二百六十三·列传第二十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1
 楼主| 发表于 2024-1-18 09:2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冯道是个怎么样的人?为什么历史对他褒贬不一?

2019-08-22 14:30:17   王延翰 闽惠宗 杨隆演 刘继元 钱俶  .


  冯道是个怎么样的人?为什么历史对他褒贬不一?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冯道在历史上算是一位奇人,因为他曾效力过十位皇帝,还是五代宰相,这个记录无人能够超越。冯道出生于普通的耕读之家,因为从小勤奋好学,而且善于作文,这让他有了入仕的资本。后人对于冯道的评价可以说是两极分化的十分严重,有人称冯道是“不知廉耻”、“奸臣之尤”,但也有人把冯道当做是“圣贤”。那冯道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下面就赶快来了解看看吧。

image.png
  在中国古代,读书人尤其注重气节,“不事二主”是许多读书人的原则。然而在五代却有一位读书人,他不仅打破了这个原则,还历仕四朝,效力过十位帝王。这位堪称传奇的五代宰相,就是冯道。

  古人看来,士可杀不可辱,事二主已经为人所不齿,而像冯道这样屡换门庭的官员,当然是无耻之徒的典范。欧阳修骂冯道是“不知廉耻”,司马光怒斥他是“奸臣之尤”,在官修史书上,冯道简直可以与秦桧等人相提并论。不过,历史上真实的冯道,却有着截然相反的一面。

image.png
  冯道出身耕读世家,他年轻时品行端正,天资聪颖,才华横溢。冯道读书非常刻苦,他除了侍奉双亲以外,便以读书为乐,孜孜不倦,令同乡动容。后来,幽州节度使刘守光听闻冯道有才德,于是将他收入自己帐下。

  刘守光征讨定州时,冯道加以劝谏,刘守光不仅不听,还将他下狱,幸亏有人营救,才使冯道幸免于难。刘守光最终果然兵败,冯道于是投靠李存瑁。李存瑁称帝以后,冯道得到重用,但不久以后,李存瑁在兵变中遇害,李嗣源继位。李嗣源素知冯道之名,于是授他兵部侍郎,次年又任他为宰相。

image.png
  冯道担任宰相期间,举荐贤才,提拔了许多有才德的寒门子弟。而且冯道非常亲民,他时常拿出自己的俸禄赈济灾民,百姓无不拥戴。

  李从珂反叛以后,皇帝逃跑,冯道于是打开城门,迎接李从珂,并拥立他继位为帝。李从珂因冯道的功劳,拜他为司空。不过冯道还没有侍奉李从珂几年,后唐就被叛将石敬瑭引契丹人灭亡,石敬瑭建立后晋。石敬瑭拜冯道为宰相,冯道应允。此后冯道又历仕后汉、后周两朝,总共效力过十位帝王。最终,冯道在后周病逝,周世宗为他废朝三日,赐谥文懿。


  关于冯道,后世的史书对他评价一直不高,许多人都怒斥他丢尽了读书人的脸,为了官位不知廉耻。然而事实上,五代本就是一个军阀割据,群雄并起的时代。后唐、后晋、后周,朝代与皇帝不断更迭,在这样的乱世当中要求读书人守节本就是强人所难。更何况冯道的一生并非全是不堪,不管是侍奉中原王朝,还是侍奉契丹人,冯道都一直在维护百姓,举荐贤才。

  在冯道的时代,不管是文人还是百姓,对他都十分尊崇,就连北宋第一任宰相范质都称赞他说:“厚德稽古, 宏才伟量, 虽朝代迁贸, 人无间言, 屹若巨山, 不可转也。”足以可见冯道在士林当中的地位。冯道可能不是一位君子,但他却是在那个乱世当中,百姓和国家都需要的官员,这样的官员太多,是民族之耻,但若是这样的官员一个都没有,亦是百姓之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1
 楼主| 发表于 2024-1-18 09:3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怎么评价五代十国时期的冯道这个人?





南怀瑾:“我读了历史以后,由人生的经验,再加以体会,我觉得这个人太奇怪。如果说太平时代,这个人能够在政治风浪中屹立不摇,倒还不足为奇。但是,在那么一个…显示全部 ​







关注者
823


被浏览
500,633



关注问题​写回答

​邀请回答

​添加评论


​分享















85 个回答


默认排序









空想家

空想家


​ 关注



·

明 陶宗仪《说郛·卷十八》引宋 顾文荐《负暄杂录》:


冯道天幸:
世讥冯道事四朝十一帝不能死节。考其所言所行,未尝诡。道免于乱世,盖天幸尔。
石晋之末,与虏结衅,无敢奉使者,少主批令宰相择人。道奏云:“臣道自去。”举朝失色,皆谓堕于虎口。道竟生还。初,郭威遣道迓湘阴,道曰:“不知此事由衷否?道平生不曾妄语。”又,周世宗欲收河东,自谓此行若泰山压卵,道曰:“不知陛下做得出否?”凡此皆推诚委命,未尝顾避依阿也。又虏主问:“万姓纷纷,何人救得?”道发一言以对,不啻活生灵百万。俗人徒见道之迹,不见道之心。
富文忠(富弼)论道之为人曰:“此孟子所谓大人也。”王荆公(王安石)论冯道能屈身安人,如诸佛菩萨之行,唐介曰:“道为宰相,使天下易四姓,身事十一主,谓为纯臣乎?”安石曰:“伊尹五就汤、五就桀,正在安人而已。”介曰:“有伊尹之志则可。”荆公变色。
赵凤女嫁冯道子,道夫人尝怒之。凤使乳媪诉之,累百言。道但云:“传语亲家翁,今日好雪。”愚观此老无他,只是得一忍耐字,真所谓痴顽老子也!


编辑于 2015-02-25 11:16

​赞同 56​​10 条评论

​分享
​收藏​喜欢收起​










丧心病狂刘老湿

丧心病狂刘老湿​



2020 年度新知答主
​ 关注



在评论冯道这个人之前,咱们先来说说另外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人。

黎元洪。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时候,孙中山是大总统,此公是副总统。

等到民国正式成立了,袁世凯做了大总统,此公还是副总统。

袁世凯复辟,非要给此公封个“武义亲王”。

等到袁世凯死了,那就更了不得了——这位直接升任大总统了。

中间府院之争,此公被赶下台,民国十一年(1922年)直皖战争结束后直系恭恭敬敬的又把这位给请回来接着做大总统。




奇怪不奇怪?

一点都不奇怪。

有名无实的大总统,谁做不是做?黎元洪是共和元老又没主见,摆他上去不好么?

冯道也是一样。




五代是个什么时代呢?咱们知道,是个军阀说了算的大乱世。

既然是军阀说了算,那么文官的地位重要不重要?

不重要。

所以唐末五代有几个重要的变化,一个是宰相权力的缩减再缩减,恰如冯道自己所言:我特么的这个宰相越干越回旋。

吾三入相,每不及前,以擢任亲故知之,初入能用至丞郎,再入能用至遗补,三入不过州县,是宰相之权日轻也。——类说·卷十九引《幕府燕闲录》

宰相能干嘛?正常来讲,宰相能“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而五代的时候枪杆子里出政权,军权跟钱粮一般都是君主自己带着亲信幕僚抓起来了;地方上都是藩镇,你想管也管不了;人事权力有一点,然而你自己能不能当这个宰相都得别人定,你就算有点人事权力又能干嘛?

初,豆卢革、韦说得罪,执政议命相,枢密使孔循意不欲河朔人居相位,任圜欲相李琪,而郑珏素与琪不协,孔循亦恶琪,谓安重诲曰:“李琪非无艺学,但不廉耳。朝论莫若崔协。”重诲然之,因奏择相。明宗曰:“谁可?”乃以协对。——旧五代史·卷五十八·(唐书)列传十

所以归根结底,五代时期的军阀小团体才是最终的决策集团,你一个宰相根本没什么大用。军国大事方面,枢密使基本取代了宰相的作用,枢密使兼了宰相,大家就都知道那是实实在在的宰相了;而宰相不兼枢密使,大家就都知道你啥都不算。

五代必兼枢密者,方为有相权。如豆卢革辈,但有相名耳——十七史商榷

本来宰相还有一条出路,那就是坚定不移的依附皇权,扩充自己的势力。因为就算皇帝是个夯货大字不识,可治理天下多少也需要文人协助。然而倒霉的是五代的时候皇帝有自己的私人顾问——端明殿学士,所以宰相手里本来不多的权力又被分割了一下。冯道本人作为最早的端明殿学士之一,自然对这种事情是看得清清楚楚的,所以他做了宰相之后相当的安分守己,根本就不想瞎折腾。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仔细说起来是蛮复杂的,所以咱们在这捡几条要紧的说一说:首先是唐末五代的军阀统治——这个咱们前面说过了,在此不再冗述;其次是唐末以来门阀世家被杀的基本差不多了,正所谓“天街踏尽公卿骨”,但是大家习惯上还是喜欢让这些门阀子弟到中央来做官充个门面。那这里就产生了一个很尴尬的问题,一方面皇帝们“求访本朝衣冠”、“于四镇判官中选前朝士族,欲以为相”,一方面这些过去名声赫赫的门阀士族里的好人早就死得差不多了。所以有时候硬把这些人顶上位的结果就很尴尬:比如说刚才咱们提到的那位崔协!清河崔氏之后,妥妥的顶级门阀,按理来说是个不错的人选吧?

确实不错,除了不识字以外,别的都挺好。

不识字的宰相,听过没有?见过没有?

你说这种情况下咋整?要了面子就没了里子,最后只好搞阴阳班子,真正重要的决策由皇帝及其身边的决策小团体来搞定,外面的中央官员用来充门面。

所以冯道这个人的好处完全是慢慢体现出来的,大家开始也试过别人当宰相,结果这几个货一个不如一个:豆革卢是个逗逼,“唯事修炼,求长生之术”;韦说屁都说不出来,“政事得失,无所建言”;李愚愚不可及,都做了牌位还跟人争,争个毛线啊,最后被罢相了。大家看来看去,就冯道这人好,有点本事,还不恃才傲物,还有分寸,不该争的不争,不该碰的不碰。加上时间一长大家都认可这个人了,所以他自然就留下来了。

其实冯道跟五代乱世实际上是互相成全的,要知道宰相这个位置,虽然干点好事不容易,但是干点坏事可太容易了,比如说后汉苏逢吉拜相之后“凡盗所居本家及邻保皆族诛”——这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家邻居做了贼,那么就杀你全家……这特么妥妥的是要官逼民反没跑了。冯道这个人在宰相的位置上虽然没有太多的政绩,然而能保持政策基本稳定不大折腾就已经是很难得了。

所以你看,既然是要摆个牌位到明面上,那为什么不用这个现成的?五代的皇帝们不是没尝试过重整朝纲、恢复相权,然而体制问题如果能这么简单的解决掉,那它就不足以被称为是体制问题了。所以到最后大家还是维持了原来的样子,冯道这些人在表面上维持了一套完整的行政体系,无论上面坐的皇帝是谁,咱们都这么干——颇有几分后世日本公务员的风范。而真正的决策团体也乐得把基础的行政工作丢给这些人,然后专注于解决核心的军政问题。而冯道今天批评一下领导你太不注意休息耽误革命工作,明天表示这个死刑过于严苛咱们得行德政,后天印点九经保存国粹——真正涉及到这些军阀核心利益的问题则避而不谈,这样的宰相谁不喜欢呢?

同时这一个人的命运呐,当然不能只看个人的奋斗,你也得考虑历史的进程。——冯道作为一个丞相,忽然就打破了唐代以来由氏族门阀充当宰相的惯例,一下子成为了氏族与孤寒士子之间冲突的焦点。以至于他当上宰相那天就被氏族所诟病:

馮道初為中書侍郎平章事,吏部侍郎劉岳以道形神庸陋,一旦為丞相,人士多竊笑。道自月華門赴班,岳與工部侍郎任贊偶語,見道行而復顧,贊曰:“新相回顧,何也?”岳曰:“定是忘持《兔冊》來。”——册府元龟·宰辅部·徇私

可问题在于,到了宋朝之后氏族不行了!普通家庭通过科举上来的士大夫人数激增,所以大家对于冯道这位老前辈也难免要多多照顾一下。所以《旧五代史》里对冯道不吝嘉言,《新五代史》里欧阳修虽然直言冯道“视丧君亡国亦未尝以屑意”,但也对其嘉言懿行多有记录。而王安石、苏辙、石介、晁补之这些人都对冯道屡有推崇,然!而!

然而靖康了……

靖康之后什么最重要?

忠!节!

所以大家对冯道的评价一下子就从三七开变成了十恶不赦,北宋大家对他的观点一般都是“大节有亏、但私德长厚”。等到了南宋,就是“倾巧乱人,谋身卖国”、“乱臣贼子”了,大家纷纷表示要把冯道批倒批臭,再踏上一万只脚!于是这个观点就开开心心的被历代学者继承了下来,正所谓

痴顽无耻冯瀛王,更夫易主同娼妾——胡祗遹·紫山大全集·过王彦章墓
奸憸顽腼若张禹、冯道、秦桧之徒——黄宗羲·明文海·卷四三〇
千载而下,谈之犹令人发上指冠,恨不得食其肉而寝其皮——冯从吾·少墟集·卷一六










顺便一提,我在写丧心病狂刘老湿:如何理清五代十国的历史?的时候根本没提到冯道这个人,为什么呢?因为他在整个五代的政局中,真的是处于一个很边缘化的位置嘛……

以上


编辑于 2018-06-20 13: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1
 楼主| 发表于 2024-1-18 09:3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怎么评价五代十国时期的冯道这个人?





南怀瑾:“我读了历史以后,由人生的经验,再加以体会,我觉得这个人太奇怪。如果说太平时代,这个人能够在政治风浪中屹立不摇,倒还不足为奇。但是,在那么一个…显示全部 ​







关注者
823


被浏览
500,633



关注问题​写回答

​邀请回答

​添加评论


​分享















85 个回答


默认排序









空想家

空想家


​ 关注



·

明 陶宗仪《说郛·卷十八》引宋 顾文荐《负暄杂录》:


冯道天幸:
世讥冯道事四朝十一帝不能死节。考其所言所行,未尝诡。道免于乱世,盖天幸尔。
石晋之末,与虏结衅,无敢奉使者,少主批令宰相择人。道奏云:“臣道自去。”举朝失色,皆谓堕于虎口。道竟生还。初,郭威遣道迓湘阴,道曰:“不知此事由衷否?道平生不曾妄语。”又,周世宗欲收河东,自谓此行若泰山压卵,道曰:“不知陛下做得出否?”凡此皆推诚委命,未尝顾避依阿也。又虏主问:“万姓纷纷,何人救得?”道发一言以对,不啻活生灵百万。俗人徒见道之迹,不见道之心。
富文忠(富弼)论道之为人曰:“此孟子所谓大人也。”王荆公(王安石)论冯道能屈身安人,如诸佛菩萨之行,唐介曰:“道为宰相,使天下易四姓,身事十一主,谓为纯臣乎?”安石曰:“伊尹五就汤、五就桀,正在安人而已。”介曰:“有伊尹之志则可。”荆公变色。
赵凤女嫁冯道子,道夫人尝怒之。凤使乳媪诉之,累百言。道但云:“传语亲家翁,今日好雪。”愚观此老无他,只是得一忍耐字,真所谓痴顽老子也!


编辑于 2015-02-25 11:16

​赞同 56​​10 条评论

​分享
​收藏​喜欢收起​










丧心病狂刘老湿

丧心病狂刘老湿​



2020 年度新知答主
​ 关注



在评论冯道这个人之前,咱们先来说说另外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人。

黎元洪。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时候,孙中山是大总统,此公是副总统。

等到民国正式成立了,袁世凯做了大总统,此公还是副总统。

袁世凯复辟,非要给此公封个“武义亲王”。

等到袁世凯死了,那就更了不得了——这位直接升任大总统了。

中间府院之争,此公被赶下台,民国十一年(1922年)直皖战争结束后直系恭恭敬敬的又把这位给请回来接着做大总统。




奇怪不奇怪?

一点都不奇怪。

有名无实的大总统,谁做不是做?黎元洪是共和元老又没主见,摆他上去不好么?

冯道也是一样。




五代是个什么时代呢?咱们知道,是个军阀说了算的大乱世。

既然是军阀说了算,那么文官的地位重要不重要?

不重要。

所以唐末五代有几个重要的变化,一个是宰相权力的缩减再缩减,恰如冯道自己所言:我特么的这个宰相越干越回旋。

吾三入相,每不及前,以擢任亲故知之,初入能用至丞郎,再入能用至遗补,三入不过州县,是宰相之权日轻也。——类说·卷十九引《幕府燕闲录》

宰相能干嘛?正常来讲,宰相能“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而五代的时候枪杆子里出政权,军权跟钱粮一般都是君主自己带着亲信幕僚抓起来了;地方上都是藩镇,你想管也管不了;人事权力有一点,然而你自己能不能当这个宰相都得别人定,你就算有点人事权力又能干嘛?

初,豆卢革、韦说得罪,执政议命相,枢密使孔循意不欲河朔人居相位,任圜欲相李琪,而郑珏素与琪不协,孔循亦恶琪,谓安重诲曰:“李琪非无艺学,但不廉耳。朝论莫若崔协。”重诲然之,因奏择相。明宗曰:“谁可?”乃以协对。——旧五代史·卷五十八·(唐书)列传十

所以归根结底,五代时期的军阀小团体才是最终的决策集团,你一个宰相根本没什么大用。军国大事方面,枢密使基本取代了宰相的作用,枢密使兼了宰相,大家就都知道那是实实在在的宰相了;而宰相不兼枢密使,大家就都知道你啥都不算。

五代必兼枢密者,方为有相权。如豆卢革辈,但有相名耳——十七史商榷

本来宰相还有一条出路,那就是坚定不移的依附皇权,扩充自己的势力。因为就算皇帝是个夯货大字不识,可治理天下多少也需要文人协助。然而倒霉的是五代的时候皇帝有自己的私人顾问——端明殿学士,所以宰相手里本来不多的权力又被分割了一下。冯道本人作为最早的端明殿学士之一,自然对这种事情是看得清清楚楚的,所以他做了宰相之后相当的安分守己,根本就不想瞎折腾。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仔细说起来是蛮复杂的,所以咱们在这捡几条要紧的说一说:首先是唐末五代的军阀统治——这个咱们前面说过了,在此不再冗述;其次是唐末以来门阀世家被杀的基本差不多了,正所谓“天街踏尽公卿骨”,但是大家习惯上还是喜欢让这些门阀子弟到中央来做官充个门面。那这里就产生了一个很尴尬的问题,一方面皇帝们“求访本朝衣冠”、“于四镇判官中选前朝士族,欲以为相”,一方面这些过去名声赫赫的门阀士族里的好人早就死得差不多了。所以有时候硬把这些人顶上位的结果就很尴尬:比如说刚才咱们提到的那位崔协!清河崔氏之后,妥妥的顶级门阀,按理来说是个不错的人选吧?

确实不错,除了不识字以外,别的都挺好。

不识字的宰相,听过没有?见过没有?

你说这种情况下咋整?要了面子就没了里子,最后只好搞阴阳班子,真正重要的决策由皇帝及其身边的决策小团体来搞定,外面的中央官员用来充门面。

所以冯道这个人的好处完全是慢慢体现出来的,大家开始也试过别人当宰相,结果这几个货一个不如一个:豆革卢是个逗逼,“唯事修炼,求长生之术”;韦说屁都说不出来,“政事得失,无所建言”;李愚愚不可及,都做了牌位还跟人争,争个毛线啊,最后被罢相了。大家看来看去,就冯道这人好,有点本事,还不恃才傲物,还有分寸,不该争的不争,不该碰的不碰。加上时间一长大家都认可这个人了,所以他自然就留下来了。

其实冯道跟五代乱世实际上是互相成全的,要知道宰相这个位置,虽然干点好事不容易,但是干点坏事可太容易了,比如说后汉苏逢吉拜相之后“凡盗所居本家及邻保皆族诛”——这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家邻居做了贼,那么就杀你全家……这特么妥妥的是要官逼民反没跑了。冯道这个人在宰相的位置上虽然没有太多的政绩,然而能保持政策基本稳定不大折腾就已经是很难得了。

所以你看,既然是要摆个牌位到明面上,那为什么不用这个现成的?五代的皇帝们不是没尝试过重整朝纲、恢复相权,然而体制问题如果能这么简单的解决掉,那它就不足以被称为是体制问题了。所以到最后大家还是维持了原来的样子,冯道这些人在表面上维持了一套完整的行政体系,无论上面坐的皇帝是谁,咱们都这么干——颇有几分后世日本公务员的风范。而真正的决策团体也乐得把基础的行政工作丢给这些人,然后专注于解决核心的军政问题。而冯道今天批评一下领导你太不注意休息耽误革命工作,明天表示这个死刑过于严苛咱们得行德政,后天印点九经保存国粹——真正涉及到这些军阀核心利益的问题则避而不谈,这样的宰相谁不喜欢呢?

同时这一个人的命运呐,当然不能只看个人的奋斗,你也得考虑历史的进程。——冯道作为一个丞相,忽然就打破了唐代以来由氏族门阀充当宰相的惯例,一下子成为了氏族与孤寒士子之间冲突的焦点。以至于他当上宰相那天就被氏族所诟病:

馮道初為中書侍郎平章事,吏部侍郎劉岳以道形神庸陋,一旦為丞相,人士多竊笑。道自月華門赴班,岳與工部侍郎任贊偶語,見道行而復顧,贊曰:“新相回顧,何也?”岳曰:“定是忘持《兔冊》來。”——册府元龟·宰辅部·徇私

可问题在于,到了宋朝之后氏族不行了!普通家庭通过科举上来的士大夫人数激增,所以大家对于冯道这位老前辈也难免要多多照顾一下。所以《旧五代史》里对冯道不吝嘉言,《新五代史》里欧阳修虽然直言冯道“视丧君亡国亦未尝以屑意”,但也对其嘉言懿行多有记录。而王安石、苏辙、石介、晁补之这些人都对冯道屡有推崇,然!而!

然而靖康了……

靖康之后什么最重要?

忠!节!

所以大家对冯道的评价一下子就从三七开变成了十恶不赦,北宋大家对他的观点一般都是“大节有亏、但私德长厚”。等到了南宋,就是“倾巧乱人,谋身卖国”、“乱臣贼子”了,大家纷纷表示要把冯道批倒批臭,再踏上一万只脚!于是这个观点就开开心心的被历代学者继承了下来,正所谓

痴顽无耻冯瀛王,更夫易主同娼妾——胡祗遹·紫山大全集·过王彦章墓
奸憸顽腼若张禹、冯道、秦桧之徒——黄宗羲·明文海·卷四三〇
千载而下,谈之犹令人发上指冠,恨不得食其肉而寝其皮——冯从吾·少墟集·卷一六










顺便一提,我在写丧心病狂刘老湿:如何理清五代十国的历史?的时候根本没提到冯道这个人,为什么呢?因为他在整个五代的政局中,真的是处于一个很边缘化的位置嘛……

以上


编辑于 2018-06-20 13: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31
 楼主| 发表于 2024-1-18 10: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燕山窦十郎?
www_zgwi_com2013.07.25浏览178次其他分享举报
在宋元明清科举盛行的年代,“五子登科”的典故几乎人人皆知,侍郎冯道赠诗曰:燕山窦十郎,教子以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为什么叫"燕山窦十郎?",他不是叫窦燕山吗?
1个回答
zmr59807079
2013.07.25
满意答案
在唐代,称呼相熟悉的男子多以其姓加上行第或最后再加以“郎”呼之,例如,白居易呼元缜为“元九”,唐德宗曾呼陆贽为“陆九”,李林甫被称为“李十郎”;而称呼女子则多以其姓加行第再加“娘”呼之,例如:“公孙大娘”、“李十二娘”等等叫法。而“萧郎”和“萧娘”作为普遍的代称,早是大家所熟知的了。


窦燕山,原名窦禹钧,五代后晋时期人,依据唐代对人称呼的这种习惯,可能窦燕山在家中排行第十。这是我自己的猜测,供楼主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5 00:00 , Processed in 0.06490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