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5-25 15: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中“六桥梅花”“十月梅花”的史实和象征意义
快乐老年435 2017-09-26 | 1751阅读 | 14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作者:莲花)
《红楼梦》中“六桥梅花”“十月梅花”的史实和象征意义
关注吴氏红学的读者都知道,《红楼梦》是一部明末清初时代背景的政治历史小说。由于历史时期特殊,作者用了一些特别的叙事方法。在《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展现了古人玩牙牌令的场景,令官鸳鸯发令,众人根据牙牌点数和内容接令。其中有三次提到“梅花”,分别是“六桥梅花香彻骨”、“梅花朵朵风前舞”和 “十月梅花岭上香”。那么这个牙牌令中的梅花有哪些史实和象征意义呢?先请看书中片段:
鸳鸯道:“有了一副了。左边是张‘天’。”贾母道:“头上有青天。”众人道:“好。”鸳鸯道:“当中是个‘五与六’。”贾母道:“六桥梅花香彻骨。”鸳鸯道:“剩得一张‘六与幺’。”贾母道:“一轮红日出云霄。”鸳鸯道:“凑成便是个‘蓬头鬼’。”贾母道:“这鬼抱住钟馗腿。”说完,大家笑说:“极妙。”贾母饮了一杯。鸳鸯又道:“有了一副。左边是个‘大长五’。”薛姨妈道:“梅花朵朵风前舞。”鸳鸯道:“右边还是个‘大五长’。”薛姨妈道:“十月梅花岭上香。”鸳鸯道:“当中‘二五’是杂七。”薛姨妈道:“织女牛郎会七夕。”鸳鸯道:“凑成‘二郎游五岳’。”薛姨妈道:“世人不及神仙乐。”说完,大家称赏,饮了酒。鸳鸯又道:“有了一副。左边‘长幺’两点明。”湘云道:“双悬日月照乾坤。”
《红楼梦》中“六桥梅花”“十月梅花”的史实和象征意义
梅花是岁寒三友之一,花中四君子之首,深得人们喜爱。陆游赞它“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苏轼赞它“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人们也常用“梅妻鹤子”比喻隐逸生活和清高的人格。《红楼梦》有四首赞美红梅花的诗,在牙牌令这里还有对六桥、岭上梅花的赞美。
关于“六桥梅花香彻骨”,吴氏红学的史鼎老师在草根说红楼梦微信群做过解读。六桥即苏堤六桥,从字面意思看,“六桥梅花香彻骨”是说西湖苏堤六桥的梅花从骨子里散发出香气。(宋)苏轼在《轼在颍州与赵德麟同治西湖湖成德麟有诗见怀次韵》中写到“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明)王世贞的《泛湖度六桥堤》写到“六桥天阔争虹影,五马飙开散曲尘”。西湖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古人对其六桥烟柳和苏堤春晓很是赞美。(宋)吴唯信《苏堤清明即事》写到“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明)王瀛《苏公堤》写到“荫浓烟柳藏莺语,香散风花逐马蹄”。(明)张京元《苏堤小记》中也提到“苏堤度六桥,堤两旁尽种桃柳,萧萧摇落”。这里还埋葬着被世人誉为“西湖三杰”的南宋民族英雄岳飞、明代民族英雄于谦、明代抗清英雄张煌言,他们为保家国天下奋不顾身,在国破家亡的紧急关头宁死不屈,献出了宝贵生命。除了人称“梅妻鹤子”的宋代诗人林逋隐居杭州西湖孤山所作《山园小梅》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梅花佳句,其他人鲜有对红楼梦中所说的六桥梅花的描述。从这一点能看出来《红楼梦》作者对六桥梅花的赞美是另有深意的。
我们吴氏红学认为,《红楼梦》开篇所言“无材可去补苍天”、“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当日地陷东南”等字眼,用曲折隐蔽的写作手法,暗示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改朝换代的时代背景,即明末清初。在那特殊历史时期,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例如葬在西湖边的张煌言。张煌言,字玄著,号苍水,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坚持抗清斗争近二十年,1664年被俘,后遭杀害,谥号忠烈。他曾经写下赤胆忠心的诗作《八月辞故里》:“国破家亡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渐将赤手分三席,拟为丹心借一枝。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属鸱夷。”
《红楼梦》中“六桥梅花”“十月梅花”的史实和象征意义
(张煌言)
《红楼梦》是一部民族主义作品,记录着民族血泪,由于作者身在清朝要顾虑文网禁忌,对一些当时史书没有记载的史实必须采用隐写的手法,按照批书人的说法就是“书中之秘法亦复不少”。在批书人的提示下大家逐渐熟悉的有谐音法、拆字法、草蛇灰线伏线千里、空谷传音、一击两鸣等等高超的技法。如果说牙牌令中的六桥梅花是“空谷”,所传之音必是在西湖之畔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和他们的英勇事迹,在作者看来他们像梅花一般的高洁,代表着高风亮节和面对异族入侵坚强不屈、一身傲骨的精神品质;如果说对六桥梅花描写是“云”,那么西湖之畔的英魂必定是“龙”,作者运用云龙作雨的特殊写作手法,告诉我们在天崩地裂的时代汉民族所受的屈辱和不屈的抗争精神。
再来看“十月梅花岭上香”。这句话字面指的是十月岭上的梅花很香。梅花岭指的是哪里呢?笔者认为有两处,一处是吴氏红学吴雪松解析的扬州古城北边广储门的梅花岭,明代州守吴秀河积土成丘,种植梅花。那里有明末抗清英雄史可法衣冠冢。史可法(1601—1645),字宪之,号道邻,汉族,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河南开封府祥符县人。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任西安府推官,后转平各地叛乱。1644甲申年,北京城被攻陷后,史可法拥立福王朱由崧(弘光)为帝,继续与清军作战。官至督师、建极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大举围攻扬州城,不久后城破,史可法拒降遇害。史学家全祖望在《梅花岭记》中写道:“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被执至南门。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初,忠烈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红楼梦》中“六桥梅花”“十月梅花”的史实和象征意义
(史可法)
另一处梅花岭是邢岫烟《咏红梅花得“红”字》中 “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里的庾岭,这里的“庾岭”指大庾岭。吴氏红学至真斋主在解析时指出大庾岭上梅花自古就很有名气,(唐)李商隐《对雪二首》有“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之句,(唐)宋之问《度大庾岭》中有“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诗句,《白氏六贴·梅部》称“大庾岭上梅,南枝落,北枝开”因岭南岭北气候差异,梅花南枝已落,北枝方开。直到现代在大庾岭梅关古道梅花竞相开放的季节,参观的人们络绎不绝,一直持续到三月。
唐朝诗人樊晃在《南中感怀》吟诵:“南路蹉跎客未回,常嗟物候暗相催。四时不变江头草,十月先开岭上梅。”《红楼梦》作者巧妙地用“十月梅花岭上香”来让读者联想到一段史实。这就是作者一喉二歌、一击两鸣的写作手法。那么“十月梅花岭上香”是哪段史实呢?我们先看一段资料:
熊飞(?-1276),东莞人,民族英雄,在南宋王朝面临崩溃之时,熊飞愤于国破家亡,在岳父李用的支持鼓励下,联络东莞各地义士,毅然率义军北上投奔文天祥,抗击元军。1276年元将吕师夔率军由江西进入广东梅岭,广东制置使赵溍命熊飞和夏正炎为将,领兵北上御敌。十月,与元军在大庾岭发生遭遇战,宋军战败,熊飞退守韶州,为敌所困。十一月二十一日,刘自立变节降元,打开南城门,元军便蜂拥入城,熊飞所部终因寡不敌众而殉难。
作者用“十月梅花岭上香”让我们联想到在民族危亡之际那些勇于抗争的英雄们,抗元英雄熊飞和抗清英雄史可法、张煌言英勇殉国的悲壮和不朽。清朝的张尔荩为悼念史可法,撰有一副对联“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而这幅对联现在正悬在史可法祠墓“飨堂”前。
《红楼梦》中“六桥梅花”“十月梅花”的史实和象征意义
“梅花朵朵风前舞”是薛姨妈说出的,表示上下两个五就像两朵梅花。这里薛姨妈用梅花比喻雪花,也暗指薛家,因为护官符有“丰年好大雪”指代薛家,而风指清风,暗喻清廷,这句话暗示薛家属于清廷阵营。作者此处用“梅花朵朵风前舞”也是一喉二歌,另一个用意是指那些民族英魂像一朵朵永不凋零的梅花在风前起舞。
梅花因其凌寒独自盛开的品质一直被视为不屈不挠之抗争精神的象征,正如当代用《红梅赞》里的红梅象征革命精神。《红楼梦》中用梅花象征着不屈的民族反抗精神,虽然那段历史终究止步于“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但是,在一切有民族气节的人们心中永远绽放,香飘万代。
———————————————————
校对:王华东 至真斋主 编辑:潇湘夜雨
深度解读,高屋建瓴。吴氏红学,高端学术。 知识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新观点、新视角,同一部红楼梦,不一样的文章。欢迎关注"吴氏红学"头条号,欣赏更多吴氏红学精品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快乐老年435 > 《红楼梦》举报/认领
上一篇: 刘姥姥:假曹公之意,圆红楼之梦——薛宝钗上辈子是谁的考证2
下一篇: 红楼梦里,王熙凤与贾蓉究竟是什么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