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补天是因为出现了天大的灾难,很有可能因此地轴发生了移动,所以《红楼梦》第一回有这样一句:
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地陷东南”就是这场灾难的具体体现,这跟“天倾西北”相对应,象征着天蹋地陷,地轴发生了偏转,都是指发生了极其可怕的事,所以中国人喜欢用“天塌下来”来形容大得不能再大的灾难的事。而“女娲补天”在《红楼梦》中另有深意,作者用象征的手法并充分利用了女娲补天的这个传说来表达明亡那段极为惨痛的历史,我们看看黄宗羲的《南雷文约》前集卷一,《留别海昌同学序》:
“奈何今之言心学者,则无事乎读书穷理。言理学者,其所读之书,不过经生之章句;其所穷之理,不过字义之从违,薄文苑为词章;惜儒林於皓首,封己守残,摘索不出一卷之内;其规为措注,与纤儿细士不见短长。天崩地解,落然无与吾事,犹且说同道异,自附於所谓道学者,岂非逃之者愈巧乎。”
在这里,黄宗羲就把明朝灭亡比喻为“天崩地解”,仿佛就象天蹋下来一样,大地瓦解了一般,这样形容确实是很形象的,也反应了明亡是一场极为恐怖的灾难,对于汉人来说更象是世界末日,给人们留下了极其可怕的印象。明末天文学家陈子龙在《九日登一览楼》里充分表达了自己亡国的痛苦之情:
危楼樽酒赋蒹葭,南望潇湘水一涯。
云麓半含青海雾,岸枫遥映赤城崖。
双飞日月驱神骏,半缺河山待女娲。
学得屠龙空缩手,剑锋腾踏绕霜花。
大家注意:这里有一句“双飞日月驱神骏”,与第四十回里湘云说的那“双悬日月照乾坤”是一曲同工,“日”和“月”就是一个“明”字;紧接着一句是“半缺河山待女娲”!这里自然是指大明亡国,山河破碎,就像天塌下来一样,多么希望有女娲这样的神仙力挽狂澜来补这个破碎的苍天呀!所以《红楼梦》一开始就提到的“女娲补天”之事是非常有象征意义的!所以一开始提到的“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自然指的是大明,在第一回里还多次提到了“红尘”,这应该又是一个“一喉二歌”的典型,因为从表面上来看,“红尘”在古代时的原意是指繁华的都市,而明朝的皇帝姓“朱”,所以自然“红尘”还是指大明。所以第一回中的: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年。
指的就是自己在明朝白白待了那么多年,在明亡的时候没有发挥自己作用,所以有一种悔恨、遗憾的意思在里面。
明末著名的史可法形容明亡为:“地坼天崩,山枯海泣”!也是指天蹋下来了。明末神童、文学家、抗清志士夏完淳所作《大哀赋》中一开始就有类似的形容:
越以乙酉之年,壬午之月,玉鼎再亏,金陵不复;公私倾覆,天地崩离!
这样看来一方面明亡对汉人的打击极其巨大,另一方面估计用“天地崩解”、“天地崩离”、“地坼天崩”应该算是最高极别的形容方式了,所以那个时期的人们都喜欢用类似的方式来形容亡国,而女娲补天就有了特别的象征意义。作者应该是在明亡清兴的过程中曾经努力救国,但终于还是出现了“天崩地解”的惨状,无法挽回,让汉人极度痛心,这也充分体现了明朝遗民们心中的亡国之恨,所以在《红楼梦》一开始,那块石头因无法补天而“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这个表现正是亡国这痛,现在看来这些都不是泛泛之笔,是作者当时心情的一种体现。
而书中写作手法更是千怪百怪,到处都是各种比喻,正所谓“表里皆有寓”,所以我们一定要时时留心,一定不能放过一丝一毫。其实不仅是在明末,在很早以前就有类似的形容,有一个网名叫“癞头僧”的朋友向我介绍了南宋辛弃疾词《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其中有这样几句:
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辛弃疾一生抗金,面对山河破碎,爱国志士痛心疾首,所以这里的“补天裂”就是一种强烈的救国于水火之意。《红楼梦》肯定是借用了这个含意,骨子里透露出一股深深的思念故国之意,而且明末抗的又是后金,真是历史的巧合,看来金的历史还真是悠久,而且相当顽强。所以我们现在再体会一下书中补天的故事就会有另一番感受了,同时也能更深刻地理解第八回有一首诗中的这样两句中的含意了:
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
也是指作者借用了女娲补天的传说,来象征国破家亡的历史,从而演绎出这本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红楼梦》,如果连这一点也看不出来,那真的只能跟贾瑞一样迷失在此书的表面故事里而不能自拔了。作者不仅在一开始篇巧用了女娲补天的传说,而且还将五彩石与通灵宝玉,以及后来所影射的一系列书中的人物形象和历史都巧妙地串在了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的故事,应该说真是天才中的天才!而我从来没有听到过哪位“红学家”对第一回补天的故事进行过合理的解释,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根据他们的理论是根本无法解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