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五=====九凤为谁鸣?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7385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0 22: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判词解读21:王熙凤判词图谶曲词解读;张岱《冰山记》,戏剧《冰山》,雌凤、凡鸟典故,明确指出魏忠贤;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你经常看 红楼梦 相关内容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226】


12.14 王熙凤
图:

后面便是一片冰山,上面有一只雌凤。

谶: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解读:

冰山、雌凤、凡鸟:明确指出了王熙凤的反面人物----魏忠贤。

明末张岱的《冰山记》,写的正是魏忠贤之事。据张岱记载,魏忠贤死后,当时有戏剧传奇,名为《冰山》。而且张岱还删改过剧本,改后仍名《冰山》。此戏在当时为大众熟知,在城隍庙上演时,“观者数万人”。所以《冰山》这个演魏忠贤的戏剧,在明末广为人知。

再看“雌凤”:雄为凤,雌为凰,所以司马相如作赋《凤求凰》,向卓文君求爱,是男求女。

54回庆元宵,有段说书,“叫做《凤求鸾》”,说的很明白是“一位公子,名唤王熙凤”。这个《凤求鸾》的“凤”也是“公子”,男子。而且作者有意点明了:“这是二奶奶的名字”。

还有58回的回目“杏子阴假凤泣虚凰”,是小生藕官哭祭小旦菂官,“凤泣凰”还是明明白白地对应藕官祭菂官,生哭旦,男泣女。

所以书中多次在重复强调:“凤”为男,为雄。不是孤证。

雌凤,相当于说女男人,是雌雄人。什么样的人才能算雌雄人?在贾府这样的朱明皇家、皇宫里,太监就是雌雄人。而且这个太监能当家理事,作为王夫人天启帝朱由校的代理人,很容易认出魏忠贤。

65回贾琏的小厮兴儿向尤二姐说王熙凤的那些话,“心里歹毒,口里尖快”,“没有不恨他的”,“他说一是一,说二是二,没人敢拦他”,“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都占全了”。从反面看,说的不就是魏忠贤嘛。

“凡鸟”这个典故,大家基本上都知道,出自《世说新语·简傲》:

“嵇康与吕安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驾。安后来,值康不在,喜出户延之,不入,题门上作“凤”字而去。喜不觉,犹以为欣。故作凤字,凡鸟也。”

《简傲》篇写的都是名士风流、放荡不羁的小故事。此“凡鸟”是第四则,前两则写的是阮籍,三、四则写的是嵇康。

嵇康、阮籍,是什么人?

“魏”国人,“竹林七贤”的领袖。

我们一般笼统地说“竹林七贤”是“魏晋”名士,而阮籍、嵇康是在司马炎登基、西晋开始的266年之前都已去世,所以都是“魏”人,而非“晋”人。

“魏”人,指出了魏忠贤的姓。“竹林七贤”的“贤”,更是指出了魏忠贤之名!

所以说“冰山”这个演魏忠贤的戏剧,和“冰山记”这个写魏忠贤的文章,还有“雌凤”这个“雌雄人”的特征,以及“竹林七贤”和“魏”人,齐刷刷地指向同一个人:魏忠贤。您还觉得是巧合吗?不是作者有意的设计?

凡鸟偏从末世来:

在“十二钗”正册中,不是皇帝,就是皇子,至少也是孝庄这样的皇帝亲娘和皇帝奶奶,只有王熙凤魏忠贤是个“凡鸟”----不是皇家之人。那么,一个雌雄人、太监,为什么能入“十二钗”正册呢?如果这个太监是“九千岁”,就可以。毕竟皇子才是“千岁”嘛。

这个不是皇家的“凡鸟”,从末世来。从书中多次出现的唐寅,到《红楼梦》这部书刊印的乾隆时期,只有一个末世:明末。

书中多次出现“末世”,是一个明显的时代信息。

清朝,从顺治登基,入关、平南,到康熙平定三藩、收复台湾,直到乾隆时期,称“康乾盛世”。书中何以多次重复强调“末世”?这是清朝论不可回避的问题之一,必须有合理解答。

都知爱慕此生才:

都知道,也都羡慕,王熙凤此人的才能。什么才能?早在二九,“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便已显露端倪。而且,回末:“不知凤姐如何处治,且听下回分解。正是: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

这个“裙钗”,是“齐家”?还是“治国”?作者问,“谁治国”?

王熙凤当家理财的才能,正是魏忠贤的写照。魏忠贤把持朝政之时,国家能支撑袁可立、孙承宗的关海水陆对敌战争态势,对“金”国形成水陆挤压打击。增置炮台,打造战舰,在山东、大连到宁远卫的广阔海域,“舳舻相接”,张盘等猛将率水军飞船往来,攻袭于辽海各岛间,战线绵延至千余里。“出纳战舰,首尾相接,万橹千帆,簇簇其中”。这样的兵戎之盛,这样的战争规模,得花多少钱?战争打的是什么?钱呐!

还有袁崇焕的宁远大捷、宁锦大捷,如没有魏忠贤的粮饷供应、后勤补给,能打胜吗?灾情严重,魏忠贤还时不时能赈灾。至少闯王高迎祥、王和尚他们的“三十六营”农民起义,都是在魏忠贤死后,才活不下去了,揭竿而起的。李自成、张献忠等率众起事就更晚了。

王熙凤的“才”,还有一个,很突出,就是哄贾母、王夫人高兴。

看她刚一出场:“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一句话捧了两个人。

“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欢喜,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竟忘记了老祖宗!你说该打不该打?

《红楼梦》中,凤姐的说笑,堪称一大看点,经常逗得贾母开心。以致于中秋家宴,贾母说“偏又把凤丫头病了,有他一人来说说笑笑,还抵得十个人的空儿。”看领导评价:抵得十个人!

这种“说话的艺术”,有些人就是能无师自通,天生就有这艺术细胞,一开口,便天花乱坠。

我们现在看到魏忠贤的史料,基本都是“谄媚”、“受宠”,专权,排除异己等,却不说此人当家理财等方面,明显有缺失。别的不说,排除异己也得有能力啊,否则早被一拨一拨的异己给排除了。能玩转这样一个庞然大国的政治、经济,把上下都玩弄于股掌之中,没“才”能办到吗?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能够“只手遮天”,得有多大“才”,可想而知。

从书中对王熙凤的刻画,能看得出红楼作者对魏忠贤非常了解,才能画皮画骨,入木三分。在红楼作者看来,魏忠贤就是王熙凤这样的人物:其把持朝政,就如同王熙凤当家理事,而天启帝朱由校对魏忠贤的放纵,也正如王夫人不管事的态度,当然建立在王熙凤有当家理财之“才”,没把家给当烂了。这是比较客观的。一方面刻画魏忠贤心里歹毒,口里尖快,嘴甜心苦,两面三刀,草菅人命,收取贿赂,无人不恨,又没人能拦。太会说话了,总是能在合适的时机说出贴合皇帝心意的话来,把皇帝哄得高兴,看不出其歹毒奸恶。另一方面,放眼假府,除了三姑娘探春,把这个家让谁当能胜过王熙凤?从王夫人这个天启帝的角度来看,把这个国家让谁当能比魏忠贤更强?能比魏忠贤更忠心?能比魏忠贤更省心?

所以书中这个雌凤、“熹”凤,既让人恨得牙根儿痒,死有余辜,又让读者惜其当家理财之“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

脂批提示了“拆字法”,前文在解读王熙凤的章节解过,这里只简述结果。

前面既有“一”、“二”,则“三”不宜与“人木”组合拆字。

“人木”,可拆为“朱”字、“休”字。前面是从、令两个动词,则不宜拆作名词“朱”,也拆作动词的“休”字更合理。

所以拆字结果为:一从、二令、三休。(前人早拆解过,赞同)

一从、二令、三休,作为谶语指出此人的三个阶段,开始委曲从顺,后来威重令行,最后万事皆休。

前八十回只能看到王熙凤的第二个阶段。14回协理宁国府期间,“凤姐儿见自己威重令行,心中十分得意”,已点明了“威重令行”,正是二“令”。此前的“从”,在出嫁前,并无管家权力,遵从三从四德的大家小姐。此后的“休”,在八十回后才能看到。

看王熙凤反面的魏忠贤,明显也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权倾天下,及其之前、之后。

第一个阶段是人下之人。开始是个混迹街头的泼皮,欠下赌债,走投无路,于是净身作了太监,直到伺候朱由校母亲王才人的膳食,一直都是无权无势,只能委曲从顺。

第二个阶段,在朱由校登基后,短短几年便上升为“九千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专擅朝政,威重令行。

第三个阶段,在崇祯继位后,从当年十月中旬,魏忠贤遭弹劾,然后辞去职位,再被贬去凤阳守皇陵,到十一月初六上吊自杀,总共不到一个月。魏忠贤从手握大权到万事皆“休”,仅仅十天。

哭向金陵事更哀:

上面说的第三个阶段,三“休”的结果,正是哭向金陵、事更哀。

魏忠贤被崇祯贬去凤阳守皇陵,离京南去,便是“哭向金陵”。

因为平时大家都恨魏忠贤,只是莫可奈何,现在便痛打落水狗,墙倒众人推,弹劾奏折纷至沓来。崇祯又下旨,将魏忠贤缉拿回京。魏忠贤心里明白,回京只会死得更惨,于是在旅店中,痛饮至四更,上吊自杀。

所以,“事更哀”是相对于“哭向金陵”而言,指王熙凤魏忠贤在“哭向金陵”途中,求生不得,半夜里自缢身亡。



第十支〖聪明累〗: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

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呀!一场欢喜忽悲辛。

叹人世,终难定!

解读: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典故用苏、黄之诗。

黄庭坚的《牧童诗》:“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及苏轼的《洗儿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指出此人聪明反被聪明误,机关算尽,作恶多端,草菅人命,到头来反算了自己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魏忠贤“喜事尚谀”,媚上邀功,同书中王熙凤爱揽事,好卖弄。“独是凤姐一人周全承应”,“也不把众人放在眼里,挥霍指示,任其所为,目若无人”。

生前操碎了心,灵性不通,至死不悟。

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

以家比国,在国家安宁之时,作为当家人,虑不到败亡倾颓之危,不做打算,不知日盈则亏,盛筵必散。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

枉费机心,操劳半世,收金纳贿,到头来只是替他人作嫁衣裳。

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在元春、迎春的曲中,都出现过“荡悠悠”,是吊死、勒死时的用词。元春永历帝被吴三桂用弓弦勒死,迎春弘光帝也被满清勒死,符合“金累丝凤”,即“金勒死凤”。

此人的“荡悠悠”,也是上吊、勒死时的写照,人在空中的濒死感觉。

“三更”,指出此人死的时间,是在半夜。

死法、时间,这样的细节,都与魏忠贤完全吻合。

忽喇喇似大厦倾:

王熙凤倒台,在八十回中看不到。看魏忠贤,如大厦之倾,比喻此人的势力倒台,“忽喇喇”特意指出倾倒之快。

从十月二十六,贡生钱嘉征上疏,列举魏忠贤十大罪状,魏忠贤震恐,引疾请辞,想保性命。几日后崇祯下旨,贬魏忠贤去凤阳守陵。在去金陵途中,没几天崇祯又下旨,将其缉拿回京治罪。十一月初六,魏忠贤在半夜里上吊自杀。所以魏忠贤从大权独揽到死,仅仅十天。

此时,“荡悠悠”、好似梦,正是死前回望,从权力巅峰到死之将至,真是“忽喇喇似大厦倾”。

昏惨惨似灯将尽:

“昏惨惨”是濒死状态,照应上句“荡悠悠”,气若游丝,油尽灯枯,魂消魄散,人之将亡。

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叹人世,忽喜忽悲,难以逆料。昨日还是万人之上,大权独揽;今日忽然走投无路,求生不得。人世难定,人生如梦!

此曲细节,深合魏忠贤。读者也容易看出,书中的王熙凤,反面正是魏忠贤的化身。



点击看上一文:

长安昭阳王:《红楼梦》判词解读20:惜春判词图谶曲词解读三;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的典故:菩提树下悟正果,“日月石”!惜春曲名“虚花悟”的典故
0 赞同 · 0 评论文章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7385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1 07: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贾宝玉为何在王熙凤生日,祭奠死了的金钏?细琢磨阴森刺骨
www.163.com 2020-06-30 20:30
贾家两府之人,皆仰赖祖上功德,纵使一技不成半生混沌,却仍可锦衣豪庭,饫甘餍肥,煊赫之态非常。故而,勾画如此一座根基深厚荣奢百年的侯门公府之倾颓败落,谈何容易?静下心来细细品读,深觉这正是曹公着墨之妙!原著每一章节无一闲赘,处处迂回设伏,尤其是甄士隐之荣枯、元春省亲、黛玉进贾府、王熙凤庆生等等篇幅,更是大行铺开明暗双线,其中莫不暗伏悲喜交加、福祸相依之深意。

正所谓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细咂摸不禁击节长叹!贾元春回府一回,内中令人惕然心惊的地里我们前番曾深入解读。此处且按下旁人不提,单看王熙凤庆生一回,品曹公一念生、一念死之妙,内中所蕴的深意,可谓使人悚然,顿觉阴森刺骨。王熙凤的生日,在九月初二,虽年年临期阖家都有寿仪,家下的婆子媳妇亦多有奉承,奈何荣府内院家事繁杂,且迎来送往之事甚密,故而竟没有得空大摆筵席。

贾母有心,见人齐且无事,就在荣庆堂内招呼众人,为王熙凤张罗庆生,此自然是一桩极喜庆热闹之事,两府妯娌姊妹都想着讨一杯寿酒凑趣儿。到了九月初二这一天,园里大摆筵席,扎起戏台,连耍百戏并说书的种种皆齐备。众姊妹穿戴齐整,都到大嫂李氏这里,预备一起去给王熙凤庆生。正待此热闹之时,曹公笔锋一转,由生及死!贾宝玉缺席,迟迟不见人影,他干什么去了?

贾宝玉的缺席,出乎众人意料,众人听了都诧异,说,再没有出门之理。探春亦道,断然没有的事。凭他什么,再没有今日出门之理。你叫袭人来,我问她。眼看时辰已至,众姊妹妯娌等不得,只好到贾母房中,贾母闻听此事,亦十分不乐,几度遣人打探。小丫头翠墨几番奉命去怡红院打听,花大姐姐说,今儿一早要了一身素衣裳,就出门去了。

说有个朋友死了,出去探丧去。想必是北静王府里的要紧姬妾没了,也未可知。列位细品,早不出门晚不出门,偏生等王熙凤生辰已至,酒菜已摆好,歌弦之声已开锣,正待声声贺寿之时,贾宝玉却一身素服为那死了的人去探丧,此处已然隐隐不祥。那么,王熙凤生日这天,贾宝玉大清早急三火四的出门,究竟是去祭奠何人?

正是不久前跳井而死的丫鬟金钏儿。城外水仙庵的井台上,贾宝玉摆炉焚香,含泪施了半礼。一个井台,道出了受祭之人正是金钏儿。待祭奠完了,贾宝玉这才慢悠悠从城外骑马回到贾府,却又是一处妙笔!将素服脱了,自去寻了华服换上,贾宝玉忙进厅里,见了贾母王夫人等,忙赶着与凤姐儿行礼。探丧祭奠的素服一去,换上了喜庆的华服,这一悲一喜就此无声重叠!然而,更加诡异的一点也随之浮现。

贾宝玉为什么要在王熙凤生日这天去祭奠金钏儿?九月初二并非金钏儿的忌日呐。曹公暂且按下,直到王熙凤撞破贾琏作祟泼醋,庆生之事仓促收场时,才不露声色的道出,贾宝玉因今儿是金钏儿的生日,故一日不乐。何其精妙!原来,王熙凤的生日,跟跳井而死的金钏儿是同一天,二人都是九月初二。细琢磨,顿觉阴风飒飒。一个喜气洋洋大摆生日宴,一个却跌入深井阴阳永隔,一个庆生,一个念死,这正是贾府众人落寞悲怆的隐谶之所在,着实可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7385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1 07: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五=====九凤为谁鸣?【.九月初三】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32&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红楼梦》中的九月初三,发生了三件事,背后都藏着三个秘密
三顺说名著
2020-05-04 08:31
九月初三,非年非节,似乎是一个没有什么意义的日子。但是,《红楼梦》中的九月初三,却成了一个很特殊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发生了三件事,每一件事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秘密。

第一件,林如海捐馆扬州城的日子。这一点,在《红楼梦》中是写明了的。当时,王熙凤正在秦可卿的葬礼上忙碌,跟着贾琏到扬州去的小厮昭儿回来了,王熙凤问他为什么回来了,他告诉王熙凤:“二爷打发回来的,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日巳时没的,二爷带了林姑娘,同送林姑老爷的灵柩到苏州,大约赶年底就回来了,二爷打发小的来报个信……”
《红楼梦》中,先后亡故了很多人,贾瑞、秦可卿、贾敬、晴雯、尤二姐、尤三姐,等等。但是写明了过世日期的,只有一个林如海。为什么曹雪芹要特意写出来林如海过世的日子?因为从这一天开始,林黛玉就面临了一个巨大的转变,她不再是盐课林老爷家的小姐,而是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女。她即将开始真正的寄人篱下的生活。

往常,林黛玉在贾府算是走亲戚,扬州还有她身为巡盐御史的父亲;从此以后,林黛玉再到了贾府,就不再是走亲戚了,而是常住了,她再也没有可以回去的地方了,除了贾母,她再也没有可以依靠的人,她再也没有直系亲属了。
唐代的诗人白居易,曾经写下过时候《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九月初三,林如海就如同一道残阳,渐渐消失了,从此,林黛玉成了无枝可栖的鸟儿。

第二件事,秦可卿病情的分界岭。第十一回,是贾敬的生日。虽然寿星佬没有到场,但是不耽误贾府人举办了一个热闹非凡的生日宴会。期间,王熙凤问起秦可卿的病,尤氏说:“她这个病的也奇怪,上月中秋还跟着老太太、太太们玩了半夜,回家来好好的,到了二十后,一日比一日觉得懒,也懒怠吃东西……你是初三日在这里见她的,她强挣扎了半日,也是因为你们娘儿两个好的上头,她才恋恋不舍地去。”
上个月的中秋,秦可卿还好好的,第二个月,也就是九月初三,王熙凤在宁国府见到了秦可卿,秦可卿的病已经有点重了,但是还能和王熙凤说话,还能应酬客人。九月初三,就是秦可卿病情的分界岭。从这一天起,秦可卿就开始起不来床了。

秦可卿的病,在《红楼梦》中一直都是一个很大的疑点,她究竟得了什么病?为何总是治不好?她的死,为何又那么突然?
秦可卿生病前后,穿插着林如海生病和亡故。九月初三,秦可卿生病;同样是九月初三,林如海病故。这个特殊的日子,让人的心中越发疑惑起来,为什么,曹雪芹要将这两件很重要的事,放在同一天?
第三件事,鲍二媳妇自缢的日子。王熙凤的生日,就九月初二。为了给自己最疼爱的孙媳妇,好好过个生日,贾母也算费了一番心思,还特意将这件事交给尤氏办理,让王熙凤好好受用一日。

然而,事情的发展总是出乎人的意料。刚才还在宴席上被众人敬酒的王熙凤,回到自己的院子中,就发现了一件让她崩溃的事——丈夫贾琏和下人鲍二媳妇在家里私会!这一件事,引出来一场大闹,王熙凤打鲍二家的,打平儿,贾琏拔出剑来,要杀了王熙凤。
这场风波,被贾母强行压了下去,第二天又让贾琏给王熙凤和平儿赔了不是,命人送了这三个人回房。看似一场风波,化解于无形了。然而,正当贾琏和王熙凤在房里说话的时候,林之孝家的忽然走过来,报告了一件意外的事——鲍二媳妇吊死了!

九月初二是王熙凤的生日,第二天鲍二媳妇吊死了,也就是说,鲍二媳妇也是死于九月初三。又是一个九月初三!这个并不显眼的日子,为何被曹雪芹接二连三地设计到《红楼梦》中?
在我以前的文章中,曾经分析过,鲍二媳妇身上,隐隐有秦可卿的影子,都是因为做下丑事,被发现后自缢身亡(秦可卿的判词中,画的是美人悬梁自尽),为了藉慰鲍二媳妇的家人,贾琏给了她家里二百两银子,而在秦可卿死后,秦家也忽然多出来三四千两银子——要知道,曾经的秦家,为了秦钟二十四两银子的学费,还要东拼西凑的。

九月初三,是秦可卿病情的分界岭;九月初三,又成了鲍二媳妇自缢的日子。这个看似普通的日子,再一次把秦可卿和鲍二媳妇联系到了一起。
普普通通的九月初三,成了《红楼梦》中最扑朔迷离的一个日子,有三件很重要的事,先后发生在不同年份的九月初三,背后又各自隐藏着一个秘密。或许,如果《红楼梦》写完了的话,这个九月初三,会和贾府的衰败密切相关,甚至可能会是贾府被抄的日子(这一点仅供参考)。
贾宝玉为何在王熙凤生日,祭奠死了的金钏?细琢磨阴森刺骨
www.163.com 2020-06-30 20:30
贾家两府之人,皆仰赖祖上功德,纵使一技不成半生混沌,却仍可锦衣豪庭,饫甘餍肥,煊赫之态非常。故而,勾画如此一座根基深厚荣奢百年的侯门公府之倾颓败落,谈何容易?静下心来细细品读,深觉这正是曹公着墨之妙!原著每一章节无一闲赘,处处迂回设伏,尤其是甄士隐之荣枯、元春省亲、黛玉进贾府、王熙凤庆生等等篇幅,更是大行铺开明暗双线,其中莫不暗伏悲喜交加、福祸相依之深意。

正所谓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细咂摸不禁击节长叹!贾元春回府一回,内中令人惕然心惊的地里我们前番曾深入解读。此处且按下旁人不提,单看王熙凤庆生一回,品曹公一念生、一念死之妙,内中所蕴的深意,可谓使人悚然,顿觉阴森刺骨。王熙凤的生日,在九月初二,虽年年临期阖家都有寿仪,家下的婆子媳妇亦多有奉承,奈何荣府内院家事繁杂,且迎来送往之事甚密,故而竟没有得空大摆筵席。

贾母有心,见人齐且无事,就在荣庆堂内招呼众人,为王熙凤张罗庆生,此自然是一桩极喜庆热闹之事,两府妯娌姊妹都想着讨一杯寿酒凑趣儿。到了九月初二这一天,园里大摆筵席,扎起戏台,连耍百戏并说书的种种皆齐备。众姊妹穿戴齐整,都到大嫂李氏这里,预备一起去给王熙凤庆生。正待此热闹之时,曹公笔锋一转,由生及死!贾宝玉缺席,迟迟不见人影,他干什么去了?

贾宝玉的缺席,出乎众人意料,众人听了都诧异,说,再没有出门之理。探春亦道,断然没有的事。凭他什么,再没有今日出门之理。你叫袭人来,我问她。眼看时辰已至,众姊妹妯娌等不得,只好到贾母房中,贾母闻听此事,亦十分不乐,几度遣人打探。小丫头翠墨几番奉命去怡红院打听,花大姐姐说,今儿一早要了一身素衣裳,就出门去了。

说有个朋友死了,出去探丧去。想必是北静王府里的要紧姬妾没了,也未可知。列位细品,早不出门晚不出门,偏生等王熙凤生辰已至,酒菜已摆好,歌弦之声已开锣,正待声声贺寿之时,贾宝玉却一身素服为那死了的人去探丧,此处已然隐隐不祥。那么,王熙凤生日这天,贾宝玉大清早急三火四的出门,究竟是去祭奠何人?

正是不久前跳井而死的丫鬟金钏儿。城外水仙庵的井台上,贾宝玉摆炉焚香,含泪施了半礼。一个井台,道出了受祭之人正是金钏儿。待祭奠完了,贾宝玉这才慢悠悠从城外骑马回到贾府,却又是一处妙笔!将素服脱了,自去寻了华服换上,贾宝玉忙进厅里,见了贾母王夫人等,忙赶着与凤姐儿行礼。探丧祭奠的素服一去,换上了喜庆的华服,这一悲一喜就此无声重叠!然而,更加诡异的一点也随之浮现。

贾宝玉为什么要在王熙凤生日这天去祭奠金钏儿?九月初二并非金钏儿的忌日呐。曹公暂且按下,直到王熙凤撞破贾琏作祟泼醋,庆生之事仓促收场时,才不露声色的道出,贾宝玉因今儿是金钏儿的生日,故一日不乐。何其精妙!原来,王熙凤的生日,跟跳井而死的金钏儿是同一天,二人都是九月初二。细琢磨,顿觉阴风飒飒。一个喜气洋洋大摆生日宴,一个却跌入深井阴阳永隔,一个庆生,一个念死,这正是贾府众人落寞悲怆的隐谶之所在,着实可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7385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1 07: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赏析第二年九月初三林如海才死贾琏去了那么久
播报文章

伴读红楼
关注
2023-11-15 09:13来自黑龙江原创

血压高的根源找到了,与喝酒吃肉无关,而是它在作怪

饥饿状态下:多长时间开始消耗脂肪?看完这招你就知道减肥很简单

一刀999级这类游戏的存在意义?

广告
你比较认可的光伏品牌?
×


广告
胆小者勿入!五四三二一...恐怖的躲猫猫游戏现在开始!
×


广告
老中医:“痔疮”克星!白开水+它,简单有效!
×


广告
从秘书起步,十年内无人超越,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成就一段传奇
×


广告
一刀999?不,我们游戏的一刀能达到99999,快来体验吧!
×







林黛玉冤家完全习惯了在贾府无忧无虑的生活。她有贾母的万般怜爱,还有宝玉形影不离的纠缠,有迎探惜三春等众姐妹的陪伴。日子过得称心如意。谁知这年冬底,突然收到家书,林如海自称身染重疾,要接林黛玉赶快回扬州去。这种病到要女儿回去交代后事,一般就是没救了,就是要死的光景。果然,第十四回,林如海就撒手人寰了。

宝玉跟黛玉本来不曾须臾离开。听说黛玉要回南方去,心里一时无法接受,虽然非常不自在,他却也不好拦劝。此刻宝玉没有像以往那样疯言疯语。必定父女情深,他也无可奈何。贾母未免忧闷,忙忙的打点,此刻贾母已经预感到林如海的情形不妙。甚至估计到,林黛玉此去,很可能是去跟父亲的永别了。必须得做好给林如海置办后事的准备,伤心难过是人之常情,但是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所以她命贾琏送去,仍叫带回来。贾琏与黛玉登舟往扬州去。果然此去回来,黛玉就成了孤儿,立马身价暴跌。

黛玉当时太小,林家族内无人,处理遗产只能是贾琏与林家远房大人之间的事情。处理完林如海的后事,贾琏带着林黛玉回京时,书中没提林如海的遗产,以及林家的财物。只说林黛玉带了些书籍笔墨纸砚等东西。黛玉品味脱俗不重金钱财物。显然,林家财产都托付给贾府了。林如海并非暴病身亡,而是病了很长一段时间,死于第二年九月初三。这期间,林如海有很多时间为黛玉安排后事。他肯定会留下一笔财产,除了安排黛玉未来的生活,别无他用。关于林如海的遗产的去向,一直争论不休,其实这段文字里就有答案。林如海留给黛玉的财产,就是被贾琏夫妇以及贾母私下给侵吞了。作者强调林黛玉只带了些书籍笔墨纸砚等东西,有没有言外之意?想一想《红楼梦》一贯的风格,这个问题不难理解(另文分析)。事实上林黛玉此番离开贾府回南,从此了断了与老家的一切联系,黛玉日后只能长住贾府,直到最后魂归离恨天。

林黛玉他父亲是探花,当的盐政官是很多人都想做的官。老太太都安排好,叫琏二爷,黛玉的表哥贾琏送他去,而且要求带他回来。这时是这年冬底。

这个冬底,有两个说法,冬月底是说接近腊月;冬季底那说的就是腊月。具体动身是个宜出行的吉日。贾瑞喝西北风那日是腊月,屎尿淋头只过了几日,后来不下一年病都添全了,跛足道人才来送镜子,贾瑞死了。贾瑞是贾敬过生日的第二年死的。黛玉探父这个冬底,也可以有两个说法,一说是:接贾瑞死后的这个冬底。这样黛玉及红楼儿女都长大了一岁。后面的秦可卿之死,也是贾瑞死后的事情。另个说法:是曹公用话分几头之法。贾瑞和秦可卿死,跟黛玉回南探父,这几件事事情几乎是同时发生的,贾瑞秦可卿林如海仨人,死的日子大致差不多少,具体顺序不好排定。秦可卿病中那些交待,好像是过年前后的。林如海是九月初三没的。

若为仨人排个没的顺序,按读书的感觉,贾瑞,秦可卿,林如海。若按书中时间推演,则是:林如海,秦可卿,贾瑞。曹雪芹把秦可卿的生病、死去,和贾瑞的生病、死去穿插在一起写,是有原因的。就是暗喻或者反喻秦可卿真正的死因,那就是被贾珍蹂躏,爬灰死的。贾瑞这厮是想让王熙凤养小叔子弄死的。

正面的王熙凤,代表着贾瑞的欲望。反面的骷髅,则代表着死亡。通过死亡,我们应该要思考生命的价值,抛去那些虚妄的欲念。如果贾瑞悟到了这一层,他或许就悟了,就得救了。

但是,我一直在想,如果说正面是王熙凤,那么,反面的骷髅又是指的谁呢?跛足道人拿来警醒贾瑞的风月宝鉴里面,正面是王熙凤,反面的骷髅,其实就是秦可卿。你看第十三回秦可卿死了。第十一、十二、十三回,这三回其实就写了秦可卿的病和死,贾瑞的病及死,曹雪芹这样的写法是有深意的。

到了年底,林如海写信来说自己长病,要接林黛玉回去,贾母就打点叫林黛玉回扬州,派贾琏去送她。说回去看看,仍带回来。这样一来,林黛玉就暂时高开了贾府。林黛玉是绛珠仙子下凡,不能去掺和那些世间的丑事。秦可卿之死,大出丧这些事,林黛玉一件也没赶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7385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1 07: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细读红楼:林黛玉的父亲为什么死在“九月初三日巳时”?
 三个小布丁 2020-10-30   |  414阅读  |  5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引子
先请朋友们谅解,写《跟着布丁读红楼》这一系列文章时,我提前声明过:既不“索隐”,也不“考据”,免得“走火入魔”,我们的原则就是《红楼梦》书上有什么,我们就读出来什么,但本文却略有不同。这一篇有轻微“索隐”与轻微“考据”,所以需要大家的谅解,因为不这样做,今天的这个问题说不清楚。
我们读的的《红楼梦》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庚辰本”《红楼》,它的样子如图:


(《红楼梦》书影)
读到第十四回《林如海捐馆扬州城,贾宝玉路谒北静王》时,我们会忽然觉得有一件事很奇怪:就是林如海的死。


(林如海)
奇怪的有两点:
1、用的文字过少。林如海是个重要人物,他是女主人公林黛玉的父亲,十四回回目里也占了一半的份量,可是,对于林如海的死,作者却惜墨如金,只用了很短的一段就交待完了,其他大段的文字用以记述秦可卿的死后盛况。
按说这个好理解,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对于贾琏如何戏熙凤,作者同样惜墨如金,大量的文字用以写送宫花,对于“戏熙凤”一事只说了“叫丰儿舀水进去”,其余再不多说,给读者留出大量的想象空间。
或者,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作者对于林如海的死,也要留足够的空间给读者去想。那么,这第一个奇怪之处就算我们稀里糊涂对付过去了。


(戴敦邦画“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2、林如海死的日期和时辰。对于这个日期时辰,书中是这样记述的:
正闹着,人回:“苏州去的人昭儿来了。”凤姐急命唤进来。昭儿打千儿请安。凤姐便问:“回来做什么的?”昭儿道:“二爷打发回来的。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日巳时没的。二爷带了林姑娘同送林姑老爷灵到苏州,大约赶年底回来。……”
原书在这里打了一个章回注的标签,注中称:
这个日期有讹误。林如海病重、黛玉回南,时在冬底。这也是秦可卿病的“这年冬底”。秦氏死于次年春。第十三至第十五回写秦氏丧礼,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弄权铁槛寺。贾琏携黛玉回京,以及凤姐为贾琏接风,恰值秦氏丧期刚过,时间当然也是这年的春天或暮春。这里说“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巳时没的”,时间显然不合。……因无别本可据,现仍从原本。
显然,红学专家们对于这个日期也颇为费解,只能照原样还放在这里。那么“九月初三日巳时”有没有必要仔细思考一下呢?有!


(贾母与黛玉)
九月初三日
说实话,九月初三日,这个日子很有名,因为在中学课本里收有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写这首诗时,白居易的心情相对复杂,因为这时的他,正被迫去杭州去上任刺史,在哪个时候,离开长安就放弃了向上的可能。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时候,大唐的朝局,正在“牛李党争”之中风云变幻,白居易夹在其间,左右不是,于是他选择了离开。


(白居易像)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亦或是他人)对这首诗及其写作背景应当完全熟悉。他绝不会平白无故地用到九月初三这个典故。
九月初三是什么时候呢,晚秋,时令气候完全转向肃杀。如果林黛玉之前在贾府过日子倘若不妥或不适,她是有退身之处的,就是回到父亲身边,林如海一死,这个唯一的退路没有了,那么,林黛玉余下的日子就只剩下冷秋和寒冬了。


(半江瑟瑟半江红)
这还不够,显然,作者对白居易这首诗九月初三的典故挖之甚深的,甚至诗中的每一句话,都与贾府的情形一一对应,我们看:
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者,将落山太阳的光,就是晚霞。贾府当然是将落的太阳,更具体的对应人物是贾母。贾母在贾府中的地位,当然是太阳,但毕竟老迈年高,所以是将落山的太阳,她散发出来的光和热,当然是残阳。


(潇湘馆)
半江瑟瑟半江红:这道残阳铺在水中,水面呈现的颜色一半是瑟瑟,一半是红。瑟瑟,原指碧色珍宝,在诗中指碧绿色,大观园中碧绿色的去处,最明显的是“凤尾森森”的潇湘馆,竹子,经年碧绿,所以这个瑟瑟,对应的就是黛玉;红呢?更好理解,怡红院,怡红公子,爱穿红衣、被系了红腰带的贾宝玉。


(爱穿红衣的贾宝玉)
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和谐,是需要一道残阳的支撑的。实际上,也正是这样,两人在贾府之内几乎无人看好,只贾母幼时把他们安排住在一处,再长大后,也经常单独提起“两个玉儿”,把他们俩个与其他人区别开。道士给宝玉提亲,贾母也一口回绝。在贾母心中,她是一心想着这“两个玉儿”最终能修成正果的,也就是说,如果一定要给“木石前盟(黛玉、宝玉)”与“金玉良缘(宝钗、宝玉)”的支持者划分一下阵营的话,贾母必然是木石前盟的核心力量,但也只是“残阳”。相对于“金玉良缘”的支持者王夫人、薛姨妈,恐怕还要加上宫中的元春娘娘来说,贾母这道”残阳“,实在力弱了些。


(贾母)
或许,或许“木石前盟”还是有机会促成的,如果林如海在的话,也不错,林如海在,林黛玉就多了做主之人(林如海其实也是地方大员,正经的探花出身,鹾政啊,管盐务的,有钱啊,肥差,而且已经升了兰台寺太夫),偏偏——
可怜九月初三夜:偏偏九月初三日这一天,林如海死掉了。“木石前盟”阵营的力量本就薄弱,这一下无异于釜底抽薪。林黛玉从此成了无根之木,她不但断了亲缘上的支撑,甚至也断了经济方面的来源(女儿是没有继承权的,林家的财产归了谁,是个疑案)。从此之后,林黛玉真正成了“寄人篱下”的人,吃穿用度,日常开销全靠贾府了。
露似珍珠月似弓:林如海一死,黛玉的日子完全改变,余下的日子里,她也就只剩下带着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在大观园里长声吟哦“冷‘月’葬花魂”了。黛玉实际上就是这晚秋的凉凉寒露一滴,初三的凄凄残月一弯,她的好日子到头了,“木石前盟”也行将走向崩溃。


(葬花的黛玉)
为什么特别跟这首诗相关呢,因为白居易被迫离京,不就是“牛李党争”么?对应的正是“木石前盟”派与“金玉良缘”派的角力!但“木石前盟”最终被摧毁了……
而促使黛玉悲剧命运,摧毁“木石前盟”的是谁呢?是“巳”!
“巳”时
一天有十二时辰,林如海可以死在任何一个时辰,都很正常,偏偏作者安排他死在了“巳”时,大有深意!
巳时,是什么时侯呢?古人划分的十二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在的两小时。十二时辰的时间段划分和名称相传来源于十二生肖中动物的出没时间,《淮南子·天文训》有记载:“日至于衡阳,是谓隅中。”所以巳时又称“隅中”,相当于上午九点至十一点,这个时候,蛇隐蔽在草丛中,温度升高,蛇就出来觅食,当然,也会咬人。所以这个时间点就叫巳时,巳对应的是蛇!


(巳蛇)
“衡阳”当然不是指湖南那个衡阳,而是指日照的位置,但“衡”很有意思,如果我们拿“衡”字出来联想《红楼梦》中的人物,大家一定第一个就想到“蘅芜君”:薛宝钗。薛宝钗是伺机咬人的蛇?
这有点牵强吧,宝钗好冤,别急,线索还有很多。
大家一定还记得《红楼梦》里薛宝钗最可爱的“扑蝶”片段吧,就是在滴翠亭外扑蝶之时,听到了小红跟坠儿私房话,于是急中生智,“金蝉脱壳”:
宝钗便故意放重了脚步,笑着叫道:“颦儿,我看你往哪里藏!”一面说,一面故意往前赶。(二十七回)


(扑蝶的宝钗)
注意,这时小红和坠儿已经推开了窗,待到坠儿发问,宝钗找了理由应付过去,接着就是:
一面说,一面故意进去寻了一寻,抽身就走,口内说道:“一定是又钻到山子洞里去了。遇见蛇,咬一口也罢了。”
注意,这里有个“蛇”,跟宝钗相关的“蛇”。
关于这一段,拥护宝钗的认为:宝钗可爱又无心,急中生智拿黛玉当了幌子,抹去了小红对自己的怀疑,对大家完全无害,只是跟黛玉相熟,所以拿黛玉说事儿;拥护黛玉的认为:宝钗心机重重,她就是故意的,干嘛不说别的姑娘,偏偏是黛玉,黛玉这样有洁癖的姑娘,又怎么会去钻什么山洞子!最旗帜鲜明的是清代的张新之,他读到此处,直接批注:“卿卿即蛇,终必被咬”,你薛宝钗就是蛇,林黛玉最终也必将被薛宝钗咬到。要知道,她这里拿黛玉过关时,黛玉正可怜地在远处一边葬花,一边写《葬花吟》,一边垂泪不止呢!


(戴敦邦:宝钗扑蝶)
关于蛇的情节还有,但极不显眼,是二十九回清虚观打醮,贾珍在“神前拈了戏,头一本《白蛇记》。”贾母问“《白蛇记》是什么故事?”贾珍道:“是汉高祖斩蛇方起首的故事。”贾母什么戏没看过,为什么偏偏不知道《白蛇记》是什么戏,她老人家显然跟蛇不对付!
偏偏这样的戏文,回目之初,薛宝钗却是“什么没看过的戏,我就不去了。”但她又被贾母硬拉着去看了这场戏……,不管是不是生拉硬拽,总之是说:薛宝钗跟蛇有脱不了的干系。
还没完!


(宝钗)
我们再回头说说薛宝钗的住处:蘅芜苑。蘅芜是菊科下属的一些植物(不是某一种),多为草本。蘅芜类的特点是耐寒,忌高温,在我国北方冬季地上部分枯死,宿根却可露地越冬,翌年春季萌发新芽,这是一种能潜伏,生命力旺盛的草。所以薛宝钗的屋子,如”雪洞一般“,她也活得自由自在。她自己也姓薛(雪),完全不怕冷。要知道,蛇也是冷血动物,所以她要服“冷香丸”,镇着她心内的“热毒”!
更重要的是: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大家走到蘅芜苑,题对联时,一个人写了副对联:“麝兰芳霭斜阳院,杜若香飘明月洲。”大家认为“斜阳”二字不妥,否掉了,杜若不对;另外一个人提了一句“蘼芜满手泣斜晖”(出自鱼玄机的《闺怨》,预示宝钗将来守活活寡的命运),众人觉得“颓丧”,也否掉了,蘼芜也不对。
据此,我们可以知道,作者写蘅芜类这个物象,他要实指的植物是类似蘼芜、杜若的草,既不是蘼芜,又不是杜若,又跟它们很像,那么,这种草是什么呢?只能是——


(蛇床)
蛇床!
蛇床的长相跟蘼芜绝像。作者貌写蘅芜,实写蛇床。原来蘅芜,就是蛇床啊!
那么“苑”呢?《说文解字》说:“苑,所以养禽兽也。”(《说文解字·艸部》)还用连在一起说吗,蘅芜苑,还有诗情画意吗?不过是个“蛇窝”罢了。
仍不算完,宝钗的哥哥,叫薛蟠,字文龙。蟠,指屈曲、盘屈、环绕,盘着的龙,可不就是蛇!
宝钗的妹妹叫薛宝琴,《山海经·大荒北经》载: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蜚蛭,四翼。有虫,兽身蛇身,名曰琴虫。
这个“琴虫”,实际上也是蛇,个头太小,所以也叫“虫”。
还有,宝钗的亲姨妈王夫人,她的住处,作者在写的时候也特别出现了“蛇”。看第三回写王夫人的居处:
临窗大炕上铺着猩红洋罽,正面设着大红金钱蟒靠背,石青金钱蟒引枕,秋香色金钱蟒大条褥。……
王夫人的审美到底是有多差,对这个相同的图案痴迷如此!作者难道找不出更好的纹样来了吗?不是,作者在告诉我们,这是一条“蟒蛇”!实际上,她也确实如此,够狠!金钏、晴雯死在她手上,芳官让她逐走出了家,四儿(就是蕙香)被她逐出了大观园……这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大蟒蛇!
薛宝钗相关的亲人,无一不跟蛇相关,就连薛蝌的蝌,实际上也是带尾巴的蛙类蟾类,微型的小蛇,蟾蜍,实际上也是有毒的。
这还不够,什么用来治蛇呢?雄黄,雄黄太明显了,那是俗人用的典故,如《白蛇传》,《红楼梦》的作者用榧子!
第二十六回宝玉和黛玉玩笑,黛玉说错了话不承认,宝玉就笑道:“给你个榧子吃!我都听见了。”这里的榧子,表面上指拇指和中指紧捏,猛然相捻发出声响,就是“响指儿”,但实际上指中药材“榧子”。


(贾母与黛玉)
榧子的药性如何呢,《本经》说:“主腹中邪气,去三虫,蛇螫蛊毒。”它简直就是蛇的克星,更妙的是《本经逢原》里解释榧子说:“与使君子同功”。使君子也是驱虫药,又叫“史君子”,史君子,史太君,不就是贾母吗!你看,《红楼》有多细致,作者没有一个字是浪费的。在大观园里,只有两个人是真心替黛玉防蛇的,一个是宝玉,一个是贾母。


(榧子)
“木石前盟”一派,力量薄弱,“金玉良缘”一派,实力雄厚。
结论
九月初三日巳时,林如海死掉了。“木石前盟”的支持者,实力大减,林黛玉命运在此大转折!从这个日子起,她几近一无所有了,只剩下“一道残阳”。
九月初三日,暗指“木石前盟”的支持者即贾母、宝玉;巳时,暗指“金玉良缘”的支持者即薛氏家族、王氏家族。


(曹雪芹写《红楼》像)
所以,作者突兀而不合理的安排出来这个非同寻常的日子,其作用,就是让我们一起注意,林如海的死,“木石前盟”派与“金玉良缘”派两股势力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改变,林黛玉命运发生了关键性、决定性改变。唯其不合理,这个日子和时辰才让人警醒!唯其不合理,才对得上全书的种种细心安排!
“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红楼梦》实在是一本精雕细刻的书,是作者呕心沥血才有的文化精品!
+关注

三个小布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7385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1 07:2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五=====九凤为谁鸣?【.史太君使君子贾母+雄凰雄黄】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1032&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原】细读红楼:林黛玉的父亲为什么死在“九月初三日巳时”?
三个小布丁 2020-10-30   |  414阅读  |  5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引子
先请朋友们谅解,写《跟着布丁读红楼》这一系列文章时,我提前声明过:既不“索隐”,也不“考据”,免得“走火入魔”,我们的原则就是《红楼梦》书上有什么,我们就读出来什么,但本文却略有不同。这一篇有轻微“索隐”与轻微“考据”,所以需要大家的谅解,因为不这样做,今天的这个问题说不清楚。
我们读的的《红楼梦》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庚辰本”《红楼》,它的样子如图:


(《红楼梦》书影)
读到第十四回《林如海捐馆扬州城,贾宝玉路谒北静王》时,我们会忽然觉得有一件事很奇怪:就是林如海的死。


(林如海)
奇怪的有两点:
1、用的文字过少。林如海是个重要人物,他是女主人公林黛玉的父亲,十四回回目里也占了一半的份量,可是,对于林如海的死,作者却惜墨如金,只用了很短的一段就交待完了,其他大段的文字用以记述秦可卿的死后盛况。
按说这个好理解,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对于贾琏如何戏熙凤,作者同样惜墨如金,大量的文字用以写送宫花,对于“戏熙凤”一事只说了“叫丰儿舀水进去”,其余再不多说,给读者留出大量的想象空间。
或者,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作者对于林如海的死,也要留足够的空间给读者去想。那么,这第一个奇怪之处就算我们稀里糊涂对付过去了。


(戴敦邦画“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2、林如海死的日期和时辰。对于这个日期时辰,书中是这样记述的:
正闹着,人回:“苏州去的人昭儿来了。”凤姐急命唤进来。昭儿打千儿请安。凤姐便问:“回来做什么的?”昭儿道:“二爷打发回来的。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日巳时没的。二爷带了林姑娘同送林姑老爷灵到苏州,大约赶年底回来。……”
原书在这里打了一个章回注的标签,注中称:
这个日期有讹误。林如海病重、黛玉回南,时在冬底。这也是秦可卿病的“这年冬底”。秦氏死于次年春。第十三至第十五回写秦氏丧礼,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弄权铁槛寺。贾琏携黛玉回京,以及凤姐为贾琏接风,恰值秦氏丧期刚过,时间当然也是这年的春天或暮春。这里说“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巳时没的”,时间显然不合。……因无别本可据,现仍从原本。
显然,红学专家们对于这个日期也颇为费解,只能照原样还放在这里。那么“九月初三日巳时”有没有必要仔细思考一下呢?有!


(贾母与黛玉)
九月初三日
说实话,九月初三日,这个日子很有名,因为在中学课本里收有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写这首诗时,白居易的心情相对复杂,因为这时的他,正被迫去杭州去上任刺史,在哪个时候,离开长安就放弃了向上的可能。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时候,大唐的朝局,正在“牛李党争”之中风云变幻,白居易夹在其间,左右不是,于是他选择了离开。


(白居易像)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亦或是他人)对这首诗及其写作背景应当完全熟悉。他绝不会平白无故地用到九月初三这个典故。
九月初三是什么时候呢,晚秋,时令气候完全转向肃杀。如果林黛玉之前在贾府过日子倘若不妥或不适,她是有退身之处的,就是回到父亲身边,林如海一死,这个唯一的退路没有了,那么,林黛玉余下的日子就只剩下冷秋和寒冬了。


(半江瑟瑟半江红)
这还不够,显然,作者对白居易这首诗九月初三的典故挖之甚深的,甚至诗中的每一句话,都与贾府的情形一一对应,我们看:
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者,将落山太阳的光,就是晚霞。贾府当然是将落的太阳,更具体的对应人物是贾母。贾母在贾府中的地位,当然是太阳,但毕竟老迈年高,所以是将落山的太阳,她散发出来的光和热,当然是残阳。


(潇湘馆)
半江瑟瑟半江红:这道残阳铺在水中,水面呈现的颜色一半是瑟瑟,一半是红。瑟瑟,原指碧色珍宝,在诗中指碧绿色,大观园中碧绿色的去处,最明显的是“凤尾森森”的潇湘馆,竹子,经年碧绿,所以这个瑟瑟,对应的就是黛玉;红呢?更好理解,怡红院,怡红公子,爱穿红衣、被系了红腰带的贾宝玉。


(爱穿红衣的贾宝玉)
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和谐,是需要一道残阳的支撑的。实际上,也正是这样,两人在贾府之内几乎无人看好,只贾母幼时把他们安排住在一处,再长大后,也经常单独提起“两个玉儿”,把他们俩个与其他人区别开。道士给宝玉提亲,贾母也一口回绝。在贾母心中,她是一心想着这“两个玉儿”最终能修成正果的,也就是说,如果一定要给“木石前盟(黛玉、宝玉)”与“金玉良缘(宝钗、宝玉)”的支持者划分一下阵营的话,贾母必然是木石前盟的核心力量,但也只是“残阳”。相对于“金玉良缘”的支持者王夫人、薛姨妈,恐怕还要加上宫中的元春娘娘来说,贾母这道”残阳“,实在力弱了些。


(贾母)
或许,或许“木石前盟”还是有机会促成的,如果林如海在的话,也不错,林如海在,林黛玉就多了做主之人(林如海其实也是地方大员,正经的探花出身,鹾政啊,管盐务的,有钱啊,肥差,而且已经升了兰台寺太夫),偏偏——
可怜九月初三夜:偏偏九月初三日这一天,林如海死掉了。“木石前盟”阵营的力量本就薄弱,这一下无异于釜底抽薪。林黛玉从此成了无根之木,她不但断了亲缘上的支撑,甚至也断了经济方面的来源(女儿是没有继承权的,林家的财产归了谁,是个疑案)。从此之后,林黛玉真正成了“寄人篱下”的人,吃穿用度,日常开销全靠贾府了。
露似珍珠月似弓:林如海一死,黛玉的日子完全改变,余下的日子里,她也就只剩下带着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在大观园里长声吟哦“冷‘月’葬花魂”了。黛玉实际上就是这晚秋的凉凉寒露一滴,初三的凄凄残月一弯,她的好日子到头了,“木石前盟”也行将走向崩溃。


(葬花的黛玉)
为什么特别跟这首诗相关呢,因为白居易被迫离京,不就是“牛李党争”么?对应的正是“木石前盟”派与“金玉良缘”派的角力!但“木石前盟”最终被摧毁了……
而促使黛玉悲剧命运,摧毁“木石前盟”的是谁呢?是“巳”!
“巳”时
一天有十二时辰,林如海可以死在任何一个时辰,都很正常,偏偏作者安排他死在了“巳”时,大有深意!
巳时,是什么时侯呢?古人划分的十二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在的两小时。十二时辰的时间段划分和名称相传来源于十二生肖中动物的出没时间,《淮南子·天文训》有记载:“日至于衡阳,是谓隅中。”所以巳时又称“隅中”,相当于上午九点至十一点,这个时候,蛇隐蔽在草丛中,温度升高,蛇就出来觅食,当然,也会咬人。所以这个时间点就叫巳时,巳对应的是蛇!


(巳蛇)
“衡阳”当然不是指湖南那个衡阳,而是指日照的位置,但“衡”很有意思,如果我们拿“衡”字出来联想《红楼梦》中的人物,大家一定第一个就想到“蘅芜君”:薛宝钗。薛宝钗是伺机咬人的蛇?
这有点牵强吧,宝钗好冤,别急,线索还有很多。
大家一定还记得《红楼梦》里薛宝钗最可爱的“扑蝶”片段吧,就是在滴翠亭外扑蝶之时,听到了小红跟坠儿私房话,于是急中生智,“金蝉脱壳”:
宝钗便故意放重了脚步,笑着叫道:“颦儿,我看你往哪里藏!”一面说,一面故意往前赶。(二十七回)


(扑蝶的宝钗)
注意,这时小红和坠儿已经推开了窗,待到坠儿发问,宝钗找了理由应付过去,接着就是:
一面说,一面故意进去寻了一寻,抽身就走,口内说道:“一定是又钻到山子洞里去了。遇见蛇,咬一口也罢了。”
注意,这里有个“蛇”,跟宝钗相关的“蛇”。
关于这一段,拥护宝钗的认为:宝钗可爱又无心,急中生智拿黛玉当了幌子,抹去了小红对自己的怀疑,对大家完全无害,只是跟黛玉相熟,所以拿黛玉说事儿;拥护黛玉的认为:宝钗心机重重,她就是故意的,干嘛不说别的姑娘,偏偏是黛玉,黛玉这样有洁癖的姑娘,又怎么会去钻什么山洞子!最旗帜鲜明的是清代的张新之,他读到此处,直接批注:“卿卿即蛇,终必被咬”,你薛宝钗就是蛇,林黛玉最终也必将被薛宝钗咬到。要知道,她这里拿黛玉过关时,黛玉正可怜地在远处一边葬花,一边写《葬花吟》,一边垂泪不止呢!


(戴敦邦:宝钗扑蝶)
关于蛇的情节还有,但极不显眼,是二十九回清虚观打醮,贾珍在“神前拈了戏,头一本《白蛇记》。”贾母问“《白蛇记》是什么故事?”贾珍道:“是汉高祖斩蛇方起首的故事。”贾母什么戏没看过,为什么偏偏不知道《白蛇记》是什么戏,她老人家显然跟蛇不对付!
偏偏这样的戏文,回目之初,薛宝钗却是“什么没看过的戏,我就不去了。”但她又被贾母硬拉着去看了这场戏……,不管是不是生拉硬拽,总之是说:薛宝钗跟蛇有脱不了的干系。
还没完!


(宝钗)
我们再回头说说薛宝钗的住处:蘅芜苑。蘅芜是菊科下属的一些植物(不是某一种),多为草本。蘅芜类的特点是耐寒,忌高温,在我国北方冬季地上部分枯死,宿根却可露地越冬,翌年春季萌发新芽,这是一种能潜伏,生命力旺盛的草。所以薛宝钗的屋子,如”雪洞一般“,她也活得自由自在。她自己也姓薛(雪),完全不怕冷。要知道,蛇也是冷血动物,所以她要服“冷香丸”,镇着她心内的“热毒”!
更重要的是: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大家走到蘅芜苑,题对联时,一个人写了副对联:“麝兰芳霭斜阳院,杜若香飘明月洲。”大家认为“斜阳”二字不妥,否掉了,杜若不对;另外一个人提了一句“蘼芜满手泣斜晖”(出自鱼玄机的《闺怨》,预示宝钗将来守活活寡的命运),众人觉得“颓丧”,也否掉了,蘼芜也不对。
据此,我们可以知道,作者写蘅芜类这个物象,他要实指的植物是类似蘼芜、杜若的草,既不是蘼芜,又不是杜若,又跟它们很像,那么,这种草是什么呢?只能是——


(蛇床)
蛇床!
蛇床的长相跟蘼芜绝像。作者貌写蘅芜,实写蛇床。原来蘅芜,就是蛇床啊!
那么“苑”呢?《说文解字》说:“苑,所以养禽兽也。”(《说文解字·艸部》)还用连在一起说吗,蘅芜苑,还有诗情画意吗?不过是个“蛇窝”罢了。
仍不算完,宝钗的哥哥,叫薛蟠,字文龙。蟠,指屈曲、盘屈、环绕,盘着的龙,可不就是蛇!
宝钗的妹妹叫薛宝琴,《山海经·大荒北经》载: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蜚蛭,四翼。有虫,兽身蛇身,名曰琴虫。
这个“琴虫”,实际上也是蛇,个头太小,所以也叫“虫”。
还有,宝钗的亲姨妈王夫人,她的住处,作者在写的时候也特别出现了“蛇”。看第三回写王夫人的居处:
临窗大炕上铺着猩红洋罽,正面设着大红金钱蟒靠背,石青金钱蟒引枕,秋香色金钱蟒大条褥。……
王夫人的审美到底是有多差,对这个相同的图案痴迷如此!作者难道找不出更好的纹样来了吗?不是,作者在告诉我们,这是一条“蟒蛇”!实际上,她也确实如此,够狠!金钏、晴雯死在她手上,芳官让她逐走出了家,四儿(就是蕙香)被她逐出了大观园……这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大蟒蛇!
薛宝钗相关的亲人,无一不跟蛇相关,就连薛蝌的蝌,实际上也是带尾巴的蛙类蟾类,微型的小蛇,蟾蜍,实际上也是有毒的。
这还不够,什么用来治蛇呢?雄黄,雄黄太明显了,那是俗人用的典故,如《白蛇传》,《红楼梦》的作者用榧子!
第二十六回宝玉和黛玉玩笑,黛玉说错了话不承认,宝玉就笑道:“给你个榧子吃!我都听见了。”这里的榧子,表面上指拇指和中指紧捏,猛然相捻发出声响,就是“响指儿”,但实际上指中药材“榧子”。


(贾母与黛玉)
榧子的药性如何呢,《本经》说:“主腹中邪气,去三虫,蛇螫蛊毒。”它简直就是蛇的克星,更妙的是《本经逢原》里解释榧子说:“与使君子同功”。使君子也是驱虫药,又叫“史君子”,史君子,史太君,不就是贾母吗!你看,《红楼》有多细致,作者没有一个字是浪费的。在大观园里,只有两个人是真心替黛玉防蛇的,一个是宝玉,一个是贾母。


(榧子)
“木石前盟”一派,力量薄弱,“金玉良缘”一派,实力雄厚。
结论
九月初三日巳时,林如海死掉了。“木石前盟”的支持者,实力大减,林黛玉命运在此大转折!从这个日子起,她几近一无所有了,只剩下“一道残阳”。
九月初三日,暗指“木石前盟”的支持者即贾母、宝玉;巳时,暗指“金玉良缘”的支持者即薛氏家族、王氏家族。


(曹雪芹写《红楼》像)
所以,作者突兀而不合理的安排出来这个非同寻常的日子,其作用,就是让我们一起注意,林如海的死,“木石前盟”派与“金玉良缘”派两股势力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改变,林黛玉命运发生了关键性、决定性改变。唯其不合理,这个日子和时辰才让人警醒!唯其不合理,才对得上全书的种种细心安排!
“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红楼梦》实在是一本精雕细刻的书,是作者呕心沥血才有的文化精品!
+关注
undefined
三个小布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7385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2 13:3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五=====九凤为谁鸣?【.李纨+】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1032&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红楼梦》判词解读24:李纨判词图谶解读一;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答案在诗经《芄兰》;王一贴的“疗妬汤”,解密李纨的“空相妬”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关注他

你经常看 红楼梦 相关内容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229】


12.16 李纨
图:

后面又画着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

谶: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如冰水好空相妬,枉与他人作笑谈。

解读:

第四章“李纨盗香”,用了一整章解读住在“盗香村”的李纨、贾兰,是宝玉在“耗子偷香玉”中特意给读者讲的假小姐、小耗子。这对儿贾府中不露声色的孤儿寡母,正是明末清初最著名的孤儿寡母,孝庄、顺治,“偷香玉”,即偷朱明江山的耗子,最终“偷玉”成功,完全符合历史。

妙的是红楼作者的构思、设计,把李纨、贾兰这对儿孤儿寡母,嫁接到“亡朱”,贾珠,“珠”亡了,即“朱”亡了,正是孝庄、顺治继承了“亡朱”。在正面故事中,则是李纨、贾兰以贾珠的继承人,继承了贾府遗产。正反两面,天衣无缝!

这些在第四章都详细解读过,论证过,包括李纨的图谶也解过,此处只简要说明结论。

图上画的是美人、茂兰,显然是李纨、贾兰两人。而且后面谶语中也是“完”、“兰”,明显是用谐音指出纨、兰二人。

桃李春风结子完:

桃李之“李”,是李纨;春风之“风”呢?

看本文标题,“明月清风”,“风”正是清的关键字。

春风:东风。东风、满清的代表,是薛宝钗。

比如,在黛玉占花名时,明确提醒过读者:“莫怨东风当自嗟”,而欧阳修的原句是“莫怨春风当自嗟”。所以说“春风”是“东风”,正是“明君”黛玉怨的东夷、清风,是“雪满”的满清,薛宝钗正是满清、东风的代表。

“李”+“风”,结子“丸”。

李纨 + 薛宝钗 =(结子)丸。

宝钗冷香 + 李纨 = “冷香丸”贾兰。这个“兰”,是“芄兰”。

为什么说“芄兰”?看:“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

到头谁似一盆兰?

是反问句,贾兰最终显然不是兰蕙,看这两句末字“完,兰”,是“芄兰”。

先看典故,诗经《芄兰》:

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虽则佩觿,能不我知?
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芄兰之叶,童子佩韘。虽则佩韘,能不我甲?
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芄兰,不是“兰蕙”之属,而是蔓生草质藤本,是一种“藤蔓”。

佩觽,是成人的象征。佩韘,表示“能射御”。

佩觽、佩韘标志着:对内已有能力主家,侍奉父母;对外已有能力从政,治事习武。

明丰坊《诗说》:“刺霍叔也,以童僭成人之服,比其不度德量力,而助武庚作乱。”

明季本《诗说解颐》:“世俗父兄不能教童子习幼仪,而躐等以骛高远也,故诗人作诗以刺之。”

注意,黛玉“葬华”前,贾兰“逐鹿”,宝玉奚落“把牙栽了”。

《史记》:“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逐鹿”意指:争夺天下。

贾兰这个童子,却“佩觽”、“佩韘”,逐鹿,争夺天下。作者是用《芄兰》之诗,指出贾兰小福临:以童子僭成人,不度德量力,助武庚作乱;父兄不能教童子习幼仪,躐等僭越,占我京城。

这也是作者给二人取名“纨”、“兰”的原因,向读者指出“芄兰”。

而且,宝钗一吃就好的“冷香丸”,不单是薛宝钗,也不是李纨,而是贾兰,“芄兰”的童子。

所以才给李纨取了“纨”这样一个极不常见的字为名,既衔接了薛宝钗的“冷香丸”,又衔接了“芄兰”的童子贾兰,真是妙不可言!

宝钗蘅芜苑的特点是什么?“一株花木也无”,全是藤蔓!

注意“芄兰”,不是“兰蕙”,也是“藤蔓”。又是巧合?这么多的巧合,不是红楼作者的有意设计?



如冰水好空相妬:

甲戌本、庚辰本,末字都是异体字“妬”,可作为解密的线索。

书中有一回一直在解说“妬”,从“妬病方子”,到“疗妬汤”,针对的,就是“妬”。反面看,点明了是“妬”的“方子”!能治“妬”。

并非书中全是女石的“妬”字,比如王一贴说“贴妒的膏药”,就是用“妒”字。比如第九回,贾瑞、金荣等一干人,“也正在醋妒他两个”,也是“妒”字。

我们看这个“妬”的“方子”:

八十回“王道士胡诌妬妇方”,宝玉问王一贴:“有一种病,可也贴的好么?”什么病,却不说出病源来,宝玉笑道:“你猜,若你猜的着,便贴的好了。”

宝玉让王一贴“猜”,也是让读者“猜”,并提醒“你猜的着”,便“贴的好”。重复强调“贴的好”!(关键在:“贴”。)

这个笑话一直说的是“妬”病,所以宝玉让读者“猜”的病,是“妬”!注意宝玉的问题是:“妬”,贴的好么?

王一贴说“猜着了”,悄悄的说“是哥儿如今有了房中的事情”。

这是王道士“一贴”告诉读者的“悄悄话”:哥儿是宝玉,“有了房中的事情”是有女人跟宝玉“贴”,即:女贴石,正是“妬”。

看宝玉给出的答案:“我问你,可有贴女人的妬病方子没有?”

宝玉也向读者说明了是“贴女人的妬”!跟王一贴猜着的一样。我们也就知道了作者为什么把这个王道士唤作“一贴”,并特意说明:“只‘一贴’,百病皆除之意”。

“妬”:女石“一贴”,百病皆除。

回到宝玉的问题上:“妬”,贴的好么?女石“一贴”,就好了。

宝玉说的“妬”病方子,是“贴女人”。什么“贴女人”?石头。这本书不就是“石头记”嘛。

“女贴石”为“妬”,这个女人是谁?正是“耗子偷玉”的李纨。这个“妬”的“方子”,疗“妬”,解说的不就是李纨的“妬”意吗?这是八十回,说明此女得石,李纨已偷到玉。

继续看“疗妬汤”:

王一贴道:“这叫做‘疗妬汤’,用极好的秋梨一个,二钱冰塘,一钱陈皮,水三碗,梨熟为度。每日清早吃这一个梨,吃来吃去就好了。”

此处故意把“冰糖”错写为“冰塘”,又是错误提醒,强调“冰”。在王一贴说的这句“疗妬汤”的话里,包含了“冰、水、好”三字,和“妬”字。

“如冰水好空相妬”七个字,“疗妬汤”出现了其中四字。

王一贴笑道:“实告你们说,连膏药也是假的!”

王一贴在说完“疗妬汤”后,为什么又特意告读者说:“膏药是假的”?“假的”,正是“空相”。空相:佛教用语,假相。

最后特意加上一句:“有真的,跑到这里来混?”强调这里混了“假相”。

所以,王一贴的“疗妬汤”,说的正是“冰水好”、“空相”、“妬”。

(李纨如冰水好空相妬未完,下文继续)



点击看上一文:

长安昭阳王:《红楼梦》判词解读23:巧姐判词图谶曲词解读二;“留余庆”典故: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是谁?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吗?
4 赞同 · 9 评论文章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3-05-24 12:43・IP 属地陕西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赞赏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红楼梦(小说)
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
李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7385
 楼主| 发表于 2023-11-22 13:35:49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判词解读25:李纨判词图谶曲词解读二;如冰水好空相妬,如冰是雪,好是女子,空相是佛教用语,妬是女得石;枉与他人作笑谈:王一贴笑话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关注他

你经常看 中国古典小说 相关内容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230】


(接上文,李纨判词解读)

如果您认为宝玉和王一贴说的“妬病方子”、“疗妬汤”是“笑话”,不是“正言”,那就再看“正言谈妬意”。

不是孤证,“王熙凤正言弹妬意”,在回目中明确指明了“妬”。而且,“谈”的正是“妬”之意,可作为“妬病方子”解读的验证。

在宝玉说“耗子偷香玉”笑话后,20回“王熙凤正言弹妬意”,这回一直在说偷玉的耗子。先写“耗子精宝钗撞来”,然后写了一对耗子袭人、麝月。还有一个非常隐蔽,甚至没露面,“使人看不出,听不见”的耗子,李纨:

贾环掷骰子,“分明是个幺”。贾环说“欺负我不是太太养的”,宝钗忙劝他:“好兄弟!”然后宝玉走来,提示他家凡作兄弟的都怕哥哥。宝玉想着“弟兄们……况且我是正出,他是庶出”。

“二爷”宝玉走来,提示“兄弟、哥哥”。注意也是正出,也是太太养的“兄弟、哥哥”还有谁?大爷贾珠!贾环行三,宝玉行二,贾珠行“幺”,“幺”字重复了三次。宝钗说莺儿:“越大越没规矩,难道爷们还赖你?”提醒读者:最“大”的爷们是谁?大爷贾珠!

贾环回去后被赵姨娘骂,可巧二嫂子凤姐听到了,说“环兄弟”,“还有太太老爷管他呢”,“环兄弟出来!跟我顽去”。凤姐向贾环道:“你也是个没气性的。时常说给你:要吃,要喝,要顽,要笑,只爱同那一个姐姐、妹妹、哥哥、嫂子顽,就同那个顽。”

前面是用“二爷”宝玉出场来指出“大爷”贾珠,现在又安排“二嫂子”出场来指出“大嫂子”李纨!数数看,从“贾环也过来顽”,到“史大姑娘来了”,有多少个“顽”:18个!

作者用18个“顽”字,提醒李纨的“纨”。读者还看不出李纨?

爱同那一个姐姐、妹妹顽,可以;同哥哥顽,也行;同嫂子顽?像话吗?凤姐说“环兄弟出来!跟我顽去”,也是把他送到后头顽去了。所以,“嫂子顽”、“那个顽”,明显是向读者指出:“嫂子纨”!

凤姐说“我先打了你”,然后突然提到“恨的你哥哥牙痒”,还是用贾琏这个“你哥哥”,和我这个“二嫂子”作为提醒,贾环还有个更大的“你哥哥”:大哥贾珠,大嫂子李纨。

所以,反面看,这回“正言谈妬”之意,谈的不是表面的妬妇赵姨娘,甚至不是“妬妇”嫉妒之意。而是李纨之“妬”,向读者揭示李纨这个“偷玉”的耗子。

“妬”病“方子”,是女石“一贴”,便解开了“妬”这个异体字之意。李纨偷玉,此女得石,便是李纨之“妬”。

所以李纨住处取名为“盗香村”!“偷香玉”,几乎向读者揭明了。

李纨这个“偷玉”的耗子,变作“假小姐”,是假相,即空相。

解开了“空相”和“妬”意,则李纨这句谶语便可迎刃而解了。



如冰水好空相妬,枉與他人作笑談:

这两句末字,是“談”“妬”。末句末字,是“笑談”。

跟“谈妬”有关的“笑谈”,有两个非常明显:

一个是宝玉说的“耗子偷香玉”笑话,说完就“正言谈妬意”。

一个是宝玉和王一贴说的“妬病方子”和“疗妬汤”笑话。

宝玉说“耗子偷香玉”笑话,其后“正言弹妬意”,谈的正是“妬”之意。用18个“顽”字,和“嫂子顽”、“那个顽”,指出“嫂子纨”,偷香玉的耗子李纨。

然后宝玉读《庄子》的《胠箧》,还是在说“宝玉”和“盗窃”,书中这段反面一直说的是“偷玉”的话题。

宝玉读《庄子》,是《胠箧》篇,讲的正是盗窃的大盗。而且作者特意摘引了“擿玉毁珠”这段文字,指明了小盗“偷玉”。前一段呢?赫然是“窃国”!这句“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无人不知。

《庄子》,《胠箧》,“大盗”、“小盗”,“盗玉”、“窃国”,这些是以前的秀才都熟知的段子。

所以用宝玉读《庄子》,典故说的便是“大盗”、“小盗”,“盗玉”、“窃国”。也就是宝玉特意给读者讲的“耗子偷玉”。

如冰:是“雪”,《庄子》“肌肤若冰雪”,“雪”即薛家,满清。

水:是满清关键字。“金”、“水”是满清最主要的关键字。

好:女子。

空相:佛教用语,假相。耗子偷香玉,变的假小姐,是假相。

妬:女得石。

对李纨的“妬”,解为“耗子偷玉”成功,女得石。

如冰水好空相妬:薛家满清的女子,假扮香玉,偷得玉玺。

枉與他人作笑談:王一贴与他人说笑话,便是王一贴给宝玉茗烟他们说的“疗妬汤”笑话。



第十二支〖晚韶华〗:

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

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

只这带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

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

气昂昂头带簪缨,气昂昂头带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

威赫赫爵位高登,威赫赫爵位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

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解读:

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

镜花水月,都是假相。

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

华去,何迅!

美韶华,表面意思很清楚:美好时光。

李纨之曲,为什么名“晚韶华”?

表面言“韶华”之“晚”,虽美已去。

“韶”字有多义:

“【說文】虞舜樂也。【書·益稷】簫韶九成。

【玉篇】繼也,紹也。【禮·樂記】韶,繼也。

又【集韻】一曰美也。【韻會】凡言韶華,韶光,取此。”

所以,一般说的“韶华”,就是指美好时光。

但《红楼梦》中的曲词谶语,显然不一般,常用多义另有所指。

华:华夏。韶:继也。则“韶华”,是“继华”。

晚:后也。比如:晚娘,是继母。

所以,“晚韶华”,反面看:后继华。

崇祯死后,谁继华?是孝庄带着六岁的顺治,这对儿孤儿寡母。

李纨、贾兰这对儿“偷玉”的假小姐、小耗子,安排到贾府中,还是孤儿寡母的特征。

跟之前解读的孝庄、顺治继承了“亡朱”,也全都一致、一贯。

绣帐鸳衾、镜里恩情,正适合年轻守寡的孝庄。



只这带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

带“珠”冠,“朱”冠李戴,继承了贾珠,即继承了“亡朱”。

披凤袄,几乎是“穿龙袍”了,孝庄成了满清的最高掌权者,却抵不了无常性命。“无常”是佛教名词,一切因缘生,终将灭,所以佛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什么也抵不了,到头一梦皆空。

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

此人老来富贵,爵位高登。但这句话也明确指出此人不积阴骘。

为什么说李纨不积阴骘?反面看,“爵位高登”是建立在侵略、屠城、“白骨如山”之上的血淋淋的历史。



气昂昂头带簪缨,气昂昂头带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

簪缨指显贵。是说此人后来显贵,显贵到什么程度?皇帝的娘,满清的最高掌权者。注意此人胸悬的是“金”印,“金国”之印!

威赫赫爵位高登,威赫赫爵位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

爵位高登,黄泉路近。再高的爵位,也抵不了无常性命。

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与“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一样,留下的,也只是虚名儿。并照应首句,镜花水月,都是假相,就是“空相”。



点击看上一文:

长安昭阳王:《红楼梦》判词解读24:李纨判词图谶解读一;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答案在诗经《芄兰》;王一贴的“疗妬汤”,解密李纨的“空相妬”
4 赞同 · 1 评论文章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3-05-26 19:03・IP 属地陕西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赞赏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红楼梦(小说)
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
李纨
​赞同 2​
​4 条评论
​分享
​喜欢
​收藏
​申请转载


发布一条带图评论吧

4 条评论
默认
最新

河东柳
我只记得凤姐骂尤氏:“你发昏了?你的嘴里难道有茄子塞着?。。”实写了隆庆无口齿,不爱说话。
10-19 · IP 属地广东
​回复
​喜欢

河东柳
尤氏讨了老旦茄官,记错了!
10-12 · IP 属地广东
​回复
​喜欢

长安昭阳王
作者
更妙!

10-17 · IP 属地陕西
​回复
​喜欢

河东柳
妙啊!怪不得茄官跟了李纨,茄香,窃香也!宝钗得了蕊官,花蕊,华之心也!冷香丸真的妙绝!
09-27 · IP 属地广东
​回复
​喜欢
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
反面读红楼,昼暖玉生烟,月明朱有泪:一把辛酸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7385
 楼主| 发表于 2023-11-30 19:53:42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浣葛山庄是谁居住的地方
mobe772019.10.27浏览49次其他分享举报
1个回答
fmx815
2019.10.30
满意答案
“浣葛山庄”就是“稻香村”的说。李纨住的。
详见: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原本这里由宝玉起名叫杏帘在望,元妃省亲时将“杏帘在望”赐名曰“浣葛山庄”。命宝玉和众姊妹作诗吟咏各处时,黛玉帮宝玉作了吟咏浣葛山庄的诗:
“杏帘在望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贾妃看毕,喜之不尽,说:“果然进益了!”又指“杏帘“一首为前三首之冠,遂将“浣葛山庄“改为“稻香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7385
 楼主| 发表于 2023-11-30 19:56:12 | 显示全部楼层
稻香村  播报   讨论 上传视频   
小说《红楼梦》大观园中的一处建筑




稻香村,又名浣葛山庄(元春赐名)曹雪芹所著小说《红楼梦》中,大观园中的一处建筑,为李纨的居所。李纨因此处得诗号稻香老农。


















































中文名稻香村 别    名浣葛山庄 出    处《红楼梦》 类    型院落 主    人李纨 所在地金陵

相关视频
查看全部







目录

1 相关故事
2 命名由来
3 书中描述
4 出现回目
5 居住人

   


相关故事

 播报



大观园 稻香村
大观园 稻香村
为迎接元妃归省,贾府修建了省亲别院——大观园,园中景致众多,稻香村,就是其中一处。和大观园其他建筑的富丽华贵不同,此处的田园农舍,一派郊野气色,曾引得贾政有“归农之意”。
在归省之后,未免园中景致“寥落”,元妃命家中姊妹入园居住,李纨便“住了稻香村”。



稻香村
稻香村
后来探春起海棠诗社,定了稻香村做社,李纨也因其住处,自号“稻香老农”,做了社长。
   


命名由来

 播报



稻香村 杏市在望
稻香村 杏市在望
在《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中,贾宝玉因旧诗“红杏梢头挂酒旗”,题为“杏帘在望”,又取“柴门临水稻花香”之意,名之“稻香村”,并题联为“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在省亲之夜,元妃游幸之后,将”杏帘在望“赐名”浣葛山庄“。

因林黛玉代替宝玉所作诗——《杏帘在望》,甚得元妃之心,取其诗句”十里稻花香“之意,改”浣葛山庄“为”稻香村“。

杏帘在望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1]  

   


书中描述

 播报



稻香村
稻香村
一面走,一面说,倏尔青山斜阻。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
贾政笑道:“倒是此处有些道理。固然系人力穿凿,此时一见,未免勾引起我归农之意。我们且进去歇息歇息。”说毕,方欲进篱门去,忽见路旁有一石碣,亦为留题之备。众人笑道:“更妙,更妙!此处若悬匾待题,则田舍家风一洗尽矣。立此一碣,又觉生色许多,非范石湖田家之咏不足以尽其妙。”贾政道:“诸公请题。”众人道:“方才世兄有云,‘编新不如述旧’,此处古人已道尽矣,莫若直书‘杏花村’妙极。”贾政听了,笑向贾珍道:“正亏提醒了我。此处都妙极,只是还少一个酒幌,明日竟作一个,不必华丽,就依外面村庄的式样作来,用竹竿挑在树梢。”贾珍答应了,又回道:“此处竟还不可养别的雀鸟,只是买些鹅鸭鸡类,才都相称了。”贾政与众人都道:“更妙。”贾政又向众人道:“‘杏花村’固佳,只是犯了正名,村名直待请名方可。”众客都道:“是呀。如今虚的,便是什么字样好?”大家想着,宝玉却等不得了,便说道:“旧诗云:‘红杏梢头挂酒旗。’如今莫若‘杏帘在望’四字。”众人都道:“好个‘在望’!又暗合‘杏花村’意。”宝玉冷笑道:“村名若用‘杏花’二字,则俗陋不堪了。又有古人诗云:‘柴门临水稻花香。’何不就用‘稻香村’的妙?”众人听了,亦发哄声拍手道:“妙!”贾政一声喝断:“无知的业障!你能知道几个古人,能记得几首熟诗,也敢在老先生前卖弄!你方才那些胡说的,不过是试你的清浊,取笑而已,你就认真了!”说着,引众人步入茆堂,里面纸窗木榻,富贵气象一洗皆尽。贾政心中自是喜欢,却瞅宝玉道:“此处如何?”众人见问,都忙悄悄的推宝玉,教他说好。宝玉不听人言,便应声道:“不及‘有凤来仪’多矣。”贾政听了道:“无知的蠢物!你只知朱楼画栋,恶赖富丽为佳,那里知道这清幽气象。终是不读书之过!”宝玉忙答道:“老爷教训的固是,但古人常云‘天然’二字,不知何意?”

众人见宝玉牛心,都怪他呆痴不改。今见问“天然”二字,众人忙道:“别的都明白,为何连‘天然’不知?‘天然’者,天之自然而有,非人力之所成也。”宝玉道:“却又来!此处置一田庄,分明见得人力穿凿扭捏而成。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争似先处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虽种竹引泉,亦不伤于穿凿。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强为其地,非其山而强为其山,虽百般精而终不相宜……”未及说完,贾政气的喝命:“叉出去!”刚出去,又喝命:“回来!”命再题一联:“若不通,一并打嘴!”宝玉只得念道:

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1]  

——出自《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出现回目

 播报

第十七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稻香村
稻香村(4张)


小红在凤姐面前回话,就是在稻香村。
第四十一回 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怡红院劫遇母蝗虫

在刘姥姥游大观园时,贾母就是在稻香村休息和用的晚饭。

第四十二回 蘅芜君兰言解疑癖 潇湘子雅谬补余香

众人在稻香村讨论惜春作画。

第四十四回 变生不测凤姐泼醋 喜出望外平儿理妆

平儿被凤姐打了后,就在李纨处“歇了一夜”。

第四十九回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众人在稻香村商议第二日芦雪庵作社。

第七十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在稻香村议定重开桃花社,林黛玉为社主。

第七十五回 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赏中秋新词得佳谶

尤氏在惜春处受了气,去了李纨处,和探春等说起抄检大观园之事。

   


居住人

 播报


李纨

贾珠之妻

第二十三回


贾兰

李纨之子

-


素云

李纨丫鬟


碧月

李纨丫鬟


李婶

李纨寡婶

第四十九回


李纹

李婶长女

第四十九回


李绮

李婶次女

第四十九回


宝琴

薛宝钗堂妹

第五十八回


尤二姐

尤氏之妹

第六十八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2-8 02:22 , Processed in 0.06061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