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五=====九凤为谁鸣?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723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5 20:4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封神:玉石琵琶精和九头雉鸡精的千古奇冤



江明月好2021-07-05 07:42



九头雉鸡精和玉石琵琶精是轩辕坟三妖中的两位,在三妖之中应该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在女娲娘娘召集天下群妖之时,其他妖魔全都退走。女娲娘娘只留下了轩辕坟三妖,分别是千年狐狸精,九头雉鸡精,玉石琵琶精。




女娲娘娘为什么会选择轩辕坟三妖去执行进入皇宫,破坏成汤江山的任务呢?是看中她们突出的能力?还是有其他原因?下面我们着重看一下玉石琵琶精,通过对玉石琵琶精的解析,我们应该可以得到答案。

出身

玉石琵琶精出身于朝歌城外的轩辕坟。轩辕坟,顾名思义是人皇轩辕黄帝的衣冠冢。因为黄帝在封神世界里,已成正果,常驻火云宫。作为人皇的轩辕坟,当初建造的时候,陪葬一些奇珍异宝是很正常的。玉石琵琶极可能是那时候的陪葬品之一,商朝六百年,夏朝四百年,五帝几两百年,那么轩辕坟应该至少有一千多年历史了。作为玉石琵琶的历史也应该超过千年了。




为什么我会认为玉石琵琶可能是轩辕坟的陪葬品呢?因为在陈塘关轩辕黄帝就曾经留下镇关之宝乾坤弓和震天箭,这两件东西都是宝物,那么玉石琵琶是件宝物也不是不可能的。所以玉石琵琶精极有可能是轩辕黄帝留下的宝物玉石琵琶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最终化形成妖。

在玉石琵琶化形之前,轩辕坟早已入住了两个妖精,分别是千年狐狸精和九头雉鸡精,她们也可能为玉石琵琶化形作出了贡献。

实力

那么玉石琵琶精实力如何?玉石琵琶精不过是千年琵琶成精,成精时间并不是很长,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小妖。这可以与其他妖精的实力做对比。

千年狐狸精是说她的寿命有千年以上,可不是说她成精一千年多了。至于她化形成功成为妖族有多少年了,书中并没有说。千年狐狸精的实力如何?她连对付武将黄飞虎都费劲,更不用说对付修仙者了。云中子下山,用根老枯松枝削成法剑,就把狐狸精折腾得欲仙欲死,可见狐狸精实力的孱弱。毕竟云中子也算是一方大佬,与他相比,对于狐狸精太不公平。阐教三代弟子随便出来一个都能追着她跑,就连姜子牙她都得退避三舍,所以狐狸精的实力实在拿不出手。




另一个著名的妖精也可以拿来对比一番,有一条千年蛇精在民间流传甚广。千年白蛇白素贞的实力如何?电视剧中她也只能与地府阴差,门神小卒,其他妖精相斗,更多的时候像一个武功高手。而冯梦龙笔下的白娘子实力就更弱了,被稍有法力的法海就直接收服了。可见千年妖精也就对人有些优势,对上修仙者只能分分钟就跑路了。




从上述分析可知,千年妖精的实力在修仙界中并不可怕,对于修仙者来说,想要收服他们并不是一件难事。 所以玉石琵琶精的实力也就那样,没什么特别突出的。

那么千年妖精有没有实力特别突出的呢?当然有,比如封神世界中的梅山七圣,棋盘山桃精柳怪,他们的实力就比轩辕坟三妖不知高到哪里去了。后世还有一个更出名的妖怪孙悟空,他大闹天宫的时候,可还没到一千岁,那实力可是强大得不讲道理。但这都是一些特殊的存在,不具有普遍意义。

使命

纣王女娲宫上香,惹怒了圣人女娲娘娘。女娲娘娘本打算直接把纣王打得灰飞烟灭,让他知道圣人的威严不可冒犯。可圣人也不能违反天意,无奈之下女娲娘娘只好返回女娲行宫。怒气未消的女娲娘娘决定还是要给纣王一个教训,便召集群妖,选择合适的人手,进入纣王后宫迷惑纣王,祸乱成汤天下。

轩辕坟三妖幸运地被选中,并被委以重任,许下得到正果的奖励。她们三个当然以老大千年狐狸精为主。从后续的事情进展来看,所有的主意几乎都是千年狐狸精出的。九头雉鸡精参与了陷害比干的行动,但主谋还是狐狸精。雉鸡精最多算是帮凶,用现代法律去审判,雉鸡精也够不上死刑。




玉石琵琶精更是没出过什么主意,最多和雉鸡精一样与纣王鬼混,可这最多算是生活作风问题,不至于天怒人怨,罪不可赦。所以最后九头雉鸡精和玉石琵琶精一起被定罪斩首,实在是冤枉。

当然,按照现在法律,她们有一条是可以判死刑的。她们三个在宫中都吃了很多人。但通过书中的记载,我们知道她们吃的大部分是死人,并没有抱着活人生吞。主要吃的是酒池肉林里被惩罚致死的宫女内侍。有可能吃过活人,但她们是妖,人类在她们眼中也只是食物的一种罢了,不至于处以死刑。

成就

在封神大战中,九头雉鸡精和玉石琵琶精有什么战绩吗?还真有战绩。在第九十六回中,纣王自杀前,三妖曾经夜里劫营,给周军带来了一些士卒伤亡。姜子牙的师侄们一出手,五雷正法一释放,她们就只能落荒而逃了。




三妖的武器都是凡间兵器,也没有祭炼什么法宝,也不会神秘的旁门左道之术。所以最多砍伤砍死士卒,没什么别的伤害。姜子牙对付她们实在是小菜一碟。

三妖觉得女娲娘娘交代的任务已圆满完成,可以到女娲娘娘那里请功领取奖励去了,于是兴冲冲地要回家了。

奔逃

可没想到姜子牙居然不依不饶,派了杨戬、雷震子和韦护三人前去捉拿她们:


杨戬执宝剑大呼曰:“怪物休走!吾来也!”九头雉鸡精见杨戬仗剑赶来,举手中剑骂道:“我们姊妹断送了成汤天下,与你们做功名;你反来害我等,何无天理也?”杨戬大怒曰:“业畜休得多言,早早受缚!吾奉姜元帅将令,特来拿你,不要走,吃吾一剑。”

从这段话里,我们就能看出三妖的委屈和心中的不平了。同样是为覆灭成汤做贡献,不来奖赏也就罢了,还要捉拿她们,确实是太没有天理了!她们是打入敌人内部的地下工作者,不敢说工作完成的百分百完美,但打个优秀分还是绰绰有余的。怎么能胜利了,就翻脸不认自家人了呢?




都是同志,都为事业成功作出了重大贡献有没有?姜子牙的做法就是让出力的人心寒有没有?杨戬三人根本不听解释,三妖怎么可能是杨戬等人的对手?她们本来就不是靠武力吃饭的,是靠脑力工作的。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她们只能一路狼狈奔逃。

反覆

三妖终于找到了组织,她们的直接领导女娲娘娘现身了。正在奔逃的三妖发现前面来了人:


女娲娘娘跨青鸾来,住阻三个妖怪之路;三妖不敢前进,按落妖光,俯伏在地,口称:“娘娘圣驾临此,小畜有失回避,望娘娘恕罪!小畜,今被杨戬等追赶甚迫,恳求娘娘救命。”

看到了救星,三妖内心一定是热泪盈眶的,性命之忧一定是可以解决了。她们的大后台大老板来了,杨戬还怎么嚣张?咱上面也是有人的!可让三妖傻眼的是,女娲娘娘命人直接把她们绑了,交给杨戬押走,听由姜子牙发落。这是怎么回事?三妖的世界坍塌了。难道她们不是娘娘的人吗?娘娘怎么把她们一脚踢开了?





三妖泣告曰:“启娘娘得知,昔日是娘娘用招妖幡招小妖去朝歌,潜入宫禁,迷惑纣王,使他不行正道,断送他的天下。小畜奉命,百事逢迎,去其左右,令彼将天下断送。今已垂亡,正欲覆娘娘钧旨,不期被杨戬等追袭,路遇娘娘圣驾,尚望娘娘救护。娘娘反将小畜缚去,见姜子牙发落,不是娘娘出乎反乎了?望娘娘上裁。”

三妖崩溃了,她们的身份女娲娘娘最清楚。女娲娘娘不说她们是同志,她们就彻底抓瞎了。所以为了自己的性命,她们必须得为自己辩护,希望女娲娘娘能拉她们三人一把。她们的辩词在不在理?当然在理。她们是打入敌人内部的,必然以破坏敌人内部实力为优先。为了达到目的,采取一些非常规手段也是情有可原的,否则如铁桶般坚固的成汤天下如何崩解?如何完成娘娘交代的任务?




尤其是九头雉鸡精和玉石琵琶精,她们只与纣王鬼混吃喝了,最多耽误纣王办正事,这也应该是得到奖励的不是吗?怎么换来的是要杀头呢?女娲娘娘最多可以把狐狸精交出就可以堵住天下人的口了,毕竟那些荼毒百姓的主意都是狐狸精出的,与九头雉鸡精和玉石琵琶精没什么关系好不好!

可女娲娘娘一句话就把她们堵回去了。没办法,谁让人家实力强大呢?三妖只是小喽啰,她们还能怎么办?命运已经确定了,虽然她们心里不服。但也无力回天了。

尾声

三妖被姜子牙斩首示众了,这对于平息民怨是有巨大的作用的。诸侯们恐怕也不愿意让百姓知道三妖其实是地下工作者,是和他们一伙的。这也许就是三妖必须死的原因,她们是用来平息民怨的。

所以女娲娘娘选择了她们三个来执行这次任务,这次任务是要得罪百姓的。成功后,任务的执行者是要被牺牲掉的。所以选了三个实力低微,不那么重要的女妖来执行这次任务,只有这样,最后牺牲她们的时候,损失才不会大到让人不舍得。

她们三个的冤屈恐怕永远没有办法洗刷了,尤其是九头雉鸡精和玉石琵琶精只能哭泣了。牺牲了,连封神榜都没上去,天大的冤屈只能埋入时间的长河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723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7 08: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李自成和大顺政权入京之后真的迅速腐化堕落了吗?
关注者
526
被浏览
615,556
关注问题​写回答
​邀请回答
​好问题 35
​9 条评论
​分享

74 个回答
默认排序
项天鹰
项天鹰
5,035 人赞同了该回答
3月19日,占领北京,张贴安民告示,弹压乱兵。崇祯太子朱慈烺投降,搜索崇祯下落。

3月20日,下令明朝官员次日朝见,三品以下官员投降即录用,回籍自便,藏匿城内者斩。通州、密云、天津、涿州明军投降。

3月21日,清点投降明朝官员。赦免启用天牢中被崇祯囚禁的官员。发现崇祯与王承恩的尸体。

3月22日,埋葬崇祯,封崇祯太子为宋王,永王、定王为公爵。吴三桂抵达永平,宣布投降。

3月23日,第一次考选明朝降官。李自成召见部分明朝降官。

3月24日,处决锦衣卫头目。确立新官制。派遣郭升、赵应元部接收山东。

3月25日,开始准备登基典礼。

3月26日,第二次考选明朝降官,群臣第一次劝进。吴三桂抵达玉田县,突然返回永平。

3月27日,开始追赃助饷。派遣唐通带着吴襄的书信劝降吴三桂,接管山海关。

3月28日,令宫中宫女嫁与顺军将士。

3月29日,唐通与吴三桂会面,许诺吴襄、吴三桂父子皆可封侯(此前大顺只有九个侯爵,连刘宗敏、田见秀都是侯爵)。吴三桂同意投降,但仍逗留于永平。唐通继续东进,与明军降将高第一同驻守山海关。

4月1日,更定礼制。驱逐太监出城,规定太监不许超过千人。刘宗敏组织军队操练。

4月2日,开始铸造永昌通宝。

4月3日,群臣第二次劝进。开科举。

4月4日,吴三桂反叛,返回山海关。

4月5日,吴三桂偷袭山海关,唐通向北京告急。

4月6日,派遣董学礼部南下徐州。李自成在景山组织骑射训练。李自成召见城内百姓代表。群臣第三次劝进。高第反叛,山海关失守,唐通逃至一片石,再次告急。

4月7日,李自成下令停止追赃助饷。

4月8日,追赃中的明朝官员被释放。山海关告急文书传来,李自成派张鼐、田虎、白广恩增援,白鸠鹤驻防天津,刘宗敏、李过组织主力备战。

4月9日,李自成召见城外百姓代表。群臣第四次劝进,李自成宣布准备登基。

4月10日,山海关失守的消息传来,李自成决定讨伐吴三桂。

4月11日,增援山海关的先头部队白广恩部被吴三桂击败。

4月12日,李自成召开军议,做亲征部署。将追赃助饷所得金银器皿熔铸成锭。

4月13日,出兵讨伐吴三桂。

4月14日,顺军主力抵达通州。

4月15日,在三河遇到吴三桂派来的使者,吴三桂第三次表示投降,李自成同意,顺军放缓行军速度。

4月16日,罗戴恩保护追赃助饷所得金银返回西安。

4月17日,顺军前锋抵达永平。

4月18日,派王则尧继续和吴三桂谈判,吴三桂扣押王则尧。

4月19日,顺军开始与吴三桂交战,吴三桂败退回山海关。

4月20日,顺军兵临山海关下。

4月21日,顺军对山海关发动总攻,吴三桂不敌,连派八批使者寻找清军。

4月22日,吴三桂抵挡不住顺军攻势,总兵何进忠等被击毙,北翼城守军投降。吴三桂正式降清,清军参战。双方鏖战,刘宗敏负伤,顺军将领周凤梧、官抚民战死,兵政府尚书喻上猷被俘,清军镶红旗满洲副都统萨素喀被击毙。顺军败退。

4月23日,李自成在永平收拢败兵,处决吴襄。王则尧、喻上猷等被俘官员被吴三桂献给清军,不屈遇害。

4月24日,顺军由永平西撤。

4月25日,山海关防御使张若麒叛变,战败消息传回北京。

4月26日,李自成回到北京,搜罗全城骡马,发生抢掠事件,官府出令弹压。

4月27日,整备北京防御工事,处决吴三桂全家。

4月28日,群臣劝李自成行登基典礼,李自成认为:“时事方亟,安能及此?”但是在刘宗敏的坚持下最终同意了。李自成决定登基之后即放弃北京。

4月29日,行登基典礼,谕示百姓出城躲避清军。放火烧毁部分宫殿和城楼。

4月30日,顺军放弃北京撤退。

总共41天的时间,忙得都脚打后脑勺了,要是干了这么多事还能抽出时间来腐化堕落,那也是够厉害的。

如果说一支军队腐化堕落了,还能抵抗清军长达二十年,直到灭亡前夕都能令清军付出巨大伤亡,那就更加匪夷所思了。

顺军军纪败坏的传闻并非完全没有事实依据,刚入城时,有军中的不法人员和地痞流氓一起抢掠,但是迅速被弹压了,这是所有史料都公认的。4月26日败退回北京之后,因为很多队伍溃散,也导致了纪律的涣散,出现了奸淫掳掠的事情,这一点也是各种版本的记载都有的。但是在4月13日出兵讨伐吴三桂以前,闯军的纪律是世界一流水平。

如要反驳,先列出自己所引史料的出处,赵士锦《甲申纪事》、刘尚友《定思小记》、陈济生《再生纪略》、钱士馨《甲申传信录》、杨士聪《甲申核真略》、徐应芬《遇变纪略》等当时的亲历者写的书有讨论的价值,计六奇这种一辈子躲在江南的汉奸在康熙年间搞出来的段子集就别拿出来现眼了。

甲申之变的亲历者倒也有写闯军在4月13日以前有军纪败坏的行为的。比如说《甲申传信录》中,就说刘宗敏“杀人无虚日,大抵兵丁掠抢民财者也”。但问题是作者钱士馨当时躲在家里不敢出去,“杀人无虚日”是没错的,但“兵丁掠抢民财”可是他自己猜的,作者本人都不敢确定。而其他记载已经很明确地说明,刘宗敏杀的是明朝的勋贵、太监、锦衣卫、三品以上高官,很可能也包括他们的家眷。

还有的亲历者的记载互相抵触,比如说《再生纪略》里提到:“安福胡同一夜妇女死者三百七十余人,惨不忍言。”但是《甲申核真略》又说这段记载是胡说八道,那就只好搁置不论了。《再生纪略》的作者陈济生也只是听说了此事,并没亲眼见到,真实性应当存疑。陈济生的记载有很大的问题,他在崇祯十六年就已经荫官了,又是顺军放弃北京之后才跑出来的,那么,他在北京的这段时间都在做什么呢?按照李自成的规定,他必须去接受点验,否则就是死罪。可是他的书中对此只字未提,既没说自己去午门点卯,也没说自己有什么惊险的躲藏经历,只是拼命检举别人投降了,以及写了一堆不知出处的顺军黑材料。

当然顺军的表现也不是全无问题,《遇变纪略》的作者徐应芬当时给监察御史涂必泓当师爷,提到有一队顺军住进了涂必泓家里,成天勒索银钱喝酒吃肉,或者干脆直接动手偷,把涂家的现银基本上都花光了。这段虽然是批判顺军的描述,但是也说明了两个问题:

第一,当时市面上还有老百姓在出售食品饮料,而且顺军士兵买东西需要花钱。

第二,顺军士兵仅仅是敲诈明朝降官,并没有祸害邻居老百姓,而且只要钱不要命。

至于各种“残忍”拷打明朝官员的记载,我认为还是基本属实的,这是闯军的老传统了。而且我也不认为拿夹棍、炮烙等等酷刑对明朝的达官显宦招呼有什么不对的。

想想看,顺军士兵们造反之前,官老爷们给他们的是什么待遇?

故一当催征之期,新旧并出,差役四驰,杻系枷锁,载于道路;鞭笞拶打,叫彻堂皇。至于滨水荒陂,不毛山地,即正供本自难完,今概加新饷,倍而又倍,荒山荒地,谁人承买?卖子鬻妻,逃亡遍野。
瞿式耜总不会故意抹黑大明吧?大明忠臣笔下的大明官府,都是这个鬼样子。

崇祯四年三月,太仆寺卿郑宗周汇报山西情况时说:“有司但顾考成,新旧并催,鬻子卖妻,剜心敲髓,民之皮骨已尽。”而且当地饥民“春雨未沾”,一文钱救济都没领到。

现在进了北京了,他们终于知道自己倾家荡产交的赋税都去哪了,也知道赈灾款都去哪了。

顺军之中,还有很多是陕西、宣大的明军士兵。他们跟着卢象升和清军拼命的时候,待遇是这样的:

今逋饷愈多,饥寒逼体。向之那钱借债勉制弓矢枪刀,依然典卖矣。多兵摆列武场,金风如箭,馁而病、僵而仆者且纷纷见告矣。每点一兵,有单衣者,有无袴者,有少鞋袜者,臣见之不觉潸然泪下。
所辖之军,其饷银自去年十一、二月到今,分毫未领也。各军兵虽复摆墙立队,乘马荷戈,而但有人形,全无生趣。往时见臣督临,犹跪路跪门,纷纷告讨。此番则皆垂首丧气而已。彼其心岂不甚苦,势岂不甚危,情岂不甚迫?盖知臣无以应之,讨亦如是,不讨亦如是,故付之含泪不言耳。微臣知此,亦不觉泪从心底出也。况时值隆冬,地居极塞,胡风朔雪,刺骨寒心,微臣马上重裘,犹然色战难忍,随巡员役,且有僵而堕马者。此辈经年戍守,身无挂体之裳,日鲜一餐之饱。夫独非圣明宇下苍生、臣等怀中赤子乎?铤而走险,所不忍言,立而视死,亦不忍见。一镇如此,三镇可知。
他们跟着孙传庭打李自成的时候,待遇是这样的:

原议练兵五千可以破贼,何以取盈二万?且百万之饷安能即济?但得饷一月,便当卷甲出关,共图歼荡,不得过执取咎。
而关中频岁饥,驻大军饷乏,士大夫厌苦传庭所为,用法严,不乐其在秦。相与哗于朝曰:“秦督玩寇矣。”又相与危语恫胁之曰:“秦督不出关,收者至矣。”明年五月,命兼督河南、四川军务,寻进兵部尚书,改称督师,加督山西、湖广、贵州及江南、北军务,赐剑。趣战益急。传庭顿足叹曰:“奈何乎!吾固知往而不返也。然大丈夫岂能再对狱吏乎!”顷之,不得已遂再议出师。
现在进了北京了,他们终于知道自己的军饷都去哪了。

那些家里能抄出几万两银子的明朝官员,有什么脸面喊冤?有什么资格抱怨顺军对他们手段残忍?

侯恂是唯一一个没有被追赃的三品以上大员,算是官声很好的了,但是看看他写的《南园记》,他过的是清官的生活吗?

他家乡归德周边的老百姓的生活是这样的:

秋既无收,麦又难种。野无青草,十室九空。于是有斗米值银五钱者,有工作一日不得升米者,有采草根树叶充饥者,有夫弃其妻、母弃其子者,有卖一子女不足数餐者,有自缢空林、甘填沟渠者,有饿死路侧者,有鹑衣菜色而行乞者,有枕比而毙者,有泥门担簦而逃者,有骨肉相残食者。
而且加之以诛求,重之以供应,而且责之以兵粮、器械、米豆、刍茭,悉索敝赋以应河北之求。而且正赋之外,有加派焉,而且尽追数年之旧逋,而且先编三分之预征,而且连索久逋额外抛荒之计禄。
旧额未完,新饷已催;新征甫毕,旧逋又下;额内难缓,额外复急。村无吠犬,尚敲催呼之门;树有啼鹃,尽洒鞭朴之血。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常闻鬼哭。触耳有风鹤之声,满目皆荒惨之色。欲使穷民之不化而为盗不可得也,欲使奸民之不望贼而附不可得也。
他自家花园里的日子是这样的:

又有假山三座,以石为骨,以土为肉,去因形其势,次第罗之。加之危桥欹侧,细卉蒙茸,略想象唐宋名手笔意。又奇石三方,空灵拔秀,块然独处,可以为米芾端笏拜揖。长溪一湾,满种荷花,荇藻掩映,游鳞出没。两岸重杨之下,系一艇,恍似江南水村。方塘一泓,高柳古藤盘其旁,翠阶碧梧桐树其后,零雨夜滴,爽露晨流,意似人间蓬壶矣。
“清官”尚且如此,更别说那些被拷掠的贪官了。

大学士陈演,不等挨打就“献银四万”,难道李自成砍他的脑袋冤枉了?

首辅魏藻德,“输万金,贼以为少,酷刑五日夜,脑裂而死。”明朝一品官员月俸才八十七石,魏家光是现银就有一万两银子,虽然和其他大贪官相比算贪得少的,但杀了他也没什么冤枉的。

谈迁在《枣林杂俎》中说,顺军在北京总共处决了1600多人。和之前大明的宗室、勋贵、太监、高官们对百姓、士兵的暴虐行径相比,这种程度的报复已经是非常克制了。顺军能成功打进北京,“三年免征”“闯王来了不纳粮”是一个重要因素,既然老百姓不纳粮,那李自成的几十万军队的衣食住行的钱该从哪出呢?不抄这些贪官污吏的家,难道学崇祯让士兵喝西北风吗?

编辑于 2020-09-02 19:40
​赞同 5035​
​456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太初有道
太初有道
以直报怨
1,794 人赞同了该回答
答案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李自成不腐化,所以才失去了军心和地主阶级,一直保持着革命性而迟迟不变质堕化为地主阶级是李自成失败的主要原因。

以下引用自顾诚先生《南明史》



应当承认大顺政权追赃助饷政策的革命性,它证明李自成虽然已经即位称帝,大将们受封侯、伯等爵,他们并没有忘记自己的穷苦兄弟,没有放弃维护农民利益的基本宗旨。处于十字路口的大顺政权在关键时刻跟不上形势,陷于茫然失措的境地。
李自成一方面采取了部分办法招徕官绅,一方面又大范围地以追赃助饷打击这个阶层。在追赃过程中官绅们巧取豪夺所得的家赀难以保住,而且往往遭到刑拷,官绅体面扫地以尽,这对于大批归附大顺政权的官绅地主来说确实是非始料所及的。官绅地主的归附大顺政权,正是为了保护自身利益不惜在政治上变节,把过去痛骂的“闯贼”李自成当作新的靠山。然而,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失望了,明朝廷中央官员被录用的占少数,地方官员由于大顺政权选用的原则是以未曾出仕的举人为重点,吸收的明朝官员所占比例很小,就整个官绅地主而言基本上处于被打击的地位。他们在饱尝铁拳之后,不胜愤慨地说:“是岂兴朝之新政哉,依然流贼而已矣。”
当大顺军所向无敌时,官绅们慑于大顺政权的兵威,一般不敢公开反抗,但已经暗中“人人饮恨,未及发也”。
有一种记载说庶吉士周钟因有文名受到丞相牛金星的重视,他积极参加大顺政权的活动,常说“江南不难平也”。一些明朝官员私下对他说:“闯残杀太甚,万难成事。”周钟回答道:“太祖(指朱元璋)初起亦然。”
其实,朱元璋在天下未定之时是“礼贤下士”的,对官员的大批屠戮和谪戍是在坐稳了皇帝的宝座以后。周钟的比拟并不适当,只是反映了被大顺政权录用的少数官员的一种希望。总之,李自成等大顺军领导人未能依据客观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政策,在接管区内大搞追赃助饷,把业已倒向自己的官绅地主推回到敌对地位,是极不明智的。
当人们津津乐道“闯王进京”后如何如何腐化变质终于导致“群众”不满,归于失败的时候,本书作者却认为正是由于李自成为首的大顺政权没有完成封建化的质变,才被汉族官绅勾结满洲贵族所扼杀。
………
许多人轻信了封建史籍对大顺军的污蔑之词,断言李自成进京后领导集团腐化变质,丧失民心,终归失败。这种观点完全不符合事实。且不说不少亲历甲申燕京之变的人士记载大顺军在京期间纪律严明;就以时间而言,三月十九日大顺军进京,四月初十日左右得到吴三桂率部叛变回军攻占山海关,十三日晨李自成、刘宗敏亲率大军离京平叛,其间最大时限为二十三天。中国历史上许多王朝肇建伊始欣欣向荣,若干年之后壮志消磨,出现文恬武嬉的局面;却没有听说过在二十天左右就腐化得丧失战斗力的。再说,大顺军失败撤离北京后,清军入京立即将北京中、东、西三城居民全部逐出,下令剃头,总不会更得民心吧,为什么没有失败呢?可见,大顺政权之所以站不住脚,不是因为领导层变质,失去贫苦群众的支持;恰恰相反,由于它尚未完成质变,继续执行打击官绅地主的政策,引起缙绅们的强烈不满,因而不可能稳定自己的统治区,把汉族各阶层人士结成抗清的一致势力。
编辑于 2020-09-02 21:02
​赞同 1794​
​207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南淮
南淮
知自己难
40 人赞同了该回答
首先,李自成以及大顺部队腐化是完全不实的指控。实际上大顺军军纪良好,相关论述很多史学家都论证指出了。

同时,李自成也对吴三桂保持了一定的警惕性。

李自成根本问题在于军事失败以及意外身亡没有指定继承人。

军事的失败导致统治崩溃,是很常见的事情。尤其在乱世。春秋战国、五胡十六国、隋末乱世、五代十国,莫不如是。金朝,立国一百余年,统治不可谓不稳固,被蒙古硬生生用军事给打垮的。更不用说北宋和辽这对难兄难弟,军事上不断失败,被迅速崛起的女真人连续灭亡。

意外身亡导致统治集团分裂,也是很常见的事情。赵国的刘曜、冉魏的冉闵,也是如此。李自成的问题不仅在于其意外身亡,还在于他没有一个自己定下的继承人。指定继承人没有,儿子也没有,兄弟也没有,这事情就很难办了。乱世之中,没有一个稳固的轴心,一个集团的分裂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赵宋立国近二十年,还畏于乱世不太平,舍子而立长君。更何况连幼子都没有的李自成集团。

李自成在山海关之战前,有足够的时间、实力去准备对吴三桂以及关外满清的决战。但是他战略上对满清不够了解和重视,导致了一片石之战的失败。从而失去了统一天下的主动权。

在九宫山之前,李自成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继承人的问题,他死之前,大顺尚且有二十多万的百战之军,然而他没有想到自己的生命的终点就在39岁。

腐败从来只是慢效药,军事成败才是决定对抗中的政权生存与否的子弹。

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并且派出徐达、常遇春北伐蒙元的时候,也是39岁。

李自成这一年正在下江南的路上,江南在他面前,探囊取物而已。如果他在九宫山没有亲自去探察地形,也许历史的走向会是另一番模样。

惋惜之余,只能感慨,历史从不给第二次机会。

发布于 2020-09-08 00:22
​赞同 40​
​4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logo
Solopace.Gem
广告​
不感兴趣
知乎广告介绍
远程办公组网工具
【免费下载】个人企业轻松联机,多终端支持内网穿透!实现远程办公的超实用工具查看详情
浪迹天涯的缪斯
浪迹天涯的缪斯
专栏“在亚洲的星空下“梦想改变世界的基层小公务员
185 人赞同了该回答
首先,明确说明——不是这样的,这不过是后世的统治者对世人的欺骗和愚弄。而且,就算这是事实,也不是李自成及其大顺政权失败的根本原因。

本人专栏中的《新创世纪》前面部分曾专门论述过此问题~~关于李自成失败的原因,几百年来,人们多归结为骄傲自满、腐化堕落等等。但是,如果认真深入地分析一下,我们就会发现,这些极易为人们所理解并接受的理由是根本站不住脚的。笔者倾向于认为,上述的所谓的“原因”,不过是后来的统治者对世人有意无意的欺骗和愚弄。首先,从历史上看,没有哪支造反者的队伍在取得重大胜利后能够完全避开骄傲自满的泥淖,这是由农民作为小生产者的局限性所决定的。根据史料记载,李自成攻入北京前后于军事部署诸方面确实颇有失误,这或可用“骄傲自满”来解释。但是,作为一名久经沙场的将军,他不可能一直处于头脑发热的非理性状态,尤其是经历了山海关之战的失利后,他怎么可能仍然会“骄傲自满”呢?因此,这一解释无法令人信服。至于“腐化堕落”的说法,乍听起来似乎很合理,而且有李自成指使手下拘押、鞭笞明朝官员勒令献金以及纵容大将刘宗敏强占吴三桂小妾陈圆圆等为佐证。但是,李自成及其部下的这些所谓的“腐化堕落”行为,难道比清军甫一入关即以武力圈占土地,强制汉人剃发,“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乃至于山西、杭嘉地区大肆屠城、杀人如麻还要严重吗?刘宗敏强占吴三桂小妾的行为,难道比清军掳掠汉族良家女子甚至在平定东南沿海时奸杀郑成功之母的兽行更加令人无法忍受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清朝为什么没有因为“腐化堕落”而失败,反而入主中原、一统华夏了呢?此外,就算李自成的起义军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骄傲自满”、“腐化堕落”的现象,但是其与两百多年后攻占并定都南京的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奢侈糜烂、任人唯亲、争权夺势直至刀兵相向的行为相比,还应算是“小巫见大巫”吧。然而,令人费解的是,李自成的队伍迅速地溃散了,直至最后覆灭;而太平天国的政权,即使经历了天京内乱的重创,即使面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也仍然坚持了十年之久。由此可见,所谓的 “骄傲自满”与“腐化堕落”根本不是李自成起义军失败的真正原因。



那么,导致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失败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很简单,是他们没有腐化堕落或者说没能彻底地腐化堕落,这导致了其最后的失败。考察中国历史上两千多年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历次农民起义的具体情形,我们能够发现这样一条规律:凡是成功的农民起义领袖,如刘邦、朱元璋等人,都是在起事初期依靠以农民和小手工业者为主体的劳苦大众的支持,因而他们此时往往会执行一些激进的、彻底的如“均田免赋”一类的革命措施;但是,一旦其能够站稳脚跟或者革命行将大功告成的时候,他们就会笼络并依靠旧的特权等级以及通过革命运动投机钻营而形成的新的特权等级,从而在事实上背叛了革命。这样,每一次农民起义,失败了自不必说,即使最后胜利了,成功地推翻了旧的王朝,结果不过是以另一个新的王朝取而代之。在由造反者组成的革命队伍中,只有极少数担任高级将领的人得到了实惠,转变为新的特权等级,而为革命的胜利做出巨大牺牲的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却没有任何的获益,仍然处于原来的受剥削、被奴役的境地中。所以,在封建时代,农民起义是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功的,它要么被旧王朝镇压,要么被新贵们建立的新王朝篡夺革命果实,从而在事实上归于失败。这种结果是必然的。因为封建社会是以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分散的小生产为基础的,在这种基础上只能产生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权而绝无其他的可能性。更先进的政权和更高级的社会,只能由未来的更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促成,而广大贫苦农民千百年来所幻想的“无人不饱暖、无处不均匀”的理想社会在当时只能是一个乌托邦。



在明末农民起义运动的各支革命队伍中,李自成的义军执行了最严明的军纪和最彻底的革命政策,“闯王来了不纳粮”,真正的均田免赋。所以,广大农民群众对其热烈拥护,“开开大门迎闯王”;所以,李自成的队伍能够屡仆屡起,最终成功地攻入北京颠覆了明王朝的统治。然而,当革命获得初步胜利后,无论其本人是否意识到,李自成已经由一个造反的农民起义领袖变成了一个需要建立王朝、巩固统治的封建帝王。这时,他最需要做的是放弃原来执行的革命政策,抛开广大贫苦农民群众,转而寻求旧地主和新贵们的支持,建立自己的王朝,稳定统治秩序。说得露骨一点,现在是他应该背叛革命,真正地腐化堕落,将千百万农民战士流血牺牲换来的革命果实攫为己有的时候了。但是,他却没有这么做,所以他失败了。纵观李自成率众起义的二十余年,我们能够发现,他始终坚持一项原则:剥夺剥夺者,即其部队所需物资、给养主要靠没收、剥夺阶级敌人——封建官僚地主——的财产获得。这里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其破洛阳、杀福王的壮举。这种做法自然能够赢得社会底层被压迫者的大力支持,也能够在短期内使队伍迅速发展壮大。但是,对于一支人数庞大且需长期作战因而需要稳定可靠的物资来源的正规军队来说,只靠这种方式筹集粮饷是行不通的,而且,必然会遭到地主阶级的敌视与反抗。因此,在同明王朝争夺民心的时候,以“闯王来了不纳粮”作为宣传口号是可以的,但是,当天下初定、尤其是明王朝的统治已经被推翻的时候,继续执行这样的政策既无必要也不可能。然而,入主北京之后,李自成起义军依旧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农民“不纳粮”、“三年不纳粮”的政策。平心而论,这的确是很公正也很革命的政策。可是,李自成能够立即遣散自己的部队吗?当然不能。那么,在这三年内,大顺朝的军队吃什么,粮饷从何而来?显然这时只剩下了最后一种途径,也是之前一直行之有效的办法,即抄没旧王朝官僚地主的家财以充作军饷。那些可爱又可怜的官老爷们啊,他们根据自己阶级两千年来的统治经验以及过去历次改朝换代时的惯例,天真地以为马上就要登上宝座掌权的李自成是又一个披着造反者外衣的“自己人”,就像两千年前的刘邦和两百年前的朱元璋一样。他们以为危险、混乱的局面已经结束了,和新贵们的联欢马上就要开始了,只要自己不跟个傻冒似的去向走投无路的明朝皇帝献愚,“死社稷”,就肯定能够保全家财、性命,甚至还会有更大的收益。然而,令他们始料未及的是,这个李自成是个真正的革命者,贯彻执行最坚决、最彻底的革命政策。于是,就有了包括吴襄在内的明朝百官被拘押、鞭笞,“缴钱不杀”的事情发生,就有了地主阶级的代表吴三桂勾结、引领清军入关,镇压农民起义的事情发生。在人类几千年的阶级斗争史中,每当阶级利益与民族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时候,剥削阶级总是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从这一点来看,吴三桂只是根据自己的阶级本性做出了正常的选择而已,所谓的“冲冠一怒为红颜”,不过是一个适时出现的、冠冕堂皇的借口罢了。



因此,李自成起义失败的直接原因是他没有执行“正确的”方针策略,即在革命获得初步胜利后没有背叛革命、“腐化堕落”到封建地主阶级的队伍中去,所以没能得到官僚、地主们的支持和拥护,反而被满汉地主阶级联合镇压了下去。李自成最后被非正规的地主武装杀害,这虽然是一个偶然事件,但却具有非常深刻的必然性和象征意义。它说明了,李自成的起义队伍始终是而且仅仅是被当做造反者对待的。从更深层的意义上来看,李自成起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其指导思想和政治理念太过先进,因而不切实际。据说,鉴于明朝末年土地兼并严重、社会矛盾尖锐以致流民四起的教训,李自成曾与部下商定,待推翻明朝夺取天下后,对有功者赏以重金珍宝而不赐给封地。再考虑到李自成起义军一贯执行的不向广大农民征收赋税而是剥夺官僚地主财产的激进的革命政策,我们发现,李自成起义军的指导思想以及所执行的政策的实质是剥夺剥夺者然后平均分配生产资料。这种政策思想集中体现了千百年来受剥削、受压迫的劳动人民最善良、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但它同时也注定了李自成起义军必然失败的命运。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原理,这种“剥夺剥夺者”、平均分配生产资料的做法,应该是无产阶级在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后所实行的政策。而李自成实行类似政策的时候却是在封建社会后期,资本主义的笋芽其时刚刚萌发露出地面,尚未引起人们的注意,当然更是远远没有达到长成参天大树进而腐朽枯萎的程度。因此,李自成的起义军注定要失败。他们的政策思想太过先进了,竟然超越历史的发展几百年的时间,当然无法获得成功;而他们的愿望和要求,也只能是美丽却无法实现的空中楼阁。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即使没有吴三桂勾结清军入关甚至在关外根本就不存在清朝这么一股政治、军事力量,李自成的事业也决不会获得最后的成功。除非改变其所执行的激进的革命政策,否则,他或迟或早必然会遭到失败。李自成执行的政策方针,体现了他作为一名农民革命领袖忠诚、正直、无私的高贵品质;然而,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正是这种高贵的品质注定了他必遭失败乃至灭亡的命运。所以,他只能成为一个悲剧英雄而决无其他的可能性。

编辑于 2020-09-08 13:43
​赞同 185​
​54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
收起​
风大 可稍息否
风大 可稍息否
春去秋来不知人生几多寒热,亲疏遇合漫历人间世态炎凉。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724 人赞同了该回答
这和腐化堕落关系不大。

或者这样说:

就算是腐化堕落,一两月也发挥不了什么作用。稍微锻炼过身体的人都知道,肌肉练出来以后,休息一两个月根本不会导致肌肉萎缩。一般要到肌肉发痒的时候,才是肌肉开始下降的开始。然后随便活动两天就又回来了。

我们固然不要低估腐化堕落的危害,也不要高估腐化堕落的威力。

如果撇开那些不实记载,那么当时的实际情况是这样的:

李自成刚刚在西安建政,与明朝展开了一些外交攻势。然后,大概是为了稳定局势、解除威胁、增加谈判筹码,开始着手对山西进行攻击。结果山西几乎传檄而下,没有遭到多少有价值的抵抗(也不是没有,宁武的周遇吉就进行了决死抵抗,打了两天)。然后李自成就顺利进了北京……

整个过程只有一个多月:永昌元年,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月初二,李自成出征。三月十九日,攻取北京。

简直就是一路平推。

结合当时各方面资料来说,李自成一开始的目标,应该仅仅是获得西北的统治权。他在1643年的十月才击败孙传庭、而后着手控制整个陕西。一直到1644年的正月,才刚刚称帝。这么说吧,在永昌元年四月一片石之战时,李自成才刚刚称帝不到四个月,占据陕西全省还不到半年。据说他之前和崇祯和谈也只是为了控制西北。

所以李自成的失败,主因其实不是他过于骄傲轻敌,也不是他腐化堕落,而是进展过快。

本来想跑个一百米,结果跑了个马拉松,更没想到接着还要打一场自由搏击,更没想到的是,自由搏击打了半场对方又加了人。

就这,一片石之战,李自成首先打败了号称阻挡清兵入关十几年的“关宁铁骑”吴三桂。接着又在清军突然加入战场的情况下,给予清军重大杀伤(据说击毙清军将领数量接近“关宁铁骑”十几年的总和,有兴趣的可以去看某个因为军事见解被我说了一回就气炸了的哥们找的资料……),然后还实现了有组织后撤……

在山西布防的时候,山西明军突然反水,李自成遭到明军背刺,一下就被迫退到了陕西。接着由于李自成再次击败了清军,清军和明军联合起来进攻李自成。李自成在成为众矢之的的情况下被迫决定战略转移,不幸遇难。

所以整个局面,有一点和毛主席评价商朝灭亡很相似:

俘虏太多,消化不了。

商朝灭亡是因为“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使商朝亡了国”。李自成的顺朝灭亡是因为“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多尔衮、洪承畴、吴三桂、史可法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使顺朝亡了国”。

有点胜利太大导致控制不住所以亡国的意思。

这也不能怪李自成。李自成也不知道朱由检已经作到了这种地步。

第一,明军但凡有一支愿意为明朝作战的可战之兵,李自成也应该是在山西和明军拉锯。

第二,明军的可战之兵但凡有一点愿意为明朝作战的意愿,他们也不该坐视明朝灭亡然后跟着清军打遍全国。

李自成进攻的时候明朝几乎没人愿意打,李自成后撤的时候明军换了清军的皮开始追击了……

当然,这个“明军”,其实主要是“关宁铁骑”。我记得有人讲毛文龙的部下为什么出了几个叛变投敌的将领,以此嘲讽竭力带着他们抗清的毛文龙。其实他们也可以讲一讲为什么“关宁铁骑”也会成建制投敌。只不过他们到这个时候忽然就变成文盲了。

朱由检到底都干了些什么,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说实话,明朝明明有大量可战之兵,但是宁可投敌也不给朱由检办事儿。能把国家搞到这种地步,朱由检这事儿办得都赶上隋炀帝了。

对于李自成来说,胜利来得太意外,敌人也来得太意外,甚至死亡也来得太意外,完全是措手不及。

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多尔衮、洪承畴、吴三桂、史可法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使顺朝亡了国。这才是主要原因。

在此鸣谢原作者。

发布于 2020-09-20 00: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723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7 08: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献忠的大西政权为何采用李自成的国号大顺为年号?
 我来答 分享 举报
5个回答#热议# 不吃早饭真的会得胆结石吗?
有抱秦琴半遮面
2012-09-19 · TA获得超过1667个赞
关注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建立的农民政权,与明朝并立。1643年在武昌初建。1644年张献忠占领成都后称帝,正式建立政权,年号大西。辖有四川省大部。
1646年清军攻入四川,张献忠牺牲,由其义子孙可望继统大西军余部。大西军后辖有云、贵两省及四川省的一部,其政权组织后一度改称兴朝。采取联明抗清战略后,孙可望接受了南明的藩封,同时取消了独立的国号,大西军及其政权成为南明王朝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更成为南明抗清事业的最后和最重要的实际核心力量。
  大西政权的历任最高领导人是:
  太祖高皇帝 张献忠(年号大西);
  兴朝帝后主 孙可望(年号兴朝)。
大西政权的败亡
张献忠攻入成都的时候,清军已经入关四个月,李自成的大顺军尚在苦守山西,南京史可法、马士英等人奉立小福王监国,天下正在混乱中。
但张献忠没能抓住这几个月的宝贵时间,他虽然也建立了政权,但并没能夯实自己的统治基础,反而因为率性妄为,残忍嗜杀失尽了民心,也摧毁了自己统治的经济基础。
明朝残余力量因为他不留余地的杀降杀俘政策而被迫拼死抵抗,并与南明福王政权取得联系,获得了正统地位;地方上稍有些力量的强者,也总是试图反抗他。
纵观张献忠在四川的所作所为,我们只能说,他虽然在谋士们的劝导下,也曾一时心血来潮想建立自己的根据地,并在这方面迈出了脚步,但骨子里,他仍然只是个“流贼”,信奉的还是罗汝才式的流寇理论:“吾等横行天下为快耳,何专土为!”只会破坏,而不会建设。
张献忠在那个纷繁动乱的时代里,不是一个具有帝王风范的领袖。他最喜欢采用的手段就是杀人,而只会杀人的皇帝,老百姓是不喜欢的。
张献忠攻陷重庆之后,随即向成都进军,并未留多少兵力守城。防守长江的明将曾英,尾随其后,于一六四五年初占领了重庆,川东溃散的明军士兵和难民纷纷归附他,重庆一时成为川东抵抗张献忠的旗帜。
对此,大西政权当然不能忍受。二月间,张献忠派刘文秀率兵三万再次攻打重庆,进抵合川,据多功城为营。多功城是南宋威抵抗蒙元而建的堡垒要塞,今属重庆渝北区。
十八日,刘文秀在此兵分两路,陆路攻佛图关,水路自嘉陵江而下,夹攻重庆。曾英得知情报后,先将老弱难民送往涪州,只留下精锐部队,准备与刘文秀决死一战。他以于大海防守嘉陵水路,在沙坪龙门设防,张天相防守佛图关陆路,并再三叮嘱这两路不得出战,任务是把刘文秀牢牢钳制住。
随后,他亲率五百轻骑兵,绕道潜出多功城。刘文秀轻敌,疏于防备,多功城被一举攻破,断了后路。曾英随即取大西军旗帜,沿嘉陵江急行,与于大海合击刘文秀主力于沙坪龙门。
当时的古战场,即在今重庆沙坪坝与石门之间一段江面上,江中有石矶两座,分水路为三,在此下游,还有数里长的鹅卵石滩涂伸入江中,在二月枯水季,与嘉陵南岸之间仅间隔数十米。
余大海以竹笼装卵石,沉入江中为堰,并以竹索、铁链横截南北,隔断嘉陵水路,自率水陆军在石矶和两岸设防抵抗。刘文秀至此后,顿兵不下。曾英遂伪装大西军,自背后突袭,于大海也趁机以水陆两路夹攻,刘文秀大败而逃,舰船损失殆尽。
曾英随即又挥师击败陆路大西军于亭溪。这是张献忠军自入川以来,遭受到的最大失败。
自成都逃出的参将杨展,也收集旧部数千人,于三月初六,自永宁攻叙州,以守备马应试偏师夜渡雪滩头,次日晨与大西军战于南岸,生擒两千余人,大西军溺死无数,南明军取得了又一次胜利。
但杨展随即被张献忠派来的孙可望击败,退到鱼腹关自守。
张献忠的处境也逐渐开始不妙起来。李自成在清军多铎的进攻下,放弃西安南下进入湖广。四月间,李自成留在陕北的部队在李过、高一功率领下,放弃延安、榆林南下,自川东北南下湖广追赶李自成主力,这支部队一路攻陷川东北太平、东乡、达州、夔州、新宁等处,大西政权的东北方门户洞开。
此时张献忠更加暴躁,遣兵四出屠戮,称之为“草杀”,作放弃四川的准备。
保宁等大城市相继被屠城,成都市民也被有计划地分批屠杀,大西军以人手验功,在验功的地方,人手堆积如山。甚至有些大西军的将士,因为实在不忍心下手,干脆自己自缢身亡或逃走。
张献忠的总兵温自让率百余骑兵逃跑,其全家被杀,温有个小儿子,粉白可爱,张献忠在孩子周身烙上万字符,称为“锦孩儿”。都督张君用、王明等数十人,都因为杀人少,遭剥皮而死,全家被屠。
被派出担任“草杀”任务的各路部队,都不敢把杀人数据报得太低,为了让张献忠高兴,大兴浮夸风。孙可望报杀男子五千五百八十余万,杀女子九千二百万;刘文秀报杀男子九千五百六十余万,女子八千八百万;李定国报杀男子九千九百余万,女八千八百万;艾能奇报杀男子七千六百余万,女子八千八百九十六万……累计数约六亿八千万人。
所以清人编撰的《明史•流寇志》说大西军,“将卒以杀人多少叙功次,共杀男女六万万有奇。”这个数据显然是浮夸的,但浮夸的根源,还不在于清人,而在于大西军上下因畏惧张献忠而编造的数据。后世所谓清人“诬蔑”张献忠之说,多把这个数据拿出来为例,认为当时四川不可能有如此众多的人口,并进而推论连“张献忠屠四川”都是清人的栽赃。
编《明史》的张廷玉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老臣,毋庸置疑,在感情上当然会有所偏向,但他对于《明史》的编撰还是比较客观的,所言基本上都能做到有所依据,这些数据虽然不可信,但通过分析这些数据的来历,我们多少可以窥见当时的一些历史背景。
把周边破坏得差不多后,张献忠先生准备离开成都,嫌自己的兵们拖家带口太累赘,杀!嫌老弱病残人马太多,杀!连自己的家口也不放过,趁醉酒把自己的幼子扑杀,醒来又以姬妾人等不劝阻为由将这帮人也杀了……
八月中,他隳成都城,焚蜀王宫,还烧掉了残存的民房,凡石柱亭栏也在其中,过大难毁者,聚柴草焚烧。成都中园有梨花数千株,每年三月三到此游赏,已是成都风俗,但这些梨树也没能躲过这一劫,被当作柴火烧掉了。
史书评价道:“屠城、屠堡、屠山、屠野、屠全省,甚至千里无人,空如沙漠,自亘古以来,未尝有也!”
他毁灭成都后,带兵北上,攻陷顺庆,屠杀顺庆居民五六十万人,并宣示城中,称四川人为“蜀獠”,说朕待蜀獠最好,而蜀獠每每要反,负朕之极,故尽屠之。
张献忠将刘进忠屯于保宁,所部多是川兵,听说张献忠尽屠川兵,都很惶恐,刘进忠就带着部队叛变,走投无路之下,听说清军已到汉中,便投降了清军。
五月中,李自成在九宫山被杀,余部陷入混乱,清廷遂以肃亲王豪格替代阿济格,统帅追击李自成的这支部队,转进汉中,准备入川消灭张献忠。刘进忠投降后,豪格便以他为向导,南下进川。
十二月十一日,清军探知张献忠屯兵于西充凤凰山,潜兵偷袭。这天清晨大雾,清将鳌拜率所部登山,张献忠部下发现敌情,向他汇报,他轻蔑地说:“摇黄贼耳!”将报信的人斩首,不相信清军来得这么快。
直到清兵已到营门,他才穿着飞龙蟒半臂,也不披甲,腰边随便插着三支箭,嘴里还咀嚼着早饭,带几个人出帐查看敌情。当时清军前锋与他只隔一条溪流,他着装太明显,立刻被担任清军向导的刘进忠发现,刘随即指示鳌拜手下蒙古章京雅布兰:这就是张献忠!
雅布兰抽箭射之,张献忠咽喉中箭落马而死。清军大呼“献贼死矣”,大西军群龙无首,大乱,孙可望等人用锦被包裹张献忠的尸体,草草将他埋葬,然后率残部突围向东逃走。
清军清理战场,发现了张献忠的尸体,将他挖出斩首,后悬挂于成都北门示众。
一代枭雄,就这样草草落幕了。他只比李自成多活了半年,这一年,是农历乙酉年,西历一六四五年。
清军击杀张献忠后,慕名进入已不成其为一个城市的废墟成都,可这个曾经的锦绣都市,在战略上,经济上都失去了价值——如今连来自异域的落后民族也觉得没有兴趣占有她了,清军随即退出成都城,向东追击张献忠残部。
张献忠的四个养子,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率部沿江东走,后折入贵州,在清军强大的压力下,也觉惶惶。
李定国、艾能奇都提议和南明政权合作,而南明唐王也表示出合作的姿态,称:“献忠所害者,兄弟也,非君父也,若降,免罪立功。”
一天艾能奇问汪兆龄:“现在老万岁死了,我们该怎么办?”汪兆龄不解他的意思,回答道:“将军们照旧行事不好么?”艾能奇大怒道:“老万岁在成都,你当宰相,不能辅佐他治国,一味劝他杀人,以致人心危惧,不肯归从,天下都把我们叫做‘贼’!今天已到如此地步,你还要劝我们做‘贼’!”即拔刀杀掉了汪兆龄,这一段对话,也客观反映了张献忠在四川的所作所为。
随后,四个养子分掉了张献忠的军队,进入贵州,在名义上投降了南明政权。
从此,这些内战英雄又走上了民族的战场。
张献忠的四个养子中,孙可望投降了清朝,并引导清军攻击自己曾经的义兄弟们;艾能奇、刘文秀先后病死,没有太大的作为;只有李定国,在南明永历帝的旗号下,和清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战,也一度取得了击杀清军敬亲王尼堪、定南王孔有德这样的辉煌胜利。
但时代的大幕既已落下,仅仅靠一两个英雄的奋战,又能改变什么呢?
一六六一年,历时十五年之久的南明永历政权覆没。
次年,也就是康熙元年的六月十一日,李定国闻知永历被吴三桂杀死于昆明,他本已重病,仍仰天大哭,吐血数升,二十七日,那个时代的最后一颗名将之星,陨落在南蛮异域,他临死前的最后一句话是:“任死荒郊、勿降也!”
这一年,李定国才四十二岁。
大西就这样的走完了他的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723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7 08:3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李赤心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李赤心,别名李锦、李过,是明末大顺顺军李自成侄子。

基本信息
本名
李赤心

别称
李锦、李过

所处时代
明末清初

民族族群
汉人


出生地
陕西米脂

去世时间
1649年

主要作品
联明抗清

爵位
兴国公

李赤心,一说是李锦、李过。

李自成自北京撤退时,命李过守延安。李闯死后,李过领其军,拥立叔父李自敬为帝,顺治二年(1645年)以二十万兵逼常德,后降明朝湖广总督何腾蛟,封兴国侯,守荆州,并改名李赤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723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7 08:3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李自敬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李自敬,男,李自成三弟,在李自成死后继位,后不知所踪。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李自敬

国籍
中国


民族


年代
明末

人物生平

李自成死后继位,(一说被自成手下推举)。尊李自成为先皇,率领李自成部下抗清,败后不知行踪。《明史》也记载,李自成死于湖北通城。大顺军余部称李自成为先帝,其妻高氏为太后,李锦推举李自成三弟李自敬为首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723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9 09:27:2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判词解读25:李纨判词图谶曲词解读二;如冰水好空相妬,如冰是雪,好是女子,空相是佛教用语,妬是女得石;枉与他人作笑谈:王一贴笑话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230】


(接上文,李纨判词解读)

如果您认为宝玉和王一贴说的“妬病方子”、“疗妬汤”是“笑话”,不是“正言”,那就再看“正言谈妬意”。

不是孤证,“王熙凤正言弹妬意”,在回目中明确指明了“妬”。而且,“谈”的正是“妬”之意,可作为“妬病方子”解读的验证。

在宝玉说“耗子偷香玉”笑话后,20回“王熙凤正言弹妬意”,这回一直在说偷玉的耗子。先写“耗子精宝钗撞来”,然后写了一对耗子袭人、麝月。还有一个非常隐蔽,甚至没露面,“使人看不出,听不见”的耗子,李纨:

贾环掷骰子,“分明是个幺”。贾环说“欺负我不是太太养的”,宝钗忙劝他:“好兄弟!”然后宝玉走来,提示他家凡作兄弟的都怕哥哥。宝玉想着“弟兄们……况且我是正出,他是庶出”。

“二爷”宝玉走来,提示“兄弟、哥哥”。注意也是正出,也是太太养的“兄弟、哥哥”还有谁?大爷贾珠!贾环行三,宝玉行二,贾珠行“幺”,“幺”字重复了三次。宝钗说莺儿:“越大越没规矩,难道爷们还赖你?”提醒读者:最“大”的爷们是谁?大爷贾珠!

贾环回去后被赵姨娘骂,可巧二嫂子凤姐听到了,说“环兄弟”,“还有太太老爷管他呢”,“环兄弟出来!跟我顽去”。凤姐向贾环道:“你也是个没气性的。时常说给你:要吃,要喝,要顽,要笑,只爱同那一个姐姐、妹妹、哥哥、嫂子顽,就同那个顽。”

前面是用“二爷”宝玉出场来指出“大爷”贾珠,现在又安排“二嫂子”出场来指出“大嫂子”李纨!数数看,从“贾环也过来顽”,到“史大姑娘来了”,有多少个“顽”:18个!

作者用18个“顽”字,提醒李纨的“纨”。读者还看不出李纨?

爱同那一个姐姐、妹妹顽,可以;同哥哥顽,也行;同嫂子顽?像话吗?凤姐说“环兄弟出来!跟我顽去”,也是把他送到后头顽去了。所以,“嫂子顽”、“那个顽”,明显是向读者指出:“嫂子纨”!

凤姐说“我先打了你”,然后突然提到“恨的你哥哥牙痒”,还是用贾琏这个“你哥哥”,和我这个“二嫂子”作为提醒,贾环还有个更大的“你哥哥”:大哥贾珠,大嫂子李纨。

所以,反面看,这回“正言谈妬”之意,谈的不是表面的妬妇赵姨娘,甚至不是“妬妇”嫉妒之意。而是李纨之“妬”,向读者揭示李纨这个“偷玉”的耗子。

“妬”病“方子”,是女石“一贴”,便解开了“妬”这个异体字之意。李纨偷玉,此女得石,便是李纨之“妬”。

所以李纨住处取名为“盗香村”!“偷香玉”,几乎向读者揭明了。

李纨这个“偷玉”的耗子,变作“假小姐”,是假相,即空相。

解开了“空相”和“妬”意,则李纨这句谶语便可迎刃而解了。



如冰水好空相妬,枉與他人作笑談:

这两句末字,是“談”“妬”。末句末字,是“笑談”。

跟“谈妬”有关的“笑谈”,有两个非常明显:

一个是宝玉说的“耗子偷香玉”笑话,说完就“正言谈妬意”。

一个是宝玉和王一贴说的“妬病方子”和“疗妬汤”笑话。

宝玉说“耗子偷香玉”笑话,其后“正言弹妬意”,谈的正是“妬”之意。用18个“顽”字,和“嫂子顽”、“那个顽”,指出“嫂子纨”,偷香玉的耗子李纨。

然后宝玉读《庄子》的《胠箧》,还是在说“宝玉”和“盗窃”,书中这段反面一直说的是“偷玉”的话题。

宝玉读《庄子》,是《胠箧》篇,讲的正是盗窃的大盗。而且作者特意摘引了“擿玉毁珠”这段文字,指明了小盗“偷玉”。前一段呢?赫然是“窃国”!这句“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无人不知。

《庄子》,《胠箧》,“大盗”、“小盗”,“盗玉”、“窃国”,这些是以前的秀才都熟知的段子。

所以用宝玉读《庄子》,典故说的便是“大盗”、“小盗”,“盗玉”、“窃国”。也就是宝玉特意给读者讲的“耗子偷玉”。

如冰:是“雪”,《庄子》“肌肤若冰雪”,“雪”即薛家,满清。

水:是满清关键字。“金”、“水”是满清最主要的关键字。

好:女子。

空相:佛教用语,假相。耗子偷香玉,变的假小姐,是假相。

妬:女得石。

对李纨的“妬”,解为“耗子偷玉”成功,女得石。

如冰水好空相妬:薛家满清的女子,假扮香玉,偷得玉玺。

枉與他人作笑談:王一贴与他人说笑话,便是王一贴给宝玉茗烟他们说的“疗妬汤”笑话。



第十二支〖晚韶华〗:

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

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

只这带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

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

气昂昂头带簪缨,气昂昂头带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

威赫赫爵位高登,威赫赫爵位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

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解读:

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

镜花水月,都是假相。

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

华去,何迅!

美韶华,表面意思很清楚:美好时光。

李纨之曲,为什么名“晚韶华”?

表面言“韶华”之“晚”,虽美已去。

“韶”字有多义:

“【說文】虞舜樂也。【書·益稷】簫韶九成。

【玉篇】繼也,紹也。【禮·樂記】韶,繼也。

又【集韻】一曰美也。【韻會】凡言韶華,韶光,取此。”

所以,一般说的“韶华”,就是指美好时光。

但《红楼梦》中的曲词谶语,显然不一般,常用多义另有所指。

华:华夏。韶:继也。则“韶华”,是“继华”。

晚:后也。比如:晚娘,是继母。

所以,“晚韶华”,反面看:后继华。

崇祯死后,谁继华?是孝庄带着六岁的顺治,这对儿孤儿寡母。

李纨、贾兰这对儿“偷玉”的假小姐、小耗子,安排到贾府中,还是孤儿寡母的特征。

跟之前解读的孝庄、顺治继承了“亡朱”,也全都一致、一贯。

绣帐鸳衾、镜里恩情,正适合年轻守寡的孝庄。



只这带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

带“珠”冠,“朱”冠李戴,继承了贾珠,即继承了“亡朱”。

披凤袄,几乎是“穿龙袍”了,孝庄成了满清的最高掌权者,却抵不了无常性命。“无常”是佛教名词,一切因缘生,终将灭,所以佛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什么也抵不了,到头一梦皆空。

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

此人老来富贵,爵位高登。但这句话也明确指出此人不积阴骘。

为什么说李纨不积阴骘?反面看,“爵位高登”是建立在侵略、屠城、“白骨如山”之上的血淋淋的历史。



气昂昂头带簪缨,气昂昂头带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

簪缨指显贵。是说此人后来显贵,显贵到什么程度?皇帝的娘,满清的最高掌权者。注意此人胸悬的是“金”印,“金国”之印!

威赫赫爵位高登,威赫赫爵位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

爵位高登,黄泉路近。再高的爵位,也抵不了无常性命。

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与“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一样,留下的,也只是虚名儿。并照应首句,镜花水月,都是假相,就是“空相”。



点击看上一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723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9 20: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判词解读21:王熙凤判词图谶曲词解读;张岱《冰山记》,戏剧《冰山》,雌凤、凡鸟典故,明确指出魏忠贤;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226】


12.14 王熙凤
图:

后面便是一片冰山,上面有一只雌凤。

谶: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解读:

冰山、雌凤、凡鸟:明确指出了王熙凤的反面人物----魏忠贤。

明末张岱的《冰山记》,写的正是魏忠贤之事。据张岱记载,魏忠贤死后,当时有戏剧传奇,名为《冰山》。而且张岱还删改过剧本,改后仍名《冰山》。此戏在当时为大众熟知,在城隍庙上演时,“观者数万人”。所以《冰山》这个演魏忠贤的戏剧,在明末广为人知。

再看“雌凤”:雄为凤,雌为凰,所以司马相如作赋《凤求凰》,向卓文君求爱,是男求女。

54回庆元宵,有段说书,“叫做《凤求鸾》”,说的很明白是“一位公子,名唤王熙凤”。这个《凤求鸾》的“凤”也是“公子”,男子。而且作者有意点明了:“这是二奶奶的名字”。

还有58回的回目“杏子阴假凤泣虚凰”,是小生藕官哭祭小旦菂官,“凤泣凰”还是明明白白地对应藕官祭菂官,生哭旦,男泣女。

所以书中多次在重复强调:“凤”为男,为雄。不是孤证。

雌凤,相当于说女男人,是雌雄人。什么样的人才能算雌雄人?在贾府这样的朱明皇家、皇宫里,太监就是雌雄人。而且这个太监能当家理事,作为王夫人天启帝朱由校的代理人,很容易认出魏忠贤。

65回贾琏的小厮兴儿向尤二姐说王熙凤的那些话,“心里歹毒,口里尖快”,“没有不恨他的”,“他说一是一,说二是二,没人敢拦他”,“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都占全了”。从反面看,说的不就是魏忠贤嘛。

“凡鸟”这个典故,大家基本上都知道,出自《世说新语·简傲》:

“嵇康与吕安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驾。安后来,值康不在,喜出户延之,不入,题门上作“凤”字而去。喜不觉,犹以为欣。故作凤字,凡鸟也。”

《简傲》篇写的都是名士风流、放荡不羁的小故事。此“凡鸟”是第四则,前两则写的是阮籍,三、四则写的是嵇康。

嵇康、阮籍,是什么人?

“魏”国人,“竹林七贤”的领袖。

我们一般笼统地说“竹林七贤”是“魏晋”名士,而阮籍、嵇康是在司马炎登基、西晋开始的266年之前都已去世,所以都是“魏”人,而非“晋”人。

“魏”人,指出了魏忠贤的姓。“竹林七贤”的“贤”,更是指出了魏忠贤之名!

所以说“冰山”这个演魏忠贤的戏剧,和“冰山记”这个写魏忠贤的文章,还有“雌凤”这个“雌雄人”的特征,以及“竹林七贤”和“魏”人,齐刷刷地指向同一个人:魏忠贤。您还觉得是巧合吗?不是作者有意的设计?

凡鸟偏从末世来:

在“十二钗”正册中,不是皇帝,就是皇子,至少也是孝庄这样的皇帝亲娘和皇帝奶奶,只有王熙凤魏忠贤是个“凡鸟”----不是皇家之人。那么,一个雌雄人、太监,为什么能入“十二钗”正册呢?如果这个太监是“九千岁”,就可以。毕竟皇子才是“千岁”嘛。

这个不是皇家的“凡鸟”,从末世来。从书中多次出现的唐寅,到《红楼梦》这部书刊印的乾隆时期,只有一个末世:明末。

书中多次出现“末世”,是一个明显的时代信息。

清朝,从顺治登基,入关、平南,到康熙平定三藩、收复台湾,直到乾隆时期,称“康乾盛世”。书中何以多次重复强调“末世”?这是清朝论不可回避的问题之一,必须有合理解答。

都知爱慕此生才:

都知道,也都羡慕,王熙凤此人的才能。什么才能?早在二九,“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便已显露端倪。而且,回末:“不知凤姐如何处治,且听下回分解。正是: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

这个“裙钗”,是“齐家”?还是“治国”?作者问,“谁治国”?

王熙凤当家理财的才能,正是魏忠贤的写照。魏忠贤把持朝政之时,国家能支撑袁可立、孙承宗的关海水陆对敌战争态势,对“金”国形成水陆挤压打击。增置炮台,打造战舰,在山东、大连到宁远卫的广阔海域,“舳舻相接”,张盘等猛将率水军飞船往来,攻袭于辽海各岛间,战线绵延至千余里。“出纳战舰,首尾相接,万橹千帆,簇簇其中”。这样的兵戎之盛,这样的战争规模,得花多少钱?战争打的是什么?钱呐!

还有袁崇焕的宁远大捷、宁锦大捷,如没有魏忠贤的粮饷供应、后勤补给,能打胜吗?灾情严重,魏忠贤还时不时能赈灾。至少闯王高迎祥、王和尚他们的“三十六营”农民起义,都是在魏忠贤死后,才活不下去了,揭竿而起的。李自成、张献忠等率众起事就更晚了。

王熙凤的“才”,还有一个,很突出,就是哄贾母、王夫人高兴。

看她刚一出场:“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一句话捧了两个人。

“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欢喜,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竟忘记了老祖宗!你说该打不该打?

《红楼梦》中,凤姐的说笑,堪称一大看点,经常逗得贾母开心。以致于中秋家宴,贾母说“偏又把凤丫头病了,有他一人来说说笑笑,还抵得十个人的空儿。”看领导评价:抵得十个人!

这种“说话的艺术”,有些人就是能无师自通,天生就有这艺术细胞,一开口,便天花乱坠。

我们现在看到魏忠贤的史料,基本都是“谄媚”、“受宠”,专权,排除异己等,却不说此人当家理财等方面,明显有缺失。别的不说,排除异己也得有能力啊,否则早被一拨一拨的异己给排除了。能玩转这样一个庞然大国的政治、经济,把上下都玩弄于股掌之中,没“才”能办到吗?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能够“只手遮天”,得有多大“才”,可想而知。

从书中对王熙凤的刻画,能看得出红楼作者对魏忠贤非常了解,才能画皮画骨,入木三分。在红楼作者看来,魏忠贤就是王熙凤这样的人物:其把持朝政,就如同王熙凤当家理事,而天启帝朱由校对魏忠贤的放纵,也正如王夫人不管事的态度,当然建立在王熙凤有当家理财之“才”,没把家给当烂了。这是比较客观的。一方面刻画魏忠贤心里歹毒,口里尖快,嘴甜心苦,两面三刀,草菅人命,收取贿赂,无人不恨,又没人能拦。太会说话了,总是能在合适的时机说出贴合皇帝心意的话来,把皇帝哄得高兴,看不出其歹毒奸恶。另一方面,放眼假府,除了三姑娘探春,把这个家让谁当能胜过王熙凤?从王夫人这个天启帝的角度来看,把这个国家让谁当能比魏忠贤更强?能比魏忠贤更忠心?能比魏忠贤更省心?

所以书中这个雌凤、“熹”凤,既让人恨得牙根儿痒,死有余辜,又让读者惜其当家理财之“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

脂批提示了“拆字法”,前文在解读王熙凤的章节解过,这里只简述结果。

前面既有“一”、“二”,则“三”不宜与“人木”组合拆字。

“人木”,可拆为“朱”字、“休”字。前面是从、令两个动词,则不宜拆作名词“朱”,也拆作动词的“休”字更合理。

所以拆字结果为:一从、二令、三休。(前人早拆解过,赞同)

一从、二令、三休,作为谶语指出此人的三个阶段,开始委曲从顺,后来威重令行,最后万事皆休。

前八十回只能看到王熙凤的第二个阶段。14回协理宁国府期间,“凤姐儿见自己威重令行,心中十分得意”,已点明了“威重令行”,正是二“令”。此前的“从”,在出嫁前,并无管家权力,遵从三从四德的大家小姐。此后的“休”,在八十回后才能看到。

看王熙凤反面的魏忠贤,明显也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权倾天下,及其之前、之后。

第一个阶段是人下之人。开始是个混迹街头的泼皮,欠下赌债,走投无路,于是净身作了太监,直到伺候朱由校母亲王才人的膳食,一直都是无权无势,只能委曲从顺。

第二个阶段,在朱由校登基后,短短几年便上升为“九千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专擅朝政,威重令行。

第三个阶段,在崇祯继位后,从当年十月中旬,魏忠贤遭弹劾,然后辞去职位,再被贬去凤阳守皇陵,到十一月初六上吊自杀,总共不到一个月。魏忠贤从手握大权到万事皆“休”,仅仅十天。

哭向金陵事更哀:

上面说的第三个阶段,三“休”的结果,正是哭向金陵、事更哀。

魏忠贤被崇祯贬去凤阳守皇陵,离京南去,便是“哭向金陵”。

因为平时大家都恨魏忠贤,只是莫可奈何,现在便痛打落水狗,墙倒众人推,弹劾奏折纷至沓来。崇祯又下旨,将魏忠贤缉拿回京。魏忠贤心里明白,回京只会死得更惨,于是在旅店中,痛饮至四更,上吊自杀。

所以,“事更哀”是相对于“哭向金陵”而言,指王熙凤魏忠贤在“哭向金陵”途中,求生不得,半夜里自缢身亡。



第十支〖聪明累〗: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

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呀!一场欢喜忽悲辛。

叹人世,终难定!

解读: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典故用苏、黄之诗。

黄庭坚的《牧童诗》:“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及苏轼的《洗儿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指出此人聪明反被聪明误,机关算尽,作恶多端,草菅人命,到头来反算了自己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魏忠贤“喜事尚谀”,媚上邀功,同书中王熙凤爱揽事,好卖弄。“独是凤姐一人周全承应”,“也不把众人放在眼里,挥霍指示,任其所为,目若无人”。

生前操碎了心,灵性不通,至死不悟。

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

以家比国,在国家安宁之时,作为当家人,虑不到败亡倾颓之危,不做打算,不知日盈则亏,盛筵必散。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

枉费机心,操劳半世,收金纳贿,到头来只是替他人作嫁衣裳。

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在元春、迎春的曲中,都出现过“荡悠悠”,是吊死、勒死时的用词。元春永历帝被吴三桂用弓弦勒死,迎春弘光帝也被满清勒死,符合“金累丝凤”,即“金勒死凤”。

此人的“荡悠悠”,也是上吊、勒死时的写照,人在空中的濒死感觉。

“三更”,指出此人死的时间,是在半夜。

死法、时间,这样的细节,都与魏忠贤完全吻合。

忽喇喇似大厦倾:

王熙凤倒台,在八十回中看不到。看魏忠贤,如大厦之倾,比喻此人的势力倒台,“忽喇喇”特意指出倾倒之快。

从十月二十六,贡生钱嘉征上疏,列举魏忠贤十大罪状,魏忠贤震恐,引疾请辞,想保性命。几日后崇祯下旨,贬魏忠贤去凤阳守陵。在去金陵途中,没几天崇祯又下旨,将其缉拿回京治罪。十一月初六,魏忠贤在半夜里上吊自杀。所以魏忠贤从大权独揽到死,仅仅十天。

此时,“荡悠悠”、好似梦,正是死前回望,从权力巅峰到死之将至,真是“忽喇喇似大厦倾”。

昏惨惨似灯将尽:

“昏惨惨”是濒死状态,照应上句“荡悠悠”,气若游丝,油尽灯枯,魂消魄散,人之将亡。

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叹人世,忽喜忽悲,难以逆料。昨日还是万人之上,大权独揽;今日忽然走投无路,求生不得。人世难定,人生如梦!

此曲细节,深合魏忠贤。读者也容易看出,书中的王熙凤,反面正是魏忠贤的化身。



点击看上一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723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0 15: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五=====九凤为谁鸣?【】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1032&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红楼梦中最巧妙的设计:李纨、贾兰,著名的孤儿寡母孝庄、顺治 + 为什么宝钗说“绿蜡”故典?“蠟”是“虫鼠”,“玉”被“虫鼠”偷了!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40】



宝玉说:“我因为闻你香,忽然想起这个故典来。”黛玉笑道:“饶骂了人,还说是故典呢。”一语未了,只见宝钗走来,笑问:“谁说故典呢?我也听听。”黛玉忙让坐,笑道:“你瞧瞧有谁!他饶骂了人,还说是故典。”宝钗笑道:“原来是宝兄弟,怨不得他,他肚子里的故典原多。只是可惜一件,凡该用故典之时,他偏就忘了。有今日记得的,前儿夜里的芭蕉诗就该记得。眼面前的倒想不起来。别人冷的那样,你急的只出汗。”

宝玉说“香,故典”,宝钗说“故典,别人冷”,这里“冷”的别人当然是宝钗,又强调宝钗的“冷香”,而且这一段都在重复“故典”。

黛玉重复“饶骂了人,还说是故典”,是告诉读者,宝玉说的笑话是骂人,当然不是骂黛玉,是骂耗子偷香玉!其次也强调“故典”。

宝钗说的“故典”,显然和宝玉黛玉说的“故典”不同,宝钗说的是元宵夜的“绿蜡”故典,对比:

绿玉春犹卷,红妆夜未眠。

绿蝋春犹卷,红妆夜未眠。

“玉”字的地方,变成了“蝋”,被“虫鼠”取代了,被偷了。

说明:“蜡”的繁体字“蠟”,异体字为“蝋”;“鼠”的异体字为“鼡”。“蝋”是“虫鼡”二字合成。

庚辰本的“蠟”,右边写的不是“鼡”,是另一个异体字:“蠟”的右下角换为“蝋”的右下角,如下图:

蠟、臘:庚辰本写作



电脑上出不来,所以我都用“蠟、臘”,特此说明,右边是“鼠”。

元宵夜,宝玉拭汗说想不起什么故典,宝钗说“把绿玉的玉字改作臘字”,宝玉问“绿臘可有出处?”宝钗说“唐钱翊咏芭蕉诗头一句‘冷烛无烟绿臘干’”。错误:把“蠟”全错写为“臘”了,把诗人“钱珝”错写为“钱翊”了。“珝”是玉名,“玉”旁也没了,故意的。

却在“绿蠟春犹卷,红妆夜未眠”中,把“蠟”写对了。这是典型的用错误提醒读者:“蠟”是“虫鼠”,“玉”被“虫鼠”偷了!

钱珝的芭蕉诗:

冷烛无烟绿蠟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绿蠟春犹卷”是化自前两句。后两句:藏何事?暗拆看。

“玉”改“蠟”,藏何事?作者让读者“暗拆看”,把“蠟”拆开看:“虫鼠”!读者就知道“玉”为什么没了,是被“虫鼠”偷了。

所以,宝钗说的故典,就是“‘虫鼠’偷‘玉’”。与宝玉说的“耗子偷玉”的笑话,差别在“虫鼠”。“虫鼠”范围更大,以后讨论。

宝玉黛玉说的“故典”,是骂耗子偷玉!骂耗子巧偷朱明江山!

故典:是过去的、大家都知道的事。明朝江山被巧偷,确是故典。

1644年三月,李自成破京,崇祯吊死,吴三桂首鼠两端,以借清兵报君父之仇为由,暗投满清,一片石大败李自成。多尔衮领着清兵,以吴三桂的仪仗为前导,兵不血刃,占领京城,打着“为明剿贼”的旗号,持续剿杀李自成农民军。然后迁都北京,十月初一,七岁的小顺治在北京即皇帝位,“定鼎燕京,以绥中国”。其实满清窃据中华的本质此时已很清楚了,但弘光的南明朝廷以“联虏平寇”作为国策,并未把满清作为敌人,结果是清兵南下,南京投降,弘光灭亡。至此北京、南京两京都落入满清之手,隆武、永历才和农民军联合,共同抗清,但大势已去,终为清灭。

所以“清兴替明”的过程,在明朝遗民看来,就是满清巧偷大明江山!而且总是感慨满清“得国太易”,而不反思明末、南明的昏庸荒唐,腐败透顶,党争内斗,残杀功臣,剿杀饥民,老百姓没有活路,只能饿死、造反二选一,谁会乖乖饿死?从我们今天客观来看,明朝不亡才没有天理,只不过是亡于谁手而已。但是,我们读红楼梦,应“设身处地”,作者的立场显然是,以冷香宝钗为代表的“金”,是一群“打劫”的耗子,偷米偷豆偷玉,不光打劫米豆人畜,还趁火打劫,巧偷明朝江山。

最后巧偷得到明朝江山的,既不是老耗子努尔哈赤,也不是宝钗皇太极,而是顺治、孝庄母子,完全符合历史。顺治、孝庄这对儿明末清初最著名的孤儿寡母,便是贾府中的孤儿寡母李纨、贾兰。红楼梦中这样的设计真令人拍案叫绝:朱亡了,李自成、南明都没成事,真正的接替者是顺治,而顺治只是个七岁(中国古时只说虚岁,按年头算,最简单,没有周岁概念)的幼儿园小朋友,真正的掌权者是幕后的孝庄太后,多尔衮、多铎等实权派都是实际执行者。所以红楼梦在第一回便写贾“珠”亡了,贾珠作为荣府长孙,不是代表一个人物,是代表“朱”。把李纨、贾兰这对儿孤儿寡母,嫁接在亡“珠”之处,非常巧妙,最终继承贾珠、得到贾府遗产的,正是贾兰,不但正面情节合情合理,而且反面故事符合历史,并且非常隐蔽,做到了真事隐,即使与宝钗皇太极一同出现在书中,也一直是孤儿寡母形象,“使人看不出、听不见”,扮猪吃虎,耗子偷玉,最终得到明朝江山。所以第五回李纨的曲子中有“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一幅平步青云、赫赫高位的景象,注意此人悬的是“金”印。

红楼作者的脑洞确实非常之大,其构思设计既让人目瞪口呆,又似乎合情合理,不要说放在几百年前,即便在当今小说横行之世,民智大开思想进步之时,如此巧夺天工的构思设计也属罕见。

“耗子偷香玉”,可以说是本书的故事梗概,而“日暖玉生烟,月明珠有泪”则揭示了另一个重要秘密:明朱泪!是作者一把辛酸泪。为什么如此重要的信息出现在同一回中?出现在三九的第一回,全书第十九回,是作者强调三和十九:三月十九,明亡之日。

对三和十九的特意安排,绝非偶然,看三十九回:刘姥姥李自成偏偏在这一回又进了贾府,讲故事说:

“茗玉小姐生到十七岁,一病死了。”

“如今人也没了,庙也烂了。”

“我们村庄上的人还商议着,要打了这塑像,平了庙呢。”

刘姥姥说的茗玉小姐、茗玉之庙,不就是崇祯皇权、崇祯朝廷吗?被刘姥姥平了庙,人也没了、庙也烂了,不就是甲申年三月十九吗?

所以宝玉说:平了庙,罪过不小!

所以这些安排绝非偶然。显而易见,红楼作者在写作之前,先做了完整的框架设计和总体布局,跟我们软件工程先要做架构设计一样。无论这本书有没写完,其总体框架是完整的、确定的。

宝钗来接茬,说故典,说“眼面前的倒想不起来”,是提醒读者,宝玉“眼面前的”就是宝钗这个耗子,还遇见一对耗子袭人、麝月,因为宝玉说洞里有一群耗子。而真正偷玉的耗子很隐蔽,正如宝玉所言,“使人看不出、听不见”,所以作者写的也很隐蔽,用了非常高妙的技法,让我们仔细看清李纨、贾兰这两只耗子。



点击下一个:宝玉为什么批稻香村?盗香村!+ 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不是归宁父母,不是爱护学生 +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2-07 16:4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723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0 15:3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宝玉为什么批稻香村?盗香村!+ 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不是归宁父母,不是爱护学生 +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41】



4.2 李纨住在盗香村
17回,贾政带宝玉游大观园。从潇湘馆出来,向东青山斜阻,是大主山,然后向北转过山怀,“隐隐露出”“稻茎掩护”的稻香村。

宝玉说:“又有古人诗云:‘柴门临水稻花香’,何不就用‘稻香村’的妙?”这里有错:“柴门临水稻花香”是明人诗句,源自唐诗许浑的“野门临水稻花香”,宝玉说“古人诗”应指唐诗,却故意把“野门”错写为“柴门”,是用错误提醒的方法。众人的反应是,一发哄声拍手道妙。贾政的反应是,一声断喝:“无知的业障!”

错误提醒什么?众人为何道妙?贾政为何断喝?稻香村:盗香村。宝玉直指李纨“盗香”!有人说李纨还没住到这里,怎么能说李纨?不能死脑筋,赞住处、批住处,就是在评论以后住在这里的人物。

步入茆堂,贾政问宝玉:“此处如何?”宝玉答:“不及‘有凤来仪’多矣。”贾政听了道:“无知的蠢物!你只知朱楼画栋,恶赖富丽为佳,那里知道这清幽气象。终是不读书之过。”注意两个关键字:朱、清,宝玉说此处不及潇湘馆,贾政说“你只知朱”,“那里知道这清”?是摆明了说潇湘馆是“朱”,此处是“这清”。贾政重复“无知”,并说“不读书”,在说宝玉吗?是说读者,要读者仔细读书,看出贾政和宝玉父子俩在说什么,要知道“稻香村”是在说“盗香村”。

宝玉道:“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虽百般精而终不相宜。”贾政气的喝命:“叉出去!”贾政为何又夸张表演?看宝玉的话:“非其地而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非其地、非其山,就差明说“强占我江山”了。

宝玉题联:“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此联用了两个典故:《葛覃》、《泮水》。

诗经《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薄污我私,薄浣我衣。
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表面看起来,此典“归宁父母”,深合“元春省亲”。

但“葛覃”二字何义?葛藤蔓延。“藤蔓”是答案在前的手法,随后去了蘅芜苑,蘅芜苑的特点便是:“藤蔓”! “一株花木也无”。我们用关键字“朱、花、木”来看“一株花木也无”,就非常清楚。

诗经《泮水》:

思乐泮水,薄采其芹。鲁侯戾止,言观其旂……
思乐泮水,薄采其藻。鲁侯戾止,其马蹻蹻……
思乐泮水,薄采其茆。鲁侯戾止,在泮饮酒。
既饮旨酒,永锡难老。顺彼长道,屈此群丑……
明明鲁侯,克明其德。既作泮宫,淮夷攸服。
矫矫虎臣,在泮献馘。淑问如皋陶,在泮献囚……
既克淮夷,孔淑不逆。式固尔犹,淮夷卒获……
憬彼淮夷,来献其琛。元龟象齿,大赂南金。
表面看来,“好云香护采芹人”是爱护学生贾兰,或者用采芹表达准备迎接大典的喜庆。

古时学宫有泮水,入学则可采水中之芹为菜,故称入学为采芹,称学生为采芹人,来源便是此诗“薄采其芹”。引用此诗还表达第二层意思,泮水采芹之“乐”,是忙并快乐着,准备迎接鲁侯大典的喜气洋洋,符合准备迎接元妃之大典和喜庆。这都是正面读。

反面读,要问准备迎接鲁侯大典的原因是什么?是鲁僖公征伐淮夷,凯旋而归!然后写明明鲁侯,既克淮夷,淮夷卒获,众将献俘,屈此群丑,在泮饮酒,庆祝胜利的场面,结果是淮夷攸服,献琛赂金。

东夷:《尔雅注》云“九夷在东”,有淮夷、莱夷、鸟夷、岛夷等。

淮夷:《通志·氏族略》记载,淮夷,在淮河流域。西周初年,曾参加管蔡、武庚反周的叛乱,周公东征,武力征服。厉王无道,再次反叛。召公用兵,始表臣服,但一直没得到周王朝承认和封赠。

秦以后,东夷的概念发生了变化,专指东边非华夏的域外文明。

鲁僖公是春秋名人,而他爷爷、奶奶、父亲、叔父比他更有名。

他爷爷鲁桓公,以一国之君而惨死闻名。娶了个齐国美女文姜,齐国出美女,随便出个这姜那姜都是倾国倾城、国色天香。最著名的便是诗经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庄姜,嫁给卫侯,羡煞后生,却遭冷落,漫漫长夜,无人陪伴。这个卫侯,娶个绝世美女,往深宫里一放,眼不见心不乱,让她寂寞,让她写诗,燕燕于飞,之子于归,看着她成长为中国第一位女诗人,流芳百世,这思想境界,绝非常人。感觉这卫侯怎么跟孙猴一个“德性”,把七个仙女都定住不能动了,却跑到别处偷吃偷喝,真是千夫所指:不如禽兽!这文姜和姐姐宣姜也不例外,都是国色天香,色香到什么程度?宣姜本来是嫁给卫国太子的,但卫宣公听使者说了宣姜的美貌后,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在迎亲路上筑新台,然后自己跑到新台,亲自迎娶了宣姜,并亲自洞房!而且一直居住新台,朝欢暮乐,“淫不避人,如鸟兽耳”,更禽兽不如!令人感慨:历史的戏剧性总是远远超越戏剧!剧情的发展更加证实了这点:这样禽兽不如的父亲,却生了两个至仁至义的儿子,真是苍天瞎眼!宣姜生二子,长子寿仁义,次子朔阴险。原太子急子仁孝非常,并未忌恨父亲,与寿禀性相近,兄弟亲爱如同胞。15年后,儿子们都大了,阴险的朔陷害急子,与父亲密谋杀掉急子,你没看错,是与“父亲”密谋,便是禽兽国君卫宣公,派急子出使齐国,在途中安排刺客杀之。这样狗血的剧情,却有一个震撼人心的结局。公子寿得知阴谋,忙赶上兄舟,如实告诉了急子,劝他出奔别国。急子流泪道:“君父之命,不可以逃。世间岂有无父之国,我能逃到哪里去呢?”寿感兄仁孝,愿代兄去死,以践行为由,劝酒灌醉了,留书“弟已代行,兄宜速避!”持兄使节而去,被刺客所杀。急子酒醒,看书大惊,只恐“误杀吾弟”,全速赶路,然后呢?……然后,也被刺客杀了。兄弟争死,令人动容,国人伤而思之,便是诗经《二子乘舟》,咏此兄弟情义,千古流传: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但此事的结果是:两个人头送回,卫宣公面如土色,受惊生悲,半月而亡。剩下唯一的烂人公子朔,没想到一箭双雕,顺理成章继承君位,就是卫惠公。所以有谁再说什么善恶有报、举头三尺有神明、上帝爱你们、佛祖保佑,对着这两颗死不瞑目的人头说去。有人说兄弟俩为何不想方设法逃难保命,好死不如赖活着,无辜被杀太不值了……。好,继续想,你就快找到我们失落的文明、古人的高贵了。在一个笑贫不笑娼的年代,什么都要放到天平上去称的世界,怎能理解中国古人推崇备至的“义”字?如何理解情义之无价!如何理解灵魂的高贵?在落后文明屠杀先进文明的过程中,我们失落的岂止是诗情画意!我们高贵的中华文明,也如二子乘舟,“泛泛其逝”……



点击下一个:为什么贾政说宝玉不读书?+ 宝玉、黛玉、元春都指出:李纨盗香!+ 为什么李纨射瓢?说一个葫芦就是一个瓢 + 王夫人和李纨贾兰关系正常吗?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2-07 16:4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723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0 15: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五=====九凤为谁鸣?【】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1032&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为什么贾政说宝玉不读书?+ 宝玉、黛玉、元春都指出:李纨盗香!+ 为什么李纨射瓢?说一个葫芦就是一个瓢 + 王夫人和李纨贾兰关系正常吗?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42】



那他这个奶奶文姜又是怎么干的呢?再一次证明了戏剧的苍白浅薄、望尘莫及。文姜在出嫁15年后,儿子已十几岁时,带着丈夫回娘家,却与时为齐国国君的亲哥哥共度春宵,这人物、时间、地点选的让人头昏脑涨。鲁桓公怒责文姜,文姜便告诉哥哥,哥哥为妹妹出气,让人在车里把鲁桓公胳膊生生扯掉,流血而死。其痛苦惨叫,血流车外,为人所知。作为国君,无端罹难,而且仇没法报,冤无处伸。

所以说鲁庄公命苦哇!母亲文姜跟亲哥哥乱伦,导致父亲被亲舅舅惨杀。妻子哀姜又与小叔子庆父通奸,还图谋立奸夫庆父为国君。鲁庄公的两个儿子都被妻子哀姜和亲弟弟庆父杀害。这是遍及父母、妻子、兄弟、儿子之祸啊!所以还有谁觉得自己命苦,想一想鲁庄公,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红楼梦!

如果问中国最勇敢的男人是谁?那一定是鲁庄公!在明知父母和舅家惨祸的情况下,竟然还敢从舅家娶妻,而且一次娶了姊妹两个,哀姜、叔姜,用《走出非洲》里的一句话:“天哪!你真勇敢!”

但鲁庄公名闻天下,是因长勺之战,保持了对春秋首霸齐桓公的战胜纪录,因为长勺之战后不久,齐桓公便通过北杏会盟等九合诸侯,成为霸主,没有战败纪录了。而且曹刿论战,一鼓作气,流传至今。

鲁僖公的叔父庆父,则祸乱鲁国,以“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成为中国受诅咒时间最长的名人。

鲁僖公自己则非常精明,老谋深算。我们用一叶而知秋:

城濮之战,是晋文公的称霸之战,“退避三舍”沿用至今。此战虽是晋楚争霸战,却有十几国参战,属于当时的世界大战级别。

鲁国本来是楚国的盟军,但是在两大巨头争霸决战的关键时刻,胜负不明的情况下,如何保证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无论哪方战胜了,我国都是战胜国,有这样的事吗?鲁僖公轻松做到了。

我们看鲁僖公是怎么干的?决战之前,鲁僖公把领军的将军杀了,派遣使者前往晋国,说这个将军公子买目无君主,违背君命,私自带兵助楚,我们国君知道后很生气,已经把他杀了,而且表明鲁国对晋国全无敌意。同时又遣人使楚,说是这个将军作战不力,助楚打仗并不尽力,所以把他杀了,把楚国也感动的一塌糊涂。

然后决战开始,鲁国军队没有主将,当然没法打仗了,所以鲁军就伸着脖子看两方厮杀,十国混战,煞是热闹,自己不伤一兵一卒。

大战结果,晋国完胜,确立了晋文公的霸主地位。鲁国也胜利地参加了晋国主持的践土会盟,堂而皇之地成了战胜国,并分了一杯羹:分得战败国、原盟友卫国的济西之田。

中国古人的智谋由此可见一斑,所以不要觉得我们现代人有多聪明多厉害,古人好像有多朴素多落后,几千年来,人的变化并不大。看春秋战国的烂事,就跟现在国际情形一样,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国家不强哪有什么正义可言?你弱便有八国联军合伙欺负,你强便朋友遍天下。人类的劣根性再过千年也丝毫不会变,如果千年之后地球还没被我们毁掉的话,开发、污染、原子弹,真当地球是上帝放的呢?

上面说了这么多,只是反映鲁僖公所处的历史环境。鲁僖公征伐淮夷,得胜庆功,众将抓了些俘虏,在泮献囚,屈此群丑。注意贾政众人进入稻香村时,用了一个特别的字:步入“茆”堂。茆有多义:一是茅,二是水中莼菜。显然步入茆堂是茅堂,而采芹诗中第三段:思乐泮水,薄采其“茆”,是采水中莼菜。作者故意用“茆”字,强调此段末句“屈此群丑”!

东夷、群丑,是作者用采芹典故的真正目的。“茆”堂是提醒,引导读者想到薄采其“茆”,看到“屈此群丑”。群丑,并非李纨一人,至少还包括贾兰。

浣葛处,采芹人:采芹用《泮水》说的是“人”,东夷、群丑。浣葛用《葛覃》说的是“处”,用“藤蔓”关联到宝钗住处蘅芜苑。

在这出戏里,大家分工明确。贾政、宝玉父子俩就好比说相声,宝玉负责说,贾政负责捧,无知、无知、不读书,断喝、喝命叉出去、喝命回来,各种提醒。众清客篾片负责起哄鼓掌,配合演出。我们读者负责理解他们的精彩表演。

此处宝玉拟题的是“杏帘在望”和“稻香村”,元春省亲时,把“杏帘在望”赐名曰“浣葛山庄”。注意一个细节,潇湘馆、怡红院、蘅芜苑,宝玉只拟了匾联,并无地名;只有稻香村,宝玉拟了匾联外,还拟了地名“稻香村”,所以是特意指出其地为“盗香”。但元春起初并没用“稻香村”,应该是地名并未上报,像贾政说的须“待请名”。元春特意命宝玉为四大处作诗,偏偏“杏帘在望”是黛玉代作,中有“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元春据此,将“浣葛山庄”改为“稻香村”。特意写此处改名,一是强调,引起读者注意,并联想到宝玉当初便说“稻香村”。二是宝玉、黛玉、元春都指出:李纨“盗香”。

宝玉生日的射覆:李纨便“射”了一个“瓢”字,岫烟便“覆”了一个“绿”字。把射、覆二字故意写反,是错误提醒。瓢:“【玉篇】瓠瓜也。【廣韻】瓠也。【莊子·逍遙遊】剖之以爲瓢,則瓠落無所容。”葫芦,胡虏。“射”“瓢”字,是要读者射中李纨这个“胡虏”。

75回因抄检大观园,尤氏受了惜春的气,来稻香村找李纨闲话,洗脸时,尤氏的丫鬟银蝶说小丫头炒荳儿:“说一个葫芦就是一个瓢!”当然不是说炒荳儿,还是说李纨:葫芦,瓢,是胡虏。

第九回顽童闹学堂,贾菌一个荣府近派的重孙,冷眼看见金荣的朋友暗助金荣,飞砚来打茗烟。贾菌如何依得,便骂:“好囚攮的们,这不都动了手了么?”骂着,也便抓起砚砖来要飞。贾兰是个省事的,忙按住砚,极口的劝道:“好兄弟,不与咱们相干。”贾兰作为宝玉的侄子,反倒拦住贾菌的武器不让打,贾兰在帮谁?现在明白了吧?

62回宝玉生日,姊妹们都有诗扇字画作为贺礼,而且特意说明:“尤氏仍是一双鞋袜,凤姐是一个宫制四面和合荷包。”按贾府排序,尤氏、凤姐之间是李纨,李纨却没有贺礼,现在就不奇怪了。

所以我们看不到李纨侍奉婆婆王夫人的场景和对话,也看不到王夫人疼爱孙子贾兰。王夫人以荣府的太太之尊,还要天天到贾母跟前承欢,侍奉三餐。黛玉刚进贾府那天就看到,丫鬟说“老太太那里传晚饭了”,王夫人忙携黛玉过去伺候,众人见王夫人来了,方安设桌椅开饭,这已是日常习惯了。后文又多次写到王夫人侍奉婆婆用餐、陪婆婆聊天等场景。你可曾看到过李纨侍奉婆婆?贾母疼爱孙子宝玉,我们感到很自然,祖母和孙子不都是这样嘛,但是,你可曾看到过王夫人疼爱贾兰的场景?按说儿子早亡,对遗孙应该更疼爱,才是人之常情,但王夫人和李纨、贾兰的关系非常奇怪,看不到婆媳话家常,看不到祖母疼孙子。现在您明白了?



点击下一个:金星将婺女争华,麝月与嫦娥竞爽 + 为什么李纨纺绩?女子无才便有德?+ 箫憎婺妇泣?还是“箫泣嫠妇”?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2-07 16:4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4-28 05:55 , Processed in 0.07015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