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60|回复: 5

太伯泰伯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414
发表于 2022-5-10 15: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吴太伯  播报 编辑 锁定 讨论17 上传视频 特型编辑 同义词 泰伯(历史人物)一般指吴太伯

吴太伯,又称泰伯,吴国第一代君主,东吴文化的宗祖。姬姓,名泰。父亲为周部落首领 [12]  公亶父,兄弟三人,排行老大;两个弟弟仲雍季历。父亲传位于季历及其子姬昌,太伯和仲雍避让,迁居江东,建立勾吴
春秋时期,当吴国出现于历史舞台上时,自认为源自中原,即吴国来自太伯奔吴。这种对中原文化的认同也终获得中原华夏诸国的承认,即追求华夏化的吴国王室假借一个华夏祖先“太伯”而成为“华夏”,中原华夏也由于“找到失落的祖先后裔”,而接纳此华夏新成员。 [14]  



人物关系
纠错
关闭纠错


     
本    名吴太伯 别    名泰伯 所处时代商朝 出生地岐山(今陕西岐山)
目录



吴太伯人物生平编辑 播报

吴太伯亶父长子
《三才图会》中的泰伯像 [1]  
又太伯(古泰通太),殷高宗武丁四十年丙申四月初四(约公元前1165—前1074年)生,立国“勾吴”,以国为氏,第一位吴国君主,在位49年,卒于武乙四年丙寅三月初五,享年91岁,娶卜氏,吴氏开氏始祖。周太王古公亶父长子。葬今江苏无锡鸿山(古称皇山)。
【事迹】公元前1123年,太王有意传位给季历之子昌,太伯携弟仲雍迁居荆蛮句吴,建立吴国。
【考证】《诗经·皇矣》曰:“帝邦作对,自泰伯、王季”。孔子:“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刘昭云:“无锡县东皇山有太伯冢,去墓十界上坪有旧宅,其井犹存。”
太伯,亦作泰伯姬姓,是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的长子。太伯的母亲名叫太姜,是有台氏之女,古公亶父的正妻,生太伯、仲雍季历 [2-3]  

吴太伯太伯奔吴
吴太伯塑像
《吴太伯世家》称,太伯、仲雍均是周太王之子,季历之兄。兄弟之中,季历最有贤名,且其子昌(后来的周文王)更具贤君之才。周太王有意让季历、昌父子继承王位,太伯、仲雍二人于是逃出关中,避地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后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伐纣灭商胜利之后,寻太伯、仲雍之后,见周章已在吴地称王,遂封周章之弟虞仲于夏虚(即安邑,今山西夏县一带)。至此,太伯、仲雍让位出奔的故事结束。今山西中条山的支脉西周以来称虞山,又称吴山,虞仲所封之地就在吴山附近。“虞”字的音部为“吴”,可见虞、吴二字上古时音同或音近,可以通假。这就是太伯、仲雍奔吴这一历史故事的原型。 [13]  
在走向文明化的过程中,尤其是在与中原诸侯争霸的过程中,作为“夷狄”的句吴,将自己的祖先附会成中原圣王贤君的苗裔,对内更能增加自己的信心,对外则能逐渐赢得中原诸侯的认同。 [13]  句吴的附会传说,推测与寿梦之子季札在中原各国的活动有关。季札不愿为吴王之事,与太伯、仲雍让位的故事联系到了一起,很可能是这场造史运动的契机。但直到夫差凭军事实力与中原诸侯在黄池会盟时,仍然被视作“夷”,因“夷德轻”而遭到中原诸侯的轻视。最终将太伯、仲雍奔吴的故事冠于句吴历史之上的,就目前所知似乎还是司马迁。司马迁在《吴太伯世家》的太史公曰中称:“余读《春秋》古文,乃知中国之虞与荆蛮句吴兄弟也。”然后来吴地实地考察,听取民间传说,撰成了《吴太伯世家》和《越王句践世家》。 [13]  

吴太伯人物影响编辑 播报
季历和他的儿子姬昌都很贤明,古公亶父因此有立季历为继承人的想法,以便传位给姬昌。太伯知道父亲古公亶父的心思,为了成全父亲,他于是便和二弟仲雍就迁居到荆蛮之地,文身断发,以表示不可以继承君位,来避让季历。 [4]  泰伯到勾吴后未娶,治理勾吴四十九年,九十一岁寿终,卒后葬于鸿山之上,传位于二弟仲雍。至此,泰伯成就了两家天下,一为三弟的周天下,二为二弟吴天下,其让德之高尚使后人敬仰,也被后人尊为至德先圣、三让王、江南人文之祖。是时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後,得周章。周章已君吴,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於周之北故夏虚,是为虞仲,列为诸侯。 [6]  据说途中曾经经过太行九泉山(今晋城市吴王山),后世为纪念更名为吴王山。
太伯与仲雍同避荆蛮后,定居梅里(今江苏无锡梅村)。土著居民认为太伯有德义,追随归附太伯的有千余家,并拥立太伯为当地的君主,尊称他为吴太伯,自号“句吴”。 [5]  不过太伯兄弟有没有到达江南,这是一个没有定论的说法,将梅里定在无锡,是南朝无锡县令刘昭在注《后汉书·郡国志》时开始这一说法的。以前古籍所说的梅里究竟在哪里,至今一直难以确定。《左传》哀公七年记吴太宰嚭说:“大伯端委以治周礼,仲雍嗣之,断发文身,裸以为饰,岂礼也哉。”吴不是周初封国,“太伯端委以治周礼”未必是事实,可能是吴王族编造的故事。 [15]  
商代末年,中原地区侯王用兵频繁,太伯深恐兵祸波及,在梅里平墟修筑城郭名为“故吴”,但这一说法没有历史记载,在当地也无古城遗址,只是无锡今天有人这样推测。相传太伯定都梅里后,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曾“穿浍渎以备旱涝”。相传太伯开凿伯渎河,它流经坊前、梅村、荡口,直至漕湖,全长43公里,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人工开凿的第一条河流。无锡清名桥一段俗称“伯渎港”,一作百渎港。伯渎河的开凿,使当地百姓世受其利。孔子在《论语·泰伯》中云:“泰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太伯三让天下和开发江南的功德,受到后世所敬仰。
太伯无子,死后由其弟仲雍继位。太伯葬于梅里东(今鸿声镇)的皇山(后名鸿山)南麓。周武王灭商后,派人找到仲雍的后人周章,正式册封周章为吴国君主。太伯被后世奉为吴文化的鼻祖。

吴太伯人物传说编辑 播报
吴太伯 [7]  
太伯把周朝王位让给他的三弟,后携二弟一路向东,太伯的高风亮节感动荆蛮,归附他的有千余家。于是太伯在太湖流域重建国家,国号“句吴”,并在今无锡梅里(现名梅村乡)营建早期城市,作为都城。太伯奔吴,给落后的江东地区带去中原文明的种子。而太伯、仲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畏艰辛、勇于开拓,数年之间,人民殷富,终于在东南地区牢固地站稳脚根。为后世强大的吴国打下基础。这位品德高尚的开拓者去世后,就葬在他东迁的最后落脚点也即他在东南重新开拓新天地的据点一一梅里平墟。
《古圣贤像传略》中的吴泰伯像 [8]  
相传太伯去世后,吴人无不悲恸欲绝,哭声震天。百姓争相向他的遗体敬献鲜花,顿时漫山遍野花草无存。许多后去者不忍空手而归,聚众商议,太伯生前最喜种,于是大家各采束麻束系腰间,以表达人们的敬仰怀念和哀悼。这二风俗历经数千年,在民间至今流传,遂形成中华民族为去世的长辈披麻戴孝的丧葬礼俗。吴人为纪念这位伟大开拓者的不朽功勋,将他在梅里的居所改为祠庙,这就是今天的泰伯庙,又称至德寺、让王庙。泰伯庙是在明清古庙址的基础上翻修重建的。大殿前有明代修建的石牌坊,上书“至德名邦”四个大字,醒人耳目。唐代著名诗人陆龟蒙就曾有《和泰伯庙》一诗颂之:“故国城荒德来荒,年年椒尊湿中堂。迩来父子争天下,不信人间有让王。”后代骚人墨客,多有颂泰伯庙的诗文遗墨。
传说农历正月初九是太伯的生日,所以每逢这日,梅里一带人民纷纷前往瞻仰朝拜。农历清明节,梅里乡俗更有祭祀泰伯庙的隆重节日活动。

吴太伯历史评价编辑 播报
孔子:“太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9]  
司马贞史记索隐》:“太伯作吴,高让雄图。” [9]  

吴太伯史籍记载编辑 播报
《史记·卷三十一·吴太伯世家第一》 [9]  

吴太伯家族成员编辑 播报
父亲:古公亶父
弟弟:仲雍季历
无子嗣

吴太伯后世纪念编辑 播报

吴太伯太伯墓
吴太伯
太伯墓,位于江苏省无锡市东三十里的鸿山(也叫东皇山、梅里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太伯墓用青色的大理石砌成,高2米余,直径3米多;墓顶填以黄土,常年绿草如茵。墓碑是四方形,正面刻着“泰伯墓”三个古朴典雅的篆书大字。墓前矗立着两根高大雄伟的华表,华表上雕刻着威武勇猛的雄狮。墓前建有供祭祀用的享堂,建于公元1818年。享堂门旁石上镂刻有齐彦槐书写的一副对联,歌颂太伯的最大功德,其文是:“志异征诛三让两家天下,功同开辟一抔万古江南。”

吴太伯伯渎河
伯渎河 [10]  
伯渎河,原名泰伯渎,位于江苏无锡的清名桥附近。商朝末年,吴泰伯在梅里建立勾吴国后,为了灌溉、排洪,开凿中国历史上第一条人工河流“伯渎河”。伯渎河已有3000多年历史,全长43公里,它流经坊前,从梅村到鹅湖。春秋时期,吴王阖闾西攻楚国、吴王夫差北伐齐国,都曾通过伯渎河。 [10]  

吴太伯泰伯庙

泰伯庙建筑(4张)
泰伯庙,又名至德祠、让王庙,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梅村镇的伯渎河畔。东汉永兴二年(154年),汉桓帝为了纪念吴泰伯,敕令吴郡太守糜豹在泰伯故宅所立。 [11]
现存的泰伯庙为明清建筑,庙前立照池,池上架单孔拱形石桥,名“香花桥”。桥北立花岗岩石牌坊,上镌“至德名邦”四字。石坛北为棂星门,竖有六根石柱,高6米,有云龙、仙鹤雕饰。棂星门为泰伯庙第一进建筑,面阔三间。后有院落厢房,东西各九间。院内尚存古柏、桂树各一株。 [11]  
泰伯大殿,面阔五间。1983年对泰伯庙进行整修时,塑泰伯像一尊,身高4.5米。两厢塑泰伯、仲雍后裔28尊塑像。1987年,陆定一赵朴初分别题写“泰伯庙”和“至德高风”匾额。泰伯庙旁,又竖起“江南第一古镇”牌楼,正在兴建“秦伯园”。2006年5月25日,泰伯庙和墓作为明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11]  

吴太伯泰伯井
泰伯井
泰伯井,又名让王井,位于至德大殿东面,井水清澈可口。相传是泰伯为当地居民用水而凿。但据考证,泰伯井是战国时期所建。建泰伯庙后,一直是泰伯庙的厨房用井。南朝刘昭后汉书注》记载:“无锡县东,皇山泰伯冢。民世修敬焉。去墓十里有旧宅,井犹存。”《吴地记》记载:“吴筑城梅里平墟,城内有宅,旧址及井犹存。”
唐代诗人李绅晚年隐居泰伯庙,在泰伯庙留下许多诗文,其中《泰伯井》写道:“至德今何在,平墟井有泉;梁鸿重浚后,又历几千年。”

吴太伯吴王山

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泰伯奔吴途经之地。据明代《泽州府志》载“吴神山县西南六里,即晋普之支,庙祀泰伯仲雍。”传说于此广植杏树,淳化民风。

历史故事——泰伯三让天下                     
2018-03-17 12:12                     来源:                                     讲故事的翁老头                                                
           
原标题:历史故事——泰伯三让天下
            
古公亶(dǎn)父,姬姓,名亶,又称周太王,豳(bīn今陕西旬邑)人。上古周族的领袖,西伯君主,周文王祖父,周王朝的奠基人。据推算,古公亶父是轩辕黄帝第16世孙、周祖后稷的第12世孙,在周人发展史上是一个上承后稷、公刘之伟业,下启文王、武王之盛世的关键人物,是一位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历史上的著名贤王。
古公亶父因戎狄威逼,率领族人由豳(bīn在今中国陕西省旬邑县西南)迁到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北),“复修后稷、公刘之业”,推行“务耕织、行地宜”的农业发展政策,实现了“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的局面,周族逐渐强盛,加之周太公“积德行义”,使得“国人皆戴之”,奠定了周人礼教文化和灭商的基础。周武王发建立周朝时,追谥他为“周太王”,他住过的地方叫“太王城”,他的墓叫“太王墓”。
古公亶父改变了游牧民族的风俗,建筑城邑房屋,设立官吏,改革戎狄风俗,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把民众分成邑落定居下来,建立诸侯国,得到了商王朝认可。“(商王)武乙六年,邠迁岐周。命周公亶父,赐以岐邑”《竹书纪年》。因地处周原,故姬姓从此称周人,“定国号为周,粗皆国家雏形。”公亶父使周族逐渐强盛起来,奠定了周人灭商的基础。古公卒,少子季历继位,是为公季,后周人追称王季。王季的儿子昌,即周文王。古公亶父是公刘的第九世孙,殷商后期,率部迁到渭河流域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县),这里土地肥沃,水草丰茂,适宜农作物生长,于是这支部落逐渐强大起来,灭商建立了周朝。
按当时部落社会惯例,王位应传长子,泰伯是当然的继位人。他觉得“季历贤”,父亲希望有贤能的子孙继承他的事业,自己就干脆避让,托词采药与仲雍携二弟一路向东来至荆蛮。太伯的高风亮节感动荆蛮,归附他的有千余家。于是太伯在太湖流域重建国家,国号“句吴”,并在今无锡梅里(现名梅村乡)营建早期城市,作为都城。太伯奔吴,给落后的江东地区带去中原文明的种子。而太伯、仲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畏艰辛、勇于开拓,数年之间,人民殷富,终于在东南地区牢固地站稳脚根。为后世强大的吴国打下基础。
泰伯到达江南后,父周太王去世。他与仲雍回去奔丧。季历和众臣求他接位,泰伯坚决不从,料理完丧事后即返江南,王位由季历继承。季历立为王位后,整肃朝政,扩大领土,遭到商的嫉恨,被暗害致死。泰伯又一次回岐山奔丧,群臣再次要他继位,他依然不从,办完丧事后立马返回,王位由“圣子昌”——姬昌继承。这位姬昌就是后来显赫的周文王,灭掉了商王朝,建立了周朝。
孔子《论语》曰:“泰伯可谓至德也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民无得而称焉”,是说:百姓不知用什么话来称颂他们。阊门内下塘的泰伯庙亦称为至德庙。泰伯“三让天下”的德行,为历代文人学士、骚人墨客所景仰、赞颂。历史为鉴,如果说“伯乐相马”“举贤”是世人称之为大德,“让贤”“让天下”更是古往今来倍受赞颂之为至德。“天下”可让,那世间大大小小的事事,勿可比之矣。谦让、举贤是中华之美德,是中华文明的最高尚的境界。
这位品德高尚的开拓者去世后,就葬在他东迁的最后落脚点也即他在东南重新开拓新天地的据点一一梅里东(今鸿声镇)的皇山(后名鸿山)南麓(lù)。梅里平墟。太伯无子,死后由其弟仲雍继位。相传太伯去世后,吴人无不悲恸欲绝,哭声震天。百姓争相向他的遗体敬献鲜花,顿时漫山遍野花草无存。许多后去者不忍空手而归,聚众商议,太伯生前最喜种麻,于是大家各采束麻束系腰间,以表达人们的敬仰怀念和哀悼。这二风俗历经数千年,在民间至今流传,遂形成中华民族为去世的长辈披麻戴孝的丧葬礼俗。
周武王灭商后,派人找到仲雍的后人周章,正式册封周章为吴国君主。把泰伯的曾孙仲奕封于阎乡,至此仲奕的后代就以封邑为氏,奉仲奕为阎姓的得姓始祖,又因封仲奕是为了奉祀泰伯,所以阎姓后人奉泰伯为始祖。异体字“闫”。
吴人为纪念这位伟大开拓者的不朽功勋,将他在梅里的居所改为祠庙,这就是今天的泰伯庙,又称至德寺、让王庙。泰伯庙是在明清古庙址的基础上翻修重建的。大殿前有明代修建的石牌坊,上书“至德名邦”四个大字,醒入耳目。唐代著名诗人陆龟蒙就曾有《和泰伯庙》一诗颂之:“故国城荒德来荒,年年椒尊湿中堂。迩来父子争天下,不信人间有让王。”后代骚人墨客,多有颂泰伯庙的诗文遗墨。
相传,正月初九是泰伯的生日,而这一天也正是民间传说中玉皇大帝的生日;农历三月初三是泰伯祭日,也是玉皇大帝登仙日;民间又传说姜子牙当年是被泰伯收留,认作干儿子,随泰伯的妻子姓姜,后来姜子牙封神的时候,就是没敢封玉皇大帝。由此,民间后来就把泰伯认同为道教里地位很高的玉皇大帝,而民间也称正月初九这天为“天生日”,以天为尊的民间信仰也让泰伯庙会成了开春的第一个庙会。相传正月初九是泰伯生日。泰伯三让王位,奔无锡梅里创建吴国,开创吴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414
 楼主| 发表于 2022-5-10 15: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故事——泰伯三让天下  

2018-03-17 12:12  




古公亶(dǎn)父,姬姓,名亶,又称周太王,豳(bīn今陕西旬邑)人。上古周族的领袖,西伯君主,周文王祖父,周王朝的奠基人。据推算,古公亶父是轩辕黄帝第16世孙、周祖后稷的第12世孙,在周人发展史上是一个上承后稷、公刘之伟业,下启文王、武王之盛世的关键人物,是一位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历史上的著名贤王。



古公亶父因戎狄威逼,率领族人由豳(bīn在今中国陕西省旬邑县西南)迁到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北),“复修后稷、公刘之业”,推行“务耕织、行地宜”的农业发展政策,实现了“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的局面,周族逐渐强盛,加之周太公“积德行义”,使得“国人皆戴之”,奠定了周人礼教文化和灭商的基础。周武王发建立周朝时,追谥他为“周太王”,他住过的地方叫“太王城”,他的墓叫“太王墓”。



古公亶父改变了游牧民族的风俗,建筑城邑房屋,设立官吏,改革戎狄风俗,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把民众分成邑落定居下来,建立诸侯国,得到了商王朝认可。“(商王)武乙六年,邠迁岐周。命周公亶父,赐以岐邑”《竹书纪年》。因地处周原,故姬姓从此称周人,“定国号为周,粗皆国家雏形。”公亶父使周族逐渐强盛起来,奠定了周人灭商的基础。古公卒,少子季历继位,是为公季,后周人追称王季。王季的儿子昌,即周文王。古公亶父是公刘的第九世孙,殷商后期,率部迁到渭河流域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县),这里土地肥沃,水草丰茂,适宜农作物生长,于是这支部落逐渐强大起来,灭商建立了周朝。



按当时部落社会惯例,王位应传长子,泰伯是当然的继位人。他觉得“季历贤”,父亲希望有贤能的子孙继承他的事业,自己就干脆避让,托词采药与仲雍携二弟一路向东来至荆蛮。太伯的高风亮节感动荆蛮,归附他的有千余家。于是太伯在太湖流域重建国家,国号“句吴”,并在今无锡梅里(现名梅村乡)营建早期城市,作为都城。太伯奔吴,给落后的江东地区带去中原文明的种子。而太伯、仲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畏艰辛、勇于开拓,数年之间,人民殷富,终于在东南地区牢固地站稳脚根。为后世强大的吴国打下基础。



泰伯到达江南后,父周太王去世。他与仲雍回去奔丧。季历和众臣求他接位,泰伯坚决不从,料理完丧事后即返江南,王位由季历继承。季历立为王位后,整肃朝政,扩大领土,遭到商的嫉恨,被暗害致死。泰伯又一次回岐山奔丧,群臣再次要他继位,他依然不从,办完丧事后立马返回,王位由“圣子昌”——姬昌继承。这位姬昌就是后来显赫的周文王,灭掉了商王朝,建立了周朝。



孔子《论语》曰:“泰伯可谓至德也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民无得而称焉”,是说:百姓不知用什么话来称颂他们。阊门内下塘的泰伯庙亦称为至德庙。泰伯“三让天下”的德行,为历代文人学士、骚人墨客所景仰、赞颂。历史为鉴,如果说“伯乐相马”“举贤”是世人称之为大德,“让贤”“让天下”更是古往今来倍受赞颂之为至德。“天下”可让,那世间大大小小的事事,勿可比之矣。谦让、举贤是中华之美德,是中华文明的最高尚的境界。



这位品德高尚的开拓者去世后,就葬在他东迁的最后落脚点也即他在东南重新开拓新天地的据点一一梅里东(今鸿声镇)的皇山(后名鸿山)南麓(lù)。梅里平墟。太伯无子,死后由其弟仲雍继位。相传太伯去世后,吴人无不悲恸欲绝,哭声震天。百姓争相向他的遗体敬献鲜花,顿时漫山遍野花草无存。许多后去者不忍空手而归,聚众商议,太伯生前最喜种麻,于是大家各采束麻束系腰间,以表达人们的敬仰怀念和哀悼。这二风俗历经数千年,在民间至今流传,遂形成中华民族为去世的长辈披麻戴孝的丧葬礼俗。



周武王灭商后,派人找到仲雍的后人周章,正式册封周章为吴国君主。把泰伯的曾孙仲奕封于阎乡,至此仲奕的后代就以封邑为氏,奉仲奕为阎姓的得姓始祖,又因封仲奕是为了奉祀泰伯,所以阎姓后人奉泰伯为始祖。异体字“闫”。



吴人为纪念这位伟大开拓者的不朽功勋,将他在梅里的居所改为祠庙,这就是今天的泰伯庙,又称至德寺、让王庙。泰伯庙是在明清古庙址的基础上翻修重建的。大殿前有明代修建的石牌坊,上书“至德名邦”四个大字,醒入耳目。唐代著名诗人陆龟蒙就曾有《和泰伯庙》一诗颂之:“故国城荒德来荒,年年椒尊湿中堂。迩来父子争天下,不信人间有让王。”后代骚人墨客,多有颂泰伯庙的诗文遗墨。



相传,正月初九是泰伯的生日,而这一天也正是民间传说中玉皇大帝的生日;农历三月初三是泰伯祭日,也是玉皇大帝登仙日;民间又传说姜子牙当年是被泰伯收留,认作干儿子,随泰伯的妻子姓姜,后来姜子牙封神的时候,就是没敢封玉皇大帝。由此,民间后来就把泰伯认同为道教里地位很高的玉皇大帝,而民间也称正月初九这天为“天生日”,以天为尊的民间信仰也让泰伯庙会成了开春的第一个庙会。相传正月初九是泰伯生日。泰伯三让王位,奔无锡梅里创建吴国,开创吴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414
 楼主| 发表于 2022-5-10 15: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士诚自立为吴王,为什么朱元璋也要叫吴王?




元朝末年,各地义军揭竿而起。自立为王者众多。

这其中有个有趣的小插曲。



义军中较强的一支——张士诚,他控制了杭州、绍兴、苏州,向北最远到山东济宁;疆域是狭长的东南半壁,却也是极富裕的一部分。

1363年九月,张士诚自立吴王,建都在隆平府(今天的苏州)。

可转眼到了第二年(1364年)正月,盘踞在应天(今天的南京)的朱元璋也自称吴王,设置百官,发号施令了。

同一时间,两个称王,都称吴王。这是一件有趣的事。张士诚肯定有了“版权”被侵犯的感觉。

毕竟,张士诚刚刚在扬州起事的时候,自称是周王;朱元璋带了一群淮西军打天下,若称淮王也不错。

但是,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吴王”这个称号。在朱元璋与张士诚争斗的这段时间里,人们把张士诚称为“东吴”、朱元璋为“西吴”。



这“吴王”的称号多么有吸引力呢?

原来,从商纣后期开始,古吴国从江南逐渐兴起,历经数千年;从春秋一霸,到汉初封吴国于广陵(现在的扬州),再到三国时孙权建吴于金陵。

“吴”是深深扎根于这一地区人心的最大公约数。正和“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所爆发出的感召力一样。这样的历史,已经流在了吴地吴民的血液之中。

这里就一直是吴之地,百姓说的是“吴语”,发展起来的是“吴文化”。

要得到这个地方、这里百姓认同的,必然也是“吴王”。只有吴王,才能名正言顺的统治这个地方。

“吴王”这个称号现在看来就是一个超级IP,在当时当地具有极大的号召力;所以,即使张士诚自立为吴王后,朱元璋也要讨个“吴王”;两个吴王,孰真孰假,必然要引来一番争斗了!

并且,为了争取吴地之心,从濠州带着淮西子弟起事的朱元璋,特地寻祖金陵之句容通德乡,立《朱氏世德碑》;昭告天下,他也是吴地子孙;称吴王名正言顺。

最后,世上只能有一个吴王。

1367年,朱元璋的西吴灭了张士诚的东吴。



当他一统天下后,他建了国号为“明”;因为此时他所统治,已不是仅仅吴地;他选择了“明”,他要像太阳一样,照亮这个地球上他目光所及的全部疆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414
 楼主| 发表于 2022-5-10 15: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吴王朱允熥:究竟算不算朱元璋嫡长孙?如果选他做皇太孙会怎样?




前言: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九月,远在北京的朱棣接到了一份南京传来的急报:“本月十七日,庶人朱允熥已死”。据说朱棣在得知这个死讯后叹息良久,最终下旨为这位庶人赐祭。

上闻讣叹曰:“吾既往不咎矣,于亲亲宁过厚也。”命以礼葬之。—《明太宗实录卷一百九十二》

庶人之死,为何会上达天听?甚至于连明代官方史书《明实录》都要记上一笔?朱允熥究竟是什么人?他一生的际遇,又对明朝历史的进程产生了什么样的重大影响呢?


朱棣画像


到底谁才算太祖嫡长孙?

朱允熥,生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十一月初九日,皇太子朱标第三子,当朝皇帝朱元璋第五孙,生母皇太子妃常氏。

常氏,开国第二武臣追封开平忠武王常遇春嫡长女,生母蓝氏。在明初吏部主事林弼所著的《东宫妃常氏圹志》之中为我们透露了一个信息:常氏和皇太子朱标是娃娃亲。林弼是前元元至正戊子年(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的进士,所以虽然官职不高,却被钦点来为太子妃写圹志。

上以义兵伐群雄定天下,开平忠武王常遇春实为开国元勋,女曰某,与储皇同年,爰自襁褓,即结姻好之约。年若干,为东宫元妃,勤俭孝敬,不以贵富骄,盈妇德之懿,诚天下之表仪也。—《钦定四库全书林登州集卷十九·东宫妃常氏圹志》


常遇春剧照


常氏共为朱标生了两个儿子,一个是生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的长子朱雄英,另一个就是朱允熥。然而就在产后不久,常氏于当月二十一日不幸去世,按常理推测应死于产后并发症。伦序在朱雄英和朱允熥兄弟之间的,是太子侧妃吕氏所生的朱允炆。

现在我们来梳理一下这三位皇孙的身份:太子嫡长子朱雄英、庶次子朱允炆、嫡次子朱允熥。这一点应该没有疑问吧?至少朱允熥出生之时,不能称朱允炆为嫡次子,而称其为嫡第三子吧?那么事情在什么时候起了变化呢?

分界线:洪武十五年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五月初一日,皇嫡长孙朱雄英不幸夭折,年仅9岁。对于这位长孙的去世,太子朱标什么态度,史书未载我们不知道。但是老祖父朱元璋绝对是悲痛欲绝,破例追封这个尚未成年的儿童为虞王,还赐了一个谥号:怀。

己酉朔,皇嫡长孙雄英薨,上感悼辍朝。葬钟山,侍臣皆素服徒步送葬。追封虞王,谥曰怀。—《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四十五》

就在朱元璋还没走出痛失爱孙的情绪,另一个更大的噩耗突然降临:皇后马氏崩。马皇后是老朱自起兵以来就一直陪伴在身边的糟糠之妻,也是他事业的助力人。短短半年之内接连失去两位至亲,老皇帝的心情跌到了谷底。


朱元璋与马皇后剧照


就在这个关键节骨眼上,宫中突然传出了一条流言,中心意思就是朱允熥这孩子克人。他母亲因为生他而去世,现在又克死大哥和祖母,真真的是不祥之人。

吕氏何时由太子侧妃进封为太子继妃,无论是《太祖实录》还是《明史》都没有明确的时间。从目前网上流传的说法来看,是在常氏去世之后,即朱雄英和马皇后去世之前。吕氏成为继妃,顺带着连朱允炆也变成了嫡子。现在太子嫡长子薨逝,嫡次子是不祥之人,原本的庶次子朱允炆一跃成为嫡长子、嫡长孙。这背后是不是有什么算计,真是不忍细读。

初,太祖册常妃,继册吕妃。常氏薨,吕氏始独居东宫。—《明史卷一百十五·列传第三》


朱元璋与朱标剧照


谁来做皇太孙?

有人质疑朱元璋为何允许朱标扶正吕氏,人为地制造了皇孙间的嫡庶混乱。在当时所有人的心中,皇太子妃就是将来的皇后。那么常氏去世后,开国勋贵中还有谁的女儿有这个分量来成为皇太子继妃呢?似乎并没有。既然如此,把文官背景的吕氏扶正,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反正有嫡长孙朱雄英在。

哪怕在朱雄英夭折后,只怕也没多少人会去质疑朱允熥的元嫡地位。太子朱标在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开始便处分国事,形同副皇帝。对于朱元璋来说,他只需要为朱标铺路就行。至于朱允炆和朱允熥到底谁才算嫡长子,那是朱标登基之后该考虑的事情。如果继续倚重武勋集团,就立朱允熥为太子。如果想以文驭武,就立朱允炆为太子。

然而朱标在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四月二十五日溘然长逝,让朱元璋在白发人送黑发人之余,还要面对一个棘手的问题:江山传给谁?如果从国赖长君的角度出发,37岁的皇次子秦王朱樉似乎是最佳人选。可是这位秦王殿下因为在封国西安恶行累累,此时正在南京待罪。立他为太子,何以服众?


朱棣剧照


但是跳过秦王,下面又有晋王朱棡和燕王朱棣这两尊大佛,一个掌山西都司军事,一个掌北平都司军事,谁也不服谁。朱元璋思虑良久,觉得再立一个儿子做皇太子,反而会生出萧墙之乱。既然不能立子,那就只能立孙了,问题是立哪一个呢?

此时的朱元璋已经65岁,天知道还能活几年。两个皇孙,朱允炆16岁,朱允熥15岁,无论谁登基都是主少国疑的局面。像凉国公蓝玉这样飞扬跋扈的武勋,自己或者太子活着都好说,可哪个皇孙能镇得住他们?

老朱想来想去,解决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把兵权分散到儿子们手上,让他们替皇孙戍守边疆。至于蓝玉这些人,原本是留给太子的,朱标既然用不到,那就不必留着了。此外朱允熥的舅舅开国公常升,是他外公常遇春的儿子。舅公凉国公蓝玉,则是他外婆蓝氏的弟弟。既然下了决心要除掉蓝玉他们,那就不能再立朱允熥做皇太孙。不然自己一死,这小子跑去给娘家人平反怎么办?自己的身后名声还要不要了?

当年七月,秦王朱樉被打发回西安,表示太子之位和他彻底无缘。八月中旬,包括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和开国公常升在内的大批勋贵被打发去山西屯田练兵。对了,此时的蓝玉正在四川平定叛乱,本就无暇分身。九月十二日,朱允炆被册立为皇太孙。至于朱允炆的身份,则由朱元璋本人亲自背书为:“嫡孙”。

二十八日,监生唐辅、张默钦赍诏书前来开读讫。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曩古列圣相继驭宇者,首建储君。朕自甲辰即王位,戊申即帝位,于今二十九年矣。前者抚将练兵,平天下乱,偃天下兵,奠生民于田里,用心多矣。及统一以来,除奸贪,去强豪,亦用心多矣。迩来苍颜皓首,储嗣为重。嫡孙允炆以九月十三日册为皇太孙,嗣奉上下神祇以安黎庶。告尔臣民想宜知悉。洪武二十五年九月十三日。”—《太祖皇帝钦录》


朱元璋剧照


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二月,震惊天下的蓝玉案爆发。这是朱允熥人生中的至暗时刻,他仅剩的亲人,都被自己的爷爷全部处决,一个不留。父亲朱标、母亲常氏、哥哥朱雄英、祖母马氏、外公常遇春、外婆蓝氏、舅舅常升、舅公蓝玉,这些人都不在了。偌大的皇宫,对朱允熥而言就如陵园一般寂静。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闰五月初十日,一代雄主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改明年年号为建文。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二月,新天子追尊朱标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又追尊嫡母常氏为孝康皇后。朱允炆自己的生母吕氏则尊为皇太后。

曾经有“专家”对朱允熥“元嫡”的身份不屑一顾,认为原配继室身份相当,根本不存在元嫡的说法。这里有一个有趣的问题,假如朱允炆的皇位没被推翻,他的生母吕氏死后神主牌能不能被放进太庙?答案是不能,因为里面已经有了兴宗康皇帝朱标和孝康兴皇后常氏,吕氏的牌位没有资格在里面。

可能是为了对弟弟做出一定的补偿,朱允熥被封为吴王,封国浙江杭州。吴王是当年朱元璋称帝前的封号,杭州更是天下有名的富庶之地。同时朱允炆在大力削藩的同时,倒没忘记给吴王给朱允熥配备护卫。

戊戌,复沈阳左、右二卫。初建文中改沈阳左卫为衡山护卫,右卫为临安护卫。至是兵部奏复旧制。遂命凡天下军卫建文所改革者悉复其旧。—《明太宗实录卷十上》


靖难战争剧照


当年七月,朱允熥的四叔燕王朱棣在封国北平起兵造反,称奉天靖难。朱棣虽然打着“清君侧”的旗号,但对于皇帝朱允炆本人,也同样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不过在燕王一方编纂的《奉天靖难记》中,还不忘把朱允熥也一并作为打击对象,恐怕还是忌惮于其兴宗康皇帝元嫡的身份。

允炆矫遗诏嗣位,忘哀作乐,用巫觋以桃茢祓除宫禁,以硫磺水徧洒殿壁,烧诸秽物以辟鬼神。梓宫发引,与弟允熥各仗剑立宫门,指斥梓宫曰:“今复能言否?复能督责我否?”言讫皆笑,略无戚容。—《奉天靖难记第一卷》

不过谁也没想到,以一隅抗天下的朱棣,竟然在三年之后通过千里奔袭打到了南京城外。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十三日,随着朱允熥十九叔谷王朱橞和表哥曹国公李景隆打开金川门,皇宫奉天殿内传出一股浓烟,建文政权就此覆灭。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朱允炆自焚殉国,燕王朱棣登基称帝,原先朱标一系的子孙自然也要跟着倒霉。六月二十六日,朱标和常氏的神主牌位被从太庙迁回懿文陵,其皇帝身份也被褫夺,仍称懿文皇太子。


朱棣剧照


据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更定的皇太子、亲王等封爵、册宝之制,皇太子嫡长子封皇太孙,其余诸子封郡王。按照这条标准,吴王朱允熥于七月十二日降封广泽王,出居福建漳州府。倘若能就此在福建生活,倒也不失为一桩幸事。可惜朱允熥的身份实在过于敏感,一旦朱棣将朝局稳定下来后,立刻就要给他动手。

当年九月广泽王朱允熥被召回南京,十一月抵达京城后立刻被废为庶人,理由是不能匡辅其兄。而就在同一天,燕王妃徐氏进封皇后。世事之无常,于此可见一斑。

十一月壬辰,立妃徐氏为皇后。废广泽王允熥、怀恩王允熞为庶人。—《明史卷五·本纪第五》

朱允熥身后事

回到文章开头的永乐十五年,经受了十六年牢狱之灾折磨的朱允熥终于撒手人寰,享年40岁。甚至于朱允熥的死,还被认为是朱棣暗中下的毒手。这一年的二月,当年打开金川门的谷王朱橞因企图造反而被废为庶人。朱橞之所以想造反,是打着建文帝仍然在世的幌子。故而明代史学家沈德符认为朱允熥之死,是朱棣为了根绝后患。

是时建文二弟,惟庶人允熥一人在,自橞有此举,是年即以讣闻。盖上虑不逞者复欲借以干纪,不得不除之也。—《万历野获编补遗卷一》


明英宗剧照


根据史书推测,朱允熥有一子一女。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十月,因发动南宫政变而重新登基的明英宗朱祁镇为了挽回自己的声望,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释放朱允炆的儿子建庶人和朱允熥的儿子吴庶人。

敕太监雷春等曰:朕眷念宗室至亲。虽在不原,亦令得所。今遣太监吴昱管送吴庶人及其母杨氏等共一十八名口,前去凤阳居住。每月令所司支与食米二十五石,柴三十斤、木炭三百斤。听于军民之家自择婚配,其亲戚许相往来。其余闲杂之人并各王府不许往来交通。—《明英宗实录卷二百八十三》

成化二十一年(公元1485年)八月,守备凤阳太监李棠上奏称吴庶人的姐姐在凤阳高墙内去世,享年86岁。这样我们倒推年龄,这位朱氏应出生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那么吴庶人作为她的弟弟,可能从出生之日起就在囚禁之中,人生可谓不幸。如果没有靖难之战,这姐弟俩一个是郡主,另一个应该袭封吴王,一生逍遥自在,安享富贵。

此外民国时修纂的《莱阳县志》记载朱允熥还有一个儿子叫朱载坤,被王府太监王忠带到了民间。朱标一脉的字辈是“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里面并没有“载”字辈。如果是朱允熥的儿子,应该叫朱文坤。

结语:朱允熥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出生不到两周,生母去世。5岁的时候大哥和祖母去世,15岁的时候父亲和外婆去世。16岁的时候,舅舅和舅公被自己的爷爷杀掉。这简直就是天煞孤星的命格。

倘若朱元璋知道朱标死后自己还能再活六年,他会不会改变主意,好好培养朱允熥而留着蓝玉、常升等人不杀呢?蓝玉案不仅仅是蓝玉及其勋贵党羽一家的悲剧,更是因此牵连了大批明军中高级的中坚力量。当初蓝玉在四川平叛,手下有三员大将:聂纬、徐司马和瞿能。其中徐司马寿终正寝,聂纬被打为蓝党处死,瞿能幸免于难。日后靖难战争之时,瞿能打得朱棣差点命丧阵中,倘若此时再加一个聂纬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414
 楼主| 发表于 2022-5-10 15:3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泰伯 (《论语》中的一篇)
播报 编辑  讨论2 上传视频  



本篇共计21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等等。本篇的基本内容涉及到孔子及其学生对尧,舜,禹等古代先王的评价。孔子在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的进一步发挥;孔子道德思想的具体内容以及曾子在若干问题上的赏析。





中文名论语·泰伯篇 共    计21章 著名的文句“鸟之将死,其鸣也哀”等 属    性儒家学派 创作年代春秋时期 作    者孔子弟子 作品出处论语 文学体裁语录体



目录

1 作者简介
2 8.1
▪ 原文
▪ 注释
▪ 原文翻译
▪ 作品赏析
3 8.2
▪ 原文
▪ 注释
▪ 原文翻译
▪ 作品赏析
4 8.3
▪ 原文
▪ 注释
▪ 原文翻译
▪ 作品赏析
5 8.4
▪ 原文
▪ 注释
▪ 原文翻译
▪ 作品赏析
6 8.5
▪ 原文
▪ 注释
▪ 原文翻译
▪ 作品赏析
7 8.6
▪ 原文
▪ 注释
▪ 原文翻译
▪ 作品赏析
8 8.7
▪ 原文
▪ 注释
▪ 原文翻译
9 8.8
▪ 原文
▪ 注释
▪ 原文翻译
▪ 作品赏析
10 8.9
▪ 原文
▪ 原文翻译
▪ 作品赏析
11 8.10
▪ 原文
▪ 注释
▪ 原文翻译
▪ 作品赏析
12 8.11
▪ 原文
▪ 原文翻译
13 8.12
▪ 原文
▪ 注释
▪ 原文翻译
▪ 作品赏析
14 8.13
▪ 原文
▪ 注释
▪ 原文翻译
▪ 作品赏析
15 8.14
▪ 原文
▪ 原文翻译
▪ 作品赏析
16 8.15
▪ 原文
▪ 注释
▪ 原文翻译
17 8.16
▪ 原文
▪ 注释
▪ 原文翻译
▪ 作品赏析
18 8.17
▪ 原文
▪ 原文翻译
▪ 作品赏析
19 8.18
▪ 原文
▪ 注释
▪ 原文翻译
▪ 作品赏析
20 8.19
▪ 原文
▪ 注释
▪ 原文翻译
▪ 作品赏析
21 8.20
▪ 原文
▪ 注释
▪ 原文翻译
▪ 作品赏析
22 8.21
▪ 原文
▪ 注释
▪ 原文翻译
▪ 作品赏析

   


作者简介

编辑

 播报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8.1

编辑

 播报

   


原文

子曰:“泰伯(1),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2)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3)。”

   


注释

(1)泰伯:周代始祖古公亶父的长子。

(2)三:多次的意思。



泰伯铜像
泰伯铜像
(3)民无得而称焉:百姓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赞扬他。
   


原文翻译

孔子说:“泰伯可以说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几次把王位让给季历,老百姓都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称赞他。”

   


作品赏析

传说古公亶父知道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有圣德,想传位给季历,泰伯知道后便与二弟仲雍一起避居到吴。古公亶父死,泰伯不回来奔丧,后来又断发文身,表示终身不返,把君位让给了季历,季历传给姬昌,即周文王。武王时,灭了殷商,统一了天下。这一历史事件在孔子看来,是值得津津乐道的,三让天下的泰伯是道德最高尚的人。只有天下让与贤者、圣者,才有可能得到治理,而让位者则显示出高尚的品格,老百姓对他们是称赞无比的。

   


8.2

编辑

 播报

   


原文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1),慎而无礼则葸(2),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3)。君子笃(4)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5)不遗,则民不偷(6)。”

   


注释

(1)劳:辛劳,劳苦。

(2)葸:音xǐ,拘谨,畏惧的样子。

(3)绞:说话尖刻,出口伤人。

(4)笃:厚待、真诚。

(5)故旧:故交,老朋友。

(6)偷:淡薄。

   


原文翻译

孔子说:“只是恭敬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徒劳无功;只是谨慎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畏缩拘谨;只是勇猛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说话尖刻。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君子如果不遗弃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了。”

   


作品赏析

“恭”、“慎”、“勇”、“直”等德目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以“礼”作指导,只有在“礼”的指导下,这些德目的实施才能符合中庸的准则,否则就会出现“劳”、“葸”、“乱”、“绞”,就不可能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8.3

编辑

 播报

   


原文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1)予足!启予手!《诗》云(2):‘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3)夫,小子(4)!”

   


注释

(1)启:开启,曾子让学生掀开被子看自己的手脚。

(2)诗云:以下三句引自《诗经小雅小旻》篇。

(3)免:指身体免于损伤。

(4)小子:对弟子的称呼。【多有贬义,见《史记 鸿门宴》】

   


原文翻译

曾子生病了,把他的学生召集到身边来,说道:“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看看有没有损伤)!《诗经》上说:‘小心谨慎呀,好像站在深渊旁边,好像踩在薄冰上面。’从今以后,我知道我的身体是不再会受到损伤了,弟子们!”

   


作品赏析

曾子借用《诗经》里的三句,来说明自己一生谨慎小心,避免损伤身体,能够对父母尽孝。据《孝经》记载,孔子曾对曾参说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就是说,一个孝子,应当极其爱护父母给予自己的身体,包括头发和皮肤都不能有所损伤,这就是孝的开始。曾子在临死前要他的学生们看看自己的手脚,以表白自己的身体完整无损,是一生遵守孝道的。可见,孝在儒家的道德规范当中是多么重要。

   


8.4

编辑

 播报

   


原文

曾子有疾,孟敬子(1)问(2)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3),斯远暴慢(4)矣;正颜色(5),斯近信矣;出辞气(6),斯远鄙倍(7)矣。笾豆之事(8),则有司(9)存。”

   


注释

(1)孟敬子:即鲁国大夫孟孙捷。

(2)问:探望、探视。

(3)动容貌:使自己的内心感情表现于面容。

(4)暴慢:粗暴、放肆。

(5)正颜色:使自己的脸色庄重严肃。

(6)出辞气:出言,说话。指注意说话的言辞和口气。

(7)鄙倍:鄙,粗野。倍同背,背理。

(8)笾豆之事:笾(音biān)和豆都是古代祭祀和典礼中的用具。

(9)有司:指主管某一方面事务的官吏,这里指主管祭祀、礼仪事务的官吏。

   


原文翻译

曾子生病了,孟敬子去看望他。曾子对他说:“鸟快死了,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快死了,他说的话是善意的。君子所应当重视的道有三个方面:使自己的容貌庄重严肃,这样可以避免粗暴、放肆;使自己的脸色一本正经,这样就接近于诚信;使自己说话的言辞和语气谨慎小心,这样就可以避免粗野和背理。至于祭祀和礼节仪式,自有主管这些事务的官吏来负责。”

   


作品赏析

曾子与孟敬子在政治立场上是对立的。曾子在临死以前,他还在试图改变孟敬子的态度,所以他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一方面表白他自己对孟敬子没有恶意,同时也告诉孟敬子,作为君子应当重视的三个方面。这些启发现在看起来,还是很有意义的。对于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8.5

编辑

 播报

   


原文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1)——昔者吾友(2)尝从事于斯矣。”

   


注释

(1)校:音jiào,同较,计较。

(2)吾友:我的朋友。旧注上一般都认为这里指颜渊。

   


原文翻译

曾子说:“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被人侵犯却也不计较——从前我的朋友就这样做过了。”

   


作品赏析

曾子在这里所说的话,完全秉承了孔子的思想学说。“问于不能”,“问于寡”等都表明在学习上的谦逊态度。没有知识、没有才能的人并不是一钱不值的,在他们身上总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所以,在学习上,即要向有知识、有才能的人学习,又要向少知识、少才能的人学习。其次,曾子还提出“有若无”、“实若虚”的说法,希望人们始终保持谦虚不自满的态度。第三,曾子说“犯而不校”,表现出一种宽阔的胸怀和忍让精神,这也是值得学习的。

   


8.6

编辑

 播报

   


原文

86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1),可以寄百里之命(2),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注释

(1)托六尺之孤:孤:死去父亲的小孩叫孤,六尺指15岁以下,古人以七尺指成年。托孤,受君主临终前的嘱托辅佐幼君。

(2)寄百里之命:寄,寄托、委托。百里之命,指掌握国家政权和命运。

   


原文翻译

曾子说:“可以把年幼的君主托付给他,可以把国家的政权托付给他,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而不动摇屈服。这样的人是君子吗?是君子啊!”

   


作品赏析

孔子所培养的就是有道德、有知识、有才干的人,他可以受命辅佐幼君,可以执掌国家政权,这样的人在生死关头决不动摇,决不屈服,这就是具有君子品格的人。

   


8.7

编辑

 播报

   


原文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1),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注释

(1)弘毅:弘,广大。毅,强毅。

   


原文翻译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了以后才罢手,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8.8

编辑

 播报

   


原文

子曰:“兴(1)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注释

(1)兴:开始。

   


原文翻译

孔子说:“(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

   


作品赏析

本章里孔子提出了他从事教育的三方面内容:诗、礼、乐,而且指出了这三者的不同作用。它要求学生不仅要讲个人的修养,而且要有全面、广泛的知识和技能。

   


8.9

编辑

 播报

   


原文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原文翻译

孔子说:“对于老百姓,只能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

   


作品赏析

孔子思想上有“爱民”的内容,但这有前提。他爱的是“顺民”,不是“乱民”。本章里他提出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观点,就表明了他的“愚民”思想,当然,愚民与爱民并不是互相矛盾的。另有人认为,对此句应作如下解释:“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即百姓认可,就让他们照着去做;百姓不认可,就给他们说明启发。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这是孔子倡行朴素民主政治的尝试。但大多数学者认为这样断句,不符合古汉语的语法;这样理解,拔高了孔子的思想水平,使古人现代化了,也与《论语》一书所反映的孔子思想不符。

【浅见】 [1]  

此章之主语为贤圣而处上位者。孔子开平民讲学之风,则知其时民智未开也。故先使由之,而不可使知之。不可,愿而不能也。民本不知,虽圣贤无能使知之,而必待民自感自悟也。绝非真谓“不愿使知之”。吾辈不知孔子言此语时之状,故不知“之”所指何?然其时,与民所关者,无非行政与礼乐教化也;孔子开民间教育之风,则教育亦与民相关者;今且分而论之。

“之”谓行政,因贤圣所举必为国为民,且谓之善政。民初不能解其意,必先使由之,带其成效已成,则民知之也。《疏证》引《吕氏春秋·乐成篇》曰:禹之决洪水也,民聚瓦砾。事已成,功已立,为万世利。禹之所见者远也,而民莫之知。故民不可与虑化举始,而可以乐成功。孔子始用于鲁,鲁人诵之曰:“裘而,投之无戾,而袭,投之无邮。”用三年,男子行乎涂右,女子行乎涂左,财物之遗者,民莫之举。大智之用,固难逾也。子产始治郑,使田有封洫,都鄙有服。民相与诵之曰:“我有田畴,而子产赋之;我有衣冠,而子产贮之。孰杀子产?吾其与之。”后三年;民又诵之曰:“我有田畴,而子产殖 之;我有子弟,而子产诲之。子产若死,其使谁嗣之?”使郑简、鲁哀当民之诽讹也而因弗遂用,则国必无功矣,子产、孔子必无能矣。舟车之始见也,三世然后安之,夫开善岂易哉。

又曰:魏襄王与群臣饮酒,酣,王为群臣祝,令群臣皆得志。史起兴而对曰:“群臣或贤或不肖,贤者得志则可,不肖者得志则不可。”王曰:“皆如西门豹之为人 臣也。”史起对曰:“魏氏之行田也以百亩,郑独二百亩,是田恶也;漳水在其旁,而西门豹弗知用,是其愚也;知而弗言,是不忠也。愚与不忠,不可效也。”魏 王无以应之。明日,召史起而问焉,曰:“漳水犹可以灌邺田乎?”史起对曰:“可。”王曰:“子何不为寡人为之?”史起曰:“臣恐王之不能也。”王曰:“子 诚能为寡人为之,寡人尽听子矣。”史起敬诺,言之于王曰:“臣为之,民必大怨臣。大者死,其次乃藉臣。臣虽死藉,愿王之使他人遂之也。”王曰:“诺。”使 之为邺令。史起因往为之,邺民大怨,欲藉史起,史起不敢出而避之,王乃使他人遂为之。水已行,民大得其利,相与歌之:“邺有圣令,时为史公,决漳水,灌邺 旁,终古斥卤,生之稻粱。”使民知可与不可,则无所用智矣。魏襄王可谓能决善矣。诚能决善,众虽喧哗而弗为变。功之难立也,其必由哅哅邪!国之残亡,亦犹此也。故之中,不可不味也。中主以之也止善,贤主以之哅哅也立功。

“之”为礼乐教化。周公制礼作乐,教化万民,民行礼听乐,则为使由之。然礼乐之于仁道相通者,则至高至深也。雍也篇子曰: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非圣贤不愿传教,乃必待其悟也。然能悟者何其少!《易·系辞上》曰: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其不知也,虽圣人,不可使见仁知之内义也。

“之”为教育。孔子开平民教育之风,座下弟子众多,而贤者七十二。平日所传乃诗、书、礼、乐、春秋,又分四科曰德行、政事、文学、言语。然其最高教义实乃性与天道,即周易也。即如子贡诸七十二贤者犹不能得而闻,更何如中人以下之民哉?非不欲使之,实乃太过高深,而必使其悟也。如此方言不可使知之。

今人之断章取义,以此章为孔子之愚民思想,则正为“不可使知之”之叹也!然亦当知此章之主语乃贤圣之官,其行善政,故可如此。如今之贪官污吏,恶行昭彰,则绝然不可语此而污圣人之言也。且今之民智已大开,则诸事亦可使知也。

或谓此章应于“使”处断句,则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其意则为民可用,任由其为也;不可用,则施诸教育,使其可用,而后其可为也。如此则变为工作之意也,虽通,然断非圣人之意也。

   


8.10

编辑

 播报

   


原文

子曰:“好勇疾(1)贫,乱也。人而不仁(2),疾之已甚(3),乱也。”

   


注释

(1)疾:恨、憎恨。

(2)不仁:不符合仁德的人或事。

(3)已甚:已,太。已甚,即太过份。

   


原文翻译

孔子说:“喜好勇敢而又恨自己太穷困,就会犯上作乱。对于不仁德的人或事逼迫得太厉害,也会出乱子。”

   


作品赏析

本章与上一章有关联。在孔子看来,老百姓如果不甘心居于自己穷困的地位,他们就会起来造反,这就不利于社会的安定,而对于那些不仁的人逼迫得太厉害,也会惹出祸端。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培养人们的“仁德”。

   


8.11

编辑

 播报

   


原文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原文翻译

孔子说:“(一个在上位的君主)即使有周公那样美好的才能,如果骄傲自大而又吝啬小气,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一看了。”

   


8.12

编辑

 播报

   


原文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1),不易得也。”

   


注释

(1)谷:古代以谷作为官吏的俸禄,这里用“谷”字代表做官。不至于谷,即做不了官。

   


原文翻译

孔子说:“学了三年,还做不了官的,是不易找到的。”

   


作品赏析

孔子办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治国安邦的人才,古时一般学习三年为一个阶段,此后便可做官。对本章另有一种解释,认为“学了三年还达不到善的人,是很少的”。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阅读本章。

   


8.13

编辑

 播报

   


原文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1),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注释

(1)见:音xiàn,同现。

   


原文翻译

孔子说:“坚定信念并努力学习,誓死守卫并完善治国与为人的大道。不进入政局不稳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天下有道就出来做官;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国家有道而自己贫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而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作品赏析

这是孔子给弟子们传授的为官之道。“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这是孔子为官处世的一条重要原则。此外,他还提出应当把个人的贫贱荣辱与国家的兴衰存亡联系在一起,这才是为官的基点。

   


8.14

编辑

 播报

   


原文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原文翻译

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考虑那职位上的事。”

   


作品赏析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涉及到儒家所谓的“名分”问题。不在其位而谋其政,则有僭越之嫌,就被人认为是“违礼”之举。“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也就是要“安分守己”。这在春秋末年为维护社会稳定,抑制百姓“犯上作乱”起到过重要作用,但对后世则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尤其对民众不关心政治,安分守礼的心态起到诱导作用。应当说,这是消极的。

   


8.15

编辑

 播报

   


原文

子曰:“师挚之始(1),《关睢》之乱(2),洋洋乎盈耳哉!”

   


注释

(1)师挚之始:师挚是鲁国的太师。“始”是乐曲的开端,即序曲。古代奏乐,开端叫“升歌”,一般由太师演奏,师挚是太师,所以这里说是“师挚之始”。

(2)《关睢》之乱:“始”是乐曲的开端,“乱”是乐曲的终了。“乱”是合奏乐。此时奏《关睢》乐章,所以叫“《关睢》之乱”。

   


原文翻译

孔子说:“从太师挚演奏的序曲开始,到最后演奏《关睢》的结尾,丰富而优美的音乐在我耳边回荡。”

   


8.16

编辑

 播报

   


原文

816 子曰:“狂(1)而不直,侗(2)而不愿(3),悾悾(4)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注释

(1)狂:急躁、急进。

(2)侗:音tóng,幼稚无知。

(3)愿:谨慎、小心、朴实。

(4)悾悾:音kōng,同空,诚恳的样子。

   


原文翻译

孔子说:“狂妄而不正直,无知而不谨慎,表面上诚恳而不守信用,我真不知道有的人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

   


作品赏析

“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都不是好的道德品质,孔子对此十分反感。这是因为,这几种品质不符合中庸的基本原则,也不符合儒家一贯倡导的“温、良、恭、俭、让”和“仁、义、礼、智、信”的要求。所以孔子说:我真不知道有人会这样。

   


8.17

编辑

 播报

   


原文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原文翻译

孔子说:“学习知识就像追赶不上那样,又会担心丢掉什么。”

   


作品赏析

本章是讲学习态度的问题。孔子自己对学习知识的要求十分强烈,他也同时这样要求他的学生。这“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其实就是“学而不厌”一句最好的注脚。

   


8.18

编辑

 播报

   


原文

子曰:“巍巍(1)乎,舜禹(2)之有天下也而不与(3)焉!”

   


注释

(1)巍巍:崇高、高大的样子。

(2)舜禹:舜是传说中的圣君明主。禹是夏朝的第一个国君。传说古时代,尧禅位给舜,舜后来又禅位给禹。

(3)与:参与、相关的意思。

   


原文翻译

孔子说:“多么崇高啊!舜和禹得到天下,不是夺过来的。”

   


作品赏析

这里孔子所讲的话,应该有所指。当时社会混乱,政局动荡,弑君、纂位者屡见不鲜。孔子赞颂传说时代的“舜、禹”,表明对古时禅让制的认同,他借称颂舜禹,抨击现实中的这些问题。历来学者对此还有另外的三种解释,其一是,“与”是赞许的意思,意思是,舜禹值得赞美;其二是,“与”参与政事。意思是,舜禹重视发挥大臣的才能,并不亲自参与政事;其三是,舜禹得到天下,却不贪图享受私欲。

   


8.19

编辑

 播报

   


原文

子曰:“大哉尧(1)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2)之。荡荡(3)乎,民无能名(4)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5)乎其有文章!”

   


注释

(1)尧: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圣君。

(2)则:效法、为准。

(3)荡荡:广大的样子。

(4)名:形容、称说、称赞。

(5)焕:光辉。

   


原文翻译

孔子说:“真伟大啊!尧这样的君主。多么崇高啊!只有天最高大,只有尧才能效法天的高大。(他的恩德)多么广大啊,百姓们真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对它的称赞。他的功绩多么崇高,他制定的礼仪制度多么光辉啊!”

   


作品赏析

尧是中国传说时代的圣君。孔子在这里用极美好的语言称赞尧,尤其对他的礼仪制度愈加赞美,表达了他对古代先王的崇敬心情。

   


8.20

编辑

 播报

   


原文

舜有臣五人(1)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2)。”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3),于斯(4)为盛,有妇人焉(5),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6),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注释

(1)舜有臣五人:传说是禹、稷、契、皋陶、伯益等人。契:音xiè;陶:音yáo。

(2)乱臣:据《说文》:“乱,治也。”此处所说的“乱臣”,应为“治国之臣”。

(3)唐虞之际:传说尧在位的时代叫唐,舜在位的时代叫虞。

(4)斯:指周武王时期。

(5)有妇人焉:指武王的乱臣十人中有武王之妻邑姜。

(6)三分天下有其二:《逸周书程典篇》说:“文王令九州之侯,奉勤于商”。相传当时分九州,文王得六州,是三分之二。

   


原文翻译

舜有五位贤臣,就能治理好天下。周武王也说过:“我有十个帮助我治理国家的臣子。”孔子说:“人才难得,难道不是这样吗?唐尧和虞舜之间及周武王这个时期,人才是最盛了。但十个大臣当中有一个是妇女,实际上只有九个人而已。周文王得了天下的三分之二,仍然事奉殷朝,周朝的德,可以说是最高的了。”

   


作品赏析

这段当中,孔子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治理天下,必须有人才,而人才是十分难得的。有了人才,国家就可以得到治理,天下就可以太平。当然,这并不就证明孔子的“英雄史观”,因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杰出人物的确发挥了不可低估的巨大作用,这与人民群众的作用,都应该是不可忽视的。

   


8.21

编辑

 播报

   


原文

子曰:“禹,吾无间(1)然矣。菲(2)饮食而致(3)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4);卑(5)宫室而尽力乎沟洫(6)。禹,吾无间然矣。”

   


注释

(1)间:空隙的意思。此处用作动词。

(2)菲:菲薄,不丰厚。

(3)致:致力、努力。

(4)黻冕:音fǔ miǎn,祭祀时穿的礼服叫黻;祭祀时戴的帽子叫冕。

(5)卑:低矮。

(6)沟洫:洫,音xù,沟渠。

   


原文翻译

孔子说:“对于禹,我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了;他的饮食很简单而尽力去孝敬鬼神;他平时穿的衣服很简朴,而祭祀时尽量穿得华美,他自己住的宫室很低矮,而致力于修治水利事宜。对于禹,我确实没有什么挑剔的了。”

   


作品赏析

以上这几章,孔子对于尧、舜、禹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在他们的时代,一切都很完善,为君者生活简朴,孝敬鬼神,是执政者的榜样,而当今不少人拼命追逐权力、地位和财富,而把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富强放在了次要的位置,以古喻今,孔子是在向统治者提出警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414
 楼主| 发表于 2022-5-10 15:4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无锡梅村最新考古出商周遗址,《史记》中太伯奔吴是否还是传说?


原创|发布:2019-11-30 23:38:29    更新:2019-11-30 23:41:40

阅读 6363赞 37

太伯、仲雍或许是政治上的“失意者”,自己或者后人从周原大本营到达了江南蛮荒之地。但谁也想不到,这一片区域后世将会成为全中国最富裕的地方。而且经过孔子与太史公的高度评价,太伯的文化地位要远高于父亲和弟弟,今天太伯、仲雍的香火也都比太王、季历旺盛得多。


(本文为林屋公子《周朝八百年》系列027)

通过前文,我们知道“太伯奔吴”与“吴为姬姓”两件事都充满疑点,一种相对合理的推测是,周太王时太伯、仲雍兄弟南奔到夨国(今陕西陇县),周武王时仲雍曾孙虞仲新封到虞国(今山西平陆),周康王时虞仲后人虞侯夨改封到宜国(今江苏镇江)。由于史料的匮乏,实际上证据很不充分。那么苏州又是什么时候成为吴国都城的?其实吴国从宁镇向太湖发展要晚到春秋后期,这个我们以后有机会会细说。

不过,因为文献都说吴国灭亡时都城在苏州,所以关于太伯(泰伯)、仲雍的遗迹也集中在苏锡一带。前文提到苏州阊门内有泰伯庙,其实苏州古代还有过泰伯陵,但早已经湮没无闻了。今天太伯香火最旺盛的地方,还要数隔壁的无锡。

无锡梅村也有伯渎河、泰伯庙、泰伯故宅井等,梅村也就《史记正义》所说太伯定都的梅里。泰伯庙内有太伯、仲雍直至阖闾、夫差的吴国国君君以及季札、专诸等名人塑像。锡山公园还有泰伯祠,与惠山古镇的群祠一门之隔。鸿山则有泰伯陵,《吴越春秋》说太伯葬于梅里平墟,旁边是吴文化广场,鸿山上还有专诸墓、要离墓、梁鸿孟光墓。据清代《梅里志》,明建文帝在靖难之役后逃亡至此,还写诗一首:

远隐停骑泰伯乡,仰瞻墓宇法先王。避荆不为君臣义,采药能全父子纲。八百周基无足贵,千秋俎豆有余香。深惭今日争天下,遗笑句吴至德邦。



至于仲雍,按理说是吴人真正的直系先祖,但风光却全被大哥独占;直到今天,吴氏宗亲也只认太伯为始祖。仲雍的墓在常熟虞山,虞山上还有他曾孙周章的墓,以及被孔子称为“杀鸡焉用牛刀”——其弟子中唯一的南方人——言偃的墓。常熟虞山坐落在今天常熟市区,节假日游人如织,山上山下还有不少名人的墓,其中有黄公望、王鈇、瞿景淳、严天池、瞿式耜、钱谦益、柳如是、王石谷、翁同龢、曾朴,等等。

《越绝书》说:“虞山者,巫咸所出也。虞故神出奇怪。”传说古代虞山有各种灵异现象,因为竟然是巫咸修炼过的仙山。《史记·殷本纪》说巫咸是商王太戊时期的官员;但根据王家台秦简《归藏》,黄帝与炎帝战于涿鹿时,黄帝还向巫咸请求占卜过;《山海经》里,巫咸更是群巫之首,沟通天地;《离骚》里,屈原也要用香椒精米供奉巫咸。可见,巫咸更多是传说人物,未必真有其人,与吴地的关系当然也是后起的。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7月23日,“无锡梅里遗址考古学术研讨成果”新闻发布会召开,据说在无锡梅村泰伯庙和新友路之间伯渎河沿河区域一片,从2018年9月开始发掘,至今发现了灰坑、灰沟、水井和建筑基址等古遗址以及印纹硬陶、软陶、夹砂陶和原始瓷等文物,文化断代为商代至春秋时期,文化因素兼具马桥、湖熟以及部分中原因素。当然,要靠这些发现来证明太伯奔吴为信史,证据要求差距还非常大。



可见,太伯、仲雍主要的纪念地还是在吴地,而在他们的陕西老家,则没有这么隆重的待遇了。在陕西岐山的周公庙景区内,有一座祭祀周祖后稷的后稷殿。后稷位于殿堂正中,左边配祭的是太伯、仲雍兄弟,右边配祭的是季历。兄弟仨只有季历正襟危坐,而太伯、仲雍一个翘起二郎腿、一个裸上身刺青,一对中二中年。在岐阳村的周三王庙内,太王画像位于正中,左边配祭的是季历,右边配祭的是文王,而太伯、仲雍兄弟只有牌位,连个画像都没有。

宝鸡、陇县交界的吴山森林公园立上了一块“西镇吴山”的牌坊,左边刻着“伯仲初始”,右边刻着“荆吴祖地”。这明显是现代“西吴说”之后的产物,山上祭祀的是吴岳大帝,并无与太伯、仲雍有关的名胜古迹。《周礼》就有“四镇”的说法,后来又发展成“五镇”,以山东临朐沂山为东镇、浙江绍兴会稽山为南镇、陕西宝鸡吴山为西镇、辽宁北镇医巫闾山为北镇、山西霍州霍山为中镇。

吴山一带除了之前提到考古发现的“夨国”,其实还发掘了一个不见史册的“弓鱼国”。1974年—1981年,宝鸡市博物馆考古工作人员先后在宝鸡市区渭水南北两岸的茹家庄、竹园沟、纸坊头等地,发现了西周弓鱼国的墓葬。弓鱼国在夨国南边,也是从商末周初开始活动在宝鸡地区。弓鱼国国君被称为“弓鱼伯”,从西周中期以后没落、衰败,此时正是夨国国力强盛的时期,弓鱼国的灭亡或许就与夨国有关。



更有意思的是,“弓鱼”也能与“吴”“虞”等通用,前文提到吴国的国名就有从“鱼”的写法,这也更加印证太伯奔吴为夨国的推测。至于这个弓鱼国的文化面貌,卢连成、胡智生在《宝鸡弓鱼国墓地》中认为兼有氐羌文化与早期蜀文化的特征;尹盛平先生在《西周史征》则认为来自早期巴文化,甚至认为弓鱼就是太伯南奔所至的“荆蛮”。总之,弓鱼国可能与南方巴蜀居民北上有关。

这样看来,太伯、仲雍或许是政治上的“失意者”,自己或者后人从周原大本营到达了江南蛮荒之地。但谁也想不到,这一片区域后世将会成为全中国最富裕的地方。而且经过孔子与太史公的高度评价,太伯的文化地位要远高于父亲和弟弟,今天太伯、仲雍的香火也都比太王、季历旺盛得多。周太王陵在岐阳村周太王祠(周三王庙)附近,周王季陵在西安市鄠邑区秦萯阳宫附近,往来游人相对都要少很多。

不过,真正影响历史走向的还是太王、季历父子,所以我们的镜头也就调回到周原这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2 11:42 , Processed in 0.05623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