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10|回复: 4

雪洞花王//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414
发表于 2022-5-15 09:2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观园里的一处景致令人细思极恐,暗示薛宝钗在贾府“自掘坟墓”

吉庆有娱

2020-08-14 07:35

关注



导语:大观园是为迎接贵妃省亲而建,又映射人间的“太虚幻境”。元春省亲过后,这里先是热闹了几年,最终却变成了一片“废墟幻境”,落叶萧萧、荒草萋萋。随着元春的薨逝和诸位姑娘们的离散,再也不现昔日繁华。当真是黄粱一梦。



正如秦可卿的警示之梦:“三春过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1、大观园各处住所暗示了屋主人的性格命运,以及最终的归宿

大观园的住所,每一处都有其特殊的预示与涵义。正如它主人的个性与命运。

黛玉的潇湘馆,以及所种的湘妃竹,暗示了黛玉最终会泪尽而亡。

探春的秋爽斋,豁达通透,暗示了探春的胸怀与气度,但“秋”却是万物萧条的开始,如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也暗示了探春出嫁后,贾府将彻底陷入颓势。



李纨的稻香村是“世外桃源”,自设围栏的设计与大观园整体格局格格不入,最终,李纨果然跳出贾府外,不在荣辱中,与自己的儿子贾兰自奔富贵前程去了。

凡是在大观园里居住过的姑娘们,最后都纷纷搬离了大观园。探春远嫁,迎春也嫁出去了,黛玉死了,被送回原籍,惜春出家了。唯独薛宝钗留了下来,成为大观园永恒的“主人”,亦如一个守墓人和“未亡人”。



别人的居所都是“暂居”,如同这里的过客,而宝钗却是这里永久定居的人。生是贾府的人,死是贾府的鬼。大观园以元春的繁华开始,却以宝钗的萧条落幕。宝钗甚至是以贾府“守墓人”的身份居住在大观园内的。

薛宝钗住的是“蘅芜苑”,她这处住所的“独特设计”,越看越觉得诡异阴森,非常人居所可比。



就连贾母见到宝钗住的房子后,也大为惊骇,见到里面的陈设布置,更加恼怒。贾母隐隐感觉到了不详,或许宝钗的住所就已经暗示了贾府的没落与颓败。百年富贵,将彻底埋葬进这“蘅芜苑”中——

作者为突出这一“主题”,将薛宝钗的“衡蘅芜”设计成一个令人脊背发凉、细思极恐的“石墓”形状,越看越觉得阴森刺骨。



2、薛宝钗的蘅芜苑竟是一个“大坟冢”

《红楼梦》第十七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一章中,写的是贾政带领众人以及宝玉去游览大观园,并题些匾额和对联。前面的不再赘述,着重的看看宝钗未来的住所:“蘅芜苑”。原文如下:

贾政率大家攀藤抚树过去。只见水上落花愈多,其水愈清,溶溶荡荡,曲折萦纡。池边两行垂柳,杂着桃杏,遮天蔽日,真无一些尘土。



忽见柳阴中又露出一条折带朱栏板桥来。度过桥去,诸路可通。便见一所清凉瓦舍,一色水磨砖墙,清瓦花堵。那大主山所分之脉,皆穿墙而过。贾政道:“此处这所房子无味的很。”

因而步入门时,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

这“迎面突出的插天大玲珑石”,像极了一块墓碑,而且,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的房子都遮住了。



也就是说,乍一看去,此处只见石块,不见房子也不见人。而且,这些石块的前面,是一块高高的石碑。这不就是标准的“石墓造型”吗?再接着往下看:

而且此处一株花木皆无,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巅,或穿石隙,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摇,或如金绳盘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

没有花,只有草,而且还是先藤蔓之草,攀附在石碑石墓上,很是应景,也符合了“荒冢一堆草没了”。



再看看薛宝钗房子里陈设布置,跟外面的造型几乎是“里应外合、相互辉映的。”外面是石冢造型,房内是守墓人的布置。且看原文里是怎么描述的:

贾母因见岸上的清厦旷朗,便问:“这是你薛姑娘的屋子不是?”众人道:“是。”

贾母忙命拢岸,顺着云步石梯上去。一同进了蘅芜苑,只觉异香扑鼻。那些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都结了实,似珊瑚豆子一般,累垂可爱。

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顽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



关键词:“供着”“吊着”“菊花”“轻纱幔帐”,描述一个闺阁女儿的房间,哪能用这些沮丧、灰暗、阴沉诡谲的词汇呢?这哪里是未婚姑娘的闺房,分明是寡妇设置的灵堂啊!

贾母看罢摇头道:“使不得。虽然他省事,倘或来一个亲戚,看着不像;二则年轻的姑娘们,房里这样素净,也忌讳。我们这老婆子,越发该住马圈去了。你们听那些书上戏上说的小姐们的绣房,精致的还了得呢。他们姊妹们虽不敢比那些小姐们,也不要很离了格儿。”



贾母所说的“忌讳”其实就跟我们内心里想的是一样的:“你一个年轻姑娘家,怎么弄得跟个守寡的寡妇一样?这也太不吉利了!”

但是,这就是薛宝钗的宿命,她注定要做贾府的“未亡人”和守墓人。是她自己挑选了贾府这座“庞然大墓”,并且还死赖着不走的,不过,最终她也如愿以偿了。


润杨的红楼笔记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                                                 ),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2406文章1279万总阅读

查看TA的文章>         
评论
1     
分享
链接复制成功




原创             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薛宝钗藏愚守拙,为何二人都是牡丹花?                      2020-09-16 15:00                     来源:                                     润杨的红楼笔记                                                

           
原标题: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薛宝钗藏愚守拙,为何二人都是牡丹花?
            
古典文学里有两个人是牡丹花,一个是杨贵妃,一个是薛宝钗。把杨贵妃比喻为牡丹花的人是谪仙李白。把薛宝钗比喻为牡丹花的人是曹雪芹。
杨玉环的牡丹花是艳,艳压群芳。
杨玉环是唐玄宗的妃子,人称杨贵妃。她姿质丰艳,擅长歌舞,通晓音律。“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杨玉环成为了唐玄宗的贵妃。
一天,唐玄宗带着杨玉环,乘月色观赏移植到沉香亭的四株名贵牡丹。名花美人,月夜歌舞,真是难得的盛事。唐玄宗令李白现场做诗。于是李白做了著名清平乐三首: 其一首: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杆。  
牡丹乃国色天香花,李白将杨贵妃比喻为牡丹花,盛赞贵妃与牡丹花一样倾国倾城。更为难得的是,牡丹花和美人,都是君王的挚爱。在这样的时刻里,名花、美女与君王三者完美融合。无论君王有多大的烦恼,只要和贵妃一起来到这沉香亭畔的牡丹园中,也会被化解得无影无踪了。人倚阑干,花在阑外,春风拂来,丝竹入耳,何其风流蕴藉,美妙幸福!牡丹花堪比杨玉环。
薛宝钗与杨贵妃不同,杨贵妃这朵牡丹花是艳,艳压群芳。“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就是杨玉环。
薛宝钗这朵牡丹花是冷,她是清冷的白牡丹
1.宝钗是白牡丹。
如果说杨玉环是红牡丹,热情似火。那么薛宝钗就是白牡丹,清清冷冷。因为薛宝钗不像杨贵妃那样“回眸一笑百媚生”,宝钗端庄,藏愚守拙,罕言寡语。她的屋子也是非常素净,如雪洞一般。
宝钗吃冷香丸,里面有一种花就是白牡丹花。冷香丸的香气也有牡丹花的成分。
2.宝钗有牡丹的丰满。
薛宝钗有牡丹花的丰满,宝玉说宝钗像杨贵妃一样体丰怯热。薛宝钗的丰满在书中有体现。她往下撸红麝串的时候,也因为手腕丰满,费了好大力气才退下来。
3.宝钗有牡丹的国色天香。
薛宝钗生得“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宝玉评价宝钗容貌说“宝姐姐是绝色的人物”,可见宝钗颜值高,像牡丹花一样国色天香。
4.牡丹花是百花之王,薛宝钗是大观园之王。
在大观园里,薛宝钗相当于王者。姊妹们都信赖宝姐姐,服从宝姐姐的调遣。无论什么事情,只要薛宝钗开口,就成了定论。
例如,宝钗给迎春和惜春定下了诗号;湘云要起诗社,所有的主意都是宝钗出的;惜春要画大观园,大家争论不休,还是宝钗决定怎么处理这件事,都买什么绘画用品,找谁要大观园建筑图纸,给惜春画画多长时间。所有的一切,都是宝钗做主。即使后来管家,宝钗也获得了下人们的感恩戴德。薛宝钗就是大观园里的非组织领袖,堪与牡丹花的花中之王媲美。
薛宝钗的花笺是"任是无情也动人"。宝钗即使不动真情,也能打动旁人,因为牡丹花就是倾国倾城,令人心动的花。
结语:环艳钗冷,魅惑夫君,结局凄凉用牡丹花形容杨贵妃和薛宝钗非常合适。杨玉环是艳丽的红牡丹,薛宝钗是冷艳的白牡丹。虽然颜色不同,但都魅惑夫君。
杨玉环迷惑的是唐玄宗。
薛宝钗迷惑的是贾宝玉。薛宝钗羞笼红麝串,贾宝玉见到薛宝钗的酥臂想入非非。薛宝钗送药、绛云轩绣鸳鸯,都是对贾宝玉的魅惑。
杨玉环和薛宝钗的结局都很凄凉。杨玉环在马嵬坡被赐死。薛宝钗被贾宝玉抛弃,独守空房“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孤独而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414
 楼主| 发表于 2022-5-15 16:44:29 | 显示全部楼层
绛洞花王  播报 编辑  讨论 上传视频  



绛洞花王,《红楼梦》中贾宝玉在大观园诗社中的别号。

贾公子别号不少,诸如绛洞花王、混世魔王、遮天大王、富贵闲人、无事忙,还有自呼的“怡红院浊玉”,回目中所称的“情哥哥”,书文中的“多情公子”——可谓多矣。总列而观之,煞是有趣。

有趣的是众义纷陈,各占一解。但其所以然者,是“反映”出这个少年的本性真情,志趣风格,抱负襟怀,是多么复杂地“统一”化为“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的奇才和痴人。

绛洞花王,王是主眼,或作“花主”者是个别版本讹字,务请改正——道光年间的王希廉不就自号“护花主人”吗?其实那思想庸俗得很,去宝玉十万八千里矣

花王的“王”,不是称王称霸的帝王思想,是在某行某业中独有魁首之位的意思。在过去,时常可以看到此例,比如制造剪刀品质第一的,俗号即是“剪子王”。就连京剧里,也有“梅大王”之称号,谓梅兰芳是也。再如唱京韵大鼓(书词)的刘宝全,人人都尊之为“鼓王”,皆其良例。

所以,宝玉“小时候的营生”,是说自己居于花洞中为养花的第一能手——而绝非给群花做什么“主”、当什么“头目”的那种士大夫们“雅得俗不可耐”的庸俗念头。





中文名贾宝玉 别    名绛洞花王 怡红公子 混世魔王 遮天大王 富贵闲人 无事忙 饰    演欧阳奋强(87版电视剧) 性    别男 登场作品《红楼梦》 生    日阴历四月二十六


目录

1 解释
2 来历
3 赏析
4 补充信息

   


解释

编辑

 播报

一般的《红楼梦》读者,乃至为数不少的红学家,似乎都不知道有这个“绛洞花王”——如同五十年前一般人不大注意“绛洞花主”一样。后者之所以广为人知,多半得力于鲁迅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绛洞花主〉小引》;追寻更早一点的起因,自然应该是陈梦韶先生作于1927年的话剧《绛洞花主》了。



红楼梦
红楼梦(4张)


可以说,被鲁迅推崇为“熟于情节,妙于剪裁”的陈梦韶先生,竟因了《绛洞花主》的写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两个小小的“第一”。第一个创作了《红楼梦》的话剧剧本;第一个留意和重视了贾宝玉这一很不起眼的别号,特意将其作为这部被鲁迅称赞为“可作《红楼梦菁华》读”的大型话剧的剧名。单从这一点,即可看出陈先生研读《红楼梦》的精审。
可是,陈先生当年毕竟没有条件阅读《红楼梦》的庚辰本(只读当时已经印行的戚序本还不行)。这在客观上限制了他对贾宝玉这一特殊别号的进一步体察。而后来,在有条件接触庚辰本的众多学者之中,第一个真正留意了这别号,并发现这别号原该叫“绛洞花王”的,则是著名红学家俞平伯先生。由俞先生校订、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出版的《红楼梦》八十回校本,首次,也是迄今惟一的一次——在排印本上将“绛洞花主”订正为“绛洞花王”。

这是一次非同凡响的订正!

俞先生这样校订的依据,自然是庚辰本。但他所依据的八种参校本中,其余七种皆不作“花王”,他偏偏选择了庚辰本的“孤证”。若非慧眼独具而胆识超群,是绝难舍弃习惯成自然的“洞主”,去拔擢那生涩别扭的“花王”的。

诚然,仅靠一次版本校订,不继之以理论上的阐发,很难改变人们根深蒂固的原有印象,甚至很难引起人们对这种校订的注意。在俞校本问世已达二十余年之久的今天,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并明确宣称是“以庚辰本为底本”而校勘的《红楼梦》新校本,竟然又在“洞主”、“花王”的抉择上走了回头路——将底本上硕果仅存的这个“王”字,反依他本改为了“主”。这正是没有从理论上加以阐发所导致的后果。

于是,又冒出一位“第一个” ——真正从理论的角度揭示“绛洞花王”真意的红学家,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余英时先生。他在《香港大学》1974年第一期上发表的一篇在海外颇有影响的红学论文《〈红楼梦〉的两个世界》,里面一条注释,便间接地对“绛洞花王”的真意作了分析。他写道:

不但(大观)园中女孩子是花神,而且宝玉自己也是花神,我愿意在这里讲一下我对于宝玉为“诸艳之冠”的看法。第七十八回宝玉对小丫头说:“不但花有一个神,一样花一位神之外还有总花神。”这话亦大有深意。……宝玉是总花神,这就是所谓“诸艳之冠”也。也许有人会提出疑问,宝钗的签上不明明写着“艳冠群芳”么?要知道宝钗虽然艳冠群“芳”,但毕竟只是司牡丹花的花神。惟有宝玉不单管任何一样的花,才有资格做总花神。倒过来说,正因为宝玉不是女人,他才不能单管任何一样花,而只有做总花神。情榜六十名女子,而以宝玉为首,可以说是“事有必至,理有固然”,丝毫不必奇怪。我们应该记得宝玉小时候的旧号本是“绛洞花王”啊!……所以我深信根据七十八回总花神之说,可以彻底地解决宝玉为“诸艳之冠”及在情榜上总领诸女子这两个问题。胡适说情榜大似《水浒传》的石碣,是有道理的,曹雪芹也许受了《水浒》的暗示,而把宝玉安排了一种近乎托塔天王晁盖的地位。

好一个“近乎托塔天王晁盖的地位”!这一比拟真是再贴切、再精当不过了。《水浒》中的晁盖,是总领水泊梁山百零八条好汉的“托塔天王”;《红楼》中的宝玉,岂不就是总领大观园女儿国的“绛洞花王”么!

余先生这段精彩论述,虽是以注释的形式略加点染,却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准确而有说服力地揭示了书中“总花神”、“绛洞花王”之称与脂批所谓“宝玉系诸艳之冠”之间贯通一致的内涵,真可以说触及到了宝玉形象的神髓。

遗憾的是,余先生的论述,毕竟受注释的篇幅所限,未能深一步展开,且非重点论及“绛洞花王”,故从理论上说,尚属萌芽状态。然而十分值得庆幸的是,笔者不久前收到著名红学家白盾先生寄赠的一份红学未定稿,一看题目,便使人耳目一新:《论“绛洞花王” ——贾宝玉形象的构想初探》。

这又是“第一个” ——第一个立足于“绛洞花王”而作专文,全面地论述曹雪芹“要将宝玉塑造成一个少女心目中‘无位而空王之’的‘花王’”形象的基本构想。论证上亦别开生面、新颖独到而又文采飞扬,令人爱不忍释。其开篇的一个小标题,便叫做“从‘潇湘妃子’别号谈起”——这也是过去一般人未曾真正留意的一个黛玉的别号。将其与宝玉“绛洞花王”之称联系起来,则情趣盎然,新意迭出。

白盾先生的这篇文章也有一点美中不足。即在以这个不为大多数人所知晓、所承认的“花王”之称立论时,仅仅信赖和依据俞校本的“独家异文”是不够的(余英时先生亦如是)。这样总给人以建立在沙滩上的高楼之感。虽然在事实上,他这个立论的基础并非沙滩,而是看起来有些像沙粒的坚实的花岗岩层。

这使我想起,眼下有的人很轻视文学研究尤其是红学研究中的考证。其实,文学尤其是红学研究中考证之不可或缺,同自然科学研究中首先需要检验各种数据、求证各种定理之类,很有相同相似之处。即如这个“绛洞花王”,不论你在理论上说得多么透彻,如果不首先从版本学的角度去判明这一与众不同的异文的可靠性,这理论便终不免带上一点主观唯心论的色彩。所以,许多有着极高成就的学者,往往把科学考证看作不可须臾丧失的治学基本功,不是没有道理的。

事实上,这个“绛洞花王”的“王”字,并不只庚辰本的一条“孤证”,它在现存己卯本上,原本也是作“王”。

或问: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的己卯本第560页第七行,不是分明写着“绛洞花主”么,怎么会是“王”呢?不错。影印本白纸黑字写着的,确是“主”。但请大家比较一下距此仅八行和十二行之隔的第561页上的另外两个“主”字,还可以再翻过去多比较一下第562、563页上的另外三个“主”字,都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属于同一抄手书写的其他每一个“主”字,无一例外,都是在“王”字之上疏密合度地横斜着一点,殊不类“绛洞”之处那个与“王”字紧相粘连的缩脖圆头。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其“绛洞花主”的“主”字,那起笔的一点,并非出自己卯本原抄手的手笔,而是后世某个自作聪明的妄人所加。也就是说,这一部迄今所知最有可能直接过录自曹雪芹原稿本的怡亲王府抄藏己卯本,原来也是写作“绛洞花王”的。

有了己卯本与庚辰本为伍,形势也就发生了质的变化。由此,可以有力地证明:过录庚辰本第三十七回的那位抄手,并没有把“王”字抄误,而是真切地保留了一个优于他本、更接近曹雪芹原稿的独特异文。为什么己卯本与庚辰本有这样一个共同的异文,就可以肯定它们优于相异的其他诸本,具有更接近原稿的可靠性呢?这是因为,有许多迹象表明:现存庚辰本的产生过程,并非如冯其庸先生所论,是据现存己卯本过录之后,再据庚辰原本补改出来的;而是现存的庚辰本和己卯本都分别地直接过录于曹雪芹的庚辰原本和己卯原本。如果这两种过录本出现了它们之间相同而又与其他诸本相异的文字(如“绛洞花王”即是),则除极特殊的容易导致共同误认误抄的字句之外,一般说来只能证明这两种过录本都没有抄错,都真实地反映了曹雪芹稿本的原貌。

有人会反诘了:既然己、庚二本在过录这个“王”字时,都不可能发生“不谋而合”的抄误,那么,现存其他各本,除缺失第三十七回者外,尽皆作“主”而不作“王”,怎么又可以断然判定它们都是“抄误”呢?这道理其实很简单。己、庚二本,都分别过录于曹雪芹的原稿本,并不存在过录致误之后又互相转抄、以讹传讹的情况。而其他各本,则大都出自第二手、第三手的底本,且有互相转抄、陈陈相因的大量版本现象存在。只要较早的某一种抄本发生了独特的抄误或妄改,便往往被后来的抄录者所沿袭。等到这种独特的抄误或妄改沿袭日久,人们偶尔见到某个正确抄录的本子,也往往会因怀疑其是否正确而擅自参校沿袭日久的错误予以妄改。现存己卯本的“绛洞花王”被后人妄改,即是明显的例子。出版的《红楼梦》新校本进一步消灭了在庚辰本上硕果仅存的“绛洞花王”,则是更明显的例子。

但是有一点须得补充说明一下。所谓其他各本皆不作“绛洞花王”,这是笼统而言的。若仔细地区分一下,则情况各有不同。现存甲戌本是个残本,里面的第三十七回已经散佚。如果从道理上去推想,这个甲戌本的第三十七回亦很可能作“绛洞花王”。因为,甲戌本的抄手虽然文化水平不高,转抄中的错误不少,但抄录的态度十分严肃认真。该本所存在的抄误,大都反映为误识原底本的草书所致。除此之外,他是很注意忠实于原底本的。而这个原底本的正文比较接近曹雪芹的甲戌年修订手稿,则是大家都公认的事实。故我以为,无论作草书或作正书皆易辨识的“王”字,在甲戌本上亦不大可能抄误。而且我们也不应该忽略:甲戌本的正文也同样保留着与己、庚二本相类似的不易受其他各本以讹传讹影响的特点。所以,如果有朝一日现存甲戌本的散佚部分能够重现于世,我们很可能会在正文之中见到第三个“绛洞花王”。值得庆幸的是,虽然在甲戌本正文中见不到第三个“绛洞花王”,在甲戌本的脂批中却可以见到。第三回王夫人向林黛玉介绍宝玉,说他是“这家里的混世〔魔〕王”。旁边的一条脂批便写道:“占(与)绛洞花王为对看。”

有了甲戌本上的第三条证据,从版本学的角度说,这个“绛洞花王”该是铁证如山了吧!

这里,我还要顺便指出一个与“绛洞花王”有关的奇怪现象。就在第三十七回,李纨调侃宝玉说:“你还是你的旧号‘绛洞花王’就好。”己、庚二本都有一条双行夹批:

妙极!又点前文。通部中从头至末,前文已过者,恐去之冷落,使人忘怀;未来者,恐来之突然,或先伏一线。皆行文之妙诀也。

这条批语,明指李纨所说让宝玉仍用“旧号”的事,是“又点前文”。意即在三十七回之前的某处,作者已经描写过宝玉取“绛洞花王”别号的情节。否则,就不能说是“又点前文”。而且宝玉紧接着的那句话:“小时候干的营生,还提他作什么!”也似乎印证了,在此之前的书中,似乎真有这样的描写。

可是遍查此前各回,却压根儿找不出宝玉小时候取“绛洞花王”别号的情节。这就怪了!到底是曹雪芹在这里故用倒叙之法,补出所谓“旧名”一事,致使脂砚斋望文生义信口开河呢,还是原本就真有这样的“前文”,脂砚斋也确曾见过,却在后来的稿本中被无意丢失或有意删去呢?这恐怕也算得上是《红楼梦》的一个小小的谜题吧! [1]  

   


来历

编辑

 播报

从版本学的角度澄清了宝玉的旧号确为“绛洞花王”而非“绛洞花主”,似乎还须补证一下:《红楼梦》这样的“花王”之称,有何来历出处。

本来,笔者孤陋寡闻,在浅薄的阅历中,除了懂得古人称牡丹为“花王”之外,实不知还有属于另外意义——相当于“总花神”性质的男性司花之“王”的出处。然而事有凑巧,这次应邀赴南京参加纪念曹雪芹逝世二百二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却在东道主特为安排观赏的一台“《红楼梦》中搬演过的”传统昆腔折子戏节目里,无意间发现了这一“花王”的出处。



牡丹亭
牡丹亭(4张)


这台节目,是由名闻遐迩的江苏省昆剧院(其前身即为五十年代以演《十五贯》而誉满京华的江苏省昆剧团)专场为纪念大会演出的。内容全系该院历年来挖掘整理的一批在《红楼梦》书中描写过、同时其本身也极具代表性的昆曲传统剧目。如《牡丹亭》中的《游园》、《惊梦》,《西厢记》中的《游殿》,《虎囊弹》中的《山门》,等等。将这些剧目的演出实况,同《红楼梦》的有关描写相对照,不能不使人叹服:这确是当初那些“梦中人”所见所闻的昆腔剧目的“实物标本”,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文献研究价值。
当我听到《游园》中杜丽娘所唱的[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以及柳梦梅唱的[山桃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那笛韵悠扬、清丽婉转、旖旎缠绵的曲调,不禁让我深深地体味到林黛玉偶闻此曲时那种意动神摇、如醉如痴的情景。

就在柳梦梅唱的[山桃红]刚刚煞尾,二位男女主人公相依相偎掩入花丛之际,忽见台上舞出十二名身着红衣、头上插花的女子,末后跟随而出的一名青须绿袍的男子,背插三角旗,上书“花王”二字。我一看,险些儿叫出声来——这不就是曹雪芹“绛洞花王”的真出处么?返家后复按汤显祖《牡丹亭》原著中《惊梦》一折,此处的舞台提示文字仅作:

末扮花神,束发冠,红衣插花,上。

说明原著中确有一位“末扮”的男性“花神”出场。而这男性花神率领出场的“红衣”是何人物,却未见称名——因其头上“插花”,大约也该是比“末扮”的花神稍低一个等级(或为分别司各种花)的女性花神吧!若此,则末扮的男性花神,便应如贾宝玉所称“一样花一位神之外”还该有的“总花神”了。原著中这位花神上场后的台词有云:

咱花神专掌惜玉怜香,竟来保护他(按指杜丽娘——引者),要他云雨十分欢幸也。

“专掌惜玉怜香”,无私地“保护”人世间的女子,要让她们得到欢乐和幸福。这不正是曹雪芹赋予贾宝玉的性格基调么?而且,我发觉汤显祖的《牡丹亭》原著,与我们见到的实际演出台本,除了将末扮的总花神明确插上“花王”的标记,将无称名、无限额的“红衣”用十二名女子扮作“司各种花”的花神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很微妙的差异。例如:原著中的《惊梦》一折,在我见到的演出中已被改为《游园》和《惊梦》二出,正与《红楼梦》中的描写相同。故可推断:被曹雪芹写进书中的《游园》和《惊梦》,在其当初的实际演出中,也必定和我所见到的传统演出台本一样,是由一名背插“花王”旗号的青须绿袍男子率领十二名女性花神出场的。原著中“末扮”的总花神,在实际的演出台本中虽然称名变了,在舞台表现上更丰富多彩了,但其职能性质却没有改变,仍然与汤显祖原著无异。我想,这种为了适应实际演出形式的需要而作的改变,恐怕不是江苏省昆剧院杜撰出来的吧!

因而可以基本上断定:曹雪芹给书中主人公贾宝玉冠以“绛洞花王”的称号,让他总领十二钗,完全可能是受《牡丹亭》演出台本中“花王”带领十二花神、“专掌惜玉怜香”这一戏剧情节的启示而构思出来的——尤其“花王”之称的出处,更在于此。 [1-3]  

   


赏析

编辑

 播报

“花王”,含“花之领袖”或“女儿们的保护神”之意,这与脂批所称“宝玉系诸艳之冠”、在末回“警幻情榜”中宝玉名列“十二钗之首”等情形,十分吻合。尤其第七十四回,宝玉深信晴雯死后会化作芙蓉花神,曾明确提出:“一样花一位神之外,还有总花神。”总花神也就是“花王”。作者看似不经意地点明宝玉从小自号“绛洞花王”,正是要向读者透露:宝玉早就以作大观园女儿国的总花神为己任了。

   


补充信息

编辑

 播报

主人公贾宝玉从小时就自己取了一个别号“绛洞花王”,这毕竟是何取义?我如今试作浅解。

按“绛”居四字之首,何也?《说文》:“大赤也。”《释名》:“绛工也。染之难得色,以得色为工也。”这在书中表现手法虽然不同,但是归结到一点就是宝玉有个“爱红”的毛病,从小如此,牢不可破,无药可医……例如他对女儿的服装最喜红色,他在花袭人家遇到了几个姨姊妹,他最赏识的却只有一个“穿红”的女儿。他又喜欢吃女孩子的胭脂膏,甚至人家擦在嘴唇上,也想去吮吸……这是一类。另外,他自己住的院子内四字匾额文曰“红香绿玉”,元妃省亲时改为“怡红快绿”,后来就简称为怡红院了。宝玉作诗题咏,一曰“红妆夜未眠”,二曰“凭栏垂绛袖”,总之宝玉是红色的象征。

在通常的情况下,一提到“洞”,感觉上总是有点不舒服,认为可能很狭窄,很黑暗,很潮湿……就是一个不愿意待在里边的“窟窿”罢了。其实“洞”的本意是溪流,它是流通的,它是澄澈的,空间广阔、朗爽,溪流可以通往仙境,所以洞者往往是仙人居所。“洞天福地”会让我们感到非同俗世、红尘人间之地,这才是“洞”的本义。因此不可以把宝玉这个补天之才的孩童认作顽皮而爱钻洞的,那就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

宝玉与“花王”的关系,这个典故可能来自宋徽宗。宋徽宗有一首七言绝句,大意是说我不愿做执掌政权、管理山河的皇帝,我“愿得良田三百顷,遍栽红紫作花王”。如果是这样的话,小宝玉自幼就想要做一个“绛洞”的主管人,里面是栽满千红万艳的境界。他的这种想法当时世人如何评论?而我们今日又如何理解?这些都不是微不足道的主题,而本文只是想提出问题,需要大家来研讨交流。

行文至此,还要补充几句,即宝玉在幻境中仙姑请他饮茶喝酒时又道出“千红一窟”、“万艳同杯”。原文里警幻仙姑说道:“此茶出在放春山还香洞,又以仙花灵叶上所带之宿露而烹,此茶名曰千红一窟。”窟正是洞穴,这里用茶香表达了奇花异草的芳香,也应了“还香洞”之香字,是作了一次呼应。到了后来又点出绛芸轩,那个“芸”就是香草的意思,成公绥《芸香赋》:“美芸香之修洁,合阴阳之淑清。”贾宝玉把书室题为绛芸轩(“书室曰芸窗,朝廷曰魏阙。”——《幼学琼林》),其本旨主义仍然是一个“绛洞还香”而已,并没有改变。另外,“窟”是谐音“哭”,“杯”是谐音“悲”,这是清朝光绪三十四年(1908)《老残游记》作者刘铁云先生在作序时一一指明的,使一般读者大开心窍,亦大吃一惊!正如雪芹笔下的“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谙则深有趣味”。关于“窟”字,《幼学琼林》里有“异宝充盈,王氏都云富窟,佳肴错杂,郇公尝列珍厨”,最有意味。

壬辰年正月十四日

2012-02-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414
 楼主| 发表于 2022-5-15 16:56:10 | 显示全部楼层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播报 编辑  讨论 上传视频  
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俗语,意思是旧时认为为男女风情而死,也是一件风流韵事。





中文名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类    别俗语


目录

1 解释
2 出处

   


解释

编辑

 播报

旧时认为为男女风情而死,也是一件风流韵事。 [1]  

   


出处

编辑

 播报

清·宣鼎《夜雨秋灯录·情死》:“语曰:‘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此王伯伦为情而死也。然苟非其人,则等一死如鸿毛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414
 楼主| 发表于 2022-5-15 16:58:19 | 显示全部楼层

牡丹花被称之为“百花之王”,自古就被称为中国的国色天香,是中国的国花。在中国富贵和吉祥的化身,深受国人的喜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二。那你知道牡丹花的花语是什么吧?牡丹花又有什么象征寓意呢?下面和枫叶花语一起来看看。








关于牡丹花

牡丹是芍药科、芍药属植物,花朵单生与枝条顶端,花朵形状为长椭圆形,花瓣多为重瓣,花朵较大,宽厚,花色多为黄、深红红紫色,粉红色火白色,花香清幽不浓,有“国色天香”之称。








唐代刘禹锡描写京城长安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在清代末年,牡丹就曾被当作中国的国花。








牡丹花的花语是什么?








牡丹花语:圆满、浓情、富贵、吉祥、幸福、雍容华贵、国色天香!








红牡丹花语:花型宽厚的红花,被称为百花之王,花语是‘富贵、圆满’!








紫牡丹花语:花瓣呈紫色的牡丹,好运、浪漫,姻缘美满!








白牡丹花语:高洁、端庄秀雅、国色天香、守信的人!








绿牡丹花语:生命、期待、淡淡的爱、用心付出!








粉牡丹花语:雍容华贵、成熟、含蓄、美丽动人!








黄牡丹花语:亮丽富有而华贵、永恒、大气、生机勃发!








蓝牡丹花语:优美浪漫,清新高雅!








黑牡丹花语:死了都要爱,事实上,牡丹家族中没有纯粹的黑牡丹,人们习惯上把深红色、深紫色牡丹称为黑牡丹!








秋牡丹花语:生命、期待、淡淡的爱!

牡丹花的寓意是什么?

1)吉祥富贵,在传统中国中国画中出现最多的鲜花是牡丹,因为牡丹是富贵和吉祥的代表,所以现在国人都用带有牡丹的国画寓意美好的吉祥富贵之意。








2)高贵优雅,牡丹除了具有吉祥高贵之意,牡丹也可以寓指高贵、优雅和典雅,所以牡丹可以用来寓指一些高雅的文人墨士。








牡丹以丰富的花色,又因花色泽艳丽,玉笑株香,从古至今被很多人所喜爱。有关于它的文化和绘画作品尤其丰富,所以也常常作为送礼的上品。








牡丹花与月季画在一起,因月季叫长春花,有富贵绵延的意义,寓意“富贵长春”。

牡丹和海棠画在一起,代表着富贵吉祥的意义,寓意“满堂富贵”。

牡丹与水仙、荷花、菊花、梅花等画在一起,有一年四季富贵吉祥的意义,寓意“四季富贵”。

牡丹与水仙画在一起,代表着神佑富贵、吉祥幸福之意,寓意“神仙富贵”、“先富贵”。

牡丹配秋海棠,寓意“富贵满堂”。

牡丹配月季花,寓意“富贵长春”。

牡丹配石榴,寓意“富贵多子”。

牡丹配桂圆,寓意“富贵姻缘”。

牡丹配芙蓉花,寓意“荣华富贵”。

牡丹配桃子,或牡丹配菊花,或牡丹配长圆寿字,或牡丹配菊花、寿石,均寓意“富贵寿考”。

牡丹、莲花、菊花、梅花、杂宝,寓意“四季进宝”。

牡丹、牵牛花,寓意“富贵千秋”。








总结:牡丹花大色艳,被称之为“百花之王”,牡丹象征着吉祥富贵。牡丹花是一种很受花友们追捧的花卉品种,一是因为牡丹花好看,二是因为牡丹花的寓意。对于牡丹花大家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可以在下面评论,一起来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414
 楼主| 发表于 2022-5-15 17: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到百度首页

百度首页







为何薛宝钗常被誉为花王牡丹,她与牡丹花有何联系呢





白话红楼

2020-09-09 20:26职员,文化领域创作者

关注




红楼梦一书中,薛宝钗是与林黛玉并列金陵十二钗正册首位的。也可以理解为红楼梦这本书是双女主的设定,薛宝钗当之无愧是双女主之一。从此处看,足以证明薛宝钗在地位之高之重。





古人讲究天人合一,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种思想一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理念。作为四大经典名著之一的红楼梦自然也从骨子里镌刻这这种哲学理念。我们能很明显地感受到书中人物与植物之间的紧密联系。这种含蓄隽永的寓意,即是古人天人合一的理念体现。


作为红楼梦一书双女主之一的薛宝钗,与什么植物联系最为紧密呢?又为什么说薛宝钗与这种植物联系最为紧密呢?





薛宝钗与牡丹联系最为紧密


牡丹被世人称为花王。雍容华贵,是富贵的象征。自李白《清平调》一诗中“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流传开来后,牡丹便成为了杨贵妃的象征。而薛宝钗能与牡丹结缘,也有诸多理由。


红楼梦中,薛宝钗常被比作杨贵妃,第二十七回宝钗扑蝶,作者曹雪芹所题回目名称就是: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可见,作者是认可薛宝钗与杨贵妃相似的。自然,薛宝钗与牡丹就有了紧密的联系。





红楼梦一书中,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一回。贾宝玉过生日,群芳就玩了一次行酒令占花名的游戏。薛宝钗是第一个掣花名签的人。她所得就是牡丹签。


在《几回清梦到花前》一书中。作者把牡丹映喻薛宝钗。说她因为“艳冠群芳”,故而“任是无情也动人”。薛宝钗本是心热,因服冷香丸而无情。她处处体贴为人,被众人所颂扬。牡丹是她在大观园群芳中地位的认定。





薛宝钗为何被喻为牡丹?


首先,薛宝钗外表与牡丹有相似之处。


薛宝钗外貌有两个最大的特点,一个是“白”,另一个是“丰”。书中第五回,对薛宝钗刚出场的描述是这样的。



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


薛宝钗丰美,这里的“丰美”该如何理解呢?美自然是美丽的意思。那么丰很显然应该是“丰腴“之意。通俗讲就是”肥胖“,但薛宝钗十几岁的孩子,不是可爱而是美。可见,薛宝钗不是”婴儿肥“,更不是”丰满“,最恰当的情形应该是健康的丰腴美。





薛宝钗除了”丰“外,还长得白。书中第六十五回,小厮兴儿对尤二姐就曾说过薛宝钗。



还有一位姨太太的女儿,姓薛,叫什么宝钗,竟是雪堆出来的。


兴儿说薛宝钗像雪堆出来的。雪是白色的,怕暖易化。薛宝钗身体丰腴,是健康之美。并不存在柔弱的脆弱感。所以,兴儿所说薛宝钗像雪堆出来的一样,指的是薛宝钗长得”白“,皮肤像雪一样。


牡丹花雍容蓬松,却并不累赘。恰恰有丰美的姿态,与薛宝钗的”丰“极其相似。牡丹花有很多品种,其中最被人所推崇所常见的恰恰就是那种白中透粉的牡丹花。这与薛宝钗的”白“又极为相似。不得不说,薛宝钗与牡丹花在外貌上有极大的相似之处。





再者,薛宝钗性情上与牡丹花有极大的相似性。


牡丹花象征富贵,还成为了杨贵妃的象征。由此可知,牡丹的寓意极其高贵,是花中之王。牡丹花温润柔和,给人以亲和的感觉。


薛宝钗不但外形像杨贵妃,在大观园群芳中的地位也可称王服众。薛宝钗体态丰腴,自然就有怕热的现象。第三十回,贾宝玉因薛宝钗怕热而打趣说她像杨贵妃。



只得又搭讪笑道: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宝钗听说,不由得大怒,待要怎样,又不好怎样。回思了一回。脸红起来,便冷笑了两声,说道:我倒像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做得杨国忠的。





贾宝玉说他们把薛宝钗比作杨贵妃。这里的他们自然指书中贾府里的人。在书中,人们认为薛宝钗是像杨贵妃的。其实在书外,作者也是把薛宝钗设定为和杨贵妃相似的。


最典型的一次,就是薛宝钗扑蝶一回。作者明确把这一回目题名为《滴翠亭杨妃戏彩蝶》,这明摆着是告诉读者,薛宝钗这个人设就是按照杨贵妃设定的。


薛宝钗不但与杨贵妃相似,进而与牡丹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她本人的性情与牡丹极为相似。





薛宝钗本质上是一个维护传统的小女人。她尊崇礼教循规蹈矩,她认为男儿就该走仕途经济正路,多次规劝贾宝玉走仕途,与官宦为伍。她认为女儿就是该做女红,相夫教子。第四十九回,香菱做诗时候,她就曾说过香菱不守本分。



一个女孩儿家,只管拿着诗做正经事讲起来,叫有学问的人听了,反笑话说不守本分的。


薛宝钗虽有才华,却并不认为读书作诗是女儿该做的事,女儿就应该做针织女红,作诗是不守本分的作法。可见,薛宝钗是恪守传统思想的守道者。





薛宝钗性情大方温和,处处替人着想。她在家中能替母亲分忧,在贾府也能处处体贴贾母王夫人等诸位长辈。她更能帮众姐妹排忧解难。她曾替史湘云设螃蟹宴,顾全史湘云面子。送林黛玉燕窝,对邢岫烟嘘寒问暖。连一直不服的林黛玉最后都说她是极好的。可以说薛宝钗是得到了所有人公认的完美之人。


薛宝钗的性情与行事,与其说是一种习惯,不如说是一种文化。她身上反映的是中国传承文化的规矩和礼教。


牡丹在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象征着富贵,象征着传承,是传统文化的代表。这与薛宝钗在传统思想上有极其相似的地方。





最后,薛宝钗在大观园的地位与牡丹极为相似。


牡丹是百花之王,是花中的王者,百花是臣服于牡丹的。而薛宝钗在大观园群芳中的地位,也是被群芳所颂扬,被公认是最完美的。


薛宝钗的完美是跳不出毛病的,书中第二十回,史湘云就曾队林黛玉说过:



你自己便比世人好,也不犯着见一个打趣一个,指出一个人来, 你敢挑她,我就伏你。黛玉忙问是谁。湘云道:你敢挑宝姐姐的短处,就算你是好的,我算不如你,她怎么不及你呢?





可见,薛宝钗是被人公认最完美的。是比林黛玉有过之而不及的。所以,也只有当薛宝钗抽花名签掣出牡丹花签时,众人都笑道:巧的很,你也原配牡丹花。可见,众人都是认可她花中之王的地位的。


世人拿薛宝钗比牡丹花,不但是因为她与杨贵妃相似,更因为她在外貌、性情、寓意以及在大观园群芳中的地位,都与牡丹花有极大的相似之处。薛宝钗确实不愧是花中之王牡丹花,确实是恰当至极。


举报/反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2 11:39 , Processed in 0.05820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