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 搜索
窦贤康 | | 出生 | 1966年1月23日
安徽泗县 | 国籍 | 中国 | 母校 | 法国巴黎第七大学 | 职业 | 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者 | 窦贤康,1966年1月23日出生于安徽泗县,空间物理学家[1],中国科学院院士[2]。现任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党委副书记、校长[3] 。
1983年窦贤康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获得法国巴黎第七大学遥感物理专业博士学位后在法国国家科研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5年回国后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作,先后担任副教授、教授,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副主任、常务副院长、党总支书记、执行院长;2005年至2016年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201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3年担任中国科学院近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6年担任武汉大学校长 ;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
窦贤康从事中高层大气理论、观测与实验综合研究 。
目录 [[url=]隐藏[/url]]
人物履历教育背景安徽省宿县泗县一中,高中。
1983年09月-1987年07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空间物理,学士。
1987年09月-1988年07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
1988年09月-1989年06月,上海外国语学院,法语培训。
1989年07月-1990年08月,法国巴黎第七大学,硕士。
1990年09月-1993年06月,法国巴黎第七大学,遥感物理,博士。
党务学习198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2006年08月,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参加部分高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
2009年11月,参加中管高校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班学习。
2015年09月-2016年01月,中央党校参加第39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一班学习。
2016年10月-2016年11月,中央党校参加高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
工作经历1993年07月-1995年02月,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博士后。
1995年03月-2000年01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
1997年05月-2001年0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副主任。
1998年09月-1999年02月,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访问教授。
2001年02月-2002年01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副主任、兼党总支副书记。
2000年01月-2016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2002年01月-2003年11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兼党总支书记。
2003年11月-2004年0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助理兼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党总支书记。
2004年06月-2005年09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助理兼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执行院长。
2005年09月-2015年05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
2013年-至今,中国科学院近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5年05月-2016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正局级)、副校长。
2016年11月当选第十届安徽省委委员。
2016年12月-至今,武汉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常委。
2017年04月-至今,武汉大学校党委副书记。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任免信息2016年12月6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在武汉大学宣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窦贤康担任武汉大学校长(副部长级)的决定。
2017年11月,2017年中国科学院增选院士名单公布,窦贤康当选地学部院士。
院士2015年7月31日,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2017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社会兼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第九、第十、第十二、第十三届专家评审组成员。
国家大科学工程"子午工程",副总工程师(负责光学探测分系统建设)。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空间天气专业委员会,第一、第二届副主任。
200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空间天气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
中国物理学会,等离子体物理分会,第三届委员。
研究成果研究领域从事中高层大气理论、观测与实验综合研究。
Stratosphere, Mesosphere, and Lower Thermosphere (SMLT) Dynamics and Waves
Laser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lidar atmospheric sensing
研究情况带领团队独立自主研制了Mie-Rayleigh-Na荧光双波长激光雷达和车载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两种先进的实验系统,并建立了相应的观测基地,在国内首次利用激光雷达实现对流层以上中高层大气的风场观测,为中高层大气动力学研究奠定重要基础。
基于自主研发设备设计观测试验,在中层顶区域大气动力学和光化学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系统性和创新性成果,发现中层顶复杂变化与电离层和低层大气波动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利用自主观测数据基础上,配合使用国内外其它数据,揭示我国上空的突发钠层与流星注入以及电离层Es之间的强关联性,明晰了突发钠层的形成机理。
将Scialom和Lemaitre建立的适应于地基雷达的三维风场的反演方法成功地推广至机载雷达的情况,摆脱对飞机飞行轨迹的限制,成果发表于英国皇家大气科学杂志。和法国合作者Testud一道,用归一化的伽马分布雨滴谱代替国际上广泛使用的M-P雨滴谱,极大改善了气象雷达降雨量反演的精度,该成果分别发表于法兰西科学院院刊和美国应用气象杂志。
在JGR等国际权 威SCI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SCI论文总引用800余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9项。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作为项目负责人,目前承担着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863重大项目等多项国家重要科研项目。
科研推动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建立了中高层大气研究团队,其中包含3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和1名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已毕业博士研究生中,有1名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及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
窦贤康的科研专攻集中于中高层大气的探测与研究。近3年来,他在JGR等国际权 威SCI刊物上发表论文近30篇。作为项目负责人,窦贤康还承担着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863重大项目等多项国家重要科研项目。自2013年起,窦贤康担任中国科学院近地空间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窦贤康还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立了中高层大气研究团队。
荣誉奖励1983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沫若奖学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士最高荣誉奖项)。
2009年,获得教育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奖。
指导薛向辉博士的学位论文《日冕物质抛射的对地有效性及近地空间环境的研究》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1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1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资助,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
2014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5]。
2016年,获安徽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