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3|回复: 0

[真神] 白以龙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0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09064
发表于 2023-2-9 08: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播报 编辑 锁定 讨论 上传视频 特型编辑  中国科学院院士、力学家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审核 。


白以龙,1940年12月22日出生于云南祥云,籍贯浙江宁波,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开放实验室主任。 [1-3]   
白以龙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1966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硕士学位;1966年—1978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实习研究员;1982年—1985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1986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1987年—1994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3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开放实验室主任;2002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 [1-3]   
白以龙主要从事爆炸、固体和非线性力学研究。 [1]  



相关星图查看更多




历届陈嘉庚科学奖数理科学奖得主 共11个词条 2386阅读


高鸿钧
2018年获奖


周向宇
2016年获奖


王恩哥
2014年获奖


薛其坤
2012年获奖



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物理学部 共155个词条 17.6万阅读


艾国祥
艾国祥,1938年2月17日生于湖南益阳,博士生导师,天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卫星导航与通信项目组组长,怀柔太阳观测基地创始人。曾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台长,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主任。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7-2000年任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十委员会主席。2001年任国家天文台台长。2002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4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5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他独立发明并主持研制了太阳磁场望远镜主持太阳磁场与速度场研究,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发明以双折射滤光器为基础的两维同时光谱仪,将太阳磁场测量方法连续推进了三代主持研制了太阳多通道望远镜。


白以龙
白以龙,1940年12月22日出生于云南祥云,籍贯浙江宁波,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开放实验室主任。白以龙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1966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硕士学位;1966年—1978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实习研究员;1982年—1985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1986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1987年—1994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3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开放实验室主任;2002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白以龙主要从事爆炸、固体和非线性力学研究。


蔡荣根
蔡荣根,1964年9月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引力和相对论天体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蔡荣根1985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物理系;1987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物理系获硕士学位;1995年于复旦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9年3月被选为国际广义相对论和引力学会会士;2019年7月当选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2020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蔡荣根的研究领域是引力理论和宇宙学,主要研究方向是黑洞物理,引力的基本性质,超弦理论和宇宙学等。


常进
常进,男,1966年7月生,籍贯江苏泰兴,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中国科学院暗物质与空间天文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院长,紫金山天文台暗物质和空间天文实验室首席科学家,探月天文应用分系统主任设计师,863-703项目和973子项负责人,南京欧美同学会(南京留学人员联谊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副会长,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常进于1992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硕士研究生学位;1992年8月到紫金山天文台进行科研工作;199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6年7月获紫金山天文台空间探测博士学位 ;2019年2月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2020年9月30日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2019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常进主要从事空间伽玛射线、高能带电粒子尤其是电子的探测技术方法及科学实验研究。



1991年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当选院士 共38个词条 6560阅读


丁大钊
核物理学家


王业宁
物理学家


甘子钊
物理学家


吕敏
核物理学家



1999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数学力学奖得主 共3个词条 1487阅读


白以龙
白以龙,1940年12月22日出生于云南祥云,籍贯浙江宁波,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开放实验室主任。白以龙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1966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硕士学位;1966年—1978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实习研究员;1982年—1985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1986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1987年—1994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3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开放实验室主任;2002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白以龙主要从事爆炸、固体和非线性力学研究。


周恒
周恒,1929年11月21日出生于上海,籍贯福建浦城,流体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天津大学教授。周恒1950年毕业于北洋大学水利系;1955年任天津大学讲师;1979年9月任天津大学教授;1980年任天津大学应用力学教研室副主任;1983年任天津大学力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1984年任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1986年任天津大学研究生院院长;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周恒主要从事湍流及转捩的研究。


马志明
马志明,1948年1月出生于四川成都,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院长。1978年马志明毕业于重庆师范学院数学系;1981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硕士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历任副所长、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1984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博士学位;1994年受邀在第二十二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做报告;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0年至2003年担任中国数学会第八届理事长;2002年担任国际数学家大会组委会主席;2006年当选为国际数学联盟副主席,是中国数学家首次担任该职位;2007年当选为国际数理统计学会会士;2011年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首任院长;2018年担任南开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首任院长。马志明主要从事概率论与随机分析领域相关工作。他与合作者建立了拟正则狄氏型与右连续马氏过程一一对应的新框架,证明了Wiener空间的容度与所选取的可测范数无关;还研究了奇异位势理论、费曼积分、薛定锷方程的概率解、随机线性泛函的积分表现、无处Radon光滑测度、概率论与生命、信息等其它领域的交叉等方面。



2010年陈嘉庚科学奖获奖人员 共4个词条 1.1万阅读


白以龙
数理科学奖


杨学明
化学科学奖


裴钢
生命科学奖


吴良镛
技术科学奖








中文名白以龙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 出生地云南祥云 出生日期1940年12月22日 毕业院校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职    业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2002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 籍    贯浙江宁波

目录



白以龙人物经历编辑 播报
白以龙在英国牛顿塑像旁留影
1940年12月22日,白以龙出生于云南祥云。
1958年—1963年,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
1963年—1966年,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毕业后获得硕士学位。
1966年—1978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实习研究员。
1979年—1980年,任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学者。 
1979年—1981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80年—1981年,任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
1982年—1985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1984年起,历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主任。
1984年—1988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材料力学性能研究室副主任。
1980年,白以龙作为访问学者在英国剑桥大学
1986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
1987年—1994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
1988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开放实验室副主任。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3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开放实验室主任。
2002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 [1-3]   

白以龙主要成就编辑 播报

白以龙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1988年,白以龙(左)在轻气炮实验室讨论工作
白以龙在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领域,针对变形局部化问题,建立了热塑剪切模型方程,并得到关于热塑剪切不稳定性条件,局部化演化规律和剪切带晚期结构等结论。提出了延性极限的不稳定性机理和剪切带对延性破坏的作用,阐明了镦压中表面开裂的现象。针对真实材料受外加载荷产生大量微损伤的问题,建立了亚微秒应力脉冲和多应力脉冲技术以及微损伤非平衡统计演化的实验方法,提出了统计细观力学的理论描述和破坏规律,并用于中国飞行器的研制。针对非均质固体的破坏现象,提出了损伤演化诱致突变,样本个性行为,跨尺度敏感性和临界敏感性等概念,并应用于说明岩石破坏和预测地震的加卸载响应比方法。20世纪70年代,参加了爆炸法制造金刚石的研究。提出了应力波的衰减机理,用于解释核爆炸波的传播。 [16]  
  • 学术论著

据2022年9月中国科学院官网显示,白以龙共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编著英文专著2部 [27]  ,其代表论著有《材料和结构的动态响应》《adiabatic shear localization》等。 [39]  
  • 学术交流

时间
学术活动名称
举办地
1997年4月
第二届中韩基础科学联委会暨第六届NSFC与KOSEF工作会议 [33]  
北京
2002年8月
微/纳系统国际会议(ICMNS 2002) [32]  
昆明
2012年8月
第23届世界力学家大会 [11]   [34]  
北京
  • 承担项目

时间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1998年—2001年
微结构和缺陷体的交互作用和演化动力学 [3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项
2000年—2004年
图案动力学 [38]  
973项目“非线性科学”子项
  • 科研奖励

时间
获奖项目
奖励名称
1982年
流体弹塑性模型及其在核爆炸和穿破甲方面的应用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  
1992年
热塑剪切带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31]  
1993年
热塑剪切带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  
2000年
非均匀脆性介质损伤破坏的非线性平衡统计理论
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36]  
2020年
考虑非均匀结构效应的金属材料剪切带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35]  

白以龙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颁发机构
1991年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  
1999年
1999年
2002年
欧洲科学院院士 [3]  
2004年
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个人 [28]  
2007年
John Rinehart奖 [14]  
2010年
陈嘉庚数理科学奖 [3]  

白以龙社会任职编辑 播报
时间
担任职务
1990年8月—1994年8月
中国力学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秘书长 [4]  
1992年4月—1994年6月
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第六届常务委员会委员 [21]  
1994年6月—1996年6月
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第七届常务委员会委员 [20]  
1994年8月—1998年11月
中国力学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副理事长 [5]  
1996年6月—1998年6月
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第八届常务委员会委员、副主任 [22]  
1998年11月—2002年11月
中国力学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理事长 [6]  
2002年6月—2004年6月
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第十一届常务委员会委员、副主任 [23]  
2003年3月—2008年3月
2004年6月—2006年6月
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第十二届常务委员会委员、副主任 [24]  
2004年6月—2007年1月
中国科学院学部第三届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委员 [18]  
2006年6月—2008年6月
中国科学院学部第一届科普和出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26]  
2006年11月—2010年11月
中国力学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特邀理事 [7]  
2010年11月—2014年11月
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名誉理事 [8]  
2012年
第23届世界力学家大会主席 [12]  
2014年11月—2019年10月
中国力学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名誉理事 [9]  
2019年10月
中国力学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名誉理事 [10]  
《国际冲击工程学报(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pact Engineering)》编委 [2]  
中国科学》副主编 [2]  
科学通报》副主编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主任 [2]  
力学进展》主编 [15]  
力学学报》常务编委 [2]  
《DYMAT》顾问委员会委员 [2]  
国际理论和应用力学联合会(IUTAM)理事 [27]  
中国科学院学部第二届科普和出版工作委员会委员、副主任 [17]  
第六届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 [19]  
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第十三届常务委员会副主任 [25]  

白以龙个人生活编辑 播报
  • 家世背景

白以龙全家福
白以龙的父亲白汝壁毕业于北洋大学土木系,曾在云南从事滇缅铁路修建。白以龙的启蒙教育由毕业于直棣女子第一师范的母亲仓传宪教授。童年的白以龙,因家境困难,常随母亲带针线活计去商店寄售或在街上摆地摊来维持生活 [37]  。白以龙共有姐弟4人,他排行最小,上有3个姐姐。 [40]  

白以龙人物评价编辑 播报
白以龙正在进行学术交流
“白以龙在剪切带形成和材料损伤领域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对中国材料动态行为领域所起着引领作用。”中国发展门户网评) [31]  
“白以龙对热塑剪切带和统计细观损伤力学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科学院 [29]   [41]  

白以龙人物影响编辑 播报
  • 方程式命名

1999年,白以龙在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作报告
20世纪80年代,白以龙领先建立的热塑剪切变形的控制方程及一系列创新结论,被国际上一些文献所引用,被称为“白模型”、“白判据”。 [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0-11 15:13 , Processed in 0.07594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