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1|回复: 0

[真神] 王应伟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701
发表于 2023-2-10 10: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                                                        搜索                                                 

  王应伟(科学家)原图链接来自 豆瓣网 的图片


王应伟,字硕辅,1877年9月29日出生于苏州。童年从师学文,以聪颖好学备受赏识,并得机喜读古算学。是我国近代著名科学家,对我国近代气象、天文、地磁、地震等学科的奠基、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卓著贡献。
目录 [[url=]隐藏[/url]]

科技成就1927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成功,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北京中央观象台停办,气象及观测中心移至南京。1929年,应青岛观象台台长蒋丙然邀请,王应伟赴该台任职。青岛观象台当时设有气象地震科和天文磁力科,王应伟任气象地震科科长,天文磁力科原由高平子主管,后高平子受聘去南京天文研究所筹办紫金山天文台,天文磁力科科长由王应伟兼任。
天文磁力科在高平子任职时,曾利用德国人留下的子午仪及测时设备参加国际经度测量,以简陋的设备而得出出色的精度,为观象台建立了国际声誉。该科的一项例行工作,是用160mm 口径的蔡司天文望远镜进行太阳黑子观测,还进行地磁例行观测及自动记录,不时能观测到磁暴等现象的出现。
王应伟执掌气象地震科后,利用德国人留下的维开尔式水平地震仪进行连续记录,常能记录到地震信号,并根据s.p.地震信息的时延,估计出距地震源的距离。
三十年代初观象台台长蒋丙然向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申请资金,建立了320毫米口径折射式天文望远镜,建成后,正值抗战开始,当时把主镜拆下,带到后方保存,胜利后带回安装在原望远镜架上,现在仍在使用。原来的直径160毫米望远镜的镜头在抗战期间遗失了,建国后,由长春光机所潘君骅先生磨制了150毫米新镜头,并对驱动系统作了改进。
王应伟先生用德人留下的维开尔式水平地震仪,进行连续纪录,常能纪录到地震信号,并根据s.p.地震信息的时延,估计出距地震源的距离。
关于气象工作,王应伟在职期间,除按以往传统每昼夜24 小时进行例行气象要素观测外,还建立了测风气球装置,用于近地上空风向风速的例行观测。此外,每天还接收来自各地的气象要素电报,每天用大型电动风鸣器向全市进行3次报时(早6时,正午12时,晚6时),当地人称“拉敏呣”。
观象台当时招收了一批练习生,在王应伟等人的培训指导下,他们后来大都成为骨干、教授或研究员。
王应伟在青岛期间,还在青岛大学(即后来的山东大学)兼课,讲授“球面天文学”等课程。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938年1月日本侵略军占领青岛,王应伟义愤填膺,愤然辞去公职,回到北京家中,潜心研究中国古历法和古天文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王应伟既有古籍根底,又谙近世数理及天文知识,应史学家顾颉刚荐议,他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任特约研究员(义务),从事对我国古天文及历书的释义工作。由于历代天文历书文献术语各殊,所列数据经转抄复制每多差错,要与现代的术语事例对照,得到确实有据的解释,看懂古义是一件艰巨的工作。自此王应伟按起居习惯,破晓举灯精研,每天工作半天,除因病住院外,未尝间断,写成《中国古历通解》一书。在一无工资待遇,二无课题经费的情况下,一位80多岁的老人奋战4年,完成洋洋50余万字的宏篇巨著,没有丰富的积累、渊博的知识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是做不到的。为此,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授予他锦旗一面,表彰他为科学史研究而无私奉献的精神。
王应伟遂赋诗一首,放在案头以自励:遵循总路线康庄,忽庆更生喜若狂。事业刷新周复始,譬诸日月焕重光。
1962年8月,中国天文学会在北京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二次代表大会,85岁高龄的王应伟作为特邀代表,在会上报告了他的《中国古历通解》,受到广大与会者的高度重视和敬佩。
1963年,王应伟准备为该书编写补遗,其内容从他在病中的概述可悉:
“……惟该通解尚须作[补遗]一书所关非细,材料已预备就绪,如上元算数公式之求法,如刘焯[皇极历]中[盈汛][沉总]二项即系后世刻白尔(kepler)[面积定律]之首先发现者;如唐南宫说为地表面纬度之长首先测定人;如日月离日躔月交食及五星会合之计算式和现代公式比较有何差异以及其他种种重要事项皆现时阅读者所急欲知道的……”遗憾的是,这些重要新见未及成文他就去世了。
这本通解当时只做了油印本,原因是他以传统文言文写成,对照当今语言不够通俗,同时也为慎重起见,想再征求意见和核校。他曾请其弟子陈展云对文稿再以通俗语言成文。陈展云为此曾颇费精力,改写了一部分。遗憾的是此事未完成他也逝世了。
由于该书对研究中国古代天文及历书有重要参考价值,因此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决定正式印行出版。该书几经努力现已由辽宁出版社以《中国古历通解》为书名正式出版。这是王应伟为弘扬祖国古代显赫的科学文化,对我国天文事业所做的重要贡献王应伟学贯中西,治学严谨,谦以待人,严以律己,诲人不倦,淡泊名利,德高望重。他严格教育子女,身教重于言教,其子女都已是我国有关学科的知名专家。如王大珩便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资深院士,我国两弹一星的元勋。在青岛观象台建台百年的时候,年已八十三岁高龄的王先生专程赶来为青台赋诗一首。
王应伟著述甚丰,涉及气象、天文、地磁、地震等多种学科。主要有:《中国古历通解》、《近世地震学》、《气象器械论》、《太阳系行星之视运动》、《观测水平地磁力之公式》等近50篇(本),并主编《青岛观象月报》,主要内容是对当月气象情况进行评述,并与历年平均数进行对比。
主要论著1 王应伟.论的成因.观象丛报,1917,2(8)
2 王应伟.电气与气空.观象丛报,1917,2(9)
3 王应伟.地震之震度及震源距离.观象丛报,1917,2(10)
4 王应伟.降水论(1).观象丛报,1917,2(11)
5 王应伟.说光环.观象丛报,1917,2(12)
6 王应伟.论温度表.观象丛报,1917,3(1)
7 王应伟.太阳系行星之视运动(1).观象丛报,1917,3(3)
8 王应伟.太阳系行星之视运动(2).观象丛报,1917,3(3)
9 王应伟.说青空.观象丛报,1917,3(6)
1、古历通解(单印本)
2、电气与气空                                 《观象丛报》2卷9期1917.3
3、地震之震度及震源距离              《观象丛报》2卷10期1917.4  
4、说光环                                         《观象丛报》2卷12期1917.6
5、太阳系行星之视运动(1)              《观象丛报》3卷3期1917.9
6、太阳系行星之视运动(2)              《观象丛报》3卷5期1917.11
7、刻白尔定律应用一例                  《观象丛报》3卷7期1918.1
8、关于引力之一问题                      《观象丛报》4卷3期1918.9
9、地转偏向力之几何的说明(1)      《观象丛报》4卷5期1918.11
10、     地转偏向力之几何的说明(2)  《观象丛报》4卷6期1918.12
11、     地球自转公转之势力              《观象丛报》4卷11期1919.5
12、     太阳之辐射热                         《观象丛报》5卷7期1920.1
13、     观测水平地磁力之公式          《观象丛报》5卷9期1920.3
14、     月之向心加速度                     《观象丛报》6卷9期1921.3
15、     时间及空间之相对的观念      《观象丛报》6卷11期1921.5
16、     甘肃地震概说                         《观象丛报》6卷11期
17、     时间及空间之相对的观念      《观象丛报》6卷12期1921.6
18、     论冰的成因                             《观象丛报》2卷8期1917.2
19、     降水论(1)                                《观象丛报》2卷11期1917.5
20、     降水论(2)                                《观象丛报》3卷2期1917.8
21、     降水论(3)                                《观象丛报》3卷8期1918.2
22、     论温度表                                《观象丛报》3卷1期1917.7
23、     说青空                                    《观象丛报》3卷6期1917.12
24、     低气压与高气压(1)                 《观象丛报》3卷9期1918.3
25、     低气压与高气压(2)                 《观象丛报》3卷10期1918.4
26、     低气压与高气压(3)                 《观象丛报》3卷11期1918.5
27、     低气压与高气压(4)                 《观象丛报》3卷12期1918.6
28、     低气压与高气压(5)                 《观象丛报》4卷2期1918.8
29、     说台风(1)                                《观象丛报》4卷4期1918.10
30、     说台风(2)                                《观象丛报》4卷8期1919.2
31、     说台风(3)                                《观象丛报》4卷10期1919.4
32、     说台风(4)                                《观象丛报》4卷12期1919.6
33、     说台风(5)                                 《观象丛报》5卷1期1919.7
34、     说台风(6)                                 《观象丛报》5卷2期1919.8
35、     海流之速度(1)                         《观象丛报》5卷3期1919.9
36、     海流之速度(2)                         《观象丛报》5卷8期1920.2
37、     海流之速度(3)                         《观象丛报》6卷9期1921.3
38、     高层气温之变化                     《观象丛报》5卷5期1919.11
39、     水银气压表之重力影响          《观象丛报》5卷11期1920.6
40、     地温度之变化                         《观象丛报》6卷5期1920.11
41、     大气温度之理论的解释          《观象丛报》6卷10期1921.4
42、     高层空气温度变化                 《观象丛报》6卷12期  1921.5
43、 水平气温倾度与倾度之关系 《观象丛报》6卷12期  1921.6
科学家品质科学家的品质对于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1]所具备的素质,首先必须是要有好奇心,对于自然的好奇,对于普遍事物的好奇。据我所知的优秀科学家,他们对于所有事物都非常好奇。他们想探知事物的规律,他们具有看到事物最为本质一面的本领。作为科学家,他们能够将事物归纳为最基本的简单而重要的法则,并通过这些基本法则去了解许多其它事物。他们所了解的事物不单单是一个清单,或对个别事物的认识,而是将对它们的认识归纳成为一种普遍的认识。这些素质都是应该具有的。另外,优秀的科学家必须要有恒心。他们在研究实验过程中不断努力,努力再努力,锲而不舍[2]。此外,优秀的科学家一般都有很强的自信心,相信自己的判断。自信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素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4 08:43 , Processed in 0.05666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