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89|回复: 0

[真神] 亚历山大·利特维年科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851
发表于 2023-2-18 13: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俄罗斯特工亚历山大·利特维年科(俄文:Александр Литвиненко,英文:Alexander Litvinenko,1962年8月30日——2006年11月23日),前苏联特工。1988年加入克格勃,负责反间谍等工作。1991年加入俄罗斯联邦安全局,专长打击有组织罪案。[4]2006年被毒杀。中文名亚历山大·利特维年科外文名Александр Литвиненко(俄文)Alexander Litvinenko(英文)国籍俄罗斯出生日期1962年8月30日逝世日期2006年11月23日[1]


相关视频









00:34
英国:时隔近15年 利特维年科事件搬上歌剧舞台2.5万播放












人物介绍中毒案件TA说参考资料








人物介绍早年经历利特维年科出生于俄罗斯城市沃罗涅日(Voronezh),1980年完成当地中学课程,其后被征召入伍加入苏军,服役期间因表现良好获得嘉许,并晋升为中校。1988年,利特维年科加入克格勃,负责反间谍等工作。1991年加入俄罗斯联邦安全局,进行反恐及有组织罪案渗透工作,期间曾参与莫斯科罪案调查局(MUR)的灭罪行动,获得MUR的嘉许。至1997年,利特维年科被委派往俄联邦安全局的最秘密部门,从事有组织罪案分析工作,专长打击有组织罪案。变节1998年11月,利特维年科与另外几名俄联邦安全局特工公开指控其上级命令其暗杀俄罗斯金融寡头鲍里斯·阿布拉莫维奇·别列佐夫斯基(Boris Berezovsky)。次年3月,利特维年科被控以“越权罪”而遭到逮捕。1999年11月,他被宣布无罪释放。
至2000年,利特维年科因提供假证而再度被捕,他在入狱前以伪造护照逃到土耳其与妻子及儿子会晤,同年11月偕同妻儿以政治庇护为由申请移居英国,2006年10月成为英国公民,并为英国情报机构担任记者、撰稿人和顾问。[4]其间曾在车臣问题上大肆批评俄罗斯总统普京,因而被列入莫斯科当局的通缉名单中。







2002年的亚历山大·利特维年科


在伦敦期间,利特维年科出版了两本书。在书中,他对俄罗斯当局作出一系列指控:如指控俄特勤局为帮助普京上台而制造恐怖袭击事件,如1999年造成307人死亡的俄罗斯公寓系列爆炸案。此次爆炸案最终引发第二次车臣战争。另外,他指控普京于2006年10月下令暗杀俄罗斯记者安娜·波利特科夫斯卡娅(Anna Politkovskaya)。[4]利特维年科在2005年7月接受波兰报章《Rzeczpospolita》的访问中,指基地组织的艾曼·扎瓦希里连同其他组织人物曾于1998年在达吉斯坦(一毗邻车臣的俄罗斯自治共和国)接受FSB的特训。中毒身亡
2006年11月1日,利特维年科突感不适送院。在接受访问期间,他说入院前一天曾与两名前克格勃人员会面,当日下午曾与意大利朋友斯卡拉梅拉(Mario Scaramella)在伦敦一家日式寿司店用膳,这名意大利人声称知悉2006年10月于莫斯科寓所遇害的48岁女记者安娜·波利特科夫斯卡娅案件内情。他怀疑食物遭下毒,其后感到不适被送院治疗。







病床上的利特维年科


据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利特维年科所中的毒为一种名为“铊”(Thallium)的金属,这种金属既无色也无味,且能溶于水,曾广泛用于毒鼠药当中,但至1970年代开始被限制,现时已难以取得。报导指出,利特维年科服下的铊毒已超过致命水平。其后利氏的铊中毒说法被排除。经过多日医治后,他最终于11月23日被宣告不治身亡,终年43岁。有不少报导称下毒主谋为俄罗斯当局,俄罗斯总统普京在2006年11月24日,于赫尔辛基出席欧盟峰会后回应了这次事件。他说:“遗憾的是,像死亡这种悲惨的事情被用作政治挑衅。”...... “策划这次事件(指普京怀疑西方媒体之前发表的利特维年科临终前写的笔记)的人不是神,不幸的是,利特维年科先生也不是拉撒路。”("It is a pity that tragic events like death have been used for political provocations."......"Those who did it [concocted the note] are not God, and Mr. Litvinenko is unfortunately not Lazarus.")[2]调查2006年11月24日,英国卫生防护局宣布,利特维年科的尿液里发现了钋-210,且含量极高。这表明利特维年科曾被人下毒。英国警方也宣布,已在利特维年科的家中和他发病当天光顾的两个地方找到了钋-210的残留物。[3]11月29日,英国航空公司3架波音767客机发现钋-210而停飞接受调查。有两架停在伦敦希思罗国际机场,另一架则停在莫斯科多莫杰多沃国际机场。和利特维年科死亡事件有关的人士搭乘了这3架飞机。英航与10月底以来曾搭乘过这3架客机的乘客联络,英航工作人员也接受检查,确定是否受到污染。宗教信仰利氏生前曾为俄罗斯东正教信徒,及至临终前两天,他向父亲表示自己已改信伊斯兰教,这是在利氏知道自己将要病逝之前所做的。住在利氏隔邻的车臣流亡政府外长艾哈迈德·扎卡耶夫称,利氏在临终前一天读过《古兰经》,并向其妻及家人要求在自己死后以穆斯林的传统办理其身后事。前苏联异议人士步科夫斯基称,利氏接受伊斯兰的主要原因,是他不屑看到俄罗斯对车臣的残酷打压,并显示出他是站在车臣人的一边。在举行葬礼前,不少信众于伦敦的中央清真寺为利氏祷告。利氏皈依回教及要求采用穆斯林丧礼仪式的遗愿为他的父亲所同意,但他的遗孀及挚友Alex Goldfarb则对此表示反对,并要求在丧礼不行使任何宗教仪式。中毒案件事件始末
英国于2007年7月16日宣布,由于俄罗斯拒绝向英国引渡涉嫌毒害俄前特工利特维年科一案的卢戈沃伊,英国将驱逐4名俄外交官。俄方随即表示,英国的挑衅行为将给两国关系带来最严重的后果。







亚历山大·利特维年科


利特维年科曾供职于俄联邦安全局,因批评政府被开除后,于2000年到英国寻求政治避难,2006年10月获得英国公民身份。同年11月1日,利特维年科在伦敦市中心一家日本餐馆用餐后感到身体不适并入院治疗,11月23日不治身亡,死因不明。11月24日,英国卫生防护局宣布,他们在利特维年科尿液中检测到放射性元素钋-210。英国警方随后宣布,利特维年科死于放射性元素钋中毒,属于谋杀案。此后,英国警方在利特维年科出入和可能出入的12处地点检测出钋-210。
案件发生后,英国外交部召见俄罗斯驻英大使,请求俄方在该案的调查中提供帮助。俄方表示可以协助调查,但反对将此事政治化,以免影响两国关系。 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英警方将俄商人、特工出身的卢戈沃伊列为头号嫌疑人。英警方透露,利特维年科2006年11月1日曾与卢戈沃伊等人在伦敦千年饭店的酒吧会面。英警方还在卢戈沃伊住过的旅馆房间和乘坐的飞机上都发现了钋-210痕迹。







俄罗斯特工安德烈·卢戈沃伊(右)以及德米特里·科夫通


2007年5月23日,英国检察部门指控卢戈沃伊在英国下毒杀害利特维年科,要求俄将卢戈沃伊引渡至英国受审。俄总检察院7月5日以俄宪法规定本国公民只能在本国受审为由,拒绝了英方的引渡要求。英国外交部7月10日表示,俄拒绝引渡卢戈沃伊是不可接受的,英政府将考虑对此采取相应的措施。11日,俄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俄拒绝向英国引渡卢戈沃伊是宪法赋予的权利。他说,即使英方能够提供足够的证据证明卢戈沃伊有罪,俄罗斯也有权对其进行审判。12日,俄外长拉夫罗夫说,俄方拒绝英国的引渡要求是合法行为。如英国外交部介入,就是将这一事件政治化。再揭俄英关系伤痕此间分析人士认为,英国检察机关再次提出“利特维年科案”,不仅导致俄英之间的法律纠纷,而且还破坏两国本来就不和睦的政治关系。俄总检察院在得知英国检察机关的决定后表示,俄不会向英国引渡卢戈沃伊。根据俄罗斯宪法第61条规定,俄不能将作为本国公民的卢戈沃伊移交给外国司法机构进行审判,只有俄护法机构有权对其进行侦讯。英国方面则指出,既然俄罗斯批准了《欧洲宪章》,就要履行该宪章有关规定将杀人嫌疑犯卢戈沃伊引渡到英国。与此同时,俄英关系也倍加紧张。22日英国外交大臣贝克特召见俄罗斯驻英国大使费多托夫,异常严厉地说,俄罗斯应对我们的合法要求予以正面、积极回应,尽管两国存在重要的政治、经济联系,“但任何情况下不应蔑视国际法”[3]。俄英关系紧张已远非停留在高层,自“利特维年科中毒案”发生以来,报业发达的英国已将这一事件当做吸引读者的看点。事情一发生,英国主要媒体似乎都被注射了兴奋剂,争先恐后地报道案情进展。先是在未有准确医学鉴定的情况下就匆忙认定利特维年科体内有剧毒,为重金属元素铊,并且“根据医疗报告”言之凿凿地声称其体内铊含量超标3倍。接下来,所有媒体变相称毒物是“只有核国家才有资格拥有的”放射性物质钋-210。如此一来,俄特工暗杀政治流亡者的揣测“愈发接近事实了”。英国《每日电讯报》甚至还给文字新闻配上了普京手持手枪的照片。在主流、非主流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下,英国社会几乎很少有人不怀疑凶手受克里姆林宫指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5 08:48 , Processed in 0.04843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