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V哥掰谎//红学丑闻揭秘《红楼梦》中明亡史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7733
 楼主| 发表于 2022-6-2 16:37:25 | 显示全部楼层


V哥掰谎 楼主

2014-09-21 15:00
15022楼  


在第六十二回里有这样一个情节:

黛玉道:“要这样才好,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宝玉笑道:“凭他怎么后手不接,也短不了咱们两个人的。”黛玉听了,转身就往厅上寻宝钗说笑去了。

看看宝玉活得可多潇洒,他才不关心家里这些俗事呢,正所谓宝贵闲人,就算天蹋下来只要不砸到自己,就会跟没事人一样。在第七十一回里尤氏是这样说他的:

尤氏道:“谁都像你,真是一心无挂碍,只知道和姊妹们顽笑,饿了吃,困了睡,再过几年,不过还是这样,一点后事也不虑。”

这些地方都是宝玉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呆呆傻傻的,饿了吃,困了睡,猪一样的生活。而这一回因为秦可卿之死让他想起了家族大业,还为此吐了血,确实很奇怪,这些古怪的地方一定要有合理的解释对成。

疑问十二:秦可卿为什么会是上吊而死的呢?为什么不选择别的死法呢?应该说自从崇祯上吊以后,汉人就开始流行这种死法,成为一种时尚,所以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秦可卿上吊也一下子把那么多研究人员带沟里去了。应该说《红楼梦》中上吊的人很多,但实际上也有别的死法,比如尤三姐抹脖子,金钏跳井,可秦可卿居然不说换个死法,非要上吊,这是为什么呢?

实际上这里面隐藏一段历史,而且是与崇祯无关的一段历史,鲜为人知,估计当今世界上根本没有人会往那个方向去想。应该说秦可卿上吊而死,是作者对我们的一种暗示,而这种暗示要结合秦可卿身上发生的其他故事来一起解读,可惜的是秦可卿的情节被删掉了太多,所以人们也就对此毫无所知了,成了千古之谜了。其实就算这些内容保留下来了。或者忽然有一天我们发现了一个新的《石头记》钞本上有完整的秦可卿的故事,相信现在的人们也不会立刻能悟出其中的真谛来,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我们对当时的文化背景不是太了解,其实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主流文化,比如先秦的是诸子百家,唐朝有诗,宋朝有词,元朝有曲,明清有小说,而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流行的主流是小品和段子,这都是非常典型的时代特征。

《红楼梦》成书的时代人们都流行什么样的文化很少有人去研究。我相信书中的不少隐写的情节对于那时的人们很容易明白是在指什么,所以关于秦可卿身上的这些暗示应该也是那时约定俗成的事。那到底秦可卿上吊自杀象征着什么呢?如果不是影射崇祯之死,哪是在影射谁呢?所以能够正确解释她上吊的含意,也是对秦可卿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挑战。

(大家可以在我的新浪博客上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blog.sina.com.cn/vgim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7733
 楼主| 发表于 2022-6-2 16:38:45 | 显示全部楼层


V哥掰谎 楼主

2014-09-22 08:44
15047楼  


其实我总结的问题应该远不止十二个,总之合并成十二大个,容易让大家记住,也跟《红楼梦》的作者学的,凑个数。也许我有可能丢下一些问题,大家可以帮我补充,我会将其放到我的文章中,希望能够尽可能的全面,以求挑战,从而使我的理论更完善。

应该说本文中这些疑问都是很难回答的,如果想找出秦可卿真正影射的历史人物,必需要能合理地解释以上所有这十二大疑问才成,可以确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够真的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说,秦可卿之谜被人们猜了三百多年,大家还是对她所影射的真实身份一无所知。

所以说《红楼梦》一书的命运真是曲折多多,现在在“红学”错误理论的影响下,对秦可卿的研究基本上没有什么象样的结果,有胆子大些的人在清朝历史中玩“关公战秦琼的游戏”,得出的是荒诞之极的结论,根本不值一驳,应该说没有一个专家可以面对本文中的这些问题。虽然现在开始有些人认识到此书的背景是隐写明末清初,但他们狭碍的理念与苑囿的思路也将自己引入岐途,往往不知道迷途知返,而是一条胡同走到黑。我一直在强调作者不仅是个大文人、大文豪,而且还应该也是个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家,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仅用文学的思维来认识他们的作品,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作者的创意简直变态得很。

哲学中有一个观点是“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这个说法是很对的,尤其是在“红学”研究中,绝对不能钻牛角尖,要眼界开阔,善于合理的将种各资料进行广泛联系,并能够找到多路途径来互相验证,才有可能走对了路。不能望文生义胡联系,而且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而时刻进行修正,而不是明明看着有问题,面对那么多有力的质疑还铁嘴钢牙,那真的跟邪教不远了。

当然这些都是方法论的范畴,除了这些,还要看自己的悟性了。相比之下,现在是“红学”研究的一个最好的时机,因为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且我们也能很容易地得到多得多的资料和信息,民智也有了大大的提高,交流也有了很多的途径,如果我们不充分利用好这个机遇,把“红学”研究上升一个高度,否定各种“红学”谬误,那也是这个大时代的悲剧,也让我们愧对我们的先人在那样可怕的环境下为我们留下的世间罕见的史料。

秦可卿这个角色之所如此难解,是因为作者对她的设计完全违反了我们一般人的思路,而且要求研究者有丰富的历史和传统的知识。也就是说作者设置这些谜从某种角度来说并不是为了广大普通的读者,而是为那些大才子、大文人猜的,所以真正能破解的人需要深厚的国学功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7733
 楼主| 发表于 2022-6-2 16:39:59 | 显示全部楼层


V哥掰谎 楼主

2014-09-22 09:19
15053楼  


作为我这样一个理科生来说实在是强为所难,但我的优势就是脑子不死板,不是一成不变的,勇于发现自己的错误,反思各种不合理的地方,而且善于用灵活的思路来分析问题,在兴趣的趋使下不断钻研相关史料,相应地弥补了我在这方面一些的不足。

经过我多次的推倒重来,终于能够一层层地剖析了秦可卿这个角色,得出了让我震惊的结论。我认为秦可卿身上有着三层影射,一层一层的设计得非常巧妙,一层比一层藏得深,三层是个有机的整体,都很有象征意义,也就是说为什么秦可卿的原型如此难于解读,因为从来没有人看出过她身上所影射的不止一层影射,所以把三层的事搅在了一起,放在秦可卿一个人身上,自然是越看越乱了。其实作者和批书人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暗示,但又不太明显,而且太难以置信,所以一直没有让人真正悟出其中的奥秘,也辜负创作者样的一片苦心。

而我的这三层理论是建立在秦可卿的故事没有完全删除的情况的解读,应该说是非常全面的,每一层影射都能回答本篇文章中的一些疑问,三层影射正好能全完合理地回答所有问题,我甚至还可以参照三层影射的人物所对应的历史材料,可以告诉你秦可卿与贾珍偷情的一些细节是怎么回事,还可以告诉大家一些不知道的细节以及原因,应该说相当神奇!同时我也将告诉大家秦可卿的故事被删的真正原因,进行删除的人的心路历程,以及删除的后果。我将会由浅入深,一点点解读,而且努力找到合适的切入角度,让大家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她,努力使大家能够非常信服,从而彻底了结秦可卿迷案。

这三层中第一层相对容易找出来,只要认真看懂了我前面的文章,就有可能悟出个大概来;而另外两层应该说非常难,尤其是最后一层,应该说难到了极点,我相信不是我的灵光乍现,这个问题不知道还要等到哪年哪月了,这一点也不夸张,之所以我这么不客气,因为这是画地为牢,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没话可说,因为我早说过,这个“红学”圈子是个江湖,特别的混乱,防不胜防。

之所以我对我的理论这样有把握,最为重要的原因是我确定的故事背景是可靠的,几个主要人物王熙凤、黛玉、宝玉所影射的历史人物可以成为我确凿的证据的基础,这是当今所有专家无法比拟的。而基于这些条件,我能够给大家彻底揭开一个真正的、全新的秦可卿身份之谜。为了讲得深入全面,我在后面还将有好几篇文章。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大家可以在我的新浪博客上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blog.sina.com.cn/vgimm

妹妹变得无情了  2016-08-26 13:23
同为理科生,我也很喜欢中国文学和红楼梦,只是没有深厚的文学基础和历史基础,所以非常佩服楼主广博的知识和阅读面!

白云白又白  2017-01-21 19:13
评论 妹妹变得无情了 :如果这位妹妹把所学理科知识展现在曹雪芹面前,相信他被你的博学要崩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7733
 楼主| 发表于 2022-6-2 16:41:18 | 显示全部楼层


V哥掰谎 楼主

2014-09-22 13:38
15065楼  


第二十二章 秦可卿之死的时间错乱

在《两株枯木》一文我介绍了黛玉姓“林”的原因,因为明末的两个皇帝的名字中都有一个“木”字,黛玉姓“林”是指生活在天启朝和崇祯朝的朱由检之意,这也是指《红楼梦》这部隐写的历史主要讲述的主要时间范围,应该说这个解读的意义非常重大,因为为解读此书找到了一个重要的时间线索。如果想知道秦可卿的原型,也必需将其放在这个大的时间框架下来研究,有一个宏观的眼光,而不是仅盯着一些小的细节不放,而且要多方面契合,应该把我在前文中提到出来关于秦可卿的十二个谜团都一起全都给解决了才成,貌似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工程。

所以通过对秦可卿的解读,可以让我们对《红楼梦》的整体认识得到一个飞跃,同时可以与其他方方面面的推测互为印证,从而更能证明整体理论的正确性。

而想能做到全面系统地确定秦可卿身上的秘密,并且能够找到充分、详实、可靠的结论,解开所有关于秦可卿身上谜团,相信还需要更多的证据,而不是简单地猜测,在这方面一定不要用传统的解读方式,非常需要有想象力。

在前面关于黛玉丧母进贾府的情节中,我确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射历史的时间点,也就是崇祯皇帝丧母的时间:1614年,万历四十二年,应该说这个发现具有史诗性的意义,因为有了这个极其重要的时间点,我们的“红学”大厦就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成为一个支点,眼前一下子就清晰了,就可以在上面顺藤摸瓜找出精彩的历史来。比如在1614年之后,出现的主要事件就是宝钗一家进贾府,我根据刚才这个支点推论出这是在影射满清在1618年开始打大明江山的主意,与明朝公开做对,书中用宝钗与黛玉开始争宝玉来形容,这一结论就是在这个时间基础上得出的,我在前面的分析中找到了不少证据,应该说可靠性很高。

而之后书中介绍了黛玉的父亲林如海去逝,这似乎应该是影射1620年崇祯皇帝的父亲之死,这一个时间点也非常重要,我们可以以此为出发点进行深入的分析,这样我们就再不是象以前人们那样盲人摸象了,也就是说我比其他的研究者具备更多的可靠的论证基础,有这些得天独厚优势。

然而我们面临一个绕不开的问题,那就是《红楼梦》中有很多地方的时间是错乱的,书中交待的很多时间与历史上发生的事件仿佛根本对应不上,也就是说我们不可能用书中的时间来推测历史上的时间,而且秦可卿之死的前前后后的时间充满了这类的错乱的地方,让人实在是头疼,但我们不得不面对这个难题。

(大家可以在我的新浪博客上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blog.sina.com.cn/vgim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7733
 楼主| 发表于 2022-6-2 16: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V哥掰谎 楼主

2014-09-23 08:47
15092楼  


不光是秦可卿之死的时间有矛盾,其实《红楼梦》中的大部分的时间描写都是问题重重,而且相当突出,我有一种感觉,书中提到的日期是不能用来与历史上的日期进行对照研究的,比如在第十一回里有一个“十一月三十日冬至”的描述,如果你查找《万年历》然后按这个时间去研究真实的历史,肯定是把自己越搞越糊涂,因为这些都是“假语村言”的一部分。

再比如黛玉的生日是农历二月十二日,而她所影射的崇祯皇帝的生日是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所以这两个日期之间根本没有什么关系,我们没有办法互相参照一下。又比如凤姐的原型是魏忠贤,而魏忠贤最火的时候已经五十多岁了,可凤姐在书中的年龄也就二十多岁,所以这个年龄就无法类比。

另一方面就小说本身的故事而言也有很多地方的时间前后有矛盾,让人很是困惑,只不过我们平时只关注表面故事,所以根本不太在意这些细节。比如在第三十九回里贾母问刘姥姥多大年纪,这段是这样描写的:

贾母道:“老亲家,你今年多大年纪了?”刘姥姥忙立身答道:“我今年七十五了。”贾母向众人道:“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健朗。比我大好几岁呢。我要到这么大年纪,还不知怎么动不得呢。”

也就是说贾母说的“好几岁”至少应该是三、五岁,甚至更多的样子,那么此时贾母至多七十二岁左右。可到了七十一回却给贾母过八十大寿,也就是说从第三十九回到第七十一回至少为八年时间,甚至更多,但宝玉似乎一直没有长大多少,这段时间前后他一直十三、十四岁左右,这实在是让人感觉怪怪的,这是怎么回事?

另外还有,在第二十六回里,薛蟠假冒贾政的名义让茗烟骗宝玉快点出来一起去吃酒时说:

“要不是我也不敢惊动,只因明儿五月初三日是我的生日。”

从薛蟠的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一天是五月初二,于是宝玉只好去吃酒,晚上醉醺醺地回到园中。而黛玉因白天与宝玉拌嘴,所以这天晚上来怡红院看看情况,不想遇到晴雯发脾气不让她进去,而且她还看到宝钗从怡红院里走出来,于是让黛玉醋性大发,哭了一夜。紧接着到第二十七回,第二天黛玉哭哭啼啼地去葬花,然而这一回一开始出现了非常古怪的描写:

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

这里居然出现了时间倒流,从昨天的五月初二左右一下子回到了四月二十六日,这是又怎么回事?古人也知道玩穿越剧吗?作者为什么要犯这么明显的大错误呢?

(大家可以在我的新浪博客上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blog.sina.com.cn/vgim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7733
 楼主| 发表于 2022-6-2 16:44:40 | 显示全部楼层


V哥掰谎 楼主

2014-09-23 11:57
15098楼  


我个人感觉黛玉葬花是早本的故事,原因是这个情节的象征意义极其重大,所以很有可能是早本中最为核心的内容,虽然此书经历过“增删五次”,但这个文字一直保留着,因此这其中孕藏的含意相当丰富,非常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在第十八回有一条批语说得很到位:

〖蒙双行夹批:至此方完大观园工程公案,观者则为大观园费尽精神,余则为若笔墨却只因一个葬花冢。〗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黛玉葬花的重要性,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薛蟠刚才的故事片断很有可能是后来“嫁接”过来的,这涉及到对“增删五次”过程的分析了。关于这类问题,我在后面会有专门的文章对此进行介绍。

书中这样时间错乱的情况还有很多,再比如第十六回里传来消息说元妃要省亲了,于是贾家个个欢心鼓舞,开始准备建大观园迎接元春,上上下下一片忙碌。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秦钟死了,于是宝玉悲痛欲绝,痛哭不已,李贵等好容易劝解半日方住,归时犹是凄恻哀痛。但到了第十七回一开始,这个时候大观园居然建成了,快得出奇,书中这里用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说法:

又不知历过几日何时,这日贾珍等来回贾政:“园内工程俱已告竣,大老爷已瞧过了,只等老爷瞧了,或有不妥之处,再行改造,好题匾额对联的。”

到底建了多久呢?书中在这里打了个马虎眼,不告诉你具体的时间和日期,让大家感觉不出过了多久,当然了,有人说这是艺术加工,但这个加工得有点太离谱了,因为之后接紧着宝玉的表现非常奇怪:

可巧近日宝玉因思念秦钟,忧戚不尽,贾母常命人带他到园中来戏耍。

也就是说大观园都建好了,可宝玉还没有从秦钟之死的悲痛中缓过劲儿了,这个实在太夸张了吧?晴雯死的时候宝玉也相当痛苦,可好象很快就过去了,到了新的一回以后跟没事人似的;当宝玉听到秦可卿的死讯的时候都夸张得吐血了,可也没有伤心那么久。不知道他对秦钟这种“基情”怎么会深到这种程度?

要知道北京在八十年代建造了一个大观园,用比古代先进得多的技术,而且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动用的是国家的力量,可前后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才搞定,而且感觉其规模远比书中描写的大观园小得多,书中描写到:

从东边一带,借着东府里花园起,转至北边,一共丈量准了,三里半大,可以盖造省亲别院了。

北京的大观园从哪个方向上来看一里左右,这样算来建起来应该容易得多了,可还花了那么久呢,如果真的按书中描写的大观园的规模来建,感觉二十一世纪今天的技术也得建个好几年,而且花得都是纳税人的钱。

(大家可以在我的新浪博客上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blog.sina.com.cn/vgim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7733
 楼主| 发表于 2022-6-2 16:4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埋红包0评论只看TA





虹彩七

2014-09-23 12:45
15100楼  


目前对红楼梦成书时间和红楼梦影射历史事件众说纷纭,然而甲戌本有重要批语给我们一些提示:

凤姐听了,恍惚问道:“有何心事?你只管托我就是了。”秦氏道:“婶婶,你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你如何连两句俗语也不晓得?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 猢狲散’的俗语,【甲戌眉批:“树倒猢狲散”之语,今犹在耳,屈指三十五年矣。哀哉伤哉,宁不痛杀!】岂不虚称了一世诗书旧族了!”凤姐听了此话,心胸大快,十分敬畏,忙问道:“这话虑的极是,但有何法可以永保无虞?”

这是秦可卿给王熙凤托梦的一段。甲戌眉批:“树倒猢狲散”之语,今犹在耳,屈指三十五年矣。哀哉伤哉,宁不痛杀!明末清初统共几个甲戌年,分别往前推35年,哪年有重要历史事件就一目了然了。

经查明末清初有2个甲戌年值得关注:分别是1694年和1754年,往前推35年分别是1659年和1719年。

好吧,查阅资料看看这两年有什么历史事件让脂砚斋哀哉伤哉,宁不痛杀!我手头的资料是柏杨的《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先看1719年。1719 己亥 清康熙五十八年 安南国王黎维正卒,中国封其世子黎维祹继任安南国王。俄帝彼得遣使义斯麻伊儿至北京,请改订商约,清政府强其行跪拜礼,义斯麻伊儿拒之,返俄。留副使兰给续商。而清政府待之不啻囚犯。这年历史无大事。

再看1659年。1659 己亥 明永历十三年 清顺治十六年 明郑成功、张煌言再大举北伐,入长江,连陷(江苏)爪洲、镇江,围南京,东南大震。清总督郎廷佐以卑词请宽30日,继以骑兵夹击,郑成功大败,退还(福建)厦门,从此不能再进。清攻(云南)永昌,明帝朱由榔奔缅甸。清命平西王吴三桂镇云南,平南王尚可喜镇广东,靖南王耿继茂镇四川。这一年有两件重要历史事件,且象征着朱明彻底失败,满清统治中原。

有人说《红楼梦》是曹家的家族史,还好,我手头还有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经查:1659年无记载,1658年曹寅出生;1719年,曹頫在江宁织造任,余无大事。

或者还有人说原批语里的35年可能是虚年,也可能是实年。好吧,据此我在两本书中,各把年代向前和向后多查了一年,无重大发现。

好吧,结果渐渐浮出水面。如果这是一部曹家的血泪史的话,此句批语明显站不住脚,也无什么缘故让脂砚斋哀哉伤哉,宁不痛杀!如果这是一部悼明亡国史的话,那么显然这个35年前应该指的是1659年。是朱明的彻底失败让脂砚斋哀哉伤哉,宁不痛杀!

我的结论是《红楼梦》是成书于明末清初的一部悼明亡国为创作意图的书,而非曹家血泪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7733
 楼主| 发表于 2022-6-2 16:48:05 | 显示全部楼层

7.37埋红包1评论只看TA




V哥掰谎 楼主

2014-09-24 08:45
15122楼  


《红楼梦》从黛玉丧母进贾府的开始来影射万历四十二年,中间经历了凤姐各种出风头的情节来暗示天启年间的历史,到后来黛玉之死象征崇祯之死和大明亡国,以及最后的宝钗与宝玉结婚来象征满清得到汉人的江山,进入了清朝,也就是说中间这个“层级”与最高真实历史这个“层级”在时间上对应得非常完美,表面的故事与背面隐写的历史的时间脉络是一致的。然而到了在最低这个“层级”来看,如果我们留心看的话就会发现时序发生了错乱了。因为袭人提前与宝玉初试云雨情,两个人的关系一下子就不一般了,在袭人的精心努力下,居然被王夫人提拔到“准姨娘”的地位,她与宝玉大有两口子的味道,难怪在第二十六回里佳蕙说:

“袭人那怕他得十分儿,也不恼他,原该的。说良心话,谁还敢比他呢?”

其实我们从晴雯撕扇前发火中说的一些话就能领略出袭人的地位:

“便是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事儿,也瞒不过我去,那里就称起‘我们’来了。明公正道,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也不过和我似的,那里就称上‘我们’了!”

看样子晴雯也醋性十足,也说明袭人心理早把自己定位很高了,只是姨娘的位置还没有得到最后的落实。所以这时黛玉一出场就打趣称袭人为“好嫂子”就是这个意思, 而且袭人对宝玉身上的毛病一劝再劝,其实这都是在影射着宝钗与宝玉的婚后生活,象征着宝钗的“停机德”,在前八十回中宝钗也曾经尝试劝过宝玉,可她当时的身份不适合劝得太多,于是只好反应在袭人身上,但这都是后回她与宝玉结婚后情况的写照。

然而我们发现在袭人和晴雯所在的这个最低的“层级”上,比影射宝钗和黛玉这个“层级”的时间大大地提前了!而且在这个相当于“宝钗与宝玉”婚后的过程中袭人同时与象征黛玉的晴雯暗中较量,这与上两个“层级”的时间完全不一样,相当错位,大大地穿越了一大把。也就是说,这个时间的错乱是作者有意设计的,为的是把表面的故事讲得更好看一些而不得已为之的,好在这一点目前还没有人能看出来了,而且不影响人们一直以来的阅读,所以没有人提出疑议。于是我们现在终于知道了书中的时间错乱有的可能是偶然性的,有的应该是“系统性的”,也就是作者有意这样安排的,可以说也是很有意思的设计,从这些细节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当年在构思过程中真是绞尽脑汁,费尽心思,但这些都被表面故事给掩埋了,因为人们真的很难看出这一层内涵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7733
 楼主| 发表于 2022-6-2 16: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V哥掰谎 楼主

2014-09-24 14:26
15133楼  


而贾瑞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这个人色胆包天,居然想占荣国府的大管家凤姐的便宜,很有追求。书中交待他是个“二十来岁之人,尚未娶亲”,所以他天天想女人也是正常的事,可为什么非要选中凤姐这样生猛的主儿碰这个硬钉子呢?也许真跟美国人说的那样:It’s chemical thing。既然秦可卿之淫是宁国府里有了名的,贾瑞真应该找秦可卿碰碰运气,估计很容易得手,所以感觉他犯了战略性的错误,非一棵树上吊死,才落得个如此可怜而又可笑的下场。

很多人觉得是凤姐害死了贾瑞,其实我觉得凤姐在处理贾瑞性骚扰的过程中还是显得很有分寸的,表面上不伤大家的面子,而且也达到了教训贾瑞的目的。第一次对贾瑞进行了戏弄,算是警告,可他不知悔改。而第二次他被整的那么狠是因为贾蓉和贾蔷二位本身就不是好东西,是超额完成了凤姐交给他们的任务。而贾瑞之死自然跟凤姐无关,是他自己非不听跛足道人的劝告,死活要看“风月宝鉴”正面里的AV镜头,是自己找死而已,关凤姐什么事?那这些内容到底有什么象征意义呢?为什么他非要对凤姐感兴趣呢?有人发现贾瑞又叫“贾天祥”,感觉这个名字应该有深意,于是有人很快联想到历史上有个人叫“文天祥”,所以认为贾天祥就是“假的”文天祥的意思,那这又有什么含意呢?

于是解释说满清与大明交战,洪承畴被捉,皇太极劝他归降。洪承畴坚决不降,表现得大有南宋的文天祥慷慨就义的意思,说道:“我知有死,不知有降!”可后来皇太极几经劝说,使用了各种诱惑手段,没想到最后他居然投降了,于是洪承畴就成了“假文天祥”,所以有人认为贾瑞是在影射洪承畴。

我到是不太看好这个观点,因为我看不出贾瑞与文天祥或洪承畴有相似之处。至于他调戏凤姐的情节有什么象征意义,这个还真不好说,我还没有仔细去想过这个故事,感觉这段故事似乎更是为了他正照“风月宝鉴”的情节做铺垫的,也就是说他这样龌龊的出场就是为了这样龌龊地死掉,作者借这个事件来告诉读者究竟怎么读《红楼梦》这本书,实在是个可悲的家伙。

无论如何,贾瑞之死的前前后后与秦可卿得病到死有着密切的关系,交相呼应,而且两个人死得很接近,第十二回的后面贾瑞刚死,第十三回一开始秦可卿就死了,所以我们需要对照着看看二人故事中的时间中有没有什么重要的线索,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其中时间过于混乱,因为我们一直感觉秦可卿从得病到死一共也就过了几个月的样子,可在贾瑞故事的对照下她居然活了特别长的时间,让人感觉这实在是太不合理了,那这是怎么回事呢?

【大家可以在我的新浪博客上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blog.sina.com.cn/vgimm



白云白又白  2017-01-21 22:03
评论 V哥掰谎:这个镜子做的也太糊弄人了,两面镜变成了一面镜!

吃瓜群众4Z  2019-07-11 19:20
评论 白云白又白:89北影版就是两面,很符合原书





剩余1条


39.39埋红包3评论只看楼主




看过太多脑残

2014-09-24 14:51
15134楼  


楼主快更!


埋红包0评论只看TA




火影奈良鹿丸

2014-09-24 14:55
15135楼  


@V哥掰谎 15062楼 2014-09-24 14:26:55

而贾瑞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这个人色胆包天,居然想占荣国府的大管家凤姐的便宜,很有追求。书中交待他是个“二十来岁之人,尚未娶亲”,所以他天天想女人也是正常的事,可为什么非要选中凤姐这样生猛的主儿碰这个硬钉子呢?也许真跟美国人说的那样:It’s chemical thing。既然秦可卿之淫是宁国府里有了名的,贾瑞真应该找秦可卿碰碰运气,估计很容易得手,所以感觉他犯了战略性的错误,非一棵树上吊死,才落得个如此可怜而......

-----------------------------

sdafag


埋红包0评论只看TA





烟锁池塘

2014-09-24 16:27
15136楼  


v哥观点,集众家之长于一身,亮点颇多,很有价值。但http://v.book.ifeng.com/book/yc/3007006.htm 所载版本,根本无法接受。


埋红包0评论只看TA




learxxq

2014-09-24 16:44
15137楼  


支持一下


埋红包0评论只看TA




zbqheihei

2014-09-24 17:17
15138楼  


墨迹。!


埋红包0评论只看TA




yuxiong2014

2014-09-24 18:21
15139楼  


@烟锁池塘 15065楼 2014-09-24 16:27:49

v哥观点,集众家之长于一身,亮点颇多,很有价值。但http://v.book.ifeng.com/book/yc/3007006.htm 所载版本,根本无法接受。

-----------------------------

这个一般人是接受不了,太血腥


埋红包0评论只看TA




elf1919

2014-09-24 18:51
15140楼  


楼主,耐心都快被你磨没了。不要再浪费不必要的笔墨兜圈子了。看着真心累,而不是爽快。眼看楼里的人越来越少,楼主应自省。


埋红包0评论只看TA




火影奈良鹿丸

2014-09-24 19:36
15141楼  


@elf1919 15069楼 2014-09-24 18:51:53

楼主,耐心都快被你磨没了。不要再浪费不必要的笔墨兜圈子了。看着真心累,而不是爽快。眼看楼里的人越来越少,楼主应自省。

-----------------------------

就是。完全可以在中间说是谁,然后继续讲明原由,这样搞真的会让人冒火。


埋红包0评论只看TA




看过太多脑残

2014-09-24 19:50
15142楼  


楼主快更啊!你这更新速度不行啊!


埋红包0评论只看TA




看过太多脑残

2014-09-24 19:50
15143楼  


更新这么慢,没有高点击率和支持度,书商也不会找你滴!


埋红包0评论只看TA

     



大家还在看 每日热帖
盘点世界历史中的宫闱爱情那些事儿
古不为诗歌《谁舞动那支神笔》入选《华人头条》去app看
延续半个世纪的通信去app看
久违的山柚树(散文)去app看



热门帖子






  





天涯社区

全球华人兴趣社交平台



电脑版



天涯客服



打开AP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7733
 楼主| 发表于 2022-6-2 16:50:56 | 显示全部楼层


V哥掰谎 楼主

2014-07-27 15:28
12887楼  


现在我们都知道书中的“花”代表着汉人、代表着华夏、象征着大明,所以宝钗吃花做的“冷香丸”来缓解体内的一股“热毒”,而且不能根治,就意味着满清靠屠杀汉人,镇压汉人的反抗来保持自己政权的稳固,但这样的作法不是长治久安之道。

如果宝钗没有了“冷香丸”,无法再吃花的时候,也就是说满清无法对汉人进行残酷的杀戮了,那宝钗体内的这股“热毒”就会发作,这象征着人们反清的战斗就会进入到高潮,一旦这样的反抗规模席卷全国,那满清的末日就到了。

从表面的故事的角度来看,宝钗最后应该是死于出生时带来的一股“热毒”的爆发,这也是作者为什么特意用宝钗的“热毒”无法根治这样的手法为宝钗之死留下的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伏笔!这个伏笔贯穿全书,不可缺少。

宝钗是什么时候死的呢?在第一回《好了歌》注释中有这样一条批语: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甲戌侧批:宝钗、湘云一干人。〗

由此看来,宝钗并非早死,而是在被宝玉抛弃以后,都成了“两鬓又成霜”的时候,

很老才死的,而且这中间应该还会发生很多故事。

从宝钗那句判词“金簪雪里埋”来看,宝钗应该是非正常死亡,因为她死后居然没有得到安葬,而是草草地被埋在雪里。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说明宝钗一家遭受巨变,才导致她无法继续吃到“冷香丸”,从而“热毒”发作,病重而死,也就是说宝钗是死无葬身之地,死得很惨,这也是作者对满清的诅咒。

从这个角度来讲,可以说作者成功地预言了辛亥革命的爆发,那时清政府已经无法用武力镇压起义,汉人这股一直存在而从未根除的反清的“热毒”终于将满清推翻,但这已经是两百多年以后的事了!作者伏笔居然伏到了二十世纪初。这更让我们感觉《红楼梦》不但是在特殊条件下创作的一本很另类的史书,而且还是一个预言。但中国的历史周而复始,朝代更迭也是一个必然,所以这样的预言也肯定是可以实现。我们应该做到的是从此书中领悟到大明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努力克服自身的“窝里斗”的民族劣根性。

本篇文章从一些独特的角度来分析认识宝钗这个角色,应该说非常有说服力,也是我们真正认识宝钗本质的关键。关于宝钗的事真是太多了,以后我还得找机会多次分析她,毕竟她在书中的地位实在是太重要了,到时候我会结合历史史实,从全新的角度再次让大家认识她,相信大家会理解得更深刻。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我的新浪博客可以方便地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blog.sina.com.cn/vgim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5-6 02:24 , Processed in 0.09962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