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V哥掰谎//红学丑闻揭秘《红楼梦》中明亡史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7386
 楼主| 发表于 2022-6-4 08:57:14 | 显示全部楼层


V哥掰谎 楼主

2014-12-19 13:46
16155楼  


于是我们需要重新思考这个问题,也就是说这个“十锦香袋”或“绣春囊”到底是被人无意中丢掉的呢?还是有意放在大观园里的呢?如果是无意中丢掉的,恐怕掉的人一定要回去找,可看样子根本没有人去找过。而且好象痴大姐拾到的地点也很奇怪,给人感觉不是那么难找,在第七十三回里是这样写的:

今日正在园内掏促织,忽在山石背后得了一个五彩绣香囊,其华丽精致,固是可爱,但上面绣的并非花鸟等物,一面却是两个人赤条条的盘踞相抱,一面是几个字。

邢夫人接来一看,吓得连忙死紧攥住,忙问:“你是那里得的?”傻大姐道:“我掏促织儿在山石上拣的。”

似乎并不是掉到哪个石头缝里或在草丛,所以很容易看到,所以连傻子都能捡到。

那会是宝玉无意中丢掉的吗?宝玉是个有时呆呆傻傻的人,他又是大观园中唯一居住的男性,而这样的春物也只有他可能从市面上买到或有人送给他,一般来说这样的东西是与自己亲密的女人分享的,可好象书中也没有暗示他给黛玉看呀?要知道宝玉连一个《西厢记》这样的黄书都要与黛玉分享,连“银样镴枪头”这样的词都敢教给黛玉,所以如果宝玉真的得了这样的淫秽之物,也多半会给黛玉看的。还有一种可能是宝玉拿来与袭人分享的,毕竟二人关系不一般,可能是想按着上面的造型学些花样什么的,但从前八十中似乎我们没有看到类似的暗示,而且从宝玉这段故事的前后来看也没有表现出他知道此物,也没有因为丢掉东西而感觉到紧张。不过在很早以前,宝钗的一段话似乎为“十锦香袋”或“绣春囊”事件提供了一个伏笔,这在第六十二回里:

一进角门,宝钗便命婆子将门锁上,把钥匙要了自己拿着。宝玉忙说:“这一道门何必关,又没多的人走。况且姨娘、姐姐、妹妹都在里头,倘或家去取什么,岂不费事。”宝钗笑道:“小心没过逾的。你瞧你们那边,这几日七事八事,竟没有我们这边的人,可知是这门关的有功效了。若是开着,保不住那起人图顺脚,抄近路从这里走,拦谁的是?不如锁了,连妈和我也禁着些,大家别走。纵有了事,就赖不着这边的人了。”宝玉笑道:“原来姐姐也知道我们那边近日丢了东西?”宝钗笑道:“你只知道玫瑰露和茯苓霜两件,乃因人而及物。若非因人,你连这两件还不知道呢。殊不知还有几件比这两件大的呢。若以后叨登不出来,是大家的造化;若叨注销来,不知里头连累多少人呢。你也是不管事的人,我才告诉你。平儿是个明白人,我前儿也告诉了他,皆因他奶奶不在外头,所以使他明白了。若不出来,大家乐得丢开手。若犯出来,他心里已有稿子,自有头绪,就冤屈不着平人了。你只听我说,以后留神小心就是了,这话也不可对第二个人讲。”

看样子大观园里问题多多呀!




53.31埋红包3评论只看楼主





V哥掰谎 楼主

2014-12-19 15:41
16156楼  


宝钗这次也很奇怪,居然跟宝玉说这话不对第二个人讲,似乎是在跟宝玉说自己跟宝玉关系非常亲近。而宝钗在“十锦香袋”或“绣春囊”事件忽然匆匆搬走,这一点也有些古怪,一般人会认为宝姑娘早知道大观园会出事,所以现在真的出事了,开始抄捡大观园了,所以她就真的搬走了,这样自然赶紧离开这是非之地,为的是避嫌,反而显得宝钗出污泥而不染的风范。但我们仔细一想就会发现:好象没有这样避嫌的吧?要想避嫌应该主动要求来查自己,这样才能更让人感觉更清白,如果象她这样匆匆搬走了,反而让人感觉有些走得不清不白的。其实就算宝钗真的要求贾家来抄自己的蘅芜院人家也不会真抄的,凤姐不是说过宝钗是亲戚吗?怎么能抄亲戚家呢?可宝钗应该做个姿态呀,这样大家面子上都过得去,既显示了自己的心胸坦荡,又表现自己与此无关,何苦非要在这个时候离开呢?也就是说宝钗在这个过程中的表现比较不同寻常,而且她这一去好象就再没回来住过,贾家的人怕她多心,还劝过她让她回来,可她就是不同意,还找了些比较牵强的借口,因为就算她家里有事,在第七十八回里她是这样说的:

宝钗陪笑道:“我原要早出去的,只是姨娘有许多的大事,所以不便来说。可巧前日妈又不好了,家里两个靠得的女人也病着,我所以趁便出去了。姨娘今日既已知道了,我正好明讲出情理来,就从今日辞了好搬东西的。”

可为什么她早不搬走晚不搬走,偏偏要选这个时间点上搬呢?所以这其中可能有问题,搞得贾家人也没有办法,只好随她去了。但估计大家没有人怀疑那个淫秽之物与宝钗有关吧?毕竟她也是个未婚女子,她怎么可能有呢?她也不可能自己亲自上街去买呀?


29.8埋红包2评论只看楼主




Single琳

2014-12-19 15:48
16157楼  


@askliu 190楼 2014-05-22 15:15:28

很喜欢看红楼梦,支持楼主的解析。又有以下疑问:

1.关于前面“太医”部分的解释,是否这里的太医只能给皇家看病。随手百度了一下,好像并不是。

2.如果说作者的写法非常超前,那是否无法解释清楚的问题,都可以用这种“超前”的写法来解释。

3.支持材料,包括楼主手中的各版本的红楼梦,是否可以作为举证材料,毕竟都有删改。

4.希望楼主在分析的过程中,自己也保持一定的怀疑态度,希望避免“走火入魔”。

-----------------------------

@江西桥ABC 334楼 2014-05-22 17:00:54

LZ说的不是太医看病,而是贾家有不少太医在那侯着,毕竟贾家在江南,如果是北京的某大臣生病了,不是应该说:请示下皇上,传个太医来帮忙看一下?几个太医会诊,那荣耀得多大?而且都没请示皇上,或者皇后、皇太后什么的,是个阿猫阿狗就喊太医看病,那太医还不忙的要死?太医有官职的,我觉得确实有点问题,LZ的疑问很合理。

-----------------------------

@交通灯噔噔噔噔 2014-05-22 18:30:37

还有一点很可疑,我看过一本书,里面说秦可卿的葬礼太过于隆重,简直就是皇家葬礼规格。(具体什么不太记得了)所以,怀疑《红楼梦》其实暗示的是皇室之事。

但是,这个作者只猜测是皇室,没有进一步想到明皇室

-----------------------------

你说的这个应该是刘心武解读的红楼了


埋红包0评论只看TA




Single琳

2014-12-19 15:51
16158楼  


@V哥掰谎 2014-05-22 19:52:13

凤姐真的是在影射魏大人吗?好像老魏给我们的感觉跟凤姐不大一样呀?我们仔细来分析一下:据史料记载,当年天启皇帝不理朝政,把国事都交给了魏忠贤来管理,于是老魏大权独揽,也确实是精明强干,把大明江山管理的井井有条,在打击“东林党”的问题上心狠手辣,不少大人物死在他的手里!贪财害命的事他也实在做了不少,后来居然还成了高高在上的“九千九百岁”,只比皇帝这个万岁小一百岁!然而好景不长,天启皇帝驾崩,崇祯......

-----------------------------

石破天惊


埋红包0评论只看TA




尚大少

2014-12-19 16:04
16159楼  


马克,慢慢看


23.5埋红包1评论只看TA




黎小臭的妈妈

2014-12-19 16:48
16160楼  


@jcy37951 7316楼 2014-05-30 06:18:45

作者的问题,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曹雪芹”的名字入手。曹雪芹,应该是清初的明朝遗老,本姓朱,“雪",有报仇雪恨的意思,也通“血”。“芹”,一种是作者的谦称,也通“清”。综合起来,两个意思,一是说对清朝不满,要报仇雪恨;二是红楼梦成书不易,是自己血泪的结晶。

不知楼主认同与否?

-----------------------------

@V哥掰谎 7317楼 2014-05-30 06:54:15

这个我以前猜过,在QQ群里大家还笑话说“朱血清”听起来象是来到了兽医站!感觉只是说服力差些,肯定会有不少人不认同。不过我忽然想到,不知道“芹”字在全国各地的方言中是怎么个发音?哪位指点一下?尤其是江苏,山东,山西,湖北一代的?

-----------------------------

@这样的年代 7376楼 2014-05-30 10:51:11

曹雪芹——曹血亲——朱 血亲——朱氏血亲

-----------------------------

@V哥掰谎 2014-05-30 11:06:27

这个解法更有创意!值得认真考虑!看来太子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了!

-----------------------------

作者其实要是去参与当年的文字狱,那真是要死很多人。


埋红包0评论只看TA




胡椒蝴蝶

2014-12-19 16:48
16161楼  


留个记号。看看说的靠谱不。


23.5埋红包1评论只看TA





V哥掰谎 楼主

2014-12-19 17:50
16162楼  


如果“十锦香袋”或“绣春囊”不是无意被人丢掉的,而是有人故意放在大观园的,那问题可就大了,这就需要我们好好想想这到底是为什么,是想故意制造贾家的混乱吗?这样做有什么好处?谁受益呢?无论这样做的初衷如何,在宝玉没有发现袭人告密的前提下,似乎是袭人受益最大,就算是她告密的事被宝玉发现,她被赶出了贾家,她的受益也最大,因为她因祸得福成了蒋玉菡的正妻。

可这也似乎不象是袭人故意丢下的,因为她这样做的风险太大,而且这样做的时候她也无法预料王善保家的会在王夫人面前告倒晴雯,搞不好她也可能受到牵连而让人揭发出自己与宝玉初试云雨情之事,甚至有可能让人怀疑到宝玉与黛玉有不才的行为,这样的结果对袭人也没有什么好处呀?所以袭人虽然是此事件的受益者,但似乎可能性却不大。那就更奇怪了,因为除了宝玉,大观园中其他的女性大多未婚,不可能有这东西,李纨虽然是已婚,可又是寡妇,她们都没有可能。那回是谁的呢?难道还是下面的丫头婆子的?或者是宝玉的小厮买的无意中掉的?如果是这样,作者不会不给我们提供一些伏笔吧?再说小厮们不能随便轻易进园子里来的。总之这是个似乎永远无法解开的悬案,也难怪人们一直没猜出来呢,在没有八十回以后的文字,人们是不太好猜,也让我们感觉作者真是头脑复杂,不按常理出牌,居然在这里设置了一个如此复杂的疑案,所以搞得《红楼梦》不但是个爱情小说,也成了一部侦探小说了。

要想彻底理解“十锦香袋”或“绣春囊”这一案件,我们还需要对这个事件的象征意义来分析,尤其是在三个“层级”的构架下来找对应才成,因为这不是孤立的,而这个事件肯定是在暗示后回的什么重要的情节。作者应该不会在前八十回里只暗示这一次,如果我们能够找到其他类似的“层级”更低的或者小的暗示,我们就可以发现线索。也就是说“十锦香袋”或“绣春囊”事件本身也是一个象征性的伏笔,在后面会有答案的,而且在前八十回中也有两个地方进行了暗示,实在是让人没有想到!只是我们以前从来没有看出来过,我会有专门的文章进行对这些细节进行深入的介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7386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4 21:44:04 | 显示全部楼层
V哥掰谎 楼主

2014-09-23 08:47
15092楼  


不光是秦可卿之死的时间有矛盾,其实《红楼梦》中的大部分的时间描写都是问题重重,而且相当突出,我有一种感觉,书中提到的日期是不能用来与历史上的日期进行对照研究的,比如在第十一回里有一个“十一月三十日冬至”的描述,如果你查找《万年历》然后按这个时间去研究真实的历史,肯定是把自己越搞越糊涂,因为这些都是“假语村言”的一部分。

再比如黛玉的生日是农历二月十二日,而她所影射的崇祯皇帝的生日是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所以这两个日期之间根本没有什么关系,我们没有办法互相参照一下。又比如凤姐的原型是魏忠贤,而魏忠贤最火的时候已经五十多岁了,可凤姐在书中的年龄也就二十多岁,所以这个年龄就无法类比。

另一方面就小说本身的故事而言也有很多地方的时间前后有矛盾,让人很是困惑,只不过我们平时只关注表面故事,所以根本不太在意这些细节。比如在第三十九回里贾母问刘姥姥多大年纪,这段是这样描写的:

贾母道:“老亲家,你今年多大年纪了?”刘姥姥忙立身答道:“我今年七十五了。”贾母向众人道:“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健朗。比我大好几岁呢。我要到这么大年纪,还不知怎么动不得呢。”

也就是说贾母说的“好几岁”至少应该是三、五岁,甚至更多的样子,那么此时贾母至多七十二岁左右。可到了七十一回却给贾母过八十大寿,也就是说从第三十九回到第七十一回至少为八年时间,甚至更多,但宝玉似乎一直没有长大多少,这段时间前后他一直十三、十四岁左右,这实在是让人感觉怪怪的,这是怎么回事?

另外还有,在第二十六回里,薛蟠假冒贾政的名义让茗烟骗宝玉快点出来一起去吃酒时说:

“要不是我也不敢惊动,只因明儿五月初三日是我的生日。”

从薛蟠的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一天是五月初二,于是宝玉只好去吃酒,晚上醉醺醺地回到园中。而黛玉因白天与宝玉拌嘴,所以这天晚上来怡红院看看情况,不想遇到晴雯发脾气不让她进去,而且她还看到宝钗从怡红院里走出来,于是让黛玉醋性大发,哭了一夜。紧接着到第二十七回,第二天黛玉哭哭啼啼地去葬花,然而这一回一开始出现了非常古怪的描写:

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

这里居然出现了时间倒流,从昨天的五月初二左右一下子回到了四月二十六日,这是又怎么回事?古人也知道玩穿越剧吗?作者为什么要犯这么明显的大错误呢?

(大家可以在我的新浪博客上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blog.sina.com.cn/vgim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2-8 04:21 , Processed in 0.07696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