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V哥掰谎//红学丑闻揭秘《红楼梦》中明亡史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981
 楼主| 发表于 2022-5-31 17:3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家河湾李老二

2014-05-25 16:45
4090楼  


@V哥掰谎 2014-05-25 15:03:36

有些朋友在贴子里问我为什么我总引用书中批语呀?批语不也是别人自己的评论吗?又不是作者的本意呀?这里我简单介绍一下:《红楼梦》中的批书人不是一般的读者,他们大多是参与此书创作的人,其中包括化名为“畸笏叟”、“脂砚斋”、“松斋”、“绮园”等,他们甚至可以向作者提出自己的意见,作者按照他们的意见进行修改,所以批书人对此书的理解往往是很深刻的,他们写的批语很有价值,为我们读懂此书提供了重要的通才。在第五十五回里有一条很长的批语,对凤姐的评价也相当的高:

〖蒙回末总批:噫!事有难易哉?探春以姑娘之尊、贾母之爱、以王夫人之付托、以凤姐之未谢事,暂代数月。而奸奴蜂起,内外欺侮,珠玑小事,突动风波,不亦难乎?以凤姐之聪明,以凤姐之才力,以凤姐之权术,以凤姐之贵宠,以凤姐之日夜焦劳,百般弥缝,犹不免骑虎难下,为移祸东兵之计,不亦难乎?况聪明才力不及凤姐,又无贾母之爱、姑娘之尊、太太之付托而欲左支右吾撑前达后,不更难乎?士方有志作一番事业,每读至此,不禁为之投书以起,三复流连而欲泣也!〗

可见《红楼梦》的作者和批书人还是能够客观公证的评价魏忠贤的,也大大改变了我们心中对魏忠贤的负面印象!而老魏的过早死去确实是个遗憾,在书中凤姐就是早死的,在第五回凤姐的曲子中就有提及: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在第四十三回里也有暗示:

尤氏(对平儿)又道:“我看着你主子这么细致,弄这些钱那里使去!使不了,明儿带了棺材里使去。”〖庚双夹:此言不假,伏下后文短命。尤氏亦能干事矣,惜不能劝夫治家,惜哉痛哉!〗

这些看似平时家长里短的闲聊中居然都内藏玄机!作者的脑子怎么是怎么个结构呀?让人佩服之极!那王熙凤后来是怎么死的呢?以前由于我们看不到八十回以后故事,所以说一直给我们的感觉是个天大的谜,但现在完全不一样了,我们可以通过参照魏忠贤的结局推测出凤姐之死的大概轮廓来。魏忠贤死于崇祯上台以后不久,过程大概的是这样的:

崇祯继位以后,很担心魏忠贤加害自己,所以一天到晚小心翼翼地防着老魏。魏忠贤明显感觉崇祯皇帝不信任自己,没想到没过多久有人居然胆敢弹劾老魏,于是魏大人在不得以的情况只好向皇帝请辞,结果立刻得到批准,并受命其去安徽凤阳守陵。朝臣们见老魏失势了,于是蜂拥而起纷纷来弹劾他,列出很多大罪,可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所以崇祯决定将他抓回来处理。魏忠贤在路上听到消息,明白大势已去,知道自己肯定是百口难辩,不会有好的下场,所以跟几个朋友一起喝酒话别,估计对自己的一生进行了总结,对自己所做过的罪恶进行了反思,对大明危危可及的前景也进行了展望,然后就带着遗憾和不甘心的复杂心情上吊自杀了,结束了他传奇而又充满争议的一生。那对照魏忠贤的死,凤姐的结局会是什么样的呢?

———————————————

忠贤与凤姐的恋爱。拉郎配。证明材料呢?你干脆把明朝历史与红楼梦全部拉郎配。最后红楼梦成为什么东西。你世界第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981
 楼主| 发表于 2022-5-31 17:48:59 | 显示全部楼层


V哥掰谎 楼主

2014-05-25 20:05
4295楼  


既然王熙凤应该是上吊而死,那判词中的“一从二令三人木”会不会是在指凤姐上吊呢?有人怀疑其中“人木”放在一起就应该是上吊的意思,一个人和一个树在一起不就是上吊吗?我感觉这个解释感觉好像多少有些勉强!还有一种说法是“人木”是古籍中记载的中东或非洲一带的一种树,树上长有很大的一种菌类,远远看上去像是一张张的人脸,仿佛是人头吊在树上,所以被称为“人木”,应该是以此暗指王熙凤是上吊而死的。我感觉这个解释弯拐得多了些了,不太符合作者设谜那种浅显易懂的风格,再说有几个人能知道这种树呀?另外有一种说法是“一从二令三人木”和“一哭二闹三上吊”是一对儿,可能是从这句演化出来的,可我思来想去也没有想明白这是怎么个演化过程呢?不知道哪位想出来了?除此以外,“一从二令三人木”的解读多达几十种,让人感觉多少都有些道理,但又都觉得什么地方差那么一点儿!

我个人比较倾向下面这种解释,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我们已经挖掘出来的凤姐所影射的历史原型的身份来分析:由于天启皇帝早死,崇祯皇帝继位,这才导致了魏忠贤之死,也就是说崇祯皇帝朱由检是魏忠贤之死的主因!根据下面脂批中的提示:

一从二令三人木〖甲夹批:拆字法。〗

通过“拆字法”将凤姐判词中的“一从二令三人木”一句拆出一个繁体的朱由检的 “檢”字,这里会不会是指魏忠贤的被迫辞职、“哭向凤阳事更哀”根本原因就是崇祯皇帝朱由检呢?结合历史来看应该说是很有道理!也许这就是困扰我们三百多年的“一从二令三人木”之谜的最终答案!

王熙凤虽然有才,但聪明反被聪明误,坏事做了不少,早早地被休后悲惨地死去,在贾家家败的时候不能大显身手,实在是可惜!我相信在清初时期,经历过明亡清兴惨痛历史的人会对明朝末年的发生的一切进行深刻的反思!我们从《红楼梦》作者对王熙凤的描写就可以看出:如果魏忠贤没有死那么早,明朝很有可能不会灭亡!也可能冥冥之中明朝灭亡是有定数的!

那“王熙凤”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有个朋友猜测说“熙”字的左上角是个“臣”字,而繁体的魏忠贤的“賢”字左上角也是个“臣”字,所以作者为凤姐起名的时候用“熙”字来影射“賢”字,会不会是这样呢?我觉得这个解释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感觉不是很有说服力,我相信王熙凤这个名字应该大有讲究!

作者认为魏忠贤虽然出身低微、没有文化,但却很有才能,本来是大明的希望,可惜却早死。我之前提到过:《红楼梦》中四大家族“贾王薛史”的谐音是“家亡血史”,指的是此书的“反面”故事是一部“国破家亡的血泪史”,而“王”字谐音“亡”,我相信这也是王熙凤姓“王”的本意了,“熙”字有“光明、兴旺”的意思,繁体的“鳳”字可以拆成鸟“凡鸟”二字,指的是出身低微,所以王熙凤一名的含意就是:“一个死去的、出身低微的、本来能够带来光明兴旺的人”!从这个名字我们就可以看出作者对魏忠贤的评价是多么的高!没想到的是“王熙凤”这三个字中居然包含着这么丰富的内涵,实在让我佩服作者的大才!

我每一次重读《红楼梦》的时候都会发现一些关于王熙凤影射魏忠贤的新的证据,我会在后面的章节里一点点与大家分享更多的关于这方面的内容。从下一节开始,我将为大家讲述另一位书中的大主角,分析的过程也可谓“惊天地、泣鬼神”,相信大家会看得如醉如痴!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V哥掰谎  楼主: 2017-06-08 03:13
敬请关注V哥掰谎的微信公众号:红楼梦断三百年 微信号:vgilhm

YuhuanX  2017-10-21 18:20
这段太妙 楼主再研究年吧 可以续写红楼梦后来的事了 可以尝试尝试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981
 楼主| 发表于 2022-5-31 17:59:03 | 显示全部楼层


yie_yy

2014-05-25 20:52
4346楼  


@V哥掰谎 2014-05-25 20:05:25

既然王熙凤应该是上吊而死,那判词中的“一从二令三人木”会不会是在指凤姐上吊呢?有人怀疑其中“人木”放在一起就应该是上吊的意思,一个人和一个树在一起不就是上吊吗?我感觉这个解释感觉好像多少有些勉强!还有一种说法是“人木”是古籍中记载的中东或非洲一带的一种树,树上长有很大的一种菌类,远远看上去像是一张张的人脸,仿佛是人头吊在树上,所以被称为“人木”,应该是以此暗指王熙凤是上吊而死的。我感觉这个解释弯拐得多了些了,不太符合作者设谜那种浅显易懂的风格,再说有几个人能知道这种树呀?另外有一种说法是“一从二令三人木”和“一哭二闹三上吊”是一对儿,可能是从这句演化出来的,可我思来想去也没有想明白这是怎么个演化过程呢?不知道哪位想出来了?除此以外,“一从二令三人木”的解读多达几十种,让人感觉多少都有些道理,但又都觉得什么地方差那么一点儿!

我个人比较倾向下面这种解释,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我们已经挖掘出来的凤姐所影射的历史原型的身份来分析:由于天启皇帝早死,崇祯皇帝继位,这才导致了魏忠贤之死,也就是说崇祯皇帝朱由检是魏忠贤之死的主因!根据下面脂批中的提示:

一从二令三人木〖甲夹批:拆字法。〗

通过“拆字法”将凤姐判词中的“一从二令三人木”一句拆出一个繁体的朱由检的 “檢”字,这里会不会是指魏忠贤的被迫辞职、“哭向凤阳事更哀”根本原因就是崇祯皇帝朱由检呢?结合历史来看应该说是很有道理!也许这就是困扰我们三百多年的“一从二令三人木”之谜的最终答案!

王熙凤虽然有才,但聪明反被聪明误,坏事做了不少,早早地被休后悲惨地死去,在贾家家败的时候不能大显身手,实在是可惜!我相信在清初时期,经历过明亡清兴惨痛历史的人会对明朝末年的发生的一切进行深刻的反思!我们从《红楼梦》作者对王熙凤的描写就可以看出:如果魏忠贤没有死那么早,明朝很有可能不会灭亡!也可能冥冥之中明朝灭亡是有定数的!

那“王熙凤”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有个朋友猜测说“熙”字的左上角是个“臣”字,而繁体的魏忠贤的“賢”字左上角也是个“臣”字,所以作者为凤姐起名的时候用“熙”字来影射“賢”字,会不会是这样呢?我觉得这个解释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感觉不是很有说服力,我相信王熙凤这个名字应该大有讲究!

作者认为魏忠贤虽然出身低微、没有文化,但却很有才能,本来是大明的希望,可惜却早死。我之前提到过:《红楼梦》中四大家族“贾王薛史”的谐音是“家亡血史”,指的是此书的“反面”故事是一部“国破家亡的血泪史”,而“王”字谐音“亡”,我相信这也是王熙凤姓“王”的本意了,“熙”字有“光明、兴旺”的意思,繁体的“鳳”字可以拆成鸟“凡鸟”二字,指的是出身低微,所以王熙凤一名的含意就是:“一个死去的、出身低微的、本来能够带来光明兴旺的人”!从这个名字我们就可以看出作者对魏忠贤的评价是多么的高!没想到的是“王熙凤”这三个字中居然包含着这么丰富的内涵,实在让我佩服作者的大才!

我每一次重读《红楼梦》的时候都会发现一些关于王熙凤影射魏忠贤的新的证据,我会在后面的章节里一点点与大家分享更多的关于这方面的内容。从下一节开始,我将为大家讲述另一位书中的大主角,分析的过程也可谓“惊天地、泣鬼神”,相信大家会看得如醉如痴!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

M


埋红包0评论只看TA




aixueyan0414

2014-05-25 20:57
4348楼  


@V哥掰谎 490楼 2014-05-22 18:56:02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凤姐判词前两句关于画的描写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大家普遍认为这很简单:“一片冰山”指的是王熙凤冷酷无情,而“一只雌凤”就更简单了,都点出“凤”字了,这是为了提示大家这个判词就是说王熙凤的。不信你去问问“红学家”,他们肯定不会给出更高明的答案来!由于一直以来人们都不重视这两句,所以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能够发现藏在其中的天大的秘密!这是非常可惜的,这也是让我感到很幸运的地方,因为这两......

-----------------------------

@何青青77 1856楼 2014-05-23 14:26:14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今天我才知道,原来龙凤呈祥,说的是龙,和一只雄的凤凰在一起呈祥。。。。

搞基啊原来。。。。。

-----------------------------

龙凤呈祥是龙和凤在一起呈祥?你小学生水平理解词语的吧?有机可乘就是有飞机可以乘坐的笑话估计就是你编出来的吧?莫非你还以为龙凤呈祥是龙和凤在相爱?所以才有搞基之说?没文化的人根本不适合在这个帖子发言好不好。

龙和凤:一个是众兽之君,一个是百鸟之王;一个变化飞腾而灵异,一个高雅美善而祥瑞;两者之间的美好的互助合作关系建立起来,便是“龙凤呈祥”。“龙凤呈祥”吉祥物寓意会带来一派祥和之气!


埋红包0评论只看TA





qyqy612

2014-05-25 20:58
4349楼  


楼主,你啥时候出书,我一定捧场,绝无虚言。


埋红包0评论只看TA




sstdtiki

2014-05-25 20:58
4350楼  


“一从二令三人木” 检字拆的绝了 楼主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


埋红包0评论只看TA




小小小小琼

2014-05-25 20:59
4351楼  


很久没冒泡了,lz说的实在太好。如果出书我一定买!!!!!

真心喜欢lz的思路。赞一个


埋红包0评论只看TA




chncqaa

2014-05-25 21:00
4353楼  


LZ真是人才,你的分析我完全赞同!

正确解毒红楼,对于我们民族的历史和现状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埋红包0评论只看TA




qyqy612

2014-05-25 21:01
4355楼  


东林党有点像当年的走资派跟如今的公知带路党啊。


埋红包0评论只看TA




太熊猫

2014-05-25 21:01
4357楼  


楼主加油


埋红包0评论只看TA





Judyffnh

2014-05-25 21:02
4358楼  


此贴已经是天涯最火的帖子了吧,火有火的道理,请那些红眼的人闭嘴,说什么买水军,太可笑了!


埋红包0评论只看TA




无情游

2014-05-25 21:03
4360楼  


张爱玲曾说过其人生中的三大恨事: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前两样在我的人生中倒是毫无感觉,但最后这一恨,我却也曾经有刻骨的体会。

有段时间曾经一页页颠来倒去地翻红楼的前八十回,恨不得能从字缝中再读出字来,来找到那些我钟爱的女孩子们的最终结局。

于是,以前不爱读的脂评本(不爱读的原因是这样过多的夹评会打断自己阅读的思路和乐趣),也成了我的至宝(当然当你把红楼已经读得很熟的时候,再读脂评本就不会有被打断的感觉,反而会因那一段段精妙的点评在心中引起的深深共鸣、感动和回味,而感到莫大的乐趣或莫名的触动)。

于是,也曾经去找一些红学研究的文字来读,想从中窥得此书最终的结局。但最终发现,与脂评相比,那些所谓的“红学”,大多根本都不值一看。

这样看着看着,看得多了,对红楼未完的感觉,却慢慢变了。就像随着年岁增长,我的好多原先的想法,慢慢都变了。

红楼未完,这完全不是一大恨事。不仅不是恨事,甚至,它真是这世上最美妙绝伦的事情。

甚至,我也相信了这样一个观点:那后四十回,根本就不曾存在过。《红楼》从它一诞生起,就是这样和脂评混杂在一起、未完的版本。

它原本就是这个样子,也只能是这个样子。

然后,看着它衍生出这么多的评论、这么多的猜测、这么多的兴趣,这真是一种乐趣。

我想中国人总是喜欢最终万事归一,总是喜欢所有的问题都要有个最终正确的答案,所有的观点、立场,最终总要分出个高低上下、你错我对... ...

其实,这世界的精彩,却正是因为它的不能归一、因为它的纷繁多样、因为它的无限变化... ...

所以,我相信对红楼的理解,根本就不会存在一个终极正确的答案。就如一千个读者心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不同的读者心中,当然会有对红楼的各种不同的理解。

所以,这个贴子的作者的观点,也只是对红楼理解的一种,也许它比某些人的观点更新颖独到一些,但也绝不会像作者自以为是的那样:唯有他才掌握了解读红楼的终极真理。

解读红楼的种种学说,它们或多或少,总是有某些似乎令你眼前一亮、颇受启发的地方,也有很多只能令人一笑的荒诞无稽之谈。

看着这么多林林总总的解读,我忽然有了一种想法:之所以对红楼的解读能产生这么多的方式,那些红楼的人物能套得上那么多历史原型,那些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隐晦文字,能套得上那么多的历史事件,其实,是因为红楼的的确确是一本旷世奇书,它是中华文化的一面镜子、一个缩影,同时,也是因为,我们中国的历史,其实是在不断地重复自己的。

有时候我看豆瓣的文字,作者经常会高深莫测地来一句:“阳光底下无新鲜事”,仿佛看破了红尘、掌握了宇宙的真理,所以,一切结局皆在意料之中。

其实,那只是因为,我们的中华文化,是有它的局限性的,我们自己的历史,其实是在不断的重复自己的。千百年来,我们自己的世界,其实变化得很少、取得的进步很小。

看到现在,这个作者仍在详细解说凤姐与魏忠贤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言语中不无遗憾:仿佛,只要魏忠贤还在,那么,大明的历史就会改写,我汉人的江山就会永固,甚至,也许资本主义也会就此在大明萌芽、发展... ...

呵呵,看到现在,作者如此YY,与宝玉相比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吧,如果当日警幻能预见到,恐怕就不会断言宝玉“乃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也”了。


埋红包0评论只看TA




绯色烟火

2014-05-25 21:03
4362楼  


每天最期待的事情就是等待楼主更新!借用楼主的说法,贾是否通家,化国为家,以贾家兴亡暗喻大明王朝的衰亡呢?红楼梦处处皆家国血泪,非一包衣奴破家所能比拟!


埋红包0评论只看TA




邹桃子2014

2014-05-25 21:05
4365楼  


mark


埋红包0评论只看TA




sstdtiki

2014-05-25 21:08
4366楼  


历史会改写么??????


埋红包0评论只看TA




白鸟翩翩

2014-05-25 21:08
4368楼  


我才疏学浅,有没有人给解释一下 檢 字怎么拆成一从二令三人木的啊?


埋红包0评论只看TA




莴苣不说话

2014-05-25 21:09
4369楼  


@V哥掰谎 3506楼 2014-05-24 21:11:00

谢谢大家的支持和鼓励,我一直以为“红学”是个小众的东西,没想到会有这么多朋友喜欢,很出乎我的意外,本来我只写了个大概的草稿,可现在看来草稿确实很草,所以这几天在拼命努力加工,争取错误少一些,内容更丰富、严谨一些。我的研究涉及到“红学”的很多方面,估计大家想知道的容易我这里几乎都有,而且答案肯定能让大家满意!关于王熙凤的内容相对多一些,毕竟她影射的魏忠贤过于显眼,戏很多,证据也很多!所以需要仔细...

—————————————————

撸主有点调皮啊哈哈哈哈(′?ω?`)


埋红包0评论只看TA




123s789

2014-05-25 21:11
4371楼  


@无情游 4598楼 2014-05-25 21:03:24

张爱玲曾说过其人生中的三大恨事: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前两样在我的人生中倒是毫无感觉,但最后这一恨,我却也曾经有刻骨的体会。

有段时间曾经一页页颠来倒去地翻红楼的前八十回,恨不得能从字缝中再读出字来,来找到那些我钟爱的女孩子们的最终结局。

于是,以前不爱读的脂评本(不爱读的原因是这样过多的夹评会打断自己阅读的思路和乐趣),也成了我的至宝(当然当你把红楼......

-----------------------------

你也是只看风月宝镜中情爱那面中的一个!当然真作假时假亦真,假作真时真亦假,这书的确是可以两看的。个人觉得爱看风月的没必要打扰爱看历史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981
 楼主| 发表于 2022-5-31 18: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sstdtiki

2014-05-25 21:26
4386楼  


@白鸟翩翩 4606楼 2014-05-25 21:08:00

我才疏学浅,有没有人给解释一下 檢 字怎么拆成一从二令三人木的啊?

—————————————————

同样没搞懂,细想了一下一从是下面的两个人,二令是令字头和两个口,三人木是右边三个人配合左边的一个木吧

----------------------------------

关于令子:在甲骨文中“命”与“令”同源,《说文解字》:命,使也。从口,从令。 检的繁体字有两个从口, 即二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981
 楼主| 发表于 2022-5-31 18: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espn16500

2014-05-25 23:51
4567楼  


《红楼梦》作者是明崇祯太子“朱慈烺”而非“曹雪芹”

世界名著《红楼梦》自诞生以来就备受瞩目,二百年来,评点派、索隐派、题咏派、考证派等研究络绎不绝,对于《红楼梦》作者的猜测和探索一直层出不穷、众说纷纭,现存在曹雪芹、曹頫、洪昇、查继佐、吴梅村、朱明末系隐王等多种说法,也有人索隐出《红楼》故事是“明珠家事”、“张候家事”、“康熙朝政治状态”、“清世祖与董鄂妃故事”、“作者自传”等,而经过笔者三十余年的研究表明:

《红楼梦》的作者是明末崇祯朝太子朱慈烺,他在明末战乱中逃出,后改名为俎云阳,隐居于今河北省乐亭县冯家哨,而《红楼梦》中“贾府”“大观园”及四大家族的参考原型也皆在乐亭。在康熙初年南明小朝廷相继灭亡后,太子感到以自身力量实现宏伟大志无望,于是以“石兄”、“空空道人”、“吴玉峰”、“孔梅溪”、“曹雪芹”为笔名、化名,写作“怀金悼玉”的治理之书《红楼梦》,寄希望于后人身上。因此,《红楼梦》其实就是“朱楼梦”,是借才子佳人的故事,写朱明王朝三百年江山社稷突然幻灭的南柯一梦,以悼故国之悲,怀亡国之恨,讽清初之政,悟万事之空。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原著中说“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因此,曹雪芹也是当前各界公认的作者。然而曹雪芹是谁?他的身份如何?目前众说纷纭,终无定论。据笔者考证,曹雪芹并非《红楼梦》的真实作者。

首先,据“曹学”纪年,由曹雪芹朋友敦诚于1764年2月2日之后写的挽诗中“四十萧然太瘦生”“四十年华付杳冥”可推知,曹雪芹生于清雍正二年,而这距曹家雍正五年被抄家仅四年不足,一个虚岁四岁的孩子如何有“鲜花著锦、烈火烹油”尊荣生活的回忆,如何创作出四大家族盛极而衰的现实主义悲剧?而开卷所说的“曾历过一番梦幻”若非指其抄家,则更无他指。

其次,由现在红学界公认的、流传最早的《红楼梦》抄本甲戌本中对乾隆皇帝“弘历”的名字无避讳可知,此版本形成于乾隆朝以前,应为前朝甲戌年康熙三十三年(1694)。又据第五回元春判词可分析出《红楼梦》故事发生在康熙元年1662年之前。此时被认为是曹寅孙子的曹雪芹尚未出生。

第四,清代上层学者玉研农早已表示《红楼梦》是部“糟蹋满人”的书,而作为世代受满清皇帝恩宠、执掌江宁织造数十年的正白旗包衣曹寅的子孙,即便家道衰落,又怎能在作品中大骂满清朝廷?在康乾文字狱鼎盛之时,如此具有政治意味的著作中又怎可署作者真名呢?与此同时,以“曹雪芹”一个真名与四个化名混在一起也极不符常规。

第五,作品中多处涉及皇族家事,如贾妃与贾母王夫人的对泣,皇宫内的机构设置、人事安排、奖惩制度、婚嫁内选等各项制度礼仪,被抄家的五品官后代曹雪芹是无从得知的。

最后,作者在著作中反复表露“生于末世运偏消”,脂批:“感叹句,自寓”。若按“曹学”纪年,当时清入中原,进入康乾盛世,不存在末世,唯一可解释的就是朱明王朝的末世。作者是朱明王朝遗民,化名曹雪芹(“曹”姓与“朱”姓同宗),借爱情故事,暗写朱明王朝的衰亡史。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红楼梦》作者真实身份——明末太子朱慈烺下落之谜

据《明史》可知,崇祯朝太子朱慈烺,生于1629年二月初四,为周后所生,崇祯三年(1630)立为太子,十岁正式出阁读书,崇祯帝为培养其成为一代明君,选调方逄年、吴伟业等全国最好的醇儒名士十六人作为太子的老师,并常带太子参加各种国务活动,教其阅读和批改奏章,这些都为太子写作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明末那场血雨腥风的战争中,崇祯为给大明保留一丝血脉,命太子换上平民衣服出城,自己与太监总管王承恩自尽于煤山。太子在逃亡中被农民军捕获,不久,李自成携太子、定王参加山海关大战,李自成败北。从此,太子的下落成了难解谜团,虽然南明小朝廷和清初都出现太子案,但最终都证实是假。

“甲申之变”至今三百余年,太子下落仍是团团迷雾,有人说太子被清廷所杀,有人说太子被吴三桂所杀,有说太子随李自成兵败、不知所终,有说太子逃出后出家为僧。据笔者考证,太子朱慈烺逃脱后隐居乡下,首先建立家庭,过平常人的生活,然后在明遗老帮助下着手置办铁匠炉、打造兵器,为实现反清的大志做物资人员储备。

纵观《红楼梦》全书,帝王之气显露无疑。作者开篇便运用“女娲氏炼石补天”的故事,并用脂批“补天济世,勿用常言”暗示主人公的帝王身份。

其次,人物取名暗藏玄机。贾宝玉是贾府接班人,暗指太子自己。其父名政,隐皇帝;其母王夫人,即帝王的夫人;妻子薛宝钗称蘅芜君,用汉武帝李夫人典故暗指帝王皇后身份;他爱慕的林黛玉称潇湘妃子。而宝玉自称“怡红公子”,红隐朱姓,“怡”是朱元璋的燕王支,也是帝王支子孙起名排行辈的第十三个字,暗指宝玉即作者自己是朱明王朝的第十三代太子。

第三,贾府、大观园建筑、园林有皇宫气派,室内设置、奴仆配备、衣着颜色、服侍图案等均为皇家专用,其亭台楼阁、匾额题词等也暗射了帝王之家。再者,秦可卿丧礼、贾母大寿、祭祀、生日、看戏等礼仪风俗也均为皇室规格。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981
 楼主| 发表于 2022-5-31 18: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61602194

2014-05-26 00:28
4586楼  


回复第4809楼,@小Sana

@61602194 2014-05-25 23:50:36

秦可卿===孙可望?孙可望,被封秦王,投降满清后,被封义王,秦可卿葬礼阵势那么大,居然使用的也是忠义王老千岁的棺木?

李纨==李自成? 李纨父亲名字李守中,李自成父亲名字李守忠;李纨字宫裁,李自成命丧九宫山?

———————————————

秦可卿不同意,不然我又不能直视贾宝玉初试云雨情'这个高潮的石头了

李纨解得好!可是……李自成会是好人么……

--------------------------

孙可望先投张献忠,后降南明,觊觎皇位失败后,再投满清,感觉和秦可卿经历有相近处,况且书中对她描写并不正面。

如楼主分析,荣府即皇府,争夺政权归属,李纨儿子排名可是靠前的,况且凤姐败去后,李纨也是唯一的有能力的政权管理者,我想八十回后,李纨执掌政权后,最后又失败于外人之手,如同李自成的命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981
 楼主| 发表于 2022-5-31 18:2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察坉女

2014-05-26 01:08
4601楼  


《石头印红楼之明亡清兴录》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http://product.dangdang.com/20220102.html 当当网售卖地址,大家买这本书看对这个谜底的好奇心基本就都能满足了。

二、“红楼人”与“骷髅骨”之间的对应关系

《石头记》是在清朝文字狱的高压之下诞生的“非常”之作,所以作者为“明史”披上了“情欲声色”的外衣,即《红楼梦》,《红楼梦》与“明史”是一种表里结构。正因为《石头记》是“明史”,所以其中人物众多,据徐恭时统计,《红楼梦》人物合计九百七十五人,其中有姓名称谓的七百三十二人,无姓名称谓的二百四十三人。又因为《石头记》是“纪事本末体”的史书,即以历史事件为中心而记载的“明史”,所以在《红楼梦》中才出现了众多“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人物,这些人物或只是某个历史事件中的某个历史人物,或只是记述某个历史事件的陪衬,完成了对历史事件的记述,这些人物也就没有用了。

精彩导视  2019-03-08 14:52
@v哥掰谎,你在这层楼里就说这么俩句话啊?这一层里100栋楼呢,等到90多层你就挤出来的这么俩句!你是不是在侮辱我们的智商?还是显得你高大就得出来的晚?



埋红包0评论只看TA




察坉女

2014-05-26 01:11
4602楼  


http://data.book.hexun.com/book-2178.shtml 电子本阅读《《石头印红楼之明亡清兴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981
 楼主| 发表于 2022-5-31 18:2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南虎咖啡馆

2014-05-26 01:14
4605楼  


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朱世珍),被追尊为仁祖淳皇帝,就安徽凤阳原墓建为皇陵;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被追尊为熙祖裕皇帝;-----以上度娘

这么说,魏忠贤辞官守帝陵,是不是就是这个明五陵之一的凤阳帝陵?且朱元璋祖父朱初一被追封的号第一个字就是“熙”。

合起来,就是说,“王熙凤”的意思是,暗示魏忠贤“亡于凤阳熙祖裕皇帝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981
 楼主| 发表于 2022-5-31 18:3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言ogh

2014-05-26 01:45
4621楼  


@V哥掰谎 4126楼 2014-05-25 12:28

然而“东林党”人篡改历史的后果确实很严重,但我相信亲身经历过明亡清兴那段历史的文人们自会有更清楚、更公正、更深刻的看法,虽然他们不喜欢魏忠贤这位太监加文盲的、且劣迹斑斑的角色,但他们懂得如果魏忠贤还在掌权的话大明不会这么容易地灭亡。我们从《红楼梦》中的王熙凤这个角色身上可以看出:作者对她并非是全盘否定的,即使她做了不少坏事,可没有丑化她。也并非我一定要为魏忠贤平反,而是作者就是这样高度评价凤姐的,我是从作者为我们提供的角度进行了史料挖掘得出来的结论。比如作者在书中还多次描写了凤姐工作非常卖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981
 楼主| 发表于 2022-5-31 18:3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察坉女

2014-05-26 01:49
4628楼  


中国的史学传统,有三种基本体裁,即编年体、纪传体和纪事本末体。

编年体: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的时间顺序记载历史,如《春秋》、《左传》、《资治通鉴》。

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以为人物立纪传(皇帝为“纪“,其他人为“传”)的方式记载历史,如《三国志》、二十四史(包括《史记》)。

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中心记载历史,如《通鉴纪事本末》、《宋史纪事本末》、《明史纪事本末》。这种体裁“文省于纪传,事豁于编年”,每一历史事件各自成篇,各篇按时间顺序编写,能比较完整地反映历史事件的全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4-29 22:01 , Processed in 0.06419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