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982|回复: 73

兰国航海客红楼梦书名另解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0
发表于 2022-6-5 00:3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1章 红楼梦书名另解
   
最新网址:www.aixswx.com
要看懂一个故事,当然得首先搞清楚故事的写作背景,写作年代,以及作者相关信息。然后《红楼梦》有意隐藏了这些信息,书的来历及作者,都故意写得含混模糊,玄之又玄。就连故事的“朝代年纪,地舆邦国”也失落无考。但《红楼梦》的奇妙之处就在于,作者看似字字小心,却又处处设伏;句句闲笔,却又无一闲笔。批书人更是不时地提醒我们:作者故意写得含混模糊的地方,“是画家烟云模糊处,不被蒙敝方为巨眼”(靖本批语)。
其实《红楼梦》的第一回就告诉了我们故事背景,不过这是一个重新演绎的神话故事。作者这样的开局又暗藏什么机关?其实,秘密就在这第一回里,就在这妇孺皆知的神话故事里,我们打开红楼之谜的钥匙,也就藏在其中。
1红楼梦书名另解
1.1红楼到底是个什么楼
说红楼,道红楼,这‘红楼’到底是什么?
《红楼梦》里楼台亭阁那么多,也没有一座叫“红楼”的啊!那这本书怎么叫《红楼梦》呢?
红楼究竟指什么?
这边有位老先生说了:你们这些年轻啊,红楼是什么都不知道?红楼指的古代那些朱门大户、侯门公府人家,因为其家里的楼房啊大门啊,都刷了朱漆,是红光满堂的,所以才叫‘红楼’,或叫朱门。与之对应的是那些小户人家,叫做‘绿窗’。宋代有本《绿窗新语》,明朝有部《绿窗女史》,收录的就是这些“绿窗”人家小家碧玉们的故事。
老先生说得实在太好了,贾府是荣国公、宁国公,两家国公,特别是荣国府,那是‘敕造荣国府’,他们家绝对是名副其实的红楼朱门。
但这依然是表面的意思。刘心武老师就反复提醒我们了:读《红楼梦》千万得留心,如果你只看到表面的意思,或者是字面上的意思,那你会觉得《红楼梦》也不过如此,无非是公侯人家的家长里短、公子小姐的儿女情长,还没有民国版的《金粉世家》好看呢,更比不得《******》让人来劲。
如果你能独具一双慧眼,透过字面上的表意而深入几分,你才恍然发现,这表面上的意思,不过是冰山一角,巨大的真相是深淹在水面之下。
那边嚷起来了:你这厮又要扯阴谋论了是不是?
兄台稍安勿躁,并非是我一副小人心肠,实在是作者就是这么写的,不信你看连脂砚斋等批书人也是这么提醒读者的:此书是“草蛇灰线、伏延千里”“千万不要被作书人瞒去,方是巨眼”。
好了,那红楼二字,到底是想代表什么呢?当然关键在这个“红”字。
再一看,“红”字出现的地方不少,曹雪芹在“悼红轩”批删十载;贾宝玉点名要住进怡红院,自号怡红公子,是看到红的就心旷神怡。至于绛珠仙草、赤霞宫,这‘绛’‘赤’也是红色。
或许你会说,咱们是中国人,看到中国红当然喜欢啦,红色代表富贵,代表喜庆嘛。
这倒也有理,中国人有几个人不喜欢中国红呢?但奇怪了,喜欢就喜欢好了,为啥还“悼红”呢?为啥有“千红一窟(哭)”呢?
有人说,这还不明白?这“红”就是指“红颜”,是指大观园里那些奇女子,都是贾宝玉的红颜知己,最后花落人散,当然要悼念啊,当然是千红一哭啊。
也对,但你能看到“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说明你就快要看到水面以下的真相了。
《红楼梦》的“红”,当然有“红颜”的意思,这是无可置疑的,作者开篇就说了,就是想写这些奇女子——“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推了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堂堂之须眉,诚不若彼一干裙钗?”
但如果只是为一众奇女子做传,何必写得这般隐晦,这般谨慎,还写得那般辛苦,那般悲怆,以至于是“字字泣血、句句含泪”最后还“泪尽而逝”?
如果只是为奇女子做传,为何八十回后“迷失无稿”?为什么在清朝时此书长期被列为禁书?为何刊印出版时要删除一切批语并且续写80回后?难道是因为80回后有不和谐的内容?还是少儿不宜?《******》全篇都少儿不宜,也没见被砍掉后面。如果有少儿不宜的内容,就删掉那些字眼段落就好,何必连整个故事都砍掉?
狄仁杰:(忍不住问)此事元芳你怎么看?
元芳:(神情肃然地)这事定有蹊跷!从批书人的批注来看,《红楼梦》是写完了的,没有理由八十回连一页稿纸都没留下,这太不正常了,一定是有人,不希望大家看到八十回以后!
狄仁杰:(微微一笑)没错!那是谁能有这么大力量,能彻底封杀删毁掉80回以后的内容?
元芳:(想了想)是作者自己?
狄仁杰:(白了一眼)你辛辛苦苦写出来,就是拿来撕着玩的?
元芳:(突然一震)我想到了,是朝廷,只有朝廷才有这么大的力量!
狄仁杰:(捋须笑道)佛曰:不可说,不可说啊。
元芳:阁老,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狄仁杰:再精明的人也会留下蛛丝马迹,何况写《红楼梦》的此人,明显是意有所指、心有所寄,书中定是留下了很多线索。我送你一个字,这个字便是解开《红楼梦》之谜的钥匙!
元芳:什么字?
狄仁杰在元芳手里写了一字。
元芳:是个“朱”字,这个“朱”字跟《红楼梦》有什么关系?
狄仁杰:(微笑道)朱,就是红;红,就是朱,怎么没有关系呢?
元芳:(心中恍然,笑道)我明白了。
亲,你明白了么?
1.2红楼梦,便是朱楼梦
红,便是朱;红楼,便是朱楼;
红楼梦,便是朱楼梦。
朱楼梦?是不是有点眼熟?
第五十二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薛宝琴说她父亲到西海沿子上买洋货,有个真真国女子,念了首诗,开头两句便是:
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
原来书中已经告诉了我们,红楼梦就是朱楼梦!
如果单纯看“朱楼梦”,也不觉得这个“朱”有什么不寻常,不就是指“朱门大户”嘛。但如果下面那句“水国吟”对照起来对,是不是让你想到另外隐藏的意思?再看一遍:
“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
这完全是一副对仗工整的对联嘛。有人不服,下句‘水国吟’明显和‘朱楼梦’对不上。水,应该对应火,‘朱’是火吗?
朱,当然不是火,但我们都知道,‘朱’属火。
我们先看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大意是‘朱楼美梦早已是昨夜星辰,今晚高歌吟唱、嬉笑狂欢的,是水国人!’
水国?何许国也?稍微联想下《红楼梦》的成书年代,就不难得知:水国,乃大清国之谓也。
当年皇太极改“金”为“清”,就是因为清属水。而明属火德,故取“水克火”之意,大清国不就是水国,水国不就是大清国吗?
而朱,明朝皇帝姓朱,大明也叫朱明,那“朱楼”岂不喻指大明朝?朱,从字面上是红的意思,朱楼梦,可不就是红楼梦?
自夏朝以来,历来王朝的国号,都是有五行属性,五个王朝一个轮回,而朱明朝是火德,属火,清属水。朱楼梦和水国吟,正好是火、水相对。
我们来捋一捋:红,就是朱;红楼,就是朱楼;贾宝玉怡红公子,看到“红”就喜欢,其实是看到“朱明”的就喜欢;那“千红一哭”,不就是千千万万的朱明子民在哭……
可不是嘛,明朝灭亡多惨烈啊,前有李自成张献忠作乱,后有满清大屠杀,加之天灾瘟疫,尤其是朱元璋的子孙后代,被农民军追杀了,又被满清刨根……总之各位去脑补明末清初那些悲惨画面,那场景能不“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这么一段血泪史,史书没有记载,因为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大清国当年不会记载自己“杀人的武功”;
汉族文人也不敢写,因为那时候有史上最残酷的文字狱,乱写一个字,都能触犯满清统治者那脆弱而又敏感的神经,那就是无数个脑袋落地。
所以作者不得已,以他那如椽巨笔,隐隐约约、曲曲折折、真真假假地玩起了文字游戏。一边写一边哭,写书人在哭,批书人在哭,观书人也在哭,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最后书写完了,眼泪也哭干了,终于将那一段被掩盖的血泪史隐藏在了《红楼梦》这部奇书里,以供后人为鉴。谁知道八十回后,依然被朝廷封杀,使得后人更加难以发掘出《红楼梦》的真相。及至二百年后的胡适,将《红楼梦》解读成了江宁织造曹寅孙子的身世自传说,从此,真相被彻底掩盖,一部血泪红楼竟然就这样变成了曹家红楼,甚至还被歪解成满清皇宫秘史!呜呼哀哉,天下事竟荒诞如斯,夫复何言,唯有再斟一杯“风露清愁”,与“万艳同杯”,共“千红一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0
 楼主| 发表于 2022-6-5 07:34:5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2章 书名另解:石头与风月之谜

   

最新网址:www.aixswx.com

1.3红楼梦为何又叫《石头记》?

我们知道《红楼梦》原本是叫《石头记》,书中开篇交代了书的来历。

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有朋友说,叫《石头记》很好理解嘛,因为这个故事就记载那块大圆石上啊,《石头记》说的就是石头上记录的一个故事。

说得太好了,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我依然觉得这只是字面上的意思,因为那不是一块普通的圆石,那是女娲补天剩下的石头,那是幻化成通灵宝玉,在富贵场中、温柔乡里经历了一场梦幻的石头,这个故事可以说是这块石头的自传。当然不是红学家说的曹寅孙子的自传,曹家子孙何德何能以女娲补天石自居?

除此之外,石头还有什么所指?

不急,我们在第二回就找到答案了。请看:

雨村道:“去岁我到金陵地界,因欲游览六朝遗迹,那日进了石头城,〖甲戌侧批:点睛神妙。〗从他老宅门前经过。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二宅相连,竟将大半条街占了。(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贾雨村说他去了石头城,见到了宁国府荣国府。甲戌本的批注也很有意思,说“点睛神妙”。说“石头城”三字可谓是点睛神妙之笔,我看还不如叫“点题之笔”。

书名叫《石头记》,贾府在石头城。红楼梦的故事发生在贾府,那就等于说发生在石头城,红楼梦是贾府的故事,就等于说是石头城的故事,那《石头记》岂不指的是“发生在石头城的一段旧事”。

石头城在哪里?古代叫金陵,现在叫南京。南京的朋友们都知道,南京又叫石头城。

南京是什么地方啊?那是大明朝的开国之都,直到朱棣迁都北京,那南京也依然是与北京并列的都城地位,大明朝行政区划也称作“两京十三省”。

又有朋友说了,贾府不是在北京吗?怎么在金陵了?

问得好,贾府的的确确在京城,甄家是在金陵。可书中为什么说贾雨村是在“石头城”看到了贾府?呵呵,这就是作者用笔狡猾的地方,书中只说贾府在石头城,但并没有说石头城是金陵,读者也可以将京城当做石头城。但明清时候的人,谁不知道石头城是指金陵呢?

另外警幻仙子带着贾宝玉在各个司参观的时候,明明指着金陵的册子,却对贾宝玉说“贵省”,也是把贾家当做了金陵人。所以有读者迷惑了,贾家到底在北京,还是在南京?

这就是,假作真时真亦假,这北京也好,南京(金陵)也好,不都是大明朝的京城吗?甄家在南京,贾家在北京,真真假假,那不都是一家吗?

所以,石头城,在书里是指北京,事实上,石头城是指南京,那这样看来,石头城的故事,便是“北京和南京”的故事,说到底便是‘明朝’的旧事。

《石头记》乃石头城旧事,说白了乃是明朝旧事也!

别忘了,大明朝在1644年李自成攻进紫禁城后,其实还没有真正灭亡,大明的国号还在呢,就像探春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大明朝廷又回到南京,又坚持了几十年。历史上称作南明。而《石头记》,写的便是1644年前后至南明灭亡这段不为人所知的历史。

当年朱元璋在南京建国,后来朱棣迁都北京,崇祯末年,明朝又回到南京。所以,石头城,既指南京,又指北京,其实指的是“两京十三省”的大明朝。

笃信曹雪芹家世说的读者肯定不服气,你看曹家是江宁织造,在南京,后来被抄家,搬到了北京,所以在曹家人看来,石头城既指南京、又指北京,反正都是他们的家,现在在北京的家是贾家(假的家),原来南京的家是甄家(真的家)。你怎么鬼扯什么明朝、南明的?

咳咳,(没话说了吧)我不是没话说,我是口干了要喝口水。咳,接着谈下一话题!

(你别岔开话题啊)

我不是岔开话题,我是见你中“曹学”的毒太深,我现在在对你进行“话疗”——谈话治疗,前面那个疗程不管用,我得换个话题,对你进行下一个“疗程”。

1.4《风-月-宝鉴》之‘风月’之谜

我们又知道,红楼梦也曾叫《风-月-宝鉴》。甚至在《吴氏石头记批删本》开篇有段批语,明确告知是清初大诗人吴梅村(吴伟业)写的《风-月-宝鉴》,并说红楼梦便是以《风-月-宝鉴》为蓝本而丰富润色而成的(关于吴本的事,后面再谈)。那这书名又有什么玄机?

有客官说了,这风月二字,不更加证明了《红楼梦》是部风月小说吗?可能是太容易被当做风月艳情读物,所以作者后来没用这个名字。

如果这么想,那又是中了作者的障眼法。风-月-宝鉴,在书中可是明明白白出现过的,是却有其物的(不像红楼梦,书里并没有叫‘红楼’的楼)。

在第十三回《贾天祥正照风月鉴》,贾瑞中了凤姐的相思局,结果患病,跛足道人送给他一面风-月-宝鉴,这镜子正面是美女,背面却是白骷髅。看背面病很快就好,看正面就沉溺其中死得快。我们不妨来回顾这一段:

贾瑞收了镜子,想道:“这道士倒有些意思,我何不照一照试试。”想毕,拿起“风月鉴”来,向反面一照,只见一个骷髅立在里面,〖庚双夹:所谓“好知青冢骷髅骨,就是红楼掩面人”是也。作者好苦心思。〗唬得贾瑞连忙掩了,骂:“道士混账,如何吓我!”“我倒再照照正面是什么。”想着,又将正面一照,只见凤姐站在里面招手叫他。贾瑞心中一喜,荡悠悠的觉得进了镜子,与凤姐云雨一番,凤姐仍送他出来。

再读红楼,最吸引我的是这条批语中的诗:

好知青冢骷髅骨,就是红楼掩面人。

这些红楼掩面人,很快就要变成青冢白骨了,可笑贾瑞还沉迷于风月的假象而不能自拔,最后也丢了性命。

前面我们已经点明了“红楼”的寓意,那红楼掩面人,当然是指朱明子孙,甚至可以指千千万万的明朝遗民,他们都曾经是红楼里的红颜,如今都成了青冢里的累累白骨。

正所谓:

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那位笃信曹学的朋友,曹家可有“白骨如山”乎?曹家可有“忘姓氏”乎?

接下来的笔墨更是奇峭了:

代儒夫妇哭的死去活来,大骂道士,“是何妖镜!若不早毁此物,〖庚双夹: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遗害于世不小。”遂命架火来烧,只听镜内哭道:“谁叫你们瞧正面了!你们自己以假为真,何苦来烧我?”

贾代儒要烧镜子,已是很奇怪了,镜子怎么烧?批书人的话更奇怪——“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这到底是镜子还是书?说野史可毁,言下之意此书是正史,不可毁。

原来《风-月-宝鉴》不只是一块镜子,乃是一部隐写的正史!

鉴,以史为鉴,可以知更替。宝鉴,便是宝贵的历史借鉴。

那风月又当做何意解?

风月是指风花雪月吗?那依然是字面上的。风-月-宝鉴的本意并不是要告诫后人不要沉溺女色,而是一部隐写的历史,是充满白骨血泪的历史借鉴。

那风,究竟指什么,月,又是指什么?

旁边看过某刘姓大师在某讲坛的讲座,脱口而出:月喻太子,月就是指康熙时期的废太子胤礽!

好吧,姑且认为你说得对,那“风”指谁?

这位愣了愣:风……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日”是什么,“日”是指雍正,月是指废太子,日月双悬照干坤嘛。

我……我、我日勒个去!

其实,风月二字,在那个时代,更多的是让人想到“清风明月”,但不能随便说出来,因为有人将“清风明月”入诗,结果引来杀身之祸。

那就是著名的“清风诗”案,是明末著名文人徐干学的儿子徐骏,写了那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从他家里还查出了“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这样的反诗。徐家有当时闻名天下的藏书楼——传是楼,由于书实在太多,朝廷要从里面找“反动”书籍和文字实在太麻烦,所以雍正下令干脆一把火烧了传是楼,将徐骏斩立决,将已经死了的徐干学平坟,差点开棺戮尸。

风月,就是清风明月,就是喻指清朝和明朝,风-月-宝鉴,便是指“清兴明亡的那段历史”,这样的历史,野史写得乱七八糟,正史又不记载,唯有这《风-月-宝鉴》记录了,当然是“烧不得”。“烧掉”了,那就意味着这段民族血泪史就被彻底遗忘了。这也是一大批文人费心费力冒着掉脑袋的危险创作、批删、润色、抄录、传播这部旷世奇书的真正原因所在。

阅读石头记真相大揭秘最新章节 请关注星空小说网(www.aixswx.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0
 楼主| 发表于 2022-6-5 07:36:4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3章 女娲补天故事里的玄机

   

最新网址:www.aixswx.com

《红楼梦》开篇就写了个神话般的故事——女娲补天,剩下最后一块石头荒废没用,就是这块“无才补天”的石头,引发出后面一段故事来。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练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的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女娲补天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也有说《西游记》里傲来国花果山上那块灵石也是女娲补天剩下的,后面育化成了孙悟空。《红楼梦》一部儿女风月小说,怎么也有这种神话?那块石头(后来的通灵宝玉)原本有“补天济世”之才,却造化弄人,“无力补天”,以至于哀叹悲号。江宁织造曹寅的孙子,莫非也发出过“无力补天”的哀叹么?我们并没有发现这样的证据。再说曹家要“补天”,补谁的天?曹家是满清的奴才包衣,当然不会补明朝的“天”,而大清朝如日中天,不需要他家来“补”。

我们还是简单说说女娲补天故事本身:上古时代北方水神共工和南方火神祝融大战,水神怒触不周山,导致“天倾西北”、“地陷东南”,人民深处水深火热之中,面临灭亡的绝境。所幸女娲炼石补天,拯救了人类。尽管如此,还是引发了史前大洪水,特别是东南,一面是长江河水泛滥,一面是东面海水倒灌,整个东南一片汪洋。

而在明末清初,何尝不是“水火大战”,大明子民面临亡国亡家甚至亡种的绝境?

北方水神是谁?北方属水,当然是水国,大清国!

南方火神是谁?自然是明朝,明朝属火德。

水国清朝连年从东北杀出,李自成张献忠从陕西(西北)杀出,一路杀到北京。崇祯皇帝自杀,——对大明子民来说,不正是“天塌了”吗?明朝亡于西北李闯之乱,不正是“天倾西北”吗?

崇祯死后,明朝在东南一带苟延残喘,很快北方水国清朝围追而至,南明有识之士只能在东南沿海一带组织抗清。这不就是“地陷东南”吗?东南之境眼看也要沦陷了,大水汹涌而至,堪比史前大洪水。东南抗清,不就是抗击“水患”吗?清国,水国也;清,水也。

火神、水神大战的结果是什么?跟上古时代那场战争一样,“天倾西北”、“地陷东南”。要问证据,《红楼梦》第一回第一句便是:

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天倾西北,天塌了,所以才有女娲补天;地陷东南,所以才水患肆虐。但这一次,没有了大禹这样的治水英雄,中华大地彻底沦为了‘水国’(大清国),所以才说“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

这是一块女娲为补天炼成的石头,

这又是一块无才补天或者说补天乏术的石头,

他日夜悲叹,仅仅是因为自己无才补天吗?

还是因为如今已经‘变了天’,东南也已经地陷成了‘水国’?

补天石,通灵宝玉;石头城,石头记……这本书说的既是补天石或通灵宝玉的故事,又是石头城之旧事,这块石头不简单。搞不清这块石头的深刻含义,就可能看不懂《红楼梦》。

同样,看不懂开篇‘女娲补天’神话的背后隐喻,也看不懂《红楼梦》。因为作者是借这个妇孺皆知的神话,来隐晦地告诉读者红楼梦的故事背景:明朝的‘天’已经塌了,明朝的‘地’已经陷了,朱楼(明朝)已在梦中,如今是水国天下,水国人正在饮酒高歌、浅唱低吟。

第一章所探讨的,其实都是《红楼梦》的写作背景,弄清了这个,我们才能更好地挖掘分析人物、故事,至于作者的问题,我们依然先不做探究。其实作者具体是谁,已经不太重要来了,但我们大体已经得知,作者、或者说红楼梦的创作班子(执笔、批书、润色、抄录、传播)的身份,他们显然是明亡后的遗臣文人集团,他们以文学的手法,隐写了那段国破人亡的血泪史。

下面我们来把整个故事背景捋一下。

阅读石头记真相大揭秘最新章节 请关注星空小说网(www.aixswx.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0
 楼主| 发表于 2022-6-5 07:41:2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4章 红楼梦里的“末世”情结

   

最新网址:www.aixswx.com

1红楼梦故事背景的时间及地点

讲故事首先得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可《红楼梦》明白告诉我们,此书是“朝代年纪、地舆邦国”皆失落无考。真的是“失落无考”吗?当然不是,是不能说,说了就招来文字狱。尽管书中没有直说,但还是隐约交代了,这便是作者“用笔狡猾”之处,可叹二百多年来,没多少人看出来。在清朝时,是有不少人看出来了,但那时候看出来也不敢随便点出,就像“皇帝的新衣”一样大家都揣着明白装糊涂。然而时间久了,装糊涂成了真糊涂,慢慢地真的没多少人看得懂红楼梦背后的隐喻了,特别是到了民国及1949年后,仅有的“明白”人,如蔡元培、潘重规等,也被公然否定了,整个红学界进入了集体“糊涂”时代。

1.1时间:红楼梦里的“末世”情结

红楼梦到底发生在什么时间?是明朝还是清朝?还是其他朝代?书中就是不说,但又时不时地点醒读者,故事发生在“末世”。

“末世”一词在书中以及批语中多次出现,我们不妨将前八十回里的列举出来:

【贾雨村】这贾雨村原系胡州人氏,也是诗书仕宦之族,因他生于末世……

【贾探春】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王熙凤】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

此外书中的诗词也不时地描绘出“末世”的光景:

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

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

至于2008年爆出的“吴氏石头记”里面说的“末世”就更多了,而且“末世”所指更加明显。但吴本目前并未受到红学家认可,暂不拿来说事。

批语里面也多次提到“末世”,批书人是欲言又止,似有所指,在这也不详列,免得学究味太浓,扫了各位看官的兴致。总之红楼梦里,虽然里面口口声声说这是太平盛世、这是“太平不易之元”、良辰美景之日,可字里行间依然弥漫着浓浓的“末世”情绪。

有人说,这“末世”是指贾府的“末世”,不是指整个时代、整个社会。甚至按照红学家的解读,将贾府等同于江宁织造曹家。解释得头头是道:你看曹家被抄家,“曹雪芹”从钟鸣鼎食之家沦落为“举家食粥酒常赊”,对曹家来说可不是“末世”吗?

被抄家了,对曹家来说勉强算得上是“末世”,但似乎应该叫“末日”才对。说“末日”也不对啊,曹家虽然被抄家,但没人被砍头,更没被诛九族,曹家子孙一直繁衍至今,何来“末日”?

末世,世者,时代也。末世,字面意就是“最末的时代”。末世,应该是指整个时代整个社会的兴衰,而非一家一姓之荣枯。

《红楼梦》虽然表面上是说贾府的“末世”,但开头就配了个女娲补天的神话。女娲之所以补天,是因为“天塌了”。水神和火神大战,导致“天掩西北、地陷东南”,这才是真正的“末世”。因此,《红楼梦》故事发生的时间就是“末世”,具体指什么朝代年纪?那还用说吗?当然是指水深火热、生灵涂炭的明末乱世。史学界有人说“宋亡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明朝是最后一个汉人王朝,对千千万万的汉人来说,明亡绝对是最大的“末世”。

1.2地点:生于富贵乡,魂归太虚境

故事发生的时间是“末世”,那地点呢?说得很清楚,是在“石头城”,贾府就在石头城。石头城就在京城,明清的京城是指北京,但石头城是指金陵南京。前面也说了,北京也好、南京也好,都是明朝的京城,明朝行政区划是“两京十三省”。京城是贾宝玉,金陵是甄宝玉,明亡后,满清攻入北京,捡到了现成的江山。但满人非我族类,在天下人心里********绝非正统,故曰“假宝玉”;而明亡后,在金陵南京还有朱明皇室苟延残喘,史称“南明”,在汉人心中,南明虽小,却是正统,故曰“真宝玉”(关于宝玉的隐喻后面再说)。

当时一僧一道便是要带石头去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大明朝可谓是“昌明隆盛之邦”,朱明皇室可谓是“诗礼簪缨之族”,北京、南京都曾是大明的“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这些对应在书中便是指石头城里的贾府、贾府里的大观园。

《红楼梦》通篇的故事几乎都发生在贾府和大观园,贾宝玉和一干裙钗就在这“温柔富贵乡”里享受这盛世繁华,无奈好景不长,赶上了“末世”,最后是“家亡人散各奔腾”,所有人都赶往太虚幻境销号。

那太虚幻境在哪里?又有何寓意?

阅读石头记真相大揭秘最新章节 请关注星空小说网(www.aixswx.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0
 楼主| 发表于 2022-6-5 07:42:4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5章 太虚幻境在哪里

   

最新网址:www.aixswx.com

太虚幻境是甄士隐和贾宝玉梦境中见到的场景,难道这世上真有这么个地方?太虚幻境究竟在哪?我们先看看“太虚幻境”在文中的出处:就在第一回,甄士隐当时抱着女儿英莲在街上,遇到一僧一道:

意欲问他们来历。只听道人说道:“你我不必同行,就此分手,各干营生去罢。三劫后,我在北邙山等你,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

“在北邙山等你,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

短短一句话信息量很大,一是指明了地点:北邙山。二是强调“会齐了”,显然最后魂归太虚幻境的,绝不是甄士隐一个人,而是很多人。三是去“销号”。这就有点《封神演义》的味道了,在那场封神大战中,被斩了神仙妖魔,都是一缕魂魄前往封神台销号,最后等着姜子牙封神。封神演义里有个封神榜,红楼梦里有个情榜。神仙妖魔们最后都“会齐了”入了神仙榜,看来红楼梦里的人物都是“会齐了”入了情榜(关于情榜后面再说)。

我更关注的是“北邙山”三个字,前八十回里,“北邙”一词就在这里出现一次,而在通行本后四十回里,也出现一次,不过是用在林黛玉身上,借李纨的话是林黛玉这么有才情的女子,“竟这样小小的年纪,就作了北邙乡女”。

而真正的“北邙乡女”应该指香菱,在很可能是真本的《吴氏石头记》里,这个词正是出现在香菱的故事里:在八十一回,就在香菱遇难的那个夜里,香菱在睡梦中看到,

隐隐约约面前站立一人,是个暮年道士,上去一把搂住他大哭:“我可怜的有命无运的儿啊,爹爹来看你了,儿将做北邙乡女,为父怎不痛断肝肠。”

……忽然一僧一道飘然而来,推开士隐,拽着香菱要带往太虚幻境销号。

(吴本第八十一回惜昵近公子做良媒讳笞罚丫鬟结恶党)

吴本这个情节故事安排得与第一回香菱的故事完全对应,都是“北邙山”,都是去太虚幻境销号。在吴本里第八十一回香菱就被夏金桂害死了,难怪《红楼梦》刚到八十回就断掉了,因为从八十一回开始,红楼的故事越来越不“和谐”了,越来越有碍朝廷时局了,所以才会“迷失无稿”,所以才有高鹗续写后四十回。而高鹗很可能也看过吴本,于是将“北邙乡女”这词移花接木到林黛玉身上。这种事高鹗没少干,后面我们还会谈到。但不管怎么样,还得感谢高鹗、程伟元,没有他们,恐怕连前八十回都保不住。

这北邙山到底在哪呢?又有什么玄机?中国名山大川那么多,为何要在北邙山会齐?

北邙山,在中国那是确有其山,而且那几乎就是汉家陵阙的代名词。

北邙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北,整个陵墓区不过方圆几十公里,但目前发现的从秦汉到两晋,从北魏东周到隋唐,单独帝王陵就24座。还有秦相吕不韦墓、唐朝诗人杜甫、大书法家颜真卿等历代名人之墓。正如唐代诗人王建的诗云:“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

此外北邙山还留下了“老子炼丹”、“吕祖报恩”、“重阳作诗”、“洞天福地”等神话传说,历朝历代咏颂北邙山的诗词多不胜数。北邙山的西端有仰韶文化遗址,这是华夏民族新石器时期黄河中游地区人类文明的一个发祥地;在其南端是著名古都洛阳,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北邙山可谓是中国最有名的风水宝地,故有“生于苏杭,葬于北邙”之说。这也难怪自东汉以来,便是汉人王朝帝王将相的陵寝所在,皇亲国胄,达官显贵,名人名流也以葬于北邙山为荣,寻常百姓可没资格魂归这里。

而红楼梦中人都要在“北邙山会齐、去太虚幻境销号”,其寓意还不明显么?红楼梦里的人物是什么身份,凭啥能去北邙山会齐?很显然,这一方面暗示了书中人物的汉人身份和非同小可的身世,另一方面也预示了红楼梦是“白骨如山”的大悲剧。

江宁织造的曹家只是满清的包衣奴才,虽祖上是汉人,但早已算是满清贵族,有何资格又有何脸面要“在北邙山会齐了去太虚幻境销号”?就连满清皇室贵族都无人安葬在北邙山,更没有记录说北邙山是曹家的祖坟地。何况曹家只是被抄家,并没有“白骨如山”的悲剧。因此从北邙山一词就很好地驳斥了“曹学”的荒诞,同时也提示我们:《红楼梦》是一部隐写汉人生活历史的悲剧文学。

阅读石头记真相大揭秘最新章节 请关注星空小说网(www.aixswx.com)


最新网址:www.aixswx.com
  


推荐阅读 :【圣墟】【重生家中宝】【重生五十年代有空间】【天神主宰】【星武通神】【六零俏军媳】【你好,少将大人】【重生七零王牌军妻】【镇守府求生指北】【今夜难为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0
 楼主| 发表于 2022-6-5 07: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5章 太虚幻境在哪里

   

最新网址:www.aixswx.com

太虚幻境是甄士隐和贾宝玉梦境中见到的场景,难道这世上真有这么个地方?太虚幻境究竟在哪?我们先看看“太虚幻境”在文中的出处:就在第一回,甄士隐当时抱着女儿英莲在街上,遇到一僧一道:

意欲问他们来历。只听道人说道:“你我不必同行,就此分手,各干营生去罢。三劫后,我在北邙山等你,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

“在北邙山等你,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

短短一句话信息量很大,一是指明了地点:北邙山。二是强调“会齐了”,显然最后魂归太虚幻境的,绝不是甄士隐一个人,而是很多人。三是去“销号”。这就有点《封神演义》的味道了,在那场封神大战中,被斩了神仙妖魔,都是一缕魂魄前往封神台销号,最后等着姜子牙封神。封神演义里有个封神榜,红楼梦里有个情榜。神仙妖魔们最后都“会齐了”入了神仙榜,看来红楼梦里的人物都是“会齐了”入了情榜(关于情榜后面再说)。

我更关注的是“北邙山”三个字,前八十回里,“北邙”一词就在这里出现一次,而在通行本后四十回里,也出现一次,不过是用在林黛玉身上,借李纨的话是林黛玉这么有才情的女子,“竟这样小小的年纪,就作了北邙乡女”。

而真正的“北邙乡女”应该指香菱,在很可能是真本的《吴氏石头记》里,这个词正是出现在香菱的故事里:在八十一回,就在香菱遇难的那个夜里,香菱在睡梦中看到,

隐隐约约面前站立一人,是个暮年道士,上去一把搂住他大哭:“我可怜的有命无运的儿啊,爹爹来看你了,儿将做北邙乡女,为父怎不痛断肝肠。”

……忽然一僧一道飘然而来,推开士隐,拽着香菱要带往太虚幻境销号。

(吴本第八十一回惜昵近公子做良媒讳笞罚丫鬟结恶党)

吴本这个情节故事安排得与第一回香菱的故事完全对应,都是“北邙山”,都是去太虚幻境销号。在吴本里第八十一回香菱就被夏金桂害死了,难怪《红楼梦》刚到八十回就断掉了,因为从八十一回开始,红楼的故事越来越不“和谐”了,越来越有碍朝廷时局了,所以才会“迷失无稿”,所以才有高鹗续写后四十回。而高鹗很可能也看过吴本,于是将“北邙乡女”这词移花接木到林黛玉身上。这种事高鹗没少干,后面我们还会谈到。但不管怎么样,还得感谢高鹗、程伟元,没有他们,恐怕连前八十回都保不住。

这北邙山到底在哪呢?又有什么玄机?中国名山大川那么多,为何要在北邙山会齐?

北邙山,在中国那是确有其山,而且那几乎就是汉家陵阙的代名词。

北邙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北,整个陵墓区不过方圆几十公里,但目前发现的从秦汉到两晋,从北魏东周到隋唐,单独帝王陵就24座。还有秦相吕不韦墓、唐朝诗人杜甫、大书法家颜真卿等历代名人之墓。正如唐代诗人王建的诗云:“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

此外北邙山还留下了“老子炼丹”、“吕祖报恩”、“重阳作诗”、“洞天福地”等神话传说,历朝历代咏颂北邙山的诗词多不胜数。北邙山的西端有仰韶文化遗址,这是华夏民族新石器时期黄河中游地区人类文明的一个发祥地;在其南端是著名古都洛阳,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北邙山可谓是中国最有名的风水宝地,故有“生于苏杭,葬于北邙”之说。这也难怪自东汉以来,便是汉人王朝帝王将相的陵寝所在,皇亲国胄,达官显贵,名人名流也以葬于北邙山为荣,寻常百姓可没资格魂归这里。

而红楼梦中人都要在“北邙山会齐、去太虚幻境销号”,其寓意还不明显么?红楼梦里的人物是什么身份,凭啥能去北邙山会齐?很显然,这一方面暗示了书中人物的汉人身份和非同小可的身世,另一方面也预示了红楼梦是“白骨如山”的大悲剧。

江宁织造的曹家只是满清的包衣奴才,虽祖上是汉人,但早已算是满清贵族,有何资格又有何脸面要“在北邙山会齐了去太虚幻境销号”?就连满清皇室贵族都无人安葬在北邙山,更没有记录说北邙山是曹家的祖坟地。何况曹家只是被抄家,并没有“白骨如山”的悲剧。因此从北邙山一词就很好地驳斥了“曹学”的荒诞,同时也提示我们:《红楼梦》是一部隐写汉人生活历史的悲剧文学。

阅读石头记真相大揭秘最新章节 请关注星空小说网(www.aixswx.com)


最新网址:www.aixswx.com
  


推荐阅读 :【圣墟】【重生家中宝】【重生五十年代有空间】【天神主宰】【星武通神】【六零俏军媳】【你好,少将大人】【重生七零王牌军妻】【镇守府求生指北】【今夜难为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0
 楼主| 发表于 2022-6-5 07: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6章 “一僧一道”大揭秘

   

最新网址:www.aixswx.com

书中第一回的一僧一道,一个叫茫茫大士,一个叫渺渺真人,他们是全书重要的线索人物,看懂他们身上的隐喻,有助于我们解读其他人物及其全书的脉络情节。

这一僧一道,是神仙人物,携通灵宝玉到人间历幻一番。到人间,此一僧一道则化作了癞头和尚、跛足道人。

此后这两人在书中或明或暗的出现,草蛇灰线,神出鬼没。在甄士隐、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贾瑞、王熙凤、柳湘莲等故事里多次间接或直接出现。

1.6.1道度男、僧度女

新版红楼梦(李少红导演)电视剧出现很搞笑的情节,每次都是“一僧一道”同时出现。书中并不是这样,书中是严格按照“道度男、僧度女”的传统安排两人交替出现的。

一僧一道同时出现的地方:

a.第一回甄士隐做梦梦见;

b.第一回甄士隐抱着女儿英莲在街上遇见;

c.第25回王熙凤和贾宝玉同时中了马道婆的“魇魔法”,一僧一道同时出现;

d.吴本第81回,一僧一道同时出现,推开甄士隐,接走香菱(与第一回甄士隐抱着女儿英莲在街上遇见他们想对应);

e.吴本最后一回最后一僧一道出现,将通灵宝玉带回到青埂峰下。

【僧度女】(癞头和尚单独出现)的地方:

(1)林黛玉的说有个和尚让她出家,告诫她“听不得哭声、见不得外姓人”;

(2)薛宝钗体内有热毒,有癞头和尚给她“冷香丸”方子,又说金锁也是和尚给的;

(3)在度香菱时,虽然一僧一道同时出现,但一方面也有甄士隐在旁边,另一方面说话的是那个癞头和尚,他见到英莲(香菱)大哭,说“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还追着甄士隐说“舍我吧,舍我吧”。所以虽然在甄英莲的故事里,两人同时出现,其实也遵循了“僧度女”的传统,跛足道人并没有要去把英莲抱走。

【道度男】(跛足道人单独出现)的地方:

A.度甄士隐,跛足道人唱‘好了歌’,甄士隐与之同去;

B.度贾瑞。风-月-宝鉴的故事;

C.度柳湘莲。柳湘莲出家去了道观。

1.6.2一僧一道各自的宝贝

还有一点要注意:通灵宝玉是‘一僧’的宝贝,风-月-宝鉴是‘一道’的宝贝。

那石头是‘一僧’用佛法将其幻化成通灵宝玉,是放在一僧手里,可以算作一僧的宝物。所以书中凡是出现与通灵宝玉相关的地方,癞头和尚必定出现。在贾宝玉中了“魔魇”时,也是癞头和尚将通灵宝玉放在手中抚摸“青埂峰一别已十三载也”。贾宝玉动不动就说出家当和尚,而不是做道士,也是与“一僧”是通灵宝玉的主人有关。

而风-月-宝鉴,是一道(跛足道人)的宝贝。集中在贾瑞的故事那里,跛足道人给贾瑞送镜子,后来贾代儒要烧掉镜子,跛足道人马上出现“谁毁‘风-月-鉴’,吾来救也!”然后将宝镜带走。

这一僧一道,看似两人,实为一体,他们即使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又是后来的空空道人与情僧。空空道人易名情僧,《石头记》也改名为《情僧录》。

1.6.3癞头和尚“癞头”之隐喻

先看那和尚是怎的模样:

鼻如悬胆两眉长,目似明星蓄宝光。破衲芒鞋无住迹,腌臜更有满头疮。

这面相上看,这和尚是贵人之相,绝非俗流。可奇怪的是,这么个大富大贵之相的人,做了和尚还不算,偏偏还是个癞头,而且还很腌臜!书中说他是“腌臜更有满头疮”。癞头是指长了癞头疮,头上有的头发掉了,有的还稀稀落落的留着,那一片疮痍,十分难看。

这和尚不是神仙茫茫大士转世么,神仙也会长癞子头??他前世究竟遭受了怎样的劫难,才造成这般面目?

其实这很容易让我们想到了清初对汉人的“剃发令”。当时满清强令汉人剃发,因为剃发,多少人头落地。而满人的发型是金钱鼠尾头,周围一圈都剃去,滞留后脑勺一小撮头发弄成辫子,恰好能从一个铜钱穿过,故叫金钱鼠尾头。后来满清发型经历了演变,辫子更粗了,后面的头发更多了,所以辛亥革命前后将其贬称为“豚尾头”(即猪尾巴头),柳亚子《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忘上国之衣冠,而奉豚尾为国粹。”

金钱鼠尾头,比后来的豚尾头更加难看,你说他是“光头”,他偏偏有一些头发,秃秃落落的要多糟心就又多糟心。何况清初那时候剃发的工具可没有现在的优良,剃发过程中又伴随着暴力,因此很容易剃破头皮,形成疮疤。那么难看的发型,再加上剃发造成的伤疤,不就像癞头疮吗?(****时也有暴力剃发,对走资派、黑五类分子剃阴阳头,好好的一个人,被剃得跟癞子头一样)。

如果这样来解读就好理解了。癞头和尚的癞子头,是喻指千千万万的汉人被满清“剃了发”,弄得满头腌臜十分难看。,再结合贾宝玉的那句名言“看到女子就清爽,见到男子就觉得浊臭逼人”,就更易理解了。因为“剃发易服”是针对汉人男子,汉人女子并没有(所谓男降女不降)。汉人男子被剃得满头疮疤、跟癞子头似的,再配上满人的服式,那真是要多难看有多难看,难怪贾宝玉会觉得“浊臭逼人”。

这癞头和尚虽然头上有癞子,但“鼻如悬胆两眉长,目似明星蓄宝光”,暗示他相貌不凡,有着不屈从俗流的昂扬正气。这象征着汉人虽然头发被剃了,被剃成了癞子头,但汉人高贵的精气神还在。

1.5.4跛足道人“跛足”之隐喻

再看那道人又是怎生模样:

一足高来一足低,浑身带水又拖泥。相逢若问家何处,却在蓬莱弱水西。

跛足道人出身来历十分不凡,家在蓬莱弱水附近。癞头和尚是相貌堂堂,跛足道人是根基了得,可现实中一个是癞头,一一个是“跛足”,而且邋里邋遢、拖泥带水的。

关于“跛足”的隐喻比较费解,可能难以服众,大家姑妄听之就好。我认为:

跛足——“一足高来一足低”,是隐喻明亡清兴后满、汉力量的不均衡、不和谐,满人成了统治者,广大汉人成了下等的、受压迫的群体,那跛了一足,就象征着汉人,它的地位低了一等,它受压迫(承受身体大部分重量),只能借助拐杖勉强支撑。

“浑身带水又拖泥”,说明他身上污浊,可以联想到前面说的“污浊男子”(后面解读贾宝玉时再着重解读)。

再结合跛足道人的宝物“风-月-宝鉴”,我们可以更好地说明这一点:

风指清风——满清,月指明月——明朝;

风指镜中的美人,月指镜中的白骨。

清风和明月比起来,美人与白骨比起来,不就是“一足高来一足低”吗?

再看全书的整个意境:

风,是得意的,风是严酷的,风是无情的……这都符合“风”对清朝的象征与隐喻;

月,是晦暗的,是孤独的,是令人伤感怀悼的,这符合那个时代人民对“大明之月”的追思与伤怀。

月黑则风高,寒风肆虐,则明月被隐晦不见,所以书中的“风和月”,不也是“一足高来一足低”吗?

所以书里的林黛玉是骂东风,教香菱写诗咏月。这个问题后面再详谈。

阅读石头记真相大揭秘最新章节 请关注星空小说网(www.aixswx.com)


最新网址:www.aixswx.com
  


推荐阅读 :【圣墟】【重生家中宝】【重生五十年代有空间】【天神主宰】【星武通神】【六零俏军媳】【你好,少将大人】【重生七零王牌军妻】【镇守府求生指北】【今夜难为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0
 楼主| 发表于 2022-6-5 07:47:1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7章 关于神秘的吴氏石头记

   

最新网址:www.aixswx.com

红学家考证出《红楼梦》通行本的后四十回其实是续写,真正的红楼梦在八十回后突然“断”了。这是红学研究的重大成就。那八十回后究竟是怎样的故事,除了脂砚斋、畸笏叟等人的批语留下只言片语供人猜测之外,几乎找不到其他任何直接资料,也就是八十回后的内容被删改得干干净净,以致于不少红学家认为,曹雪芹刚写到八十回就去世了,有那段著名的批语为证——甲戌眉: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因为这段批语引发了红学界关于曹雪芹逝世时间的大讨论,本书就不凑这个热闹了)

本来以为《红楼梦》如同断臂维纳斯,是永远的缺憾美了。谁料在2008年一部号称是红楼梦后二十八回的本子在网络上突然爆出,这个本子粗劣的封面上赫然写着“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

这个本子的持有者是安徽阜阳一位叫何莉莉的网友(化名,真实姓名、性别不详,持有者不愿公开)。据藏家透露:“祖父是山西人,这个本子是解放前祖父在山西某战场上当军医的时候,祖母是随行护士,一个伤员交给祖母的,应该是个民国时期的过录本,不知是别人凭记忆还原的还是直接抄的。”这个本子分12册,每册九回,一共是108回。封面题为:“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这个本子通本带有大量朱批,其中有些批语是其它石头记古本所没有的。有落款的批语中,有一部分是署名“畸笏叟”、“棠村”等。除了批语,这个本子前八十回的回目和正文也存在很多异文。

原本这绝对是文学界红学界轰动性的大事件,但这个本子从爆出至今,没有引发预想的轰动效应。主要是官方红学界对此本持保留态度,很多红学家干脆认为这是伪本。但这个本子在网上一公布,就受到了广大民间红学、草根红学家的追捧,并以此为证据来驳斥官方红学,因此对于这个本子,一直是口水多过茶,争议不断。

按照这个本子的故事,八十回以后的红楼梦,完全是惊世骇俗、匪夷所思。但令人拍案叫绝的的是,后二十八回的人物命运结局、情节脉络结构,完全符合前八十回里的伏笔、判词、批语,那些让人看不懂的红楼谜团,看了此本的后二十八回,顿时让人豁然开朗、恍然大悟。这个本子的突然爆出,让胡适、周汝昌、刘心武等人的红学研究彻底成了笑话。对此官方红学界,始终对这个本子拒绝评论。

吴氏石头记,根据这个本子里的前言以及最后的一条批语提示,《石头记》的原作者是明末清初大诗人吴伟业,即吴梅村。在第一回有个引子,在通行本里是很简单,是这么写的:

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但书中所记何事何人?自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晨夕风露,阶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怀笔墨者;虽我末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故曰“贾雨村“云云.

此回中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书立意本旨。

但在有的本子里还解释了第一回的回目“风尘怀闺秀”的来历,所以引子部分后面不太一样,是这样的:

…………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以悦人之耳目哉?故曰’風尘怀闺秀’。”乃是第一回题纲正义也。开卷即云“風尘怀闺秀”,则知作者本意原为记述当日闺友闺情,并非怨世骂时之书矣。虽一时有涉于世态,然亦不得不叙者,但非其本旨耳,阅者切记之。

而在吴氏石头记里,在这基础上还赫然多出了一段异文,并直接解释了“石头记”的来历,这让困扰人们三百年的作者问题顿时得解了。多出的异文是这样的:

此书本系吴氏梅村旧作,共百零八回,名曰《風月宝鉴》,每回仅三四页也,故事倒也完备,只是未加润饰稍嫌枯索,吴氏临终托诸友保存,闲置几十载,有先人几番增删皆不如意,也非一时,吾受命增删此书莫使吴本空置,后回虽有流寇字眼,内容皆系汉唐黄巾赤眉史事,因不干涉朝政故抄录修之,另改名《石头记》。诗曰: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编按:庚寅本作“近荒唐”】

谩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这段文字周汝昌、刘心武等红学家以前也曾看到过,不过似乎没有看到“吴氏梅村旧作”字样,而错误地认为《********》是曹雪芹年轻时写的、是个篇幅很短的故事,后来写《红楼梦》时,舍不得丢弃这故事,就将其放在贾瑞的故事里了。这完全是刘先生的个人臆测了。这段文字明确告诉了我们,《石头记》是《********》的基础上润色批删而成的,红楼梦就是脱胎于《********》,其作品主旨思想都是一致的,就是写明亡清兴那段血泪史的。

在本子的最后完结时,有一条批语,再次提到“吴梅村”,这段批语是这样的:

书至此暂告一段落,癸酉腊月全书誊清。梅村夙愿得偿,吾所受之托亦完。若有不妥,俟再增删之。虽不甚好,亦是尽心,故无憾矣。

另有批语诗:

红楼梦已尽,朱门痴未完。

荒唐又辛酸,世人同悲幻。

根据前后的“梅村”字样,民间红学界将这个本子称作《吴氏石头记》,简称“吴本”,又因为最后一条批语提到的“癸酉腊月全书誊清”,按照红学界的命名习惯,网上又将其称为“癸酉本”(注:本书中提到的“吴本”、“癸酉本”就是指这个本子)。

吴本最让人诟病的地方就是后二十八回的文字不如前八十回精炼,甚至文字略显粗劣,个别的还混杂了现代词汇。其实这是因为后二十八回一直被封杀秘不传世,不像前八十回有曹雪芹等人“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文字自然不如前八十回考究。加之这是一个民国过录本,当年抄录时有些文字残缺或模糊不清的地方,抄录人很可能自作主张地用现代语、口语来填补。藏家何莉莉也拒不提供影印本,不愿透露本子的更多细节,甚至为了奇货可居还故意删改隐瞒一些内容文字,这更加深了人们对吴本的质疑。

本书不介入吴本的是是非非,本书之所以多次提及吴本,并没有将其当做我揭秘红楼的直接证据,而只是作为一种辅证。本书是揭秘整个《石头记》的人物故事,而不是研究“吴氏石头记”的专著。

阅读石头记真相大揭秘最新章节 请关注星空小说网(www.aixswx.com)


最新网址:www.aixswx.com
  


推荐阅读 :【圣墟】【重生家中宝】【重生五十年代有空间】【天神主宰】【星武通神】【六零俏军媳】【你好,少将大人】【重生七零王牌军妻】【镇守府求生指北】【今夜难为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0
 楼主| 发表于 2022-6-5 07:49:5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8章 批书人脂砚斋、畸笏叟大揭秘

   

最新网址:www.aixswx.com

研读《红楼梦》,各个抄本里大量的批语是绕不过去的。首先要纠正很多朋友的一个错误认识,由于长期受红学家等误导,很多朋友一说到书中的批语,就想到脂砚斋,好像红楼梦各个版本的所有批语都是脂砚斋写的一样。其实脂砚斋,也就是所谓脂批占整个红楼批语20%还不到,还有很多人写过批语,比如畸笏叟,另外靖本里很多批语跟其他本子的也很不相同;吴本(癸酉本)里也有很多批语,是此前任何版本都没有的。

之所以所有批书人当中,脂砚斋的名气最大,最主要是源自“甲戌本”(就是胡适先生淘到的那本,目前公认最早的抄本)。甲戌本的书名就叫《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所以红学家都认为批书人就脂砚斋一人,畸笏叟等人不过是脂砚斋的化名。

另外再说一下,甲戌本这本子显示时间为乾隆十九年,请注意书名是“重评”石头记,是重评,不是初评。重评是乾隆十九年,那初评是什么时候?肯定更早!那整部书抄录传出又是什么时候?当然比初评更早。那石头记创作完成又在什么时候?那肯定是更早的更早。很可能已经不在乾隆时代。红学家就根据甲戌本的乾隆十九年,就断定《红楼梦》成书于乾隆年间,是很可笑的。

甲戌本出现,表明《红楼梦》在当时(乾隆十九年)已经广为传抄了,连批书人都是初评、重评了。《红楼梦》开篇也说了全书的来历,从********,到金陵十二钗,再到石头记,最后得名红楼梦。“后因”曹雪芹在悼红轩,又批删了十余载(注意‘后因’二字,‘后来因为……’,所以曹雪芹并不是第一作者)。但这个曹雪芹就真的是江宁织造的曹霑?也不是,因为时间对不上。有人说是顾景星。也就是作品从最初起笔,到甲戌本传出,中间多长时间?少则几十年,多则上百年。如果《红楼梦》诞生于康熙年间,那到乾隆十九年,就将近一百年光景了。

1.8.1脂砚斋是脂粉美女吗

很多朋友因为“脂砚”二字,特别是一个“脂”字,就想当然地将脂砚斋当做一个女性,当做作者的红颜知己。

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周汝昌老先生,他认为脂砚斋就是书中的史湘云,那作者当然是贾宝玉。进而认为现实中的脂砚斋也是作者的表妹,后来很可能结成夫妻,夫妻俩共同创作修改完成《红楼梦》。并根据那句“因麒麟伏白首双星”,而大胆推测史湘云后来嫁给了贾宝玉。

其实这都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不能看到脂砚斋里的“脂”字,就认为是脂粉、是指女性。好在吴本最后一回告诉了我们真相,告诉了我们“脂”的真正含义。

月之旨意合一脂字,难怪脂粉钗鬟都归神管。

作者用了拆字法(红楼梦里拆字法很常见),将“脂”字拆成了“月之旨意”。那“砚”也可以拆分为“石见”。所以,

脂砚——月旨石见(xian),脂砚斋——月旨石见文而(尔)。

月的旨意在石头上显现!

在哪块石头上见?

当然是大荒山无稽崖下那块大圆石,那大石头上记载的便是‘红楼梦’的故事,所以归根结底,月的旨意在《石头记》里见。

那“月”是谁啊?

自然是风-月-宝鉴里的那个‘月’,月喻明朝嘛。不是刘心武的月喻太子。在清朝,清风明月是敏感词,康熙的废太子怎可能用明朝的象征物‘明月’来隐喻自己?岂不大逆不道?也完全不符合满汉矛盾尖锐的时代背景。

这样看起来,脂砚斋是什么意思?很明显,用拆字法:

脂砚斋=月旨石见文而

《红楼梦》可不是一部表达月旨的写在石头上的文字嘛,所以又叫《石头记》。

批书人用脂砚斋这个奇怪的名字,就是告诉读者,这本书写的是“月旨”,写的明亡的兴衰浮沉的故事。

所以,“脂”字是“月旨”的意思,当然是与脂粉无关了,怎么能因此把脂砚斋当做是女人呢?

同样的还有悼红轩、怡红院,如果不看红楼梦,多少人把“怡红院”当作是***青-楼呢。

另外书中“脂”字出现多次,贾宝玉吃‘胭脂’,请注意胭脂二字都是‘月字旁’,另外香菱眉心有一颗胭脂痣。(关于胭脂,我在解读香菱时再说)总之,一个‘脂’字是大有文章。脂砚斋这个批书人的名字,是源自书中的“脂”,而非自己随意取的。

1.8.2畸笏叟是个长相畸形的糟老头吗

再说另一个批书人:畸笏叟。

这个名字也是非常古怪。如果根据一个“脂”字就认为脂砚斋是脂粉红颜,那看到畸笏叟,也可以想当然地认为他是个长得畸形的糟老头。

笏,我们知道,是古代大臣们上朝时用的那块象牙板,当然是汉人王朝才有的习俗礼仪,到清朝时已经废止。

笏,是朝廷官员的象征。红楼梦里也出现过这个字,甄士隐写的那首诗里有“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笏,代表官;

畸笏,畸形的笏,不是正统的笏,意思是畸形的官、非正统的官。

难道官还有什么正统不正统?畸形不畸形?

当然有,在古代,汉人的王朝才被视为正统,夷狄番邦不能算正统,为夷狄番邦卖命效力,那就是“畸形的官”,那就是畸笏!

畸笏叟,显然是批书人自嘲的称呼,其实暗示了他是明朝的遗臣,但现在已经沦为满清的官员。而在满清,不再使用笏来象征官员身份,明朝遗臣做了清朝的官,就像拿着畸形的笏,可不是畸笏嘛。这对当时的汉人文人官员是很羞耻的事情,比如清初大诗人,传说吴本的作者吴梅村,就因被迫仕清而引为一生之耻。他的很多朋友、学生,也有这种耻辱。这个畸笏叟或许就是其中一位。

历史上汉人做了夷狄番邦的官,这在古代多次发生,并不稀奇。但以往汉人官员依然可以保留汉人的衣冠,而清朝彻底废弃汉人衣冠:

曾经的乌纱帽,变成了顶戴花翎;

曾经衣冠堂皇,如今剃发易服,拖着根金钱鼠尾辫;

曾经手拿朝笏、威仪堂堂地向皇帝称臣,如今手里没了笏、奴颜婢膝地打着千儿,自称奴才;

……

想想看,那场景是何等怪诞啊,是何等畸形啊,又是何等的憋屈啊!

畸笏叟,这奇怪名字的背后,隐藏着明朝遗臣遗民们怎样屈辱的血泪。

阅读石头记真相大揭秘最新章节 请关注星空小说网(www.aixswx.com)


最新网址:www.aixswx.com
  


推荐阅读 :【圣墟】【重生家中宝】【重生五十年代有空间】【天神主宰】【星武通神】【六零俏军媳】【你好,少将大人】【重生七零王牌军妻】【镇守府求生指北】【今夜难为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3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15670
 楼主| 发表于 2022-6-11 08:51: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9章 【黛玉篇】:林黛玉身世之谜

   

最新网址:www.aixswx.com

2.1林黛玉的身世之谜

林黛玉是贾母嫡亲的外孙女,父亲林如海出身世禄之家,书香之族,考中探花后,钦点为巡盐御史。论身世家境,林黛玉是标准的富家大小姐,她的身世能有什么谜团?

2.1.1绛珠仙草之谜

林黛玉本是绛珠仙草,对她的来历,跟贾宝玉的来历是一样奇幻。书中这样写的:

“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甲戌侧批:点“红”字。细思“绛珠”二字岂非血泪乎。〗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便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绛珠草,甲戌本的批注已经提醒得很明白了。绛,红色也(又是一个红);珠,泪珠也;绛珠,乃血泪也。如果只是为了还情债,还泪还情就好了,怎么夸张到“血泪”的地步?(其实甲戌本很多批注,都是向读者点明了作品的主旨,可惜胡适当年得到甲戌本,竟然没看出来,要是让蔡元培等人得到甲戌本,红楼之谜早已解开,也不用我等在此拾人牙慧了。)

绛珠,指‘血泪’,要不是批语提示,我等读者断然想不到,也不敢想,谁敢将“绛珠”这么美好的字眼,联想到血泪啊?

但细心点的看官,可能会由‘绛珠’想到‘红豆’。绛珠,红色的珠子,不就是红豆嘛。贾宝玉唱过一首《红豆曲》,开头就是“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

还有枫露茶。枫露,片片红叶,上面露珠凝结,可不是红色的水珠么?可不是血泪么?难怪贾宝玉因为李嬷嬷喝了枫露茶而大发雷霆,难怪他要用“沁芳之泉、枫露之茗”祭奠晴雯。

绛珠、红豆、枫露,都暗含血泪之意。

绛珠草转世还泪,原来还的是血泪;

红豆代表相思,又叫相思豆;滴不尽的正是相思血泪。

到底是怎样的相思,以至于到了血泪如红豆一般滚落?

当然是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相思。但不对啊,那时候的他们既没有分开、贾府也没有明确拆散他们,他们何来相思?还相思到流血泪的地步?

显然,这相思不是因为儿女情长,这血泪不是为了爱情而流,这血泪,是民族的血泪,是国破人亡的血泪,是‘家亡人散各奔腾’的血泪,是‘白骨如山忘姓氏’的血泪,……

因为这不是风月儿女故事,这分别是一部“家亡血史”!

是的,贾王薛史,家亡血史也!可叹作者用心之苦、用情之深啊。

2.1.2林黛玉为什么姓林

有客官说:你问得真是稀奇,因为她爸林如海姓林,她当然也姓林。

这不废话吗?要知道贾宝玉姓贾、薛宝钗姓薛,这是作者的设计别有匠心的,并非随便安排的,林黛玉姓林,同样也是大有讲究的。

我要说的是,林,其实隐喻林黛玉本来姓朱。你信么?

姓朱的朋友都知道,朱,乃赤心木也,而朱姓有四源皆可称成赤心木传人。朱姓的朋友喜欢自称“赤心木传人”。

赤心木,就是传说中的朱木,《山海经》中都有记载,有盖山之国。有树,赤皮支干,青叶,名曰朱木。”朱姓人都将朱木,当做自己姓氏血缘的图腾。

林黛玉,当然是“木”,贾宝玉是“石”(玉是石的一种),所以他们俩有“木石前盟”之说;薛宝钗是“金”,所以和贾宝玉属于“金玉良缘”。

作者将黛玉定为姓林,又是绛珠草(红色的草,草木也,草也属木),就是暗示林黛玉是“红色的木”,也就是赤心木,就是朱木,最终的喻指,林黛玉其实姓朱。

诸多史料表明,明亡后,朱明皇室为了躲避追杀,就有改姓林的,也有改姓洪(取自于朱元璋的年号洪武)的,更有干脆姓木的,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不过在《红楼梦》里面跟‘木’有关的人可不止林黛玉一人呢。迎春,诨名就是二木头;王夫人也是如“木头似的”(贾母对其评价),贾宝玉也自称过“木头”,李纨青春守寡,形同槁木……那他们这个‘木’跟林黛玉的‘木’是不是有同样的隐喻呢?这个问题留到后面的“金克木”中再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11-23 20:53 , Processed in 0.09072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