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随狂风去//曹雪芹朱统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659
 楼主| 发表于 2022-6-6 13:47: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贾母鸳鸯解读下篇(新解红楼二十五)



随狂风去

随狂风去​




182 人赞同了该文章




上文给出线索,看官们大约心里已对贾母“身份”有了些许猜测......

那么,“灶君诞”究竟和贾母生辰有什么关系呢?

灶君,也称灶神,又称“灶王奶奶”,古代汉族特有的神衹。

玉皇大帝封祂的职衔是“九天东厨司命太乙元皇定福奏善天尊”,专管人间烟火,为一家一族祸福富贵之所系,是为“家族之神”。

贾母老人家整日间高乐,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即使后来贾府穷极,几十两银子的宴席也不曾断过,和灶王奶奶一比,好似还真有那么点意思在内。

只是,在我的解析中,对于捕风捉影之事,一贯是摒弃的。

作者君解读红楼,讲的是证据,这条原则自首文发出开始,就从未变过。

这条线索一定另有玄机!

灶神的诞辰是每年八月初三,作为中华民族千家万户的家族之神,在祂身上,每年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日子——请灶神。

“请灶神”的日子,是在每年正月初四,以保佑全家上下来年消灾降福、富贵平安。此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一直保存到今天。

至于明清时期,那更不用说,“请灶神”无论在官方还是民间,都占有重要的祭祀地位。

那么,正月初四有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呢?

有!

1368年正月初四,这一天,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国,国号:大明!

朱元璋选在正月初四这一天登基建国,有两个原因。

第一,这一天是整个汉民族请神的日子,是个良辰吉日,要请的神仙就是前面说的灶神,是当时官方和民间共同的重要节日;

第二,宋太祖赵匡胤也是在正月初四,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大宋。

大明初建时,朱元璋最初想法是明继宋统,打出旗号乃是“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钱谦益《国初群雄事略》中对此有详细记述。

法统继承是极重要之事,涉及到新政权的合法性问题,只是后来因种种现实因素,朱元璋才遮遮掩掩改成继元制,我暗戳戳猜测他估计是为了元朝前所未有的庞大领土之故。

朱元璋死后,大批大臣们跳出来,否定元朝,继元还是继宋,这在明代也是个热点问题,士大夫们吵吵了几百年。

无论如何,正月初四,是大明建国的日子,以我们今天的观念来看,这一天是明朝的国庆节。

由此可推,贾母指代的,非是“灶君奶奶”,她的寓意,正是大明国这个国家。

贾母,是为大明江山社稷在书中人格化的体现。

作者于书中暗伏隐线,先是提醒读者“巨眼”注意贾母生日“八月初三”这个具体日期,此日期同样是“灶神”生辰,而国家臣民们“请灶神”的日子是正月初四,这一天,正好是明朝立国之日。

若说是巧合,也未免太巧,一年365天,偏偏两个日子都能对上,这就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了。

证据也不只生日这一项。

癸酉本中,第八十三回,甄宝玉送玉,前文解读为大明北方正统朝廷被毁,“送玉”指代国权的转移。

而甄宝玉离开贾府后短短一两日,贾母便突然病重,随即药石无效、撒手人寰。书中时间如此巧合,可见贾母之死,也是影射着大明国家的灭亡。

再有,前面有讲宁国府为明朝朱棣帝系,荣国府为朱权宁王系,贾母身为荣宁二府老太君,地位最高,也暗指她为大明国的人格化身,在儒家思想体系里,“国家”的概念,高于君王。

她的两个亲孙子,贾珠和贾宝玉,都指代“国家权力”,两相对照,这个设定也是相得益彰,极为恰当。

知道诸位要问贾政影射什么,此处先不讲,留待专解贾政时再说,贾政身上的谜,一点不比贾母贾宝玉差。

回过头来,再看鸳鸯。

鸳鸯作为贾母的贴身婢女,代为处理贾母一应事务,而贾母又影射的是大明国,那明朝廷中日常处理国事的又是谁呢?

是内阁,准确地讲,是内阁首辅!

这里必须得讲讲明王朝的权力架构体系了,以便大家更容易理解后文。

明王朝顶层权力,是一分为三的。分别掌握在皇帝、内阁和司礼监手中。越到明王朝后期,这种权力分配的特点就越明显。

各地督抚奏章递到京城,先是内阁“票拟”,即用“小票墨书”,在奏章上附上内阁的处理意见;

接着“票拟”的奏章递送至皇帝,皇帝先看内阁意见,再予以批复。

如果内阁的建议符合皇帝想法,用朱笔提个“准”字,如果皇帝有自己的考虑,则会用朱笔详细回复,以指示内阁办理。

以上方式,称为“批红”。

由此可见,“票拟”和“批红”,实为明帝国两项最高国家权力,没有之一。内阁每天的工作,就是“票拟”,皇帝每天的工作,则是“批红”。

帝国很大,每天发生的事情很多,各地光总督、巡抚、布政使一级的人都有上百个,再加上近千的京官,其中不少还是都察院御史这类超级喷子,还有宗室、勋贵、武将各种官吏。

所以帝国每日各种各样的奏章车载斗量,皇帝也是人,根本吃不消这么大的工作量,看都看不过来,更别说批复了。

于是司礼监应运而生,承担一部分披红,分担皇帝的工作压力。

勤快点的皇帝,比如崇祯,尽量多干活,司礼监的权就稍微小些;遇上懒一点的,比如正德、天启,几乎所有批红权都委给司礼监,那领班太监的权力就大得惊人,几乎等同于皇权,明代大太监如刘瑾、魏忠贤就是这么产生的。

但实际操作上,无论皇帝多么勤快,至明中后期,内阁和司礼监所处理的国家事务,还是占了绝大多数,皇帝亲自批红的,只占极少数。

对明王朝这样幅员辽阔的中央大帝国来讲,就算某地发个小型水灾,哪里又抗税了之类,都属鸡毛蒜皮之事,皇帝大人看都懒的看,由内阁和司礼监处理就完事。

而在贾府内院,权力架构也大致如此。鸳鸯就似内阁,王熙凤则似司礼监,互相牵制协作,共同处理贾府具体事务。

以前讲过凤姐儿影射的是魏忠贤,换到此处,也正好对应。红楼作者之笔,实有神鬼莫测之能,隐藏布局之深,令人叹为观止。

那么,大明历代那么多首辅,鸳鸯她影射的是谁呢?

这得从癸酉本中找答案。

基本上读过癸酉本的,有三不爽。

一不爽文字枯燥乏味;二不爽宝钗嫁给贾雨村为妾;三不爽则是鸳鸯诬陷抗敌有功的小红,致使林黛玉误杀小红,悔恨之下自尽身亡。

鸳鸯前后的大幅转变,确实让读者有些想不通。

但我要说的是,鸳鸯诬陷林红玉,其实正是人性受到真正考验时的正常反应,雪芹之笔,写下的正是人性的复杂之处。

纵观红楼全书中的主要角色,没有哪个是完美无缺的。每一个人,善中有恶,恶中有善,人心中的光明与黑暗,有时就在一瞬之间。

红楼原名“风月宝鉴”,正面照出来是美人,背面照出却是骷髅,作者正是要说明,此书是面镜子,照出了人心中的善与恶、正与邪。

鸳鸯前面的“善”,后面的“恶”,前后形成鲜明对比,这正是全书“宝鉴”之作用,红楼没有完美的人物角色,鸳鸯也不例外。

黛玉杀林红玉,已知是影射崇祯杀袁崇焕,中间起到关键作用的鸳鸯,她,究竟是在影射谁?

尽管一直想避开袁崇焕的话题,不愿陷入争论之中,但终究还是避无可避,袁崇焕之死,看来真的要给大家好好聊聊了。

原来在元春那一篇时说过,袁崇焕此人,是关键历史节点的关键人物。他的命运,非他自己所能掌控,他之生死,与历史大势紧密相关。

即所谓:时势造英雄也。

但是,时势不仅能造就英雄,也能天发杀机。

如果他在明与后金的大战中胜了,那他就是民族英雄、擎天巨柱;反之,他败了,那就必死无疑,因为,无论国家还是民族,都承担不起他失败的后果。

袁崇焕,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蓟辽总督,兼督登、莱、天津军务。

换个通俗易懂的说法,袁督师是大明国防部长兼北方战线总司令,战区管辖范围包括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北部、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这地盘有多大,诸位在地图上看一眼就知道。

袁督师大约每年花600万两军费,天启六年明朝岁入正好600万两......这个数字意味着全国上下,基本上都在勒紧裤腰带支持袁崇焕,如果没有辽饷、关银等收入撑着,估计大明朝当时就得玩完。

崇祯一登基,立马召见袁崇焕,无他,袁督师此时名气太大了。天启六年宁远大战,袁督师取得辉煌胜利,极其耀眼,崇祯还在当御弟时,便是袁督师的小迷弟。

崇祯召见袁崇焕这段,便是著名的“平台召对”,网友们戏称为“平台浪对”。

明清时帝王与大臣见面,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大朝会,通常在每年元旦、冬至举行,会上不处理政务,更似一种仪式;

第二种为御门听政,就是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常朝”;

第三种称为“召对”,乃是皇帝就某项国策单独问政于大臣,规格很高,做臣子的一般将“召对”视为极大的荣耀。

比如申时行在万历朝当了近十年首辅,一共被“召对”九次。致仕之后,他把这九次召对详详细细、事无巨遗地记录下来,还取了个名字,《召对录》。

申时行在《召对录》序言中,先把万历和自己吹了一通,什么“隆古圣哲,都俞一堂”,“宣室召问,柏梁和歌”,就差说君乃尧舜,臣为周吕了。申大人脸皮,还是有点厚的,当然,脸皮不够厚的人,估计也当不了首辅。

“召对”已经很高档了,比“召对”更高级的,就是“平台召对”。在“平台”这个地方进行“召对”,在明清两代中,有极其重要的政治意义。

袁崇焕这次大家都知道,在清朝,也有过一次重要的“平台召对”。

1838年,道光皇帝于平台召见林则徐,以帝王之身,亲自安排林则徐入宫的交通工具,每次召对,都吩咐给林则徐垫上毡垫。

召对结束后,林则徐即任钦差大臣,入广州查处禁烟。1839年,虎门销烟,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

每逢国家危难之时,“平台召对”就会现身,就会有人临危受命,带着君王的支持,满朝文武和天下万民的期望,奋力去挽天倾于既倒。

只是这“平台召对”似乎有点不太吉利,每一次事都没怎么办好,也不知为什么。

按史料记载,崇祯在平台见到袁崇焕,这段过程我也不知道怎么去形容,基本上袁崇焕说什么,崇祯就信什么。

比如“五年平辽”一类的大话,比如袁崇焕要钱要权,崇祯一律深信不疑再加全力支持。大约类似于现在的粉丝见到了爱豆,反正爱豆说啥都是正确的。

总之,一场庄严肃穆、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平台召对”,被俩人搞成了粉丝爱豆平台见面会,对此我也是无力吐槽。

好罢,权给了,钱给了,人也给了,下面就要看袁督师的了。

咱就不说啥“五年平辽”了,我们都知道你是欺负粉丝崇祯不懂业务,说点好话“聊慰上意”,只要守好山海关,拒敌于国门之外,那也不枉全国人民省出口粮支持你,守住了,也是大功一件。

偏偏袁督师他没守住.....

1629年十月,天寒地冻的日子,东北老林子里估计日子不好过,10万后金军跑了几千里,绕道内蒙古,击败袁崇焕增援军事重镇遵化的四千关宁铁骑,一战而下,从河北撕开明朝防线,破墙入寨。八旗骑兵如水银泻地般散入华北大地,主力则直逼北京。

平津告急!京师告急!大明告急!

明朝建国以来第二次北京保卫战爆发,史称“己巳之变”。

遵化既下,面对八旗骑兵,华北平原再也无险可挡。仅仅破口二十天后,后金军兵临北京城下,北京攻防大战开始。

受益于近年来袁崇焕问题的升温,这一战连边边角角的史料都被找了出来,整个过程早被网友们扒了个干干净净,这里我就不再赘述了,想了解的可自己找来看。

明朝北京城周边,乃是帝国北方精华荟萃之地,人口密集,财富众多。

这一下皇太极跑进来,烧杀抢掠,北方糜烂。数百万人流离失所、难以计数的天量财富被破坏和掠夺,京师北京城亦被包围。

这罪过,就算崇祯下罪己诏,也担不起,满朝文武,除了蓟辽督师袁崇焕,恐怕也没人担的起。

同时,崇祯对袁崇焕也产生了怀疑,你咋就不拦截后金军呢?

不仅崇祯怀疑,即使三百多年后的今天,这事还是说不清。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中的看法是:袁崇焕担心野战难以取胜,欲靠北京坚城以拒敌,避免浪战白白损耗兵力。

这个推测应该是正确的,因为翻开袁崇焕履历,你会发现,袁督师他真的只会守城.....

宁远大捷,便是典型的守城战。

袁崇焕的遭遇深刻地揭示了一个道理,如果手艺没学全,关键时刻掉了链子,是要悲剧的。

我前面就讲过,关键历史节点的关键事,不能坏事,否则,无论国家还是民族,都承担不起失败的后果。

袁崇焕没守住,导致后金军进入富庶敏感的京畿地区,赤地千里。这锅,只能他背,锦衣卫迅速出动,袁崇焕,下狱。

下狱归下狱,崇祯又没说要杀袁督师,粉丝对爱豆嘛,总是比较宽容的。我们要理解崇祯此时只是一个十八岁的年轻人,而且长于深宫,当皇帝前,也没见过啥大场面。

很快,各路勤王兵马赶到,后金军一看不妙,带着抢来的人口和财富,迅速撤退。要问皇太极和满洲军事贵族们此时有没有逐鹿天下的心思,那是没有的。

这次入寇,本质还是东北那地儿太苦寒,吃饱穿暖不容易,后金的根本目的,就是抢点生活用品过日子罢了。

明末小冰河时期,明朝北方和后金,其实都是苦哈哈,区别只在于,明朝这边还能喝稀饭,后金那边,连稀饭都喝不起。

后金军退了,摆在崇祯和大臣们眼前的第一件事,就是袁崇焕该怎么处理。

杀了,崇祯有些不忍,粉丝杀爱豆,这是很大逆不道的。

袁崇焕在军中也素有威望,实话实说,关宁军其实就是袁家军。袁崇焕三大心腹之一的赵率教,虽然已在“己巳之变”中战死,但另两位祖大寿、何日纲还在,如果杀了袁崇焕,关宁军还肯不肯拼死作战,那就真的要打个问号了。

不仅如此,袁崇焕两榜进士出身,在朝中并非光杆司令,同气连枝的同年、门生也不是吃素的,他还抱的有大腿,他的恩主,乃是当时内阁大学士钱龙锡。

但是,八个月后,袁崇焕,凌迟处死。

从袁崇焕下狱到处死,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史书一直语焉不详。

黄宗羲说,当时刚刚入阁的周延儒和即将启用的温体仁,为扳倒挡在前面的钱龙锡极其党羽,诬陷袁崇焕“通虏谋叛”,才致崇祯最终下决定,杀了袁崇焕。

这一说法有没有根据呢?

还是有一些。

清代诗人张鉴《蝇须馆诗话》中,有一篇《温体仁家书》,温体仁在写给弟弟的信中自承其事。

节录一段。

......崇焕之擒,吾密疏实启其端,此亦报国之一念也。

......后金入犯,皆繇袁崇焕以五年灭虏欺皇上。而阴与华亭奸辅,临邑罪枢,密谋款敌,遂引之长驱,以胁城下之盟。及敌逼潞河,华亭犹大言恃逆督为长城,奸党交口和之。吾不得不密疏特纠,以破群欺。及逆督既擒,奸辅胆落,复挑祖大寿引兵东行,以为怙逆地。吾不得不再疏以坚圣断,两疏俱留中,故不抄传。

不得不说首辅就是首辅,一封家信都写的惊心动魄、文采飞扬。

信中“华亭奸辅”,指的内阁大学士钱龙锡,“逆督”则指的袁崇焕,密奏中袁崇焕罪名是“临邑罪枢,密谋款敌,遂引之长驱,以胁城下之盟”,简单点说,就是“通虏谋叛”。

袁崇焕于崇祯二年十二月下狱;

半个月后,周延儒入阁;

温体仁崇祯三年六月入阁;

崇祯三年八月,袁崇焕被处死。

从这个时间线看,袁崇焕之死,周延儒和温体仁大约是脱不了关系的。

无论他们是为了扳倒钱龙锡一党也好,还是真的认为袁崇焕通敌叛国也罢,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后人之中,不少人认为是他俩联手诬陷了袁崇焕,致使崇祯自毁长城,误杀了袁崇焕。

很显然,红楼作者便是秉持这一看法。

周延儒和温体仁,二人在钱龙锡致仕后,紧接着便相互缠斗不休。

先是周延儒成为内阁首辅,做了半年不到,温体仁扳倒周延儒成为首辅,任职大约七年,然后倒台。

崇祯十四年,周延儒复起,再度担任首辅。两人来来回回、夹缠不清,是以,红楼作者以“鸳鸯”名之。

癸酉本中,鸳鸯诬陷小红,导致小红被林黛玉误杀后,整日里惶恐不安,便逃离大观园,到一处尼姑庵栖身。王熙凤魂魄偷下凡界,见到贾府惨样,怒从心头起,便去找鸳鸯算账。鸳鸯一见凤姐儿,吓的不知所措,在凤姐逼令下,自缢而死。

那周延儒,自重新任回首辅后,于崇祯十六年,谎报军情,被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侦知,密报与崇祯。崇祯大怒,勒令周延儒自尽,籍没其家,周延儒自缢身亡。

鸳鸯,其实正是影射周延儒和温体仁。

写到此处,还有一处未解,为何书中有两次影射崇焕之死的情节?

一次是元春,一次是小红,作者为何独独对袁崇焕如此青睐?

原因其实不复杂,袁崇焕的粉丝不止崇祯一个,他的粉丝中,还有一位也是赫赫有名,吴梅村。

吴梅村曾经写过一本书,书名《绥寇纪略》,是研究明末清初这一时期的重要史料。

此书是历史文献中,首次提到“关宁铁骑”这个称呼,书中没有直接表述对袁崇焕的评价,但其内容中,却对“关宁军”持正面认可的态度。

明末清初的士大夫阶层中,对袁崇焕持正面观感的人极少,绝大部分人都认可朝廷决议,认为袁崇焕通敌卖国,但有个人,却一直在为袁崇焕说好话。

此人叫作谈迁,明末清初著名史学家,著有一本500万字的编年体明史《国榷》,署名“江左遗民”。这本《国榷》,在清朝永无出版的可能,但谈迁依然呕心沥血写了,吴晗称他为“爱国历史学家”。

《国榷》一书,是当代历史学家研究明史的最重要资料之一。谈迁的书,虽然在清代无法刊印,抓住就是杀头的罪名。但是,他的《国榷》却在三百多年后的今天,真正发出了璀璨夺目的光芒。历史,终究给了谈迁一个公正的评价。

谈迁在这本书中,谈到了袁崇焕,认为袁崇焕是有功于国家的,整体上对袁崇焕持正面评价,袁崇焕中了“反间计”的说法,也是在此书中首次提出。

所以,谈迁是明末清初极少数挺袁派之一,且是重量级的。

而这位谈公,恰恰是吴梅村的至交好友,二人交情不是一般的深厚,直到今天,还有专门论述二人友谊的论文......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谈迁的史观,定会对吴梅村有所影响。

论语早已有言:道不同不相为谋。古之士人交友,讲究观念一致,只有双方基本价值观和认知趋同,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好友。其实,当代社会也是如此。

所以,红楼梦中吴梅村在影射袁崇焕时,表露出的某些正面看法,实属正常。并且从他挺袁这点来看,也反证出吴梅村深度参与了红楼梦的创作。

特别申明一点,关于袁崇焕的争论,很大。文中提到的各路史观,仅是就事论事,不带任何倾向,对于袁崇焕的评价,须由各位看官自行作出。对红楼梦,我有观点,而且观点明确,但对袁崇焕,我没观点。

贾母和鸳鸯的解读,就此告一段落。

贾宝玉和史太君,都已有所解读。那么贾政,他又是谁呢?贾政夫人,王夫人又有什么含义?推而及广,秦钟他又是谁?

请看下节: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贾政夫妇与秦钟解读上篇

(特别提醒:本专栏中不少内容为开创性学术观点,转载、引用本专栏中内容或观点,务必由创作者本人直接同意,并注明转载引用内容出处,版权保护,人人有责)

编辑于 2020-10-09 17: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659
 楼主| 发表于 2022-6-6 14: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贾政夫妇与秦钟解读上篇(新解红楼二十六)



随狂风去

随狂风去​




176 人赞同了该文章




各位大概有些奇怪,为何本章的题目是贾政夫妇和秦钟,没有关系,暂且先把您的疑虑记下,读完本章,便知究竟。

前文已对贾母和宝玉都有所解读,除他们本身的原始原型外,从“喻事”层面上,贾母是明朝“国家”概念在书中的人格化体现,贾宝玉则是“国家权力”的影射。

那么,贾政,他的身份是否也存在影射呢?

贾政这个谜团,在红学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因为他涉及到对“江宁曹雪芹”父亲身份的判断。

“曹学”之中,对红楼作者,分为两大派。一派是“江宁曹雪芹”作者说,另一派则认为作者是“江宁曹雪芹”的过继叔父曹頫。

两派斗争了很长时间,从民国开始,一直延续到今天。

哪一边都拿不出有力的证据证明,反而在长达数十年的辩论中,各自找出了对方无法解释的逻辑漏洞。

因此缘故,两方对贾政的关注度非常高。对两派来说,“曹雪芹”的爹是谁,这个阵地绝不能有失。

双方的具体争论,在此不多谈,毕竟两方的观点我都不赞同,断代一错,研究的再多,也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罢了。

贾政,字存周,贾母二儿子,贾宝玉亲父,贾府荣禧堂的主人,对外的当家人。

贾政这个人,平常少言寡语、行为端方,在整个家族中,扮演着忠臣孝子、正夫严父的标准儒家士大夫形象。

换句话说,他是一位再典型不过的、传统意义上的儒家君子,也是作者心中理想化父亲的化身。

作为我个人,是比较欣赏贾政的,严于律己、三观极正,修身齐家平天下三项,至少在他的能力范围内,尽力做到了修身。

虽限于资质和环境,难有惊天动地的成就,但世上之人,也并非个个是人中之龙,更多的,还是贾政这样的平常人罢了。

贾政,是有人物原始原型的。

但这个人物原型,在我穷尽史料后,发现原型人物,极可能是两个。

朱耷亲父,朱谋(堇加鸟),爵镇国中尉,为当时江西略有名声的诗人、画家。同时据史料记载,朱耷的父亲,还是位暗哑之人,“美如玉而不能言。贞吉教之作画,都有致”,意思是,他是个哑巴......

朱耷伯父,朱谋觐,爵奉国将军,奉弋阳王祀,掌弋阳王府事。

这位伯父,就比较优秀了,将王府子弟管理的井井有条。史料上讲他“孝友亲贤无出觐之右......力革陋规,孤贫封禄......宗人畏而爱之”,可谓评价极高。

以书中贾政之设定,应是糅合了亲父和伯父的双重形象,最终而成书中严父贾政。

并且史料上单独记载了一点,朱谋觐诗文书画为朱耷亲祖父朱多炡所教授,可见朱耷诗画也应师从于父和伯父,不仅是伯侄至亲,也有师徒之义。

为何我认为教朱耷的有他伯父,因为朱耷亲父“口不能言”,教诗书画技的效果恐怕难尽人意......

前文我讲过贾母原型应是朱耷祖母,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乃是弋阳恭懿王妃,史料上记载她姓叶,是的,叶轻眉的叶。

弋阳恭懿王死后,无嗣,这位叶妃深知王府宗室朱谋觐才干卓著、可堪大用,于是抛开陈规陋见,仿晋怀仁王例,力荐侄子朱谋觐奉王祀,管理王府宗族。

以上,便是对贾政的原始原型的探索,那作为“喻事”而言,他又指代什么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贾政夫人,“王夫人”是怎么回事。

“王夫人”没有名字,尽管是贾政正房老婆,但在书中,依然归入了“不配拥有姓名”那一档。

王夫人这三字,其实和“周瑞家的”、“林之孝家的”之类的称呼几乎是一回事,只是因为是主子,总不能和仆妇一样叫个“贾政家的”,那就不成体统。所以作者在她姓之后,冠以“夫人”二字,以示一定的尊重,贾赦续弦邢夫人,也是个没名字的,差不多同样道理。

王夫人这个名字,可以解释为“王的夫人”,前面讲了贾政的原始原型,这么理解似乎也不算错。但某次看到一个关于曾国藩的笑话后,我调整了一些原有的看法。

曾国藩科举成绩不太好,三甲同进士出身,他有一次调侃左宗棠,出了个上联:代如夫人洗脚。

左宗棠反击,回了个下联:赐同进士出身。意为曾国藩的“同进士”也同“如夫人”一般,如夫人就是小妾。

这个笑话其实一点不好笑,读之味同嚼蜡,我也懒得去考证来源,是真是假也不管它,它的唯一作用,是给了我一个重要灵感。

如果“同进士”能用小妾来类比,那进士岂非就是正牌夫人?

瞬间,我想到了海瑞。

海瑞海青天,传奇人物,他的光辉事迹,大约也不用我多讲,基本上大家都知道。

明代天下第一疏《治安疏》中“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号,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堪称千古神句,现今唯有网友杜撰的“康熙康熙,吃糠喝稀”可稍作比拟。

海瑞除了《治安疏》,其实还有一份奏章,也是神作。

海瑞隆庆四年,担任应天巡抚,任内兴利除弊、整顿吏治。

当然,海青天搞贪官的业务极其过硬,南直隶内官不聊生,有言官愤而上书,告他“鱼肉士大夫”。

以前读书常看到土豪劣绅“鱼肉乡民”,这“鱼肉士大夫”的形容倒是第一次见,也算趣文,读之让人失笑。

一大批人联名上奏,海瑞被罢官。但是,海刚锋海大人岂是好惹的,嘉靖被骂的体无完肤,都只能咽下闷气,何况他人乎。

海大人,发大招了。

他立刻上了一道奏章,名为《告养病疏》,表示大爷我不伺候了,辞官。

此疏之中,奇文再现,“今举朝之士,皆妇人也 ,皇上勿听之可也”。

意思是:朝廷上的这些官吏,全是长舌妇,皇上你不要听他们碎碎念。

满朝文武目瞪口呆,当时的首辅李春芳,已经六十多了,他拿着奏疏对来访的贡士苦笑道:“适见海刚峰疏中谓,举朝皆妇人,我非一老妪乎?惶恐。”

大明神剑,一剑封喉。

我所联想到的,便是这句“举朝之士,皆妇人也”。

海大人长期坚持素食主义,身体倍好,一直活了嘉隆万三朝,在此期间,他便是大明当之无愧的超级流量老生,没有之一。

那是一个海大人买两斤肉给母亲过生,都能轰传天下的年代,何况他骂人的奏疏,从官府到民间,全国人民无不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这封奏疏中将朝堂诸公比作妇人,顿时天下皆知。

常言道:吃瓜群众欢乐多。至此以后,进士与夫人之间的比喻,就成了士大夫阶层的恶趣味。

书中这位“王夫人”,莫非就是作者在调侃“举朝之士”?

联想到贾母和贾宝玉的影射,“王夫人”的名字又这么别致,不无这个可能。

回头再来看贾政,字存周,典故出自《史记》中的“巩存周”。

《史记.周本纪》中:“慎靓王立六年,崩,子赧王延立。王赧时东西周分治。”

唐代司马贞又于《索隐》中注明:“西周,河南也。东周,巩也。”

这个典故的意思是:周赧王时,周朝分为了东周和西周。西周先被覆灭,东周则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前灭亡,东周比西周多存在了500多年。

所以,“存周”二字,常被用于“帝号尚存,国家延续”之比喻,并且是特指华夏为祖源的王朝延续。

这,就是历代以来,“存周”的含义,绝无歧义!

除此之外,南宋遗民方凤,在崖山之败后,写了一首诗,颇有盛名,诗名《哭陆秀夫》。

祚微方拥幼, 势极尚扶颠;

鳌背舟中国, 龙胡水底天。

巩存周已晚, 蜀尽汉无年;

独有丹心皎, 长依海日悬。

此诗乃是为纪念南宋丞相、民族英雄陆秀夫所作。

《宋史.忠义传》中,讲陆相“秀夫度不可脱,乃杖剑驱妻子入海,即负王赴海死,年四十四”,杖剑驱妻子入海,又负帝投海,陆相之决烈,令人扼腕。

注意第三联“巩存周已晚, 蜀尽汉无年”,存周,即是“续汉”!

以清廷所处立场而言,“存周”二字可谓大逆不道,如果有人敢以此为名,你,意欲何为?

我很难想象,如果说红楼是包衣家族的“江宁曹雪芹”所著,他竟然给“父亲形象”的贾政,设定这么一个反意昭然的名字!

这江宁曹府,难道是天地会南京分舵堂口么?

既然“存周”指代“续汉”,那么,贾政的影射含义,范围就缩小很多了,还是与“国家”相关。

原文第二十二回:......(贾政)然后也念一个与贾母猜,念道:“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庚辰双行夹批:好极!的是贾老之谜,包藏贾府祖宗自身,“必”字隐“笔”字。妙极,妙极!】打一用物。说毕,便悄悄的说与宝玉。宝玉意会,又悄悄的告诉了贾母。贾母想了想,【庚辰侧批:太君身份。】果然不差,便说:“是砚台。”

贾政的这个谜语极为著名,不少人都应看到过。它旁边的庚辰夹批“的是贾老之谜,包藏贾府祖宗自身”,是脂批中最重要的批注之一,因为它稍稍透露了一丝贾府起源信息,红学中有专门的论文进行论述。

论文的观点是:这个谜语的谜底是“玉玺”,而曹寅的父亲正好叫曹玺,所以,这条谜语和脂批是证明“曹府论”的重要依据。

有没有错呢?

没有!

从谜语的描述看,猜“玉玺”合情合理。

但是,既然是谜语,那谜底,可不只一个。

如果谜底是“玉璋”呢?

璋者,半圭也,独帝王专配,和玉玺一样,乃皇权象征之物,同样符合谜语中“身至端方、体自坚硬”的描述。

更重要的是,明太祖,大名正是朱元璋,而他,是朱耷兄弟最正宗不过的祖先。

谜语中“虽不能言,有言必应”一句,脂批讲【必”字隐“笔”字】,所以是“有言笔应”。之前讲过,朱耷之亲父,口不能言,是位暗哑之人,贾政的这个谜语,也隐晦透露出朱耷父亲的这一特殊之处。

此谜语中,无论“玺”,或是“璋”的解释,看起来似乎都有道理,但我告诉你,其实第一种解释和江宁曹府搭边,是极其没道理。

是时候说说江宁曹家的发家史了。

曹家的曹寅、曹頫、曹顒等人,经常见诸于各种媒体和网络,但曹寅的祖父曹振彦、父亲曹玺,却很少被提及。

以致于绝大部分人的认知中,明显出现了断层。难道是曹振彦、曹玺等人不重要吗?

不,这两人其实很重要,只是不方便讲罢了。

为何不方便,难道这两位的生平有什么难言之隐吗?

还真有,且听我一一道来。

曹家祖籍辽阳,明初时,祖先曹俊因功封“怀远将军”,世袭沈阳中卫指挥使,世受大明国恩两百余年。

至晚明沈阳大战后,曹振彦和他的父亲曹锡远,一起投降了后金。崇祯七年,曹振彦因工作干的不错,升正白旗包衣汉人佐领,也叫“旗鼓牛录章京”。

“旗鼓牛录章京”是个什么官呢?我大概解释一下。

八旗制度,一牛录含三百户,打仗时每户出一个男丁,300人便是一个牛录。

曹振彦是包衣佐领,管三百户汉民,平常搞生产,算是个奴隶庄头,或者说生产队长。

正白旗属多尔衮,曹振彦是正白旗包衣,算是多尔衮的一个家奴,平常以奴隶身份,随多尔衮出战。

据某些洗地资料,夸曹振彦“在长期的征战中与其主子多尔衮建立了较为亲密的感情”,呃,做包衣奴才还做出了自豪感和荣誉感,也是没谁了。

1645年,多尔衮率军南下,进攻南明弘光政权,曹振彦和其子曹玺随军,功劳甚著。至于是什么功,明末清军在江南做的一些事,不说大家也知道。

1649年,姜瓖在山西大同起义反清,遥奉南明政权为正朔,多尔衮令清军进攻,曹振彦父子亦在军中。

清军很快镇压了起义,而大同城破后,发生了震惊天下的屠杀,史称“大同之屠”。大同城及周边府县之官民,尽被屠尽,人数至今不详,只知大同城内,最终活下来5个人。

曹振彦父子因参与屠城功劳巨大,父子均被大赏,曹振彦直接由包衣奴才升迁为流官,任职山西吉州知州,后任大同知府。

曹玺被破格提拔为正四品二等侍卫,入职皇宫,其妻孙氏后来成为康熙奶娘。

因孙氏喂奶有功,曹玺又在大同证明了自己对大清的忠诚,遂安排肥缺江宁织造,同时暗负任务,为清廷侦知江南汉民谋逆不法事,换句话说,是特务。

就曹家这和洪承畴、范文臣都有一拼的背景,说曹家子孙能写出《红楼梦》,能把贾政命名为“存周”,能大谈“耶律雄奴”和“姽婳词”,真真能让人笑掉大牙。

欺我中华民众民智未开乎?

某些人会说,那是曹家祖上干的,和“江宁曹雪芹”无关。的确无关,只是,这世界无论如何变,人始终有一样是不变的,就是他所在阵营的立场。

江宁曹家的立场,是清还是明,不言而喻。

并且,古人最大的不孝,就是否定自己的祖宗,尤其是先祖出生入死,为子孙后代带来荣华富贵,子孙们更不可能这样去做。

所以,贾政这条谜语的谜底,只能是朱元璋名字中的“玉璋”。明朝本身也是汉族驱除蒙元后后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它的存在,即为“存周续汉”。

因此贾政,影射的也是明王朝的“国家政权”,作者将贾政姓名取名为“政”,也同样说明了这个论断。

看官们肯定要问了,贾宝玉是影射“国家权力”,贾政也是影射“国家政权”,这二者不是重复的么?

不重复,因为接下来还有一位重要人物要解读,讲清楚,便知道了。

请看下节: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贾政夫妇与秦钟解读下篇


(特别提醒:本专栏中不少内容为开创性学术观点,转载、引用本专栏中内容或观点,务必由创作者本人直接同意,并注明转载引用内容出处,版权保护,人人有责)

编辑于 2020-10-09 17: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659
 楼主| 发表于 2022-6-6 16:3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沉重历史下的一曲悲歌,红楼成书之谜!(新解红楼十一)



随狂风去

随狂风去​




72 人赞同了该文章




不知不觉已写了不少,我所写下的这些解读文章,一直遵循着三个原则:以原文为基础、以脂批为依据、以信史为准绳,一步步考证,一直到给一个相对严谨的答案。此三项原则,我会继续严格遵守下去,坚持不开脑洞,不过度解读,只求给诸位一个新的角度去看待红楼,至今所写的这些,留待历史去评判。

迄今为止,之前从朱耷的一副《古梅图》说起,接下来谈了荣宁二府、秦可卿之谜、四春的解析、朱耷早中期生平和钗黛原型人物等等重要命题,中间穿插了香菱之死、夏金桂、义忠亲王、贾赦、北静王等人的原型解读,目前也应该对红楼此书的作者和成书年代有一个相对完整的陈述了,如此诸君接下来读后文才会更加利于理解和顺畅。

从前文朱耷生平可知,1653年,他剃度出家,在1659年,他成为介冈灯社主持,1666年,又前往奉新县“耕香寺”担任主持。1659—1666年,这七年时间,他担任灯社主持期间,竟然一副传世作品都没有,换句话说,他有整整七年他没画画,是空白的。

那他这七年究竟在做什么呢?

写红楼初稿。

如此才讲的通为何一名高产画家整整七年一画未成。这七年朱耷完成了初稿,因为在此之后他画作又高产起来了。

接下来,1668年,吴梅村60寿辰,朱耷赠送一副亲笔画作《山水》以作贺礼,这证明二人确有来往。

很可能就是此时甚至在此之前,朱耷委托吴梅村对红楼初稿进行增删修改。

吴梅村深感责任重大,自身又已高龄时日无多,便召集了他所创建的慎交社中的成员一同参详修改。

由于文字狱《明史案》刚于前几年1661年爆发,此书内容“反意”明显,而创作团队为各自安全计,也互相约定使用笔名芹溪、杏斋等隐藏身份,由于第二稿因是共同创作,又约定一个代表团队的总笔名,曰:“曹雪芹”。

个人推断参与之人有严绳孙、顾贞观、秦松龄等人,其中纳兰性德是严绳孙、顾贞观铁杆好友,书中诗词部分,应是有过纳兰容若的润色,在此必须说明,以上参与人名单是推断,证据尚不足。

第二稿书未成,吴梅村便于1672年溘然长逝。庚辰(1700年)第十三回眉批:“读五件事未完,余不禁失声大哭。三十年前作书人在何处耶!”前后时间掐指一算,正好约三十载,此一批注,哭的正是吴梅村。

吴梅村去后,应是创作团队中的另一人牵头挑起了重担,此人必是吴梅村极其信任之人,此后便是此人牵头组织继续创作。

1693年,癸酉年,第二稿终于写成,书名《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此时红楼初现雏形,乃返还朱耷,朱耷是初稿作者,同时也是“脂砚斋”,次年1694年(甲戌年)开始批注,第一回书名中即有“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字样,这一本便是甲戌本,而1700年再次集中批注的则为庚辰本。

癸酉本完成后,当初创作团队此时已是逝去的逝去、离开的离开,唯剩带头大哥一人,此时这位坚持老师遗志、从未放弃之人继续开始了对红楼的第三稿修改。此时团队只剩他一人,此时的他,就代表了“曹雪芹”这个团队笔名,于是脂砚及后来的畸笏便直接在批注中称其为“曹雪芹”。

此后“雪芹”从1693年起,在癸酉本基础上,继续呕心沥血“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

脂批批注“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常哭芹,泪亦待尽。”

从此批可知,壬午年除夕,创作团队中最后坚守之人“芹”也终于去世,批者大哭,那这壬午年是哪一年呢?

答案:1702年(壬午),与1693年正好十载。

严绳孙,吴梅村平生得意弟子,于1702年正月去世,这一位,便是前文所说坚守老师吴梅村遗志的带头大哥,也就是脂砚斋口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曹雪芹”。

因此,曹雪芹这个笔名,需要分两个阶段来看待,第一个阶段是团队共同创作二稿时,整个团队可一起视为“曹雪芹”,第二个阶段是严绳孙单独一人“批阅十载”时,他,便代表了“曹雪芹”。

以上,是红楼包括脂批成书的详细过程,或有细微出入处,但总体不会偏离太多。

以上推断过程,证据链清晰可靠,经得起检验。唯有第二稿创作团队参与人目前尚未探索清楚,最少也是吴、严和代号“杏斋”三人,多者则可能有吴、严、顾、纳兰等人,这一处不清,甚是遗憾。

红楼诸先贤,朱耷在搏命逃亡路上写下初稿,吴梅村严绳孙等人冒着身死族灭之危改稿,众人历时近半个世纪完成的这本不朽巨著,是我们文化上最光辉灿烂的一页,不可一直这样晦涩难明下去,将它搞清楚弄明白,这是我们后人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在最终完成本专栏所有文章后,我将列出文中引用之所有参考文献及论文,以供诸君垂询。

下次再会。


《枉凝眉》与《终身误》,是讲情还是叙事?脂批中“大旨谈情”“因情生文”是什么意思?黛玉和宝钗,为何既写“情”,又喻“事”?

请看下节:《枉凝眉》与《终身误》,红楼梦中的“情”“事”双线!

(特别提醒:本专栏中不少内容为开创性学术观点,转载、引用本专栏中内容或观点,务必由创作者本人直接同意,并注明转载引用内容出处,版权保护,人人有责)

编辑于 2020-09-14 12:25





红楼梦(小说)



文学



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659
 楼主| 发表于 2022-6-6 16:3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枉凝眉》与《终身误》,红楼梦中的“情”“事”双线!(新解红楼十二)



随狂风去

随狂风去​




63 人赞同了该文章




红楼开篇第一回就讲到“大旨谈情”,告诉我们这本书是主要是写“情”,那次要的“小旨”又是谈什么的呢?因此这句话也透露出另一层意思,除了“情”之一字外,剩下的便是“喻事”了。

所以,红楼一书,既是写情,也是写事。这是红楼一书叙事之双线,既有交叉,也有区隔,明线为写“情”,暗线为写“事”。

这种叙述方式,在黛玉宝钗二人身上体现的非常明显。

一部小说的人物,塑造的如此之复杂,这与红楼创作者多达数人有关。

初稿作者朱耷,写下《石头记》,这对他是一部悼念亡妻之作、一部皇家隐史之书、也是反清悼明的情感寄托,即使如此,此书已是复杂异常。

初稿交至梅村师徒增删修改时,梅村等人亦有自身考虑,在初稿基础上,对原来的架构进行了大量富含隐寓的调整,使得全文草灰蛇线,伏脉千里,埋下说“事”的暗线,而这恰恰是整部小说创作中最难的部分,既要暗示“事”,又要做到前后之呼应。

所以,癸酉本的创作时长有数十年之久,直至1693年才得以完成,此时距朱耷1653年出家已有四十载春秋矣。

而纵观红楼全书,毫无疑问黛玉宝钗,是承担“事”之暗线最多的两个角色之一,二人身上隐喻极重,如癸酉本中黛玉之死,明显影射崇祯之死。估计有些知友没看过癸酉本,我便简述一下黛玉之死的这段情节。

情节简述:宝玉与黛玉拜堂成亲时,赵姨娘与贾环攻破大观园,抓走了贾宝玉。此后各路人马觊觎大观园,不断来攻,黛玉此时名分已定,便以宝二奶奶身份组织大观园中众人抗敌,其中得力干将为林红玉,称为小红。后宝钗设反间计,令得黛玉冤杀小红,最终外敌攻破大观园,黛玉为保清白且满怀愧疚之心在一颗歪脖子槐树上自缢而亡。

看了这段情节,只要略知明史,都知这是在影射崇祯先杀袁崇焕,后北京城破在煤山歪脖子槐树上自尽一事,这便是红楼中常见的“借人喻事”、“一喉两歌”的写作手法。

你能说整部书中林黛玉都是影射崇祯吗?

明显不是。

原文中宝黛之间的爱情经历,前文已经讲过,是朱耷与亡妻之间曾经的往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艺术加工,林黛玉这个角色的塑造,绝大部分情节是写的是“情”,只有在作者认为需要之时,才会借这个角色来“喻事”,很明显,黛玉之死便是“喻事”。

再有“元春省亲”,也是典型的“借人喻事”的手法,借元春回娘家一事,暗写了皇帝南巡的事件。

所以,读红楼,十二钗身上的“情”和“事”都应分开来看,否则只会看得稀里糊涂且心生怒意。癸酉本很多读者不愿承认是“旧时真本”,关键就在于这些读者把“情”与“事”混作一谈,没领会到作者“借人喻事”的写作本意,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我曾作过一些统计,书中文字以诗、词、曲来表达的,多是喻事,最典型的莫过于十二钗的判词。

而书中大观园宛如人间百态般的生活细节,则多是过往经历艺术加工后的复述,以叙述和写情为主。

黛玉的判词“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给出了林黛玉的结局,同样也是借黛玉之死寓意了崇祯之亡,崇祯的逝去,也代表了大明正朔的正式灭亡。

真正写林黛玉“情”的,是作者专为黛玉而作的《枉凝眉》,读这首词前,我个人建议先去试听一下《87版红楼梦》的主题曲。

87版红楼梦主题曲便是这首《枉凝眉》,作曲者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国家一级作曲家,王立平大师。

这首谱曲我认为是最符合红楼梦宝黛爱情内质的一首曲子,纵然《红楼梦》后来已翻拍多次,亦只有这首最打动人心。

《枉凝眉》原文: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

春流到夏。

这首曲子,若说与崇祯有关系,那就真的是侮辱智商了。

所以,看待林黛玉这个人物角色,一定要一分为二的看,她身上的“情”,是朱耷对亡妻的怀念,是缠绵悱恻的深情和生离死别的痛心,《枉凝眉》就已说明一切;她身上借喻的“事”,则是崇祯之死、大明之亡,判词中“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也进行了高度概括。

既然黛玉有曲,那宝钗有没有呢?

也有。

此曲换做《终身误》,一看这名字,就知此曲含意颇深。

这曲《终身误》,万万不可理解为“一见杨过误终身”的意思,尽管有很多人确实是这么认为的。也罢,那就跟着我,去看看这首曲子究竟说的什么意思吧。

原文: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

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很多喜爱宝钗的读者们对这曲子很是不忿,好哇,你贾宝玉明明都和宝钗“举案齐眉”了,心中还挂念着那个“林仙姝”,你这是精神出轨,是精神渣男。

关于黛玉和宝钗,之前文中已有论述,钗黛合一,从“情”的一面看,此曲依旧是讲同一人,是作者对婚后生活的一点牢骚而已,不外乎是说现在这位堂上妇,美中不足啊,还是怀念当初未成婚时的时光,现在这位身边人,那时才是我的梦中女神云云。

其实作者早就借贾宝玉之口讲出了他对婚前婚后女子的看法,原文第五十九回贾宝玉说:

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的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的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

话说这样的牢骚,只要是个男人,大概婚后都有这么点想法,这首曲子,其实是“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的明代表述,“美中不足,到底意难平”已然道尽了男人的心理。

但是,如果从“事”的一面来理解,此曲则大有文章,而我个人认为,这首《终身误》中讲“事”的成分,远远大于讲“情”。

既然说到作者借宝钗而喻事的一面,首先要理解她的判词“可怜停机德,金簪雪里埋”。

停机德,这个典故出自《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注意,列字通烈字,是“烈女传”,这书讲的都是烈女的事。

“乐羊子妻”这篇讲的什么意思呢,主要讲了三个小故事。

乐羊子,战国时期乐毅的先祖,他有一天捡了一块金子,喜滋滋回家给老婆说,被他老婆训了一顿,说“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嗯,这位夫人很厉害,乐羊大惭,把这坨金子又扔回去了。

第二个故事,乐羊子对于自己曾经捡了金子这事很愧疚,觉得有必要通过学习提高思想觉悟,就外出求学。学了一年,回家了,她老婆问他怎么回来了,乐羊子说“想家了,想你了,回来看你。”其实我觉得吧,这话答的很好,真情流露,夫妻情深嘛。

然后乐羊妻(这么牛逼的女士居然没名字)做了一件事,史书里用了一个词描写她的动作,“引刀趋机”,意思是乐羊老婆立刻拿了一把刀,跑到织机旁挥舞着,啪啦啪啦说了一堆教育训人的话,“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其实我倒觉得羊子不是“感”其言,而是“怕”其言,这刀子都拿出来了,能不怕吗,他老婆也是求锤得锤,乐羊子七年没回去......

第三个故事,某一天,有盗贼把和乐羊妻住一起的乐羊妹妹劫持了,“妻闻,操刀而出”,拿着刀子就跑出来,盗贼看乐羊妻长的漂亮,色心大起,说:“你把刀子放下,从了我,我就放了你小姑子。”

史载:“妻仰天长叹,举刀刎颈而死”。

果然是烈女传中的遮奢人物。

给大家个结尾,太守后来抓到盗贼,杀了,厚葬乐羊妻,号曰“贞义”。

微博有云:“吃瓜要吃全的,故事要看完整”,我之所以把这三个故事讲完,就是告诉大家,判词中不能只看“停机德”一个,判词实际上是把宝钗与乐羊子妻对比,而不是仅仅只说宝钗劝宝玉读书一件事,毫无疑问,乐羊子妻是个烈女,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典型。

但宝钗是烈女吗?

从癸酉本宝钗后续情节看,她先是嫁给宝玉为妻,后来宝玉出走,她便色诱贾雨村做了妾,这怎么看都不是烈女的范,这也是喜欢宝钗的读者们所不能接受癸酉本的重要原因之一。

早在前文就说了,自宝钗与宝玉圆房的那一刻起,宝钗写“情”的那部分就结束了,之后的宝钗嫁贾雨村等情节是在“喻事”,喻的什么事?

喻的是明末清初汉奸投清之事。

薛宝钗这个人物形象,也是在双线描写。一方面写“情”之时,她和黛玉一起共同构成了朱耷前妻的完整形象,另一方面写“事”时,她却成了满清的象征。

关于薛宝钗借喻满清这事,网上有很多解读,大家可以找来看看,比如薛家住在大观园东北角、薛家名字中都有贬义的“虫”字偏旁、宝钗名字中带金等等,我就不赘述了。

但是,必须要明确指出一点,宝钗身上的“情”与“事”,同黛玉一样,也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借喻满清毕竟是少部分,不能将宝钗直接等同于满清,就像不能讲林黛玉等同于崇祯一样,否则就曲解了作者本意。

回过头来看《终身误》这首曲子,是有玄机的。

吴梅村,名吴伟业,崇祯四年进士,殿试时崇祯钦点榜眼,是为真正的天子门生,由此可见,他对崇祯的感情恐怕较之他人更厚些。其实也正常,天子亲点的三鼎甲,历来就是天子亲信,周星驰《鹿鼎记》中的“心腹大人”是也。

明亡之后,满清征召前明大臣做官,吴梅村也在名单之上,顺治十年(1653年),清廷以家人为胁,吴梅村被迫出仕清廷,后任国子监祭酒,干了3年,他就借口母丧辞官跑了,此后终身不仕清廷,并以这段清朝做官的经历引为平生之耻,绝口不提。

结合《终身误》此曲内容,完全就是吴梅村的心声写照。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满清),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崇祯)”

都说出仕清廷好,但我只怀念前朝,虽然做着清朝的官,但我始终不曾忘记思宗皇帝对我的恩遇。

吴梅村,本文论述中他也是红楼主要作者之一,其他作者们,也是怀明之人,这首《终身误》,正是说出了创作者们共同的心声。

这不是“一见杨过误终身”,而是“一入清廷误终身”,这,才是正确的解答。

以上借解读宝钗黛玉,其实是告诉大家,我在解读红楼时的一个核心观点。

“情与事连,情事双线”!

有了这个标准,你再看前八十回和后二十八回癸酉本,更易读通和理解。

最后讲讲我对癸酉本的看法,本文中我采用了一些癸酉本的资料,但并不是说我完全彻底认可癸酉本,有两个原因:

一是癸酉本并非最终成稿。最终成稿是前八十回,所以癸酉本虽架构完整,但情节细节之处怕是还有商榷之处,只是当年作者第三稿未完,止步八十回,所以我们不知罢了。

二是目前现世之癸酉本文字粗俗。这怕是藏家故意所为,不愿真本完全示人,毕竟牵涉利益太大,或者确实书有残缺,藏家文字水平有限,补充的语句实在不敢恭维。

因此,我并不建议初读红楼者去细读癸酉本,没有意义,如果不对红楼一书有较为深刻的理解,读癸酉本是不太读的下去的。

初读红楼的爱好者们,可以多看看各种关于癸酉本的解读,这方面资料很多,当然随狂风去的文章也不要错过。

癸酉本对红楼有一定了解的爱好者们是蜜糖,让人得窥红楼全貌,我当初细细品味,蜜糖之味甚是甜美,只是有些地方过于粗鄙的文字,让这蜜糖般的甜美之中始终包含着些许若有若无的屎味,着实让人无可奈何。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才是对待癸酉本的正确态度。如果非要问我对癸酉本的认可度有多少,八成,这就是我的个人态度。

至于宝钗判词“可叹停机德,金簪雪里埋”的解读,细细读完前文便可知,第一句是讽刺先事明后事清之人,讽刺他们并非烈女般为明尽忠,第二句就纯粹是讲书中人物宝钗的结局了,没有什么更多的解读,也不宜过度解读。

再次提醒一下,读红楼“情”与“事”要分开去理解,书中描写的人物还是那个人物,从未变过,只是有时作者需要给这些人物安排一些情节,去借喻并表现某件事罢了。

“情与事连,情事双线”,看书时万万莫要忘了这个原则。

又到本次更新结尾时刻,有感于梅村先生等人遭遇,明代版“身在曹营心在汉”,再附太宗皇帝诗一首,以敬先贤。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


金陵十二钗中,妙玉是一位极其神秘的人物。她究竟是谁?她来自的“玄墓蟠香寺”是什么地方?她在大观园的居所“栊翠庵”究竟是做什么的呢?她与贾母之间是否真的是旧识?她的结局为何如此悲惨?

请看下节:乱世佳人,妙玉人物原型解析上篇!

(特别提醒:本专栏中不少内容为开创性学术观点,转载、引用本专栏中内容或观点,务必由创作者本人直接同意,并注明转载引用内容出处,版权保护,人人有责)

发布于 2020-09-10 17: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659
 楼主| 发表于 2022-6-6 16:40:19 | 显示全部楼层

乱世佳人,妙玉人物原型解析上篇!(新解红楼梦十三)



随狂风去

随狂风去​




65 人赞同了该文章




钗黛解析内容还有不少,继续讲有怕是有些无味,也罢,后续再谈,这次聊聊红楼中最神秘的人物之一——妙玉。

她究竟是谁?还有红楼最神秘的地方,玄墓蟠香寺,究竟在何处?

先讲玄墓蟠香寺,原文摘录:

第四十一回:...妙玉对黛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不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

以上是书中特别出名的“栊翠庵品茶”一段中截取的,这个“玄墓蟠香寺”此处第一次出现,还有一个著名的“五年雪水”泡茶的梗,大多数人读到这里,对妙玉怕是有些不喜,不喜欢的原因,此女太装逼,喝个茶也能怼林妹妹一脸,黛玉竟成了大俗人,哈哈。

原文第十八回:...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如今父母俱已亡故,身边只有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伏侍......他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数,于去冬圆寂了。妙玉本欲扶灵回乡的,他师父临寂遗言,说他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净居,后来自然有你的结果。所以他竟未回乡。”

再有原文第六十三回:宝玉忙问:“姐姐那里去?”岫烟笑道:“我找妙玉说话。”宝玉听了诧异,说道:“他为人孤癖,不合时宜,万人不入他目。原来他推重姐姐,竟知姐姐不是我们这般的俗人。”岫烟笑道:“他也未必真心重我,但我和他做过十年的邻居,只一墙之隔。他在蟠香寺修炼,我家原寒素,赁的是他庙里的房子,住了十年,无事到他庙里去作伴。我所认的字都是承他所授。我和他又是贫贱之交,又有半师之分。因我们投亲去了,闻得他因不合时宜,权势不容,竟投到这里来。如今又天缘凑合,我们得遇,旧情竟未易。承他青目,更胜当日。”宝玉听了,恍如听了焦雷一般。......岫烟笑道:“他这脾气竟不能改,竟是生成这等放诞诡僻了。从来没见拜帖上下别号的,这可是俗语说的‘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成个什么道理。”宝玉听说,忙笑道:“姐姐不知道,他原不在这些人中算,他原是世人意外之人。

等会要讲妙玉来历,几处原文干脆一块摘录了,大家也看得顺畅些。

这上面几段话,说明妙玉原籍苏州,原本也是官宦之家,小时候便入了空门,在玄墓蟠香寺带发修行,模样极美,后来父母双亡,到现在连师傅也没了,还有权贵不容,师傅也告诉她为衣食计不要回去,于是不得已投到贾府,如此孤女,实在是惨。

由于书中出现了苏州,后来专家和爱好者们就到苏州到处找这个“玄墓蟠香寺”,还真给找到一个玄墓山,山上还真有座庙,叫“天寿圣恩寺”,看起来似乎问题解决了,蟠香寺就是你了。

呃,问题是,这庙它是个和尚庙...

还有名字也不太对的上号,再有就是,虽说妙玉是姑苏人氏,但没说一定要在苏州的庙里修行,其他地方寺庙也能修行吧。

而且得出苏州有这么个寺庙,有什么意义吗?完全对书本解读没有意义,顶多就是说明妙玉曾经在和尚庙里当过尼姑而已,放现在倒是能上个八卦类的热搜。

疑窦重重,所以很多人质疑这一结论。

看来,要找到“玄墓蟠香寺”,恐怕得真正确定一下妙玉身份才行了,否则不太能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

要确定妙玉的真正身份,还得从“栊翠庵品茶”说起。

这一段比较长,原文第四十一回:

妙玉听了,忙去烹了茶来。宝玉留神看他是怎么行事。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蠲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便笑着递与刘姥姥.......然后众人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

妙玉忙命:“将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宝玉会意,知为刘姥姥吃了,他嫌脏不要了。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分瓜)瓟斝”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妙玉便斟了一斝,递与宝钗。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杏犀䀉”。妙玉斟了一䀉与黛玉。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宝玉笑道:“常言‘世法平等’,他两个就用那样古玩奇珍,我就是个俗器了。”妙玉道:“这是俗器?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妙玉听如此说,十分欢喜,遂又寻出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台皿}出来,笑道:“就剩了这一个,你可吃的了这一{台皿}?”......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黛玉知他天性怪僻,不好多话,亦不好多坐,吃完茶,便约着宝钗走了出来。

.......又道:“等我们出去了,我叫几个小幺儿来河里打几桶水来洗地如何?”妙玉笑道:“这更好了,只是你嘱咐他们,抬了水只搁在山门外头墙根下,别进门来。”宝玉道:“这是自然的。”

这一段描写极其精彩,妙玉所用,件件都不是寻常物事,不是古玩便是奇珍,似乎暗示着妙玉身份不凡,连贾母到了这栊翠庵,都得守着规矩,这妙玉怕不是皇族之人?或者隐藏的公主?

你还别说,刘心武先生就是这么解读的,他说妙玉是真公主,隐藏在这栊翠庵,而秦可卿是妙玉出家前的“替身”之一,秦可卿的存在,正是为掩护胤礽真公主的李代桃僵之计,秦可卿之死,正是帮真公主使的金蝉脱壳之计,可谓连环计。

解读很精彩,只是过于曲折离奇的事,我一般不信。

从前文可知,我的观点弋阳王是秦可卿,荣宁二府是大明帝室和宁王系,所以这套《三国演义》连环计的解释方式我是不太认同的。

注意我原文中标黑的字体,线索就要从这些珍奇之物而来。另外提醒一下,在接下来看下文前,最好是白天,红楼梦中有些确实有些神神怪怪的东西在内,主要当时明代小说都流行怪谈类的内容,但红楼书中大多是些真人真事,妙玉情节怕是也有一定现实基础。

由于前几年爱好过一段时间古董,我在认真考证了文中所说的器物后,发现这些物品之中,有不少是“祭器”,或者说“冥器”。

什么意思呢?

即,这些物品都是祭祀或陪葬用的。

鬼吹灯或盗墓笔记中,这样的东西着实不少。

而贾母不喝的那个“六安茶”,朱元璋特别下令,以这种茶,专供朱家祠堂先祖的祭祀之用。

怪不得贾母不喝,而且妙玉也知道贾母不喝,传统的解读是妙玉知晓贾母的习惯,二人是旧识。这里才真相大白,这明代皇室祭祀死人的茶谁愿喝啊。

在下所言六安茶为明代祭品一事,俱为实情,度娘上就可查的到。

文中贾母又问道,用的什么水。妙玉说是“是旧年蠲的雨水”,包括后来宝玉黛玉喝的“五年雪水”,这类水有个统称,唤作“无根水”。

这种水在《西游记》中也出过场,孙悟空给朱紫国国王治病,用的就是“无根水”。

“无根水”就是从天上掉下来没落地的水,包括雨水、雪花、霜露等等,顶着钢盔用盆子接的冰雹也算;而江河里流的、水井里打上来的,都称为“有根水”。

而“无根水”在古代除了是用来配合吃药外,另外一个作用就是用来祭祀。

佛经中讲:“一钵水有八万四千虫”,有根水都是有生命的,所以不能当作“供水”。

只有无根水,才能当作“供水”,专业祭祀用。

再看看那几样喝茶的物品。

官窑脱胎填白盖碗:又名官窑脱胎甜白盖碗,甜白瓷,永乐时烧制的为最上品,釉白而透明,温而甜润,重点:甜白瓷多为明代宫廷祭品。

(分瓜)瓟斝(读音ban pao jia):一种酒器,看起来挺正常的。

错,实际上在明代用这玩意喝茶就很不正常,因为这种器物,是青铜器,通常出现在商周时期,到了明代,此物定义是礼器,通常是用作祭祀之用。

绿玉斗:文中说此物乃妙玉常用之物,玉斗此物,指代社稷,用途也是祭器。

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台皿}(上台下皿,念hai):这种东西,有过大概类似的出土文物,学名叫做“曾侯乙尊盘”,可以自己百度图片看看,工艺极其复杂,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首批禁止出国展览文物之一。重点是,这玩意也是礼器,具体用途是用来盛放祭祀品。

这个......为何妙玉请大家喝茶,器具却大半是祭器,甚至冥器?

再看这“栊翠庵”,这名字极富特色,什么地方才是“栊翠”?我告诉你吧,是松柏森森、四下青翠、行人罕至之处,可称“栊翠”。

这阴森森寂静异常的“栊翠庵”究竟是什么地方?

庙里主人妙玉,谐音“庙宇”?邢岫烟说她“不僧不俗、不男不女”又是什么意思。

悄悄问问大家,这妙玉,是人还是鬼?


请看下节:乱世佳人,妙玉人物原型解析下篇!

(特别提醒:本专栏中不少内容为开创性学术观点,转载、引用本专栏中内容或观点,务必由创作者本人直接同意,并注明转载引用内容出处,版权保护,人人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659
 楼主| 发表于 2022-6-6 16:43:34 | 显示全部楼层

乱世佳人,妙玉人物原型解析下篇!(新解红楼十四)



随狂风去

随狂风去​




76 人赞同了该文章




上次讲到,妙玉“栊翠庵品茶”一段中,考证出其日常用具虽是珍惜异常,但多是祭器或冥器,再看看她来处,玄墓蟠香寺,这修行之处,竟有一个“墓”字。

一个活色生香的大姑娘,怎么用具和来处却是这般渗人呢。

古墓派?

这位妙玉,书中出场次数并不多,但七十六回则有一次突然亮相,还写了一首诗。

这一段很长,原文我就不贴上来了,说个梗概便可。

七十六回,贾府众人中秋赏月散去后,黛玉与湘云觉得意犹未尽,二人在大观园中散步,边走边聊。

夜深人静,二人不知不觉走到一处山凹,此处“房宇不多,且又矮小,故只有两个老婆子上夜”。

两人诗兴正浓,你一句我一句聊的很是开心,突然黛玉指池中黑影与湘云看道:“你看那河里怎么像个人在黑影里去了,敢是个鬼罢?”,于是湘云就捡起一块石子,扔了过去,惊起一只大白鹤,二人虚惊一场。

黛玉和湘云继续谈诗,说到“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时,“一语未了,只见栏外山石后转出一个人来”,二人吓的一哆嗦,定睛一看,原来是妙玉。

这一段描写堪称神来之笔,作者笔下层层递进,于两人行进和谈诗之中,不断渲染气氛,为最终妙玉的出场作铺垫。

这妙玉,出个场都这么阴森森地,半夜三更突然就这么出现在二人面前。

妙玉邀请黛湘去栊翠庵吃茶,刚进庵中不久,“忽听叩门之声,小丫鬟忙去开门看时,却是紫鹃翠缕与几个老嬷嬷来找他姊妹两个。”

紫鹃为何慌慌张张地带一大批丫鬟婆子跑到栊翠庵找人,她们是怕什么呢。

接着妙玉便做了一首诗,诗名《右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三十五韵》,这诗很重要,全文如下:

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盆。
箫增嫠妇泣,衾倩侍儿温。
空帐悬文凤,闲屏掩彩鸳。
露浓苔更滑,霜重竹难扪。
犹步萦纡沼,还登寂历原。
石奇神鬼搏,木怪虎狼蹲。
赑屃朝光透,罘罳晓露屯。
振林千树鸟,啼谷一声猿。
歧熟焉忘径,泉知不问源。
钟鸣栊翠寺,鸡唱稻香村。
有兴悲何继,无愁意岂烦。
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
彻旦休云倦,烹茶更细论。

黑体字是要重点关注的,妙玉秘密就在其中。

第一句“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盆”。

香篆此物,就是篆香,是把香做成篆文的形式来燃烧,常用于古代高端祭祀中祷告上天或先祖,金鼎是盛香的器物,就是大香炉。

“脂冰腻玉盆”有典故,出自宋代刘子翚《景阳钟二首》,原句为“玉盆脂水已生冰”。

景阳钟,特指通知百官上朝的大钟,刘子翚这首诗中,写的是皇宫内景色,玉盆,则指的是宫里大殿外的汉白玉日晷,现在故宫太和殿外还能看到,另外说一句,日晷也用于皇陵。

第三句“箫增嫠妇泣”,第五十回李纨说:我才看见栊翠庵的红梅有趣,我要折一枝来插瓶。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他。如今罚你去取一枝来。”

李纨可厌妙玉为人,这句诗给了我们答案,因为这句意思是:没了丈夫寡妇的哭声,就像是萧声一样,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从此诗后句“钟鸣栊翠寺,鸡鸣稻香村”可知,李纨妙玉的住处是挨着的,李纨半夜的哭声怕是被妙玉听了去,李纨还是要脸的,而妙玉也很逗,非把别人半夜的哭声写了出来。李纨当然会“可厌妙玉为人”。

“空帐悬文凤,闲屏掩彩鸳。露浓苔更滑,霜重竹难扪。”这四句是栊翠庵室内环境描写,文风、彩鸳都是庵中帐幔上的绣像,整个庵内都是空荡荡的,透着清冷、空寂、萧瑟之意,妙玉很孤独。

“石奇神鬼搏,木怪虎狼蹲。赑屃朝光透,罘罳晓露屯。振林千树鸟,啼谷一声猿。歧熟焉忘径,泉知不问源。”

以上几句诗是栊翠庵的外环境描写,怪石嶙峋,如神鬼相搏,四周怪木,如虎狼起卧。喊一声,惊动千鸟飞起,静一静,则是空谷猿啼。

这环境,啧啧...,如不是妙玉说出,我还以为这里是西游记白虎岭上白骨夫人的住处。

这几句中还有两个关键词,赑屃(念bi xi)。

这是什么东东呢?

龙生九子,其中第六子就是赑屃,也叫“霸下”喜欢负重,俗称“碑下龟”。现在武当山上就有一个。

这种龟驮碑,一般出现在重要的祭祀场所,比如皇陵、宗庙、家族祠堂等地。

另一个词是“罘罳”,则是设在大殿屋檐下的金属网。

看这配置,栊翠庵怕是大有来头啊。

栊翠庵是修建大观园时建的,而大观园又是为元妃省亲修的,而元春确实也来这里上香拜祭过。

十八回原文:怱见山环佛寺,忙另盥手进去焚香拜佛,并题一匾云“苦海慈航”。

已知元妃省亲其实是史笔所写皇帝南巡,意思连皇帝都来这栊翠庵上香,且动作是“忙另盥手”,帝王之尊尚且如此礼遇,这栊翠庵究竟有何蹊跷?

从以上栊翠庵的描写之中,我们可知,此处定是个祭祀场所,而且规格很高,有香鼎罘罳,甚至有日晷、赑屃这等皇家祭祀场所标配,皇帝到此亦要急忙“盥手”而入礼拜,此地也非贾府宗祠,宗祠另有地方,并举行过大型祭拜活动,家庙也有铁槛寺,那么这“栊翠庵”究竟干嘛用的。

答案:宗庙!

元妃省亲实为皇帝南巡,而帝系和宁藩的祖先都一样,祭祖活动是必须的流程,此为大礼。

但有个问题,虽然帝室和宁藩双方的老祖宗,从朱元璋往上数都一样,但从朱棣朱权往下数就不一样了,让帝支的皇帝去拜宁藩的先人,宁藩众人是受不起的,会乱套。

所以必须另修一处场所,有极高规格,供奉大家共同的祖先,这样皇帝南巡时,皇帝和宁藩就可以一起愉快地祭祖了。

所以,这栊翠庵,其实是“大明太庙之宁藩分庙”。而妙玉,正是这太庙分庙的庙祝。邢岫烟才说她“僧不僧、俗不俗、男不男、女不女”,妙玉也因此自称“槛外人”。

这是个极其重要的场所,所以贾母带一干贵族年轻男女到此也得乖乖守规矩,所以作者才在书中写的云山雾罩,此种地方,确实无法在书中光明正大地讲出来。

书中其实有大量暗示,栊翠庵品茶一节,妙玉曾对贾宝玉说:“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

贾府豪富之家,按本文之前推断是藩王府邸,竟然也未必找的出一件来,可见这些物品是皇家所用,唯有皇家宗庙祭祀所在,才有资格用上此等御赐奇珍。

而妙玉既是皇家宗庙宁藩分庙庙祝,那她的来历也就可作推断了。

明代宗庙庙祝,隶属钦天监,钦天监又隶属礼部管辖。钦天监负责历法、天象、报时、堪舆、占卜等神秘工作。

明代的钦天监,除偶尔有个把进士去当当一把手外,其余官吏绝大多数是世袭罔替,祖祖辈辈都干这个。

原文中说妙玉家里原本也是仕宦之家,按世袭规定,她父母也多半是这行业的专业人士,原文中妙玉师傅,“极精演先天神算”,同证了妙玉乃钦天监小官世家,可谓家学渊源。

(分瓜)瓟斝上的“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秘府即秘书阁,此为钦天监古称。

另外,明代对天文历法管控极严,或者说各朝各代对这方面管控都很严格,和老天爷打交道,是天子的事,除“专业人士”外的其余人等,严禁进入这个行业,而这些“专业人士”,也只能为皇家服务。当然,偶尔帮大臣或亲贵们算个命、选个墓地也不算犯规。

那妙玉的来历就很奇特了,既然是世袭的,那妙玉就没法改行,说明她之前修行的“玄墓蟠香寺”应该是皇家宗庙。

我们当前所知的皇家宗庙,有北京的太庙,朱元璋老家凤阳中都的皇觉寺、还有南京的明孝陵。

她师傅去世时,告诉妙玉,“衣食起居不宜回乡”,而当初妙玉在“玄墓蟠香寺”时,条件极好,还能当邢岫烟半师,教她识字,现在回乡却衣食起居都困难,这说明“玄墓蟠香寺”已经衰败了甚至没了。

那么这“玄墓蟠香寺”究竟在何处?

玄者,天也,蟠者,盘龙也,这“玄墓蟠香寺”,即:天墓盘龙寺。

天墓,是天家陵墓,盘龙是未飞之龙,符合这条件的地方只有一个,朱元璋当和尚时的安徽凤阳皇觉寺,那时他还处于开局一个碗的局面,盘龙也。

皇觉寺有没有陵墓呢?

有,而且还不少。

朱元璋父母爷爷的祖坟就在此地,所以此地也是皇家宗庙,所在地凤阳也被明朝定为中都,龙兴之地嘛。

那如果说“玄墓蟠香寺”就是皇觉寺,那为何文中却说妙玉“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呢。

史载:崇祯八年,贼破中都,焚陵,朝野大震。

崇祯八年,张献忠攻破凤阳,先掘了朱家祖坟,然后一把火烧了凤阳的皇陵,杀光了凤阳的富户。

所以,妙玉确实回不去了,凤阳的皇家宗庙,已经没了。

妙玉,其实是个可怜人。

品茶时她的那些举动,并非她是贵家女子,而是她身为庙祝祭祀只能如此。

譬如古玩珍奇之物,她身为地主,客人来了,若要上些档次,就只有拿祭器招待。

再譬如雪水泡茶,本就是她日日所做之功课,遇得雪季雨天,就得及时采上些无根水储存,以作“供水”。否则一旦天晴或夏日,便无“供水”可用。泡茶时取些,也是自然。

最后众人品茶散去,“叫几个小幺儿打几桶水来洗地”,也不是洁癖发作,而是此处皇家宗庙,自是要保持一尘不染。

君不见贾母及黛玉等人都没说什么,而是默认这些规矩,可见她们是懂的。

还有一个问题,妙玉小小庙祝,也无背景,原文中着墨也不算多,凭什么名列十二金钗第六,仅次于湘云之后。

这个问题,可用我之前所讲的“情”与“事”双线分析法。

写“情”之处,作者君推测,怕是朱耷(或其弟牛石慧)当初与宁藩宗庙中的女庙祝有些瓜葛,一个是贵家公子、另一个是妙龄少女,少年慕艾,互有些好感也是正常的,书中记上一笔,也算作者怀念青春。

妙玉判词中: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正是应在此处,妙玉,当是对宝玉原型动了些朦胧之情的。

话说人家一青春少女,日日在那清冷萧瑟之地,喜欢个男人不是很正常吗,哪个少女不怀春,心中渴望谈个恋爱也没错吧,这是人性,又不是灭绝师太。

接下来,借妙玉此女,喻意的“事”才是真正的重头。在写“事”中,妙玉是大明宗庙的化身。

判词中“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过秦论》中有“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之言,讲陈涉起兵而七国宗祀灭绝,宗庙的毁灭,即意味着国家的灭亡,这句判词清晰地点明了这一点。

癸酉本中,妙玉最终的结局是在瓜洲渡口,被几个和尚迷晕抓走。这里涉及到一条著名的残缺脂批,周汝昌老先生为了补上这条脂批,耗费了毕生精力,癸酉本出来后,藏家拿出了这条脂批的完整版,这是另一个故事,我就不在这里讲了。

妙玉被抓走后,被这几个淫僧囚禁,日日凌辱,然后又逼她接客,从此妙玉沦落风尘,待得过了几十年,妙玉青丝变华发,她的一生就此结束。

妙玉的命运转折点发生在瓜洲,瓜洲即是扬州,此处,也是大明王朝的命运转折点。

1644年三月,北京城破,崇祯自缢。两个月后,南明弘光朝建立,实际上明朝士大夫们的动作还是很快的。

此时明王朝沿长江一线,尚有半壁江山,江南精华之地仍然在手,麾下还有数十万明军,与李闯、清军两股势力划江而治,差不多算是个南宋的局面,甚至比南宋还略强一些。

好好经营,仍然大有可为。

时势造英雄,大明北方沦陷时,史可法正任南京兵部尚书,法理上的大明最高军事长官,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他都成为了我之前所讲的关键历史节点上的关键人物。

史可法兵权在手,因此在新帝的选择上,他有很大的发言权,明王朝历史上曾经有一个人,与他处在相同的位置,也面临着类似的局面,甚至需要作出同样艰难的选择,此人,便是土木堡之变后的于谦。

二人的区别在,于谦成功支持代宗朱祁钰登基即位,而史可法,却在犹豫是否立福王这个问题上耽误了时机,被江北四镇军头们钻了空子,获得了泼天似的拥立大功,半年后,史可法就被赶出了权力中心,至扬州担任督师,整顿防务。

史可法到扬州后,尽力调解江北四镇之间的矛盾,只是矛盾却越调解越大,然后他又力推“联虏平寇”,即联合清军、打击闯军的政策。从后世史观来看,这个政策方针无疑极其错误的,很快,他就尝到这么做的苦果。

清军在华北击败李自成后,即刻整军南下,于1645年四月,进逼扬州,扬州保卫战爆发。

此时扬州是挡在南京前的最重要防线,是整个长江防御体系的核心,如果扬州战败,则大势去也,如果扬州大战胜利,南明最差也是个大号南宋。

很遗憾,史阁部失败了,史可法以身殉国。我不欲去评判这场战斗失败的原因,尽管我知道失败的原因在哪,如果非要我讲,我也只能说,四个字:气数已尽。

扬州破后,清军面前再无阻挡,半个月后,清军占领南京,明王朝,至此宗庙尽隳矣。

正如判词所言:“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妙玉作为大明宗庙的化身,在扬州遭遇了人生之大不幸,而明王朝的命运,也终结在扬州,妙玉经历所喻意之“事”的含义,昭然若揭。

栊翠庵外,有一树娇艳无比的梅花,原文中曾说,“顺着山脚刚转过去,已闻得一股寒香拂鼻。回头一看,恰是妙玉门前有十数株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

这一处描写非常传神,加上品茶时的“梅花雪水”,让读者对这梅花,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史可法战死后,尸骨无存,后来下属将他的衣物帽襟,立了个衣冠冢,葬于“梅花岭”,至此,史阁部便与梅花结下不解之缘,将史可法喻作雪梅之诗词,后世如恒河沙数。

清代全祖望将其事迹,写成一文,名《梅花岭记》,在当时掀起了巨大影响,此等雄文,摘录一段,以作本次更新之结尾,也敬史公之气节。

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被执至南门。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初,忠烈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百年而后,予登岭上,与客述忠烈遗言,无不泪下如雨,想见当日围城光景,此即忠烈之面目宛然可遇,是不必问其果解脱否也,而况冒其未死之名者哉?

未摘录完,只截取了一部分。这世界上,总有一些人,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真英雄也。


这一篇结尾,没有提问,没有引导,因为,下一篇是红楼中的传奇,在真实世界中的上演,曾有知友告诉我,她看完后,热泪盈眶,请继续:

下一节: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特别提醒:本专栏中不少内容为开创性学术观点,转载、引用本专栏中内容或观点,务必由创作者本人直接同意,并注明转载引用内容出处,版权保护,人人有责)

编辑于 2020-09-17 12: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659
 楼主| 发表于 2022-6-6 16: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乱世佳人,妙玉人物原型解析下篇!(新解红楼十四)



随狂风去

随狂风去​




76 人赞同了该文章




上次讲到,妙玉“栊翠庵品茶”一段中,考证出其日常用具虽是珍惜异常,但多是祭器或冥器,再看看她来处,玄墓蟠香寺,这修行之处,竟有一个“墓”字。

一个活色生香的大姑娘,怎么用具和来处却是这般渗人呢。

古墓派?

这位妙玉,书中出场次数并不多,但七十六回则有一次突然亮相,还写了一首诗。

这一段很长,原文我就不贴上来了,说个梗概便可。

七十六回,贾府众人中秋赏月散去后,黛玉与湘云觉得意犹未尽,二人在大观园中散步,边走边聊。

夜深人静,二人不知不觉走到一处山凹,此处“房宇不多,且又矮小,故只有两个老婆子上夜”。

两人诗兴正浓,你一句我一句聊的很是开心,突然黛玉指池中黑影与湘云看道:“你看那河里怎么像个人在黑影里去了,敢是个鬼罢?”,于是湘云就捡起一块石子,扔了过去,惊起一只大白鹤,二人虚惊一场。

黛玉和湘云继续谈诗,说到“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时,“一语未了,只见栏外山石后转出一个人来”,二人吓的一哆嗦,定睛一看,原来是妙玉。

这一段描写堪称神来之笔,作者笔下层层递进,于两人行进和谈诗之中,不断渲染气氛,为最终妙玉的出场作铺垫。

这妙玉,出个场都这么阴森森地,半夜三更突然就这么出现在二人面前。

妙玉邀请黛湘去栊翠庵吃茶,刚进庵中不久,“忽听叩门之声,小丫鬟忙去开门看时,却是紫鹃翠缕与几个老嬷嬷来找他姊妹两个。”

紫鹃为何慌慌张张地带一大批丫鬟婆子跑到栊翠庵找人,她们是怕什么呢。

接着妙玉便做了一首诗,诗名《右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三十五韵》,这诗很重要,全文如下:

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盆。
箫增嫠妇泣,衾倩侍儿温。
空帐悬文凤,闲屏掩彩鸳。
露浓苔更滑,霜重竹难扪。
犹步萦纡沼,还登寂历原。
石奇神鬼搏,木怪虎狼蹲。
赑屃朝光透,罘罳晓露屯。
振林千树鸟,啼谷一声猿。
歧熟焉忘径,泉知不问源。
钟鸣栊翠寺,鸡唱稻香村。
有兴悲何继,无愁意岂烦。
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
彻旦休云倦,烹茶更细论。

黑体字是要重点关注的,妙玉秘密就在其中。

第一句“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盆”。

香篆此物,就是篆香,是把香做成篆文的形式来燃烧,常用于古代高端祭祀中祷告上天或先祖,金鼎是盛香的器物,就是大香炉。

“脂冰腻玉盆”有典故,出自宋代刘子翚《景阳钟二首》,原句为“玉盆脂水已生冰”。

景阳钟,特指通知百官上朝的大钟,刘子翚这首诗中,写的是皇宫内景色,玉盆,则指的是宫里大殿外的汉白玉日晷,现在故宫太和殿外还能看到,另外说一句,日晷也用于皇陵。

第三句“箫增嫠妇泣”,第五十回李纨说:我才看见栊翠庵的红梅有趣,我要折一枝来插瓶。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他。如今罚你去取一枝来。”

李纨可厌妙玉为人,这句诗给了我们答案,因为这句意思是:没了丈夫寡妇的哭声,就像是萧声一样,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从此诗后句“钟鸣栊翠寺,鸡鸣稻香村”可知,李纨妙玉的住处是挨着的,李纨半夜的哭声怕是被妙玉听了去,李纨还是要脸的,而妙玉也很逗,非把别人半夜的哭声写了出来。李纨当然会“可厌妙玉为人”。

“空帐悬文凤,闲屏掩彩鸳。露浓苔更滑,霜重竹难扪。”这四句是栊翠庵室内环境描写,文风、彩鸳都是庵中帐幔上的绣像,整个庵内都是空荡荡的,透着清冷、空寂、萧瑟之意,妙玉很孤独。

“石奇神鬼搏,木怪虎狼蹲。赑屃朝光透,罘罳晓露屯。振林千树鸟,啼谷一声猿。歧熟焉忘径,泉知不问源。”

以上几句诗是栊翠庵的外环境描写,怪石嶙峋,如神鬼相搏,四周怪木,如虎狼起卧。喊一声,惊动千鸟飞起,静一静,则是空谷猿啼。

这环境,啧啧...,如不是妙玉说出,我还以为这里是西游记白虎岭上白骨夫人的住处。

这几句中还有两个关键词,赑屃(念bi xi)。

这是什么东东呢?

龙生九子,其中第六子就是赑屃,也叫“霸下”喜欢负重,俗称“碑下龟”。现在武当山上就有一个。

这种龟驮碑,一般出现在重要的祭祀场所,比如皇陵、宗庙、家族祠堂等地。

另一个词是“罘罳”,则是设在大殿屋檐下的金属网。

看这配置,栊翠庵怕是大有来头啊。

栊翠庵是修建大观园时建的,而大观园又是为元妃省亲修的,而元春确实也来这里上香拜祭过。

十八回原文:怱见山环佛寺,忙另盥手进去焚香拜佛,并题一匾云“苦海慈航”。

已知元妃省亲其实是史笔所写皇帝南巡,意思连皇帝都来这栊翠庵上香,且动作是“忙另盥手”,帝王之尊尚且如此礼遇,这栊翠庵究竟有何蹊跷?

从以上栊翠庵的描写之中,我们可知,此处定是个祭祀场所,而且规格很高,有香鼎罘罳,甚至有日晷、赑屃这等皇家祭祀场所标配,皇帝到此亦要急忙“盥手”而入礼拜,此地也非贾府宗祠,宗祠另有地方,并举行过大型祭拜活动,家庙也有铁槛寺,那么这“栊翠庵”究竟干嘛用的。

答案:宗庙!

元妃省亲实为皇帝南巡,而帝系和宁藩的祖先都一样,祭祖活动是必须的流程,此为大礼。

但有个问题,虽然帝室和宁藩双方的老祖宗,从朱元璋往上数都一样,但从朱棣朱权往下数就不一样了,让帝支的皇帝去拜宁藩的先人,宁藩众人是受不起的,会乱套。

所以必须另修一处场所,有极高规格,供奉大家共同的祖先,这样皇帝南巡时,皇帝和宁藩就可以一起愉快地祭祖了。

所以,这栊翠庵,其实是“大明太庙之宁藩分庙”。而妙玉,正是这太庙分庙的庙祝。邢岫烟才说她“僧不僧、俗不俗、男不男、女不女”,妙玉也因此自称“槛外人”。

这是个极其重要的场所,所以贾母带一干贵族年轻男女到此也得乖乖守规矩,所以作者才在书中写的云山雾罩,此种地方,确实无法在书中光明正大地讲出来。

书中其实有大量暗示,栊翠庵品茶一节,妙玉曾对贾宝玉说:“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

贾府豪富之家,按本文之前推断是藩王府邸,竟然也未必找的出一件来,可见这些物品是皇家所用,唯有皇家宗庙祭祀所在,才有资格用上此等御赐奇珍。

而妙玉既是皇家宗庙宁藩分庙庙祝,那她的来历也就可作推断了。

明代宗庙庙祝,隶属钦天监,钦天监又隶属礼部管辖。钦天监负责历法、天象、报时、堪舆、占卜等神秘工作。

明代的钦天监,除偶尔有个把进士去当当一把手外,其余官吏绝大多数是世袭罔替,祖祖辈辈都干这个。

原文中说妙玉家里原本也是仕宦之家,按世袭规定,她父母也多半是这行业的专业人士,原文中妙玉师傅,“极精演先天神算”,同证了妙玉乃钦天监小官世家,可谓家学渊源。

(分瓜)瓟斝上的“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秘府即秘书阁,此为钦天监古称。

另外,明代对天文历法管控极严,或者说各朝各代对这方面管控都很严格,和老天爷打交道,是天子的事,除“专业人士”外的其余人等,严禁进入这个行业,而这些“专业人士”,也只能为皇家服务。当然,偶尔帮大臣或亲贵们算个命、选个墓地也不算犯规。

那妙玉的来历就很奇特了,既然是世袭的,那妙玉就没法改行,说明她之前修行的“玄墓蟠香寺”应该是皇家宗庙。

我们当前所知的皇家宗庙,有北京的太庙,朱元璋老家凤阳中都的皇觉寺、还有南京的明孝陵。

她师傅去世时,告诉妙玉,“衣食起居不宜回乡”,而当初妙玉在“玄墓蟠香寺”时,条件极好,还能当邢岫烟半师,教她识字,现在回乡却衣食起居都困难,这说明“玄墓蟠香寺”已经衰败了甚至没了。

那么这“玄墓蟠香寺”究竟在何处?

玄者,天也,蟠者,盘龙也,这“玄墓蟠香寺”,即:天墓盘龙寺。

天墓,是天家陵墓,盘龙是未飞之龙,符合这条件的地方只有一个,朱元璋当和尚时的安徽凤阳皇觉寺,那时他还处于开局一个碗的局面,盘龙也。

皇觉寺有没有陵墓呢?

有,而且还不少。

朱元璋父母爷爷的祖坟就在此地,所以此地也是皇家宗庙,所在地凤阳也被明朝定为中都,龙兴之地嘛。

那如果说“玄墓蟠香寺”就是皇觉寺,那为何文中却说妙玉“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呢。

史载:崇祯八年,贼破中都,焚陵,朝野大震。

崇祯八年,张献忠攻破凤阳,先掘了朱家祖坟,然后一把火烧了凤阳的皇陵,杀光了凤阳的富户。

所以,妙玉确实回不去了,凤阳的皇家宗庙,已经没了。

妙玉,其实是个可怜人。

品茶时她的那些举动,并非她是贵家女子,而是她身为庙祝祭祀只能如此。

譬如古玩珍奇之物,她身为地主,客人来了,若要上些档次,就只有拿祭器招待。

再譬如雪水泡茶,本就是她日日所做之功课,遇得雪季雨天,就得及时采上些无根水储存,以作“供水”。否则一旦天晴或夏日,便无“供水”可用。泡茶时取些,也是自然。

最后众人品茶散去,“叫几个小幺儿打几桶水来洗地”,也不是洁癖发作,而是此处皇家宗庙,自是要保持一尘不染。

君不见贾母及黛玉等人都没说什么,而是默认这些规矩,可见她们是懂的。

还有一个问题,妙玉小小庙祝,也无背景,原文中着墨也不算多,凭什么名列十二金钗第六,仅次于湘云之后。

这个问题,可用我之前所讲的“情”与“事”双线分析法。

写“情”之处,作者君推测,怕是朱耷(或其弟牛石慧)当初与宁藩宗庙中的女庙祝有些瓜葛,一个是贵家公子、另一个是妙龄少女,少年慕艾,互有些好感也是正常的,书中记上一笔,也算作者怀念青春。

妙玉判词中: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正是应在此处,妙玉,当是对宝玉原型动了些朦胧之情的。

话说人家一青春少女,日日在那清冷萧瑟之地,喜欢个男人不是很正常吗,哪个少女不怀春,心中渴望谈个恋爱也没错吧,这是人性,又不是灭绝师太。

接下来,借妙玉此女,喻意的“事”才是真正的重头。在写“事”中,妙玉是大明宗庙的化身。

判词中“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过秦论》中有“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之言,讲陈涉起兵而七国宗祀灭绝,宗庙的毁灭,即意味着国家的灭亡,这句判词清晰地点明了这一点。

癸酉本中,妙玉最终的结局是在瓜洲渡口,被几个和尚迷晕抓走。这里涉及到一条著名的残缺脂批,周汝昌老先生为了补上这条脂批,耗费了毕生精力,癸酉本出来后,藏家拿出了这条脂批的完整版,这是另一个故事,我就不在这里讲了。

妙玉被抓走后,被这几个淫僧囚禁,日日凌辱,然后又逼她接客,从此妙玉沦落风尘,待得过了几十年,妙玉青丝变华发,她的一生就此结束。

妙玉的命运转折点发生在瓜洲,瓜洲即是扬州,此处,也是大明王朝的命运转折点。

1644年三月,北京城破,崇祯自缢。两个月后,南明弘光朝建立,实际上明朝士大夫们的动作还是很快的。

此时明王朝沿长江一线,尚有半壁江山,江南精华之地仍然在手,麾下还有数十万明军,与李闯、清军两股势力划江而治,差不多算是个南宋的局面,甚至比南宋还略强一些。

好好经营,仍然大有可为。

时势造英雄,大明北方沦陷时,史可法正任南京兵部尚书,法理上的大明最高军事长官,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他都成为了我之前所讲的关键历史节点上的关键人物。

史可法兵权在手,因此在新帝的选择上,他有很大的发言权,明王朝历史上曾经有一个人,与他处在相同的位置,也面临着类似的局面,甚至需要作出同样艰难的选择,此人,便是土木堡之变后的于谦。

二人的区别在,于谦成功支持代宗朱祁钰登基即位,而史可法,却在犹豫是否立福王这个问题上耽误了时机,被江北四镇军头们钻了空子,获得了泼天似的拥立大功,半年后,史可法就被赶出了权力中心,至扬州担任督师,整顿防务。

史可法到扬州后,尽力调解江北四镇之间的矛盾,只是矛盾却越调解越大,然后他又力推“联虏平寇”,即联合清军、打击闯军的政策。从后世史观来看,这个政策方针无疑极其错误的,很快,他就尝到这么做的苦果。

清军在华北击败李自成后,即刻整军南下,于1645年四月,进逼扬州,扬州保卫战爆发。

此时扬州是挡在南京前的最重要防线,是整个长江防御体系的核心,如果扬州战败,则大势去也,如果扬州大战胜利,南明最差也是个大号南宋。

很遗憾,史阁部失败了,史可法以身殉国。我不欲去评判这场战斗失败的原因,尽管我知道失败的原因在哪,如果非要我讲,我也只能说,四个字:气数已尽。

扬州破后,清军面前再无阻挡,半个月后,清军占领南京,明王朝,至此宗庙尽隳矣。

正如判词所言:“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妙玉作为大明宗庙的化身,在扬州遭遇了人生之大不幸,而明王朝的命运,也终结在扬州,妙玉经历所喻意之“事”的含义,昭然若揭。

栊翠庵外,有一树娇艳无比的梅花,原文中曾说,“顺着山脚刚转过去,已闻得一股寒香拂鼻。回头一看,恰是妙玉门前有十数株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

这一处描写非常传神,加上品茶时的“梅花雪水”,让读者对这梅花,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史可法战死后,尸骨无存,后来下属将他的衣物帽襟,立了个衣冠冢,葬于“梅花岭”,至此,史阁部便与梅花结下不解之缘,将史可法喻作雪梅之诗词,后世如恒河沙数。

清代全祖望将其事迹,写成一文,名《梅花岭记》,在当时掀起了巨大影响,此等雄文,摘录一段,以作本次更新之结尾,也敬史公之气节。

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被执至南门。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初,忠烈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百年而后,予登岭上,与客述忠烈遗言,无不泪下如雨,想见当日围城光景,此即忠烈之面目宛然可遇,是不必问其果解脱否也,而况冒其未死之名者哉?

未摘录完,只截取了一部分。这世界上,总有一些人,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真英雄也。


这一篇结尾,没有提问,没有引导,因为,下一篇是红楼中的传奇,在真实世界中的上演,曾有知友告诉我,她看完后,热泪盈眶,请继续:

下一节: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特别提醒:本专栏中不少内容为开创性学术观点,转载、引用本专栏中内容或观点,务必由创作者本人直接同意,并注明转载引用内容出处,版权保护,人人有责)

编辑于 2020-09-17 12:45





红楼梦(小说)



明朝



明朝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659
 楼主| 发表于 2022-6-6 16:48: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全诗内容是什么? 20









 我来答   








     
17个回答
#热议# 牙齿是越早矫正越好吗?  





  风的视角   
2018-07-23  ·  TA获得超过8776个赞  















关注
  









•作者: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全诗如下:


美人不是母胎生, 应是桃花树长成,已恨桃花容易落, 落花比汝尚多情。

静时修止动修观,历历情人挂目前,若将此心以学道, 即生成佛有何难?

结尽同心缔尽缘, 此生虽短意缠绵,与卿再世相逢日, 玉树临风一少年。

不观生灭与无常, 但逐轮回向死亡,绝顶聪明矜世智, 叹他于此总茫茫。

山头野马性难驯, 机陷犹堪制彼身,自叹神通空具足, 不能调伏枕边人。

欲倚绿窗伴卿卿, 颇悔今生误道行。有心持钵丛林去, 又负美人一片情。

静坐修观法眼开, 祈求三宝降灵台,观中诸圣何曾见? 不请情人却自来。

入山投谒得道僧, 求教上师说因明。争奈相思无拘检, 意马心猿到卿卿。

曾虑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注:原文为藏文,此诗为曾缄先生翻译为汉语)



•扩展资料:


1.曾虑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这句是全诗的核心,翻译为:曾经考虑过多情会有损修行,可是我要去修行又怕和你分别。唉,世间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既可以和你卿卿我我,又能不违如来佛祖的法度!



2.仓央嘉措(藏文:ཚངས་དབྱངས་རྒྱ་མཚོ།;Tshangs-dbyangs-rgya-mtsho1683.03.01-1706.11.15),门巴族,六世达赖喇嘛,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西藏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政治人物。


3.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仓央嘉措生于西藏南部门隅纳拉山下宇松地区乌坚林村的一户农奴家庭,父亲扎西丹增,母亲次旺拉姆。家中世代信奉宁玛派佛教。


4.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仓央嘉措被当时的西藏摄政王第巴·桑结嘉措认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同年在桑结嘉措的主持下在布达拉宫举行了坐床典礼。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被废,据传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的押解途中圆寂。


5.仓央嘉措是西藏最具代表的民歌诗人,写了很多细腻真挚的诗歌,其中最为经典的是拉萨藏文木刻版《仓央嘉措情歌》。


6.仓央嘉措是藏族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所写的诗歌驰名中外,不但在藏族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在藏族人民中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世界诗坛上也是引人注目的一朵奇花异葩。引起了不少学者的研究兴趣。


7.仓央嘉措的诗歌表现了他短暂而传奇一生的爱与憎、 苦与乐、 行与思、 感与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追求自由美好生活的愿望,主题积极深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不负如来不负卿》不负如来不负卿





         




评论     







  百度网友b3db69b   
2018-07-21  ·  TA获得超过1491个赞  















关注
  







这是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诗句,全诗如下:

美人不是母胎生, 应是桃花树长成,

已恨桃花容易落, 落花比汝尚多情。

静时修止动修观,历历情人挂目前,

若将此心以学道, 即生成佛有何难?

结尽同心缔尽缘, 此生虽短意缠绵,


与卿再世相逢日, 玉树临风一少年。

不观生灭与无常, 但逐轮回向死亡,

绝顶聪明矜世智, 叹他于此总茫茫。

山头野马性难驯, 机陷犹堪制彼身,

自叹神通空具足, 不能调伏枕边人。

欲倚绿窗伴卿卿, 颇悔今生误道行。

有心持钵丛林去, 又负美人一片情。

静坐修观法眼开, 祈求三宝降灵台,

观中诸圣何曾见? 不请情人却自来。

入山投谒得道僧, 求教上师说因明。

争奈相思无拘检, 意马心猿到卿卿。

曾虑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注:原文为藏文,此诗为曾缄先生翻译为汉语)

这首诗的含义是: 如果动情了,就负了如来(佛法);如果不动情,就辜负了“她”(爱情)。



拓展资料:

仓央嘉措(藏文:ཚངས་དབྱངས་རྒྱ་མཚོ།;Tshangs-dbyangs-rgya-mtsho1683.03.01-1706.11.15),门巴族,六世达赖喇嘛,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西藏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政治人物。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仓央嘉措生于西藏南部门隅纳拉山下宇松地区乌坚林村的一户农奴家庭,父亲扎西丹增,母亲次旺拉姆。家中世代信奉宁玛派佛教。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被当时的西藏摄政王第巴·桑结嘉措认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同年在桑结嘉措的主持下在布达拉宫举行了坐床典礼。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被废,据传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的押解途中圆寂。

仓央嘉措是西藏最具代表的民歌诗人,写了很多细腻真挚的诗歌,其中最为经典的是拉萨藏文木刻版《仓央嘉措情歌》。

参考资料:

《不负如来不负卿 (仓央嘉措的诗句)》百度百科

《仓央嘉措 (六世达赖喇嘛,民歌诗人)》百度百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659
 楼主| 发表于 2022-6-6 16:5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恩怨情仇,北静王真实原型人物解析!(新解红楼梦之六)



随狂风去

随狂风去​




60 人赞同了该文章




北静王,一直以来,在红楼读者和研究中也是热点人物,这位四王八公之首,亲至秦可卿葬礼,送给贾宝玉御赐之物“鹡鸰香念珠”,话里话外拉拢贾家,这些在之前已有相应解读,那么,这位“北静王”究竟何人?既然他出现在秦可卿葬礼上,那么以史笔记录的这一段,历史上必然有真实原型。

正式探索北静王之前,先额外谈点,有种说法秦可卿是朱常洛,义忠亲王是代宗朱祁钰,在此解释一下。

明制,藩王不得进京,尤其是皇帝大行期间。朱棣的例子出来后,更是规定严格,皇帝去世,京中无帝,藩王进京登基即位咋办,怕是大战马上爆发,所以无论皇帝还是文官都绝不允许这种情况出现。

而秦可卿葬礼是北静王亲至,四王八公当家人都到了场,所以,秦可卿不是死于北京城。

其次,代宗朱祁钰是正常病死的,而不是“坏了事”,一位当朝皇帝,实在没有“坏了事”这一说法,当时太后还在,于谦还在,内阁诸大臣还在。还有一些其他证据,就不一一例举了,有不同猜想很正常,我个人也是喜欢百家争鸣,红楼的各种解读很多,求同存异吧。

诸君既然都跟看到了这里,不难发现,至今我所有的考证和论述,一直都遵循着三大原则:以原文为基础、以脂批为依据、以信史为准绳,既然立言,当是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一点题外话。

要解开北静王之谜,得先从贾赦说起。

贾赦的死因,历来就是个谜,作为荣国府长房长子,悄无声息的就突然从书中彻底消失了。

七十六回原文:贾母听说,笑道:“这话很是,我倒也忘了孝未满。可怜你公公已是二年多了,【庚辰双行夹批:不是算贾敬,却是算赦死期也。】

注意其中尤氏“孝未满”,“你公公已是二年多了”

至此,我们从贾母与尤氏中状似无意的一句话中,我们才知贾赦已死去两年。

嫡长子之死竟是如此轻描淡写?死因呢?葬礼呢?后续交代呢?一概没有,大有玄机,一定有内幕,我的八卦之心立刻熊熊燃起,作者又在向我们暗送秋波了,诱惑着我们去探究和解谜。

为何作者将贾赦之死借贾母之口,如此隐晦地讲出?而且批注者怕读者不明白,还特意点明了“却是算贾赦死期也”。

红楼书中,凡有批注者,必是关键。如果再涉及到主要人物的死亡,更是关键中的关键。

贾赦死因,究竟为何?

我们必须看看贾赦之前做过什么,才能追查他的死因。

这一段原文截取较长,第六十六回:当贾琏正在小花枝巷的新居,和尤二姐、尤三姐一起讨论尤三姐的终身大事,他的心腹小厮兴儿,来请贾琏:“老爷那边紧等着,叫爷呢!小的答应往舅老爷那边去了,小的连忙来请。”听见父亲召唤,贾琏赶忙骑马去了。

很快,隆儿又来回尤二姐:“老爷有事,是件机密大事,要遣二爷往平安州去,不过三五日就起身……”

贾琏的这一次平安州之行,见了节度,完了公事,节度又嘱咐他十月前后还要再来一趟。十月,贾琏再次去了平安州。等贾琏这一次回来,事情应该是办完了,贾赦也十分高兴,“说他中用,赏了他一百两银子,又将房中一个十七岁的丫鬟,名唤秋桐者赏他为妾”。

从文中可知,贾赦命儿子贾琏去平安州办了一件“机密大事”,由于贾琏办的好,还把秋桐赏给了他。平安州接头人是平安节度使。节度使,是带兵将领,安禄山起兵造反前,就是范阳节度使。

并且,贾琏到平安州还不只去了一次,而是去了两次。

明制,藩王或宗室结交地方武将,斩!

看来,贾赦死因就是这个了。

那么问题又来了,虽说明代宗室不得与地方武将交往,但实际上不少宗室还是与武将有交流的,比如,一起做点生意,比如,给亲戚走个门子买个官,甚至,正常的公务往来也是有的。

对此,皇家及东西两厂锦衣卫们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犯事,也就由他们去了。

除非真是犯了事,才会按律处理,而如果罪名严重到足以处死宗室,那么这条罪名一定是:

结交武将,并意欲图谋不轨!

贾赦与平安节度的“机密大事”,八成就是这个了。

否则作者不会在书中讲的如此隐晦不明,并且贾赦死因葬礼以及后续一概没有,因为家里亲戚参加造反这事,实在没法直说啊。

而真实历史上,恰恰朱耷所在的宁王一系家族,发生过一次整个明代甚至后世都极其著名的藩王之乱——宁王之乱。

红楼作为朱耷兄弟的家族史,写书时,如此大事,怎能视而不见,那么,隐写,正是最好的方式。

贾赦这一段,便是隐写。

(关于贾赦死期这条脂批,有一些争论,我采信的是主流的看法,有兴趣的,可以找有关这条脂批的文章来看看,算作延伸阅读,不影响本文对北静王的解读)

联系到之前北静王在秦可卿葬礼上赠珠的奇异举动,可见北静王实有不臣之心,他确实在拉拢贾府,只是最终拉拢到的人并非宝玉,也非贾政,而是贾赦!

那么,北静王的人物原型是否宁王呢。

我的答案:是!

一直以来,大家都习惯使用宁王这个称呼,宁王只是简称,事实上,第一代朱权的名号为宁献王,而历史上参加被赐死弋阳王葬礼的,正是:

宁靖王!

宁,大宁也,明北方战线军镇,以前我讲过这地方是在喜峰口外,现在内蒙赤峰的宁城县,宁王朱权时期,辖地九十余城,明代最大的军镇之一。

宁,即指北方,靖者,静也,合起来便是,“北静王”也。

其次,北静王乃四王八公之首,而宁王一系,也是以宁王为首,弋阳王、乐安王、建安王等等为次。

第三,北静王名为水溶,这是一个极其奇怪的名字,溶字偏旁三点水,也是水字。所以,水溶此名,实为“水容”。

宁王之乱的主角,名为朱宸濠,朱是姓,宸字是朱元璋定下的辈份,都是固定的,这两字没什么可研究的。

而最后一个字,则有说头了,濠字意思,一是江河名,在安徽凤阳,濠水;二是指护城河。以上无论哪种解释,都是江河之属。

江河干嘛的,容水之处,文言:水容也!

北静王,实是影射宁王之乱主角朱宸濠。

之前我就讲过,朱棣忽悠弟弟宁王朱权“事后,中分天下”,但最后食言而肥,并把宁王封到江西,埋下了宁王叛乱的伏起因。

而他曾孙朱祁镇又杀了弋阳王,帝室与宁王系关系更为紧张,而弋阳王之死,是后来宁王叛乱的直接诱因。

叛乱导火索则是后来的正德皇帝。朱厚照即位后,与以杨廷和为首的文官集团关系极其紧张,执政基础受损,帝弱而藩强,加之之前的种种前因,朱宸濠顿起取而代之的心思,他内结宦官,外结大臣,中外称颂,又忽悠朱厚照恢复了宁藩的“朵颜三卫”。

这些朱厚照不是没知觉,他抱怨过:“百官贤当升,宁王贤欲何为?且将置我何地耶?”

哈哈哈,朱厚照还是清楚的,宁王再升一升,怕是他这个皇帝就得挪挪位置了。

宁王之乱最终被王守仁所平定,宁藩当时共计八支,含朱宸濠一支共五支起兵反叛,弋阳、乐安、建安三支则老实做人。贾赦,便是指代参加叛乱的宁藩主支,这与前面所讲的“荣禧堂之谜”也对上了。

因此他在书中才有那番“想来咱们这样人家,原不比那些寒酸,定要“雪窗萤火”,一日蟾宫折桂,方得扬眉吐气。咱们的子弟都原该读些书,不过比别人略明白些,可以做得官时,就跑不了一个官的。何必多费了工夫,反弄出书呆子来。”这是他看不起读书做官,而要去从龙军功授爵了。

这番话,怕是当初参加宁王叛军的宗室子弟们曾经说过的。

北静王和贾赦的解读,大概到这就差不多了,只是,还有一个小小的细节,平安州,究竟是哪里呢?

我直接告诉大家答案:

安庆!

至于原因,大家一查史书便知,此处留白。

感谢大部分知友对我的支持,也感谢不同意见的反对者们,正因你们的存在,迫使我不得不完善着各种细节,之前我提出的种种观点,犹如一块璞玉,尚未打磨,你们的质疑,则是玉刀,越是锋利,越能打磨出真正的美玉。

最后,致敬所有红楼梦探索过程中的先驱者们!


贾府四春,谜题众多,四春究竟分别影射何人?为何元春在癸酉本中死因与袁崇焕几乎等同?四春的经历和判词有什么玄机?香菱与夏金桂究竟意指何人?“三春过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该如何解读?卷首脂批所指“无材可去补苍天”为书之本旨究竟是何意?

一切尽在,贾府四春深度解读(上、下)

(特别提醒:本专栏中不少内容为开创性学术观点,转载、引用本专栏中内容或观点,务必由创作者本人直接同意,并注明转载引用内容出处,版权保护,人人有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659
 楼主| 发表于 2022-6-6 16:57:56 | 显示全部楼层

贾府“元迎探惜”四春解读上篇(新解红楼梦之七)



随狂风去

随狂风去​




66 人赞同了该文章




解读的内容越来越多,牵扯到红楼中的人物和情节也越来越多,有人问了一个我觉得是非常高水平的提问,大意为“如果红楼讲的是皇族之事,那元春封妃是怎么回事,朱家人怎能嫁朱家人?”

问题极好,点个赞。在本篇,我将详细解析,一方面是解各位疑窦,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要讲的这段,本身也极其重要,可谓是红楼此书之主旨。

要解读元春,就必须将四春一块讲了,因为她们,作者在著作《红楼梦》时,是把四春当成一个整体看待的。脂批中早已指出,“元迎探惜”本是“原应叹息”,这四个字,深刻地表达出脂砚斋的不甘、无奈与遗憾之情。

那书中这四春,究竟为何让脂砚斋感觉如此遗憾呢?请细读下文。

元春此人,书中乃宝玉亲姐,贾政长女,很早就入了宫,她的身份很是奇特,既是贵妃、又是贤德妃、同时是女官。

秦汉之后,历朝历代后妃制度都极其严格,主要是汉之外戚为祸,后世各朝代对此高度警惕,到了明代,后妃制度明确写在朱元璋颁布的《皇明祖训》里,是为祖宗家法,等于大明朝的宪法,任何人不得违背,包括皇帝。

明代后妃制度,前面几个品级依次为皇后、皇贵妃、贵妃、贤淑庄敬、惠顺康宁,这个顺序不能乱,越靠前,位分越高,极其严格。

再看元春,书中屡称贵妃,但贤德妃的称号又是什么情况,凤藻宫尚书的女官位更是让人不解。

作者不可能不懂后妃制度,这么写其实是暗示我们,元春此妃位,乃是虚写。

而事实上也是如此,元春的重大事件中,前八十回中“元春省亲”是隐写皇帝南巡,后二十八回癸酉本中“元春之死”是她带兵打仗,然后被构陷“勾结戎羌”而处死,这更是说明,作者是通过虚写元春这个人,带出一系列的他要讲明的重大事件和观点。这一点诸位看官,不可不察。

原文第五回元春判词:

首先是图上“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

弓乃杀伐之器,“橼”代指“元”,说明元妃与刀兵之事有关,癸酉本中元春领兵与戎羌作战,前后呼应。

判词诗句: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清中期以来,红学研究者对这四句诗深入研究,至今没有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结果。

此诗读之,一股肃杀之气迎面而来,如果认为是单写元妃,那就大错特错,什么“元春进宫二十年”、什么“元春怀孕、一尸两命”等等解读,我只能说脑洞奇大,无论原文脂批,哪里就看出元春是怀孕的了?

事实上,这四句,是在写大明江山社稷的命运!是作者在借元春情节表达对明亡的思考和观点。

“二十年来辩是非”,字面意思,二十年来,我们一直在争论总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榴花开处照宫闺”,解释这句得费点心思,。

“榴花开处”,是指石榴花开的时候,每年五月,农历三月中下旬。这个时间,在明末是一个指向性非常强的时间节点,因为,北京城就是在三月十九这一天破城的,崇祯皇帝也是在这一天自缢身亡的,明亡矣!

“照宫闺”,照通罩,亡国的不详气息笼罩了整个皇城。

“三春不及初春景”,这句最难,想说清楚,就必须得把四春一块说了,也罢,那就一起讲了吧。

“三春”这个词,曾多次在红楼中出现。

秦可卿给王熙凤托梦说“三春过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脂批侧批:“此句令批书人哭死”,梅溪眉批:“不必看完,见此二句即欲堕泪”

还有,“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这是惜春的判词。

由上可知,“三春”这个词对作者和批者都极其重要,并且一看到这个词,就难过的不能自已。这是为何?

关于“三春”的事我思考了很久。

红学研究中,对于三春解释,有认为是讲迎春、探春、惜春三人的,三春各自走后,贾府确实是由盛转衰;也有认为是讲三年的,三年后贾府被抄家,树倒猢狲散。

我个人比较支持第一种看法。

贾府四春,放在明末清初改朝换代的背景下,亦有代指。

为何贾府四女以春为名?春者,万物之始,枯木逢春也。这应是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深切的愿望,他在惋惜明朝,并暗指出大明前后四个政权的结局。

先说元春经历,癸酋本中元春结局,她以妃子身领兵出战,后被“与戎羌勾结”罪名凌迟处死,而恰恰明末有一大名鼎鼎之人就是被这种罪名凌迟处死的,袁崇焕。

癸酉本中,元春死时给贾政托梦,摘取一段原文:

元春对贾政哭道:“儿今日才知悔悟,做了官的功劳再大也抵不了一句谗言,儿也没有好说的,只是告诉父亲回去要快抽身逃命要紧。再不回去告诉家人,怕是来不及了。”【眉朱批:闻此言只让人涕泪交流】

注意上述原文中标出的黑体字,不是袁督师真实写照又能是谁。

袁崇焕虽说平台召对时对崇祯讲了“五年平辽”的大话,但要说他勾结后金,确实也不太可能,袁崇焕应该是冤死的。而癸酉本中,眉批中也在元春托梦这段中点明了:

【眉朱批:原来不是是“园”、“猿”、“圆”,是冤也。可叹!可悲!】

元者,袁也。

再看二十二回中元春灯谜“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的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这个灯谜说是爆竹,但我看来应是指大炮,结合上下文看,这灯谜就是暗指“元春”功成名就之举,宁锦大战中袁崇焕大炮建功一事,史料上一直有说,此战大炮轰伤了努尔哈赤,导致他回去后不久就死了。

元春省亲春风得意之时,恰恰是贾府烈火烹油之际,也是明清战争中大明宁锦大战获胜,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时候,此时大明希望在即,一切都非常贴合,元春,影射的是袁崇焕,也影射了大明正统王朝。

其二,元春省亲点了四出戏,分别是《豪宴》、《乞巧》、《仙缘》和《离魂》。

脂批明确指出这四部戏有伏笔,其中元春死因与第二部《乞巧》有关。

《乞巧》讲的是李隆基与杨贵妃马嵬坡士兵哗变,逼迫李隆基将杨贵妃赐死的故事。

袁崇焕之死,也与兵变有关。

崇祯将袁崇焕下狱后,他手下祖大寿惊惧不已,直接带领关宁铁骑跑回了山海关,此乃不折不扣的兵变,直到袁崇焕写信给祖大寿,方才将其召回。

史载:帝取崇焕狱中手书,往召大寿,乃归命。

带兵大将私兵化,取死之道。崇祯安抚好了回来的祖大寿和关宁军。但由于北京被围,此时朝野上下及百姓士民对袁崇焕恨入骨髓,杀袁崇焕之声不绝于耳,崇祯也犹豫过,但最终还是杀之,凌迟,京城百姓争相食其肉。

对于袁崇焕之死,我不持任何意见,他在那个位置,虽前有功劳,但一旦无法御敌于国门之外,就必死无疑。这是关键历史时期关键人物无法摆脱的命运。

元春这个人物角色塑造是相当复杂的。她省亲的时候,借她之身,用“史笔”描绘了皇帝南巡这件大事,而她的死,又影射了明亡清兴中的关键人物袁崇焕。

因此,元春,可视作是大明国运的化身。

回到“三春不及初春景”这句诗,讲的是后面“三春”不及元春的风光,暗指后面南明的三个政权,比不上大明正统王朝。这个解释,在我把迎春、探春、惜春解析完后,你就真正明白了。四春,本就是一体四面。

最后一句“虎兕相逢大梦归”,兕念si。

虎兕,都是猛兽,其中“兕”这玩意,西游记中出过场,太上老君的座骑,拿着圈圈打遍神仙无敌手的金兕大王也。

你以为它是牛?错了,人家是长的像牛,但嘴巴上方比牛多个独角,上古凶兽。

到底是什么,要用虎和兕这种猛兽来形容,而且二者一相遇,就什么都完蛋了。

论语有云: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孰之过?

论语中这句话的意思是,虎兕(指其他势力的军队)猛兽出笼,国家遭难,究竟是谁的过错?

这是作者在借典故,对大明亡国之事的灵魂拷问!

虎和兕,一指流寇,一指满清,内忧和外患。

我们知道的历史是,当李自成闯军与后金军队一南一北夹击,明王朝两线作战,当闯军攻破北京城,与后金军相逢于山海关下时,大明正统,亡!

这,才是虎兕相逢大梦归的真正含义!

当你把元春视作大明国运的化身时,这首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是如此的贴切和合理,这是红楼作者们在追忆反思大明亡国的原因,是对大明亡国的不甘与无奈。

脂砚斋在书中《乞巧》一节中,批元春是全书的“大过节大关键”,此言不虚。

大明正统王朝的结果,就隐藏在元春结局里,作者已说的很清楚,虎兕相逢大梦归,叹、叹!

元春大致写完了,由于元春人物形象太复杂,她的经历蕴意也太深刻,所费笔墨极多,即使如此,元春的解析还有不少,只好留待将来再另起一文补上,后面三春,相对而言,就简单许多。

下一节,贾府“元迎探惜”四春解读下篇!

(特别提醒:本专栏中不少内容为开创性学术观点,转载、引用本专栏中内容或观点,务必由创作者本人直接同意,并注明转载引用内容出处,版权保护,人人有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4-27 09:03 , Processed in 0.70106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