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随狂风去//曹雪芹朱统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560
 楼主| 发表于 2022-6-6 17:5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恩怨情仇,北静王真实原型人物解析!(新解红楼梦之六)



随狂风去

随狂风去​




60 人赞同了该文章




北静王,一直以来,在红楼读者和研究中也是热点人物,这位四王八公之首,亲至秦可卿葬礼,送给贾宝玉御赐之物“鹡鸰香念珠”,话里话外拉拢贾家,这些在之前已有相应解读,那么,这位“北静王”究竟何人?既然他出现在秦可卿葬礼上,那么以史笔记录的这一段,历史上必然有真实原型。

正式探索北静王之前,先额外谈点,有种说法秦可卿是朱常洛,义忠亲王是代宗朱祁钰,在此解释一下。

明制,藩王不得进京,尤其是皇帝大行期间。朱棣的例子出来后,更是规定严格,皇帝去世,京中无帝,藩王进京登基即位咋办,怕是大战马上爆发,所以无论皇帝还是文官都绝不允许这种情况出现。

而秦可卿葬礼是北静王亲至,四王八公当家人都到了场,所以,秦可卿不是死于北京城。

其次,代宗朱祁钰是正常病死的,而不是“坏了事”,一位当朝皇帝,实在没有“坏了事”这一说法,当时太后还在,于谦还在,内阁诸大臣还在。还有一些其他证据,就不一一例举了,有不同猜想很正常,我个人也是喜欢百家争鸣,红楼的各种解读很多,求同存异吧。

诸君既然都跟看到了这里,不难发现,至今我所有的考证和论述,一直都遵循着三大原则:以原文为基础、以脂批为依据、以信史为准绳,既然立言,当是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一点题外话。

要解开北静王之谜,得先从贾赦说起。

贾赦的死因,历来就是个谜,作为荣国府长房长子,悄无声息的就突然从书中彻底消失了。

七十六回原文:贾母听说,笑道:“这话很是,我倒也忘了孝未满。可怜你公公已是二年多了,【庚辰双行夹批:不是算贾敬,却是算赦死期也。】

注意其中尤氏“孝未满”,“你公公已是二年多了”

至此,我们从贾母与尤氏中状似无意的一句话中,我们才知贾赦已死去两年。

嫡长子之死竟是如此轻描淡写?死因呢?葬礼呢?后续交代呢?一概没有,大有玄机,一定有内幕,我的八卦之心立刻熊熊燃起,作者又在向我们暗送秋波了,诱惑着我们去探究和解谜。

为何作者将贾赦之死借贾母之口,如此隐晦地讲出?而且批注者怕读者不明白,还特意点明了“却是算贾赦死期也”。

红楼书中,凡有批注者,必是关键。如果再涉及到主要人物的死亡,更是关键中的关键。

贾赦死因,究竟为何?

我们必须看看贾赦之前做过什么,才能追查他的死因。

这一段原文截取较长,第六十六回:当贾琏正在小花枝巷的新居,和尤二姐、尤三姐一起讨论尤三姐的终身大事,他的心腹小厮兴儿,来请贾琏:“老爷那边紧等着,叫爷呢!小的答应往舅老爷那边去了,小的连忙来请。”听见父亲召唤,贾琏赶忙骑马去了。

很快,隆儿又来回尤二姐:“老爷有事,是件机密大事,要遣二爷往平安州去,不过三五日就起身……”

贾琏的这一次平安州之行,见了节度,完了公事,节度又嘱咐他十月前后还要再来一趟。十月,贾琏再次去了平安州。等贾琏这一次回来,事情应该是办完了,贾赦也十分高兴,“说他中用,赏了他一百两银子,又将房中一个十七岁的丫鬟,名唤秋桐者赏他为妾”。

从文中可知,贾赦命儿子贾琏去平安州办了一件“机密大事”,由于贾琏办的好,还把秋桐赏给了他。平安州接头人是平安节度使。节度使,是带兵将领,安禄山起兵造反前,就是范阳节度使。

并且,贾琏到平安州还不只去了一次,而是去了两次。

明制,藩王或宗室结交地方武将,斩!

看来,贾赦死因就是这个了。

那么问题又来了,虽说明代宗室不得与地方武将交往,但实际上不少宗室还是与武将有交流的,比如,一起做点生意,比如,给亲戚走个门子买个官,甚至,正常的公务往来也是有的。

对此,皇家及东西两厂锦衣卫们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犯事,也就由他们去了。

除非真是犯了事,才会按律处理,而如果罪名严重到足以处死宗室,那么这条罪名一定是:

结交武将,并意欲图谋不轨!

贾赦与平安节度的“机密大事”,八成就是这个了。

否则作者不会在书中讲的如此隐晦不明,并且贾赦死因葬礼以及后续一概没有,因为家里亲戚参加造反这事,实在没法直说啊。

而真实历史上,恰恰朱耷所在的宁王一系家族,发生过一次整个明代甚至后世都极其著名的藩王之乱——宁王之乱。

红楼作为朱耷兄弟的家族史,写书时,如此大事,怎能视而不见,那么,隐写,正是最好的方式。

贾赦这一段,便是隐写。

(关于贾赦死期这条脂批,有一些争论,我采信的是主流的看法,有兴趣的,可以找有关这条脂批的文章来看看,算作延伸阅读,不影响本文对北静王的解读)

联系到之前北静王在秦可卿葬礼上赠珠的奇异举动,可见北静王实有不臣之心,他确实在拉拢贾府,只是最终拉拢到的人并非宝玉,也非贾政,而是贾赦!

那么,北静王的人物原型是否宁王呢。

我的答案:是!

一直以来,大家都习惯使用宁王这个称呼,宁王只是简称,事实上,第一代朱权的名号为宁献王,而历史上参加被赐死弋阳王葬礼的,正是:

宁靖王!

宁,大宁也,明北方战线军镇,以前我讲过这地方是在喜峰口外,现在内蒙赤峰的宁城县,宁王朱权时期,辖地九十余城,明代最大的军镇之一。

宁,即指北方,靖者,静也,合起来便是,“北静王”也。

其次,北静王乃四王八公之首,而宁王一系,也是以宁王为首,弋阳王、乐安王、建安王等等为次。

第三,北静王名为水溶,这是一个极其奇怪的名字,溶字偏旁三点水,也是水字。所以,水溶此名,实为“水容”。

宁王之乱的主角,名为朱宸濠,朱是姓,宸字是朱元璋定下的辈份,都是固定的,这两字没什么可研究的。

而最后一个字,则有说头了,濠字意思,一是江河名,在安徽凤阳,濠水;二是指护城河。以上无论哪种解释,都是江河之属。

江河干嘛的,容水之处,文言:水容也!

北静王,实是影射宁王之乱主角朱宸濠。

之前我就讲过,朱棣忽悠弟弟宁王朱权“事后,中分天下”,但最后食言而肥,并把宁王封到江西,埋下了宁王叛乱的伏起因。

而他曾孙朱祁镇又杀了弋阳王,帝室与宁王系关系更为紧张,而弋阳王之死,是后来宁王叛乱的直接诱因。

叛乱导火索则是后来的正德皇帝。朱厚照即位后,与以杨廷和为首的文官集团关系极其紧张,执政基础受损,帝弱而藩强,加之之前的种种前因,朱宸濠顿起取而代之的心思,他内结宦官,外结大臣,中外称颂,又忽悠朱厚照恢复了宁藩的“朵颜三卫”。

这些朱厚照不是没知觉,他抱怨过:“百官贤当升,宁王贤欲何为?且将置我何地耶?”

哈哈哈,朱厚照还是清楚的,宁王再升一升,怕是他这个皇帝就得挪挪位置了。

宁王之乱最终被王守仁所平定,宁藩当时共计八支,含朱宸濠一支共五支起兵反叛,弋阳、乐安、建安三支则老实做人。贾赦,便是指代参加叛乱的宁藩主支,这与前面所讲的“荣禧堂之谜”也对上了。

因此他在书中才有那番“想来咱们这样人家,原不比那些寒酸,定要“雪窗萤火”,一日蟾宫折桂,方得扬眉吐气。咱们的子弟都原该读些书,不过比别人略明白些,可以做得官时,就跑不了一个官的。何必多费了工夫,反弄出书呆子来。”这是他看不起读书做官,而要去从龙军功授爵了。

这番话,怕是当初参加宁王叛军的宗室子弟们曾经说过的。

北静王和贾赦的解读,大概到这就差不多了,只是,还有一个小小的细节,平安州,究竟是哪里呢?

我直接告诉大家答案:

安庆!

至于原因,大家一查史书便知,此处留白。

感谢大部分知友对我的支持,也感谢不同意见的反对者们,正因你们的存在,迫使我不得不完善着各种细节,之前我提出的种种观点,犹如一块璞玉,尚未打磨,你们的质疑,则是玉刀,越是锋利,越能打磨出真正的美玉。

最后,致敬所有红楼梦探索过程中的先驱者们!


贾府四春,谜题众多,四春究竟分别影射何人?为何元春在癸酉本中死因与袁崇焕几乎等同?四春的经历和判词有什么玄机?香菱与夏金桂究竟意指何人?“三春过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该如何解读?卷首脂批所指“无材可去补苍天”为书之本旨究竟是何意?

一切尽在,贾府四春深度解读(上、下)

(特别提醒:本专栏中不少内容为开创性学术观点,转载、引用本专栏中内容或观点,务必由创作者本人直接同意,并注明转载引用内容出处,版权保护,人人有责)

编辑于 2020-09-27 17: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560
 楼主| 发表于 2022-6-6 18: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贾政夫妇与秦钟解读下篇(新解红楼二十七)



随狂风去

随狂风去​




234 人赞同了该文章




上篇讲到贾政同贾宝玉类似,亦是影射“国家政权”,却与另一位书中人物的解析有关,此人便是秦钟。

秦钟,字鲸卿,父亲秦业,姐姐秦可卿。

原文讲他“清眉秀目,粉面朱唇,身材俊俏,举止风流......怯怯羞羞的有些女儿之态”。身为男子,比女儿家还生的好看。

幼时读这一段,很难理解,不信世上有这等长相的男儿。及至近些年,才知是自己孤陋寡闻,现今的流量男主们,个个都比女人长的秀丽,果然历史是轮回的。

秦钟既是这等天生做兔子的相貌,于是一直以来,都有不少人疑惑,这秦钟,与贾宝玉究竟是个什么关系?

从书中描写看,秦钟与宝玉似乎有那么一点暧昧,有男风之嫌疑,只是作者并未明言。所以,秦钟宝玉二人,好友抑或龙阳,只能任由后人遐思了。

你们也莫要问我,是真无法确定。文中将二人关系描述的隐隐约约,书中讲到学堂里秦钟宝玉、香怜玉爱四人时,只提到“四个人心中虽有情意,一直未发迹,每日到学堂里边,在各自的位置上坐了以后,就把目勾留或设言托意或咏桑寓柳,遥以心照,外边却避着别人的耳目。”

文中“情意”到底是个什么“情”,实在难说的很,友情?基情?其实都有可能。

不再深究此事,秦钟身上,真正需要在意的,是两条极其重要的脂批。

这两条脂批,不仅能揭开秦钟的身份,也将为我们揭示《红楼梦》一书的起源!请注意!

第七回原文摘录:......凤姐喜的先推宝玉,笑道:“比下去了!”便探身一把携了这孩子的手,就命他身傍坐了,慢慢的问他年纪读书等事,方知他学名唤秦钟。【甲戌双行夹批:设云“情钟”。古诗云:“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二语便是此书大纲目、大比托、大讽刺处。】

脂砚斋直言不讳,以非常坦诚的语气告诉我们“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是全书的“大纲目、大比托、大讽刺”!

如此评价,只能说明这两句诗内藏巨大秘密,从后面三个用“大”字形容的批语,甚至可说是解开红楼“书中有书”的关键。

究竟是何秘密?

如果我在这里直说,那本文解读也就无甚意趣了,还是要按图索骥去逐步推证才行。

首先,这两句诗词出处非常偏僻,来自南北朝时期刘缓的《敬酬刘长史咏名士悦倾城》。

不信巫山女,不信洛川神;

何关别有物,还是倾城人。

经共陈王戏,曾与宋家邻;

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

粉光犹似面,朱色不胜唇;

遥见疑花发,闻香知异春。

钗长逐鬟发,袜小称腰身;

夜夜言娇尽,日日态还新。

工倾荀奉倩,能迷石季伦;

上客徒留目,不见正横陈。

这是一首极艳的艳诗,前面罗列了巫山神女、洛神甄宓、“北方有佳人”中的倾城女等等,均为典籍文章中著名的美人,来形容诗中女子的美丽。

中间几句则非常露骨地直接描写了该女子的美态,最后一句“上客徒留目,不见正横陈”,意思是“客人你还等什么,没看到美女正在床上等你么”,“横陈”一词,取自“玉体横陈”的典故。

在程朱理学大行其道的明清时期,这样的浪词艳诗对满脑子四书五经的读书人,等同于小黄文,是相当刺激的。

诗中第四联“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指代美女秦罗敷,典故出自《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红楼梦》的书名,起源正是在此处——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东南之地南京,是明太祖朱元璋立国所在,“秦氏楼”一词,则化用为“朱氏楼”,朱即红,所以,书名是为《红楼梦》。

以上,是此条脂批的第一层隐喻。除此之外,还有第二层含义,则必须结合书中后文,另一条重要批注进行理解。

第七回原文摘录:......一时摆上茶果,宝玉便说:“我两个又不吃酒,把果子摆在里间小炕上,我们那里坐去,省得闹你们。”【甲戌双行夹批:眼见得二人一身一体矣。】

此条批语非常奇特,让人很难理解,一直是红学研究中的难题。

脂砚斋说,秦钟和贾宝玉是“二人一身一体”,无论怎样断句,都只能是一个意思:秦钟和贾宝玉是一体,即同一人。

秦钟和宝玉,明明就是两人,怎么会是同一人呢?

若要讲通,那么解释只有一个:秦钟和贾宝玉,在书中虽分设两人,却同是影射“国家权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是“二人一身一体矣”。

再看上一条脂批的“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这句诗的意思就很好理解了:(国家权力)没“嫁”人之前,是贾宝玉,它的原本来源,是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皇朝,始皇所建之秦朝。

明代著名史学家,一身兼兵部、户部、工部三侍郎陈邦瞻,主持编撰官修正史《元史纪事本末》,在叙言中充分论述了大明的天命正统概念。

简略节录一段,以作说明:

......余读而叹曰:自正统之说行......我明之功,议者以为不减开辟,唯夫驱左衽而冠裳之也......大抵开创之始所引用者皆胜国之人,所习见者皆胜国之事,故一时纡画厝注多相沿袭。语云,继治世者其道同,继乱世者其道异。由兹以谈,非独治世同也,即乱世亦有不得尽异者......天之所以启明而昌其运祚者,盖在于此。夫汉之代秦也,唐之代隋,宋之代周也......其兆之矣。

归纳一下陈邦瞻的意思:明朝建国,乃是驱赶游牧民族、恢复华夏大一统王朝有功,是袭承自秦开始,各朝各代传下的华夏法统,所以明朝是天命正统。

他其实说得不错,明朝得国之正,历朝历代无出其右。

自秦统一六国之后,中国历史上各王朝本质上还是承接秦制。各朝修史时,无不强调自己是源自秦开始并传承有序的正统王朝,以宣示自身政权的正统性和合法性,以求天下民心的归附。

贾宝玉和秦钟,均影射“国家权力”,所不同的是,秦钟指代的是“国家权力的起源”,贾宝玉指代的是“国家权力”本身。

所以脂砚斋才说“二人一身一体矣”,而“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是在隐示明王朝源自秦制的正统性。秦钟父亲唤作秦业,是为“秦之基业”,亦可算一点旁证。

尽管作者君力求用最直白的语言讲述,但这个概念涉及到历朝历代的“正统说”,有些不太容易理解,诸位看官还须多看几遍才好。

新的问题又来了,“未嫁”之前是贾宝玉,那“嫁”了之后的贾宝玉,又是谁呢?

是贾政!

当贾宝玉这个“国家权力”名花有主之后,就转化为了真正的“国家政权”,所以,贾政的名字才有一个“政”字予以喻示。

贾政和贾宝玉的区别,正是在于“国权”的“嫁与未嫁”,这个“嫁”字,是为“归属”之意。

因此,秦钟、贾政、贾宝玉分别影射的是三个概念。

秦钟指代“国家权力的起源”;

贾政指代“大明国家政权”;

贾宝玉指代“纯粹的国家权力”。用儒家思想来理解,贾宝玉即“秦失其鹿”或“逐鹿中原”中的这只“鹿”。

第七回回前诗,是作书人对我们的再一次引导和提示。

十二花容色最新,不知谁是惜花人;

相逢若问名何氏,家住江南姓本秦。

这四句诗,高鹗等人在修订红楼梦时,直接删除了,目前只在甲戌等古本中才有。高鹗删除的原因,不外乎这首诗有问题。清廷一开始其实并不讳言前明之事,毕竟它自己还修《明史》。清廷真正不能容忍的,并大掀文字狱的原因,是世人质疑大清朝的正统性!

这是一件很要命的事,自古以来就有“胡人无百年运”一说,而在清之前,历史也确是如此。因此,清廷最恐惧的,莫过于世人对它法统的质疑。这首诗中“家住江南姓本秦”一句,只要是读书人,都免不了联想到南京立都的大明,并且诗中点明“姓本秦”,直接触碰了清廷那根最敏感的神经。

此诗中,“十二花”是指十二金钗,“惜花人”的身份,也不用去猜测其他人,能对十二金钗“惜花”的,只能是贾宝玉。

后面两句“相逢若问名何氏,家住江南姓本秦”,正是对一二句“惜花人”之问的回答。所以贾宝玉这只“鹿”是“家住江南姓本秦”,与“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意思完全相同。

解读到此处,红楼一书的核心宗旨终于浮出了水面。

之前不少人问作者君,创作者团队为何要写红楼这部书,他们的目的究竟是什么?那么,现在可以告诉大家真正的答案了。

最表层的目的,怀念过往的生活和亲人,追悼明王朝,这一点很多人都能看出;

留下家族史,记录明末清初那段血泪史,此为第二层目的;

第三个目的最为重要,也是全书的真正宗旨,在书中影射强调明王朝的天命正统,留下火种,以期后人“存周续汉”,恢复汉家江山。

以作者们当时所处明清交替之时代,写出一本红楼,留不屈之精神,大约就是他们身为汉族遗民唯一所能做的了。

这也是为何一群人甘冒奇险,也要前仆后继呕心沥血,拼死写下红楼的原动力。

脂砚斋说“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二语便是此书大纲目、大比托、大讽刺处。”正是在提醒看官们莫要忽略书的宗旨,须得牢记汉明之正统,以期在将来,再复汉家之如画江山。

两百多年后,中华同盟会秘密成立。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孙中山、黄兴等革命先驱,高举革命之大旗。“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时代的最强音,再次传遍中华大地,大清两百余年的统治,轰然倒塌!

这一刻,红楼诸先贤,含笑九泉。

红楼一书的真正宗旨,便是如此。所以红楼之中,才有众多的暗喻,才有脂砚斋畸笏叟等人不厌其烦地批注并处处暗示,红楼一书,是特定历史环境下,一群不甘亡国之人用笔墨进行的无声反抗。

刀兵之事,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用文字将反抗奴役之精神,镌刻在世人的心上!

大清朝,最终还是亡了,而且,它灭亡的原因,正是千千万万的中华同胞,所掀起的伟大革命。

......

......

......

从贾宝玉章节开始,通过对原文、脂批等原始资料的步步循证,贾母、贾政夫妇、贾宝玉、甄宝玉、秦钟、秦业等人的身份全部解读完毕。各人之影射,至此形成一个完美闭环,各位看官好好体味,当有所得。

此前作者君已为诸君奉上“情”“事”双线分析法,而目前“完美闭环”亦解析完成,此为向各位附上的另一理论体系——“人物国家论”。

本论核心观点,是贾宝玉影射“国家权力”概念,并由此引申出贾母贾政秦钟等人的指代,并最终追溯出创作团队著写红楼的宗旨。

诸君若持此论再读红楼,过往之部分疑惑,当是摧枯拉朽、雪融冰消,如此方不费作者君解读之初衷。

既然已经谈到了第七回回前诗:

十二花容色最新,不知谁是惜花人?

相逢若问名何氏,家住江南姓本秦。

那么八大山人的另一首诗作也应让大家知晓了,注意诗名,《问香楼》,对比一下“红楼”与“香楼”,很有意思。

十二风流曲曲新,闻香谁是问香人?

若从此处寻花悟,缘起无端堕六尘。

两诗诸君可细细对比一下。

“十二风流”,即是金陵十二钗,第一句说的就是十二钗的十二首专曲,仅此一句,就可证明朱耷与红楼的关联。

第二句中“问香人”与“惜花人”,又为绝妙的对仗,且两诗第二句都是问句,第三四句都是对一二句的回答。

世上可有此等巧合?

就留给诸君自己思索了。

最后,在此真诚祝各位,双节快乐、幸福安康!








下一节的章节名,是个非常奇特的名字,因为要解读的内容,从未有人谈过。大约只有我这个既爱电影、又爱红楼的闲人,才有心思把二者联系起来。

毕竟,接下来要解读的这位女子,红楼作者是用现代电影中蒙太奇方式来刻画的。当然,明代连电都没有,但这不妨碍红楼的天才作者们,在艺术创作中使用解构主义的一些手法。

红楼之奇,有时会超出我们的想象。

请看下节:红楼梦中的解构主义,三次经典蒙太奇手法运用。

(特别提醒:本专栏中不少内容为开创性学术观点,转载、引用本专栏中内容或观点,务必由创作者本人直接同意,并注明转载引用内容出处,版权保护,人人有责)

编辑于 2020-10-09 17:12





红楼梦(小说)



历史



文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560
 楼主| 发表于 2022-6-6 18: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贾政夫妇与秦钟解读上篇(新解红楼二十六)



随狂风去

随狂风去​




176 人赞同了该文章




各位大概有些奇怪,为何本章的题目是贾政夫妇和秦钟,没有关系,暂且先把您的疑虑记下,读完本章,便知究竟。

前文已对贾母和宝玉都有所解读,除他们本身的原始原型外,从“喻事”层面上,贾母是明朝“国家”概念在书中的人格化体现,贾宝玉则是“国家权力”的影射。

那么,贾政,他的身份是否也存在影射呢?

贾政这个谜团,在红学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因为他涉及到对“江宁曹雪芹”父亲身份的判断。

“曹学”之中,对红楼作者,分为两大派。一派是“江宁曹雪芹”作者说,另一派则认为作者是“江宁曹雪芹”的过继叔父曹頫。

两派斗争了很长时间,从民国开始,一直延续到今天。

哪一边都拿不出有力的证据证明,反而在长达数十年的辩论中,各自找出了对方无法解释的逻辑漏洞。

因此缘故,两方对贾政的关注度非常高。对两派来说,“曹雪芹”的爹是谁,这个阵地绝不能有失。

双方的具体争论,在此不多谈,毕竟两方的观点我都不赞同,断代一错,研究的再多,也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罢了。

贾政,字存周,贾母二儿子,贾宝玉亲父,贾府荣禧堂的主人,对外的当家人。

贾政这个人,平常少言寡语、行为端方,在整个家族中,扮演着忠臣孝子、正夫严父的标准儒家士大夫形象。

换句话说,他是一位再典型不过的、传统意义上的儒家君子,也是作者心中理想化父亲的化身。

作为我个人,是比较欣赏贾政的,严于律己、三观极正,修身齐家平天下三项,至少在他的能力范围内,尽力做到了修身。

虽限于资质和环境,难有惊天动地的成就,但世上之人,也并非个个是人中之龙,更多的,还是贾政这样的平常人罢了。

贾政,是有人物原始原型的。

但这个人物原型,在我穷尽史料后,发现原型人物,极可能是两个。

朱耷亲父,朱谋(堇加鸟),爵镇国中尉,为当时江西略有名声的诗人、画家。同时据史料记载,朱耷的父亲,还是位暗哑之人,“美如玉而不能言。贞吉教之作画,都有致”,意思是,他是个哑巴......

朱耷伯父,朱谋觐,爵奉国将军,奉弋阳王祀,掌弋阳王府事。

这位伯父,就比较优秀了,将王府子弟管理的井井有条。史料上讲他“孝友亲贤无出觐之右......力革陋规,孤贫封禄......宗人畏而爱之”,可谓评价极高。

以书中贾政之设定,应是糅合了亲父和伯父的双重形象,最终而成书中严父贾政。

并且史料上单独记载了一点,朱谋觐诗文书画为朱耷亲祖父朱多炡所教授,可见朱耷诗画也应师从于父和伯父,不仅是伯侄至亲,也有师徒之义。

为何我认为教朱耷的有他伯父,因为朱耷亲父“口不能言”,教诗书画技的效果恐怕难尽人意......

前文我讲过贾母原型应是朱耷祖母,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乃是弋阳恭懿王妃,史料上记载她姓叶,是的,叶轻眉的叶。

弋阳恭懿王死后,无嗣,这位叶妃深知王府宗室朱谋觐才干卓著、可堪大用,于是抛开陈规陋见,仿晋怀仁王例,力荐侄子朱谋觐奉王祀,管理王府宗族。

以上,便是对贾政的原始原型的探索,那作为“喻事”而言,他又指代什么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贾政夫人,“王夫人”是怎么回事。

“王夫人”没有名字,尽管是贾政正房老婆,但在书中,依然归入了“不配拥有姓名”那一档。

王夫人这三字,其实和“周瑞家的”、“林之孝家的”之类的称呼几乎是一回事,只是因为是主子,总不能和仆妇一样叫个“贾政家的”,那就不成体统。所以作者在她姓之后,冠以“夫人”二字,以示一定的尊重,贾赦续弦邢夫人,也是个没名字的,差不多同样道理。

王夫人这个名字,可以解释为“王的夫人”,前面讲了贾政的原始原型,这么理解似乎也不算错。但某次看到一个关于曾国藩的笑话后,我调整了一些原有的看法。

曾国藩科举成绩不太好,三甲同进士出身,他有一次调侃左宗棠,出了个上联:代如夫人洗脚。

左宗棠反击,回了个下联:赐同进士出身。意为曾国藩的“同进士”也同“如夫人”一般,如夫人就是小妾。

这个笑话其实一点不好笑,读之味同嚼蜡,我也懒得去考证来源,是真是假也不管它,它的唯一作用,是给了我一个重要灵感。

如果“同进士”能用小妾来类比,那进士岂非就是正牌夫人?

瞬间,我想到了海瑞。

海瑞海青天,传奇人物,他的光辉事迹,大约也不用我多讲,基本上大家都知道。

明代天下第一疏《治安疏》中“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号,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堪称千古神句,现今唯有网友杜撰的“康熙康熙,吃糠喝稀”可稍作比拟。

海瑞除了《治安疏》,其实还有一份奏章,也是神作。

海瑞隆庆四年,担任应天巡抚,任内兴利除弊、整顿吏治。

当然,海青天搞贪官的业务极其过硬,南直隶内官不聊生,有言官愤而上书,告他“鱼肉士大夫”。

以前读书常看到土豪劣绅“鱼肉乡民”,这“鱼肉士大夫”的形容倒是第一次见,也算趣文,读之让人失笑。

一大批人联名上奏,海瑞被罢官。但是,海刚锋海大人岂是好惹的,嘉靖被骂的体无完肤,都只能咽下闷气,何况他人乎。

海大人,发大招了。

他立刻上了一道奏章,名为《告养病疏》,表示大爷我不伺候了,辞官。

此疏之中,奇文再现,“今举朝之士,皆妇人也 ,皇上勿听之可也”。

意思是:朝廷上的这些官吏,全是长舌妇,皇上你不要听他们碎碎念。

满朝文武目瞪口呆,当时的首辅李春芳,已经六十多了,他拿着奏疏对来访的贡士苦笑道:“适见海刚峰疏中谓,举朝皆妇人,我非一老妪乎?惶恐。”

大明神剑,一剑封喉。

我所联想到的,便是这句“举朝之士,皆妇人也”。

海大人长期坚持素食主义,身体倍好,一直活了嘉隆万三朝,在此期间,他便是大明当之无愧的超级流量老生,没有之一。

那是一个海大人买两斤肉给母亲过生,都能轰传天下的年代,何况他骂人的奏疏,从官府到民间,全国人民无不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这封奏疏中将朝堂诸公比作妇人,顿时天下皆知。

常言道:吃瓜群众欢乐多。至此以后,进士与夫人之间的比喻,就成了士大夫阶层的恶趣味。

书中这位“王夫人”,莫非就是作者在调侃“举朝之士”?

联想到贾母和贾宝玉的影射,“王夫人”的名字又这么别致,不无这个可能。

回头再来看贾政,字存周,典故出自《史记》中的“巩存周”。

《史记.周本纪》中:“慎靓王立六年,崩,子赧王延立。王赧时东西周分治。”

唐代司马贞又于《索隐》中注明:“西周,河南也。东周,巩也。”

这个典故的意思是:周赧王时,周朝分为了东周和西周。西周先被覆灭,东周则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前灭亡,东周比西周多存在了500多年。

所以,“存周”二字,常被用于“帝号尚存,国家延续”之比喻,并且是特指华夏为祖源的王朝延续。

这,就是历代以来,“存周”的含义,绝无歧义!

除此之外,南宋遗民方凤,在崖山之败后,写了一首诗,颇有盛名,诗名《哭陆秀夫》。

祚微方拥幼, 势极尚扶颠;

鳌背舟中国, 龙胡水底天。

巩存周已晚, 蜀尽汉无年;

独有丹心皎, 长依海日悬。

此诗乃是为纪念南宋丞相、民族英雄陆秀夫所作。

《宋史.忠义传》中,讲陆相“秀夫度不可脱,乃杖剑驱妻子入海,即负王赴海死,年四十四”,杖剑驱妻子入海,又负帝投海,陆相之决烈,令人扼腕。

注意第三联“巩存周已晚, 蜀尽汉无年”,存周,即是“续汉”!

以清廷所处立场而言,“存周”二字可谓大逆不道,如果有人敢以此为名,你,意欲何为?

我很难想象,如果说红楼是包衣家族的“江宁曹雪芹”所著,他竟然给“父亲形象”的贾政,设定这么一个反意昭然的名字!

这江宁曹府,难道是天地会南京分舵堂口么?

既然“存周”指代“续汉”,那么,贾政的影射含义,范围就缩小很多了,还是与“国家”相关。

原文第二十二回:......(贾政)然后也念一个与贾母猜,念道:“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庚辰双行夹批:好极!的是贾老之谜,包藏贾府祖宗自身,“必”字隐“笔”字。妙极,妙极!】打一用物。说毕,便悄悄的说与宝玉。宝玉意会,又悄悄的告诉了贾母。贾母想了想,【庚辰侧批:太君身份。】果然不差,便说:“是砚台。”

贾政的这个谜语极为著名,不少人都应看到过。它旁边的庚辰夹批“的是贾老之谜,包藏贾府祖宗自身”,是脂批中最重要的批注之一,因为它稍稍透露了一丝贾府起源信息,红学中有专门的论文进行论述。

论文的观点是:这个谜语的谜底是“玉玺”,而曹寅的父亲正好叫曹玺,所以,这条谜语和脂批是证明“曹府论”的重要依据。

有没有错呢?

没有!

从谜语的描述看,猜“玉玺”合情合理。

但是,既然是谜语,那谜底,可不只一个。

如果谜底是“玉璋”呢?

璋者,半圭也,独帝王专配,和玉玺一样,乃皇权象征之物,同样符合谜语中“身至端方、体自坚硬”的描述。

更重要的是,明太祖,大名正是朱元璋,而他,是朱耷兄弟最正宗不过的祖先。

谜语中“虽不能言,有言必应”一句,脂批讲【必”字隐“笔”字】,所以是“有言笔应”。之前讲过,朱耷之亲父,口不能言,是位暗哑之人,贾政的这个谜语,也隐晦透露出朱耷父亲的这一特殊之处。

此谜语中,无论“玺”,或是“璋”的解释,看起来似乎都有道理,但我告诉你,其实第一种解释和江宁曹府搭边,是极其没道理。

是时候说说江宁曹家的发家史了。

曹家的曹寅、曹頫、曹顒等人,经常见诸于各种媒体和网络,但曹寅的祖父曹振彦、父亲曹玺,却很少被提及。

以致于绝大部分人的认知中,明显出现了断层。难道是曹振彦、曹玺等人不重要吗?

不,这两人其实很重要,只是不方便讲罢了。

为何不方便,难道这两位的生平有什么难言之隐吗?

还真有,且听我一一道来。

曹家祖籍辽阳,明初时,祖先曹俊因功封“怀远将军”,世袭沈阳中卫指挥使,世受大明国恩两百余年。

至晚明沈阳大战后,曹振彦和他的父亲曹锡远,一起投降了后金。崇祯七年,曹振彦因工作干的不错,升正白旗包衣汉人佐领,也叫“旗鼓牛录章京”。

“旗鼓牛录章京”是个什么官呢?我大概解释一下。

八旗制度,一牛录含三百户,打仗时每户出一个男丁,300人便是一个牛录。

曹振彦是包衣佐领,管三百户汉民,平常搞生产,算是个奴隶庄头,或者说生产队长。

正白旗属多尔衮,曹振彦是正白旗包衣,算是多尔衮的一个家奴,平常以奴隶身份,随多尔衮出战。

据某些洗地资料,夸曹振彦“在长期的征战中与其主子多尔衮建立了较为亲密的感情”,呃,做包衣奴才还做出了自豪感和荣誉感,也是没谁了。

1645年,多尔衮率军南下,进攻南明弘光政权,曹振彦和其子曹玺随军,功劳甚著。至于是什么功,明末清军在江南做的一些事,不说大家也知道。

1649年,姜瓖在山西大同起义反清,遥奉南明政权为正朔,多尔衮令清军进攻,曹振彦父子亦在军中。

清军很快镇压了起义,而大同城破后,发生了震惊天下的屠杀,史称“大同之屠”。大同城及周边府县之官民,尽被屠尽,人数至今不详,只知大同城内,最终活下来5个人。

曹振彦父子因参与屠城功劳巨大,父子均被大赏,曹振彦直接由包衣奴才升迁为流官,任职山西吉州知州,后任大同知府。

曹玺被破格提拔为正四品二等侍卫,入职皇宫,其妻孙氏后来成为康熙奶娘。

因孙氏喂奶有功,曹玺又在大同证明了自己对大清的忠诚,遂安排肥缺江宁织造,同时暗负任务,为清廷侦知江南汉民谋逆不法事,换句话说,是特务。

就曹家这和洪承畴、范文臣都有一拼的背景,说曹家子孙能写出《红楼梦》,能把贾政命名为“存周”,能大谈“耶律雄奴”和“姽婳词”,真真能让人笑掉大牙。

欺我中华民众民智未开乎?

某些人会说,那是曹家祖上干的,和“江宁曹雪芹”无关。的确无关,只是,这世界无论如何变,人始终有一样是不变的,就是他所在阵营的立场。

江宁曹家的立场,是清还是明,不言而喻。

并且,古人最大的不孝,就是否定自己的祖宗,尤其是先祖出生入死,为子孙后代带来荣华富贵,子孙们更不可能这样去做。

所以,贾政这条谜语的谜底,只能是朱元璋名字中的“玉璋”。明朝本身也是汉族驱除蒙元后后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它的存在,即为“存周续汉”。

因此贾政,影射的也是明王朝的“国家政权”,作者将贾政姓名取名为“政”,也同样说明了这个论断。

看官们肯定要问了,贾宝玉是影射“国家权力”,贾政也是影射“国家政权”,这二者不是重复的么?

不重复,因为接下来还有一位重要人物要解读,讲清楚,便知道了。

请看下节: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贾政夫妇与秦钟解读下篇


(特别提醒:本专栏中不少内容为开创性学术观点,转载、引用本专栏中内容或观点,务必由创作者本人直接同意,并注明转载引用内容出处,版权保护,人人有责)

编辑于 2020-10-09 17: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560
 楼主| 发表于 2022-6-6 18: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贾母鸳鸯解读下篇(新解红楼二十五)



随狂风去

随狂风去​




182 人赞同了该文章




上文给出线索,看官们大约心里已对贾母“身份”有了些许猜测......

那么,“灶君诞”究竟和贾母生辰有什么关系呢?

灶君,也称灶神,又称“灶王奶奶”,古代汉族特有的神衹。

玉皇大帝封祂的职衔是“九天东厨司命太乙元皇定福奏善天尊”,专管人间烟火,为一家一族祸福富贵之所系,是为“家族之神”。

贾母老人家整日间高乐,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即使后来贾府穷极,几十两银子的宴席也不曾断过,和灶王奶奶一比,好似还真有那么点意思在内。

只是,在我的解析中,对于捕风捉影之事,一贯是摒弃的。

作者君解读红楼,讲的是证据,这条原则自首文发出开始,就从未变过。

这条线索一定另有玄机!

灶神的诞辰是每年八月初三,作为中华民族千家万户的家族之神,在祂身上,每年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日子——请灶神。

“请灶神”的日子,是在每年正月初四,以保佑全家上下来年消灾降福、富贵平安。此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一直保存到今天。

至于明清时期,那更不用说,“请灶神”无论在官方还是民间,都占有重要的祭祀地位。

那么,正月初四有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呢?

有!

1368年正月初四,这一天,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国,国号:大明!

朱元璋选在正月初四这一天登基建国,有两个原因。

第一,这一天是整个汉民族请神的日子,是个良辰吉日,要请的神仙就是前面说的灶神,是当时官方和民间共同的重要节日;

第二,宋太祖赵匡胤也是在正月初四,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大宋。

大明初建时,朱元璋最初想法是明继宋统,打出旗号乃是“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钱谦益《国初群雄事略》中对此有详细记述。

法统继承是极重要之事,涉及到新政权的合法性问题,只是后来因种种现实因素,朱元璋才遮遮掩掩改成继元制,我暗戳戳猜测他估计是为了元朝前所未有的庞大领土之故。

朱元璋死后,大批大臣们跳出来,否定元朝,继元还是继宋,这在明代也是个热点问题,士大夫们吵吵了几百年。

无论如何,正月初四,是大明建国的日子,以我们今天的观念来看,这一天是明朝的国庆节。

由此可推,贾母指代的,非是“灶君奶奶”,她的寓意,正是大明国这个国家。

贾母,是为大明江山社稷在书中人格化的体现。

作者于书中暗伏隐线,先是提醒读者“巨眼”注意贾母生日“八月初三”这个具体日期,此日期同样是“灶神”生辰,而国家臣民们“请灶神”的日子是正月初四,这一天,正好是明朝立国之日。

若说是巧合,也未免太巧,一年365天,偏偏两个日子都能对上,这就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了。

证据也不只生日这一项。

癸酉本中,第八十三回,甄宝玉送玉,前文解读为大明北方正统朝廷被毁,“送玉”指代国权的转移。

而甄宝玉离开贾府后短短一两日,贾母便突然病重,随即药石无效、撒手人寰。书中时间如此巧合,可见贾母之死,也是影射着大明国家的灭亡。

再有,前面有讲宁国府为明朝朱棣帝系,荣国府为朱权宁王系,贾母身为荣宁二府老太君,地位最高,也暗指她为大明国的人格化身,在儒家思想体系里,“国家”的概念,高于君王。

她的两个亲孙子,贾珠和贾宝玉,都指代“国家权力”,两相对照,这个设定也是相得益彰,极为恰当。

知道诸位要问贾政影射什么,此处先不讲,留待专解贾政时再说,贾政身上的谜,一点不比贾母贾宝玉差。

回过头来,再看鸳鸯。

鸳鸯作为贾母的贴身婢女,代为处理贾母一应事务,而贾母又影射的是大明国,那明朝廷中日常处理国事的又是谁呢?

是内阁,准确地讲,是内阁首辅!

这里必须得讲讲明王朝的权力架构体系了,以便大家更容易理解后文。

明王朝顶层权力,是一分为三的。分别掌握在皇帝、内阁和司礼监手中。越到明王朝后期,这种权力分配的特点就越明显。

各地督抚奏章递到京城,先是内阁“票拟”,即用“小票墨书”,在奏章上附上内阁的处理意见;

接着“票拟”的奏章递送至皇帝,皇帝先看内阁意见,再予以批复。

如果内阁的建议符合皇帝想法,用朱笔提个“准”字,如果皇帝有自己的考虑,则会用朱笔详细回复,以指示内阁办理。

以上方式,称为“批红”。

由此可见,“票拟”和“批红”,实为明帝国两项最高国家权力,没有之一。内阁每天的工作,就是“票拟”,皇帝每天的工作,则是“批红”。

帝国很大,每天发生的事情很多,各地光总督、巡抚、布政使一级的人都有上百个,再加上近千的京官,其中不少还是都察院御史这类超级喷子,还有宗室、勋贵、武将各种官吏。

所以帝国每日各种各样的奏章车载斗量,皇帝也是人,根本吃不消这么大的工作量,看都看不过来,更别说批复了。

于是司礼监应运而生,承担一部分披红,分担皇帝的工作压力。

勤快点的皇帝,比如崇祯,尽量多干活,司礼监的权就稍微小些;遇上懒一点的,比如正德、天启,几乎所有批红权都委给司礼监,那领班太监的权力就大得惊人,几乎等同于皇权,明代大太监如刘瑾、魏忠贤就是这么产生的。

但实际操作上,无论皇帝多么勤快,至明中后期,内阁和司礼监所处理的国家事务,还是占了绝大多数,皇帝亲自批红的,只占极少数。

对明王朝这样幅员辽阔的中央大帝国来讲,就算某地发个小型水灾,哪里又抗税了之类,都属鸡毛蒜皮之事,皇帝大人看都懒的看,由内阁和司礼监处理就完事。

而在贾府内院,权力架构也大致如此。鸳鸯就似内阁,王熙凤则似司礼监,互相牵制协作,共同处理贾府具体事务。

以前讲过凤姐儿影射的是魏忠贤,换到此处,也正好对应。红楼作者之笔,实有神鬼莫测之能,隐藏布局之深,令人叹为观止。

那么,大明历代那么多首辅,鸳鸯她影射的是谁呢?

这得从癸酉本中找答案。

基本上读过癸酉本的,有三不爽。

一不爽文字枯燥乏味;二不爽宝钗嫁给贾雨村为妾;三不爽则是鸳鸯诬陷抗敌有功的小红,致使林黛玉误杀小红,悔恨之下自尽身亡。

鸳鸯前后的大幅转变,确实让读者有些想不通。

但我要说的是,鸳鸯诬陷林红玉,其实正是人性受到真正考验时的正常反应,雪芹之笔,写下的正是人性的复杂之处。

纵观红楼全书中的主要角色,没有哪个是完美无缺的。每一个人,善中有恶,恶中有善,人心中的光明与黑暗,有时就在一瞬之间。

红楼原名“风月宝鉴”,正面照出来是美人,背面照出却是骷髅,作者正是要说明,此书是面镜子,照出了人心中的善与恶、正与邪。

鸳鸯前面的“善”,后面的“恶”,前后形成鲜明对比,这正是全书“宝鉴”之作用,红楼没有完美的人物角色,鸳鸯也不例外。

黛玉杀林红玉,已知是影射崇祯杀袁崇焕,中间起到关键作用的鸳鸯,她,究竟是在影射谁?

尽管一直想避开袁崇焕的话题,不愿陷入争论之中,但终究还是避无可避,袁崇焕之死,看来真的要给大家好好聊聊了。

原来在元春那一篇时说过,袁崇焕此人,是关键历史节点的关键人物。他的命运,非他自己所能掌控,他之生死,与历史大势紧密相关。

即所谓:时势造英雄也。

但是,时势不仅能造就英雄,也能天发杀机。

如果他在明与后金的大战中胜了,那他就是民族英雄、擎天巨柱;反之,他败了,那就必死无疑,因为,无论国家还是民族,都承担不起他失败的后果。

袁崇焕,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蓟辽总督,兼督登、莱、天津军务。

换个通俗易懂的说法,袁督师是大明国防部长兼北方战线总司令,战区管辖范围包括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北部、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这地盘有多大,诸位在地图上看一眼就知道。

袁督师大约每年花600万两军费,天启六年明朝岁入正好600万两......这个数字意味着全国上下,基本上都在勒紧裤腰带支持袁崇焕,如果没有辽饷、关银等收入撑着,估计大明朝当时就得玩完。

崇祯一登基,立马召见袁崇焕,无他,袁督师此时名气太大了。天启六年宁远大战,袁督师取得辉煌胜利,极其耀眼,崇祯还在当御弟时,便是袁督师的小迷弟。

崇祯召见袁崇焕这段,便是著名的“平台召对”,网友们戏称为“平台浪对”。

明清时帝王与大臣见面,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大朝会,通常在每年元旦、冬至举行,会上不处理政务,更似一种仪式;

第二种为御门听政,就是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常朝”;

第三种称为“召对”,乃是皇帝就某项国策单独问政于大臣,规格很高,做臣子的一般将“召对”视为极大的荣耀。

比如申时行在万历朝当了近十年首辅,一共被“召对”九次。致仕之后,他把这九次召对详详细细、事无巨遗地记录下来,还取了个名字,《召对录》。

申时行在《召对录》序言中,先把万历和自己吹了一通,什么“隆古圣哲,都俞一堂”,“宣室召问,柏梁和歌”,就差说君乃尧舜,臣为周吕了。申大人脸皮,还是有点厚的,当然,脸皮不够厚的人,估计也当不了首辅。

“召对”已经很高档了,比“召对”更高级的,就是“平台召对”。在“平台”这个地方进行“召对”,在明清两代中,有极其重要的政治意义。

袁崇焕这次大家都知道,在清朝,也有过一次重要的“平台召对”。

1838年,道光皇帝于平台召见林则徐,以帝王之身,亲自安排林则徐入宫的交通工具,每次召对,都吩咐给林则徐垫上毡垫。

召对结束后,林则徐即任钦差大臣,入广州查处禁烟。1839年,虎门销烟,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

每逢国家危难之时,“平台召对”就会现身,就会有人临危受命,带着君王的支持,满朝文武和天下万民的期望,奋力去挽天倾于既倒。

只是这“平台召对”似乎有点不太吉利,每一次事都没怎么办好,也不知为什么。

按史料记载,崇祯在平台见到袁崇焕,这段过程我也不知道怎么去形容,基本上袁崇焕说什么,崇祯就信什么。

比如“五年平辽”一类的大话,比如袁崇焕要钱要权,崇祯一律深信不疑再加全力支持。大约类似于现在的粉丝见到了爱豆,反正爱豆说啥都是正确的。

总之,一场庄严肃穆、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平台召对”,被俩人搞成了粉丝爱豆平台见面会,对此我也是无力吐槽。

好罢,权给了,钱给了,人也给了,下面就要看袁督师的了。

咱就不说啥“五年平辽”了,我们都知道你是欺负粉丝崇祯不懂业务,说点好话“聊慰上意”,只要守好山海关,拒敌于国门之外,那也不枉全国人民省出口粮支持你,守住了,也是大功一件。

偏偏袁督师他没守住.....

1629年十月,天寒地冻的日子,东北老林子里估计日子不好过,10万后金军跑了几千里,绕道内蒙古,击败袁崇焕增援军事重镇遵化的四千关宁铁骑,一战而下,从河北撕开明朝防线,破墙入寨。八旗骑兵如水银泻地般散入华北大地,主力则直逼北京。

平津告急!京师告急!大明告急!

明朝建国以来第二次北京保卫战爆发,史称“己巳之变”。

遵化既下,面对八旗骑兵,华北平原再也无险可挡。仅仅破口二十天后,后金军兵临北京城下,北京攻防大战开始。

受益于近年来袁崇焕问题的升温,这一战连边边角角的史料都被找了出来,整个过程早被网友们扒了个干干净净,这里我就不再赘述了,想了解的可自己找来看。

明朝北京城周边,乃是帝国北方精华荟萃之地,人口密集,财富众多。

这一下皇太极跑进来,烧杀抢掠,北方糜烂。数百万人流离失所、难以计数的天量财富被破坏和掠夺,京师北京城亦被包围。

这罪过,就算崇祯下罪己诏,也担不起,满朝文武,除了蓟辽督师袁崇焕,恐怕也没人担的起。

同时,崇祯对袁崇焕也产生了怀疑,你咋就不拦截后金军呢?

不仅崇祯怀疑,即使三百多年后的今天,这事还是说不清。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中的看法是:袁崇焕担心野战难以取胜,欲靠北京坚城以拒敌,避免浪战白白损耗兵力。

这个推测应该是正确的,因为翻开袁崇焕履历,你会发现,袁督师他真的只会守城.....

宁远大捷,便是典型的守城战。

袁崇焕的遭遇深刻地揭示了一个道理,如果手艺没学全,关键时刻掉了链子,是要悲剧的。

我前面就讲过,关键历史节点的关键事,不能坏事,否则,无论国家还是民族,都承担不起失败的后果。

袁崇焕没守住,导致后金军进入富庶敏感的京畿地区,赤地千里。这锅,只能他背,锦衣卫迅速出动,袁崇焕,下狱。

下狱归下狱,崇祯又没说要杀袁督师,粉丝对爱豆嘛,总是比较宽容的。我们要理解崇祯此时只是一个十八岁的年轻人,而且长于深宫,当皇帝前,也没见过啥大场面。

很快,各路勤王兵马赶到,后金军一看不妙,带着抢来的人口和财富,迅速撤退。要问皇太极和满洲军事贵族们此时有没有逐鹿天下的心思,那是没有的。

这次入寇,本质还是东北那地儿太苦寒,吃饱穿暖不容易,后金的根本目的,就是抢点生活用品过日子罢了。

明末小冰河时期,明朝北方和后金,其实都是苦哈哈,区别只在于,明朝这边还能喝稀饭,后金那边,连稀饭都喝不起。

后金军退了,摆在崇祯和大臣们眼前的第一件事,就是袁崇焕该怎么处理。

杀了,崇祯有些不忍,粉丝杀爱豆,这是很大逆不道的。

袁崇焕在军中也素有威望,实话实说,关宁军其实就是袁家军。袁崇焕三大心腹之一的赵率教,虽然已在“己巳之变”中战死,但另两位祖大寿、何日纲还在,如果杀了袁崇焕,关宁军还肯不肯拼死作战,那就真的要打个问号了。

不仅如此,袁崇焕两榜进士出身,在朝中并非光杆司令,同气连枝的同年、门生也不是吃素的,他还抱的有大腿,他的恩主,乃是当时内阁大学士钱龙锡。

但是,八个月后,袁崇焕,凌迟处死。

从袁崇焕下狱到处死,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史书一直语焉不详。

黄宗羲说,当时刚刚入阁的周延儒和即将启用的温体仁,为扳倒挡在前面的钱龙锡极其党羽,诬陷袁崇焕“通虏谋叛”,才致崇祯最终下决定,杀了袁崇焕。

这一说法有没有根据呢?

还是有一些。

清代诗人张鉴《蝇须馆诗话》中,有一篇《温体仁家书》,温体仁在写给弟弟的信中自承其事。

节录一段。

......崇焕之擒,吾密疏实启其端,此亦报国之一念也。

......后金入犯,皆繇袁崇焕以五年灭虏欺皇上。而阴与华亭奸辅,临邑罪枢,密谋款敌,遂引之长驱,以胁城下之盟。及敌逼潞河,华亭犹大言恃逆督为长城,奸党交口和之。吾不得不密疏特纠,以破群欺。及逆督既擒,奸辅胆落,复挑祖大寿引兵东行,以为怙逆地。吾不得不再疏以坚圣断,两疏俱留中,故不抄传。

不得不说首辅就是首辅,一封家信都写的惊心动魄、文采飞扬。

信中“华亭奸辅”,指的内阁大学士钱龙锡,“逆督”则指的袁崇焕,密奏中袁崇焕罪名是“临邑罪枢,密谋款敌,遂引之长驱,以胁城下之盟”,简单点说,就是“通虏谋叛”。

袁崇焕于崇祯二年十二月下狱;

半个月后,周延儒入阁;

温体仁崇祯三年六月入阁;

崇祯三年八月,袁崇焕被处死。

从这个时间线看,袁崇焕之死,周延儒和温体仁大约是脱不了关系的。

无论他们是为了扳倒钱龙锡一党也好,还是真的认为袁崇焕通敌叛国也罢,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后人之中,不少人认为是他俩联手诬陷了袁崇焕,致使崇祯自毁长城,误杀了袁崇焕。

很显然,红楼作者便是秉持这一看法。

周延儒和温体仁,二人在钱龙锡致仕后,紧接着便相互缠斗不休。

先是周延儒成为内阁首辅,做了半年不到,温体仁扳倒周延儒成为首辅,任职大约七年,然后倒台。

崇祯十四年,周延儒复起,再度担任首辅。两人来来回回、夹缠不清,是以,红楼作者以“鸳鸯”名之。

癸酉本中,鸳鸯诬陷小红,导致小红被林黛玉误杀后,整日里惶恐不安,便逃离大观园,到一处尼姑庵栖身。王熙凤魂魄偷下凡界,见到贾府惨样,怒从心头起,便去找鸳鸯算账。鸳鸯一见凤姐儿,吓的不知所措,在凤姐逼令下,自缢而死。

那周延儒,自重新任回首辅后,于崇祯十六年,谎报军情,被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侦知,密报与崇祯。崇祯大怒,勒令周延儒自尽,籍没其家,周延儒自缢身亡。

鸳鸯,其实正是影射周延儒和温体仁。

写到此处,还有一处未解,为何书中有两次影射崇焕之死的情节?

一次是元春,一次是小红,作者为何独独对袁崇焕如此青睐?

原因其实不复杂,袁崇焕的粉丝不止崇祯一个,他的粉丝中,还有一位也是赫赫有名,吴梅村。

吴梅村曾经写过一本书,书名《绥寇纪略》,是研究明末清初这一时期的重要史料。

此书是历史文献中,首次提到“关宁铁骑”这个称呼,书中没有直接表述对袁崇焕的评价,但其内容中,却对“关宁军”持正面认可的态度。

明末清初的士大夫阶层中,对袁崇焕持正面观感的人极少,绝大部分人都认可朝廷决议,认为袁崇焕通敌卖国,但有个人,却一直在为袁崇焕说好话。

此人叫作谈迁,明末清初著名史学家,著有一本500万字的编年体明史《国榷》,署名“江左遗民”。这本《国榷》,在清朝永无出版的可能,但谈迁依然呕心沥血写了,吴晗称他为“爱国历史学家”。

《国榷》一书,是当代历史学家研究明史的最重要资料之一。谈迁的书,虽然在清代无法刊印,抓住就是杀头的罪名。但是,他的《国榷》却在三百多年后的今天,真正发出了璀璨夺目的光芒。历史,终究给了谈迁一个公正的评价。

谈迁在这本书中,谈到了袁崇焕,认为袁崇焕是有功于国家的,整体上对袁崇焕持正面评价,袁崇焕中了“反间计”的说法,也是在此书中首次提出。

所以,谈迁是明末清初极少数挺袁派之一,且是重量级的。

而这位谈公,恰恰是吴梅村的至交好友,二人交情不是一般的深厚,直到今天,还有专门论述二人友谊的论文......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谈迁的史观,定会对吴梅村有所影响。

论语早已有言:道不同不相为谋。古之士人交友,讲究观念一致,只有双方基本价值观和认知趋同,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好友。其实,当代社会也是如此。

所以,红楼梦中吴梅村在影射袁崇焕时,表露出的某些正面看法,实属正常。并且从他挺袁这点来看,也反证出吴梅村深度参与了红楼梦的创作。

特别申明一点,关于袁崇焕的争论,很大。文中提到的各路史观,仅是就事论事,不带任何倾向,对于袁崇焕的评价,须由各位看官自行作出。对红楼梦,我有观点,而且观点明确,但对袁崇焕,我没观点。

贾母和鸳鸯的解读,就此告一段落。

贾宝玉和史太君,都已有所解读。那么贾政,他又是谁呢?贾政夫人,王夫人又有什么含义?推而及广,秦钟他又是谁?

请看下节: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贾政夫妇与秦钟解读上篇

(特别提醒:本专栏中不少内容为开创性学术观点,转载、引用本专栏中内容或观点,务必由创作者本人直接同意,并注明转载引用内容出处,版权保护,人人有责)

编辑于 2020-10-09 17: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560
 楼主| 发表于 2022-6-6 18: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析《 红楼梦》 中的电影表现手法


析《 红楼梦》 中的电影表现手法

红楼评论

《 红楼梦》 “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在世界文学史上,立起了一座丰碑。自此,红学研究也沸沸扬扬,宣久不息。其涉及角度之多,面度之广,也颇叹为观止。但却很少有人从电影的角度来研究、分析《红楼梦》 。长久以来,这部经典之作便被拒于电影研究之外,就在这无力与拒斥之间 ,我们同时也丢弃了宝贵的东西。早在18 世纪就已被曹雪芹运用得驾轻就熟的创作方法,在我们当今的某些影片中,却显得幼稚、可笑,如仅以遗憾概之,未免轻描淡写了些。

自乔托· 卡努杜的《 第七艺术宣言》 之后,电影即作为后于文学、戏剧、绘画、诗、音乐、建筑的独立的第七艺术得到承认。但这种独立性只是相对而言的。其实,世界上并没有任何事物是绝对独立、自生自灭的,电影也不例外。它的产生固然建立于科技发达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之上,但同时,也与文学、戏剧等别类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仅就文学与电影而言,人们常道文学是作家用笔书写的文字语言,而电影则是电影制作者用摄影机书写的形象语言。其实,细究起来,笔和摄影机对于驾轻就熟的作家与导演来讲,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只是操作程序的不同而已。再者,一部小说,对于读者来讲,首先接触的是文字,然后才通过大脑的联想转换为形象。而电影创作则正好相反;他们直接用形象作用于观众。但大家公认几乎没有一位作家是通过脑内空空的文字康抹,便能创作出有血有肉的人物来的,他们无不是与作品中的形象耳鬓厮磨,同床共枕之后,才浑然流于笔端的。这也正是电影导演的构思创作过程。因此那些热衷于电影与文学、电影与戏剧的关系的讨论,如果仅就纠偏来讲,还有其争论的意义。如果想为了说明电影之独立性,电影要彻底摆脱文学、戏剧,则实无争吵之必要。事实上,我们更应该为点影没能更好地借鉴文学、戏剧的某些创作手法而作些讨论。



仅就电影语言的语法来讲,其实和中国的文字语言语法极为相近。或是电影不自觉地承袭了文字语言语法的某些规范。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完整的、电影理论论述电影语言的语法规则,而仅就一个镜头段落,或就一个语义段落来讲,由于包含的内容相对少些,如十个镜头组成的一个语义段落,把所有的远、全、中、近、特景、切、划、溶、叠等技巧包括进去,终究能归结出固定数量的镜头组合,在这些固定数量的镜头组合中,我们便能比较出每个组合在整个数集中所占的优略位置,进而总结出在表达该语义的最佳的镜语语法。这本身已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工程,如再扩延到喜、怒、哀、乐,生死离聚等不同的语义层,再由不同的语义层扩展到影片的整体效果,我们几乎无从着手,这恐怕也是电影语法一直不完备的原因。而现代的电影理,论,如电影符号学正向这种定性的方向发展。无论这种定性的研究有无必要,但电影语法如同文字语言语法一样,有一种倾向性的原则是肯定的。虽然不像主、谓、宾一样简单,但实质上的思维方式却是相通的。

《 红楼梦》 第二十五回《 魇魔法姊弟逢五鬼  红楼梦通灵遇双真》 中有这样一段:

那道人又是怎生模样

一足高来一足低,浑身带水又拖泥。

相逢若问家何处,却在蓬莱弱水西。

这首诗是要说明一个拖泥带水的和尚住在蓬莱弱水西。而这种工整、对仗的组句方式,词与词、句与句间的联接结构,不仅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意图,而且读起来也比较有趣。即它遵循了文字语言语法的基本规范。我们再看怎样用电影形象语言来表达这个意图。我们尽量把可能出现的镜头罗列出来:

和尚的远、全、中、近及各部分的特写镜头。

蓬莱仙山的远、全、中、近、特镜头。再加上推拉摇移的拍摄方法,切划溶叠的不同组接方式,我们从这所有的组合当中,便能送出一些比较合理、又符合电影规范的组合来。如:

全   摇移    蓬莱仙山,山中的寺庙。

全   跟      和尚一瘸一拐地走。

近           仙山,寺庙。

特           沾满泥水的脚。

近           跟和尚进入寺庙,开门。

近            和尚在寺庙里。

同样的内容,我们还可以用一个镜头,经过推拉摇移的处理表示出来。当然,着重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如要展现蓬莱仙山的扑朔迷离,我们可以把从不同角度拍来的仙山镜头做不同的剪接,如要展现和尚的姿态,我们同样可以从不同的仰俯角度进行拍摄,可得出不同的效果。这样累述的目的,并不在于说我们非要去做这项庞大的工程不可,而是在于阐述电影与文学的相通性,更进一步说,我们可以从文学的瑰宝中,吸取能运用于我们电影创作的某些东西,尤其象《红楼梦》 这样经久不衰的作品,更应被我们的影人所重视、借鉴。因为大家并不否认,不同事物,不同时间,不同地域的美,有其相差异的地方,但也有其相通的稳定性。索绪尔的语言学已被运用于电影理论的研究中,这便是一个强有力的证明。虽然现在的理论与创作并不同步,甚至完全脱节,但正确的理论最终会指导实践。

电影虽然做为第七艺术已得到承认,但它并不是完全超越于文学艺术之上的孤立的存在,而是处于皈依与超越之间,即有其自身的独立性,又皈依于文学艺术的某些方法和规范。关于这一点,会越来越为人们所明白。



" Montage " ,即蒙太奇,向来被认为是电影所独有的东西,但在下面的分析中,我们会发现,即便是生于18 世纪的曹雪芹,也早已在《 红楼梦》 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某些近似于蒙太奇的思维方式。也即是说,电影是在承袭世界文学艺术精髓的基础上发展的。

蒙太奇一词,最初来自法语“Montage ”的译音,原为建筑学用语,有“构成、装配”的含义,仅从蒙太奇的来源来看,把它据为电影所独有,则是不太恰当的。在电影界,向来对蒙太奇的定义纷繁复杂,没有统一定则。而且蒙太奇的岑展也经历了几个阶段。罗慧 生曾把这几个阶段分为:叙述蒙太奇阶段,艺术蒙太奇阶段和思维蒙太奇阶段。其实,在电影初创阶段,自卢米埃尔和梅里爱不自觉地分切镜头始,就已经有了隐在的蒙太奇,只是他们不自觉而已。后经勃菜顿,芳森学派的发展,到格里菲斯则开始自觉地运用蒙太奇,只是限于技术上的应用,还没有发展到思维的水平上。到20 年代,苏联的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两位电影大师才把电影蒙太奇发展成一种美学,在思维的高度上来研究、运用蒙太奇,这才在真正意义上建立了蒙太奇理论。于1925 年拍摄的《 战舰波将金号》 里那个著名的敖德萨阶梯段落中,爱森斯坦精妙的蒙太奇剪接得到世界的承认与震惊。此后蒙太奇在苏联又经历了被完全肯定和完全否定的过程,在不断的纠偏、发展中,爱森斯坦的论文《蒙太奇1938 》 ,才比较客观、公正地评价了蒙太奇在电影中的地位:“在那既不认为Montage ‘没有什么’,也不认为它是一切的此刻……, 我们的确应该重新地、坦率地来探讨一下蒙太奇的问题。”他又指出:“蒙太奇思维是与整个思维的一般思想基础分不开的”(《爱森斯坦文集》 ,中译本第258 页)。早在爱森斯坦的《 蒙太奇1938 》中,他就对普希金的诗做了蒙太奇的分析,可见,在爱森斯坦时代,便已清楚地意识到电影与文学思维的相通之处。的年代,兴起于法国的纪实美学学派,提倡的长镜头和景深镜头理论,一直被电影界当作蒙太奇的对立面。其实二者之间并没有绝对差别,只是把镜头之间的蒙太奇思维推置到了镜头内部:短镜头的分切变化和长镜头的场面调度,只是形式上的差别而已(这里又涉及到把什么看做电影语言单元的问题,有待研究)。故分析问题时,不应只停留于形式上的同异,而应透过表面的差异,深入到形式背后的思维本质。在对待电影与文学的关系问题上,也应采取同样的态度。

其实,所谓蒙太奇,即指镜头之间或镜头内部的连接方式,推广开来,还有画面与画面,画面与声音,声音与声音之间的连接方式,而且它不是电影所独有的,几乎涉及到各个艺术门类。在《红楼梦》 《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醒曲演红楼梦》 一回,金陵十二钗的判词中,便已隐寓着曹雪芹的精妙的蒙太奇思维。

宝玉便伸手先将“又副册”厨开了,拿出一本册来,揭开一看,只见这首页上画着一幅画,又非人物,也无山水,不过是水墨滃染的满纸乌云浊雾而已。后有几行字迹,写的是: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残。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诲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这首判词里包含着几种蒙太奇方式,首先是声画结合的蒙太奇。试想乡画面表现出一片乌云蚀雾,遮天蔽日,同时旁白道出:“霁月难逢……多情公子空牵念”的判词,即使我们观看时不做深入思索,也能很明显地推断出画面所喻示的人的污浊与隐恶的处境。这是一种象征式的蒙太奇手法,用自然景物来比喻人物处境艰危。另,仅就声音之间,也存在着一种隐喻的蒙太奇思维方式: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中,用霁月点“晴”,用“彩云”点“雯”,词语之间的这种连接方式,:便活脱产生一个“晴雯”的含义。这也正如爱森斯坦所言,镜头相连接产生的含义并不等于两个镜头含义之和,而是等于两镜头之积,即AB ≠A + B = = A xB 。曹雪芹这首判词中语言文字的运用,又何尝不是如此。

在该章的另一首判词里,蒙太奇思维则运用的更加明显。

……拿起一本册来,揭开看时,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

根并黄鸽一芸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在这首判词里,不仅画面间,而且词与词之间,都运用了蒙太奇思维。

在同一画面中,结构着一株桂花,下面池沼,水泥干涸,莲枯藕败几处景物,这是一种镜头内部蒙太奇。每处景物,又有自己的寓意。桂花暗指夏金桂,莲暗指英莲,这样几个景物在同一画面中结构在一起,便产生了英莲最后莲枯藕败的凄残意境。而在后面的书中:根并/荷花/一茎香相连接,则改变了原有这几个词的含义,产生了含义之积,暗喻香菱即是原先的英莲。“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其中的“两地”生“木”,则产生出“桂”的含义来,绝妙而又隐密地道出了夏金桂与香菱的关系。按此推来,香菱应是被夏金桂迫害致死。

我们再以同样的方法,分析一下另一首判词。

… … 再去取正册看,只见头一页上便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言词,道是: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画面中展现的两株枯木,木上玉带,一堆雪,金簪,看似四个孤立的景物,然而一经组合在一起,便产生了惊人的艺术效果和含义。在这种不宣自明的方式中,林薛两钗便跃然于我们面前。更值叹服的是,曹雪芹不仅运用了景物之间的象征手法,而且即使字词之间,也都有一种蒙太奇思维在流动。双木则成林,林上玉带,通过组字谐音转换,当属林黛玉,而雪与薛谐音,金簪自是宝钗,于是薛宝钗又于字里行间流溢出来。18 世纪的曹雪芹根本不可能知道后世还有一个蒙太奇的术语,但他却早已于他的作品中精妙地运用了这种思维方式,即使我们今天的影人,恐怕也很难赶及曹公的绝妙猜深。

仅就《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一回,共书十四首判词,首首都是极其精当,我们仅试析三首以为例,旨不仅在于拆叙曹公于其中的蒙太奇思维方式,而更在于提醒影业中人,电影作为一r 愁艺术,可以具有自己的独立性,但不可能独立。而且对于电影这个后生的艺术而言,向古典文学、绘画等艺术门类借鉴的东西不是太少,而是太多。而且还有许多别类艺术中的创作手法,我们还没有掌握过来,并很好地运用于电影创作。同时也提示红学中人,是否应放开视野,跳出纯文学的圈子,不妨从电影、建筑、园林、绘画等多重角度重新审视一下《红楼梦》 和曹雪芹,或许会有新的突破。

同样的分析方法,可以运用于《 红楼梦》 中的许多章节,尤其在诗词中,应用得更加明显。有兴趣者不妨一试。如书中著名的葬花词一段: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站扑绣帘。

……

柳丝榆英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曹雪芹没有直接表露林黛玉自怨自怜的悲苦心情,而是借用飞花柳絮,梁间燕子无情,风刀霜剑,杜鹃无语,冷雨敲窗等画面,把清高孤苦的林黛玉烘托出来,使感情表达铮婉约而意蕴无穷。这样以景写人,以物喻情的比喻,象征式的蒙太奇思维方式,在全书中可称俯首皆是,这里不再一一赘述,而求以一悟十,以十悟百,以百归一的灵透,才是我们分析的意义之所在。



人物性格的刻画,可说是电影制作的中心,一部好的影片,总是力图以活灵活现的、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取悦于观众,并达到与观众的认同。虽然道理讲起来很简单,但真正制作起来非常困难。谢晋执导的影片《牧马人》 获得成功,很重要的原因取决于他对人物形象的精细刻画和把握,注意抓住细节,于精练简洁之中,便勾勒出鲜明的人物形象。郭骗子虽然在影片中戏不多,但却用特有的言行,把这个善良、幽默的牧民形象刻画出来。如郭骗子在大字报上撒尿,把“勒令”读成“勒今”,忙着给秀芝找人家,当他把秀芝带给许灵均,许灵均不知所措地说:“你这玩笑开得大了!”时,郭响子却说:“开什么玩笑,你不能马虎!”然后从口袋里拿出鲜红的结婚证,放到炕上说:“这是法律,法律你懂不懂?”通过这个人物特有的语言和行为细节,把这种在异常年代的奇特的婚配形式描写得淋漓尽致。而且郭骗子这位在十年中被扭曲的,但纯正、善良的牧民也被刻画得生动鲜明,深受观众的喜爱,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因此紧紧抓住人物形象,从各自不同的角度,用婉约的表达方式,使人物跃然于观众面前。这比直露地说教,或硬塞式地灌输给观众,高明得多。曹雪芹在《红楼梦》 中人物刻画百人之众,无一雷同,千姿百态,栩栩朝生。他借用细节、服饰、周围环境的描述,烘托各自不同的性情特征,值得我们的影人琢磨借鉴。首先看一下曹雪芹是怎样描写凤姐儿的。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屏声敛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 … 。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

曹雪芹没有一出场便让凤姐自己进行表现,而是抓住几个角度对这个人物形象进行把握,首先是不见其人,先闻其人,把一个在大家都屏声静气,唯此乖张的泼辣形象展示出来,然后再借助于旁人的反映。先是林黛玉的疑惑:在这样恭严的大家庭,如此乖张的人该系何人物?后是贾母的呢骂,最后才是凤姐自己的粉墨登场。通过她自己的言行、举止,把前边设下的疑念一一解破,一个泼辣圆滑八面玲珑的凤辣子的形象便豁然于观众面前。诚然平铺直叙的表现手法,有时也是必要的,但在电影人物的刻画上,则常会使影片显得寡然无味。而且,电影是直接通过形象作用于观众,人物形象刻画得感人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片子的成败得失,所以从古典文学精品中借鉴一些优秀的表现手法,十分必要。

宝黛二人是《 红楼梦》 的中心人物,全书围绕着二人的爱情周转与贾府的兴衰变化,勾勒出一个外荣内空,日益破败的家族和族内众生相,所以宝黛二人相见,宝玉出场则极为关键。曹雪芹同样没有采取平铺直叙的手法,而是通过黛玉的反映,贾母,以及周围人的众星捧月般的烘托,和作者自己的感触,把一个似傻如狂,愚顽乖张,性情偏僻的纨绔形象尽情地展露出来:

……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声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

通过脚步声,丫鬟笑说,把宝玉平时任性、顽愚的形象暂作表露,紧接写黛玉的疑感:“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 倒是不见那蠢物罢了。作者首先在黛玉心中勾画出一个形象来。而当亲见宝玉时,却不觉大吃一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象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然后又通过宝玉摔玉,贾母哄宝玉,众人拾玉等细节,把宝玉骄横、痴顽的性格刻画得栩栩如生。

电影也如同文学一样,需要抓住某些精彩的细节,画龙点睛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现在似有越来越多的导演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在影片《乡音》 中,桃春7 次端洗脚水的细节和“我随你”的反复运用,深切地刻画了这个温柔、善良,但却被愚昧、落后挤压,吞噬掉的妇女形象,对观众产生了很强的震动,也使桃春这个人物具有了极强的说服力。但我们更多的电影工作者,确实还需要在性格刻画、细节描写上下功夫,借鉴于古典文学,并溶汇于电影的创作中。

在《 红楼梦》 中,对秦可卿的刻画,则是借刻画周围物件来烘托她的性格特征的。在《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一回中这样写道:

… … 宝玉抬头看见一幅画,… … 其故事乃是《 燃藜图》 ,… … 说着大家来至秦氏房中,刚至房门,便有一股细细的甜香袭人而来。宝玉觉得… … 入室向壁上看时,有唐伯虎画的《 海棠春睡图》 … … 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 …

如果把这些华丽秾艳的陈设展现在画面之中,秦可卿不用言一词半语,她淫靡奢侈的生活便昭然于观众面前,不用再多加任何说明、《红楼梦》 中,这种陈设、衣物、佩件、饰品的精细描写之处多不胜数,或言荣宁二府铺设陈华,昭其荣其外、败其内的状况,或示众钗婢女各自袅娜,性情百态,皆尽所能,恰到妙处。可见对周围环境,衣着饰物的描写,也是刻画人物不可或缺的手段。对于电影,则更是如此,因为人物形象一旦呈现于银幕,观众便一览无余,故环境等描写就更加举足轻重。而曹雪芹却能在《红楼梦》 中调度百人于股掌之间,没有丝毫雷同概念化的倾向,确非我们当今影人所能比拟,故而潜心研究《 红楼梦》 的表现手法,也应是我们当今影人必修的一课。格里菲斯、爱森斯坦等电影大师,对于电影创作人员来说,固然重要,但作为中国的电影工作者,如果能仔细揣摩《红楼梦》 的表现、创作手法,也会受益匪浅。



仔细研究《 红楼梦》 ,就会发现其中有许多创作手法是值得我们电影借鉴的,如在《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薛宝钗出闺成大礼》 一回中对比手法的运甩,则为我们许多电影所不及,这种手法以喜衬悲,悲中带喜,则更显示出悲的凄残,喜的荒唐。一边是贾宝玉娶妻鼓乐声,另一边则是林黛玉魂归西天,无依无伶。每每看到此处,无不让人泪落巾湿。

“当时黛玉气绝,正是宝玉娶宝钗的这个时辰。紫鹃等都大哭起来,李纨、探春想他素日的可疼,今日更加可怜,也更伤心痛哭。因潇湘馆离新房子甚远,所以那边并没有听见,一时大家都痛哭了一阵。只听得远远一段音乐之声,侧耳一听,都又没有了,探春李纨走出院外再听时,惟有竹梢风动,月影移墙,好不凄凉冷淡!”确也正是风刀霜剑严相逼,香魂一缕随风散。潇湘妃子这样凄然长逝。

如果我们用同样的对比手法,把这一节拍成电影画面,则一边灯火辉煌,穿红戴绿,一边焚书断稿,气息将断,无人照应;一边击鼓奏乐,鼓乐喧天,一边哭声续续,风影墙移。把这两种情绪相对的镜头分协组接在一起,能想见将会收到怎样振颤人心的艺术效果。而我们的影片常会出现这样的效果:银幕上的人物嚎陶大哭,观众席却是一片哗然;银幕上的人物笑声不止,银幕下却是嘘声不断。这种扭怩作态的表现方法无论如何不能引起观众兴趣。

本文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分析《 红楼梦》 的某些电影手法,而更重要的在于转换一种被人们持之以久的观念,即不要逡巡于纯文学的角度来研究《红楼梦》 ,该书博大精深,其中的诗词歌赋,雕梁画栋,五步一亭,十步一阁的园林建筑,多为我们各行业中人们应借鉴研究之处。再者,此文的目的更在于阐述一种关系,一种电影与文学之间的关系。电影作为一门渐渐独立的艺术,有其特有的独立性,但不等于说电影中必然脱离于文学才称其为独立,而是借鉴、吸收文学的某些利于电影创作的精华,并经过自身溶合,以至最后超越于文学自身,成为电影化的东西。那两者之间是皈依与超越的关系,饭依的同时达到超越。只有理清这种关系,我们才不至于被某些偏说所困扰,陷于某些茫然无意义的争论之中,而是在不断地借鉴、吸取之中达到电影与文学自身的完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560
 楼主| 发表于 2022-6-6 18: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   
 收藏



28
  


22














蒙太奇手法  播报 编辑  讨论 上传视频  



一种电影的镜头组合理论及手法,是俄国导演发展出来的理论,是由普多夫金根据美国电影之父格里菲斯的剪辑手法延伸出来,然后艾森斯坦也提出了相关性的看法。普氏认为两个镜头的并列意义大于单个镜头的意义,甚至将电影认为是镜头与镜头构筑并列的艺术。至少用远景且用大量特写的连接造成心理,情绪,与抽象意念的结果。艾森斯坦则受俄国辩证性哲学思维的影响,认为镜头间的并列甚至激烈冲突将造成第三种新的意义。当我们在描述一个主题时,我们可以将一连串相关或不相关的镜头放在一起,以产生暗喻的作用,这就是蒙太奇。 [1]  





中文名蒙太奇 外文名montage 原    义剪接 现    义电影中的镜头组合理论及手法


目录

1 基础介绍
2 举例说明

   


基础介绍

编辑

 播报

何为"蒙太奇",蒙太奇(montage)在法语是"剪接"的意思,但到了俄国它被发展成一种电影中镜头组合的理论。例如:我们将母亲在煮菜、洗衣、带小孩、以及父亲在看报等镜头放在一起,就会产生母亲"忙碌"的感觉。从而产生一种对比的手法,以突出人物或事物的某些具体特征,两个不同的片段之间相互联系,带给人以意想不到的效果。

蒙太奇广义的来说是指剪接,以前的电影是没有剪接的,一卷十分钟拍完才换另一卷,第一个把剪接用在电影上的是《战舰波将金号》,其中婴儿车由楼梯摔下、四周人在开枪、母亲紧张失措,这些画面交互剪接,产生紧张紧凑、隐喻的效果,成为电影史上空前的发明造就的经典。

如果不甚了解,可参考普多夫金的«母亲»或艾森思坦«波坦金战舰»中的“奥德赛台阶”,不过基本上蒙太奇是一种导演操纵镜头的手法,也就是控制了绝对的知性思维与表现意义,观众只等着被灌输,与具有诗的表现形式的电影所呈现出来的暧昧性与开放性完全不同,后者如塔可夫斯基、温德斯、费里尼。

事实上不应只说是剪辑的手法,因还有其他形式可造成蒙太奇的效果,简而言之即是中国文字中的“会意” 字,可以靠着剪辑将不同地方的人景物事前后排序,让你以为彼此有关联,例如:先拍一人在敲门,随后人进屋内,事实上屋内屋外可能在不同地方拍的。

何为"蒙太奇"段落,如先有一个镜头出现两个人面对面的画面,紧接一个镜头是其中一个人的表情特写,观众藉由这个人的表情,可以知道另一个人的动作,虽然那个人未出现于画面。蒙太奇(剪辑)是显示时空的跳接,时间是点和点的衔接,相异于镜头从A到B一条线的移动。蒙太奇所呈现的时间是导演严格摘取的一个点。此外蒙太奇强调的是一件事发展后的结果,如同一个女人在酒廊争吵,紧接一个镜头是她已死在卧室,镜头强调的是争吵后的下场,结局的考虑超过她被谋杀的过程。蒙太奇凸显事件结果所带来的惊觉,先使观众瞬间知道死的结局,再让观众看到客厅内凌乱的场面,由知倒溯缘由和场景。

   


举例说明

编辑

 播报

科波拉的《吸血鬼》一片中有一幕,吸血鬼的头被砍了之后飞了出去,镜头跟拍到头要落下时,剪接接上晚餐时一大块盘子上的肥肉,给人好像头落到盘子上变一团食物的感觉,就给人弱肉强食的隐喻。在科波拉的另一部经典作《现代启示录》,男主角要去杀马龙白兰度时,杀人和杀水牛祭典的画面不断交错剪接在一起,什么意思看了就知道。

《走出非洲》的片头,女主角回忆往事的声音配合闪现心中的丛林,(镜头不稳定)和野兽的吼声。紧接一个镜头,是一个人(后来观众知道是男主角丹尼斯)站在平原,头上是轮夕阳。观众印证后来剧情的发展,将发现这两个并置的镜头,是他们过去交往过程的缩影。丹尼斯适时出现,使一头渐渐逼近女主角的狮子惊走,他给她带来稳定力。但他英年即坠机而亡,结局如一轮落日,只是人死不可能再日出东山。以两个镜头的连接来说,简短的瞬间已是人一生的缩影。以单一镜头来说,夕阳下朦胧的身影正是丹尼斯真确的写照.对于女主角来说,丹尼斯是神秘难以理解的,心中所见的实际上只是一个朦胧的轮廓。

蒙太奇是法文montage的译音,原本是建筑学上的用语, 意为装配、安装。影视理论家将其引伸到影视艺术领域,指影视作品创作过程中的剪辑组合。 "蒙太奇"的含义有广狭之分。狭义的蒙太奇专指对镜头画面、声音、色彩诸元素编排组合的手段,即在后期制作中,将摄录的素材根据文学剧本和导演的总体构思精心排列,构成一部完整的影视作品。其中最基本的意义是画面的组合。电影美学家贝拉·巴拉兹谈及:蒙太奇是电影艺术家按事先构想的一定的顺序,把许多镜头联接起来,结果就使 这些画格通过顺序本身而产生某种预期的效果。可见,蒙太奇不是与镜头画面同一的元素, 蒙太奇是将这些元素进行组装的规则,是一种影视语言符号系统中的修辞手法。 广义的蒙太奇不仅指镜头画面的组接,也指从影视剧作开始直到作品完成整个过程中艺术家的一种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 从这个意义上讲,普多夫金的著名论断"电影艺术的基础是蒙太奇"这句话今天仍然适用,并且极有可能永远适用。

蒙太奇作为技巧和思维之存在,有着根深蒂固的人类心理学基础。

蒙太奇的视觉心理学基础 人类生活在一个运动的世界里,物体通过我们的视野,视网膜上留下了一连串映像,而视网膜要求视野有变化才能正常活动。 当人的眼睛盯住某个固定的物像(如墙上的某个斑点)目不转睛约五分钟左右,这一图像便会变得模糊不清。如果看一眼另外的东西,再回到原先那个图像上它又清楚了。这个实验表明:人眼具有不断追寻新的图像的生理本能。

布鲁塞指出,人的初生阶段即有了这种本能,如婴儿在能凝聚目光之前,便已经以眼追寻活动的物体。美国心理学家霍伯尔和瑞士科学家威塞尔(为1981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获奖者)的最新研究表明,人脑与眼具有探测形象运动的特殊细胞。这些细胞 促使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具有一种生理需求:它不会老是停留在一处,而是不断地转移视线,不断地变幻角度去观察世界。影视是用声画记录形象和重现运动的,而蒙太奇的运用,正确地重现了我们通常观看事物时不断追寻新目标的方式,重现了我们在现实环境里随注意力的转移而依次接触视像的内心过程。

这种心理过程不独存在于影视艺术之中,也体现于其它艺术领域。当你在读一本小说时,眼睛总是不间断地从一个字挪到另 一个字,从一行挪到另一行。随着小说情节的推进及读者情绪的激动,眼睛运动的速度也随之加快。当小说处于平缓抒情段落时, 读者的心情显得平静安谧,运动速度也将缓慢和悠闲。这与人亲临某个事件的情形相吻合。当一个人在观察或亲历某桩非常激动 人心和变动极快的活动时,他的反应节奏就会大大加速,他会迅速地变换视线的方向。相反,对于一件平常的事他会十分平静以至冷漠,他对物像的观察也就变得缓慢。这种生理现象,便产生了蒙太奇的节奏要求。

综上所述,一个沉静的观察者所获得的印象可以通过一种所谓"慢切"的电影手法来加以重现,即让每个镜头在被代替前在银幕上停留较长的时间。而一个极度兴奋的观察者所获得的印象, 可以通过"快切"来加以重现,即用一系列互相接续的短镜头。影视艺术家正是利用蒙太奇实现了人类的这一心理过程。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影视艺术家的才能表现在利用蒙太奇手段,使人类的视觉心理节奏在影片中得到恰如其分的再现。在一个安静、和平的场面内,用快切的手法会造成跳动和突兀的效果,使观众不舒服。另一方面,假如场面内容是激动人心的,观众会本能地要求快切,这时如果剪接得缓慢,就会损害影片令人振奋的内容。那么,画面切换的"快慢"如何才恰当呢?只有由场面的情绪内容来决定才是恰当的,而场面情绪却蕴藏于剧本之中。因此,在完成片中出现的剪接型式,是在剧本中已作了相当明确规定的同一型式。而剧本中的这一型式,在剧作家写作过程中已逐步形成,甚至在他未动手之前,还在他收集素材的过程中,就已经用蒙太奇眼光拾取材料,对时空进行分解与组合。正是在这个意义 上,蒙太奇是贯穿影视创作始终的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是影视艺术的基础。

从组合技巧到思维方式 蒙太奇经历了从发生发展到成熟的历史过程。

严格地说,早期的电影没有蒙太奇剪辑,没有对时空的分解与重新组合。

卢米埃尔的电影实际上只是作为一种新技术的显示和简单的游戏而已。它用一种非常简单的方法制片,即把摄影机对准一个场景,直到把胶片拍完。这是一种缺乏蒙太奇构思的自然主义式的纪录。

梅里爱开始把不同场景下拍摄的镜头连接在一起来进行叙 事,使电影开始具有"分解与组合"的特征。显然,他比卢米埃尔前 进了一步。但整场整场的戏都是从一个机位拍摄下来的,镜头的连接也是一种最简单的连接。他并没有理解到这种连接组合的巨大意义。

与此同时,美国导演鲍特和格里菲斯也在寻找电影独特的结 构方式。1902年鲍特利用旧片库里的一些反映消防队员生活的影片素材,又用演员扮演的方法在摄影棚里补拍了抢救母亲和孩子的画面,然后把素材片和补拍片恰当地剪接起来,构成《一个美国消防队员的生活》。鲍特的这一尝试比卢米埃尔和梅里爱都前进了一大步,它探索了电影获得时空自由的可能性。

在鲍特的基础上,格里菲斯成为电影史上第一个自觉地使用 "蒙太奇"的人。在《道利冒险记》(1908年)中,格里菲斯创造了 "闪回"的手法;在《凄凉的别墅》(1909年)中,他首次应用平行蒙太奇,创造了著名的"最后一分钟营救"手法;在《雷梦娜》(1910 年)中,他创造了大远景;在《龙尔达牧师》(1911年)中,他用了极近的近景,并且发展了交替切人的技巧;在《屠杀》(1912年)中,他首次应用了移动摄影。

尽管格里菲斯有着上述一系列创造,并在《一个国家的诞生》 (1915年)和《党同伐异》(1916年)这两部杰作中,把他所创造的新技巧应用得非常纯熟,但却从来没有把他的蒙太奇方法条理化。 他似乎主要是凭直觉和一种不能言传的对电影手段的热爱来从事 创作,他从未表示过他意识到这些原则的存在。他认为蒙太奇只 是生动地表现戏剧故事的最有力的助手,把蒙太奇仅仅作为一种 技巧手段加以运用,从本质上说,他还没有理解蒙太奇的基本性质 和它的全部潜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电影工作者在分析了格里菲斯等人的创作经验之后,根据新生苏维埃政权对电影艺术的要求,并在一系列实验的基础上把蒙太奇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的电影理论体系, 从而形成了苏联蒙太奇学派,代表人物是库里肖夫、普多夫金和爱森斯坦。格里菲斯主要集中于如何处理两个戏剧场面之间的关系,而苏联导演却更多地想到单镜头和片断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 关系所表达的含义和言外之意。

库里肖夫和普多夫金认为,电影的实质在于影片的构成,在于为组织一系列印象所拍摄的片断的相互关系——怎样由一个镜头 转换到另一个镜头,它们在时间顺序上是怎样构成的。他们确信通过蒙太奇剪辑可以创造非凡的效果,达到电影的叙事和表意。 为此,他们做了大量的实验来实践他们的理论,据普多夫金记载, 1920年,库里肖夫曾把下面一些场面连接起来:

(一)一个青年男子从左向右走来。

(二)一个青年女子从右向左走来。

(三)他们相遇了,握手。青年男子用手指点着。

(四)一幢有宽阔台阶的白色大建筑物。

(五)两个人走向台阶。

这样连接起来的片断在观众眼中变成了一个不间断的行动: 两个青年在路上碰见了,男子请女子到附近一幢房子去。实际上, 每一个片断都是在不同地点拍摄的。表现青年男子的那个片断是在国营百货大楼附近拍的,女人那个片断则是在果戈里纪念碑附近拍的,而握手那个片断是在大剧院附近拍的,那幢白色建筑物却是从美国影片上剪下来的(它就是白宫),走上台阶那个片断则是在救世主教堂拍的。结果,虽然这些片断是在不同的地方拍摄的, 可是在观众看来却是一个整体,在银幕上造成了库里肖夫所谓的 "创造性地理学"。这里利用人们的错觉把不同时空的片断构成一个整体,蒙太奇的分解组合功能充分地体现了出来。但是苏联学派不仅仅停留 在蒙太奇的叙事性方面,他们还进一步研究蒙太奇的表意功能。

普多夫金认为从某一个拍摄点拍摄下来的,然后放映在银幕上给观众看的每一个物像,即使它在摄影机前曾经是活动的,但它仍然只是一个"死的"对象。只有把这个物像和其它物像放在一起 的时候,只有当它作为各个视觉形象组合的一部分而被表现出来的时候,这个物像才被赋予了生命。爱森斯坦高度概括了蒙太奇的这种表意功能。他说:两个镜头并列不是简单的一加一,而是一个新的创造。他认为,摄影机拍下的未经剪辑的片断既无意义,也无美学价值,只有按照蒙太奇原则组合起来之后,才能将富有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的视觉形象传达给观众。

著名的"库里肖夫效应",是爱森斯坦这一蒙太奇理论的有力证据。普多夫金曾对这个试验作了如下描述: "我们从某一部影片中选了苏联著名演员莫兹尤辛的几个特 写镜头,我们选的都是静止的没有任何表惰的特写。我们把这些 完全相同的特写与其它影片的小片断连接三个组合。在第一个组 合中,莫兹尤辛的特写后面紧接着一张桌上摆了一盘汤的镜头,这 个镜头显然表现出莫兹尤辛是在看着这盘汤。第二个组合是,使 莫兹尤辛的镜头与一个棺材里面躺着一个女尸的镜头紧紧相连。 第三个组合是这个特写后面紧接着一个小女孩在玩着一个滑稽的 玩具狗熊。当我们把这三种不同的组合放映给一些不知道此中秘 密的观众看的时候,效果是非常惊人的。观众对艺术家的表演大为赞赏。他们指出,他看着那盘忘在桌上没喝的汤时,表现出沉思的心情;他们因为他看着女尸那幅沉重悲伤的面孔而异常激动;他们还赞赏他在观察女孩玩耍时的那种轻松愉快的微笑。但我们知道,在所有这三个组合中,特写镜头中的脸都是完全一样的"。

爱森斯坦曾强调指出:把无论两个什么镜头对列在一起,就必 然产生新的表象、新的概念、新的形象。通过镜头的对列冲突,产 生新的意义,以引导观众的理性思考。这是爱森斯坦"杂耍蒙太奇"和"理性蒙太奇"要旨所在。蒙太奇既诉诸于叙事情感,也诉诸于理性。因此在《战舰波将金号》一片中,爱森斯坦切入与剧情毫无关系的"石狮扑卧,抬头,跃起"三个镜头,从而表现人民的觉醒 与反抗。在《十月》中这种表达抽象观念的倾向更为明显,以沙皇铁像各部位的崩落来象征沙皇政权的崩溃,以插入拿破仑的雕像 隐喻克伦斯基的独裁。

爱森斯坦试图通过蒙太奇,把形象思维同逻辑思维沟通起来, 把科学和艺术结合起来,力图以电影体现人的理性活动,加强电影的哲理化倾向。但爱森斯坦把蒙太奇的作用强调过了头,认为电影应当象历史科学那样,用蒙太奇手段来解释现实,可以避开人物塑造直接表达思想,甚至打算将《资本论》搬上银幕。结果他的某些影片形象破碎,晦涩费解。尽管如此,爱森斯 坦等苏联学派代表人物对电影蒙太奇理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在五六十年代,长镜头得到了普遍的运用,特别是电视的报道手法更助长了这一倾向。复杂的纵深场面调度在故事片中日益得到发展,这种场面调度不需要更换动作地点,这就改变了传统蒙太奇的性质。电影理论界认为,这种蒙太奇的演变标志着电影史上的一个新时代。虽然五六十年代,西方一些电影报刊上不时出现 "蒙太奇消亡"、"蒙太奇的末日"等预言,但实践证明,没有蒙太奇就不成为电影,即使在长镜头中也存在着一种镜头内部蒙太奇(场面调度)。蒙太奇也存在于电视中,即使是向电视观众直播当场发生的事件,比如轮船下水、体育比赛或代表团到来等等,也是要经过现场剪辑的。这种现场剪辑要求电视摄影师和导演具有特殊的素养,能立即发现并准确地表达事件实质,需要更敏锐的蒙太奇思维和蒙太奇眼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560
 楼主| 发表于 2022-6-6 18:51:1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十一章 惜春篇:装聋作哑的八大山人

小说:石头记真相大揭秘 作者:兰国沧海客 更新时间:2018-04-19 06:52
.
  四姑娘惜春是十二钗里的另类,小小年纪就看破红尘。人家妙玉出家是为了防病防灾,藕官出家是因为菂官之死,芳官出家完全是为了混口饭吃……唯独惜春,尚未经历红尘,为何看破红尘?
  惜春虽然是绣户侯门女,但看到宁国府的骄奢淫逸,知道这样的自得不会长远——勘破三春景不长,她想要出淤泥而不染,唯一的办法就是出家。用她自己的话说,“不做狠心人,难得自了汉”,“我清清白白的一个人,为什么叫你们带累坏了我”。吴本后面,贾府被抄家,流寇戎羌打进来,家破人亡,白骨如山,更让她心如死灰,遁入空门。
  在明末乱世,朱家子孙被起义军和满清先后两次追捕剿杀,侥幸活下来的,都被迫改名换姓、隐姓埋名,或者是出家为僧、遁入山林。其中有个很有名气的明皇室后人,就是大画家八大山人朱耷,惜春就有朱耷的影子。
  -
  1)都是金门绣户出身。
  惜春的判词里说她是“绣户侯门女”,其实绣户很容易让人想到“朱门绣户”,但《红楼梦》里断然不敢用这个词,因为这太明显了,于是借刘姥姥之口,改成了“金门绣户”。而朱耷就不要说了,朱元璋的后代,宁王的子孙。
  -
  2)都是宁国公宁王的子孙。
  一个是宁国府宁国公的世孙女,一个是宁王爷的世孙子。一个“宁”字绝非巧合,而是故意点醒之笔。
  -
  3)都是大画家。
  惜春擅长绘画,丫鬟叫入画。其中最有名的作品就是大观园全景图,还将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的盛景全画了出来。吴本里此画被刘姥姥收走,经常展开此画给村里人讲解贾府当年的繁盛,但当年的歌舞场,早已成衰草枯杨,令人唏嘘落泪。当时接到画大观园的任务时,惜春是很为难的,她说自己只是随意画点写意画,而贾母要她工笔写实,将大观园的一景一物还有大伙儿都画出来。惜春竟然都画出来了,园子画得富丽堂皇、人物画得栩栩如生。这样的作品如果能流传至今,不知道会拍卖出怎样的天价。
  八大山人朱耷,是明末清初的大画家,尤其擅长画花鸟写意画,对后世有极大的影响。他和惜春一样,出身在诗礼簪缨之家,受过良好的文学、艺术的熏陶,八岁能作诗,十一岁能画青绿山水,可谓是个天才画家。然后他的贵族生活在19岁那年就结束了,因为崇祯殉国,明朝灭亡。在他的画中有个很奇怪的签押,后来才知道是由“三月十九日”几个字组成的,因为这天是崇祯殉国的日子,他以此牢记亡国之痛。
  -
  4)性格相似:孤介冷漠的外表下一个火红的心。
  书中有一个词专门用于形容惜春,叫“孤介”,出现在七十五回的回目,以及从探春口里说出。吴本情榜后面也出现了这词。我们看下情榜里惜春的考语:
  贾惜春——非为虔诚信佛,实乃孤介绝情,冷心冷面,老死庙宇,可悲可叹。
  吴本里对惜春总体是批判的,她路过祖坟视而不见,面对亲友漠然不理,可她在梦里还祈求佛祖能给她长生果,既然看破红尘了,为何还要求长生?可见她并非虔诚信佛。但人心都是肉做的,我们绝不信她的心里会像外面那样的冷漠绝情,她只是在掩耳盗铃般的逃避,或者是断绝与贾府的一切关系以求自保,每次她绝情转身离去的背后,一定在暗暗落泪;每天独卧在青灯古佛旁,如死灰般的心也一定在暗暗祈祷大光明。就像她写的“海灯”谜语一样:“莫道此身沉墨海,性中自有大光明”。这句诗也道出了无数明朝遗民的心声:是啊,虽然我们此刻深处满清的黑暗统治之下,但我们的心中永远有故国明朝的大光明。
  朱耷的性格也是孤介的(孤介,耿直方正,不随流俗),因为国丧家亡,他剃发为僧,但始终以明朝遗民自居,一生不与清朝合作。他的画作,更是表明了他孤介的性情和鄙视痛恨满清的态度,这一点下面再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560
 楼主| 发表于 2022-6-12 14:4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黄道吉日十九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560
 楼主| 发表于 2022-7-2 08:4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再解秦可卿!(新解红楼二十)



随狂风去

随狂风去​




120 人赞同了该文章




秦可卿是整个贾府的关键人物,身上的谜题太多,以致于今日红学,发展出“秦学”这一分支。

上一次与诸君探讨了秦可卿在历史上的人物原型,解读算是只完成一半,今次这篇“再解秦可卿”,便是要继续深挖红楼作者在秦可卿身上,所隐藏的荣宁二府秘密。

首先要谈的,便是鬼气森森的“秦可卿死后托梦王熙凤”这一段,请各位凝神屏息,先把以下原文摘录细读一遍,再听我一一讲来。

这一段比较长,原文:......不知不觉已交三鼓。平儿已睡熟了。凤姐方觉星眼微朦,恍惚只见秦氏从外走来,含笑说道:“婶婶好睡阿!我今日回去,你也不送我一程。因娘儿们素日相好,我舍不得婶婶,故来别你一别。还有一件心愿未了,非告诉婶婶,别人未必中用。”凤姐听了,恍惚问道:“有何心愿,你只管托我就是了。”秦氏道:“婶婶,你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你如何连两句俗语也不晓得!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了!”凤姐听了此话,心胸大快,十分敬畏,忙问道:“这话虑的极是。但有何法,可以永保无虞?”秦氏冷笑道:“婶婶好痴也。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能可常保的。但如今能于荣时筹画下将来衰时的世业,亦可谓常保永全了。

......临别赠你两句话,须要记着。”因念道:“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凤姐还欲问时,只听二门上传事云板连叩四下,将凤姐惊醒。人回:“东府蓉大奶奶没了。”凤姐闻声,吓了一身冷汗......

这一段至今读来,仍是令人不寒而栗。王熙凤半夜睡的朦胧间,“恍惚只见秦氏从外走来”,还对她说“我今日回去,你也不送我一程......我舍不得婶婶”,秦可卿待把要说的事讲完之后,凤姐惊醒,外面有人说“东府蓉大奶奶没了”,王熙凤则“吓了一身冷汗”。

这一段极其贴近生活,就算今时今日,我们还经常听说某某家里人去世,然后去世之人托梦云云,讲解之人说得活灵活现,周围如我们这般听者,越听越毛骨悚然......

秦可卿这一段托梦之语,实则隐藏着重大信息。除去之前解读过的“三春过后诸芳尽”等语句,秦可卿指出贾府“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有“登高必跌重”,这是预示着贾府已是大厦将倾,将来会“树倒猢狲散”。

这段话甲戌眉批:“树倒猢狲散之语,全犹在耳,曲指三十五年矣。”

脂批直言,贾府将来会败落,并且说“树倒猢狲散”这句话,是他三十五年前亲自听到过的,证明秦可卿托梦说的这番话,并非是真的梦中所言,而是现实中真正有过的一段对话,此处只是借“托梦”复述出来罢了。

所以,大家刚才看文吓出的一点点冷汗,可以收一收了。

红楼梦中不少情节对话,实是当年实际发生过的往事,红楼一书,绝非虚构,而是一本写实自传。

这段话中,秦可卿讲到“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这句话引起了我的巨大兴趣。众所周知,红楼书中,对时间、地点等要素,总是能隐则隐、能藏就藏,但这一句,却透露出一处具体的时间概念,贾府繁华,已近百年。

换句话说,贾府是百年前开始兴盛起来的,各位应该还记得我曾解读过,贾府即弋阳王府,那么弋阳王府此时是否也是繁华了百年呢?

答案:是!

明王朝建立于1368年,之前讲过,秦可卿的人物原型,是因“母子不伦”罪名赐死的弋阳王朱奠壏,其赐死时间为天顺五年,即1461年。

从明王朝建立封弋阳王开始,到秦可卿影射的朱奠壏去世,期间恰好93年,即为秦可卿所言“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也。

再有秦可卿所说“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这话通常形容朝代更替,单论家族的兴衰,岂有用“古周而复始”来形容的,除非这个家族是皇族。

以上秦可卿言语,无不暗示这贾府中人,是大明皇族。

贾府既是皇族,秦可卿判词中“漫言不孝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这句话就很有意思了。

如之前解读,荣国府指代朱权一支宁王系,宁国府指代朱棣一支燕王系,即后来的帝支。

那么这句判词的意思是:不肖子孙都出自宁王系,但首先挑起纷争的是燕王系。

那么真实历史上是不是这样呢?

当然是的。宁王一系先有弋阳王朱奠壏逆伦案、后面又有宁王朱宸濠叛乱,比起同时封王的周王系、蜀王系,老朱家的不肖子孙基本上都出在宁王系里,这正是“漫言不肖皆荣出”。

读过我之前“荣禧堂之谜”的,都应知道朱棣朱权二人间的恩怨纠缠,朱棣起兵要夺天子位,裹挟着宁王朱权一块儿反了,朱棣向弟弟朱权承诺:“事成,当中分天下”。

事实上,成祖并未遵守约定,还把朱权赶到大明腹地江西,日夜监视以防不测。

对宁王后来的子孙而言,帝系食言而肥,是有很大怨气的,不是说宁王系真的要一半国土,那是不可能的。朱权子孙们真正所想的,或者说希望帝系兑现的,是从帝支手中,分享一小部分国家权力,换句话说,亲王参政!

如果非要我举个参考例子,朱权的子孙们的理想追求,大约是后世晚清恭亲王那程度,比如,总理王大臣?

当然,这种想法,对刀山火海杀出来的明成祖朱棣而言,纯属痴人说梦,不杀就是皇恩浩荡了。

燕宁二系之间的矛盾,自朱棣奉天靖难时便开始了,起因也是朱棣不守信用,所以朱耷这个正宗宁王后裔,才有秦可卿判词中“造衅开端实在宁”的不平之语。

不仅判词中有,秦可卿的专曲中又再次有所抱怨。

“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

此句中的“敬”,指的是宁国府贾敬。

秦可卿的专曲居然出现了贾敬,这简直八杆子打不到嘛,莫非这其中又有什么秘密?各种红学解读都为这句话伤透了脑筋,集中注意力,随我去探寻历史的真相。

关于贾敬,之前写过一篇贾敬影射嘉靖的答文,有兴趣的可以翻来看看,本文就不重复了。

一直以来,都有比较激进史学观点认为,“明始亡于嘉靖”,个人认为,这个说法不太准确,如果说,“明始衰于嘉靖”,那表述的就精确多了。

如果我们将大明276年的国势延时间线画一道曲线,可以发现,土木堡之变是个重要转折点,在此之前,是明朝国力的快速上升期,土木之后,明朝的上升势头嘎然而止,之后明朝国势便进入缓慢上升期,接着便是平缓期。

成化、弘治、正德三朝,明朝国势进入稳定良好的状态,成化犁庭、扑灭瑶乱、弘治中兴、收复哈密。

正德朝其实也不差,正德十二年朱厚照御驾亲征,与鞑靼决战,双方十万人大战于应州,最终明朝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自此北方游牧民族不敢南下弯弓牧马,只是这场战斗史书却轻描淡写,主要是朱厚照既没儿子又不受文臣待见。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宸濠起兵十万叛乱,也被轻易扑灭。

这些,其实都说明明中期国力是比较强盛的,到了嘉靖朝,明朝国势便开始走下坡路。

一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二是抗倭战争全面爆发,战线却维持在明朝命脉江南地区,严重损耗了明朝的国力。

所以,明,始衰于嘉靖,虽然后来张居正力挽狂澜,万历前十年算是给大明打了一针强心针,但大明颓退之势已成,已非人力可挽回了。

“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

“箕裘”二字,指祖宗基业,“家事”实指国事。了解了前面的背景资料,这句的意思很容易理解:祖宗基业的衰颓都是从嘉靖开始的,国事不振要怪罪(明朝)帝支那些皇帝没把国家治理好。

秦可卿是书中一个极关键的人物,牵扯极广,寓意极深,她的死因、葬礼、判词,无不暗示着宁藩与帝系之间的种种大事,读懂了秦可卿,也就读懂了三分之一红楼。

这一篇补上了之前谈秦可卿时,未讲完的一段。接下来要说的,是十二金钗副册第一的晴雯,这位苦命的女儿家,她的身上又藏着什么惊天动地的秘密呢?

请看下节:英魂永存,解密姽婳词与芙蓉女儿诔!


(特别提醒:本专栏中不少内容为开创性学术观点,转载、引用本专栏中内容或观点,务必由创作者本人直接同意,并注明转载引用内容出处,版权保护,人人有责)

编辑于 2020-10-09 17: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6560
 楼主| 发表于 2022-7-2 08:57:21 | 显示全部楼层
[34→100]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你已经被系统除名







焦大


因天黑了,尤氏说:“派两个小子送了秦哥儿家去。”媳妇们传出去半日,秦钟告辞起身。尤氏问:“派谁送去?”媳妇们回说:“外头派了焦大,谁知焦大醉了,又骂呢。”尤氏秦氏都道:“偏又派他作什么?那个小子派不得?偏又惹他!”凤姐道:“成日家说你太软弱了,纵的家里人这样,还了得吗!”尤氏道:“你难道不知这焦大的?连老爷都不理他。你珍大哥哥也不理他。因他从小儿跟着太爷出过三四回兵,从死人堆里把太爷背出来了,才得了命。自己挨着饿,却偷了东西给主子吃;两日没水,得了半碗水,给主子喝,他自己喝马溺。不过仗着这些功劳情分。有祖宗时,都另眼相待。如今谁肯难为他。他自己又老了,又不顾体面,一味的好酒,喝醉了无人不骂。我常说给管事的:以后不用派他差使,只当他是个死的,就完了。今儿又派了他!”凤姐道:“我何曾不知这焦大。到底是你们没主意。何不远远的打发他到庄子上去就完了?”说着,因问:“我们的车可齐备了?”众媳妇们说:“伺候齐了。”


凤姐也起身告辞,和宝玉携手同行。尤氏等送至大厅前,见灯火辉煌,众小厮们都在丹墀侍立。那焦大又恃贾珍不在家,因趁着酒兴,先骂大总管赖二,说他:“不公道!欺软怕硬!有好差使,派了别人;这样黑更半夜送人就派我!——没良心的王八羔子!瞎充管家!你也不想想,焦大太爷跷起一只腿,比你的头还高些!二十年头里的焦大太爷眼里有谁,别说你们这一把子的杂种们!”


正骂得兴头上,贾蓉送凤姐的车出来。众人喝他不住。贾蓉忍不住。便骂了几句,叫人“捆起来!等明日酒醒了,再问他还寻死不寻死!”那焦大那里有贾蓉在眼里,反大叫起来,赶着贾蓉叫:“蓉哥儿!你别在焦大跟前使主子性儿!别说你这样儿的,就是你爹,你爷爷,也不敢和焦大挺腰子呢!不是焦大一个人,你们作官儿,享荣华,受富贵!你祖宗九死一生挣下这个家业,到如今,不报我的恩,反和我充起主子来了!不和我说别的还可!再说别的,咱们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凤姐在车上和贾蓉说:“还不早些打发了没王法的东西!留在家里,岂不是害?亲友知道,岂不笑话咱们这样的人家连个规矩都没有!”贾蓉答应了是。


众人见他太撒野,只得上来了几个,揪翻捆倒,拖往马圈里去。焦大益发连贾珍都说出来,乱嚷乱叫,说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生来!每日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众小厮见他说出来的话有天没日的,唬得魂飞魄散,把他捆起来,用土和马粪满满的填了他一嘴。


凤姐和贾蓉也遥遥的听见了,都装作没听见。宝玉在车上听见,因问凤姐道:“姐姐,你听他说,‘爬灰的爬灰’,这是什么话?”凤姐连忙喝道:“少胡说!那是醉汉嘴里胡唚!你是什么样的人,不说没听见,还到细问!等我回了太太,看是捶你不捶你!”吓得宝玉连忙央告:“好姐姐,我再不敢说这些话了!”凤姐哄他道:“好兄弟,这才是呢。等回去咱们回了老太太,打发人到家学里去说明了,请了秦钟,学里念书去要紧。”说着,自回荣府而来。要知端的,下回分解。

前面几篇文章讨论系统对家庭成员的庇护,对被忽略、排斥的人,系统会为了维持平衡,找出一些人承接他们的情绪和感受。那么一个问题来了,什么样的人会被排除出系统呢,而不会扰乱系统。答案是背叛系统的人。

红楼里面,这个背叛的人是谁呢?贾珍和秦可卿。通奸这个行为本身就背叛家排系统,何况还是公公和儿媳,不仅破坏系统的归属法则,还破坏了系统的序位法则。所以整个宁国府并不安宁,也因此,在秦可卿的判词中,作者写道: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在红楼梦组曲中更是感叹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造衅开端、败家的根本、家事消亡这么重的字眼都安排在了宁国府,其实并不过分。在战场上,杀了投敌的内奸祭旗,不仅不会动摇军心,反而能凝结士气,团结大家一致对外,对家庭系统而言,驱逐这些叛徒,整个系统才可能恢复生机。

但红楼梦中描写的是家族的败亡,自然会给叛徒极高的礼遇,所以秦可卿丧礼可谓极尽奢华,停灵七七四十九日,这四十九日,单请一百零八众僧人在大厅上拜“大悲忏”,超度前亡后死鬼魂;另设一坛于天香楼,是九十九位全真道士,打十九日解冤洗业醮;然后停灵于会芳园中;灵前另外五十众高僧,五十位高道,对坛按七作好事。 除此之外,贾珍还特地买下一副出自铁网山,原是给义忠亲王老千岁准备的木板,贾政谏言说“此物恐非常人可享;殓以上等杉木,也罢了。”贾珍哪里肯听。

细细想来,红楼梦的宁国府,很奇特,贾敬住在道观,常年修道,不问世事,孙媳妇死了都没回家看看;惜春借住在荣国府,也是一个从不回家的主;贾珍作为爬灰的主角,与媳妇发展不伦之恋;他的儿子贾蓉则作为养小叔子的配角,和王熙凤不干不净。怎一个乱字了得啊。

怪不得作者会写到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了,注定败落!

Panda
2016-05-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4-26 08:16 , Processed in 0.08125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