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茶馆 151:《红楼梦》“镜像”之一---甄士隐和贾雨村红楼梦前
悟语 钟卫壮
2 人赞同了该文章
《旧唐书·魏徵传》中的“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成为世代传颂的名言。这里的“鉴”即为“镜子”的古称。 今天我们谈“镜像”,那么又何谓“镜像”? 我们会经常照镜子,发现镜子里有一个完全与自己“一模一样”的“我”。其实这个“我”与我,是翻转了180°的一对图像。由于人一般都是左右对称的结构,因此被翻转了180°后,如不认真看,是看不出来有什么区别的。 我们只要在镜子前拿一张报纸,就可以发现镜子内报纸上的字,已翻转了180°。这就是“镜像”和“镜像原理”。简单说,镜外图像和其在镜内反射的图像,成为一对看似一致的一对图像,但实际却是反转了180°的一对图像。镜内图像和镜外图像都是轴对称的图像。 曹雪芹巧妙地利用“镜像原理”,把主人公不便暴露的“另一面”,塑造出一个貌似主人公的另一个人或物。曹雪芹之所以这样做,则为了既能完整地描写了人或事,又避免了不必要的打击;同时这又是文学写作的一种技巧,如全部都是平铺直叙的描写,那写作技巧就少了不少。有一脂批道:“若都写得出来,何以见此书中之妙耶?(己卯总批J0401)”。《红楼梦》中作者利用“镜像原理”写作,比比皆是,这里略举八例供网友参考。 “镜像”之一---甄士隐和贾雨村 甄士隐乃《 红楼梦》中的人物,是姑苏阊门外十里街仁清巷葫芦庙旁的一家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甄士隐”取意为“真事隐”。书中有“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一句。 贾雨村则是,葫芦庙内寄居的一个穷儒,姓贾,名化,字时飞,号雨村。贾雨村取意为“假语存”。“真事隐”与“假语存”,是《红楼梦》的写作特色,有诗为凭: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时有还无。” 曹雪芹在《 红楼梦》“开卷”那段著名的导语中说:“故曰‘甄士隐’云云。……故曰‘ 贾雨村’云云。”曹雪芹一语双关:一方面告诉人们:我也在书中隐去了真事,也用“假语衬言”隐涵了小说的主题。为此,作者推出了小说中的两个重要人物:甄士隐和贾雨村,作为“代言人”。 甄士隐是和贾雨村两相对照而写的,批者在开卷第一段里就明确表示这两个名字的寓意。写甄士隐是为了写一个经历了骨肉分离、家遭火灾、下半世坎坷而终于醒悟出世的人物形象。他也可能是作者曹雪芹自身的影子之一,同时也是提系着全书主题的一个线索。 作者是通过他们两个人,先从外部介绍 四大家族、荣宁二府,是起到铺垫的作用,同时也暗示了故事悲惨的结局,给全书定下了一个基调,也埋下了伏笔。 甄士隐和贾雨村自《红楼梦》开卷即登台,而且自始至终,贯穿全书。是全书穿针引线的重要人物。 纵观《红楼梦》全书,甄士隐,与人为善、看破红尘,最终得道成仙。而反观 贾雨村,则是草菅人命,助纣为虐,恩将仇报、婪索属员、最终被 递籍为民送入刑场。 甄士隐和贾雨村之间的善恶对比,莫不过于乐善好施的甄士隐面对落魄的穷书生贾雨村,曾慷概解囊五十两白银(届时五十两白银,已是五品织造官两年的俸银禄米之数。)送贾雨村进京赴考。贾雨村在甄士隐资助下考中进士,做了知府。只可惜贾雨村当官时残暴不仁贪污受贿,仗着自己有才华对上级极不尊重,被上级参奏,导致贾雨村被皇帝革职。后来贾雨村求林如海帮忙举荐,去找贾政谋官职,顺利当上应天府的知府。贾雨村当官后,在面对恩人女儿英莲极需救助时,却为了仕途不惜颠倒黑白、落井下石,为人不齿!甚至为了仕途顺利,不顾当年贾家的知遇之恩,不惜恩将仇报,帮着忠顺王抄了贾府。贾雨村真是个城府极深而且心狠手辣之小人! 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最后一集,那个原贾雨村手下的、原葫芦庙里的葫芦僧,那个深谙“护官符”的门子,竟因深谙官场规则,最终做官比贾雨村还大。在87版红楼梦中最后在雪地上坐在官轿中押着贾雨村赶赴刑场的竟是那个原门子小弥沙的他。这对贾雨村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报应和讽刺!这也是87版电视剧《红楼梦》,改变原著最解气的桥段。 曹雪芹对甄士隐与 贾雨村的描写,与整个《红楼梦》的从神幻、悲戚气氛入手,从盛转衰告终;以及与小说秉着制造神秘感、主张命运说的理念是一致的。 善、恶本身就是人性的两个极端,关键是如何把握。何去何从,常是人们随时要面对的抉择!甄士隐和贾雨村更像是一个人两个方面。甄士隐就好比是一个人的理想,而贾雨村更像是一个人的现实。甄士隐和贾雨村,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人。甄士隐就像是深藏我们内心的理想,而贾雨村便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人生现实。甄士隐就是我们的初心,而贾雨村就是忘却初心之后的人生。 正如书中所写,开始两人还是知心好友,然后貌合神离,最后又合而为一。这便是每个人的不得已和苦衷。书中甄士隐和贾雨村没遇见过几次,而我们的人生里,又能有几次理想与现实的交集。 常言道“善者修缘、恶者悔祸。”“善恶到头终要报!”甄士隐与 贾雨村,是一对善恶人物的样板。 真所谓:“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第五回)” 2021.09.03.发表于知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