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珠:从未出场的神秘人物少读红楼
社科人文领域答主
16 人赞同了该文章
[img=650,430][/img]
今天说一个比较神秘的人物,贾府有个子孙,从来没有正式出场,永远活在他人的记忆中,因为他在红楼梦故事一开场时就已经死了,他就是贾宝玉的亲哥哥贾珠。 贾珠是贾政和王夫人的长子,也是贾政这一房的第一个孩子,但不幸的是,他还没出场就一病死了。原文交代得清楚:头胎生的公子,名唤贾珠,十四岁进学,不到二十岁就娶了妻生了子,一病死了。 十四岁就进学,可不是我们今天说的十四岁才上学,在明清时期,进学指童生考取生员,进入府、县学读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秀才。十四岁就中了秀才,算得上是年少有为,不得不说,贾珠是个好苗子。 这样一个爱学习的孩子,又是贾政夫妇的第一个孩子,还是个可以延续家族香火的男丁,估计贾珠活着时,也是受尽宠爱的。 我们可以想象,后来的贾宝玉有多受宠,也许活着的贾珠就有多受宠。甚至,我们也隐约感受得到,从贾母到王夫人,她们对宝玉的宠溺中,多少都有对贾珠的弥补与怀念。 如果不是染病而逝,假以时日,想必贾珠必成大器。难怪脂砚斋会在冷子兴那句关于贾珠的“一病死了”之后下一句批语:略可望者即死,叹叹!也就是说,中了秀才之后的贾珠,不仅深得贾政夫妇重视和疼爱,甚至将他看成了是贾府未来的希望。 [img=650,440][/img]
有人一直疑惑贾琏明明是贾赦长子,为什么叫琏二爷,如果我们按照贾琏之女巧姐和贾珠之子贾兰的年龄对比来看,贾兰明显是大于巧姐的,如果没有特殊情况,贾珠应该是荣国府的长孙,而贾琏排行第二,所以叫琏二爷。 像贾府这样的百年豪门,一个家族的长孙,又很早就中了秀才,其身上肩负的担子有多重,可想而知。 因此,在宝玉挨打时,王夫人这样哭贾珠:“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这应该是王夫人真情流露,贾珠在时,一定是个品学兼优,勤奋好学的孩子,他身上肩负着贾政夫妇的殷殷期望。 不仅如此,宝玉挨打后,王夫人与袭人聊天时,再次提到了自己这个早逝的长子:先时你珠大爷在,我是怎么样管他,难道我如今倒不知管儿子了!可知,贾珠的优秀,离不开贾政、王夫人的管教。 到了年龄的贾珠,很自然地结婚生子,娶的是国子监祭酒李守忠的女儿李纨,虽然不是四大家族内部联姻,也算是门当户对,郎才女貌。如果贾珠一直活着,可以想象,他的未来一定是不可限量的。 然而,即便贾珠再优秀,一切也都随着他的病逝画上了句号。还不到二十岁,他会生什么病呢?很多人因为李纨的一句话,怀疑贾珠身边还有两个人服侍,可能沉迷于女色,掏空了身体,这简直就是胡扯,也将红楼低俗化。 还有人认为,贾珠因为肩负着振兴家族的重担,被家人寄予了厚望,甚至经常被父亲贾政逼着学习,不堪重负的他最终病倒……这些推断都站不住脚。我们不能用现在的思维去推断古代的事情。 [img=650,481][/img]
在过去,一个人好好的,忽然就死了,很多时候可能都是意外,比如贾珠有没有可能得了天花,因为治疗不及时,或未能治愈,最终病逝?清朝的顺治皇帝,不就是24岁得了天花去世的吗?
总之,贾珠的死,不仅成了贾政、王夫人夫妇心底的一道伤痕,更是成了李纨此生最大的遗憾。年纪轻轻的她,原本可以拥有一段和谐美满的姻缘,甚至成为管家的大奶奶,但这一切都随着贾珠的去世而烟消云散。她不得不收起笑容,收起艳丽妆饰,一心一意侍奉公婆,教养独子。 贾珠的去世,带走了太多。父母的伤痛,家族的希望,妻子的依靠……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说,曹公欲出宝玉,就不得不令贾珠病逝。可能有人会说,可以不写贾珠,直接写宝玉不就得了,当然不可以。 贾珠的生和死,有着巨大的隐喻,不仅仅只是为了引出宝玉。还有两件事,决定了贾珠其人必须存在,但又不得不快速消亡。 其一,只有贾珠这个长子,这个最有希望振兴家族的人死了,才有后面元春入宫一事。其二,只有让贾珠在最好的年华忽然死去,才更能写出李纨作为一个守贞的封建寡妇的悲剧。 说到底,贾珠的生和死,既点出了贾府衰亡的必然,因为家族无一能继业者,又烘托出了古代女子的悲剧命运。没有贾珠之死,李纨的人设便不成立,贾兰后来的高中也站不住脚。 所以,贾珠虽然从未出现,但红楼梦里,却少他不得。 作者:夕四少,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