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840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2 10:4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甄士隐+真是印】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2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V哥掰谎 楼主

2014-06-12 09:52
9962楼  


@人在离圈 9889楼 2014-06-12 08:57:28

下面是《红楼梦》第一回中的一段:

却说甄士隐俱听得明白,但不知所云"蠢物"系何东西.遂不禁上前施礼,笑问道:“二仙师请了。”那僧道也忙答礼相问.士隐因说道:“适闻仙师所谈因果,实人世罕闻者.但弟子愚浊,不能洞悉明白,若蒙大开痴顽,备细一闻,弟子则洗耳谛听,稍能警省,亦可免沉轮之苦。”二仙笑道:“此乃玄机不可预泄者.到那时不要忘我二人,便可跳出火坑矣。”士隐听了,不便再问.因笑道:“玄机不可......

-----------------------------

非常有创意!甄世隐谐音“真是印”,这个你算是第一个,搞得我都无心干别的了,一直反复思考这其中还能挖掘出什么秘密来!嘿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840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2 11:29:24 | 显示全部楼层
V哥掰谎 楼主

2014-06-17 10:51
10468楼  


宝钗金锁的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薛家的说法很让人怀疑,这就需要我们对“案情”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癞头和尚和跛足道士前后有几次出场,在第一回里跛足道士的一首《好了歌》就把甄士隐直接给忽悠出家了。我们再看看第一回里还有这样一段关于这二位的情节:

又见奶母正抱了英莲走来。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便伸手接来,抱在怀内,斗他顽耍一回,又带至街前,看那过会的热闹。方欲进来时,只见从那边来了一僧一道,那僧则癞头跣脚,那道则跛足蓬头,疯疯癫癫,挥霍谈笑而至。及至到了他门前,看见士隐抱着英莲,那僧便大哭起来,又向士隐道:“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士隐听了,知是疯话,也不去睬他。那僧还说:“舍我罢,舍我罢!”士隐不耐烦,便抱女儿撤身要进去,那僧乃指着他大笑,口内念了四句言词道:

惯养娇生笑你痴,

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

便是烟消火灭时。

士隐听得明白,心下犹豫,意欲问他们来历。只听道人说道:“你我不必同行,就此分手,各干营生去罢。三劫后,我在北邙山等你,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那僧道:“最妙,最妙!”说毕,二人一去,再不见个踪影了。士隐心中此时自忖:这两个人必有来历,该试一问,如今悔却晚也。

癞头和尚和跛足道士性子太着急了些了,如果他俩再耐心一点,注意一下方式方法,也许甄士隐就可能被说动让二位把英莲带走了!这样也就不会导致甄家家亡人散的命运,薛蟠也不会因为打死人而全家进京,宝钗也不会进贾府而跟黛玉争宝玉,贾家也不会出现家亡人散各奔腾的结果,都是甄士隐的一念之差呀!在第三回有一条批语对此二位进行了点评:

〖甲眉:奇奇怪怪一至于此。通部中假借癞僧、跛道二人点明迷情幻海中有数之人也。非袭《西游》中一味无稽、至不能处便用观世音可比。〗

看来批书人也觉得二人奇怪,这里也告诉我们不要把他们当成一般神化故事中的神仙,实际上他们两个人是有象征的意义的,我在后面会文章专门分析这二位。

而癞头和尚和跛足道士再次出场,是在第三回里从黛玉的口中说出的,而且这次是要度黛玉出家,这个过程好象跟英莲身上发生的情况很类似:

黛玉道:“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那一年我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

癞头和尚的这两次出现,一个明写,一个是暗写,让人感觉很离奇!写作的手法很巧妙,全书的故事中总是隐隐约约能感到这一僧一道莫名其妙的存在,在第三回这里一条批语是这样说的:

〖甲眉:甄英莲乃副十二钗之首,却明写癞僧一点。今黛玉为正十二钗之冠,反用暗笔。盖正十二钗人或洞悉可知,副十二钗或恐观者忽略,故写极力一提,使观者万勿稍加玩忽之意耳。〗

癞头和尚分别要化英莲和黛玉两个人去出家,确实是将此二人之间的影射关系点明了,应该说其中的寓意深刻!相比之下癞头和尚对待宝钗的态度就大不一样了,居然不是度她出家,而且是主动关心宝钗的婚姻大事,这真是太奇怪了!为什么这个癞头和尚对宝钗如此偏爱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840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2 20: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甄宝玉+贾宝玉】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2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哥掰谎 楼主

2014-08-07 08:59
13416楼  


第十八章 甄宝玉与贾宝玉

《红楼梦》中的很多表面的故事很好看,写作手法也很巧妙,几百年来迷倒无数男女。除了这些表面上的故事,隐写历史的方式更是让人目瞪口呆。我感觉书中人物的性别、年龄、职业、身份、地位等等全都是虚设的,跟真实的历史没有必然的联系;甚至绝大部分日期多半是随意而写的,所以不能以此为依据来研究历史事件发生时间。而书中人物之间的关系也仅为了表面故事的需要而设置的,随着我为大家介绍的深入,大家就会感觉到书中的人物关系绝对不能作为研究历史原型的参考的。

而书中写作手法更是千怪百怪,到处都是各种比喻,正所谓“表里皆有寓”。小说一开始介绍了一个“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而“通灵宝玉”是一块运气不好而无才可去“补苍天”的石头,这是何意呢?原来明朝灭亡当时被称为“天崩地裂”,真的好象是天塌下来一样,所以“补天”自然就有救亡之意。有一个网名叫“癞头僧”的朋友向我介绍了南宋辛弃疾词《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其中有这样几句:

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辛弃疾一生抗金,面对山河破碎,爱国志士痛心疾首,所以这里的“补天裂”就是一种强烈的救国于水火之意。《红楼梦》肯定是借用了这个含意,骨子里透露出一股深深的思念故国之意,而且明末抗的又是后金,真是历史的巧合。所以这回我们再体会一下书中补天的故事就会有另一番感受了,同时也能更深刻地理解第八回有一首诗中的这样两句中的含意了:

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

批书人也多次在批语里提到了作者其他的很多高超的写作手法,比如在第一回里有一条很长的批语,详细介绍了此书很多写作技巧,闻所未闻:

〖甲戌眉批:事则实事,然亦叙得有间架、有曲折、有顺逆、有映带、有隐有见、有正有闰,以致草蛇灰线、空谷传声、一击两鸣、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云龙雾雨、两山对峙、烘云托月、背面敷粉、千皴万染诸奇书中之秘法,亦不复少。余亦于逐回中搜剔刮剖明白注释以待高明,再批示误谬。〗

书中居然会有这么多写作手法,实在是太复杂了,我相信没有人能全都看明白。相比较而言,我也只能找一些明显、简单的手法进行研究,比如书中有甄家也有贾家,有甄宝玉也有贾宝玉,这一直让人很困惑,在第一回里甄士隐在梦中来到了“太虚幻境”,这里有一付很有名的对联: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那是什么意思呢?有人理解为书中的假就是真,真就有假,难道是说甄家就是贾家,贾家就是甄家?这是什么逻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840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2 20:3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畸笏叟】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2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gdmmman

2014-08-07 09:26
13423楼  


畸笏叟的身份探究:

【“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尝哭芹,泪亦待尽。每意觅青埂峰再问石兄,余不遇癞头和尚何?… 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 甲午八月泪笔”

庚眉:凤姐点戏,脂砚执笔事,今知者寥寥矣,不怨夫? 庚眉:前批“知者寥寥”,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宁不悲乎!

“此回未成而芹逝矣,叹叹!丁亥夏,畸笏叟”

对于书中的情节常常有“作者与余实实经过”“句句都耳闻目睹”

脂批曰:“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嫡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处,其事虽未漏,其言其意则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

第八回,写宝玉被骗,“众人都笑说:‘前儿在一处看见二爷写的斗方儿,字法越发好了,多早晚儿赏我们几张贴贴。’”甲戌本眉批:“余亦受过此骗,今阅至此,赧然一笑。此时有三十年前向余作此语之人在侧,观其形已皓首驼腰矣,乃使彼亦细听此数语,彼则潸然泣下,余亦为之败兴。”

第八回,写宝玉“三四岁时,已得贾妃手引口传”,庚辰本侧批:“批书人领至此教,故批至此,不禁放声大哭。俺先姊仙逝太早,不然,余何得为废人耶?

甲戌本第二回:“就是后一带花园子里。”脂批:“‘后’字何不直用‘西’字?恐先生堕泪,故不敢用‘西’字。】

我猜测畸笏叟很可能是明宫太监,如有陪伴可能其人为明朱后代。“凤姐点戏,脂砚执笔事”是最好的说明。有这种身份的人才会“字字皆血泪”,才配得上作“家亡血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840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2 20:3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假作真时真亦假】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2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V哥掰谎 楼主

2014-08-07 12:31
13434楼  


书中的“真”和“假”是到底指什么呢?作者什么要搞得这么玄幻呢?应该说解决这个问题会使我们对《红楼梦》的认识到达一个崭新的高度,同时为我们分析书中其他类似的情况提供了很有用的思路。

第二回中在冷子兴在演说荣国府的情节里介绍了甄家和贾家关系的:

子兴道:“谁人不知!这甄府和贾府就是老亲,又系世交。两家来往,极其亲热的。便在下也和他家来往非止一日了。”

这样看来感觉甄家很象是一个实际存在的人家,两家一个在江南,一个貌似在金陵,那干麻非得一家姓“甄”而另一家姓“贾”呢?这两个姓看起来象是“真”、“假”相对,一黑一白、一好一坏、截然相反、完全对立的感觉,实在令人费解。后来贾母也提到过甄家和贾家关系,再次说明两家关系不一般。在第五十六回里是这样描写的:

贾母笑道:“什么照看,原是世交,又是老亲,原应当的。你们二姑娘更好,更不自尊自大,所以我们才走的亲密。”

两家的关系感觉确实与别的人家相比更特殊,这里贾母说的与冷子兴在第二回的介绍相呼应,看来作者的思路前后是一致的,隔这么多回了还口径如此统一,说明是心中早有设计,一丝不乱。在第五十六回里,甄家还特意来人问候贾家,贾家对他们非常热情,也非常关照:

刚说着,只见林之孝家的进来说:“江南甄府里家眷昨日到京,今日进宫朝贺。此刻先遣人来送礼请安。”……贾母因说:“这甄家又不与别家相同,上等赏封赏男人,只怕展眼又打发女人来请安,预备下尺头。”一语未完,果然人回:“甄府四个女人来请安。”贾母听了,忙命人带进来。

这里表明两家还经常来往,相当走得很近,地位好象也差不多。在第七回里,有一段关于凤姐跟王夫人介绍一些家务事的描写也提到了甄家:

至掌灯时分,凤姐已卸了妆,来见王夫人回话:“今儿甄家送了来的东西,我已收了。咱们送他的,趁着他家有年下进鲜的船回去,一并都交给他们带了去罢?”王夫人点头。

两家还经常互送东西,确实是老亲的感觉,两家离得不是很近,走动起来不是很容易,但似乎并没有影射他们的频繁来往。在第六十四回,贾敬死的时候,甄家又出现了,是这样的描写:

贾珍想了一回,向贾蓉道:“你问你娘去,昨日出殡以后,有江南甄家送来打祭银五百两,未曾交到库上去,你先要了来,给他去罢。”

作者忙里偷闲,不忘了老亲甄家露一脸,思路相当的缜密。书中还描述贾家的很多钱都在甄家存着,这一点让人有些惊呀!

(在我的新浪博客上可以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blog.sina.com.cn/vgim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840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2 20:32:08 | 显示全部楼层
V哥掰谎 楼主

2014-08-07 15:37
13444楼  


在第十六回里,贾家人商量准备为元妃省亲建造大观园,有这样的一段描写:

贾蔷道:“才也议到这里。赖爷爷说,不用从京里带下去,江南甄家还收着我们五万银子。明日写一封书信会票我们带去,先支三万,下剩二万存着,等置办花烛彩灯并各色帘栊帐幔的使费。”贾琏点头道:“这个主意好。”

看来甄家和贾家的关系也太不一般了,贾家的钱居然可以放心地存在甄家那里。可我搞不懂自己家的钱为什么非要放在人家家里,难道会生利息?我觉得贾家与其把五万两银子放在甄家,为什么不拿回来放高利贷呢?省着让凤姐后来一天到晚为钱发愁,动不动还得当东西。

当然了,在明朝那个时候放高利贷也是违法的,凤姐后来出事也许放高利贷是罪状之一。我们从刚才这段文字来看,贾家建大观园花了三万两银子,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在第三十九回里,刘姥姥第二次进荣国府的时候曾经算过一笔螃蟹账:

刘姥姥道:“这样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钱,五五二两五,三五一十五,再搭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两银子。阿弥陀佛!这一顿的钱够我们庄家人过一年了。”

这样算来,建大观园花三万两银子大约相当于一千五百户庄家人过一年,确实不少了。看来贾家在鼎盛的时候确实出手大手大脚,财大气粗,然而感觉好象这也不算什么,因为我想到书中在第七十二回里贾家出现财政困难的时候有一个情节,非常值得我们好好玩味:

贾琏道:“昨儿周太监来,张口一千两。我略应慢了些,他就不自在。将来得罪人之处不少。这会子再发个三二百万的财就好了。”一面说,一面平儿伏侍凤姐另洗了面,更衣往贾母处去伺候晚饭。

这个贾琏也真够不着调的,一千两银子舍不得拿出来,可居然心想着可以发个三二百万的财!这叫什么人呢?白日梦也不该是这样个做法吧?他有什么胆量胆想着发这么大的财呢?而凤姐和平儿好象也没觉得贾琏刚才说的话太离谱,也没指责他是在发烧说胡话,这就奇怪了。贾琏到底是做什么的?在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一回里,是这样介绍贾琏的:

这位琏爷身上现捐的是个同知,也是不肯读书,于世路上好机变,言谈去的,所以如今只在乃叔政老爷家住着,帮着料理些家务。谁知自娶了他令夫人之后,倒上下无一人不称颂他夫人的,琏爷倒退了一射之地。

感觉贾琏不过是负责帮贾政一家管理家务的,水平不算太高,居然还让老婆夺了权,自己没事还经常看凤姐的脸色,时不时还受她的欺负。可他在第七十二回里居然胆大包天,一张嘴就想财三二百万的财,难道是痴人说梦吗?

(在我的新浪博客上可以看到已经发布的完整内容:http://blog.sina.com.cn/vgim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840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2 20: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逗红轩

2014-08-07 16:18
13447楼  


《石头真言》“红楼玄关之一”:

朱棣篡位迁都,朱明因此分为南京朱明与北京朱明。北京朱明即朱棣迁都北京后之朱明;南京朱明则指以南京为都城之朱明(含南明)。而朱家祖籍安徽凤阳,朱元璋又建都南京,所以《石头记》将南京视为朱明之真家,即“甄家”;而将北京视作朱明之假家,即“贾家”。也就是说北京朱明即“贾家”;南京朱明(含南明)即“甄家”。

所谓“甄宝玉”即“甄家之宝玉”,是南京朱明之缺角传国玺,朱元璋为其所镶补之玉角,即“赤瑕宫神瑛”之“赤瑕”(赤玉)或“绛珠草”(斑竹),后传于建文帝。

朱棣篡位崩掉了南京朱明传国玺之玉角,使其变为了“绛珠仙子”,即南京朱明之“血泪”(水印)。也就是使“绛珠草”(斑竹)之“绛珠”(斑)化为了血泪,使“赤瑕”(赤玉)之“瑕”(玉)化为了水印。

朱棣篡位后为朱明之缺角传国玺镶补上“通灵宝玉”;甄士隐在梦中所见之“通灵宝玉”,即南京朱明永乐朝之玉角。所谓“乡宦甄家”之“甄士隐”即建文帝,故“那僧”(茫茫大士)谓其与通灵宝玉“倒有一面之缘”(详见《石头真言》第一回“甄英莲”)。

朱棣迁都北京后,“甄宝玉”便变为“贾宝玉”,即北京朱明之缺角传国玺;通灵宝玉也变为北京朱明之玉角。所以所谓贾宝玉“衔玉而生”,即指朱棣正式迁都北京。

脂批道:“青埂顽石已得下落。”点出宝玉所“衔”之“通灵宝玉”来自“青埂顽石”,而“青埂顽石”即“王莽篡汉”所崩掉之“汉传国玺之玉角”。通灵宝玉之所谓“五彩晶莹”,则来自“女娲补天”之五彩石。(详见《石头真言》第二回“甄家”、“贾家”)

所谓“通灵宝玉”,“同另宝玉”也,即“与‘另外的宝玉’相同”。“宝玉”即缺角传国玺,其前生是被崩缺了一角之“汉传国玺”;那么所谓“另外的宝玉”则指“王莽篡汉”所崩掉之“汉传国玺之玉角”,是通灵宝玉之前生。

所谓贾宝玉“衔玉而生”,也点出传国玺之“缺角”就是宝玉之“嘴”。而所谓“通灵宝玉”(“同另宝玉”),也意指朱棣篡位后自居朱明正统。“三生石畔”之所谓“神瑛侍者凡心偶炽”、“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即指朱棣篡位后迁都北京。

北京朱明灭亡后南明建立,北京朱明又变为南京朱明(南明)。也就是说朱明又从“贾家”搬回到“甄家”,《石头记》之所谓“江南甄家”即代表南明(详见《石头真言》第五十六回“江南甄家”)。此时通灵宝玉已被从北京朱明之缺角传国玺上崩掉,“贾宝玉”又变为“甄宝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840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2 20: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夺命飞臀

2014-08-07 16:41
13450楼  


@逗红轩 13378楼 2014-08-07 16:18:39

《石头真言》“红楼玄关之一”:

朱棣篡位迁都,朱明因此分为南京朱明与北京朱明。北京朱明即朱棣迁都北京后之朱明;南京朱明则指以南京为都城之朱明(含南明)。而朱家祖籍安徽凤阳,朱元璋又建都南京,所以《石头记》将南京视为朱明之真家,即“甄家”;而将北京视作朱明之假家,即“贾家”。也就是说北京朱明即“贾家”;南京朱明(含南明)即“甄家”。

所谓“甄宝玉”即“甄家之宝玉”,是南京朱明之缺角传国玺......

-----------------------------

@yuxiong2014 13379楼 2014-08-07 16:29:54

玉玺还缺了个角?哈哈,是你缺了八辈子心眼儿吧?什么脑残逻辑!狗屁不通

-----------------------------

@逗红轩 13380楼 2014-08-07 16:34:24

《石头真言》“红楼玄关之一”:

西汉末年(公元8年),王莽篡汉,派人向其姑母孝元太后索要玉玺,太后怒骂,投玺于地,传国玺因而被崩缺一角(《文献通考?圭璧符节玺印》),后王莽以金镶之。至东汉献帝时,董卓作乱,孙坚率军攻入洛阳,兵士见城南一井中有五彩云气,“坚令人入井,探得汉传国玺,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上一角缺。”(《裴注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传》)《三国演义》道......

-----------------------------

可贾宝玉又不是和氏璧,是假的宝玉,不是真的,既然是假的,凭什么缺角呀?明朝的玉玺是自己造的吧?你这是在生搬硬套,编得什么玩儿意儿呀?


埋红包0评论只看TA




人生是修炼

2014-08-07 16:43
13451楼  


再顶一顶,楼主干巴爹


埋红包0评论只看TA




逗红轩

2014-08-07 16:53
13452楼  


楼主请继续,并请绕过我上面所贴的内容。


埋红包1评论只看TA





红楼梦007

2014-08-07 16:56
13453楼  


@V哥掰谎

顶一个,拜读了。


埋红包0评论只看TA




天使的红线

2014-08-07 16:58
13454楼  


追得好累啊,楼主厉害!


埋红包1评论只看TA




逗红轩

2014-08-07 16:59
13455楼  


-----------------------------

@逗红轩 13380楼 2014-08-07 16:34:24

《石头真言》“红楼玄关之一”:

西汉末年(公元8年),王莽篡汉,派人向其姑母孝元太后索要玉玺,太后怒骂,投玺于地,传国玺因而被崩缺一角(《文献通考?圭璧符节玺印》),后王莽以金镶之。至东汉献帝时,董卓作乱,孙坚率军攻入洛阳,兵士见城南一井中有五彩云气,“坚令人入井,探得汉传国玺,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上一角缺。”(《裴注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传》)《三国演义》道......

-----------------------------

@夺命飞臀 13381楼 2014-08-07 16:41:51

可贾宝玉又不是和氏璧,是假的宝玉,不是真的,既然是假的,凭什么缺角呀?明朝的玉玺是自己造的吧?你这是在生搬硬套,编得什么玩儿意儿呀?

-----------------------------

《石头真言》第二十八回:

据史料记载,公元936年,五代后晋高祖石敬瑭兵临洛阳,后唐末帝李从珂“携传国玺登玄武楼自焚”(司马光《资治通鉴?后晋纪一》),传国玺从此消失。此后历史上出现的所有传国玺都是赝品,即“假宝玉”,这也是“贾宝玉”之名的另一寓意。

所以本回借宝玉之口解释道:“正经按那方子,这珍珠宝石定要在古坟里的,有那古时富贵人家装裹的头面,拿了来才好。如今那里为这个去刨坟掘墓,所以只是活人带过的,也可以使得。”王夫人道:“就是坟里有这个,人家死了几百年,这会子翻尸盗骨的,作了药也不灵!”

所谓“装裹的头面”,指死人戴的珠宝,这里代指真正的“汉传国玺”,亦即秦玺。所谓“活人带过的”,即指北元传国玺。脂批道:“不止阿凤圆谎,今作者亦为圆谎了,看此数句则知矣。”在《石头记》中,所谓“传国玺”只取其象征意义,即皇权(皇位)。


埋红包0评论只看TA




yuxiong2014

2014-08-07 17:06
13456楼  


-----------------------------

@逗红轩 13380楼 2014-08-07 16:34:24

《石头真言》“红楼玄关之一”:

西汉末年(公元8年),王莽篡汉,派人向其姑母孝元太后索要玉玺,太后怒骂,投玺于地,传国玺因而被崩缺一角(《文献通考?圭璧符节玺印》),后王莽以金镶之。至东汉献帝时,董卓作乱,孙坚率军攻入洛阳,兵士见城南一井中有五彩云气,“坚令人入井,探得汉传国玺,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上一角缺。”(《裴注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传》)《三国演义》道......

-----------------------------

@夺命飞臀 13381楼 2014-08-07 16:41:51

可贾宝玉又不是和氏璧,是假的宝玉,不是真的,既然是假的,凭什么缺角呀?明朝的玉玺是自己造的吧?你这是在生搬硬套,编得什么玩儿意儿呀?

-----------------------------

@逗红轩 13386楼 2014-08-07 16:59:09

《石头真言》第二十八回:

据史料记载,公元936年,五代后晋高祖石敬瑭兵临洛阳,后唐末帝李从珂“携传国玺登玄武楼自焚”(司马光《资治通鉴?后晋纪一》),传国玺从此消失。此后 历史 上出现的所有传国玺都是赝品,即“假宝玉”,这也是“贾宝玉”之名的另一寓意。

所以本回借宝玉之口解释道:“正经按那方子,这珍珠宝石定要在古坟里的,有那古时富贵人家装裹的头面,拿了来才好。如今那里为这个去刨坟掘......

-----------------------------

象征皇权没有问题,干麻皇权就要坏角呀?皇权一定就要跟和氏璧一样有残破呀?和氏璧有缺角,从此天下的玉玺和皇权都要缺角呀?是不是宝玉也应该架着拐来形容缺角呢?你这不是脑残是什么?


埋红包0评论只看TA




灯火阑珊处哭泣

2014-08-07 17:13
13457楼  





埋红包0评论只看TA




vv600

2014-08-07 17:48
13458楼  


@逗红轩 13380楼 2014-08-07 16:34:00

@逗红轩 13378楼 2014-08-07 16:18:39

《石头真言》“红楼玄关之一”:

朱棣篡位迁都,朱明因此分为南京朱明与北京朱明。北京朱明即朱棣迁都北京后之朱明;南京朱明则指以南京为都城之朱明(含南明)。而朱家祖籍安徽凤阳,朱元璋又建都南京,所以《石头记》将南京视为朱明之真家,即“甄家”;而将北京视作朱明之假家,即“贾家”。也就是说北京朱明即“贾家”;南京朱明(含南明)

—————————————————

哈哈……现在的年轻人真敢质疑


埋红包1评论只看TA




逗红轩

2014-08-07 17:50
13459楼  


红楼玄关之一 《石头记》即“传国玺传”

诗云:

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

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臭皮囊。

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

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蔡元培在《石头记索隐》中说:“贾宝玉,言伪朝之帝系也。宝玉者,传国玺之义也,即指胤礽。”

如果断章取义,其中“宝玉者,传国玺之义也”一句,可谓一语破的。蔡先生本可“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只可惜当时《石头记》版本和资料都相当有限,《石头记索隐》的其它部分未免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那么究竟何谓“宝玉者,传国玺之义也”呢?我们先从《石头记》中的两个神话说起。《石头记》开篇就借“女娲补天”和“三生石畔”之神话,讲述了两个关于传国玺的历史故事。

一、“女娲补天”之神话——王莽篡汉

《石头记》第一回原文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甲戌侧批:补天济世,勿认真,用常言。】于大荒山【甲戌侧批:荒唐也。】无稽崖【甲戌侧批:无稽也。】练成高经十二丈、【甲戌侧批:总应十二钗。】方经二十四丈【甲戌侧批:照应副十二钗。】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甲戌侧批:合周天之数。蒙侧批:数足,偏遗我。“不堪入选”句中透出心眼。】只单单的剩了一块未用,【甲戌侧批:剩了这一块便生出这许多故事。使当日虽不以此补天,就该去补地之坑陷,使地平坦,而不有此一部鬼话。】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甲戌眉批:妙!自谓落堕情根,故无补天之用。】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甲戌侧批:煅炼后性方通,甚哉!人生不能学也。】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女娲氏炼石补天”:出自《淮南子》。《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不过此处除“女娲补天”之神话外,还讲了另外一个“补天”。所谓补天顽石“高十二丈”,代指一年十二个月;“方二十四丈”,代指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三万六千五百块”,代指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故脂批道:“合周天之数。”而一年实际上平均约有365.2425天,所以女娲补天单单弃下未用的那块“青埂顽石”,相当于小数点后的约1/4天。对于这少算的约1/4天,中外历法均采用置闰之法来补足。也就是说这少算的约1/4天会经常被用来补“天”,这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补天”,即“置闰补天”。

第一回原文

那僧便念咒书符,大展幻【甲戌侧批:明点“幻”字。好!】术,将一块大石登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甲戌侧批:奇诡险怪之文,有如髯苏《石钟》《赤壁》用幻处。】那僧托于掌上,笑道:“形体倒也是个宝物了!【甲戌侧批:自愧之语。蒙双行夹批:世上人原自据看得见处为凭。】还只没有实在的好处,【甲戌侧批:好极!今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者,见此大不欢喜。】须得再镌上数字,使人一见便知是奇物方妙。【甲戌侧批:世上原宜假,不宜真也。谚云:“一日卖了三千假,三日卖不出一个真。”信哉!】然后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甲戌侧批:伏长安大都。】诗礼簪缨之族,【甲戌侧批:伏荣国府。】花柳繁华地,【甲戌侧批:伏大观园。】温柔富贵乡,【甲戌侧批:伏紫(绛)芸轩。】去安身乐业。”【甲戌侧批:何不再添一句“择个绝世情痴作主人”?甲戌眉批:昔子房后谒黄石公,惟见一石。子房当时恨不能随此石去。余亦恨不能随此石去也。聊供阅者一笑。】

“那僧”(茫茫大士)将“青埂顽石”幻化为“美玉”并“镌(juān)上数字”之过程,实际上道出了传国玺之来历。

我们先了解一下传国玺。

先秦时代,玺和印是一回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皇权,规定只有皇帝的印章才能称为“玺”,这才有了玺印之分。“天子之所佩曰玺,臣下之所佩曰印。无玺书,则九重之号令不能达之於四海;无印章,则有司之文移不能行之於所属。”(《文献通考?圭璧符节玺印》)传国玺即秦玺,一说由陕西蓝田玉制成,一说由和氏壁磨琢而成。

据《韩非子?和氏》记载,和氏壁出自楚国。《史记》道:“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后秦始皇统一中国,得到和氏璧,命令咸阳一个叫孙寿的玉工将其磨平,雕琢为玺,并刻上丞相李斯用篆文书写的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唐代张怀瓘[guàn]《书断列传?李斯》)后汉高祖刘邦得到秦玺,建立汉朝,号之为“汉传国玺”(汉代班固《汉书?元后传》)。西汉末年(公元8年),王莽篡汉,派人向其姑母孝元太后索要玉玺,太后怒骂,投玺于地,传国玺因而被崩缺一角(《文献通考?圭璧符节玺印》),后王莽以金镶之。至东汉献帝时,董卓作乱,孙坚率军攻入洛阳,兵士见城南一井中有五彩云气,“坚令人入井,探得汉传国玺,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上一角缺。”(《裴注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传》)《三国演义》道:“此传国玺也。此玉是昔日卞和于荆山之下,见凤凰栖于石上,载而进之楚文王。解之,果得玉。秦二十六年,令良工琢为玺,李斯篆此八字于其上……后来子婴将玉玺献与汉高祖。后至王莽篡逆,孝元皇太后将玺打王寻、苏献,崩其一角,以金镶之。”(第六回“匿玉玺孙坚背约”)

传国玺又称传国宝,是皇帝的信物、封建皇权的象征。后来历代皇帝,都用它来证明自己“皇权神授”、地位正统,得到它就表示“受命于天”,是“真命天子”,失去它就表示“气数已尽”。南迁后的东晋朝廷起初没有传国玺,“北方人呼晋家为‘白板天子’”(萧子显《南齐书》)。孙悟空说:“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所以想当皇帝的人们为得到传国玺,两千年来大打出手,你争我夺。从这个角度出发,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也可以说是争夺象征皇权的传国玺的历史。


埋红包0评论只看TA




逗红轩

2014-08-07 17:50
13460楼  


我们来将传国玺之来历与《石头记》原文对照着看:

和氏璞——“一块大石”

和氏璧——“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

传国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镌上数字”之“美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此处演示了传国玺从璞玉到秦玺之过程,从而将“补天石”、“青埂顽石”、“通灵宝玉”,与传国玺联系起来。

《石头记》将代表封建皇权之传国玺比作封建朝廷之“天”,并用“女娲补天”之神话演绎了“传国玺”之历史。女娲所练之所谓“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365.2425天),相当于“传国玺”(秦玺、汉传国玺);女娲补天所用之所谓“三万六千五百块”(365天),相当于王莽篡汉时被崩缺了一角之“缺角传国玺”;女娲单单弃下之所谓“青埂顽石”(约1/4天),相当于王莽篡汉时被崩掉之“汉传国玺之玉角”。

“王莽篡汉”发生在长安(西安),故谓“天倾西北”,《石头记》一书就根由于此。王莽篡汉崩掉了汉传国玺之一角,并以金镶之,从而形成了“金镶玉之传国玺”(新朝之传国玺)。而被崩掉之“汉传国玺之玉角”(青埂顽石),“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于是一僧一道将其幻化为“美玉”,并“镌上数字”,携往“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

第一回原文

士隐听了,不便再问。因笑道:“玄机不可预泄,但适云‘蠢物’,不知为何,或可一见否?”那僧道:“若问此物,倒有一面之缘。”说着,取出递与士隐。士隐接了看时,原来是块鲜明美玉,上面字迹分明,镌着“通灵宝玉”四字,【甲戌侧批:凡三四次始出明玉形,隐屈之至。】后面还有几行小字。正欲细看时,那僧便说已到幻境,【甲戌侧批:又点"幻"字,云书已入幻境矣。蒙侧批:幻中言幻,何等法门。】便强从手中夺了去,与道人竟过一大石牌坊,上书四个大字,乃是“太虚幻境”。

一僧一道携“美玉”前往警幻仙子宫中交割,并在甄士隐梦中讲了一个“三生石畔”的神话故事。甄士隐在梦中所见之“美玉”即通灵宝玉,而“青埂顽石”是王莽篡汉时所崩掉之“汉传国玺之玉角”,所以通灵宝玉亦即传国玺之玉角,是“青埂顽石”之今生。也就是说“青埂顽石”是通灵宝玉之前生。

二、“三生石畔”之神话——朱棣篡位

第一回原文

一日,炎夏永昼。【甲戌侧批:热日无多。】士隐于书房闲坐,至手倦抛书,伏几少憩,不觉朦胧睡去。梦至一处,不辨是何地方。忽见那厢来了一僧一道,【甲戌侧批:是方从青埂峰袖石而来也,接得无痕。】且行且谈。只听道人问道:“你携了这蠢物,意欲何往?”那僧笑道:“你放心,如今现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机会,就将此蠢物夹带于中,使他去经历经历。”那道人道:“原来近日风流冤孽又将造劫历世去不成?【蒙侧批:苦恼是“造劫历世”,又不能不“造劫历世”,悲夫!】但不知落于何方何处?”那僧笑道:“此事说来好笑,竟是千古未闻的罕事。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甲戌侧批:妙!所谓“三生石上旧精魂”也。甲戌眉批:全用幻。情之至,莫如此。今采来压卷,其后可知。】有绛【甲戌侧批:点“红”字。】珠【甲戌侧批:细思“绛珠”二字岂非血泪乎?】草一株,时有赤瑕【甲戌侧批:点“红”字“玉”字二。甲戌眉批:按“瑕”字本注:“玉小赤也,又玉有病也。”以此命名恰极。】宫神瑛【甲戌侧批:单点“玉”字二。】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便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甲戌侧批:饮食之名奇甚,出身履历更奇甚,写黛玉来历自与别个不同。】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甲戌侧批:妙极!恩怨不清,西方尚如此,况世之人乎?趣甚警甚!甲戌眉批:以顽石草木为偶,实历尽风月波澜,尝遍情缘滋味,至无可如何,始结此木石因果,以泄胸中悒郁。古人之“一花一石如有意,不语不笑能留人”,此之谓也。蒙侧批:点题处,清雅。】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甲戌侧批:总悔轻举妄动之意。】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甲戌侧批:点“幻”字。】缘,已在警幻【甲戌侧批:又出一警幻,皆大关键处。】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甲戌侧批:观者至此请掩卷思想,历来小说中可曾有此句?千古未闻之奇文。甲戌眉批:知眼泪还债,大都作者一人耳。余亦知此意,但不能说得出。蒙侧批:恩情山海债,唯有泪堪还。】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甲戌侧批:余不及一人者,盖全部之主惟二玉二人也。】陪他们去了结此案。”那道人道:“果是罕闻,实未闻有还泪之说。【蒙侧批:作想得奇!】想来这一段故事,比历来风月事故更加琐碎细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840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2 20:4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美玉无瑕】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2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逗红轩

2014-08-07 17:50
13460楼  


我们来将传国玺之来历与《石头记》原文对照着看:

和氏璞——“一块大石”

和氏璧——“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

传国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镌上数字”之“美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此处演示了传国玺从璞玉到秦玺之过程,从而将“补天石”、“青埂顽石”、“通灵宝玉”,与传国玺联系起来。

《石头记》将代表封建皇权之传国玺比作封建朝廷之“天”,并用“女娲补天”之神话演绎了“传国玺”之历史。女娲所练之所谓“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365.2425天),相当于“传国玺”(秦玺、汉传国玺);女娲补天所用之所谓“三万六千五百块”(365天),相当于王莽篡汉时被崩缺了一角之“缺角传国玺”;女娲单单弃下之所谓“青埂顽石”(约1/4天),相当于王莽篡汉时被崩掉之“汉传国玺之玉角”。

“王莽篡汉”发生在长安(西安),故谓“天倾西北”,《石头记》一书就根由于此。王莽篡汉崩掉了汉传国玺之一角,并以金镶之,从而形成了“金镶玉之传国玺”(新朝之传国玺)。而被崩掉之“汉传国玺之玉角”(青埂顽石),“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于是一僧一道将其幻化为“美玉”,并“镌上数字”,携往“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

第一回原文

士隐听了,不便再问。因笑道:“玄机不可预泄,但适云‘蠢物’,不知为何,或可一见否?”那僧道:“若问此物,倒有一面之缘。”说着,取出递与士隐。士隐接了看时,原来是块鲜明美玉,上面字迹分明,镌着“通灵宝玉”四字,【甲戌侧批:凡三四次始出明玉形,隐屈之至。】后面还有几行小字。正欲细看时,那僧便说已到幻境,【甲戌侧批:又点"幻"字,云书已入幻境矣。蒙侧批:幻中言幻,何等法门。】便强从手中夺了去,与道人竟过一大石牌坊,上书四个大字,乃是“太虚幻境”。

一僧一道携“美玉”前往警幻仙子宫中交割,并在甄士隐梦中讲了一个“三生石畔”的神话故事。甄士隐在梦中所见之“美玉”即通灵宝玉,而“青埂顽石”是王莽篡汉时所崩掉之“汉传国玺之玉角”,所以通灵宝玉亦即传国玺之玉角,是“青埂顽石”之今生。也就是说“青埂顽石”是通灵宝玉之前生。

二、“三生石畔”之神话——朱棣篡位

第一回原文

一日,炎夏永昼。【甲戌侧批:热日无多。】士隐于书房闲坐,至手倦抛书,伏几少憩,不觉朦胧睡去。梦至一处,不辨是何地方。忽见那厢来了一僧一道,【甲戌侧批:是方从青埂峰袖石而来也,接得无痕。】且行且谈。只听道人问道:“你携了这蠢物,意欲何往?”那僧笑道:“你放心,如今现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机会,就将此蠢物夹带于中,使他去经历经历。”那道人道:“原来近日风流冤孽又将造劫历世去不成?【蒙侧批:苦恼是“造劫历世”,又不能不“造劫历世”,悲夫!】但不知落于何方何处?”那僧笑道:“此事说来好笑,竟是千古未闻的罕事。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甲戌侧批:妙!所谓“三生石上旧精魂”也。甲戌眉批:全用幻。情之至,莫如此。今采来压卷,其后可知。】有绛【甲戌侧批:点“红”字。】珠【甲戌侧批:细思“绛珠”二字岂非血泪乎?】草一株,时有赤瑕【甲戌侧批:点“红”字“玉”字二。甲戌眉批:按“瑕”字本注:“玉小赤也,又玉有病也。”以此命名恰极。】宫神瑛【甲戌侧批:单点“玉”字二。】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便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甲戌侧批:饮食之名奇甚,出身履历更奇甚,写黛玉来历自与别个不同。】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甲戌侧批:妙极!恩怨不清,西方尚如此,况世之人乎?趣甚警甚!甲戌眉批:以顽石草木为偶,实历尽风月波澜,尝遍情缘滋味,至无可如何,始结此木石因果,以泄胸中悒郁。古人之“一花一石如有意,不语不笑能留人”,此之谓也。蒙侧批:点题处,清雅。】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甲戌侧批:总悔轻举妄动之意。】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甲戌侧批:点“幻”字。】缘,已在警幻【甲戌侧批:又出一警幻,皆大关键处。】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甲戌侧批:观者至此请掩卷思想,历来小说中可曾有此句?千古未闻之奇文。甲戌眉批:知眼泪还债,大都作者一人耳。余亦知此意,但不能说得出。蒙侧批:恩情山海债,唯有泪堪还。】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甲戌侧批:余不及一人者,盖全部之主惟二玉二人也。】陪他们去了结此案。”那道人道:“果是罕闻,实未闻有还泪之说。【蒙侧批:作想得奇!】想来这一段故事,比历来风月事故更加琐碎细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840
 楼主| 发表于 2023-11-12 20:5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注册个号

2014-08-07 21:19
13484楼  


自发现了这块宝地,这几日,夜以继日,寝室难安的拜读了楼主的新发现,大部份地方写得有理有据,我想大多数人是主同楼主提出的主题:明末血雨腥风的史料。

在此,向楼主提供一个小小的线索,不知是否有道理:

1.关于红楼梦的作者,也有人认为是书写中必有朱家后人,或许他经历了这段国破家亡、逃离隐身的悲恸历史,从红楼楼中的我们很容易感到这种遍地白骨、四散逃亡的悲壮气氛。虽然这是发生在300年前的事了,今读来,仍是让人心口阵痛。

那么是朱家哪位后人与团队他作的?有人提出清初的一个画家----石涛。

石涛何许人也?

先看一下脂批版本中出现的几句:

第三回里宝玉第一次摔玉。『黛玉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甲戌侧批:试问石兄:此一摔,比在青埂峰下萧然坦卧何如?】

第八回:『宝玉亦凑了上去,从项上摘了下来,递在宝钗手内。宝钗托于掌上,【甲戌双行夹批:试问石兄:此一托,比在青埂峰下猿啼虎啸之声何如?】

第八回:『说话时,宝玉已是三杯过去。李嬷嬷又上来拦阻。宝玉正在心甜意洽之时,和宝黛姊妹说说笑笑的,【甲戌双行夹批:试问石兄:比当日青埂峰猿啼虎啸之声何如?】

再来说说石涛何许人,(百度:石涛(1642一约1707),清代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法名原济,一作元济。本姓朱,名若极。字石涛,又号苦瓜和尚、大涤子、清湘陈人等。广西全州人,晚年定居扬州。明靖江王后裔,幼年遭变后出家为僧,半世云游,以卖画为业。他是明宗室靖江王赞仪之十世孙,其父朱亨嘉自称监国,被唐王朱聿键处死于福州。时石涛年幼,由太监带走,出家。。)

下面是石涛的一幅风景画,题词为:

漫道孤蓬风雨安,随云遥望有长干。

石头城畔留春住,着屐登临细细看。

石头城就是南京,长干里是南京古代著名的地名,遗址在今内秦淮河以南

至雨花台以北。石涛对明朝的故都石头城是很有感情的。




埋红包0评论只看TA




又注册个号

2014-08-07 21:46
13485楼  


另外我发现批注里有叫林黛玉为阿颦,大家想想,中国除了两广喜欢在人名字前面加“阿”,还有哪些省份这样叫,而明靖江王后裔石涛出生在广西。此人才艺过人,后期隐名埋姓,靠作画卖画度日,后出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5-20 13:14 , Processed in 0.15818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