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674|回复: 1360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8307
发表于 2023-9-4 10:4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甄英莲//香菱怀金悼玉+秦可卿蓉大奶奶品格+石涛//朱若极//】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12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原】红楼梦开篇为啥要写甄英莲被拐卖?原来香菱才是怀金悼玉所悼之人
姜子说古书 2022-03-08   |  50阅读  |  7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题:红楼梦开篇为啥要写甄英莲被拐卖?原来香菱才是怀金悼玉所悼之人!
  文/姜子说书
  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
  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
  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
  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姓氏原是秦。
  源为二玉演二宝,慷慨隽逸作姽婳,荣源宁演隐甄氏,《胠箧》《南华》续《庄子》!
  ——《石头记》序
  《红楼梦》的主旨是“怀金悼玉”,大部分人认为,林黛玉便是作者所悼之玉,那为啥作者开篇却写甄家之事,偏生甄英莲的父亲还谐音“真事隐”,与林黛玉和甄宝玉的老师贾雨村(谐音假语村言)两两相对呢?
  《红楼梦》故事里,作者笔下隐藏的真事,所谓的主仆颠倒,林黛玉和甄英莲,到底谁才是这出悲剧的女主角呢?
  再者,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红楼梦》写的明明是贾府被抄家的悲剧,林黛玉和甄英莲都不是贾家之人,怎么就成了悲剧女主人了呢?
  更有意思的是,男主人公贾宝玉自比大舜之正裔,而他心爱的姑娘偏偏住在隐喻娥皇女英两位舜妃的潇湘馆,这又是几个意思呢?舜妃到底是一人还是两人?所谓的三生石上三生缘指的又是什么呢?和贾府的三春有关吗?三春到底是不包括贾元春还是不包括贾惜春?
  要解开这些谜题,首先要明白一个道理,《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实乃《明亡清兴史》,明为玉,清为金,故曰末世,故有开篇“地陷东南”之开局,甄家便是南明。
  那么,贾家又是谁呢?很多人都说京城的贾宝玉是假的,金陵甄家的甄宝玉才是真的,贾府代表清朝。若当真如此,又何必分为荣宁二府?又何必有西堂东府之分?又何必有脏唐臭汉、泾渭分明之别?
  姜子已经说过无数次,宁国府代表康熙朝,从宁国公贾演再到二代贾代化,再到三代贾敷,不就是水虎之敷衍假话吗?贾珍才是与贾宝玉对应的所谓假宝玉,即作者笔下之非正统、假帝王,所以其子又称贾蓉。
  显而易见,宁国府一脉相承,都是暴殄轻生的大爷阵营人物,而荣国府的男主子诸如贾政和贾宝玉,全然是另一番性情和人品,倒与甄家的甄士隐、林家的林如海相类,因为荣国府、甄家、林家皆是朱明。
  草木之堂谓之荣,林黛玉才是这部闺阁昭传巨作真正的西堂之主,故称西子。没错,荣国府和宁国府并非同一个时空,荣国府是崇祯朝,宁国府是康熙朝,甄府则是南明,亦即,宁国府加甄府等于大一统的荣国府。
  众所周知,《红楼梦》有无数个版本,“庚辰本”作为早期版本,甄士隐的女儿叫做甄应菊,亦即应局,对应葫芦庙这一段明亡清兴的历史公案。
  诗云: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旁观冷眼人。
  啥意思呢?《红楼梦》里有三春、三秋,对应三世情缘、三个满汉对局,林黛玉和贾宝玉的荣国府是第一局,崇祯亡国,香销茶尽,香即华夏传承,茶即是茗,对应明。
  作者于崇祯亡国后开始写作这部巨著,开局便是“地陷东南”,南北分立,所以,甄士隐梦醒之后,书中说“所梦之事便忘了对半”,同样是抖包袱,对应半梦半醒。
  第一春结束,朱楼梦碎,是写荣国府之事,故曰无力补天,暗藏“天倾西北”之舆图换稿,醒来是宁国府对甄府,贾雨村对甄士隐。你要知道,贾雨村字贾化,和贾演的儿子贾代化有异曲同工之妙,所谓兴荣街的大爷,是写“冷子兴”,“冷子”即“清”,即“水国”、“孽海”。
  荣国府为过去式之假,所以叫做“昨夜朱楼梦”,承香林黛玉的甄英莲,学诗的话题便是“昨夜的月”,还是悼明两个字,诗社对应政权。
  香菱又逼着黛玉换出杜律来,又央黛玉探春二人:“出个题目,让我诌去,诌了来,替我改正。”黛玉道:“昨夜的月最好,我正要诌一首,竟未诌成,你竟作一首来。'十四寒’的韵,由你爱用那几个字去。”
  红楼一梦,风月宝鉴,是以史明鉴,写满清之风与朱明之月,佳人招手背后,是白骨如山忘姓氏的骷髅,切不可以假为真。
  只听镜内哭道:“谁叫你们瞧正面了!你们自己以假为真,何苦来烧我?”庚辰双行夹批: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
  《红楼梦》故事里,林黛玉对应娥皇,意即作者眼中“吾皇”,甄英莲对应女英。香菱被拐,家人霍启之过,是祸起萧墙之意,继而火起,甄家家破人亡,这就得说说书中另一个关于季节的巧妙设定。
  《红楼梦》故事里,春天相关的红香暖字眼,都是二房朱明属性;夏天相关的诸如夏太监、夏金桂、严老爷、霍启等人,都是三房割据势力属性;秋冬相关的风寒水冷字眼,都是大房满清属性。季节更替,对应的是朝代更替。
  作者是以诗写史,以莲属性写女儿,实写出淤泥而不染的忠义。红玉春香四个字,是朱明汉人属性,所以,甄士隐的女儿又叫甄英莲、香菱、秋菱,所谓主仆颠倒,即是明亡清兴。
  《红楼梦》故事里,香菱的根基,与三春无异,她本就是第二春的代表,又唤作“小红”,隐藏的一个“玉”字,是屈居东南之意。从双悬日月照乾坤到白茫茫一片真干净,作者悼亡的对象,是荣国府和甄府,是林黛玉也是甄英莲,是菱花镜里的红(朱)颜瘦,所以,贾宝玉爱吃胭脂,香菱生来自带胭脂痣,文中又有夫妻蕙与并蒂莲故事。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程高本、《脂砚斋全评石头记》





[url=]+关注[/url]



姜子说古书
四大名著解读
4488 篇原创 微信公众号:






[url=]赞赏[/url]


转藏 分享 献花(0)

[url=]举报/认领[/url]


上一篇: 贤袭人不贤,善姐不善,红楼梦得翻过来看

下一篇: 王熙凤初见尤二姐的几个细节,告诉你什么叫做杀人诛心

画从于心:读石涛画语录看石涛画作2017年02月22日08:42 | 来源:人民网-书画频道
小字号


石涛,清初画家,原姓朱,名若极。后隐蔽为僧,法名原济,号石涛,又号苦瓜和尚。与弘仁、髡残、朱耷合称“清初四僧”。石涛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既是绘画实践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艺术理论家。著写《石涛画语录》,又名《苦瓜和尚画语录》。

《画语录》十八章,从“画章”、“了法章”、“变化章”到最后的“资任章”条理明朗,从笔墨规则到四时、林木,从意境到具体表现法则皆有涉及。其中石涛强调“一画”理念,开篇即申明:“法于何立,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强调画画要:“一画明,则障不在目而画可从心。”可见“一画”在创作中的重要性。石涛《画语录》依托佛老思想,阐明了画画的基本规律,认为掌握了中国绘画的基本规律,即可有成,同时还强调画要“从心”:“我之为我,自有我在。……纵有时触着某家,是某家就我也,非我故为某家也。天然授之也。我于古何师而不化之有?”认为“师古”更要“化古”。石涛画语录所传达的绘画理念对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至今天还为人所赞誉。

《云山图》轴,清,石涛绘,纸本,设色,纵45.1cm,横30.8cm。

此图轴是石涛晚年之作,此时他的山水画构图新颖大胆,出奇制胜,极尽含蓄隐约之妙。

《墨荷图》轴,清,石涛绘,纸本,墨笔,纵90.2cm,横50.4cm。

图绘欣欣向荣的荷塘景色。

清 石涛 花卉册

康熙卅八年(公元1694年),作者时年55岁


《石涛画语录》

画章 第一

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法于何立,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见用于神,藏用于人,而世人不知所以,一画之法,乃自我立。立一画之法者,盖以无法生有法,以有法贯众法也。夫画者,从于心者也。山川人物之秀错,鸟兽草木之性情,池榭楼台之矩度,未能深入其理,曲尽其态,终未得一画之洪规也。行远登高,悉起肤寸。

此一画收尽鸿蒙之外,即亿万万笔墨,未有不始于此而终于此,惟听人之握取之耳。人能以一画具体而微,意明笔透,腕不虚则画非是,画非是则腕不灵。动之以旋,润之以转,居之以旷。出如截,入如揭。能圆能方,能直能曲,能上能下。左右均齐,凸凹突兀,断截横斜,如水之就深,如水之炎上,自然而不容毫发强也。

用无不神而法无不贯也,理无不入,而态无不尽也。信手一挥,山川、人物、鸟兽、草木、池榭、楼台,取形用势,写生揣意,运情摹景,显露隐含,人不见其画之成,画不违其心之用。盖自太朴散而一画之法立矣。一画之法立而万物著矣。我故曰:吾道一以贯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8307
 楼主| 发表于 2024-1-9 10:5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甄士隐影射+】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12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000.甄士隐影射顽石通灵玉?
001.夏金桂影射吴三桂
002.贾雨村影射翰林文魔吴梅村&吴三桂
003.娇杏影射陈圆圆+
004.贾瑞影射洪承畴
005.林黛玉影射大明崇祯帝&田秀英
006.薛宝钗影射周后&大清皇太极
007.甄士隐影射顽石崇祯帝朱由检
008.醉金刚倪二影射李自成
009.乌进孝影射张献忠
010.多姑娘影射东林党,多官影射多尔衮
011.王熙凤影射魏忠贤+朱由检
012.尤老娘影射孔有德
013.尤老爹1.0影射毛文龙//尤老爹
2.0影射大清
014.尤二姐影射尚可喜+耿精忠
015.尤三姐影射吴三桂+吴世璠祖孙
016.尤氏尤大影射洪承畴
017.马道婆影射高迎祥+李自成
018.贾雨村如州知府从四品补受大司马入阁从一品,翰林院

019.秦业+贾政===营缮郎
020.贾宝玉影射朱慈炤&朱由检+传国玉玺

021.晴雯影射田秀英+红楼梦石头记情僧录
021.平儿影射田秀英
022.邢岫烟影射朱慈焕&
023.薛宝琴影射朱慈炤

024.花袭人影射周后&袁妃+龙衣人//龙袍。衣服隐喻妻子。
025.蒋玉菡影射元玉玺+
026.柳湘莲影射
027.贾芸影射朱由检+
028.贾敬影射嘉靖+朱由检
029.秦可卿影射朱由检【黛玉&宝钗】
030.王熙凤影射魏忠贤&朱由检+康熙
031.宝蟾影射康熙
032.贾兰影射顺治?
033.林红玉影射弘光帝+
034.贾蔷影射
035.贾珍&贾政影射朱由检
036.贾赦影射后金满清&摄政王多尔衮

037.王夫人佛口蛇心蝎子肠

037.薛姨妈影射努尔哈赤
038.薛蟠影射多尔衮

039.薛蝌影射刘爱塔

040.北静王影射顺治
041.封肃影射周奎
042.封氏影射周后

043.甄英莲影射朱慈炤

044.霍起影射谐音祸起萧墙+东窗事发
045.严老爷影射谐音炎老爷
046.张华影射南明19//朱由检之子
047.柳湘莲影射朱由检?
048.贾珠影射随侯珠。随珠荆玉//方珹

049.贾宝玉影射和氏璧//传国玉玺

050.珠联璧合1===随侯珠+和氏璧
051.珠联璧合2===绛珠+通灵玉

052.妙玉
053.慧娘影射崇祯帝+
054.晴雯//慧娘+慧紫鹃+林黛玉

055.慧绣璎珞影射三尺白绫。勾踢、横折、轻重、连断。甲申由田母。甲申流年1644,朱由检殉国,朱慈炤母亲田秀英流年。。。晴雯喊娘&慧娘绣母
056.李纨影射钱谦益。
057.贾琏影射东林党&杨涟
058.贾迎春副社长紫菱洲影射黄梨洲黄宗羲
059.孙绍祖影射顺治

060.尤氏尤氏尤大//洪承畴
061.卍儿影射万斯同
061.蓓明茗烟影射明史

062.金麒麟影射黄宗羲

063.林如海影射徐乾学?
064.多姑娘影射多尔衮
065.鲍二家的影射孝庄太后
066.茄官影射洪承畴

067.赵姨娘影射周后+李自成+郑芝龙
068.贾探春影射郑成功

069.晴雯田秀英+杨嗣昌
田一半为日,昌一半为日。
070.王夫人影射周后+东林党&帝党+周圣楷//张献忠

071.妙玉,庙中宝玉,庙中黛玉。通天畸人

072.娇杏影射努尔哈赤&陈圆圆

073.贾雨村影射努尔哈赤&皇太极&吴三桂+吴梅村?

074.多姑娘影射孝庄太后+洪承畴东林党
075.多官影射多尔衮

076.秦可卿影射朱由检

077.贾珍影射万历+朱常洛+朱由校?//李自成大顺国+张献忠大顺年号+顺治福临
儒为席上珍,贾珍,贾代儒,国贼禄蠹。。。张德辉。。
078.耗子精薛宝钗影射周后+后金满清

079.香玉影射江山与后位

080.紫鹃===鹦鹉===杜鹃//林黛玉化身替身//慧紫鹃===慧娘
081.薛宝琴即贾宝玉,三王,即朱三太子朱慈炤
082.雀金裘===凫靥裘。孔雀大明王朱慈炤

083.北静王影射满清后金忠顺王【顺治】

084.袭人影射袁妃【假花//宫花】桃红又是一年春//破席
085.李嬷嬷影射客氏
086.花袭人影射九尾狐狸精

087.灯姑娘影射花袭人东林党文官

088.翰林文魔影射花袭人话袭人//吴梅村+孙承泽+杨士聪。。。

089.史湘云影射清修明史

090.芍药花影射无骨花,湘云眠芍,没骨花

091.蒋玉菡影射元玉玺,亦即清玉玺


092.警幻仙姑即贾母。

093.贾元春影射夏完淳//张嫣+

094.薛姨妈影射努尔哈赤
095.金玉良姻

096.板儿影射皇太极

097.巧姐即贾宝玉

098.刘姥姥影射后金
099.赵姨娘影射周后,
100.马道婆影射周后
101.女儿影射母亲【芙蓉女儿诔】
102.贾惜春即贾宝玉
103.李纨影射张嫣张宝珠
104.甄英莲影射南明,四帝一监国【五年八月】

105.夏金桂影射吴三桂

106.贾迎春影射弘光帝隆武帝绍武帝

107.贾探春//影射郑成功

108.孙绍祖影射顺治
109.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即花袭人
110.尤三姐影射吴三桂+吴世璠

111.柳湘莲影射郑成功+郑经

112.王熙凤影射一把火魏忠贤一把刀康熙
113.尤二姐影射尚可喜+耿精忠

114.卍儿影射朱常洛,卍为万历帝
115.蓓明影射东林党【国本之争】//朱常洵
116.红衣女孩影射朱由检【颦儿可对】

117.茗玉影射崇祯帝
118.老叶妈影射叶向高【东林党之母】

119.贾芸影射崇祯帝
120.林红玉影射弘光帝

121.王熙凤影射阉党马士英
122.醉金刚倪二影射李自成+15.342年推翻崇祯帝国破家亡

123.坠儿影射马士英+阮大铖【坠儿偷金投金】

124.芳官影射顺治野驴子
125.水月庵即馒头庵影射清东陵【崇祯帝之马兰峪】
126.智能儿影射崇祯葬送秦钟秦业
127.豆官影射朱慈炤

128.香菱与豆官
129.龄官影射东林党文官

130.玉鼎金逗鸟影射顺治
131.贾蔷影射周后+朱慈烺【龄官画蔷十八画十八年//清修明史】

132.卜世仁影射周奎命理师
133.贾芹影射周奎命相
134.大叫驴影射东林党翰林文魔
135.宝玉挨打影射天倾西北,南明【贾母回南京】

136.琪官元玉玺
137.贾环影射李自成

138.金钏影射后金,玉钏影射大清.;【金玉良姻,后金+元玉玺】

139.梁间燕子影射黄宗羲

140.金麒麟影射黄宗羲
141.李纨影射张宝珠为东林党再造之恩重生之母
142.贾兰影射东林党+顺治
143.麝月即花袭人贾兰【佛见效】南明
144.贾迎春为夏
145.贾探春为秋,永历帝+郑成功
146.贾惜春即贾宝玉朱慈炤,如梦幻泡影,如同画饼

147.麝月影射东林党荼蘼花佛见笑十九点三杯送春

148.麝月影射镜子的白骨枯骨

149.石呆子二十把扇子明朝二十帝明史【家破人亡】贾雨村//吴梅村抢石呆子扇子
150.贾赦影射摄政王+反明反红的
151.张德辉【张嫣+停机德+黄宗羲/翠缕后金满清】
152.贾琏影射朱慈烺+东林党【陈仁锡+方逢年、吴梅村+杨士聪、、】
153.茗烟蓓明影射东林党【蓓明炸供到殉国】
154.狗儿东林党后金满清【王狗儿、茗烟、哈巴狗花袭人】
155.猫儿影射阉党和帝党【】
156.柳五儿影射朱慈焕

157.钱槐影射周奎
158.贾代善影射后金

159.贾赦影射大清

160.蒋玉菡影射元玉玺,贾宝玉影射明玉玺,甄宝玉影射南明玉玺,秦钟为秦玉玺。紫菱洲//紫檀堡影射皇宫,

161.贾珍影射?
162.不银贱不银姐影射周后+周奎
163.卜世仁影射周奎
164.刘姥姥影射后金大清【卯金刀】
165.花袭人影射袁妃+周后+东林党

166.贾环影射李自成
167.地陷东南影射南明沦陷覆灭。168.宝玉挨打影射天倾西北
169.甄士隐影射崇祯帝朱由检
170.北邙山影射帝王谷【天子守国门+亡国之君+】

171.跛足道人影射朱慈炤
172.薛宝琴影射二王一宝。定王+永王+通灵宝玉173.贾蓉影射阉党【朱由检】
174.王熙凤影射阉党【朱由校】+175.女儿影射朱慈炤母亲田妃。慧娘绣田母,晴雯喊娘。

176.女儿,女子外型,男儿内核。贾宝玉,男子外型,女儿内核,为雄凰。遁入空门的孔雀明王,【遮天大王武曌】朱慈炤
177.卫若兰影射黄宗羲
178.陈也俊影射
179.冯紫英影射李定国?
180.贾珠影射随侯珠+朱慈焕+

181.戚建辉影射戚继光182.豆官影射朱慈炤。扯犊子+薛宝琴
183.葵官影射史湘云【韦大英】
184.影射朱慈炤:雪雁、薛宝琴、豆官、石光珠、史湘云、贾惜春、贾巧姐、妙玉、黛玉、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癞头和尚、跛足道人、空空道人、孔雀明王、大光明普照菩萨、二丫头、情僧、脂砚斋、曹雪芹、老明公、山子野、王一帖、绛珠仙子、凤凰。雄凰、娲皇、天皇、
185.邢岫烟影射朱慈焕朱慈炤
186.平儿影射田秀英,187.贾环影射太子朱慈烺+定王朱慈炯?
187.张德辉影射东林党

188.翠缕影射后金满清
189.柳湘莲影射朱由检
190.狗儿影射东林党和后金满清
191.猫儿影射阉党与帝党

192.花袭人,谐音话袭人、嫌隙人,影射袁妃+周后+东林党。花香袭人,来自冷香丸。袭人不是龙衣人,是破席。

193.晴雯之半,隐喻半边海棠
194.王夫人影射崇祯后党&东林党】王熙凤影射天启帝党&【阉党//魏忠贤】

195.春夏秋冬原应叹息四春司令代表政权朝廷。香菱影射元春崇祯朝廷,迎春影射南明,弘光隆武绍武朝廷,探春永历明郑朝廷。三春过后诸芳尽。惜春地下反清复明代表隐居晦迹。
196.藕官、茗玉、智能儿、秦可卿影射朱由检。
197.小红影射弘光。。
198.贾代善//贾赦影射后金满清
199.贾代化//贾化//葫芦庙。
200.贾芹影射周奎父子
201.李嬷嬷影射客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8307
 楼主| 发表于 2024-3-12 09: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落日+落霞】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12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对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916321436243T浏览90次其他分享举报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中香菱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你认为香菱对这句诗的...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中香菱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你认为香菱对这句诗的体味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展开
1个回答
gqizd
推荐于 2017.09.09
满意答案
   有道理。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备镇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孝简”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香菱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巧滚裤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这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红楼梦中林黛玉说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比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更淡而现成yang576833浏览126次其他[url=]分享[/url][url=]举报[/url]


1个回答
yangbenli72推荐于 2017.12.16


满意答案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 中可以看出,香菱初学作诗,按照黛玉的指点读了王右丞的五言诗,还书时在宝黛、探春三人面前讲诗时盛赞”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一句,阅诗无数的黛玉却说,”上孤烟“是套了陶渊明的”依依墟里烟“。
        我们品评一下,的确,上字直白的道出了炊烟连云直上的形态,不如依依二字灵动有韵味而又淡然飘渺。




流水空山有落霞——红楼梦人物之薛宝琴 木柳书屋 2012-01-29   |  620阅读  |  39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流水空山有落霞——红楼梦人物之薛宝琴虹鸣 在 2011-12-9 上午11:07 发表于 细品红楼
平静幽远是流水空山的表情,任凭多少眼波流连,亦是难以磨平深藏的寂寥。眉间轻蹙,飞落的霞光是这平静上的动人微笑。笑她艳若梅花,妆容如画。只见画中美人盈盈款步而出,一同唱出了这悲喜千般的古今一梦。

既是美如画的人儿,何不直看画中人?且看这幅《红楼梦人物之薛宝琴》,画中大面积的红色毫无俗气之感,而是萦绕壮美。卷长的睫毛不似古典女子的含蓄眉目,倒像是西洋女子的绮丽五官。薛宝琴皇商之女,是薛宝钗的堂妹,从小便已是创南走北去过不少地方。她一出场就是耀眼万分,博得贾母百般喜爱不说,宝玉竟然想不出词来形容她的美,就连黛玉也对她佩服喜爱。这一点在画面中右边部分的众多眼睛就已表现出来——她是个集众人宠爱于一身的女子。

画面中间的大面积红色调细看像是斗篷,宝琴亭亭玉立于披着凫靥裘站在山坡上遥等,身后一个丫环抱着一花瓶。书中关于薛宝琴最美的画面描写也被画家巧妙的表现了出来,身后高远的蓝白是苍茫天地和白雪,近处是雕梁画栋和疏影梅香。这正是那——皑皑何处飘清梦,玉澈难留枝柳茂。琉璃雪惜斜风入,照耀临立三尺梅。这画中之画,诗意满怀。缤纷思绪由画思人,再由人思画,照见深处几分思量,万种念想。

画面中最前的一个高脚玻璃杯或许会引得看官心有异议,其实这是画家的一种借代。薛宝琴从小四处游历,所见所闻甚广,所做十首怀古诗,中又还各隐一物,众人也都猜不出。由此便知薛宝琴不但聪慧过人,行动见识亦是越于众人之上。画家用一个高脚杯暗暗隐喻了这一点,又巧妙的用大红色将它归于大背景之中。

与同一系列红楼梦人物作品比较,这幅画一如薛宝琴的形象,壮美动人而无哀怨之气。薛宝琴未入十二钗也是因其命运独好,十二金钗皆入薄命司,而她是这琉璃世界白雪红梅,在贾家众人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的命运结尾,独有她一直红梅傲立于白雪之间。入画细看,出画感之,原来这闲庭曲槛无余雪,只因是那流水空山有落霞。

使用的标签 薛宝琴

红楼梦诗词赏析——187.酒令三首:(1.落霞孤鹜)焰归来关注IP属地: 山西
2018.07.11 10:05:06字数 606阅读 1,868



酒令三首(第六十二回)   
  [说明]
  这是在大观园红香圃内为宝玉等四人摆寿酒时席上行的令。办法是:“酒面要一句古文,一句旧诗,一句骨牌名,一句曲牌名,还要一句时宪书上的话,共总凑成一句话。酒底要关人事的果菜名。”时宪书,即旧时之历书。


 其一(林黛玉)
  落霞与孤鹜齐飞,
  风急江天过雁哀,
  却是一只折足雁,
  叫得人九回肠,
  ——这是鸿雁来宾。
  榛子非关隔院砧,
  何来万户捣衣声?




图片发自简书App


  [注释]
  1.“落霞”句——唐代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晚霞。鹜,鸭,泛指雁之类。
  2.“风急”句——出处不详,当是唐人诗句。陆游诗“风急江天无过雁,月明庭户有疏砧”似是反用其意而作。




图片发自简书App


  3.折足雁——骨牌名。程高本这句“一只”作“一枝”,“折足”做“折脚”。据脂本。




图片发自简书App


  4.九回阳——曲牌名。原是愁极之词,语本司马迁《拜任少卿书》:“肠一日而九回。”
  5.鸿雁来宾——旧时历书中有此语。来宾,动讯飞来旅宿的意思,语本《礼记.月令》:“季秋之月,鸿雁来宾。”
  6.“榛子”二句——榛树的果实可食,如栗而小,味亦如栗,又叫榛栗、榛瓤。“榛”与“砧”音同而义异,所以这两句酒底话说它与捣衣之砧声无关。这就是酒命规定的以席上果菜(榛瓤)说人事。又《左传.庄公二十四年》疏“榛栗”为“妇人之贽”曰:“盖以‘榛’声近‘砧’,取其虔于事也。”则“榛子”又可暗谐“虔子”,即一片挚诚、忠贞不渝的意思。以捣衣砧声喻怀人愁绪,前已屡见。末句用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8307
 楼主| 发表于 2024-4-18 17:3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顽石+朱由检&朱慈炤?】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2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关于脂批提到的曹雪芹 (2016-10-18 10:37:34)
标签: 红楼梦 朱三太子 人文 脂砚斋 曹雪芹        分类: 红楼梦
脂批中提到的曹雪芹就如同文中“空空道人”和“情僧”一样都只是化名,无论是《石头记》的悼明讽清的主旨,还是四皇子作为崇祯儿子的敏感身份都是绝对不能见容于满清统治者的。



简单分析一下四皇子永王朱慈炤为何取笔名为“曹雪芹”。

  一般认为,“朱”姓起源于“曹”姓,是周初曹挟的后代。成书于唐代的《元和姓纂》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姓氏专著,里面记载:“朱,颛顼之后。周封曹挟于邾,为楚所灭,子孙去邑以为氏。”据今人考证,颛顼帝的玄孙陆终有六个儿子,陆终的第五个儿子名安,被大禹赐姓曹。周武王时封安的后裔曹侠于邾国,建都于邾(今山东曲阜东南陬村)。他的后代有的以国名为姓,称邾氏。战国时,邾国被楚国所灭,邾氏后人把邾字去掉右边的“邑”旁,改姓朱氏。

  “雪",通“血”。“芹”,通“亲”。合起来就是“朱血亲”,即皇朱后裔。

  还可以再这样解:

  “雪",通“血”,也含报仇雪恨的意思。“芹”,也通“清”。合起来就是“朱血清”,乃是“反清复明”报仇雪恨之意。





其实争论作者是什么满清包衣奴曹家的后代也罢,或是文坛的名儒大家吴梅村也罢,都是无法对应作者一开篇的自述的,也无法解释《红楼梦》中为何湘云穿龙袍,修仙服丹而亡的贾敬为何敢用皇帝驾崩的专用词“宾天”,贾府为何同北京紫禁城一样布局一般大小,更不要提作者已经在第十六回中的自亮身份:“老明公号山子野者” -----"朱三(太)子爷”。


再好好琢磨琢磨书中作者的自白吧:



1,“作者自云:“当此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饮甘餍饱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蒙府侧批:明告看者。】”



看到作者明告看者他是有【兄】长的么?吴梅村只有两个弟弟,而曹雪芹只是个化名,众所周知的在最能说明曹寅真实身份的《五世堂族谱》中,根本找不到曹雪芹的任何记载。可红学家们竟然可以凭空给曹雪芹杜撰出一个又一个的新父亲,什么曹颙、曹頫、曹顺,而周汝昌先生居然还“考证”出了曹玺还有个神秘儿子叫曹宣,给曹雪芹找爹找了这么多年还没找清楚,还真是让众多的红学家们无奈。



    2, “原來女媧氏煉石補天之時,於大荒山無稽崖煉成高經十二丈、方經二十四丈頑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媧皇氏只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只單單剩了一塊未用。。。。。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甲戌侧批(戚序、蒙府、甲辰夹批):八字便是作者一生惭恨。】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攜入紅塵,歷盡離合悲歡、炎涼世態的一段故事。後面又有一首偈云:“無材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此係身前身後事,倩誰記去作奇傳﹖”詩後便是此石墜落之鄉,投胎之處,親自經歷的一段陳跡故事。”



这个就更加要紧了,因为作者明告看者他是剩下的唯一的补天之石,独此一块,这也算是作者自亮身份的另一种方式了。



补天之石,请问谁有资格补天?不言自明,自然是帝王家!



为何是唯一的一块? 因为只有崇祯的儿子才有资格,而崇祯送出皇宫的三个儿子里后来只剩下了年纪最小的四皇子还活着。


唯一幸存的四皇子朱慈炤自然就是唯一的补天之石了。不然的话,为何民间的反清复明的抗争只打“朱三太子”的旗号而不打“朱太子”或是“朱二太子”的?又为何这些明遗民不随便尊奉个“朱氏子孙”?要知道朱元璋的后代到了明末有百万之众,仅一个太原的庆城王就生了一百多儿子,成为百姓的深重负担,虽然后来被农民军杀了很多,可是就算十个里头留一个,也能剩个十万皇孙吧。可是明遗民们是根本不认这些姓朱的,因为不是姓朱的皇室后裔就有资格做补天之石的,这一点就是个普通百姓都是明白的。



即使是文坛的名儒吴梅村再有才华再有名望,他也是断不敢自称“补天之才”的,他是毫无资格的,更不要提什么满清包衣奴家的后代了。



单是红楼梦的悼明讽清的家国情怀就根本不是一个满清包衣奴家的孙子所能具备的了,更不要提他哪里去见那紫禁城帝王家的世面了。







首度破解,持续更新,敬请关注博客文章,更多揭秘都在《红楼隐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8307
 楼主| 发表于 2024-4-20 23: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徐霞客+朱由检+朱由校+】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12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原创 有了“兄终弟及”的想法,便会“手足相残”,明朝臭事知多少?
2022-02-20 13:24
一个未满15岁的少年人受了多少刺激、有多少生活经历,才会有普通成年人都不如的狠辣和凶残?当徐霞客偶尔发现这个少年人的“不一样”时,徐霞客只觉得双腿发软。



徐霞客被面前这个年仅15岁的少年的眼底流露的表情吓住了。少年乌黑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对面的徐霞客,眼仁里面是深不见底的冷硬和狠绝。朱由检尽管嘴里亲切地喊着姑父,但眼睛里却绝对没有一丝姑侄之间应有的亲情和温度。

因为当时其他人都围着刚刚从夹墙的暗室里找出来的水缸,正低头研究那里面有一只不应该存在的钉螺----不靠近大海的紫禁城,绝对不可能出现钉螺这样的物种。徐霞客刚刚也说过这种钉螺可以产生血吸虫症----



所有人都没有留意徐霞客和朱由检这边的状况,因此,眼前这个少年人暴露出来的残酷一面,只有徐霞客看到了,他被深深地吓到了……不是腿软了,而是心痛。后来的历史也证明了徐霞客幸亏及早的退步抽身,否则可能要陪着崇祯在煤山自尽。《徐霞客山河异志》的作者茶弦最厉害的一点,是把明末一百多年间轰轰烈烈又悲悲切切的历史画卷,串联在“徐霞客”的生平作为背景。现代人都知道明末从崇祯起开始倒数的几个皇帝,其实是一个比一个更加不堪。但封建皇朝的继承法则,又轮不到社会上更有才华、更有能力和自律性的人坐上那个一言九鼎唯我独尊的位置。



只要是生在朱家的皇家后裔,就有机会享受荣华富贵甚至是江山社稷。这样的“唯血统论”就导致了产生了朱由校这样的木匠皇帝、和空有想法但没有魄力、更加没宏韬伟略的崇祯皇帝朱由检都可以坐上皇帝宝座。朱常洵输给朱常洛,输在血统排序上面,而非能力……从迁藩洛阳后,朱常洵为了敛财做出的残暴阴险的手段和智力,如果用在正途,会对当时已经烂到根子里面的朝政纠错,会有一定作用。



可惜的是,不管是上一辈的朱常洛/朱常洵,还是后一辈的朱由校/朱由检两兄弟,都在不正当的竞争之中,消耗了自己很多的心力。不久之前去世的先帝朱由校的病症,就是现代的“血吸虫”病。可惜大明朝的御医,都还没有现代的医学知识,对朱由校的病一筹莫展、促手无策。最后朱由校只好年纪轻轻地被莫名的病毒夺走了生命,让朱由检有机会“兄死弟及”---朱由校来不及诞下儿子,继后无人。

兄弟手足相残的结果,看似赢了的,除了付出很大代价外,得到的却不一定是自己想要的结果。看似输了的,一了百了的人,其实转个身得到的可能更多。起码朱由校早早死去,但在他有生之年,作为九五之尊、一言九鼎的无上王权,已经让他享受到作为一个人类可以享受到的最大富贵。



相对于朱由检,朱由校的人生圆满很多、更齐全:两个人都是从小失去母爱(生母早逝),但朱由校还曾经得到过万历帝爷爷的疼爱;从小到大,也得到客氏奶娘不是亲娘胜似亲娘的照顾和关爱。这一点就比朱由检幸福得多。朱由校正因为占了一个“年长”的便宜,因而被所有人拥护着,坐上了那个唯我独尊的位置。那怕朱由校其实只适合做一个木匠技工,才德不配位。但人家“命好”,羡慕眼红又怎么样呢?

其他不相干的人羡慕眼红没关系,因为不是朱家血脉,想争也没资格。但祖宗礼法之中考虑很周到,替没有子嗣的皇帝想得周到:“兄终弟及”!这个“兄终弟及”不光朱由检想到了,连他的叔叔朱常洵也想到了。只不过,朱常洵来不及等到把哥哥朱常洛的孩子都处理完,自己就“出师未捷身先死”,不光失去争取江山的管理权机会,也因作恶太多丧失性命。



看起来,朱常洵和朱由检这一对“叔侄”,对“兄终弟及”这个词的理解和执行力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手足相残”原本就是大逆不道的想法,因为利益尤关,便有人冒死追求。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也许这些人有太多的身不由己,或者也是他们自己利欲熏心,丧失了人性?

“兄终弟及”这个想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朱常洵和朱由检的头脑里面冒出来的?没有人知道。你知道吗?请告诉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8307
 楼主| 发表于 2024-6-3 07: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朱由检监国+贾赦影射多尔衮+】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2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一则通告+遭贾母厌弃的长子贾赦是谁
原创2023-05-18 21:51·红楼隐史

《红楼隐史》第一部全本230集已上线喜马拉雅听书,首度揭开明朝灭亡的真相

一则通告

《红楼隐史》第一部出版将近五年,时有朋友问起续作的进展,今天就向大家作一简单汇报。第二部已经完成,现在正致力于撰写第三部。

已完成的第二部总计八十多万字,较第一部多出了三分之一的篇幅。第二部集中在对《红楼梦》最重要的核心谜题的深入破解上,其中包括“太虚幻境中的秘密”、“秦可卿的铁网山樯木棺材之谜”、 “焦大与焦大痛骂的秘密”、“畸笏叟的身份”、“贾府各位管家的秘密”、“刘姥姥进荣国府的秘密”、 “宝玉开给黛玉的古怪药方” 、“宝玉的毒誓之谜”等等诸多重要谜团的影射明史,将为大家首度揭开一个又一个被篡改和被掩盖了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明亡真相。

破解的过程漫长而辛苦,但一个个谜团的成功破解令我倍感欣慰,唯一的烦恼就是出版方面的问题。第一部书的断货问题迟迟难以解决,第二部书也在寻找出版社的过程中,有消息了一定会通知大家。各位朋友如有合适的出版社,欢迎联系。感谢大家的厚爱和支持。

下面,继续接着上一回,来说说袭了贾代善官职的荣国府的大老爷贾赦的秘密。



遭贾母厌弃的长子贾赦是谁

我们看到,书中有一极为明显、极不合理的安排,就是最为讲究礼法的诗礼簪缨的荣国府,竟公然让幼子贾政凌驾于长子贾赦之上。

贾赦世袭了官爵(降等袭爵为一等将军),是荣国府名正言顺的男主人,按照封建社会的礼法规定,贾赦应该住在正堂荣禧堂,荣国府的内务治理权也应该在邢夫人手里才对。可实际上呢?荣国府竟是以贾政为老爷,让其以当家人的身份处理对外事务,荣国府的内部家务也全由王夫人掌管,就连荣国府的正房也是贾政和王夫人在住。而大老爷贾赦和大太太邢夫人不但无权管理家族事务,还只能屈居在东边隔断的偏僻旧园中,这一切完全与礼法和律法不合。

为何会出现如此不合理的颠倒安排呢?从贾赦在中秋夜宴上讲笑话明确表达对贾母偏心的不满来看,一切都是因为贾母对幼子贾政的偏爱。

为什么贾母能公然无视封建礼法和朝廷律法,让幼子贾政凌驾于已经袭了爵的长子贾赦之上?

有人认为:贾家府邸是敕造的,因此不属贾家私产,贾赦虽然袭了爵位,却是降等袭爵,只是一等将军,而非公爵,没有资格享用高等级的国公府。贾家之所以能继续住在国公府中,完全是因为贾母这个国公夫人还活着,等到贾母不在了,贾家人就得搬出国公府,因此,贾母对国公府理所当然地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可以随心所欲地行使自己的意志。

但实际上,房屋是个特例,不同于衣服车马必须要严格依照品级穿用,即使贾府的后代子孙爵位降等,但依然可以继续居住父祖的敕造国公府,见《大明会典卷六十二》中规定:“房屋器用等第。……官员任满致仕,与见任同。其父祖有官身殁,非犯除名不叙,子孙许居父祖房舍。及衣服车马,有官者依品级。”

只有出现两种情况,贾家才会失去敕造的国公府:

贾府得罪了皇帝,皇帝动怒执意收回,但这种行为多少都会寒了臣子之心,皇帝轻易不会这样作,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贾府犯罪被抄家,那时候就连非敕造的南京老宅也是保不住的,何况敕造的国公府?只有祖坟旁的产业才可保无虞,不会被抄,即秦可卿托梦凤姐所说的:“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
既然降了爵的贾赦有权享用国公府,那为何贾母要置封建礼法和朝廷律法于不顾,公然地废长立幼呢?朱慈炤对于荣国府的这一奇怪安排究竟有何用意呢?

从表面文章来看:荣国府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奇怪情形,完全是因为贾母对小儿子贾政的偏爱,而元春在宫中的不断晋升更进一步巩固了贾政夫妻在荣国府的权威,可以说是贾母用孝道和元春的得势压制着贾赦,但这毕竟是不合封建礼法和朝廷律法的,不必等到贾母死了,或是元春失势,一旦朝廷认真追究,那么荣国府就得交由贾赦管理,而贾政和王夫人的最终结局只能是黯然出府。

但《红楼梦》不同于别书,我前面反复强调过了,《红楼梦》一书写三事的一喉三歌,分别是表面实写的宝黛爱情悲剧、影射暗写的大明亡国史实、以及隐喻虚写的明清交锋历史。而贾母对幼子贾政的出格偏爱的离奇情节,其实是在隐喻明清交锋的特殊历史。

来看看荣国府长房贾赦居所的蹊跷之处。

第三回黛玉从贾母的位于荣国府西院的住处去往贾赦住处时,书中写道“出了西角门,往东过荣府正门,便入一黑油大门中”,竟是要先坐车出了荣府,上了大街,行过荣府正门后,再进黑油大门方才能到;当黛玉离开贾赦处返回时,书中又写“一时黛玉进了荣府,下了车”,这“进了荣府”四个字,正是再次提醒读者,贾赦的居所虽在荣府东南角,却与别处隔断开来,单独开门朝向大街,可以说是在荣国府中,也可以说不在荣国府中,如此安排十分蹊跷,究竟是何缘故呢?

第十六回里给出了答案,朱慈炤写荣国府建造大观园时写道:“先令匠人拆宁府会芳园墙垣楼阁,直接入荣府东大院中。荣府东边所有下人一带群房尽已拆去。”

朱慈炤特别强调“荣府东边所有下人一带群房”,这其实是在暗示荣府东边一带的所有房屋都是专供下人居住的仆役房,贾赦所住的偏僻旧园位于荣府东南角,也属于东边,实为下人区。原来,贾赦这个所谓的荣府大老爷其实本是荣府的下人,因此,他的住处不但偏僻陈旧,还必须要同贾府主子们住的地方隔断区别开来,皆因身份有别。这原为贾府下人的贾赦不是别个,正是来自东边的、原为贾府朱明属夷家奴的后金满清,所以贾赦住在荣府东边的下人房,而且大门是“黑”色,只因其是来自黑龙江的黑水满清!

因为贾代善和薛家也都影射女真满清,所以他们也都住在东边的下人区,也都单独“有一门通街”。而荣府的衰落史便是下人代善、贾赦和薛家这些“娇杏”们侥幸窃权、由奴变主的篡国史。

“赦”通“摄”,贾赦和贾政的名字连起来即为“摄政”二字,影射的是清初的摄政王多尔衮。不同于明朝将代表皇帝处理国政之人称作“监国”,如天启皇帝临终安排弟弟朱由检暂作监国、如南明的监国鲁王,清朝将代表顺治帝行使统治权力的多尔衮称为“摄政”。

虽然都是女真政权的贾府代表,但贾代善指代的主要是入主中原前的后金满清,而贾赦影射的主要是由摄政王多尔衮执掌大权的入关后的满清政府。因此,贾代善住的梨香院位于贾府后方偏僻的东北角上,尚属东北雪乡;而贾赦则搬到了贾府前方临街的东南角,隐喻满清已经南下入主中原。

请注意书中的一处暗笔,第三十二回里特别交代金钏投的井是“东南角上的井”,请回顾我在第一部书中的解密,下人金钏影射的是女真后金,“金钏投井”隐喻的是金钏后金升级为改“汗”为“帝”、改“金”为“清”的、意图取代大明的玉钏大清。要想取代大明就必须要南下,这就是为何金钏要投“东南角上的井”、而非“东北角上的井”的缘故。金钏这一投井,让后金代善升级为大清贾赦,并从原本的东北角向前推进到了东南角,最终成功地入主中原。

老祖宗贾母所代表的是朱明政权,由于内斗不休,导致不敌满清、不断退缩,因此只能屈居妻位。按照古代女子三从四德的行为要求,女性要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但贾母作为朱明祖宗,心中永远偏爱贾政所代表的朱明政权,因此极尽一切努力让无能的幼子执掌家政。这就是贾母对长子贾赦十分厌弃,却对次子贾政格外偏袒、并让贾政主持荣国府的原因所在。而元春影射的是华夏的士民百姓,自然也是心向自家父母、也就是自己民族的朱明政权。

靠着贾母和元春的双重加持,尽管贾赦入主北京、身居长位,但贾政夫妻仍能长期以幼代长管理荣国府,因为南明政权虽然混乱无能,但始终是汉人的心之所向,尽管清军兵强马壮、所向披靡,然而无数汉民们依然坚定不移地拥护和保卫着孱弱不堪的南明政权。但在抗清的战争屡屡失利之后,元春所代表的抗清势力备受打击,大明气数已尽,再也无力回天,最终元春被杀、贾母病死,失去庇佑的贾政夫妇亦被贾赦夫妻扫地出门。

以上便是荣国府的长房贾代善和贾赦的真实来历,也是贾赦不受贾母喜欢的真正原因。

书中对荣国府贾政和贾赦二人所作的颠倒安排,完全是为了反映南明政权的建立、以及汉民与清廷的政权之争。满清贾代善和贾赦打着为崇祯报仇的骗人幌子篡夺了华夏神器,成为实际统治者,即事实上的老大。而贾政喻指的是朱明正统和根正苗红的南明各政权以及汉人各势力,贾政生的衔玉而诞的宝玉实为朱明玉玺。可不幸的是崇祯亡国,葬送了汉人江山,贾政虽是朱明正朔却只能屈居第二,所幸朱明国运一息尚存,靠着朱明老祖宗贾母的偏心,贾政勉强能与贾赦争夺荣国府,但在为国捐躯的抗清义士元春的抗争被彻底镇压后、在贾母代表的朱明国运彻底消亡后,贾政和贾宝玉就只能黯然离开荣国府,彻底退出华夏的历史舞台了。

贾政虽然受到贾母偏爱而成为荣国府的实际管理者,但最终也只能让位于贾赦这个下人,这种地位与名分脱节的错位描写,其实都是朱慈炤故意写来以暗示宝玉和贾政被鹊巢鸠占、主仆易位的无奈现实。

因为贾赦觊觎中原政权,所以薄情寡义的他才会违背常理地关心宝玉被魇害——即崇祯亡国后朱明玉玺的安危去向,贾赦表面看似忙着帮助宝玉恢复生机,其实他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获得贾母和元春的欢心,以图窃取华夏政权。

第七十五回里,贾赦故意夸奖拉拢贾环,还又拍着贾环的头,笑道:“以后就这么做去,方是咱们的口气,将来这世袭的前程定跑不了你袭呢。”贾赦的这番话说的奇怪,因为贾环不但是庶子,而且还是二老爷贾政的庶子,继承顺序排在贾琏、贾兰和宝玉三人之后,世袭家业怎么可能轮得着贾环?可贾赦偏偏对着最无可能继承荣国府的贾环说出这番话来,这究竟是何缘故呢?

贾赦用世袭家业拉拢贾环的这番言语,其实影射的是满清看到朱明政权的“家患”农民军更加壮大后,主动示好拉拢以谋求联手灭明之事。

根据《清太宗实录卷六十三》与《皇清开国方略卷三十一》中记载,崇德七年冬十月、即崇祯十五年冬,皇太极特别叮嘱统兵入塞劫掠的阿巴泰说:“如遇流寇,宜云尔等见明政紊乱,激而成变。中国来征,亦正为此。以善言抚谕之。申戒士卒,勿误杀彼一二人,致与交恶。”这说明皇太极早在明亡一年多前就已经在酝酿“联寇灭明”的计划了。崇祯十六年八月,皇太极病逝,在多方势力的妥协下,皇太极的幼子福临登上了皇位,但实权掌握在摄政王多尔衮的手中。虽然满清易主,但多尔衮还是延续了皇太极“联寇灭明”的既定政策。

崇祯十七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立了大顺朝,得知消息的多尔衮立马于正月二十七日派心腹迟起龙通过蒙古部落送密信到镇守榆林的大顺将领王良智的手里,再由王良智上报李自成,希望能与李自成联手灭明、平分中原,书信内容见《明清史料》丙编第一本《清帝致西据明地诸帅书稿》:“大清国皇帝致书于西据明地之诸帅:……朕与公等山河远隔,但闻战胜攻取之名,不能悉知称号,故书中不及,幸毋以此而介意也。兹者致书,欲与诸公协谋同力,并取中原,倘混一区宇,富贵共之矣。不知尊意何如耳。惟速驰书使,倾怀以告,是诚至愿也。”

但西北汉子李自成刚得很,不同于对内鱼肉百姓、对外奴颜媚骨的权贵富豪,出身贫苦的李自成是绝不会出卖自己国家同满清夷虏合作的,因此对多尔衮的这封谋求平分天下、共同富贵的密信毫不理会。不仅不理会,还在即将攻下北京的前一天,也就是三月十八日,特派投诚的明廷太监杜勋给崇祯帝捎话,只要崇祯帝许他自立做西北王,并送他一百万两银子劳军,他就立刻退兵,而且愿为崇祯帝剿灭其他农民军,尤其愿意派自己的劲兵帮助崇祯帝平灭辽东的满夷大患,可见李自成始终是心存国家大义的。

但爱惜虚名的糊涂崇祯却不肯主动表态,依然希望由阁臣出面承担裂土责任,但阁臣却“默然俯首而已”,终于将最后的生机彻底葬送。崇祯失望之下,一把将龙椅推倒见清廷史官徐鼒的《小腆纪年》。可别小看了推倒龙椅,这金銮殿中的龙椅虽然不是纯金打制,却也是用密实坚硬的小叶紫檀和金丝楠木做成的,非常沉重,一般几个人搬都是搬不动的,虽然崇祯天生神力,但一把就推倒了这极其沉重的宽大龙椅,这劲道着实惊人,可见崇祯心里是何等的愤恨难抑,可这到底该怪谁呢?

虽然贾环农民军拒绝与贾赦满清合作,但这无法改变名为君父的贾政与实为子民的贾环二人父子反目、两败俱伤的悲惨结局,最终鹤蚌两相争、渔翁终得利,还是让贾赦笑到了最后。

举报
评论 1

不知清净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8307
 楼主| 发表于 2024-6-3 07:2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孙绍祖影射顺治+】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2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红楼梦》中山狼孙绍祖的大秘密
原创2023-07-18 22:41·红楼隐史

《红楼隐史》第一部全本230集已上线喜马拉雅听书,首度揭开明朝灭亡的真相

《红楼梦》中“一字不可更,一语不可少”,字字有玄机,浓缩人物特征的姓名用字自然更是大有深意。那这孙绍祖的名字有何秘密呢?

要分两层解释:

第一层,是浅显的表面意思。“孙”、“祖”二字简单,只来看“绍”,《说文》:“绍,继也”,即继承之意。“孙绍祖”的意思就是孙子继承祖辈基业。

第二层,则是关键的里层秘密。孙绍祖,音同“孙少祖”,意为孙辈年少却称“祖”,这影射的是满清皇帝的庙号奇事。

庙号是古代帝王去世后,后人在太庙之中奉祀时追尊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通常,庙号为祖的多为朝代的开国皇帝,而第二代皇帝及其后代皇帝的庙号多为“宗”,如汉朝高祖刘邦和太宗刘恒、如唐朝高祖李渊和太宗李世民,如宋朝太祖赵匡胤和太宗赵光义等等。

但凡事都有例外,除了开国皇帝能称“祖”外,还有“祖有功而宗有德”的约定俗成,也就是说,只要建有伟大功勋,即使不是开国之君,亦能被后代称“祖”以示尊崇,著名的多“祖”例子有:曹魏的祖父孙“三祖”——魏太祖曹操、魏高祖曹丕和魏烈祖曹睿,和晋朝的祖父孙“三祖”——晋高祖司马懿、晋太祖司马昭和晋世祖司马炎;以及元朝的父子“两祖”——元太祖成吉思汗和元世祖忽必烈,明朝的父子“两祖”——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

不过,能称“祖”的基本都是辈分连续的。可是清朝却很另类,出现了祖孙都称“祖”,唯独夹在中间承上启下的儿子却被称“宗”的奇事,而这个超越父亲获得“祖”的尊崇庙号的孙子就是顺治帝。

清太祖是努尔哈赤,其子皇太极的庙号“清太宗”,其孙福临庙号却不称“宗”,而是“清世祖”。

努尔哈赤一手创建后金政权,为爱新觉罗家族统治奠定基业,被称“太祖”当之无愧。

继任者皇太极革故鼎新,极大缓和了满汉矛盾,巩固了女真在东北的统治;同时拉拢漠北蒙古、征服朝鲜政权,破坏了明朝的对外联盟,彻底解除了明军后援,为后来清朝能够迅速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谓功勋卓著,但由于本质上还是属于守成之君,被上庙号“太宗”也属正常。

那少年皇帝福临凭什么能超越其父地位,竟获得了“祖”的尊崇庙号呢?

这是因为在小福临继位后不久,满清就碰上了李自成攻入北京、吴三桂主动请降的千载难逢的大机遇,由此得以顺利入关并定鼎中原,使得原本偏居于东北一隅的女真政权一跃成为统治整个中华大地的中原王朝,可谓是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大基业,虽说这完全属于天上掉馅饼,但能够获得上天赐福照祐国家,也得算皇帝个人的巨大功绩,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规矩,死后被尊为“清世祖”也是有理可据的。

后来,顺治的儿子康熙帝死后也被称“祖”,上庙号“清圣祖”,也是因为清朝认为康熙皇帝执政期间平定三藩、收复台湾、驱逐沙俄,建有不世之功。

身为孙子的福临竟越过其父皇太极享用了超规格的“祖”的庙号,实属罕见,偏偏福临还很短命,24岁时年少早逝,孙辈少年反被称“祖”,这就是为其起名“孙少祖”的缘故所在,朱慈炤的眼光之独到、概括之精准实在是令人不得不服。

再来看孙绍祖的特点。

——孙绍祖“祖上系军官出身,乃当日宁荣府中之门生,算来亦系世交”,这是影射其祖努尔哈赤曾经被明朝封为“都督、龙虎将军”的军官出身。

——孙绍祖“虽是世交,当年不过是彼祖希慕荣宁之势,有不能了结之事才拜在门下的,并非诗礼名族之裔”,乃是影射清廷祖宗女真族最初是为了躲避朝鲜迫害而求助朱明收容,被获准搬入中国境内东北居住才得以保全性命的历史。

——孙绍祖“年纪未满三十”,影射的是女真政权自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正式建国,到1644年入主中原的时隔二十八九年,可不正是“年纪未满三十”吗!

——孙绍祖“一味好色,好赌酗酒,家中所有的媳妇丫头将及淫遍”。

贾赦好色,影射的是满清的摄政王多尔衮,多尔衮的好色在满清亲王中很是突出,著名的事迹有在除掉政敌豪格后,马上将其大福晋、也就是自己的侄媳占为己有,以及屡向朝鲜索要美女等事。

而作为清朝最短命帝王的顺治帝的好色程度丝毫不逊于其叔多尔衮,顺治的第一子爱新觉罗·牛钮出生于顺治八年,当时的顺治年仅十三岁。而逼死弟弟、强夺弟媳董鄂氏更是顺治好色的不二佐证。其后宫里光是有名有姓的皇后和妃嫔就多达37人,顺治病逝时不过24岁,却已有了14个孩子,如此高产,皆其好色之故。

——孙绍祖是忘恩负义的“中山狼”。

明朝对藩属女真始终是不断地照顾和接济,并且尊重女真的民族传统,从未强迫女真蓄发。可“受明之恩遇独厚”的清廷,不但不感恩明朝对他们两百多年来的收容和帮助,反而恩将仇报、打着为崇祯报仇的骗人旗号入主中原,不仅杀害崇祯诸子、绞杀南明政权,还逼迫汉人剃发、残酷屠戮汉民,可不就是“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么!更多解密请回顾《遭遇中山狼的“二木头”贾迎春究竟是谁》和《贾元春省亲点的揭示红楼梦真相的四出戏的大玄机》两文细解。

——孙绍祖因为五千两银子将迎春活活作践而死,这五千两银子影射的是四帝一监国的南明五政权。

接下来看《石头记》最后收尾的四回内容的影射秘密:

——第七十七回《俏丫鬟抱屈夭风流 美优伶斩情归水月》,在晴雯田秀英最终被害身死后,芳官顺治帝入主北京,占据了崇祯帝看好的陵寝宝地——马兰峪,详见第一部书中《芳官出家水月庵所隐藏的历史大秘密》;

——第七十八回《老学士闲征姽婳词 痴公子杜撰芙蓉诔》,《芙蓉女儿诔》“虽诔晴雯而又实诔黛玉也”,晴雯诔词暗示了黛玉之死,在田秀英被害死之后,紧接着就是黛玉崇祯亡国,“玉带林中挂”;

——第七十九回《薛文龙悔娶河东狮 贾迎春误嫁中山狼》,看似讲的是两件事,实则写的是一回事,香菱就是迎春,薛文龙其实就是中山狼孙绍祖,贾迎春其实就是甄英莲苦香菱。正是由于夏金桂吴三桂嫁给薛家,主动迎请清军入关,才会让迎春、也就是香菱南明落入中山狼顺治帝之手;

——第?八?十?回《懦弱迎春肠回九曲 姣怯香菱病入膏肓》,贾迎春南明被孙绍祖满清百般凌虐、命在旦夕,苦香菱南明被夏金桂吴三桂和薛蟠满清联手施虐,命不久矣。

看到这里,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呢?八十回之后就是迎春和香菱二人被满清折磨至死,即南明政权土崩瓦解、春梦消散的大悲结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8307
 楼主| 发表于 2024-6-4 09:5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蟾宫折桂+】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12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湖湘自然历丨年轮里的故事⑦千年前的桂花香有什么不一样,只有它知道
2022-03-18 10:17:30 [来源:湖南日报·华声在线] [作者:刘奕楠] [编辑:刘茜]字体:【大 中 小】

湖湘自然历丨年轮里的故事⑦千年前的桂花香有什么不一样,只有它知道

2022年3月18日 星期五 惊蛰第14日

人们获得很大的成就或很高的荣誉时,常用“蟾宫折桂”一词。为何攀折桂花是成功的象征呢?《重荣桂记》中写到一个典故:古时候有位读书人名叫学颜,其家院内有棵大桂树,在动乱中树被烧死了,只留下光秃秃的树干,没想到天下安定之时,老树干竟萌发新芽。不久,学颜之子仲方考中进士,因此人们才把顽强的桂花树看做是“祥瑞”。

在安化县龙塘乡夏植村仁家桥土地庙,也有一棵千年古桂花树,被誉为“湖南桂花王”。全年苍翠,欣欣向荣,一到中秋,满树金黄,香气四溢,沁人心脾。

这棵千年古桂也造就了一方钟灵毓秀之地。相传,这棵桂花树旁曾被垃圾围堵,夏植村一户黄姓人家因家中遭遇大火,急求生存之地,将桂花树旁的宅子买下。搬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家人清理桂花树旁的垃圾,并悉心管护。这家人自搬进新家起,日子一天比一天顺畅,家底逐渐殷实起来,这棵桂花树也被后人呵护至今。

【小名片】

桂花(Osmanthus fragrans)是木犀科常绿乔木,最高可达18米。适应于亚热带气候地区,性喜温暖,湿润,抗逆性强,既耐高温,也较耐寒,生命力顽强。

安化县千年古桂树龄有1200余年,胸径 1.11米,树高约18米,冠幅17.5米。古桂主干离地不到1米的地方,向上分生7根主枝。

文/刘奕楠 图/湖南省林业局提供 设计/叶艳娜 智库/曹基武 统筹/周月桂 特别支持/湖南省林业局
蟾宫折桂的典故是什么?dqfuahfhkjak2013.06.16浏览3656次中小学作业[url=]分享[/url][url=]举报[/url]


1个回答
有何吥可002013.06.16


满意答案
蟾宫折桂,也有一此传说和掌故。其中以明初宋濂的《重荣桂记》所叙最详。
  文章说江西庐陵周孟声与其子学颜都是读书人,在当地很有名气。其家在吉水泥石村,院内有棵大桂树,枝叶繁荣,树荫可遮盖二亩地面。元末动乱中房屋被焚毁,树也被烧死,树枝被砍做烧柴,只留下光秃秃的树干。到明初天下安定,老树干竟发出新芽,不几年,便又郁郁葱葱。有人说,此树经火之后,外焦内枯,现发新芽,事出反常,恐非好兆。也有人说,草木无知,却得风气之先。当年寇准病故,人们为凭吊他插下的竹枝竟都生笋,田氏兄弟闹分家,其家的荆树无故枯萎,兄弟和好不分,树又复荣,可见周家又将复兴。不入,学颜之子仲方考中进士,人们就都认为此树重荣是祥瑞了。祥瑞之说本出迷信,牵强附会的以自然现象解释社会现象,毫无可取,但从老树重荣中,亦可看到桂的顽强生命力。
  汉晋以后,又有月中桂树的传说盛行,《太平御览》引《淮南子》云:“月中有桂树”。到了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中记载则进一步演绎出吴刚砍桂的神话。传说月中桂树高达五百丈,有一位吴刚因学仙术违规被罚在月宫砍桂,每砍一斧,桂树的创伤就会立即愈合,因此吴刚常年在月宫砍桂而始终砍不倒树。关于月中桂树的传奇故事被古人演绎附会得五花八门,尤其以唐宋两代为盛。月中桂树又被命名娑罗树、骞树,月中桂树的果实每年四五月后飘落人间,称“月中桂子”。反映了古人对月中桂树的确深信不疑,文人学士每当中秋望月吟诗作服,都把月中桂树、桂子作为常用的典故。因有月中桂树的传说,所以人们又称月亮为“桂月”、“桂宫”、“桂窟”、“桂轮”等。在古希腊,人们常以月桂树叶编成冠冕,奉献给英雄或诗人,以表示崇敬。后来在英国还有“桂冠诗人”的称号,开始是大学授予,到英王詹姆斯一世时,便成为王室御用诗人的专称。月桂属樟科长绿乔木,春季开花,原产地中海地区,与中国桂相近但不同科。中国也有桂冠之说,是以带桂枝编制的,取其清香高洁。三国时魏国繁钦的《弭愁赋》中有“整桂冠而自饰,敷綦藻之华文”之句,意思是编织桂冠来打扮自己,铺排像锦绣一样华美文字。因为桂清香高洁,人们早就用它来形容、评价人物。汉武帝曾问东方朔,孔子和颜渊谁的道德最高尚,东方朔说:颜渊的道德是高尚的,但他只像一山桂花,独自芳香,孔子的道德像春风一样浩荡,天下万物都受其化育熏陶。  在中国封建社会科举场,每年秋闱大比刚好在八月,所以人们将科举应试得中者称为“月中折桂”或“蟾宫折桂”。《红楼梦》第九回仲林黛玉听说贾宝玉要上学了,就笑道:“好?这一去,可定是要蟾宫折桂去了。”以蟾宫折桂比喻科场得意,也表现出古代人民对月亮的美好向往。


古人科举高中为何叫做“折桂枝”? 2017-08-11 11:44

“折桂枝”的故事 —— 精而简 美洲豹
故有文人中科举叫做“折桂枝”,缘由在晋代时一个叫做郤诜的文人在科举考试中策对名列第一,他自称是“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后来就称科举考试得中为折桂:欣喜故人先折桂。
关于科举高中“折桂枝”的传说,其中以明初宋濂的《重荣桂记》所叙最详。文章中说,在江西庐陵有一个叫做周孟声的人,与其子周学颜都是读书人,在当地很有名气。他们家住在吉水泥石村,在家的院内有棵很高大的桂树,此树枝叶繁荣,树荫之大,可遮盖二亩的地面。但在元末动乱中,周家的房屋被焚毁,这颗桂树也被烧死了,它的树枝就被砍做烧柴,只留下光秃秃的树干。
就这样到了明初,天下已安定,肉桂树的老树干竟发出新芽,不几年,便又郁郁葱葱。街坊邻居纷纷议论起来,有人说,“草木无知,却得风气之先。当年寇准病故,人们为凭吊他插下的竹枝竟都生笋,田氏兄弟闹分家,其家的荆树无故枯萎,兄弟和好不分,今桂树又复荣,可见周家又将复兴。”不久,周学颜之子周仲方真的考中了进士,人们便都认为此树重荣是祥瑞了。
不过这里的桂枝,指的是肉桂树的枝丫,不是桂花树哦。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桂枝。
桂枝,别名柳桂,是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采收时节是在春、夏二季进行,需除去枝条上的叶,然后将其晒干或切片晒干即可入药。本品呈长圆柱形,多分枝,长30~75cm,粗端直径0.3~1cm。表面红棕色至棕色,有纵棱线、细皱纹及小疙瘩状的叶痕、枝痕、芽痕,皮孔点状。质硬而脆,易折断。切片厚2~4mm,断面皮部红棕色,木部黄白色至浅黄棕色,髓部略呈方形。有特异香气,味甜、微辛,皮部的味道较浓。桂树主产于广西、广东及云南等地。
桂枝的性味辛、甘,温,入肺、心、膀胱经,可祛风寒,能治疗感冒风寒、发热恶寒等。具有补元阳、通血脉、暖脾胃之功效,常与补肝肾药、补气血药配伍,治疗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与其它温里药配伍治疗脘腹冷痛、寒痹腰痛,具有明显的镇痛和抗癌防癌的作用。现有的各种驱风油类药物如清凉油、风湿油等皆含有桂油成分。主治麻疯病的“苯丙矾”其主要成分即桂油,肉桂的其它副产品如桂枝、桂子、桂丁、桂盅等都有不同的药理作用,在中药中广为应用。
禁忌
患有热病高热,阴虚火旺,血热妄行的患者,禁服。此外月经过多、盆腔炎、咽疼及其它热病患者应忌食,有失血和遗精病史的人也应禁食。最后,用桂忌用诸葱。



蟾宫折桂
#趣味成语#[size=1.3em]
99[url=][size=1.3em]
[/url]0
蟾宫折桂出自于《晋书·郤诜传》,是比喻人生成功的成语。字面意思是攀折月宫桂花,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后引申为获得很大的成就或很高的荣誉,例如在各种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在体育比赛中获得冠军等。


[url=][size=1.3em][/url]
[url=][size=1.3em][/url]
[url=][size=1.3em][/url]
[url=][size=1.3em][/url]
[url=][size=1.3em][/url]
[url=][size=1.3em][/url]
[url=][size=1.3em][/url]


  • 中文名:蟾宫折桂
  • 类型:汉语成语
详细介绍 PROFILE +

蟾宫折桂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晋书·郤诜传》。
蟾宫折桂字面意思就是攀折月宫桂花,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引申为获得很大的成就或很高的荣誉,多指金榜题名,还指体育比赛中运动员获得冠军,社会生活中人们参加各种考试,取得较好的名次。该成语结构为主谓式;在句中一般作谓语。
成语出处
《晋书·郤诜传》:“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如何?’诜对曰:‘臣鉴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蟾宫折桂”。
成语故事
晋武帝泰始年间,吏部尚书崔洪举荐郄诜当左丞相。后来郄诜当雍州刺史,晋武帝问他的自我评价,他说:“我就像月宫里的一段桂枝,昆仑山上的一块宝玉。”用广寒宫中一枝桂、昆仑山上一片玉来形容特别出众的人才,这便是“蟾宫折桂”的出处。蟾宫即月宫。晋武帝大笑并嘉许他。唐代以后,科举制度盛行,蟾宫折桂便用来比喻考中进士。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先考中进士,他的堂弟白敏中后来中了第三名,白居易写诗祝贺说:“折桂一枝先许我,穿杨三叶尽惊人。”
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记载了吴刚伐桂的神话。传说月亮上有棵桂树高达五百丈,吴刚因学仙术违规被罚在月宫砍桂,每砍一斧,桂树的创伤就会立即愈合,因此吴刚常年在月宫砍桂而始终砍不倒树。关于月中桂树的传奇故事,古人演绎出了无数个版本,尤其以唐宋两代为盛。月中桂树又被命名娑罗树、骞树。月中桂树的果实每年四五月后飘落人间,称“月中桂子”。反映了古人对月中桂树的确深信不疑。文人学士每当中秋望月,吟诗作赋,都把月中桂树、桂子作为常用的典故。因有月中桂树的传说,所以人们又称月亮为“桂月”“桂宫”“桂窟”“桂轮”等。
关于蟾宫折桂的传说和掌故,以明初宋濂的《重荣桂记》所叙最详:江西庐陵周孟声与其子学颜都是读书人,在当地很有名气。其家在吉水泥石村,院内有棵大桂树,枝叶繁荣,树荫可遮盖两亩地面。元末动乱中房屋被焚毁,树也被烧死,树枝被砍来当柴烧,只留下光秃秃的树干。到明初天下安定,老树干竟发出新芽,不几年,便又郁郁葱葱。
有人说,此树经火之后,外焦内枯,现发新芽,事出反常,恐非好兆。也有人说,草木无知,却得风气之先。不久,学颜之子仲方考中进士,人们就都认为此树重荣是祥瑞了。祥瑞之说本出迷信,牵强附会地以自然现象解释社会现象,毫无可取,但从老树重荣中,亦可看到桂树的顽强生命力。可能这正是古人选中桂树寓意高就和及第的原因。
成语寓意
在科场得意的语境中,“折桂”可以指高考或考研等获得通过,也可以指体育比赛中运动员获得冠军。其实,应该把考试视为手段和过程,而非目的。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已经渐渐意识到,体育赛事获奖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享受竞技的快乐,交流竞技的收获。如果忽略过程所具有的意义,而只重视考试或比赛的结果,就有本末倒置之嫌。
成语用法成文用法
蟾宫折桂结构为主谓式,在句子中一般用作谓语;比喻考试得中。
运用示例
元·施惠《幽闺记·士女随迁》:“胸中书富五车,笔下句高千古,镇朝经暮史,寐晚兴夙,拟蟾宫折桂之梯步。”
明·杨柔胜《玉环记·韦皋别妻》:“吾去不唾手步蟾宫折桂枝,须奋身金戈铁骑。”
清·曾朴《孽海花》第五回:“只要吴刚老爹修桂树的玉斧砍下一枝半枝,肯赐给我们老爷,我们老爷就可以中举,名叫蟾宫折桂。”

“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古诗翻译adad41浏览437次其他[url=]分享[/url][url=]举报[/url]


1个回答
lihe4310092推荐于 2019.10.10


满意答案
   “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翻译:他年(如若),(我能够)得傍(这位)蟾宫折桂的进士,不是在梅树边就是在柳树边。
出自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第十四出。杜丽娘梦见在大梅树下有一位书生手执柳枝而来,所以她隐约觉得这个书生会高中(蟾宫折桂),而且和柳或者梅有关。

扩展资料:
该剧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该剧文辞典雅,语言秀丽。
《牡丹亭还魂记》的积极浪漫主义的表现方法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深远的。作者运用大胆的想象、艺术的夸张和曲折离奇的戏剧情节,将现实社会同阴曹地府统一起来,将人与鬼统一起来,从而塑造了高度理想化的人物形象,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完成了反封建礼教的主题。
《牡丹亭还魂记》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高度统一,使《牡丹亭》成为后来文人学习、借鉴的一个典范。沈璨曾受汤显祖的影响改编《牡丹亭》为《同梦记》。还有臧懋循的《牡丹亭》、冯梦龙的《风流梦》、徐日羲附《牡丹亭》等剧作,都是《牡丹亭还魂记》的续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牡丹亭


宋濂简介
 我来答
分享
[url=]举报[/url]



28个回答#热议# 海关有哪些禁运商品?查到后怎么办?

筱鸭娱乐高能答主

2019-02-25 · 电影、电视剧、小说、综艺等等,都在这里!
关注



展开全部

宋濂(1310年11月4日-1381年6月20日),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别号龙门子、玄真遁叟等,汉族。祖籍金华潜溪(今浙江义乌),后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

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其为太史公、宋龙门。

宋濂自幼多病,且家境贫寒,但他聪敏好学,号称“神童”。曾受业于闻人梦吉、吴莱、柳贯、黄溍等人。元末辞朝廷征命,修道著书。明初时受朱元璋礼聘,被尊为“五经”师,为太子朱标讲经。

洪武二年(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时朝廷礼仪多为其制定。

洪武十年(1377年)以年老辞官还乡,后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于夔州病逝,年七十二。明武宗时追谥“文宪”,故称“宋文宪”。

扩展资料:

主要作品介绍:

1、《环翠亭记》

《环翠亭记》是明代文学家宋濂的一篇散文,出自《宋文宪公全集》卷十六。该文是一篇应人而写之作,写于明朝开国之初,记述了一座园亭由兴到废,由废到兴的过程,赞扬了许氏一族生生不息的创业精神。

但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并不仅在于此,他把一座园亭的兴废与世道人心,国之盛衰联系了起来,歌颂了明朝开国皇帝“正四海、致大平”的丰功伟绩,并对刚刚建立起来的明朝政权寄予深切的期望。

2、《元史》

《元史》是系统记载元朝兴亡过程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成书于明朝初年,由宋濂(1310~1381年)、王袆(1321~1373年)主编。

全书二百一十卷,包括本纪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传九十七卷,记述了从蒙古族兴起到元朝建立再到元朝北逃蒙古高原的历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濂




18   
评论 分享
[url=]举报[/url]







天上在不在人间

2021-03-29 · TA获得超过2.3万个赞
关注


宋濂(1310年11月4日-1381年6月20日),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别号龙门子、玄真遁叟等,汉族。祖籍金华潜溪(今浙江义乌),后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其为太史公、宋龙门。
宋濂与刘基均以散文创作闻名,并称为“一代之宗”。他坚持散文要明道致用、宗经师古,强调“辞达”,注意“通变”,要求“因事感触”而为文,所以他的散文内容比较充实,且有一定的艺术功力。其散文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

明朝立国,朝廷礼乐制度多为宋濂所制定,刘基赞其“当今文章第一”。纪传如《秦士录》、《王冕传》、《李疑传》,均能抓住细节,突出性格,渲染无多,感染却深;写景如《桃花涧修契诗序》、《环翠亭记》,简洁清秀,迈似欧阳修。
少年神童
宋濂六岁时入小学,一日便读完唐人李瀚编著的《蒙求》,其后日记两千言。九岁能作诗,人称“神童”。十五岁时,六里人张继之听说宋濂善记,邀请他到自己家中,问多少日可通背四书经传,宋濂说只需一周。张继之不信,随机抽取杂书、稗记等五百言要求宋濂背诵,宋濂一字不漏地背下来。张继之大为惊异,对宋濂的父亲说:“这个孩子天分非凡,应当让他随名师学习。”
性格慎密
宋景濂性格慎密,在宫中问对的话,绝对不会告诉别人。应制的作品,也将其草稿删毁。曾在居室的墙壁上写“温树”二字,有人向他问及宫内之事,他指二字来给他们看。宋濂在朱元璋面前所陈说事情,质朴无隐,就算是家事,只要朱元璋有问,他也一一回答。曾经说:“人君就像父亲、像天一样,难道可以欺骗他吗?”宋濂曾与客人饮酒,朱元璋暗中派人去侦探察看。第二天,朱元璋问宋濂昨天饮酒没有?座中的来客是谁?饭菜是什么?宋濂都以实回答。朱元璋笑着说:“确实如此,你没有欺骗我。”朱元璋因此越来越相信他的诚实。宋濂常常告诫子孙说:“陛下的恩德就像天地一样,要怎样回报呢?只有做到诚敬忠勤,才稍微可以贡献出万分之一罢了。”


萌蘖

萌蘖是甚么意思?有甚么来历?
B***
[url=]回答[/url]


好评回答
  •   méngniè萌蘖--------------------------------------------------------------------------------【  ?h 典 网】1。植物的萌芽。《孟子·告子上》:“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
      ” 明 宋濂 《重荣桂记》:“枝焦於外,生意安能贯之?生意不贯而萌蘖恶乎生?” 清 黄燮清 《十一月朔大雪》诗:“松柏无完枝,菽麦断萌蘖。”2。比喻事物的开端。 孙中山 《致海外国民党同志书》:“激扬新文化之波澜,灌溉新思想之萌蘖。” 许地山 《海角的孤星》:“女人就是悲哀底萌蘖,谁叫他如此?”3。
      比喻奸邪。蘖,通“ 孽 ”。 宋 王安石 《先大夫述》:“凡有萌蘖,一切?`发穷治之。” 明 何景明 《势成篇》:“使天下之萌蘖不生,而势长御之我,则天下长安。” 清 严如??《三省边防备览·老林说》:“而地大物丰,则萌蘖易生,抚绥之中,防维尤不可疎。
      ”4。开始产生。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禁卫·驾帖之伪》:“未几,逆 瑾 擅柄,八党纵横,已萌蘖於此矣。” 梁启超 《新罗马》楔子:“将前此无数小国统而一之,施行 法国 民法,自由民主之精神既已萌蘖矣。” 鲁迅 《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没有读过‘圣贤书’的人,还能将这天性在名教的斧钺底下,时时流露,时时萌蘖。




离簁lí shāi

词语离簁

注音ㄌ一ˊ ㄕㄞ

引证解释
亦作“ 离褷 ”。亦作“ 离蓰 ”。亦作“ 离纚 ”。亦作“ 离縰 ”。1.濡湿貌。《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六·白头吟一》:“竹竿何嫋嫋,鱼尾何离簁。”一本作“ 簁簁 ”。 唐 韩愈 孟郊 《秋雨联句》:“毛羽皆遭冻,离簁不能劌。” 钱仲联 集释:“ 祝 本、 魏 本作‘篱簁’。《举正》本作‘离簁’。《考异》本、 廖 本、 王 本作‘离蓰’。” 明 何景明 《观春雪》诗:“旖旎结华缨,离縰飘素带。”
2. 毛羽始生貌。《文选·嵇康<琴赋>》:“纷文斐尾,慊縿离纚。” 李善 注:“慊縿离纚,羽毛貌。”《文选·木华<海赋>》:“鳧雏离褷,鹤子淋渗。” 张铣 注:“离褷、淋渗,毛羽初生貌。” 唐 李白 《雉朝飞》诗:“锦衣綺翼何离褷,犊牧採薪感之悲。”
3. 浓密貌。 明 宋濂 《重荣桂记》:“门墉之内,桂树一章,扶疏而离褷,昼日成阴。” 清 王夫之 《九昭》:“左葳蕤之翠羽兮,右离褷之星施。” 911cha.com

相关汉字|离簁在线翻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8307
 楼主| 发表于 2023-9-4 10:57:45 | 显示全部楼层
爱新觉罗·多尔衮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出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老城)。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天命十一年(1626年)封贝勒;天聪二年(1628年),17岁的多尔衮随皇太极出征,征讨蒙古察哈尔部。因为军功被赐号“墨尔根戴青”,成为正白旗旗主。天聪九年(1635年),多尔衮等率军前往收降蒙古林丹汗之子额哲并获得传国玉玺。崇德元年(1636年)因战功封和硕睿亲王,次年正月,皇太极令多尔衮追击朝鲜国王家属。崇德六年(1641年)至七年(1642年)的松锦大战中立下卓越战功。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以辅政王身份辅佐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帝位,称摄政王;顺治元年(1644年)指挥清军入关,清朝入主中原,先后封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顺治七年(1650年)冬死于塞北狩猎途中,追封为“清成宗”,谥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两个月后,于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剥夺多尔衮的封号,并掘其墓。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为其平反,恢复睿亲王封号,评价其“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

  5
本词条 名片文字过长, 欢迎各位 编辑词条,额外获取5个金币。
人物关系
孝烈武皇后母亲 孝烈武皇后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爱新觉罗·多尔衮

别称
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

所处时代
清朝

出生地
后金赫图阿拉

出生日期
1612年(万历四十年)11月17日

逝世日期
1650年(顺治七年)12月31日

主要成就
征战漠南蒙古与李氏朝鲜,率军入关、统一全国

封爵
和硕睿亲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8307
 楼主| 发表于 2023-9-19 20:25:12 | 显示全部楼层
甄英莲 - 清代小说《红楼梦》中的角色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添加义项
香菱(甄英莲)是曹雪芹所著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第一个登场的女性人物,金陵十二钗副册之首,原籍姑苏。甄士隐独女,眉心有一点米粒大小的胭脂记。四岁那年元宵看社火花灯时因家奴霍启("祸起")看护不当而被拐子拐走。养大后原是卖给金陵公子冯渊("逢冤"),中途却被薛蟠看上,为此打死冯渊抢走了她,宝钗给她起名叫香菱。起初是薛姨妈丫鬟,后为薛蟠之妾,因薛蟠外出被宝钗带进大观园(香菱学诗)。薛蟠娶亲后因为主母夏金桂所不容,被其唆使薛蟠毒打。后与薛蟠断绝关系随宝钗而去。八十回内未交代香菱结局。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甄英莲

外文名称
Zhen Yinglian

别名
秋菱、菱姑娘、菱姐姐

饰演
陈剑月(87版电视剧)
张檬、宋轶(10版《红楼梦》电视剧)
张靖唅(17版电视剧)
邓琳漾(19版电视剧)

性别


登场作品
《红楼梦》及其衍生作品

排行
金陵十二钗副册之首

出生地
姑苏

外祖父
封肃


父亲
甄士隐

母亲
封氏

公公
薛姨爸

婆婆
薛姨妈

丈夫
薛蟠

小姑
薛宝钗

主母
夏金桂

外貌
粉妆玉琢,乖觉可喜

目录
1主要剧情
2艺术形象
3相关诗歌
折叠编辑本段主要剧情
折叠被拐

香菱的命运是可悲的,但是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对这个人物特别钟爱,赋予她特殊气韵,致使在大观园中游移着一股极清的暗香,虽没有林妹妹般的傲世独立,倒也是一道有着刹那芳华的风景了,然而却终究"菱花空对雪澌澌"。

香菱原名甄英莲,与宝钗、袭人、晴雯等同岁。她出身在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姑苏,母亲封氏性情贤淑,深明礼义,父亲甄士隐严正清白,禀性恬淡,为本地望族。年已半百的夫妻俩,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英莲。英莲"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全家极其疼爱。应该说英莲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是幸福美好的。不幸的是,在她三岁那年的元霄佳节,士隐命家人抱去看灯,至半夜时家人霍启因小解,将英莲放在一家人家门槛上,待他回来,英莲不见踪影。全家人到处寻找,皆无音讯,英莲早被拐子拐去,另走他乡。三月十五葫芦庙着火将甄家烧成一片瓦砾场,这一个又一个的不幸遭遇,给英莲的命运笼上了悲剧色彩。甄士隐只得将田庄折变,与妻投岳父家去。

折叠被卖
当人们再悉英莲时,她已长到十二、三岁了。她被拐子养在僻静处,认拐子为亲爹。当英莲,已有些姿色时,拐子骗她说,爹因无钱还债,要卖她。这时正巧本地有个冯渊的小子,父母早亡,又无兄弟,有些薄产,一眼看上这丫头,立意买着作妾,发誓不再娶,议定三日后过门。英莲的命运这时似乎出现了转机,英莲被磨折了多年,得了这段姻缘,倒是英莲不幸中的有幸。然而又偏偏不幸的命运在捉弄这红颜薄命女。拐子为赚钱,第二日又将英莲卖与"丰年好大雪"的薛家"呆霸王"薛蟠,意欲卷走两家银子,逃往他乡。薛蟠横行霸,淫佚跋扈,拐子哪能走脱,被两家拿往打个臭死。拐子求饶,两家人都不肯收银,只要领人。

薛家仗着势强人多,将冯渊打了个稀烂,抬回家三日便死了,生拖死拽,把个英莲拖去。后来被薛蟠的妹妹薛宝钗取名叫香菱。香菱本先是做薛姨妈的丫头,只薛蟠成日家中与薛姨妈浑闹,薛姨妈拗不过,一年后摆酒正式纳了香菱做妾。哪知这薛蟠喜欢了没几日,不出半个月便看做马棚风一般了。

曹雪芹安排这薄命女名字的更改,寓意着很深的含义:它是说,莲的质地高洁,贵若衬饰净瓶水的柳枝,或如如来亲炙的座席,一旦脱离莲座,委落红尘,处于污泥,甚而成为野草闲花群落中的一株菱花。

折叠入社
陈剑月版香菱
陈剑月版香菱
但是曹雪芹对香菱是十分钟爱的,可以说《红楼梦》中有两类截然不同的女子形象:一类是像黛玉、妙玉、晴雯等人的冷僻高傲;另一类是像袭人、宝钗等人的世故练达。而曹雪芹在塑造香菱时,却抛撇了这两种典型,把她塑造成娇憨天真、纯洁温和、得人怜爱的女性。香菱虽然遭到了厄运的磨难,但是却依然浑融天真,毫无心机,她总是笑嘻嘻地面对人世的一切,她恒守着她温和专一的性格。当薛蟠在外寻花问柳被人打得半死,香菱哭得眼晴都肿了,她为自已付出珍贵的痴情。薛蟠外出做生意,薛宝钗把她带入大观园来往,她便有机会结识众姑娘。为了揭示香菱书香人家的气质,曹雪芹还安排了这样一个故事--香菱学诗。她拜黛玉为师,几经失败,终于成功,梦中得句,写出了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的精彩诗句,赢得众人赞赏,被补为"海棠诗社"的社员。曹雪芹在百草千花、万紫千红的大观园中特意植入的一朵暗香的水菱。这时香菱命运的转机,给了读者一次小小的安慰。

折叠被虐
可是好景不长,她舛苦的命运又到来。薛蟠外出做生意遇到家中的老亲夏家,家中也是皇商,供应宫中的盆栽,又种许多的桂花,人称桂花夏家。夏家太太见了薛蟠说喜欢的不行,叫女儿夏金桂出来相见,薛蟠迷上了花柳之姿的夏金桂,在夏家住了几天,薛蟠要走,夏母还一再苦留。薛蟠回家不久娶为正室。金桂的出现,使香菱这朵菱角花开始枯萎。金桂未来之前,她虽不幸,但终究还很自足的狭小女性侍妄世界,快活单纯过日子。

这夏金桂,外具花柳之姿,内秉风雷之性,尊自己若菩萨,视他人如粪土。因香菱是薛家早她进门之前纳的妾,便有心整治香菱。先命香菱陪她睡,香菱不肯,金桂说她嫌脏,怕夜里伏侍;不久又装起病来,说是香菱气的;金桂自扎纸人,挑唆薛蟠,薛蟠不问清浑皂白,抓起门闩打香菱。香菱倍受到精神与肉体双重磨折。

夏金桂也每每看薛宝钗不顺眼,但薛宝钗机变,每每言语弹压使她无机可乘,便拿香菱作伐,说香菱这名字没道理。她说:"菱角花开,谁见香来?若是菱角香了,正经那些香花放在哪里?可是不通之极!"香菱道:"不独菱花香,就连荷叶,莲蓬,都是有一股清香的;但它原不是花香可比,若静日静夜,或清早半夜,细领略了去,哪一股清香比是花都好闻呢,就连菱角、鸡头、苇叶、芦根,得了风露,那一股清香也是令人心神爽快的。"金桂道:"依你说,这兰花桂花倒香的不好了?"香菱说到热闹头上,忘了忌讳,便接口道:"兰花、桂花的香,又非别的香可比。"一句未了,金桂的丫头忙指着香菱的脸,说道:"你可要死!你怎么叫起姑娘的名字来?"香菱猛省,依着金桂从此改名"秋菱"。香菱最终忍不住百般虐待折磨,把前面路径竟一心断绝,跟随宝钗去了。

折叠结局
老天会替人鸣不平,金桂弄巧成拙,自己落入自己设计的阴谋中毒毙了。香菱解除禁忌,扶为正室,这是香菱命运的又一次重要转机,这正像她第一次可能嫁给多情专一的冯渊一样,是黑暗生命中的一线曙光。后来又为薛家怀上了一个胎儿。眼看一切恶运即将过去,曙光即在前面,一个彻底改变命运的机会就要到来,然而它来得太迟了,太迟了。因为一生的劫难、坎坷、舛苦、不幸,特别从薛蟠房中移出,不免对月伤悲,挑灯自叹,气怒伤肝,内外拆挫不堪,已酿成干血之症。最后香菱生下的同样是一个"粉妆玉琢,乖觉可喜"的宁馨儿,而自己难产,在血汗床房挣扎而离开人世。这一生一死闪差野,让人感到香菱的命运何等苍凉、乖蹇与不幸,给读者留下了深深的思索!

折叠编辑本段艺术形象
折叠副册判词
薄命女甄英莲
薄命女甄英莲
画着一枝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注释】

1.桂:意指夏金桂。莲藕:意指香菱。

2.根并荷花一茎香:荷花的清香源自根茎,暗喻香菱出身不凡。父亲甄士隐"禀性恬淡","倒是神仙一流人品",母亲封氏"性情贤淑,深明礼义",此谓根、茎之香;周瑞家的说她"倒好个模样儿,竟有些像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秦可卿)的品格儿",贾琏说她"越发出挑的标致了",宝玉说她"这正是地灵人杰",此谓荷花之香。

3.遭际:遭遇。堪伤:照应香菱原名甄英莲的谐音"真应怜"。

4.两地:拆字法,两地即右边二"土"相叠,孤木即左偏旁"木",合为夏金桂的"桂"字。

5.返故乡:即死亡。画面和判词均暗示香菱被夏金桂虐待致死的结局,出自作者后期构思。

折叠癞僧诗谶
香菱剧照
香菱剧照
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注释】

1.惯养娇生:意谓香菱小时候深受父母溺爱。

2.菱:暗喻香菱。雪:暗喻薛蟠。澌澌:下雪声。这句是香菱入薛家之谶。一说菱花指菱花镜,雪指甄士隐痛失女儿后一夜白发。

3.好防:仔细提防。这二句是香菱元宵节被拐及葫芦庙三月十五火灾之谶,所以癞僧说香菱"有命无运,累及爹娘"。

【鉴赏】

如果说甄家的小荣枯映衬着贾家的大荣枯,那么香菱的命运也是对大观园群芳命运的一个暗示。谁能想象得到娇生惯养的甄家的掌上明珠,会成为一个让人作践的奴才呢?谁又能容忍那么聪明俊秀的姑娘,配给一个只会作"哼哼韵儿"的蠢材呢?有人说过这是"玉碗金盆贮以狗矢(屎)" (二知道人《红楼梦说梦》),实在令人惋惜。英莲就是"应怜",从作者宿命的观点看来,这是不可解的,命运是无情的。

折叠编辑本段相关诗歌
其一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注释】

黛玉评语:"意思却有,只是措辞不雅。"

1.皎皎:洁白明净的样子。

2.野客:山野之人,这里指旅人。因夜月最易引起旅人的乡思,故曰"添愁"。

3.翡翠楼:比喻华美的楼宇。玉镜、冰盘:皆指明月,玉镜喻其明亮,冰盘喻其冷清。

4.良宵:指月色美好的夜晚。

其二

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

张清慧版香菱
张清慧版香菱

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

【注释】

宝钗评语:"不像吟月了,月字底下添一个'色'字,倒还使得。你看句句倒像是月色。"

1.玉盘:比喻圆月。

2.香欲染:形容月下梅花香气浓郁,好像要沾染人衣。柳带:比喻月下柳枝柔软。

3.残:淡薄。粉:铅粉。金砌:金色台阶。古时常以金粉楼台形容华丽的建筑。这两句意谓月光照耀下,台阶像涂上金粉,栏杆如抹上薄霜。

4.余容:指将要西沉的月亮。

陈雪婷版香菱
陈雪婷版香菱
其三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

【注释】

众人评语:"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

1.精华:这里指月亮纯净的光辉。娟娟:美好的样子。魄:这里指月光。

2.砧:古时捣衣的石板。这句写明月当空,大地如同白昼,时时传来捣衣声。半轮:指缺月。这句写鸡叫天亮,月色变得暗淡。

3.绿蓑:即蓑衣,这里代指漂泊在外的人,句意写旅人的乡思。红袖:即妇女衣袖,这里代指闺中少妇,句意写少妇的闺怨。

4.博得:招致。

87版(红楼梦)陈剑月饰香菱

87版(红楼梦)史可饰甄英莲(香菱小时候,甄士隐和封氏女儿)

10年(新版红楼梦)宋轶饰香菱

(黛玉传)张雪婷饰演香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8307
 楼主| 发表于 2023-9-19 21: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静日玉生香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静日玉生香+】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2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红楼梦:林黛玉的身世,甄英莲的名字,都跟荣国府有关[color=rgba(0, 0, 0, 0.9)][color=rgba(0, 0, 0, 0.3)]原创 [color=var(--weui-FG-2)]姜子说书 [color=var(--weui-LINK)][url=]姜子说书[/url] [color=var(--weui-FG-2)]2023-06-24 22:00 [color=var(--weui-FG-2)]发表于福建
[color=rgba(0, 0, 0, 0.9)][color=rgba(0, 0, 0, 0.5)]收录于合集
#红楼梦[color=rgba(0, 0, 0, 0.3)]342个
#荣国府[color=rgba(0, 0, 0, 0.3)]38个
#林黛玉[color=rgba(0, 0, 0, 0.3)]65个
#甄英莲[color=rgba(0, 0, 0, 0.3)]3个
#贾宝玉[color=rgba(0, 0, 0, 0.3)]82个


[color=rgba(0, 0, 0, 0.9)]
  红楼梦:林黛玉的身世,甄英莲的名字,都跟荣国府有关。
  文/姜子说书
  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
  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
  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
  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姓氏原是秦。
  源为二玉演二宝,慷慨隽逸作姽婳,荣源宁演隐甄氏,《胠箧》《南华》续《庄子》!
  ——《石头记》序

  《红楼梦》故事里,香菱的名字是薛宝钗取的,意为“菱角花”,为此,夏金桂和香菱有过一段对话。
  因问他“香菱”二字是谁起的名字,香菱便答:“姑娘起的。”金桂冷笑道:“人人都说姑娘通,只这一个名字就不通。菱角花谁闻见香来着?”
  为什么香菱落到薛蟠手里,不知是死是活,结果就变成了“菱花镜里形容瘦”的“菱角花”了呢?夏金桂问香菱家乡父母,香菱皆答忘记,其实何曾忘记?所谓“白骨如山忘姓氏”,不过是国破家亡四个字,香菱回答夏金桂的一番话,已经透露了她真正的出身。

  香菱道:“不独菱角花,就连荷叶莲蓬,都是有一股清香的。但他那原不是花香可比,若静日静夜或清早半夜细领略了去,那一股香比是花儿都好闻呢。就连菱角、鸡头、苇叶、芦根得了风露,那一股清香,就令人心神爽快的。”
  《红楼梦》故事里,林黛玉和晴雯是芙蓉花神,贾府三春都与荷属有关,可知甄家不但是贾家的世交,其本质上其实是贾家的子孙后代,这才是“根并荷花一茎香”的传神之处,从林家黛玉到甄家英莲,师传的《明月诗》,所传为华夏之香。
  香菱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香菱笑道:“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你可不许腻烦的。”黛玉道:“昨夜的月最好,我正要诌一首,竟未诌成,你竟作一首来。‘十四寒’的韵,由你爱用那几个字去。”
  再看香菱的原名甄英莲,世人都说是“真应怜”,却不知何为“英”何为“莲”?何为本地望族?何为红尘中富贵风流之最?何为羲皇上人?

  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庙旁住着一家乡宦,姓甄,字士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只是一件不足:如今年已半百,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英莲,年方三岁。
  天踏地陷,是何等事?作者却于甄士隐身上屡次写山崩地裂之事,真是用心良苦。说起甄士隐家里的这个独生女,她的名字,和荣国府是有关系的。
  《说文解字》曰:“英,艸荣而不实者。”《尔雅·释木》曰:“木谓之华,草谓之荣,不荣而实者谓之秀,荣而不实者谓之英。”
  读懂了草木荣华的关系,看清了英和荣的关系,就能理解为什么贾宝玉和香菱有着死同穴的暧昧关系,因为林黛玉加贾宝玉,等于崇祯朝,为天下望族;甄英莲加甄宝玉,等于南明,为本地望族。

  香菱便说:“我有一枝夫妻蕙,他们不知道,反说我诌,因此闹起来,把我的新裙子也脏了。”宝玉笑道:“你有夫妻蕙,我这里倒有一枝并蒂菱。”口内说,手内却真个拈着一枝并蒂菱花,又拈了那枝夫妻蕙在手内。香菱道:“什么夫妻不夫妻,并蒂不并蒂,你瞧瞧这裙子。”
  《红楼梦》故事里,贾宝玉将方才的夫妻蕙与并蒂菱安放好,又将些落花来掩了,香菱见了,说他做的这件事使人肉麻,其实,作者是有意为之。换句话说,荣国府和甄府,都是华夏,所谓羲皇上人、大舜之正裔。
  宝玉忙笑道:“‘雄奴’二音,又与匈奴相通,都是犬戎名姓。况且这两种人自尧舜时便为中华之患,晋唐诸朝,深受其害。幸得咱们有福,生在当今之世,大舜之正裔,圣虞之功德仁孝,赫赫格天,同天地日月亿兆不朽,所以凡历朝中跳猖獗之小丑,到了如今竟不用一干一戈,皆天使其拱手俛头缘远来降。我们正该作践他们,为君父生色。”
  还记得林黛玉的外号“潇湘妃子”吗?作者早就告诉我们,贾宝玉就是大舜,林黛玉就是娥皇,即“我女皇”,“女”为“闺阁”,即“忠义”。那谁是女英呢?自然是甄英莲。

  探春因笑道:“我已替你想了个极当的美号了。”又向众人道:“当日娥皇女英洒泪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如今他住的是潇湘馆,他又爱哭,将来他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以后都叫他作‘潇湘妃子’就完了。”
  所谓大舜,是以上古的贤明君主隐喻圣主贤君,亦是忠义两个字,而且是写帝王相关,通灵宝玉便是传国玉玺。
  《红楼梦》故事里,林黛玉的身世,也跟荣国府有关。就如《尔雅·释木》所说,绛珠仙子,木石前盟,对应的是草木之人,即荣华两个字,华夏朱明之寓。葬花为葬华,亡国君主也!莲花是出淤泥而不染者,是写女儿忠义!

  林黛玉昨日所恼宝玉的心事早又丢开,又顾今日的事了,因说道:“我没这么大福禁受,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什么玉的,我们不过是草木之人!”
  《红楼梦》故事里,贾雨村口中的东汉贾复,不就是说刘秀吗?不就是“不荣而实者”吗?绛珠仙子自然是“荣且实者”。那为啥香菱是“荣而不实者”?“荣”是写甄英莲的血统,父母家乡,意思是南明是正统,但是,屈居江南,徒有其名,真正的当权者已经是北方的满清了。
  子兴道:“荣国府贾府中,可也不玷辱了先生的门楣了?”雨村笑道:“原来是他家。若论起来,寒族人丁却不少,自东汉贾复以来,支派繁盛,各省皆有,谁逐细考查得来?若论荣国一支,却是同谱。但他那等荣耀,我们不便去攀扯,至今故越发生疏难认了。”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程高本、《脂砚斋全评石头记》、《说文解字》、《尔雅·释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8307
 楼主| 发表于 2023-9-19 21: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color=rgba(0, 0, 0, 0.9)]《红楼梦》副册第一人“有命无运”的甄英莲的大来历[color=rgba(0, 0, 0, 0.3)]原创 [color=var(--weui-FG-2)]红楼隐史 [color=var(--weui-LINK)][url=]红楼隐史[/url] [color=var(--weui-FG-2)]2017-03-27 08:04
[color=var(--weui-FG-HALF)]
(《红楼梦》是假小说之形的真史书, 作者所写“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脂批郑重提示“作者用史笔也。宜作史笔看。作者秉刀斧之笔,撰成此书,一字不可更,一语不可少。” “字字看来皆是血”“实写幼时往事,可伤”,“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红楼梦》布局宏大,构思精深,本博除了解读表面文章外,更主要是揭秘背后的真历史。由于书中人物事件之间皆有关联,请看我的其他博文以助理解。)
接下来看看位列副册第一人、红楼梦中出场最早的女子,而且是贯穿前八十回的线索人物----甄英莲。

  为何甄英莲副册居首呢?

  甄英莲本是姑苏望族甄士隐的独女,没成想,本是大家小姐的她最后却成了薛蟠的小妾奴仆,受尽折磨而死;而她家的丫鬟娇杏却成了一路高升的贾雨村的夫人,从奴仆变成了主人,真是对比鲜明!这也正是影射了本是主子的大明王朝和原为明朝子民的满清地位转换的真实[url=]历史[/url]。这样的命运如何不是真应怜----甄英莲?


  甄英莲并不是简单影射某一个人,她其实是整个南明的悲惨写照,她是南明四帝一监国的总代表。

  ----香菱眉心中有米粒大小的从胎里带来的一点胭脂痣----“朱”砂痣,宝玉喜欢吃胭脂喜欢红色,批书人也自号脂砚斋,香菱眉心这一点朱红胭脂痣正是朱明标志。
      ----香菱苦命的一生:五岁被拐(暗示四帝一监国共5人),受尽凌辱折磨十几年,最后死于异地只能香魂返故乡。四皇子以南明最后一位皇帝永历帝朱由榔的结局作为香菱结局的,香菱的死为整个南明史画上了句号。

  ----香菱“有些象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儿。”蓉大奶奶秦可卿是影射崇祯,暗示香菱是与崇祯本质相同的朱明后裔。

  ----“香菱拜黛玉为师学吟诗,而黛玉呢?偏偏说“昨夜的月最好”要香菱写咏月诗,“昨夜”已是过去,月是朱明,点出香菱实乃崇祯的学生----后继者----南明。

      
    原来甄英莲是惨烈败亡的南明!怪不得癞头和尚会说:“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甲眉:八个字屈死多少英雄?屈死多少忠臣孝子?屈死多少仁人志士?屈死多少词客骚人?今又被作者将此一把眼泪洒与闺阁之中,见得裙钗尚遭逢此数,况天下之男子乎?看他所写开卷之第一个女子便用此二语以定终身,则知托言寓意之旨,谁谓独寄兴于一“情”字耶!武侯之三分,武穆之二帝,二贤之恨,及今不尽,况今之草芥乎?家国君父事有大小之殊,其理其运其数则略无差异。知运知数者则必谅而后叹也。】之物,抱在怀内作甚?”
       这开卷第一个女子甄英莲一露面就总起《红楼梦》家国灭亡的悲歌底调。悲壮抗清十几载最终失败的南明政权屈死多少英雄?屈死多少忠臣孝子?屈死多少仁人志士?屈死多少词客骚人?武侯诸葛亮和武穆岳飞的不能收复中原的“二贤之恨,及今不尽”,知道了甄英莲的不幸历史,如何能不发出“知运知数者则必谅而后叹也”的悲叹!
   
  首个南明政权----弘光政权以“联虏平寇”为基本国策,派出使团与满清“议和”,谋求与清军联合剿灭农民军,妄图偏安。但由于大顺军已被多尔衮和吴三桂的联军击溃,而弘光政权内部又爆发了激烈的党争,驻守武昌的左良玉不愿与李自成正面交战,以“清君侧”为名,顺长江东下争夺南明政权。摸清了弘光政权底细的多尔衮于是自称正统,不但拒绝承认弘光朝廷,还要求它无条件投降,这就是书中薛蟠纳香菱为妾的来历。


  后来由于清朝再次宣布薙发令,导致江南一带掀起了反薙发的抗清斗争,使得清军后方发生动乱,一时无力继续南进。这就是书中薛蟠调情遭暴打而外出避丑,使得香菱得以有机会向黛玉学诗的背后的[url=]历史[/url]。但可叹的是隆武帝与鲁王政权不但没有利用这种有利形势发展抗清斗争,反而为了争夺正统地位而各自为战,所以当1646年清军再度南下时,他们先后为清军各各击灭。     南明是亡于自己内部严重的党派斗争!可怜之人亦有可憎之处!
首度破解,持续更新,敬请关注博客文章,更多揭秘都在《红楼隐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8307
 楼主| 发表于 2023-9-19 21: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被拐卖的甄英莲 liuhuirong 2023-04-07 发表于湖北  |  26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虽萤火之光,然亿万之力,必能照彻黑色漩涡。

今天来说说《红楼梦》中第一个出场的女子——甄英莲。
甄英莲是家在南方的一个太平乡绅甄士隐的独生爱女,自小生的是“粉妆玉琢、乖觉可喜”,让甄家夫妻是爱若珍宝。可叹的是,英莲命苦,用仙僧的话来说,是个“有命无运”的可怜人,小小年纪便被拐卖了,顷刻之间,曾经富足喜乐的甄家落得是家破人散。八九年后,长到到十二三岁的英莲在转卖途中被曾经的葫芦僧、如今的应天府、也就是南京衙门的门子一眼认出。当时虽没有现代高科技的DNA和摄像头人脸识别技术,但机敏的门子仅凭一双肉眼便从女孩的“大概相貌和脸上的米粒大小的那一点胎生痣”,准确无误地辨认出这就是许多年前甄家被拐的女儿。为了确认,门子于是私下询问英莲被拐的遭遇,可英莲自小求救过无数次、反抗过无数次,却也次次遭受失败,失望了无数次,如今的她“是被拐子打怕了的”,自认已被这个世界抛弃,面对门子的询问,完全不敢说话,门子“又哄之再四,英莲才又哭了,只说'我不记得小时之事!’”门子因此确认无疑。
古代社会对劫略拐卖人口之罪是严惩不贷的,西汉初年的《盗律》规定,拐卖“略人”的行为,无论是否已经出卖,都要处以“磔刑”;知情收买之人“与同罪”,略卖即是拐卖;唐律规定:“诸略人、略卖人为奴婢者,绞”;《宋刑统》,“略卖人为奴婢者,绞” ;《元史·刑法志》:官民人等“但犯强窃盗贼,伪造宝钞,略卖人口,发冢放火,犯奸及诸死罪”;而《大清律例》不但严惩拐卖诱骗者:“凡诱拐妇人子女,或典卖,或为妻妾子孙者,不分良人奴婢,已卖未卖,但诱取者,被诱之人若不知情,为首者,拟绞监候,被诱之人不坐。若以药饼及一切邪术迷拐幼小子女,为首者立绞”,而且还会重办执法不力的渎职行为:“如地方该官员弁知情故纵者, 照例议处。乡保汛兵盘查不力, 杖八十, 革役。知情故纵者, 杖一百。得财卖放者, 以枉法从重论, 罪止杖一百, 流三千里。”相较之下,《大明律》对于略诱拐卖者的处罚是最轻的,仅仅是“设方略诱取良人为奴婢、为妻妾子孙,杖一百,徒三年。”但即便如此轻罚,对劫略人口者仍然算是一种法律惩治。但不幸的是,如此微弱的法律惩治在徇私枉法的执法者手中彻底成了摆设。
巧的是,拐子租住的房舍是门子家的,而负责审理该案的青天大老爷又是甄士隐重金资助过的贾雨村,初读此处,原以为甄家的旧友出现,终于可以帮助苦命的英莲脱离苦海,谁承想,供职官府衙门的门子知情不报、对英莲的境遇视若无睹;而担任朝廷命官的、且深受甄家大恩的贾雨村就更加冷酷无情了,为了讨好贾家,为了仕途顺利,他不管自己的保民之责、不顾甄家对自己的资助大恩,不念英莲被拐后经历的万般苦楚折磨,竟依照门子的主意,只将没什么势力的拐子“按法处治”了,至于薛家犯下的累累血案,贾雨村统统不究,而被拐的英莲就这样不予解救,被青天大老爷不管、不顾、不念地丢在了买家。
最终的结果是:英莲不仅没有拿回原本的自由身,反而连自己原有的名字也彻底失去了,从英莲变成香菱、再从香菱变成秋菱,失去了与家人最后的一点牵连。一边是黛玉诗中的“盛世无饥馁”,一边却是英莲身处的“地狱暗无光”,本是如黛玉一般娴雅标致的俊秀女儿,却硬生生“作践的娇养千金似下流”,好一个花花的自由大世界,对于英莲这样的小女子、弱女子而言,竟是苦海无边、一生难渡,怎不是“平生遭际实堪伤”?正如脂批所言,甄英莲,实“真应怜”也。昨为父母掌上宝、今为乡原链下奴,被拐卖的真应怜。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英莲被拐案爆发正值一年之始的佳节之时,《红楼梦》的末世故事就此徐徐展开。于是乎,甄世隐的真事隐去;于是乎,贾雨村的假语存扬。因此故,才有了《红楼梦》中一再出现的悲愤喟叹“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惜作者辛酸之文,叹世间几人能懂?
二零二二年三月八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8307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 09: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红楼梦里的月亮,和西游记里的月亮,大有不同
姜子说古书 2023-09-30 发表于上海  |  3阅读  |  1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题:红楼梦里的月亮,和西游记里的月亮,大有不同!

  文/姜子说书

  《西游记》第三十六回“心猿正处诸缘伏 劈破旁门见月明”,作者竟然长篇大论写起来月亮。



  首先是孙悟空把天地比作宽敞的客厅,把日月比作窗棂,好似人的心灵一般,这便为后为的论月埋下了伏笔。

  行者道:“兄弟,若依老孙看时,把这青天为屋瓦,日月作窗棂,四山五岳为梁柱,天地犹如一敞厅!”

  话说师徒四人借住敕建宝林寺,见众僧皆是追名逐利之徒,欺善怕恶之辈,在行者发威之后,唐僧五众得了妥善的安置。

  不料唐僧举步出门小解,只见明月当天,清光皎洁,玉宇深沉,竟然诗兴大发,还特地喊来了三个徒弟。孙悟空听见唐僧诗中有思乡之意,不免劝了几句。



  行者闻言,近前答曰:“师父啊,你只知月色光华,心怀故里,更不知月中之意,乃先天法象之规绳也。此乃先天采炼之意。我等若能温养二八,九九成功,那时节,见佛容易,返故田亦易也。诗曰:前弦之后后弦前,药味平平气象全。采得归来炉里炼,志心功果即西天。”

  西游世界的月亮,是先天法象,又好似造世历劫,全凭历劫明心得圆满,此为心猿之悟。沙僧之悟,是相生相克,浑然一体,三家同会无争竞。八戒之悟,是天地日月本不全,我自痴愚积下缘。

  《西游记》故事里,月即是光,眼睛是心灵的窗棂,那月亮呀,是那“一点灵光彻太虚”,写的是念经修心,穷历异邦,超脱苦海的西行之路。



  行者道:“师父差了,你自幼出家,做了和尚,小时的经文,那本不熟?却又领了唐王旨意,上西天见佛,求取大乘真典。如今功未完成,佛未得见,经未曾取,你念的是那卷经儿?”三藏道:“我自出长安,朝朝跋涉,日日奔波,小时的经文恐怕生了;幸今夜得闲,等我温习温习。”

  《梁皇水忏》和《孔雀真经》也好,《三藏真经》也罢,归根结底都是《心经》。佛在心中,功成只在一念之间,温故而知新,不过是返故田者,到底不过是回光内照四个字!是谓得道明心!

  《红楼梦》故事里,甄英莲向林黛玉学诗,是传香之寓,正所谓:“根并荷花一茎香”。荷属者,出淤泥而不染,是写闺阁忠义也!所传花月之香,华夏文明也!是文字,亦是精神。



  香菱又逼着黛玉换出杜律来,又央黛玉探春二人:“出个题目,让我诌去,诌了来,替我改正。”黛玉道:“昨夜的月最好,我正要诌一首,竟未诌成,你竟作一首来。'十四寒’的韵,由你爱用那几个字去。”

  《红楼梦》故事里,甄英莲所作的前面几首《明月诗》,黛玉分别评为措词不雅、过于穿凿,宝钗则说“不象吟月,句句倒是月色”,及至第三首,人人都赞“新巧有意趣”。

  《明月诗》: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红楼梦》故事里,香菱笔下的月亮,似乎也似西游世界的月亮一般,写的是人,但本质上写的却是“舆图换稿”四个字,正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就如这月亮一般。



  《红楼梦》故事里,林黛玉是娥皇,甄英莲是女英,月之不圆,就像西游世界的猪八戒,生来就有无数的缺陷。犹如秦可卿所言,月满则亏,但是,在作者心中,月亮甚好,哪怕亦是昨夜之梦。

  秦氏道:“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诗书旧族了!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能可常保的。但如今能于荣时筹画下将来衰时的世业,亦可谓常保永全了。”

  红楼世界的月,正是作者所悼之玉,指的是朱明之月,书中所有二爷的“二”字,便是从月中来,就犹如书中所有的大爷皆为风中之“大虫”,是有特殊寓意的。就如宝琴念的那首比我们中国人还强的朱楼明月之诗。此间月,亦有华夏之谓,作者心中虽有执念,史笔之下,亦是人之常情。



  宝琴因念道: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岛云蒸大海,岚气接丛林。月本无今古,情缘自浅深。汉南春历历,焉得不关心。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程高本、《脂砚斋全评石头记》、《西游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8307
 楼主| 发表于 2023-10-3 09: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甄英莲 - 清代小说《红楼梦》中的角色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名
添加义项
香菱(甄英莲)是曹雪芹所著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第一个登场的女性人物,金陵十二钗副册之首,原籍姑苏。甄士隐独女,眉心有一点米粒大小的胭脂记。四岁那年元宵看社火花灯时因家奴霍启("祸起")看护不当而被拐子拐走。养大后原是卖给金陵公子冯渊("逢冤"),中途却被薛蟠看上,为此打死冯渊抢走了她,宝钗给她起名叫香菱。起初是薛姨妈丫鬟,后为薛蟠之妾,因薛蟠外出被宝钗带进大观园(香菱学诗)。薛蟠娶亲后因为主母夏金桂所不容,被其唆使薛蟠毒打。后与薛蟠断绝关系随宝钗而去。八十回内未交代香菱结局。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甄英莲

外文名称
Zhen Yinglian

别名
秋菱、菱姑娘、菱姐姐

饰演
陈剑月(87版电视剧)
张檬、宋轶(10版《红楼梦》电视剧)
张靖唅(17版电视剧)
邓琳漾(19版电视剧)

性别


登场作品
《红楼梦》及其衍生作品

排行
金陵十二钗副册之首

出生地
姑苏

外祖父
封肃


父亲
甄士隐

母亲
封氏

公公
薛姨爸

婆婆
薛姨妈

丈夫
薛蟠

小姑
薛宝钗

主母
夏金桂

外貌
粉妆玉琢,乖觉可喜

目录
1主要剧情
2艺术形象
3相关诗歌
折叠编辑本段主要剧情
折叠被拐

香菱的命运是可悲的,但是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对这个人物特别钟爱,赋予她特殊气韵,致使在大观园中游移着一股极清的暗香,虽没有林妹妹般的傲世独立,倒也是一道有着刹那芳华的风景了,然而却终究"菱花空对雪澌澌"。

香菱原名甄英莲,与宝钗、袭人、晴雯等同岁。她出身在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姑苏,母亲封氏性情贤淑,深明礼义,父亲甄士隐严正清白,禀性恬淡,为本地望族。年已半百的夫妻俩,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英莲。英莲"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全家极其疼爱。应该说英莲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是幸福美好的。不幸的是,在她三岁那年的元霄佳节,士隐命家人抱去看灯,至半夜时家人霍启因小解,将英莲放在一家人家门槛上,待他回来,英莲不见踪影。全家人到处寻找,皆无音讯,英莲早被拐子拐去,另走他乡。三月十五葫芦庙着火将甄家烧成一片瓦砾场,这一个又一个的不幸遭遇,给英莲的命运笼上了悲剧色彩。甄士隐只得将田庄折变,与妻投岳父家去。

折叠被卖
当人们再悉英莲时,她已长到十二、三岁了。她被拐子养在僻静处,认拐子为亲爹。当英莲,已有些姿色时,拐子骗她说,爹因无钱还债,要卖她。这时正巧本地有个冯渊的小子,父母早亡,又无兄弟,有些薄产,一眼看上这丫头,立意买着作妾,发誓不再娶,议定三日后过门。英莲的命运这时似乎出现了转机,英莲被磨折了多年,得了这段姻缘,倒是英莲不幸中的有幸。然而又偏偏不幸的命运在捉弄这红颜薄命女。拐子为赚钱,第二日又将英莲卖与"丰年好大雪"的薛家"呆霸王"薛蟠,意欲卷走两家银子,逃往他乡。薛蟠横行霸,淫佚跋扈,拐子哪能走脱,被两家拿往打个臭死。拐子求饶,两家人都不肯收银,只要领人。

薛家仗着势强人多,将冯渊打了个稀烂,抬回家三日便死了,生拖死拽,把个英莲拖去。后来被薛蟠的妹妹薛宝钗取名叫香菱。香菱本先是做薛姨妈的丫头,只薛蟠成日家中与薛姨妈浑闹,薛姨妈拗不过,一年后摆酒正式纳了香菱做妾。哪知这薛蟠喜欢了没几日,不出半个月便看做马棚风一般了。

曹雪芹安排这薄命女名字的更改,寓意着很深的含义:它是说,莲的质地高洁,贵若衬饰净瓶水的柳枝,或如如来亲炙的座席,一旦脱离莲座,委落红尘,处于污泥,甚而成为野草闲花群落中的一株菱花。

折叠入社
陈剑月版香菱
陈剑月版香菱
但是曹雪芹对香菱是十分钟爱的,可以说《红楼梦》中有两类截然不同的女子形象:一类是像黛玉、妙玉、晴雯等人的冷僻高傲;另一类是像袭人、宝钗等人的世故练达。而曹雪芹在塑造香菱时,却抛撇了这两种典型,把她塑造成娇憨天真、纯洁温和、得人怜爱的女性。香菱虽然遭到了厄运的磨难,但是却依然浑融天真,毫无心机,她总是笑嘻嘻地面对人世的一切,她恒守着她温和专一的性格。当薛蟠在外寻花问柳被人打得半死,香菱哭得眼晴都肿了,她为自已付出珍贵的痴情。薛蟠外出做生意,薛宝钗把她带入大观园来往,她便有机会结识众姑娘。为了揭示香菱书香人家的气质,曹雪芹还安排了这样一个故事--香菱学诗。她拜黛玉为师,几经失败,终于成功,梦中得句,写出了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的精彩诗句,赢得众人赞赏,被补为"海棠诗社"的社员。曹雪芹在百草千花、万紫千红的大观园中特意植入的一朵暗香的水菱。这时香菱命运的转机,给了读者一次小小的安慰。

折叠被虐
可是好景不长,她舛苦的命运又到来。薛蟠外出做生意遇到家中的老亲夏家,家中也是皇商,供应宫中的盆栽,又种许多的桂花,人称桂花夏家。夏家太太见了薛蟠说喜欢的不行,叫女儿夏金桂出来相见,薛蟠迷上了花柳之姿的夏金桂,在夏家住了几天,薛蟠要走,夏母还一再苦留。薛蟠回家不久娶为正室。金桂的出现,使香菱这朵菱角花开始枯萎。金桂未来之前,她虽不幸,但终究还很自足的狭小女性侍妄世界,快活单纯过日子。

这夏金桂,外具花柳之姿,内秉风雷之性,尊自己若菩萨,视他人如粪土。因香菱是薛家早她进门之前纳的妾,便有心整治香菱。先命香菱陪她睡,香菱不肯,金桂说她嫌脏,怕夜里伏侍;不久又装起病来,说是香菱气的;金桂自扎纸人,挑唆薛蟠,薛蟠不问清浑皂白,抓起门闩打香菱。香菱倍受到精神与肉体双重磨折。

夏金桂也每每看薛宝钗不顺眼,但薛宝钗机变,每每言语弹压使她无机可乘,便拿香菱作伐,说香菱这名字没道理。她说:"菱角花开,谁见香来?若是菱角香了,正经那些香花放在哪里?可是不通之极!"香菱道:"不独菱花香,就连荷叶,莲蓬,都是有一股清香的;但它原不是花香可比,若静日静夜,或清早半夜,细领略了去,哪一股清香比是花都好闻呢,就连菱角、鸡头、苇叶、芦根,得了风露,那一股清香也是令人心神爽快的。"金桂道:"依你说,这兰花桂花倒香的不好了?"香菱说到热闹头上,忘了忌讳,便接口道:"兰花、桂花的香,又非别的香可比。"一句未了,金桂的丫头忙指着香菱的脸,说道:"你可要死!你怎么叫起姑娘的名字来?"香菱猛省,依着金桂从此改名"秋菱"。香菱最终忍不住百般虐待折磨,把前面路径竟一心断绝,跟随宝钗去了。

折叠结局
老天会替人鸣不平,金桂弄巧成拙,自己落入自己设计的阴谋中毒毙了。香菱解除禁忌,扶为正室,这是香菱命运的又一次重要转机,这正像她第一次可能嫁给多情专一的冯渊一样,是黑暗生命中的一线曙光。后来又为薛家怀上了一个胎儿。眼看一切恶运即将过去,曙光即在前面,一个彻底改变命运的机会就要到来,然而它来得太迟了,太迟了。因为一生的劫难、坎坷、舛苦、不幸,特别从薛蟠房中移出,不免对月伤悲,挑灯自叹,气怒伤肝,内外拆挫不堪,已酿成干血之症。最后香菱生下的同样是一个"粉妆玉琢,乖觉可喜"的宁馨儿,而自己难产,在血汗床房挣扎而离开人世。这一生一死闪差野,让人感到香菱的命运何等苍凉、乖蹇与不幸,给读者留下了深深的思索!

折叠编辑本段艺术形象
折叠副册判词
薄命女甄英莲
薄命女甄英莲
画着一枝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注释】

1.桂:意指夏金桂。莲藕:意指香菱。

2.根并荷花一茎香:荷花的清香源自根茎,暗喻香菱出身不凡。父亲甄士隐"禀性恬淡","倒是神仙一流人品",母亲封氏"性情贤淑,深明礼义",此谓根、茎之香;周瑞家的说她"倒好个模样儿,竟有些像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秦可卿)的品格儿",贾琏说她"越发出挑的标致了",宝玉说她"这正是地灵人杰",此谓荷花之香。

3.遭际:遭遇。堪伤:照应香菱原名甄英莲的谐音"真应怜"。

4.两地:拆字法,两地即右边二"土"相叠,孤木即左偏旁"木",合为夏金桂的"桂"字。

5.返故乡:即死亡。画面和判词均暗示香菱被夏金桂虐待致死的结局,出自作者后期构思。

折叠癞僧诗谶
香菱剧照
香菱剧照
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注释】

1.惯养娇生:意谓香菱小时候深受父母溺爱。

2.菱:暗喻香菱。雪:暗喻薛蟠。澌澌:下雪声。这句是香菱入薛家之谶。一说菱花指菱花镜,雪指甄士隐痛失女儿后一夜白发。

3.好防:仔细提防。这二句是香菱元宵节被拐及葫芦庙三月十五火灾之谶,所以癞僧说香菱"有命无运,累及爹娘"。

【鉴赏】

如果说甄家的小荣枯映衬着贾家的大荣枯,那么香菱的命运也是对大观园群芳命运的一个暗示。谁能想象得到娇生惯养的甄家的掌上明珠,会成为一个让人作践的奴才呢?谁又能容忍那么聪明俊秀的姑娘,配给一个只会作"哼哼韵儿"的蠢材呢?有人说过这是"玉碗金盆贮以狗矢(屎)" (二知道人《红楼梦说梦》),实在令人惋惜。英莲就是"应怜",从作者宿命的观点看来,这是不可解的,命运是无情的。

折叠编辑本段相关诗歌
其一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注释】

黛玉评语:"意思却有,只是措辞不雅。"

1.皎皎:洁白明净的样子。

2.野客:山野之人,这里指旅人。因夜月最易引起旅人的乡思,故曰"添愁"。

3.翡翠楼:比喻华美的楼宇。玉镜、冰盘:皆指明月,玉镜喻其明亮,冰盘喻其冷清。

4.良宵:指月色美好的夜晚。

其二

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

张清慧版香菱
张清慧版香菱

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

【注释】

宝钗评语:"不像吟月了,月字底下添一个'色'字,倒还使得。你看句句倒像是月色。"

1.玉盘:比喻圆月。

2.香欲染:形容月下梅花香气浓郁,好像要沾染人衣。柳带:比喻月下柳枝柔软。

3.残:淡薄。粉:铅粉。金砌:金色台阶。古时常以金粉楼台形容华丽的建筑。这两句意谓月光照耀下,台阶像涂上金粉,栏杆如抹上薄霜。

4.余容:指将要西沉的月亮。

陈雪婷版香菱
陈雪婷版香菱
其三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

【注释】

众人评语:"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

1.精华:这里指月亮纯净的光辉。娟娟:美好的样子。魄:这里指月光。

2.砧:古时捣衣的石板。这句写明月当空,大地如同白昼,时时传来捣衣声。半轮:指缺月。这句写鸡叫天亮,月色变得暗淡。

3.绿蓑:即蓑衣,这里代指漂泊在外的人,句意写旅人的乡思。红袖:即妇女衣袖,这里代指闺中少妇,句意写少妇的闺怨。

4.博得:招致。

87版(红楼梦)陈剑月饰香菱

87版(红楼梦)史可饰甄英莲(香菱小时候,甄士隐和封氏女儿)

10年(新版红楼梦)宋轶饰香菱

(黛玉传)张雪婷饰演香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8307
 楼主| 发表于 2023-10-3 10: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红楼梦》中开头要写甄士隐女儿被拐的事?
发布时间:2022-02-21 / 作者:清心寡欲

甄士隐的女儿是甄英莲,薛宝钗起名叫香菱,夏金桂又叫她秋菱。《红楼梦》版本诸多,其中比较早的“庚辰本”中,甄士隐的女儿叫做甄应菊,也就是真正的应局之人。

我赞同庚辰本早于甲戌本的观点,作者先把这个人物写成了甄应菊,书中隐藏着一个很大的局,这个人物就是统领全局的角色,书中所有的秘密都隐藏在甄应菊的身上。所以,她的父亲就是“真事隐”。后来,才改成甄英莲的,恐怕还是为了隐藏真事、真局吧。

第二回回前诗的第一句说“一局输赢料不真”,甄应菊就是应的这个局。那么,这一局又是什么样的局呢?这就要从甄应菊被拐子拐卖说起了。








元宵祸起,到底是什么样的“祸”
甄应菊五岁的时候,家人霍起抱着她去看元宵社火花灯。到了半夜的时候,霍起去小解,便把甄应菊放在一家门槛上坐着。霍起回来时,甄应菊早就不见了踪影。家人四处寻找,哪里还找得到呢?

到了第四回书中,甄应菊突然出现,原来是被拐子拐走的。拐子把甄应菊养到十二三岁时,就卖给了冯渊。

从拐到卖,其中有两个关键人物,一个是霍起,一个是冯渊。霍起,谐音“祸起”,就是祸事发了。既然是祸起,甄应菊这个人物在书中的遭遇便是“冤孽相逢”。原来,这场大祸不是没有来由的,竟然也是一僧一道所要了结的“风流冤家”案。

风流冤家案第一个到案之人,就是甄应菊。








在甄应菊被拐之后的两个月,也就是三月十五这天,甄家便又出了一件大祸事。葫芦庙起火,住在隔壁的甄家被烧成一片瓦砾。甄士隐没有办法,只得带着家人去投奔岳父封肃家。

原来,霍起之“祸”是一场大火,霍起真正的谐音寓意应当是“火起”。甄应菊被拐,甄家“火起”,这是两件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可谓《红楼梦》隐去的核心故事。“火起”才是甄应菊应局的最终结局,恐怕也是《红楼梦》的大结局。所以,这部大书的开头,就要从甄应菊被拐写起了。

说是开头,其实是第一回。第一回书是《红楼梦》的“引首”,总括了故事,就是“真应局”。

那么,甄应菊的故事中有隐伏着那两件真事呢?








甄应菊,应的是桂花局
贾宝玉是书中到过太虚幻境之人,在太虚幻境中遇到了秦可卿。其实,在这两人之前,甄士隐曾经在梦中跟随一僧一道到过太虚幻境,在“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石牌坊前就被一声霹雳惊醒了。

甄士隐梦醒之后,书中说“所梦之事便忘了对半”。也就是说,《红楼梦》只隐藏了一半真事,还有一半就写在了书中。“贾天祥正照风月鉴”,也是半真半假、半真半幻,以假乱真。

那么,这一半没有隐去的真事又是什么呢?能不能从这一半真事中,探寻另一半真相呢?

这个问题很大,涉及到《红楼梦》的整个解读,不是一篇小文所能做到的,但我们不妨以“甄应菊”这个人物来做一番简略的探寻。这其中的真相,其实隐藏在甄应菊九天薄命司的判词之中。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枯木,致使香魂返故乡”。香菱是九天薄命司三十六天罡之一,金陵十二钗副册第一人。她的判词中“自从两地生枯木”,其中隐藏着一个“桂”字,这就被解读为甄应菊,也就是香菱遭遇夏金桂之后,便落得个“香魂返故乡”的结局。

后四十回书中,香菱是死于难产,然后由他的父亲甄士隐引入太虚幻境,这就是“香魂返故乡”了。这样写我觉得也是隐藏了原著中的“真事”,香菱之死应当与“夏金桂”有密切关系,不会 死于难产。不过,甄士隐把女儿接走,倒切合原著,甄应菊的“故乡”其实就是太虚幻境。

香菱必定结局于“夏金桂”,这个悍妇家在长安,承包了长安所有的“桂花局”。原来,香菱应的是“桂花局”,“桂花局”才是作者在《红楼梦》中布下的一个天大的局。那么,桂花局又是个什么局呢?








林黛玉在荣禧堂见到了什么
说香菱又为何扯到林黛玉头上了呢?因为,九天薄命司十二金钗正册中,林黛玉、薛宝钗的判词与香菱有相同的符码。其中,“玉带林中挂”也隐藏着一个“桂”字。同样,薛宝钗的“冷香丸”,也暗藏着“桂”字。

甄应菊应了红楼梦的“桂花局”,所以,作者说她的品格像秦可卿,“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说甄应菊扯上林黛玉,她们之间原本就是一体之分身。

林黛玉的遭遇其实并不比香菱好到哪里去,三岁时也遇到癞头和尚,要把她舍入寺庙。因为母亲死得早,林如海就把她寄养在荣国府。林黛玉初入荣国府时,作者非常细致地描写了她在荣禧堂所见到的布局。

书中写道,林黛玉来到了荣禧堂,看见“荣禧堂”牌匾上写着“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还写着“万几宸翰之宝”。见到一张“大紫檀雕螭案”,然后还有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蜼彝,等等。

除了这些摆设外,林黛玉还见到一副对联,上书“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对联的落款有一行小字,写着“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








这段描写信息量极大,甚至远超秦可卿的卧室逊色,可谓直接点明了荣国府的地点和地位。此处,结合本题目,简单地说几点。

万几宸翰之宝。万几,指的是帝王处理日常繁杂的公务,可理解为皇帝的办公桌(御案)。宸翰,就是皇帝的书法,宸是帝王的居所。也就是说,“荣禧堂”的牌匾是皇帝御笔所书,也是皇帝亲自授予的。

大紫檀雕螭案。螭,是没有长角的龙,是古代建筑的装饰,其规制仅次于皇帝。

也就是说,荣国府是皇帝亲自批准建造的亲王级别的王府,绝不是所谓的“荣国府”。荣国府只是国公府,比亲王府的级别低得多。那么,这座王府又是哪家的王府呢?

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穆莳是谁,从来就没有得到过解读,其实,荣禧堂、穆莳、南安郡王这三条符码组合起来,就隐藏着“荣穆王”。

荣穆王是靖江王朱履祜的谥号,原来,荣国府写的是靖江王府。靖江王府就在桂林——这就是香菱判、林黛玉判词中的“桂”,也是书中的“桂花局”。

那么,《红楼梦》的作者为何要以靖江王府写“桂花局”呢?








两局全输,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靖江王是朱元璋大哥朱兴隆的后代,虽然不是亲王,但规制依仗却是亲王的待遇。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封靖江王,精缩金陵皇宫以石头筑靖江王城,王城之中有独秀峰耸立其间。

朱履祜是第十一代靖江王,谥号荣穆王。荣穆王之子朱亨嘉是第十二代靖江王,1645年时,觊觎皇位,自称监国,也就是做了代理皇帝。当时的隆武皇帝朱聿键派兵镇压,攻克桂林靖江王府,活捉了朱亨嘉。这是“桂花局”的第一局,靖江王彻底输了。

桂林王城被攻陷时,一个太监抱着三岁的朱若极逃脱,隐藏于寺庙之中。这个朱若极就是后来的大画家石涛,清初“四僧”之一。石头城中独秀峰下的石涛,岂不就是书中的石兄?

这段历史,恐怕就写在了甄应菊被拐的故事之中了。

朱亨嘉被押到福建连江,以“连江庶人”之名被隐藏起来。随之,朱聿键命锦衣卫将朱亨嘉缢杀,对外却宣称是暴病身亡。这就是书中“画梁春尽落香尘”的真实故事,秦可卿是淫丧天香楼,却被写成是病死的。








秦可卿配十二宫花,朱亨嘉恰是第十二代靖江王。

朱亨嘉虽然败亡,但朱聿键任然封朱亨嘉的堂兄弟朱亨歅做靖江王。这也是荣国府有贾赦、贾政的缘故,也是荣国府贾宝玉与史太君之间关系的写照。朱亨歅之“歅”,与甄应菊之“甄”是同部首近形字,恐怕也是书中“甄”字的灵感来源或者是隐喻手法吧。

朱亨歅也在部将瞿式耜的拥戴下监国,公元1650年,桂林王城再度被攻陷,这回是明朝降将孔有德活捉了坚守王城,不愿意逃跑的末代靖江王。不久,朱亨歅被缢杀于民房之中。第二局,又是输得十分悲惨。

书中两次抄检大观园,恐怕也是靖江王城两度被攻陷的隐写。

孔有德占据靖江王府,却被南明将领李定国攻破。孔有德自杀,一把火烧毁了靖江王府。








桂林靖江王府的这些遭遇,是不是都写进了《红楼梦》开头甄应菊,以及甄士隐的故事中呢?甄应菊眉心有一颗胭脂痣,就是“朱”的暗示。
画从于心:读石涛画语录看石涛画作2017年02月22日08:42 | 来源:人民网-书画频道
小字号


石涛,清初画家,原姓朱,名若极。后隐蔽为僧,法名原济,号石涛,又号苦瓜和尚。与弘仁、髡残、朱耷合称“清初四僧”。石涛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既是绘画实践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艺术理论家。著写《石涛画语录》,又名《苦瓜和尚画语录》。

《画语录》十八章,从“画章”、“了法章”、“变化章”到最后的“资任章”条理明朗,从笔墨规则到四时、林木,从意境到具体表现法则皆有涉及。其中石涛强调“一画”理念,开篇即申明:“法于何立,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强调画画要:“一画明,则障不在目而画可从心。”可见“一画”在创作中的重要性。石涛《画语录》依托佛老思想,阐明了画画的基本规律,认为掌握了中国绘画的基本规律,即可有成,同时还强调画要“从心”:“我之为我,自有我在。……纵有时触着某家,是某家就我也,非我故为某家也。天然授之也。我于古何师而不化之有?”认为“师古”更要“化古”。石涛画语录所传达的绘画理念对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至今天还为人所赞誉。

《云山图》轴,清,石涛绘,纸本,设色,纵45.1cm,横30.8cm。

此图轴是石涛晚年之作,此时他的山水画构图新颖大胆,出奇制胜,极尽含蓄隐约之妙。

《墨荷图》轴,清,石涛绘,纸本,墨笔,纵90.2cm,横50.4cm。

图绘欣欣向荣的荷塘景色。

清 石涛 花卉册

康熙卅八年(公元1694年),作者时年55岁


《石涛画语录》

画章 第一

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法于何立,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见用于神,藏用于人,而世人不知所以,一画之法,乃自我立。立一画之法者,盖以无法生有法,以有法贯众法也。夫画者,从于心者也。山川人物之秀错,鸟兽草木之性情,池榭楼台之矩度,未能深入其理,曲尽其态,终未得一画之洪规也。行远登高,悉起肤寸。

此一画收尽鸿蒙之外,即亿万万笔墨,未有不始于此而终于此,惟听人之握取之耳。人能以一画具体而微,意明笔透,腕不虚则画非是,画非是则腕不灵。动之以旋,润之以转,居之以旷。出如截,入如揭。能圆能方,能直能曲,能上能下。左右均齐,凸凹突兀,断截横斜,如水之就深,如水之炎上,自然而不容毫发强也。

用无不神而法无不贯也,理无不入,而态无不尽也。信手一挥,山川、人物、鸟兽、草木、池榭、楼台,取形用势,写生揣意,运情摹景,显露隐含,人不见其画之成,画不违其心之用。盖自太朴散而一画之法立矣。一画之法立而万物著矣。我故曰:吾道一以贯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2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8307
 楼主| 发表于 2023-10-3 10:35: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木解红楼:“香菱之死”之迷
易可为 2015-09-23   |  792阅读  |  4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香菱之死”之迷



                一 木





(一)香菱的人物原型

香菱,曹雪芹最先起名为甄应菊,刘心武解为“照应全局”。她是整部小说最先出场、最后退场的女子,也是小说中最具悲剧性的人物。这样一个人物是有原型的。她是甄士隐的女儿,自小被拐卖。所以要解香菱的原型,先得解甄士隐的原型。甄士隐谐音为“真事隐”,他因葫芦庙连火,家产被荡尽。《红楼梦》是描述曹、李、年三家的兴衰史,那么甄士隐应是曹頫、李煦、年羹尧三人的综合化身。前文解出贾雨村的原型是李维钧,甄士隐曾对贾雨村有恩,后贾雨村断案时明知香菱是甄士隐被拐的女儿,却见死不救。年羹尧曾对李维钧有恩,李维钧也知恩不报。由此可推,香菱的原型人物实是年羹尧的女儿。曹雪芹对香菱这个人物的安排是煞费苦心的,把她安排自小在甄家(年家)被拐,嫁入薛家(李家)为媳,在荣府(曹家)生活,这个女儿等于三家都占份。

香菱是年羹尧的女儿最有力的证据是她遭受了夏金桂的“文字狱”,第七十九回写道:

一日金桂无事,因和香菱闲谈,问香菱家乡父母。香菱皆答忘记,金桂便不悦,说有意欺瞒了他。回问他“香菱”二字是谁起的名字,香菱便答:“姑娘起的。”金桂冷笑道:“人人都说姑娘通,只这一个名字就不通。”香菱忙笑道:“嗳哟,奶奶不知道,我们姑娘的学问连我们姨老爷时常还夸呢。”金桂听了,将脖项一扭,嘴唇一撇,鼻孔里哧了两声,拍着掌冷笑道:“菱角花开,谁见香来?若是菱角香了,正经那些香花放在哪里?可是不通之极!”香菱道:“不独菱花香,就连荷叶,莲蓬,都是有一股清香的;但它原不是花香可比,若静日静夜,或清早半夜,细领略了去,哪一股清香比花都好闻呢,就连菱角、鸡头、苇叶、芦根,得了风露,那一股清香也是令人心神爽快的。”金桂道:“依你说,这兰花桂花倒香的不好了?”香菱说到热闹头上,忘了忌讳,便接口道:“兰花、桂花的香,又非别的香可比。”一句未了,金桂的丫头宝蟾指着香菱的脸,说道:“你可要死!你怎么叫起姑娘的名字来?”香菱猛省,只好依着金桂从此改名“秋菱”。香菱最终忍不住百般虐待折磨,跟随宝钗去了。

而年羹尧恰好也遭受了雍正的“文字狱”。雍正三年(1725年)三月,出现了“日月合璧,五星联珠”的“祥瑞”,群臣称贺,年羹尧也上表称颂雍正谨慎勤勉,励精图治。但一时疏忽把“朝乾夕惕”误写为“夕惕朝乾”。雍正谕责年羹尧:“年羹尧所奏本内,字画潦草,且将‘朝乾夕惕’写作‘夕惕朝乾’,年羹尧平日非粗心办事之人,直不欲以‘朝乾夕惕’四字归之于朕耳。朕自临御以来,日理万机,兢兢业业,虽不敢谓乾惕之心足以仰承天贶,然敬天勤民之心时切于中,未尝有一时懈怠,此四海所共知者。今年羹尧既不以‘朝乾夕惕’许朕,则年羹尧青海之功亦在朕许与不许之间而未定也。朕今降旨切责,年羹尧必推托患病,系他人代书;夫臣子事君,必诚必敬,纵系他人代书,岂有不经目之理?观此,则年羹尧自恃己功,显露不敬之意,其谬误之处,断非无心。”

“朝乾夕惕”本是一个成语。顺序颠倒一下,含义并不改变。雍正却借机说年羹尧居功藐上,心怀不轨。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浙江文人汪景祺在年羹尧的西宁大营中,当过两年幕僚,随年西游,著有《读书堂西征随笔》二卷,对年歌功颂德。年羹尧获罪,在查抄其邸宅时,发现有《西征随笔》。年羹尧被赐自裁一周后,又给汪景祺罗列了三大罪状:讥诽康熙的谥号不宜称“圣祖”;非议雍正年号用“正”字,有“一止之象”;写《功臣不可为》一文,责备人主猜忌。汪景祺被枭首示众,其妻子儿女发配黑龙江给穷披甲人为奴。

年羹尧案后,紧接着在雍正四年(1726年)秋天,发生了一桩震惊全国的大案,即所谓“查嗣庭科场试题案”。查嗣庭于雍正元年(1722),由隆科多荐举,授内阁学士,又受蔡珽荐举,兼礼部侍郎衔。雍正四年(1726)任江西乡试正考官,查嗣庭典试江西的试题之中,罪证主要有如下几点:首题“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雍正的逻辑是,用此为试题,就是对朝廷保举人才之令有所不满;策题“君犹腹心,臣犹股肱。”雍正帝说查嗣庭不尊君为“元首”,分明不知君上之尊,有辱君威;《易经》次题“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诗经》次题“百室盈止,妇子宁止”,雍正认为,这是暗示人要把“正”和“止”两字联系起来思考,其中寓意暗合汪景祺《历代年号论》一文所说“正”有“一止之象”,都是指雍正年号,暗喻斩雍正之头。

雍正这样牵强穿凿、草木皆兵,实是为整肃隆科多和蔡珽作铺垫。后隆科多有“保奏大逆之查嗣庭”之罪,作为他结成奸党罪状之一。蔡珽的罪名之一就是“交结大逆不道之查嗣庭”。隆科多是不得不提的人物,他是康熙帝孝懿皇后的弟弟,雍正的舅舅。康熙末年,隆科多任理藩院尚书兼步军统领,是康熙、雍正两朝皇权交替之际非常关键的人物。有些历史学家甚至认为是他改诏,雍正才得以继位。隆科多曾说过“白帝城受命之日,即是死期已至之时”的话,又称康熙死日他曾身带匕首以防不测。说明康熙病危时畅春园的气氛非常紧张。雍正的江山坐稳了,就要除掉知道秘密的人,年羹尧已除,隆科多也必须死去。雍正五年(1727年)十月,隆科多因私藏玉牒罪付审,诸王大臣合议劾隆科多犯有四十一条大罪,得旨永远圈禁。在罪状中,雍正说康熙去世当日隆科多并不在康熙身边,也没有派出近侍之人。此话真正耐人寻味而又曲径幽深。次年,隆科多死于禁所。

这场科场试题案到雍正五年五月结案。查嗣庭被判处凌迟处死,其时已死狱中,仍被戮尸枭示,查嗣庭之子十六岁以上的被处斩刑,十五岁以下的儿子以及查嗣庭的二哥查嗣僳及其诸子均流放三千里。所有财产,查明入官。查嗣庭的继室史氏闻讯后,与儿媳浦氏相约自尽。查嗣庭的一个女儿查蕙纕远徙边塞,生死不明,在流放途中写了一首哀惋动人的题壁诗:“薄命飞花水上浮,翠蛾双锁对沙鸥。塞垣草没三秋路,野成风凄六月秋。渤海频潮思母泪,连山不断背乡愁。伤心漫谱琵琶怨,罗浮香消土满头”(见《柳南随笔》)。一个才女无辜遭受如此下场,真可说是惨绝人寰了。

小说第一回,在香菱“有命无运,累及爹娘”字后,甲戍本有眉批:“八个字屈死多少英雄?屈死多少忠臣孝子?屈死多少仁人志士?屈死多少词客骚人?今又被作者将此一把眼泪洒与闺阁之中,见得裙钗尚遭逢此数,况天下之男子乎?看他所写开卷之第一个女子便用此二语以定终身,则知托言寓意之旨,谁谓独寄兴于一‘情’字耶!武侯之三分,武穆之二帝,二贤之恨,及今不尽,况今之草芥乎?家国君父事有大小之殊,其理其运其数则略无差异。知运知数者则必谅而后叹也。”

很多红学家认为这是言过其实的夸张。“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不过关涉一个家庭的命运,与英雄、忠臣孝子、仁人志士、词客骚人之死何干?其实作者的弦外之音便是“文字狱”,无数英雄、忠臣孝子、仁人志士、词客骚人屈死于“文字狱”之中。“武侯”、“武穆”实喻年羹尧。

第一回在甄士隐出场时,脂砚斋评道:“总写香菱根基,原与十二钗无异。”第四十八回脂砚斋批曰:“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探——”,说明香菱的出身实与金陵十二钗一样高贵。曹雪芹借香菱的文字狱影射年羹尧案,暗示香菱的原型就是年羹尧的女儿。香菱也是深受“文字狱”迫害的众多女眷在尘世颠簸流离的悲苦写照。

(二)“香菱之死”的真相

细读《红楼梦》,你会隐隐觉得香菱与林黛玉的命运有异曲同工之妙。她们二个也许有一个共同的人物原型,自小被拐卖的丫头。清朝初年谈迁撰的《北游录》在“人市”条有如此记载:“顺承门内大街骡马市、牛市、羊市,又有人市。旗下妇女欲售者丛焉。牙人或引至其家递阅。噫!诚天之刍狗斯人也。”人市与牲口市场并列,说明清政府允许人口买卖的合法性。人市上被卖对象主要是妇女,她们在被卖时与牲口无别,买主往往要求妇女脱衣验货,时人云:“女姬姜,买自漳。去袒衣,肤筑脂。着眼看,无疤痍。”康熙时,北京出现买卖人口固定场所“窑子”。到雍正年间,人口贩卖泛滥成灾。有史料记载,雍正三年,湖南的人口贩子,甚至三五成群,串成骗局,哄诱良家子女贩卖。香菱是那时代被拐少女悲惨命运的真实写照,从她身上你会真正领略到什么才是命运。

香菱原名甄应莲,谐音“真应怜”。后来薛宝钗给她另取了“香菱”,来自“菱荇花开淡淡香”的诗句,谐音“相怜”。她出生于一个富裕之家,父母视她为掌上明珠,却在她五岁那年的元霄节,在看社火花灯时被骗子拐走。她长到十二、三岁有些姿色时,拐子要卖她。正巧本地有个叫冯渊的小子,一眼看上这丫头,立意买着作妾,发誓不再续娶,议定三日后过门。英莲的命运在黑暗中似乎有了转机,她自己也喜极而泣:“我今日罪孽可满了!”然而偏偏命运捉弄人,拐子为赚钱,第二日又将英莲卖予“呆霸王”薛蟠,意欲卷走两家银子,逃往他乡。结果被两家拿住打个臭死,拐子求饶,两家人都不肯收银,只要领人。薛家仗着势强人多,将冯渊打了个稀烂,抬回家三日便死了,薛蟠生拖硬拽把英莲拉回家作了小妾。冯渊的家仆告状,应天知府贾雨村明知香菱是旧日恩人甄士隐之女,却见死不救,为了讨好新恩人贾政,故意放走杀人犯薛蟠,把她推入深渊,误了终身。没头没脑的薛蟠是香菱的噩梦与阴影,糊涂刻薄的薛姨妈也只把她当做“没名份的丫头”,曾一度想卖掉她。

但在香菱的身上,我们会看到柔弱女子的光辉与美丽,她备受命运的折磨与凌辱,依然浑融天真,敦厚温和,总是笑嘻嘻地面对人世的一切。

第七回:“只见香菱笑嘻嘻的走来——”

第二十四回:“香菱嘻嘻的笑道——”

第四十八回:“只见香菱笑吟吟的送了书来——”

第六十二回:“香菱笑着摇头——便点头笑道——香菱只顾笑。”

第七十九回:“香菱拍手笑嘻嘻的说道——”

别人为她的命运叹息,她自己倒是乐在其中,这就是她高于世人的智慧。薛蟠外出做生意,薛宝钗把她带入大观园来住,她跟黛玉学诗,开始一生之中最美丽的时光。香菱学诗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薛宝钗也再三惊叹,“这个人定是疯了!”“可真是诗魔了。”“你这诚心都通了仙了。”如第四十八回写她梦中做诗:“各自散后,香菱满心中还是想诗。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一时天亮,宝钗醒了,听了一听,他安稳睡了,心下想:‘他翻腾了一夜,不知可作成了?这会子乏了,且别叫他。’正想着,只听香菱从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

她在梦中做的这首《咏月》,也是她自己命运的真实写照: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

这首诗得到了黛玉、宝玉、宝钗等人的一致赞许,她的人格与才华终于得到了诗意地展示。香菱娇憨的为人,没有人不怜爱的。第六十二回,香菱与众姐妹们斗草弄脏了石榴裙,宝玉怕她受薛姨妈责骂,便让袭人拿了一条新裙子给她换了。香菱深受感动,走了数步,转身叫住宝玉道:“裙子的事可别向你哥哥说才好。”她的确就如水塘里那安静的香菱,若不细心领略,根本闻不到它的气息。细领略了去,则让人心旷神怡。

然而命运对她来说,真的是一个促狭鬼,薛蟠不久粘上了夏金桂,并娶为正室。夏金桂为耍主子威风,对香菱处处找碴,先命香菱陪她睡,夜里伏侍;不久又装起病来,说是香菱气的;金桂自扎纸人,挑唆薛蟠,薛蟠不问青红皂白,抓起门闩打香菱;夏金桂还像暴君一样肆行文字狱,逼迫香菱改名为秋菱,意为“求怜”,香菱倍受精神与肉体双重折磨。

在后四十回,老天替人鸣不平,金桂想毒死香菱,结果害人终害己,阴错阳错把自己毒死了。老天真的会可怜命苦人,让香菱起死回生吗?笔者详察第一百零三回“施毒计金桂自焚身”,认为这节文字在曹雪芹原稿中应是没有的,是曹頫孤意加上去的。理由如下:

(1)香菱的判词:画着一枝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其中“两地生孤木”,用拆字法,两地即右边二“土”相叠,孤木即左偏旁“木”,合为夏金桂的“桂”字。画面和判词均暗示香菱被夏金桂虐待致死的结局,而后四十回写成夏金桂下毒害她,阴差阳错毒死了自己,薛蟠出狱后,香菱扶正,因难产而死。这与曹雪芹的创作原意大相径庭。

(2)“施毒计金桂自焚身”这节文字设计得庸俗而不合情理,经不起推敲,与曹雪芹入情入理的写作路子完全不符。第一,夏金桂毒害香菱时,薛蟠已经入狱,而且是死罪,她与香菱不存在争风吃醋的利害关系,害人总有个动机,夏金桂毒害香菱的动机是什么?第二,香菱是弱势安份的人,常是夏金桂的出气筒,她从没有逞强,想凌驾于夏金桂之上,夏金桂凭什么对香菱恨到要置于死地的地步?第三,夏金桂和宝蟾一起勾引小叔子薛蝌,没得手之后又与娘家的过继兄弟私下来往,香菱并没有碍她的事。夏金桂想毒死香菱的原因与目的都不合情理。再看宝蟾与夏金桂的母亲互咬,招供简单得近乎荒唐,仿佛是毫无头脑的人在设局互掐,与曹雪芹一波三折的叙事方法不符。

那香菱究竟是怎么死的呢?她是被夏金桂设局逼死的。贾珍在宁国府秘设赌场,引诱荣国府的贾环、贾芹、贾蔷、贾琮及夏金桂的过继兄弟夏三等聚赌,周瑞与来旺儿拿着凤姐的银子来放高利贷。夏三输光了夏金桂所有的私蓄,并欠下巨额高利贷,便与夏金桂合谋将薛家参行里成箱的人参偷出抵债。其时薛蟠已获罪入狱,薛姨妈信任香菱,让香菱掌管参行的仓库钥匙,夏三用迷香药将香菱薰迷,取走钥匙,偷出四箱人参,又把钥匙放回香菱身上。薛姨妈为让薛蟠减罪,急措银子,决定把库存的人参低价变卖,结果发现被盗。报官又查不出个所以然。夏金桂死咬香菱偷卖了人参,香菱有口难辩,同时她深感有负薛姨妈之托,愧疚深重,终投湖自尽。夏三有还不完的赌债,周瑞与来旺儿到夏三家追讨欠银,夏三勾结衙役旧友,诬告周瑞与来旺儿拿了他的人参,卖了不给钱反来敲诈,衙役从周瑞家搜出一箱人参,捕了周瑞,王熙凤动用王子腾的力量,放了周瑞。夏三偷参之事也因此败露,获罪充军,夏金桂被逐出薛家,沦入娼门。第一回《好了歌》注解:“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即指夏金桂。周瑞追索欠银,也影射曹家吴老汉追债之事。

曹頫篡改第百零三回,留有明显的斧凿痕迹。现比较第百零三回最后的二段文字即可看出,前一段是写宝蟾招供的,后一段是紧接写贾雨村遇甄士隐的(红色标出):

宝钗听出这个话头儿来了,便叫人反倒放开了宝蟾,说:“你原是个爽快人,何苦白冤在里头.你有话索性说了,大家明白,岂不完了事了呢。”宝蟾也怕见官受苦,便说:“我们奶奶天天抱怨说:`我这样人,为什么碰着这个瞎眼的娘,不配给二爷,偏给了这么个混帐糊涂行子.要是能够同二爷过一天,死了也是愿意的.'说到那里,便恨香菱.我起初不理会,后来看见与香菱好了,我只道是香菱教他什么了,不承望昨儿的汤不是好意。”金桂的母亲接说道:“益发胡说了,若是要药香菱,为什么倒药了自己呢?"宝钗便问道:“香菱,昨日你喝汤来着没有?"香菱道:“头几天我病得抬不起头来,奶奶叫我喝汤,我不敢说不喝,刚要扎挣起来,那碗汤已经洒了,倒叫奶奶收拾了个难,我心里很过不去.昨儿听见叫我喝汤,我喝不下去,没有法儿正要喝的时候儿呢,偏又头晕起来.只见宝蟾姐姐端了去,我正喜欢,刚合上眼,奶奶自己喝着汤,叫我尝尝,我便勉强也喝了。”宝蟾不待说完,便道:“是了,我老实说罢.昨儿奶奶叫我做两碗汤,说是和香菱同喝.我气不过,心里想着香菱那里配我做汤给他喝呢.我故意的一碗里头多抓了一把盐,记了暗记儿,原想给香菱喝的.刚端进来,奶奶却拦着我到外头叫小子们雇车,说今日回家去.我出去说了,回来见盐多的这碗汤在奶奶跟前呢,我恐怕奶奶喝着咸,又要骂我.正没法的时候,奶奶往后头走动,我眼错不见就把香菱这碗汤换了过来.也是合该如此,奶奶回来就拿了汤去到香菱床边喝着,说:`你到底尝尝.'那香菱也不觉咸.两个人都喝完了.我正笑香菱没嘴道儿,那里知道这死鬼奶奶要药香菱,必定趁我不在将砒霜撒上了,也不知道我换碗,这可就是天理昭彰,自害其身了。”于是众人往前后一想,真正一丝不错,便将香菱也放了,扶着他仍旧睡在床上。

且说贾雨村升了京兆府尹兼管税务,一日出都查勘开垦地亩,路过知机县,到了急流津.正要渡过彼岸,因待人夫,暂且停轿。只见村旁有一座小庙,墙壁坍颓,露出几株古松,倒也苍老。雨村下轿,闲步进庙,但见庙内神像金身脱落,殿宇歪斜,旁有断碣,字迹模糊,也看不明白。意欲行至后殿,只见一翠柏下荫着一间茅庐,庐中有一个道士合眼打坐。雨村走近看时,面貌甚熟,想着倒象在那里见过的,一时又想不出来。从人便欲吆喝,雨村止住,徐步向前叫一声:“老道。”那道士双眼微启,微微的笑道:“贵官何事?”雨村便道:“本府出都查勘事件,路过此地,见老道静修自得,想来道行深通,意欲冒昧请教。”那道人说:“来自有地,去自有方。”雨村知是有些来历的,便长揖请问:“老道从何处修来,在此结庐?此庙何名?庙中共有几人?或欲真修,岂无名山,或欲结缘,何不通衢?“那道人道:“葫芦尚可安身,何必名山结舍.庙名久隐,断碣犹存.形影相随,何须修募。岂似那‘玉在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之辈耶!”

这二段文字对比细读,你会发现两者文风有明显不同,炼字功夫不可同日而语。前一段文字平铺直白,与前八十回文风相去甚远。后一段文字简练从容,豁然飘逸,寓意深远,与第二回“贾雨村路过智通寺”如出一脉,它恰是曹頫腰斩第百零三回所留下的曹雪芹原笔。

     



作者声明:香菱的原型人物为年羹尧的女儿,被夏金桂设局陷害致死。这是红学二百多年来的独家论证。红学论者(含百度百科)如引用此观点与本文有关条据,请注明出处,否则笔者将依法维权!





作者简介:一木,原名肖斌伟,70后打工诗人,现在深圳某事业单位任职,作品散见《诗刊》、《儿童文学》、《时代文学》、《语文月刊》等报刊。2009年开始研究《红楼梦》,并搜集有关资料,至2015年5月10日完成了二十六万余字的长篇红学论文《一木解红楼》。



一木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365805704      电子邮箱:laomengfa@126.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7-27 14:30 , Processed in 0.15082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