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8447
 楼主| 发表于 2024-4-10 15:4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才到中天万国明+人间万姓仰头看+】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12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对月寓怀
[ 清 ] 曹雪芹
原文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译文
到了十五日满月的时候,人们也就团圆了,满眼的光芒护住了玉栏。

天上的一轮明月刚刚出现,人间的百姓都已经抬头观看。

注释
三五:十五日,即月半。

“满把”一句:月亮把清光遍洒在玉栏杆上,好似护着它。

“天上”二句:陈师道《后山诗话》记载:宋太祖赵匡胤将自己尚未显贵时作的《咏月》诗念给南唐徐铉听。念到“未离海底千山黑,才到中天万国明”两句,徐铉以为显露了帝王之兆,大为颂扬。贾雨村的诗仿照此作,所以甄士隐恭维他:“今所吟之句,飞腾之兆已见。”
吟出“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时的贾雨村是怎样的人?
加菲读经典2018-12-24 23:40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这首诗出现在《红楼梦》第一回中。不管他在红楼梦中起到什么作用吧,单看这首诗的话,字面也是没有任何难度,就算不怎么读书的人,一眼也能看懂。这个和很多历史上枭雄人物有相似之处。像黄巢的菊花诗,“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甚至演义中宋江的诗,“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这两位先生有意思。特别想到宋江这首诗,就想到李雪健老师的表演,真的太好了。这里贾雨村的诗虽然没有这么赤裸直白,但是都是一样以气势胜人。起首两句,真的是毫无出彩之处,可以说是非常平庸。只是对后两句的一个交代和引出。
报与桃花一处开


作为一个读书人,一般都比魏晋时出的那帮二货,要谦虚,毕竟儒家思想的控制能力还是有的。贾雨村作为一个读书人,何况是一个十分落魄的读书人,如果不是喝酒略多,他不会脱口而出就出现这样的诗。作为一个穷书生急着出人头地无可厚非,有谁知道他背负家族振兴的希望有多重呢?贾雨村作为曾经的官宦人家的后人,唯一男丁,此时拥有者远大的理想。他多么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很多人在这个时候讨论他后来的人品是不合适的,是典型的事后诸葛亮,事前猪一样!
所以这个时候甄士隐只是爱他的才华,极口称赞:“吾每谓兄必非久居人下者,今所吟之句,飞腾之兆已见,不日可接履于云霓之上矣。可贺!可贺!”这是最合情合理的。至于甄士隐的资助行为,纯属爱才知心。另外从这首诗里也能看出,虽然贾雨村如此落魄,和其他有才华的人一样拥有自己的自负。对自己十分有信心。结合后来他的诗句一样能看出来飞黄腾达之前是一个什么情况: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
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
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谁堪月下俦


这首诗同样出现在红楼梦的第一回。读来真的全是一个落魄书生的愁与闷,自然也有这种乐观情况给他带来的些许自卑和自作多情。但是还是一个以大志向为主的人。至于他后来起起落落,或者品质变化,只能说他本身可能具备那样潜质,被当时的社会大环境给激发出来了。如果不是那样的环境可能又是另一种结果。包括后来他那句“玉在匣中求善贾,钗在奁内待时飞”很多人给予过多的解读,已经偏离了事情的本身。其实只是一个心怀大志而未得其时的读书人的一种心境而已。
归根结底还是那句“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从这这些诗句中能得到仅仅是落魄士子怀才未遇时的心境表达。这是充满感情而有十分真实的表现。有这样的才华,又有这样的抱负,在为了实现自己的夙愿,残酷的现实面前,他要么放下一切,要么随波逐流。如果现在道德高度来衡量一个人,很显然贾雨村算是走向了迷途。但是如果分阶段考量,客观的评价,此时吟诗的贾雨村对人生是充满积极进取的心态的。
玉在匣中求善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8447
 楼主| 发表于 2024-4-10 16: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大旨谈情+】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2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红楼梦》大旨谈情,谈的是什么情?
独视角
2020-04-28 23:50
《红楼梦》开卷,空空道人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见到无才补天、幻形入世,被那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引登彼岸的一块顽石;上面叙着这块顽石曾历过的一番梦幻,是谓大旨不过谈情的《石头记》。鲁迅说《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而笔者眼中的《红楼梦》,既不是缠绵悱恻的三角恋爱,也不是一己之私的政治泄愤。

随着对红楼越来越深入的了解,不少人越来越倾向于认为,《红楼梦》通篇都在思考一个人性和社会如何相处的问题。《红楼梦》大旨谈情,谈的是悲悯万物的大情怀!这就是《红楼梦》成为经典的魅力之所在!如果《红楼梦》仅仅是描写一场以悲剧收尾的恋爱,或者仅仅是由于作者的政治私愤而宣告自己的政治倾向,那曹雪芹的境界绝对没有那么崇高伟大!
我们翻看《红楼梦》,几乎找不到绝对的好人和坏人。每个人都有闪光的一面和晦暗的一面。作者当然有自己的喜好倾向,但在他的笔下,他颂扬的人也不是个个完美无缺,而他谴责的人也绝不一无是处。《红楼梦》开头借贾雨村之口大发作者之人性观时说:
秉正邪两赋而来之人上则不能为仁人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置之千万人之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千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千万人之下。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然生于薄祚寒门,甚至为奇优,为名娼,亦断不至为走卒健仆,甘遭庸夫驱制。
王熙凤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持万人不及的才干,绝不受道德教条的约束,这种人有没有存在的合理性?或者说,这样的人有没有生存的权利?
还有属于乱世奸雄之辈的贾雨村,作者也赋予了他过人的才华;以及心地促狭的赵姨娘,在受王夫人,凤姐的委屈时,作者也是持同情心理的。若以阶级论作为读红楼的指导思想。曹雪芹在书中大量描写了联诗作对的“腐朽”生活,曾被批为维护封建贵族阶层的立场。试问有谁是能选择自己的阶级出身的呢?不解世事的娃娃就被定性为某个阶级,从而成为肉体消灭的目标,这不是人性迫害又是什么呢?既然是高雅有情趣的活动,我们为什么不能倡导而要加以批判呢?
作者在几百年前,显然还不知道后来的什么阶层的立场等等。《红楼梦》从头到尾,由于历史的局限,也没有能提出任何有意义的社会主张,所以作者才发出“无才可去补苍天”的感叹。而作者的意图也绝不会是以一派力量去打倒另一派力量,他只是在没有头绪的情况下,阐发自己祝愿“天下充满爱”的美好愿望。希望社会能做到尊重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同时也有人道的手段遏制人性中恶的一面。

空空道人抄写了《石头记》后,从此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改名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以前笔者读这句话,总认为是写作者的虚无主义思想。《红楼梦》里多处有宝玉悟禅的描写。所以以前总觉得曹雪芹还是没有能跳脱俗套,不能解决的事情就寄托于心灵的自欺欺人。后来读了周汝昌的文章才领悟到这句话的深意:
“空空”道人本是身入“空门”的,以为人间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的;可是当他读到了并抄回了《石头记》之后,却由原先认为的“空”境而领会到了人生万象——即所谓“色”者是,他因此而发生了思想、感情,而以此有情之心之眼再去观照世界万物人生,这才悟到:所谓的“空”,原来就是这些有情世界的假称,它实际是个充满了感情的境界,一切的“色”皆因情而得其存在。因此他给自己改取了一个新名:情僧——有情、多情、痴情的修持者,一个“惟情主义”的大智慧者。
所以曹雪芹的原意是肯定人性中的“情”的,而对于大境界的领悟,并不是做一个看破红尘的断绝了七情六欲的冷人,相反而是赞美“情”歌颂“情”的情种。这就符合了我们现在持有的人道主义观念,而且是一种非常早的意识形态的萌芽。
小学生读红楼,看到的是家庭琐事;中学生读红楼,看到的是借物抒怀;大学生读红楼,产生了对环境的从新思考的心理。《红楼梦》的博大精深,让任何年龄层的人都有可领悟的方面。深夜深感于此,所以作此文,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爱上红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8447
 楼主| 发表于 2024-4-10 16:3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金麒麟+】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2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终极揭秘《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的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21.2 钟家台 2018-08-03   |  222阅读  |  24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终极揭秘《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的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21.2
  福王朱由崧的继位伦序的问题本无可讨论,正如路振飞遗书史可法:“谓伦序当在福王,宜早定社稷主”,刘城的《上阁部史公书》:“伦序应在福藩,大宝之御无可迟滞之意”。其实弘光帝时,南明仍然控制着从山西,湖南,山东以南的主要的经济生产区。如果当权的东林党史可法辈能够以大局为重拥立福王朱由崧,就不会导致军阀因为拥立之功而坐大,也不会有后来东林党不断恶意造谣以颠覆弘光朝的统治。
  正是东林党史可法等人的一心谋私,再加之门户之见,极力排斥同本有亲东林党的意向的马士英和阮大成、以及大顺和大西军的联手合作,造成了南明的分裂和混乱,直接导致了弘光朝的覆灭。
  还记得我前面揭秘甄家时说过的:甄家的二姑娘,也就是南明的第二个皇帝隆武帝是南明诸帝中最为有能力,所以朱慈炤笔下的贾母夸赞甄家二姑娘——隆武帝朱聿键道:“你们二姑娘更好,更不自尊自大,所以我们才走的亲密。”
  朱聿键改变弘光帝时的基本政策,开始联合农民军共同抗清,一度展现了少有的有“中兴”气象,朱聿键对党争有一定的清醒认识,在他的“缙绅”、“戎政”、“儒林”三篇《便览》中写道:“盖国家之治,必文武和于上,始民兵和于下。不然,立败之道也。”
  “治不独出于帝王,必与文武之贤者共之。始于得贤将相,终于得贤百职,四海兆民,方有信赖。民安则华强彝服矣。……帝王量大,则识必高。识高,必用舍公明。又何有乎东林、门户,魏党、马党之纷纷哉!呜呼,三党成,偏安矣;四党成,一隅矣!”
  隆武帝朱聿键还在考选推官策题中说:“历代之受患,莫过于群臣朋党之最大。于今两京之覆,二帝之伤,皆此故也。……朕今亦曰:‘去寇易,去党难。’然党不去,寇不驱也,审矣。”
  东林党误国不算,卖身求荣也罢了,可恨的是还利用著史权篡改历史、颠倒黑白,这天下能有几人体会的了朱慈炤的“一把辛酸泪”啊!
  第三十一回:“宝玉笑道:“(湘云)还是这么会说话,不让人。”林黛玉听了,冷笑道:“他不会说话,他的金麒麟会说话。”一面说着,便起身走了。幸而诸人都不曾听见,只有薛宝钗抿嘴一笑。”
  黛玉说的其实是:“湘云实为明史,史书自然不会说话,可是编纂明史的金麒麟——黄宗羲等东林党人却会说善骗,他们因为同满清统治者沆瀣一气而得以把握着著史权和话语权,从而颠倒黑白、欺世盗名!”
  黛玉的悲愤控诉“诸人都不曾听见”,因为别人都听不懂黛玉话中真义,唯有东林党人全心全意服务的主子宝钗——即周后和满清——最是清楚不过了,所以“只有薛宝钗抿嘴一笑”,周后和满清的无限得意尽在这“抿嘴一笑”不言中。
  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中写道:“谁知紫鹃走来,送了一卷东西与宝玉,拆开看时,却是一色老油竹纸上临的(钟王蝇头小楷),字迹且与自己十分相似。”
  《崇祯宫词》记载:“田贵妃幼习*(钟王楷法)*,遂臻能品,凡书画卷轴,上每谕妃签题之”。《永和宫词》也写田秀英是“上林花鸟写生绡,禁本(钟王)点素毫。”
  林黛玉临钟王小楷正是影射田秀英练的是钟繇、王羲之的楷书的史实,书中写道宝玉看“字迹且与自己十分相似”说的是朱慈炤的书法师承其母,也是幼习钟王楷法。
  还有对贾芸的描写中多次提及“香”,这是映射的“饷”,即明末三饷。比如贾芸向舅家赊“香”,和倪二借银子也是为了买“香”。都说崇祯是穷死的。贾芸的人物设定正是为了反映崇祯的穷,借钱,借餉,连“金哥”“银姐”都这么搭对,折射出来的都是钱啊!
  关于第五十二回末尾的脂批庚夹:“按“四下”乃寅正初刻,“寅”此样写法,避讳也。”提到的避讳“寅”字的问题。
  有人据此认定曹雪芹就是曹寅家人,故而脂批提及避讳“寅”。
  其实这只是脂批玩弄的障眼法罢了,其实是为了强调“自鸣钟敲了四下”大有寓意,乃是“作者自报身份第四子”。
  红楼梦第二回中通过贾雨村的口就交代了避讳的规矩:黛玉每遇“敏”便念“密”强调对长辈名要避讳。据胡适等红学家说曹寅是作者的爷爷,可是我们发现《红楼梦》对“寅”字是完全不避讳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钟家台 > 《《红楼》孰著》
举报/认领


上一篇: 终极揭秘《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的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21.1

下一篇: 终极揭秘《红楼梦》真正作者是崇祯帝的四皇子笔下的家亡血史2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8447
 楼主| 发表于 2024-4-10 19:2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鳌背三山独立名+】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2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已推荐到新浪首页,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揭秘林黛玉的灯谜诗所影射的真实历史 (2017-05-27 08:58:22)
标签: 东林党 红楼梦 满清 明朝 朱三太子        分类: 红楼梦
(《红楼梦》是假小说之形的真史书, 作者是朱三太子----崇祯帝的四皇子朱慈炤。作者所写“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脂批郑重提示“作者用史笔也。宜作史笔看。深意他人不解。作者秉刀斧之笔,撰成此书,一字不可更,一语不可少。” “字字看来皆是血”“实写幼时往事,可伤”,“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红楼梦》布局宏大,构思精深,本博除了解读表面文章外,更主要是揭秘背后的真历史。由于书中人物事件之间皆有关联,请看我的其他博文以助理解。)



“騄駬何劳缚紫绳?驰城逐堑势狰狞。主人指示风雷动,鳌背三山独立名。”

  騄駬,穆王八骏之一,據《穆天子傳》记载周穆王擁有八匹神駒:赤驥、盜驪、白義、逾輪、山子、渠黃、驊騮、騄駬。騄駬(lù ěr )也做“绿耳”,音似“虏儿”,暗喻“胡虏之儿”。周穆王,姓姬,名滿。“穆王八骏”其实是“满王八旗” 。


  “紫绳”即紫缰:紫色的马缰绳。清代对皇室近支和有功的高级官员特许乘马用紫缰,以示恩宠。



  红楼梦中多次提到洪昇的《长生殿》,《长生殿》中深受皇帝恩宠的安禄山就是手挽“紫缰”叛乱的。见第十七出《合围》:“我安禄山夙怀大志,久蓄异谋。只因一向在朝,受封东平王爵,宠幸无双,富贵已极,咱的心愿倒也罢了。叵耐杨国忠那厮,与咱不合,出镇范阳。且喜跳出樊笼,正好暗图大事。。。。【胡拨四犯】紫缰轻挽,(合)双手把紫缰轻挽,骗上马,将盔缨低按。”



  安禄山手挽“紫缰”发动安史之乱,“紫绳騄駬”这是影射清朝的宠臣叛乱,那么是谁呢?



  “鳌背三山独立名” “鳌背三山”,古代传说,见《列子•汤问》:“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其上台观皆金玉,其上禽兽皆纯缟。珠玕之树皆丛生,华实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一日一夕飞相往来者,不可数焉。而五山之根,无所连箸,常随潮波上下往还,不得蹔峙焉。仙圣毒之,诉之於帝。帝恐流於西极,失群仙圣之居,乃命禺彊使巨鼇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动。而龙伯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千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鼇,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於是岱舆员峤二山流於北极,沈於大海,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传说海上有五座仙山:岱屿、员峤、方壶、瀛洲、蓬莱,因为被龙伯人钓走六鼇致使岱舆员峤二山飘走不知踪迹,只剩下九只巨鼇驮着的方壶(方丈)、瀛洲、蓬莱三山还在。

  “三山独立”之喻可谓直白,露骨的直指南明灭亡后的1673年(康熙十二年)11月冬吴三桂开始举兵至1681年(康熙二十年)冬清军攻占云南、吴世璠自缢而终的历时8年的“三藩之乱”!

  “騄駬何劳缚紫绳” 胡虏满清依靠卖国汉奸夺得中原的统治权又能怎样?这些认贼作父、背主求荣的甘做胡虏之儿的叛徒怎会因为一时的紫缰恩宠就服服帖帖地供人役使呢?

  “驰城逐堑势狰狞”, 当他们遥相呼应,联合起兵反叛后,一度攻城略地、势不可当,是何等的气势汹汹啊!一时间四方震动,人心动摇。

  “主人指示风雷动,鳌背三山独立名。” 騄駬-----“虏儿”们之所以会做出背叛满清的风雷举动,完全是因为主人康熙的撤藩指示,1673年(康熙十二年)三月,康熙下令三藩俱撤还山海关外,因为吴三桂之子和耿精忠诸弟都宿卫京师作为康熙的人质,所以康熙认为吴三桂、耿精忠二人必不敢发动变乱。但撤藩让这些本来指望能够凭借卖国的大功劳而永镇一方、如明代沐英世守云南一般永享荣华的虏儿们失望不甘,才会有三藩联手闹独立的纷乱。



  黛玉的诗是为了呼应宝玉的诗,是对狰狞得意的宝钗满清的抵制,外有“关夫子”们的不断反抗,内有汉奸“虏儿”的不服帖,你们满清的统治是永远不得安宁的!



  黛玉说完了三藩之乱,探春就要接着说台湾的明郑政权了,可这时宝琴却接了话,为何不让探春明郑作诗?这是因为台湾的明郑政权在三藩之乱被镇压后就再无作为,两年后的1683年鄭克塽投降满清,明郑灭亡,所以作者朱慈炤说不必再说了,就让我用宝琴的十首怀古诗来为明亡清代做一番总结发言吧,并用第七首《青冢怀古》“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拨尽曲中愁。汉家制度诚堪笑,樗栎应惭万古羞。”为探春即台湾的明郑政权作结,请回顾前面的《宝琴的十首怀古诗的历史秘密(四)》。



宝琴的十首怀古诗的秘密请回顾我前面的系列博文。



首度破解,持续更新,敬请关注博客文章,更多揭秘都在《红楼隐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8447
 楼主| 发表于 2024-4-10 19: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无君之臣+梃击案+】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2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改变国家命运的明末党争“五”大案之梃击案 (2017-06-15 19:22:33)
标签: 东林党 明朝 国本之争 明末党争        分类: 明史探讨
党争第二案   梃击案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三月二十四日,郑贵妃的爱子福王朱常洵就藩洛阳。

第二年的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的五月,精神病人张差手持枣木棍,闯进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庆宫,击伤守门太监李鉴, “初万历四十三年乙卯五月初四日,蓦有男子闯入东宫,以梃掊仆守门内侍一人,韩永用等呼集执之,送部鞫审。是犯姓张名差,御史刘廷元疏言迹涉风魔,貌如黠猾,刑部郎中胡士相等定为风癫,提牢官王之采重加讦问,言有马三道诱至庞、刘二太监处,语多涉郑国泰。国泰出揭自白。”经过皇城巡城御史刘廷元初审,刑部山东司郎中胡士相跟员外郎赵会桢、劳永嘉共同审讯,发现张差说话颠三倒四,实乃疯癫之人,于是定张差“疯颠、奸徒”罪。东林党人刑部提牢主事王之寀利用在牢狱值班的机会,用饭菜引诱张差,并命众人回避,与亲信密审张差,后由十三司会审,奏称:张差供称是郑贵妃手下太监庞保、刘成指使他入东宫行凶,谋害小爷皇太子。
“先是,百户王曰乾上变,言奸人孔学等为巫蛊,将不利于皇太子,词已连刘成。成与保皆贵妃宫中内侍也。至是,复涉成。帝心动,谕贵妃善为计。贵妃窘,乞哀皇太子,自明无它;帝亦数慰谕,俾太子白之廷臣。太子亦以事连贵妃,大惧,乃缘帝及贵妃意,期速结。二十八日,帝亲御慈宁宫,皇太子侍御座右,三皇孙雁行立左阶下。召大学士方从哲、吴道南暨文武诸臣入,责以离间父子,谕令磔张差、庞保、刘成,无他及。因执太子手曰:“此儿极孝,我极爱惜。”既又手约太子体,谕曰:“自襁褓养成丈夫,使我有别意,何不早更置?且福王已之国,去此数千里,自非宣召,能翼而至乎?”因命内侍引三皇孙至石级上,令诸臣熟视,曰:“朕诸孙俱长成,更何说?”顾问皇太子有何语,与诸臣悉言无隐。皇太子具言:“疯癫之人宜速决,毋株连。”又责诸臣云:“我父子何等亲爱,而外廷议论纷如,尔等为无君之臣,使我为不孝之子。”帝又谓诸臣曰:“尔等听皇太子语否?”复连声重申之。诸臣跪听,叩头出,遂命法司决差。明日磔于市。又明日,司礼监会廷臣鞫保、成于文华门。时已无左证,保、成展转不承。会太子传谕轻拟,廷臣乃散去。越十余日,刑部议流马三道、李守才、孔道。帝从之,而毙保、成于内廷。其事遂止。当是时,帝不见群臣二十有五年矣,以之寀发保、成事,特一出以释群臣疑,且调剂贵妃、太子。念其事似有迹,故不遽罪之寀也。”

“其后“梃击”事起,主事王之寀疏言张差狱情,词连贵妃宫内侍庞保、刘成等,朝议汹汹。贵妃闻之,对帝泣。帝曰:“外廷语不易解,若须自求太子。”贵妃向太子号诉。贵妃拜,太子亦拜。帝又于慈宁宫太后几筵前召见群臣,令太子降谕禁株连,于是张差狱乃定。”

用一个疯子加一根枣木棍就想谋害深宫禁苑里的皇太子,这根本就是愚蠢的自杀!张差居然还能准确地说出指使人的名字,哪个指使人会愚蠢到如此地步?更不要提这是发生在东林党王之寀对张差的单独密审之后!

无奈的万历只能让郑贵妃自己去求告太子,而太子朱常洛的话更是意味深长:“尔等为无君之臣,使我为不孝之子。”梃击案不是“无君之臣”东林党们的策划安排就是借题发挥,终于成功地逼迫因国本之争二十五年不见朝臣的万历皇帝亲见群臣表态示弱以了结此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8447
 楼主| 发表于 2024-4-10 19:3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琅玕节+张硕影射朱由检+】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2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已推荐到博客首页,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贾宝玉的灯谜诗中深藏的惊人大秘密 (2017-05-22 23:59:05)
标签: 崇祯 红楼梦 明史 朱三太子 反清复明        分类: 红楼梦
(《红楼梦》是假小说之形的真史书, 作者是朱三太子----崇祯帝的四皇子朱慈炤。作者所写“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脂批郑重提示“作者用史笔也。宜作史笔看。深意他人不解。作者秉刀斧之笔,撰成此书,一字不可更,一语不可少。” “字字看来皆是血”“实写幼时往事,可伤”,“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红楼梦》布局宏大,构思精深,本博除了解读表面文章外,更主要是揭秘背后的真历史。由于书中人物事件之间皆有关联,请看我的其他博文以助理解。)





面对宝钗灯谜诗中的满清的凶残狰狞和无限得意,宝玉朱慈炤是怎么应对的呢?请看:
“天上人间两渺茫,琅玕节过谨隄防。

鸾音鹤信须凝睇,好把唏嘘答上苍。”

这头一句“天上人间两渺茫”是取自唐代诗人曹唐的《玉女杜兰香下嫁于张硕》,指遥远渺茫难以接触,全诗见下:

“天上人间两渺茫,不知谁识杜兰香。来经玉树三山远,去隔银河一水长。

怨入清尘愁锦瑟,酒倾玄露醉瑶觞。遗情更说何珍重,擘破云鬟金凤凰。”

曹唐的诗写的是仙女杜兰香与凡人张硕的分别离伤,典故见东晋干宝的《搜神记》:【“汉时有杜兰香者,自称南康人氏,以建业四年春,数诣张传。传年十七。望见其车在门外,婢女通言:“阿母所生,遣授配君,可不敬从?”传先名改硕。硕呼女前视,可十六七,说事邈然久远有婢子二人:大者萱支,小者松支。。。。。言:“本为君作妻,情无旷远,以年命未合,其小乖,太岁东方卯当还求君。” 】

翻译:汉代有个叫杜兰香的,自称是南康人氏。晋愍帝建业四年春天,她多次去到张传那里。张传当时十七岁。看见她的车子在门外,有婢女来通报说:“母亲生下我,派我来这里许配给郎君,岂能不遵从她的意见?”张传曾改名张硕。张硕叫杜兰香上前来看,大约十六七岁,讲述的事情似乎是很久远的了。她有婢女二人,大的叫萱支,小的叫松支。。。。。杜兰香与张硕离别前说:“本来要嫁给郎君你作妻子,感情亲密。只是因为寿命不一样,恐怕稍有不和谐。太岁在东方卯的时候,会回来寻找你。”

太岁,古人把它视为一年的岁神,它其所临的方位是绝对的尊位。古代天文学家把木星每十二年运行一周天的规律,设定它作为每一年纪年的标准。风水地理上所说的太岁,实际上是指这一年年支所临的方位。杜兰香说会与张硕团圆在“太岁东方卯”,卯年太岁在卯,亥、卯、未合木局,“木”旺于东方,西方“金”为冲方。“朱”为赤心木,杜兰香与张硕团圆原来是在朱明朝!张硕“年十七”与崇祯年号用了十七年暗合。



那么仙女杜兰香与凡人张硕最后是不是于“太岁东方卯”团圆相守了呢?《搜神记》没有写,但略晚于《搜神记》的东晋曹毗的《杜兰香别传》告诉了我们答案,见成书于宋太宗时的百科全书《太平御览卷。七百六十九.舟部二》中引《杜兰香别传》曰:"香降张硕,既成婚,香便去,绝不来。年余,硕忽见香乘车山际,硕不胜悲喜,香亦有悦色。言语顷时,硕欲登其车,其婢举手排硕,凝然山立。硕复于车前上车,奴攘臂排之,硕于是遂退。”

张硕后来与凡人成婚,仙女杜兰香因此与他断绝关系。仙女杜兰香的名字由“兰”与“香”构成:《红楼梦》中“兰”花指忠勇刚烈的晴雯,天“香”指世外仙姝林黛玉。

朱慈炤以仙女杜兰香与张硕的悲欢离合不仅影射了芙蓉花神晴雯因为袭人和王夫人的陷害而被逐离世一事,同时也影射了绛珠仙草林黛玉与贾宝玉倾心相爱却不得相守的爱情不幸。
看着满清屠刀下汉民的累累尸骨、看着满清的无比狰狞和得意,朱慈炤不禁发出了“天上人间两渺茫”的悲叹,流露出家亡失至亲天人永隔、国破图存复希望渺茫的凄凄悲情。



不过悲叹过后,朱慈炤马上就收拾起哀伤,振奋精神地说道“琅玕节过谨隄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8447
 楼主| 发表于 2024-4-10 21: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地陷东南+】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2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红楼梦》开篇明义的终极大密码
红楼隐史 红楼隐史 2017-03-03 07:52
(《红楼梦》是假小说之形的真史书, 作者所写“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脂批郑重提示“作者用史笔也。宜作史笔看。作者秉刀斧之笔,撰成此书,一字不可更,一语不可少。” “字字看来皆是血”“实写幼时往事,可伤”,“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红楼梦》布局宏大,构思精深,本博除了解读表面文章外,更主要是揭秘背后的真历史。由于书中人物事件之间皆有关联,请看我的其他博文以助理解。)





《红楼梦》正文一开篇头一句就写道:“当日地陷东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五行学中,“春”生为“木”,方向“东”;“夏”长为“火”,方向“南”;“秋”收为“金”,方向“西”;“冬”藏为“水”,方向“北”; “土”,“中央”。



”东”对应“木”,《说文解字》曰:“朱,赤心木,松柏属。从木,一在其中。”  “朱本木名。引伸假借爲純赤之字。從木。一在其中。赤心不可像。故以一識之。”朱姓认为自己是赤心木的后裔,所以古时朱姓以赤心木作为图腾崇拜。原来,“东”暗指木本质的“朱”。

图片

南”对应“火”,朱明的属性是火。因为“明”即“光明”,而国姓“朱”则是“红色”,光和红组合到一起便是“火”。“南”暗指火属性的“朱明”



原来,“地陷东南”乃是暗喻五行对应的“木”本质“火”属性的朱明遭逢亡国大难!



朱慈炤在前几回里不断强调“末世“,如“贾雨村生于末世”,“生于末世运偏消”,“凡鸟偏从末世来”,如第二回里冷子兴叹道:“老先生休如此说。如今的这宁、荣两门,也都萧疏了,不比先时的光景。” 【甲侧:记清此句。可知书中之荣府已是末世了。】雨村道:“当日宁荣两宅的人口也极多,如何就萧疏了?” 【甲侧:作者之意原只写末世,此已是贾府之末世了。】那么《红楼梦》中所写的荣国府末世贾府末世到底写的是哪一朝的末世呢?



    且看贾雨村接着冷子兴的话说道“若大仁者,则应运而生,运生世治。尧,舜,禹,汤,文,武,周,召,孔,孟,董,韩,周,程,张,朱,皆应运而生者。”   请注意“朱”为大仁者,而且居于大仁者之末,再结合第五十三回贾府祭祖里交代的慧娘只仿“唐、宋、元、明各名家”,至“明”止,不仿“清”的暗示,《红楼梦》所写的荣国府的“末世”,就是大仁者朱明之末世,红楼朱明之末世。







     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是全书总纲,一本红楼梦的大浓缩。警幻仙姑一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歌,警幻仙姑唱的头一个字是什么?仔细听:“春梦随雲散,【甲夹:开口拿“春”字,最紧要!】飞花(华)逐水流。【甲夹:二句比也。】”



    脂批说警幻仙姑唱的头一个字“春梦随雲散”的“春”字最是紧要,“春”,甲骨文《红楼梦》对朱明和满清的影射秘密(林)(日) (“屯”,像一颗种子,上部萌芽,下部生根),暗喻赤心木朱明政权扎根生长。

图片

《石头记》后改名做《红楼梦》,脂批明点【开口拿“春”字,最紧要!】乃是提示“春”字就是本书的开头字,书的开头字是什么?就是书名!原来警幻仙姑唱的其实就是“红楼梦随云散”,仙姑明点出来《石头记》里的“春”其实就是借指“朱明”的“红楼”!



  《红楼梦》中“花”通“华”,指中华。



“雲”字从“雨”即属“水”性,“雲”和“水”都是喻指三点水旁的满清。



     警幻仙姑唱的“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就是《红楼梦》的创作主旨:朱明“春”被满清“雲”取代,朱明成了昨日梦!可怜中华子民被满清“水”屠戮,生灵涂炭!



      

原来,《红楼梦》乃是一曲痛悼朱明覆亡、中华涂炭的国殇悲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8447
 楼主| 发表于 2024-4-11 08: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茗玉影射大明朱由检+】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2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贾宝玉记挂的“茗玉”小姐的灵异传说 (2016-12-22 09:39:01)
标签: 崇祯 红楼梦 满清 明朝 朱三太子        分类: 红楼梦
(《红楼梦》是假小说之形的真史书, 作者所写“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脂批郑重提示“作者用史笔也。宜作史笔看。深意他人不解。作者秉刀斧之笔,撰成此书,一字不可更,一语不可少。” “字字看来皆是血”“实写幼时往事,可伤”,“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红楼梦》布局宏大,构思精深,本博除了解读表面文章外,更主要是揭秘背后的真历史。由于书中人物事件之间皆有关联,请看我的其他博文以助理解。)



第三十九回刘姥姥讲夭亡了的“茗玉”小姐:“就象去年冬天,接连下了几天雪,地下压了三四尺深。我那日起的早,还没出房门,只听外头柴草响。我想着必定是有人偷柴草来了。我爬着窗户眼儿一瞧,却不是我们村庄上的人。原来是一个十七八岁的极标致的一个小姑娘,梳着溜油光的头,穿着大红袄儿,白绫裙子──”【庚辰双行夹批:刘姥姥的口气如此。】刚说到这里,忽听外面人吵嚷起来,又说:“不相干的,别唬着老太太。”贾母等听了,忙问怎么了,丫鬟回说:“南院马棚里走了水,不相干,已经救下去了。”贾母最胆小的,听了这个话,忙起身扶了人出至廊上来瞧,只见东南上火光犹亮。贾母唬的口内念佛,忙命人去火神跟前烧香。王夫人等也忙都过来请安,又回说“已经下去了,老太太请进房去罢。”贾母足的看着火光息了方领众人进来。【庚辰双行夹批:一段为后回作引,然偏于宝玉爱听时截住。】”



         而后在宝玉的追问下又做了细述:“刘姥姥道:“这老爷没有儿子,只有一位小姐,名叫茗玉。小姐知书识字,老爷太太爱如珍宝。可惜这茗玉小姐生到十七岁,一病死了。”宝玉听了,跌足叹惜,又问后来怎么样。刘姥姥道:“因为老爷太太思念不尽,便盖了这祠堂,塑了这茗玉小姐的像,派了人烧香拨火。如今日久年深的,人也没了,庙也烂了,那个像就成了精。”宝玉忙道:“不是成精,规矩这样人是虽死不死的。”刘姥姥道:“阿弥陀佛!原来如此。不是哥儿说,我们都当他成精。他时常变了人出来各村庄店道上闲逛。我才说这抽柴火的就是他了。我们村庄上的人还商议着要打了这塑像平了庙呢。”



     “接连下了几天雪,地下压了三四尺深”这是暗示刘姥姥的家其实是天寒雪深的极寒之地东北。



      ”茗玉“谐音”明玉“即朱明帝王,这十七岁上死了的朱明帝王可不正是帝号维持了十七年的朱明崇祯帝么!结果一讲到茗玉雪中抽柴生火,即崇祯亡国后白雪满清入主中原,朱明薪火传承又建立南明新政权就“南院马棚里走了水”,火是朱明,贾府东南方着了火暗喻南明出现了!



  刘姥姥后对宝玉说 “村北庙里供着知书识字的茗玉小姐的塑像,因为日久年深的,那个像就成了精。”宝玉让茗烟去找,没想到找到的却是“东北上田埂子上的一个庙门朝南开的破庙”,破庙里“竟是一位青脸红发的瘟神爷。””

  ”村北“指北京,庙里供着的知书识礼的茗玉小姐就是北京紫禁城里爱读书的明玉崇祯皇帝。

  “精”谐音“金”,年久日深庙里的茗玉塑像“成了精”实为 “成了金”,是说原本紫禁城里住的朱明崇祯变成了后金满清;

  “东北庙门朝南开”是暗喻东北满清南下犯华,中原庙堂变成了来自东北的“青脸瘟神”满清的天下。





    原来,十七岁夭亡的茗玉小姐的灵异传说乃是朱明于崇祯十七年亡国,东北满清入主中原的悲惨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8447
 楼主| 发表于 2024-4-11 08: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坠儿影射马士英+司棋】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2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红楼梦中为林红玉和贾芸传情的墜儿是谁? (2016-12-13 09:05:02)
标签: 东林党 红楼梦 人文 历史 明朝        分类: 红楼梦
(《红楼梦》是假小说之形的真史书, 作者所写“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脂批郑重提示“作者用史笔也。宜作史笔看。深意他人不解。作者秉刀斧之笔,撰成此书,一字不可更,一语不可少。” “字字看来皆是血”“实写幼时往事,可伤”,“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红楼梦》布局宏大,构思精深,本博除了解读表面文章外,更主要是揭秘背后的真历史。由于书中人物事件之间皆有关联,请看我的其他博文以助理解。)



墜,音似“赘”又似“罪”。这个被脂砚视作“赘疣”的“罪儿”,先是为红玉和贾芸传情讨要酬劳,后因偷金被逐的眼皮子浅的小丫鬟坠儿是谁呢?

  墜,本字为“隊”。“隊,從高隕也,俗字做墜。”原来墜儿名字本应是“隊儿”,“隊”字主要有两种意思:一是“羣隊也”;二是“從高隕也”。“墜儿”即“隊儿”是两个人,我们先来看为林红玉和贾芸传情,即扶立弘光帝继位的弘光朝首辅马士英。

  先看帮贾芸传情给红玉,即拥立福王朱由崧----传“秦”给弘光帝的马士英的历史。

  马士英其实并非阉党,马士英于崇祯三年(1630年),任山西阳和道副使,后升宣府巡抚,不久因贿赂权贵被太监王坤举发削职,寓居南京。马士英闲居南京时与曾投靠过阉党的阮大铖交厚,后更因阮大铖帮助而得以复出担任凤阳总督一职。马士英上任不久就平定了保定总兵刘超的叛乱,显示了一定的能力。崇祯十七年,马士英因策立之功担任弘光朝首辅后推荐重用阮大铖,因此而得罪了东林党和复社众人,被大泼污水并称为“奸佞”。

  马士英在弘光朝覆灭后,被南明唐、鲁两王势力拒之门外,马士英于是盘桓于浙江一带,期间多次参与反清战役,在江浙抗清将领吴易吴日生的部队兵败后,马士英亦遁入空门躲避清廷缉拿,后因叛徒出卖,被满清抓获,英勇就义。

  顾诚先生在《南明史》中对马士英做了这样的叙述:“根据比较可信的材料,马士英并没有降清。清实录记载,顺治三年六月二十日,“浙闽总督张存仁疏报:副将张国勋等进剿太湖逆贼,擒获伪大学士马士英、长兴伯吴日生、主事倪曼青等。捷闻,令斩士英等,其有功将士,所司察叙”②。蒋良骐《东华录》卷五载,顺治三年“六月,浙闽总督张存仁疏报:副将张国勋进剿太湖逆贼,长兴伯吴日生、主事倪曼青俱被获,伪大学士马士英潜遁新昌县山内,都统汉岱追至台州,士英属下总兵叶承恩等降,并报称马士英披剃为僧,即至寺拘获,并总兵赵体元,令斩之”。时人所作《吴城日记》记同年“八月中,闻吴日生、马士英旨下俱论斩讫”③。按时间推算,二书完全符合。当时芜湖抗清志士沈士柱有《祭阮大司马文》,开头就说“丙戌长至(指冬至)之后二日,近故降大司马阮公之丧至自浙东”,下文云:“使公同受戮西市,一生恶迹补过盖愆。天夺其魄,委贽后方糜烂以死,生与马同丑行,死并不得与马共荣名,天实为之也”①。可见,沈士柱在当年冬天即已知马士英不屈遇害,晚节“荣名”。在马士英之前殉难的夏允彝论及马士英时稍有恕辞,在马士英之后死难的沈士柱也不掩没其晚节。黄宗羲却一笔抹杀:“今古为君者,昏至弘光而极;为相者,奸至马士英而极,不待明者而知之也,有何冤可理?”②平心而论,马士英在弘光朝秉政时毫无作为,弘光垮台后他投奔鲁监国和隆武帝,招来的是一片讨伐声。王思任写的“吾越乃报仇雪耻之国,非藏垢纳污之地”一语脍炙人口,就是直接针对马士英的,责令他盂水自裁。张岱以鲁藩旧臣的身分上疏鲁监国,“恳祈立斩弑君卖国第一罪臣”马士英,“疏入,监国召岱至御榻前,诏以先杀后闻。岱即带兵数百人往蹑之,士英宵遁江上,见其私人方国安,挟制鲁王,斥逐张岱。令士英统兵汛地,协守钱塘”③。马士英在唐、鲁两政权中几乎成了过街老鼠,他并没有因此就转投清方④,而是尽力以抗清的实际行动改变自己过去的不佳形像。清方档案证明,马士英曾经多次参加渡钱塘江攻余杭、富阳以及会攻杭州之役①。1646年六月浙东兵败,马士英逃入四明山削发为僧,被俘就义,实属难能可贵②。相形之下,黄宗羲、张岱在鲁监国政权处境艰难时,转入清方统治区遵制剃头,以明朝“遗民”自居,既不能见危授命,也大可不必那样义形于色地痛斥“奸臣”马士英以显示自己才是正人君子。”

  我前面已经讲过了:《明史》的真正主编是躲在幕后的狡猾卑劣的黄宗羲。当时的各种历史资料证明马士英是被满清俘虏后因为不屈就义而死,无计可施的黄宗羲和他的得意门徒万斯同于是迂回的在《明史》马士英传中这样写道:“大兵巢湖贼,士英与长兴伯吴日生俱擒获,诏俱斩之。事具国史。而野乘载士英遁至台州山寺为僧,为我兵搜获,大铖、国安先后降。寻唐王走顺昌。我大兵至,搜龙扛,得士英、大铖、国安父子请王出关为内应疏,遂骈斩士英、国安于延平城下。”

  看到问题了么?马士英被擒斩是“事具国史”清楚无误的,可是万斯同却偏偏还要画蛇添足的再多余地加了一段含糊暧昧的野史,写马士英被俘后,“大铖、国安父子先后降”,以此暗示马士英也同时投降了,并写马士英被杀于福建延平城,马士英始终在浙江北部抗清,哪里去过福建?

  东林党故意把错误百出、歪曲真相的野史放在正史之后,就是为了扰乱视线、诋毁为国就义的马士英是投降的叛徒!东林党其心之歹毒,其德之卑劣真是令人发指!

  还有自称“实事实人,有凭有据“的孔尚任的《桃花扇》更是无耻,居然将在“顺治八年,出应乡试,中式副榜。”妄图求取满清富贵却不成的东林党人侯方域写作是大忠良,却把因坚持抗清而被满清杀害的马士英歪曲成亡国的奸臣,孔尚任还居然写马士英被雷劈死!

  东林党人的颠倒黑白的把戏果然十分有效,导致很多专门研究历史的专家也就此而误认为马士英是投降被杀,比如说如历史学家谢国桢就在《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中写道:“后来士英投降清朝,也被害了。”东林党歪曲历史的遗毒之久之广之深可见一斑。





首度破解,持续更新,敬请关注博客文章,更多揭秘都在《红楼隐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8447
 楼主| 发表于 2024-4-11 08: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林红玉影射朱由崧】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2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红楼梦中与贾芸手帕传情的名似黛玉的林红玉是谁? (2016-12-11 09:58:55)
标签: 红楼梦 历史 明朝 人文 南明        分类: 红楼梦
(《红楼梦》是假小说之形的真史书, 作者所写“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脂批郑重提示“作者用史笔也。宜作史笔看。深意他人不解。作者秉刀斧之笔,撰成此书,一字不可更,一语不可少。” “字字看来皆是血”“实写幼时往事,可伤”,“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红楼梦》布局宏大,构思精深,本博除了解读表面文章外,更主要是揭秘背后的真历史。由于书中人物事件之间皆有关联,请看我的其他博文以助理解。)



小红是管家林之孝家的,林姓,书中唯一与黛玉同姓的一家。朱为赤心木,双木“林”自然是赤心木朱明的人。“玉”字,又重了宝玉玉玺和黛玉崇祯。单从“林”和“玉”两个字上我们就不难看出林红玉的身份是何等的非同寻常了。

  这个与崇祯林黛玉名字仅仅一字之差的贾府管家之女,这个与崇祯贾芸手帕传情的宝玉丫鬟----林红玉究竟是什么来历呢?


  首先要指出的的是:小红和贾芸手帕传的不是情爱的“情”,而是汉人政权----千年秦业的“秦”!贾芸将自己的手帕托坠儿送给了小红,其实是隐喻小红继承了崇祯的明王朝的皇位帝业!


  那么这个继承了崇祯皇位帝业的红儿是谁呢?

  南明的第一位皇帝----弘光帝朱由崧是也!“红玉”的红,不仅是指朱由崧的“朱”家身份,也是暗指朱由崧年号“弘光”中的“弘”。


  ----红玉不能叫“玉”,被迫改名做“小红”“红儿”,

  影射的是南明弘光帝的正统性完全不被满清所承认的历史现实。


  ----“这红玉年方十六岁,因分人在大观园的时节,把他便分在怡红院中”,

  影射崇祯十六年五月,在福王朱常洵被杀两年后,崇祯帝下诏令朱由崧袭封福王爵位。


  ----小红与坠儿滴翠亭商量手帕传情。

  滴翠亭的“滴”字有水,乃是影射“清”;“翠”字见绿,乃是影射“虏”。滴翠亭又四面是水,影射的是朱由崧是在满清水已入主中原的情况下称帝南京。


  ----凤姐赏识红玉,“红玉道:“十七岁了。”凤姐又问名字,【甲侧:真真不知名,可叹!】红玉道:“原叫红玉的,因为重了宝二爷,如今只叫红儿了。”。。。。凤姐道:“既这么着,明儿我和宝玉说,叫他再要人,叫这丫头跟我去。可不知本人愿意不愿意?””

  十七岁的红玉被凤姐赏识,特意要走重用,影射的是朱由崧于崇祯十七年五月在以亲阉党的马士英为首的拥立下南京称帝。





    简单看看林红玉----南明弘光帝朱由崧的历史争论,

  朱由崧为朱常洵长子,因此在崇祯太子及定、永二王无法至南京继位的情况下,在伦序上福王本为第一顺位。然而一心谋私的东林党人却极力反对朱由崧,这要追溯到万历朝的国本之争。当时东林党是坚持伦序第一,可是到了朱由崧却变成了伦序不算数、要废亲立“贤”,因为他们害怕朱由崧即位后追究“妖书”、“梃击”、“移宫” 三案的责任,于是违背常规,坚决主张立关系远、也并不贤的明神宗之侄潞王朱常淓。为达目的,史可法还污蔑朱由崧不贤,声称福王“在藩不忠不孝,恐难主天下”,并撒谎说不怎么样的潞王是贤王。东林党人其实是一群凡事 “利”为先,却反过头来偏偏要把自己打扮成道德完人的伪君子!逼的朱由崧不得不求助于武将支持,最后在高杰、黄得功、刘良佐三镇总兵的压力下,凤阳总督马士英拥立朱由崧继位,迫于形势的史可法和其他东林党人这才转而被迫承认弘光帝。但由此已埋下了最终覆灭弘光朝的激烈分化的党争、武将跋扈自雄的根源。

  顾诚先生在《南明史》中写道:““童妃”案和假太子案的喧嚣一时,实际上是某些东林—复社党人在幕后掀风作浪。历史上无赖之徒冒充头面人物屡见不鲜,即以南明来说,永历初也出现了假弘光帝(一个和尚)骗得许多地方官的信任,但都没有像弘光一朝这样闹得乌烟瘴气。究其根源,正在于东林—复社中的一些骨干分子视“门户”、“声气”重于国家、社稷,他们爱走极端,甚至惟恐天下不乱。在这些人看来,福藩继统等于万历以来自己在党争中最大的失败,因此一遇风吹草动,不管真相如何,抓住“把柄”大做文章,必欲推倒福藩另立新君才肯罢休。人们常常受旧史籍影响,以为东林—复社人士大体上都是骨鲠正直之人,其实它是一个很复杂的团体,其中光明磊落者固不乏人,但由于明末东林—复社名满天下,往往具有左右朝政的势力,许多热衷名利的人也混迹其间,变成一个大杂烩。东林—复社人士的“别正邪、分贤佞”实际上是自封“正人”、“君子”,为独揽朝政造舆论。由于他们当中的骨干分子为夺取权力往往采取阴谋手段,难以弄清详细情况,但对弘光帝进行人身攻击,借“三案”大肆发挥的都是自命为东林—复社的“君子”,由此也可以看出其端倪。

  浙东史派的创始人黄宗羲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位。他撰写的《弘光实录钞》以“国史”自居,对弘光迎立作了如下的描写:

  北都之变,诸王皆南徙避乱。时留都诸臣议所立者。兵部尚书史可法谓:“太子、永、定二王既陷贼中,以序则在神宗之后,而瑞、桂、惠地远,福王则七不可(原注:谓贪、淫、酗酒、不孝、虐下、不读书、干预有司也)。惟潞王讳常淓素有贤名,虽穆宗之后,然昭穆亦不远也。”是其议者,兵部侍郎吕大器、武德道雷演祚。未定,而逆案阮大铖久住南都,线索在手,遂走诚意伯刘孔昭、凤阳总督马士英幕中密议之,必欲使事出于己而后可以为功。乃使其私人杨文聪持空头笺,命其不问何王,遇先至者,即填写迎之。文聪至淮上,有破舟河下,中不数人,或曰:“福王也。”杨文聪见之,启以士英援立之意,方出私钱买酒食共饮。而风色正顺,遂开船。两昼夜而达仪真。可法犹集文武会议,已传各镇奉驾至矣。士英以七不可之书用凤督印印之成案,于是可法事事受制于士英矣。①


  黄宗羲的这段记载许多地方不符合事实,比如派杨文聪携带空头笺不问是哪位藩王迎来南京,拥上帝位,就共享定策之功,简直是一派胡言。史可法在迎立问题上受了马士英的欺骗确有其事,但说马士英“用凤督印印之成案”却毫无意义,因为史可法的信如果是伪造的,盖上凤阳总督印也不起作用;史可法“七不可立”的信件落在马士英手里,不盖凤督印仍是个重大把柄。黄宗羲这段“高论”中关键是“或曰:福王也”。采取这种史笔实际意味着弘光帝是未经“验明”的朱由崧“正身”。关于弘光太后,黄宗羲也恣意诋毁道:甲申七月“壬辰,皇太后至自民间。太后张氏,非恭皇(指老福王朱常洵)之元配也。年与帝相等,遭贼失散,流转郭家寨常守文家,马士英遣人迎之至。其后士英挟之至浙,不知所终。或言:帝之不蚤立中宫,而选择民间不已者,太后之故也。”①

  他的弟子万斯同深得老师真传,昌言无忌地写道:

  河南府(即洛阳)破时,福王为贼所噉,诸子未有存者。府中数宦侍逃至怀庆,无所得食。其中有福府伴读李某者貌颇似福王次子通城王。乃相与谋曰:“诸王子不接外臣,谁能谛知?事在吾辈耳,何忧无食。”乃以通城避难闻于县,遂达上(指崇祯帝)前。上深念叔父荼毒,世子已死,即以李袭福王爵。马士英因立以为帝。其后太后至,弘光趋迎,屏人密语者久之,遂为母子。弘光在位且一年,不立后,与太后寝处如夫妇,初非蒸继母也。童妃固通城王之元配,弘光固不令入宫,恐败事也。②

  黄宗羲的好友林时对撰《南都三大疑案》说:。。。。(此三人同黄宗羲和万斯同师徒俩是同声同气,说法一样,故而就不一一摘录了)

  再看另一复社人士钱秉镫的说法:。。。。

  钱秉镫的好友金堡也记载道:。。。。

  把上引黄宗羲、林时对、钱秉镫、金堡的叙述联系到一起,分明看出这种流言蜚语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即以“童妃案”作为突破口,彻底否定弘光帝就是朱由崧,而肯定其是一个异姓子弟的冒牌货。言外之意,马士英等“奸雄”为了攫取定策之功,放着潞王朱常淓这样的正宗“贤王”不立,却拉来一个身分不明的人拥上皇帝宝座,无怪乎要亡国灭祀了。

  鉴于黄宗羲创立的浙东史派对后世影响很大,而且他和门户好友在当时兴风作浪对弘光朝廷的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有必要揭穿他们散布的种种谎言。
  。。。。。。

  清人戴名世对这段公案作了以下论断:“呜呼,南渡立国一年,仅终党祸之局。东林、复社多以风节自持,然议论高而事功疏,好名沽直,激成大祸,卒致宗社沦覆,中原瓦解,彼鄙夫小人,又何足诛哉!自当时至今,归怨于孱主之昏庸,丑语诬诋,如野史之所记,或过其实。而余姚黄宗羲、桐城钱秉镫至谓帝非朱氏子。此二人皆身罹党祸者也,大略谓童氏为真后,而帝他姓子,诈称福王,恐事露,故不与相见,此则怨怼而失于实矣。”②

  杨凤苞也说:“及谓福王亦伪,乃出东林、复社爱憎之口”,“盖阮大铖欲尽杀东林、复社诸君子,向后诸君子追憾其事,并恨王之任大铖也。造言汗蔑之不已,复奋断曰:‘是非明之宗室也。’甚疾之之词尔。”③杨氏的基本论断是正确的,但他认为这类谣诼蜂起乃“诸君子追憾其事”,恐怕未必。因为抓住伪太子、“童妃”案大闹是在弘光在位时期,弘光朝廷的内部纷争严重影响了自身稳定,无暇北顾,特别是一些东林—复社人士依附地处南京上游的世镇武昌的军阀左良玉,更增加了弘光君臣的不安全感。马士英、阮大铖明白要扼制住拥立潞藩的暗流,必须援引江北四镇兵力作后盾。从这个意义上说,弘光朝廷迟迟未能北上进取,同东林—复社党人的兴风作浪有密切的关系。杨凤苞还说:“明末南都之亡,亡于左良玉之内犯。”①左良玉的兴兵东下,固然有避免同大顺军作战和跋扈自雄等原因,但他扯起“救太子”、“清君侧”的旗帜却同某些东林—复社党人所造舆论一脉相承。

  上面批驳了黄宗羲、林时对、钱秉镫等人的荒诞,并不是仅限于探讨史料的真实性,更无意于钻究宫闱秘事,而是说这三人的记载透露了弘光朝廷上党争的激烈情况。真正的策划者未必是他们,因为弘光一朝党争闹得势同水火,而黄宗羲等人在当时朝廷上并没有地位,掀不起那么大的风浪。直至社稷倾覆,江山变色,东林—复社党人仍把责任全归之于弘光昏庸、马阮乱政,自我标榜为正人君子,实际上他们自己也是一批追名逐利、制造倾轧的能手,对弘光朝廷的覆亡负有直接责任。”

  再摘百科上的总结:“根据明末清初笔记记载,朱由崧是个十分昏庸腐朽的君主,整日只知吃喝玩乐,沉湎于酒色之中,不理朝政。在其即位之前,史可法曾写信给马士英说明“福王七不可立”──贪、淫、酗酒、不孝、虐下、无知和专横。由史可法、张慎言、高弘图等17人签名送与马士英。后人称其为明朝及南明最昏庸的帝王,唯知享乐,不问政事,沉湎酒色,荒淫透顶。然而细检史籍,可知竟传闻难据,推其缘由,多由东林党人因国本之争对福王藩一系的成见所致。而其本来的经历显现的是并非昏庸且颇有个性的政治家形象。如曾任弘光朝给事中李清《三垣笔记》、《南渡录》及《甲申日记》对荒淫纵欲之事,且加辩诬[15]。此外朱由崧还为明惠帝以及靖难之变中殉难的臣子予以平反,因此其政治得失尚有争议。

  钱海岳《南明史》评价弘光帝“北京颠覆,上膺鼎箓,丰芑奠磐,征用俊耆。卷阿翙羽,相得益彰。故初政有客观者。性素宽厚,马、阮欲以《三朝要典》起大狱,屡请不允。观其谕解良玉,委任继咸,词婉处当;拒纳银赎罪之议,禁武臣罔利之非,皆非武、熹昏??之比。顾少读书,章奏未能亲裁,政事一出士英,不从中制,坐是狐鸣虎噬,咆哮恣睢,纪纲倒持。及大铖得志,众正去朝,罗罻高张,党祸益烈。上燕居神功,辄顿足谓士英误我,而太阿旁落,无可如何,遂日饮火酒,亲伶官优人为乐,卒至触蛮之争,清收渔利。时未一期,柱折维缺。故虽遗爱足以感其遗民,而卒不能保社稷云。”


  东林党之卑劣在林红玉弘光帝的历史上再次刷新,不能认清东林党的真面目,就无法看懂《红楼梦》,因为朱慈炤的不得不“反着看”“看背面”就是被黄宗羲、吴梅村这些卑鄙的东林党逼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5-10 08:10 , Processed in 0.07001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