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511
 楼主| 发表于 2024-4-21 16: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麝月影射吴三桂+?】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12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麝月:助清的吴三桂 + 开到荼靡花事了?华事了!三杯送春,送哪三春?+ 为什么麝月与嫦娥竞爽?争明?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6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164】



10.9 麝月:助清的吴三桂
麝月第一次正式出场,在20回,宝玉刚说完“耗子偷香玉”,宝钗来接茬,“耗子精宝钗撞来”,还有一对耗子:袭人、麝月,骂完袭人作耗,接着就写了麝月这只耗子,然后用“嫂子顽”重点写了李纨这只大耗子,背后还藏了一只“使人看不出”的小耗子,前文都已解。

首次出场给麝月这个角色定了个基调,是“偷玉”的耗子之一,而且跟袭人是一对,就是黛玉说的“遇见对子”,是“看似说此实则说彼”的写作手法。宝玉的评判指向也挑明了:“公然又是一个袭人”,是的,“又是一个”吴三桂,帮助满清打江山的吴三桂。

此处庚辰本有夹批:

“全是袭人口气,所以后来代任。”

“闲闲一段儿女口舌,却写麝月一人。有袭人出嫁之后,宝玉、宝钗身边还有一人,虽不及袭人周到,亦可免微嫌小弊等患,方不负宝钗之为人也。故袭人出嫁后云‘好歹留着麝月’一语,宝玉便依从此话。可见袭人虽去实未去也。”

在下回,宝玉权当“袭人等”他们死了,毫无牵挂,也有夹批:

“此意却好,但袭卿辈不应如此弃也。宝玉之情,今古无人可比,固矣。然宝玉有情极之毒,亦世人莫忍为者,看至后半部则洞明矣。此是宝玉三大病也。宝玉有此世人莫忍为之毒,故后文方有悬崖撒手一回。若他人得宝钗之妻、麝月之婢,岂能弃而为僧哉?此宝玉一生偏僻处。”

多个批语指出同一点:后来麝月代任袭人之职,服侍宝钗、宝玉。批书者是以看过后半部,看过后文有宝玉“悬崖撒手”的口吻写的。

但注意一点:麝月服侍的是宝钗宝玉!宝钗是满清的代表,麝月服侍的是满清的江山,所以说麝月是助清的吴三桂。

当然,我们主要从原文解读,脂批作为参考,还有其它明显证据:

开到荼靡花事了:

宝玉生日占花名,八个主人、八个丫鬟,在丫鬟中占到花名的,只有袭人、麝月这一对耗子,晴雯都没占上。

麝月占到的是“荼蘼”,旧诗是:“开到荼蘼花事了”,注云:“在席各饮三杯送春。”

荼蘼,又名酴醾、佛见笑,又有独步青、百宜枝、雪梅墩数名。“蔓生”多刺,须承之以架则繁,在春季结束时开花,开到四月夏天,百花凋零。

花、华同义,花事了,就是华事了。三杯送春,是送三春,是哪三春?迎春弘光、探春隆武、元春永历。

此荼蘼,花事了,是“春”的终结者,春、花都是朱明关键字,三杯送春,指朱明的三春,南明三帝,在四月夏天,被此人终结了。

麝月这个荼蘼,荼毒了永历!终结了三春!不是吴三桂是谁?

所以麝月问:“怎么讲?”宝玉皱眉忙将签藏了,都是提醒读者。

宝玉给蘅芜苑的题联是:“吟成荳蔻诗犹艳,睡足酴醿梦也香”,这个“酴醿”,就是“荼蘼”。

有酴醾,梦也香,香是香玉!在“酴醿”相帮之下,对香玉、江山梦寐以求。

蘅芜苑是宝钗代表的满清之地,“一株花木也无”,花、木是朱明关键字,所以一朱也无。有“异香”,是白蛇的腥臊气。对蘅芜苑,宝玉既点明了“《离骚》”,不妨看下《离骚》中“蘅芜”的句子: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杂杜衡”对应的上联是“畦留夷”,“衡”的对应字是“夷”!

“哀众芳之芜秽”,是“芜秽”!

“蘅芜”两字,是“夷”!是“秽”!

红楼作者取字,其实一直都很明白。正面看是香,反面看是秽!

屈原滋兰、树蕙,“兰蕙”在《离骚》中喻忠臣。当有人题麝兰、明月,有人题玉蕙、金兰时,注意宝玉说“此处并没有什么‘兰麝’,‘明月’”,宝玉的话说的很清楚:这里没有“兰蕙”,没有忠臣!

蘅芜苑没有“花木”,没有“兰蕙”,特征是“藤蔓”。看看荼蘼,“蔓生”多刺,所以说麝月这个“荼蘼”,作者早在17回,麝月正式出场前,就指出了这个汉奸属于宝钗蘅芜苑的“蔓”,还是答案在前。

(想起个长安方言:“蔓[wàn]货”,是骂人不成材、不成人的货!如果说“瓜皮”有时还用于朋友间表示亲昵,那么“蔓货”则是绝对的贬义词。我觉得麝月这个汉奸吴三桂,骂作“蔓货”就很合适。)

麝月与嫦娥竞爽:

麝月经常跟“镜子”一起出现,这是这个角色的一个显著特征,显然是作者有意的设计,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提醒读者,镜:竞,让我们看出“麝月与嫦娥竞爽”。中国人都知道,嫦娥是月的代表,此人与嫦娥争明,显然处于“月”的敌对阵营。

麝:“【說文】麝如小麋,臍有香。一名射父。”

原来“麝月”是:射月,射君父!用什么射?弓。

这也是个射覆,目标是上句:“金星将婺女争华”,前文都解过,金的代表宝钗,带着织女李纨来争华,而麝月呢?与嫦娥争明,揭示了麝月这个耗子,射父射月的汉奸,帮着“金”来争明。

投清后的平西王吴三桂,帮满清打江山,用弓弦勒死了永历帝。

麝月有射月的能力吗?

52回,58回,59回,写了怡红院中的三场打骂吵架,先是坠儿娘,后是春燕娘,在怡红院中闹事,袭人、晴雯都摆不平,袭人唤麝月道:“我不会和人拌嘴,晴雯性太急,你快过去震吓他两句。”

麝月出面,一番冠冕堂皇的大话,坠儿娘无言可对,嗐声叹气,口不敢言,抱恨而去。春燕娘也是,羞愧难当,一言不发,败下阵来。不料春燕娘打了干的打亲的,认真不知王法,对袭人一句“别管我们闲事!”袭人败下阵去。宝玉出面都不管用,宝玉居然说:“你只在这里闹也罢了,怎么连亲戚也都得罪起来?”令人笑场,明着给人壮胆,这里可以闹。又是麝月出马,轻轻巧巧一个手段,让小丫头去叫平儿,“请出一个管得着的人来管一管”,春燕娘立马流泪满面,心伏口伏。

看来在怡红院,有“乱”只有麝月能镇压下去,说明此人能力,不容小觑。麝月总是把话说得“冠冕堂皇”,不管事情怎么做,话都说的无敌,别人无懈可击。

看看吴三桂的《渠魁不翦三患二难》:

臣窃以为逆渠李定国挟永历逃命出边,是滇土虽收,而滇局未结。边患一日不息,兵马一日不宁。军费益繁,睿虑益切。臣荷恩深重,叨列维藩,职守谓何?忍以此贻忧君父?

康熙十二年的《吴三桂讨清檄文》:

痛心君父重,仇冤不共戴,誓必亲擒贼帅,斩首太庙,以谢先帝之灵……不意狡虏遂尔,逆天背盟,乘我内虚,雄踞燕都,窃我先庙神器,变我中国冠裳。

都是头头是道,冠冕堂皇,但两文对比,便贻笑大方,遗臭万年:

真不知道谁才是他的“君父”!忍以“兴明讨虏”贻忧“君父”?

五年后,也不要“君父”了,自己称帝。然后,五个月就死了。

下节我们看看红楼梦中这个反清称帝的吴三桂。



点击下一个:夏金桂:反清的吴三桂 + 为什么娶的日子太急?为什么生平最喜啃骨头?油炸焦骨头?+ 桂花夏家,数一数二,非常富贵,一门尽绝!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2-10 11:51
​赞同 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511
 楼主| 发表于 2024-4-21 16: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袭人吴三桂给太子湘云送什么东西?为什么用缠丝白玛瑙碟子?作什么活计?+ 吴三桂把太子藏于民间了吗?“老宋”妈妈的隐秘事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4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162】



37回,在写海棠诗时,有三春、二玉,和宝钗、李纨,偏偏少了一人,史湘云。在湘云来之前,作者用了两千字,写袭人跟丫头们说送东西的“啰里啰嗦”的一大段话,占了本回文字的近三分之一!读者就要注意,这么一大段话,作者在写什么?

袭人回至房中,拿碟子盛东西与史湘云送去,却见槅子上碟槽空着。袭人问道:“这一个缠丝白玛瑙碟子那去了?”

问碟子,然后引出了那么一大段话。袭人道:“家常送东西的家伙也多,巴巴的拿这个去。” 晴雯道:“我何尝不也这样说。”固然是说给三姑娘送荔枝,巴巴的拿这个碟子去;给史湘云送东西一定要拿这个碟子,又何尝不是?这是明显提醒读者,而且这个碟子是引起这一大段话的缘由,所以就要特别注意,我们有必要先搞清楚,什么是“玛瑙”?什么是“缠丝白玛瑙碟子”?

“玛瑙”,原名“马脑”。比如南北朝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马脑,梵云遏湿摩揭婆”,“色如马脑,故从彼名”。

自佛经传入中国后,译经者因“马脑属玉石类”,于是巧妙地译成“玛瑙”。玛瑙是“佛教七宝”之一,比如《阿弥陀经》、《般若经》、《无量寿经》等经书中所列七宝,都有玛瑙,一直被当作辟邪物、护身符使用。

宝玉脖子上挂的通灵宝玉,也是护身符,辟邪物,是茫茫大士携来的,反面刻的“一除邪祟,二疗冤疾”这些字,也是神僧所镌。

由于佛教传入中国,对中华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琼”和“赤玉”等名字也逐渐被“玛瑙”所替代,所以汉代的“赤玉”,指“玛瑙”。

《说文解字》:“玛瑙,石之次玉者也!”

玛瑙中有一种叫“缠丝玛瑙”,“缠丝玛瑙”是红缟玛瑙之一种,具有像蚕丝般细的红白相间的缟状条纹玛瑙,是玛瑙中的佳品。

所以袭人给湘云送东西,要找的“缠丝白玛瑙碟子”,可不是一般的碟子,也不是白色的,而是红白相间的条纹玛瑙碟子,是佳品。

我们看袭人找碟子,书中给出的信息:

一个碟子,给“三”姑娘送荔枝去的。

一对瓶子,插了“桂”花,送给了贾母、王夫人。

王夫人在找衣裳,赏袭人的,还赏了秋纹两件。

“骂的巧,可不是给了那西洋花点子哈巴儿了”:直接骂袭人是狗!是哈巴狗!哈巴狗原产中国,却做了“西洋花点子哈巴儿了”,“西洋”明指外国,做了外国的哈巴儿。

碟子、瓶子:三姑娘、桂花,三、桂,指出“三桂”,袭人,很明显。

晴雯笑道:“你们别和我装神弄鬼的,什么事我不知道?”这话显然也是说给读者听的,提醒读者:装神弄鬼!是答案在前的手法。

这段在说“三桂”什么事?干什么装神弄鬼?

袭人打发“老宋”妈妈“送”东西去给湘云。前文解过,史湘云是太子朱慈烺,看看“三桂”给太子送的是什么东西。

袭人端过两个小掐丝盒子来:

一个里面装的是红菱和鸡头两样鲜果。

又那一个,是一碟子桂花糖蒸新栗粉糕。

再前日姑娘说这玛瑙碟子好,姑娘就留下顽罢。

绢包儿里头是姑娘上日叫我作的活计,姑娘别嫌粗糙,能着用罢。

红菱、鸡头:都是水中之物,“水”是满清。

桂花、新栗:桂花显然是吴三桂;“栗”前用“新”字,有故意之嫌,“新栗”是用谐音,新立。

因湘云喜欢,就留下“缠丝白玛瑙碟子”:红白相间的玛瑙碟子,汉之赤玉,石之次玉者。

姑娘上日叫我作的活计:看来太子给吴三桂吩咐过作“活计”,“活计”有多义,除了生活,生计,和这里表面意思的手工制品,还有工作,技艺,任务,也可按字面解为存活之计,如兵法中的死地。这个存活之计,可以指国家的存活之计,也可以指太子的存活之计。

所以袭人给湘云送东西,是吴三桂给太子送“活计”,要用这个红白相间的玛瑙碟子,汉之赤玉,石之次玉,表示这个玉已经是次玉,“红”是朱明关键字,“白”是满清关键字,这个玉,江山,半被满清所占,所以是“次玉”。吴三桂、新立,指吴三桂新立太子为新君,因只有半壁江山,所以是用红白相间的玛瑙碟子盛“桂花新栗糕”,就是太子叫吴三桂作的“活计”。吴三桂告诉太子现在是水中之物,既是事实,也是吴三桂的借口:水中之物,为满清所迫,事情难办,需要待时待机而动,不过如此之类的借口,所以袭人说“别嫌粗糙,能着用罢。”

当我们把吴三桂给太子送的东西,摘出关键信息,列出来,串起来看,还是红楼梦中一贯的用反,“反序”看就明白了。如果按顺序看这些东西,似乎一个个没什么关系,看不出眉目,一“反”即明:太子交待给吴三桂的“活计”,就是关于这个红白相间的次玉、江山,要求吴三桂带兵新立为君,所以说湘云喜欢这个玛瑙碟子。也因此,书中把这个“缠丝白玛瑙碟子”作为缘由,写了那么多。

前文提到,计六奇在《明季北略》中记载,一片石大战,李自成战败,太子朱慈烺到了吴三桂军中,曾从吴三桂军中传谕京城,“整肃静候”。吴三桂“请护太子入都”,多尔衮不许,令吴三桂追杀李自成。“三桂夜送太子于高起潜所。或云潜逸于民间,阴导之入皇姑寺”。

计六奇的记载,表示当时江南很多士人以为是这样,当然,那时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很多信息流传成讹,是否真实现在很难判断。我个人认为,当时江南文人的很多信息都不是历史真实,我更倾向于吴三桂压根儿就没见过太子,所谓的太子从吴三桂军中“传谕”京城,也是多尔衮和吴三桂的奸计,为了“偷玉”。

有些历史没告诉我们的事,红楼梦告诉了,比如:历史告诉我们,甲申之难后,太子不知所终;红楼梦告诉我们,太子隐居了。此处又告诉我们,吴三桂给太子送东西。我们先看这个场景的之前和之后:

之前,“玉”被“金”线络了,说明满清已得京城。

之后,湘云来了,“夜拟菊花题”,注意位置变成了“蘅芜苑”,说明太子当时处于满清控制区。湘云之前一直跟黛玉住。

这一社强调是湘云所邀,菊花诗题为湘云所出,而“菊花”是:隐逸花。

还有菊花诗里的“隐”,都在向读者揭示“太子之隐”。傲世,三径,著名隐士陶渊明,都多次出现,“潜度偷移三迳中”,“孤标傲世偕谁隐”,很明显,崇祯太子这个孤标“潜度偷移”,然后,隐了。

而且,是在刘姥姥李自成来的时候。菊花诗那天,刘姥姥就来了,巧不巧?

红楼梦中写吴三桂派人给太子送东西,是在上述前后场景之间,说明吴三桂把太子藏起来了,而且“老送”东西,看看这个“老宋”妈妈的描写:

袭人叫过本处的一个老宋妈妈来,让他好生梳洗了,换了出门的衣裳来。宋嬷嬷另外“穿带”了,袭人又嘱咐他:“从后门出去!”

“本处”说明是吴三桂的亲兵或心腹之人,“老宋”指经常送。两次强调:出门换衣,另外穿带,故意把“穿戴”错写成“穿带”,又是错误提醒,引起读者注意。又嘱咐,走后门!所以是改装潜行、不为人知的隐秘事。吴三桂派“老送”之人,暗中送太子“活计”。



点击下一个:刘姥姥怎么可能通过重重障碍,睡到宝玉床上?是谁赶出来的?袭人吴三桂!醉倒在山子石上?还是草地下?一片石大战!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1-11 11:14
​赞同 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511
 楼主| 发表于 2024-4-21 16:24:20 | 显示全部楼层
袭人:明朝的吴三桂,玷辱了好名好姓!+ 花气袭人知昼暖?席上有木樨?四月有桂花吗?+ 为什么打个络子把玉络上?谁拿金线?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5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161】



10.8 袭人:明朝的吴三桂
吴三桂此人,经历丰富,比较复杂,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本是大明守关将领,后又投清,最后又反清。所以,红楼梦中对吴三桂,用了三个角色,分别来演绎:守护大明江山的吴三桂,帮满清打江山的吴三桂,和反清称帝的吴三桂,三个角色个性都很鲜明。

吴三桂,镇守山海关,守护江山,所以在书中写成了服侍宝玉的第一丫鬟,袭人。

袭人的首次出场,在第三回黛玉进荣府这天,黛玉因宝玉问玉、摔玉而哭,袭人来劝。注意黛玉问玉,是问袭人,不是问身边的鹦哥,说明袭人是护玉之人。是贾母安排竭力尽忠服侍宝玉的人,原是贾母之婢,本名珍珠,宝玉因知他本姓花,因旧人诗句“花气袭人”改名。

第二次说到这句诗,是在23回,进大观园前,贾政问道:“袭人是何人?”宝玉回父亲的话,说因古人诗句“花气袭人知昼暖”,作者却故意写错,把“骤暖”写成“昼暖”。

第三次还说到这句诗,在28回,黛玉葬花当天,是蒋玉菡说的,拿起一朵木樨来,念道:“花气袭人知昼暖。”仍然写错,说明“昼暖”是作者故意写错,不是抄书抄错的,是作者有意在强调什么。

三次重复,绝对是重要强调。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花气袭人知昼暖”?对这句诗,包括错误,何解?

解语:在19回,“良宵花解语”,“静日玉生香”。

花解语:提醒读者,通过“花”,即袭人,来解语。

花:袭人;知:昼暖。

宝玉对花袭人说了什么话?我化成烟。

花解语,要用花袭人,来解宝玉的话。

对花袭人说,宝玉化成烟:袭人知昼暖,玉化成烟。

“良宵”对“静日”,用“宵”提醒“昼”:宵是夜,昼是日。

回目用“静日玉生香”作例句提醒:日暖,玉生烟。

从而解出:月明珠有泪。

可知作者:一把辛酸泪!

为什么玉生烟,朱有泪,作者一把辛酸泪?因为:耗子偷玉。

这句诗是此书关键:明朱有泪,便知黛玉还泪,还的是什么泪!

所以,袭人的“花”、“知昼暖”,是解读本书的钥匙之一。

那么,袭人的“花”,是什么花?蒋玉菡揭明了:木樨,桂花。

蒋玉菡笑道:“这诗词上我倒有限。幸而昨日见了一副对子,可巧只记得这句,幸而席上还有这件东西。”席上有桂花,却故意说成木樨,是一贯的欲盖弥彰,是要引起读者强烈注意的地方。这天乃是四月二十六日,是书中为数不多的月日都写明的日子,读者扪心自问:四月,有桂花吗?

蒋玉菡的话有问题,说诗词上有限,但念的是诗,不是可巧记得的“对子”。蒋玉菡说的对子,其实指跟袭人是一对儿,所以蒋玉菡送宝玉的“汗巾”,系在了袭人腰里。蒋玉菡又名琪官,是优伶。花袭人的判词中有:“优伶有福”,“公子无缘”,最后跟这个优伶琪官成对了。“似桂如兰”,还是提醒“桂”花。所以,花袭人反面是吴三桂,“名驰天下”的优伶是陈圆圆,在红楼梦中用反,把男女反了过来。那么琪官送的却系在了袭人腰里的“汗巾”,就有意思了:“汉奸”!

吴三桂当汉奸,投降的正是多尔衮,所以薛蟠又跳又嚷,说袭人是宝贝,在清兵入关之际,吴三桂这个汉奸确实是多尔衮的宝贝。

所以宝玉说化成烟,“风”一吹便散了,是对袭人说的,因袭人这个汉奸,导致失去江山,宝玉化烟,“清”风吹散。

宝玉刚说完一群“耗子精,偷香玉”,李嬷嬷便骂袭人“作耗”,“妖精似的哄宝玉”,直指袭人是“耗子精”,是“忘了本的小娼妇”!吴三桂领清兵入关,以奉太子入京的名义巧偷京城,确实是“偷玉”的“耗子”之一,李嬷嬷骂的一点没错。

宝玉生日占花名,袭人占的是“桃花”,却题着“武陵别景”,直指桃花源,武陵郡,正是吴三桂的地盘,吴三桂镇守云贵多年。

金钏儿投井,是投金,所以王夫人骂“下作小娼妇!”并亲自动手打了这个汉奸。同一天,宝玉脚踢袭人,并骂“下流东西们!”都是打汉奸、骂汉奸。王夫人只打过一个人,就是白金钏,汉奸洪承畴。宝玉也只打过一个人,踢到吐血,就是花袭人,汉奸吴三桂。

袭人第二次出场,便跟宝玉“偷试”“云雨”,意指:染指皇权,符合吴三桂最后称帝的历史。

21回,宝玉道:“明儿就叫‘四儿’,不必什么‘蕙香’‘兰气’的。那一个配比这些花?没的玷辱了好名好姓!”袭人和麝月在外间听了抿嘴而笑。第二天,袭人说:“这边又有个什么‘四儿’‘五儿’伏侍,我们这起东西,可是白‘玷辱了好名好姓’的。”

袭人、麝月这起东西,那一个配比“兰蕙”这些花?袭人判词有“似桂如兰”,好像桂,又像兰,宝玉明确指出,袭人不配“兰蕙”,为什么?在《楚辞》中,独将兰蕙入离骚,“兰蕙”指忠臣!袭人不配“兰”,就只有“桂”了。袭人强调又有个什么四儿、五儿,“四儿”后面是“五儿”,前面是什么?“三儿”!花袭人的花,是“桂花”,“三”、“桂”两字就差叫出来了。

35回,黄金莺巧结梅花络,宝钗说“打个络子把玉络上”,用“金”线!宝玉“一叠声便叫袭人来取金线”,袭人说:“洗了手来拿线。”洗了手,进来拿金线与莺儿打络子。

“金”络“玉”,赤裸裸!是袭人来取金线、拿线、拿金线,重复三遍,何其啰嗦!特意指明络玉的“金”线,是袭人拿来的。其实,在“金”线络“玉”之前,特意写了先打个梅花络,络“大红汗巾”,当然是琪官送的,宝玉给了袭人那个“大红汗巾”。然后袭人就高升了姨娘,宝玉跟袭人说忠臣良将,骂须眉浊物,弃君弃国于何地!



点击下一个:袭人吴三桂给太子湘云送什么东西?为什么用缠丝白玛瑙碟子?作什么活计?+ 吴三桂把太子藏于民间了吗?“老宋”妈妈的隐秘事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2-10 11:4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511
 楼主| 发表于 2024-4-21 16:3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静王水溶:多铎,当日惟北静王功高?+ 五爪坐龙白蟒袍:五爪龙是皇帝专用吗?+ 圣上亲赐鹡鸰香念珠:什么臭男人拿过的?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11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160】



10.7 北静王水溶:多铎
北静王:明末时人记录的史料中,把清兵多称为“北兵”,比如弘光的名言:“上游急则赴上游,北兵急则赴北兵,自是长策。”上游指左良玉顺江东下攻南京之兵,清兵已破了徐州、亳州,弘光居然说这是长策!“议御北兵”,史可法言“若北兵一至,则宗社可虞”等。“北王”是哪个阵营的“王”,还不清楚吗?而且,“静”是“青争”!

水溶:姓“水”,名是氵容,“氵”字音义皆同“水”,即水容,跟宝钗的“满面”类似。“水”是满清关键字,此人是“水”、“水”之“容”,重复强调,满清面目。

用全局关键字识别,北、青、水都是满清关键字,所以这个王,“北静”、“水溶”,一而再,再而三地指向满清。

我们看北静王水溶的出场:

各家路祭:第一座是东平王府祭棚,第二座是南安郡王祭棚,第三座是西宁郡王祭棚,第四座是北静郡王祭棚。北静王位居四王之末。

“原来这四王,当日惟北静王功高”。这就不对了,四王中“惟北静王功高”,为什么最功高的王,当日在排列位次东南西北之时,却居末位北王?明显这个“北”有问题。反面看,有一人后来被乾隆皇帝称为“开国诸王战功之最”,是谁?多铎,夺取南京,扬州屠城,“战功之最”!可见“当日惟北静王功高”符合豫王多铎的历史。

多铎作为“北王”、“水容”,那就没一点问题了。

祭奠之后,这个北王问的第一句话便是:“那一位是衔玉而诞者?”庚辰本、己卯本、戚序本都是:“那一位是衔宝而诞者?”改“玉”为“宝”,更明显了,前文说过,皇帝之印名“玺”,武则天改“玺”为“宝”。北静王急不可待便问“宝”,皇帝之玺,其觊觎宝玉、朱明江山之心,毫不掩忍。

“话说宝玉举目见北静王水溶,头上戴着洁白簪缨银翅王帽,穿着江牙海水五爪坐龙白蟒袍,系着碧玉红鞓带。”

关于北静王穿的“蟒袍”,“五爪坐龙”,曾有很多人认为僭越等,这方面有专家已给出了明确结论:除了皇帝用“五爪龙”,明代礼仪制度下,亲王、郡王都能使用五爪龙纹;清朝的皇子、亲王、郡王,也都能在补服上用“五爪龙”。而且在考古方面,从众多的亲王陵墓出土的衣物、瓷器等上百件,也已得到了验证。

“爪”是脚趾,“五爪”不是有五个脚,而是每个脚上有五趾。

虽然,像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中记录:“凡有庆典,百官皆蟒服,谓之花衣期”,“蟒衣,为象龙之服,与至尊所御袍相肖,但减一爪(趾)耳”。说明蟒衣,作为官员的礼服,上面绣蟒,要比皇帝龙袍上的“五爪龙”减一趾,即脚上四趾,应为“四爪龙”。

但此书中也写到:“盖上禁之固严,但赐赉屡加,全与诏旨矛盾,亦安能禁绝也!”皇帝经常赏赐臣下内库织品,比如明武宗,就是玩豹房那个,在正德十三年,由于赏赐人数过多,使得“内库告竭”。在嘉靖之后,“僭礼坏乐”更加严重,比如交城王朱表柚,并非嫡子,冒袭郡王,迎合嘉靖好道,上表进献白鹿,嘉靖皇帝一高兴,赏赐了“大红金彩衮龙袍三袭”。

后来不仅蟒袍上的龙用五爪,甚至出现了五爪的飞鱼、斗牛。

再如朝鲜,相当于明朝的郡王爵位,享受亲王待遇。《朝鲜王朝实录》世宗31年9月记载:“昔予服四爪龙衣,后闻中朝亲王服五爪龙,予亦服之,以待天使,其后,帝赐五爪龙服。今令世子服四爪龙,则於我无嫌,於朝廷法制,亦无妨焉。”

《明史·舆服三》的记载也很明确:“第蟒有五爪、四爪之分”。

《清史稿·舆服二》在“志·卷七十八”中记载:

皇子龙褂,色用石青,正面绣五爪金龙四团,两肩前后各一。

亲王补服,用石青色,绣五爪金龙四团,前后正龙,两肩行龙。

郡王补服,用石青色,绣五爪行龙四团,两肩前后各一。

岂止皇后、太后,皇贵妃、贵妃,妃、嫔冠服,都用“五爪龙”:嫔冠顶用东珠十颗,礼服用翟鸟等缎,五爪龙缎、妆缎、四团龙等缎。

“五爪坐龙”:

因龙的坐姿得名,用于团形装饰。

下图是明定陵出土的万历皇帝缂丝龙袍样式:正是“五爪坐龙”。


北静王的穿着特点是:白!

从冠到衣,从上到下,作者明显在强调此人的“白色”特征。

反面看:北王、水容,一身白、系红带。

看下面这个图,一下就明白了:


镶白旗的特点,是白色镶红。镶白旗的衣甲,正是白衣红带!

多铎,是镶白旗的旗主,看旗上,是什么?“五爪坐龙”。

北王水溶一见宝玉,便道:“名不虚传,果然如‘宝’似‘玉’。”因问衔的那宝贝在那里?

还是意在“宝”、“玉玺”,而且毫不掩饰“早已闻名”。

水溶细细的看了,又念了那上头的字:跟“玉玺”上一样的字。

水溶送给宝玉的贺敬之礼,“是前日圣上亲赐[艹脊][ 艹令]香念珠一串”。[艹脊][ 艹令]二字,都是草名,两字并非一词。因诗经中的“脊令在原,兄弟急难”广为人知,脊令,即鹡鸰,因此指兄弟。后文将此物写作“鹡鸰香串”,所以此处很明显是作者故意加“艹”,故意写错,还是用错误提醒读者,强调“鹡鸰”,强调“兄弟”。

“圣上亲赐‘鹡鸰’香念珠”,说明什么?此人是皇帝的兄弟!

多铎,正是满清皇帝皇太极的兄弟。

多铎是豫亲王,所以穿“五爪坐龙”的“蟒袍”,也没有问题。

黛玉从扬州、苏州办完丧事回来后,宝玉又将北静王所赠鹡鸰香串珍重取出来,转赠黛玉,黛玉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遂掷而不取。

黛玉的态度很明显了,直接摔了,并说这个北王是“臭男人”。黛玉对此人的深深厌恶,说明这个北王不是黛玉的朱明阵营。

53回,贾府祭宗祠之前,作者专门写了这么一句:

人回:“北府水王爷送了字联荷包来了。”

然后写祭宗祠,出现了三副对联。综览大门、抱厦、正殿的三副匾联,只有大门的不是御笔,而且明确有“字”、“联”二字:

写着是“贾氏宗祠”四个“字”,两旁有一副长“联”:

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
功名贯天,百代仰蒸尝之盛
“字”、“联”都是衍圣公所书。

前文解过,此联“反了”,是天翻地覆,造反了!

北静王府水溶水王爷送了字联,紧接着的这副字联就“反了”,直指“造反”的字联跟北王水溶有关。

这个联系非常明显,否则红楼作者也不必写北王水溶送字联了。

28回,在黛玉葬花当日,宝玉说的奇怪药方,前文解过谜底是“胎儿龟蛋”,作者痛骂多铎这个胎儿血腥屠扬州。因四月二十六,是屠城第一天。

有人说如果是多铎屠扬州,那么多铎这个罪大恶极的罪魁祸首怎么没在这天出现?扬州怎么也没出现?其实都出现了,只是很隐晦,是红楼梦中一贯的故意隐、真事隐:

宝玉说完药方,被冯紫英请去,就是那段著名的女儿悲、愁、喜、乐,其间宝玉私会琪官,琪官“将系小衣儿一条大红汗巾子解了下来”,递与宝玉道:“这汗巾子是茜香国女国王所贡之物,夏天系着肌肤生香,不生汗渍。昨日北静王给我的,今日才上身。”

北静王出现了,是从琪官口里说出来的。而且昨天也出现了,琪官特意说“昨日”、“今日”的话,说“昨日北静王”给他汗巾。昨日是四月二十五日,多铎率领清兵破了扬州城。

注意,这个汗巾是:“大红汗巾”,是“茜香国”之物,“茜”是大红色,比如李商隐的“茜袖捧琼姿,皎日丹霞起”。

血,是大红色!

下面特意提醒读者:“睡觉时只见腰里一条血点似的大红汗巾子,袭人便猜了八九分。”

“血点似的大红汗巾子”:这话明显异常,既然是“大红汗巾”,则整条汗巾是纯红色,怎么能“血点似的”?“血点”以外是什么色?“血点”以外如有其它色,还能叫“大红汗巾”吗?

显然是异常提醒,作者故意用“血点似的”,强调:血!

多铎纵兵血腥屠扬州,是从四月二十五日夜破城,杀到五月初一,所以红楼梦中五月初一“打醮”,祈祷消灾免难。神前拈了戏,注意,贾珍说前两本时,贾母都有话,“第三本是《南柯梦》”,贾母听了,便不言语。既然作者这样写,读者就要问:“为什么贾母不言语?”因为:《南柯梦》的地点,是“广陵”,“广陵”正是“扬州”!

贾母不言,作者不写,看出扬州,潸然泪下!

胎儿龟蛋,扬州屠城,“血”点似的大红汗巾:“昨日北静王”!

“北静王”跟“扬州城”的关系,在北静王多铎第一次出场时,作者就写的很明确了:

14回的回目:林如海捐馆“扬州城”,贾宝玉路谒“北静王”!

北静王,对应“扬州城”,还需要再解释这个屠扬州的刽子手吗?



点击下一个:袭人:明朝的吴三桂,玷辱了好名好姓!+ 花气袭人知昼暖?席上有木樨?四月有桂花吗?+ 为什么打个络子把玉络上?谁拿金线?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2-10 11:4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511
 楼主| 发表于 2024-4-21 16:33:45 | 显示全部楼层
薛蟠:多尔衮,暴病身亡,掘墓翻尸!+ 春宫?庚黄、唐寅?五月初三庚寅日,多尔衮领清兵入京,反叛肏的!+ 四月有藕吗?有西瓜吗?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10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159】



10.6 薛蟠:多尔衮
薛蟠是多尔衮,在前文多有涉及,写过的只简略归纳结论。

薛蟠出场,抢人、打死人,是胡虏案,指出薛蟠此人是“胡虏”。并说“得了无名之症”,“暴病身亡”,与“多尔衮暴毙”的历史相符。

在解读“胎儿龟蛋”的药方时,也指出薛蟠偷盗“珍珠宝石”,即朱家宝玉,夺取朱明江山,宝玉说成功了。薛蟠配“为君”的药,后来“掘墓翻尸”,与“多尔衮死后被毁墓掘尸”的历史细节吻合。

“这薛公子,学名薛蟠,字表文龙。”庚辰本、己卯本等虽改作了“文起”,但79回的回目“薛文龙悔娶河东狮”,薛蟠还是“文龙”。

蟠龙:有多义。

可指蛰伏在地而未升天的龙,引申为当皇帝之前的龙。此意深合多尔衮,多尔衮只差当皇帝了,晋为“皇父摄政王”之后,称诏下旨,仪仗卫从等礼仪排场都同皇帝,出猎时王公大臣都要“列班跪送”,大权在握,只差皇帝之名了。多尔衮死后,追封为“清成宗”,谥号“义皇帝”,丧礼依帝礼。就是说,多尔衮是个死后追封的皇帝。

蟠龙是逊于蛟龙的无角下等水龙。在《太平御览》中,对蟠龙有解释:“蟠龙,身长四丈,青黑色,赤带如锦文,常随水而下,入于海。有毒,伤人即死。”蟠龙和蛟、蛇等是一类。前文解过,宝钗是“白蛇”,跟薛蟠这种蟠龙是物以类聚。而且是无角的“下等水龙”,“水”是满清关键字,满清的龙,下等的龙,含有作者的鄙薄之意。

前文说过薛蟠、薛蝌都是“虫”旁,是“清風”的“風”里之虫,宝钗这个“蛇”,也是“虫”。在汉语中,“虫”和“龙凤麒麟”,简直天壤之别,作者的立场、态度从用字取名中便可见一斑。

蟠、蝌之“虫”,并非偶然巧合,薛蟠的“哼哼韵”:“一个蚊子哼哼哼”,“两个苍蝇嗡嗡嗡”,在红楼作者看来,薛蟠这家人就是蚊、蝇、虫、鼠这种货色。

红楼梦因“一喉两歌”的需要,这种巧用多音多义的情况很多。再如“其实则为游览上国风光之意”,“上国”:固然有“京城”之意,如欧阳修“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岐路,空负曲江花。”还有江淹的“忆上国之绮树,想金陵之蕙枝。”上国也是诸侯、番邦对中央大国、中国的称呼,比如《后汉书》:“夫诸侯上象四七,垂耀在天,下应分土,藩屏上国。”即在明朝,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还有此意:“孤惧社稷之陨,死亡不免,不得已即安于晋,不得复事上国,上国若能驱晋以为孤宁宇,孤敢有二心耶?”所以薛蟠的“游览上国”,表面上是来京城游览,反面看也是番邦之人来中国,则符合多尔衮来“上国”。

多尔衮领清兵来“上国”的历史,前文写过,用宝玉的故事说,就是“偷米偷豆偷玉”,宝玉用了“打劫”二字,看清兵入塞,就是打劫钱粮人畜,多尔衮率领清兵巧偷京城,就是耗子偷玉。

26回,宝玉正和黛玉说“每日家情思睡昏昏”,只见袭人走来说道:“老爷叫你呢。”宝玉急忙出来,只见薛蟠拍着手跳了出来,笑道:“要不说姨夫叫你,你那里出来的这么快。”焙茗也笑着跪下了。宝玉怔了半天,方解过来,是薛蟠哄他出来。宝玉问道:“你哄我也罢了,怎么说我父亲呢?我告诉姨娘去,评评这个理,可使得么?”又向焙茗道:“反叛肏的!还跪着作什么?”薛蟠道:“要不是我也不敢惊动,只因明儿五月初三日是我的生日。”来请宝玉赴宴,连比带划夸张地说:“这么粗这么长粉脆的鲜藕,这么大的大西瓜!”还特意问读者一句:“这藕和瓜亏他怎么种出来的?”

这天是四月二十五,薛蟠说五月初三是他的生日。注意:薛蟠哄宝玉出来!却骗宝玉说是父亲叫呢。宝玉一反常态,骂了一句脏话:“反叛肏的!”很异常,看似骂跪着的茗烟,跟当面的薛蟠没关系吗?在整本书中,宝玉骂出这样的脏话,绝无仅有,为什么要来一句国骂?这比“尔母婢也”厉害多了!

在没有大棚种植的年代,四月底有藕吗?有西瓜吗?有常识吗?

我们看时人计六奇《明季北略》中的一段记载:

“五月戊子朔,皇太子在三桂军中,传谕京中官民,各宜整肃静候,士民大喜相庆。”
“初二日己丑,北京城中俱延颈望太子至。”
“初三庚寅,北京诸臣迎候于朝阳门外,传呼奉太子至,多官望尘俯伏。及登輿,乃胡服,颀且[髟思]者,知非东宫也,各骇愕而退。”
计六奇记录的是五月初三,庚寅日,多尔衮领着清兵进北京城。清史记载是五月初二,比如多尔衮的列传:“己丑,王整军入京师,明将吏军民迎朝阳门外。”《清实录》中记载也是五月初二,“己丑。师至燕京。故明文武官员出迎五里外。摄政和硕睿亲王进朝阳门。”

作为历史,应以事件的亲历者清人记载的五月初二入京师为准。江南文人并非亲历者,得到的信息,与实际有差异,既然计六奇认为是庚寅日,说明江南士人普遍会以为是五月初三,庚寅日。

前文在第三章用袁崇焕和关公作为例子,说明了红楼梦中写的历史事件,不一定是历史正确,而是红楼作者认为的历史,跟实际历史和满清记录的历史肯定都会有差异,这才正常嘛。满清记录的历史,也荒唐到滑稽,比如《清实录》中,记载初二日多尔衮领清兵进京:

“老幼焚香跪迎,内监以故明卤簿、御辇陈皇城外,跪迎路左,启王乘辇,王曰:‘予法周公辅冲主,不当乘辇。’……乘辇入武英殿,升座,故明众官俱拜伏呼万岁,王下令诸将士乘城,厮养人等概不许入百姓安堵。秋毫无犯。”

哇!简直是圣人入主,老幼焚香跪迎,故明众官拜伏,秋毫无犯!一派清兵慈祥、大明臣民欢天喜地、欢迎入侵、如久旱逢甘霖的滑稽场面,“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呀呼嗨嗨伊咳呀嗨,呀呼嗨呼嗨,呀呼嗨嗨嗨,呀呼嗨嗨伊咳呀嗨……”

日本鬼子侵华,进入南京的宣传,也是南京人民夹道欢迎皇军!

这样记载的“历史”,骗鬼都骗不过!崇祯年间,清兵六次入塞,干了些什么,当时的民众都一清二楚,现在的中国人也都一清二楚,何必把自己装扮成立牌坊的婊子呢?

看来红楼作者跟计六奇一样,也以为清兵入京是五月初三庚寅日:

薛蟠说:“昨儿我看人家一张春宫,原来是‘庚黄’画的。真真的好的了不得!”宝玉想了半天,在手心里写了“唐寅”两个字,说:“其实与‘庚黄’相去不远!”薛蟠自觉没意思,笑道:“谁知他‘糖银’‘果银’的。”

庚寅!

五月初三,薛蟠生日,多尔衮领清兵入京!

淫、香艳场景,往往揭示反面重要信息,这又是一个验证。薛蟠说“春宫”,通过“庚黄”、“唐寅”,把五月初三这个“庚寅”揭明了。

我们也就一下明白了薛蟠的生日为什么是五月初三。清兵入京,对多尔衮来说是个标志性的事件,所以把这一天设计为薛蟠的生日。

崇祯帝已宾天,李自成军也已退出京城,对北京的大明臣民来说,皇太子就是君父,希望太子登基,大家都以为是吴三桂奉太子回京,结果来的却是穿着胡服、留着小辫子的多尔衮。宝玉以为是老爷,结果跳出来的却是薛蟠,红楼梦中把这个把戏完全演绎了一遍!所以宝玉故意问薛蟠:“你哄我也罢了,怎么说我父亲呢?”说告诉“姨娘”,宝玉怔了半天,方解过来,这些话是给读者说的,要读者“解过来”。

清兵入京,江山给了满清,玉被耗子偷了,所以宝玉怒不可遏,大骂脏话:“反叛肏的!”反面骂的正是当面的薛蟠,多尔衮。因努尔哈赤袭祖、父之职,是明朝的建州左卫都指挥使,后来却起兵造反,正是明朝的“反叛”,多尔衮就是反叛肏的!因此在宝玉大骂“反叛肏的”之前,看看薛蟠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说我的父亲就完了”。红楼作者啊,不服您不行!这种答案在前的写作手法,真是妙不可言!

宝玉骂茗烟:“还跪着作什么?”是骂那帮糊涂京官,在李自成军撤出京城后,不做任何防备、侦查,跪迎皇太子,却迎来多尔衮。跪错人了,还跪着作什么?

薛蟠在说“五月初三日是我的生日”之后,却在四月下旬吃藕和西瓜。四月莲花才开,没有藕,更没有西瓜!这是个明显的错误提醒,用错误强调:五月初三,薛蟠生日,这一天反面有重要事件。

看清楚了“五月初三”这个“庚寅日”的悲哀事件,我们也就明白了:贾琏偷娶尤二姐,正是“老爷宾天”之后的“五月初三”,贾琏、尤二姐都用“素”,“素”轿,“素”服,甚至后来王熙凤来接尤二姐时,也是“素衣素盖”,而且一身全“素”。“素”是丧服,祭奠!红楼作者在祭奠什么?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注意一个细节:是袭人走来给宝玉说:“老爷叫你呢。”在反面,多尔衮领着清兵在后,是吴三桂军的仪仗队为前导,骗了北京臣民,以为是吴三桂奉皇太子入京。前文解过,花袭人反面是汉奸吴三桂。

所以说,如果我们解错了,这段不是五月初三庚寅日多尔衮巧偷京城的把戏,为什么书中写的这么多细节都能一一吻合?

还有,薛蟠说“糖银”、“果银”的话,请曹家沟的胡粉们想想:“曹寅”的孙子能写“糖银”、“果银”这样毫不避讳的玩笑话吗?

在一连串的事件中,能看出多尔衮心思缜密,非常精明,在这种历史关键时刻,一步都没踏错:

先是听从范文程等人建议,趁明内乱,出兵南进,准备趁火打劫。

途中收到吴三桂乞兵之请,虽有狐疑,不明真相,但全力急行军,先赶到关外,再行观望。

然后让李自成、吴三桂二虎相争,打个两败俱伤,再瞅准时机,白标兵“如潮涌”杀入阵中,势不可挡,一剑封喉,“闯兵大败”。

当时李自成向山海关出兵,从京城出发时,不可能把太子朱慈烺留在京城,成为后顾遗患,肯定带着太子一起走。而且出城时,太子骑马随李自成马后,军民都见了。

李自成兵败之后,太子朱慈烺是否到了吴三桂军中,历史上两种说法都有:一种说法是太子不知所终,因为大军溃败之际,人人争相逃命,太子逃脱的可能性很大,而且此后再不见有太子的准确信息。另一种说法,是江南文人的记录,比如计六奇的《明季北略》记载,吴三桂通过跟李自成谈判,要到太子,李自成则得到几天喘息之机,在北京称帝,焚烧皇宫,带上财物,从容退走。太子从吴三桂军中传谕京城,整肃静候。“三桂请护太子入都,帅不许。三桂夜送太子于高起潜所。或云潜逸于民间,阴导之入皇姑寺”。“帅”是多尔衮,令吴三桂火速西进“追贼”。

多尔衮太精明了,无论太子还是吴三桂先进了京,都会形成一股很强的政治势力,甚至闭城称帝,传檄天下勤王,那时清兵恐怕又得退出关外。你吴三桂不是要报君父之仇吗?仇人就在西边败逃,你只管追杀李自成,别的什么事都不用管。入京?有我呀,而且打着太子入京的旗号,城门不会关闭,城中不会抵抗,清兵可长驱直入。通过这一件小事便可看出,多尔衮的脑子可不简单,一箭多雕:既追杀了李自成,又打发了吴三桂,还赚开了北京城,顺水推舟,占领明都,还是助明剿贼,不失人心,真高明!

当然吴三桂所谓的奉太子入京,完全可能是他配合多尔衮演戏,并无真奉太子入京继位之实,只为巧偷京城。甚至也有可能,吴三桂根本就没见到太子,太子在败军中逃脱了,隐匿了。借太子之名,则京城不备,清兵便可兵不血刃,顺利入京。因进京部队前面是吴三桂军的旗帜番号,清兵随后,迅速占领九门,城墙遍插白标。

多尔衮入京后,并没像李自成一样晕头转向,自我膨胀,此人头脑一直非常清醒。如果多尔衮此时称帝,当然可以,因为毕竟占据了大明京城,而且满清精兵大部分被多尔衮带来了,目前清帝又是个七岁的摆设,此时多尔衮战功之巨、威望之高,超过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称帝不是问题。但一旦多尔衮称帝,满清八旗势必分裂,后院起火,来自内部的各种矛盾可能导致满清无法统一南方。所以历史的发展、汉人的命运取决于多尔衮一念之间。

多尔衮选择了团结一心,蛇吞中国。并迎接小福临入京,迁都北京,即皇帝位,“以绥中国”,标志着满清由地方政权转为中央王朝,意义非常大。所以多尔衮是个拥有雄心大志的政治家,绝不仅仅是个游牧猎人,更不是薛蟠那样的傻子。

红楼梦中最失真、反差最大的角色,就是薛蟠的多尔衮形象了,能看出是作者对满清的刻骨之恨,刻意丑化。姨妈、小姐不宜丑化,而且多尔衮确是满清蹂躏中国的罪魁祸首,又是当时的实际掌权者,红楼作者至少要选满清某些人丑化,以明确立场,薛蟠最合适。但从书中描述的历史事件,以及五月初三、“庚寅”这样明确的证据,能非常清楚地认出此人是多尔衮,对阅读理解影响不大。



点击下一个:北静王水溶:多铎,当日惟北静王功高?+ 五爪坐龙白蟒袍:五爪龙是皇帝专用吗?+ 圣上亲赐鹡鸰香念珠:什么臭男人拿过的?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2-10 11:47
​赞同 10​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收起​
发表了文章
2021-11-09 11:46
宝玉为什么说禄蠹?读书仕清做汉奸,男人满腹文章去作贼!+ 石呆子的扇子,是什么事?+ 为什么贾雨村补授了大司马,协理军机?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5 人赞同了该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511
 楼主| 发表于 2024-4-21 16:3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宝玉为什么说禄蠹?读书仕清做汉奸,男人满腹文章去作贼!+ 石呆子的扇子,是什么事?+ 为什么贾雨村补授了大司马,协理军机?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5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158】



“葫芦案”,本质是薛蟠抢人、打死人,然后扬长而去,是在薛家进京之前,作为薛家一家人出场的前奏,作者给薛家定了个基调,这家人打死人不当回事,出场后住在东北角的梨香院,宝玉叫“姨”,谁都能看出是“女夷”。门子说“打死人之‘薛’,就系丰年大雪之‘雪’”,加上薛宝钗这个“山中高士晶莹雪”,明显出自“雪满山中高士卧”。把这些线索串起来一看,这个一出场就抢人、打死人,然后扬长而去,住在东北的“女夷”、“薛满”,放在唐寅到乾隆之间的“末世”,让读者一下就能看出是:东夷、女真、满清。

再用回目“葫芦僧乱判葫芦案”,重复两个“葫芦”,向读者强调“胡虏”,作者写的其实非常明白,这是“胡虏案”。胡虏案的主角儿不是皇太极吗?怎么打死人的是薛蟠多尔衮?前文介绍过清兵入塞,从崇祯二年的己巳之变,到崇祯十五年洪承畴被俘后,六次清兵入塞,每次都有多尔衮:(摘自《清史稿》多尔衮的列传)

天聪三年,从上自龙井关入明边。

八年五月,从上伐明,克保安,略朔州。

九年,多尔衮自平鲁卫至朔州,毁宁武关,略代州、忻州、崞县、黑峰口及应州。

崇德元年,进封睿亲王。武英郡王阿济格等率师伐明,命王偕多铎攻山海关缀明师。

三年,八月,命为奉命大将军,将左翼,岳讬将右翼,伐明。

七年,下松山,获承畴,克锦州,大寿复降。

而皇太极已继位,虽有亲征,但主要是策划指挥。而且薛宝钗作为一个“山中高士”形象的小姐,正面情节也不适合抢人、打死人,所以这些恶事就安排给薛家唯一的男子薛蟠来干,其实,蛇鼠一窝。

然后这个“胡虏案”,由贾雨村这个范文程来判,真是绝妙设计:

“竟无人作主!望大老爷拘拿凶犯,剪恶除凶,以救孤寡,死者感戴天恩不尽!”就像门子说的,“这官司并无难断之处”,贾雨村是怎么为民做主,判断此案的呢?“胡乱”判断了此案。

为什么贾雨村“胡乱”判断“葫芦案”?乱判的是“胡虏案”,这个汉奸,为虎作伥。清兵抢人,打死人,占据北京,属于“胡”人之“乱”,范文程都参与了谋划、“判断”!

此案有个细节,与历史完全吻合,可作为验证:

案中薛蟠这个“原凶自然是拿不来的”,“令他们报个暴病身亡”,说“薛蟠今已得了无名之症,被冯魂追索已死。”

前文说了,多尔衮出猎时坠马跌伤,随后却暴病而亡,死因不明。此案结果,薛蟠因“无名之症”,“暴病身亡”。薛蟠这个多尔衮之死,完全符合“多尔衮暴毙”的历史细节。

还有一个验证:

前文解过宝玉说的奇怪药方“胎儿龟蛋”,薛蟠配“为君”的药,结果是“掘墓翻尸”,符合“多尔衮被毁墓掘尸”的历史细节。

17回,贾政游大观园前,说到题匾额对联:“不妥时,然后将雨村请来,令他再拟。”才游了十之五六,又值人来回,有雨村处遣人回话。

说明雨村已高升,在京。而且跟贾府关系密切,从“请来,令他”能看出,贾雨村的文才得到贾政的赏识,确已作为“宗侄”的辈分,与宝玉和黛玉、宝钗同辈,而不再因师长的身份,长黛玉、宝玉一辈。

32回,金钏儿投井,前文已解,反面指洪承畴投金的历史事件。

注意,在写金钏儿投井前,贾雨村来了。让宝玉心中好不自在,宝玉明确说:“并不愿同这些人往来。”明显表达了对贾雨村的厌恶。湘云提到“仕途经济的学问”,宝玉毫不客气:“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袭人马上解释,上回宝钗说过,宝玉拿起脚来走了。宝玉道:“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帐话不曾?若他也说过这些混帐话,我早和他生分了。”袭人和湘云都点头笑道:“这原是混帐话!”

这原是混帐话!为什么?认出贾雨村是范文程后,就很清楚了:知经济学问,却当汉奸,这种混账人谈谈讲讲的学问,当然是混账话!

从宝玉作姽婳词,撰芙蓉诔,及平日谈吐,我们看到宝玉并非不读书之人,书中却多次写宝玉“不读书”,而且对读书和读书人“批驳诮谤”,“凡读书上进的人,你就起个名字叫作‘禄蠹’!”为什么?因为:读书,仕清,禄蠹,汉奸!

“又说只除‘明明德’外无书”:“明明德”显然并非书名,只是《大学》中的一句话,而且在灯谜中湘云特意强调过“在止于至善”。这又是为什么?因为:“明明德”,两个“明”,还不明白“明”德?

或如宝钗辈有时见机导劝,反生起气来,只说“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女儿,也学的钓名沽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宝钗辈”显然不是宝钗一人,至少还有经常劝的袭人。对宝钗辈,用了“国贼禄鬼”这么严重的字眼!骂宝钗“国贼”,骂袭人“禄鬼”!“禄鬼”,同前“禄蠹”,是骂汉奸的话。骂薛宝钗“国贼”,为什么?因为薛家满清,皇太极父子,跟安禄山父子一样,本是胡人边将,却起兵造反,抢大明江山,不是“国贼”是什么?这也是宝玉把薛宝钗比作杨贵妃的原因,都指“安史之乱”。

贾母也骂过类似的话:“比如男人满腹文章去作贼”。1989年的电影版《红楼梦》中,贾母这段话居然是敲打黛玉!让人怒不可遏!

也有人解释为:宝玉抨击的是八股文,从限制文学、思想的角度,论证科举,论证八股,长篇大论,殊不知都是正面解读,离题万里。

宝玉去见贾雨村,这时注意,“忽有宝钗从那边走来”,宝钗笑道:“这个客也没意思,这么热天,不在家里凉快,还跑些什么?”然后,宝钗正和袭人说话,一个老婆子走来说,金钏儿投井死了。

薛宝钗提醒读者:“这个客,还跑些什么?”这是问读者的话,真的“没意思”吗?贾雨村跑来干什么?

1642年,松锦战败,洪承畴被俘,拒不降清。“上欲收承畴为用,命范文程谕降。承畴方科跣谩骂,文程徐与语,泛及今古事,梁间尘偶落,著承畴衣,承畴拂去之。文程遽归,告上曰:‘承畴必不死,惜其衣,况其身乎?’上自临视,解所御貂裘衣之”。然后,洪承畴果然就“投金”了。“上”,是皇太极,在收降洪承畴的事件中,皇太极命范文程去当说客。

贾雨村跑来说服洪承畴“投金”,做汉奸!怪不得宝玉大为光火,毫不客气,所以宝玉说是“混账话”,袭人提到“薛宝钗”,皇太极。而且,在说“金钏儿姑娘好好的投井死了”之前,薛宝钗忽然出场,并说这个客还跑些什么?贾雨村跑来,是给宝钗皇太极当“说客”。

48回,在薛蟠挨打后,十月十四日出发去金陵,采购纸札香扇。平儿却来找宝钗,口述了“石呆子的扇子事件”,刻画了贾雨村之恶。

平儿咬牙骂道:“都是那贾雨村什么风村,半路途中那里来的饿不死的野杂种!认了不到十年,生了多少事出来!”说明这种事很多。平儿之骂是作者之骂,对这种人痛恨到咬牙。“那贾雨村什么风村”,什么“风”?当然是“清风”,书中一直都指“清风”,“风雨”都是满清关键字,指出了此人所属阵营。野杂种!是当着薛宝钗面骂的。

贾雨村和他的衙门“没天理”,弄得人坑家败业,不知是死是活。平儿质问到了满清的代表薛宝钗的鼻子上了,薛宝钗却佯装不知。

石呆子是三皇子定王,此案可对照前述“三皇子案”一起看,定王等与常州人吴中在虎丘相识,送了吴中一把“诗扇”,结果被吴中用扇子出首,定王被满清抓捕后杀害,年仅二十岁。

月份、虎丘、扇子、石呆子等都对榫,所以67回黛玉看见宝钗送来的“香袋、扇子”等物,“黛玉泪痕满面”。因篇幅不多解释。

53回,祭宗祠前,“贾雨村补授了大司马,协理军机,参赞朝政”。

一直说贾雨村斯文,从没说知兵能武,却授了大司马?大司马也是从古之名,明清两朝都无大司马官衔,大司马是兵部尚书的别称。比如,黄道周的《节寰袁公传》:“有之,则必自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公,是兵部尚书袁可立。还有,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倪元璐《袁节寰大司马像赞》,都称兵部尚书袁可立为大司马。

范文程的曾祖范鏓,做过兵部尚书。而且,范文程能文能武。



点击下一个:薛蟠:多尔衮,暴病身亡,掘墓翻尸!+ 春宫?庚黄、唐寅?五月初三庚寅日,多尔衮领清兵入京,反叛肏的!+ 四月有藕吗?有西瓜吗?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1-11 11:21
​赞同 5​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511
 楼主| 发表于 2024-4-21 16:35: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贾雨村能做林黛玉的老师?甄宝玉的老师?谁是帝师?+ 哪着错便为人上人?贾雨村擅纂什么礼仪?暗结虎狼之属?是谁?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4 人赞同了该文章
【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连载157】



第二回,贾雨村终于出人头地,对自己的恩人干了一件事:要人!“问甄家娘子要那娇杏作二房”。

这个娇杏:“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

真是莫大的讽刺!“因错”,却成了人上人,不就是范文程这样的汉奸写照吗?哪一着?当汉奸,干错事,却飞黄腾达。

不上一年,贾雨村便被参革职,被参的罪名,有奇怪之处:如“擅纂礼仪”,贾雨村一个儒家之仕,需要编纂什么礼仪?因四书五经,孔孟之道,历经千年,对礼仪都有明确的规制,贾雨村有什么动机和必要编纂?而“暗结虎狼之属”,就更奇怪了,一个堂堂知府,暗结虎狼之属?想干什么?贾雨村是宋江那号人物吗?

后来在贾政协助下又复职了。贾雨村的革职、复职,以及罪名,都符合反面范文程的历史事件:

顺治五年,多尔衮从“皇叔父摄政王”更进为“皇父摄政王”,“所用仪仗、音乐及卫从之人,俱僭拟至尊”。一切政务,不再请示,未奉皇帝旨意,却一律称诏下旨,俨然如同皇帝,甚至以朝廷自居。在范文程看来,多尔衮有取代小顺治帝位之势,范文程蒙皇太极“待遇”,对多尔衮心怀不满是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在皇太极去世才不久,因范文程妻美貌,多尔衮的同母亲弟多铎欺负范文程,夺了范文程之妻侍寝。范文程求爷爷告奶奶,最终经诸王合议,多铎归还范文程妻,并被罚一千两银,夺十五牛录。一个牛录三百人,十五牛录是四千五百人呐,当年努尔哈赤亲统的镶黄旗才二十牛录,所以这事儿使两方结仇是必然的。按说多铎作为一个旗主,旗主夺取奴妻并不违法,满清当时差不多是奴隶社会,奴隶的老婆孩子不被当人看。问题是范文程他不是一般的奴隶,早已高居葫芦庙堂,是大学士,参与国事军机决策,奸这个奴隶的老婆,对这个“汉奸”看来是莫大的讽刺!好像不是莫大的荣幸,也是莫大的羞辱。看来这个奴隶思想境界还不够高,还往回要!真不识好歹!作为汉奸的高尚清操上哪儿去了?范文程的奇葩之处在于,要回妻子后,仍精贯白日,殚精竭绿,在满清入关、占据北京、开国定制等一系列紧要关头、重大事件中,献计献策,昼夜操劳,什么宁完我、鲍承先、洪承畴等,都靠边站,作为汉奸,远远不及。所以,应该给范文程发个“无怨无悔,优异汉奸”的伟大的光荣的铁杆汉奸的奖牌!

范文程妻子被多铎抢走奸淫,已降清的郑芝龙妻子被清兵强奸,一叶知秋,可知满清兵将都是怎样的禽兽行径!满清贵族平时对汉人更是怎样肆意蹂躏!在史书上把自己写的跟人一样,骗不了人。

况且范文程并不属多铎旗下,范文程初属镶红旗,旗主是代善之子。而多铎兄弟初掌努尔哈赤的两黄旗,皇太极继位后,因黄色至尊,把黄白易帜,皇太极父子的两白旗变成两黄旗,多铎兄弟的两黄旗变成两白旗。皇太极死后议立新君,主要就是豪格的两黄旗势力,多尔衮兄弟的两白旗,和代善父子的两红旗,势力最大。代善之子硕托因谋立多尔衮,被代善举报,论罪处死,范文程并未因主之罪受牵连,从镶红旗被拨入镶黄旗了,“世祖即位,命隶镶黄旗”。而此时多铎是镶白旗的旗主,却抢夺镶黄旗的范文程的美貌正妻,所以多铎被罚。

范文程考虑到这两个方面,既不满多尔衮跋扈逼帝,又怕多铎借机谋害,这兄弟俩功高盖主,权势熏天,得罪不起,所以进退两难,没好办法,于是决定称病不出。这样一来,当然引起多尔衮不满,虽然范文程能力强,贡献大,但拿领导不当皇帝,就逐渐被边缘化了。这就是红楼梦中的“虽才干优长,又恃才侮上,那些官员皆侧目而视”,说他“生情狡猾”更没错,范文程看出多尔衮这样搞下去,势不长久,所以装病避祸。

果然,两年后,1650年十一月,多尔衮出猎时坠马跌伤膝盖,结果腊月初九就暴病而亡。按说多尔衮三十九岁,正当壮年,虽“身体欠安,居家烦闷”,但并无致命之疾,而且年初刚娶了豪格的老婆,又娶了朝鲜的公主,说明身体杠杠滴。能连续娶亲,又能骑马打猎,从主观和客观上都证明多尔衮身体没有大碍,意外坠马,跌伤膝盖,能死人吗?只能说,死的蹊跷,或者说,死因成谜。

仅仅两个月后,多尔衮就因大逆之罪,剥夺一切封典,毁墓掘尸。刚林、祁充格等人以谄附多尔衮,妄改《太祖实录》,被处以死刑。范文程当时也是同改《太祖实录》之人,刑部拟议革职,籍没其家,诸王大臣覆议后,拟令革职,折赎留任。

顺治帝当时刚亲政,看朱批:“范文程曾效力太宗朝,在盛京时,又不曾预贝子硕讬之罪,后知睿王所行悖逆,托疾家居,众亦共知。睿王取去刚林时,以范文程不合其意,故不取去。范文程著革职,本身折赎,仍留原任。前所行情罪已结,今后于委任职掌,当矢忠报效。”

从诸王覆议和皇帝朱批也能证明,多尔衮悖逆之时,范文程狡猾,“托疾家居,众亦共知”,并未附逆,所以只是革职,折赎留任。

红楼梦中,贾雨村的罪名,句句与范文程的革职事件相符:

“擅纂礼仪”,原来是范文程参与了“妄改《太祖实录》”。

“沽清正之名”,是范文程出于自保,“托疾家居”,才免一死。

“暗结虎狼之属”,“龙颜大怒,即批革职”:此人革职,是皇帝亲批,在顺治皇帝看来,多尔衮无疑是“虎狼之属”。在满清入关后,范文程跟多尔衮多年合作,佐理国政,出谋划策,不就是“暗结虎狼之属”吗?

“上以文程不附睿亲王,命但夺官论赎。是岁即复官。九年,遇恩诏,复进世职一等精奇尼哈番,授议政大臣,监修《太宗实录》。”

贾雨村游至维扬地面,做了黛玉的老师。据贾雨村对冷子兴说,此前还在金陵城的甄家处馆,教过甄家的宝玉。前文解过,甄家贾府实为一家,真假宝玉实为一人,所以他是黛玉、宝玉的老师,反面就是帝师。

以贾雨村的人品,反面又说是汉奸,能做帝师吗?不是矛盾吗?

顺治十一年,范文程进太傅兼太子太师,从古而论,就是帝师。在周朝、汉代时,太傅即为帝师,后虽用作虚衔,作为加官,但“师”、“傅”、“保”三者均含有辅佐和教导的双重意义,是一种荣誉头衔。

范仲淹也是著名的教育家,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和节操,做朱明皇帝的老师,当之无愧!比张居正更有资格做帝师,张居正是明朝唯一生前进太傅、太师的文官,范文程也是生前即进太傅兼太子太师,范仲淹、范纯仁也都追赠太师。

所以说这个嫁接非常巧妙!而且贾雨村教甄宝玉,是在金陵城,就是南京应天府,范仲淹曾在南京应天书院执教,其次子范纯仁正是出生在南京应天府,商丘,是地名的多义,同汉字的多义。贾雨村复职,也是南京应天府,选在金陵,让贾雨村判断胡虏案,就更妙了,今昔对比更强烈,如同戏剧,更讽刺。



点击下一个:宝玉为什么说禄蠹?读书仕清做汉奸,男人满腹文章去作贼!+ 石呆子的扇子,是什么事?+ 为什么贾雨村补授了大司马,协理军机?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1-09 11:57
​赞同 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511
 楼主| 发表于 2024-4-22 08: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元春赐礼,宝钗与宝玉的礼物一样,是否是王夫人动了手脚?
播报文章

幼稚的硬汉
关注
2021-07-31 08:09
龙脊梯田自助游攻略1
龙脊梯田自助游攻略1
红楼梦学刊杂志电子版 吾喜电子杂志
红楼梦学刊杂志电子版 吾喜电子杂志
桂林旅游景点,桂林旅游攻略,怎样更好玩!
桂林旅游景点,桂林旅游攻略,怎样更好玩!



元春省亲后的第一个端午节,她为贾府众人带来了礼物。然而,当宝玉询问袭人时,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袭人道:“老太太的多着一个香如意、一个玛瑙枕。太太、老爷、姨太太的只多着一个如意。你的同宝姑娘的一样。林姑娘同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只单有扇子同数珠儿,别人都没了。大奶奶、二奶奶她两个是每人两匹纱、两匹罗、两个香袋、两个锭子药。” 宝玉听了,笑道:“这是怎么个缘故?怎么林姑娘的倒不同我的一样,倒是宝姐姐的同我一样?别是传错了罢?”袭人道:“昨儿拿出来,都是一分一份的写着签子,怎么就错了!你的是在老太太屋里来着,我去拿了来了。

想来,许多朋友们,也会同宝玉一样,非常疑惑,为何他的礼物同林妹妹的不同,反而同薛宝钗的一样。

按袭人所说,宝玉的那一份是在老太太处,这句话的言外之意,自然,宝钗、黛玉等人的礼物,是在王夫人处,所以,在我们脑海中,第一个怀疑的,便是王夫人。

她是否,对宝钗、黛玉二人的礼物做了手脚?


广告
人生最低谷时,冷艳女上司让他迎来人生新的机会!
×


然而,贵妃赐礼属皇家行事,王夫人若私自改动签子,她真的不怕由此承担欺君之罪吗?

而除了这个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便是:元春是她的女儿。

当然,若仅仅凭借这两点,我们还无法定论,王夫人是否在这其中动过手脚。

这里面,存在一个最关键的问题,那就是:元春对宝钗、黛玉二人本身的态度。毕竟,若她本身喜欢宝钗、讨厌黛玉,自然,这一切并不需要王夫人调停了。

那么,贾元春对宝钗、黛玉二人的态度究竟如何呢?

对于这一个问题,又有三点值得我们注意。

其一:居住宫中的贾元春,是如何得知宝钗、黛玉二人的消息的?

对于这个问题,答案很明显,元春对宝钗、黛玉的了解,更多的,是通过王夫人。

元春被封贤德妃不久,圣上下发旨意:每月二六日,准许嫔妃的女眷进宫相见。

随后,因为太上皇的旨意,贾府开始兴建大观园。




那么,贾府为修建大观园,究竟花了多少时间呢?

其实这个问题,林黛玉已然说出了答案:

李纨道:“我请你们大家商议,给他多少日子的假。我给了他一个月他嫌少,你们怎么说?”黛玉道:“论理一年也不多。这园子盖才盖了一年,如今要画,自然得二年工夫呢。又要研墨,又要蘸笔,又要铺纸,又要着颜色,又要……

可见,贾府为修建大观园,历时了一年,一年十二个月,可见,元春省亲之时,同王夫人相见的已有十多次。

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元春对宝钗、黛玉以及贾府众人的了解,都是通过她的母亲王夫人。

而王夫人对林黛玉,一向抵触,自然,她对元春所灌输的消息,必定不会是什么好话。

其二:元春与母亲王夫人的关系如何?

通过第一点我们可以得知,元春对黛玉、宝钗的消息,几乎是从王夫人处得知,但这就存在一个问题了。那就是,元春对王夫人的言语是怎样的态度?


广告
老婆把男子爸妈赶出家门,翌日小姨子对他说....
×


试想,要是她们之间的关系就如同探春同赵姨娘一样,那显然,王夫人的言语未必有作用。

那么,在原文中,我们能否找到她们二人之间的关系呢?

其实在元春省亲时,有一段对她未出进宫的描述,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元春对母亲的态度:

当日,这贾妃未入宫时,自幼亦系贾母教养。后来添了宝玉,贾妃乃长姊,宝玉为弱弟,贾妃之心上念母年将迈,始得此弟,是以怜爱宝玉,与诸弟不同。

可见,一直以来,元春都是一个孝顺的女子。

其三:元春省亲时,对宝钗、黛玉的态度如何?

其实,在元春省亲时,她对宝钗、黛玉二人急切的询问,也体现出了她对母亲言语的重视。

如果我们细心一点,就会发现,多年不见的贾元春,回到家中,所渴望见到的并非弟弟贾宝玉,而是林黛玉与薛宝钗:

贾妃因问:“薛姨妈、宝钗、黛玉因何不见?”王夫人启曰:“外眷无职,未敢擅入。”贾妃听了,忙命快请。一时,薛姨妈等进来,欲行国礼,亦命免过,上前各叙阔别寒温。

元春在见过宝钗、黛玉二人后,才想起了自己的弟弟,这一种不寻常的做派,似乎也说明了,她对母亲言语的重视。




还有一点,那就是在元春省亲中,我们并未见到赵姨娘同贾环;甚至于,在端午节赐礼时,也没有贾环的礼物。元宵节众人出谜语,贾元春特意让公公带回了贾环与迎春的,还当众询问他写的是什么?引起众人的嘲笑。

显然,元春对赵姨娘与贾环的敌视与偏见,同样同母亲对他们二人的态度是分不开的。

小结:

因此,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猜测出,在元春赐礼中,王夫人并没有对宝钗、黛玉二人的礼物动过手脚。




因为她同元春的情感,因为元春对母亲的听从,已然不需要她,再做这样的举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511
 楼主| 发表于 2024-4-22 08:3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渺渺真人+】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2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红楼梦:渺渺真人是什么人,他的“渺渺”又要如何理解才正确?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微信公众号:君笺雅侃红楼
4 人赞同了该文章
红楼梦:渺渺真人是什么人,他的“渺渺”又要如何理解才正确?
细说红楼梦010:渺渺真人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前言꧂

女娲补天石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迎来了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

那茫茫大士是一位佛家菩萨,“茫茫”便是无穷无尽,辽阔高远之意。

那么,渺渺真人又是什么人呢?他这“渺渺”二字,要作何解释?

☞细说红楼梦,用最小篇幅,讲一讲《红楼梦》里的细事儿




꧁①꧂

渺渺真人与茫茫大士同来同往,却只是协从茫茫大士的主导。

从后文茫茫大士向他讲述前因后果来看,也知道一系列故事是佛家内部的问题需要解决,与道家有关却并无特别利害。

佛家因自己搞不定,就拉了道家神仙过来帮忙,就是渺渺真人。又觉得不保妥,才要再计赚女娲补天石一同下凡“协助”。




꧁②꧂

渺渺真人既与身为菩萨的茫茫大士同行,“真人”的地位显然与“大士”对等。

如此一来,渺渺真人的身份也就呼之欲出,必然是一位道家的真仙了。

庄子《南华经·大宗师》:“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

道家认为达到“天人合一”境界者可为“真人”。通认的四大真人便是:通玄真人、冲虚真人、南华真人(庄子)、洞灵真人。

渺渺真人与这四大真人等同身份,不排除便借鉴自四大真人,就像那茫茫大士,不排除原型便来自四大菩萨。




꧁③꧂

至于渺渺真人的“渺渺”二字,据《管子·内业》:“折折乎如在于侧,忽忽乎如将不得,渺渺乎如穷无极。”同样具有悠远的意思,与茫茫都近乎于“大荒”的意思。

曹雪芹如此命名,显然便是杜撰。

隐去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的真实身份,并没有像《西游记》这类古典小说取材于中国神话资源。而是全部“杜撰”出新故事,便是配合他“假作真时真亦假”的故事核心。

茫茫大士为“假”,渺渺真人也是“假”。石头是“假”,石头记也是“假”?什么不假?亘古不变的兴亡真理不假。




꧁④꧂

渺渺真人作为茫茫大士的搭档,他在整个故事中,立场相对消极。

随着故事展开便知道,整件事的起因是一个佛家弟子与一个道家花神的情孽纠缠。

佛家弟子因不能沾染情孽,逃避感情而下凡证果,是佛家的大事,与道家并无什么好处。

但随之下凡的很多人,却都是道家的花神,便不排除是两家达成的妥协。




佛家给了道家足够好处,才让茫茫大士请到渺渺真人协助他来做这一场“功德”。

这就有点类似《西游记》,从始至终是佛家主导,道家对此并不积极。

至于渺渺真人的真实作用,后面就会展开。作为道家的真人,他所代表的道家思想。无疑是中国人的思想核心。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3-11-19 10: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511
 楼主| 发表于 2024-4-22 08:3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茫茫大士+】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2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红楼梦:茫茫大士的“真身”是谁,茫茫又是什么意思?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微信公众号:君笺雅侃红楼
2 人赞同了该文章
红楼梦:茫茫大士的“真身”是谁,茫茫又是什么意思?
细说红楼梦009:茫茫大士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前言꧂

《红楼梦》里,当女娲补天石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叹息自己“无才补天”之时,就来了一僧一道,要诱惑他下凡。

那僧便叫茫茫大士,那道便叫渺渺真人。

本文就讲一讲这个茫茫大士,究竟是什么神仙?

☞细说红楼梦,用最小篇幅,讲一讲《红楼梦》里的细事儿




꧁①꧂

茫茫大士是个和尚,石头眼里看他“骨骼不凡,丰神迥别”。

所谓“高人见高人,彼时不相认”。石头眼中的“大士”,也只是非同一般而已,并不神奇。

他是女娲炼制的补天神器,位格在那,并不比“大士”低多少。

茫茫大士既是大士,便知是一位“菩萨”果位,与观音菩萨的“大士”一样。

这样一个佛家的菩萨,来到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诓骗石头下山,可知他要图谋的肯定是个大事儿。

大士也通“大事”,曹雪芹最善于写这类谐音梗。




꧁②꧂

茫茫大士既称“茫茫”,肯定有深意。

何为“茫茫”?

古人有“天苍苍,野茫茫”之说,代表的是无穷无尽,辽阔高远,倒与“大荒”作了对应。

《关尹子·一宇》:道茫茫而无知乎,心傥傥而无羁乎。

可知“茫茫”者便是“真人”也。

而“茫茫”还有另一层意思。

“茫茫”代表极大,“渺渺”代表极小,一僧一道的“大与小”便是须弥芥子,无边无际,囊括宇宙万事万物。




꧁③꧂

和尚与道士一起去见“无才补天”的女娲补天石,三者便形成一种“儒释道”三家的共存。

古代认为“天”为帝王,“才可补天”,能解释为辅佐帝王,是儒家的“入世”思想。

僧道的到来,便是“出世”的思想。

说得通俗易懂点,便是一个人如果不能够辅佐帝王建立功勋伟业,还有两条路可走,或者出家为僧,或者出世为道。

至于芸芸众生之世俗之人,不过是蝇营狗苟罢了。




꧁④꧂

“茫茫”更可作“茫茫然”,迷惘不知归处。这便是槛内人的烦恼,不得解脱。

强如女娲补天石,还作“无才补天”之慨叹,何况你我之庸才?

而洞悉了“茫茫”者,便置身于外,可窥探宇宙万物,便是“大士”,成就菩萨果位。

然而“菩萨”也有身不由己,也要为别人的事忙前忙后,他来诓骗女娲补天石下凡。可见“不自由”终究难超脱。




꧁⑤꧂

曹雪芹于这类名字中,往往隐含一定讽刺。

就像此时茫茫大士这样的菩萨,在石头眼里也不过是骨骼不凡,丰神迥别。

在凡俗眼中,日后更是一个“满头癞疮”的疯和尚。

如此一来便又行成“真与假”的对立。也是《红楼梦》整部书的主旨。

茫茫大士如此,渺渺真人也差不多!

但二人的分工和立场并不同。这就要下回再说了。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3-11-18 09:4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5-17 13:34 , Processed in 0.08118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