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0000
 楼主| 发表于 2024-4-18 13: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史湘云===补天石+绛珠赤心木===木石前盟+“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12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贾宝玉===朱慈炤//神瑛侍者+朱由检顽石//通灵玉
贾宝玉===传国玉玺//明玉玺===绛珠仙子+通灵宝玉//顽石//补天石===赤心木+补天石===木石前盟

天上的绛珠仙子===林黛玉【神瑛侍者===王【绛珠】+英【田秀英】】人间的绛珠仙子===贾宝玉&妙玉【庙里的宝玉】

一草一木//一草一石===田秀英+补天石//顽石//绛珠赤心木===神瑛【王+英】一草一木

史湘云===史谐音石+湘为血泪之木===绛珠赤心木+补天石//顽石===朱由检


史湘云的两首海棠诗,力压宝钗黛玉夺魁,她在诗中写了什么?
君笺雅侃红楼








10 人赞同了该文章


趣侃红楼126:玛瑙盘一个,海棠社收纳新员;独自诗二首,史湘云后来居上
大观园诗社第一社就是“咏白海棠”。不过薛宝钗和林黛玉的《海棠诗》却引发争议。贾宝玉认为林黛玉第一,李纨和贾探春却认定薛宝钗的最好。
其实只从诗来看,确实林黛玉更好。但若论诗文的说教意义,薛宝钗的诗借事喻人,对众女儿更有指导劝谏意义。李纨负责教导姐妹们学习,必然要推崇她的诗为标杆,才对众人为好。


如此,海棠诗社第一社在众人意犹未尽中结束了。但花袭人的一个举动,却为海棠诗社引进一位种子选手,并让薛宝钗的“海棠诗冠”名头旁落。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贾宝玉拿了帖子走后,袭人就叫了老宋妈去给史湘云送东西。因为有个“缠丝白玛瑙碟子”给贾探春送荔枝没拿回来,最后是秋纹取了回来,也就知道了众人建立诗社作诗的事。这中间有两个小插曲不能错过。
一,缠丝白玛瑙碟子呈荔枝给贾探春,探春提议成立“海棠诗社”,作海棠诗。
都知道杨贵妃“一骑红尘妃子笑”,最爱吃新鲜荔枝。而杨贵妃就有海棠之美誉。苏东坡有诗“只恐夜深花睡去”,借海棠春睡形容贵妃醉酒。
而史湘云后文有海棠花签,“只恐夜深花睡去”,是借杨贵妃与唐明皇爱情“长恨歌”,预示湘云与冯紫英的夫妻恩爱不久长。


海棠代指史湘云。这个玛瑙碟子装荔枝给贾探春,探春建立海棠诗社,盘子又给了史湘云,兜兜转转,作者就是在暗示海棠诗社和海棠诗,是为了祭奠刚刚订婚的史湘云之女儿逝去的青春和人生。
二,说起盘子,秋纹想起贾宝玉让她给贾母王夫人送花,让她得了好处被赏赐的事。
别人也罢了,晴雯对此不以为然,还说自己可不要。并借此调侃袭人,说什么“你们别和我装神弄鬼的,什么事我不知道。”
晴雯之前曾三次曝光贾宝玉房中细事。她说麝月是“瞒神弄鬼”;袭人是“鬼鬼祟祟”;碧痕“不知道怎么洗得”;如今又捎带上秋纹“装神弄鬼”……将所有人隐私公之于众,借袭人献身上位说事,势必成为怡红院众矢之的,为她日后的悲剧埋下祸患。
而她去王夫人房中取瓶子,后文王夫人还装不认识她,岂非故意为之!不提。


老宋妈去给史湘云送东西,湘云问大家干什么呢。她就将听到“作诗”的事转述了。史湘云一听就急了。
(第三十七回)宋妈妈已经回来,回复道生受,与袭人道乏,又说:“问二爷作什么呢,我说和姑娘们起什么诗社作诗呢。史姑娘说,他们作诗也不告诉他去,急得了不得。”宝玉听了立身便往贾母处来,立逼着叫人接去。贾母因说:“今儿天晚了,明日一早再去。”宝玉只得罢了,回来闷闷的。
贾宝玉与史湘云的关系最轻松也最好,既然想起来史湘云,怎么可能不叫接了她来。
史湘云定亲,贾宝玉没来得及表现任何情绪就遭遇了一系列的故事,众姐妹也没有说一二。海棠诗毫无疑问是曹雪芹交代湘云订婚的不写之写。
另外题外话。[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直被说是绛珠仙草是错的。“阆苑仙葩”典出出生于四川阆中的杨贵妃。阆中素有“阆苑仙境”之称,杨贵妃素来是海棠的代表。“阆苑仙葩”分明是指海棠花签得杨贵妃故事影射自身的史湘云,而不是林黛玉,不提!


不管如何,第二天史湘云就如愿以偿来到贾府。而她一来就技惊四座,连续作了两首《海棠诗》,被公认为第一,将钗黛都给压了下去。
(第三十七回)史湘云道:“你们忘了请我,我还要罚你们呢。就拿韵来,我虽不能,只得勉强出丑。容我入社,扫地焚香我也情愿。”
这就是史湘云,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她的性格在金陵十二钗中最是可爱。也因为可爱又最让人心疼!
史湘云也确实有捷才!都说林黛玉敏捷,其实湘云不遑多让。如果要比较二人的风格。史湘云好比李白,林黛玉却近似杜甫,亦或者有李商隐之风。
别人作了一首,已经觉得很难,史湘云一时间就想了两首,你说厉害不!


《白海棠诗》其一: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欲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
却喜诗人吟不倦,肯令寂寞度朝昏?
《咏白海棠诗》其二: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史湘云的第一首诗,一出手就不同凡响。她并不赞美海棠有多好。而是借神仙种突出海棠的非凡。神仙种自然是人间第一。好到什么程度?像蓝田的美玉,你说好不好?
然后借霜娥、倩女突出海棠的神性。“秋阴”“雨渍”“何方雪”“隔夜痕”更借自然之景反衬海棠之美。
而最能体现湘云性格的是最后一句:却喜诗人吟不倦,肯令寂寞度朝昏?
因为海棠的优秀品质,让当世之人称颂不绝,些许的寂寞也不那么煎熬,反而振作起来对生活充满期待。


这是史湘云将自己比作白海棠。她感激这么些好姐妹与她精神共鸣。虽无父无母在家不自由,受欺负,也能甘之如饴地享受精神世界。
全诗透着一股自傲、满足和感恩。就是史湘云的性格,给点阳光就灿烂!
这首诗读下来,就是一个词:洒脱!活出了自我。试问这样的海棠诗,比之薛宝钗的“海棠诗”更灵动,比之林黛玉又更豪迈旷达,如何不胜出!
第二首,史湘云以己喻人,反而有点调侃钗黛的意思。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是说薛宝钗随时就分,豁达大度。可惜冰清玉洁没人匹配,最终落得一生孤独。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是说林黛玉纠结于宝黛姻缘无法自拔的苦闷与彷徨。
史湘云说钗黛,反而衬托出她此时看淡姻缘宿命。既然不能做主,何必孜孜以求。生死有命,一切看淡。这就是史湘云。


第二首海棠诗,史湘云基本将宝黛钗三人的悲剧结局作了一番“灰暗”的总结。借以反衬她自己[乐中悲]命运的悲情注脚。
史湘云“襁褓之中父母违”,与贾惜春一样没能享受到真正的天伦之乐。都是从小寄人篱下被养在贾母膝下。不同之处是贾母对史湘云更亲近,更负责。
史湘云基本将贾母当母亲一样濡慕。性格也是贾母少年第二,以至于“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
别的女儿定亲一定忐忑非常,湘云在论阴阳时也展现出一丝不安。但随后就被她抛下,不再计较。
曹雪芹虽然没有明写,但她最终嫁给冯紫英是不错的。他们的结合堪称天造地设的一对。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冯紫英堪称上天对史湘云的补偿,奈何幸福太短,终究[乐中悲]。冯家抄家,冯紫英去世,史湘云被史家抛弃,独自抚养两个双生子,最终无奈流落到烟花巷。(可看系列文章的前文)


丈夫去世后的史湘云,岂不正是“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嫦娥逝去丈夫,湘云亦如是。
史湘云的两首海棠诗。第一首是抒发性情,第二首是刻画女儿命运,都容易让人共鸣。众人看一句,惊讶一句,看到了,赞到了,都说:“这个不枉作了海棠诗,真该要起海棠社了。”
(第三十七回)史湘云道:“明日先罚我个东道,就让我先邀一社可使得?”众人道:“这更妙了。”因又将昨日的与他评论了一回。
这就是史湘云,豪爽大气,挥洒自如。兜里没钱也能活得像个富豪。那么,史湘云请客背后究竟有什么深层意思呢?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欢迎关注作者、点赞、收藏,《趣侃红楼》系列文章每天一篇,将为您持续更新!

文|君笺雅侃红楼




发布于 2021-08-28 13: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0000
 楼主| 发表于 2024-4-18 14:3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只恐夜深花睡去”,海棠春睡的杨贵妃,影射史湘云怎样的结局?
君笺雅侃红楼 2020-04-25   |  894阅读  |  10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史湘云的结局,曹雪芹在判词和[乐中悲]曲子中写得模糊。只给框架不涉及支脉,用的也都是辞藻堆砌。让人能猜到结果,却不知道过程。更有甚者,第六十三回众人掣花签明明影射的是各人结局,却唯独史湘云的“海棠花签”,仿佛什么都没说。



湘云笑着,揎拳掳袖的伸手掣了一根出来。大家看时,一面画着一枝海棠,题着“香梦沉酣”四字,那面诗道是:

只恐夜深花睡去。

黛玉笑道:“‘夜深’两个字,改‘石凉’两个字。”众人便知他趣白日间湘云醉卧的事,都笑了。

“只恐夜深花睡去”出自苏轼《海棠》诗: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海棠》诗典出唐明皇调侃杨贵妃“海棠春睡”。明代唐伯虎根据苏轼的《海棠》诗,还手绘一副《海棠美人图》,更有诗云:

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蝶粉与蜂狂。

自今意思和谁说,一片春心付海棠



第五回贾宝玉见到秦可卿的房中有一幅《海棠春睡图》,就应该是曹雪芹杜撰的《海棠美人图》。

君笺雅侃红楼认为秦可卿的房间就是太虚幻境,曹雪芹有意提到的十二样人事物陈设,就是对金陵十二钗的影射。《海棠春睡图》影射史湘云。

按说《海棠春睡图》是讲杨贵妃故事。秦可卿房中有“安禄山掷伤杨贵妃乳的木瓜”,典出“禄山之爪”,意思是野心家的权力争夺。影射贾元春卷入皇权争夺。


既然杨贵妃已经影射贾元春,为什么又与史湘云相关,出现在“海棠花签”中?我认为史湘云的命运,因贾元春影响极大。



对史湘云的命运影响最大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抄家惨祸的根源,一个是她丈夫。

一,《海棠春睡图》代表的杨贵妃,杨贵妃之死伏贾元春之死。

(第十八回)第二出《乞巧》;【庚辰双行夹批:《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

《长生殿》讲述杨贵妃与唐明皇的故事。杨贵妃的结局就是贾元春的结局。二人都卷入皇权争夺,被皇帝赐死。

如此,“只恐夜深花睡去”代表贾元春成为史湘云命运的关键。



二,史湘云的丈夫是谁,曹雪芹对这个人在八十回前一笔未提。第三十一回史湘云一来贾家就说她大喜了。对象是谁,讳莫如深。甚至在判词、[乐中悲]曲子以及“海棠花签”中一字不提,毫无线索。

曹雪芹仿佛打了个谜语。以至于现在很多读者,将某些红学家的观点认为是“卫若兰”奉为圭臬。实际上毫无根据,那不过源自脂砚斋的一条批语,什么也没说。

【庚辰:后数十回若兰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提纲伏于此回中,所谓“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

其实,曹雪芹没有明写,但书中关于史湘云的丈夫有提示。这人就是冯紫英。



第二十八回,王熙凤拉住贾宝玉,让他记一个没头没脑的“账”,看着像聘礼,又像礼单。贾宝玉不懂,王熙凤想说他又不听匆匆而走。随后就有冯紫英请他赴宴。

宴会上贾宝玉提议做[悲愁喜乐]酒令,是《红楼梦》唯一一次提到[乐中悲]相关线索。

巧的是,当时冯紫英还叫来锦香院的妓女“云儿”。云儿正是史湘云的小名。

如果翻看通行本的《红楼梦》,会发现根据“程甲本、程乙本”为底本的文本,冯紫英的酒令都与众不同,不是[悲愁喜乐],而是[喜乐悲愁],正对应史湘云[乐中悲]。

关于[喜乐悲愁],程甲本、程乙本、梦觉主人本最早追溯到乾隆年间的手抄底本,都只有冯紫英的酒令是[喜乐悲愁]顺序。现行版本修改后变成[悲愁喜乐],有待商榷。

[喜乐悲愁]酒令中那个娇憨淘气的妻子,也与史湘云性格相似。



而“女儿喜,头胎养了双生子”,正对应“金麒麟伏白首双星”。“麒麟送子”,两只麒麟是送双生子之意。暗示史湘云与冯紫英婚后生了双胞胎。

冯紫英的酒底是“鸡声茅店月”,出自《商山早行》,商山又叫楚山,也对应湘云判词“湘江水逝楚云飞”。

(第六十三回)湘云将葵官改了,换作“大英”。因他姓韦,便叫他作韦大英,方合自己的意思,暗有“惟大英雄能本色”之语,何必涂朱抹粉,才是男子。

韦大英与冯紫英名字都有英,妓女云儿与史湘云都叫“云儿”,暗示二人是夫妻。

关于冯紫英的死,[喜乐悲愁]酒令中有[女儿愁,大风吹倒梳妆楼],证明冯家与贾家一样,都因那次权力斗争失败,在贾元春死后被抄家。也对应了海棠花签“只恐夜深花睡去”关于杨贵妃卷入安史之乱和马嵬驿之变的影射。

冯紫英家破人亡后,遭到得势的仇督尉儿子报复,最终“女儿悲,儿夫染病在垂危”。冯紫英死后,史湘云孤苦无依,为了养育两个孩子,不得已流落到烟花巷,如那云儿一样,称为一名清倌儿。才有[乐中悲]之叹:

[乐中悲]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文|君笺雅侃红楼

别忘了公众号关注:君笺雅侃红楼。

动手**一下,没准您的朋友也爱看,感谢赞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0000
 楼主| 发表于 2024-4-18 14: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史湘云的两首海棠诗,力压宝钗黛玉夺魁,她在诗中写了什么?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10 人赞同了该文章
趣侃红楼126:玛瑙盘一个,海棠社收纳新员;独自诗二首,史湘云后来居上

大观园诗社第一社就是“咏白海棠”。不过薛宝钗和林黛玉的《海棠诗》却引发争议。贾宝玉认为林黛玉第一,李纨和贾探春却认定薛宝钗的最好。

其实只从诗来看,确实林黛玉更好。但若论诗文的说教意义,薛宝钗的诗借事喻人,对众女儿更有指导劝谏意义。李纨负责教导姐妹们学习,必然要推崇她的诗为标杆,才对众人为好。






如此,海棠诗社第一社在众人意犹未尽中结束了。但花袭人的一个举动,却为海棠诗社引进一位种子选手,并让薛宝钗的“海棠诗冠”名头旁落。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贾宝玉拿了帖子走后,袭人就叫了老宋妈去给史湘云送东西。因为有个“缠丝白玛瑙碟子”给贾探春送荔枝没拿回来,最后是秋纹取了回来,也就知道了众人建立诗社作诗的事。这中间有两个小插曲不能错过。

一,缠丝白玛瑙碟子呈荔枝给贾探春,探春提议成立“海棠诗社”,作海棠诗。

都知道杨贵妃“一骑红尘妃子笑”,最爱吃新鲜荔枝。而杨贵妃就有海棠之美誉。苏东坡有诗“只恐夜深花睡去”,借海棠春睡形容贵妃醉酒。

而史湘云后文有海棠花签,“只恐夜深花睡去”,是借杨贵妃与唐明皇爱情“长恨歌”,预示湘云与冯紫英的夫妻恩爱不久长。






海棠代指史湘云。这个玛瑙碟子装荔枝给贾探春,探春建立海棠诗社,盘子又给了史湘云,兜兜转转,作者就是在暗示海棠诗社和海棠诗,是为了祭奠刚刚订婚的史湘云之女儿逝去的青春和人生。

二,说起盘子,秋纹想起贾宝玉让她给贾母王夫人送花,让她得了好处被赏赐的事。

别人也罢了,晴雯对此不以为然,还说自己可不要。并借此调侃袭人,说什么“你们别和我装神弄鬼的,什么事我不知道。”

晴雯之前曾三次曝光贾宝玉房中细事。她说麝月是“瞒神弄鬼”;袭人是“鬼鬼祟祟”;碧痕“不知道怎么洗得”;如今又捎带上秋纹“装神弄鬼”……将所有人隐私公之于众,借袭人献身上位说事,势必成为怡红院众矢之的,为她日后的悲剧埋下祸患。

而她去王夫人房中取瓶子,后文王夫人还装不认识她,岂非故意为之!不提。






老宋妈去给史湘云送东西,湘云问大家干什么呢。她就将听到“作诗”的事转述了。史湘云一听就急了。

(第三十七回)宋妈妈已经回来,回复道生受,与袭人道乏,又说:“问二爷作什么呢,我说和姑娘们起什么诗社作诗呢。史姑娘说,他们作诗也不告诉他去,急得了不得。”宝玉听了立身便往贾母处来,立逼着叫人接去。贾母因说:“今儿天晚了,明日一早再去。”宝玉只得罢了,回来闷闷的。
贾宝玉与史湘云的关系最轻松也最好,既然想起来史湘云,怎么可能不叫接了她来。

史湘云定亲,贾宝玉没来得及表现任何情绪就遭遇了一系列的故事,众姐妹也没有说一二。海棠诗毫无疑问是曹雪芹交代湘云订婚的不写之写。

另外题外话。[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直被说是绛珠仙草是错的。“阆苑仙葩”典出出生于四川阆中的杨贵妃。阆中素有“阆苑仙境”之称,杨贵妃素来是海棠的代表。“阆苑仙葩”分明是指海棠花签得杨贵妃故事影射自身的史湘云,而不是林黛玉,不提!






不管如何,第二天史湘云就如愿以偿来到贾府。而她一来就技惊四座,连续作了两首《海棠诗》,被公认为第一,将钗黛都给压了下去。

(第三十七回)史湘云道:“你们忘了请我,我还要罚你们呢。就拿韵来,我虽不能,只得勉强出丑。容我入社,扫地焚香我也情愿。”
这就是史湘云,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她的性格在金陵十二钗中最是可爱。也因为可爱又最让人心疼!

史湘云也确实有捷才!都说林黛玉敏捷,其实湘云不遑多让。如果要比较二人的风格。史湘云好比李白,林黛玉却近似杜甫,亦或者有李商隐之风。

别人作了一首,已经觉得很难,史湘云一时间就想了两首,你说厉害不!






《白海棠诗》其一: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欲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
却喜诗人吟不倦,肯令寂寞度朝昏?
《咏白海棠诗》其二: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史湘云的第一首诗,一出手就不同凡响。她并不赞美海棠有多好。而是借神仙种突出海棠的非凡。神仙种自然是人间第一。好到什么程度?像蓝田的美玉,你说好不好?

然后借霜娥、倩女突出海棠的神性。“秋阴”“雨渍”“何方雪”“隔夜痕”更借自然之景反衬海棠之美。

而最能体现湘云性格的是最后一句:却喜诗人吟不倦,肯令寂寞度朝昏?

因为海棠的优秀品质,让当世之人称颂不绝,些许的寂寞也不那么煎熬,反而振作起来对生活充满期待。






这是史湘云将自己比作白海棠。她感激这么些好姐妹与她精神共鸣。虽无父无母在家不自由,受欺负,也能甘之如饴地享受精神世界。

全诗透着一股自傲、满足和感恩。就是史湘云的性格,给点阳光就灿烂!

这首诗读下来,就是一个词:洒脱!活出了自我。试问这样的海棠诗,比之薛宝钗的“海棠诗”更灵动,比之林黛玉又更豪迈旷达,如何不胜出!

第二首,史湘云以己喻人,反而有点调侃钗黛的意思。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是说薛宝钗随时就分,豁达大度。可惜冰清玉洁没人匹配,最终落得一生孤独。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是说林黛玉纠结于宝黛姻缘无法自拔的苦闷与彷徨。

史湘云说钗黛,反而衬托出她此时看淡姻缘宿命。既然不能做主,何必孜孜以求。生死有命,一切看淡。这就是史湘云。






第二首海棠诗,史湘云基本将宝黛钗三人的悲剧结局作了一番“灰暗”的总结。借以反衬她自己[乐中悲]命运的悲情注脚。

史湘云“襁褓之中父母违”,与贾惜春一样没能享受到真正的天伦之乐。都是从小寄人篱下被养在贾母膝下。不同之处是贾母对史湘云更亲近,更负责。

史湘云基本将贾母当母亲一样濡慕。性格也是贾母少年第二,以至于“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

别的女儿定亲一定忐忑非常,湘云在论阴阳时也展现出一丝不安。但随后就被她抛下,不再计较。

曹雪芹虽然没有明写,但她最终嫁给冯紫英是不错的。他们的结合堪称天造地设的一对。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冯紫英堪称上天对史湘云的补偿,奈何幸福太短,终究[乐中悲]。冯家抄家,冯紫英去世,史湘云被史家抛弃,独自抚养两个双生子,最终无奈流落到烟花巷。(可看系列文章的前文)






丈夫去世后的史湘云,岂不正是“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嫦娥逝去丈夫,湘云亦如是。

史湘云的两首海棠诗。第一首是抒发性情,第二首是刻画女儿命运,都容易让人共鸣。众人看一句,惊讶一句,看到了,赞到了,都说:“这个不枉作了海棠诗,真该要起海棠社了。”

(第三十七回)史湘云道:“明日先罚我个东道,就让我先邀一社可使得?”众人道:“这更妙了。”因又将昨日的与他评论了一回。
这就是史湘云,豪爽大气,挥洒自如。兜里没钱也能活得像个富豪。那么,史湘云请客背后究竟有什么深层意思呢?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欢迎关注作者、点赞、收藏,《趣侃红楼》系列文章每天一篇,将为您持续更新!



文|君笺雅侃红楼

发布于 2021-08-28 13: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0000
 楼主| 发表于 2024-4-18 14: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绝句题词为菽园孝廉作
[ 清 ] 佚名
原文
五十首诗如贯珠,二十五人如可呼。笔端有泪向公子,悲歌感慨倾城姝。

眼中忽幻荣宁府,梦破情天石难补。开编如闻奈何许,吾为若歌若楚舞。

潇湘妃子诚绝伦,化影疑作芙蓉神。就中乃有蘅芜君,令我太息颦儿颦。

以丕为兄有弟植,宝妹妹尤秀而特。枕霞旧友蕉下客,红楼之才此极则。

大观何必真有园,稻香何必真有村。借花葬影月葬魂,濛濛春梦留春痕。

岂无册中羼名者,王邢以降风斯下。世间不少薄命人,安得君诗遍传写。

蛾眉谣诼古所伤,岂知遇合关彼苍。与君试窥作者意,绛珠还泪非荒唐。

吁嗟乎,孝文好贤贾谊陨,光武中兴冯衍窘。屈平去国楚命短,韩偓辞朝唐祚尽。

美人命薄才子同,古往今来皆梦中。英雄末路且仙佛,不独伤心是悼红。

作者介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0000
 楼主| 发表于 2024-4-18 15:0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尊崇重大,识性明悟
脂硏石頭記
脂硏石頭記
解剖音韵固体物理民法统计量子力學模拟电路实变函数拓扑解石頭記
1 人赞同了该文章
人若为官,必知贫富之道。欲富者,必先幼时:历经清贫,父母不可骄纵,安于清贫者方可節奢欲,節奢欲然后知仁义,知仁义而操全。而欲大贵者必先矜持不可傲慢,甘于贫贱,然后方知廉耻。君王若心怀天下,親睦九族,威德赫翕xī,礼宾纳贤,则九国喜戴宏惠,万物咸䝉恩泽,瑞显有凤来仪,麒麟逰囿,灵龟現吉谶,仙芝萐莆shà pú产于庭。而賈府自从祖辈荫庇以来,子孙骄奢淫逸,豪强横夺,地保小吏惧賈府势力,纵奸庇恶,以致罪不可蔽,而举国肖似者千万,小人作逆谋,危社稷,倾荡天下,政荒众散,祸延万民。富者有土不耕自富,贫民无地勤作愈贫,有土者谷帛资实不思上税,无地者惨怆愁悲难付苛捐,天下至大,饿殍遍野,九州人神,莫不愤怒。纵使贤臣髙能才髙行洁,忠毅清直,立德不渝,亦无济于事,惊寤号咷,故天神发怒,祸及帝室,威权削夺,促助胡虏开国承家,亦无可奈何之事矣。王教应尊儒道,贵民业,重才选,尊崇重大,识性明悟。人主不能虚心听纳,天性峻急,不容人言,顾及体面,肆意杀死慷慨陈词忠臣直士,致使众卿闭口结舌,不敢奏劾,临死不肯改悔反善,猶言群臣误我,何其昏庸,国破身死,王道威严何存?望新朝引以为戒,尊贤垂训,兴教厚德,绵绵瓜瓞dié,延祚久長。”

众人听了都感慨不语,警幻仙姑拿着情榜当众念了一遍,又貼在墙上。众人都拥了上去看写的什么,只見写的是:

----金陵十二钗正册----

情情--林黛玉

無情--薛宝钗 情尊--賈元春 情敏--賈探春 情憨--史湘云 情隠--妙玉

情懦--賈迎春 情冷--賈惜春 情雄--王熙凤 情縁--賈巧姐儿 情槁--李纨 情孽--秦可卿

发布于 2023-09-10 22: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0000
 楼主| 发表于 2024-4-18 15: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顽石+】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 ... 3912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贾宝玉到底是顽石化身还是神瑛侍者?那甄宝玉又是谁
贾宝玉到底是顽石化身还是神瑛侍者?那甄宝玉又是谁?难道不是这样的吗:甄宝玉神瑛侍者贾宝玉是顽石,所以林黛玉谢错了人。甄士隐又是一个什么角色,我总觉得他的出现很唐突!是个多...展开
 我来答 分享 举报
2个回答#热议# 不吃早饭真的会得胆结石吗?
空洞的风
2010-02-02 · TA获得超过1.8万个赞
关注
  从《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描写看来,神瑛侍者为贾宝玉的前身,他对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曾有灌溉之恩。贾宝玉身上的通灵宝玉是由顽石变化而成的。
  在《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原稿中写道:“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便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空空道人闻知“这一干风流冤家(即神瑛、绛珠等)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机会,就将此蠢物(即石头)夹带于中,使他去经历经历”。
  在程高本中,这边前面被凭空添上几句话,说:“只因当年这个石头,娲皇未用,自己却也落得逍遥自在,各处去游玩。一日,来到警幻仙子处,那仙子知他有些来历,因留他在赤霞宫中,名他为赤霞宫神瑛侍者。(引据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第一回)”
  程高本这样的改动,把石头当成神瑛侍者。可是却发生了许多难以理解的矛盾:前面写石头因为“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这里却说它“落得逍遥自在”;前面写石头遇见僧道后,即被那癞僧袖了而去,原来也是癞僧与跛道一起,“到警幻仙子宫中,将这蠢物交割清楚”的,这里却又说它到“各处去游玩”,并且自己“来到警幻仙子处”,成了“神瑛侍者”……这不能不让我们头疼!
  所以,比较符合作者原意及逻辑的解释是:神瑛侍者浇灌绛珠草使其化为绛珠仙子,而神瑛侍者动了凡心要去凡间,绛珠仙子为报答恩情,就也要求去凡间,用自己的眼泪来报答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情。石头被夹带于中,跟随神瑛、绛珠等经历“花柳繁华”、“温柔富贵”。于是,神瑛侍者化为宝玉,绛珠仙子化为黛玉,那块顽石化成为美玉。所以,在宝玉出生的时候,便含玉(即石头)而生了。
  贾家男丁名字均为一个字。故贾宝玉必也有一名的,宝玉只是他的小名。红学家大多认为,贾宝玉的名字为“贾瑛”
  通灵宝玉,《红楼梦》中屡次提到的一块重要的玉石名称,本是女娲炼就的一块顽石,因无才补天而随神瑛侍者(即后来的贾宝玉)入世,幻化为贾宝玉落胎时口衔的美玉,上有“通灵宝玉”四字,“士隐接了看时,原来是块鲜明美玉,上面字迹分明,镌着通灵宝玉四字。”(见《红楼梦》第一回)也称“通灵玉”。“袭人伸手从他项上摘下那通灵玉来,用自己的手帕包好,塞在褥下。”(见《红楼梦》第八回)
  甄宝玉 红楼梦中与贾宝玉同貌的甄家少爷,与贾宝玉有相似的情形,不一样的结局,似为贾宝玉另一种假设结局的诠释。
  甄士隐是和贾雨村相对照而写的,作者在开卷第一段里就明白表示他撰拟这两个名字的寓意。写甄士隐是为了写一个经历了骨肉分离、家遭火灾、下半世坎坷而终于醒悟出世的人物形象。他可能是作者自身的影子,同时也是提系着全书主题的一个线索。
  作者把《红楼梦》由盛至衰最后败落这一主题,首先从甄士隐的经历这个雏形故事中预演出来,甄士隐的彻悟也预示着小说的主人公——贾宝玉未来相类似的结局。但原书只到八十回为止,续书让甄士隐在结束时出现应当是符合曹雪芹原来意图的,所不同的是甄士隐和贾雨村那一席充满了庸俗的富贵荣华的议论,只能看作是续书者思想的反映,歪曲了甄士隐在书中所起的作用。
  而他的女儿是香菱:
  原籍姑苏,原名甄英莲(真应怜),为甄士隐独女,眉心中有一米粒大小的一点胭脂记。三岁那年元宵,在看社火花灯时被家奴霍启(祸起)看护不当而被骗子拐走,在人贩子手中先是卖给冯渊,后来呆霸王薛蟠打死了冯渊,把香菱强买去做妾,改名香菱。后随薛家进京,一直住在荣府的梨香院。她生得袅娜纤巧,做人行事又温柔安静,夏金桂极为嫉妒她。香菱备受夏金桂的折磨,不仅名字被改为秋菱,还险遭谋害。薛蟠出狱后,把香菱扶了正,后难产而死。曾在大观园中向黛玉学习写诗。(香菱学诗)
35    评论(8) 分享 举报收起
嵇静雅02U
2010-02-02 · TA获得超过2774个赞
关注
贾宝玉是神瑛侍者,补天石是贾宝玉脖子上挂的通灵宝玉。
与贾宝玉同貌的甄宝玉,与贾宝玉有相似的情形,不一样的结局,似为贾宝玉另一种假设结局的诠释。同时也是作者为突出贾宝玉的不俗、出尘。
“甄士隐”取意为“真事隐”。他是提系着全书主题的一个线索,也隐隐预示着整个故事的结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0000
 楼主| 发表于 2024-4-18 15: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解析之史湘云
2022年05月07日 09:01936浏览 · 14喜欢 · 1评论

爱追剧的画渣月中磬
粉丝:437文章:22
关注
一.湘云 判词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晖, 湘江水逝楚云飞。

判词解析:

“富贵又如何?襁褓之间父母违”写湘云生于封建侯门富贵之家。所谓“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指的就是她家。但这又能怎么样?湘云在婴儿时期“襁褓之间”父母便去世了。虽然富贵而无人关心,从小没得过温暖。     第三句“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中“展眼吊斜辉”说的是转眼之间,只有湘云一人独自面对落日感伤了。"湘江水逝楚云飞"点出了"湘云"二字。湘江在湖南,地属古代的楚国,故有楚云之称。湘江流逝,楚云飞散,隐喻史家衰败以及湘云夫妇生活的短暂,用的是楚怀王梦见巫山神女与之欢会的典故。

二.【画】几缕飞云,一湾逝水。

三.【曲】

乐中悲       “憨”

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赏析:此曲唱史湘云。“乐中 悲”即荣华富贵中潜伏着危机,欢乐中潜藏着悲哀。湘云也许不像黛玉那样早夭,但等待她的也绝不是美好的生活。

本文禁止转载或摘编
红楼梦 解析 金陵十二钗 史湘云 判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0000
 楼主| 发表于 2024-4-18 16: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1631年,一个士兵偷吃了地主的一只鸡,结果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播报文章

大王爱视频惠玲
关注
2021-10-05 10:07

看过《水浒传》的朋友都知道,梁山之所以会与祝家庄开战,就是因为时迁偷吃了店家的一只报晓鸡。也正因为这只鸡,晁盖搭上了性命,宋江成了梁山新一任头领。也从此改变了梁山的走向。这一现象,就是著名的“蝴蝶效应”。而在历史上,也真的因为一只鸡,加速了明朝的灭亡。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听爆史君给大家慢慢道来。
孔有德投奔孙元化
明万历四十七年的萨尔浒战役后,后金政权迅速崛起。到崇祯朝时,基本已经控制了东北地区。而山东半岛,就成为了明朝防御后金军渡海南下的前线。当时,有一支军队一直在后金后方捣乱,让皇太极坐卧不安。这支军队的首领,就是毛文龙。毛文龙在抗金方面确实有功,但他的兵却不守纪律,不仅骚扰地方,冒领军饷,而且还不听明政府指挥,让崇祯十分头疼。

崇祯剧照
为了能有人压制毛文龙这个“刺头”,崇祯安排袁崇焕督师辽东。袁崇焕与毛文龙之间,也是矛盾重重。崇祯二年,袁崇焕借“阅兵”为名,渡海来到皮岛,毛文龙前往迎接。但毛文龙在言语之间,对袁崇焕并没有多少尊敬。为了能有效管理东北地区的军队,袁崇焕在未向崇祯请示的情况下,擅自杀死了毛文龙。后来袁崇焕被崇祯处死,这便是他被杀的两大罪名之一。

毛文龙在皮岛地区经营多年,手下很多心腹将领。他死后,很多心腹都离开了皮岛。其中被毛文龙收为养孙的孔有德,就随登莱巡抚孙元化去了登莱。由于毛文龙军队在外界名声不佳,一向以不守规矩著称,所以登莱本地将领对孔有德及其麾下的军队都十分提防和排斥。

明军
失去了毛文龙的庇佑,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孔有德和他的军队心中自然有怨气。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为了兄弟们,孔有德也得将怨气压到心底。只是令他没想到的是,很快这股怨气便失控了……
吴桥兵变
崇祯四年(1631年)八月,皇太极派兵进攻大凌河城,祖大寿受困城内。孙元化派孔有德从海上支援大凌河,但因遭遇飓风,只能归还。途中,兵部令孔有德从陆路进军,孔有德率800骑兵赶赴前线支援。由于事发突然,孔有德部所带粮食并不充足。偏偏登州辽兵与山东人素来不和睦,所以一路上都是闭门罢市,没人愿意接济他们。士兵饿得饥肠辘辘。

当孔有德带人赶到吴桥附近时,又遭遇了风雪天气,大部队只好停下整顿。一个士兵饿得受不了,便从一户人家偷了一只鸡吃。没想到,这可惹了大麻烦。士兵偷吃的这只鸡,正是山东大户王象春家仆所养。王象春并非普通的土财主,当年曾在南京担任过吏部考司郎中,如今是荣归故里。别人怕这群当兵的,他可不怕!
很快,王象春便派儿子去给家仆讨个说法。孔有德当时正处境艰难,也不想得罪王象春这样的人,便对偷鸡吃的士兵实行了贯耳游营之刑。王家的家仆在街上得意地炫耀着。这可激怒了孔有德手下的士兵。“我们把脑袋别裤腰带上保家卫国,如今竟被一个家仆如此欺凌?”愤怒的士兵们一哄而上,将家仆砍成几段。

鸡死了,王象春都不让,更别提人被杀了。王象春的儿子当即便去找孔有德讨说法,要求处死闹事的士兵。军队因此哗变,士兵们一把火烧了王家庄园,王家人四散逃走。手下军队发生了这样的事,孔有德也不知如何是好。在这个时候,李九成说服孔有德发动吴桥兵变,回军登州。
孔有德叛变带来的影响
孔有德本来也不是良善之辈,知道这些士兵才是他的资本,略一思考便同意了。后来在耿仲明的里应外合下,攻破登州城,自称“都元帅”。面对孔有德的叛变,明政府出现两种声音。一派希望招抚孔有德,另一派则要求处死这支叛军,决不能姑息养奸。但因为崇祯犹豫不决,导致孔有德势力不断壮大,毛文龙在皮岛的旧部,也被孔有德重新招揽回麾下。

明政府招抚孔有德不成,只好派各路将领围攻孔有德。孔有德扛不住,便带人投降了后金的皇太极。为了能在后金有足够的话语权,孔有德在投降时还带去了后金急需的舰队、红夷大炮及匠人。皇太极对孔有德的投降十分重视,亲率诸贝勒出盛京十里迎接,并用女真最隆重的“抱见礼”接待他。
也正是因为孔有德带去了这批先进的火器及舰队,才让后金实力猛增,改变了明清之间的军事实力对比,加速了明朝的灭亡。而在清军对明的战争中,孔有德也多有参与,并立下了“汗马功劳”。谁能想到,一只鸡,竟然成了加速明朝灭亡的元凶?这也正是“蝴蝶效应”的具体表现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0000
 楼主| 发表于 2024-4-18 16:56:38 | 显示全部楼层
爱新觉罗·皇太极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清太宗文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Huang·Taiji,1592年11月28日申时-1643年9月21日亥时),满族,又译黄台吉、洪太主、红歹是, 乾隆年间改用现译,沿用至今。他是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公元1636年,皇太极被漠南蒙古部落奉为“博格达·彻辰汗”,又称天聪汗,同年改女真族名为满洲,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

皇太极前后在位17年。在位期间,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朝作战,为下阶段清王朝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庙号太宗,谥号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

人物关系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父亲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顺治儿子 顺治爱新觉罗·豪格儿子 爱新觉罗·豪格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爱新觉罗·皇太极

别称
洪太极、黄台吉、洪太主、红歹是

所处时代
清朝

出生地
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县西老城)

出生日期
1592年11月28日申时

逝世日期
1643年9月21日亥时


主要成就
创立八旗新满文改族名建立大清

庙号
太宗

在位
17年

年号
天聪,崇德

陵寝
盛京昭陵

目录
1人物生平
2主要成就
3历史评价
4亲属成员
5为政举措
6相关争议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折叠早年经历
爱新觉罗·皇太极
爱新觉罗·皇太极
​皇太极出生于1592年11月28日(明万历二十年十月二十五日)申时,努尔哈赤第八子,母为赫纳拉氏,名孟古哲哲,是叶赫贝勒布斋和纳林布禄的妹妹[1]。

1603年(明万历三十一年)秋季,孟古哲哲生病,想要见她娘家母亲一面,努尔哈赤派人去通知这事情,纳林布禄没有同意,同年九月孟古哲哲因病去世,皇太极时年12岁。孟古生前的时候,做大福晋时间较短,皇太极当了大汗后,尊奉孟古哲哲为孝慈高皇后[2]。

皇太极自少年起常随父兄狩猎和征战,骑射娴熟。1612年(万历四十年),从父出征海西女真乌拉部,克六城[3]。

1616年(后金天命元年),努尔哈赤建立“大金”国(史称后金),称大汗,任命次子代善为大贝勒、侄子阿敏为二贝勒、五子莽古尔泰为三贝勒、四贝勒皇太极为四大贝勒[4]。

1618年(天命三年),随父攻明,献计袭取抚顺(今属辽宁)。次年,在萨尔浒之战中,与诸贝勒率兵大破明军西路杜松部、北路马林部,与代善破东路刘綎部。不久随父攻取明开原、铁岭,灭叶赫部。

1625年(天命十年),与兄阿巴泰率精骑5000驰援科尔沁,迫使察哈尔蒙古首领林丹汗远遁。

1626年(天命十一年)农历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因病去逝。大妃乌拉那拉氏和两个庶妃殉葬。代善与其子岳托及萨哈廉,拥皇太极嗣汗位。代善的长子贝勒岳托和三子贝勒萨哈廉,对诸贝勒大臣说出了拥戴皇太极的原因:“才德冠世,当速继大位”。由于身为长兄的代善的鼎力支持,所以众贝勒乃合词请上嗣位”,皇太极“辞再三,久之乃许”,被拥举为大汗。农历九月一日,皇太极在大政殿即汗位,焚香告天,宣布次年为天聪元年。

折叠登基为帝
皇太极
皇太极
皇太极继位后,皇太极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促进了后金政权的封建化进程。他派人丈量土地,将“各处余地”归公,发给民户耕种,不许旗主、贵族再立庄田。又把原来每13名壮丁编为一庄改为每8名壮丁编为一庄,“其余汉人,分屯别居,编为民户。”并下令编审壮丁,解放部分奴婢为编民。这些措施,使满族贵族的特权受到一定制约,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他极力学习汉族文化,命儒臣翻译汉字书籍。

1632年(天聪六年)农历正月,废除“与三大贝勒,俱南面坐”,共理朝政的旧制,改为自己“南面独坐”,突出汗位独尊地位。继而寻机削除异已,铲除了威胁汗位的三大贝勒势力,使汗权得到巩固。仿明制,设内三院,六部,“停王贝勒领部院事”,独主政务。又设都察院和理藩院,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备的国家机构。集中了汗权,加强了专制统治。

为了扩大兵源,创立了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命人在老满文的基础上增加圈点,将老满文改造成新满文。为了联络蒙古和西藏,大力扶植和宣扬喇嘛教。

他决意承袭父志,入主中原取代明朝统治。在即位后“邦家未固”时,一方面对明廷采取议和策略,同时又屡次入关,掳掠汉地大批人畜、财物。

为解除后顾之忧,两次出兵朝鲜,统一蒙古和黑龙江流域。在巩固了内部统治,并基本上消除了来自朝鲜和内蒙的威胁后,于1636年(天聪十年)农历五月,称帝,定国号“大清”,改元崇德,改族名女真为满洲。其后将主要兵力用于对明战争。

1640年(崇德五年)七月,带病急援松锦之战,指挥清军取得松锦大捷,生擒洪承畴,歼灭明军五万余人。在降服松山、锦州后,清军占领了除宁远外的明朝关外全部城镇。

1642年(崇德七年),再次遣军入关,连破远至山东的八十余城。

折叠人物逝世
1643年(崇德八年)农历八月初九日,猝死于盛京后宫,年52岁。沈阳昭陵卒谥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文皇帝,后累加谥为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庙号太宗。葬沈阳昭陵(北陵)。

折叠编辑本段主要成就
折叠继位之初,加强集权
皇太极
皇太极
皇太极继位之初,后金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由于多次对外掠夺,处境孤立,受到明朝、蒙古、朝鲜的包围。内部由于贵族分权势力的矛盾,冲突日益严重。他虽继承了汗位,但实际上是同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三大贝勒“按月分值”政务。权力分散,事事掣肘,徒有“一汗虚名”。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推进封建化的改革,皇太极采取各个击破的手段,打击、削弱分权势力,提高汗权。

天聪四年,皇太极以阿敏弃守滦州、永平(今河北卢龙)、迁安、遵化四城的罪名,将其终身幽禁。五年,莽古尔泰同皇太极发生口角时,竟拔刀相向。皇太极借机以“御前露刃”之罪,革去莽古尔泰大贝勒衔。至此,四大贝勒,仅剩他和代善两人。六年,皇太极终于废除了与三大贝勒俱南面坐、共理政务的旧制,改成自己南面独坐,取得了汗的独尊地位。另外,皇太极仿照明制,逐步建立国家统治机构,以取代八旗制度所行使的国家权力。三年,建立了由满汉文人组成的“文馆”,职掌“翻译汉字书籍”,“记注本朝政事”,为皇太极推行汉化运筹帷幄。五年,设立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掌国家行政事务。十年,又将“文馆”扩充为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统称“内三院”,负责撰拟诏令、编纂史书、掌管和起草对外文书与敕谕、讲经注史、颁布制度等。稍后,又建立了都察院,改蒙古衙门为理藩院。皇太极通过这套政权机构,把权力集中到自己的手中。

折叠发展经济,国内改革
在经济上,由于努尔哈赤晚年在辽东实行“抗拒者被戮,俘取者为奴”的奴隶制政策,汉人纷纷逃亡和暴动,生产凋敝,后金社会动荡不安。为了缓和社会矛盾,皇太极执政伊始,便提出“治国之要,莫先安民”的方针,把原先努尔哈赤所推行的汉人每十三壮丁编为一庄,按满官品级分给为奴的政策改为每备御止给壮丁八人、牛二头、以备使令,其余汉人分屯别居,用汉官管理,使大量汉族奴隶取得了”“民户”地位,成为后金政权下的个体农民。天聪五年,皇太极颁布《离主条例》,其中规定“凡奴隶主犯有私行拓猎、擅杀人命、隐匿战利品、奸污属下妇女、冒功滥荐、压制申诉等罪,许奴仆告发,准其离主”。这一条例,限制了满洲贵族的某些特权,有利于奴仆争取改变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为了促进农业生产,皇太极注意体恤民力,凡有妨农务的工程,一律不复兴筑,使百姓能“专勤南亩,以重本务”。经过几年的努力,农业有了较大发展,粮食基本上能够自给,社会矛盾得到缓和。

折叠屡败朝鲜,四面结盟
爱新觉罗·皇太极
爱新觉罗·皇太极
皇太极在国内大力实行改革时,并没有放弃努尔哈赤对外进行侵略扩张的政策。他认为要战胜明朝,首先要征服蒙古和朝鲜,这既可以解除后顾之懮,又可以利用他们的力量,共同对付明朝。天聪元年一月,皇太极不宣而战,命阿敏、济尔哈朗、阿济格等人,率三万大军入侵朝鲜,迫使朝鲜签订《江都和约》。1636年,皇太极又以朝鲜“屡败盟誓”,“助明害我”为由,亲率十万大军入侵朝鲜,包围南汉山城。国王李被迫投降,称臣纳贡,允诺与明朝断绝往来,并将王子送沈阳为人质。对蒙古,皇太极采取“慑之以兵,怀之以德”的政策。首先争取与察哈尔林丹汗不和的科尔沁、喀喇沁等部的归附。天聪二年,达成共同征讨林丹汗的协议。经过几次征战,林丹汗势力大衰。八年,林丹汗在青海大草滩出痘病死。九年初,皇太极命多尔衮等率一万人渡黄河西进,至托里图,俘获了林丹汗子额哲及其部众一千余户,统一了漠南蒙古。为了笼络蒙古封建上层分子,皇太极用联姻、赏赐、封王封爵、定外藩功臣袭职例、崇奉喇嘛教、与西藏僧俗头领建立联系等手段,取得了蒙古诸部的支持和效忠。

折叠统一漠南
爱新觉罗·皇太极
爱新觉罗·皇太极
为了弥补女真,满洲人数太少的根本弱点,清除北方、东北方向来的威胁,斩断明朝右臂,皇太极加紧进行统一漠南蒙古各部的征抚工作。一方面屡派使者,招诱巴林等部归附,另一方面,集中兵力对付察哈尔部林丹汗。

天聪六年(明崇祯五年,1632)四月初一,皇太极率军离沈阳,西征林丹汗,适值辽河水涨,人马浮水而过,两昼夜始渡完。沿途蒙古各部贝勒纷纷遵奉率兵从征谕旨前来相会,到十二比来会者有喀喇沁、土默特、喀喇车里克、伊苏忒、扎鲁特、敖汉、奈曼、阿禄、巴林、科尔沁等部及北边蒙古诸部奥巴等数十位贝勒,均献酒献马,汗设大宴相待。

四月十六日,金汗召集各贝勒,嘉奖踊跃遵命之贝勒,训斥怠缓之人。皇太极谕:“朕以察哈尔不道,整旅往征,先期谕令尔等率本部兵来会。今尔等所领之兵,多寡不齐,迟速亦异,惟科尔沁部土谢图额驸奥巴率来军士甚多,又不惜所蓄马匹,散给部众,疾驰来会”,“足见立心诚意,忧乐相同,朕甚嘉之”。至于舅舅吴克善的行动,则使“朕心不甚欢乐”。扎鲁特部诸贝勒,“尚属实心效力”,敖汉、奈曼诸贝勒,亦“较优,然也未为尽善”。巴林诸贝勒似尚畏惧察哈尔,且“吝惜马匹,怠缓不前”,阿禄诸贝勒“深受林丹汗之欺凌,乃此次并不思仗朕之力以复仇,而不多发兵马”,“仅以一旅之师勉强应命”,“应俟班师日议罪”。各贝勒皆叩首受命。这次训谕,对激励和鞭策蒙古踊跃从征,起了很大作用。

皇太极下令,日夜兼程,直取林丹汗住地,一举荡平察哈尔。四月二十二日,大军过兴安岭,行军已达一千三百多里(从沈阳算起)。但是,连一个察哈尔人也未看到,原来镶黄旗固山额真达尔哈家的两名旧蒙古人,于十八日夜间潜盗良马六匹,飞奔察哈尔,通知金兵大举来攻。“林丹汗闻之大惧,遍谕部众,弃本土而奔,遣入赴归化城(今年蒙呼和浩特),驱富民及牲畜尽渡黄河。察哈尔国人仓卒逃遁,一切辎重,皆委之而去。”皇太极知悉此情,谕领兵诸贝勒大臣:“察哈尔知我整旅而来,必不敢交锋,追愈急,则彼遁愈远,我军马疲粮竭,不如且赴归化城暂住”。于是大军向归化城前进。五月二十三日,至木鲁哈喇克沁,分兵两翼,左翼以贝勒阿济格为帅,率科尔沁土谢图额驸奥巴及巴林、扎鲁特、喀喇沁、土默特、阿禄等部兵一万,往掠大同、宣府边外一带察哈尔部民;右翼命济尔哈朗、岳托、德格类、萨哈廉、多尔衮、多铎、豪格等贝勒领兵二万,往掠归化城黄河一带部民;汗与大贝勒代善、贝勒莽古尔泰统大军继进。二十七日获悉,林丹汗闻金兵入境,惊慌失措,“尽携部民、牲畜、财物,渡黄河以遁,所遗止穷民耳”。这一天,大军行驰七百里,西至黄河木纳汉山,东至宣府,自归化城南及明国边境,“所在居民逃匿者,悉俘之,归附者,编为户口”。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评价
《清史稿》评价皇太极:上仪表奇伟,聪睿绝伦,颜如渥丹,严寒不栗。长益神勇,善骑射,性耽典籍,谘览弗倦,仁孝宽惠,廓然有大度。太宗允文允武,内修政事,外勤讨伐,用兵如神,所向有功。虽大勋未集,而世祖即位期年,中外即归于统一,盖帝之诒谋远矣。明政不纲,盗贼凭陵,帝固知明之可取,然不欲亟战以剿民命,七致书于明之将帅,屈意请和。明人不量强弱,自亡其国,无足论者。然帝交邻之道,实与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无以异。呜呼,圣矣哉!

蔡东藩作品提及皇太极:满洲太宗确系能手,观其声东击西,征服朝鲜,其兵谋不亚乃父。

法国学者格奥赛(RenéGrousset)评价皇太极:皇太极是蛮人中的一个天才,他把本族人民的军事才能,和对文明生活的天生理解相结合起来。

金庸在《袁崇焕评传》提及皇太极:皇太极的智谋武略,实是中国历代帝皇中不可多见的人物,本身的才干见识,不在刘邦、刘秀、李世民、朱元璋之下。中国历史家大概因他是满清皇帝,由于种族偏见,向来没 有给他以应得的极高评价。其实以他的知人善任、豁达大度、高瞻远瞩、明断果决,自唐太宗以后,中国历朝帝皇没有几个能及得上。皇太极的军事天才虽不及父亲,政治才能却犹有过之。

阎崇年作品描述皇太极:爱新觉罗·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第八子,在八大贝勒中排名第四,又被称为四贝勒。皇太极12岁丧母,20岁带兵打仗,35岁登极,在位17年,52岁去世,是清朝继努尔哈赤之后又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阎崇年先生在《正说清朝十二帝》中评价道:皇太极的一生就是四面开拓的一生,用“鹰扬天下”来形容是恰如其分的。其谋略包括精心谋划,继承汗位;一后四妃,笼络蒙古;松锦用兵,精于谋略;设反间计,除袁崇焕等,皇太极心计之深、谋略之高、手段之辣,令人叹为观止。

折叠编辑本段亲属成员
折叠后妃
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哲哲(所有博尔济吉特氏都是蒙古科尔沁部人)。正宫皇后。生三女,下嫁额哲、奇塔特、巴雅思祜朗。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永福宫庄妃。生一子,顺治帝。三女,三女分别下嫁弼尔塔哈尔、色布腾、铿吉尔格。

敏惠恭和元妃,博尔济吉特·哈日珠拉。关睢宫宸妃。生一子,二岁而殇。

懿靖大贵妃,博尔济吉特·娜木钟。麟趾宫贵妃。生一子,博穆博果尔。一女,下嫁噶尔玛索诺木。

康惠淑妃,博尔济吉特·巴特玛璪。衍庆宫淑妃。改嫁给皇太极

元妃(1593―1612),钮祜禄氏。弘毅公额亦都的女儿,皇太极元配夫人,首任大福晋。生一子,洛博会,幼殇。明万历四十年卒,年二十。

继妃,乌拉纳喇氏。生二子,豪格、洛格。一女,下嫁旺第。

侧妃,叶赫那拉氏。生一子,硕塞。

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戴青贝勒女。生两女,一女固伦公主下嫁誇扎,一女下嫁哈尚。天聪九年十月初七日,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被皇太极给了叶赫部的南褚[10]。

庶妃,纳喇氏。生一子,高塞。二女,下嫁辉塞、拉哈。

庶妃,奇垒氏。察哈尔部人。生一女,第十四女建宁公主,下嫁吴应熊。

庶妃,颜扎氏。生一子,叶布舒。

庶妃,伊尔根觉罗氏。生一子,常舒。

庶妃,生一子,韬塞。

庶妃,生一女,下嫁班第。

折叠子女
皇太极生有11子14女。



豪格,长子,肃武亲王。

洛格,次子,活至十一岁死亡。

洛博会,三子,活至七岁死亡。

叶布舒,四子,辅国公。

硕塞,五子,承泽裕亲王。

高塞,六子,镇国悫厚公。

常舒,七子,辅国公品级。

八子,早殇。(1637年8月27日—1638年3月13日),崇德二年七月初八日生,生母为敏惠恭和元妃博尔济吉特氏(蒙古族人)。崇德三年正月廿八日殇,年二岁,未封,未命名。他们母子最受清太宗皇太极宠爱。

福临,九子,清世祖,顺治帝。

韬塞,十子,辅国公。

博穆博果尔,十一子,襄昭亲王。



长女:敖汉固伦公主,母继妃乌喇那拉氏,嫁蒙古敖汉部郡王班第。

次女:固伦温庄长公主,名马喀塔,母孝端文皇后,先嫁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之子额哲,再嫁额哲弟阿布奈。

三女:固伦靖端长公主,母孝端文皇后,嫁蒙古科尔沁部奇塔特。

四女:固伦雍穆长公主,名雅图,母孝庄文皇后,嫁蒙古科尔沁部弼尔塔哈尔。

五女:固伦淑慧长公主,名阿图,母孝庄文皇后,先嫁正黄满洲旗人索尔哈,再嫁蒙古巴林部色布腾。

六女:固伦公主,母侧妃博尔济吉特氏,嫁满洲旗旗人夸札。

七女:固伦淑哲长公主,母孝庄文皇后,嫁镶黄满洲旗旗人喇玛思。

八女:固伦永安长公主,母孝端文皇后,嫁蒙古科尔沁部巴雅斯护朗。

九女:母侧妃博尔济吉特氏,嫁博尔济吉特氏哈尚。

十女:县君,母庶妃纳喇氏,嫁满洲旗人瓜尔佳氏辉塞。

十一女:固伦端顺长公主,母懿靖大贵妃,嫁博尔济吉特氏噶尔玛索诺木。

十二女:乡君品级,母不明,嫁博尔济吉特氏班第。

十三女:母庶妃纳喇氏,嫁满洲旗人瓜尔佳氏哈拉。

十四女:和硕建宁长公主,母庶妃察哈尔奇垒氏,嫁吴三桂之子吴应熊。

折叠编辑本段为政举措
折叠对本族
改女真族名为满洲族。

折叠对汉民
他提出“治国之要,莫先安民”,强调满洲、蒙古、汉人之间的关系“譬诸五味,调剂贵得其宜”。他决定:汉人壮丁,分屯别居;汉族降人,编为民户;善待逃人,放宽惩治——“民皆大悦,逃者皆止”。

折叠对汉官
汉官原从属满洲大臣,自己的马不能骑,自己的牲畜不能用,自己的田不能耕;官员病故,妻子要给贝勒家为奴。皇太极优礼汉官,以此作为笼络汉族上层人物的一项重要政策。对归降的汉官给予田地,分配马匹,进行赏赐,委任官职。皇太极重用汉官,范文程是一个例子。“太宗即位,召直左右”,参与军政大计。每逢议事,总问:“范章京知道吗?”遇有奏事不当之处,总是说:“为什么不和范章京商量呢?”大家说:“范章京也这么说。”太宗就认可。有一次范文程在皇宫里进食,看着满桌佳肴美味,想起老父亲,停箸不食。太宗明白他的心思,立即派人把这桌酒席快马送到范文程家里。后来,范文程做到内秘院大学士,这是清朝汉人任相之始。

折叠对汉儒
“士为秀民,士心得,则民心得矣”,谁占有更多的优秀人才,并发挥其才能智慧,谁就能战胜对手。大明有人才却不能用,大顺没有鸿儒俊彦,牛金星不过是个举人,而决定大清能否在这场龙虎斗中取胜的关键也在于能否大量地占有人才。努尔哈赤对明朝生员屠杀过多,对所谓通明者“尽行处死”,其中“隐匿得免者”约有300人,都沦为八旗包衣下的奴仆。皇太极下令对这些为奴的生员进行考试,各家主人,不得阻挠。这是后金科举考《清太宗圣训》试的开端,结果得中者共200人。他们从原来为奴的身份,尽被“拔出”,获得自由,得到奖赏。后又举行汉人生员考试,取中228人,从中录取举人,加以重用。这项举措,反响强烈,“仁声远播”。

族名满洲,建号大清。皇太极做了两件大事,影响千古,史册永存。一件是改族名女真为满洲。天聪九年(1635年)十月十三日,天聪汗皇太极发布改族名为满洲的命令,从此,满洲族(简称满族)的名称正式出现在中华和世界的史册上;另一件是改国号大金为大清。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十一日,皇太极在沈阳皇宫大政殿举行即皇帝位的典礼,改国号“大金”为“大清”,改年号“天聪”为“崇德”。因为皇太极有两个年号:一个是天聪,另一个是崇德,所以清朝出现十二帝十三朝的现象。皇太极为什么改国号为“大清”呢?有一个传说:努尔哈赤早年逃难时骑着一匹大青马,慌急赶路,马被累死。努尔哈赤难过地说:“大青啊,大青,将来我得了天下,国号就叫大清!”当然这是一个传说故事,不必深究。皇太极改国号、称皇帝意在表明:自己不仅是满洲的大汗,而且是蒙古人、汉人以及所有人的大汗,是大清国臣民的皇帝。

“南面独坐”,完善体制。随着后金的发展,皇太极改革并完善政权机构。一是,除掉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又挟制大贝勒代善,废除大汗同三大贝勒并坐制,改为皇太极“南面独坐”,强化君主极权;二是,巩固和完善八旗制度,逐步设立八旗汉军,以管理汉军及其眷属的军、政、民等事宜,并扩编八旗蒙古,加强对蒙古的统辖;三是,创设蒙古衙门(崇德三年改称理藩院),以专门处理民族事务;四是,仿效明制,设立内三院、六部、都察院,形成内三院、六部、都察院和理藩院所谓“三院六部二衙门”的政府架构,基本完善了政府组织的体制和架构。

折叠编辑本段相关争议
折叠继位之迷
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二十一日,努尔哈赤毒疽发作而死,皇太极继承汗位。关于皇太极是如何继位的问题,有不同的说法。

据朝鲜史籍《鲁庵文集》记载:“老汗(努尔哈赤)临死曰:洪佗始(皇太极)能成吾志。终无所命而死。”因而皇太极得汗位,是符合努尔哈赤临终之命的。

长期以来,一些明清史专家认为,皇太极汗位是从其幼弟多尔衮手中篡夺来的。清人蒋良骐的《东华录》顺治八年(1651)二月己亥诏内载,多尔衮声称“太宗文皇帝(皇太极)之位原系夺立”,暗示皇太极篡夺汗位。据说,努尔哈赤生前已立多尔衮为嗣子,而皇太极用阴谋狡诈的手段从其幼弟手中夺取了汗位,为去除篡位障碍,还逼迫多尔衮生母大妃纳喇氏死殉。此说受到一些人怀疑,因为努尔哈赤痛恨多尔衮生母不忠,去世前特命她死殉。当时多尔衮才十五岁,既无功业,亦无威望,故不可能立多尔衮为嗣。皇太极即位后,对多尔衮“特加爱重”,大力培养提拔,多尔衮对皇太极的恩育万分感念,尽心尽力辅佐皇太极,勋劳卓著,成为皇太极最得力的助手。总之,皇太极与多尔衮兄弟感情较好,无法想像皇太极对多尔衮干下篡位、杀母的勾当。

有的则认为,皇太极的汗位是通过激烈争斗,力克竞争对手而得到的。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与诸贝勒争夺汗位的斗争白热化,最后皇太极击败对手自立为汗。其间,皇太极与代善的争斗尤为激烈,代善有勋绩,有声望,也有势力,长期以来一直是汗位的有力竞争者,皇太极抓住一切机会打击代善,如利用代善与大妃纳喇氏的暧昧关系,推波助澜,借助舆论,促使努尔哈赤罢黜大妃,代善威望遭受损害。努尔哈赤死后,又逼大妃死殉,削弱代善的势力,最后压服代善,夺取汗位。

还有学者认为,皇太极汗位并非夺立,而是由诸贝勒推举产生。太祖努尔哈赤生前未立嗣子,而是确立了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制度,为汗者须请贝勒推举产生。当时诸贝勒中,数皇太极实力最强,努尔哈赤死去当天,代善长子劝代善说:“四大贝勒(皇太极)才德冠世,深契先帝圣心,众皆悦服,当速继大位。”代善表示同意。次日,在诸贝勒大臣聚于朝时,代善提议举皇太极为汗,请贝勒“皆喜曰善。议遂定,乃合词请上即位”。《鲁庵文集》所记更富戏剧性:代善表示,按努尔哈赤遗愿,当立皇太极为汗。皇太极推辞,主张代善当立,并“相让走避”。国不可一日无一君,大臣们一会儿去请代善,一会儿去拉皇太极,“号呼奔走于两间者再三,凡三日”,最后还是代善使人“群拥”皇太极即位。这里不见刀光剑影、不择手段的权力争斗,代之以和平友好的互相谦让。这与贯串清朝特别是其前期血腥的最高权力之争,形成强烈反差,令人难以置信。其中虽有言过其实之处,但按当时情况,民主推举皇太极为汗,还是有可能的。因为,当时人们相当崇尚武功,而皇太极的武功远远超过才十几岁的多尔表,与代善比也不相上下;此外,在政治识见、军事才能和个人威望上,皇太极都高出请贝勒一筹,由于君主专制制度尚未发展完善,遇大事须协商办理,因而推举才能卓著的皇太极即位,是不足为怪的。

折叠传国玉玺
据野史记载,天聪九年九月初六,察哈尔林丹汗之子额尔克孔果尔率众归附皇太极,并献上历代传国玉玺。为此,皇太极特率众贝勒迎至盛京城外南冈,设香案拜天受之。这块传国玉玺出自汉代,后数传至元代,至元顺帝被明洪武帝所败,弃都城,曾携玉玺逃至沙漠,后死于应昌府,玉玺遂遗失。据传说二百年后,有牧羊人在一处山冈下放羊,见一头山羊三日不啮草,而不断用蹄子刨一个地方,牧羊人很奇怪,就在那块地方挖起来,发现了汉代的这块传国玉玺。后被元后裔博硕克图汗所宝藏,察哈尔林丹汗打败了博硕克图汗,传国玉玺再易其主。这块传国玉玺以璠玙为质,雕交龙纽,上有汉篆“制诰之宝”四字,并非是卞和得于荆山下的和氏璧。史上赫赫有名的和氏璧,由楚文王得到后,流传于战国时期的赵国,秦昭王曾允以15城换取此无价之宝,赵国使臣蔺相如凭借大智大勇,终于使之完璧归赵。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命良工将和氏璧琢为玉玺,秦相李斯书大篆“受命于天,即寿永昌”由玉工孙寿雕刻于玺上,其形如鱼龙凤鸟。西汉末年王莽篡位,逼窦太后交出传国玉玺,窦太后怒骂而用玉玺掷之,使和氏璧一角残破,遂用金镶之,由此便有金镶玉一说。东汉末年,群雄争霸,孙坚 袁术 曹操先后曾拥有此传国玉玺,后归为西晋,再流传于北方十六国至隋唐,公元936年后唐废帝李从珂带玉玺登玄武楼自焚,传国玉玺至此失踪,其后世典籍再无记载。

折叠去世原因
关于皇太极之死,历史上有很多争议。有关清代官书上记载“无疾而终”: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农历八月九日,已勤于政务一天的清太宗晚上亥时(21点至23点),在清宁宫南炕突然死亡。但据史料记载,崇德五年,皇太极“圣躬违和”,崇德五年农历七月到鞍山温泉疗养。崇德六年松山大战前夕,前线告急,皇太极原定于崇德六年农历八月十一日亲征,却因鼻衄推迟三天。崇德七年,因“圣躬违和”,在大清门外大赦人犯;崇德八年又“圣躬违和”,不但正月初一免了庆贺礼,而且再次大赦,并向各寺庙祷告,施白金。皇太极一生勤于政事,事必躬亲,导致积劳成疾,加之宸妃之死,悲痛不已,使潜伏的重病一朝突发,瞬间猝死,遂引起诸多猜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90000
 楼主| 发表于 2024-4-18 17: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破惊石系列之六=====甄士为谁隐?【地陷东南+】
https://7236taiji.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120&fromuid=1
(出处: 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红楼梦》开篇明义的终极大密码 (2016-10-21 15:32:12)
标签: 崇祯 红楼梦 历史 明朝 人文分类: 红楼梦

《红楼梦》正文一开篇头一句就写道:“当日地陷东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五行学中,“春”生为“木”,方向“东”;“夏”长为“火”,方向“南”;“秋”收为“金”,方向“西”;“冬”藏为“水”,方向“北”; “土”,“中央”。

”东”对应“木”,《说文解字》曰:“朱,赤心木,松柏属。从木,一在其中。” “朱本木名。引伸假借爲純赤之字。從木。一在其中。赤心不可像。故以一識之。”朱姓认为自己是赤心木的后裔,所以古时朱姓以赤心木作为图腾崇拜。原来,“东”暗指木本质的“朱”。



南”对应“火”,朱明的属性是火。因为“明”即“光明”,而国姓“朱”则是“红色”,光和红组合到一起便是“火”。“南”暗指火属性的“朱明”

原来,“地陷东南”乃是暗喻五行对应的“木”本质“火”属性的朱明遭逢亡国大难!

朱慈炤在前几回里不断强调“末世“,如“贾雨村生于末世”,“生于末世运偏消”,“凡鸟偏从末世来”,如第二回里冷子兴叹道:“老先生休如此说。如今的这宁、荣两门,也都萧疏了,不比先时的光景。” 【甲侧:记清此句。可知书中之荣府已是末世了。】雨村道:“当日宁荣两宅的人口也极多,如何就萧疏了?” 【甲侧:作者之意原只写末世,此已是贾府之末世了。】那么《红楼梦》中所写的荣国府末世贾府末世到底写的是哪一朝的末世呢?

   且看贾雨村接着冷子兴的话说道“若大仁者,则应运而生,运生世治。尧,舜,禹,汤,文,武,周,召,孔,孟,董,韩,周,程,张,,皆应运而生者。”  请注意“”为大仁者,而且居于大仁者之末,再结合第五十三回贾府祭祖里交代的慧娘只仿“唐、宋、元、明各名家”,至“”止,不仿“清”的暗示,《红楼梦》所写的荣国府的“末世”,就是大仁者朱明之末世,红楼朱明之末世。

    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是全书总纲,一本红楼梦的大浓缩。警幻仙姑一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歌,警幻仙姑唱的头一个字是什么?仔细听:“春梦随雲散,【甲夹:开口拿“”字,最紧要!】飞花(华)逐水流。【甲夹:二句比也。】”

   脂批说警幻仙姑唱的头一个字“春梦随雲散”的“”字最是紧要,春”,甲骨文http://www.vividict.com/UserFiles/Image/==AA--tianti==/--AA1--ri(zu)--new/23chun/11jia03.gif(“屯”,像一颗种子,上部萌芽,下部生根),暗喻赤心木朱明政权扎根生长。



《石头记》后改名做《红楼梦》,脂批明点开口拿“”字,最紧要!】乃是提示“春”字就是本书的开头字,书的开头字是什么?就是书名!原来警幻仙姑唱的其实就是“红楼梦随云散”,仙姑明点出来《石头记》里的“”其实就是借指“朱明”的“红楼”!

《红楼梦》中“”通“”,指中华。

”字从“”即属“”性,“”和“”都是喻指三点水旁的满清。

  警幻仙姑唱的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就是《红楼梦》的创作主旨:朱明“”被满清“”取代,朱明成了昨日梦!可怜中华子民被满清“水”屠戮,生灵涂炭!

      

原来,《红楼梦》乃是一曲痛悼朱明覆亡、中华涂炭的国殇悲歌!

首度破解,持续更新,敬请关注博客文章,更多揭秘都在《红楼隐史》。


分享:


2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952)┊ [url=]收藏[/url](1) ┊ [url=]喜欢[/url][url=][/url]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红楼梦判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的真意!
后一篇:红楼梦《护官符》里四大家族的惊世大秘密


红楼梦第一回 当日地陷东南是什么意思
蓝颜Moo浏览631次小说图书分享举报
1个回答
qwlopy1995
推荐于 2017.09.06
满意答案
     问的好!

  “地隐东南阴阳颠倒图”在《红楼梦》章回结构中占据十分重要的统领作用,是构筑章回结构图的关键。弄清“地隐东南阴阳颠倒图”的前因后果,就能弄清《红楼梦》章回结构系列图的来龙去脉,这对正确解读《红楼梦》究竟是怎样一部书,意义重大。
  形成“地陷东南阴阳颠倒图”的原因,出自《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英莲出场前的一句话,这句话是:“当日地陷东南”。什么是“当日地陷东南”?“地陷东南”又是什么意思?《红楼梦》用“当日地陷东南”这句石破天惊的密码暗语,将“《红楼梦》章回结构系列图”的构成原因一语道破,让我们知道并掌握了其中的奥秘。原来,洛书数的排列天然自成,被《红楼梦》作者借用到章回结构派上用场,作者一方面想哄瞒世人,又忍不住用一句“当日地陷东南”泄漏了本不该泄漏的“秘密”。假定《红楼梦》通篇不用“当日地陷东南”这句话,也许我们就无缘打开红楼这个“闷葫芦”了,正因为这句“当日地陷东南”,才使我们有幸打开红楼这个“闷葫芦”。
  因为“地陷东南”的提醒,让我们悟出了阴阳必然颠倒的缘故。因为“洛书”歌诀中一至九数分别代表的方位、阴阳、五行等内容是亘古不变的,但二百多年前的《红楼梦》作者活学活用,将亘古不变的“洛书”数进行大胆创新,有效应用到《红楼梦》章回结构之中,为世人建造了一座迷而又迷的红楼章回八卦迷宫。
  为什么要“地陷东南”?“地陷东南”针对的是“洛书”数,“洛书”数的数序是错位排列,只有将“洛书”数重新进行排列组合,才能使1至8数按逆旋顺序排列,才能符合《红楼梦》章回结构的需要,形成大对称格局。
  “地陷东南阴阳颠倒图”的形成,其目的就是为“《红楼梦》章回结构系列图”奠定基础,通过数字颠倒处理后,除保留8、1之数稳定不变的特征外,其他2至7数都产生了位移变化,经过处理后的1至8数排列井然有序,自然分布在八方,对应八卦八方,使“《红楼梦》章回结构系列图”既符合中国古代术数体系数理组合规则,又保持了“洛书”外圆内方的特征,并且在具体使用“洛书”数的时候,仍然采用“洛书”歌诀的数字寓意,中国术数数中藏数的变化法则,生肖方位等灵活用于《红楼梦》章回结构的排列之中。
  通过“洛书”数“地陷东南”数序处理后,便得到“地陷东南阴阳颠倒图”,数序排列一为正北,二为西北,三为正西,四为西南,五为正南,六为东南,七为正东,八为东北。运行方向为逆时针旋转,符合逆旋太极图的运动轨迹。在章回结构数序排列运行规则中,一至八数为逆时针旋转,运动轨迹符合“河图”及逆旋阴太极图的运行规律,而九至一百二十数为顺时针旋转,运动轨迹符合“洛书”及顺旋阳太极图的运行规律。
  至此,《红楼梦》一百二十回形成一逆一顺的存在状态,一逆一顺就是一阴一阳,古人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道生万物”,“道”说的就是阴阳顺逆问题。《红楼梦》根据阴阳原理,根据太极图阴阳互抱,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顺逆法则,终于设计出了《红楼梦》“章回结构系列图”,使《红楼梦》章回结构具有了阴阳章回之分,使《红楼梦》近百万的文字安排,依附在《红楼梦》“章回结构系列图”的框架上。
05分享举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5-21 21:50 , Processed in 0.62013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