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格局研究新天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dmin

天破惊石系列之三=====红楼为谁梦?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845
 楼主| 发表于 2024-4-22 19: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读红楼梦,三个阶段 + 红楼梦须看反面,照看正面是贾瑞!+ 书中美女:都是骷髅,历史人物!
长安昭阳王
长安昭阳王
雨打芙蓉泪不干。明月无端,已过红楼十二间。
21 人赞同了该文章
1. 读红楼梦,三个阶段
我读红楼梦三十年来,经历了三个阶段:起初只读正文,不愿做任何索隐求证,觉得那些说黛玉指谁宝钗又指谁的人都脑子不正常,读书嘛就好好读原文,品鉴传统文学的经典之美。但读熟了以后,就发现很多问题甚至错误,而且越读越多,从正面文字和情节没法得到解答。然后就随大流,听专家言,放在康雍乾时代的背景下又去读。后来发现问题更多,然后就采取空杯方法,把以前脑子里被灌输的东西全部倒掉,把杯子置空,从零开始。既然书中多次出现唐寅,那就从唐寅时代开始;手抄本在乾隆时代流传,程甲本在乾隆年间刻印,那就把结束时代先算到乾隆。当视野放大到唐寅至乾隆时代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再读时发现豁然开朗,很多问题迎刃而解,甚至很多细节都吻合,很自然就能看到作者的一把辛酸泪,我深知这个方向没走偏。

1.1 第一阶段:只读正文
只读正面原文,不管所隐真事,脂批也仅作为参考和提醒。

享受中国古典的文字和意境之美,风花雪月,诗词歌赋,儿女情长,红尘游戏,射覆斗草,饮酒赏戏,嬉笑怒骂,贫嘴吵架,不知不觉笛声转悲,随着剧中人物联诗流泪,寒塘鹤影,香销金鼎,已见沙尘渐起,腥风吹近,眼看要生离死别,芳魂消散,却在八十回戛然而止。但终究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已成定局。作者却用了更严重的句子:白骨如山忘姓氏!好像是天灾人祸如瘟疫战乱留下的人间地狱,残碎世界,把悲剧推向了高潮!已经不是小儿女的情缘婚变,也不止是一个家族的抄家衰亡,好像是身边的世界发生了水火大战、女娲补天这类涉及到整体国民的极大灾难。

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打碎给人看。红楼梦是个没写完的悲剧,已经让你我嗟悼悲怨,欲罢不能,或许也正因为这个古瓷花瓶已经被推下,却尚未落地,在将碎未碎之际,才更让人不舍,想要看到结果又怕看到结果,干脆就维持这个美好的残像,在瞬间中永恒。

正面读发现很多问题,甚至错误,多到每回都有不少,仅列几个:

第一回说贾雨村“淹蹇住了,暂寄庙中安身”。《离骚》“望瑶台之偃蹇兮”,“何琼佩之偃蹇兮”,《九歌》“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而且左传、汉书等都有“偃蹇”,这样一个常见词,一个抄书的秀才都不会写错,却被错写成“淹蹇”,红楼作者能犯这种低级错误?类似这种错字每回都有,数不胜数。

玉在匮中求善價:论语中现成的“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玉椟的椟,为何不用?却用一个比装虎牛的柙更大的匮字?关于柜子的高大,刘姥姥在黛玉屋里还专门提醒:“那柜子比我们一间房子还大还高”。

第二回“赦公也有二子,长名贾琏”:满书的琏二爷、琏二奶奶,作者会把贾琏是长子次子写错?而且批阅十载增删五次都没发现?只能是作者故意的。如果像有的版本改为“次名贾琏”,也不对,加上贾琮就不是二子了。

第三回宝黛初会,黛玉六岁,宝玉问:“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有这样问人名的吗?我叫李白、杜甫不行啊,非要白居易这样的两个字?奇葩的是宝玉居然又问表字,然后送妹妹“颦颦”二字,更奇葩的是姊妹们也跟着叫,甚至贾母也叫“颦儿”。宝钗十五及笄,贾母特意给她过生日,旧时女子十五,笄而字之,表示到了出嫁年龄。宝玉连这点常识都不懂吗?姊妹贾母也都跟着起哄?

宝钗十岁进贾府做客,都过十五岁生日还不走?仅从正面文字去读,这是一个怎么都无法自圆其说的异常现象,或者说小说这么安排情节是根本不及格的。有这么当亲戚的吗?在亲戚家一住五年?这次新冠肺炎有人被困在武汉亲戚家,一个多月双方都受不了了。如有亲戚一家子来你家,你殷勤留客,结果人家五个月不走,过一年还不走,你们双方还能正常相处吗?这跟黛玉的情况不同,黛玉是父母双亡,不能独自过活,外祖母接来养的。而且薛家在京有多处房舍,就不去自己家住,就赖在亲戚家不走,这就不是脸皮厚、不懂事、关系好、为子女等等任何理由能解释的了,这是何居心?即便贾母、贾政一声不吭,王夫人也不能坐视啊,毕竟是自己娘家亲戚,待在婆家几年不走怎么回事!这点破事如都摆不平,王夫人有什么资格当家?更过分的是,薛蟠居然把媳妇也娶到亲戚家来了,有这么办事的吗?

宝玉初试云雨情,是宝钗刚到贾府这年,宝玉八岁,作者为什么要让一个八岁孩子干这事呢?

作者又为什么要给宝玉选个李嬷嬷那么老的奶妈呢?不是太老就是太小,写成合适年龄有那么难吗?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刚进凤姐堂屋,“满屋中之物都耀眼争光的,使人头悬目眩”,确定“头悬”没写错?

写宝钗第一次正式露面:“满面堆笑让周姐姐坐”。下回对宝玉、黛玉这样重量级的人物来了,也只笑让坐,对一个下人,却“满面堆笑”让坐,作者什么意思?只随手那么一写,何必咬文嚼字?如果你把红楼梦仔细地一个字一个字地看过十遍以上,就不会有这种想法了。而且宝钗给人的印象是大方、从容、优雅、稳重,“满面”堆笑绝不是宝钗的举止特点。

第11回贾敬寿辰,大老爷、二老爷并一家子的爷们都来了,然后贾蓉进来,当着邢王二夫人,说的那段乱辈分的话,什么给太爷送吃食……伺候老爷们……好生伺候太爷、太太们。大老爷、二老爷是贾赦、贾政,却称贾敬太爷,欺负谁?太爷、太太压根儿就不是一辈儿人。作者却在这回开始就让贾珍向贾蓉说了“你留神看太爷喜欢不喜欢”,摆明了是警告读者“你留神看太爷!”要我们看太爷什么?

秦可卿的葬礼,问题太多,后面专门探讨。我只想问作者,秦可卿死葬到底在春天还是秋天?前面说春天人死,后面做五七时却到九月以后了。为什么要把葬礼拉长到半年,还用国葬规模?宝玉都要穿孝服?宝玉和贾蓉出了五服,即使贾蓉死,宝玉也只需白布缠头,不能穿孝服,何况其妇。关系再亲近,不能乱礼仪。

经常把引用的诗文写错:像“留得枯荷听雨声”,错写成“留着残荷听雨声”,“玉碗盛来琥珀光”错写成“玉盏盛来琥珀光”等等,好像意思差别不大,还不要紧。但有些错,意思完全变了,像“花气袭人知骤暖”错写成“花气袭人知昼暖”,“泉香而酒洌”错写成“泉香而酒冽”,引文意思就变了。宝玉生日,芳官唱的《赏花时》,更是对原词做了多处改动。后来我发现,所有像这些错,都是作者故意写错的,要么另有深意,要么用错误来提醒读者:上下文里有重要隐情。

比如贾氏宗祠,大门的对联都写反了,“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功名贯天,百代仰烝尝之盛。”对联的规则是先仄后平,像“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你觉得红楼作者会把对联写反?还是宁荣两府会把对联挂反?摆明了是“反了”,造反了,天翻地覆了。

像宝钗、薛姨妈、贾母、王夫人的生日日期,没一个对的,薛姨妈、贾母的生日更是给了两个日期,季节都对不上。尤其是贾母的八十大寿,您老人家只顾过八十大寿,您让孙女儿们二十多岁都没嫁人合适吗?刘姥姥七十五,贾母说比我大好几岁呢。到下个月九月份,黛玉说她十五岁。然后因贾赦要鸳鸯,老太太发火,骂贾琏时说,我进了这门子,连头带尾五十四年,再次证明这年贾母七十出头,到八十岁至少还要七八年。那老人家八十大寿,黛玉都二十三岁了,还有迎春探春,都二十多岁的老姑娘,明显不合适。过完八十大寿,75回又过八月十五,贾珍说咱们是孝家,贾敬死后还没过三年,贾敬是黛玉十五岁的第二年死的,老太太说尤氏“可怜你公公死了已是二年多了”。那为什么要写成“八十”大寿?不可能没算过。后来我知道,作者精准地算过,一年不差!

用别字、时间、年龄、情节等各种错误来作为提醒,已经成了红楼梦里的一个规律。如果读时发现有错误,请在上下文里找,仔细思考,一定能发现惊喜。但可惜的是,有些版本,被负责任的编辑出于好心,把这些作者故意留下的错误,给“校对正确”了。

书中很多问题、错误,在正面阅读时得不到合理解答,不由得想起了瑞大爷。作者特意在书中设计了一个大爷贾瑞,这位大爷风流倜傥,一表人才,是通部红楼梦中不世出的奇男子!宝玉凤姐都要当面叫他瑞大爷,座右铭是“杀人不过头点地”,什么香怜玉爱根本不放在眼里,连杀人不眨眼的凤辣子都敢硬上解闷,色胆包天,饿虎一般,为逑得美女敢以命相搏,屎尿淋头,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何惧风流!作者菩萨心肠仗义相救,命渺渺真人送风月宝鉴,告诫再三只看反面,瑞大爷骂道士混账,铁血丹心照看不误,举一返三精益求精!面对无常铁锁,志不改色,视死如归,仍要先拿宝鉴,大义凛然,梦萦魂牵,其真性流露铁骨蹂情,秒杀天下古今第一淫人。瑞大爷以精尽人亡的悲壮场面,向聪明风雅的读者以死明示:“此书千万不可看正面,只看反面,要紧!要紧!”

红楼梦如看正面,瑞大爷便是榜样!

瑞大爷艺高人胆大,反面、正面同时看,不愧精英!生为人杰,死必鬼雄!这倒提醒了我:瑞大爷同时看到的美女和骷髅,不是美女死后变成骷髅,而是看到的美女其时就是骷髅,美女只是假相,骷髅才是真身!骷髅,都是已死之人,就是历史人物。书中美女:都是历史人物!只要我们看到骷髅含义,瑞大爷便死亦瞑目,含笑九泉了。

宝玉说黛玉的名字出自《古今人物通考》,作者不惜杜撰“古今人物”这样一个书名,也要警告读者:黛玉的名字在古今人物里。

所以本书纯非虚构。



点击下一个:红楼梦作者会把真名真姓写在书中吗?+“闲为仙人扫落花”能证明作者是曹雪芹吗? + 宝玉结局出家了吗?宝钗黛玉最后谁跟了宝玉? - 知乎 (zhihu.com)



(未完,连载【明月清风红楼梦之龙蛇争玉】,点击下面专栏名)

编辑于 2021-12-07 13:11
红楼梦(脂砚斋评)(书籍)
红学
红楼梦(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845
 楼主| 发表于 2024-4-23 09:2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宝钗异常,凤姐怪异,全员错乱的第六十七回,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2 人赞同了该文章
趣侃红楼396:闲言碎语,姑苏礼物引琐碎,支离破碎,前情后果不相干

薛蟠带回的姑苏礼物,被薛宝钗送给了林黛玉两大份,引出黛玉思乡之情。恰好贾宝玉过来开解,于是二人相约去致谢宝钗。

第六十七回“见土仪颦卿思故里,闻秘事凤姐讯家童”按说是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从宝黛二人去谢薛宝钗引出王熙凤得闻贾琏偷娶尤二姐之秘事。



然而,此后的故事线索突然错乱了起来。从宝黛去致谢开始,原文出现了一大段跳脱文字,不但突兀、流水账,情节更是乏味。也就引出了著名的“第六十七回”是否曹雪芹亲笔的争议。

红学家们对此早有争论,普遍认为第六十七回不是曹雪芹原笔。

个人浅见,整回故事要分开。开篇林黛玉见礼物,和篇尾王熙凤讯问兴儿等情节应该没问题。问题出在贾宝玉和林黛玉相约去致谢一段,到袭人去探望王熙凤之后。期间情节支离破碎,分明难说是曹雪芹原意。本文就讲一下问题出在了哪里。

却说贾宝玉和林黛玉相约去谢薛宝钗,按说应该直接写蘅芜苑三人的故事。谁想此时情节突然断了,作者插叙一笔有头无尾的隔天薛蟠请客情节。

要说白天时薛宝钗回去提醒母亲和哥哥要请客,回来后就派莺儿去各处送礼。随后林黛玉和贾宝玉相约致谢。薛蟠请客最快也是后面几天的故事,不可能插叙在此没头没尾。尤其席上也有几件事不对。

一,跟着薛蟠出门一群的伙计主仆十来骑,竟然只请了四个人,人数上对不上。

那些一起出生入死的伙计和仆人,怎么也要一起宴请乐呵下。摆个几桌不分贵贱才是道理。更别提绝口不提“管总”的张德辉出席,更不寻常。

二,酒桌上一个伙计突然提起贾琏和柳湘莲两个“好朋友”缺席,也不对。

薛蟠是主子东家,伙计们虽然不是奴才是各处管事,但也不可能管比薛蟠地位高的贾琏,以及薛蟠的义弟柳湘莲随便叫做好朋友。



就算柳湘莲救了他们有感情,什么时候他们和贾琏也能称朋友了?

古代社会阶级观念非常重。贾琏与伙计们没那么熟悉,就像冷子兴绝不可能随便把贾琏当成朋友一样,何况还是当着老板的面。

三,贾琏去平安州的日期不对。当初告诉他是十月前后再去,如今不过才八月回来没几天,如何又去?

线索根本对不上,人物言语也颇粗糙,很难说是曹雪芹原笔。

其实通读《红楼梦》,就会发现最简单的依据就在文字上。故事情节能够掩盖,但文字有灵魂,是不是同一个人的“笔”,一看就知。

薛蟠请客这一段故事,无论如何不应该出现在第六十七回的位置,是绝对不错的。

插入薛蟠请客后,故事又回到宝黛二人去蘅芜苑“谢”薛宝钗。如此强行割裂情节不说,更显得没头没尾。

而宝黛二人见薛宝钗,与前文的林黛玉“睹物思乡”情节能够呼应,大可以直叙下来,实在没必要插一段薛蟠请客。

但宝黛钗三人见面这段也有问题,比如林黛玉思乡,薛宝钗不可能不知道她的心思,偏偏“哪壶不开提哪壶”,说什么“物离乡贵”的话引得林黛玉再烦恼。



还有林黛玉身体不好也是个“忌讳”,之前除了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薛宝钗在潇湘馆私下里说起黛玉的病,通篇也只有王夫人当面问了一句。其他人都尽量避讳。断没有当着贾宝玉三人“对”出来的事。

《红楼梦》里的贵族们讲话分场合、忌讳和用意,都有严格讲究,不会拿过来就说。林黛玉的病百药莫医不可再提,最多薛宝钗邀请她常出来散散心,也不会提病情。

更突兀之处还在随后“作者”笔锋一转,又插入一段赵姨娘得了礼物的描写。

以薛宝钗的周到,势必要送给贾环一份无疑。但赵姨娘的反应更奇怪。

首先,赵姨娘拿到东西后,在家里先自己合计赞许一通薛宝钗周全,再恨林黛玉刻薄,根本就毫无道理。

薛宝钗固然是周全。但林黛玉对赵姨娘从来都很客气,见面说话都很尊重。赵姨娘没道理觉得“若是那林丫头,他把我们娘儿们正眼也不瞧,哪里还肯送我们东西?”这可真是没有的事。

再说以曹雪芹的风格,不可能拉薛宝钗而踩林黛玉。赵姨娘在薛宝钗和林黛玉之间没有立场。不可能“怨怪”林黛玉。

其次,赵姨娘得了礼物,竟然还拿着去买好王夫人。这也是没有的事。



赵姨娘的性格,得了东西并不会感恩戴德,不挑肥拣瘦就好了。何况她对薛家并不尊重。

当初贾环和莺儿玩,输了钱被贾宝玉训了一顿哭着回来。赵姨娘就骂他“谁让你去那高台盘去了”。不分是非才是赵姨娘的性格。

而王夫人各种打击、压迫赵姨娘,双方的矛盾不可化解。赵姨娘不可能得了薛宝钗一点小东西,就巴巴跑去王夫人那讨好。谁会和“敌人”讨好。

赵姨娘就算再着三不着两,也不是真傻,断不会做这等没脑子的事。

最后,赵姨娘就算拿了东西来见王夫人,王夫人告诉她收着吧,也就罢了。

她在王夫人面前夸薛宝钗“展样又大方”也没有不伦不类,哪里又碰了一鼻子灰。

王夫人日常和赵姨娘的关系大体就是不咸不淡。赵姨娘兴匆匆的去,灰溜溜的回,自取其辱有什么愤愤不平?

其实这段情节突然插入,除了证明赵姨娘的愚蠢和无知,毫无作用,且比之前与芳官大闹的茉莉粉之事,更显得粗鄙又不知所谓。

等说完赵姨娘,又转到蘅芜苑,说起莺儿和婆子们送了礼回来。此时薛蟠请了客,林黛玉哭完了和贾宝玉过来谢过又走了,赵姨娘都回了家,莺儿送礼的竟然才回来……干脆就是“东一耙子西一扫帚”完全没有了章法。

尤其莺儿提到的三个信息更是让人无语。



第一,她说看见王熙凤一脸怒气,这是没有的事。

莺儿去送礼,王熙凤有气也不可能当着她的面。你看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王熙凤那变脸的速度。不可能这次就收不住。

第二,莺儿说她问了小红,也是个奇怪的情节。小红自打被王熙凤要过去后消失无踪。只有这一回从莺儿嘴里提到了。

但是莺儿说的小红仿佛在王熙凤院中伺候,是根本不对的!

小红跟去王熙凤不假。却并不是充做家里的丫头,而是跟着凤姐管家做执事丫头。

王熙凤房中从始至终都是平儿、丰儿和几个小丫头,小红那种不安分的人,她不可能“引狼入室”。

所以,小红是辅佐凤姐管家的执事丫头,并不在房中,莺儿又怎么会随便就问了小红关于凤姐的私事。

第三,薛宝钗对莺儿八卦人家的事,不但不说反而还纳闷,这是之前根本就没有的事。

像薛宝钗和林黛玉这样的大家闺秀,不可能轻易八卦这些有的没的。曹雪芹也从没写过这些“不堪”的琐碎。

讲过了莺儿,竟然又说起贾宝玉和林黛玉回去的情节,作者行文完全没有章法,可谓天马行空任性落笔。

贾宝玉总算将林黛玉送回去后,他回到怡红院,第一时间就找袭人去劝一劝林黛玉。这又是没有的事。

林黛玉家中的情况无解,不提就是最好,哪里还用得着再劝说。

刚才在蘅芜苑,宝钗提到“物离乡贵”,贾宝玉都急忙岔开,如今还让丫头去劝林黛玉,什么时候袭人和林黛玉关系那么亲密了?

袭人就算再会说话,她有薛宝钗周全?又能解决林黛玉什么问题。



所以,《红楼梦》第六十七回这一段故事“东拉西扯”完全没有主轴,也不知道作者想要表达什么。似乎只是要强行将线索引到贾琏偷娶尤二姐这事曝光之上。

插入薛蟠请客是为提出贾琏又去了平安州。

插入莺儿八卦是为了铺垫王熙凤知情后的反应。

由贾宝玉引出袭人,则呼应了莺儿的八卦,借袭人引出王熙凤“闻秘事、讯家童”的后文。

但是,所有情节都是在生拉硬扯,直到袭人见了王熙凤后,王熙凤突然夸袭人是贾宝玉身边不可或缺的人时,将尴尬激发到了极点。

袭人之于贾宝玉的重要性,哪里还用王熙凤夸!

另外,中间插入的“老祝妈”在葡萄架下撵蜜蜂的事也不对。贾探春分了大观园后,各人各管一摊,老祝妈负责的是竹子,根本就不是葡萄架等果树,属于对前文的篡改。

综上,第六十七回“见土仪颦卿思故里,闻秘事凤姐讯家童”,起码直到袭人辞别王熙凤之前这一段故事,很难当做曹雪芹原笔。甚至不知所云。文字不对,情节更不对。关键与后文有关键的撕裂感,这里就不多做分析了。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欢迎关注作者、点赞、收藏,《趣侃红楼》系列文章每天一篇,将为您持续更新!

文|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 |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发布于 2022-05-27 11: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845
 楼主| 发表于 2024-4-23 09:2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宁国府猫狗都不干净!面对柳湘莲的羞辱,贾宝玉为什么红了脸?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2 人赞同了该文章
趣侃红楼390:先入为主,宁国府猫狗不干净,断然悔婚,柳湘莲不做剩王八

尤三姐早年看中柳湘莲,一心想要嫁他为妻。当初提议要嫁柳湘莲,不过是烦了当下的生活,“狮子大开口”是否成功不在考虑,起码避免尤二姐和贾珍他们再惦记骚扰她。



但尤三姐也没想到,柳湘莲之前打了薛蟠离开京城后竟然还能回来。贾琏去平安州的路上刚好碰见他与薛蟠和好,便当场做媒将婚事定了下来。并拿了柳湘莲的鸳鸯剑作为聘礼回来给了尤三姐。

(第六十六回)贾琏便将路上相遇湘莲一事说了出来,又将鸳鸯剑取出,递与三姐。三姐看时,上面龙吞夔护,珠宝晶莹,将靶一掣,里面却是两把合体的。一把上面錾着一“鸳”字,一把上面錾着一“鸯”字,冷飕飕,明亮亮,如两痕秋水一般。三姐喜出望外,连忙收了,挂在自己绣房床上,每日望着剑,自笑终身有靠。

尤三姐多年梦想成真自然开心。回房便将鸳鸯剑挂在床头天天看着,盼望柳湘莲尽快回来迎娶她,脱离现在的生活。

尤三姐对柳湘莲也是真情实感了。奈何终不免剃头挑子一头热。

其实,鸳鸯剑的设计就注定尤三姐与柳湘莲不是良配。“冷飕飕,明亮亮,如两痕秋水一般”岂非也是泪痕一般!

而鸳鸯剑重了“鸳鸯”之名,鸳鸯自己都绝了一生之姻缘幸福,注定为姻缘悲谶,尤三姐也不可能得到好结果。

这边尤三姐在家日夜苦等、度日如年。柳湘莲却直到八月内才进京。



感情是双向奔赴,尤三姐热,柳湘莲冷,本就不协调。如果有一方再不上心,则注定要成为悲剧。

柳湘莲磨磨蹭蹭到了八月才进京,就表明在他心中之前与贾琏定下的姻缘并不主要,一切以自己的事为主。

按说古人的价值观里姻缘为终身大事。柳湘莲无父无母,组建家庭也是他的人伦大节。可他的漫不经心也暗示他对这段姻缘没有期待。当初之所以答应,不过是才与薛蟠和好,不好得罪贾琏而迫于现实。更有倚贾家为靠山之意。

当初定亲很仓促,他与贾琏分别后估计也反应过来当时的草率决定,后悔不该将鸳鸯剑交给贾琏做聘礼,内心纠结也是他磨蹭进京的原因。

但丑媳妇总得见公婆,柳湘莲到底还得面对现实进京。他先去见薛蟠,那是他未来的“依靠”。毕竟买房子、娶媳妇,好好过日子都要着落在薛蟠身上,以柳湘莲的能力,可能吃饭都成问题。

与薛家维系好关系,他便不需要在京城再仰人鼻息,四处帮闲了。

柳湘莲此人是市井游侠,并不需要将他的精神层面拔得太高。他有侠气却不是行侠仗义的大侠,只是个不畏权贵的“爷们儿”。



但终究也要为五斗米折腰。他与薛蟠修好、结交,草率答应贾琏作媒,都表明他只是个世俗之人,并非曲高和寡的高洁之士。

薛蟠和薛姨妈也给了柳湘莲想要的一切,“又说起亲事一节,凡一应东西皆已妥当,只等择日。柳湘莲也感激不尽。”

当初打了薛蟠一顿,如今兜兜转转竟然还让薛蟠掏钱负责他的人生,柳湘莲这一手空手套白狼可是高明的狠。也越发证明平安州遭遇强盗的事,大体是他故意策划的“英雄救狗熊”之计。不提。

到了第二天,柳湘莲并没去找贾琏讨论婚事,而是去找了贾宝玉。

要知道贾琏当初听说柳湘莲回来过,茗烟和贾宝玉都不知道。推测柳湘莲确实回来了,却只为打探薛蟠消息并没有找贾宝玉相会。

如今回来第一时间就来见贾宝玉,自然也不是想念贾宝玉,而是有的放矢。由此证明宝玉在他心中并不是至交好友。

首先,柳湘莲如果真拿贾宝玉当成好朋友,有事不会不求他帮忙。他当初打了薛蟠后就直接走了。直到救了薛蟠化干戈为玉帛,都没找贾宝玉。就能证明贾宝玉在他心中“不可靠”。

贾琏虽然说他与宝玉“最好”,但贾宝玉心中最好的朋友是秦钟,柳湘莲心中则并不认可贾宝玉。诚然有贾宝玉个人能力不足,也是双方地位差距的现实。



贾宝玉确实不能给柳湘莲带来实力上的靠山,柳湘莲与他结交也并不单纯只做朋友。更多还是多一个权贵公子的社交圈子。

所以,他有针对地解决与薛蟠的恩怨,并不求助和告诉贾宝玉,也不用他帮忙。并不是顾虑宝玉会左右为难,而是他认定贾宝玉“不可靠”。

其次,柳湘莲一见贾宝玉便问起贾琏偷娶的事,并不提与尤三姐定亲。话里话外都是“套话”。

没想到贾宝玉也只是听了茗烟说起,并不比他知道的多,没有办法才如实相告。

如果贾宝玉一开始就讲起尤三姐的事,他说不说“定亲”的事还不好说。

(第六十六回)宝玉笑道:“大喜,大喜!难得这个标致人,果然是个古今绝色,堪配你之为人。”湘莲道:“既是这样,他那里少了人物,如何只想到我。况且我又素日不甚和他厚,也关切不至此。路上工夫忙忙的就那样再三要来定,难道女家反赶着男家不成。我自己疑惑起来,后悔不该留下这剑作定。所以后来想起你来,可以细细问个底里才好。”宝玉道:“你原是个精细人,如何既许了定礼又疑惑起来?你原说只要一个绝色的,如今既得了个绝色便罢了,何必再疑?”湘莲道:“你既不知他娶,如何又知是绝色?”宝玉道:“他是珍大嫂子的继母带来的两位小姨。我在那里和他们混了一个月,怎么不知?真真一对尤物,他又姓尤。”

柳湘莲不得已和盘托出与尤三姐订婚之事,便讲出了心中的患得患失。



要说也是贾琏好心办了坏事,觉得女儿家不应该早说看中男方。他要直说尤三姐五年前看到柳湘莲串戏,一见倾心非君不嫁,柳湘莲虚荣心得到满足,未尝不会同意。毕竟他作为市井浪荡之人,贞操观念并不那么重。

尤三姐样样都好却并没有许配人家,贾琏却找了柳湘莲,难免给人“接盘侠”的唐突和莽撞,柳湘莲认为其中有问题也难免。

不排除柳湘莲已经提前打听了一二消息,如今找贾宝玉便是求证的。

你看他吞吞吐吐不断诱导贾宝玉说出尤三姐是尤氏的妹子,就知道他的心里已经先入为主。

贾宝玉傻乎乎的认为尤三姐确实是个绝色,他也不觉得尤三姐不好。但柳湘莲的世俗观要复杂得多,他知道尤氏姐妹与贾氏父子兄弟聚麀之诮,名声极不好听。若是萍水相逢也罢了。但如今他与薛蟠和好,更要仰仗薛家生活,再成了贾家的“接盘侠”,他这辈子都将被人指指点点,挺不直脊梁。

很显然柳湘莲的自尊心接受不了他未来要承受的现实。他之前是个破落户,手里没钱家里没人。这次回京后要吃薛蟠的,花薛蟠的,一系列的谋划极可能是有高人帮他幕后策划。他不得以向现实妥协,自尊心并不能接受。如今反悔婚事,大体也是最后的挣扎。

最后,贾宝玉连说尤三姐既是“绝色”也是“尤物”,一派赞美并没有打消柳湘莲的疑虑,反而让他更排斥。可见在他心中的贾宝玉并不是可信赖的“真朋友”。

(第六十六回)湘莲听了,跌足道:“这事不好,断乎做不得了。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我不做这剩忘八。”宝玉听说,红了脸。湘莲自惭失言,连忙作揖说:“我该死胡说。你好歹告诉我,他品行如何?”宝玉笑道:“你既深知,又来问我作甚么?连我也未必干净了。”湘莲笑道:“原是我自己一时忘情,好歹别多心。”宝玉笑道:“何必再提,这倒是有心了。”

柳湘莲“冷面冷心”就是喂不熟的白眼狼。他的心中只有自己不考虑别人。



他鄙视宁国府“侮辱”他,便当着贾宝玉的面一起骂得极为难听。

贾宝玉已不是当初的天真小孩,对柳湘莲的过度反应也是生气甚至认清了他的为人。二人话不投机不欢而散。

但柳湘莲说宁国府“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则太夸张了。就像冷子兴作为外人戏言贾宝玉是色中恶鬼一样过于主观了。

宁国府贾珍父子固然不堪,名声也不好,但并不是外头讲的那样污秽横流。什么只有石狮子干净,也太小看贾家近百年的大族规矩底蕴了。

就说曾看不惯贾蓉胡闹不休、骂他短命鬼的丫头就并不是个乱七八糟的人。

柳湘莲一竹竿打翻一船人是他的人性弱点。他此时荼毒好朋友贾宝玉失去友情,很快又将因此失去人生。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欢迎关注作者、点赞、收藏,《趣侃红楼》系列文章每天一篇,将为您持续更新!

文|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 |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发布于 2022-05-21 1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845
 楼主| 发表于 2024-4-23 09:49:34 | 显示全部楼层
贾母和贾敬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在贾敬的葬礼上,她会痛哭不已?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2 人赞同了该文章
趣侃红楼374:贾母归来,荣国府家庭圆满,贾敬逝去,宁国府败家迫近

却说贾宝玉和薛宝钗看了林黛玉所作的五首吟诵古代先贤女子之诗,赞不绝口。贾宝玉遂做主将之命名为《五美吟》写在了诗后。

《五美吟》作为林黛玉抒怀之诗借古喻今,悲叹自身多舛经历。所选择的西施、虞姬、王昭君、绿珠和红拂,都有处于两股势力和国与国之间被改变命运,为人妃妾的经历。



日后林黛玉效仿潇湘妃子娥皇女英二女同嫁海外异国为王妃的结局就是重蹈“五美”覆辙,印证了芙蓉花签的姻缘之谶。

薛宝钗也对林黛玉的《五美吟》赞誉有加,不过她的角度总是与人不同。

宝钗借用王安石“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欧阳修“耳目所见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的观点,认为“昭君出塞”的责任并不在画工毛延寿。以王昭君的美貌根本不是画工能够描绘的。王昭君一个女人也不是大汉和平的关键,只是薄命女子的无奈。

薛宝钗很好地规避了金玉良姻插足宝黛姻缘的现实,宿命论的认为大势不可更改,与林黛玉在《红拂》之中的叛逆立意大相径庭。

薛宝钗会遵从薛姨妈配合图谋金玉良姻,就源于她的“认命”,宝钗对现实不断在妥协,是为“传统”标榜。

林黛玉对现实尽管悲观,却认为不妨为自己争取一下。就算明知道宝黛姻缘无果,不妨干脆撒手,借离去获得人生最后的“自由”,也是黛玉远嫁的“衷心”。

《五美吟》作为林黛玉最重要的人生伏笔,几乎交代清楚了大部分80回后林黛玉的结局。可以辅助读书人梳理出清楚的宝黛钗三人[终身误]情节。不多赘述了。



这边薛宝钗还欲往下说时,突然有人回道“琏二爷”回来了。曹雪芹也借以结束了《五美吟》的林黛玉话题。

贾琏随着贾母、贾赦、邢王二夫人一同随驾孝慈县给老太妃送灵。

贾敬噩耗传来,贾珍、贾蓉请假后快马加鞭赶回。贾家众人也被准假赶回,由贾琏负责护送。

贾母等人不能疾驰,只得一路迤逦而回。尤氏又派了贾㻞随后赶到路上接应,在临近帝都时,贾琏便先一步赶回来通知家里,并安排收拾明日贾母等回来事宜。

贾母是贾家老祖宗,贾敬是侄儿,如今贾母回来势必要有很正式的祭奠仪式,需要通知族中亲友到场和准备丧仪。这些事彼时贾珍父子无暇顾及,只得由贾琏提前回来安排。

贾宝玉听说贾琏回来后去了宁国府,很快就会回来,便急忙迎至大门以内等候。

作为荣国府仅次于贾琏的子弟,贾宝玉有义务带着兄弟子侄们恭候兄长远游归来。尤其此时贾琏并不代表他自己,还是贾母、贾赦、邢王二夫人的代表,需要贾宝玉恭迎请安。



贾琏自外下马进来,贾宝玉便迎着跪了下来,给祖母、母亲等长辈请安,又再给堂兄贾琏请安。古人对礼节的要求一丝不苟。

就像第二十四回贾赦生病,贾宝玉奉贾母之命去探望。出门遇见贾琏探望父亲回来,也是双双下马站定问好,再各自离开。等到贾赦那里,贾赦要先起来给贾母问安,贾宝玉传达了贾母的话,再给伯父请安。

这一套礼仪看似繁琐,却是古人遵循数千年的礼仪规范,绝不敢马虎。

贾宝玉迎至大门,李纨、凤姐、宝钗、黛玉、迎、探、惜等早在中堂等候。由于贾琏代表长辈,此时李纨、宝钗、黛玉等人便不需要避嫌,以家人之礼正式会面。

贾琏告诉众人贾母明日将回来,天色已晚便各自回去休息。

(第六十四回)至次日饭时前后,果见贾母王夫人等到来。众人接见已毕,略坐了一坐,吃了一杯茶,便领了王夫人等人过宁府中来。只听见里面哭声震天,却是贾赦贾琏送贾母到家即过这边来了。当下贾母进入里面,早有贾赦贾琏率领族中人哭着迎了出来。他父子一边一个挽了贾母,走至灵前,又有贾珍贾蓉跪着扑入贾母怀中痛哭。贾母暮年人,见此光景,亦搂了珍蓉等痛哭不已。贾赦贾琏在旁苦劝,方略略止住。又转至灵右,见了尤氏婆媳,不免又相持大痛一场。哭毕,众人方上前一一请安问好。贾珍因贾母才回家来,未得歇息,坐在此间,看着未免要伤心,遂再三求贾母回家;王夫人等亦再三相劝。贾母不得已,方回来了。

贾母第二天回来稍微休息了一下,便领了王夫人众人赶去宁国府。



当日秦可卿死后,并没有写贾母过去,是因为秦可卿辈分太低,禁不起贾母祭奠。但贾敬不同是贾母丈夫贾代善的堂侄子,也是贾母的侄儿,一定要贾母亲至。

贾母与贾敬就像王熙凤与贾兰,要比凤姐与贾蓉的关系更近一步。

贾母来时,贾琏已经陪着父亲贾赦先到了,里边哭声震天。贾母到时,贾赦又带着全族男子迎了出来。父子左右参着贾母进来。体现出荣国府嫡长房的地位,贾宝玉就算再得宠,此时也不能上前。

贾赦父子之所以先来,也是祭奠与喜事不同,不能错了礼仪。贾敬是贾赦族兄,理当先贾母一步过来祭拜。这与贾宝玉去大门口迎候贾琏回家是一个道理。

贾母是长辈,迟来一步也是礼仪。

贾母一进去,贾珍、贾蓉便跪着扑入贾母怀里,无论多么不肖的子孙,在长辈跟前都要表现出孝子贤孙的态度。看贾珍、贾蓉之悲伤,也不免让观者落泪了。

贾母暮年人如何禁得住这些“白发人送黑发人”,尤其贾敬在贾母心中,实在不是一般人,一时间也痛哭了起来。

贾母两个儿子贾赦、贾政。贾赦被养成典型的不肖子。不学无术德行也差。这与贾母年少当家,长辈溺爱有大关系。等到贾政时便学会管教了。



但贾赦、贾政论聪明和能力都不如贾敬。贾母承受着教子的责任,难免会拿自己儿子比较侄儿贾敬。

当年贾母在荣国府当家,与贾敬之母是妯娌。贾敬也像贾蓉一样来往穿梭于宁荣二府,经常与婶子办事协同管家。他们当时面对贾府的盛况和事务,可比王熙凤此时管家强盛和繁杂得多。关系自然也更亲近。

贾敬能考中乙卯科进士绝不容易。看似林如海考中探花更难,实则探花也是进士,只是名次更好罢了。

林如海是末代小侯爷,无爵在身不成功便成仁,林家又是几代书香门第,与贾家武功传家不同。林如海有更大的学习动力和环境。但他是“前科探花”,中举时年近四旬,就不如贾敬年轻有为了。

贾敬中进士时一定没有袭爵,贾代化还活着,年纪不会太大,推测也就二十多岁。

他父亲是宁国公世袭一等爵,京营节度使,典型的军人。贾家的氛围并不适合读书,贾敬本身又有世袭二等爵的爵位等着他承袭……无论是学习环境和动力,贾敬都严重不足,却能更早地科举高中,证明他确实聪明绝顶。



贾母眼见着贾敬由贾家的希望之星,到后面撒手不管快速陨落,如今又死在了她前头……此时贾家内忧外患,老人之心如何不痛?

所以,贾母之哭与其他人都不同,更加的忧虑,也更加的痛苦。

果然,贾母老年人舟车劳顿又大放悲声,被贾珍们劝回去当晚就病了。贾家一时着了忙,折腾半夜好在并无大碍。

再过几日,贾敬出殡再入铁槛寺,需要守灵百日后才能再起灵送还原籍金陵。尤氏便仍旧请尤老娘和两个妹妹看家。

而就在此期间,王熙凤的后院起火了。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欢迎关注作者、点赞、收藏,《趣侃红楼》系列文章每天一篇,将为您持续更新!

文|君笺雅侃红楼

发布于 2022-05-05 09:5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845
 楼主| 发表于 2024-4-23 10:44:48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300年前底层人如何讲话?听听贾家仆人还原真实历史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3 人赞同了该文章
趣侃红楼325:日常琐事,大观园纷争不断,天长日久,小厨房弊端显现

柳家的得了玫瑰露,想着送去给生病的娘家侄儿一盏。她嫂子又将哥哥得到的粤东官儿送的茯苓霜分了一包给她。

玫瑰露和茯苓霜各自都有隐喻,尤其粤东的官儿来贾家拜访,结合赵姨娘侄儿钱槐要强娶柳五儿,分明将伏笔指向了林黛玉的结局。前文解读过,不再赘述。



这里柳家的谢了嫂子,拿着茯苓霜回转大观园。刚到角门就遇到一个小幺儿正在寻她,由此开始了一大段柳家的“正传”。其中涉及贾家底层矛盾,更有精彩绝伦的市井俚语,迥异贾家上流贵族,别有一番风味。

(第六十回)只见一个小幺儿笑道:“你老人家那里去了?里头三次两趟叫人传呢,我们三四个人都找你老去了,还没来。你老人家却从那里来了?这条路又不是家去的路,我倒疑心起来。”那柳家的笑道:“好猴儿崽子,你亲婶子找野老儿去了,你岂不多得一个叔叔,有什么疑的!别讨我把你头上的杩子盖似的几根*毛撏(xián)下来!还不开门让我进去呢。”

贾家就像一个小型社会。柳家的和小幺儿都是底层人,没文化也粗俗。他们都是几代生活在贾家各自熟悉,一般不分老幼荤素不忌。

小幺儿就是没成年的小厮,负责把守在大观园的角门,平时给里边人买东西、跑腿、传话等。

当天时间到了晚饭的点儿,厨房要分派各房的饮食,婆子们着急派人四处寻找柳家的。她从哥哥家里赶出来,不是回家的路。小幺儿与她开玩笑是不是见“相好的”去了。

柳家的也不生气,反笑骂小幺儿自己这亲婶子就是给他找“叔叔”去了。



这等生活气息浓郁的对话,是不可能出现在林黛玉和薛宝钗之口的。柳家的又骂小幺儿的头型像杩子盖,也就是古时候的马桶盖。

古代称恭桶为杩子,马桶就由此而来。小幺儿最大也就十岁左右还没留头,发型剪得整齐或者剃的左右对称,就像马桶盖一样,被柳家的借此嘲笑他“毛儿没长齐”。

他们的对话接地气,张口就是芬芳馥郁,读起来也更生动。

小厮年纪小嘴馋,央求柳家的偷摘几个杏给他吃。这是曹雪芹的故意为之。

前日贾宝玉出门时,杏子不过才豆子大小,如今就熟了?无疑是有隐喻。

杏通“幸”,小厮想吃杏,柳家的帮他摘了,自己也得了“幸”。可柳家的断然拒绝,她也就没了幸运,才有后面接踵而至的噩运。



(第六十一回)柳氏啐道:“发了昏的,今年不比往年,把这些东西都分给了众奶奶了。一个个的不象抓破了脸的,人打树底下一过,两眼就象那黧鸡似的,还动他的果子!昨儿我从李子树下一走,偏有一个蜜蜂儿往脸上一过,我一招手儿,偏你那好舅母就看见了。他离的远看不真,只当我摘李子呢,就屄声浪嗓喊起来,说又是‘还没供佛呢’,又是‘老太太、太太不在家还没进鲜呢,等进了上头,嫂子们都有分的’,倒象谁害了馋痨等李子出汗呢。叫我也没好话说,抢白了他一顿。可是你舅母姨娘两三个亲戚都管着,怎不和他们要的,倒和我来要。这可是‘仓老鼠和老鸹去借粮——守着的没有,飞着的有’。”

柳家的嘴也是厉害,这一套一套的话讲下来,别说小幺儿,就算赵姨娘也不是“对手”。

她骂小幺儿“发了昏”了,是成年人的角度。知道大观园已经分田到人,不可以再随便私摘乱拿了。

这段显然对应了前文莺儿私自摘花采柳的行为。小幺儿年纪小不懂事,不懂规矩礼仪,莺儿呢?她不懂规矩礼仪就是薛家教养不足引起的问题。



曹雪芹借柳家的和小幺儿的对话,补充了莺儿摘花采柳的“对错是非”极为高明。

尤其柳家的又提到小幺儿的舅母、姨娘都管着这些,他明知道要不出来,还让她以身试法,就和莺儿的行为一样,自己不检点引出一系列连锁反应,她到没事人一般。

柳家的顺便说起那次在“李子树下”经过,被蜜蜂过了脸。

蜜蜂者,狂蜂浪蝶不知“礼(李)”也!

曹雪芹无疑在借此说明莺儿当日私自采摘大观园一草一木的不合规矩。

妙在柳家的语言生动,什么“两眼就象那黧鸡似的;就*声浪嗓喊起来;倒象谁害了馋痨等李子出汗呢;仓老鼠和老鸹去借粮——守着的没有,飞着的有……”简直就不要太精彩。

听柳家的说风凉话,要比赵姨娘那些粗话过瘾。赵姨娘毕竟有身份,有些话背后说得当众讲不得。柳家的底层妇女荤素不忌,讲起粗话也是张嘴就来。



诚然鸳鸯也是语言高手,她当初骂嫂子什么“九国贩骆驼的;什么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什么我所得宠如何如何,不得宠,把王八脖子一缩,生死由我”等,都是底层俚语。

但鸳鸯讲起来毕竟还是半文半武不够粗糙。反观刘姥姥的“老刘老刘饭量大如牛,吃一头老母猪不抬头;下作黄子”等话,又太庄户人家的粗俗。

柳家的话介于粗俗和低俗之间,是京城大户人家浸染了底层人的粗放却又并不那么肆无忌惮。

听她说这一番话,将当时京城市井老百姓的日常俗语、俚语听了个遍。

语言具有时效性。随着时代发展,很多语言和表达方式与现如今不同了。

《红楼梦》中有很多表达,现代人想要全然理解,需要佐证一些资料。



就像柳家的这番话,如果不知道“杩子盖”是马桶盖,就想不到小幺儿年纪小没留头发。而得了“馋痨”为什么要等“李子出汗”,现在已经基本不怎么说了。但当时却是一说八九岁的孩子都懂。

《红楼梦》的价值就在于文学是时代的停止符,历史回不到过去,文学却留住了历史。

小幺儿没得到杏,却听了柳家的一顿话,他也知道不能轻易得到,并没有认真计较。他们平时守着角门替里头跑腿,吃的喝的零钱都有,也不会真因此就生气柳家的。小厨房都是吃喝,小幺儿自然不少“嘴儿”。

于是他又“撒起娇”来,说什么“我看你老以后就用不着我了?就便是姐姐有了好地方,将来更呼唤着的日子多,只要我们多答应他些就有了。”这是挑明了柳五儿要去怡红院的事。

(第六十一回)柳氏听了,笑道:“你这个小猴精,又捣鬼吊白的,你姐姐有什么好地方了?”那小厮笑道:“别哄我了,早已知道了。单是你们有内牵,难道我们就没有内牵不成?我虽在这里听哈,里头却也有两个姊妹成个体统的,什么事瞒了我们!”

小幺儿说我什么都知道,你也别骗我,就表明贾家的“消息”无论真假,传得最快。当日金钏儿之所以死得那么快,也是以讹传讹最是可怕。



柳五儿要去怡红院,没成的事儿传出去,岂有不让有心人惦记。怡红院的两个缺儿,惦记的人可不止柳五儿,如今她在明,别人在暗,注定要被算计。

话到这里,婆子们又赶来催促赶紧找柳家的。于是她赶忙推门进去给各房分派晚饭菜蔬。谁想一场麻烦很快就降临到她的头上来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欢迎关注作者、点赞、收藏,《趣侃红楼》系列文章每天一篇,将为您持续更新!

文|君笺雅侃红楼

发布于 2022-03-17 11: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845
 楼主| 发表于 2024-4-23 12:58:18 | 显示全部楼层
贾宝玉肆意戏弄丫头,场面非常难堪,王夫人的反应堪称耻辱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5 人赞同了该文章
趣侃红楼95:纨绔难改,公子戏丫头,溺爱包庇,慈母撵金钏

贾宝玉在林黛玉和薛宝钗跟前连续吃瘪,被怼的各种没意思。一般来说“人要倒霉喝口凉水都塞牙”,贾宝玉最好的结果是跑回怡红院蒙着头大睡一场,也许第二天也就没事了。






可惜,贾宝玉就像一个要惹祸的孩子,不把这“祸”惹出来决不罢休。他一转身就去了母亲的房中,见到了正给榻上午睡的王夫人捶腿的丫头金钏儿。

金钏儿性格开朗,不免有点轻浮,平时与贾宝玉也言语无忌。贾宝玉见母亲“睡了”,金钏儿也困得闭眼,就上前将她耳坠子一“摘”。

“摘”不是摘下来,而是撩一下,就好像托一下下巴。金钏儿发困,耳朵又是敏感部位,他“摘”一下耳坠子,分明就是调戏。

(第三十回)宝玉轻轻地走到跟前,把他耳上带的坠子一摘,金钏儿睁开眼,见是宝玉。宝玉悄悄的笑道:“就困得这么着?”金钏抿嘴一笑,摆手令他出去,仍合上眼。宝玉见了他,就有些恋恋不舍的,悄悄的探头瞧瞧王夫人合着眼,便自己向身边荷包里带的香雪润津丹掏了出来,便向金钏儿口里一送。金钏儿并不睁眼,只管噙了。

贾宝玉与丫头从来就没有大小,以前总要吃人家“胭脂”。像今日这般“摘”一下耳坠子不过是小儿科,注定他还有下一步。

他不顾母亲就在旁边,悄悄问金钏儿“就这么困”?金钏儿“抿嘴一笑”,示意他出去,别打扰王夫人睡觉。

少女抿嘴一笑,最是颜色无限好,以贾宝玉的“忘情”脾性,看一眼薛宝钗的雪白胳膊都能呆住,如何不心动?






所以,他一见金钏儿这般模样,就恋恋不舍。不但不出去,还看了看王夫人正“合着眼”,便从随身荷包里拿出一颗“香雪润津丹”,亲手喂给金钏儿。

贾宝玉也知道他的行为不妥,先看母亲是否醒了。可见要闯祸的人并非无心,而是明知闯祸而故意追求那种刺激。

他摘金钏儿耳坠子是一次肌肤接触,亲手喂给金钏儿丹药,也是肌肤之亲,以满足心中的绮念和刺激。

“香雪润津丹”要注意点,这是一料祛暑、提神、清火功效的药,服用后凉凉的,醒脑精神与现在某些含片类似。

“香雪润津丹”的“雪”尤其要注意,贾宝玉喂给金钏儿吃这一丸药,要与前面他说薛宝钗像“杨妃”引得宝钗大怒有关,也与后文宝钗拿出的两件衣服有关。

宝钗之所以对“杨贵妃”大怒,源于贾宝玉说“怪道他们说姐姐像杨妃”,遭受了流言蜚语。而金钏儿的悲剧,就是被造谣诟谇。

“香雪润津丹”是以薛宝钗被流言蜚语困扰,来影射金钏儿后面的严峻处境。






(第三十回)宝玉上来便拉着手,悄悄的笑道:“我明日和太太讨你,咱们在一处罢。”金钏儿不答。

贾宝玉喂了金钏儿丸药后,见她没有拒绝,又开始得寸进尺。他上前拉住金钏儿的手,悄悄说要管王夫人讨金钏儿,“我们在一处”。

金钏儿这种家生子,就是奴隶。与货物一般可以被主人任意赏赐。不过,金钏儿是王夫人的丫头,贾宝玉并不能想要就要。

他说要管王夫人讨金钏儿,就有要金钏儿做妾的意思。可他当下不过是调戏,根本不可信。

后文贾赦派邢夫人管贾母讨鸳鸯做妾才是认真。贾母真给了,鸳鸯就是大老爷的妾,地位就升上去了。

贾宝玉此时不过是口头的便宜,哪有一分真心,纯属满足“意淫”和心理刺激罢了。

金钏儿知道他招惹不得,也不搭理他。如果这事到此为止,贾宝玉别再得寸进尺,就不会有后面的悲剧发生。

王夫人就算闭着眼睛听见,金钏儿没问题,她当母亲的也不好捉住儿子现行,此事就揭过去了。虽然王夫人应该再找机会教训一下贾宝玉,不该骚扰她的丫头。






或者,王夫人听到贾宝玉如此不好,应该翻身表示一下,将贾宝玉惊退。但她毫无举动不免“钓鱼执法”的嫌疑。

(第三十回)宝玉又道:“不然,等太太醒了我就讨。”金钏儿睁开眼,将宝玉一推,笑道:“你忙什么!‘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连这句话语难道也不明白?我倒告诉你个巧宗儿,你往东小院子里拿环哥儿同彩云去。”宝玉笑道:“凭他怎么去罢,我只守着你。”

金钏儿不理他,贾宝玉心中不足,非要金钏儿回应他不可。

结果在贾宝玉一再的骚扰引诱下,金钏儿终于忍不住了。而她一开口就是灾难的开始。

金钏儿开口就不好,她明知道贾宝玉只是戏弄,就不应该答言,要回复也应该是将他撵走,毕竟王夫人就躺在跟前。

可金钏儿说“你忙什么”,就有了回应贾宝玉要“讨她”的意思。好像说“你别急”。

“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这句话简单翻译就是命中有时终须有,命中无时莫强求。等于告诉贾宝玉金簪子就在井里,你要捞上来才起你的。

金钏儿等于在暗示贾宝玉,你要想办法,怎么把我“捞上来”从丫头变成妾。这话就太轻浮了。不是她一个丫头应该当着女主人对少主子说的。

“香雪润津丹”提示金钏儿与薛宝钗的关系,如今金钏儿一说“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更将她们联系起来。






金钏儿是“金”,薛宝钗也是金。

金簪子本是金钏儿自诩,却更是薛宝钗!宝钗的判词“金簪雪里埋”,就是掉到井里的那只金簪子。

“金簪子掉井里”,于薛宝钗是一种不自由。金钏儿自喻,是说作为丫头不自由,仿佛掉在井里的簪子。谁捞上来是谁的。但这句话一语成谶,成了金钏儿的断头路。

金钏儿的不自由,也是宝钗的不自由。她现在深陷在“金玉良姻”里不得脱身,就是掉在“井里”的境况。

看金钏儿就是看薛宝钗,就像晴雯之于林黛玉。金钏儿要比袭人更纯粹的影射薛宝钗。而金钏儿的悲剧,可谓替宝钗承受!

闲言少叙,金钏儿开口就错了。但她最愚蠢的是不该教唆贾宝玉去后院拿“彩云和贾环”。(注:开始是彩霞和贾环有旧,到了这里成了彩云,应该是文本问题。不提。)

彩云和贾环在王夫人眼皮底下搞事情,她能不知道?她故意姑息就一定有目的。金钏儿将这件事告诉贾宝玉,王夫人的脸往哪搁?再有教唆贾宝玉如偷窥他人“偷情”,岂是大家公子作风?金钏儿如此出格,王夫人不能忍!






(第三十回)只见王夫人翻身起来,照金钏儿脸上就打了个嘴巴子,指着骂道:“下作小娼妇,好好的爷们,都叫你教坏了。”宝玉见王夫人起来,早一溜烟去了。

王夫人终于装睡不下去了。再装儿子被教唆坏了不说,连她管教丫头不严,勾引庶子在眼皮底下做丑事都得被人知道。

前有彩云与贾环“私通”,后有金钏儿与贾宝玉“勾引”,王夫人教育无方,岂不是“报应”!

王夫人醒来后,处理金钏儿,表现出她的严重问题。金钏儿固然有问题,可主要责任在贾宝玉。她不管教儿子,反而惩治丫头,试问这有什么用?金钏儿固然悲剧了,但对贾宝玉有什么帮助?她为人母就如此教育儿子?王夫人真是让人无语。

而此时这一切的始作俑者贾宝玉,早都一溜烟地跑了。金钏儿会怎么样,他可不管了,别被母亲骂,别丢脸就好了。那么,他这倒霉的一天就此结束了么?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欢迎关注作者、点赞、收藏,《趣侃红楼》系列文章每天一篇,将为您持续更新!



文|君笺雅侃红楼


发布于 2021-07-28 22:05
贾宝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845
 楼主| 发表于 2024-4-23 12:59:39 | 显示全部楼层
贾宝玉太轻浮,他说薛宝钗像杨贵妃不能细想,随后做的事更过分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5 人赞同了该文章
趣侃红楼94:言语唐突,薛宝钗大怒,举止轻薄,金钏儿遭劫

贾宝玉和林黛玉因为张道士提亲引发的“金玉”之闹,最终在贾母“不是冤家不聚头”的结论中落幕。两人本是一心,只因感情尚处于试探期不懂得处置,导致一心成了二意,反而摩擦不断。






吵闹过后拖了两天,到底还是贾宝玉主动去潇湘馆,像曾经无数次那样,对林黛玉低头认错。

(第三十回)林黛玉心里原是再不理宝玉的,这会子见宝玉说别叫人知道他们拌了嘴就生分了似的这一句话,又可见得比人原亲近,因又掌不住哭道:“你也不用哄我。从今以后,我也不敢亲近二爷,二爷也全当我去了。”宝玉听了笑道:“你往哪去呢?”林黛玉道:“我回家去。”宝玉笑道:“我跟了你去。”林黛玉道:“我死了。”宝玉道:“你死了,我做和尚!”林黛玉一闻此言,登时将脸放下来,问道:“想是你要死了,胡说的是什么!你家倒有几个亲姐姐亲妹妹呢,明儿都死了,你几个身子去做和尚?明儿我倒把这话告诉别人去评评。”
小情侣就是这样,闹起来恨对方不体谅。一旦一方认错,却又能找各种借口自我感动。

贾宝玉和林黛玉就处于这种微妙时刻。林黛玉能因为贾宝玉一句“别叫人知道咱们拌了嘴就生分了似的”就彻底原谅他,也能因为贾宝玉说:“你死了,我做和尚”而再度翻脸。反反复复旁人觉得可笑,局中人却是必然的小美好。

贾宝玉对林黛玉说“你死了,我做和尚”,需要严重关切,皆因最终结局印证了这句话。那么,林黛玉为什么对宝玉如此承诺而生气呢?这事留到后文我们再说。

不过,林黛玉将贾宝玉对她的承诺,与贾家几个亲姐妹联系,是在提醒自己和贾宝玉,他们的表现太过亲密,要定格在兄妹之情,不能再进一步!






只可惜“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林黛玉的克制终究无效。很快二人就将打破那层隔阂,彻底的心心相印起来。不提。

这边宝玉、黛玉和好,那边突然跳出来王熙凤。她对宝黛二人的吵闹早都免疫了,反正是天天那点吵架赔罪的把戏,有什么担心的。但贾母不放心还让她来看,也是贾母故意表现出宝黛二人在她心中的分量,压下一些流言蜚语。倒不要轻易觉得贾母有意折腾凤姐,大惊小怪。

王熙凤带了宝黛二人来到贾母跟前,这件事也就过去了。贾母看了自然开心,但在座的薛宝钗却觉得没意思起来。傻子都知道他们是因为“金玉”吵架,如今她作为“第三者”,可不就只剩尴尬!

贾宝玉这时候“闭嘴”应该是最好的选择。可他又犯了没话找话的老毛病,凑上前去与宝钗说起了薛蟠的生日。你说他因为打架无心去给表哥过生日也罢了,这会还要凑上去解释也是自找没意思。

薛宝钗也懒得理他那小孩心思,不咸不淡地搭着话,就差没直接说离我远点吧,一会儿又闹了。

从中就能看出,薛宝钗大了两岁,心智可比宝黛二人成熟许多。

贾宝玉的特点就是一在尴尬的时候,一定就会说错话,事实证明他没让人失望。






(第三十回)宝钗道:“我怕热,看了两出,热得很。要走,客又不散。我少不得推身上不好,就来了。”宝玉听说,自己由不得脸上没意思,只得又搭讪笑道:“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宝钗听说,不由得大怒,待要怎样,又不好怎样。回思了一回,脸红起来,便冷笑了两声,说道:“我倒象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二人正说着,可巧小丫头靛儿因不见了扇子,和宝钗笑道:“必是宝姑娘藏了我的。好姑娘,赏我吧。”宝钗指他道:“你要仔细!我和你顽过,你再疑我。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跟前,你该问他们去。”说的个靛儿跑了。
贾宝玉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拿薛宝钗比作杨贵妃。不是杨贵妃说不得,而是当时的社会价值观里,杨贵妃是个祸国殃民、道德沦丧的女子。把薛宝钗比作杨贵妃,不恼才怪。

而且贾宝玉说“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他们”又是谁?

薛宝钗是大家闺秀,藏在深闺人未识,为什么会有人在背后“议论”她?关键是贾宝玉还参与了。这如何让薛宝钗不怒?

再有,薛姨妈在贾家宣扬金玉良姻,薛宝钗本就成了贾家上下议论的焦点,如今竟然连容貌、体态都被议论,薛宝钗的自尊心如何受得了?她一个大姑娘被如此消遣,虽然在母亲宣扬金玉良姻时已经有了心理建设,也不能接受贾宝玉和别人一起议论她还洋洋得意。

薛宝钗似乎那几天也不开心,并没有放过贾宝玉,她当即借贵妃贾元春讥讽贾宝玉是杨国忠。是真的有些怒了。






划重点!杨贵妃、杨国忠还有杨家,分别对应了贾元春、贾珍和贾家。后文贾家由于“虎兕相逢大梦归”,卷入针对皇帝的权力争斗,结果类似“马嵬驿之变”的杨家。不提。

薛宝钗一怒,贾宝玉特别尴尬,也知道自己又错了。好在此时跑来小丫头靛儿替他解了围。

靛儿“丢了”扇子,来找宝钗寻。平时宝钗手松,也就将自己的给她了。今天却在气中,反而指桑骂槐怒斥靛儿一顿。

靛儿,就是“垫儿”,应该是贾宝玉房中小丫头,也不知道是自作聪明还是受人指使来替宝玉解围。终究这件事也过去了。

不想林黛玉又问宝钗家里唱什么戏,引出宝钗“负荆请罪”的说法。反而让宝黛二人红了脸。

王熙凤看热闹不嫌事大,看宝黛钗三人微妙的关系,还调侃三人谁吃了生姜“热辣辣”的。一时凤姐和宝钗走了,林黛玉还不放过贾宝玉,质问他如今可知道厉害的了?

贾宝玉这一天先是去潇湘馆道歉,林黛玉也不理他,又在薛宝钗跟前说错话,丢了脸。一时间他心中郁闷,不愿意在园子里……三转两转就来到了王夫人的房里。

当时天气炎热大家都在午歇。王夫人也在里屋榻上歪着,由金钏儿替她捶着腿。

贾家善待奴才,金钏儿在王夫人房中比较得宠。上回就是她拉住一步三蹭的贾宝玉,逗弄他吃嘴上的胭脂。






当时就觉得金钏儿固然是好,性格却不免轻浮,这样性格不免会吃亏。

金钏儿还有个妹妹叫玉钏儿,她们本姓白,是贾家几代的老家人。不好说姐妹二人是否双胞胎,都在王夫人房中任大丫头。姐妹二人一个月二两银子,白家也算贾府内上等人家了。

而金钏儿、玉钏儿姐妹,无疑是曹雪芹借鉴《金瓶梅》中人物。读《红楼梦》经常会发现有些情节借鉴颇多,可以辅助理解情节发展和铺垫。不提。

(第三十回)宝玉轻轻地走到跟前,把他耳上带的坠子一摘,金钏儿睁开眼,见是宝玉。宝玉悄悄地笑道:“就困得这么着?”金钏抿嘴一笑,摆手令他出去,仍合上眼。
贾宝玉平常与丫头们厮混惯了不避讳。他见金钏儿闭着眼睛给王夫人捶腿,也不管王夫人睡没睡,上去就极其轻浮地摘一下金钏儿的耳坠子。别说金钏儿是王夫人的丫头,就是他的丫头,“不娶何撩”呢?






但这就是纨绔子弟贾宝玉的德行。这一天下来,他先是对林黛玉说“你死了,我做和尚”,后又言语冒犯宝钗说“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如今又来金钏儿跟前轻薄,真是越来越不像话。

上文就提示除了宝黛之间的矛盾不断积累造成了“砸玉”风波。还有一件更重要的关乎贾宝玉的伏线,也在一点点的积蓄,只需要一个契机就会爆发开来。

那么,贾宝玉调戏金钏儿,会发生什么过分的故事呢?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欢迎关注作者、点赞、收藏,《趣侃红楼》系列文章每天一篇,将为您持续更新!



文|君笺雅侃红楼

发布于 2021-07-27 10:4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845
 楼主| 发表于 2024-4-23 15:52:06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通灵宝玉为何将历劫的故事,刻在自己身上,成为石头记?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3 人赞同了该文章
细说红楼梦012:石头记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女娲补天石随着茫茫大士渺渺真人下凡历劫,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原文到此没有再表。

然事实终将大白于天下,于是便有了空空道人的奇遇。




☞细说红楼系列,用最小篇幅,讲一讲《红楼梦》里的细事儿

(第一回)后来,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忽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大块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

这空空道人将石头上的故事记录下来,就是《石头记》了。

那么,石头下凡的经历,为什么要刻在自己身上,还请求空空道人抄录传诵呢?




这便是他能想到的记录和流传的方式。

石头来到人世经历了那一世,便知晓红尘中那些名利心。

他记录下来便以为“传记”,为求永世流传,便是私心。可见他被女娲放弃不用,自有其原因。




不过,石头会将他的经历记录下来以为传奇,还有几个原因不能不提。

一,记录本身便为了不遗忘。这石头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孤独太久,日复一日看着云卷云舒,时光流转,一成不变的“石生”很容易遗忘过去的事。

他下凡经历的故事,是他这一生自认为最有意义的事,便舍不得遗忘,想要与人倾诉。

可大荒山无人,要不是空空道人知道女娲补天石在这里,慕名而来求仙访道,肯定没人到得这里。

既没有人来,也就无法倾诉,唯有记录下来自娱自乐,便是孤独者惯有的行为。




二,石头认为他那一世经历的人和事,值得被铭记,不应该被遗忘。甚至他觉得有些人事值得被大书特书。

他自己记录,便有刻碑立传的意思。而请求空空道人协助记录传诵,更是要宣扬这段故事。

石头并为自己弘扬名声,而是认为那一生经历不平凡。尤其那些女儿们,不该被世人遗忘。




他说如今传世的书中女儿,“竟不如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虽不敢说强似前代书中所有之人,但事迹原委,亦可以消愁破闷,也有几首歪诗熟话,可以喷饭供酒。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

三,石头还认为如今世人“贫者日为衣食所累,富者又怀不足之心”,没有功夫去看那些理治之书。

而恰恰他之经历,当可为“警世钟”,使得世人茶余饭后消遣时翻阅,但凡有一二心智者,都将警醒而不沉沦。

是以,石头记录并请求空空道人传诵,便暗合了立言、立传、警世之用心。也算功德无量。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3-11-21 19:25・IP 属地北京
红楼梦(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845
 楼主| 发表于 2024-4-23 15:53:32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如今被电视剧用烂的一个称呼,竟是曹雪芹给贾宝玉原创?
君笺雅侃红楼
君笺雅侃红楼
3 人赞同了该文章
❂作者: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红楼梦》是原创的故事,不像《西厢记》改编自《会真记》,《西游记》《水浒传》来自民间故事和话本,《三国演义》改编自《三国志》等。




尽管曹雪芹在《红楼梦》里也引用和借鉴了很多典故和历史事件,借以演绎故事,比如《孔雀东南飞》《钗头凤》《梁祝》,“玄武门之变”“马嵬驿之变”和“靖难之役”,“诛鳌拜”“平三藩”等等,但故事本身是原创,借鉴的那些故事也是架空历史小说惯有的形式。

不好说《红楼梦》是不是架空历史小说的鼻祖,但他达到的高度,即便如今网络小说专门分类出“架空历史”,也依旧无出其右者。

正因如此《红楼梦》便难免有一些原创和魔改的关键词横空出世,并借由它的影响力,至今还有着巨大影响力。

比如下面要讲的两个故事,就涉及到两个典故,一讲就会让人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第一个典故:三生石。

如今一提到三生石,就知道是讲男女之情的,都说什么情定三生,缘结三生。

这便源于《红楼梦》开篇的“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的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前世今生故事。

以至于从此以后,都认为三生石就代表了男女之情。

殊不知这三生石的典故,是曹雪芹引自苏轼的《僧圆泽传》。

一日相约游青城峨嵋山,源欲自荆州泝(泝,同溯,逆水而行)峡,泽欲取长安斜谷路,源不可,曰:“行止固不由人。”遂自荆州路。



舟次南浦,见妇人锦裆负瓮而汲者,泽望而泣:“吾不欲由此者,为是也。”



源惊问之,泽曰:“妇人姓王氏,吾当为之子,孕三岁矣!吾不来,故不得乳。今既见,无可逃者,公当以符咒助我速生。三日浴儿时,愿公临我,以笑为信。后十三年,中秋月夜,杭州天竺寺外,当与公相见。”



源悲悔,而为具沐浴易服,至暮,泽亡而妇乳。三日往视之,儿见源果笑,具以告王氏,出家财,葬泽山下。




十三年后,李源去到杭州天竺寺,果然见到了转世的圆泽,二人相约等圆泽尘缘了却再续前缘。

这便是三生石的故事。

当然,曹雪芹如此引用三生石。主要为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贾宝玉前世神瑛侍者是个和尚,他今生再出家,就是林黛玉说得两个和尚。

第二,圆泽转世母亲姓王,贾宝玉转世母亲也姓王,便是王家的由来。

三生石由友情及爱情,《红楼梦》影响巨大。




第二个典故,神仙姐姐。

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之时,脱口而出一个称呼,被金庸借用后成了如今古装电视剧常有的称呼,就是神仙姐姐。

(第五回)宝玉见是一个仙姑,喜的忙来作揖问道:"神仙姐姐,不知从哪里来,如今要往哪里去?也不知这是何处,望乞携带携带。"

就是这个神仙姐姐一叫三百年,就便如今也是一个网络热词。

尤其金庸的《天龙八部》中,谁做神仙姐姐都是神颜代名词。




都知道是段誉呼唤王语嫣,有谁知道是三百年前贾宝玉称呼警幻仙姑的?

而除了神仙姐姐,还有“神仙一样的妹妹”也是称呼林黛玉的。

夸奖女子美丽,用词可有千万形容。但一句“神仙”便能盖过所有,可见贾宝玉情商之高。

而无论是三生石还是神仙姐姐,都是《红楼梦》中使用的典故,如今仍旧被人津津乐道,便代表了《红楼梦》的非凡魅力。你我读书人又怎能不“爱不释手”呢。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发布于 2023-11-21 19:23・IP 属地北京
红楼梦(小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1万

帖子

2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89845
 楼主| 发表于 2024-4-23 19: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红楼典故】诗词歌赋类
红楼心语 2020-03-09   |  691阅读  |  12转藏

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诗词歌赋类

  1、余庆

先代为后代所遗留下来的福泽叫余庆。《易·坤·文言》中有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留余庆,与“积得阴功”义相似,是因果报应的通俗表达。

红楼梦第五回——巧姐判曲《留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   

2、厚地高天

据《诗·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说的是:天虽高、仍受束缚不能自在,地虽厚、走路仍应畏缩地小心小步。金·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

红楼梦第五回——《孽海情天》对联:“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

3、武陵别景

语出宋·谢枋得·《庆全庵桃花》:“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鱼郎来问津。”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在寿怡红夜宴抽签,让袭人抽得“桃花”签,题有四字即“武陵别景”。  

4、琴边衾里

《诗·周南·关睢》中“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说的是夫妻夜里同寝、白天弹琴、亲近和乐。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薛宝钗的《灯谜·更香》诗:“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

5、莺出谷

出谷莺,典故名,指从幽谷飞出的鸟,亦喻指升迁之人。典出《毛诗正义》卷九之三《小雅·鹿鸣之什·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红楼梦》第十八回——薛宝钗《凝晖钟瑞》诗:“高柳喜迎莺出谷,修篁时待凤来仪。”   

6、天上夭桃 云中杏蕊

天上夭桃是指王母蟠桃园的桃子美而盛的样子。语出《诗经·周南·夭桃》:“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云中杏蕊,指《神仙传》中的董奉,住在庐山顶上为人治病,痊愈的病人在山顶各栽几棵杏树,数年累计10万余株、郁然成林。语出唐·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诗》:“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依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春风怨未开”。红楼梦中以“天上夭桃、云间杏蕊”比喻高贵和繁华富丽。

《红楼梦》第五回——惜春判曲《虚花误》:“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

《红楼梦》第四十回——史湘云酒令“日边红杏依云栽”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探春花名签“日边红杏依云栽”

7、浣葛

浣、洗涤;葛、蔓生植物,多生长于山间,煮取它的纤维,在长流水中捶洗干净后,可以织布制衣。语出《诗经·周南·葛覃》:“薄污我私,薄浣我衣。”

《红楼梦》第十七回——贾宝玉所题稻香村对联:“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红楼梦》第十八回——贾元春为稻香村题额:“浣葛山庄”。

8、采芹人

芹、指水芹菜,多长于水边。语出《诗经·鲁颂·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芹”。泮水是泮宫之水,泮宫是古代的国家高等学校,采芹人指读书人。

《红楼梦》第十七回——贾宝玉所题稻香村对联:“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9、鸡栖于埘

    埘是在墙上挖洞做成的鸡巢。语出《诗·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不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这是一首妇人思念长久在外服役的丈夫的诗,表达了女主人公怅惘的盼望和期待,最后盼待转变为对丈夫的牵挂和祝愿。

《红楼梦》第六十二回——薛宝钗《射覆(猜想隐喻的事物)》的答案:“鸡栖于埘”。隐喻薛宝钗的未来,是思念长久在外的丈夫贾宝玉。

10、玉、冰、雪

玉和冰、雪,都是白色,表示洁白、白色花卉或白色丝织品(缟),在古诗词中也多寓人的品格冰清玉洁。如:《庄子》中“肌肤若冰雪”。宋·苏轼·《松风亭下》“罗浮山下梅花村,玉雪为骨冰为魂”。唐·韦庄·《白樱桃》“王母阶前种几株,水晶帘外看如无”。唐·戎力·《早梅》“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消”。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咏白海棠》诗中贾探春:“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薛宝钗:“冰雪招来露砌魂”、“愁多焉得玉无痕”。史湘云:“种得蓝田玉一盆”、“秋阴捧出何方雪”。贾宝玉:“七节攒成雪满盆”、“捧心西子玉为魂”。林黛玉:“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

《红楼梦》第四十九回——邢岫烟《咏红梅花》:“缟仙扶醉跨残虹,浓淡由他冰雪中”。

11、鸠鸩恶高

“鸠”——原指鸠鸽科部分种类的通称。

“鸩”——是一种汉族传说中的毒鸟。形象为黑身赤目,身披紫绿色羽毛,喜以蛇为食。它的羽毛有剧毒,放入酒中能置人于死地。因此,“鸩杀”也就是用鸩酒把人毒死的意思。“鸩杀”多是古代帝、后处理内宫事物时采用的一种方式。   

春秋·屈原·《楚辞·离骚》中:“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意思是:猛禽历来不与普通鸟类群居,不在同样圆周轨道上的运动物体,怎能互不干扰?


《红楼梦》第七十八回——贾宝玉《芙蓉女儿誺》:“孰料鸠鸩恶其高、鹰鸷翻遭罦罬,薋施恶其臭、茝兰竟被芟鉏”。

12、爆竹

古时在节日或喜庆日,用火烧竹,毕剥发声,以爆竹驱除山鬼和瘟神,谓之“爆竹”。火药发明后以多层纸密卷火药,接以引线,燃之使爆炸发声,亦称为“爆竹”。梁宗禀《荆楚岁时记》中:“先于庭前爆竹,以僻山臊恶鬼”’。 另唐·刘禹锡·《畲田行》:“照潭出老蛟,爆竹惊山鬼。”

“腰如束素”常用以形容女子腰肢细柔。素:此处为绢帛的意思,古代丝织品的总称。语出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又见曹植·《洛神赋》:“肩若削成,腰如束素”。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贾元春灯谜:“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

13、霁月光风

霁月,指雨过天晴时的明净景象。用以比喻人的品格高尚,胸襟开阔。也可指政治清明,社会的风气好。语出宋·陈亮·《谢罗尚书启》:“霁月光风,终然洒落。”《宋史·周敦颐传》中黄庭坚称周敦颐:“人的品格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红楼梦》第五回——晴雯判词:“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红楼梦》第五回——史湘云判曲《乐中悲》“好一似,霁月风光耀玉堂”。

14、委金钿

钿,金翠珠宝制成的花形首饰。㔩,古代妇女的发饰。语出唐·白居易《长恨歌》“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红楼梦》第七十八回——贾宝玉《芙蓉女儿诔》:“委金钿于草莽,拾翠㔩于尘埃”。

15、莲步

美人纤足行步,为莲步。《南史》卷五〈齐本纪下·废帝东昏侯〉~53~中记载:“又凿金为莲华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华也。”

《红楼梦》第五回——《警幻仙姑赋》:“莲步乍移兮,待止而欲行”。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甲戌侧批:“非此三字难留莲步,玉兄之机变如此。”



16、白杨村

白杨村在古代诗词中通常指坟墓所在地。语出《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墓”。

《红楼梦》第五回——惜春判曲《虚花误》:“白杨村里人呜咽”。

17、金印

金印,古代帝王或高级官员金质的印玺。据《史记·孝武本纪》记载:“是时上方忧河决,而黄金不就,乃拜大(栾大)为五利将军。居月馀,得四金印。”另宋·苏辙·《观捕鱼》诗:“人生此事最便身,金印垂腰定何益。”

《红楼梦》第五回——李纨判曲《晚韶华》:“光灿灿、胸悬金印”。

18、皮里春秋

指心机诡深而不露声色,心存褒贬、而不肯随便表示赞成或反对的人。东晋时期,谢安经常在众人面前夸奖褚裒风度不凡,尚书吏部郎桓彝见他后也夸他名不虚传,有皮里春秋。 语出《晋书·禇裒传》:“裒少有盛名,桓彝见而目之曰:季野有皮里春秋”。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薛宝钗《螃蟹咏》:“皮里春秋空黑黄”。

19、蓼汀 花溆

汀,汀洲,水边平沙。“蓼汀”语出唐·罗邺·《雁》:“暮天新雁起汀洲,红蓼花开水国愁”。

溆,浦,水边。花溆,是水边的花草。“花溆”语出唐·崔国辅·《采莲》:“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

《红楼梦》 第十八回——(宝玉拟题)已而入一石港,港上一面匾灯,明现着“蓼汀花溆”四字。

20、晓筹

晓筹:拂晓的更筹,指拂晓时刻。筹、是竹做的筹码,由头戴雄鸡冠红布头巾(绛帻)的卫士(鸡人)来报晓。语出唐·王维·《和贾至早朝大明宫》:“绛帻鸡人报晓筹”。另唐·李商隐·《杨贵妃》“无复鸡人报晓筹”。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薛宝钗《灯谜·更香》:“不用鸡人报晓筹”。

21、落霞

落霞傍晚的彩霞。语出南朝·梁·简文帝《登城》诗:“落霞乍续断,晚浪时回复。”

红楼梦第六十一回——酒令湘云用了唐·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中的原句。

红楼梦第四十九回——薛宝琴《咏红梅花》:“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22、一段愁

语出唐·李白·《长门怨》:“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

红楼梦第一回——贾雨村《对月咏怀》:“频添一段愁”。

23、笑路旁

这句疑引自唐·李白·《襄阳歌》“襄阳小儿齐拍手,笑杀山公醉似泥”。在唐·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中也有类似句子“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蕉下客《簪菊》:“高人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24、风尘肮脏

风尘:指污浊,纷扰的生活。肮脏(不读ang zang),不是龌龊的意思;应读kang zang,是高亢刚直、强项挣扎的样子,语出唐·李白·《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有如张公子,肮脏在风尘”。文天祥也曾作诗:“肮脏到头方是汉,娉婷更欲为何人”,肮脏在这里就是不屈不阿,坚强的意思。

红楼梦第五回——妙玉判曲《世难容》:“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

25、诗千首

语出唐·杜甫·《不见李白》:“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怡红公子《种菊》:“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26、青枫林

语出唐·杜甫·《梦李白》:“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天宝三年(744),李杜初会于洛阳,即成为深交。乾元元年(758),李白因牵连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杜甫只知李白流放,不知赦还。这两首记梦诗是杜甫听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积思成梦而作。诗以梦前,梦中,梦后的次序叙写。第一首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老友吉凶生死的关切。第二首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老友悲惨遭遇的同情。

枫林:李白放逐的西南之地多枫林。后多指魂魄游荡的地方。

红楼梦第五回——惜春《虚花误》:“青枫林下鬼吟哦”。

27、舞落梅

疑引自唐·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清·吴梅村·《鸳湖曲》:“落花错认舞衣鲜”。红花的裙舞动时,如‘红梅落瓣’。

红楼梦第十八回——李纨《文采风流》:“红衬湘裙舞落梅”。

28、扫雪、试茗

试茗:品茶,饮茶。 语出宋·陆游·《喜晴》:“开书顿失昏花坠,试茗初看白乳新。” 扫雪:扫除积雪。语出唐·李白·《游谢氏山亭》:“扫雪松下去,捫萝石道行。”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贾宝玉《冬夜即事》:“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

29、汉南

语出:唐·杜甫·《柳边》:“汉南应老尽、灞上远愁人”。北朝·庾信·《枯树赋》:“昔年移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人何以堪”。

红楼梦第五十二回——薛宝琴《真真国女儿》:“汉南春历历,焉得不关心”。



30、其为质 其为性 其为神 其为貌

语出唐·杜牧·《李长吉诗歌序》:“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

红楼梦第七十八回——贾宝玉《芙蓉女儿诔》:“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

31、豆蔻

草豆蔻俗称‘含胎花’,以喻少女的青春年华。,春天开花时密集地蕙卷于嫩叶中。语出唐·杜牧·《赠别》:“娉娉袅袅三十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红楼梦第十七回——贾宝玉《蘅芜苑》对联:“吟成豆蔻才犹艳”。

32、杏帘

    杏帘:旧时酒店前悬挂的酒幌。见唐·杜牧·《清明》:“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另明·唐寅·《题杏林春燕》:“绿杨枝上转黄鹂,红杏梢头挂酒旗”。

红楼梦第十七回——贾宝玉《稻香村》题额:“杏帘在望”。

红楼梦第十八回——林黛玉《杏帘在望》:“杏帘招客饮”。

33、珠玑 珠玉

珠玑:1.珠宝、珠玉。语出《墨子·节葬下》:“诸侯死者,虚车府,然后金玉珠玑比乎身。”2.比喻美好精彩的诗文绘画等。语出唐·杜甫·《和贾至早朝大明宫》:“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3.诗文中常以比喻晶莹似珠玉之物。其中指水珠——宋·刘克庄·《朝天子》词:“宿雨频飘洒……终朝连夜,有珠玑鸣瓦。”‚指芡实——宋·杨万里·《食鸡头》诗:“要啄稻粟无半粒,只教满颔饱珠玑。” ƒ指雪珠——元·鲁贞·《余宗旸来访值雪留三日次韵》:“谁散珠玑北斗南,下方台殿玉华含。”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薛宝钗《灯谜·更香》:“朝罢谁携两袖烟”用杜甫《和贾至早朝大明宫》:“朝罢香烟携满袖”句。

红楼梦第三回——《荣禧堂对联》:“座上珠玑昭日月”。

珠玉:1. 珍珠和玉。泛指珠宝。《庄子·让王》:“事之以珠玉而不受。” 2. 小粒圆形的玉。《周礼·天官·玉府》:“共王之服玉,佩玉、珠玉。”3. 比喻妙语或美好的诗文。《晋书·夏侯湛传》:“﹝湛﹞作《抵疑》以自广,其辞曰‘……咳唾成珠玉,挥袂出风云。’” 4. 比喻丰姿俊秀的人。《晋书·卫玠传》:“骠骑将军王济 , 玠之舅也,每见玠辄叹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5. 喻俊杰,英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有人诣……语人曰:‘今日之行,触目见琳琅珠玉。’”

红楼梦第十八回——李纨《文采风流》:“珠玉自应传盛世”。

34、诗魔

诗魔:红楼梦中指创造诗歌的冲动心情。语出唐·白居易·《闲吟》“自从苦学空门法,销尽平生种种心,唯有诗魔降未得,每逢风月一闲吟”。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潇湘妃子《咏菊》:“无赖诗魔昏晓侵”。

诗魔——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35、泊钓

泊钓:指泊船垂钓。语出唐·柳宗元·《江雪》“孤舟簑笠翁,独钓寒江雪”。

红楼梦第五十回——《芦雪广即景联句》中贾宝玉:“苇簑犹泊钓”。

36、紫云 红雪

这里都是指红梅花。“紫云”语出唐·李贺·《杨青生紫花石砚歌》:“踏天磨刀割紫云”。“红雪”语出宋·毛滂·《红梅》:“深将绛雪点寒枝”。

红楼梦第五十回——贾宝玉《访妙玉乞红梅》:“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37、梨花

梨花白如雪,诗歌中常以梨花来比喻雪。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宋·卢梅坡·《雪梅》:“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贾宝玉的《冬夜即事》:“梨花满地不闻莺”。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林黛玉《咏白海棠》:“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38、嫁衣裳

“为他人做嫁衣裳”:直译是说给别人在做嫁衣,看着人出嫁高兴。更深一层的意思是说忙来忙去,自己没捞到什么好处,反而是促成了别人的好事。语出唐·秦幍玉·《贫女》“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

红楼梦第一回——《好了歌注》:“为他人做嫁衣裳”。

39、锁梦

语出唐·诗僧齐已·《城中示友人》:“重城不锁梦,每夜自归山”说的是重城不能阻止他从梦中归山的意思。

红楼梦第五回——《秦氏卧房对联》:“嫩寒锁梦因春冷”。

40、杜若洲

杜若是一种香草,主要是寄相思之用。唐·徐坚·《棹歌行》:“影入桃花浪、香飘杜若洲”。唐·鱼玄机·《闺怨》:“蘼芜盈手泣斜晖,闻道邻家夫婿归。别日南鸿才北去,今朝北雁又南飞。春来秋去相思在,秋去春来信息稀。扃闭朱门人不到,砧声何事透罗帏。”

红楼梦第十七回——清客所引“古诗歌之句——‘蘼芜满院泣斜阳’”。

红楼梦第十七回——清客所作对联:“麝兰芳蔼斜阳院,杜若香飘明月洲。”

41、绿蜡 垂绛袖

芭蕉绿色、海棠红(绛)色,红楼梦中指海棠如美人凭栏垂下大红色衣袖;芭蕉倚石而植,使山石如被青烟笼罩。这是贾宝玉居所怡红院的主要观赏植物。“绿蜡”语出唐·钱珝·《未展芭蕉》,见于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全唐诗》卷二十六存其诗一卷。全诗是:“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句句设喻。

“垂绛袖”语出宋·刘诜·《欧园海棠》:“玉肤柔薄绛袖寒”。刘诜,宋元时期从事福州市音乐研究人:字应伯,北宋音乐家、理论家、福清人。崇宁年间(1102~1106年)因上《历代雅乐因革及宋制作之旨》而为大晟府典乐。著有《续因革礼》。

红楼梦第十八回——贾宝玉《怡红快绿》:“依栏垂绛袖”,“绿蜡春犹卷”。

42、护青烟

说芭蕉叶有如青烟、护着山石。语出明·徐茂吾·《芭蕉》:“当空炎日障,倚槛碧云流”。

红楼梦第十八回——贾宝玉《怡红快绿》诗:“倚石护青烟”。

43、五夜

五夜即五更,古代民间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五夜。每‘更’要加添的香料,叫更香。也可指戊夜,即第五更。语出唐·李颀·《运司勲卢员外》:“侍女新添五夜香”。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薛宝钗《灯谜·更香》诗:“五夜无烦侍女添”。

44、花愁

花愁指女子忧愁的容貌。语出宋·聂胜琼·《鹧鸪天·别情》:“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五程。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贾宝玉《春夜即事》:“默默花愁为我嗔”。 这里指林黛玉。

45、荷露

荷叶翻露珠之意。语出唐代李宗闵诗,见王谠《唐语林》:“暑日以荷为杯”。另——清·乾隆·《荷露烹茶》:“秋荷叶上露珠流,柄柄倾来盎盎收。白帝精灵青女气,惠山竹鼎越窑瓯。学仙笑彼金盘妄,宜咏欣兹玉乳浮。李相若曾经识此,底须置驿远驰求。”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贾宝玉《夏夜即事》:“琥珀杯倾荷露滑”。



46、黄叶村

诗人们通称的‘黄叶村’,最早典故,起于唐·王勃·《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另:宋·苏东坡·《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扁舟一棹归何处?家住江南黄叶村”。

清人王苹,因他写有诗句:“乱泉声里谁通屐,黄叶林间自著书”;“黄叶下时牛背晚,青山缺处有人行”的名句,时人称之为“王黄叶”。王苹(1661~1720)字秋史,号蓼谷山人,自称七十二泉主人。清代济南历城人。祖籍临山卫(今属浙江),后迁居历城。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晚年移居西山黄叶村(即今天北京植物园内),在这里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 1971年在香山地区正白旗发现的一座带有几组题碑诗的老式件民居被部分专家认为是他著书之所“黄叶村”,后以此为基础建成了曹雪芹纪念馆。这是一组低矮院墙环绕的长方形院落,前后两排共18间房舍,仿清代建筑。前排展室陈列有清代旗人的生活环境、曹雪芹在西山生活创作环境的模型、200年来有关曹雪芹身世的重大发现及有关文章、书籍,其中包括发现题壁诗的摽狗缧鶖。后排6间展室内容为曹雪芹的生平家世、《红楼梦》的影响两部分。

47、万姓看月

疑引自陈师道《后山诗话》中记载:宋太祖赵匡胤《咏月》诗:“未离海底千山黑,才到中天万国明”。

红楼梦第一回——贾雨村《对月咏怀》:“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48、怡红快绿

古代诗词中常用来形容芭蕉和海棠。引自宋·李清照·《如梦令》“试问卷帘人,应是绿肥红瘦”。

“怡红快绿”出自《红楼梦》,是贾宝玉的怡红院中的匾额,宝玉的院子里种有海棠和芭蕉,宝玉据此题“红香绿玉”,红代指海棠绿代指芭蕉;元妃省亲时改为“怡红快绿”,意味院子里的海棠和芭蕉使人心旷神怡,心情愉快,出自“大观园才试题对额 贾元春归省庆元宵”一回。

49、衰草 蒹葭

衰草即枯草。语出南朝·梁·沈约·《岁暮愍衰草》诗:“愍衰草,衰草无容色。憔悴荒迳中,寒荄不可识。” 红楼梦引用李清照的原句(宋·李清照·《点绛唇·闺思》:“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蒹葭(jiān jiā):即芦荻,芦苇。蒹,没有长穗的芦苇。葭,初生的芦苇。语出《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红楼梦第七十八回——贾宝玉《芙蓉女儿誺》:“连天衰草,岂独蒹葭”。意思是:一望无际的衰草,又何止芦苇苍茫!

50、金斗御香

用熨斗烫衣服。语出唐·李商隐·《效徐陵体赠更衣》:“轻寒衣省夜,金斗熨沈香。”另:宋·秦观·《如梦令》:“睡起熨沉香,玉腕不胜金斗”。

红楼梦第七十八回——贾宝玉《芙蓉女儿诔》:“摺断冰丝,金斗御香未熨”。

51、横行

本意横着走、行为无所顾忌,诗词中多比喻螃蟹。语出金代·元好问·《送蟹与兄》:“横行公子本无肠,惯耐江湖十月霜”。《蟹谱》中记载:“蟹又称为‘横行介士’” ;《抱朴子》中称为:“无肠公子”。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贾宝玉《螃蟹咏》:“横行公子却无肠”。

52、且住

即暂止之意。犹言慢着。语出宋·辛弃疾·《摸鱼儿》:“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蛛网,尽日惹飞絮”。

红楼梦第七十回——史湘云《柳絮词》:“且住!且住!莫放春光别去!”

53、洗胭脂

形容古代女子有洗却胭脂,素颜俊美之意。语出北宋·梅尧臣·《蜀州海棠》诗:“醉看春雨洗胭脂。”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薛宝钗《咏白海棠》诗:“胭脂洗出秋阶影”。

54、婆娑

婆娑,盘旋舞动的样子。《诗·陈风·东门之枌》中“婆娑起舞。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红楼梦中的“婆娑”,即“娑婆世界”中的“娑婆”。根据佛教的说法,人们所在的“大千世界”被称为“娑婆世界”。佛教创始人西域印度释迦牟尼在宝树下觉悟,宝树的枝叶婆娑,“娑婆”是梵语的音译,也译作“索诃”、“娑河”等,意为“堪忍”。共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娑婆世界”的众生罪业深重,必须忍受种种烦恼苦难,故“娑婆世界”又可意译为“忍土”,被称为“五浊世间”,是“极乐世界”“净土”的对立面,这里容易产生各种罪孽,因此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另一层意思,指释迦牟尼等佛菩萨很能忍受劳累,在污浊的“娑婆世界”中不懈地教化众生,表现出大智,大悲和大勇的精神。

红楼梦第五回——惜春判曲《虚花误》:“西方宝树唤婆娑”。

55、机关 卿卿

机关指权术和诡计。语出宋·黄庭坚·《牧童》:“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世说新语·惑溺》中“卿卿指夫妇、恋人间一种亲昵的称呼。”

红楼梦第五回——王熙凤判曲《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56、持螯

拿着蟹钳,也就是吃螃蟹。把酒持螯,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手持蟹螯饮酒,古人视之为人生一大乐事。语出《晋书·毕卓传》。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贾宝玉《螃蟹咏》:“持螯更喜桂阴凉”。

57、百花洲

据《大清统一志》记载:百花洲在姑苏山上。而南宋·杨万里·《泊平江百花洲》中的“平江百花洲”指平江,府名,治所在今江苏苏州,百花洲是当地的一个沙洲。

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柳絮词》:“粉堕百花洲”。

58、翠袖

翠袖指绿色的衣袖。语出唐·杜甫·《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贾宝玉《冬夜即事》:“女儿翠袖诗怀冷”。

59、棹雪而来   扫花以待

棹雪而来:踏雪而来。棹[zhào],本意是指划船的一种工具,形状和桨差不多.棹雪意思是下着大雪划船.出处是王子猷棹雪访戴。选自《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即王徽之,王羲之之子.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棹雪引申的意思就是一种名士风格,就是说这个人很有名士做派,很雅、很个性,与众不同的风雅、特立独行的风格。《棹雪》是宋朝著名文学家叶茵的代表作品之一。

扫花以待:殷勤的期待。典出唐·杜甫·《客至》:“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贾探春《结诗社帖》:“若蒙棹雪而来,娣则扫花以待。”

红楼梦第五十回——史湘云《芦雪广即景联诗》:“野岸回孤棹”

60、羽化

古代修道士修炼到极致。跳出生死轮回、生老病死,是谓羽化成仙,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羽化源自古代阴阳学,古人认为阳气产生于盘古开天辟地阳清为天,阴浊为地。语出宋·苏轼·《前赤壁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贾探春《咏白海棠·其一》:“莫谓缟仙能羽化”

61、清砧

是捶衣石的美称,也指捶衣声。古代妇女常于秋季捣衣,唐代有《捣衣曲》描写妇女为远戍边地的丈夫捣洗含义时的思念之情。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贾宝玉《咏白海棠·其三》:“清砧怨笛送黄昏”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薛宝钗菊花诗《忆菊》:“寥寥坐听晚砧痴”

红楼梦第六十二回——林黛玉酒令之酒底:“酒底:榛子非关隔院砧,何来万户捣衣声。”

红楼梦第七十八回——贾宝玉《芙蓉女儿诔》:“露苔晚砌,穿帘不度寒砧。”



+关注
undefined
红楼心语
红楼一梦梦千年
共 595 篇原创 微信公众号:
赞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太极子平天元格局

GMT+8, 2024-5-20 13:39 , Processed in 0.07882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